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弘扬五四精神(通用12篇)
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篇1
现在的很多男孩, 缺少男孩应有的气质, 而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比较复杂。以体育课为例, 教学中就存在着对儿童 (尤其是对男孩) 的过度保护现象。从体育课中, 我们或许可以看出引发男孩危机的原因, 或许我们也可以通过弘扬体育精神, 培养出优秀的男孩。
1. 小学体育课存在着过度保护现象
体育课上, 每位教师都绷紧安全这根弦本无可厚非, 但把绝对安全视作小学体育课追求的目标, 就容易变成过度保护。你看, 原先粗糙的运动器材, 换成了光滑的高档器材;沙土等自然地面换成了塑胶、地毯、人造草皮……所有的运动项目在对抗性和运动强度等方面都降到了最低。体育教师在课堂上所想的, 就是“六不”:不能擦破一点皮, 不能流一滴血, 不能打破一块玻璃, 不能踢飞一个足球, 不能发生一次碰撞, 不能出现一次摔倒。体育活动范围也被严格限定在学校的围墙之内。如此一来, 安全是没有问题了, 但儿童 (尤其是男孩) 的野性无法得到激发与释放, 能够强化身心的体育精神也就失去了。
2. 重新厘定小学体育的本质精神
体育的本质, 是冒险的准备, 是强力与原始性的体现, 它能令人增强力量, 令人热血沸腾。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 过于重视安全保护, 是对体育课程本质的误读, 是对安全保护与有效锻炼之间辩证关系的误解, 是单极化课程思维的体现。这种偏于极端的思维方式, 对于小学生 (尤其是男孩) 的阳光化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它让中国的男孩缺失了冒险精神 (体育精神之一) , 男孩从此难以意识到强健的身体是顽强精神的载体, 心中难以激荡起对无穷力量的倾心向往, 崇尚强力的精神需要自然也难以得到弘扬。
3. 为培养优秀男孩应开展“淬砺体育”
在日常的体育教育中, 我们如何通过弘扬体育精神来培养优秀男孩呢?我们知道, 必须经过淬火和磨砺才能制造出锋利的刀剑。所以, 我认为我们应该开展“淬砺体育”。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三个途径来进行。
(1) 化有趣的农业劳作为高对抗的体育锻炼。蒙台梭利告诉我们, 培育动植物等农业劳作, 不仅可以锻炼儿童的身体, 而且可以培育他们的精神世界。事实上, 在农业劳作中, 儿童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时, 能感受到自然的野性力量。为此, 我们可以让儿童在田间地头比赛栽新苗、割稻子、运麦秆、打连枷、采野果等, 让普通的农业劳作实现体育化, 产生对抗性。蓝天下的大自然, 是培养男孩体育精神的沃土, 是塑造优秀男孩的绿色园地。
(2) 化野外的游览活动为高忍耐的体育锻炼。儿童喜欢游山玩水, 如果我们将游山玩水与体育锻炼结合起来, 儿童也就有了挑战自然强力、挑战自我极限的机会。在活动中, 我们可以将冒险活动、安全知识技能教育与挫折教育进行有机结合, 可以更好地培养儿童的自我保护力、调节力与应变力。野外的游览活动化为高忍耐的体育锻炼, 在与挫折对抗的过程中, 男孩的体育精神得到强化, 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快、更好地成熟起来。
(3) 化有趣的游戏活动为高强力的体育锻炼。为培养男孩的强力精神, 我们还需要将小学体育课的力度与强度调高。基于这样的考量, 我们可以从游戏入手, 实现“强力化改造升级”。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采取三种办法:一是可以筛选出高强力的传统游戏, 引入儿童的体育生活, 如丢沙包、“挤油”等游戏。二是可以设计一些障碍型游戏项目。适当增加游戏的障碍与难度, 从而增强游戏项目的强力指数。我们可以开发“穿越丛林”的游戏, 比如“强渡芦苇滩”“爬越棉花渠”“钻过麦秆垛”等。三是可以组合时尚游戏, 延续体育运动的时长。例如我们可以将独轮车、轮滑、滑板等三项时尚运动有机地组合起来编排成团队操。由于充满游戏色彩, 儿童会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运动的时长, 自然也就提升了强力指数, 儿童的体育精神也就得到了有效的激发。
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篇2
说到民族精神,不得不说中国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5000多年煌煌历史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孕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是团结一心的纽带、自强不息的动力。
抗日战争期间,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成为中华民族的大义。日本侵略者可以杀死我们几千万民众,但摧不垮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日本侵略者可以暂时占领大片中国土地,但征服不了中国人的爱国心。日寇越残暴,抗战的斗志越坚强;环境越艰苦,对敌斗争的办法越多越灵活。这就是人民战争的力量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同样需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贵在实践,重在行动。可以从小事做起,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贯彻到每个行业,化为每个我们报效祖国的精神支柱,成为每个人爱岗敬业的巨大动力。我们要大力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顾、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 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过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
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篇3
改革开放是工匠精神走向市场迎来发展的历史机遇
旧社会的工匠基本上是小农经济的缩影,一个家族祖祖辈辈从事一项技能,手艺不外传,传男不传女,阻碍了工艺的普及和革新,难能惠民济世。建国以来公私合营,小农工匠与集体化、国有化生产的融合,为共和国生产建设的发展提供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熟练工匠,即使有十年浩劫的冲击和破坏,也在客观上为改革开放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程度的工匠资源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国有企业改制,建筑业的大量一线工匠,有固定工、合同制、临时工,带着企业班组以师带徒培训传统所掌握的技能走上了市场,在基本建设的热潮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熟练技术工匠脱离了原有僵化的计划体制,在市场资源的调配下如鱼得水,同时又因为具备扎实的技术功底,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场对精品的需求,也是工匠精神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初步体现。不同于封建社会及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我国工匠精神的状况,改革开放是继建国以来,对工匠精神的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一步的解放。
