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精选14篇)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篇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一、指导思想: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为了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充分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爱国主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与历史责任感。让青少年从小在心灵种下民族精神的种子,以作为中国人而自豪,并不断培育作为中国人的责任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本月我们将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二、活动安排:
1、动员阶段:开学初在班主任会上进行动员,明确开展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以及要求。举行“民族精神代代传,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向全校学生发出“弘扬民族精神,做了不起的中国人”的倡议。
2、实施阶段:
(1)举行“民族精神代代传”主题板报设计比赛。在学校宣传橱窗内出好一期相关内容的黑板报。
(2)各班举办一次“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的主题班会,班主任设计好活动设计方案,学校将组织检查评比。要求:
<1>.主题突出,教育目标明确。
<2>.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3>.注重考察全体学生的参与程度与创新、实践能力。
<4>.体现知识性与时代性,开放性与可行性,力求活动的实效性。
<5>.填写主题活动方案,按时间完成主题班会和上交主题活动材料。
(3)在全校开展《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比赛,征文形式不限,每班在班级评选的基础上,上交2篇。
(4)“做豪迈的中国人”演讲比赛。
每班选拔一名选手参加校级演讲比赛,通过学生演讲中最鲜活、最生动的事例,帮助队员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体验并弘扬民族精神。
(5)“我是民族小英雄”实践活动。
学校要积极鼓励学生传承民族精神,人人争做“民族小英雄”,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严格要求自己做起,做到养成良好习惯,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为集体着想,为他人着想。引导队员体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爱国主义情感、“团结互助、同州共济”的民族凝聚力和“迎难而上、争取胜利”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
3、总结阶段:
9月底,学校对主题教育进行总结表彰。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篇2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 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发出通知, 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活动分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三个部分, 各地中小学要在秋季开学典礼中正式启动该活动。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部分中, 各地要认真组织师生收看讲述新中国建立历程的专题片;积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 到中小学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宣讲家乡为建立新中国做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在“感受祖国变化”部分中, 各地要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专题片、新中国60年成就宣传图片、《共和国成长的故事》读本等资源,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调研, 以作文、书画、摄影等形式描绘祖国、家乡建设成就。在“我为祖国服务”部分中, 各地要组织中小学生本着就近、就便、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服务、社区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 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通知强调, 各地有关部门要因地制宜, 创新形式, 用好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上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其他推荐资源, 协调社会实践活动场所提供协助和支持。教育部还将组织中小学校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第六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成果展评活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篇3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日前发出通知,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6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
通知指出,活动分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感受祖国变化”、“我为祖国服务”3个部分,各地中小学要在秋季开学典礼中正式启动该活动。在“了解新中国建立历程”部分中,各地要认真组织师生收看讲述新中国建立历程的专题片;积极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人员,到中小学宣讲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宣讲家乡为建立新中国作出贡献的英烈故事。在“感受祖国变化”部分中,各地要充分利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伟大成就的《形势教育大课堂》系列专题片、新中国60年成就宣传图片、《共和国成长的故事》读本等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调研,以作文、书画、摄影等形式描绘祖国、家乡建设成就。在“我为祖国服务”部分中,各地要组织中小学生本着就近方便安全的原则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
(《中国教育报》2009年7月26日)
上海:多数学生对目前的假期生活不满意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的一项调查表明,不少孩子抱怨,除了在家看电视、上网,就是玩电子游戏,想出去玩却不会玩,只能蜗居斗室。
“目前你假期生活的主要活动是什么?”320名被访学生中,280人选择做作业,272名孩子参加业余补习。学生们最喜欢的活动中排名居前的是看电视、上网和睡觉,不少孩子暑假“宅在”家中,“虽然一个人呆着很无聊,但想不出还有其他什么好玩的”。超过半数的学生对目前的假期生活不满意。不少学生反映,很想痛快地出去玩,但缺乏场地、缺乏伙伴。更深层的原因,是长期两点一线、学习至上,由缺乏休闲时间发展成缺乏“休闲自主权”。静教院附校调查显示,学生暑假活动由家长做主的占58%,由自己做主的占36%,共同商议决定的6%。家长往往担心“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督促孩子多花心力与时间在学习上,认为玩是“浪费时间”。不少孩子只能跟着家长的安排走,长此以往,即使暑假有时间,也不知如何安排,百无聊赖。
(新华网2009年7月9日)
石家庄:就近得指导 构建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体系
在石家庄,18岁以下青少年一旦有心理困扰或问题,都能就近免费获得指导与帮助,这得益于该市构建的市、县(市、区)、学校三级心理维护体系。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7年,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市教育局共同投资200万元,建立了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之后,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建设26个县(市、区)心理维护分中心和190个学校心理维护工作站。在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建有心理咨询网,设有两部免费心理咨询热线电话以及心理测量、情绪疏导、综合访谈、音乐辅导、生物减压、物理治疗、沙盘游戏辅导、感觉统合辅导、催眠放松辅导、团体辅导10个功能室。两年来,市级中心已接待咨询和来访近5000人次,通过对1900名来访者跟踪调查,85%以上的人对所获得的帮助表示满意。
三级心理维护体系建设过程中,石家庄市的心理教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校校有师资,班班有辅导,生生有档案”。各学校不断创新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有的编演“心理情景剧”,有的举办“心理活动沙龙”,都深受同学们欢迎。
(《光明日报》2009年7月23日)
赵骏:青少年财富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青少年在财富获取、财富支配、财富意识和财富价值观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社会现实的冲击、家庭教育的偏差与学校教育的缺失等。为此,我们需要对青少年进行财富观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财富意识培育、财商价值观教育、财富品质培养和提高。在此基础上,教育者需要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引导青少年形成健康的财富观。首先,抓住两个关键环节:要教育青少年学会控制对财富的欲望,特别是购买欲和享受欲;要在日常生活中对青少年进行零花钱教育。其次,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学校要开展适合青少年年龄特征的实践活动,使全体青少年普遍接受锻炼;家庭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锻炼;贫富家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力所能及的勤工助学活动,使他们从小明白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从而真正理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再次,社会传媒要正确引导。一方面,要净化媒体风气,以符合时代精神的主流财富价值观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的财富观,以振奋人心的财富故事激励青少年,以健康向上的财富人物引导青少年,倡导科学地看待财富、正确地获取财富和理智地支配财富,为青少年健康财富观的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另一方面,媒体尤其是与青少年教育相关的媒体应进一步关注和强化青少年财富观教育问题。
