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精神培育

2024-09-07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共12篇)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 篇1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的概念源于西方。在18世纪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中, 莫泽尔发表《论德意志民族精神》一文, 最早提出了“民族精神”的概念, 他认为德意志人民只有在这一民族精神的激励下, 才可能万众一心去实现民族统一和重新恢复其光荣与强大。江泽民提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胡锦涛也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笔者综合各种说法, 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定义理解为: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 支撑其走向文明、走向进步、走向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伦理、品格、气质、心理等精神因素的总称。而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 它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基本思想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犹如民族思想脉动的主旋律, 这个主旋律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情况下会形成或悲壮慷慨或昂扬激越的不同乐章。例如, 民主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这些不同乐章既是中华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体表现, 又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二、民族精神的功能

民族精神并非静态的, 而是在历史发展中通过功能发挥得至动态的体现。从其作用发挥来看, 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了凝聚整合、规范导向、教育教化、辐射同化等功能。

1. 凝聚整合功能。

古代中国有众多的文化形态和民族类型, 先秦以来就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秦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等。但在历史长河中逐步演化而成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其强大的同化力、向心力和凝聚力促成各种文化融为一体并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和文化传统。从孔子的“一匡天下”到孟子的“天下定于一”都强调了民族、国家和社会统一的极端重要性, 这对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思想统摄性, 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派别、时间的界限。今天, 中华民族精神已经内化为炎黄子孙的深层心理积淀和广泛价值认同, 起着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重要作用。

2. 规范导向功能。

中华民族精神已经深深渗透在人们心理意识的各种形式之中, 变成人们的思维定式, 铸造了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 成为人们所认同、遵循的一股无形力量, 对人们的行为起着重要的评价、规范和导向作用。当个体的行为甚至心理变化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需求时, 社会对个人将给予正向的评价和积极的心理暗示;反之, 则给予负向的评价和消极的暗示以至道义上和舆论上的谴责。

3. 教育教化功能。

民族精神不是自发形成的, 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在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础上, 由各个时代的精英和广大民众对该时代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世界观加以提炼、升华的结晶, 逐步形成为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生活准则和价值取向, 成为民族国家发展的心理路径, 对一代又一代人起着教育教化、统摄涵化的重要作用, 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

4. 辐射同化功能。

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中以其强大的文化势能不断向外辐射, 影响所及特别是在东亚形成了具有重要世界性影响的“儒家文化圈”。一位西方学者曾感叹道:“中国高度发达的文化曾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照亮了世界的东方, 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著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亚洲价值观与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从最近数十年东亚在经济领域取得的引人注目的发展来看, 这一地区整个的经济仍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成功使关于亚洲文化在经济成功与政治确认上发挥作用的新理论产生了……这一成功的取得部分地、甚至可以说大部分应归于亚洲文化的价值观, 特别是儒家价值观。”

三、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问题

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把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作为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之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里的协调发展, 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 必须大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 抓好历史教育, 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基础地位作用。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固然有不同的内涵, 但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 却是一脉相承。这是一个民族能够自立于民族之林, 竞存于世界的根之所在。章太炎曾说过爱国主义好似庄稼, 需要施肥、浇水才能成长, 而历史教育就是为爱国主义施肥浇水, 作培植根的工作。历史教育是最基础、最有效的爱国教育, 它像贵如油的春雨,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在不经意中将民族的根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心中。他们将来不论走到哪里, 都怀有一颗“中国心”, 而永远根系祖国, 生生不已。钱学森等一大批杰出的学人, 并没有人对他们做什么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 却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各方面条件极差的情况下, 志愿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 冲破各种阻力, 归国效力, 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通过历史教育培育, 国人对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 同时也就为其他多样化、现实性的爱国教育, 提供了一个必要的承接面。“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缺乏这个承接面, 所谓爱国主义教育, 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不可能真正有效。

2. 抓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工作, 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 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与巩固, 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都离不开教育工作, 而这些都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和内容。首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该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从幼儿园到大学各级学校的教学中, 应一以贯之, 使之进课堂, 进教材, 进人心;使广大青年一代从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历史和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之中, 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浸润, 在他们内心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其次, 历史上众多的志士仁人、民族英雄, 特别是新时代所涌现出的大量先进人物及其所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 他们是民族精神的人格化和形象化, 应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文学艺术, 甚至是专场报告会形式, 广泛宣传他们, 用他们的先进事迹、高尚品质感召人们;特别要注意通过一些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尤其是爱国主义精神,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 扩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的群众基础, 使他们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情操感染人, 培养广大群众的优良品质, 提高他们的精神境界。

3. 大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实践活动, 以实践活动体验升华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德育工作者长期潜心地发挥主导作用, 更需要国人长期主动地参与配合, 以做到主导教育与自身塑造的有机结合。可以采取各种措施, 如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征文活动、辩论赛, 组织深受人们欢迎的高水平的人文讲坛和科学讲座, 组织参加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及各种下乡活动,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先进的厂矿、企业、农村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使受教育者在实践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 增强民族精神。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教育主题文化活动也是提升人文艺术修养的重要渠道。

参考文献

[1]方立天.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J].哲学研究, 1991, (5) .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715.

[3]唐春波.关于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10, (1) .

[4]章乐.关于提升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性[J].中国德育, 2009, (9) .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 篇2

1、伟大的抗日战争是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场全民族抗战。面对民族危亡,面对装备精良、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有着强烈爱国心的中华儿女,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卫国战争的英雄诗篇。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唤起了全民族的觉醒,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日救亡的爱国热情,凝聚了中国人民空前的团结和战斗力。

2、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被日军占领了20多个省、市,死伤人数达3800万。面对外敌入侵,中国各阶级、各阶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结成了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这是任何入侵者都为之胆寒的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全国的抗日队伍,义无反顾地开赴抗日前线,同敌人浴血奋战。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战,给不可一世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3、民族精神是无敌的卫国长城。抗日战争期间,民族矛盾上升,抗日救亡成为中华民族的大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种民族大义得到了充分的发扬光大,团结和争取了友党友军及一切爱国力量,为追求独立、民主、自由的新中国,视死如归,英勇奋斗。舍身抗日成为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和群体行为。日本侵略者可以杀死我们几千万民众,但摧不垮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日本侵略者可以暂时占领大片中国土地,但征服不了中国人的爱国心。日寇越残暴,抗战的斗志越坚强;环境越艰苦,对敌斗争的办法越多越灵活。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这就是人民战争的力量。

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同样需要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弘扬民族精神,这是时代和历史赋予我们的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弘扬民族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贵在实践,重在行动。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贯彻到各行各业,化为每个公民报效祖国的精神支柱,使之成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巨大动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要大力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铸造新时代的民族之魂,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那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我认为就是爱国和理想.爱国,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而五四运动所表现出来的爱国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是最早见的。中国青年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英雄主义。今天我们的国家强的了,我们的民族也骄傲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也得到了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尊敬和敬仰!但爱国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所以我被青年不仅要创造一个科学技术等物质上强大的国家,更要努力构建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明。

理想,“五四”经历了90年的风风雨雨。但现实意义不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五四时期的青年有着远大的理想,今天我们不乏理想和想法。但一句话说得好“志存高远,重在落实”弘扬五四精神决不是空喊抽象的口号。同样仅立志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学会励志和养志。作

为青年人我们有黄金般的岁月,我们有昂扬向上的朝气和锐气,我们有迈向成功所具有的能力。是仅仅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继续努力训练和培养自己。为实现自己的志向和理想而奋斗到底!