工匠精神的继承与弘扬需要新的制度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问题,尤其是随着劳动力人口红利的削减,用工荒以及工匠老化现象日益严重。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能工巧匠的作用,在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同时,兼顾梯 队建设,这是建筑装饰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建设和培养一支自有劳动技术工人队伍。目前绝大多数建筑装饰企业的劳务用工都是走着市场化的路子,有劳务资质的企业、劳务分包队伍、农民工、临时外聘人员等等组成,在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力资源供应充足,企业选用的范围大、标准高,有利于保证用工质量,企业选择到了优秀的工匠,管理成本和质量风险大大降低。然而随着国家基本建设规模的发展和加大,随着人口红利的降低和农民工队伍的相应萎缩,劳务队伍的供应已明显不足,具备自有工人队伍的企业优势就逐步显现出来,人员相对稳定,水平不断提高,调配效率高,安全和质量意识高,而且从成本控制角度而言,近几年劳务费用的提高也逐步缩小了与承担自养工人工资及五金费用之间的差距。
其次应社会招用和自我培养相结合加强工匠队伍建设。劳动技校为建筑装饰市场提供了大量工匠后备力量,可以说供不应求,某些专业的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客观上讲都不如相应专业技术工人火爆。从相关技工学校招用劳动技术人员是建筑装饰企业培养能工巧匠最重要的渠道,其他通过招工形式进行聘用可以作为补充。然而人员进入建筑装饰企业之后,并不是任其自由发展的过程,企业对工匠队伍进行工匠技能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可以说至关重要。经营工作可以带来活源,设计工作可以带来好的设计方案,然而所有的工作对于建筑装饰企业而言,都要经手工匠通过现场或者工厂制作体现出来,只有具备工匠精神的优秀劳动技术工人才能充分理解并展现出施工产品的品质和灵魂。因而建筑装饰企业内部对劳动技术人员的考评及再培养再提升必须形成制度来落实,学规范,学技能,比工艺,比质量,形成传帮带、比学超的良好氛围。
企业文化理念建设是培植工匠精神的土壤
旧社会的工匠精神有着利己和自私的小农成份,更关注的是自身的口碑和饭碗,而新社会的工匠精神更多的是强调利他和社会贡献的责任担当,更关注的是集体和团队协作的成果和信誉。建筑装饰企业的文化理念建设有助于劳动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新时代对工匠精神的要求,更理解企业文化理念所强调的用心向善、成已达人的诉求,从而有助于培养出符合企业文化理念要求、有利于社会协作合作的能工巧匠。旧有传统所倡导的工匠精神来自于家族生存的代代传承或者是师徒雇佣契约,来自于工匠自身的修养和自我约束,来自于乡邻四舍和雇主的口碑相传,影响力和辐射力有限,更谈不上文化理念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而植根于企业文化理念的工匠精神,则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进步作用,虽然具体到每一个建筑装饰企业,其企业文化理念不尽相同,但都强调从个体进步到团队发展乃至于社会贡献,从而让每一名劳动技术人员能够把自身劳动成果与社会建设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有助于增强能动性和社会责任感,努力成长为具备工匠精神的能工巧匠。
企业谋利观念转变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发扬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建筑装饰企业的充分竞争已经使得建筑装饰行业发展出现了逐步开始滞速微利的行情,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业界的中坚力量已经正视现实并选择坚守,大家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浮燥中走了出来,开始从重视市场开拓转向练内功,修炼自身体制,强化团队建设,这无疑给工匠精神的弘扬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营销型发展的态势下,企业以活源为重,工作重心向工程承揽和利益最大化倾斜,难免有浮燥和冒进的情绪,不利于内功的修炼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而目前的企业发展态势已更多向质量取胜转型,市场的规范和竞争的充分,让企业更多把内部挖潜、劳动技术人才培养以及工匠精神的塑造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从行业看行情看淡,但对真正愿意在行业发展中选择坚守的良心企业而言,正是培养具备优秀工匠精神的员工队伍,打败空壳化、皮包式、打酱油型企业的历史机遇。
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篇4
一、发挥校园主阵地的教育作用, 在教学中育人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 是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渠道, 也是德育的主要阵地。中宣部、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各学科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 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 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 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 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学校应该以《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的良好习惯, 明辨是非的能力, 加强中华传统美德、礼仪等方面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教育等。其中,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浓厚的感情。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对于培养21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科教学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逐渐形成良好的精神品格。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增强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 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更关注人文教育。