弘扬民族精神励志演讲稿

2024-07-29

弘扬民族精神励志演讲稿(共17篇)

弘扬民族精神励志演讲稿 篇1

弘扬民族精神励志演讲稿

新时期,人们对过去曾经弘扬的“老黄牛”精神似乎淡忘了,或者不屑一提了。在这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老黄牛”似乎不太适应,甚至被人们视为了迂腐、无用。然而,在我们的身边,仍然不乏这些默默无闻、踏踏实实的苦干者,也正是这些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的奉献,筑起了时代发展的基础。我们不能忘记他们,时代更不应该忽视他们。

××公司机管中心

××就是这样一个始终在一线默默工作的普通党员,他先后干过多个土方工程项目,担任过土方自卸车司机,从事过现场施工领工员和工点队长工作,现在六武项目从事混凝土汽车泵送工

作。尽管岗位多次变换,施工工点多次转移,但是,他那种脚踏实地,不知苦和累,一心扑在工作上的那种“老黄牛”精神始网终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人。,机管中心从浙赣工点转移到合肥市××里河铁路既有线土方施工,××担任现场领工员。为了安全、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他加班加点的工作,土方填筑压实要时时检查、监测,机械出毛病要协助排除,从白天到晚上忙个不停,但是他从来没有报怨。一次在施工中不慎被车门撞伤了肋骨,他硬是不吭一声地坚持在工地,同事们发现他早晨不能起床了才被送往医院就治。让同事们没想到的是,两根肋骨骨折住院治疗不到五天,他就坚持出院又到了工地,他说“还是在工地心里踏实”,同事们被他这种精神所感动。这充分体现网了一名党员的责任意识。

工作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这是××同志的又一个特点。不管岗位如何变换,不切的问。

“没呢。”我有些疲惫的揉了揉太阳穴,心里期望着妈妈能轻叹一口气,说:“太晚了,缓缓吧。”

然而妈妈却是什么也没说,轻轻的放下牛奶,便起身意欲推出房间。

“哎呀!”走到房门口时,妈妈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惊呼道。

“怎么了?”我询问妈妈。

“我又忘记给你买冰糖了,明天,明天一定记得。”妈妈歉意的对我说。

只是小事而已,我有些想笑。

喝了一口香醇的牛奶,最后还是没能说,没能笑。

清晨·温暖阳光

天边,晓色已残,日出东方。

窗帘猛的被拉开,“哗—”,我仿佛听到阳光倾泻一地的声音。

“呐,起床了啊,早餐有你最爱吃的哦。”妈妈轻声的在我耳边说。

“嗯,知道了,我马上起。”

穿戴整齐后,我来到餐桌前,坐下,端起碗,轻啜一口豆浆。

“早餐要多吃点哦,这样才有体力,看你那么瘦。”妈妈不停地往我的碗里夹菜。其实,已经够了,我张了张嘴。

‘好吃么?”妈妈问。

“啊,好吃。”

想说的,最终也没有说出出口。

岁月,上下五千年的岁月,消散了春秋战国时无数飞扬的尘土;暗淡了三国两晋时不尽的剑影刀光;模糊了五代十国时繁荣的街市;剥蚀了宋元明清殿前宏伟的琉璃。岁月已然流逝,所留下的是一个个英雄的名字,正是他们,挺起了中国人脊梁,凝聚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什么?我一直在深深的思考这个古老而又深刻的问题。伟大的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 的灵魂、国家的支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方圆九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缔造了强汉盛唐,领世界风骚几千年,何等风光?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时光转瞬即逝。从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现实中,我们领略到了我们国家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也明白了肩头担负的重担。我们要勤劳勇敢,我们要发奋图强,我们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去学习,去积蓄力

量。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搏击,用科学文化知识丰满羽翼,武装自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准备。

我们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时代的重任,今天的勤奋学习是为振兴中华,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沉睡的心灵苏醒吧,源远流长的古文明,需要我们传递,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等待我们传承,让我们扬起梦想的风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时代文明人,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种理想,收获希望,让这个五千年文明历史古国,日月同辉,地久天长!

弘扬民族精神励志演讲稿 篇2

我们的教育对象———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事物快、辨别能力较差的特点。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接受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因此对小学德育工作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结合学生思想发展特点, 把握学生道德行为的心理要素, 采用多种途径, 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 让民族精神在小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一、加强师德和党风建设,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教师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 每一位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觉悟、价值取向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因而教师应该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实践者。要做到这一点, 学校应把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到学校的师德建设中, 将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还必须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要加强党性修养, 身体力行, 率先垂范, 发挥先进性, 起好模范带动作用。

二、学科有机渗透, 感悟精神境界

传统的观念认为, 弘扬民族精神, 仅仅是德育教师的责任, 与其他教师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但细究之, 不难发现, 我国之民族精神, 是完整地贯穿于小学教育的全过程。特别是小学思品、语文、科学等学科的课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因此, 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 都应挖掘蕴含在各类课程中的民族精神教育资源, 立足课堂活动, 根据各科教学自身的性质特点, 把培育民族精神有机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 使学科教学变单纯的传授知识为文道统一的教育。如思品教师可结合教学, 讲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 讲祖国雄伟壮丽的美好河山, 讲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 讲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等,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科学教师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 更可介绍中国历史上优秀科学家如詹天佑、王选、袁隆平等的先进事迹, 培养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语文教师则可以结合课文如《长征》、《延安, 我把你追寻》、《向往奥运》、《詹天佑》、《一定要争气》等课程资源, 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立和吃苦耐劳、仁爱宽容、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以及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引导自主体验, 内化精神品格

