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

2024-06-17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共10篇)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 篇1

湘西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农村面积广阔的地方, 长期以来, 各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和睦相处, 互相帮助, 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 构成了人文资源独特, 自然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 其中苗族、土家族、侗族的民风、民俗最具特色, 地域文化特色非常鲜明, 具有“土、古、真、美、奇、乐”的特点, 真正称得上具有一幅浓郁的民族村寨风情画卷。

一、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意义

民族村寨旅游是指以民族村寨为旅游目的地, 以目的地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 以体验异质文化, 满足“求异、求新、求乐、求知”动机的旅游活动。在湘西地区,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格局, 使许多村寨纯粹地居住着某个民族, 他们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湘西民族村寨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在其不断推进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储存和传播功能, 少数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强化。

(二) 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旅游为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使其超越了单一的劳动形式。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当地居民经营各种风味饮食、出售各种特产、开展多样活动等, 使其经济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三) 有利于促进民族和谐、文化繁荣。

在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过程中有利于树立“共生与共赢”的文化理念, 有利于各民族的交流和沟通, 以便促使各民族和睦相处, 促进各民族文化进一步繁荣。

二、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城市化倾向破坏了民族村寨自然景观。

湘西许多发展旅游的民族村寨, 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往往忽视对村寨特有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 过于追求现代化的城市化生活方式, 包括农舍内铺瓷砖、路面水泥化、家用设施现代化等方方面面, 不仅使游客感觉到乡风民俗荡然无存, 而且还破坏了民族村寨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民族村寨的城市化倾向破坏了自然景观, 阻碍了民族村寨旅游的持续发展。

(二) 民族传统文化的肤浅化和粗俗化。

民族村寨旅游的主要动机应该是了解、品位少数民族独特文化, 达到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但因为旅游开发主体急功近利, 为了吸引旅游者的到来, 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过度开发, 加之对绝大多数旅游者来说, 由于他们不具备高深的人类学知识, 不能理解民族文化中的深意, 只是将这些活动当作猎奇、猎艳的对象, 从而造成民族文化的肤浅化和庸俗化。例如, 湘西一些民族旅游村开发的所谓“婚俗”项目, 本身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但同时也助长了部分游客的放纵心理, 很容易滋生一些不法行为。

(三) 民族旅游产品单一化。

据笔者对湘西的实际调查, 了解到湘西的民族村寨旅游, 大多还是停留在参加欢迎仪式, 参观寨容寨貌, 欣赏歌舞, 吃农家饭, 住农家屋, 一起过节等这些浅层次的初级产品上, 产品非常单一, 忽视了参与性、文化体验性的旅游项目。其实, 完全可以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 将生产、生活习俗中有旅游价值的东西给予展示, 如定点一些农业、手工业的生产点, 可让游客参与生产和顺带销售纪念品。

(四) 经营与管理问题。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不是非常快也不是非常好, 一言以蔽之:经营粗放, 管理混乱。经营粗放体现在没有一个真正有管理能力、经营能力的经济实体来行使管理权。村寨旅游业大多由政府投入, 少数村民集资, 村委会管理的模式, 村民对发展旅游业的意义、如何发展旅游业等问题认识不清,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难以保证。实际上湘西民族村寨旅游是处于认识不清、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的状态中, 谈不上对产品进行包装、宣传、促销、创新, 基本没有市场运作能力, 理念落后, 管理混乱, 这必将阻碍未来进一步、深层次的发展。

三、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

(一) 文化入主, 提高旅游产品品位。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的诸多问题归根结底是不了解民族传统文化与村寨旅游的密切关系造成的。旅游的本质是审美和休闲。旅游者到民族村寨去旅游, 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 是两种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交流与磨合。然而,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产品的个性丧失, 品位不高, 甚至出现肤浅化、庸俗化倾向, 主要是由于我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鉴赏、开发、诠释不到位造成的。因此,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绝不能仅仅着眼于游客的好奇心, 而应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产品品位, 保持自己的特色, 民族旅游真正的文化交流功能才能得以发挥, 传统民族文化也才得以延续并永葆其独特魅力。

(二) 建立实地旅游民族村。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开发的旅游民族村比较多, 例如深圳中华民俗文化村、云南民族村等, 其优点是以主题公园的形式进行舞台化表演, 缺点是真实性不强, 给人一种造假和伪装的感觉。在这里提出的实地旅游民族村是在湘西区内建设小型的各少数民族村寨, 作为对湘西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全面的抢救、研究、承袭和展示的基地, 不是一座人工建设的博物馆和建筑设施群, 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湘西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立的几个少数民族村寨, 建筑风格、屋内摆设均严格按传统修建, 村民们沿用以前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通过建筑、生产生活用具、服饰等方面体现传统文化物质层面上的保留。游客可以到村民家中做客, 品尝传统的饭菜, 跟主人学习刺绣, 参与村寨中举行的各种仪式庆典, 真正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

(三) 增加旅游体验项目, 提高游客参与性。

民族村寨旅游的参与性指的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经历和体验。在村寨旅游活动中, 以民族文化事象作为吸引物和承载物, 激发游人兴趣, 通过游人的亲身投入, 成为特定民俗民风环境中的一员。湘西民族村寨旅游项目结构比较单一, 大都是静态的民族文化展示。为了达到旅游主体、客体双向交流, 满足旅游者休闲、求新、求奇、求知的心理, 村寨旅游项目应该注重游客的参与性。人们对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总是会有一种终身难忘的情感。因此, 土家族、苗族的各种旅游商品, 如具有代表性的刺绣, 不用急着把成品摆出来, 可以让游客自己去编制。这样既省劳动力, 又可以激发游客的成就感和购买欲望, 还能增长游客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见识。在他们的制作过程中, 可以让摊主给其讲解一下有关刺绣的来历和功用等本地文化知识。相对而言, 游客的参与性较易带给旅游者一种真实的、原生态的文化体验。

(四) 建立ECCTV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

所谓ECCTV模式, 是Evironment (环境) 、Culture (文化) 、Company (公司) 、Topic (主题) 、Villager (村民) 的第一个字母缩写, 它是民族村寨开发、公司主导、村民适度参与的综合开发模式。这五个方面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缺一不可, 它们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互动的系统。

1、主题 (Topi c) 定位———特色之魂。

随着民族村寨旅游的开发日益升温, 各民族村寨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旅游者的需求日益个性化。因此, 湘西民族村寨旅游最迫切、最根本的课题就是创新, 使产品差异化。

2、环境与文化 (Evi r onment and Cul-t ur e) 保护———开发前提。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应该是保护性、开放式开发, 一方面只有保护好民族文化与环境才能保护好民族村寨的核心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只有在旅游开发的动态发展中才能实现民族文化与环境更好地保护。

3、公司 (Company) 主导———路径选择。

由于湘西地处落后的边远地区, 社会经济条件比较差, 可进入性不强, 基础设施不完善。所以, 资金成为湘西地区村寨发展最大的颈瓶, 单靠政府的投入非常有限, 企业的介入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

4、村民 (Vi l l ager) 受益———动力保障。

村民是民族文化资源和产权的所有者, 同时也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体及村寨旅游发展中重要的相关利益者, 是实现村寨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

民族村寨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 其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对构建和谐新农村起着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湘西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应高度重视适度发展, 不可一味地迎合游客盲目开发, 而因站在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的开发。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湘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 具有丰富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村寨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价值巨大, 对其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开发, 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进步, 而且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本文针对湘西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 从提高旅游产品品位、建立实地旅游民族村、建立ECCTV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模式等方面, 探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对策。

关键词:湘西,民族村寨,旅游业

参考文献

[1]解晓丹.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 2011.6.

[2]廖军华.民族村寨旅游环境问题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 2011.13.

[3]张华明, 滕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 2006.3.

[4]杨昌儒, 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4.5.

[5]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03.2.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 篇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国发2号、黔党发9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促进我州民族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5月29日至31日,黔南州政协常委会议视察团分赴惠水、龙里、贵定、荔波、平塘、三都等6县,就民族特色文化和旅游村寨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族特色文化和旅游村寨建设情况

黔南州是以布依、苗为主体民族,水、瑶、毛南、侗、汉等多个民族聚居的自治州。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州按照“951”经济社会发展格局部署和要求,着力打造1批以“好花红”为主打的民族文化品牌,推进民族文化建设步伐。一是创编了一批民族歌舞。2008年以来,州、县(市)艺术团体和社会各界文艺工作者,创编各类民族歌舞、小品戏剧8000多个,创编黔南民歌近200首,获各级各类文化文艺奖500多个。其中,文学作品《山中的那个家园》获全国文学作品最高奖——骏马奖;《水寨除魔》获全国第四届曲艺比赛金奖——牡丹奖;《绕家呃嘣》获“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金奖。实现了我州历史上获全国、全省金奖零的突破。2009年,独山花灯歌舞唱响世界音乐圣地——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引起世界注目。二是创作了一批民族歌舞剧。2009-2010年,全州打造具有黔南特色民族风

情歌舞剧19台,创编了11支具有黔南独特元素的民族广场舞、民族健身舞、迎宾集体舞,在全州各县(市)广泛开展“幸福进万家”等群众系列活动,参与群众达500多万人次。三是组织了一批文化精品加强对外宣传交流。2008年以来,先后组织民族文艺歌舞精品出省、出境、出国开展文化交流,进行招商引资宣传40多次,展演80多场。四是打造了一批民族工艺品牌。共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7项。五是建设了一批民族旅游村寨。初步形成了以民族文化观光、农家美食品尝、康体文化体验和生态农业观赏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全州有各类乡村旅游点1680个,2011年,接待各类旅游者396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6.83亿元,吸纳就业人数15000多人。

二、存在问题

1、民族文化元素逐渐衰退。目前,黔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基本状况呈复兴、衰退和变异三种现象并存,少数民族有形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流失与衰退现象日趋突出。受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正在走向消亡。一些民族传统技艺后继无人,许多珍贵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实物和文物大量流失。民族文化、民族工艺传承与发展后继乏力。乡村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不紧密,民族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如何与市场接轨,发挥助推我州经济社会建设的作用尚未形成共识,得到有效发挥。

