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交流(共8篇)
民族交流 篇1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一门独立的科学。民族声乐是声乐艺术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声乐是通过前人不断摸索研究整理出来的科学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又用歌声透过音乐化的文字语言,融合各民族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最贴近生活,最能反映现实并能被广大普通百姓所广泛接受,广泛流传的音乐艺术形式。
我国民族声乐由来已久。相传古之蔡襄拜秦青为师,学唱三年,自以为学成,久而思归,秦青为吾之战行,并高歌一曲,响遇行云,声振林越,蔡襄始知不足逐不言去;春秋时韩娥寻亲不遇,归途沿街歌唱,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然而由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使民族声乐教育只能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承和发扬,故而发展缓慢。
近些年来学习民族声乐的人越来越多,民族声乐作为一门科学,时代赋予了它新的内容、新的要求。目前国际形势经济一体化、全球化,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文化艺术的交流,中国民族声乐要想在国际文化市场上占一席之地并使世界人民更全面的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的感情,进行交流势在必行。
一师生交流的重要性
民族声乐作品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声乐表演艺术形式必然会引来众多的声乐爱好者进行学习,课堂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场所。在课堂里,教师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学生通过学习实践学到技能,获得知识,声乐教师是授课者,是主导。教师的授课态度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影响大,过于严肃,学生对老师将产生一种恐惧心理,歌唱的欲望迸发不出来;过于急躁,学生将无所适从,心理上不平静,气息与声音的调整就不能得到稳定和平衡,结合不好,而过于简单粗暴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怕老师,怕上课,对教学方法失去兴趣。因此,授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心理性格和习惯,对他们抱着极大的耐心,循循善诱,使他们感到每次来课堂是件愉快而有兴趣的事。诚然,思想上的交流便于使学生放下思想包袱,认真的学唱,改变传统的学生只听老师单面灌输的习惯。师生双方有了思想交流,为科学地教与学奠定了基础。
而教师教学还需要有更周密的计划与步骤:在声乐教学中,由于授课对象不同,年龄上、学历、经历和生活习惯上,有的还会在生理、心理和智力上,对此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在遵守基本声乐原理的同时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原则,灵活的对待。比如对年龄较小、学历较浅、智力尚不成熟的学生可采用简明易懂的语言,通过生动的事例或形象化的比喻进行教学,也可用具体简短的练声曲使他们在实践中去感悟。例:声乐方法要求学生在发声时保持深呼吸,“高位置”,“气沉丹田、横膈膜往外扩张”状态,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教师往往告诉学生用“打哈欠,闻花吸气”的感觉体会“深呼吸”的状态,用“哼鸣”、“哼唱”的感觉体会“高位置”的方法,而用“边抬钢琴边发声”的办法感觉气沉丹田的横膈膜扩张与气息支持状态。另外,声乐教师常用一些抽象的词语来启发学生辨别自己的声音。例:声音虚、硬、紧或靠前、靠后等,大牙打开、穿过去、落下来、顶上去、撑住、沉下来等等,这些词语都是物化的、抽象的,然而给学生的感觉是具体的.学生就在这些形象生动的启发中能容易地获得正确的感觉。
有些学生在学唱中顾虑太多,尤其恐惧高音,一到了唱高音就下意识地呼吸急促,全身肌肉紧张,声音就发抖,不圆润不结实,或者抬舌根、压下巴等等毛病全出来了。声乐教师此刻就要借助发声来进行训练了,比如用五个基本元音字母aeiou在两三个八度内唱好每一个音,找出几个最容易唱响,唱起来省力、轻松、圆润的音来练,练好这几个音再向上向下逐渐扩展音域,强调声音轻驰的特点是掌握高音唱法的重要前提,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克服这个心理障碍。
声乐教学的方法是形式多样的,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去体会去运用,学唱只是知道方法理论,自己做不到等于没学,只有真正地找到具体正确的感觉,才算将老师的方法学到,真正变成了自己的知识。
二民族声乐同其他相关音乐艺术形式的交流
“情动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则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则不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古人的认识是很深刻的,民族声乐是综合艺术,歌唱艺术的发展同声乐教育的发展总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歌唱艺术水平往往反映着声乐教育水平的高低。自17世纪到20世纪,每个世纪都产生了许多世界级的歌唱家,而产业革命中先进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文艺的进步,在西欧,特别是意大利,那些歌唱家与声乐教育家经过不懈的努力,在歌唱艺术实践中探索到人声艺术的奥秘,并用科学的理论揭示了歌唱发声内在的自然规律,他们创造的意大利美声学派表现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世界的领先地位。为人类声乐艺术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地域的限制和对声乐技巧的保守、封闭等原因,意大利美声学派的演唱方法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因此,在探索钻研声乐技巧方面,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现在,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在老一辈艺术家及民族声乐教育家们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下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我国的民族声乐教育没有完全形成科学体系,故而要想更大发展,应取长补短,合理利用的原则吸收西方美声唱法的某些科学技巧,这就更应该加强双方的交流,从而达到借鉴改进的目的。
美声唱法强调歌唱器官的器乐性,即指人的自身的歌唱,发声器官外还要有整个身体歌唱发声的参与意识,要求整个身体向外舒展,腔体上下贯通,胸腔、咽腔、头腔、鼻腔混合而成的共鸣腔感觉,讲究声音的美感和整体性。对民族声乐教学研究而言,这有利于启发帮助树立歌唱发声的整体观念,全身处于兴奋的积极状态,获得支持歌唱发声的固定、稳定的感觉就能够形成。用“打哈欠”的办法打开喉咙是声乐届人尽皆知的方法,人在“打哈欠”的同时,喉结自然会下降,软腭会自动抬起,咽腔随着“打哈欠”的动作打开上下距离扩张了腔体的空间容积,使声音的共鸣通道宽畅,有利于气息流通,而美声唱法中“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歌唱发声是类似于民族声乐教学“打哈欠”状态,打开喉咙,使喉结稳定在喉位上,让声带在拉紧的状态下积极工作。但演唱者感到困惑的是,很难在歌唱发声的整个过程中始终维持“打哈欠”的状态,而“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不仅能使演唱者的喉结很容易地稳定在低喉位上,而且可以自如松弛地“打开喉咙”,这是值得民族声乐教学方法借鉴和运用的。