(《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5期)
王玮:当代中国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
道德修养具有不同的境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关于道德境界的宝贵思想,结合当代中国实际,可将道德修养划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社会道德底线境界是最基础的“好人”或“常人”境界,是合理利己主义的道德境界,是道德的大众层,它囊括最广人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大多数普通群众,因而是道德的基础层。第二重境界:社会主义道德境界。社会主义道德境界是“贤人”或“君子”境界,是舍己为人的道德境界,是道德的先进层,是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层,其道德主体是广大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国家公务员等各行各业的先进分子,他们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第三重境界: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共产主义道德境界是“圣人”道德境界,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的境界,是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理想境界。处在这一道德修养境界的人是道德的楷模层,是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倡导者、实际引领者和勇于实践者。深入研究道德修养的三重境界,有助于我们分层实施、整体推进道德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冯铁山:德育的诗意与诗意德育的建构
诗意德育是弥补知性德育的不足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正确认识其基本内涵与理论根据,是进行诗意德育理论研究的起点和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工具理性的视阈,德育成为社会规则教化的同义语,丧失了应有的诗意魅力。从实践美学的角度审视,德育的诗意实质就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本真化、人的社会化与社会的向善化以及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化。所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建构诗意德育,就是要从本体论的高度尊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采用富于魅力的言说方式,创设浓郁的诗意激情的氛围,有效引导学生感受德育的诗意,并能够自主地诗意德育建构,从而让我们的德育富有生命的质感和活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篇4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我校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根据瑞安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月 ”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中华美德伴我行
二、活动目的:
教育和引导队员了解民族精神、传统美德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活动口号:
中国了不起,中国人了不起,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建设了不起的中国。
四、活动内容:
1、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组,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调动全体师生参加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活动中去,做好学校的宣传、教育工作。开学前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为期一周的师德学习,每周周前会共同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全体教师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交流学习心得。
2、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升旗仪式、板报、橱窗、横幅、红领巾广播、班队活动等阵地和形式广泛宣传和发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着力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做到全面动员、全面参与、全面渗透。
3、利用邓小平诞生100周年、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迎国庆等有利之际,开展全校性的教育活动。
4、从学生情感体验入手,以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积极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召开一个主题班会,出一期黑板报,观看一次文艺演出,诵读一篇中华优秀传统名篇,写一篇心得体会,开展一次美德实践活动,组织一场演讲比赛。
5、召开一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总结和表彰大会。评选“讲文明,讲道德”的十个先进典型;评选美德标兵。
五、活动行事历
9月5日挂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宣传教育月 ”横幅、出好“中华美德伴我行”宣传栏。
9月6日全校师生进行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发扬民族精神,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中宣部、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
9月7日全校师生进行大扫除活动。
9月8日全校师生利用早自修学习“新守则,新规范”。
9月9日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开展“走近伟人邓小平”主题队会活动。
9月10日学校大队委利用广播形式,用言语和歌声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崇高敬意。
9月13日全校师生进行升国旗仪式,国旗下讲话:“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9月14日三、四、五、六年段开展“爱国百分百寻宝大行动”,即:寻找让中国自豪的100个理由;寻找中华民族自豪的100个声音;寻找五星红旗升起的100个时刻。
9月15日出好“中华美德伴我行”主题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9月16日利用班队课诵读一篇中华优秀传统名篇;写好一篇心得体会,上交大队部。
9月17日组织大队干部到敬老院开展“敬老、尊老”美德教育。
9月20日“公民道德宣传日”,征集文明用语活动。国旗下讲话:“学会做人”。
9月23日召开“中华美德伴我行”主题队会,上交队会教案。
9月24日二、三、四年段观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艺演出。
9月25日五、六年段观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艺演出。
9月27日国旗下讲话:“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9月28日五、六年段举行“爱我中华”演讲比赛。
9月29日开展校内送暖活动;评选“讲文明,讲道德”的十个先进典型;评选美德标兵。
9月30日一、二、三年段举办“祖国多美丽”画展。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篇5
为了认真落实区教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知,加强对全校学生进行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教育,经研究决定,在我校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安排具体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时间
继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
2010年10月1日——10月31日,为期四周二、活动目标
通过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三、活动内容及措施
第一阶段: 10月1日——10月7日
利用国庆长假期间开展“和谐、欢乐、奋进”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活动,主要内容包括:
1、“踏着先烈的脚步”寻根问史活动。
2、“新农村建设采风”活动。
3、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看一部解放战争影片,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4、社区服务活动
第二阶段:10月8日-17日
本周内积极开展“弘扬和培育传统美德”的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包括:
1、国旗下讲话“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2、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校史、德育展馆
3、组织青年志愿者走访德育基地
4、倡导“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活动,营造温馨、浓烈的书香校园氛围,举行临沂第十八中学第三届“读书节”活动
5、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国庆征文活动
第三阶段10月18日-24日
本阶段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一主题继续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并推向高潮。
1、国旗下讲话“参观校史德育馆有感”
2、举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美丽校园”金秋绘画、书法、摄影展,并组织学生有序参观。
3、开展布置“金秋十月,美化校园”花展
第四阶段10月25日-31日
总结深化阶段
1、举行表彰活动,根据活动参与情况,政教处组织评选临沂第十八中学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先进集体、教育标兵以及学生先进个人。
