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旅游资源

2024-05-10

民族旅游资源(精选12篇)

民族旅游资源 篇1

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 具有较高的开发和保护价值。本文详细分析了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开发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体育旅游资源是体育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有机结合, 是一种把体育旅游活动作为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因素和文化因素, 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自然与社会的实体物。体育旅游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它既包含了娱乐、社交、经济功能, 同时也是深厚的民族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 其中就包含了很多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有表现生产生活的、有表现民族风情习俗的、有反映宗教祭祀活动的、有满足民族文化娱乐的、有训练军事武技的,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有学者根据其内容、目的及表现形式的不同, 将其分为六大类型:以竞技为主要目的的竞技类, 具有较强艺术审美特性的舞蹈类, 以游戏娱乐为主的游戏类, 庆祝节日盛会的节会类, 以展示为主的表演类和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养生类。

而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就是提供给游客观赏或让游客直接参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具有娱乐、健身和经济活动等多重功能。它是在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创造发展而成的, 与各民族的生存区域、生活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积淀息息相关, 因而充满了神秘、原始、粗犷、淳朴的生活情趣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对参与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 同时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 也具有较高的开发和保护价值。

一、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 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由于不同民族在历史上生存区域、生存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文化的差异, 导致体育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民族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生产、军事、民俗、文化崇拜、文化生活等因素有关, 不同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大省, 有55个少数民族, 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及木里藏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且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器械、不同娱乐方式和竞赛规则, 风格各异, 大都有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民族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表1所示,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有押加、赛马、摔跤、“赛牦牛”、跳歌庄、射箭、格吞等项目, 凉山彝族自治州有射弩、磨秋、斗牛、斗羊、摔跤、陀螺、披毡舞等项目。这些项目充分体现了其民族性和地域性。

(二) 传统性和适应性

传统性和适应性是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生命力和实用性的体现。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该地区人类社会行为的历史积淀, 是少数民族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中适应环境、改造自然的行为技艺的凝练。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有的源于生产生活的需要, 有的源于宗教祭祀活动的需要, 有的源于文化娱乐的需要, 也有的源于训练军事武技的需要。各少数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继承、发展和丰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使之始终保持着可用于健身、娱乐、生存的特点。民族传统体育能穿越历史保存至今, 这正说明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对技术和运动量要求也不尽相同,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参与活动, 达到娱乐、放松以及健身养生的目的。还有的项目不受时间、地点、环境以及器材的限制甚至徒手练习也可, 因此, 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给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这也突出了民族传统体育的适应性特点。这种适应性特点正是民族传统体育蕴含强大潜能的根源所在, 也是其得以继承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三) 多元性和多样性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 面积30.21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总面积的60.14%。各地区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具有地方特色和带有浓郁民族气息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据统计,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量在300个以上, 仅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开发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就有数十种 (见表2) 。

(四) 多功能性

现代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注重高娱乐性、高享受性与高参与性。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作为一种旅游资源, 集娱乐、健身、艺术、参与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其多功能性使其正好符合现代旅游活动的发展趋势。游客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时候, 可以放松身心、愉悦心情、锻炼身体、欣赏艺术, 亲自体验民俗风情, 过一次异乎寻常的生活。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是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业的良好资源。

二、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四川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等地。当地政府一直将旅游业作为当地的龙头产业来抓, 开发了众多高品质的旅游景区, 如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螺髻山自然保护区等。目前依托连绵不断和得天独厚的户外运动资源, 阿坝州户外运动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 阿坝州成功开发了不少项目, 承接了多项国际赛事, 如四姑娘山的攀冰, 理县毕棚沟徒步穿越, 孟屯河谷野营探险, 九寨扎如沟攀岩, 岷江漂流, 四姑娘山、三奥雪山、雪宝顶的登山大会, 九寨沟国际山地自行车越野挑战赛, 亚洲摩托车技巧赛和小金四姑娘山汽车拉力赛等等, 以登山攀岩、野营生存、攀冰滑雪、徒步穿越、自驾车游为主的山地运动“火”遍全州。此外, 利用各少数民族同胞多彩的民族节日盛会, 吸引广大游客到少数民族聚居地 区观赏民族传统体育风情的旅游活动也日益受到关注。如凉山州彝族的“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旅游项目。

景区开发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主要以表演项目为主, 目的是让游客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而让游客参与其中的项目较少。根据现有及正在开发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可分四种类型 (见表3) 。

三、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一) 改变观念, 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旅游业的发展

当前, 民族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时机已经成熟, 极具开发潜力, 必须重视其开发。要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巨大价值及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促进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化发展。

(二) 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合理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

在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过程中, 应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在保护生态环境和风景名胜资源的前提下, 合理开发和管理, 不能因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就破坏自然环境, 要使开发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 使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 大力加强民族体育旅游市场的规范化管理, 重视安全保障问题

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突出各地特色和文化优势, 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加强规范化管理, 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严格审批程序;提高服务质量, 切实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四) 加大宣传力度, 加快民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通过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用专业的设计包装扩大影响力。在对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 依托地方高等院校培养更多的懂旅游、懂经营管理、懂民族体育文化的专业人才。

未来将是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大力挖掘和保护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 发展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业, 努力开发四川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 促进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柳伯力, 尧燕.体育与旅游结合的机理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 .

[2]邓凤莲, 于素梅.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和开发支持系统及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8) .

[3]王瑛.四川省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7) .

[4]刘义峰, 费郁红.黑龙江省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0) .

[5]郑国华, 杨永亮, 陆元兆, 等.广西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03 (2) .

民族旅游资源 篇2

***民族文化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可能会削弱民族文化,导致民族文化商品化、庸俗化以及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因此在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文秘写作-]

一、外来文化对旅游地区民族文化的潜移

首先,旅游者到一个地方旅游,不仅要亲眼目睹,还要亲自参与当地人的活动,观看歌舞表演,品尝地方食品,购买民族手工艺品等。与此同时,必然也把自己的文化带到旅游点,这样当地文化就容易被影响、被侵蚀、被破坏。尽管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性活动,旅游者与旅游文化间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但事实上,旅游者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远大于他们所接受到的旅游地社会的影响。一方面,就**目前的民族旅游地区而言,旅游者一般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而大多数旅游者传承的是汉民族文化。而民族旅游地区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所以旅游者所带来的汉文化对当地文化有较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接触短暂而相对肤浅,接触范围有限。但对当地居民来说,他们同旅游者的接触是长期不断的,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旅游者,而是不同时期前来旅游的旅游者群体。所以民族文化相对于外地汉文化而言,往往成为弱势文化。在整个文化交流中,旅游地的民族衣着风格、建筑形式、饮食习惯、思想观念都因吸收着外来文化中的某些成份而发生较大的改变。他们向旅游者吸收得越多,向旅游者传输得就越少,文化的不平等交流由此产生。这种不对等交流还会因旅游者的个人动机、文化特征、旅游者与当地居民的交流时间和空间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特别是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将经济运行模式、科学管理文化和现代观念带进当地,对当地的民族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旅游业发达地区***等地的青年已普遍着穿汉装,使用塑料、金属制日用品,而且,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因现代用品的进入而发生变化。因此,旅游业的开发势必使外来文化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导致民族文化的蜕变和消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对民族文化的向往,使当地居民发现自己文化的价值,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而旅游带来的利益促使当地居民开始修建历史建筑;开始抢占那些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他们开始穿起节日盛装,向旅游者展示和表演歌舞,而这些歌舞表演以前要在特殊的场合和节日才举行;他们开始创造和重新发展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前只是为满足生活所需而制作的,但现在完全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制作;他们开始举行一些仪式,这些仪式对当地人来说具有神圣的意义,但现在也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愉悦。总之,他们创造或再现的种种文化,都因为迎合旅游者的喜好而有所变化,失去了往日原文化中的某些意义,有时仅仅是一种形式。如傣族的泼水节原是一典型的宗教仪式,每年的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都穿起盛装,把清水泼向佛寺和佛像,然后彼此泼水,因为他们相信泼水能除去邪气而给他们带来吉祥与幸福。节日期间,到处充满喜庆气氛,热闹非凡。电视画面里的泼水节场面对各地的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使人产生到西双版纳旅游的欲望。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泼水节已变成一种群众性的民俗文化活动,且由于它的表现形式有趣,人们往往将傣族文化与泼水节联系在一起,提到傣族便想到了泼水节。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到西双版纳的旅游者的需要,形成了“每日泼水节”,这种形式上的泼水节仅仅是表演性质的,有限的几个演员的表演无法再现节日的盛况与气氛,更不可能表现宗教意义。因此,“每日泼水节”的活动削弱了旅游者对这一仪式的向往和期望。

总而言之,旅游开发所带来的外来文化从各方面不断地渗入到民族文化中,对民族文化造成影响,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在开发旅游业时,应该如何有效地对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呢?

二、旅游开发过程中民族文化的保护策略

(一)民族物质特征的趋势和保留

在旅游业中,民族文化因素中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饮食、器皿等物质特征满足了旅游者求新求美求异的精神文化需求,激发了其前来旅游观光的热情,这使旅游业带来的外来文化或多或少的削弱了民族特色。但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少数民族居民必然采借先进的生活技术和便利的生活设施。我们不能阻挡这种趋势,但能对传统文化中失去存在价值的部分做有益的保留,并赋以其新的功能——旅游吸引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传统文化中正在趋同的物质特征进行保留,如传统的民族服饰,先进的生活用具、建筑形式等。在这方面,丽江的经验值得借鉴。丽江在大地震后重建纳西古城时,完全保留了纳西民居的建筑特点,连原来用水泥铺盖的路面也铲掉,重新换上了五彩斑烂的彩石路,当旅游者脚踩石夹路,在流水潺潺的街头漫步的时候,莫不感到身处古城的新奇与愉悦;此外,**在保留民族服饰方面做得很成功,让学生统一着装民族服饰,既避免了与成年人同时着装民族服装的尴尬,又使纳西服饰自然出现在街头巷尾。正是自然、浓郁的民族特色使丽江成为旅游热点,并保持着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二)民族精神文化因素的趋势与保留。

少数民族的节日礼仪、风俗习惯、宗教仪式等属精神文化因素。旅游业的发展对宗教仪式、节日礼仪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原本只有在特定时间、场合并按传统内容和方式才能举行的仪式经过舞台化、程序化的包装,打破了传统的规定被出售给旅游者。而且,内容上也被压缩,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那么如何做到出售文化形式,但保存原文化的内在精神呢?应采取“分离”的措施,“分离”是指出售给游客的文化内容与真正存在本地居民间的文化形式相区别,以防止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含价值受到扭曲削弱。把出售的传统舞蹈和仪式作恰当的修改,使其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意义。如大理的“三道茶”因其与深刻的人生哲理“一苦、二甜、三回味”相联系,成为大理旅游产品中的一重要的文化形式之一。旅游者荡扬在洱海上边观看歌舞表演,边品尝“三道茶”时,回味无穷,印象深刻。所以恰当的修改可以使民族文化得到加强与保护。