实践活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教育资源。除了在课堂教学中培育民族精神外, 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如, 充分利用“六一”、“七一”、“八一”、“十一”以及学雷锋纪念日、助残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少先队建队纪念日, 传统节日、历史人物纪念日、重大事件等, 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观看富有教育意义的展览、影视, 举办歌咏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征文等活动, 举办纪念会、演讲会、座谈会等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意义和价值, 在实践活动中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格。

实践证明, 几年来, 我校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载体, 以少先队活动为途径, 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坚持学用结合, 以学促用, 重在行动的原则———我们开展了争做“学习小能手、道德小公民、环保小卫士、家庭小帮手、文明小使者、民族小精英”等“六小”活动, 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践化、生活化。我校组织学生按“生活新变化、社会新气象、农村新面貌、科技新发展、国际新形象、未来新蓝图”等主题, 开展爱国寻宝大行动, 让学生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捕捉新时代主流文化的片断。还召开主题班会, 紧紧围绕活动主题, 让学生畅谈、交流自己在学习、教育和在社会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 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开展“六个一”活动, 即读一本好书、看一部优秀电影或电视片、学唱一首积极向上的歌曲、走访一位英模人物、举行一次主题班队会、组织一次主题演讲, 以弘扬进步思想, 促进品德提升。举行校园艺术节、科技节, 既给每位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又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爱祖国、爱集体、关心他人、团结合作的氛围, 使得民族精神在活动中逐步渗透、逐步形成。

这些系列活动的有序开展, 使民族精神教育存在于每一个学生活生生的生活中, 学生的心灵在自然和生活环境中得到熏陶而逐步深化, 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深远意义。

四、深化传统教育, 传承历史文化

我国一年有许多民族传统节日, 如: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学校可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我校十分重视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的现代浓厚气息, 通过晨会、课堂教学、少先队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活动。例如妇女节, 通过文化积累升华女性诗情。大队部充分利用唐诗、宋词的相关内容, 通过调查妈妈、姥姥、奶奶的生活事例, 讨论分析她们共有的优秀品质, 筛选合适的3首诗词, 让学生分别送给自己的这3位亲人, 并充满感情地进行诵读。实践的理解, 诗歌的解读, 让学生的情感由外及内地得到升华。又如中秋节, 秋高气爽, 借助明镜般的皓月, 托物言志, 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良机。中秋节之际, 少先队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品月饼, 知来历”、“观明月, 听传说”、“吟诗歌, 盼登月”的活动, 巧妙地把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灿烂文化和开拓创新、崇尚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营造校园氛围, 弘扬传统美德

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来营造德育氛围, 使学生置身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美德的熏陶之中。校园广播站、校园宣传栏、班级板报、警示标语及适于作为校园文化传播的每一环节都可作为弘扬民族精神的阵地, 要让每一面墙壁说话, 每一个角落传情, 每一个景点启智。让学生通过“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我做起”等宣传标语时时刻刻想到自己应该努力学习, 为祖国争光。伟人警句、伟人画像及雕像,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校园宣传栏, 也担负起宣传时事, 宣传美德的重要阵地, 为学生营造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

在我校的校园里, “古今中华民族文化长廊”是我校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的特色之一, 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装饰、每一个橱窗都成了弘扬民族精神的最好场所, 使之润物细无声地注入学生心田。每个课间, 不少学生都在阅读数十块展板上那些生动活泼的故事、传记, 了解文化传统、文明历史、英雄人物、历史事件、伟大成就, 从中了解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艰难曲折的奋斗历史, 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焕发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

六、巧用突发事件, 维系情感纽带

突发事件对于弘扬民族精神教育, 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因为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牢固纽带。比如抗击非典、全民抗灾、关注弱势群体等, 都可以作为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以往的实践证明, 每当面临国难, 国民的爱国热情往往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 这也恰恰是在小学生中弘扬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的最佳时机, 学校通过升旗仪式、晨会、德育活动课、校园广播等渠道, 传播突发事件中引发的英雄壮举, 寻找学习榜样, 树立人生坐标。并利用身边的感人事例, 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号召和引导学生们积极投身到突发事件中去, 使其在参与中体验和实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如:在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地区大地震后, 人民解放军、武警战士以及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投入到抗震救灾的行列中去, 这是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一次大好机会, 我校开展了系列活动, 如:为在地震中死去的同胞下半旗致哀、献小白花;为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活动;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 向灾区小朋友送去节日的问候———动手制作节日贺卡、写上节日祝福等。焕发起学生的强烈爱心和民族责任性。

弘扬民族精神励志演讲稿 篇3

中华民族虽然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并非人类学社会学里的民族。但全球华人在“中华民族”这一大背景、大前题下团结奋进,气壮山河的历史却堪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当中,所孕育而成的精神样态。它是种族、血统、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哲学思想等等所熏陶、融汇而成的文化慧命,也可说是一个民族的内在心态和存养。民族精神表现在一个民族的节操、气度、风范和日常行谊上。尤其表现在一个民族处于逆境中,所呈现出的镇定自若、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志节和心情上。民族精神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命魂;是一个民族的独特人格的彰显;是一个民族的慧根。同一民族之间,必须其有相同的文化意识、生活习俗、道德规范、忧患心态,与哲学思想;否则必形成民族间的分歧。因此,民族精神乃是一个民族的命脉所系,是民族同心、同德的关键,更是民族绵延、发展的重要枢纽。礼运大同篇、易经的时中观、大中以正的思想,春秋的夷夏之辨和王道精神,先秦儒家的仁道、忠恕、博厚的思想,道家的博大真人、寥天一的开矿胸次,墨家的刻苦耐劳、实践笃行,以及文天祥的正气歌,张载的西铭,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慧命,也是构成我中华民族精神的资产。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屈原、文天祥、郑成功、邓世昌、杨靖宇等,是其中杰出代表。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 篇4