2、向区教育局上报活动情况总结。
政教处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实施方案 篇6
2010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今年9月第七个中小学“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大力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学习贯彻,按照《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具体要求,从学校实际出发,组织全校师生积极开展第七个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教育,着重做好弘扬与宣传革命传统、中华传统美德、创新精神教育教育等三方面工作。
二、活动主题: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创新精神教育。
三、主要内容:
(一)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我乡的新农村建设,通过主题班会、主题讲座、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家乡、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情感,引导他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涌现出无数优秀中 1
华儿女,他们用生命和鲜血筑造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们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必将鼓舞和激励亿万中华儿女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团结奋斗。通过观看相关传统教育片,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艰难历程。
组织开展全校“回顾中国历史,激扬爱国情怀”主题班会展示活动。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继续开展“寻访革命英烈,传承民族精神”活动。进行读爱国主义书籍、摘录民族精神的格言警句活动。通过查阅反映伟大民族精神的书籍和网络等形式,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革命英烈的民族气节,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深入开展以“人生百道孝为先,长高学子祟孝德”为主题的孝文化教育活动,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德育内涵,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联动,确保主题教育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规定每月第一个星期日为我校学生孝敬日,形成“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少年”的共识,引导学生做到生活自理、帮助父母分担家务、面向社区参加公益性活动,同时设计相应的考核和评语表,每月进行评议反馈。每学期组织开展评选“十佳孝星”活动,为学生树立可信可亲可学的身边典型。同时,与家庭亲情教育相结合,对于孩子们来说,父辈是最好的老师,引导长辈首先为未成年人作道德榜样,带头孝亲敬老,率先垂范,构建孝文化教育的良好环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布置“亲情作业”,如“替长辈过一个生日”、“为父母洗一次脚”、“筹备一顿温馨晚餐”、“写一封
温情家书”,让孩子们在换位思考和换位劳动中体验父母的辛劳,从中得到良好的熏陶。
以社会实践活动为抓手,“让孝敬之风走出校园、吹向社会”,组织到敬老院和孤寡老人家中开展助老帮困活动以及“志愿者”通过《孝敬故事选》等内容,阐述“人生百道孝为先”的深刻含义和社会作用,大力倡导推己及人、互敬互亲互爱的新时代孝道,引导学生把孝心献给家庭、爱心献给社会、忠心献给祖国,逐步实现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三)培养创新精神教育
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要引导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民族,结合正在举办的上海世博会,让学生了解世博,感受科技创新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四、具体安排1、9月1日—28日,学校悬挂宣传标语:学革命传统,扬传统美德,感受改革开放新变化——积极开展全国“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2、9月1日上午9时收看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节目。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畅谈“我的梦•中国梦”,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奋读书。
3、9月2日—7日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片。
4、9月6日—30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布置“亲情作业”,如“替长辈过一个生日”、“为父母洗一次脚”、“筹备一顿温馨晚餐”、“写一封温情家书”等.5、9月8日—20日,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了解家乡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6、9月10日、24日,“感念师恩,享受团圆”——教师节、中秋节感恩“五个一”活动(说一句真心的话、做一张温馨的卡、写一封真挚的信、写一篇感人的文章、开一堂生动的课)。
7、9月18日“九•一八”事变79周年纪念日在多媒体教室举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教育讲座。
8、9月20日至9月30日,在校宣传栏举行上海世界博览会图画展。
9、9月20日至9月30日,举行庆祝“国庆六十一周年”诗歌朗诵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歌咏比赛。
9、9月23日,组织开展主题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板报设计比赛。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我校将按照中宣部和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中,并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橱窗、板报、宣传廊以及校园
网等,大力弘扬和宣传民族精神,营造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浓郁的校园氛围,扎扎实实地做好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工作。
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俊岭
副组长:高学军李小俊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篇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她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 历经五千多年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 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但是, 现阶段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对传统文化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外国的坚船厉炮摧毁了清王朝的妄自尊大, 从此西方文明被广泛地传入中国, 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更是掀起了反传统文化一轮又一轮的高潮。相比之下, 传统文化的失落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危害性,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纪成教授要建立国学院正是对这种情况的担忧而提出的。
第二, 对民族精神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近些年来, 高校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各学校陆续制订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工作计划和落实措施, 并采取了实际行动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但是, 民族精神教育一直游离在人文素质教育的范围之外。说明高校对民族精神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第三, 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形式问题。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形式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应作为一门课程, 按照课程的要求来组织教与学;另一种认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没必要单独作为一门课程, 而是应分散到各学科中去, 在各个知识点进行渗透。事实上, 我们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的教育, 对民族精神的教育主要集中在语文、历史和思政课上, 在应试教育模式里, 历史课是分科后才得到重视的, 思政课的主要点不是民族精神, 而语文课侧重于与考试相关的字词句章, 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被支离破碎成一个个的考点, 很难在骨子里形成民族精神的涵养。因此, 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非常有限, 而对民族精神的认识更是少而又少。
第四, 师资力量问题。目前, 高校教师的主力军年龄大约在30—50岁, 主要是在50—70年代出生。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期望这些教师有很深厚的民族文化功底是不现实的, 当然, 我承认有些学者专家确实有很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但是整体的民族文化功底毕竟有限, 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正如纪宝成教授所说, 国学近百年实际上是个衰微的过程, 我国的文脉出现了断裂。