民族旅游资源 篇3

关键词: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民族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169-01

一、民族地区旅游的经济

学者对旅游经济的定义很多,本文将民族地区的旅游经济定义为:在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以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前提、商品经济为基础,以追求综合(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为目的利益相关者(旅游者、旅游企业、当地居民、政府等)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联系和经济事象(包括交通、房地产业、网络通讯业等)的总和。

音寨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盘江镇,是集布依风情、布依民居、布依文化、布依饮食为一体的省级布依村寨群落。音寨旅游业的发展最初不是以单纯布依族民族文化资源作为旅游吸引力发展旅游业的,而是从乡村旅游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角度,以田间的金黄色油菜花和山上雪白的酥李花为物质载体、以布依族文化为内容构成旅游吸引力从而打造了“金海雪山”民族风情休闲观光旅游景区。音寨在旅游业发展之初,一直存在民族特色不明显等问题,当地民俗民风汉化严重。2005年音寨举办第一届“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和盘江冰脆酥李节取得了巨大成功。此后,该村陆续被评为“全国千户布依示范村”、“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全国100个新农村建设试点”、“中国酥李之乡”等。2006年3月被定为“中华布依第一寨”,12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从2005年到2010年举办第六届“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时,音寨实现了旅游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旅游经济对民族发展的积极影响

民族发展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经济成为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首先,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音寨布依族村民和各民族相互认识,互相学习,互助竞争,锻炼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音寨村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推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开发。

其次,旅游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民族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分工,提高了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促进民族的发展变化。旅游经济的发展扩大了民族交往的范围,打破了民族地区封闭落后的状况,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它们能促进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文化、人才和物资的交流,增强了贫困地区人民的市场意识,促进其价值观念的转变,带动了贫困地区社会文明的进步。音寨村原以经济以农业为主,同时发展种植业,有大量人员外出务工。旅游业发展起来后,将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提供了大量工作机会。

再次,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发掘传承与保护,是民族发展动力。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民族文化的发掘与保护提供了巨大动力。民族文化是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灵魂,更是民族的象征。旅游业发展后,音寨村为增加该地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大力发掘布依族文化。旅游经济的魅力也深深影响了当地居民,之前不穿民族服装的年轻人也乐意穿上布依族服装,濒临失传的手工艺备受关注,打算重新盖现代新房的家庭也愿意建仿古民居或者保留原来的建筑;布依语言也受到当地居民的重视。这一切改变都为民族文化的发掘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基础,旅游经济唤起了人们的民族文化开发保护意识。

最后,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科学、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民族素质,为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音寨村的很多年轻人初高中毕业就外出打工,辍学的原因除了家里供不起外,还有对教育的不够重视。旅游经济发展后,交往的扩大使更多村民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当地学校得到修缮,还出了不少大学生。有的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创业就业,从而推动了音寨村旅游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音寨村还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组织和引导村民经常性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和谐的民族关系为音寨村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在旅游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减少或避免旅游经济对民族发展的不利影响,应当注意处理好两对关系。首先,要注重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与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音寨在发展当地旅游经济时,有的建设在没有科学的规划指导,旅游基本理念及理论缺乏,管理政策滞后等情况下,盲目跟上,有的村民脱贫致富心切,自建服务设施,局面混乱,建设的无序状态使该地区难以做到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利用,容易造成环境的永久性破坏。随着游客的涌入,大量垃圾的产生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小,因此对游客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就非常重要。其次,要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开发保护之间的冲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旅游产品的庸俗化现象也出现,农家乐的主要内容就是喝酒和打麻将赌钱,这些现象给当地旅游形象造成不利的影响。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以政府作为主导,以当地居民为主体,协调好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可以规划新区作当地居民现代建筑用地,以保护好民族建筑群。同时发挥当地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继续做好民族文化的开发传承和保护工作;旅游企业应当多做创新,推出新的健康良好又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引导好游客消费。教育强化村民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利用发展旅游经济的带来的利益,调动村民参与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研究 篇4

一、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加快发展旅游业, 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 因此, 应当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 保存好旅游资源和保持旅游资源的高品质, 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 可以采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多种方式, 由于法律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能够对人的行为起到指引、评价和强制作用, 因此法律保护方式成为诸多保护方式中最为稳定、最强有力的保护方式。各项旅游资源保护方法最终都应通过国家立法以成文法律的方式确定下来, 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保护的各项措施行之有效。通过对旅游资源保护进行立法, 对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作出界定并使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赋予旅游资源保护措施以法律强制力, 规避各种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来防止出现对旅游资源的实际破坏。此外, 通过法律的指引与教育功能, 培养、提高人们的自觉保护旅游资源的法律意识, 引导人们依法行为。正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所言:在使环境与发展的政策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 国家的法律和规章是最重要的工具, 它不仅通过命令和控制的手段予以执行, 而且它还是经济计划和市场运行的规范性框架。

二、现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不足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一系列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到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的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 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但是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我国现行法律在保护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方面捉襟见肘。我国现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旅游基本法缺失。

我国现阶段虽然有一批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缺少一部专门的、统领全局的、效力层次较高的旅游基本法律, 与旅游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条文主要散见于各种环境与资源单行保护法律法规中。旅游基本法的缺失使得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地方性立法缺少可以参照的典范和制定依据, 影响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质量。

2. 旅游资源保护专门立法薄弱, 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目前已经制定颁布的一系列有关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来看, 立法保护工作则显得较为单薄。以我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截至2009年, 新疆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个, 各类的自然保护区35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处,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从立法保护上看, 全疆关于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截至2004年底不足10项, 显得有些单薄。特别是对于极具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工作更为薄弱, 对于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 这将极易导致新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不足将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3. 立法形式单一, 缺乏民族性和地方性。

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此, 在进行管理和保护的过程中, 特别是在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中, 应当突出这一特点, 着眼于国家立法不能解决的民族地方的特殊问题, 这样立法的质量就高, 更具有实用性。而现实中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立法在制定的时候往往缺少对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规定, 所制定出的条例与国家和其他地方的条例具有高度相似性, 缺乏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针对性, 实际操作中难以有效实施。

4. 立法缺乏可操作性, 法律责任与违法后果不相当。

法律的制定最终是要实现静态的制度向动态的实施转变的, 既保护守法者正当的权利, 也让违法者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目前西部民族地区颁布的旅游资源相关法律规定太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有7章46条中大多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的处罚方式是行政处罚和罚款。由于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执行, 同时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其破坏行为产生危害后果不相当, 无法从根本上起到保护旅游资源的作用。

5.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执法力度仍有待加强。

严格执法是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环节。正如有学者所说: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执行。法律实施是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作用的前提, 是实现法的价值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法律制裁的方式使违法者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才能使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变成制约人们行为现实规范。目前我国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管理权责不明, 各部门只顾经济利益, 推卸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 导致旅游资源保护法规不能落到实处。违法者违法成本不高, 以至于部分单位和个人铤而走险, 肆意破坏珍贵的旅游资源。同时, 从相关管理部门的执法者素质不高, 不能切实依法行政, 严格执法, 切实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

三、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对策

由于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容易破坏, 而现行旅游资源立法在保护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方面又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加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1. 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理念

旅游资源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旅游资源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处理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应该采取“保护优先”原则,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旅游资源保护坚持严格保护、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 实现协调监管、合理利用、科学发展的目标。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当开发条件不具备或不充分时, 应主要突出旅游资源的保护, 切忌对旅游资源的盲目、无序、掠夺式开发。同时禁止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 决不能以破坏资源为代价, 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来发展。而应在旅游资源得到保护的前提下科学规划与开发、合理利用, 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完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1) 制定国家旅游保护基本法, 统领国家层面的旅游资源保护立法。旅游资源涉及范围广泛, 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规定, 既包括已开发的各类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地质、森林、风景名胜、水利、文物、城市公园、科教、工农业、湿地、海岛、海洋等各类旅游资源, 也包括未开发的具有旅游利用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因此需要一部具有较高效力层次的基本法律。在制定国家旅游基本法的基础上, 构建国家层面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立法保护提供上位法依据。而目前我国仅有一部由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 属于部门法规, 效力层次较低, 不适应旅游资源保护实际的需要。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开展论证, 争取早日出台《旅游资源保护法》。 (2) 以地方旅游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地方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富含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而言, 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短期内无法出台的情况下, 地方立法机关应该根据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 主动立法, 完善地方旅游资源立法保护工作。在民族地区地方立法中要注意立法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避免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发生冲突。同时要注重立法的可操作性, 争取建构比较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3. 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加强旅游保护执法工作

《旅游资源保护法》应当理顺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权和职责及相互关系, 地方行政法规应当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法》规定明确地方政府保护旅游资源的职权职责。同时, 还应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具体结合民族地区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执法保护。执法保护还可以弥补立法保护的不足, 在执法过程中, 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采取一些没有法律规定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积极效果的变通、补充措施。

结论

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必须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 加强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 避免重蹈工业发展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参考文献

[1]李崇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法理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 2009, (2) .

[2]付健.西部旅游资源保护中政府管理职能的法律探析[J].改革与战略, 2007, (10) .

[3]黄沙.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08, (1) : (下) .

民族旅游资源 篇5

一、整体资源盘点

1、资源层面

在古隆中风景名胜区众多的自然人文景观中,最为重要,最有市场价值的是以诸葛亮为核心人物载体,有其参与的历史史实及遗迹,尤其是体现其高超智慧的“隆中对”和延伸的智谋文化,更是在整个三国文化旅游市场中独占的资源。

2、市场层面

古隆中景区现阶段主要集中精力于地方区域市场,客流量比较稳定,但市场空间有进一步拓展的必要;市场重点集中于武汉、郑州、成都、西安等周边省会城市,并与其中一些景点有竞争关系;市场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正在以当地游客为主向外地游客为主转变。要适应上述市场的变化,必须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建立科学的市场管理体系和市场宣传体系,同时把握好重点市场,积蓄力量以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

3、管理层面

古隆中景区自成立以来,在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开拓和努力下,已经建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规范的管理体系。后期市场推广活动的执行力可以得到稳妥的保障。

二、品牌扫描

就现阶段而言,虽然古隆中景区依托诸葛亮有着天然的高知名度,但与其他以诸葛亮为卖点的景区并没有明显的区隔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对诸葛亮代表的智谋文化缺乏提炼和升华,没能将品牌形象人格化,造成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和接受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面对此种情况,我们对于品牌构建的基本思路是:凸显优势资源,制造品牌的差异化,尤其是品牌个性的张扬与提升,以提高古隆中的市场竞争力。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智文化”的概念。

三、智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1、核心:“智”文化

在三国和诸 葛的选择上,我们认为三国的定位较为空泛,且在中国的旅游市场上缺乏独特性,并不能形成隆中景区的鲜明形象定位。

作为三国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诸葛亮的智慧思想成型地,古隆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作为三国历史的一个起源点的。在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诸葛预测天下局势,为刘备出谋划策,尽显了他过人的智慧。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无疑的选择诸葛作为隆中景区的“独特销售主张”,既富有冲击力(三国人物莫过诸葛,隆中策对更是尽人皆知)又很好的区隔同类型的三国历史文化景区。

但诸葛亮并不能成为隆中品牌的核心资源,因为作为一个具体人物,这种资源缺乏品牌所必需的延展性和抽象性,更不能与现时代接上地气。

所以,我们认为古隆中的核心资源在于——“智文化”。

我们认为,智文化作为隆中景区品牌核心资源。既具备可能性,也具备必要性。

2、可能性——为什么是“智”文化?