为实现自己理想的例子不胜枚举!06超女总冠军李宇春,是大四学生。在短短的几年内他成为了爱心大使。2007年4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宣布“玉米爱心基金”成立!得到了13000多人次捐赠。捐款突破百万!李宇春用这些钱救助了20多名白血病患儿!宇春的行为感动了我们。向宇春这样的人其实很多!07年感动中国人物孟祥斌,他的见义勇为行为感动了我们!2007年11月30日上午孟祥斌带着妻子和女儿,去市区购物。途径通济桥时为救一轻生女青年,纵身从十米余高的桥上跳下,他用最后一丝力气将女青年脱出水面,交到救援人员手中,自己却再次沉入水中!2个半小时被打捞起时以挽留不住他年轻的生命了!他在冰冷的河中睡去,给我们我那一个温暖的启示!他用自己的生命延续了别人!08年512大地震中无数个鲜血的生命为救他人,为祖国没留下任何豪言壮语,悄悄离去!他们的行为感动了我们,感动了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实际!“远去足音凝重,再创辉煌更汗心”中国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发展。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仍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有诗完善和发展。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有责任肩负起建设的脊梁。

最后我用五四代表人物李大钊《青春》一文中的部分结束我的发言“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

²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² 爱国如饥渴。——班固

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²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²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²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李白

²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 李白

² 当须徇忠义,身死报国恩。——李希仲

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²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²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²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

² 位卑不敢忘忧国。——陆游

²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

²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²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

² 瞒人之事弗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吕坤

²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² 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孙中山

²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²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²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鲁迅

²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² 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何香凝

²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朱德

²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徐特立

² 爱国的主要方法,就是要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谢觉哉

² 中国是古老的民族,也是勇敢的民族。中华民族有两大优点:勇敢,勤劳。这样的民族多么可爱,我们爱我们民族(当然其他民族也有他们可爱之处,我们决不忽视这一点),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

²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²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²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陈毅

²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冰心

² 我爱中国固因他是我的祖国,而尤因他是有那种可敬爱的文化的国家。——闻一多

² 我们的祖国并不是人间乐园,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把她建设成人间乐园。——巴金

²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²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 冼星海

²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彭德怀

²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²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

²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² 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 赵博生

² 宁做流浪汉,不做亡国奴。——丰子恺

² 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作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点点滴滴地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垦植。—— 傅雷

²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² 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苏步青

²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²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莫谓东方皆落后,亚洲崛起有黄人。—— 吴玉章

² 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吴玉章

² 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邓小平

² 中国的文人,历来重气节。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就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爱国第一。——李苦禅

² 真正的爱国者是爱人类的,爱国决不是排外。——马铁丁

² 不能设想,一个没有强大精神支柱的民族,可以自立于世界之林。——江泽民

² 中国人搞出的理论,首先要为中国人服务。—— 吴仲华

² 爱祖国,首先要了解祖国;不了解,就说不上爱。——任继愈

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2.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

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青少年,你们准备如何传承民族精神?

一、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三、要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四、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与行为

五、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六、愿意为国家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

民族精神

(1)井冈山精神

主要内涵是: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体现了井冈山精神的最显著特征。

(2)长征精神

主要内涵是: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3)雷锋精神

主要内涵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载 人 航 天 精 神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 篇3

一、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有四大历史传统:团结统一的传统、独立自主的传统、爱好和平的传统、自强不息的传统。从总体上看,民族精神的发展是一个长期传承、积淀和更新的过程,是渐进式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萌发是同中华文明的起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远古神话就充满了锲而不舍、宁死不屈的大无畏精神。而龙——作为中华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乃是史前先民取多种熟悉的动物特征揉合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这些说明,自强不息的精神早在中华文明之初的艰苦创造过程中就已经奠定。约在战国末年成书的《易传》将这种精神升华到理论的高度,首次概括出“自强不息”的概念。自强不息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民族魂。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

1.强烈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人们对自己的存在和状态、对社会和人生所具有的一种忧虑、不满、从而要奋起的主体意识,其根本特点是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自觉认识。《周易·系辞上》即这样提醒世人:“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这种优良传统一直被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所继承,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全家流亡中屋破又遭夜雨仍在诗中呼出:“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的东林党人提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使之体现出一种充满悲悯情怀的博大胸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种忧患意识,正是中华民族愈挫愈奋、自强不息,能够长期存而不衰的精神动力所在。

2.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人生态度。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墨家、法家都主张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孔子就是主张并践行这种人生态度的典范。他十分赞赏“刚毅”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而且在他的心目中,刚健和有为、积极进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表现在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不懈奋斗以及“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的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顽强拼搏之中。这种精神,不仅给予后世的仁人志士以很大的影响,而且对于一般的民众也产生了强烈的激励作用。《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所作为也。”而《史记》也正是司马迁在身受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作的。这些都反映了古代的仁人志士身处逆境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而“人穷志不短”、“刀子不磨要生锈,人不学习要落后”等民间俗谚,以及不少人直接以“自强”作为自己的名字,则反映了这种刚健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所具有的广泛社会影响和普遍意义。

3.自尊、自信、自立的精神心态。古人强调人要自重,要严于要求自己,尤其重视人的节操,孔子就讲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他赞扬伯夷、叔齐的节操清白,说:“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论语·微子》)尤其可贵的是,古人还将这种思想与“国格”观念和民族气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董仲舒就宣传“无辱宗庙,无羞社稷”的思想。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囚19年,流放到贝加尔湖放牧公羊,甚至在两个弟弟因小罪而被迫自杀,母亲病死,妻子改嫁,妹妹二人和子女三人都下落不明之时,始终以民族气节为第一,宁死不降。在民族危难之际,如外族入侵、政权易手之时,这种思想也总是成为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杜甫的“出身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以及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怀古》等诗词,都是以高度的自尊自信的爱国之忱而表现出来的自强精神。自立,就是不依赖别人,依靠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主观目的。自立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自立而后才能自强。孔子反复地讲:“不怨天,不尤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强调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使自己“立”起来,同时先贤们还主张以同样的精神去立人,进而去立国和立天下。《大学》里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这八个条目中,前五项为立己的具体内容,这种强调立国、立天下要以立己为前提和基础,充分显示了自强自立精神的巨大意义。