第五, 教育资源问题。充斥各个书店的文学书籍鲜有涉及传统文化的, 充斥影音市场的唱片影碟鲜有涉及民族文化的, 各类教材著作鲜有专论民族精神的, 网络上提及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容是微乎其微, 如此等等, 都让我们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汗颜。西方文化的势如破竹, 和传统文化的没落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二、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第一、利用两课教学,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高校, 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任然是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两课教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第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结合民族文化特点, 努力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 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供良好的民族文化环境。
第三、利用重大事件和辉煌志就等活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重大事件往往是激发全民族奋起抗争的有利时机, 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最有效的载体。
第四、加强历史教育,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育国民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精神的前提。现在的大学生, “不知秦汉, 何论魏晋”, 对祖国历史知之甚少。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先生曾说到, 现在有一些大学生, ABC即英文很好, 美元、英镑也分得很清楚, 就是不懂得长江与黄河, 即中国的历史文化。
第五、加强网络建设,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信息网络化是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之一。网络信息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访谈中, 100%的同学都表示上过网, 只是上网的频繁程度不同。
参考文献
[1]徐柏才、李从浩:《在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6) P130—133。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P132。
[3]杜文海:《如何在高校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 (社科版) 2003-9, P82。
论审美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培育 篇8
【关键词】审美教育 民族精神 弘扬 培育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后,党的十七大又提出,把“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既体现出文化全球化时代的高度民族自觉,又包含了着眼于民族成员全面发展的宏观远旨。如何把这样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战略真正落实到位,值得各个领域的教育者做出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笔者认为,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和途径的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可以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密切相关性
首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这是由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决定的。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稳固、最持久、最强烈的社会意识,民族精神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根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完整的社会心理坐标系(如图)。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集中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注重整体和谐的思维观念特征;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则是人们应对压力和挑战的勤奋自强的行为品格特征的集中体现。追求整体和谐与勤奋自强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人格模式等各种社会心理模式引导人们的价值追求逐步从个人上升到爱国主义的最高目标,爱国的价值取向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些思维观念和行为品格。整个结构既具有金字塔式的稳固,又处于一种能不断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之中,使民族心理在一种动态平衡中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民族精神破译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而不衰的文化密码。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某种知识的积累或技术的传授,而是使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一种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理想模式。那么,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通过美的形式影响被教育者的感官心理,培养其适于社会性要求的心理结构和反应方式。而正如前所述,我们的民族精神恰恰是被数千年来社会发展进程证明了的最适于社会性要求的理想心理模式。可见,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正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
其次,审美教育所依托的材料是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都是审美教育所用之材料。民族精神是我们从所有民族文化遗产中抽取出来的最深层、最内核的因素,是中华民族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最有生命力的文化精华,它数千年的传承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说教,而是附着于各种具体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上得以实现的。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将其还原为具体的文化载体,使之可触可感,实现由抽象精神概念到具体文化形式的转化。而这些具体的文化形式,也正是审美教育所用材料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审美教育所运用的材料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
第三,审美教育是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这是由审美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终的目的是要完成人们最深层的心理建构,使这种精神内化到全体民族成员的血液中,形成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不同于一般的行为或道德教育,可以依赖某些外在的约束力,而是必须充分依靠主体的自觉。所谓自觉是指主体在觉得符合需要的前提下,主动积极追求的一种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激发人们对它的情感需求。审美教育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情感性,靠情感的力量,去吸引人、感化人,在美感中升华人们的心灵世界。
二、在审美教育中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1.因材施教,提升传统审美认知,引导产生对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
爱美,能欣赏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就会进入到一个美的层次。如前所述,抽象的民族精神附着于各种具体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之中,而大量的文化形式正是我们今天审美教育所用之教材。我国大量的传统文化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整体和谐、勤奋自强的民族精神。可以通过国民艺术教育,采用分析鉴赏、引导体悟的方法,使广大青少年在欣赏与模仿中感受其中无穷无尽的美的魅力,从而生发出炙热的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在高度的情感认同中,在肯定传统审美价值的同时,以“爱国”为最大的审美价值追求。在全身心的审美沉醉中,将学生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成其所凝聚的符合民族精神的整体至上、团结统一和追求和谐、爱好和平的特有模式。仅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对它们的揣摩与鉴赏就能极大地提升人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度。中国山水画不止是摹仿、再现或是复制自然,它有着博大的精神内涵。首先,中国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将千里江山视为盆景,移步换景、咫尺千里,这种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表现了中国画家观察自然的独特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和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其视野之开阔,心胸之广大,艺术思维之活跃,来源于整体至上的思维模式。其次,中华大地有千山万水,中国画里有万水千山!画漓江有《清漓烟岚图》,画富春山有《富春山居图》,画春季有《早春图》,画秋天有《秋兴八景图》,画冬雪有《雪山潇寺图》,画细雨有《潇潇暮雨图》……画家创作中饱含的爱国激情必然在千百代以下,仍能强烈感染品读者。再次,中国画常被画家们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有的利用诗文题跋,在文字上做些“画外功夫”,有的善用“比兴”,状物抒情,多有寓意。这使中国绘画创作进入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文以载道”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道”,可理解为画面之形象、画面之立意和画面之表意。它不是直接的说教,而是凭借视觉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使人们在欣赏、感受中得到启迪而进入一种美的精神境界。正因为如此,人们就很容易自然而然地接受其感染熏陶,在美感的驱使下加深对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认同。