隆中是中国人心中第一号智慧代表人物诸葛孔明的象征——未出山之前,他在此生活、学习、精读谋略、修炼自身;出山之时,更是在此隆中策对,由此确立了后几十年的政治走向。诸葛孔明,千古第一智商;隆中策对,完美的处子演出。这些历史积淀足以使隆中成为智文化的代表景区。

并且按照市场定位和usp的营销推广理论,这样一种智文化品牌的提出,在旅游市场上重新定位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在这个目前空白的智文化旅游景区市场中,隆中如果能够率先推广这一概念来涵盖自己的品牌,将会形成这样一种三位一体的优先位置。

智文化诸葛亮

智文化景区

古隆中

3、必要性——“智”文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①从古隆中品牌自身建设的层面上来说:打造古隆中“智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品牌力。“智文化”这个定位在国内市场上尚为出现过,古隆中自身的条件又极符合这个定位。现在以“智文化”为核心,规整古隆中本身的品牌内涵、个性和品牌识别系统,可以形成凝聚一致的、独特的、持续的品牌形象,从而增强其品牌影响力。

②古隆中构建智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其在旅游市场上的营销力:在品牌传播和实体资源以智文化为中心全面整合的基础上,有了这样一种明确的定位,古隆中旅游区在各类资源,尤其是硬件建设如主题游乐项目、住宿餐饮配套等方面的开发、规划和基调定位均可以此为聚集点。古隆中将在整个旅游市场将占有独

一、不可替代的席位——智文化即古隆中。这将会给市场运作层面的招商引资、公关推广予以巨大的支撑。

③打造古隆中智文化中心有利于加强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虽然古隆中随着诸葛亮有很大的知名度,但是“智文化”这个定位在国内市场上尚为出现过,打造出这样的品牌,将使古隆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中华第一智慧源”的影响力绝对是震撼的。

第二部分打造古隆中“智文化”中心的战略目标及方法

在品牌和市场两个维度上,“品牌力”+“营销力”应该是打造古隆中“智文化”中心,构建“智文化”品牌的不二法门。

一、打造独特、持久、有影响的品牌力

在品牌构建的层面,依托现有的高知名度,打造以诸葛亮为代表的“智文化”中心,通过品牌个性的张扬与提升,达到“崇智”和“求智”的社会效应和市场效应。

为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品牌核心及品牌元素的规整

a、品牌内涵体系

以诸葛亮的思想为表现的“智文化”作为品牌形象的核心。在各个方面突出诸葛亮的形象,一系列的硬件建设和推广活动都以此为核心,因为他代表的就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经过了历史淘洗留存下来的思想代表就是一种文化。所以打造“智文化”特色旅游区就是要让人们一提到“古隆中”,就想到“中华第一智慧源”。

b、广告口号

“古隆中,藏诸葛;智者出,定三分”

突出古隆中对于诸葛亮思想成型的重要性,同时突显智慧的重要性,并将两者关联起来,与我们旅游推广的核心主题吻合。以朗朗上口的童谣作为广告口号,更容易识别和记忆。c、品牌识别系统

建立整合统一的系统识别体系,才能传达统一持续一致的品牌形象。

首先,应该确定一个独特的赋予文化意味的标识,以利于以后的品牌推广。建议,用“孔明灯”形象设计标识。因为,一方面,孔明灯的发明蕴含着诸葛亮的智慧,另一方面,从现代意义上来说,很多人都觉得在傍晚放飞孔明灯是很好玩很浪漫又很复古的。

随后,在发布的广告,所有配套设施的形象设计上都应该突出“孔明灯”标识,以标识作为品牌的代表和先行的最有力的视觉形象传达,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在不断的品牌推广中,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后,将品牌的视觉识别,品牌运作和企业的理念识别以及企业的行为识别全面的统一起来。以同一个“声音”传达最有力品牌形象。

2、主题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建设

(1)着重修建与“智文化”配套的建筑,打造智文化品牌的基础

着重修建标志性建筑“智慧谷”,这并不是仅仅是修建一个简单的山谷,而是建设一个与智文化息息相关的旗舰型建筑,是促成“崇智”和“求智”氛围养成的重要场所。以此为主题,里面容纳多个相关的分主题共同组成智慧谷。

核心景点建设:“智者圣地”和“智慧林”

a、智者圣地

配合打造古隆中智文化品牌,修建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智者的雕塑:姜子牙、管仲、伍子胥、范蠡、李斯、张良、诸葛亮、伊尹、徐茂功、刘伯温、庞统、范增等等著名智者的雕塑,他们这些人都是中国古代智慧的象征。其中诸葛亮的雕塑应高达到十几米,远远高于其他人,强化诸葛亮作为智者的代表的形象。或者修建一座“智慧堂”将这些智者的牌位供奉其中,供游客朝拜,从而产生一种“崇智效应”。

b、智慧林

按照八卦图中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卦来规划种植范围,每个卦相里面种植不同的树种。可考虑在每个方位都邀请各地的高考状元,以及社会精英人士(商界、学界、政界)种下一棵智慧树,在树上挂牌对他们进行简要介绍,并概括其智慧精髓;也可考虑游客在景区内可以购买树苗自主选择方位种植,或者认购景区内已有的树,并在树上挂牌标明主人种植或认购年月日以及主人寄语,形成一片规模宏大的智慧林,从而产生一种“求智效应”。

其他景点建设:

a、“诸葛书阁”,收藏古代经典文献古籍,如诸子百家的智慧思想,军事家的兵书,谋略家的奇思异想,当今社会财富家的传奇故事等等体现中国人智慧的书籍。

b、修建诸葛亮读书的“学业塔”。正是诸葛亮在这里勤学苦读数十年才有了后来超人的谋略,有了预测天下局势,为刘备出谋划策的能力。

c、在谷内修建“三国故事林”,以雕塑讲述故事。雕塑的整体布局为三角形,代表三足鼎立的三国时代;每一角均以魏、蜀、吴的代表人物为主雕;三边以故事情节雕出副将的形象,以《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 义、三顾茅庐和水淹七军等故事为主。

(2)在核心基础上配套新开发一些辅助游乐项目

a、仿古文化一条街

在景区内修建一条仿三国时期的民俗文化街,将古代场景整体移植到现实生活中,运用体验营销的模式,让游客置身其中,从娱乐、餐饮、购物等各个层面感受三国风情。b、放飞孔明灯

在傍晚的时候,可以提供特定的场所供游人们放飞孔明灯,这也是与我们的品牌识别非常相吻合的一个活动。而且可以营造出历史和浪漫相映成趣的氛围。孔明灯可以由游客自行购买成品,也可以由专业人士指导游客制作,游客自行支付材料费和学费。在孔明灯上亲手写下祝福的心愿,象征“丰收成功,幸福年年”。同时渲染“在放飞的时刻许下愿望,可以梦想成真”的气氛,提高游客兴致。

c、游乐项目

游乐项目分为大的两块:动感类和益智类

动感类的游乐设施方面,我们依然主张走仿古和怀旧路线。主要项目是与诸葛亮当时的日常活动和休闲活动相关联的。如:垂钓,尝试耕种,当然还可以加上新近流行的户外体育活动项目——骑射,攀岩,崖降等等。总之,游乐项目设置的原则秉承亲近自然及贴合历史,不要让过于现代化的游乐设施破坏古隆中整体的历史文化氛围。

益智类的游乐活动可以采用简单和谐的猜谜会、游戏局、成语接龙、歇后语等等。

二、用精细化的市场运作构建强大的营销力

没有营销力保证的品牌构建只能是空中楼阁。在挖掘出古隆中品牌个性的前提下,还必须建

立口径统一的品牌推广与运作。在市场管理及宣传体系构建与完善的条件下,用精细化的市场运作达到对全国性市场空间的拓展、对重点市场的巩固与提升等目的。

运用多样化的市场推广手段,包括广告、系列活动、销售促进等方式分三个阶段把“智文化”这一个核心概念通过带入市场。

第一阶段:导入期——“智出隆中”

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古代智者,均以其权谋来辅佐明主争霸天下,留下了无数关于智慧的传说和资源。其中代表者还有刘伯温、鬼谷子、孙子、姜子牙、管仲、张良、伊尹、伍子胥、李斯等等。他们的智慧留在所有中国人的脑海里,产生了长久而巨大的影响力。

由于在这一阶段,属于概念导入期,需要把“智文化”这个概念引入市场,植入消费者心中。所以我们可以与这些相关旅游景点联合推广,利用其协同效应,在旅游市场打响“智文化”这一概念,并确立孔明作为“千古第一智者”的历史地位和古隆中“智文化中心”的市场定位。

系列活动之一:“品三国文化,走智慧之路”

1、活动方式

以古隆中为龙头景点,联合其他资源景点,形成一条以“智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组织游客游览相关主题景点,感受三国时期的风情,体验“智文化”的魅力。

2、活动目的:“确立地位,带动周边,走向全国”

通过该活动在全国旅游市场形成一种“智文化圈”,确立古隆中“智慧源头”的市场地位,树立其在消费者心目中“智文化中心”的形象;扩大古隆中在途经地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最终带动周边市场,实现古隆中向全国市场的拓展。