4.革故鼎新的变法精神。革故鼎新,语出《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意即破除旧的,建立新的。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中有一种尚变的民族精神。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在自己沐浴之盘上刻上一句自警之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即如果一天能够自新,则应天天自新,新了还要更新。这便是一种变革的精神,布新除旧,万象更生。这种主张“日新”、“革新”的观念在历史实践中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并积极促进“顺乎天而应乎人”的社会变革。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改革家出得最多的国家,尽管他们的改革失败者居多,但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一种尚变的精神。改革之所以失败,是因其生不逢时,是时代历史条件造成的结果。但改革的精神作为民族精神是不死的,只要遇到合适的时候条件,这种尚变的民族精神便会结出灿烂的果实。

培育民族精神 加快小康建设 篇4

一、培育民族精神, 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除了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要达到的各种经济指针之外, 还对小康社会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特别指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使我们在致力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时, 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努力建设一个人民既享受着物质文明的富裕生活, 又充满着真善美和优良公德情操的和谐社会。

围绕这样的目标和要求, 我们在全面实施小康社会建设的过程中, 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努力培育民族精神,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爱国主义始终是民族精神的主体, 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只有把热爱祖国、建设祖国作为自己最光荣、最伟大的使命, 才能把爱国主义的情感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行动,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因此, 我们在政治思想工作中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中, 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理想与信念教育, 努力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积极探索和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律, 敢于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 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培育民族精神, 坚持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的祖先创下了璀璨的民族文化, 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不仅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继承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民族精神, 而且要与现代文化建设和时代精神相结合, 在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 积极培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并将两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大力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为此, 教育部门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 把培育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的日常行为之中, 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精神。同时, 各行各业各部门要结合实际, 在工作实践中加以培育。各级党政机关要肩负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和责任, 利用一切思想文化阵地,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特别是宣传部门要积极宣传和讴歌民族精神, 广泛发动民众, 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培育民族意识, 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 推动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传承延续, 发扬光大。

三、培育民族精神, 要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紧密结合

纵观世界文化发展历史,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 其文化建设各具特色。国与国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吸收, 使其文化不断丰富, 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条规律。而且, 不同国家、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吸收, 是人类社会文明和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如今,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文化建设, 都在加紧筹划和实施进入21世纪的文化战略。国内外许多学者也十分注重从战略视角考察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问题。民族精神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巨大规范性的精神力量, 对它的认识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文化战略的选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这已成为我国新的战略机遇期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从我国的情况来看,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光荣历史和坚强不屈的伟大民族, 中华优秀儿女在五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 不断培育优秀的民族精神。如果我们丢掉了民族精神, 就无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是, 我国文化的发展, 也不能脱离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 我们要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并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添新的内容。这不仅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也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化和精神是没有国界相隔的。千百年来, 世界各国劳动人民同样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优秀的精神成果, 这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发展成果。根据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要求, 我们要通过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大力弘扬和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 也要反对盲目吸收的思想, 在了解并吸收各国先进优秀文化成果时, 我们要用世界的眼光和现代的科学态度, 学习各国先进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注意文化创新, 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并使之成为我们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

四、培育民族精神, 要与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相结合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是致关重要的, 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共产党员那种无私忘我、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和高尚人格, 是时代的楷模, 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积极影响着人们的言行和社会道德风尚。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先进分子, 每一个共产党员在小康社会建设中, 要学习焦裕禄、孔繁森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大公无私精神, 不计个人得失, 为祖国建设奉献一切, 起到一个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努力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始终保持朝气蓬勃, 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先锋。只有这样, 我们的党才能兴旺发达, 我们的民族才能自立自强, 我们的国家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 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愿望才能早日实现。

五、培育民族精神, 要从实干做起

民族精神的内涵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 包括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兼容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等,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国民道德修养、文化素质, 以及国家的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等等。培养民族精神, 要富有时代气息,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更要从实干做起, 才能凝聚正能量, 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民族精神的作用和影响不仅是精神领域, 而且对经济、政治和人们的现实生活起到直接的作用。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是一样, 不能只是口头上夸夸其谈, 要落在实际行动上。如国家在遇到自然灾害时, 或者民族在遭到外来侵略时等紧要关头, 每个人都要发扬爱国精神, 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不畏强暴, 为国家分忧, 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同时, 要具有仁爱之心, 在他人生命或财产遭到损害的关键时刻, 敢于见义勇为, 出手相助, 惩恶扬善;更重要的是在日常工作中, 能够爱岗敬业, 任劳任怨, 扎实工作, 无私奉献,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在工作中体现民族精神的价值所在。涓涓细流, 可以汇成大海。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 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 从小事做起, 为民族精神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十三亿人民凝聚成强大的力量, 把每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化作励志图强, 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 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而努力奋斗。

摘要:民族精神对于国家来说, 具有对内凝聚力量、对外展示形象的基本功能, 而且直接作用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我国在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 民族精神关系极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抓手,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大力弘扬民族文化, 并且积极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 以先进的民族文化和坚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为指导, 凝聚十三亿人民的力量, 成就中华复兴的伟业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 篇5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融相生。时代精神离不开民族精神,需要从民族精神中汲取养分;民族精神也离不开时代精神,需要用时代精神丰富自身的内涵,两者统一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之中。雷锋身上带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烙印,也闪耀着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光辉。民族精神孕育了他,他的事迹中映射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精髓;时代精神滋润了他,信仰与忠贞赋予他行动的坚定和追求的执著。雷锋用自己的行动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出了全面而又生动的诠释,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典范。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在新时期大力宣扬雷锋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在培育时代精神中,在推进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体系“三进”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思想根源来自个人对于他人、对于民族国家关系的正确认识。几千年来,中国人民深刻地认识到个人与他人、与社会集体、与民族国家的依赖关系,一直重视这些关系,并且强调把个人融入他人、融入社会集体和国家民族之中,知恩图报,讲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爱”和“仁义”,进而发展到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在和平的日子里辛勤劳动,挥洒汗水以建设自己的家园;一旦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家受到凌辱侵略,就挺身而出,不惜血溅疆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这种极其宝贵的民族精神,在雷锋的身上有着极为生动的表现。雷锋把对个人与他人、与社会集体、与国家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以及永不忘本、感恩报恩的仁厚之心,上升成为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品德。

雷锋同志生活的年代,社会主义建设尚处于早期阶段,缺乏经验,再加上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层层封锁,物质生活条件异常困难。但雷锋仍然以忠于祖国、热爱人民之心看待形势,指导行动。在他的眼里看到的不只是物质,还有精神;不只是个人,还有群众;不只是现在,还有未来。所以,在他心里存在的不是与个人幻想存在差距的悲观和抱怨,而是当家作主的人民,对于党和国家的感谢和热爱;他感到的不是个人欲望无法满足的种种痛苦,而是新社会带给他的幸福,是与旧社会的悲惨生活相比较的踏踏实实的幸福;他从来不停留在个人对于他人、对于社会的索取上,而总是考虑如何回报祖国和人民。这岂不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不仅如此,雷锋从来不把这种由知恩图报激发出来的爱祖国、爱人民之情停留在感性的阶段,而是通过认真学习,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使之上升到理性的、科学的高度上,建立在牢固的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这就使得雷锋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品质更加自觉、也更能够积极地转变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和实践。在1961年的《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一文中,雷锋写道:“我从1958年起,一直坚持学习毛主席著作„„几年来,尽管环境一变再变,工作担子越来越重,可是我从来没间断过政治理论学习。”“3年多来,我利用休息日、节假日以及出车前、饭前饭后和业余休息等可以利用的时间,读完了《毛泽东选集》一、二、三、四卷,其中有些文章我读了很多遍。另外,还读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60多本政治理论书籍。”可以想象,对于一个原来文化水平不高、工作非常繁忙的他,这样坚持学习是多么的不容易。但是,也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成就了他,使得他在短短的几年里,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每个地方、每个岗位上都敬业奉献、锐意进取,让自己的生命到处闪光发亮。在岗位之外,他也时时处处“坚持从小处动手,从大处着眼的行动原则”,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发扬乐于助人精神。“雷锋出差几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忠诚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这些岂不是时代精神?