我国的民族声乐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民族小调、词令、说唱、曲艺戏曲都是我国民族声乐形式的基础。通过交流了解其他各类类别的艺术形式,对我们真正地学习和掌握民族声乐方法具有很大的作用。
翻开历史的乐章,我国的民族声乐探索道路曲折多变,渊远流长。汉时的清商乐中的歌曲,风格婉柔,曲尾常用虚词唱出的拖腔谓之“送声”,一唱三叹韵味无穷;隋唐的民歌常用七音或五音的结构,句中和句末往往加衬词称为“和声”,唱和有致;宋元时的词体歌曲小令的演唱特点是架虚声,纵弄宫调,荡气回肠,悦耳动听。而长调的特点则是:“大率垂起轻杀,故曰浅斟低唱”,娓娓动人;明清时的弹词唱腔风格多样,《清稗类钞》,调贵柔婉。贵细静,贵情韵双绝,是指著名艺人俞少山的唱腔特色,而《海上青楼乐景图说》载同治年间马如飞的唱腔特点:”每句在最末一字前,故缓其腔,而将末一字另吐于后,有若蜻蜓点水光景,最动人听;戏曲的行腔用韵与表现手段:唱、念、作、打有其独特的风格。以京剧为例.其唱腔中运用的一种“脑后音”特点与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混声的唱法有异曲同工的之妙。“念白“则严格地注重字头、字腹、字尾的清晰灵活,有利于帮助学生做到字正腔圆。“作打”即手、眼、身、法、步,要求演唱者的表情自然而丰富,使歌唱者声情并茂,有效地结合可以真正地感染观众,与之共鸣。
三演唱者与作品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对声乐方法的学习进入作品训练、处理作品,声乐教师要求学生能理解作品,分析作品,就要求演唱者必须理解作品的曲调、语言、旋律、节奏等,了解作者与作品的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因为作品包含着词曲创作者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浓厚的感情,我们不能轻视与作品交流的意义,只有深入的揣摩,展开丰富的联想,结合正确的表现尺度进行二度创作,让心理活动与生活运动默契配合,把人的语言所表达丰富感情融化到优美的歌声里,做到人歌合一,才能真正地打动观众,成功地演绎作品,发挥其独特的表现魅力。
总而言之,交流的目的在于用新的观念代替旧的观念,用新手段代替传统手段,用科学方法代替民间自然状态相互交流、相互渗透,共同前进发展,加快民族声乐教育的步伐,建立中国声乐学派中民族声乐教育体系,使交流成为中国民族声乐教育与世界文化艺术传播的桥梁。
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之花常开不败!
参考文献
[1]邹本初著《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2]宋承宪著《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版
[3]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版
[4]周小燕编《声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 90年10月版
民族交流 篇2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真抓实干,力排万难,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使全县形成了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将民族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一)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在全县发展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始终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为充分维护我县民族团结,成立了专门的民族事务协调机构,组建了领导班子,各乡镇(街道办)在矛盾调处中心的基础上相应成立了协调和处理民族问题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书记任组长,各工作片片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全体片员及各民族村党支部书记,各民族村设2-3名联络员,形成了大调处网络,同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切实解决存在于民族稳定方面的问题,消除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因素,教育各族干部和人民不断提高执行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帮助他们解决必须解决和能够解决的问题。
(二)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民族基础。基层党支部班子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石,近几年,我县将合理选配民族村村干部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对少数民族村的“两委”干部逐步进行了规范调整。在选配民族村村干部上,坚持了三个原则,一是在群
众中享有威望,具有号召力;二是具备带领群众合法经营、依法致富的能力;三是有较高的思想素质,能够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在这三个原则的指导下,目前,全县4个民族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党支部均配齐配强了领导班子,而且以少数民族干部为主,使得各民族村党支部班子更加团结,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得到迅速的落实,成为党开展民族工作的一个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三)抓防范与调处纠纷相结合,确保民族稳定。为排查纠纷隐患,县委、县政府抓住清明、农忙等群众性纠纷械斗多发的重点季节做好超前防范,派驻工作组到纠纷苗头多、械斗隐患突出、宗族观念浓厚的地方进行重点整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抓典型培养,全面规范宗教管理工作和宗教活动。一方面抓好宗教管理工作典型,提高全县宗教规范化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抓好宗教活动点的规范化管理,带动和促进全县宗教活动走向规范,再就是抓好宗教教职人员的培养,带动信教群众的转化,从源头上减少和降低了民族问题中的不安定因素和矛盾事件的发生。
二、广泛宣传,加强教育,将民族团结意识深入民心(一)重视发挥宣传手段的作用,努力提高群众思想认识。搞好民族团结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团结产生凝聚力,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民族团结问题,要实现民族团结,必须首先让人民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个问题,经过专题会议研究,决定将每年的十月份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出动宣传车、张贴标语、举办专题讲座及村内广播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除此之外,充分发挥媒体的重要作用,通过电视讲话、宣传片等形式扩大宣传范围,强化了宣传效果。
(二)注意发挥阿訇和民族村村内积极分子的作用,做好各项工作。每逢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县委、县政府都要对阿訇、民