2.因时制宜,把握时代审美特征,引导形成对民族精神的理性认同
在审美感知中认同民族精神,还仅仅滞留在自发的情感层面,它带来一定的激情和感染力。但要使这份情感历久弥坚,必须通过在教育过程中,根据时代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特征,发掘民族精神的时代审美内涵,引导人们对民族精神的审美情感在比较和需要中,上升到理性认同的高度。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世界正处于多元文化激荡的潮流当中,“和谐共存”已是大势所趋,相对于西方传统的“征服”思维,我们民族精神中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精神,更符合这一趋势所需,堪称弥合文化鸿沟、化解文化冲突的一剂良药。第二,在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人类生存难题面前,我们民族精神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精神,恰恰为我们时代的危机提供了解题思路。第三,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需要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品质。发掘这些最具有时代价值的审美特质,以富有时代感的美的形式加以传播,既可以增强民族精神鲜活的生命力,又使人们对它的审美认同得以提升与强化。
3.因地制宜,营造审美实践平台,引导践行民族精神
审美实践不但是强化人们民族精神意识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通过审美教育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所在。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国民形成民族精神所倡扬的行为模式,才能使人们在日常思维、日常生活中自觉践履民族精神。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有意识地营造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平台,既可以弥补我国传统美育中的不足,又能引导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提高认同度与践行度。一要在审美创作实践中引导体悟,致力于将民族精神内涵融入创作过程与作品;二要在组织、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中,诱导美感、引导美的行为。如这次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活动;三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发掘美感、提升境界、总结精神……总而言之,必须营造一个大美育平台,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全面提升国民人格素质。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报告.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篇9
埭头樟林小学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对学生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现就本次“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开展情况安排如下:
一、活动宗旨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活动全过程,加深对党的感情,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让学生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引导逐步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他们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决心。
二、活动内容
1、组织观看《开学第一课---美在我身边》系列活动。组织学生在新学期开学之际集体收看《开学第一课:美》,播放时间:9月1日上午9:00至10:30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首播,下午17:30至19:00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重播。通过“开学第一课”把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传递给学生,引导他们懂得今天美体现哪些方面,以积极的态度发现美,在不断发现中获得更大的美,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解融入日常学习生活中。
2、开展“党在我心中”主题系列活动。
(1)利用学校黑板报、宣传栏、班队会、广播站等宣传渠道,以“党在我心中”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党的光荣历史,让学生感受党的丰功伟绩和各个时期各条战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增强学生对我们伟大的党的认同感。
(2)开展“历史的选择”为主题讲故事比赛比赛。
(3)组织学生到烈士纪念馆开展“永远不能忘记”缅怀革命先烈主题教育。
(4)开展“党在我心中”手抄报比赛活动
(5)开展创建文明学校知识竞赛活动
(6)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少先队中队为单位,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知识再教育活动,提升广大青少年学生文明意识基础上,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校园周边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志愿服务活动,着重开展上门宣传、文明劝导、清洁卫生等方面的志愿服务。
三、活动要求
(一)制定方案,认真部署。要把开展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认真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实施方案。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及时报道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实效,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篇10
榕亭中德[2010] 12号
福州亭江中学
2011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加强我校爱党、爱国、爱“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榕委教育工委关于组织开展2011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落实省委教育工委《转发教育部基教一司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主题教育的通知》(闽委教办宣
【2011】19号)文件的精神,我校决定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主题开展第八个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丰富的体验教育活动为载体,教育青少年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好全面准备。现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2011“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实施方案:
一、活动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坚持育人为本,重在实践,充分利用本校及社区的德育资源,广泛深入地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育与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活动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重在参与。在开展活动期间,教师要尊重学生,突出学生在活动的主体地位。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
2、以活动为主线,重在实践。要把有关建党90周年为主要内容融合贯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同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3、以课外、校外为主渠道,重在配合。要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主要内容贯穿到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和联系。
三、组织领导
成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工作小组
组长:黄庆宇副组长:李敏
组员:林向荣冯红旗张志勇林毅李舒各年段长、班主任
四、活动实施的途径
1.广泛宣传,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
(1)布置横幅宣传。
(2)利用广播进行宣传。
(3)每班设计手抄报(精选报送德育处三份)。
2.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相结合(1)校内活动
①通过学科进行渗透
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A升旗仪式动员。
B开展“今天我为祖国骄傲、明天祖国为我骄傲”主题班会和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C进行弘扬民族精神 系列活动 演讲比赛。
D开总结会,进行表彰。
(2)校外活动
①参观一次爱国主义展览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②观看一部爱国主义影片。
3.日常教育与重大的节日相结合(1)结合教师节对学生进行尊师重教的教育,铭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利用国庆节进行历史传统、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4.与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日常行为规范、争创文明班活动相结合。
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与帮助学生深化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理解和认同,扎实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努力提升学生的基础文明素养。