如在语文教学中补充传统文化如重要典籍、唐诗宋词、中国书法、戏曲等方面的内容, 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训练和熏陶, 增强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通过升旗活动、晨会、主题班 (队) 会活动时间, 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和“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节日以及“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九事变”等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民族精神教育。通过参加征文、演讲、知识竞赛, 组织观看优秀影视片, 写观后感等活动, 产生激励学生向上的精神动力。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美丽的校园环境是一本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无声的教科书。”环境具有审美、约束、学习、导向等诸多教育作用, 让它与学校德、智、体、美等教育活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渗透, 形成一个有利于控制情绪、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的良好环境, 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借助校外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育人
发挥本地人文历史资源优势,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和挖掘人文历史资源, 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 访问老人, 到图书馆和上网查阅史料, 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瞻仰革命圣地和遗址, 祭扫烈士墓, 缅怀革命先烈, 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 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组织学生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亲身体验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小主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树立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志向, 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精神的教育。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 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合力育人
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 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 形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合力。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 共同做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工作。学校教师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会和家访的作用,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引导和促使家长以其正确的言行来影响学生。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紧密配合, 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 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主动密切联系家长, 通过办家长学校, 召开家长会, 与家长建立各种联系制度, 同时利用各社区教育活动点, 配合学校的教育重点, 多管齐下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企业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篇5
工匠精神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一种产物,它是一种精致化生产的要求,它对农业生产同样适用,从农业生产来讲,实际上就是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从种植开始,原料、化肥、土地等要保证安全,还有就是它的品质和质量,这里也需要工匠精神。下面通过两个例子看企业是如何弘扬工匠精神的!
企业如何弘扬工匠精神一
为实、为适、唯新、唯美
——看东莞唯美集团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为实、为适、唯新、唯美,走进东莞唯美集团的大门,迎面就是这八个大字。
这是他们的企业文化,也是他们弘扬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他们文化可不是只挂在墙上的。
一个陶瓷艺术博物馆,可见他们的匠心。在这个博物馆里,有唐砖汉瓦,也有现代艺术精品。
我一直以为,当一个企业追求文化,把产品做出文化的时候,产品的品质是有保障的,一定是有社会责任感的,是值得信任的。
我们一直说匠心,这就是匠心。
他们对工艺的追求,从他们公司的名字就可以反映出来。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直是他们的追求。这从他们的产品花样、产品品质就可以反映出来。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用陶瓷仿制出来的`。看了这里的产品,你丝毫看不出他们是一块块现代瓷砖,只感觉他们是一个个艺术品。借用一位朋友的话:这里完全可以颠覆你对瓷砖的印象。
最令人佩服的是,在工业化生产这么发达的今天,他们还保留着一块生产效率非常低的纯手工制作。一砖一瓦,一陶一瓷,完全靠工匠们的双手。
“我们追求产量,但我们更在乎质量!”这是他们管理者的解释。
“幸福在勤劳的手上!”这是他们工匠们的解释。
我还佩服的是他们工匠们的执着专注精神。他们的艺术大师中,很少是大学培养的,很多只有初中高中文化,但他们执着专注于自己的艺术,并立志为此倾注全部心血。
在他们的车间,我见到一位做陶胚的老师傅,他从事陶胚手工制作已经40多年了。
“您几十年为别人做嫁衣,一直做幕后英雄,您怎么有如此耐心?”
对于记者的提问,老师傅憨厚一笑:“这没有什么呀,我不打好底子,别人也很难做出好产品呀!我虽然可能没有别人风光,但我还是认认真真对待我出手的每一件陶胚的!每一件我都想:能不能做的再好些,再好些!”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唯美集团把陶瓷艺术做到了极致,产品远销国外,成为中国陶瓷行业的领军企业,把“踩在脚下的艺术”通过新的丝绸之路,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同样,唯美集团也一直高看这些普普通通的工人,去年,他们给为企业服务以上的员工每个人奖励一块全金的金牌,
我相信,这沉甸甸的金牌正是他们“为实”文化的又一个具体体现。
“为实、为适、唯新、唯美”,愿处处弘扬工匠精神的唯美集团早日实现他们的梦想:“世界名企、百年企业”!