登上昆仑,才知道什么叫高峻;目览黄河,才知道什么叫壮阔;游览长城,才知道什么叫巍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伟大的祖**亲给予了我们如此壮丽的山河,同时以她博大的胸怀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不会忘记,屈原忧患国难投身汩罗,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梅花魂》中,身居异国、步履蹒跚的老人,因身体原因不能随孙女回归祖国而老泪纵横的情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老子说得好:“做一天的人就要讲一天的道德”。这一切无不淋漓尽致地展现着炎黄子孙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弹指一挥间,人类已开辟了二十一世纪的新纪元。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战胜分裂走向统一,挣脱了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但是,伦理道德这一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魂却演奏着一曲很不和协的旋律。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这样一篇报道: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为了一个近乎荒谬的想法,竟残忍地将一瓶高浓度的硫酸泼向黑熊。听过这篇报道,我的心在颤抖,在滴血,我似乎听到了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我似乎看到黑熊那残存的一只眼睛正无助地、黯然地、仇恨地望着我们这一群中华民族的子孙。因为他不明白,那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朋友的人类,为什么要如此凶残地伤害自己。我不断地问自己,这究竟是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竟然会有如此不道德的行为。社会在发展,知识在爆炸,而人类的道德却越发的淡薄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中的某些人置身于高质量的生活中,陶醉在灯红酒绿下,却渐渐丧失了中华民族的灵魂。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面对一个新科技、新信息、新体制不断涌现和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做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更应该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 篇5

您们好!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贫穷走向富裕,靠的就是民族精神的支撑,我们的祖祖辈辈凭着凌云志气,攀上民族精神高峰。

没有民族精神的人是不可原谅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爱国高于一切”等民族精神培养了顾炎武、孙中山、陈毅等一代又一代贤者志士。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为非作歹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翻了身的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实践中,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中国人的命运终于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

雷锋,他是人民的好儿子,他把自己火热的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是助人为乐的好榜样。焦裕禄,清贫一生,廉洁奉公。他说过:“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他为人民办了许许多多的实事,解决了人民各种各样的困难,是一位人民的好干部,他也是值得学习的好榜样。

★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参考

★ 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

★ 传承及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

★ 弘扬民族精神

★ 弘扬民族精神讲话稿三分钟

★ 弘扬民族精神小学作文

★ 弘扬民族精神的讲话稿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反思

★ 学习英雄事迹弘扬民族精神六年级作文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演讲稿 篇6

矫健的苍鹰扇动着双翅,无畏的目光点亮前行的道路。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让久储的梦想复活,闭上我们的双眼,让我们一起来飞翔!在这祖国迎来63岁华诞之际,让我们为它高歌一曲。“幸福的花儿心中开放,爱情的歌儿随风飘荡,我们的心儿飞向远方,憧憬那美好的革命理想。并蒂的花儿竞相开放,比翼的鸟儿展翅飞翔,迎着那长征路上战斗的风雨,为祖国贡献出青春和理想„„”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支撑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这就是五千年中华民族亘古久远的民族精神——中华魂!

中华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一种精神,它使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连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面对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奋斗的是中华魂;面对凌辱祖国的尊严,挺身而出、维护祖国尊严的是中华魂„„

在这缤纷的世界里,魂究竟是什么?

中华魂,是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是岳飞的“精忠报国”;是费俊龙、聂海胜为国争光的理想追求;是钱学森面对国外丰厚的待遇,依然回国报效祖国的决心和信念;是周总理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公共场所规章制度的品质„„这一则则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故事,体现了一种爱国精神。中华魂,是精忠报国,是为国争光,是热爱祖国。

中华魂,是越王勾践为复国而卧薪尝胆;是毛泽东彻夜不息,为解放战争日夜操劳的身影;是焦裕禄冒着风雪,去帮助群众,关心群众„„中华魂,是艰苦奋斗,是自强不息。

中华魂,是季布的一诺千金;是李嘉诚的“义在财先”;是我们中学生要诚实守信;是在受到别人帮助后的感恩„„中华魂,是诚实守信,是感恩知报。中华魂,是苏武远离祖国、执节望乡的苏武的坚守;是屈原贬谪离乡的洁身自好;是林则徐因禁烟而谪戍新疆却依旧心系百姓疾苦推广引水灌溉;是丛飞遭花红酒绿纸醉迷津,却能够紧衣缩食救助失学儿童„„中华魂,是为国为民,是心怀天下。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让所有的人看到,我们在一种无形的精神的支撑下,自立,自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自强不息,修己慎独,我们要诚信知报,要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我们要诚实守信,感恩知报。

曾几何时,认为中国是不会灭亡的,因为它永远与魂缠绕在一起。中华魂,给了中华民族希望,胜利„„使中华民族在黑暗的道路上永远是光明的,没有坎坷的,因为我们与魂同在。中华民族有多少年轻的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多少英雄抛头颅,洒热血?有很多很多。他们在死的面前,留下很多血,洒下很多泪,但从没低过头,因为中国人的血脉里流淌的是顽强不屈的精神!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自己的汗,甚至是自己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上不屈的中华魂!唤醒拂晓的沉默;叱咤时代的风云;舞动神州的雄风;点燃文明的星火。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案例 篇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因此,在整个政治课教学中都应始终贯穿这一内容,而且民族精神也在近几年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及各时期的具体表现。

2.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愿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案例描述

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渲染气氛,

(一)创设情境,话题导入

1.播放歌曲《红旗飘飘》,配以视频“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瞬间,通过播放这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师:看到这样的场景,听到这样的歌曲,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生1:心情很激动,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生2:中国真了不起,中国真棒,我爱中国。

生3:很激动,很兴奋,感到非常自豪。

师:我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感到无比兴奋。其实,中国的伟大成远不止这些,请大家再举一些例子。

生1: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生2: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生3: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

师:成就使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大家可曾想过:中国是靠什么精神支撑才有今天的成绩呢?