2、打造民族文化精品缺乏有力支撑。从全州当前的现状看,我州民族文化多为民间自娱自乐,虽近年来取得了一

些进步,但总体来看缺乏代表我州特色民族文化的精品力作。一是迄今没有一台代表我州特色民族文化在全州、全省、全国传得开、叫得响的精品力作,缺乏我州外塑形象的民族文化建设的品牌效应;二是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缺乏高端策划,高起点动作,高品位观赏,高层次影响;三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仍呈分散零星之状,握不成拳头,形不成品牌,尤其缺乏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财力技术支撑。

3、旅游村寨建设与民族文化结合不够。民族地域特色不突出,还没有真正形成民族文化融入到旅游村寨中,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得不到充分展示,对厚重的人文历史、民族饮食文化挖掘、包装不足,旅游景点中的文化元素注入还有较大差距,在发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游客在旅游与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活动的融合性、娱乐性、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方面还做得不够。在民族建筑风格,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的可视性民族民居建筑,民族旅游商品、民族工艺品等还未形成统一的、深入的挖掘和开发;旅游商品街建设,民族特色土特产开发及产品定点商店尚未形成序列的规模。

4、民族村寨旅游结构单一。民族村寨旅游的主体方式大多还是停留在一些节庆活动、休闲度假、观赏寨容寨貌、体验“农家乐”等,盈利空间有限。民族村寨旅游项目少、档次低、类型单一,尚未真正形成由观光旅游向融观赏、考察、学习、休闲、康体、娱乐、购物及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发展转型。大多数景区主题不突出,形象不鲜明。民间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围绕行、游、住、食、购、娱6大要素配套尚不完备,一些旅游村寨美化绿化和环境卫生亟待改善,一

些新建民房与民族村寨特色风格不相协调,不同程度影响了民族旅游村寨的整体形象。

究其原因分析,主要有:

1、思想认识还有差距。全社会形成共同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不强,把民族文化的传承、泓扬、发展真正作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来认识和定位的思想观念还未形成。在一些地方、一些单位、一部分领导对民族文化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忘掉”的思想倾向还比较突出。特别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环境下,“经济发展是硬道理,文化建设是软指标”的思想,使得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自觉不自觉地存在抓经济建设和抓文化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由此在对民族文化建设上没有高度重视,没有可行的规划和有力的扶持政策。文化市场、行业规范和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在为文化企业提供服务、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完整的、多层次的、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2、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尚未形成文化建设发展的有力扶持和投入机制,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各级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入很少,基层基础公共文化建设薄弱。在对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投入总量偏少,尤其缺少对特色民族文化建设项目的资金投入。文化建设和旅游村寨建设目前仍大多是政府行为,至今尚未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进入、市场运作的文化建设发展体制机制,缺乏对企业进入文化建设领域的政策扶持支持,引进企业参与文化建设较少。民间艺术团体发展缺乏资金支撑,走入市场步履维艰。民间文物修

缮保护管理经费严重不足,挖掘、整理、推出黔南民族文化的专业研究机构不健全、力量薄弱。

3、人才资源匮乏。现有文化队伍专业不强,人才断层,数量不足,文化管理部门人员老化,业务人员缺乏,乡(镇)无专职文化管理人员,村级文化事业发展困难。现有一些人才留不住,外流或跳槽现象较多,人才引进力度不够,尤其是缺乏一批我州民族文化发展领军人才,缺乏文化创意人才和文化经营人才。缺乏民族村寨旅游管理人才。

三、对策建议

1、进一步深化认识,切实增强促进我州民族文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衡量小康社会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各级组织广大干部要进一步深化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和繁荣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建议各级党委政府把文化建设,特别是促进我州民族文化建设的发展繁荣等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工作重点,列入工作考核,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在政策上扶持,在行动上给力。扎实推进我州文化事业快速、有序、健康发展。要积极发挥政府部门对民族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规划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服务保障等功能,建立健全推动我州民族文化发展繁荣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旅游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形成分管文化与分管旅游领导上下对口、左右一致的领导分工负责制。要打破县(市)各自为战,部门条块分割的格局,打破地域部门界限,广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融合各方力量形成推动旅游文

化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大对我州特色文化的传承宣传普及力度,让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在全社会形成热爱地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吸收先进文化的风尚。加强对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的领导与协调,出台规范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统一规划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推动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2、科学编制规划,进一步促进旅游与文化的紧密融合。结合我州正在支持、配合和参与《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编制完善全州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在编制工作中,应重视突出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进一步强化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旅游文化建设规划要着眼于未来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据市场对旅游文化发展的需求,立足于当地旅游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特别要注意挖掘民族特色元素,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确立旅游文化发展战略。同时,要注意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连续性。要下决心对所有景区景点、核心保护区周边的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整治,不得破坏生态环境和历史文脉,更不得乱拆乱建。

3、着力打造民族文化精品,努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建立健全包括组织协调机制、创作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市场营销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在内的文化精品生产保障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一批以“好花红”为品牌的具有民族特色、展示时代风貌的文化艺术精品,并推向市场。大力发展地域优势和文化优势相结合的以旅游、歌舞表演、餐饮娱乐、文物民俗展示、民族文化旅游商品流通等项目为主体的文化产

业。研究制定科学系统、操作性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扶持优惠政策,着力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形成具有黔南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策划、包装、储备一批待开发和提升的优势文化产业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吸引国内外有实力、有文化理念的投资者参与黔南民族文化产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大力培育文化中介机构,引导和扶持文化中介在民族文化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作用。

4、加强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我州特色文化。加强宣传引导,让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地对待自身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民族传统文化,防止民族民俗被同化和庸俗化。要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对一些即将消失的、非常重要的民族民间习俗、民族节庆、舞蹈、戏曲活动和民族的语言、音乐以及实物、文献等,要采取具体有力措施予以拯救。要制定各民族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族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防止过渡的商业化和民族文化习俗的弱失。结合我州实际,应以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节庆、民风民俗、民族饮食文化、民族建筑等为重点开发。加大民族文化商品购物一条街、旅游超市等旅游市场建设力度,布点上尽可能分布在主要景点和旅游沿线。

5、积极拓宽文化投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一是抢抓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大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各种文化建设专项的资金扶持;二是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和旅游村寨建设招商引资激励机制,以资源优势、文化特色优势吸引外资和企业投资进入文化旅游建设,做好联合开发,共同受益;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按照国家规定的“各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要求,逐年在财政支出中不断增大对文化投入的比例;四是各级政府在挖掘、搜集、整理、研究民族文化上投入必要的专项经费进行抢救性保护,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倾斜;五是创建民族文化发展基金,积极吸引国内外企业、机构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文化建设的资助;六是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开发、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业主开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项目经费捆绑使用的模式,多渠道投入,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投入旅游村寨建设。

6、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提升专业队伍素质。加大文化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发挥基层文化骨干、文化能人的积极作用,鼓励和支持民间协会、民间文艺组织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探索社区(村)文化管理员、辅导员队伍建设新路子。积极选送一批有专业基础,热爱文化艺术事业,具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产业开发能力强的人员到大专院校深造,为民族文化建设储备优秀人才。积极引进经营、管理、营销、策划等各类人才,建立完善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机制和优胜劣汰竞争机制。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发掘和培养,鼓励民间艺人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民间传统技艺,引导广大群众广泛参与到旅游文化建设中来。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篇3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力度主战场的转移和全域旅游的兴起以及“十三五”规划背景下大众旅游发展理念的推动,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旅游者对其兴趣浓厚,倍加青睐,国内外学者们纷纷探讨了适合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道路。归纳发现,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通过总结他们集中探讨的问题,为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进一步发展和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1、国内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内容

1.1 民族村寨旅游基础理论研究

基础理论研究包括民族村寨旅游概念、资源特点、产品类型、政策选择、利益保障机制、困境与对策、背景与动力等。罗永常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主要存在民族文化认同感失落等四个问题,提出四项对策:确立社会性的旅游发展观;确立参与式发展理念;摒弃媚俗观;做好规划,加强市场论证和产品促销,提高管理水平[1];总结民族村寨旅游主要特点:吸引物和活动空间的乡村性、民族性、地方性和民间性、文化交融性、参与性、层次性、环保性[2]。总体而言,民族村寨旅游理论的探讨当前还处于初步的、零散的阶段,民族村寨理论研究进展比较缓慢,研究量不够充分、质不够高,理论建构不够系统。

1.2社区参与研究

社区参与是最近几年民族村寨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非常热的话题。孙九霞提出了中国社区参与旅游的理想模式:政府主导﹢社区主体﹢企业经营﹢第三方力量介入﹢法制规范[3];罗永常提出了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的策略:参与旅游活动,参与地方名特产品和手工艺产品开发,参与传统产品深度开发[4][5][6]。

1.3 民族村寨旅游业影响和感知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业影响和感知研究逐渐受到国内学界的关注。钟洁等认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效应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实证研究成果相对丰富[7];吴忠军等提出基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方式[8];唐雪琼等研究了哈尼族长街宴在旅游情景下的文化适应与重构[9].

2、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评述

总体而言,国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比较成熟。相比之下,国外学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不是很深入,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有关民族旅游方面的。与此联系密切的是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国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主要是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感知和态度问题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特别是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对于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国内外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由于概念界定的差异及其他一些原因,研究内容有所差别。但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都比较关注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道路和民族村寨旅游对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并倡导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这些观点及论断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总体看来,现有对民族旅游村寨问题的有关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特别是2003年以后的研究成果尤多,文献资料丰富,研究切入点和视角也各不相同。大多数研究是从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单学科理论角度出发,尤其从社会、文化、经济等多角度入手,并普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的旅游开发政策选择、资源开发利用、旅游产品设计及规划、旅游经济的影响分析、旅游开发模式、旅游营销模式、旅游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及旅游效应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国民族旅游村寨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社会、文化、经济等问题。

3、对今后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研究重点和方向的建议

第一,我们应该运用经济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村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的生计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可持续生计理论,并改变了以往多从社会学学科角度出发对民族旅游村寨农户可持续生计展开研究的状况,因而在研究理论和方法上会是一种创新。

第二,从研究对象方面来看,我们应该将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方向。并对其家庭的生活进行不断地深入研究。

第三,扩大研究空间范围,即增加对云南、西藏、青海等民族地区典型民族旅游村寨的选点,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研究,使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的研究内容和范围更为丰富。

第四,应深入探讨我国民族旅游村寨农户在现有生计经济模式和各相关经济利益主体博弈行为下的参与及受益状况。

第五,应增加对我国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农户面临的风险因素分析,如自然灾害因素、市场风险因素等方面的风险分析,以减少民族旅游村寨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可避免的因素,增强农户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抗御抗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永常.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 贵州民族研究,2003,(2):102 - 107.