企业如何弘扬工匠精神二
华晨携手中国汽车企业弘扬工匠精神
何为工匠精神?4月25日,华晨集团董事长祁玉民在“汽车人之夜”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精髓:工和匠理解分为两个层面,工人层面是四个字:精益求精;企业家层面,以品质为本。祁玉民表示,中国一句话叫作做人要有品质,做企业也要有品质,一个企业的品质才是本,我们要做优良品质的产品。
作为中国汽车业界最为重要的盛会之一,“汽车人之夜”凝聚了来自全国各大车企的主要领导及业界精英人士的关注与参与,原中国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原中国汽车工业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刚、汽车工业协会会长董扬、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祁玉民出席了本次盛会。
活动中,祁玉民与众多汽车领䄂一起宣读了“工匠精神、强盛中国”的中国汽车人宣言,以产业报国的赤诚,肩负起使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变强的责任与使命,传承工匠精神,助力中国汽车强国的梦想早日实现。
“汽车人之夜”是中国汽车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评选活动之一,它将目光聚焦在奋斗在一线、饱含工匠精神的“汽车人”身上,在中国汽车各企业中寻找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最美汽车人”。华晨汽车的年轻员工卢E凭借对底盘调教工作的专注与执着,在中国量产车性能大赛(CPC)中用中华V3车型以非专业车手的资历在众多专业车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蛇形绕桩和麋鹿测试的第一和第二名,成为本届中国汽车行业“最美汽车人”。 这不仅是对他本人以“工匠精神”工作的认可,更是对众多这样执着、热情的华晨人的鼓励。
相关文章推荐:
1.谈一谈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2.企业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3.谈谈如何弘扬工匠精神
4.怎样弘扬工匠精神
5.如何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6.为什么弘扬工匠精神
7.弘扬工匠精神的意义
8.弘扬工匠精神的原因
9.弘扬工匠精神文章
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篇6
为了进一步弘扬“五四”精神,回顾共青团所走过的光辉历程,永吉县农发行团支部开展了以“以人为本,我与农发行共奋进”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慶祝共青团成立88周年,“五四”运动91周年。
永吉县支行团支部为使这次活动取得良好成效,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召开银企沟通茶话会。5月4日上午9时,县支行团支部与开户省级龙头企业——吉林市博廒粮油集团有限公司团支部共20多名团员青年联合召开了纪念“五四”运动91周年茶话会,会上,两个团支部的团员青年共同学习了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团中央及上级行团委对团员青年的要求。该行的团员青年表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农发行文明青年的光辉形象,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立足本职,坚持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践,为农发行的信息化、规范化,由业务大行向经营强行的转变做出贡献。企业团员青年表示,加强学习,勇于创新,为企业提高效益而不断努力。为再创“银企双盈” 的同一目标共勉共进。二是参观省级青年龙头企业,永吉县农发行为支持吉林市博廒粮油集团有限公司稳健发展,2008-2009粮食年度向该企业发放粮食收购贷款9480万元,支持企业年收购大豆17397吨,水稻17052吨,2009年末该企业购销比达100%。2009年10月末银行本全部还清,为永吉县农发行实现利息收入461万元。
该行通过开展上述活动,充分调动了青年员工的积极性,该行党支部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始终按照“党建带团建”的要求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统一青年思想认识,完善青年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搭建青年学习交流平台。团支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勇于创新,积极实践,始终把创建文明青年团体作为凝聚人心、激发员工奋发向上精神、争创一流业绩的重要动力。
弘扬“五四精神”放飞中国梦想 篇7
五四精神,简而言之就是在五四运动时期在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新时代精神。五四运动就是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一群革命知识分子的领导下的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1919年5月3日,北京大学和其他十几所高校的学生开始游行示威活动。他们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等口号,在整个北京城内大大小小的街道游行,直至赵家楼卖国外交官的府邸。这是一群有思想有文化的大学生,为了中国的发展,为了中国领土的完整,一腔青春的热血在心中激荡,终于喷薄而出。五一运动乃顺应民意,很快上海、天津、广州等各地的中国学生纷纷站起来响应和支持北京学生。由于政府一再倒戈,不但不争取领地,维护主权, 还到处捉拿游行的大学生,这更是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 所以全国各个城市的工人联合举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罢工。从五四爱国运动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些爱国青年甚至不惜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也要激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之心。爱国之心是一种情感,我们都是炎黄大帝的子孙,是龙的传人,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爱国精神同时代表着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使命感。在面对外来侵略侵犯我们的领土完整的时候,如果这时中国人还熟视无睹,坐立安稳,那么我们也只有任人宰割的命运了。事实证明,我们的国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表达出自己那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
新文化运动可以说是五四运动开始的萌芽。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因为新文化运动是大多数人民很大程度的拜托了封建主义思想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近代的中国在治国方面一直显得软弱不堪,尤其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显得一蹶不振,这样才引来了其他国家的侵略。这些事情的发生,在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思想也是空前高涨,在沉重的屈辱和巨大的忧愤中上下求索,寻找救国真理和治国的方针。那是一个各种思想错落交杂在一起的时代,是一个各种思想大传播,百舸争流、充满生机的时代。所以,通过五四运动,中国思想界经历了一次巨大的震荡,那就是思想解放。