族村积极分子进行走访慰问,与他们共度佳节,做到了“平时常联系,工作勤沟通”,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宣传工作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突出重点与面上相结合,重点宣传少数民族的基本知识和风俗习惯,宣传民族团结方面的典型,从而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使我县各民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谅解,进一步巩固发展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通过不间断的宣传工作,使我县涉及少数民族的矛盾事件发生率基本为零,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和谐稳定。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各民族村融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大潮中
(一)加强少数民族村的民族法制建设。在每个民族村(城内街道)设立一名法制宣传员,建设一处法制宣传基地,推行村委会代表(城内社区代表)、宣传员、教师“三员”普法,实施好法律条文送到家、学法用法抓到家、宣传责任定到家的“三到家”教育。各民族村在乡镇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都建起了文化室或宣传教育室,在各村主要街道制作了一些宣传栏,形成了法制宣传一条街。各民族村在本村醒目位置粉刷张贴了永久性标语口号,从而使各民族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不断完善处理民族矛盾和突发事件长效机制。坚持“五个利用”,即利用宣传教育预防矛盾、利用信息情报发现矛盾、利用应急机制解决矛盾、利用解决问题减少矛盾、利用责任追究避免矛盾。建立了由统战、民族、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深入开展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在全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民族工作网络,及时了解和反映民族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定期分析、排查重点人员和重点对象,对民族领域深层次的信息和动态苗头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早发现、早介入、早控制、防患未
然。在发生问题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同一个问题在其他单位或在本单位再次发生,同时对在民族宗教工作中严重失职、处理不当、逃避推诿、贻误时机,造成越级上访、矛盾激化,酿成重大事故和重大社会危害的,依照党纪政纪的有关规定和国家法律,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从而使全县民族稳定工作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
(三)加快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近年来,全县四个民族村的产业结构调整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形成了种植结构多元化、农牧渔、工商服等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积极鼓励少数民族群众走出家门,外出务工经商。工作中,一方面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观念,大力提高外出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技能,另一方面是扩大外出少数民族群众就业渠道。通过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使得我县少数民族群众的人均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正走上了富裕路,极大地促进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从“猴吃蜜糖”谈民族文化交流 篇3
在十二属相中,猴是比较受人尊重的,因为猴子是贵族。您看,他老人家的名字就是由侯爵与子爵两个爵位组成的。所以,尾巴总是翘着。不过,猴子也有着人类几乎所有的毛病,比如贪吃。有桃子必吃,见好处必捞,看见漂亮姑娘更是要围将上去讨要食品,贪心起来甚至去打捞水里的月亮。生活中与猴子相关的常用语有:“猴吃麻花——满拧”“猴吃蟠桃——满不在乎”和吓人的“杀鸡给猴看”等。也有将猴子与食品连在一起的,比如菌类“猴头”、药材“猴枣”。
但在笔者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与食物相关的猴子,莫过于吹的糖人——“猴吃蜜糖”。
天津吹糖人的小贩,会挑一副担子走街串巷。担子由前后两个木箱组成。前箱下边放置一个小煤炉,炉上放着一只小铜锅,锅内盛有糖稀。木箱上钉着一个H形有孔的木架,吹好的糖人有根竹签撑着,可以插在木架上。这后面的木箱放些煤球、扇炉子的破扇等杂物。
小贩将担子挑到胡同口,放下担子,见有儿童围拢过来,即把后面的木箱移过来当凳子坐,然后将前箱推向前,以便伸手从铜锅里取糖稀。吹糖人的糖稀是以麦芽为料熬制的,吹得时候必须加温,否则硬邦邦的无法吹。吹时,小贩用一根吹管挑出一圈糖稀,根据买糖人小朋友的要求,吹出金黄色的苹果、西瓜、葫芦、小鸟、老鼠偷油、猴吃蜜糖……还有的小贩会在木箱上放一转盘,盘上格中有从简单的糖饼到复杂的龙凤等不同图案的糖人儿,孩子花一样的钱,全凭运气得到糖圈圈或是一条活灵活现的糖龙。
糖人儿分两类,一是用麦芽糖稀吹出来的立体的动物或人物形象。另一种是用小铜勺盛着冰糖稀直接在石板上画出来的糖画儿,粘上小木棍,待晾凉后用小铲一撬即得。笔者幼时最爱的“猴吃蜜糖”是用麦芽糖稀吹出来的。那小贩就是一位心灵手巧的民间艺术家,一团糖稀在他手上捏捏吹吹,瞬间就出现了一个俏皮的猴子,尖尖的嘴,长而弯曲的尾巴,最实惠的是那猴用爪子捧着一个小碗,里面盛着甜甜的糖稀,真是好玩又好吃。上海也有在里弄中走街串巷吹糖人的,他们可以吹出五颜六色的水果和糖人,不过,那种染了色的糖稀有毒,不能吃。现在,街头上吹的糖人因为不卫生,已经很少有人吃了,有些合乎卫生标准的糖艺品会作为装饰物,出现在宴会的菜品碟头上。
大圣的血统
笔者生长在天津南市,是看着连台本戏《西游记》长大的。舞台上锣鼓响处,从后台蹦出一只猴子,连翻筋斗,全场观众顿时喜眉笑眼。再演到孙猴子凭着一根棒子打败了很多凶神恶煞的“大花脸”,更让孩子们看得过瘾。待到上学念书了,才知道舞台上大闹天宫的孙大圣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吴承恩是中国人,《西游记》是中国小说,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是假想的中国仙境。所以,对于孙猴子是国产的,在幼时的笔者心中,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对于孙猴子的血统,胡适博士却有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从印度进口的。”(《〈西游记〉考证》)学者郑振铎先生1934年在《痀偻集·西游记》中也指出:“孙悟空的本身似便是印度猴中之强的哈努曼(Hanuman)的化身。哈努曼见于印度大史诗《拉马耶那》(Ranmayana)里,而印度剧叙到拉马的故事时,也多及哈努曼。他是一个助人的聪明多能的猴子……在印度,他是和拉马同样为人所熟知的。(至于)什么时候哈努曼的事迹输入中国?是否有可能把哈努曼变成孙悟空?我们不能确知。”只是留给了我们追溯考证的一丝线索。