3、市场推广中的准备工作:

a、与拥有三国时期知名智谋人士资源的景区联系,确立合作关系,制定出最佳路线。同时,向各大旅行社积极推荐该主题旅游路线,以获得市场拉动力。

b、联系《楚天都市报》、《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一方面,发布活动的相关信息,同时,邀请记者全程参与活动,对活动进行全程追踪报道,获得社会影响力。

c、制作有统一形象标志的文化衫、帽子、小标旗、水壶、折扇提供给游客和工作人员;制作统一的形象化标语条,贴在旅行途中配备的装备上,如车,摄像机,喇叭等;制作有象征意义的精美纪念品,活动结束时发给游客和媒体工作人员。

d、联系现场展播场地,在重点市场展出活动情况,如武汉,郑州,西安,重庆。

4、活动路线:

①省内路线:由古隆中出发,途径荆州,宜昌回到古隆中,沿途三国古迹有公安门、得胜街、洗马池、点将台、拍马山、马跑泉、落帽冢、关公刮骨疗毒地、卸甲山、赤壁古战场等。②周边路线:从古隆中祭拜诸葛亮后出发,途经河南郑州中牟县城的官渡古战场、河南洛阳关林镇的关林、陕西西安的定军山武侯墓、四川成都武侯祠等等,直至回到隆中结束活动。

5、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在媒体上进行前期宣传造势,将整个活动宣传出去,接受游客和景区报名。并将报名者按其特长和爱好,分为:

a、摄影小分队:重现瞬间的历史

b、文化小分队:感悟先贤的的智慧(随时用手中的笔写下点滴感悟)

c、dv小分队:记录眼中的美丽

第二阶段:在古隆中举行诸葛亮的祭拜活动后,正式启程行走智慧之路,每到一站,即与当地景区配合进行活动,借助游客手中的笔和镜头,通过媒体,将活动报道出去。

第三阶段:将活动中的摄影成果在目标市场进行巡回展览,即在郑州、武汉、西安、重庆四城巡回展览,并由现场的观众投票选出一批佳作,联系媒体对活动进行报道,并对优秀作品

作者给与一定的奖励。(如果选择省内路线,仅在武汉展出即可)

6、配套活动设想:

在活动期间,可以针对所到的智慧地的源头名人,举办讲座或论坛,邀请文化名人进行专家点评,即把主题活动与古隆中论坛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第二阶段:发展期——“智论天下”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智慧”可能是与资本同等重要的稀缺资源,并且“智慧”带有极强的个性化色彩,它使得“人”成为“人物”。今天的智者们纷纷将其智慧、谋略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使得普罗大众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些鲜明而独特的“智文化”上。在这一阶段,属于对“智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和进一步扩大影响时期。我们以命名为“隆中对”的高端论坛形式,把古隆中真正的优势资源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结合起来,打造一个以交流“智文化”、学习“智文化”为核心议题的平台和品牌,以此扩大古隆中品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拓展其市场空间。

系列活动之二——“隆中对”论坛

1、宣传口号:智论四方慧聚天下

2、活动意义

论坛的冠名--“隆中对”会随着论坛影响力的扩大在市场上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而古隆中作为冠名者和《隆中对》毫无争议的出处,会被更多的社会大众所了解和接受,借此深化和推广古隆中的智文化品牌,提升古隆中的品牌形象,最终形成良好的市场消费力。

3、论坛型式

以某家强势媒体和古隆中景区牵头,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地点开展论坛。每期邀请不同的嘉宾,就某一与“智文化”相关的话题展开讨论,可采用直播或录播的形式。

4、嘉宾及话题选择

嘉宾:可考虑邀请政界、经济界、学界等不同领域的智谋大师。

每期根据所邀请的人士结合当前时事热点确定一个与时事或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分为不同 的层次开展讨论。

如宏观层面的话题: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格局、中国的和平崛起、入世后中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等话题;

中观层面的话题:企业在行业中的博弈智慧、国内股市动荡等,微观层面的话题:个人在组织中的智慧化生存等。

5、媒体策略

综合运用各种媒体,一方面在论坛开设前期进行市场造势活动,另一方面选择优势媒体作为经营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后期活动的开展提供传播平台。

6、论坛开发及经营

论坛营收的来源,一是门票收入,二是与媒体的广告分成,三是后期延伸产品的销售(如,节目光碟等),四是论坛的冠名权。

(三)第三阶段:深化期公益推广

作为推广的最后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任务是把前期主要集中于高端进行宣传的智文化的概念通过各种具体的、社会广泛参与性的活动落到实处,并以公益的形式获得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新闻价值点。而发明创造、学习成绩优异等等都是“智慧”在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体现,因此与“智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系列活动之一:优秀学子免费游隆中

主题:“莘莘学子,感受隆中智”免费游隆中

时间:8月15日——9月10日

凡高考成绩达到重点线学子持高考成绩单及个人身份证可以免费游隆中。此外,邀请全国各

省高考状元及其家长一同免费游隆中,并提供一定数量的“奖学金”,让他们讲述学习方法。、系列活动之二:举办全省“隆中杯”作文、书画大赛

主题:以“智慧、三国、诸葛、隆中”为题

参赛对象:全省所有大、中、小学生

民族旅游资源 篇6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快速发展,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领域出现了产业融合发展的现象。作为一种全新的产业创新方式,产业融合对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2010年,国家旅游局明确提出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2011与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相继发布了《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的互动发展”的主题,并督促各级政府把融合工作作为体育产业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去实施。2015年10月29日,党和政府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中把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拓展发展新空间作为我国“十三五”经济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旅游和文化是关联性和紧密性较强的行业,其融合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发展、民族精神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更是我国旅游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湘西少数民族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为例,探索该地区体育旅游与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研究背景

(一)常态旅游视野下旅游资源供需冲突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旅游阶段,旅游业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由于游客过多,直接导致一些旅游地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甚至一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消失等问题。当传统的旅游资源难以满足旅游常态下人们的现实需求时,探索新兴的旅游产品成为当下社会亟须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大形势背景下,拓展新的旅游项目,实现旅游产业升级发展是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时代需求,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打造新的旅游品牌,是解决当前体育旅游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要求。

(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需要新的载体

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古老、多样、质朴的少数民族传统项目与体育文化正面临着逐渐萎缩甚至消失的危险。加上原有的宗法、地缘、血缘维系的疏离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游离性、自衍性,加速了一些民族民间体育及文化消亡的速度。要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传承,自身才是根本驱动力。从当前政策看,《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规政策,都强调了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要求。对二者的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

(三)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现实需求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是典型的“老、少、边、山、库、穷”地区,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地域比较封闭,基础设施落后,资金和技术紧缺,人力资源开发滞后。随着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和《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的制定,湘西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利用祖先遗留的宝贵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是湘西少数民族摆脱贫困的重要出路,更关系着我国政府十三五提出的“二0二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体育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

(一)建立科学可行的规划是前提

体育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新的产业,其合理规划是成败的关键。政府应根据湘西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有重点、分类别、重特色地打造一批体育旅游示范项目,并鼓励各地编制相应的体育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当地主管部门、规划部门要根据湘西民族集聚区的实际,召集旅游部门、园林、公路铁路、气象、建筑、电信等各行专家,就本地区民族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进行论证,并在考察其他先进地方经验与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就融合开发中基金问题、公共设施、网络,以及各种软硬件的相关问题进行科学计划,合理配置体育文化旅游资源。

(二)建立和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是基础

众所周知,传统旅游包括吃、住、行、游、娱、购,要满足旅客基本的旅游需求,交通设施、景区排水设施、能源供应设施、住宿场所、餐饮场所、娱乐场所、购物场所等方面的数量与品质,以及邮电通讯方便程度、医疗卫生设施条件等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建立完善的公共设施和服务是加快民族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

(三)大湘西旅游品牌的建立是重点

品牌是旅游产业的核心,是提升区域旅游的核心竞争优势。只有注重旅游产品的个性开发,挖掘特色,展现特色,突出特色,才能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取胜。在“大湘西”大体育发展的背景下,立足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优势,共同开发新的旅游精品线路,如体育民族旅游体验品牌、村寨体育观光游品牌、民族狩猎游品牌、民族歌舞观赏游品牌等民族特色体育旅游项目,把品牌做大、做强,是体育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四)建立和健全公共服务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

休闲体育旅游不仅是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完善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本身即可构成特色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发展和提升旅游公共服务的质量已成为国家扩大内需、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决策的重要举措。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公共部门应为公民提供尽可能多的旅游公共服务,在旅游公共信息、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交通方式、安全救援机制、义工志愿服务、行业监督管理方面进行系统构建。

(五)科学管理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旅游产业的管理是系统工程。它涉及旅游的需求、出行、供给及支持四个层面。要实现旅游的良性运作,必须处理好旅游企业、政府、旅游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各方的协调与沟通,才能达到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科学管理是保障体育文化旅游有序运作的保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为旅游行业的管理部门,应加强相互间的协作,重视相互间的协同管理。

云南民族节日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篇7

一、云南民族节日的类型

(一) 宗教祭祀节日

这是云南民族节日的主体, 其他各种类型的节日与这个节日密切相关, 大多从这个节日演化而来。云南地区各个民族的宗教祭祀节日多和原始宗教相关, 其中有一部分是基督教、佛教或者伊斯兰教的节日, 主要节日类型有回族开斋节、佤族木鼓节、基督教民族的圣诞节以及瑶族盘王节、纳西族三朵节、傣族泼水节等。

(二) 农事节日

这是云南民族节日的主要组成部分, 农事活动主要内容是农事祭祀、庆贺丰收或者敬奉耕牛等等, 比较常见的要数彝族、哈尼族以及纳西族、白族的火把节, 近些年来, 很多少数民族出现了新米节、尝新节等。最后是传统的集贸、社交娱乐节日, 这是对云南民族节日非常有旅游吸引力的节日, 比如:景颇族采花节, 白族的绕三灵、三月街, 傈僳族的拉歌节等。

(三) 除此之外, 云南民族节日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历法节日

过这种节日的民族主要是依据各民族的历法制定节日, 比如:藏族藏历年、哈尼族与彝族的十月年以及傈僳族盍什节等等。在20世纪80年代末, 当地开始开发傣族人的泼水节, 这就拉开了云南旅游业的序幕, 从此以后在20多年以来, 云南地区开始慢慢注重民族节日的旅游开发, 开发方式越来越先进, 开发数量也不断增加, 开发领域逐渐扩大, 旅游产品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 因此, 云南地区多样化的民族节日旅游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

二、云南民族节日旅游的开发策略

(一) 坚持原生态、保护性及创造性的开发原则

目前市场中出现的民族节日旅游项目大都舞台化、商品化, 严重脱离了民族节日中应用的内涵, 这使得原本淳朴、民俗的表演人员对节日旅游失去了热情, 而游客也开始对这种伪民俗的表演失去兴趣, 因此在开发民族节日旅游时一定要注重节日文化的原汁原味, 尽可能避免商品化。其次, 由于民族节日是由各个民族的劳动人民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文化遗产, 因此在开发时必须坚持保护性原则, 把开发和保护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以保证民族文化资源、旅游业等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 民族节日是民族风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云南地区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所以要想促进民族节日产品化, 营造浓浓的民俗氛围, 需要采用更具创造性的表现形式, 这要比开发文物古迹的难度要大。