雷锋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组成部分,是二者相结合的典范,昭示了我们今天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道路。如今,人们之间的相互服务关系比以往更普遍、更深刻:如果没有他人的服务,我们起码的生活,甚至日常的衣食住行都不能保障;如果没有日渐繁荣富强的祖国和人民群众的哺育保护之恩,我们的安全和发展更是无法想象。因此,像雷锋那样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感恩报恩出发,仍然是我们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正确道路。而从努力学习,特别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入手,也仍然是我们培养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正确道路。

论审美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培育 篇6

【关键词】审美教育 民族精神 弘扬 培育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后,党的十七大又提出,把“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既体现出文化全球化时代的高度民族自觉,又包含了着眼于民族成员全面发展的宏观远旨。如何把这样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战略真正落实到位,值得各个领域的教育者做出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笔者认为,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和途径的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可以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密切相关性

首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这是由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决定的。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稳固、最持久、最强烈的社会意识,民族精神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根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完整的社会心理坐标系(如图)。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集中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注重整体和谐的思维观念特征;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则是人们应对压力和挑战的勤奋自强的行为品格特征的集中体现。追求整体和谐与勤奋自强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人格模式等各种社会心理模式引导人们的价值追求逐步从个人上升到爱国主义的最高目标,爱国的价值取向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些思维观念和行为品格。整个结构既具有金字塔式的稳固,又处于一种能不断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之中,使民族心理在一种动态平衡中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民族精神破译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而不衰的文化密码。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某种知识的积累或技术的传授,而是使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一种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理想模式。那么,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通过美的形式影响被教育者的感官心理,培养其适于社会性要求的心理结构和反应方式。而正如前所述,我们的民族精神恰恰是被数千年来社会发展进程证明了的最适于社会性要求的理想心理模式。可见,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正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

其次,审美教育所依托的材料是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都是审美教育所用之材料。民族精神是我们从所有民族文化遗产中抽取出来的最深层、最内核的因素,是中华民族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最有生命力的文化精华,它数千年的传承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说教,而是附着于各种具体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上得以实现的。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将其还原为具体的文化载体,使之可触可感,实现由抽象精神概念到具体文化形式的转化。而这些具体的文化形式,也正是审美教育所用材料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审美教育所运用的材料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

第三,审美教育是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这是由审美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终的目的是要完成人们最深层的心理建构,使这种精神内化到全体民族成员的血液中,形成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不同于一般的行为或道德教育,可以依赖某些外在的约束力,而是必须充分依靠主体的自觉。所谓自觉是指主体在觉得符合需要的前提下,主动积极追求的一种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激发人们对它的情感需求。审美教育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情感性,靠情感的力量,去吸引人、感化人,在美感中升华人们的心灵世界。

二、在审美教育中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1.因材施教,提升传统审美认知,引导产生对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

爱美,能欣赏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就会进入到一个美的层次。如前所述,抽象的民族精神附着于各种具体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之中,而大量的文化形式正是我们今天审美教育所用之教材。我国大量的传统文化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整体和谐、勤奋自强的民族精神。可以通过国民艺术教育,采用分析鉴赏、引导体悟的方法,使广大青少年在欣赏与模仿中感受其中无穷无尽的美的魅力,从而生发出炙热的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在高度的情感认同中,在肯定传统审美价值的同时,以“爱国”为最大的审美价值追求。在全身心的审美沉醉中,将学生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成其所凝聚的符合民族精神的整体至上、团结统一和追求和谐、爱好和平的特有模式。仅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对它们的揣摩与鉴赏就能极大地提升人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度。中国山水画不止是摹仿、再现或是复制自然,它有着博大的精神内涵。首先,中国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将千里江山视为盆景,移步换景、咫尺千里,这种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表现了中国画家观察自然的独特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和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其视野之开阔,心胸之广大,艺术思维之活跃,来源于整体至上的思维模式。其次,中华大地有千山万水,中国画里有万水千山!画漓江有《清漓烟岚图》,画富春山有《富春山居图》,画春季有《早春图》,画秋天有《秋兴八景图》,画冬雪有《雪山潇寺图》,画细雨有《潇潇暮雨图》……画家创作中饱含的爱国激情必然在千百代以下,仍能强烈感染品读者。再次,中国画常被画家们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有的利用诗文题跋,在文字上做些“画外功夫”,有的善用“比兴”,状物抒情,多有寓意。这使中国绘画创作进入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文以载道”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道”,可理解为画面之形象、画面之立意和画面之表意。它不是直接的说教,而是凭借视觉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使人们在欣赏、感受中得到启迪而进入一种美的精神境界。正因为如此,人们就很容易自然而然地接受其感染熏陶,在美感的驱使下加深对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认同。

2.因时制宜,把握时代审美特征,引导形成对民族精神的理性认同

在审美感知中认同民族精神,还仅仅滞留在自发的情感层面,它带来一定的激情和感染力。但要使这份情感历久弥坚,必须通过在教育过程中,根据时代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特征,发掘民族精神的时代审美内涵,引导人们对民族精神的审美情感在比较和需要中,上升到理性认同的高度。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世界正处于多元文化激荡的潮流当中,“和谐共存”已是大势所趋,相对于西方传统的“征服”思维,我们民族精神中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精神,更符合这一趋势所需,堪称弥合文化鸿沟、化解文化冲突的一剂良药。第二,在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人类生存难题面前,我们民族精神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精神,恰恰为我们时代的危机提供了解题思路。第三,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需要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品质。发掘这些最具有时代价值的审美特质,以富有时代感的美的形式加以传播,既可以增强民族精神鲜活的生命力,又使人们对它的审美认同得以提升与强化。

3.因地制宜,营造审美实践平台,引导践行民族精神

审美实践不但是强化人们民族精神意识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通过审美教育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所在。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国民形成民族精神所倡扬的行为模式,才能使人们在日常思维、日常生活中自觉践履民族精神。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有意识地营造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平台,既可以弥补我国传统美育中的不足,又能引导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提高认同度与践行度。一要在审美创作实践中引导体悟,致力于将民族精神内涵融入创作过程与作品;二要在组织、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中,诱导美感、引导美的行为。如这次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活动;三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发掘美感、提升境界、总结精神……总而言之,必须营造一个大美育平台,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全面提升国民人格素质。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报告.