学生齐回答:是靠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合作学习,共同感悟民族精神

1.多媒体投影课件:主要从中国的服饰文化、戏剧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饮食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等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师:想一想,为什么中国文化能够源远流长,不中断?

生:中华文化中深深熔铸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并且在组内讨论“什么是民族精神的内涵?”

师:哪位同学可以回答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活动:填写下表,共同感悟民族精神

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讨论交流,补充下面表格:

学生交流完成后,各组派一名代表本组展示,由全班进行评选,选出3名做得最好的同学。

【教学思路:通过情境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的更深入,引导学生思考,认识民族精神的特点;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

2.交流讨论,共同感悟民族精神的作用

播放视频: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精神;抗日战争胜利的片段。让学生思考,而后提出问题。

师:抗震救灾的精神内涵是什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生:是因为有中华民族精神作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是积极的、向上的,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师:既然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

(一分钟讨论时间)

生:培育民族精神,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师:下面老师来总结一下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明确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该抛弃的,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也在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四、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导入达到了预期效果,播放了歌曲《爱我中华》,利用汶川地震救援视频,给人震撼的力量和振奋的精神,顺势导入课题,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明确学习主题。

2.对于本课的重点解读的到位,让学生收集名言警句,历史典故,通过收集和交流,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到位。

3.材料的选择具有代表性,2008年“地震”、“抗日战争”、“神舟七号”无一不展现着民族的伟大精神,学生历历在目,恰恰能加深对民族精神内涵与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1.课前可安排学生搜集更多体现民族精神的事例;

2.引导学生思考民族精神作用时,语句欠斟酌;

弘扬民族精神 构建和谐课堂 篇8

关键词:民族精神 和谐 探索 社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课堂教学中,这个源头活水是什么?我认为它就是和谐,是教育环境的和谐,是师生关系的和谐,是生生关系的和谐,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和谐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在和谐中尊重个性的发展。发扬民族精神,构建和谐课堂,这也正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一、在和谐氛围中感知民族精神

和谐社会的特征就是六个方面: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课堂教学要突出民主和活力,就要给学生构建一个主动获取知识的平台,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智慧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尊重和发展。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我国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广泛、深刻地了解伟大的民族精神,我让他们从网上、书本、电视电影等多种渠道找体现民族精神的格言、故事,让学生到前边讲解,然后引导学生给他们分类。爱国类: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勤劳类:如“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节俭类:如“成由节俭,败由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强不息类:如:“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求学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这样学生能对我们的民族精神有系统、全面、生动的理解。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也是实现和谐社会所应具备的精神力量。

二、在和谐中主动的探索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

和谐也要突出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实质是自由精神,思想政治课堂努力为学生成长创造一个充满个性,有生命活力,自由轻松,弥漫着创造意识和求真、求实的学习氛围。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设置好思考的主题,让学生主动地寻找答案,人人参与问题,人人有机会展示自我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人。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决定和推动一个民族的进程,是激励我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为了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意义,我设置了三个层次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答案。一是我国人民发扬哪些民族精神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二是在中国近代,我国人民又靠什么精神才使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终未得逞?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且初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分小组去讨论去寻找答案。然后各组派一个代表到前面来讲解,其它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同学们都各显其能,各得其所,有的学生找材料,有的学生们在组织语言,有的学生在执笔记下本组同学的讨论结果,有的学生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到外组去“招商引资”。学习气氛很和谐,分工合作,团结帮助,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在公布答案时,同学们更是慷慨激昂。第一组的同学们提出我国古代科技文化之所以光辉灿烂、独领风骚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具备勤劳智慧的优秀品质,别的同学给补充说还有创新的民族精神,因为文字的发明和使用、脑体的分工都靠创新精神,有的学生又补充道,最主要的应是先进的社会制度,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我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要比西欧早得多。在谈第二个问题时同学更是激动万分: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畏强敌,各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才使列强灭亡中国的企图没有得逞,才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三组同学骄傲地谈起我们依靠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基本的实现了人民生活的小康水平,取得了抗洪、抗击非典的胜利,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返航成功。有的学生具体地描述神舟六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景观,有的学生讲到航天员费俊龙在舱内连做了4个“前滚翻”,用时约3分钟,以飞船每秒7.8公里飞行速度计算,费俊龙一个“跟斗”就飞了约351公里时,大家都笑了,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和骄傲,那分明是一种和谐的美。

三、发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和谐社会,人人有责。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司其职,承担起自己的角色和社会的角色,尽职尽责,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各守其责,具有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自觉遵循社会规则、规章制度和公共秩序,只要人人行动,人人有贡献,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需要民族精神的支撑和鼓舞,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建设和谐河北、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家庭做贡献,班级做贡献,构建和谐校园,就是民主办学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得到切实的落实,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安全稳定得到长久维护,就是师生员工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自我加压,知难而进,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伟大精神得到发扬光大,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学校发展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就是学校各项工作实现迅速良性发展,师生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切实得到改善和发展。最后我让学生在懂得这些道理之后,做一两件有利于和谐校园、班级的事情。有的学生进行举办了和谐社会知识的板报,有的学生自发组织如何构建和谐河北的演讲比赛和讨论会,还有的学生付诸行动,为学校的环境保护做贡献,自愿组织起校级“卫生监督小组”。自发为学校一些贫困生进行节约救助的活动。有的班级利用节假日去公园和车站等公共场所捡白色垃圾。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伟大的民族的精神作支撑,和谐社会的特征也体现了我们的民族精神,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体现人文关怀,讲究尊重、宽容、沟通、善待;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完善自我约束的精神,教师要敬业、乐业、无私奉献,学生要乐学、苦学、自觉成材报国。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要大力发展校园文化的底蕴,把团结、务实、求索、创新的校园文化,体现在每个学生身上,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

传承及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 篇9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民族精神,树立远大理想》。

近几年来,我国遭受了不少自然灾害的挑战,西南干旱、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然而面对这些残酷的挑战,我们中华儿女并未退缩,而是表现出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向世界诠释了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真谛!