(二) 运用政策优势, 整合旅游资源

开发民族节日不应该是孤立的, 必须和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机地结合, 不断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 才能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市场需求是千变万化的, 因此民族节日的旅游产品也应该是多样化的, 既要有高品位、独具一格的民族节日体验游, 同时也要有符合通俗大众需求的民族节日休闲娱乐游。这就需要相关开发人员充分运用政策优势, 整合旅游资源, 加强旅游和文化的密切结合、充分挖掘出民族节日旅游资源的多层次特点, 以满足不同旅客的需求。一方面要重点开发那些民族风情浓郁、社会参与度高的旅游产品, 特别是国际性的节庆旅游产品, 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提升产品档次, 突出云南民族节日旅游品牌, 促使民族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 要充分利用国家级或者省级文物景点、民族节日、或者历史文化名城等优势, 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开发力度, 创新民族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比如:云南省已经把节日旅游的发展纳入到经济发展环节中, 并且同步出台了相关旅游发展规划, 这为相关开发旅游资源的人士提供了政策便利, 大大推动了节日旅游资源的开发进程。

(三) 注重提升节日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

云南地区的民族节日包含着民族历史、宗教祭祀、娱乐交际以及审美趣味等浓浓的民族文化, 从这些节日活动中, 游客可以了解云南的民族服饰、礼仪, 民间艺术、宗教文化以及民族建筑艺术等等, 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最佳方法之一就是开展民族节日活动, 因为节日最能体现民族文化, 所以在开发过程中, 必须注重提升节日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节日旅游活动既可以反映出原生态文化内涵, 同时要反映现代人的生活, 使其文化韵味显得更厚重, 更具有意义, 就必须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 注入时代特色, 同时又蕴含民族人物、民族艺术等的传统文化元素, 才能有效提升节日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只有把云南地区少数民族节日旅游活动进行不断地开发、推广, 才能促使民族节日活动在经过几年前的发展演变以后, 逐渐向现代转化, 进而创造出符合时代潮流且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形态。同时, 一些云南地区民族节日活动中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文化风俗, 加强对民族节日旅游资源的开发还能不断增强民族向心力, 提高民族综合素质, 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摘要:云南地区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 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潜在文化旅游资源。本文主要依据云南地区民族节日的类型、深入分析了民族节日的特点, 然后提出了节日旅游开发的相关策略, 以期促进云南地区的旅游业又快又好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云南,民族节日,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燕.论云南民族节日旅游资源的开发[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05) .

[2]魏国彬.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J].大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8 (07) .

[3]黄泽.西南民族节日文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 篇8

1 民族旅游业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要求下,国务院2007年3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小康社会建设为中心,不断转变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旅游业成为了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

1.1 民族旅游业

旅游业又称为旅游产业,是以独特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为基础,以接待旅客为服务对象,通过一定的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游览、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民风,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利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旅游业是以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等资源,通过开发、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为基础,向旅游者提供少数民族特有的游览、观光、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1.2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发展,大部分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开始关注健康和休闲旅游。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不仅能促进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还能刺激消费,促进需求,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如餐饮业、旅店业、交通运输业、手工业、民族工艺业等的发展,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突出,发展空间较大。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引导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1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对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各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促进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民族文化和民族资源的开发,不断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开发,民族风俗旅游、民族观光、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得到了发展;第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为当地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餐营业、旅店业、交通业、手工业等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第三,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服务业中旅游业、旅店业、餐营业、交通业等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发展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不足。

2.2.1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其发展不仅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全力开发,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2.2.2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速度较慢,开发力度不够,造成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民族旅游资源未合理利用和开发,民族旅游资源浪费;同时,民族旅游业市场定位和旅游产品开发不合理,旅游业产品单一,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仅限于民族旅游观光和休闲,潜在市场未得到重视。

2.2.3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服务质量较低,产业发展缺乏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居民,受当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影响,民族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大多数人员没有受到正规的旅游业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缺乏服务意识,行业的整体质量较低。

3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能促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还能全面推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制约了当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采用相应的发展策略,全面促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3.1 重视民族旅游业,确立民族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资源丰富,当地各级政府应该重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特有的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充分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把民族旅游业作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心,不断培育和发展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培育成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产业,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3.2 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开发特色民族旅游产品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及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等利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旅游业时,应不断开发独特的民族资源,创新民族产品,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通过特殊的民族产品,例如,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图腾产品、民族饮食产品等吸引消费者,扩大旅游需求,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

3.3 大力开发边境旅游资源,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祖国的边疆,与东亚、东南亚各国接壤,边疆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居民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往来,文化资源独特。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打洛县与缅甸接壤,中缅边境民族经常进行边境文化交流和边境旅游,打洛县特有的“勐景来”风景区为中缅第一寨,是中缅边境的宗教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各地游客前来观光的主要景区。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大力开发边境独特的旅游资源,创新民族旅游产品,不断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3.4 合理开发和保护民族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开发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造成民族生态资源破坏,阻碍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及科教文化部门不重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造成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和破坏,阻碍了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和特色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民族旅游业,必须合理规划和开发,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等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具有独特的民族旅游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旅游项目和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忠斌.民族经济发展新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民族旅游资源 篇9

一、民族建筑文化

贵州位于中国的西南部, 山青水秀, 气候宜人。全省共有49个民族的同胞在这里栖居。其中, 苗、侗、布依、仡佬、水、彝、土家、瑶、回、壮等18个民族是贵州的世居民族。占全省总人口的38.98%。贵州各族人民, 依山傍水, 造就了风格迥异多彩多姿的民族建筑。“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与文化, 特别是与物质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并且通过物质文化与行为文化同精神文化发生联系”。特殊的地理环境参与和影响了文化的形成、进程和传承, 造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环境中世代居民生产、生活的创造、传承及其延伸的结果。可以说, 有什么样的民族生态环境, 就有什么样的适应这种生态环境的民族建筑。建筑受环境的影响, 首先表现在建筑的选材, 民居建筑由于受才力、物力、人力及交通可进入性的限制, 大多选择就地取材, 民族地区的石头遍布, 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首选建筑用材;其次, 必须考虑地形、采光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贵州亚热带的气候特点, 房屋的建筑风格就出现了“干栏式”的建筑结构。河网密布, 阻碍人们的交流, 所以风格各异的桥梁建筑就是贵州民族地区居民生活和生产上具有代表性的实用建筑。

二、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

贵州民族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 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 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方的多方面的生活状况, 政治和经济制度, 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 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1. 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

根据旅游资源的国家标准分类体系, 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有古城镇、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传统与乡土建筑、古桥等基本类型 (表1) 。

2. 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1) 地域性。贵州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黔南、黔西南, 其次是黔西北、黔北, 这些地区都有不同建筑结构的为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民族建筑。其中有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依山就势修建的“干栏式”建筑, 比如, 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吊脚楼。以及侗族的鼓楼、风雨桥等。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民族建筑形式主要有石板房。在黔西南的清镇、安顺、平坝一带, 这一地区的民族建筑多为砖石结构, 呈平面布局, 楼层多为4至5层。由于地形开阔也分布了一些防御性建筑和宗教建筑, 如屯堡建筑和安顺文庙等。这些民族建筑形式都是其他省份所不多见的。

(2) 资源内容丰富性。独特的民族环境提供了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原料, 是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所。因此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的特点, 如民居建筑、特色村落、古桥、古城镇、水工建筑等十多个基本类型。

(3) 资源组合好。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与自然风景相得益彰。在贵州民族地区, 有黄平、镇远的舞阳河与古城镇、宗教建筑和苗族文化的组合;安顺屯堡建筑与中原文化相结合。

三、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 对民族建筑文化缺乏认识

正确认识和定位建筑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的位置, 是民族旅游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民族建筑文化资源在漫长的形成过程中凝聚了人类对环境利用、适应的科学认识。从古人类的石器加工, 到夜郎时期的“干栏式”房屋建筑, 以及今天的民族聚落、村寨的布局等, 都自觉和不自觉地遵循“因地制宜”的意识或原则。各种各样的民族建筑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建筑的选材和选址上, 民族地区的居民利用自己的智慧, 尽量运用当地的资源, 就地取材, 使建筑和聚落布局、逐渐适应民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水文特点。具有相当丰富的科学内涵。但是, 在很多地方却仅仅热衷于交通、宾馆、餐厅、茶楼、游乐场所的修建, 现代旅游设施的建设重于对古民居和景观聚落的保护, 对于大量急需维护的古建筑的价值缺乏认识, 对周边生态环境也缺乏资金投入。黔东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古镇和苗王城、黔中六枝特区月亮河布依族民族生态园和紫云县格凸河景区、黔西威宁草海旅游区等许多地方, 传统的民居建筑都已破败不堪, 当地老百姓鉴于经济实力, 只能用一些木柱暂时支撑行将倒塌的旧房, 一些古老的寨门、城门、城墙、廊亭、祠堂、碉楼等公共建筑也大都缺乏修缮。

2. 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保护

对民族古建筑的保护一直都是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因为世界上得以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或者比较完整的遗迹几乎都是使用石料建筑的, 而贵州的民族古建筑大部分都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 即使侥幸免于虫蛀鼠啮, 也难以经受气候和时间的考验, 不少画栋雕梁都在无名火灾中灰飞湮灭。而在旅游开发中经常出现违规搭建或者移为他用的现象, 这就势必加速了古建筑的毁灭。其次, 在旅游开发中为了给游客耳目一新的感觉, 许多旅游开发者对待民族古建筑的态度是追求“修旧如新”而不是“修旧如旧”, 每一次整修都不是局部修缮而是整体重建, 这也造成了对古建筑的一次次破坏。不少古老建筑不论其始建朝代如何迥异, 最后往往都变成明清建筑式样, 甚至是上个世纪的面目。最后保护民族古建筑的一个关键是资金问题, 在各地方政府近来纷纷制定出台的保护性政策措施中, 大多将该建筑群的旅游收入抽取一定比例, 作为保护资金的主要来源。这样一来, 为数不多的民族古建筑又面临着过度旅游开发带来的伤害。