其实在印度,有关猿猴的故事非常多。直到现在,印度古典舞中还保留有猴神协助拉马攻打恶魔的节目。那么,印度的哈努曼和我们的孙悟空是否系偶然的巧合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国古代佛坛讲经,常有援引故事阐明经义的通例,它最早起源于印度,然后渐及东方,在汉魏时期输入我国。早在三国译出的《六度集经》卷五的《国王本生》的神话传说中,就描绘了人王和猴王率众猴与邪龙搏斗的故事,它是据此敷演光大的《拉马耶那》的前身之一。学者陈寅恪先生1930年在叙有顶生王升天大闹天宫的故事以及《拉马耶那》哈努曼的故事时,认为:“殆因讲说《大庄严经论》时,此二故事适相连接,讲说者有意或无意之间并合闹天宫故事与猿猴故事为一,遂成猿猴闹天宫故事……此《西游记》孙行者大闹天宫之起源也。”(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二分册)此说是有道理的。
从现有资料看,孙悟空的形象较早出现于宋元之间。现广东省博物馆陈列着一件元代的唐僧取经瓷枕,上面绘有孙悟空手持如意金箍棒的画面,颇矫捷威武。瓷枕上《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皆已齐备,说明当时取经故事已经广为流传。后来,吴承恩之所以能写出《西游记》,是根植于当时社会现实的结果,体现了作者痛恨秦汉以来的专制王朝,寄希望于神魔世界的豪杰之士,来表达“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二郎搜山图歌》)的创作思想。
在文学研究领域,曾有人因中国神话散亡仅存零星而谓我民族为“不富于想象力的民族”。其实不然。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夔一足,越人谓之山臊,人面猴身能言。”(见《国语·鲁语》韦昭注)的记载到《吴越春秋》《搜神记》《补江总白猿传》《古狱渎经》《陈巡检梅岭失妻记》等都写过猿猴成精作怪的故事。
可见,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既不是中国猴,也不是印度猴,而是混血猴。这就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
远赴印度学制糖
那么,我们日常食的糖,其制糖工艺是否也是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呢?答案是肯定的。
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糖类)、蛋白质等7大类,而碳水化合物中的一个葡萄糖分子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后即可释放出一定的热量(能量),所以食用适量的甜味食物,对人体是很有益的。
在我国的古籍中,“糖”字出现的较晚,最早出现的是“蜜”“石蜜”“饴”等字。蜜指蜜蜂采集花粉酿成的甜汁。石蜜是什么呢?《异物志》说:“交趾草滋大者尽数寸,煎之凝如冰,破如博棋,谓之石蜜。”那么,什么是饴呢?《本草纲目·谷部》:“饴即软糖也,北人谓之饧。” 饧又是什么呢?《辞海》说:“‘饧’,古糖字,亦作 ,后特指用麦芽熬成的糖。”也就是前面我们讲的制作吹糖人的食材。现在我们清楚了,“饴”指软糖,“ ”是“糖”的古字。“饧”字古时泛指糖,后世则专指用麦芽熬成的糖。
那么“石蜜”到底是糖还是蜜呢?这个答案在《唐书》中有:“番胡国出石蜜,中国贵之。上遣使往摩伽池国取其法,令扬州煎诸蔗之汁于中厨,自造焉。色味逾于西域所出者。”原来,“石蜜”其实不是蜜而是糖,这种“取糖法”是我们派留学生去“取其法”而学来的。这样,我国古代制糖技术的脉络就基本清晰了:“蜜”“饴”“饧”我们古已有之,甘蔗却是不知什么时候引进的。
甘蔗这种植物,其原生地似乎不在中国。“甘蔗”这两个字也很可能是音译,因此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写法也就五花八门,《子虚赋》为“诸蔗”,《杖铭》为“都蔗”,《神异经》为“ ”。同时,甘蔗传到中国之后经过长期栽培,品种繁多,应用也各有不同。
季羡林先生在《季羡林人生漫笔》中说,“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张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拿走的,正面写着一段佛经,背面写着关于印度造糖法的残卷,几经辗转传到了我的手里。”季老惊喜欲狂,啃开了这个硬核桃,解决了学术上的不少疑团。季老考证认为,“糖”这个字在西欧各国语言中都是外来语,来自同一个梵文“sarkara”。这就充分说明了欧美原来无糖,糖的原产地是印度。中国在唐代之前能够自制蔗糖。当时,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学习制糖法,说明印度在制糖技术方面有高于中国之处。中国经过学习后自己在制糖方面“色味愈西域远甚”,如此看来,糖本身虽然是个小东西,然而却驮着长达千年的中印文化交流史。
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在不断交流中成长的。不能说世界上的文化是由哪一个民族创造的。文明与文化一经发现,人们感到对于他们有好处,就必然会相互学习与交流。可以说,从古至今在世界上还找不到一种文化是不受外来影响的。但是这种交流是复杂的,比如印度的制糖技术是先进的,但也有东学中国的“白糖”(称为“cini”),西学埃及的“冰糖”(叫做“misri”)。如此的文化交流才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世界与中国的制糖工艺史是复杂的,本文在此不便详述,仅从“猴吃蜜糖”的小故事,便可窥一斑民族间文化交流的魅力。
(下期预告:锅巴菜与契丹文化)
民族交流 篇4
1 西部地区民族体育发展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西部地区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自身基础设施、经济等各方面的限制, 体育的发展在西部地区还显得不够理想。从2008年进行的体育人口统计来看, 我国体育人口的总数大约在35%左右, 但是我国的西部地区体育人口则仅有不足16%,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西部民族体育的发展则主要集中在乡村、城镇等地, 其普及率和体育开展的程度通常显得非常的低, 同时很多的民族体育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 开始在逐步走向失传的地步。而根据调查研究显示, 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文化资源主要存在以下的现状。
1.1 体育资源丰富
西部地区主要包括新疆、宁夏、青海、四川、重庆、贵州、广西等地, 其总面积为全国的71%, 人口为全国的30%。其中, 少数民族的人数更是占到了全国少数民族的90%。同时各个不同的民族因为其地理条件和文化的不同, 有着其独特的民族体育文化, 如蒙古族被称为“男儿三艺”的摔跤、赛马、射箭;回族的踢毽、拔河;藏族的赛牦牛;苗族的荡秋千;壮族由青年男女表达爱情转变为对抗性比赛项目的“投绣球”;僳傈族的“上刀杆”、“下火海”;侗族的抢花炮;土家族的骑木马 (高脚马) ;瑶族的打陀螺;高山族的放风筝;哈萨克族的“追姑娘”;布朗族的藤球等等。
1.2 民族体育项目过于分散, 规模小
通过对大量的文献的调查发现, 少数民族体育在分布上呈现出过于分散的特点, 并相对封闭。由于少数民族大都聚居在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的地区, 使得体育项目显得比较分散。如白族的体育项目“霸王鞭”、土家族的传统运动项目“毛谷斯”等知名度却相对较小。同时很多的少数民族因为其生活比较封闭, 其民族体育项目相对比较少, 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的交流。
1.3 对发展民族体育自身的重视不够
民族体育不仅是对体育的延伸, 同时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 民族体育也在不断的变化。以往的强身健体从而可免受外敌入侵等开始被逐步的淡化。而在时代的潮流中, 其交流的功能却在不断的提升。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发现, 现阶段我国的部分民族体育运动项目已经不存在。而这些原因是因为原来生活贫困, 很多民族则以篝火、摔跤等作为娱乐项目, 而现阶段因为村村通、通电视等, 从而使得人们很多的业余时间都集中在电视机旁。
1.4 对民族体育的优势认识不足