[2]罗永常. 试论民族村寨旅游的特征与开发原则[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60 - 62.

[3]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 [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年

[4]罗永常.文化经济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J]. 思想战线,2006,(4):96 - 101.

[5]罗永常. 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 旅游学刊,2006,(10):45 - 48.

[6]罗永常. 关于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J]. 贵州社会科学,2006,(3):47 - 49.

[7]钟洁、陈飙、杨桂华. 中国民族村寨旅游效应研究概述 [J] . 贵州民族研究,2005,(5):85 - 90.

[8]吴忠军、张瑾. 旅游业发展对山地少数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以广西龙脊梯田景区为例[J] . 经济地理,2008,(5):891 - 896.

[9]唐雪琼、钱俊希、陈岚雪. 旅游影响下少数民族节日的文化适应与重构———基于哈尼族长街宴演变的分析[J] . 地理研究,2011,(5):835 - 844.

作者简介:

刘学斌(1993—)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云南民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张朋(1992—)男,汉族,山东青岛人,云南民族大学行政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政府治理。

杨悦莹,(1992-)女,汉族,湖南湘潭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研究生。

陈包(1991-),男,土家族,贵州沿河人,云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研究生,主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浅析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理念 篇4

1 民俗博物馆

1.1 民俗博物馆的内涵

民俗博物馆是展示人们生产、生活、饮食、起居、交通、服饰、禁忌等民俗文物和民俗事象,具有文化、教育、旅游、环保及文物收藏诸功能的文化活动场所[1]。民俗博物馆是征集、收藏、研究、展示人类在长期劳动和生活中形成的,反映某一地区和人民的生产、生活、礼仪、信仰、娱乐等民俗事象的文化遗存机构,民俗博物馆的第一层次文化应是民俗文物收藏文化[2]。民俗博物馆的外观形式仍然是人工建筑物。与传统博物馆相似的是,其展品同样是在经过人为有选择的收集后进行集中展示。但是,民俗博物馆对传统博物馆有所突破,体现出自身特定的意义和价值。

1.2 民俗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比较分析

文物收集对象上存在差异:传统博物馆主要收集的是历史上各种与民众生活相关的器物、建筑等,如早期出土的汤具、炊具等,多为考古发掘的珍宝收藏。民俗博物馆文物收藏范围比传统博物馆要宽泛得多,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与传统博物馆相似,收藏历史上的考古珍藏;另一类是至今流传于生活中的器皿、用具、宗教用品等,并且民俗博物馆更偏向于后一类文物的收藏与保护。

陈列方式上存在差异:传统博物馆所采取的是罗列式的陈列方式,现代建筑物和堆积的文物构成了一种虚设的历史联系,参观者只能通过只言片语的文字信息了解文物。民俗博物馆的陈列最佳方式就是将民俗文物归回其原位[2],这种复原陈列方式恢复了文物的“生气”,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领略文物的魅力。

1.3 民俗博物馆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借鉴意义

重视当代资源的展示:民俗博物馆的收藏对象中突出了近现代的珍藏品,甚至是至今仍流传于民间的事象,这对少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较大启发。少数民族村寨的很多旅游资源是不可再生的,目前看来平常可见的资源若保护不力或许在后代的生活中将不再存在,对具有保存价值的旅游资源应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民俗博物馆的保护理念充分体现了动态发展的思想,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同样应重视对当代资源的保护,保持旅游资源的生命力,这是村寨旅游顺利开展并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

强调民俗展示的原真性:民俗博物馆理念认为,民俗文物的原位性很重要,离开原位的民俗文物很难体会民俗的原始状态[2]。对于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而言,离开村寨的异地展示同样会带来类似的弊端,旅游者虽然通过观赏民俗可以对该民族有所了解,但是很难创造出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气息,使所展示的文物失去了存活的基础,失去了“灵气”,旅游者会感到有明显的“加工”痕迹,无法形成对民俗的全面了解。

2 生态博物馆

2.1 生态博物馆的内涵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兴的博物馆形态,它是人类社会现代生态意识和现代环境意识不断觉醒在博物馆界的一种反映,也是国际博物馆界对传统博物馆进行反思后的一种全新的探索[3]。乔治·亨利·里维埃认为,“生态博物馆是由公共权利机构和当地居民共同设想、共同修建、共同经营和管理的工具。公共机构的参与是通过有关专家、设施及设施机构所提供有资源来实现的;当地居民的参与靠的是他们的志向、知识和个人途径”[4]。

2.2 生态博物馆的特征分析

生态博物馆是以本社区内群体的亲自参与和管理为基础的,同时在博物馆学家和科学家的指导下及当地财政支持下得以实现。在生态博物馆概念中,包括下列关键词:社区区域、遗产、社区人民、参与、生态学和文化特性;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工作模式,在社区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方面将增强人们的文化特性意识,使某些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得以抢救和保护[5]。约翰·杰斯特龙采用生态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对比的方法,阐述了生态博物馆特定的形式和内容(表1)。

注:资料来源于文献[3]。

社区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形式和内容中强调“社区”和“居民”,明确社区是生态博物馆的展示对象,居民是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参与者和关注对象,完全突破先前传统意义博物馆的内涵。杰斯特龙认为,“生态博物馆的基础,就是人民不应从他们所处的环境中分离出来,他们应有足够的权利在自己本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之上创造自己的未来。”[5]离开社区参与,生态博物馆建设将脱离原生环境,缺少发展动力,甚至可能偏离前进轨道。

本土化:苏东海指出,“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的核心理念是在原产地和居民生活的社区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6]生态博物馆是建立在文化的原生地,文化遗产与文化原生地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本土性[7]。生态博物馆的出现使得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尤其是“活态文化遗产”无须脱离其原生的自然环境而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8]。

综合性社会功能:生态博物馆除了具有一般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的共同功能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功能。生态博物馆的特殊社会功能首先体现在保护生态维护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处于最好的关系,使生态、民族文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处于最佳状态;其次体现在生态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功能具有自己的特性,并在此特性发挥中承担了如调节人际关系、维护博物馆社区的正常的社会秩序、生活秩序和生产秩序等许多新的社会功能[4]。

2.3 生态博物馆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启发

苏东海认为,“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原地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从而使人与物及环境处于固定的生态关系中,并使之和谐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新方法”[4]。生态博物馆突破传统博物馆的诸多局限,对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启示主要体现在:①重视自然、文化资源的全面保护。生态博物馆理念不仅仅重视一些文物的展示与保护,而且提出了对自然的保护,认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协调。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重视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为旅游的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生态博物馆理念突出保护对象的全面性,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也应如此,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并将其作为发展旅游的资源基础,才能促进村寨旅游的全面发展。②强调文化展示的原地保护。根据生态博物馆的涵义,可以将社区看作一个博物馆,对自然、人文资源进行原地保护,并认为只有原地保护才能促进社区的正常发展,这与民俗博物馆的机构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也应进行原地开发与保护,以少数民族居民自身的生活区为基础,在其生活区范围内开发旅游资源,向旅游者展示整个社区的环境和文化,给旅游者以鲜活的印象和感受。③提出居民参与保护。与传统意义博物馆不同的是,生态博物馆不是单纯依靠博物馆专家、学者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参与和讲解承担其特定功能,而是提出当地社区居民参与保护当地文化的思想。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是1998年10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的贵州梭嘎生态博物馆,建成后的博物馆分两部分,一是“资料信息中心”,二是“长角苗社区”。作为生态博物馆主体的长角苗社区就是长角苗居住的12个自然村寨,以居民生活化的展示达到唤起少数民族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文化自豪感。

3 文化生态村

3.1 文化生态村的内涵

尹绍亭明确提出,文化生态村是一种崭新的文化保护与利用的理念和方式,具有4个基本特点:①文化生态村改变以往使文化脱离原生地的保护方式,而是以现实生活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沉积和浓郁文化色彩以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典型社区或乡村为对象的文化生态保护展示区。②文化生态村的建设,必须具备系统工程相互谐和、动态发展的理念。③文化生态村必须有民众的积极参与,并最终由当地民众进行管理和依赖自身的力量进行发展。④文化生态村的建设必须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并积极寻求其他经济发展的途径[9]。有学者在尹绍亭提出的文化生态村内涵的基础之上,将文化生态村的概念表述如下:文化生态村是弘扬村社文化,保育生态环境,整合各类资源,由当地民众自觉参与,自主经营、管理,以达到可持续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为目的的一种乡村发展模式[10]。

3.2 文化生态村与生态博物馆的比较分析

“文化生态村”与前述的“生态博物馆”概念相近,于1971年诞生于法国的生态博物馆理念是以生态学为基础,以文化人类学现象为基本内容,以原汁原味的“活态文化遗产”为展示重点,走与社区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延续“传统”[8]。文化生态村与生态博物馆的内涵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表2)。

注:根据文献[11]整理。

3.3 文化生态村对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启示

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原生民族村寨直接接待旅游者的一种旅游模式[12]。它具有多维价值,满足游客“原汁原味”的文化旅游需求,使当地社区居民的经济利益受到保护的需求,使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护的需求[12],对于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的指导思想具有不可忽视的启发作用(表3)。