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从革命时期的长征精神、井岗山精神到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雷锋精神,再到改革开放时期的抗震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逐渐丰富,与时俱进,同时也涌现很多典型人物,如雷锋,焦裕禄,邓稼先等。其中令我最为感动的是几个勇敢的大学生。他们纵身一跃,划出了人生壮丽的弧线,他们奋力一举,绽放出生命最高尚的光芒。他们用青春传承了见义勇为,用无畏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他们将民族精神诠释的淋漓尽致,而民族精神确实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有的同学会认为,只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才是具有民族精神的表现。其实不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乐于助人、遇到困难不退缩,热爱集体……这些都是民族精神的表现。

同时有了民族精神这块坚强的后盾,我们还应该树立远大理想,这样我们的人生价值才能得到实现。我现在是一名初三的学生,即将面临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阶段——中考。我目前的理想就是考上理想中的高中,而我也正在为之努力。我相信,只要真的用心做了,就一定有回报,哪怕是输了也无怨无悔。所以,初三的同学们,为着你的理想奋斗吧,别让将来的自己后悔!初一初二的学弟学妹们,未来会因你们的理想而光明,更会因你们的努力而精彩!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儿女始终坚持不移的,理想也是牢固坚定的目标,作为当代的青少年,我们要传承好民族精神,树立起自己的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胜利的歌声会在不远处为我们奏响。

听!(此时奏响国歌)国歌嘹亮,它激励着我们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为着理想,前进!前进!

弘扬民族精神励志演讲稿 篇10

《培育感恩之心,弘扬民族精神》演讲稿

佛坪县岳坝学校

陈飞艳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培育感恩之心,弘扬民族精神》。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起码的品德。一棵小草因为对一滴春雨的感恩,所以才拥有了自己绚烂的花朵;一株幼苗因为对一缕阳光的感恩,所以才拥有了自己甘美的果实;一只小鸟因为对大地和天空的感恩,所以才拥有了自己翱翔的翅膀;一颗心灵因为对爱和善良的感恩,所以才使自己拥有了钻石般的璀璨光芒。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于人!天底下最难酬报的恩情莫过于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感恩父母,就像小草要感恩那沉默不语的大地。是父爱母爱为我们遮风避雨,让我们在一片洋溢着爱和温暖的原野中成长!

多少父母在孩子生病的日子里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多少父母为使孩子吃饱穿暖,宁愿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多少父母为使孩子生活的更好一些,废寝忘食,忘我工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可我们孩子长大后,能对父母养育之恩回报吗?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小学生,因为自己的母亲穿着破旧,害怕在同学面前丢脸,将前来看望自己的母亲拒之校外。看罢这则报道,身为教师的我心在流泪。吃着父母的饭,花着父母的钱,在家庭和社会的爱抚下长大,还翻脸不认人。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身上还缺少着什么?这样一个对父母都漠不关心、对身边麻木不仁的人,今后何谈关心民生、贡献社会?如果自私 佛坪县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大赛

自利、孤僻、只索取不奉献之风在学生中盛行,那国家、民族的大业谁来扛?学生不懂得感激和珍惜,不能用善意的眼光来对待周围的环境,不能用自己的付出来回馈他人和社会,那不就是教育的失败吗?

还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位和尚叫佛印,与朋友结伴出游。在路过海边时与朋友话不投机被朋友甩了一巴掌,佛印气愤的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打”。当走过原始森林时佛印遇险被朋友所救,于是他在岩石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被某某救”。朋友奇怪的问他为什么两次在不同的地方写字,佛印答道:巴掌之痛尤如海水冲淡沙滩上的字,很快消逝;相助之恩却是刻在石头上的字天长地久,永远铭记。

是啊!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不忘恩负义,滴水之恩要以涌泉相报,受人一捧土还人一座山。学会感恩,懂得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天拉人一把明天陷入困境也会有人拉自己一把。生活是面镜子,学会感恩,对生活时时保持微笑的心情,生活也会还你以微笑。

感恩,是一种结草衔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美德;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完成的一次世纪壮举。学会感恩,这是学会做人的基本标准;学会感恩,让生活充满阳光,让社会充满和谐。

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斗志昂扬,热血满腔,让我们满怀感恩之情,用民族精神铸就的钢铁脊梁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篇11

关键词: 古代诗歌 传统节日 语文教学 民族精神 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的诗歌焕发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除旧布新的革新气象、敬祖绍宗的家庭美德和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活情趣,为人民生活增添无限乐趣,为教育青少年平添许多生动教材。传统节日为新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又为传统节日注入了不少新的内容,二者相得益彰,使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充满无限生机,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赏析丰富多彩的古代诗歌,弘扬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斗争中创造的最富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语言精练、声韵优美、朗朗上口,充满诗情画意和人性哲理,具有其他文学样式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和艺术魅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隐含着许多难以言表的对人生、历史等的精辟见解和内蕴,给后人以深远的道德启迪和广阔的思维空间。如何从世界竞争和民族复兴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古典诗词的育人地位,发挥它们在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育人功能,实在是当务之急,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才能适应新大纲的要求,更好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呢?