五四精神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民主科学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强精神、改革创新精神。而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说是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所谓的爱国主义,顾名思义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有忠于祖国的思想、行为和情感。爱国主义精神也可以说是整个中国近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精神, 他是中国人民在不断地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演化不断提炼而形成的一种对祖国高度的责任感的深厚感情的情感。每个人心中都有着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现在能发展得如此之快,也正是由于全国人民上下一心,都想着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所以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建筑起来的坚不可摧的思想堡垒,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北京大学生之所以要游行示威,就是因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所以, 中国学生高举“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就是要阻止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协定上签字,把青岛的主权交给日本。在五四运动中,各地大学生纷纷开始组织游行,不顾高压奔走相告,而且得到了相当多的知名人士的鼓励与支持,全国的工人也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人们做出这些事情的根本原因也就是大家心中这一颗救国救民、敢于奋斗的心。
五四青年节已经是中国的法定节日。五四精神也已然成为中国亲年心目中的骄傲,一直闪放着它耀眼的光芒。五四运动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不断的团结进取、开拓创新。五四精神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五四青年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唤起了整个民族的觉醒, 开辟了新民主主义发展的道路。那么今天新中国的青年们, 更是要大力弘扬五四爱国精神。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存在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是应该高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努力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弘扬“大漠雄鹰”精神力量 篇8
在阿尔及利亚, 参战将士为了一套套设备的清关、一项项国际惯例的精通、一个个项目开工, 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与海外市场接轨、政治体制、社会形态以及文化理念不同所带来的一系列困难, 特别是面对世界级难题和挑战, 牢记使命、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不负众望, 倾力打造国际一流工程, 实现了“三个新突破”, 创造了“五项新记录”, 建成了缔结中阿友谊的宏伟工程。
但随着沙特SWCC、肯尼亚地热、加纳天然气等项目的中标, 海外事业不断扩大,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 要想进一步把海外事业做优做强、做稳做大, 就必须大力弘扬“大漠雄鹰”精神, 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着力把企业打造成为一流的国际EPC总包商。
实践的过程
发挥党员干部的先进性, 强化引领示范。江苏油建海外项目大都分布在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 业余文化生活单调, 加之施工队伍成份多元化, 党员来自四面八方, 又高度分散流动, 队伍管理难度加大等。
为此, 我们坚持以大力弘扬“大漠雄鹰”精神为指引,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海外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筑牢堡垒, 做到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根据海外工程项目规模的大小, 我们在组织建设上做到三个同步:在成立海外工程项目时, 同步成立党的组织, 明确其工作职责和活动方式;同步配齐配强海外项目党组织的负责人;海外项目经理和书记同步实行交叉任职。二是完善制度, 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在处党委的督导下, 我们认真贯彻《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涉外保密和维护国家安全制度》等制度, 通过明确了海外项目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内容, 不断推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海外项目的落实。三是因地制宜, 扎实开展各项基础工作。以注重实效、小型多样、分散灵活、符合所在国国情为出发点, 利用项目部各种会议和互联网、移动通讯设备等现代信息交流工具, 及时传递、下达党建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
同时, 积极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技术攻关、青年突击队、职工之家建设以及开展“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 全体党员坚定政治信念, 为祖国争光, 为企业创效, 以弘扬“大漠雄鹰”精神的实际行动带领职工为实现打造一流的国际EPC总包商建功立业。
提升油建品牌的国际性, 抓实三个教育。在异国他乡, 面对陌生的环境, 有些人想在国际市场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有些人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到国外来开眼界来的。针对这些复杂的现象, 我们坚持抓好三项教育, 为打造油建品牌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一是坚持抓好涉外规范教育。“涉外无小事”。在海外项目中, 员工的行为不仅仅是代表自己, 更是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职工的行为一旦不慎, 极易引发纠纷, 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影响。为此, 我们始终把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涉外纪律、涉外行为规范教育作为重点, 常抓不懈。二是坚持抓好“四爱”教育。针对项目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等特点, 认真抓好“爱国、爱党、爱企、爱岗”教育, 经常组织升国旗仪式、唱国歌比赛以及有关的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把员工“四爱”热情转化到热爱项目、发展项目、奉献项目的实际行动中。三是坚持抓好形势任务教育。针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和海外市场的激烈竞争, 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 向参战将士讲透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讲明日益增强的市场压力, 讲清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讲足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我们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态势下拓展海外业务, 本来就是“虎口夺食”, 项目争来不易, 做好更为艰巨, 信念必须坚定。围绕处职代会的决策部署, 在党员干部中唱响主旋律, 使党员干部在海外项目中掀起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热潮。