西部地区拥有很强的地理、自然环境和文化等优势。因此, 对民族体育的开发通常在这几方面下功夫。而在很大程度上, 没有对自身的优势做到充分的认识, 而仅仅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开发。而借助其独特的民俗环境和地理条件, 对观光、攀岩等进行深度的开发, 从而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但是在西部地区却显得很少。
因此, 结合上述的理由, 加强对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文化交流, 对提升民族体育的影响力具有很大的必要。
2 民族体育交流平台构建的作用
2.1 可有效的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通过对民族体育文化的交流, 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如在云南江城的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其开展的中老越丢包狂欢节, 其实质就是以在三国藤球、丢包和陀螺作为比赛项目。通过这种传统型的民族体育的交流, 并以民族价值和道德作为底蕴, 从而使得民族体育文化能够传承。
2.2 可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族体育作为一个民族体育文化和精神风貌的反应, 通过其在比赛中的交流, 使得其更具备鲜明的民族特征, 同时通过其频繁的接触, 使得广大的参与者能够快速的进行思想交流, 从而产生思想上和情感上的碰撞, 以此更好的增加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间的了解, 并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2.3 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不同民族体育间的交流, 加大了对民族区域的宣传力度, 同时让更多人了解到民族体育和区域, 并以此带动当地体育旅游的发展, 进而拉动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 西部地区民族体育交流平台构建
3.1 民族体育核心功能构建
充分挖掘西部地区民族体育发展的共性, 通过对共性的挖掘, 从而找到民族体育交流的落脚点, 是对其核心功能构建的基础。通过对其需求进行分析, 将民族体育核心功能因为人群的不同, 分为理论研究、健身休养、娱乐、青少年比赛和运动员比赛等不同的功能模块。通过核心功能, 我们可以看到, 该平台可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拓展, 从而使得民族体育的交流扩展到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如针对运动员比赛, 则主要选取其中运动量比较大的民族体育项目, 并对运动员素质要求比较高的作为云顶项目;青少年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者, 通过该核心功能, 可有效地对民族体育进行传承, 同时也可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娱乐则主要针对公众, 通过对一些娱乐性比较强的民族体育发扬, 从而使得民族体育和现代健身进行融合;健身休养则主要针对那些注重休身养性的体育项目的交流;理论研究交流则通过对上述不同项目的交流, 从而在学术层面对民族体育做进一步的发扬。
3.2 民族体育交流平台构建
3.2.1 交流性原则
交流是该平台构建的基本点, 也会出发点。因此, 对该平台的设计其主要通过构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体育项目的文化交流为主。
3.2.2 多样性
要实现对西部地区民族体育的交流, 就必须让不同的民族体育都融入到该平台, 从而才能够形成交流的氛围。而正是这种交流, 使得该平台更具备多样性。
3.2.3 层次性
对该平台的设计, 将形成政府层面、民间层面的多层次交流体系, 从而形成对活动组织的有效性和协调性、整体性。
3.3 平台设计
对该平台的设计, 从一定的意义来讲, 其基本处于一种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转化, 同时其为开放性的非平衡系统。通过借助西部地区统一组建的民族体育交流办公室, 对在民族体育交流中所有的信息进行统一的分析, 并对其进行重新组合, 并将所有获取的信息通过统一的形式, 对外进行开发。而其中的不同形式使得对民族体育的开发有了不同形式和方式, 并具备以下的功能:
3.3.1 组织功能
通过对该平台的设计, 使得原本杂乱无章的西部体育交流从无序变为有序, 并通过统一的形式对外形成交流。而这种有序状态, 是以该平台最基本的组织功能作为基础。
3.3.2 宣传功能
通过统一的组织, 改变了过去的通过小规模的对民族体育的宣传, 进而通过统一有序的宣传平台, 并大量借助其资金优势, 从而使得该平台更具备改变以往的各地区、各地方政府各自为战的状态。而在该核心平台中去凸显出来的还包括信息渠道。该渠道包括对外和对内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和传播。通过西部地区民族体育交流平台, 其必须体现出来的就是如何对民族体育进行组织, 以什么样的形式对其进行组织。而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 其可以通过表演+旅游+…等多种方式复合的形式进行发展。但是, 针对上述的形式, 其不是简单地活动, 而是通过民族体育作为卖点, 从而拉动当地旅游的发展。民族体育在这里可以看成是一种主导活动, 同时也可被看成是一种辅助。
从具体的方式来将, 如以交流为主要目的的民族体育, 可以将其设计为比赛+旅游+交流的方式。通过西部地区民族体育办公室的组织能力, 对西部地区不同的地区进行筛选, 如在云南进行交流和旅游之后, 再到四川进行旅游和交流, 通过这样的方式, 可以使得交流者劳逸结合, 同时还可促进当地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对民族体育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可以将这种形式设计为表演+比赛的方式, 如针对民族体育中的摔跤, 其分布也不同, 则可以通过不同民族间的表演和比赛实现对民族体育的交流和进步。而这种方式也将复合式的交流方式形成尝试, 从而形成通过交流促进发展, 通过民族体育拉动地区和民族经济发展。
3.4 平台宣传的方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获取途径来源的多样化, 要使得民族体育真正让人们所了解, 则必须借助现代宣传平台成为统一发展西部民族体育的必然要求。通过这种方式, 使得其成为统一宣传的窗口。而这种宣传方式的选择可通过平面媒体、网络平台对其进行宣传。从而在西部地区借助有限的资金, 集中力量进行宣传, 使得其更能够进行好的宣传。而网络平台则通过在建立统一的西部地区运行政务平台、微信宣传平台。
4 结束语
西部地区民族体育因为其自身的独特的地理资源, 有着强大的优势, 但是西部地区对其自身民族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在认识上的不足, 从而导致其在民族体育的开发方面显得落后。本文对西部地区构建民族体育交流平台, 不仅可有效的促进对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进行保护, 同时也可以在进行保护的同时, 促进当地旅游等各方面的发展, 从而实现对地区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
摘要:从西部地区民族体育构建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并指出构建交流平台的作用, 同时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 对交流平台进行了初步的构建。
关键词:西部地区,民族体育,交流平台,构建
参考文献
[1]李延超.民族体育的生态与发展[D].上海体育学院, 2011.
[2]赵波.贵州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 2013.
[3]章颖.构建闽台两岸太极拳交流平台的可行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7.