第一,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古诗歌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演变历史,告诉学生这种优秀的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讲一些关于诗人身上发生的故事或诗歌产生的背景;特别是上课时,适当引用诗句,可以加深印象,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折服并产生兴趣。

第二,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诗歌作为一种文学艺术,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美:音乐美、绘画美、情感美、哲理美。引导学生对古代诗歌进行感悟、欣赏,应该在对作品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从而提炼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语言艺术,达到美的享受。

第三,培养学生运用古代诗歌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口语训练中恰当使用古代诗歌。这样的口语训练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还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实现自我表达的需要。

二、感受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民族精神的豪迈雄奇

中国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岁月长河中欢乐的盛会。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使我国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灿烂瑰宝。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几千年来,中国人延续着谦让有礼、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团结和睦、思念亲人等传统美德,代代传承歌颂。因此,语文教学中应把这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重拾起来,让孩子们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并透过这些传统节日了解深刻的文化内涵,感受母语文化之博大精深,感悟民族精神之豪迈雄奇,从而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民族情感,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一,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向学生简单介绍各个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习惯、意义。并不要求学生了解所有传统节日,而是选择那些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适合孩子们学习探究的语文素材,让学生通过收集、阅读、交流等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悟民族精神。

第二,把传统节日文化和语文教学融合起来。让学生背诵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词;让学生参与各种形式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活动;利用语文活动课,组织学生举行有关传统诗词的背诵比赛,增加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性认识。

弘扬民族精神励志演讲稿 篇12

1911年10月10日这一天, 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令世人震撼。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 引发了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 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将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封建专制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压迫、贫困苦难的根源, 彻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华民族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极端贫困和落后状态求解放的首要前提。在民族危亡处于紧要关头的20世纪初,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唤起“我同胞之国民”共同救亡图强, 通过艰辛的奋斗, 推翻了清朝专制政府, 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 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志士, 是一群以近代知识分子和思想进步的资产阶级为主导的爱国进步群体, 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 他们怀着一心救国的赤子情怀, 投身到民主革命当中, 发动了武昌起义, 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在短短的3个月内颁布了三十几道革命法令, 如改用阳历、限期剪辫子、废除跪拜、禁止缠足、禁止吸食鸦片、禁止刑讯、销毁刑具、“振兴实业, 改良商货”等, 无一不体现移风易俗、革故鼎新、民主共和的精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 虽然主要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但毫无疑义的是带有革命性和民主性的国家根本大法。它的公布, 为人民享有民主权利提供了法律根据, 有利于民主精神的发扬。

弘扬长征精神青春励志演讲稿 篇13

1934年十月,穿着藏青色军服的士兵们从瑞金出发,踏上了征途。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为了打破国民党的武装封锁,毅然决定进行战略转移,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长征。

数十万人沉默的行走过无际的荒野,淌过湍急的河流,跨过雪山之巅。敌人的炮弹在身边炸响,他们毫不退缩,英勇抗争;硕大的冰雹密集的砸下,他们用脊背护住幼小的孩童。他们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用双腿迈过了11个省份,跨过了24条大河,最终有17万人永远的沉睡在两万五千里的长征之路上。

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中央没有采用毛泽东的建议,因为前四次国民党的软弱而有所轻视。中国共产党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错误的估计了国民党的实力,国共之间的决战时刻已经到来,便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发动所有的红军,展开全面进攻。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迫使红军踏上了长征之路。

两年之后,长征的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期间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新一届领导团体,否定了先前的左倾思想,使中国革命走向新的阶段。

二、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共产党的企图,将陕北作为根据地,将中国革命推向全国。它体现了结合中国国情的斗争路线的正确性,确立了立足国情的政策思想。通过长征,也确立了毛泽东在共产党中的领导地位,确立了其军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导地位。

长征的胜利最重要的便是体现出了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为了祖国和人民,不怕任何艰难和痛苦,愿意付出一切的牺牲精神,是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形成的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内在关键。长征精神是红军在万里长征路上磨砺出的一种精神品质。红军部队缺少粮食,缺少弹药,吃过草根树皮,受过风吹日晒,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锻造了他们的铮铮铁骨。长征精神表明了紧紧团结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重要意义。长征是一次求生存的征途,生存条件和作战环境都十分的艰苦,但红军始终坚持不拿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帮助穷苦的百姓,因此也被广大人民认为是自己的子女,为红军的长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根据统计,红军在长征期间共筹集了上万吨粮食,沿途各族人民无私的帮助红军,为胜利会师作了重要的物质保证。

三、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

红军长征已经过去了很多年,但由此诞生出的红军精神早已深深入我们的骨髓,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长征精神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成长进步的重要指导。

长征精神在现代的启示:

1、艰苦奋斗是我们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是我们成功的重要因素。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坎坷与风雨,面对这苦难与挫折,发挥艰苦奋斗,勇于斗争的长征精神,能使我们有克服一切,冲破风雨。

2、团结互助是成功的必然要求。众人拾柴火焰高,纵然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但将众人的力量凝结在一处,便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积极学习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互相帮助、紧密团结,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3、要做一个有信仰有目标的人。红军是一支有信仰的军队,因此他们无所畏惧,奋勇向前。作为大学生,我们也要做一个有信仰的人,心怀祖国与人民,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这样才不会在社会中迷失自我,步入歧途。让信仰,澎湃心中的火焰;让信仰,燃烧无尽的力量。当我们的心有中自己的信仰时,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4、有较强的纪律意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严格服从纪律,不乱拿群众分毫,部队严谨有序。作为大学生,我们应有较强的自律意识与能力,加强自我约束,严格自我管理,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认真学习长征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时代要求,是我们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 弘扬五四青年节精神的作文