3. 对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缺乏管理

目前, 贵州各地相继建立大批以旅游为目的的民族村寨 (镇) 和旅游景区, 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文化起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传统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凡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命名的民族文化村寨或古城镇内的历史遗迹和古民居建筑都保存得较好, 而非命名的民族村寨及遗迹和古建筑都面临着破败、荒芜和消失的境况。黔中安顺市七眼桥共有八个屯堡文化村, 唯有国家和省政府命名的本寨与云山屯得到较好的保护, 而其他六个则是断垣残壁或被改建。位于贵州六枝特区新窑乡牛场坝苗族石头寨是一处以苗族石头房而闻名的村寨, 老寨因其挂牌保护而被完整地留了下来, 新寨则被现代新房所取代。另外, 据调查很多村寨和景区的管理部门对传统民族建筑保护意识不到位, 很多具有特色的古民居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缮, 有的已破损不堪, 甚至废弃;有的被撤毁新建;有的古镇街巷原有的遗迹与新修的现代建筑相互混杂, 完整的聚落格局和周边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四、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1. 开发原则

(1) 确立各区域的民族建筑文化开发主题。贵州民族地区的高原峡谷地形与人文活动共同孕育了丰富的民族建筑文化类型。在旅游开发中, 应结合区域实际, 寻求鲜明的建筑文化主题, 如兴义的峰林谷地聚落与田园耕作文化, 黔中高原的石板房建筑等。

(2) 自然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 突显文化的多样性。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 认识和了解民族自然环境, 增加科学知识, 培养正确的自然环境观。这样产生的旅游行为, 是文化旅游行为。民族建筑文化是人类在适宜民族环境中, 形成发展起来的, 是人地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物态、心理等特殊独有的现象。旅游资源的开发将自然与人文的整合是任何地区所追求的目标。贵州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景, 将与之和谐的建筑文化进行有机的叠加, 必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原则。由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的差异和认同产生旅游, 贵州民族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有雷同也存在差异。在开发时在挖掘自身优点的同时, 要防止其文化内涵的退化和丧失,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

2. 开发模式与对策

由于贵州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的东部, 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雨水充沛, 80%以上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300 mm, 全省湿度在70%~80%左右。在此条件下, 修建的房屋必须具备防潮的功能, 木架结构的“干栏”式建筑, 采取上层住人的方式就避免了湿气, 也避免了暖湿地区的虫蛇侵袭。贵州广泛分布的地带性森林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为民居建筑提供了丰富的木材, 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岩提供了丰富的石料。由于在贵州地区, 水系的二元结构特征, 大部分地区缺水。因此, 民居多布局在河谷和有泉水出现的地方。依山傍水的布局, 不仅风景优美, 充满诗情画意也达到了“木方水圆”的理想效果。因此, 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 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 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 建立优势明显, 特色突出, 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

(1) 大力普及民族建筑文化知识, 加强建筑文化旅游的生态意义。主要包括民族建筑的形成原因、建筑特点、科学价值、文化内涵、美学特征等基本知识。通过对这些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使广大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对民族建筑文化的欣赏能力, 引起旅游者对民族建筑旅游的兴趣。从而促进以贵州民族建筑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的发展。例如在介绍民族建筑的美学特征时, 可以说明贵州民族民居一般为三间正房, 以中间堂屋为中轴, 两侧对称, 圆直的木柱展现出挺拔有力的线条美和对称美, 象征积极向上的生命力;若为两间, 右边一间则为堂屋, 堂屋用于祭祀祖先, 一般不住人, 体现了以礼为基调的礼乐和谐美;房屋构架的檩、梁、柱皆用圆木, 保持了木柱生长的自然形态, 堂屋的围壁木板不能倒立, 蕴涵着“回归于自然”的象征意义。

(2) 着力塑造生态旅游形象, 确立各景区的民族建筑文化主题。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 根据景区的实际, 确立鲜明的生态建筑文化主题, 如安顺屯堡建筑文化, 通过对屯堡建筑的了解和认识体验600年前中原地区的民风民俗、花溪镇山村石板房建筑文化、西江千户苗寨建筑文化等。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强烈, 造就了不同的地貌条件。总体上说, 全省地势起伏大, 山地多, 平地少, 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 在此条件下, 各民族依山而建, 傍水而居, 尽量利用原始地貌环境中的坡、沟、坎、台等为地貌形态, 随高就低修建住房。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旅游景观, 因此可以在深入发掘地方文化的同时, 整合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结合区域实际, 丰富旅游产品的层次。

(3) 加强对现有建筑物的保护, 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进行生态恢复。首先, 体会“修旧如旧”的新含义。“修旧如旧”自老一代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提出以来, 一直被作为古建维修的重要纲领。“修旧如旧”的原则关键在“旧”字上。“旧”实际上就是古老历史的代名词。“旧”并非狭义的旧, 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表面上的陈旧破败, 而应理解为过去。“旧”还应有更加深层的理解, 它代表了古代建筑过去所具有的各方面的历史价值, 《雅典宪章》指出:“保护文物就是要保护那些饱含着千百年历史信息的历史见证”。维修古代建筑就是要让这些历史见证不致损毁, “修旧如旧”, 应理解为:在对古代建筑的维修过程中, 尽量保存那些含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成分, 并使它们在维修前后没有任何改变。

对已破坏的建筑物要进行生态恢复, 主要可以从加固地基, 增强结构, 更换材料入手。但是这些措施都会对古建筑本身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 对于木结构能不落架的就不落架, 能局部落架的就不全体落架。由于木结构建筑决定了它在自然条件下是会风化朽蚀的, 所以建筑材料的更换是不可避免的, 但应尽量保存原始构件, 能加固的不更换, 能墩接的不更换, 能替代的则尽量保持它原来的位置和形象。

(4) 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指旅游行业第一线的相关人员和建筑维护和保护的相关人员。我国历史悠久, 遗留下来的各个时代的古建筑相当丰富, 对这些古建筑进行研究调查, 需要大量经过专门训练的技术人员以及有关文物、考古、历史、民俗、美术、建筑、规划、结构等各学科的专家。同时工作在第一线的导游人员也必须具备基本的建筑知识, 这样才能指导游客欣赏和理解建筑的文化内涵。

因此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 不妨向在这方面做得较好的发达国家如日本、欧美等国学习, 在一些高等院校中专门设立民族建筑保存学科、出国培训一批民族古建筑保护专业的专家学者、专门培养专业人才。在对导游人员的培训时也可以加强对传统民居建筑的学习。在学习国外先进的保护措施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实际进行创新研究, 从而更好地保护传统民族建筑。

五、结论与讨论

贵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完整的、丰富而集中的建筑文化, 包括民居建筑、交通建筑、宗教建筑, 反映了建造它的时代和地区的各个方面的生活状况, 政治和经济制度, 同是也贵州各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代表。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地域性、丰富性及组合好的特点, 与民族自然风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必定增强景区的旅游吸引力。因此在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应该走生态旅游的道路, 发展以民族建筑文化为主的生态旅游, 突显贵州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建立优势明显, 特色突出, 多样化的旅游生态系统。但是, 它作为旅游资源, 在开发类型上, 又有一定的单一和局限之处;民族建筑的生态开发, 在贵州尚无完善和规范的先例, 因此如何对其开发利用和布局好, 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摘要:文化的形成和传播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贵州民族地区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建筑文化旅游资源, 本文以贵州为例, 说明民族建筑文化旅游资源的构成及其景观特征, 探讨民族地区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 认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应以“民族文化”为总的文化导向, 结合文化赋存的时间和空间, 综合发掘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 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建筑文化,旅游开发,贵州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著林洙编.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7

[2]王恩涌编著, 文化地理学导论 (人·地·文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7

[3]熊康宁杜芳娟廖婧琳:喀斯特文化与生态建筑艺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5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http://www.cnta.gov.cn/22zcfg/lvbz/zyfl/zyfl.htm

[5]王正贤著, 奇异的石头世界——贵州岩石载体文化[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6]朱健, 董恒信.浅谈中国木结构建筑的保护[J].山西建筑, 2005

[7]杜芳娟, 熊康宁.贵州喀斯特地区传统民居的旅游开发应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20 (2)

[8]杨明德等著, 贵州喀斯特环境研究[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9]杨晓辉著, 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10]张帅华., 对当前古建筑修复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民族旅游资源 篇10

云南省民族旅游发展现状

(一) 云南省民族旅游发展优势

我国云南省是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 共有52个民族, 其中人口超过5000人的少数民族共25个, 人口数为1530万人, 占全省人口数的35%左右。云南省少数民族分布8个自治州和29个自治县, 约占全省面积的70%左右, 尤其对于傣族、哈尼族、阿昌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等15个少数民族而言, 这些少数民族是世代居住在云南的特有民族。与其他省份相比, 云南省具备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在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 多样的民族文化与秀丽的自然环境成为了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着眼点, 对国内外游客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近年来, 云南省借助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使旅游业成为了带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仅在2013年, 云南省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44亿人次, 旅游业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 云南省已经建成滇西北“香格里拉”民族文化旅游线、阿瓦山民族风情旅游线等旅游专线, 培育了丽江、石林、香格里拉等世界品牌旅游地, 并积极开发了版纳泼水节、苗族踩花山、彝族火把节等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节庆日。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云南省正抓紧实施“111226”工程, 即建设1个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10个国家公园、20个旅游型城市综合体等。同时, 云南省还计划在未来三年内, 建设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产业特点的特色旅游村。由此可见, 随着云南省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力度的不断加大, 云南省势必会发展成为备受国际瞩目的旅游圣地。

(二) 云南省民族旅游发展劣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 云南省旅游资源开发不足, 尚存在诸多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有待开发和利用。国内外游客仅对白族、傣族、景颇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有所了解, 然而却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知之甚少。同时, 在行政区划的影响下, 云南省没有对跨州市的旅游景点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 缺少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性。其二, 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 多数旅游景区将建设重点放在自然景观开发上, 而不重视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引入, 使得秀丽的自然景观没有与多样的民族风情相融合, 削弱了游客长期停留的吸引力。其三, 旅游文化商品的档次不高, 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如扎染、蜡染、葫芦丝等制作, 采取面向大众的机械化批量生产方式, 使其失去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意味, 也失去了原有的艺术形象和价值。游客到丽江、西双版纳、大理等地去旅游, 见到的民族特色工艺品基本类似, 难以找到真正体现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其四, 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不少景区存在交通条件差、通讯不畅、水电短缺等问题, 不仅严重影响了当地旅游景区的形象, 而且还阻碍了全省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发展民族旅游, 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 统筹规划民族文化旅游开发

想要真正实现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旅游开发, 就必须做好统筹规划工作, 这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之一。换言之, 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必须以当地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 并在不断加强民族风情、歌舞表演、当地民族特色以及文化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的过程中, 重点突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 充分开发当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发挥出其各方面优势, 形成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这样不但能够使民族传统文化获得有效保护, 而且还能实现发展民族旅游的目标。例如, 在区域布局上, 昆明、玉溪可以着重突出古滇文化;大理则应当突出白族文化;丽江应以纳西东巴文化作为开发的重点, 以此来形成云南多样化、丰富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二) 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投入力度