[4]李乃琼, 王敬浩.中国—东盟跨境民族的体育交流与发展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 (6) :128-132.
[5]戴海波.呼伦贝尔地区蒙古族及三少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少数民族学生识字教学交流 篇5
石棉县回隆乡中心小学:李锡科
识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不断深入,小学阶段一、二年级的识字量明显增多,那么,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如何让孩子们有兴趣而又有效的识记生字,成了摆在小学低段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难题。众多语文老师把识字教学的经验作了一次又一次的归纳和总结,形形色色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呈现在我们眼前。但是,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学校的语文老师,在突破了低段语文教学的种种困难后,还要思考的是少数民族同学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如何有效识记生字的特殊问题。
少数民族同学的语言环境不同,对事物的表述也就不同,就石棉县回隆小学来讲,彝族同学占了80%以上。彝族同学一年级入学时,能听懂汉语的没有几个,会通顺的讲汉语的几乎没有。对汉语意思的理解更存在问题:因为彝语语法与汉语语法是不同的,比如汉语中讲(您吃饭没有?),而彝语的语法顺序则是(你饭吃了没有?)。所以在同一班上,要让彝族同学理解老师一句简单的话,是十分困难的,在识字教学中,加上要进行理解和识记,困难就更大了。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识字教学,是每一个少数民族地区语文老师难题。在这几年的少数民族地区一线识字教学中,我个人有一些体会,仅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老师共同探讨、分享:
一、图形理解识字
尽可能利用各种各样的图画、实物,在出示图画的同时,出示生字、生词。让学生认识图片,又认识生字。如教学“太阳”一词,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太阳,教汉族同学认读一次后,汉族小朋友就能联想到每天早上升起的“日头”。而彝族小朋友跟着老师读多遍以后,也不清楚什么是太阳,联系不到每天看到的太阳。没有联系,这个词就是空洞的。识记的效果就不可能好。可是在这个时候,能在黑板上画个太阳,或者拿出一幅太阳的画。彝族学生联系这个词就是实实在在的,在理解“太阳”就是生活中每天看到的那个红火火的东
西,再加上字形的分析与记忆,识记生词“太阳”这一学习过程就完成了。再低一点的学生,比如新入学的孩子,在教学“月、石、头、木、禾、竹等这些象形字时,最好能找到相应的实物或者是图形,这样下来,记生字的过程就突破了语言环境这一特殊的困难,就与汉族小朋友同样了。
二、改变语言理解记字
作为少数民族学生,因为母语不是汉语。他们很多人是入学后才开始接触汉语,所以即使他们读到二年级、三年级甚至是四、五年级,有许多的词语他们是完全不能理解意思的,在不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生字的识记,困难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我让部分彝族学生发挥其优势——当翻译。比如在教学:“蟋蟀”一词时,许多汉族同学听老师说蟋蟀就是蛐蛐。他们就能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加上字形的上分析与记忆,完成了这个词的识记过程。而彝族同学则不能。所以让知道蛐蛐是什么东西,在彝族语言里怎么读的彝族同学说出彝族语言里面的蛐蛐读作()时,同学们一阵大笑后就明白是什么东西。一下就突破了语言理解这一关,联系到实物加上字形分析,识记过程很快也就完成了。
抛开这些特殊的方法以外,我个人普遍、常用的识字教学方法归纳如下:
1、归类识字
从汉字的造字法来看,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几种,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学时,如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适当的归类,既对学生提高识记效果有很大的帮助,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大识记的范围。比如教学打字时,可以归纳出(拍、推、拉、拖、提、捏、招)等等与手上动作有关的字进行教学,举一反三。而且理解了提手旁这一部首的意义。
2、编儿歌识字
编儿歌识字是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识字方法,但是,不同的教师对汉字的理解也不同,编出来的儿歌也不同,当然学生对生的识记效果也同。我在编写生字儿歌时,尽量接近本地孩子的生活实际,有时候还加入一点地方性的口语,虽然不太科学,但是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成效就大大提高了。比
如在教学:“炮”字时,我编写的识字儿歌是“书包放到火里烧,爸爸给你放大炮”。在教学“界”字时,我编写的识字儿歌为“田字头,八当手,一撇一竖当脚走”。
3、随文识字
识字和阅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两大任务,大量识字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新教材的识字教学打破了单独识字的格局,更注重在阅读中识字,这样的随文识字改变了识字的孤立性,使识字有了具体的语境,更有利于汉字的识记。也就是说,阅读为识字提供了语文环境。在课堂上,首先,初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及所在的句子读准音。其次,诵读课文,再次出现这些生字、词的句子,划出这些生字,并提醒学生注意生字的认读,达到强化的目的,最后,在课文结束之前把生字、词提出来再次进行巩固复习,也可以让生字出现在与之相关的句子、课外知识或小有事中,进行拓展识字,既拓宽了识字渠道,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行之有效。
4、情境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这时候创设一个教学情境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比如:“让小朋友来当老师,让他(她)把自己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方法说出来,然后教同学们读、写”。小朋友的方法不重要,甚至有许多的是很笨拙的,但是在小朋友“说”的这个过程中,我为孩子们学习这个生字提供了情境教学的环境,他们会牢牢的记住,学习某个生字时,班上某位同学是怎么说的,他是怎么记住这个生字的”到了“识记过程”反复遗忘和重新记忆的过程时,他们记起这些字来就比一般的识字教学要快、牢。
5、快乐中识字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动力与源泉,兴趣是记忆最好的方法与技巧。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无论是汉族学生还是彝族学生,我感觉有兴趣学习的孩子,学习中找的到乐趣的孩子,识记是最快最牢的。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用这些方法进
行识字教学。比如:添减笔画识字法;学习了(白)字,让他们加一笔可以找到(百)字。学习了(龙)字,让他们减一笔,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尤)。让他们加一笔。找到学习过的汉字,他们在纸上划过去,划过来找不出来,最后我告诉他们:“你们还没有学习过”。这时候的同学们有的笑、有的气。虽然耽误了许多时间,但他们深深的记住了“龙”字,也复习了“尤”字。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中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猜谜语识字法、换部首识字法、找卡片识字法等等。