《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案例 篇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因此,在整个政治课教学中都应始终贯穿这一内容,而且民族精神也在近几年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要作用及各时期的具体表现。

2.过程与方法:

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感悟民族精神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及伟大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作用,认识到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凝聚各族人民的巨大精神力量,愿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三、案例描述

课前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渲染气氛,

(一)创设情境,话题导入

1.播放歌曲《红旗飘飘》,配以视频“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瞬间,通过播放这激动人心的几分钟,激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我们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师:看到这样的场景,听到这样的歌曲,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生1:心情很激动,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生2:中国真了不起,中国真棒,我爱中国。

生3:很激动,很兴奋,感到非常自豪。

师:我和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我为我是中国人感到骄傲、自豪,感到无比兴奋。其实,中国的伟大成远不止这些,请大家再举一些例子。

生1: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生2: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生3: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

师:成就使我们感到自豪和骄傲。大家可曾想过:中国是靠什么精神支撑才有今天的成绩呢?

学生齐回答:是靠中华民族精神的支撑。

(二)课堂情境,活动设置

合作学习,共同感悟民族精神

1.多媒体投影课件:主要从中国的服饰文化、戏剧艺术、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饮食文化、中国的传统节日等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师:想一想,为什么中国文化能够源远流长,不中断?

生:中华文化中深深熔铸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并且在组内讨论“什么是民族精神的内涵?”

师:哪位同学可以回答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活动:填写下表,共同感悟民族精神

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讨论交流,补充下面表格:

学生交流完成后,各组派一名代表本组展示,由全班进行评选,选出3名做得最好的同学。

【教学思路:通过情境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民族精神的内涵理解的更深入,引导学生思考,认识民族精神的特点;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

2.交流讨论,共同感悟民族精神的作用

播放视频:2008年汶川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精神;抗日战争胜利的片段。让学生思考,而后提出问题。

师:抗震救灾的精神内涵是什么?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生:是因为有中华民族精神作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是积极的、向上的,为我们国家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师:既然民族精神对我们国家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

(一分钟讨论时间)

生:培育民族精神,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富有生命力的内容。我们要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师:下面老师来总结一下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只有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明确传统文化中哪些是应该抛弃的,哪些是应该继承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也在于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四、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导入达到了预期效果,播放了歌曲《爱我中华》,利用汶川地震救援视频,给人震撼的力量和振奋的精神,顺势导入课题,使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明确学习主题。

2.对于本课的重点解读的到位,让学生收集名言警句,历史典故,通过收集和交流,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到位。

3.材料的选择具有代表性,2008年“地震”、“抗日战争”、“神舟七号”无一不展现着民族的伟大精神,学生历历在目,恰恰能加深对民族精神内涵与作用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课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1.课前可安排学生搜集更多体现民族精神的事例;

2.引导学生思考民族精神作用时,语句欠斟酌;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创新研究 篇8

一、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这一情形的出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也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 经济全球化进程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当今世界,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必然趋势。在这场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价值观念涌进了国门, 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 同时冲击着每个大学生的思想。发达国家经济上的强势, 以及其价值观传播方式的强大, 近年来显得格外突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影视剧和其他文化产品如潮水般涌入发展中国家。这些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对我国文化的侵蚀和排挤作用正慢慢显现出来, 体现西方国家价值观念的文化产品以各种形式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

(二) 社会不良社会思潮的干扰

现阶段,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待完善, 政治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发展在本质上应该是具有高透明度的法制经济, 但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 近年来的腐败问题表现的较为突出。与此同时, 社会的言论更加开放, 信息的获取方式与传播方式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发生了很大变化, 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便利化, 这使得各种价值观念, 各种人生观传播的范围更广, 其中不乏亚文化和不健康、消极的价值观。青年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各类型的社会事件, 会产生许多困惑, 甚至面临人生中的重大抉择, 这时候就需要有人来对他们进行引导, 为他们指出正确的方向。

(三) 网络技术的消极影响

信息技术的发展,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网络成为了各种文化快速交流、传播的新途径。网络速度快、信息新、获取方式便捷, 这些特点使网络成为了大学生了解外来文化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便可以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 享受更加新颖、特别的娱乐方式, 可以说网络为大学生扩宽视野, 增强自我学习能力提供一个好的渠道。但是, 我们不能对网络缺乏监管, 西方发达国家拥有更加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雄厚的经济支持, 他们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渗透宣传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 美化他们的政治体制与社会体制, 抨击发展中国家, 甚至利用网络发表言论, 干涉他国内政, 从各方面来对我国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渗透。

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创新的基本思路

(一)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创新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离不开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创新与发展。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创新要以他们的发展规律为立足点, 高校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知识传授、学术研究能力提升的教育, 而且要加强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 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原则, 吸收以往方式方法的同时, 以当代时代为研究背景, 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按规律办事是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创新的指导原则。科学发展观强调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 这一原则也应该成为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指导原则。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对事物的接受程度与接收习惯等规律, 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方式。

(二) 加大传统文化教育在民族精神培育体系中的比重1.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 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离不开加强大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把握。因为文化与民族是不可分割的, 人类发展史上之所以出现民族的概念, 都是因为产生了民族文化, 这是民族形成和产生的重要条件。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民族文化相关的展览、邀请民族文化专业人士开讲座, 甚至增设相关选修课程, 传授国学知识, 提高大学生对国学的兴趣和认知程度。

2. 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增强国家文化认同感。

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两者不可分割,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民族精神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灵魂, 而民族文化则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弘扬民族精神所不可缺少的。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发展演变, 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从民俗、建筑、传统技艺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在当代中国, 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没有过时, 而且还与当今的改革创新精神不谋而合, 其中我们熟知的诚信、修身、自强等先辈提倡的品德, 在现代同样被人们所需要和推崇。

3. 以中华民族精神为灵魂, 吸取优秀传统文化, 实现文化创新。

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对于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培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本质上来说, 民族精神属思想意识中的文化范畴。因此, 传统文化的创新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成长密不可分。创新传统文化不但深入推进民族精神的更新, 而且能够创造出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 不断发展民族精神的内容和体系。与此同时, 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发展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更新。因此, 我们在德育工作中, 要坚持以文化创新促民族精神发展, 以弘扬民族精神促传统文化创新。

(三)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高校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一定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争取发挥出课堂最大的作用, 增加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 高校还可以增设与民族精神相关的选修课, 开设介绍民族传统技艺、传统建筑、传统习俗的课程, 以学分的形式吸引学生选修。用这种方式, 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四) 构建民族精神培育的保障机制

1. 建立、健全高校民族精神培育制度建设。

在高校开展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工作, 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将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分配到部门, 使各部门清楚各自职责, 避免互相推诿的局面出现。形成良好的分工制度, 各部门紧密配合, 积极着手民族精神培育工作, 将民族精神培育放在合理的位置, 并且将其重要地位渗透到学校的各个方面, 保证民族精神培育的效率和质量。