四、活动时间安排. 升旗仪式动员
2.各班组织开展庆祝教师节活动(9月5日-9月9日).主题班会(9月13日~28日)
4、利用9.18国耻日,加强学生人防知识和爱国主义教育
5、广播站周宣传(9月13日~28日)
福州亭江中学德育处2011年9月9日
1、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利国校长
副组长:李敏副校长
成员:林向荣、冯红旗、张志勇、林毅、余蕴芳、唐雅杰、卓鸿、各年段长及各班班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德育处、校团委
2、活动主题、时间及对象:
活动主题: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时间:2010年9月1日——30日
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3、具体方案如下:
活动内容:
(1)、9月1日开学第一天,我校全体师生在升旗场地举行了开学典礼,张利国校长进行开学致辞,同时发表全面启动今年我校民族精神月的主要内容——“做一个文明有礼的福州人”主题教育的讲话。张校长号召每一位同学,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在福州城市飘香。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中国现代中学生。
(2)、9月1日上午9时,全校师生集中收看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公益电视节目《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倡导学生们勇于追求梦想,努力实现梦想。由校团委负责策划开展团日活动,让学生畅谈“我的梦·中国梦”,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将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3)、9月2日德育处召开年段长班主任会议,进行动员,明确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目的、意义、时间以及要求,并开展“我的梦·中国梦”征文投稿比赛,要求各班主任号召同学们积极撰写投稿。
(4)、9月6日,陈宜延书记作《文明礼仪教育》的国旗下讲话,再次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动员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形成整体合力,再现中华民族知礼明行的文明风采。
(5)、9月6日——9月10日,各班组织开展庆祝教师节“四个一”活动,弘扬中华民
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对老师说一句祝福语;
给老师制作一张贺卡;
为老师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给老师写一封慰问信;
(6)9月8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各年段段长进行“走进世博”介绍宣传课,让学 生了解世博,感受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和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和民族观。
(7)、9月9日——12日组织学生登陆福建中小学生在线网站()观看《五星红旗》、《走进新中国》、《形势教育大课堂》等爱国主义教育专题片资源。9月15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各班通过主题班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情感。
(8)、9月9日—14日,各班组织学生完成“做一个文明有礼的福州人”主题的班级板报出版,再现中华礼仪之邦的风采。
(9)、9月13日上午升旗仪式上,由学校分管德育的李敏副校长发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国旗下讲话,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增强对伟大祖国、党和人民的热爱,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10)、9月22日下午第三节(班会课),全校各班主任进行抗战胜利65周年宣传教育课,启发学生学习和发扬革命先烈所体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意志,培养民族自豪感。同时,学习全省教育系统防抗特大暴雨洪水抢险救灾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精神。
(11)、9月、10月在全校开展“爱在亭中,美在环保”文明志愿劝导活动,并倡议各班以班级为单位清扫校园卫生死角、清洁墙壁脚印、保持校园清洁的美化校园活动,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12)、9月10日——30日,校园广播要坚持每天上午课间操后、下午眼保健操后各朗诵一篇精选的各班递交的以“我的梦·中国梦”为主题广播稿,激发学生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奋读书、贡献力量的爱国主义情感。
(13)、9月29日——10月7日开展“红歌”唱响校园活动。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学会传唱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或者童谣。
4、总结汇报,展示成果
(1)要求各年段班级对本班开展的各项文明礼仪活动情况要有详细记录;通过班会等各种形式做好文明礼仪活动总结工作,辅以照片、文字材料等,并在2010年10月4日前,上报德育处存档。
(2)德育处要对各年级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评比。
四、活动要求
1、各年级要利用班主任会议、班会组织学习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有关文件,动员师生提高认识,积极行动,全员参与。
2、各年级要注意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同常规教育和管理相结合,同新课程改革相结合,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注意整体规划,长抓不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篇11
精神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积极贯彻《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以“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为主题的“湖南省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要求,结合衡阳文化、船山文化的特色,开展“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为主题的具有衡阳地方文化特色的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
二、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育和造变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活动时间
2011年9月13日—9月30日
四、活动主题
“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
五、活动内容
(一)了解以衡阳文化为主题的湖湘文化精髓。
(二)感受家乡的新发展、新变化,组织开展“服务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活动方式
1、学校可以利用开学典礼启动活动,积极营造氛围。一是邀请专家到学校宣讲衡阳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或作学术文化讲座,认真组织观看光碟资料,关于“衡阳文化”的名人讲座,让全体师生了解和学习衡阳文化的精髓,即“宗教文化”“哲人文化”“生态文化”的完美融合。二是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家乡名人、英烈故事,并在校内外进行宣讲。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传承和发扬衡阳文化为主题的班、团、队等活动。四是校内组织一次“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主题演讲比赛活动。
2、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调研,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学生可以用作文、书画、摄影、摄像、电子报刊、网页制作等形式描绘家乡建设成就。在参观考察的基础上,开展“爱我家乡,祝福衡阳”的寄语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新中
国发展历程中的伟大成就,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淳朴诚勇为核心的衡阳精神,坚定信心,增强中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寄语提倡人人写、班班比,每校都要辑印成册。
3、本着就近就便安全的原则,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服务家乡、服务社会的乐趣,指导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撰写活动体会或社会实践报告。
七、活动要求
1、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各项活动。各中小学校要加强领导,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并加强对活动开展的督导检查和指导,保证教育月活动要普及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学生。
2、积极发挥老师和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各班要充分发挥班级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力求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贴近学生群体。
3、各班级在组织学生参与人数较多的群体活动时,必须制定安全防范预案,并严格执行报告审批制度,并切实加强管理,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师生安全。
4、区教文体局征集“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主题活动月的社会实践活动体会和实践报
告,评出优秀的作品进行表彰。小学、初中各交2件(纸质文档)。
5、各学校要认真制定方案,并写出活动总结(纸质文档),将结合活动的组织及开展情况评选出2—3个优秀组织单位。
6、所有参评作品和优秀组织单位的事迹材料均于2011年9月30日前报区教文体局基教股。联系人:云姝,电话:0734-8177115.石鼓区教文体局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篇12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中小学校:
现将《衡阳县2011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转发给你们,请你们认真领会通知精神,按照县教育局要求加强领导,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请你们于10月8日前上交以下材料:
1、活动方案1篇
2、活动总结1篇
3、社会实践活动体会或实践报告1篇
附:衡阳县2011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
岘山乡中心学校
2011.9.18
衡阳县2011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积极贯彻《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全面落实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以“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为主题的“湖南省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要求,根据市教育局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衡阳文化、船山文化的特色,开展“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为主题的具有衡阳地方文化特色的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
二、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活动时间
2011年9月1日-30日。
四、活动主题
“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
五、活动内容
1、了解以衡阳文化为主题的湖湘文化精髓。
2、感受家乡的新发展、新变化,组织开展“服务家长”的社会实践活动。
六、活动方式
1、学校可以利用开学典礼启动活动,积极营造氛围。一是邀请专家到学校宣讲衡阳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或作学术文化讲座,认真组织观看光碟资料,关于“衡阳文化”的名人讲座,让全体师生了解和学习衡阳文化的精髓,即“宗教文化”、“哲人文化”、“生态文化”的完美融合。二是组织中小学生收集、整理家乡名人、英烈故事,并在校内外进行宣讲;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以传承和发扬衡阳文化为主题的班、团、队等活动;四是校内组织一次“传承和发扬衡阳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主题演讲比赛活动。
2、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调研,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学生可以用作文、书画、摄影、摄像、电子报刊、网页制作等形式描绘家乡建设成就。在参观考察的基础上,开展“爱我家乡,祝福衡阳”寄语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发展历程中的伟大成就,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和以求真务实、改革创新、淳朴诚勇为核心的衡阳精神,坚定信心,增强中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寄语提倡人人写、班班比,每校都要辑印成册。
3、本着就近就便安全的原则,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体验劳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服务家乡、服务社会的乐趣,指导小学高年级和初、高中学生撰写活动体会和社会实践报告。
七、活动要求
1、认真落实各项活动,县属各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要加强领导,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并加强对活动开展的督导检查和指导,保证教育月活动要普及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小组和每一个学生。
2、积极发挥老师和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各项活动。各班要充分发挥班级的主课堂、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力求主题鲜明,内容生动、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贴近学生群体。
3、各学校各班级在组织学生参与人数较多的群体活动时,必须制定安全防范预案,并严格执行报告审批制度,并切实加强管理,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师生安全。
4、县教育局决定对“传承和发扬湖湘文化,做淳朴自强的英姿少年”主题活动月的社会实践活动体会或实践报告优秀作品进行评选。县属各学校每校限送作品4件,各乡镇
初中学校每校限送作品4件,各乡镇小学西渡镇限送作品8件,其它乡镇每中心学校限送作品4件。
5、县属各学校、各乡镇中心学校要认真制定方案,并写出活动总结。对优秀组织单位将直接报送市教育局进行表彰。
6、所有参评作品和活动总结材料必须在标题左上角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参赛作品,标题正下方注明“衡阳县××乡(镇)××学校作品姓名”、文章最后注明指导教师,均用A4纸打印(请自己保留电子文档)于2011年10月10日(星期一)11:00前送县教育局基教股。
衡 阳 县 教 育 局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 篇13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班会
【2014级4班 班主任及全体同学】
【班会题目】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对祖国主权和尊严的坚决捍卫,对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活动形式】学生主持,通过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图片投影,歌曲等方式
【案例设计】
一、导入班会
1、序曲 —— 《国家》(播放《国家》)
2、主题班会开始。
学生主持:38级10班主题班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现在开始
学生主持: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那么到底什么是民族精神呢?有请我们的班主任给我们讲解一下民族精神。
师:民族精神概念的界定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曾经进行过几次关于民族精神问题的讨论,不断深化了关于民族精神的认识。但对于“民族 1
优秀文档值得下载
精神”的概念尚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民族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状态和精神力量。
第二,民族精神是一种普遍认同和共同遵循的品格。
第三,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和灵魂。
第四,民族精神是一个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范畴。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有着博大精深的基本内涵和丰富内容。民族精神是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内涵的与时俱进的概念,它与民族一样,有其历史、现在与未来,具有传统性、时代性的特点,因此,其内涵也可以分为传统精神、时代精神。
(1).从传统精神来看,作为历史的概念,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绵延不绝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可以概括为:
①为国而忘家的爱国精神。
②兼爱天下的仁爱精神。
③勤劳节俭的立世精神。
④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⑤舍生取义的尚义精神。
(2).从时代精神来看,民族精神能够适应现当代的民族生存与发展要求,它是时代文明内在、深层的精髓和内核,在近代中国,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逐渐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人生主旨、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感、优秀文档值得下载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在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中华民族精神又增添了新的内容,丰富了它的内涵,如:长征精神、抗北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任长霞精神等,这些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师:从理论上来讲,民族精神的内涵就是以上的那些内容,希望对同学们理解民族精神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3、引入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纪念
学生主持现场采访:你知道今年是什么64周年纪念吗? 生:作为一个中国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呢?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纪念啊。
学生主持:是的,在八年艰苦抗战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师:让我们回顾一下那段历史吧。
4、利用课件投影以《抗日战争胜利64周年纪念》为主题的图片展
(图片展分三部分:
一、日军暴行
二、奋起抗争
三、欢庆胜利)
5、图片展结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
优秀文档值得下载
学生主持: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师:请同学们围绕下面问题展开讨论
(1)、八年艰苦抗战,取得了最终胜利。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
(2)、你如何理解民族精神的含义?
(3)、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各小组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各小组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
6、主持人现场个别采访:
你作为一名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把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同学甲:我觉得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落实到身边小事中,比如每周的升旗仪式上,我们必须做到服装整齐,纪律严明,态度严肃,坚决杜绝交头接耳,左晃又晃,因为这些都表示你对国旗的不尊重,一个不能尊重国旗的人是无从谈爱国的。以上是我的观点?(掌声)主持人:还有谁想谈?