★ 弘扬法治精神演讲稿

★ 五四青年节演讲稿励志

★ 五四青年节大力弘扬西迁精神爱国奋斗演讲稿

★ 清明节演讲稿――弘扬先烈精神

弘扬雷锋精神励志演讲稿800字 篇14

弘扬雷锋精神励志演讲稿800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关于学雷锋的题目是:《让雷锋精神闪耀阳光校园》。

今年的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 题词52周年纪念日。3月是我们学习雷锋的传统月。几十年过去了,在雷锋精神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代的青少年努力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价值。雷锋这个名字是家喻户晓的,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今天,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来体现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志存高远,胸怀宽广,树立远大理想。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紧跟时代步伐,发奋学习,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以实际行动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

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争当新时代的小雷锋。同学们,根据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我们把“学雷锋见行动,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从小事做起,热爱家庭,热爱班集体,热爱学校”作为三月的主旋律。

文明之星、卫生之星人人争,大家都来保持校园里的清洁,不随便乱扔纸屑纸团,见到地上有垃圾,请你弯弯腰,捡一捡,卫生之星一定是非你莫属了。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倡导文明新风尚,促进阳光校园建设,幸福**建设,让雷锋精神闪耀阳光校园!

弘扬民族精神励志演讲稿 篇15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

2015年, 我国共有在校大学生4018.1万 (含当年毕业生) 。从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的发展情况看, 无论是国家领导人、成功的企业家, 还是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 其中曾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数量和比例都在不断增长, 这些走出校门的大学生, 以自己的智慧与才干, 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如何做好在校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引导, 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使他们能够在走出校门以后, 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国家稳定的坚实栋梁, 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

1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内涵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自鸦片战争以来, 中华民族饱受战乱之苦, 更是对“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有了刻骨铭心的认识。因此,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始终是全国人民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在这一过程中, 曾经先后涌现出无数光辉的典范, 形成了多种崇高的民族精神, 如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斗争的长征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以及所有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雷锋精神”等。正是在这些崇高精神的指引下,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够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 取得令全世界为之瞩目的辉煌成就, 经济、军事、政治实力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3年,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概况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正是对所有这些精神最全面、最恰当的表述。

2 当前大学生的整体思想状况

2.1 信息社会背景下多种思潮并存

当前全球正处于信息化浪潮之中, 过量的信息充斥网络, 能够为人们轻易获取。对于大学生而言, 信息社会为他们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可以说, 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一代, 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正因如此, 大学生也是党和国家思想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的一支力量。从近年来网络舆论和思潮的表现上看, 国内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形势相当严峻, 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粹主义等消极负面的思潮影响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 使他们从思想上站在了国家和社会的对立面, 盲目崇拜所谓的西式民主,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持消极甚至否定的态度。必须加大思想教育力度, 抵制种种不良思想的泛滥。

2.2 民族差异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本文所称民族差异, 包括国内各民族间思想文化差异和国际间的思想文化差异。当前国内的大学生们能够十分方便的接触到外界社会, 跨省乃至跨国旅游、求学的人数成倍增加, 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对本国和本民族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网络舆论的全球化, 任何民族与国家间、个体与个体间的矛盾冲突都可能被无限放大, 造成舆论问题。近年来国际上各种中国游客在外国作出不文明行为的新闻报道, 就使我国在国际舆论中一度陷入被动局面。因此, 教育学生认清文化差异、约束自身行为、展现大国风采, 既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

2.3 社会形势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 国际经济形势持续走低, 外部需求大幅减少, 同时, 由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正处于关键阶段, 导致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 国内经济需要面对需求不振、就业形势更加恶化的局面。对数千万在校大学生而言, 经济形势低迷意味着就业更加困难, 且工作待遇难以有效增长。对党和国家而言, 这意味着在今后一段时期, 我国很有可能进入一个社会矛盾与冲突的高发期, 如何培养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择业观、认清形势、把握大局, 减少社会冲突, 是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3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教育路径初探

3.1 占领舆论阵地, 引领主流思潮

党和国家政府宣传部门要牢牢掌控舆论阵地。 (1) 坚持大力弘扬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 以更加灵活的手段、更加新颖的方式, 通过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各种渠道, 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宣传报道, 尤其是对重大灾害、突发事件及时进行准确客观、真实全面的报道, 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改变过去对“主旋律”宣传报道的刻板形象, 以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2) 鼓励各种非官方团体或个人开展民族精神思想宣传, 充分发挥他们来自民间、了解民间的长处, 吸引那些对官方宣传怀有抵触心理的大学生, 在保证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 放手鼓励这些团体和个人在网络上、在社会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3) 要严厉打击各种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 对利用网络散布反党反动信息、制造并传播谣言、串通联络制造群体性事件的组织和个人予以严厉打击, 绝不手软;对境外渗透势力利用网络招募间谍、笼络反党反社会人员、以及煽动叛乱和地方独立的, 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 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舆论环境。

3.2 紧跟时代步伐, 培养具有大国意识的新时代大学生

今天的中国正逐步迎来一个全新的国际身份, 即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自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人民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苦难岁月。毋庸置疑的是, 长期积贫积弱的现实, 以及党和国家在发展道路上的一些严重错误, 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造成了严重的摧残和破坏, 千百年累积形成的大国风范和民族自尊几近消亡,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中国的国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的今天, 国内仍有相当数量的人, 依然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因此, 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同时, 我们必须重拾全民族的自尊与自信, 培养大学生从思想认识和接受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和强国的现实, 真正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在走向国际舞台时, 始终保持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做一个文明、自尊的中国人。