2. 加强民族精神培育机制建设。

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 需要各方面齐抓共管, 这就离不开机制建设。只有完善的机制才会有更高效、更高质量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机制建设包括奖励、鼓励竞争、评选机制等方面。提供奖励, 鼓励竞争从而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奖励, 会有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出现, 会有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和民族精神相关的活动中来。评选机制在本质上也是竞争, 但评选机制更加制度化, 更加标准, 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找出适当的方法解决, 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加高效、有序地进行。

3. 加强民族精神教师队伍建设。

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过程中, 高校教师是先锋力量和主力军, 因此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 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然要求。因此, 教师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 还需要进一步自我充电, 学习各方面的知识, 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扩大视野, 提高教学水平, 重新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同时, 学校还应该改善教师待遇, 让教师没有后顾之忧, 得到应有的物质报酬和社会地位, 为民族精神培育工作做好队伍建设。

4. 与时俱进编写教材和普及读本。

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现在使用的教材和读本落后于现实情况, 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的需求。当出现新的外来事物和外来文化时, 教材和读本很难以最快的速度来对此进行必要的解析和判断, 这就有可能使接触这些外来文化的大学生发生思想上的困惑时, 不能及时地得到解答。适应时代的教材应该是能完整概括国情、历史的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面临外来事物冲击时, 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会迷失方向。普及读本应比教材更新速度更快, 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 能更快速地起到作用, 这就需要我们的德育工作者, 随时关注大学生的视野焦点, 及时有效地编写出相应的读本。这样必然会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中华民族发展至今, 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凝聚功能。民族文化经过长久的发展, 衍生出了中华民族精神, 不仅成为凝聚全民族的核心, 而且对全民族成员都起到根本的价值指向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最终接班人和民族复兴的承担者, 他们的民族精神培育工作成功与否, 不仅关系着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从民族精神的内涵、价值, 以及创新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入手, 通过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进行分析, 论证了民族精神培育创新的紧迫性。

关键词:民族精神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存生, 孙文营.“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1, (1) .

[2]韩震.论民族精神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理论月刊, 2007, (1) .

[3]李晓燕.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生的重要使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 (1) .

[4]肖应连.大学生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文化视野.理论界, 2008, (2) .

[5]潘先银.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研究, 2008, (1) .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 篇9

一、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依据

未来世界的竞争, 说到底, 就是当代青年综合素质的竞争。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从历史的视角看, 最重要的, 就是看现在的青年人将被教育、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当代青年求学的机遇远远优于前辈, 能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接受系统的教育, 知识更扎实, 视野更开阔。但他们也有不足, 了解工农的机会较少, 经受的风浪也较少。对于青年来说, 科学知识、生产技能固然重要, 但人们工作进步的原动力还是高尚的精神追求。我们要关心青年, 特别是他们的精神世界。要帮助青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精神上站立起来, 成为社会的中坚和思想的强者, 成为运用“经济杠杆”而又不被“经济杠杆”所左右的人[1]。

(一) 大学生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

中国在校大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岁左右, 这个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阶段。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指引着他们如何去建设祖国, 从而影响着整个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伟大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 要真正发挥民族精神的社会作用, 并使中华民族优秀精神代代相传, “关键在人”。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 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 工作主要对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国家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五千多年的中华民族史告诉我们, 民族精神得到弘扬, 对中华民族凝聚力起着关键作用。青年大学生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在学习优秀传统的文化的过程, 也是把民族精神中高尚的思想品质和优秀文化传播开来的过程。青年大学生赋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学习的同时也把带有时代特征的新文化加以吸收, 所以他们又在民族精神的新旧文化的交融过程中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二) 大学生是时代精神的推动者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发挥各个方面的创新活力, 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先进知识的掌握者, 历来是社会上的最活跃部分, 最少保守思想, 在中国的近现代民主历程中一直站在最前沿。特别是在现如今经济发展中, “作为生产力的主体要素, 无论是体力、精力、还有知识、技术, 青年大学生都占有相当的优势, 作为劳动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青年本身就蕴涵着改革现状、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内在欲望和冲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青年掌握着开启未来的钥匙, 谁赢得了青年, 谁就赢得未来”[3]。所以, 大学生不仅是社会进步的主力军, 同时还是社会创新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聪明才智,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的问题

(一) 价值观重构缓慢, 道德观念弱化

随着社会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 中国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民族精神的认同和践行上不可避免地打上社会转型的烙印, 出现了一些问题, 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重构过慢。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使社会关系发生急剧变化, 各种阶层和利益都在不断调整中, 原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处在不断变动和调整过程中, 新的价值观、道德观正在重构, 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 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价值观基础由群体本位向个体本位转移, 个人价值主体地位明显增强, 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利益现象加重。二是道德观念弱化。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不断变化, 大学生的价值观由理想转向现实。他们往往认为共产主义理想虽美好, 但是遥不可及。因此, 他们更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物质利益。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 缺乏诚信, 认为个人价值的实现, 仅决定于个人的学识和才能, 与个人品德无直接关系, 故出现了“重才轻德”的倾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繁荣, 在一些不正确价值观念的熏染下, 造成了一些大学生心态的躁动和失衡, 这直接导致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在当代大学生中的蔓延。

(二) 培育机制不健全, 培育方法单一

虽然广大高校和有关部门认识到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有重大意义, 而且还成立了民族精神培养和时代精神教育的专门机构, 但由于缺乏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 加之在工作中没有形成健全的培育机制和考评体系, 致使工作开展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就教育手段和信息渠道而言, 手段单一, 集中于传统的封闭式手法, 缺乏互动和活泼的沟通, 社会大众获取精神教育的途径还停留于书本、电视等陈旧的渠道;就精神内容而言, 向公众传播民族精神的内容比较单调, 缺少鲜活的事例, 让人感觉抽象, 不能针对不同群体提出合适的普及方案, 易于走向说教, 与时代的结合程度不高, 讲理也不够透彻;不敢面对西方文化的竞争, 不能直面所在。

三、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育的具体途径

梁启超先生曾有名言:“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若说少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那么大学青年则应该是处在“此时太阳最辉煌的时刻”。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脊梁, 可以说, 如何培养、激发当代青年尤其是大学青年的民族精神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民族兴旺昌盛。因此, 如何找好切实可行的培育当前青年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 开发利用高校各种文化资源, 打造和谐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亲密环境”, 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两大组成部分, 前者是校园文化的载体, 后者是校园环境的本质内容,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建设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应把重点放在软环境建设上。良好的软环境建设更能激发人们蓬勃向上的精神, 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思想, 完善人的品格, 提升人的素质。在环境建设中, 要注意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有机结合, 将现代文明气息与传统文化底蕴有机渗透, 让师生时时处处感到校园文化的魅力。

第二, 提供组织保障, 发挥高校的整体育人效用。一方面, 要通过调研等手段准确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世界, 全面摸清青年学子在价值观上的基本状况、规律及特点、偏差和盲点。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脉络, 借用网络等通常迅捷的渠道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新变化、新需要, 摸清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世界的基本规律和鲜明特点, 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在做什么, 理解他们在思想上的困惑和问题。另一方面, 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系统工程的领导和协调。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党团组织, 要以系、班为单位, 建立和完善密切配合、合理分配、协调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机制和组织体系。

第三, 要建立学校与社会、家庭协调互动的教育体系。这方面我们要认真分析和研究国外一些国家在这些方面的作法和经验。很多国家都将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一些做法与经历, 努力挖掘, 广泛宣传, 把丰富资源转化为对大学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的有效载体[4]。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民族的希望, 是祖国的未来。目前,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主流是好的, 但不和谐的问题仍然存在。如何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 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 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 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摘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对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培育意义重大。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日前在听取共青团重庆市委汇报时说[R].