整体思想——系统发展:促进村寨各因子共同发展。文化生态村建设理念是,整个村寨的发展是由不同因子的共同发展而促成的,并且各因子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文化生态村建设中,任何一个因子有所变化或出现故障,都会影响其他因子和整体的运行及功能的发挥。寻求村寨与旅游者的契合点。文化生态村不仅仅将整个村寨看作一个由各个因子共同组成的独立系统,同时注意到村寨与外界系统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尤其注重寻求村寨与旅游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在文化生态村发展过程中,强调既保留原有的传统文化,以此吸引旅游者的关注;又强调在某些方面考虑旅游者的需求,融入现代化的因素。

旅游实践——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文化生态村建设中推崇朴素的自然生态观,这与少数民族村寨自身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人们正确地认识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自觉投入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实践中。如被称为“云南民族文化生态第一村”的仙人洞村,当地人把民风民俗的传袭与自然环境看成是跟他们自身的生存融为一体,人人都是自然的保护者[13] 。人与人的和谐,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创造了文化生态村的整体和谐。也许他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富有,但是精神生活世界却很充实。在劳动工作之余,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民族活动,宣传、弘扬了民族文化,增进了相互交流和沟通,使整个村寨俨然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文化生态村在建设中自然地融入了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和谐的“个体”组成了和谐的“群体”。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生态村不是要求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地死守着老传统,而是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创新意识的活跃。虽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本民族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同样提倡文化的现代转型,提升为现代型的和谐文化。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任何民族文化都不可能孤立地传习和“冻结”式的保护,民族文化不仅处在一种历时性的“传统”中,而且处在一种共时性的“生境”中[14]。

矛盾处理——辨证发展:在自然生态与民族文化方面,自然生态是民族文化的生存基础,民族文化又会影响自然生态的变化。自然生态虽然不是民族文化的决定因素,但它是民族文化形成、发展和变迁的生成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民族文化的诱导因子。民族文化生态比自然生态更加脆弱,保护的难度更大,因为它需要当地人自觉抵制某些急功近利的诱惑,需要本民族宽阔的文化视野、高度的文明觉悟[14]。在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方面,民族文化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生态村建设中的关键因子。旅游开发一方面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开发和保护,另一方面又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汉文化作为强势文化,随着旅游的开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入田边地头,少数民族为生活生产的需要,主动地认同强势文化,从而盲目地抛弃本民族文化,致使民族认同感的失落[15]。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冲击和民族认同感的变迁客观存在。美国学者佛克斯说:“旅游就像一把火,它可以煮熟你的饭,也可以烧掉你的屋”[16]。这也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的辨证关系。在自然环境与旅游发展方面,文化生态村的自然环境是其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是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为环境整治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与此同时,外来旅游者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作用也客观存在。文化生态村建设必须充分意识到自然环境与旅游发展的辨证关系,一方面利用旅游发展的经济优势进一步改善当地的环境;另一方面在发展旅游过程中运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正确引导旅游者的行为,将其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减小到最低程度。

实现目标——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是文化生态村赖以生存的背景和依托,文化生态村建设以村寨的自然环境为基础,因此文化生态村关注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很多村寨的村规民俗中都强调大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不应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无限度地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在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文化是文化生态村的建设“核心”,也是文化生态村的“生命线”。有学者说,“文化是一条河”,当前的文化只是文化长河中的一段,不应当将文化看作恒古不变的现象。同样,文化生态村中也强调文化的动态发展,在保持“原真性”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使之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在村寨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文化生态村以村寨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在建设中一方面着眼于不断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帮助当地居民逐步改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着眼于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很多村寨都制定了居民的培训方案,鼓励居民参与到村寨的建设和管理中。

4 小结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 篇5

由于多种因素,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5.12”汶川大地震又给川西北高原许多少数民族旅游村寨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的突然改变和毁坏,使农户生产生活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灾后,帮助民族旅游村寨农户找寻一条可持续生计之路尤为重要。

一 灾后制约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因素

(一)旅游开发所需的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的不足

“可持续生计”是指个人或家庭为改善长远的生活状况所拥有和获得的谋生的能力、资产和有收入的活动。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资本主要来源于当地的自然资源。震后的次生灾害、干旱、植被、树木、土壤的破坏等因素使当地有限的可耕种土地面积减少,农户种植的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大大降低,自然资本严重受损。旅游村寨富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房屋、碉楼等建筑不同程度的坍塌或损毁,文化旅游资源和相关旅游设施、村寨水源供应和卫生设施、农户维持生计的生产资料等基本被破坏,家庭财产损失惨重,旅游资源也因此遭受重创。如汶川县萝卜寨,地震中224座房屋的黄泥建筑群落全部损毁,家庭财产几乎全部被埋,全寨共44人遇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旅游开发所需的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极为不足,农户生计手段受到严重的影响。

(二)旅游开发与文化资源保护资金的缺乏

资金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的恢复与重建,以及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一方面,村寨道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一时难以全面恢复,景区可入性差,整体环境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地震中成片的民族建筑群落遭到严重破坏,除了一些属于国家级文物单位的建筑有相关机构维修外,其他具有文物价值的古老民居却由于资金缺乏而无法修复。同时,资金缺乏也使文化传承者组织和参加的相关活动停止或减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陷入濒危的边缘,影响了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农户生计来源和途径受到极大的制约。

(三)人力资本相对低下

灾后,旅游村寨农户经济来源几乎中断,收入锐减,由于生存需要,村寨许多青壮年纷纷到城里去打工,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总体缺乏实用的劳动技能,信息获取能力和市场意识相对较弱。普遍从事技术含量不高、收入低下的工作;另一方面,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村寨多留下老弱妇幼。人力资本的相对低下进一步延缓了民族村寨旅游业的重建,使农户生计陷入两难困境。

(四)民族旅游文化开发的过度“市场化”

旅游业是灾后重建的先导产业,同时也是各级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但旅游开发较重视市场开发条件和经济利益,因而村寨民族民俗展演与旅游接待能力是旅游开发建设的重点。一些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往往受聘于外来的旅游公司而离开自己原有生活空间,专门以民俗文化表演为生。在表演中可能添加一些具有观赏性的夸张表演内容,这可能使整个少数文化展演与传承都发生变异,可能不利于旅游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影响了农户生计所依赖的物质文化空间。

二、民族旅游村寨农户可持续生计路径

(一)加强政府主导地位,增强农户资产运用能力

良好的政策和制度安排能强化农户积极的生计策略选择,减少农户从业风险,降低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提高农户收益。实践证明,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有效干预对灾区恢复重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为改善农户生计环境,需要政府继续发挥主导作用,认真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帮助村寨尽快恢复道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村寨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和制度保障。同时,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免费开展旅游从业技能的教育培训,扩大农户获取外界信息的渠道,多形式地帮助农户增强运用生计资产的能力。

(二)重视农户的主体地位

保障当地农户主体地位是旅游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开发中应重视当地农户的主体地位,一方面杜绝外界各种不切地方实际和忽视民众意愿的旅游建设规划,同时避免各级政府的包办和过度干预。另一方面,激发农户参与旅游建设和旅游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援建方也应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熟悉和尊重村寨社会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地方群众意愿,援建过程中参照当地匠人的经验技艺。

(三)建立利益保障制度和农户激励机制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首先要考虑到农户的利益问题,开发中,农户可将独具民族风格的民居建筑或自身拥有的传统文化特长作为资本投入,以入股的投资方式参与进旅游经济发展中,并享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或“分红”。同时,对民族文化传承者给以适当的补贴或评奖激励,鼓励他们组织和参加相关的活动,教授传承本民族文化技艺。这种有效的经济利益激励驱动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文化展示与日常文化生活之间的冲突,确保大多数农户的文化权利和经济收益的共享,从而增加农户生计能力。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帮助村寨尽快恢复其地方性的社会组织机制,着力解决好经营机制和农户利益的分配,激励农户自觉主动地参与旅游经济建设中,增强农户的各项生计资本,帮助农户全面恢复旅游村寨经济社会秩序,将最终促进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2007年科研项目“西南民族旅游村寨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706;国家外专局2008年度重点科研项目“国外乡村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民族旅游村的启示”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0308063)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 篇6

一、 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成效

1. 传承民族文化

精心打造的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是反映伊犁维吾尔民俗风情为主的多民族的原生态大型人文旅游景区。在这里主要居住着维吾尔、汉、哈萨克、回、乌兹别克等多民族, 其中维吾尔族占全区总人口的77%。长期以来的多民族交融, 使这里成为了新疆多元民族文化聚集的特色区域。在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 吸收借鉴其民族的优秀文化。首先是这座历史古城沉淀下的百年民俗在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依然可见, 比如百年民居, 纯朴的维吾尔建筑, 不加修饰的老屋, 民族特色鲜明的门窗墙壁, 这一切都流淌着原汁原味的维吾尔族的传统。在喀赞其多民族聚居交流地, 对民俗旧居的修缮、对传统工艺的延续等对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保护价值。

2. 保护自然生态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在未开发之前, 就是一个各民族聚居地, 它位于伊宁市老城区, 总面积约22.9平方公里, 目前已开发完成4.2 平方公里。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发出有价值可利用的土地, 大面积的绿化覆盖, 街巷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 自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以来, 在政府多次的改造、建设下, 道路不再泥泞, 治安等不再杂乱无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翻修、交通流畅。从2007 年, 伊宁市委、政府本着保护性开发的原则, 投入一亿余元开发整治喀赞其, 保护自然生态, 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旅游, 才成就了今天的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在2014年下半年,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已公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3. 促进特色民族产业

促进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发展, 不仅是产业的发展, 也是各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的生动体现, 更是促进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的维吾尔族很早就进入了农耕文明。在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有旅游区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民族服饰编织、传统刺绣、手工冰激凌、特色营养馕等特色民族产业。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工艺源远流长, 它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对西域风情的完美展现。马鞍、马鞭、骨雕、沙粒画等伊宁本地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的民俗传统工艺, 凝聚着伊犁各民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每一件手工艺术品都令人赞叹不已。一件件手工艺术品与其说是物质产品, 不如说承载着不同程度精神上的民族审美观。