3.3 加强就业指导, 回归民族传统劳动精神

今后一段时期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必然存在的客观实际, 党和国家在加快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同时, 应当在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切合实际的就业指导, 以国家政策、就业形势、具体事例共同引领在校大学生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 转变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应当留在城市、大学生就应当成为都市白领的错误观念, 让大学生认识到劳动不分贵贱, 只要勤劳刻苦, 无论在哪里都能取得成绩;国家要为实现“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创造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和分配制度, 让大学生放的下身段、干的出成绩, 在全社会所有行业中, 都能够发挥自身价值。

4 结束语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 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 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坚定和弘扬民族精神, 是有效团结大学生队伍、凝聚大学生力量的重要手段, 也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必须清醒认识当前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坚持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 以符合大学生认知方式的形式开展教育, 创造对大学生而言更加友善的社会环境, 让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实现自身价值, 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爱萍.当代大学生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路径探讨[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 (10) .

[2]王博.传统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 2014.

[3]王瑞洁.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 2014.

[4]杨微.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研究[J].Theory Research, 2012 (29) :251~252.

[5]罗晶.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案例 篇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因此,在整个政治课教学中都应始终贯穿这一内容,而且民族精神也在近几年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及各时期的具体表现。

2.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愿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案例描述

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渲染气氛,

(一)创设情境,话题导入

1.播放歌曲《红旗飘飘》,配以视频“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瞬间,通过播放这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师:看到这样的场景,听到这样的歌曲,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生1:心情很激动,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生2:中国真了不起,中国真棒,我爱中国。

生3:很激动,很兴奋,感到非常自豪。

师:我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感到无比兴奋。其实,中国的伟大成远不止这些,请大家再举一些例子。

生1: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生2: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生3: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

师:成就使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大家可曾想过:中国是靠什么精神支撑才有今天的成绩呢?

学生齐回答:是靠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合作学习,共同感悟民族精神

1.多媒体投影课件:主要从中国的服饰文化、戏剧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饮食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等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师:想一想,为什么中国文化能够源远流长,不中断?

生:中华文化中深深熔铸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并且在组内讨论“什么是民族精神的内涵?”

师:哪位同学可以回答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活动:填写下表,共同感悟民族精神

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讨论交流,补充下面表格:

学生交流完成后,各组派一名代表本组展示,由全班进行评选,选出3名做得最好的同学。

【教学思路:通过情境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的更深入,引导学生思考,认识民族精神的特点;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

2.交流讨论,共同感悟民族精神的作用

播放视频: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精神;抗日战争胜利的片段。让学生思考,而后提出问题。

师:抗震救灾的精神内涵是什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生:是因为有中华民族精神作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是积极的、向上的,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师:既然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

(一分钟讨论时间)

生:培育民族精神,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师:下面老师来总结一下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明确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该抛弃的,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也在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四、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导入达到了预期效果,播放了歌曲《爱我中华》,利用汶川地震救援视频,给人震撼的力量和振奋的精神,顺势导入课题,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明确学习主题。

2.对于本课的重点解读的到位,让学生收集名言警句,历史典故,通过收集和交流,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到位。

3.材料的选择具有代表性,2008年“地震”、“抗日战争”、“神舟七号”无一不展现着民族的伟大精神,学生历历在目,恰恰能加深对民族精神内涵与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1.课前可安排学生搜集更多体现民族精神的事例;

2.引导学生思考民族精神作用时,语句欠斟酌;

弘扬民族精神励志演讲稿 篇17

求学网精心整理了《五四青年节演讲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总体精神气质。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一种超越阶级、阶层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凝聚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便是民族精神的积淀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条,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是对正义价值的认可与执著追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要义之一。三是忧患意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勤政为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感受忧患中超越忧患,并最终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境界。四是历史责任感。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持铁血报祖国”,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超越个人的衣食之利,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是一种主流意识。这些历代精英提倡和追求的各种高尚精神汇集在一起,便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国魂意识,成为炎黄子孙的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成为民族的脊梁。

民族精神是发展的。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如果说《周易》中贯穿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主线,是古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的话,那么,近代以来一直孕育着现代革新的中华民族精神,“万众一心,发愤图强,振兴中华”就是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中华民族危机最深重的年代,孙中山先生率先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成为倡导中华民族精神近代革新的第一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先驱们,不仅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现代化旗帜,而且第一次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倡导“少年中国精神”,实现了民族精神的创新。以毛泽东、瞿秋白、方志敏等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坚持把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以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为呼唤民族精神谱写下一曲曲“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丽诗篇。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长征精神、红岩精神、延安精神又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添了新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为国争光,为民争气”的大庆精神;“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严防死守,战天斗地”的抗洪精神等等,都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凝结起来的时代精华。******同志把当代的民族精神归结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经过共产党人的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已经逐渐升华为最本质、最深刻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也是现实的。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不同的,同一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民族精神的内涵也不相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内容,民族精神必须也应该体现出不同的回答和反映。这样,民族精神才能在不同的历史活动中表现出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才能具有对内动员民族力量、对外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使之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在XX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面前,危难之中民族精神得到空前弘扬。多少白衣天使以自己的生命之躯迎击肆虐的“非典”,给世间留下一曲曲悲壮的生命绝唱;多少青年志愿者自发走上抗击“非典”第一线,再次谱写时代的青春之歌;在这场战斗中,人们变得更相爱,守望相助,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坚固城墙。这是民族精神最生动、最现实的一次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

上一篇:百分数知识点总结下一篇:初中六五普法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