[2]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537.

[3]王林.21世纪是你们的世纪——江总书记与中国青年[J].中国青年, 1997, (5) .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 篇10

关键词:高校,国防教育,民族精神

国防教育, 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防御侵略和颠覆, 维护世界和平, 对全体国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 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普及持久地施以影响的宣传教育活动。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 它对一个民族的集体文化心理结构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伟大的民族精神往往会成为一个民族发展前进的强大动力, 是一个民族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

1 高校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存在内在逻辑

1.1 国防教育是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活动载体

《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 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国防知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国防教育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活动载体, 主要包括节日载体、场地载体、实践载体等。这些具体载体不是国防教育活动载体的全部, 而是其中较为突出的具体部分, 它们单独或联合发挥作用, 推动民族精神教育。

(1) 国防教育的节日载体。《中华人民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12条明确指出“国家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 以此达到国防教育的目的。并提出要将国防教育与“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结合起来, 对公民进行国防教育。

(2) 国防教育的场所载体。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教育环境, 对民族精神培育至关重要。我们知道, 环境对于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3) 国防教育的实践载体。在国防教育载体中, 实践载体主要是通过参军锻炼、军事训练等具体军事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达到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

1.2 国防教育承载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内容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 是维系本国、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国家明确将国防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也将国防教育纳入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中, 突出了国防教育作为重要活动载体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教育内容。

1.3 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具有内在一致性

(1) 国防教育课程与民族精神教育的目的、内容具有相近性。我国有着四千多年的国防历史, 在爱国主义旗帜的感召下, 无数中华儿女不屈不挠、前仆后继, 无数民族英烈临危不惧、舍生取义, 无数仁人志士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国防精神。国防精神体现了一个国家公民抵抗外侮, 捍卫祖国独立和主权, 维护国家尊严和安全的强烈意识。

(2) 高校国防教育课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 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最佳的教育模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规定, 高校国防教育课必须坚持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组织活动相结合的原则。多年来, 根据这“两个结合”的原则, 初步形成了集中训练、分散教学、课内外结合、教养一致的国防教育课教育模式。

(3) 国防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 共同完成民族精神教育。无论什么活动载体, 都要体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国防教育具有典型性, 它充分调动了两者积极主动性,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 促进民族精神教育的开展。

2 当前高校国防教育视野下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创新

高校中的各课程均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由于各自目标指向和课程特点不同, 各课程所实施的民族精神教育总是有限的。但国防教育课却不同, 它可自始至终围绕国家的安危、民族的荣辱、国力的盛衰, 利用大学生年轻气盛、自尊心强的特点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国防教育理应成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

(1) 树立国防观念, 继承优良的爱国主义精神。国防观念是指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积极防御侵略和颠覆, 以广大群体为标志的主体意识。它包括保卫祖国的行为观念, 建设祖国的行为观念, 它决定着人们对待国防的思想和行为, 是国家和民族奋发进取的巨大动力。

(2) 突出重点内容, 加强树立社会主义信仰。一是增强国家主权意识。经济全球化并未使国家主权过时, 但对首先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有一定的冲击和消解作用。二是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我们要铭记近代中国有国无防、落后挨打的教训, 严密关注新兴安全领域和综合安全的问题。三是增强艰苦奋斗精神。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民族, 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国家, 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为支撑的政党, 难以兴旺发达。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 坚持艰苦奋斗。

(3) 优化教学手段, 大力推进国防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一是充实教学内容, 明确教学目的。组织大学生学习好中国国防、军事思想、世界军事、军事高技术等理论, 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和为国防建设服务的思想, 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热情。二是强化教学业务培训,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落实军训保障措施。三是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作用。互联网上传递信息的开放性、形象性、虚拟性、交互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创新教育方法, 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平台。首先, 要抓好日常生活实践。通过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才能培育新的民族精神。其次, 以重大节日为契机, 丰富教育载体, 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理论宣讲、法制宣传、作品创作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既培养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又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

通过依法开展国防教育, 提高全民国防观念, 不仅是保障祖国安全的需要, 而且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力措施。高校开展国防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强化国防观念, 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 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 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树立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杨邵愈.高校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9.

[2]张戈.高校国防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养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10.)

[3]谭学臻.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石油大学学报, 2000 (12.)

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民族精神;培育

一、前言

1、研究的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对国家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多大学生缺乏国防教育以及民族精神,这就让他们无法更好地树立爱国精神,从而阻碍了他们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所以,这就需要高校能够重视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同时还要培养出具有爱国精神以及民族精神的人才。这也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希望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找出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提出解决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存在问题的对策,更好的促进下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并且以此来推动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提高我的国际地位。这也意味着通过培育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以及民族精神,可以让大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从而为自己的国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国内、国外的先进方法和新思路

1、国内的先进方法和新思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就非常重视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随着我国的媒体时代的到来,这就促进了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发展。我国的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先进方法主要是采用课程教授的方法。也就是说,我国在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中,就是利用新媒体将相关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大学生。在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中,还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的方法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在的发展下,还可以通过学生自主管理的方法进行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而且这种方法也是国内的最先进的方法。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中,首先是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进行初步的调查与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现在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情况。接着,再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在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上进行大学生思想教育,这样才能够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到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同时,的到来更好地推动了我国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新思路,这对于我国大学生政治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外的先进方法和新思路。在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英国就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创新进行了研究,并且也得到了很多先进的方法。当时的英国学者认为,在到来的情况下,要想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还要结合学科传播与教育学综合,并且利用更多的学科理论来推动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后来随着这种方法的发展,欧美的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当然他们根据自己的观点形成了新的先进方法,在他们的先进方法中,对于是持有批判态度的。所以,国外对于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方法也各不相同。

三、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实践方法

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实践方法中,可以通过大学里面的学生管理来了解具体的方法创新。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中,利用新媒体来记录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课程,并且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情况作出统计,并且在这之后利用新媒体来促进大学生自我管理。通过新媒体让大学生了解到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并且让他们主动学习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课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加快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

在大学生的学生管理中,一定要加强新媒体的使用,利用现代的数字化资源来不断丰富大学生的内在涵养,并且利用新媒体的资源来实现学生之间的管理。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来宣传大学生管理的重要性,学校可以通过广播、校报、网络等各种新媒体方式来宣传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创新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大学生管理。大学生管理到完善与发展也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投身到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建设中去,从而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自身涵养和政治素养,这对于我国国家政治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实践方法就是利用的特点,形成大学生里面的大学生管理。

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

1、创新培育理念。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中,一定要加强创新培育理念。就加强了理念上的高度重视,才能让每个高校都落实到行动中去,并且也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到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我国政治建设的要求。创新培育理念可以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涵养,这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2、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也影响着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发展。如果教育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较低,那么就不利于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工作的进行。所以,这就必须提高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让每个工作者都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责任。同时,高校也要对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并且为他们定制培训课程,以此来提高工作者的媒介素养,这对于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不断创新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管理机制。当然,教育管理机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发展。如果教育管理机制过于死板而传统,那么就无法更好地促进教育,这也会使得大学生无法接受更好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这样也不利于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建设。创新教育管理机制可以更好的提高的教育发展情况,同时,也可以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科学性,从而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

六、结语

对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既具有机遇也有挑战。在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虽然存在一些问题,而且我国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但是,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发展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将会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在未来的发展里,就要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并且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精神,这也会更好的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华栋.加强高校思政博客建设的探索与思考[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 田光灿.新媒体影响下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3] 方海涛.论高校网络新媒体管理的现状及管理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437).