4. 保护民居, 优化人居环境

在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幽静的民街老巷, 独具民族风的马迪穿梭在民街老巷中发出一串串清脆的铃铛声, 美丽维吾尔族庭院中热情纯朴的招待, 眼前一亮的民族民间歌舞的表演等, 相同的服饰和语言, 处处洋溢着民族人内心的幸福感与浓浓的民族情。百年民居、特色民居以及吐达洪巴依旧居, 对它们的保护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工作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是历史的印记与遗产的保护。在这里, 民居与环境建设始终保持着百年前的传统风貌与格局, 中亚特色和伊宁市本地“塔兰奇”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使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具有了很高的民族艺术欣赏和民俗文化研究价值。民居的保护给居民提供了温馨的家园, 良好的自然环境, 让居民不再遭受出门就是一身泥土一身沙的真实写照。

二、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1. 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经验

从2007 年开始规划开发, 到2008 年4 月开始对外开放至今, 喀赞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落得到保护与改善, 道路畅通, 人居环境更好, 生活比之前要更富裕的多。这一切的成效得益于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的摸索规划, 经验积累,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1) 因地制宜, 找准定位

伊宁市位于伊犁河谷, 有天然的自然资源与人文景观。喀赞其多年的历史沉淀, 在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中才形成了今日的美丽传说。曾经的喀赞其就是多民族聚居的一个落后的老城区, 喀赞其在维吾尔语里的意思是“做饭的大锅”, 在较早的定居城市生活的维吾尔族, 手工业是其生活的基础以及传统的原汁原味的“塔兰奇”文化, 立足于这一特点, 制定规划, 精心打造成反映伊犁维吾尔民俗风情为主的原生态大型人文旅游景区。北疆风光不同于南疆特色, 北疆重在自然景观, 南疆重在民俗风情。而在伊宁市的喀赞其则是传统维吾尔族文化代表的传承。即使是疆内的游客, 也想到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一饱眼福。只有找准定位, 为保护与发展特色少数民族村寨才能提供契机。

(2) 整合资源, 加强宣传

对特色民俗资源的整合, 融汇欧亚风情的艺术风格在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内都能随处可见, 维吾尔民居、吐达洪巴依大院、乌兹别克清真寺、陕西大寺、拜都拉清真寺、奥斯曼民俗体验、伊犁赛乃姆演艺广场、玛拉峻、麦西来甫、摇床等民风民俗传统文化资源。每年都有来自内地各省或是台湾香港等地的游客。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积极参与旅游宣传推介会, 加强宣传, 比如伊宁市旅游宣传片 《丝路花城, 水韵伊宁》、伊宁县旅游形象宣传片 《天山娇子》 等, 长期保持与内地游客的联系, 让喀赞其成为游客的定点栖息地。比如连续18 年的江苏旅游援疆、台湾游客持续8 年钟爱喀赞其等。

(3) 突出特色, 科学发展

特色村寨的优势在于其古老而富有特色的人文资源和自然生态。[2]喀赞其是伊宁的一张特色活名片, 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民族的特色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越是突出民族特色, 越是吸引大众眼球。科学而合理的规划现有资源, 发展特色传统产业, 传承手工艺术, 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过度开发, 否则会破坏原有的民俗风情。少数民族村寨从个体层面来讲, 不同于现代市场经济的“为交换而生产”, “为使用的生产”构成了其基本特征, 即生产明确指向保证基本生存需求的使用价值的实现, 但这同时也就是生产的上限。[3]不能为了发展而缺失合理的规划。总面积22.9 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目前开发完成的是4.2 平方公里, 旅游区内现有居民27 511 户。

2. 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是深受群众欢迎的惠民工程, 成为民族工作的抓手、形象窗口和乡村民俗游的标志。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然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保护与发展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总得来说是传统与现代的巨大冲击以及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生态平衡的协调问题。

(1) 居民观念保守, 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巨大冲击

在17 世纪时, 一批维吾尔塔兰奇人迁徙至此, 数百年的传统模式、传统观念已根深蒂固。随着喀赞其特色村寨的开发, 居民的生活依旧保存着历史的痕迹, 对于现代社会植入的时代音符较为排斥。现代交通方式的快捷与便利, 取代原有的出行方式。随着现代化大潮的涌进, 旅游业的日新月异, 而村寨的村民依然保守, 上年纪的汉语几乎不能交流, 语言也成为了对外开放的一个阻碍。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在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迅速发展, 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认知与文化反思越来越缺少了关注, 追求现代经济效益, 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传统工艺也逐渐开始转向现代进口。在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内, 相比较传统手工, 外国商品居多, 不管是日用饮食还是观赏摆设。

(2) 公共服务管理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内的公共服务还不完善, 需加大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民俗旅游提供的更多的是服务, 追求优质、高标准、更专业的服务是前进的动力与发展的基础。通过量化基础、评估标准、民族特色等努力打造喀赞其向国家5A级景区迈进。要突出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的体验需增加更多专业服务人员来提升文化层次, 专业导游、专业舞蹈演员、专业管理人员等对民俗村寨的专业服务与专业管理。特色的传统手工艺住家在民俗区内各街巷里较为难找, 对于不会少数民族语言的游客走街串巷周转几番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 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与汉语水平, 加大基础设施标志等有助于更好地接待游客, 更好地宣传特色民族村寨。

三、伊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1. 打造民族村寨特色品牌, 提高民族村寨旅游的知名度

伊犁得天独厚的民俗村落资源的整合拉开了旅游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大幕。突破以往各自发展的理念认识, 加强区域合作, 实行捆绑打造, 目标是实现伊犁河谷的无障碍旅游。少数民族村寨越来越受到游客的亲睐, 浑然天成的自然资源更要加大重视的力度。每个少数民族村寨都有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特色。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但不能千篇一律的把民族村寨的发展和建设停留在民族歌舞表演、特色饮食、民族服饰等方面, 从而失去了民族创新。文化自觉是民族固有的意识, 相信在本民族的深层内涵挖掘中, 准能找到并打造成民族村寨的特色品牌。特色品牌的形成也为民俗旅游的跨越式发展打开突破口, 加大宣传提高民族村寨旅游的知名度, 吹响推动民族村寨旅游和长治久安的时代号角。

2. 因地制宜与统筹规划, 彰显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价值

2009 年, 国家民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 《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于是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政策的大力支持, 为发展当地旅游, 促进民生改善, 对景区道路、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等统一改善。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是伊宁市“十一五”规划期间重点项目。打造成为原生态大型人文旅游景区, 现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同时, 自治州旅游业招商引资实现历史性突破, 为民族特色村寨的推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民族经济发展的保障, 为推广特色民族村寨的民俗旅游提供物质支持、政策支持与经济支持。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巩固各民族团结, 维护长治久安, 为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提供途径。

3. 重视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 促进产业结构现代转型

在全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大背景下, 任何事物都要紧跟步伐, 与时俱进。对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等更要在保存自然传统的基础上与现代同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也要促进产业结构现代转型。但是由于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巨大冲击, 一些传统的物质产品比如手工艺品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民族艺术逐渐脱离了民族的日常生活。在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内, 一些民俗手工艺品也出现了现代转型的趋势。对于这一现状, 应该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制造二者结合, 加大研究创新, 形成规模化生产。新疆地大物博, 民族众多, 而伊犁就聚居有13 个民族。所以, 每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不是单一的民族特色, 而是长期民族融合下所形成的村寨景观。只有突显民族特色, 重视民族内涵, 才能形成具有西域特色、厚重文化、多彩民俗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参考文献

[1]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的通知, 国家民委文件民委发[2012]197号.

[2]田敏莉, 龙晔生, 李忠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以咸丰县官坝村为例[J].民族论坛, 2014 (1) .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 篇7

民族村寨旅游作为一个新产业, 逐渐获得人们的亲睐, 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也普遍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学者对民族村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聚居地, 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 研究内容多层次、多角度, 主要有: (1)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研究, 王荣红等[2]、石坚[3]、陈志永等[4]分别总结了各自研究区的开发模式, 主要有政府主导型、社区自主型、企业主营型及政府+企业+社区合作型几种开发模式。 (2)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廖军华[5]、蒋焕洲[6]剖析了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诸如开发中利益分配问题、环境问题、文化保护问题、经济效益问题、民族可持续发展问题等, 并探讨了对策。 (3) 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 王虹等[7]、张杰等[8]、单纬东[9]分析了在旅游开发中,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 并讨论了诸如政府加强保护力度、提高社区居民文化保护自觉性及开发与保护并重等策略。 (4) 市场化研究方面, 向延平等[10]、刘璐殊[11]对构建营销策略、形成品牌效应等进行探索。国外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较少, 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旅游方面, 而乡村旅游是与此类课题密切相关的研究方向, 其中Moya Kneafsey[12]、Robert Macdonald等[13]对乡村文化的研究对发展中国民族村寨旅游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贵州作为多民族聚居地, 近年来民族村寨旅游迅速崛起。黔南虽少数民族资源丰富, 但目前涉及黔南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屈指可数, 而黔南民族村寨旅游在发展中面临规划与布局、民族文化继承、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问题。因此有必要对黔南民族村寨旅游进行深入分析, 以保证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

1 研究区概况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简称黔南州) 坐落在贵州省中南部, 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部向广西丘陵过度的斜坡地带。全州辖12县市, 总面积26197km2。聚居着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等37个民族, 总人口323.27万人, 少数民族占55.16%。年均温度16℃, 平均海拔997m, 年均降雨量1411mm。气候宜人, 冬无严寒, 夏无酷署,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其自然环境优美, 民族风情浓郁, 为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提供优越的基础条件。2002年黔南旅游总收入仅为7.7亿元, 旅游总人数172.5万人次, 2014年黔南旅游总收入达到344.98亿元, 旅游总人数高达3800万人次。近10年来, 黔南旅游业稳步、快速发展说明黔南的旅游产品在不断丰富, 由此说明发展旅游业是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 而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也成为黔南旅游的有效竞争点。

2 黔南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SWOT分析

2.1 优势分析

2.1.1 民族聚居, 民族文化体验方便

黔南聚居的36个少数民族中, 人口超过20万的有:布依族、苗族、水族;1万以上的有:毛南族、侗族;0.5万以上的有:瑶族、壮族、彝族、土家族。黔南州内有12个民族乡, 集中分布于黔南州东南部, 聚集度高。此外, 黔南州民族村寨数量多且集中分布, 开发的基础条件优越, 如贵定布依族音寨、坡脚苗寨、怎雷水寨、瑶麓瑶寨、好花红故乡 (辉岩村) 等都是特色的民族村寨。