6、日常中识字
课堂教学中的生字是有限的。单独靠课堂上的识字量,是不能跟上阅读要求的。所以一直以来我对同学们说:“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汉字,有汉字的地方就可以学习。只要你处处留心,日积月累,就会比别人多认识更多的字”。
总之:识字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有一份快乐,有一份兴趣,有一份严谨,有一份信心。把枯燥的认字与识字变得轻松愉快,语文教学就会更上一层楼。
民族交流 篇6
吴仕民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广东省在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并将其概括为“三个无”、“六个有”和“六个优”,即无危房、无入学难、无欠账;有真正意义上的质量比较高的义务教育,有发展很快、质量较高的高中教育,有良好的教育设施,有相对均衡的教育结构和较协调的教育发展体系,有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民族教育地位优先、政策优惠、措施优化、机制优选、教师优待、服务优质。
郭向远总结了近年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取得的成就与经验,也指出了当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存在的困难。在谈到未来发展时,郭向远强调,发展民族地区基础教育,首先要强化政府责任,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要认真研究和解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完善办学结构,加强高中教学力量;减少辍学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要加强双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巩固和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等。
乳源瑶族自治县委书记段宇飞指出:在乳源召开此次会议,对于我们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扎实的工作来谋划和推进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要求民族工作部门把民族教育工作放在民族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今后的工作中制定明确的规划和具体目标,实施能够见效的工程,挖掘、用好、创新有关政策。力所能及地集中办学,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多渠道筹集经费,不断创新对口支援。继续做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巩固普九,办好民族寄宿制学校,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世界观教育。
主管乳源瑶族自治县教育领域的周志军副县长向记者强调:我们要有教育优先的意识,对少数民族有真情实感,求真务实的作风,勇于创新的精神,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把握机遇的意识。学习经验不是照搬经验,学习别人必须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新经验、新做法,走出各具特色的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据悉,广东省共有乳源、连南、连山3个民族自治县,7个民族乡。近几年来,广东省优先解决民族地区孩子读书问题,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从政策、资金、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倾斜;2005年,广东省率先将乳源等3个自治县作为首批16个开展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试点县,比全省提前一年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目前,广东省3个自治县近90%的学生可享受免除杂费义务教育,近50%的学生可享受“两免一补”;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省对乳源等3个自治县大力开展寄宿制教育;不断提高民族地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3个自治县和7个民族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巩固率和小学生升学率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广东省近几年的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和民族地区得到较快发展。
“脱贫就要先抓教育”这是乳源县委书记段宇飞的誓言,“不重视教育的县长是不称职的县长”这也是乳源瑶族自治县长邓建华的决心,正是在乳源人民上下一心的前提下,勤劳、善良的瑶乡人民抱着宁肯少吃一顿饭也要将教育进行到底的雄心壮志努力奋斗着。从此,瑶山脚下仿佛处处都耸立着一座座的教育大厦。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乳源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普通高考连创佳绩。高考上线人数一年一个新高,从2002年重点上线6人、本科上线58人,发展到2006年83人上重点本科线,上本科线335人,上线率达46.2%,跃居全市各县(市)之首。该校建校以来,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抓住新课程实验这一良好契机,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和瑶族孩子的特点出发,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民族交流 篇7
新中国六十年,既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在社会实践中,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和民族品质之间还存在诸多方面的错位和矛盾,这使得这段寻求现代转型和民族复兴平衡点的历史实践交织着曲折和飞跃、迷茫和信心、教训与成就的复杂图景。新中国美术就是背负着这样的历史职责展开的,这使得新中国美术已超出了美术本身,而鲜明地体现着这段历史探索。今天,我们处在民族复兴之路的新起点上,同样要面对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回溯新中国美术六十年历程的目的,一方面为了明确民族复兴是这段历史所内含的总体目标,另一方面以此为基准对六十年美术的历史成就与误区、经验和教训进行揭示和判断,为今天的美术提供启示、经验和鉴戒。
[批评]
本期的一篇文章对“第六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的某些环节发表了看法,坦言它们“不当”。当然、未必所有的读者都赞同这一观点,但我们认为,只要以建设的心态发出质疑且有理有据,批评就有存在的理由。
[前沿报道]
民族交流 篇8