[4] 丁宏.互联网对高校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工作的影响[J].高校理论战线,2003.

[5] 何建中.构建网络时代高校德育模式新格局[J].南京社会科学,2008.

[6] 徐振祥.新媒体:大学生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的机遇与挑战[J].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2007.

[7] 刘显忠.论高校网络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方法[J].探索,2009.

中华民族精神培育 篇12

一、民族精神与国防教育的价值统一

精神是一个民族内在的本质的东西, 它支撑着整个民族永远向着一个至善的目标努力奋进。笔者以为, 民族精神作为一种伦理性实体, 在其发展过程中, 既蕴含着对精神本质的追求, 又外化出活的伦理世界, 表现为各种价值合理性的规律存在。它既是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支柱, 又是达成价值认同的原动力, 还是世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 不同的民族精神特质是有其文化差异的, 如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固有着这些伦理特质的同时又表现出具体的外部特征, 如“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如重德、务实、宽容、爱国;如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我国高校正是传承这数千年传统文化精髓积淀的行为主体。

近年来, 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和缥缈虚幻的网络世界的强大诱惑下, 在西方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影响下, 我国大学生在多渠道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在某种程度上也出现了理想信念动摇、国家意识淡薄、传统道德缺失、民族虚无主义严重等民族精神的弱化现象, 正如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忧虑的那样:消费主义的盛行和娱乐主义人生观的蔓延, 使得美国新教伦理的劳动精神、节俭精神、工作态度都受到了损伤, 更影响了一个民族休戚与共的团结精神[1] 。高校作为科学技术和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地, 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更是责无旁贷。

众所周知, 国防教育是国防领域里的教育现象, 它是按照捍卫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 防御外来侵略和颠覆, 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要求, 对公民的品德、智力和体质等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在国防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无论是国防知识的教育 (如国防常识、国防理论、国防历史、国防形势、国防法规等) , 还是国防实践的教育 (如国防体育、军事训练、战备演习、国防社会调查等) , 最终指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价值的国防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作为同属于历史范畴并不断发展的两个概念, 民族精神和国防精神从不同维度共同支撑着一个国家的生长, 从而达成了两者核心价值的高度统一。

二、国防教育蕴涵丰富的民族精神培育因子

第一, 国防教育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

目前, 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主要通过以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教学为主的军事类必修课程来实现, 其目标是通过军事教学, 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 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组织纪律性, 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些要求正是“十六”大报告高度概括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特征的具体体现。

第二, 国防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处处蕴含着民族精神的培养因子。

例如, 军事技能训练课程要求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大条令的主要内容, 掌握队列动作的基本要领。在大学生眼里, 这是训练课程中最枯燥的, 他们最怕顶着烈日站军姿。然而, 正是这看似单一枯燥的训练, 最能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最能磨砺战胜困难的毅力, 最能养成他们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 而这正是一个民族在遭遇困境时最需要的品质和精神。战术科目的训练也很艰苦, 在匍匐前进和冲锋陷阵中可能会遇到各种情况, 这时最能培养的是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再如军事理论教学, 通过对中国国防历史的学习, 让大学生既了解中华民族辉煌时期国防的强盛, 也知道落后挨打时国防的孱弱, 并从中感悟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升华的发展轨迹, 提高对民族精神情感认同和理性追求的自觉性, 从而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民族忧患意识。

第三, 国防教育的教学手段也能促进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在信息化时代, 军事理论的课堂教学已基本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 展现军事理论知识所反映的真实场景, 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理性认识之间架起一道桥梁, 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因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有了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使其能够真正把握住民族精神的真谛。例如讲国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时, 既可从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身上看到“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为国献身精神, 也可从古希腊著名政治家伯利克里身上看到“一个人在私人生活中, 无论怎样富裕, 如果他的国家被破坏的话, 也一定会陷入普遍的毁灭中;但是只要国家本身安全的话, 个人就有更多的机会从私人的不幸中恢复过来”的与国家同命运的情怀。在讲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成就时, 可通过国庆阅兵发展历程的视频资料, 让学生感知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力量的强大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三、在国防教育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总体思路

国防教育既然与民族精神存在着内在价值目标上的高度一致, 其教育过程又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民族精神培育因子, 笔者以为,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高校更应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加强国防教育并使之成为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

第一, 遵循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理念。

无论是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 还是国防教育的贯彻落实, 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思想指导下, 一定要继续遵循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符合教育方针要求的人, 培养满足现实需要的人, 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有效使用期长的人, 培养较高情商的综合性人才, 最终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著名的未来学家施赖贝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预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类将不再感到大自然的局限性, 因为人类掌握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形式:信息、知识和精神[2] 。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形态正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潮流。知识经济的崛起, 表明人类社会正步入一个以创新为灵魂的新兴经济形态, 它必然引起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尤其是人才观念和教育观念的深刻变革。“发展知识经济, 提高人力素质”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 拥有高素质人才成为一个国家经久不衰的源泉。国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提高民族素质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二, 坚持将民族精神培育贯穿于国防教育的全过程。

国防教育既是一种素质教育, 又是一种终身教育。目前, 终身教育思想已得到了国际社会和教育界的普遍认同, 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涵盖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等核心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 成为指导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未来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它是国防教育长期化、全民化、普及化的重要理论依据。民族精神的培育同样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它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和国防教育一样需要在公民的终身教育过程中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教育中民族精神培育的新路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义是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此思想指导下, 国防教育因其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培养因子, 更应找寻一条创新之路, 实现民族精神的培养与国防教育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增长。例如, 进一步研究国防教育的内质特性, 通过对其课程性质的分析, 深入挖掘其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的培育因子, 在课程的完成过程中自然实现民族精神的培养。再比如,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国防教育开展情况中民族精神的培养现状进行分析, 提出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案, 以达到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的真正融合。

摘要:国防教育和民族精神在爱国主义这一核心价值上达成了高度的融合与统一。在国防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培养因子, 大力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已成为新时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民族精神,价值统一,培育路径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 1989.

上一篇:软土地基处理常用方法下一篇:传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