在对民族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 必须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并在具体开发时, 加大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投入力度,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 为了确保保护经费充足, 应当设立专用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经费, 该项经费可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拨款, 也可以通过社会集资或是捐赠的方式筹集, 只有确保经费的充足, 才能使保护工作顺利开展。其次, 建立保护区制度, 通过设立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 建立半开放半封闭式的文化生态保护区, 部分对游人开放, 这样能够防止过度的旅游活动对当地人民的传统生活造成影响, 同时, 还应当尽可能抵制传媒的同化, 保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氛围, 国家和当地政府应当给予文化保护区一定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以此来确保相关工作的有序进行。最后, 要持续不断地加大对保护民族珍奇文化艺术的投入力度。一方面, 要做好古文化遗址的抢救与保护, 如古城、文物古迹等等;另一方面, 应当按照民族文化的类别采取切合实际的保护方法, 如对物质文化要尽可能使其保持原有的状态, 对濒临灭绝的文化应当实施保护性抢救,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进行深入发掘, 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作为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三) 重视民族传统文化产品市场建设

大量的实践表明, 旅游产品对游客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即产品的卖点如何, 直接关系到旅游经济效益, 而民族文化产品无疑是旅游产品中卖点回报率最高的一类。为此, 应当对民族传统文化产品市场的建设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 要对当地的旅游与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开发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 可以依托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及乡土风情, 大力开发集娱乐、参与和体验于一身的旅游产品, 借此来展现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和生活习惯。其次, 应当进一步推进民族文化旅游基地建设进程, 以民族村寨、历史文化名城、民族小镇等作为开发建设的重点。再次, 适当开发一些档次较高的旅游产品, 这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后, 要做好旅游产品的宣传工作, 利用现代的传媒、网络等, 对各种特色旅游产品进行大力宣传, 吸引更多的游客, 推动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

(四) 健全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的管理机制

建立民族旅游开发与传统文化保护管理机制的最终目的, 是促进当地旅游、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 该机制的建立需要以法律法规、行为准则以及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保障, 同时要明确旅游地相关机构和游客的权责, 具体包括社区、政府相关部门、旅游产品开发经营商等机构, 以此来使他们各司其职, 确保管理机制的实施。首先, 可由当地旅游主管部门构建完善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数据库, 对当地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统计, 同时制定分层、分阶段的开发方案。其次, 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对当地民族文化影响的评价标准, 采取可行的方法调控和审查已建与拟建计划对当地各个方面的影响, 为后续旅游开发提供评定依据。再次, 构建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的旅游信息咨询网络, 通过网络不但能够方便信息交互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 而且还可以借助网络, 大力推广保护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经验与方法。最后, 制定保证旅游服务设施与民族文化特色相协调的设计与建筑标准, 避免旅游开发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之间的冲突。

结语

民族旅游资源 篇11

关键词: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民族团结精神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103-2

0 引言

新疆的稳定与长治久安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而稳定靠的则是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作为一种精神,加强了社会各方力量的联系,拉近了各民族人民心连着的心,肩并着肩,朝着一个方向奋进。民族团结促使各族人民达到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1]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将2016年定为“民族团结年”。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探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更好地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一步促进新疆的稳定与长治久安。同时,也可以使“一带一路”战略及中巴经济走廊的更好地开展,促进新疆的繁荣发展。

1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的探析的必要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片养育了多个民族的热土,民族团结就像呼吸一样重要。民族团结作为一种精神,加强了社会各方力量的联系,拉近了各民族人民心连着的心,肩并着肩,朝着一个方向奋进。民族团结促使各族人民达到“五个认同”。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伟大祖国的繁荣安定,关系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了民族团结,就不能保持新疆社会的安定;没有了民族团结,就不能保证新疆经济的迅猛发展,搭上“一带一路丝绸经济带”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列车;没有了民族团结,就不能保证各族人民共享祖国发展带给我们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民族团结年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国自古就是统一的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历来是经久不衰,永恒的话题。民族团结的精神文化贯穿着历史的长河,流传至今。在党和国家的各级会议中多次强调民族团结问题,而新疆的民族问题又是长远问题,经过自治区的决定,将每年的五月作为为“民族团结月”,把民族团结问题得到显著成效,民心得到了穩固,化解了民族之间的阻隔。2016年3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决定将2016年定为“民族团结年”。这一举措是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第二次中央新疆座谈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和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全面推进民族团结事业的进程。

2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的探析

新疆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民族相伴共同居住的地方,历代人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共建美好家园,流传了许多自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也蕴含许多民族团结精神资源。民族团结精神资源在新疆的历史发展中是一朵美丽的浪花,让更多的人为此拥有了美好的心灵。

在新疆这片辽阔的土壤里抚育着47个民族,他们之间像亲兄弟一样,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相互融合,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彼此间的民族差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新疆少数民族流传着许多关于民族团结的谚语。古老的维吾尔族人民流传着一些俗语:“离群被雪埋,离众被风刮。离群者被熊吃掉,分裂者被狼吃掉。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指甲和肉分不开。金银财宝不算真富,团结和睦才算和睦。熬不过艰辛,就难得安乐;离开了和睦,就别想幸福。”[5]说明了要想干成事,就需要齐心协力。只有各民族团结友爱,才能共创美好生活!哈萨克族的兄弟姐妹中常常说道:“兄弟和睦,有饭吃,妯娌和睦,有马骑。 团结的可贵,在敌人面前才会深知。”[6]这两句号倒出了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克服一切阻力。乌孜别克族和蒙古族的同胞们说:“最伟大的力量,就是同心合力。 齐心的蚂蚁吃角鹿,合心的喜鹊捉老虎。”[7]充分的说明民族团结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只有各民族齐心协力,才能共创美好家园。

这些谚语贴近各种民族相互交往、相互融合的生活细节,使读者具体可感,将民族团结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表达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族人民相互离不开。以及各族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使我们更爱新疆这片热土,更爱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3 充分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

充分利用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对于新疆的安定繁荣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只有每个人从心底去理解各民族从古至今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正确理解民族间的差异,各民族才会从心底做到“五个认同”,才会坚定对建设美丽新疆的信心,才会坚定维护祖国的统一;才不会被极端分子利用宗教蛊惑人心,加以利用,才不会被西方的反华势力轻易收买,才不会被西方言论所收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的成就,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的探析,有利于维护边疆的稳定、维护社会安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富强、促进社会繁荣稳定、和谐。民族团结是催人奋进的号角,民族团结是昂扬奋斗的战歌,民族团结是热情与梦想擦出时代最美得乐章,它是各民族人民永不停歇的脚步。民族团结作为一种精神,整合着社会各方力量,凝聚着各民族的心,促使各族人民达到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只有各族人民从心底建立起共同的认同感,齐心协力担任起维护祖国团结统一责任,祖国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入共产主义。

4 结语

只有深入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的探析,才能使各族人民的思想对中华民族有强大的认同感,使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打牢各族人民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的思想基础。对这些传统文化的探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少数民族族的文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相互交流,彼此融合,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对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民族团结精神资源的探析,才能打击非法分子的分裂势力,才能打击三股势力,维护新疆的稳定,为建设美好新疆而努力!只有各族人民从心底建立起共同的认同感,齐心协力担任起维护祖国团结统一责任,祖国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入共产主义!

参 考 文 献

[1] 陈乐天,郝达富.关于加强新疆籍高校毕业生赴苏高校培养过程中“四个认同”教育的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13.

[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网页.

[3] 路玉甫.民族“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举行启动仪式[J].沈阳年鉴,2010.

[4] 《马恩选集》第二卷.第273-1978页.

[5] 高莉琴.维吾尔谚语与维吾尔文化[M].语言与翻译,1989.

[6] 许庆光.在互帮互助中加深情谊[J].兵团日报(汉),2015.

民族旅游资源 篇12

1 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必要性

1.1 文化是旅游开发的灵魂

1.1.1 旅游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文化活动

旅游不是纯粹的经济活动, 而是包括文化交流在内的一项社会活动。首先, 旅游者是依赖于一定社会文化背景而产生的。旅游者自身的文化素养、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环境都会对旅游者出游的动机和旅游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其次, 旅游资源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体现。不管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都含有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历史、科学、艺术和民俗风情等社会文化的内容。再次, 旅游业的发展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具体表现形式。旅游业的硬件和软件发展均离不开属于社会文化范畴的科学与技术, 离不开文化因素中历史的、艺术的、建筑的, 各方面的影响[1]。

1.1.2 文化资源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现代旅游学把旅游资源看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 也被称为旅游对象, 它是能够激励人们产生旅游动机, 诱使人们产生旅游行为目的的诸事物的总称。而文化动机是旅游动机的重要方面, 如考察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传统, 进行学术交流, 观赏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等, 文化资源成了重要的旅游资源。

1.1.3 文化资源的利用能够提升旅游竞争力

旅游业是一项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现代产业, 旅游业的竞争实际上是文化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尽管我国具有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 但文化更显得丰富多彩, 根植在文化土壤上的旅游产品才能有生命力。另外, 各地区逐渐兴起旅游发展热潮, 景区景点也是遍地开发, 但开发的自然风光及名胜古迹具有很多雷同性, 要想从当今激烈的竞争中取胜, 就要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中挖掘文化内涵, 凝练文化品牌, 创新特色旅游。

1.2 旅游是文化挖掘与保护的重要载体

1.2.1 发展旅游是传承和保护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

我国在几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了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们是祖先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灿烂辉煌的结晶。在当前文化资源的保护中, 资金成了最大的障碍, 很多地区在保护经费不足的情况下, 探寻出了通过发展旅游保护文化资源的新路子。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对当地文化的内涵体会最深, 随着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参与的程度越来越高, 就会逐渐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对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保护意识也会日益增强, 使人类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与保护。

1.2.2 开展文化旅游有利于丰富和优化文化资源

旅游业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行业。其创造的核心是文化品位的不断提升、文化内涵的不断升华和文化底蕴的不断丰富。如我们只能在历史书和小说中看到的盛唐文化、三国文化以及水浒英雄传, 无锡影视城通过创新利用, 造就了独具魅力的影视文化旅游, 不仅通过经营影视, 给观众带来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而且将拍摄场地作为文化的吸引物, 游客在这里可以引发一种遐思, 而这种文化遐思最能反映影视文化的特色, 产生独特的文化吸引力, 使文化资源的利用通过开展旅游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另外, 通过文化旅游的开发, 将会使文化资源不断优化、不断提升, 能够更好地诠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也能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观念。