2.1.2 民风淳朴, 个性熏陶便捷

黔南州基于工业化发展晚、城市化进程慢等原因使得黔南民族风俗保持了较好的原生态性。古朴的布依族风情、多彩的苗族风情、浓郁的水族风情、独特的瑶族风情、淳朴的毛南族风情, 共同构成了黔南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大观园。布依族的土布简约服饰、糯食文化、布依婚俗、布依山歌;苗族盛装、酸汤鱼;水族马尾绣、剪纸和被誉为世界象形文字的“活化石”的水书文化;瑶族服饰、刺绣、原生态舞蹈等;毛南族的土布床单、佯美酒、猴鼓舞等都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传承至今, 原滋原味。

2.1.3 民俗文化丰富, 娱乐效果突出

民族节日是民族长期发展的历史产物, 是对自然、社会、神灵崇拜的民族文化结晶。黔南州少数民族热情好客, 民族节庆气氛浓郁, 游客参与性强。布依族和苗族的“四月八”、“六月六”、“七月半”、“腊八节”, 水族的“端节”、“卯节”, 毛南族的“分龙节”、瑶族的“盘王节”等, 都是主要的民族节庆, 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对生活和爱情的美好向往以及对自然的高度崇拜。开发民族节日作为旅游产品能将黔南民族村寨旅游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2.1.4 民族建筑匠心独运, 是产学研究瑰宝

黔南少数民族建筑独具特色, 审美特性较强。传统布依族建筑多以木、砖木结构为主, 屋顶形式主要为悬山、硬山型, 屋脊造型多样, 屋面多为黑瓦或小青瓦, 墙面多为材质本色, 整体建筑淡雅、朴实。苗族建筑一般建在斜坡之上, 分2~3层, 最高层一般用来储藏食物, 最下层用于喂养牲口和杂物, 中间住人。一般以木材做墙, 以黑瓦盖顶。水族干栏式建筑是水族文化的结晶, 屋面形式为“二滴水”型, 也是水族建筑的主要特点。毛南族建筑多以当地木材为主, 也会用石材来装饰外墙面, “占天不占地”是其构造的独特思想。瑶族建筑材料主要以木质为主, 屋面以黑瓦覆盖, 形状是以长方形和等腰梯形相结合的六边形, 造型独特。

2.1.5 自然风光优美, 先驱带动性强

黔南生态环境保存较好, 全州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 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国家自然保护区1个, 县级自然保护区2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4个, 省级森林公园4个, 县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水利风景区2个;国家及文物保护单位2个,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个,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51个;省级民族保护村寨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红色旅游点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 风景名胜资源面积占全州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自然风光类旅游具有较强的先驱带动优势。

2.2 劣势分析

2.2.1 民族文化丰富, 但无品牌

品牌是一个地区的地标, 旅游品牌的形成有助于旅游业更好的发展。所谓“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37个民族就有37种不同的文化。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保存完好, 各具特色, 民族村寨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但规模大小不一, 景观杂乱, 不具品牌优势, 呈现“星多月不明”的特点, 开发中缺乏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资源的整合, 吸引力和竞争力不强。

2.2.2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接待能力不强

黔南地形的多山性, 导致许多偏远民族地区道路修建困难, 公路等级差且维修不及时, 可进入性差, 游客花费在旅途上的时间较多。村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住宿条件及容客量、环境卫生有待提高、网络覆盖率低、安全保护措施不完善、对乡民整体素质教育投入不足等, 旅游设施与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都将阻碍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

2.2.3 旅游人才匮乏, 人才流失严重

贵州是人才流失大省, 黔南也不例外。当前, 黔南州尚未形成完善的人才引进、利用、培养和利益分配机制, 吸引人才的能力不稳固, 旅游人才发展空间不大。现阶段对旅游人才的引进、培养以及开拓旅游市场是黔南旅游发展重点解决的问题。

2.3 机遇分析

2.3.1 国内外游客需求

据世界旅游组织 (WTO) 调查预测, 现代旅游已出现下列转变:旅游者由贵族向平民化发展;旅游由纯观赏型游览向体验型游览转变, 或由单一的娱乐向增长知识、健身、研究自然方面发展;目标由少数向广阔分散发展;目的地选择由城市园林向自然环境方面转变, 如“绿色觉醒”、“回归大自然”等口号的提出, 反映了这种趋势[14]。因此, 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是顺应了时代需求。

2.3.2 政策大力支持

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发展进行重要的战略部署;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指出各地区要把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加以扶持;2012年“国发[2012]2号文件”提出贵州要重点发展“三州”等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 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区。贵州“十二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出要把贵州建成旅游大省、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 以及贵州实施的“5个100工程战略”等, 都为黔南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3.3 州政府积极引导

州委州政府方面, 州内每年由县 (市) 人民政府举办各种旅游欢乐节:都匀剑江旅游欢乐节、荔波梅花节、惠水好花红艺术节、贵定金海雪山文化节、长顺杜鹃花节、都匀中国西部茶文化节、荔波民族服饰展、中国都匀国际摄影博览会、中国贵州龙里妙医药文化博览会、平塘龙舟节、中国都匀西部斗牛节、三都水族卯节等, 为黔南民族旅游村寨提供更多的发展契机。

2.4 威胁分析

2.4.1内部威胁

黔南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村民参与意识不强, 认为发展旅游的前景不可观。有些交通条件发达的村寨, 受现代文化影响, 许多村寨景观被破坏, 民族服装被现代服装取代, 民族语言面临消失, 民族艺术无人继承, 民族手工艺品 (如背带、鞋垫) 的制作被机器替代, 民族祭祀活动及方法无人传承等, 导致旅游业还未发展, 民族文化已面临消失的尴尬局面。在已开展的民族村寨中, 许多民族文化习俗被过度商业化, 偏离了原生态的轨道。

2.4.2 外部威胁

黔南州发展民族村寨旅游潜力大, 但周边地区旅游的发展对其形成了巨大挑战, 旅游产品开发中呈现同质现象, 竞争明显。小尺度上品牌村寨优势不及黔东南的西江苗寨, 肇兴侗寨;大尺度上基础设施建设、接待能力、宣传效率等方面滞后于云南、四川, 存在巨大的外部环境压力。

3 黔南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SWOT战略矩阵和发展对策

通过分析黔南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 构建黔南发展民族村寨旅游的SWOT战略矩阵 (表1) 。

3.1 重点发展, 建立品牌

黔南州民族成分多, 但分布散, 根据民族聚居性的特点, 应重点发展布依、苗、水、瑶、毛南族5大类民族村寨。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内涵, 突出核心, 打造一批以音寨、水各、卡蒲、怎雷等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品牌, 以马尾绣、牙舟陶、蜡染、刺绣、剪纸等为代表的民族旅游手工艺品, 以都匀毛尖、独山三盐酸、惠水牛肉干、盘江狗肉、三都九阡酒、福泉金谷福梨、荔波青梅酒等为代表旅游特色食品。从地方手工艺品、特色民族纪念品、土特产和风味食品入手, 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及其附加值。

3.2 重点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提高村寨接待能力

尽管“十一五”期间, 黔南交通条件有所改善, 但州内保存完好的民族村寨地处偏远山区, 通达性差仍成为黔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瓶颈。旅游接触设施和服务设施如果不能和旅游业同步发展, 将会减慢旅游业发展的素的。因此政府要加强交通设施建设的投入, 并对损坏的乡道、县道给予维修, 提高村寨通达性。对村民进行素质教育及培训, 引导其建设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民族村寨。

3.3 建设完善的人才发展机制

旅游人才在旅游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是留住人才的基本条件。旅游的发展应与高校合作, 为高校旅游人才提供实践基地和发展条件, 用事业和情感留住人才。

3.4 旅游与保护两手抓, 确保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民族文化具有脆弱性, 许多民族文化的物质载体面临破坏与消失的困境。黔南州要对已开发或具有开发潜力的民族村寨加强保护措施, 保护村寨景观的原始性和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 减少或避免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政府要本着“拆旧如旧、建旧如旧”的方针, 对遭到破坏的民族景观加以还原, 加大民族村寨景观维护的财政投入。因此在旅游发展中保护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及传承性, 是黔南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3.5 加强区域合作, 减少竞争压力

加强自身旅游发展建设, 与外围旅游地区 (如遵义、安顺、黔东南、云南、四川等) 合作, 开辟旅游联通路线, 互为客源, 合作共赢。同时要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重点发挥“全国唯一水族自治县”、“全国唯一毛南族乡”、“中华布依第一寨”的优势, 深入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内涵, 突破外围成熟旅游资源 (地) 的包围圈。

4 结语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 篇8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 是指由于地理或历史等原因, 在一些特别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当地文化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现代化的影响, 仍然保存着一种较原生的、未经改变的传统民族文化的社区 (国外学者也称之为土著社区) 。在我国, 越是偏远、封闭、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 其保存的传统建筑、服饰、歌舞、节日、习俗就越完整。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也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许多传统社区日益成为当今文化体验旅游的开发对象和热点目的地。但由于这类社区的特殊性及其固有的一些制约因素, 旅游开发实践中也存在着不少困惑和矛盾。比如开发品位不高;开发深度不够;旅游综合效益差;开发带来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过度性开发引起的商业化、庸俗化等诸多问题[1], 许多景点生命周期十分短暂, 难以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

2 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开发面临的现实问题

黔东南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从黔东南的开发实践看,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开发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 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却无真正的旅游产业:黔东南有众多的特色旅游村寨, 号称“贵州民族文化旅游的旗舰”, 然而, 由于没有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开发,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一直不能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目前, 除了雷山西江千户苗寨有一定的规模外, 多数旅游村寨都没有做大旅游产业;第二, 有节日的热闹却无持续稳定的客源:节日是民族文化集中展示的时段, 也是民族文化旅游的看点和卖点。