把握员工思想的复杂性, 筑牢三层屏障。安全和稳定工作在海外项目施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现严重事件, 不但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运行, 还会造成国际影响。我们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的理念, 为员工营建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是通畅信息, 确保职工生命安全保障。由于海外项目所在国社会动荡, 治安事件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职工伤亡, 必将对职工本人、家庭和企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为此, 我们始终以员工的人身安全为最大的安全, 给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让员工工作舒心更安心。二是竭尽所能, 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保障。由于海外项目所在地生活条件艰苦、医疗设施匮乏, 我们因地制宜抓好生活线、文化线和卫生线建设, 力求在海外为职工建设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目前, 沙特、肯尼亚、加纳等项目都参照阿尔及利亚水管道项目的模式, 为员工建设安全舒适的营地。三是丰富文化, 职工心理健康得到保障。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最难排解的就是对“家”的思念。面对环境恶劣、生活艰苦、施工任务艰巨等, 更容易导致人的思想波动。对此, 项目党总支主动想办法、出实招, 通过举办篮球联谊赛、卡拉OK、包饺子和粽子以及种植绿色蔬菜等形式, 丰富员工生活, 让荒漠不再寂寞, 让生活更有滋味。
注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实现和谐共融。在国际化经营中, 企业文化只有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时候, 海外市场才算真正有了生命力、有了支撑力、有了发展力。
因此, 我们始终以博大的胸怀、开放的心态、宽阔的视野来吸收和包容当地的民情、民俗和民风, 形成了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同合作、互利共赢的良好氛围, 为项目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在增近友谊、共同发展中求同存异。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改善民生, 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和平与发展是共同的主题。我们注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强化发展的共同责任, 筑牢友好合作的坚实基础。在阿国开工仪式上, 在加纳施工典礼上, 都能看到这些国家元首和高官的身影。二是相互尊重, 营造相融共事的和谐环境。积极借鉴阿国项目在中外文化相互融合的先进典型经验, 尊重所在国的民族风俗, 并辟出专门场地作为雇员的朝圣、礼拜场所, 并在中国聘请了资深的宗教人士在现场参与对不同国籍雇员的管理, 受到业主、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欢迎。三是因势利导, 提高外籍劳务工作积极性。坚持“人才国际化、用工当地化”的原则, 积极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学习当地劳动法, 强化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针对当地所在国雇员技术水平低的状况, 对当地雇员进行驾驶、修理、焊接等技术培训。
同时, 聘用当地法律顾问, 研究分析外籍雇员在雇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取得的成效
“大漠雄鹰”精神的进一步弘扬, 海外参战将士为江苏油建打造“一流的国际EPC总包商”的信心更足、热情更高、势头更猛。加纳项目大力开展“百日会战阶段总结暨动员会”, 参战人员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开拓创新的锐气、攻坚克难的豪气, 带领职工队伍克服重重困难, 完成了扫线104公里、焊接90.8公里的任务。
得到了加纳能源部长、加纳国家天然气公司主席的高度赞扬, 称与中国石化的合作非常愉快;沙特项目克服高温酷暑天气的艰难施工环境, 全力以赴开展“全面启动100天管理竞赛”活动, 受到了中国驻吉达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王奇敏的高度好评;肯尼亚项目在建设好工程的同时, 不断强化营地建设, 为员工营造出安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在农业领域弘扬“匠人精神” 篇9
传承并不意味着守旧。时代在发展,需求在变化,“匠人精神”显然也需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农业领域,因水资源的匮乏而采用的滴灌设施,因科技的发展而引进的新品种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唯一不变的,便是那份对于农事的执着与追求。
当然,“匠人精神”也不是一句浪漫的口号,其发扬和培育显然是需要条件的。那么在当今社会,拿什么来激发农业领域的“匠人精神”呢?
制度的保障首当其冲。在整个社会被功利主义风气所侵染的环境下,如果没有良好的制度建设,“匠人精神”显然只能停留在个人的绝技和修为上,且往往不可持续。这也是日本的“人间国宝”制度一再被提及的重要原因。当然,除了制度保障,要想在农业领域弘扬“匠人精神”,最根本的还是要实现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弘扬“匠人精神”最根本的目的是指引农民生产出好的产品,满足社会消费的结构性需求,让生产者藉此过上更好的生活,进而提升整个农业的品质和竞争力。然而目前社会呼吁的“匠人精神”,更多的还是指向个人,也就是“匠人”或者“匠农”对自己产品的精雕细琢和精益求精。但是放眼全球,农业的竞争力,乃至农业生产者的价值体现都不是靠哪个育种家或者哪个农民单打独斗能够实现的。
传统乡村一个老师傅带着几个徒弟,磨砺手艺、口口相传就有饭吃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农民们在面对更加广阔的市场的时候,需要靠的更多是一种组织模式。
弘扬工匠精神建设制造强国 篇10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高技能人才座谈会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出席会议并讲话。
马凯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第十三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全国技术能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和优秀代表, 是创新技术技能、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 在推动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凯强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落实中国制造2025, 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 必须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要完善制度保障, 落实和健全政策措施, 创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开发培养、选拔使用、引进聚集的体制机制。要加大培养力度, 创新“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完善以企业行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互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营造良好氛围, 引导全社会尊重、重视、关心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广大高技能人才要将大国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优秀品格,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篇11
《走向世界》: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并在社会主义車命、建设、改車中不断发展。请简单评价一下沂蒙精神?