1.3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交融, 优势互补

当人类历史步入当今时代, 文化与旅游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已成为发展的一种大趋势, 文化旅游同时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如文物保护业、博物馆业现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文物古迹的复修、重建和复原, 对文化产业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整合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 促进文化、旅游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加强旅游业与影视制作、出版、广告、演艺、娱乐、会展等行业的合作, 逐步形成集文物展示、流通、复制、仿制、出版、影视拍摄与旅游产品生产销售、文艺演出、休闲娱乐、观光等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从而推进产业升级及延伸产业链条, 提升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2]。

2 甘肃民族文化资源概况与旅游资源优势

2.1 甘肃民族文化资源概况

甘肃是个多民族省份, 有2个自治州、7个自治县, 自治地方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2.4%, 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39.6%。全省共有44个少数民族, 其中千人以上的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等10个民族;东乡、保安、裕固为3个甘肃特有的少数民族[3]。由于各民族分布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 在适应和利用各种不同生态环境的同时, 创造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丰富多彩, 主要由草原文化、宗教文化和民族风情组成。

博大的草原文化。甘肃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沿线和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以高寒阴湿山地和高山草原为主, 是甘肃主要牧场所在地。大草原养育了藏族、裕固族、蒙古族、哈萨克族、保安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包括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汉族在内的各族草原儿女共同创造了草原文化, 其中藏族文化、裕固族文化、哈萨克族文化是甘肃草原文化的主干。草原文化是游牧文化与多种文化系统的统一。从古至今, 在草原自然生态环境中, 相继产生了采集、狩猎、游牧、农耕、工业等多种文明形态。

神秘的宗教文化。宗教文化是甘肃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分布于各地的宗教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 是甘肃民族民俗文化的瑰宝。由于传入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 甘肃民族地区宗教文化逐渐形成了两大体系, 即伊斯兰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其中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哈萨克族等少数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藏族、裕固族、蒙古族、土族等少数民族信仰藏传佛教。

浓郁的民族风情。甘肃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特色各异、异彩纷呈的风情资源, 主要由服饰、建筑、礼仪、饮食、文艺、婚丧、节日、语言文化、工艺品等内容组成。从甘南草原到祁连雪山, 从原始森林到大漠隔壁, 从大夏河畔到黄河之滨, 在这广袤的地域里各少数民族辛勤耕耘, 繁衍生息, 创造和积淀了丰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并形成了浓郁鲜明的民族风情, 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明珠[4]。

2.2 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优势

甘肃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类型齐全, 特色突出, 互补性强, 对国内外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和不同爱好的旅游者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截至2011年底, 甘肃民族地区拥有A级景区27个, 其中4A级景区8个, 3A级景区5个, 2A级景区13个, 1A级景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7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红色旅游景区1个;工农业示范区2个。整体来看, 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5]。

从玛曲一路北上, 有秀美绝伦的“天下黄河九曲十八弯”之首曲景观、千姿百态的碌曲则岔石林、草原神湖——尕海风景区、全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夏河拉卜楞寺、藏区牧场——桑科草原、“花儿”圣地——莲花山、冶力关、松鸣岩、雄伟壮观的“黄河三峡”、佛教圣地——炳灵寺石窟、园林式公园——临夏红园、白牦牛故乡——天祝、天马下凡地——马蹄寺、亚洲距城市最近的冰川——“七一冰川”等众多高级别景区资源。可谓种类繁多, 特色鲜明, 为甘肃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

3 甘肃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对策

3.1 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为互动基础, 加强部门间合作, 建立制度化的协调机制

文化旅游是人们以参观人文旅游资源为主, 满足其文化旅游消费需求或精神需求的旅游活动。文化旅游具有新异性、知识性, 表现了异质文化的相互渗透, 反映了现代人们生活消费的趋势。甘肃民族地区不仅以神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客人, 极富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旅游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成了甘肃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整合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文化旅游资源归属多个部门管辖, 各部门权力相互挚肘、利益交错不清, 严重影响资源利用效率, 增加了资源整合的难度。所以亟需建立制度化的合作协调机制, 打破行业壁垒, 为资源整合扫清障碍。各地区应由市县政府组织, 成立民族文化旅游发展领导小组, 统一协调管理各地区文化旅游发展。文化旅游发展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需要许多部门紧密协作、密切配合, 需要政府主导、统一协调。成员由文化出版、旅游、宗教、民族事务、广播影视等有关部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组织编制本地区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及相关方针、政策;普查文化旅游资源并分类;对本地区文化旅游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协调各部门利益等。并定期召开会议认真研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深入各企业和景区 (点) 进行调研、了解情况, 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

3.2 树立统一市场观念, 凝练资源特色, 构建甘肃民族地区综合形象

甘肃民族地区地域相邻、资源共生、线路相连、产品互补, 并有着共同的客源市场, 进行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时, 各地区、各行业应树立统一的市场观念, 联合开发, 构建甘肃民族地区综合形象。公众通过对旅游目的地资源特色、环境氛围、文化传统、服务展示、公关活动等的全方位体验与感受, 形成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形象, 以此确立旅游目的地在空间竞争中的明确立足点和独特竞争优势, 以及造就其持久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促使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其中决定地区形象的核心要素是地格要素, 或地方特性, 旅游目的地的地格要素是由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特征。甘肃民族地区地貌复杂多样, 有山地、高原、平川、河谷等众多类型, 基本分为各具特色的三大地形区域。甘南高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 水草丰美, 牛肥马壮, 是甘肃主要的牧业基地, 草原游牧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影响深远;河西走廊以南地带, 藏族、裕固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 既有美丽的山川、草原, 又有壮丽的高原湖泊, 浩瀚无际的大漠戈壁, 古朴的民族文化保留完整, 一座座草原新城耸立在祁连山脚下;陇中黄土高原穆斯林聚居区, 主要包括临夏、张家川及其他穆斯林聚居区, 其中临夏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 黄河穿流而过, 是穆斯林主要聚居区, 伊斯兰文化和穆斯林风情独具特色。整体来看, 甘肃民族地区文化旅游区可划分为两大宗教文化体系影响下的三大地理区域。基于甘肃民族众多、分布广泛、各具特色的特点, 甘肃民族地区旅游形象的整体理念设计定位于“神奇山水之行, 多彩民俗之旅”, 综合口号为“畅游陇原神奇大地, 饱览西北民族风情”, 各文化旅游片区的宣传口号分别为“走进甘南草原, 寻梦佛国净土”、“观赏祁连雪景, 体验草原风情”、“感受母亲河之魂, 品位穆斯林文化”。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围绕综合形象制定自己的宣传口号, 如“甘南——香巴拉的呼唤”、“临夏——中国的小麦加”、“肃南裕固族——祁连山中的大山民族”、“阿克塞哈萨克族——马背上的民族”等等。

3.3 实施区域联动, 开发跨区际文化旅游的品牌产品, 确立在西北地区的鲜明特色

甘肃民族地区虽拥有高级别的旅游资源与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 但由于各地区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力量单薄等原因, 相对省内其他地区而言, 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 产业发展较为滞后。而且甘肃各民族地区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临夏、甘南文化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早, 并依托兰州中心城市的优势, 产业各要素渐趋成熟, 天祝、张家川、肃南、肃北、阿克塞地处相对封闭的区域, 受资源存量、经济基础、交通条件等的制约, 文化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各地区应本着构筑地域大文化、谋求区域联合的原则, 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指导思想, 按照“平等互利、自愿参加、优势互补、各得其所、逐步发展”的原则, 进行文化旅游资源的共享与重组, 旅游产品的更新与开发、区域旅游功能的划分, 共同参与相互旅游市场的开拓, 以及旅游企业的共同经营管理, 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6]。另外, 甘肃民族地区要加强与省内外邻近地区的合作, 利用省内外成功旅游品牌的辐射效应, 带动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全省形成以兰州、敦煌、天水为依托, 甘南高原、河西走廊以南地带、陇中黄土高原穆斯林聚居区三大文化旅游片区联动发展, 沿丝绸之路大漠风情游与回藏风情草原风光游两条黄金旅游线路分布的民族旅游经济带。继续加强甘川两省旅游业的合作, 完善“兰州-临夏-甘南-九寨沟”旅游线路的相关服务设施, 深化回藏风情旅游主题, 打造世界级精品旅游线路;利用丝路线的国际品牌影响力, 加大河西走廊以南地带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叫响河西走廊民族旅游品牌, 培育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路的新名片;实施“一县一品, 互送客源”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做大做强甘肃民族文化旅游品牌[7]。

3.4 提高社区参与力度, 强化公众主体地位, 实现文化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在民族地区, 社区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 是发展民族旅游的基础, 社区文化特色是民族旅游开发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由于民族地区居民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 对民族文化的内涵体会最深, 社区文化特色的展示需要社区居民的参与, 以恰当地体现当地的民风、民俗、民情, 这也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最大卖点。因此, 社区主体地位的确立是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成功与否的关键, 只有把社区参与纳入甘肃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战略之中, 使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文化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 才能实现文化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目前, 甘肃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文化旅游发展基本处于初级参与层次, 主要表现为:参与的人数少, 范围窄, 对文化旅游业的了解程度低, 处于被动参与状态。针对甘肃民族地区社会教育低、生产方式落后、资本积累不足等特点, 还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社区参与力度, 强化社区主体地位, 如:组建社区旅游社团组织, 增强社区参与权;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社区参与能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引导社区积极参与;以社区整体利益作为标准, 衡量和评估文化旅游项目与决策等[8]。

摘要: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互补性, 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为互动基础, 整合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是提升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甘肃民族文化资源概况与旅游资源优势的探讨, 提出了甘肃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对策: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为互动基础, 加强部门间合作, 建立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树立统一市场观念, 凝练资源特色, 构建甘肃民族地区综合形象;实施区域联动, 开发跨区际文化旅游品牌产品, 确立在西北地区的鲜明特色;提高社区参与力度, 强化公众主体地位, 实现文化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甘肃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旅游学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9-10.

[2]张利洁, 赵泽斌.对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开发问题的思考[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0 (3) :106-109.

[3]甘肃省旅游局培训中心.甘肃导游[M].兰州:甘肃新华印刷厂, 2001.

[4]彭岚嘉.甘肃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40 (6) :130-132.

[5]甘肃省旅游局.甘肃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名录[EB/OL].[2012-03-01].http://www.gsta.gov.cn/pub/lyzw/jqjs/lyzxflml/2012/03/01/1330587612013.html.

[6]杨振环.旅游发展重在区域合作[J].发展月刊, 2005, 17 (9) :48-50.

[7]刘红艳, 鄢和琳.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整合的探讨———以四川省九环线北端白马藏区与王朗自然保护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5, 26 (7) :30-32.

上一篇:移动数据库设计下一篇: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