5结语

我国旅游行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 现阶段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 其发展离不开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旅游企业。近年来, 国家政府已经开始注重加大对中小旅游企业的法律支持, 也曾经多次将立法工作提上议程。但我国对中小旅游企业法律和法规的构建还处于一个初级的阶段, 还存在诸多问题。为此, 需要借鉴国外经验, 结合我国中小旅游企业发展的现状, 加快法律制度的构建, 实现我国旅游行业和旅游企业的健康发展。

但“节日热闹节后冷清”一直是多年来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无法回避的“硬伤”;第三, 有短期的繁荣却无持续的发展后劲。一些旅游村寨开发后, 由于多种原因, 往往变得“民风不再淳朴、环境不再宁静、百姓不再支持”, 从而很快衰落。几年前来客必到的凯里市南花村如今几乎无人问津就是例子;第四, 有热闹的开发却无老百姓真正的受益。村民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弱势, 许多村寨的旅游开发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和外来开发商主导, 群众受益面不大;第五, 旅游开发品位不高、开发深度不够。多数村寨仍以观光旅游为主, 产品层次低, 单一雷同, 仅局限于看表演、参观寨容寨貌、吃农家饭、照照相, 缺少高水平的, 参与性、文化体验性强的旅游项目策划, 对民族文化内涵挖掘和体现不够, 留不住游客, 旅游综合经济效益不高, 总体来看缺乏开发的深度;第六, 过度开发引起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旅游开发后, 一方面是少数民族传统社区热情好客、淳朴善良的乡风民俗受到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 民风不再纯朴, 文化自信心逐渐丧失。另一方面是村寨传统文化景观的破坏, 一些村落成为景区以后, 停车场、餐饮设施、宾馆和道路交通的建设破坏了村落独有的儒雅和幽静;第七, 当地社区的参与不足造成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政府过度的干预甚至是与村民逐利的行为, 加上外来资本和势力的过度介入和对旅游开发的控制, 村民参与不足导致社区支持度下降、干群商群关系紧张等问题。

3 如何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开发的六大关系

本文认为, 要解决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开发的这些困境和问题, 关键在于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好旅游开发中“传承与发展、外力与内力、深度与适度、小众与大众、特色与综合、节日与平日”等六大关系。

3.1 要传承文化更要社区发展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好的社区往往是相对封闭、落后的地区。作为一种文化的特殊类型或一种文化的特殊阶段, 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 这些传统文化有其自身的存在理由和保护价值, 有的

参考文献

[1]宋才发, 杨富斌.旅游法教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2]祁颖.我国地方旅游法律环境透视[J].学术交流, 2006, (8) .

[3]董玉明, 陈耀东, 孟凡哲.旅游法学论点评述[M].北京:知识产权出

版社, 2006.

[4]卓泽渊.法的价值总论[M].人民出版社, 2001.还不乏许多值得弘扬的文化特质, 值得加以传承和保护, 但落后的现实又使发展成为这类社区面临的头等大事。有关文化保护的诸多措施在促进社区发展方面作用不大, 旅游开发似乎能促进发展, 但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 实践证明旅游开发既能保护民族文化、带动社区发展, 也能毁了民族文化[2]。因此, 在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问题上, 强调文化保护的同时必须正视社区的发展问题, 不能只为了文化保护而忽视民众的发展权, 社区的民众有选择自身文化发展道路的权利, 有分享现代文明成果的权利。

3.2 要外力更要内力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的旅游开发需要外力更需要内力。这里的外力是指政府的支持、专家学者的帮助、外来资本的进入等, 内力则是指村民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身发展能力的提高。如前所述, 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传统社区, 往往是相对封闭和经济落后的地区, 旅游开发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专家的帮助和必要的外资介入。但有一个客观事实, 村民是村寨的主人, 是民族文化的拥有者、传承者和展演者, 没有他们的认可、接受、参与、支持, 村寨的旅游开发是难以成功的。民族文化的旅游开发必须充分尊重社区的文化、环境、经济模式和传统生活方式、传统行为, 尊重当地普通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充分鼓励和保证社区群众积极参与旅游开发, 不仅要参与决策、规划, 还要参与项目经营、管理, 并在参与中取得旅游收益并最终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如何形成一套社区群众参与旅游开发的有效机制, 特别是社区普通群众从旅游开发中获益的机制, 是当前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开发需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 社区参与层面是无穷的, 只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传统社区的旅游资源潜力, 就能找到各种参与并获益的途径和方式。

3.3 要深度更要适度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开发既要深度更要适度。深度开发, 就是要进行深度的文化挖掘、深度的旅游产品设计, 达到深度的文化体验, 强调村民深度的参与, 达到社区深度的获益。但是,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社会经济状况、民众心理及综合素质、旅游资源类型及其赋存状况都十分特殊, 同时还是自然与人文生态的双重脆弱区。旅游开发面临着文化保护、扶贫、生态环境建设等多重压力和难题, 要实现这类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调“适度开发”。“适度开发”的本质和目标是可持续发展。所谓“适度”的旅游开发, 是指既开发出特色鲜明、个性突出、拥有特定而稳定的客源市场的旅游产品, 又有利于资源本质的保持与提升, 同时保持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平衡的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开发状态[1]。目前,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开发中出现的多数问题都与开发的“不适度”有关。因此, 适度开发至关重要。目前, 黔东南旅游开发的“不适度”问题既存在开发不足造成的资源浪费, 也存在开发过度带来的文化破坏。针对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赋存状况、开发目标等的特殊性而言, 结合目前开发中的一系列不适度问题, 本文认为, 环境改造的适度、游客规模的适度、文化展示的适度、开放范围的适度、参与的适度、游客量的适度、外力介入的适度等都是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 必须站在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高度, 从多角度建立“适度开发”的指标体系, 将旅游的消极影响降低到最小, 从而有效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并为旅游者提供传统文化的深度体验需求。

3.4 要小众更要大众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的开发到底应该是“大众旅游”还是“小众旅游”一直是众说纷纭的问题。这是一个开发理念的问题, 它关系到旅游开发的市场定位、产品开发导向与开发类型、开发的规模与效益、游客体验的质量与旅游的可持续性问题。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命题。从乡村民族文化旅游的本质上讲, 是一种文化体验旅游, 真正的游客来这里追求的是一种文化体验或者遁世感觉, 需要的是宁静而不是喧嚣, 只有小众旅游才能确保这种体验感觉。但是, 没有大众旅游, 就没有人气, 就没有规模和效益, 民族村寨只能永远停留在有旅游现象而没有旅游产业的“背包客”旅游阶段。因此,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的旅游开发既要做小众旅游产品, 也要做大众旅游产品。

3.5 要特色更要综合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旅游开发要强调主题和特色, 也需要树立综合的资源观和产品观。民族村寨并不仅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旅游资源, 还有自然性旅游资源和社会性旅游资源, 不仅有观赏性旅游资源, 还有度假体验、休闲、探秘旅游资源。目前, 许多民众村寨旅游开发只注重村寨人文资源的观光性开发, 游客参观村寨、观看表演, 最多停留半天吃一顿饭就走人, 体验项目太少, 村寨留不住客人。要进行民族村寨旅游的深度开发, 不能只在村寨内部做文章, 要将开发延伸到村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秀丽的田园风光上来。自然生态与田园风光是指特定民族社区周围地理环境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事物和因素。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民族社区都可能有着不同种类的自然生态与田园风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偏僻, 千百年来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许多村寨周围环境往往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 有关地质、地貌、气象、水文, 尤其是生物等多种类型的具有旅游价值的资源得以保存下来, 不仅具有科考、探险、修学的价值, 同时也具有观赏、休闲、娱乐、健身的功能。此外, 一些人工自然景观 (如梯田、果园、农作物) 、优美的田园风光, 甚至清新的空气, 对游客 (尤其是城里人) 都有很强的吸引力, 是开展散步、徒步、远足、登山、划船、森林探秘、溶洞探险、研究动植物及生态学、观赏自然景观等生态旅游活动的对象。

3.6 要节日更要平日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节日文化丰富多彩。节日是民族文化集中展示的场景和时段, 是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文化旅游最大的看点和卖点, 举办节日也是很多地方政府开展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的主要措施。但是, 再热闹、隆重的节日也是短暂的, 靠密集办节的方式虽然能吸引部分游客, 但对一个举办节日的县市来说, 节日一年只有一个, 一个节日最多三、四天, 劳民伤财大半年就是为了这几天, 真正的旅游市场却并不一定买账。旅游地的吸引力应该是持续的、日常性的, 多数节日仅起到宣传、扩大知名度的作用, 对旅游地的建设似乎起不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但负面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劳民伤财;二是节日期间人满为患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三是容易出现与平常事实不符的旅游宣传形象, 被误导的游客在非节日到访时常常大失所望, 而游客的不满又反过来影响目的地的旅游形象。因此,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文化旅游开发不能只会办节和仅仅满足于办节, 要从长计议, 充分整合各种资源和条件开发出日常性、四季性的旅游项目和产品。

参考文献

[1]罗永常, 少数民族传统社区文化旅游适度开发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 2009, (5) .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 篇9

一、制度与利益

很多经济学家都给制度下过定义,至今也未有统一的看法。1968年舒尔茨把制度定义为“一种行为规则,这些规则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例如,它们包括管束结婚与离婚的规则,支配政治权利的配置与使用的宪法中所包含的规则,以及确立由市场资本主义或政府来分配资源与收入的规则。”诺斯则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柯武刚和史漫飞将制度定义为“由人制定的规则,它们抑制着人际交往中的可能出现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制度为一个共同体所共有,并总是依靠某种惩罚措施而得以贯彻执行。没有惩罚的制度是无用的”。“制度是通过权利与义务来规范主体行为和调整主体间关系的规则体系”。

尽管制度的定义不统一,但是基本的含义是一致的,即制度是人为之物,是为了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而出现的。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关系莫过于利益关系,或者出于利己,或者是出于利他,或者是为己利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是有限度的,并且利益天生地就要求公正。人是高度分工背景下的社会动物,每一个人的利益实现都有赖于他人的合作,每一个人既是利益求取者,又是责任承担者。即使是最原始最简单的非正式制度也是为了调节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确保公正,防止和化解冲突。因此,制度的本质就是利益的调节器。