孙守刚:沂蒙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展现和升华,她不只是仅限于临沂的地域精神的概念,是与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伟大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反映。
沂蒙精神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它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420万沂蒙老区人有20万人参军,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形成的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为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热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的思想品格和为祖国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涌现出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的厉家寨、三家坊前、高家柳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集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坚持艰苦创业,奋力开拓,率先在全国老区中实现整体脱贫,走上了加快发展的道路,开创了革命老区向大临沂、新临沂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既继承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优良传统,又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
沂蒙精神被浓缩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十六个字。其中,“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表达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舍生取义、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先进思想意识;“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体现,展示了沂蒙人民自力更生、坚韧不拔、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明确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
沂蒙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精神财富,又是在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沂蒙精神的产生发展,始终与时代同步伐,既是沂蒙人民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又是整个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精神财富。它秉承齐鲁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沃土,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所以它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
沂蒙精神产生发展于沂蒙大地,无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沂蒙精神不是一种单纯地域性的精神文化形态,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表现出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的高度一致性。沂蒙精神不仅仅属于临沂,也是山东的、中国的。把沂蒙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赋予她新的使命和时代内涵,使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走向世界》:对于我们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孙守刚:沂蒙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展现和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光辉精神财富,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的真谛所在。
沂蒙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丰富内涵,表现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为夺取革命胜利而奋斗;人民群众信任党、热爱党、紧跟党,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斗争,这些特质在今天更具现实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讲到党领导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都用了“党紧紧依靠人民”这个前提语。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学习沂蒙精神、更加自觉地弘扬沂蒙精神,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积极努力。最近,山东省宣传文化系统部署开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目的就是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一种理念,无论想问题、做决策,还是做工作,都要心中有群众。
当今时代,继续弘扬并提升沂蒙精神,对于解决信仰、信念和信任问题,树立群众观念,加强群众王作,密切党群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历史充分证明,这种精神,用在抗日战争,我们能够赢得民族的独立;用在解放战争,能够使人民当家做主人;用在脱贫致富,能够很快地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可以说,沂蒙精神战争年代需要,和平致富年代需要,全面奔小康更需要。
《走向世界》:沂蒙精神的时代性决定了其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內容,新时期应该如何弘扬沂蒙精神?
孙守刚:沂蒙精神一直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弘扬沂蒙精神给予充分肯定,提出明确要求。1999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到临沂视察时指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临沂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创立了光辉的业绩,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临沂人民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把发扬革命传统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沂蒙精神。”李长春同志今年6月到山东考察时,专程参观沂蒙精神展,他指出:“沂蒙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体现和升华,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进一步加强沂蒙精神的宣传,把沂蒙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力,使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学习研究宣传沂蒙精神指明了方向,为我们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形势下,我们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发挥沂蒙精神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弘扬沂蒙精神,要坚持两个基本“支点”和一个“落脚点”。两个支点:一是信仰,即人民群众对党和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的一种坚定追求和无比信赖。人民群众信赖党、热爱党、紧跟党:二是群众观,即我们党植根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一个落脚点:即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结合,与“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弘扬沂蒙精神,要立足山东,放眼全国,突破时间和地域界限,赋予沂蒙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山东精神、民族精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注重加强沂蒙精神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注重内涵的挖掘、理论的概括、高度的提升。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解答一些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活跃载体,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上讲坛、网络行、巡回展等活动,扩大社会效果。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形成学习宣传热潮,在更高层面上把沂蒙精神学习宣传研究引向深入。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匠 篇12