优秀文档值得下载
同学乙:我认为作为学生,如果我们真的爱国,就应该好好学习,因为只有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为祖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同学丙:我赞成学习很重要的观点,但同时我认为品德也很重要,正所谓“德才兼备”嘛,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在平时的小事中注意自己道德品质的培养,比如说在校园里行走要稳健,在楼里行走要慢步轻声,礼让右行。课上,坐要坐正,站要站直,这是对老师的一种礼貌与尊重;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交谈时用礼貌语言,行为举止文明,杜绝出口成脏,以丑为美的现象。
同学丁:我认为弘扬民族精神还应该继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同学之间不比吃穿,只比学习,而且要及时关灯,节约用水,为节约国家资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主持:大家的发言很真挚,也很踊跃,但时间有限,我们没来得及发言的同学我们课下继续交流,同时也希望各位同学能牢记我们刚才所说的话,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认真实践!
7、主持小结:
学生主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起来的,为本民族成员所共同具备和追求的民族性格、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民族道德品格和价值准则的总和。
学生主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优秀文档值得下载
学生主持: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创造了绵延不绝、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总结的,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学生主持: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每一个重要关头,都会孕育出新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且,这些新的民族精神都不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民族精神的创新与发扬光大。
学生主持:无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还是建设和改革年代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等,无一例外,都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
学生主持: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学生主持: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
8、神舟七号(投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相关图片)
学生主持:2008年9月25日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个值得永远铭记
优秀文档值得下载 的大喜日子。
学生主持:是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2008年9月25日奔向太空,让我们自豪、让我们激动、让我们骄傲。
学生主持: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我国航天技术跨进了国际先进水平。
9、祝愿我们的祖国明天会更好。
学生主持:在民族精神的鼓舞下,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蒸蒸日上。
学生主持:我们坚信,我们的祖国明天会更好。
播放歌曲《明天会更好》,主持带动全班合唱。
10、主题班会完满结束。
四、教师反馈
提起国家,提起中国我们每个人都热血沸腾,每个学生都会为做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班会过程中再配合着影像资料,对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更有效果。
五、学生反思
优秀文档值得下载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 篇14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
2007年9月是全国第四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组织开展2007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知》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落实好“感受新变化、迎接十七大”形式教育课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区局意见的要求,为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我校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队员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体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激励广大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发奋学习,健康成长,努力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校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迎接“国庆”等活动,集中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具体活动总结如下:
一、开展“四个一”活动
1、开好第一次校会:向全校学生宣传中华传统美德。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启动仪式。
2、搞好第一次升国旗仪式。
3、唱好第一首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开好第一次队会。
二、以体验教育为主要途径,结合学校的各项评比,以中队为活动单位,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社会服务、劳动体验等形式,体会怎样做一个中国人,从小立志做一个了不起的中国人。
三、开展阅读图书、查询资料、了解名人等活动,寻找素材收集资料,从中挖掘感受体现民族精神的传统美德和时代风尚。并召开 “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的中队会。
四、开展民族精神“四个美”的活动:美在文中、美在画中、美在行动、美在歌声。
通过调查、走访、查找资料等了解我们身边的名人,学习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身上的民族精神。通过征文、绘画、唱革命歌曲等体验民族精神。
五、开展“振兴中华、爱我家乡、兴我纳溪”故事演讲比赛的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身边发生的或亲身经历过的平凡小事中,感受其体现着的传统美德和时代风尚,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六、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作品收集活动。
通过阅读图书、参观展览、爱我家乡等活动,寻找素材收集资料,从中挖掘和感悟体现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发动队员创作反映民族精神的作品。
1、一、二年级为一首爱祖国爱家乡的诗歌配画。
2、三至六年级办四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为主题的手抄报,出一期宣传民族精神的黑板报。
七、全校进行镇级“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将他们的先进事迹展出,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形成学先进、比先进、做先进的浪潮。
八、践行“八荣八耻”基本要求,在学校、班级各主要宣传阵地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大力宣传崇尚文明、注意礼仪、遵守秩序、共建和谐的风尚;设立“荣耻榜”,表扬好人好事,杜绝不良现象;倡导学生积极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做一件以热爱集体、孝敬父母、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好事,比如说学生之间举行“手拉手”互助活动,发扬友爱精神,帮助后进、共同奋进。这样有意识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和谐发展,营造团结和谐、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
九、本校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把强化养成行为习惯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促进本校教育工作的蓬勃展开。我校注重规范学生基本言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并与“勤劳俭朴、诚实守信、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等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赋予中华传统美德新的生命。我们的教育形式是:监督与自律并举。学校提出明确的要求,形成监督机制;班主任抓班级,班级学生互相监督、共同进步,树立身边的榜样,形成自律氛围。我们教育学生要从小做起,真正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开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新学期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爱祖国,应从爱学校、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做起,从保护自己生活的环境做起。还设立“环保卫士”岗位,潜移默化中,学校创设了合作体验的绿色氛围,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爱“校”情操更强了,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校园片片绿色风景中,一切显得那么井然有序。
十、积极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月”宣传教育
学校充分发挥学校的墙报、板报、广播站、国旗下讲话、校园网的作用,开展的各项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学校注重创新工作内容和方法,从贴近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使“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沿着健康、热烈、务实的方向运行和发展。
以上是我们在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情感的点滴心得与感想,还很不成熟。一个月的时间是短暂的,活动形式也是有限的,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影响却是深远的。相信通过一个月的活动,全校学生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会在总结九月经验的基础上,将“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思想工作继续深入开展下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主题教育方案】推荐阅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方案08-11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活动方案工作计划08-29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活动方案12-20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范文10-23
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方案07-30
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总结07-01
第三周国旗下讲话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09
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08-26
弘扬和培育传统文化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