在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旅游过程中,也需要合理的制度调节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利益行为,保证旅游业发展在有序和谐的环境下顺利进行。

“制度根源于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制度产生的基础。……人的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表现为人的利益。……由此,解决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是制度的根本内容。”制度和利益由此具有天然的关系——任何制度都是针对某一范围内的利益主体就其权利与义务的合理分配而制定的,从最高层的自然法到最底层的私人约束莫不如此。利益的分配,或者说主体权利义务的分配必须是公正合理的,为此,制度必须是合理的。合理的制度“必须满足两项条件:(1)能够保证个体的合理利益的地位,否则,难以保持个体对制度的满意状态;(2)能够约束个体利益最大化行为,使个体利益与公共利益不相违背。”

如果没有制度对主体的某些利益进行界定与维护,亦即制度系统中存在制度真空,在价值观与伦理观扭曲的状况下,其他利益主体可能会因无法可依而损害该主体的利益,主体的合理利益将得不到制度与政府的维护。如果此利益关涉到主体基本的生存权利,政府已经看到制度真空的不利影响却没有填补真空,这是政府官员的伦理观扭曲。如果制度对主体间的利益与责任的划分不公正、不平衡,制度就失去公正性,反映了制定主体的价值观与伦理观的扭曲。如果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冲突,说明主体的利益与责任界定不统一,正式制度难以获得广泛地支持。

以上分析说明合理的制度必须是有效的,制度之间必须是耦合的;有效的制度的制定、监督、执行、反馈主体的伦理观、价值观必须是合理的。在此认识基础之上,探讨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保障制度系统的结构问题。

二、民族旅游社区利益保障制度系统的结构

民族村寨旅游社区利益保障制度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社区内部的利益保障制度系统安排,二是社区外部的保障性保障制度系统。前者镶嵌于后者之中,制度之间必须是相互耦合的,整个保障制度系统才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这是有效制度的保证之一。如图1所示。

制度本身没有真空现象和冲突现象是制度有效的保证之一。制度要依靠人的制定、执行、监督、反馈才能实现功能,制定、执行、监督、反馈主体的价值观、伦理观、法律观对制度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只有主体是正义的,整个保障制度才会发挥既定的作用,达到效率最大化。因此,制度的主体系统是有效制度的保证之二。至此,保障制度系统的研究结构要从两个角度考察,一是社区内外部角度,二是制度的主客体角度。如图2所示。在制度的主体与客体之间有一个小箭头,表示主体系统是客体系统的保证系统二。

社区内外部利益保障制度系统研究的内同不同,把图1和图2的内涵加上各自的研究内容,形成一个比较完备的利益保障制度系统。如图3所示。

图中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与导游管理制度系统分别有两个箭头指向制度的价值基础和伦理基础,表示这两个制度(系统)的缺失与不健全均与制度的价值基础和伦理基础有密切关系。

注:图中n,N分别代表社区内部和外部利益保障制度,制度之间的箭头代表制度之间必须是耦合的。

三、构建制度最深层的基础:合理的伦理观和价值观

制度合理有效的最根本基础在于制度各主体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的合理,但是现实制度实践中各项制度都缺乏合理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基础,尤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导游管理制度、社区村民土地流转制度为甚,为此本文对这三个制度重点阐述。

(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真空造成了村民与旅游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冲突,制度真空的责任却在于政府。“政府必须在自爱与爱人的原则规范下,建立起平等的、明确的、普遍有效的财产权利。建立平等的、明确的、普遍有效的财产权利,是因为约定的财产权利是正义的表征。这同样是政府维护和平与执行正义的根本体现。因为财产权完整的地方,才有完整的正义;正义不完整的地方,其财产权也必然是不完整的。”作为社区内部利益保障制度系统的支持制度,制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没有一个全国性或者各省独立制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村民的合理利益得不到确立和保护,在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二)导游管理制度系统不合理,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跨区流动制度、硬性考核制度,缺乏合理的挂靠制度,尤以薪酬制度极度不合理。观功利主义伦理学的创始人爱因·兰德女士更是将财产权作为实现人的生命权的唯一工具,如果没有财产权,他就是一个奴隶。“因而,对人来讲,保持、维护和捍卫生命自身的权利的最实在的形式就是对维持生命权的财产权的明确和清晰的定位。因而,财产权的确立于维护、实现其人的生命权最有力的途径。……请记住,财产权是一种行动的权利,就像其他权利一样:它不是对某种对象的权利,而是对行动、劳作的结果以及赚取的东西的权利。它不是保证人们将要赚得财产,而是保证如果他赚取的话,就能够拥有。他是取得、保持、利用和处置物质价值的权利。”

2006年12月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导游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基本工资+带团补贴”为主体佣金成分为补充的导游薪酬制度改革办法,具体标准由各地旅游管理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但是直到2010年5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导游体制改革调研报告》,还没有一个省市制订合理的导游薪酬制度。目前天津市、云南省、浙江、山东等地已经提出了改革导游薪酬制思路,基本上都是参照《意见》而定,不同之处仅仅在于最低工资标准、带团补贴、佣金成分数额不同。为什么导游薪酬制度的制定如此之难?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制定者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对权利的伦理观和价值观缺乏必要的认知,没有从思想根源认识到薪酬的本质是财产权,是人有尊严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

(三)社区村民土地流转问题凸显了制度主体伦理观和价值观的不合理。目前我国已经有《宪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09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2007年12月23日)等意见、决定、通知,在所有的法律、文件中都明确农村土地土地承包人的各项权益,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论土地采取何种流转方式,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护农民利益。但是,种种违法违规迫使农民流转土地的恶劣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根源在于政府管理不到位,这是扭曲的价值观和伦理观造成的。

四、结语

民族村寨与旅游开发 篇10

1、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少数民族村寨在发展旅游过程中,原始生态环境被受到破坏,由于大量旅游者的涌入带来的现代思潮的侵入以及环境承载量又非常有限,本地居民原有的畏敬大自然的环保意识淡化,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加上人们片面追求现代物质利益,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演越烈。由于一些村庄为了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将周围村庄的树木乱砍滥伐还忙于乱搭建设施,修建了许多瓷砖的“别墅”,破坏了原有的田园风光。

2、利益分配问题

在一些经济水平相对滞后的偏远地区,当地人民收入水平较低,居民数量较为稀少,因此当地的旅游资源大多被政府和开发商所垄断,政府和开发商无视当地人民的利益,造成了当地居民和政府、开发商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这无形之中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

3、民族村寨发展问题

这些年来,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提升居民收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在整个社会的GDP占比仍然较低,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应该不断缩小跟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眼光要放长远,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增长,还应该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发展。

二、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阶段,在黔东南州的一些少数民族村寨,一些在线旅游服务订购、旅游商品在线销售等开始成为建设主流;例如,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的西江千户苗寨目前其官方微博粉丝已突破10万;通过在微信公众账号发布的图文信息,使游客在手机上就可以获得关于西江苗寨的很多信息,给来访的游客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另外,为了让旅游者能够遍览黔东南州的旅游胜地,当地旅游主管部门向游客推出了“苗岭通”旅游一卡通,该卡向游客提供了历史轨迹查询、地图导航、GPS定位、购物指南、语音导航、购买门票等服务,可谓是当地智慧旅游的缩影和精华,这象征着当地智慧旅游不再仅仅停留在高山仰止的阶段,而是已经转变为触手可及的服务,有了智慧旅游作为基础,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非常值得乐观。

三、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发展模式

随着贵州省政府日益重视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的发展,该地区的旅游产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遭遇了不少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一定要努力提升农村人文化素养,让农村人在智力、知识、思维上尽快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村信息化程度,开阔村民的眼界,改变落后腐朽的观念,大踏步的向新时代迈进。

1、建立乡村旅游景区信息发布系统

乡村旅游有关管理部门应用现代传感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及智能视频技术等高新技术,组织引导工作人员大范围采集乡村旅游资源信息并加以整理,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实现对动态乡村旅游信息的快速更新及反馈,逐步优化和健全乡村旅游景区信息发布系统。所谓的静态乡村旅游信息主要指的是有关乡村旅游产业、景点、建筑设施、品牌特征、特色活动等信息,而动态乡村旅游信息主要指的是社区游客的流动量以及游客旅游计划和偏好等旅游活动信息。健全的乡村旅游景区信息发布系统,在为旅游获取乡村旅游信息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使乡村旅游社区服务质量及水平得到增强,同时也使旅游管理部门管理乡村旅游市场的效能得到加强。

2、开发乡村旅游产品

依照乡村旅游社区旅游资源的风格、特征及优势,对乡村旅游市场实际需求进行剖析,确立现代创新性设计理念,融入乡村旅游社区的文化内涵,以此为基础研发出符合时代特性及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着重于体现当地旅游资源特色,突显其独创性,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个性化与多样化旅游需求。而乡村旅游产品作为无形资产与有形资源通过有机结合形成的价值产物,不仅是乡村旅游收入增长的根本,更是关乎乡村旅游的总体延续与发展。

3、建立乡村旅游智慧服务系统

采用智慧乡村旅游服务模式针对游客多样性需求提供个性化与多元化服务,对外开放乡村旅游智慧服务,呈现给游客更多的符合多元需求的优质服务,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的旅游服务体系,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智慧服务系统。具体是通过将乡村旅游社区与乡村旅游产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凭借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网络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科技,由乡村旅游智慧服务平台作为基点,与公共信息资源平台、智能服务分支系统、安全监测系统、医保管理系统及线上支付平台等形成无缝对接,建立乡村旅游智慧服务系统,从而带给游客更多的优质化旅游体验。

通过深入剖析和探究黔东南州少数民族村寨智慧旅游的建设模式及业态融合特征等,采用智慧旅游服务模式,通过低成本获得高效率,不仅能够很好的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少数民族发展文化旅游的积极性,使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实现高效传播与保护,利益得到公平分配,而且游客也能够获得更多优质的旅游体验,不同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得以最大限度的满足,进而促进少数民族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旅游学刊,2006,(10).

上一篇:疗效-成本分析下一篇:听力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