合肥公交集团一直致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树立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青年标杆, 通过举办技能竞赛、开展技能培训、学习先进典型, 为青年员工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 营造努力争先的氛围。本文结合企业在技师评聘、技能人才培养、技师工作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开展, 探讨如何在公交企业打造满足企业发展要求、适应车辆技术进步的能人巧匠, 同时创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1 大力推进技师培养, 发挥技师引领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 为进一步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选拔培养优秀维修人才, 发挥技师在解决企业维修技术难题、提升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合肥公交集团大力推进技师的培养, 组织开展技师评聘, 每年度有30余位汽车维修工被聘为技师。为体现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和促进, 创新进行了首席技师评聘, 取得较好的带动效应, 进一步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在技师评聘的条件设置、聘用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有实效的办法。对聘任技师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同时规定了日常工作的能力要求、对学员的培养及授课要求等。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导师带徒、外出培训与自培相结合等方式, 广泛开展岗位技术练兵, 提高职工的技能和操作水平。
借助企业技校和城市客车技能鉴定站, 集团公司连续3年组织对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工的培训, 共有近100人通过全国技能鉴定考试, 扩大了持证技师队伍和技师选拔范围, 放大激励效果。利用技师讲堂和“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开展职工培训, 激发革新动力和钻研业务的干劲, 培养更多热爱企业、热爱维修的工匠。集团公司每两年分别组织一次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和驾驶员技能大赛, 做到年年有赛事。营运单位和维修单位认真开展劳动竞赛, 形成良好的学技术氛围。通过基层的选拔, 成功举办合肥市第十五届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公交集团第六届汽车修理工技能大赛和第二届合肥公交驾驶员节能大赛, 分别选派代表参加了“第三届 (2015) ‘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 并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城市公交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 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2 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 凝聚企业技能专家和能手
近年来, 合肥公交深入开展了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 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建设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中, 努力倡导耐心专注、精益求精、务实敬业的精神, 勤奋练就精致“匠人心”。我们创建的“查道勇创新工作室”成员从最初5人发展到现有主要成员51名, 既有一线岗位的技师, 也有专业技术人员, 相互结合, 优势互补。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实际, 注重推广创新思维理念, 立足于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技能人才培养与实践等主题, 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学习交流等活动。
“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创建一年来开展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25次, 培训近1000人次, 导师带徒数十对, 维修机具改良5件, 车辆设备改良攻关12例, 车辆维修工具制作8件, 疑难故障攻关37例, 各项技术革新为企业生产经营节约成本近300万元。工作室对燃料消耗超定额的车辆进行节能减排攻关, 2015年天然气平均标台百公里消耗31.48立方米, 比上级主管单位考核指标低0.79立方米/百公里, 燃油消耗24.64升/百公里, 比上级主管单位考核指标低0.02升/百公里。
我们以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为抓手,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精品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查道勇同志刻苦钻研、耐心攻关、严谨务实, 将摸索出切实有效的疑难故障排除方法提炼成文字并形成图解, 在集团内部推广使用, 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举解决了故障难确定、难排除, 车辆不能正常使用的难题。青工刘忠果针对新能源车换挡电磁阀故障造成车辆不能使用、厂家要求必须更换电磁阀的问题 (1只换挡电磁阀价格2800元) , 认真揣摩, 反复比对试验, 终于找到了电磁阀维修办法, 不花一分钱, 调整装配修复即可。直流电工能手项震凭着扎实的电工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维修经验, 结合客车维保的实际, 制作了移动照明电源和便携式车辆充电电源, 方便维修和各类车辆正常早出场。年青的钣金工陶乔伟针对车用天然气钢瓶拆装困难、费时、不安全的问题, 认真钻研, 自制专用支架, 与铲车配套使用取得了成功, 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效, 提高了安全系数, 降低了更换钢瓶的成本。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已成为集团的维修服务品牌, 2016年7月15日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名义参加“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 广为宣传推广。2016年7月26日, “查道勇汽车维修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合肥市认定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纵观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发展过程, 离不开能人志士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和创新相互联系, 贯通融合, 是维修服务的灵魂, 品牌的基石。查道勇先后获得合肥市“青年五四奖章”、合肥市“金牌职工”和“技术能手”、合肥市“最美公交人”和“最美交通人”等荣誉称号。我们将通过不断培养和引导, 鼓励更多、更优异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 从中发现和推荐优秀人才, 力争用3-5年时间培养1-2名省级高技能人才。
3 以技师工作室建设,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工匠精神”是创新发展的精神内核。近年来, 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提升, LNG车、新能源公交车的加大推广使用, 给公交企业维修、使用带来了新的课题, 对技术管理也提出新的挑战。要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和优质的运力, 必须立足于企业维修队伍的现状, 培养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技术培训、技能比武、技术创新、带徒传技等活动, 以点带线、以线带面, 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 积极发挥技术、理论、团队优势, 最大限度激活创新创效内生动力, 为企业降本增效。
当前和未来, 我国都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必须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企业技术管理也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 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技师工作室的创新优势, 以创新成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让更多的一线员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
技术创新需要“工匠精神”, 技术进步离不开“工匠精神”。锲而不舍, 滴水穿石, 只要务实笃行, 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定能让精品工匠、企业工匠蓬勃涌现, 企业也因为有了众多工匠而不断发展。
“查道勇创新工作室”成立一年来, 着力在五个方面为企业服务, 即着力于人才培养和发展, 着力于技改与发明, 着力于疑难问题攻关, 着力于节能降耗, 着力于导师带徒, 为员工、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 以创新成果、“工匠精神”精制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推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相信, 随着“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 “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扬, 定有更多的能人志士不断加入, 创新工作室必将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定能培育出大师级的精品工匠, 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精品工匠的过程就是弘扬“工匠精神”, 让每个有志职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为企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积力之所举, 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 则无不成”, 凝聚智慧力量, 成就更好人生, 让企业发展壮大。
4 以建设创新工作室为抓手, 努力打造企业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