2012年3月1日我回到了我的工作岗位, 再次分析了上学期以及这几年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 让我再次下定决心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班上优秀的学生来激励和带动班上的其他学生。就尝试性的将这种“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班级, 到目前来看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班上绝大多数学生开始对数学感兴趣了, 开始主动去学习这一学科了, 当然他们的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作为一位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 我有义务将自己的做法与大家分享, 力争能为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自主学习是一种与传统的被动接受学习相对的现代化学习方式, 它是以学生自身作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学生自身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以及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环节, 如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同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的需要。它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而且能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合作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 从而发展成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等的多项交流形式。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 同时也能养成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好习惯, 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以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矛盾。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合作学习的小组
建立学习小组是这次尝试合作学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在组建小组的时候我首先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原则再参照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和平时的表现按照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将全班分成4个小组, 每个小组共7名队员。然后再结合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性格和能力进行适当调整, 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感到轻松、愉快。每个小组下设组长一名, 副组长两名, 其他成员4名。
二、培养小组长的各项能力
曾记得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小孩子最好的老师, 不是你, 也不是我, 而是在这群孩子队伍中表现最好、进步最多的孩子。”也只有进步最快、最多的孩子在孩子的队伍中有发言权和说服力, 同时也才有能力去帮助和带领其他的孩子共同进步。因此小组长的人选就必须慎重考虑, 在这次尝试合作学习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成绩、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是否能以身作则, 采取教师推荐并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 最终通过商讨达成一致意见确定各组的小组长, 而每个小组的副组长则是由教师直接任命。每个小组除组长外其他的都采取的流动的形式, 每周更换一次。在本周各方面都表现最好的两位同学将成为下一周的副组长, 从而帮助小组长做好各小组的工作, 这样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良性竞争。而各组的小组长是由每组的成员自己选举产生的, 这样小组长得到组员的充分信任将有助于以后开展各项工作。
小组长在这次合作学习的尝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联系老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为了更能充分发挥各小组长的作用, 特制定了小组长职责。为的是让小组长明确自己的责任, 不但要搞好自己的学习, 还得积极参与平时的学习交流、讨论、协助老师落实学习任务以及想方设法来调动本组组员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还得无条件地帮助、辅导其他同学完成老师下达的学习任务, 这就要求小组长要比其他的同学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上, 才能在本组中起到带头作用。一开始, 小组长的热情还蛮高的, 但随着学习任务的加重有一些小组长就开始吃不消, 打退堂鼓了。为了激发和调动各小组长的工作热情, 我们将对各小组和小组长进行奖励, 每周组织评选一个“先进学习小组”和一个“优秀学习小组长”, 得到该殊荣的同学在以后的学校表彰中将优先考虑, 而且还能获得许多的特权, 慢慢地小组长又开始负责起来了。我要求小组长要定期召开小组会议, 及时向我反馈小组各成员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动态, 更重要的是进行学习交流, 交流自己在这一周的所得所失, 交流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这样我就能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后面的教学侧重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为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评价机制
学生要想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就必须要确立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来激励、制约学生的言与行。促进学生在小组的集体中不仅要个人努力上进还得要乐于与其他同学互相协作,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了提升班上的数学整体成绩, 我采取了“过关测试”的方法, 就是在每一章节学习完后要求学生下去巩固、复习尤其是要求学生下去看书。从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就发现, 不是说我们这里的学生就真的比内地的学生要笨, 而是这里的大部分学生仅限于课堂的45分钟, 课余时间很少有人去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再加之数学这一学科的关联性非常强, 后续的学习是以前面的知识为基础, 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拖欠就导致了数学学习的困难。为了尽可能的改变现状, 特要求学生每天下去看教材至少一遍, 那么小组长的职责就显现出来了, 每天要监督小组的成员共同完成这一任务, 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每天都要把学生看书的情况按优、良、中、差进行统计。通过这一措施的实施发现上课变得轻松了, 学生也开始知道上课学习的内容了, 课堂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了。通过复习后再做相关的练习题, 每一章有3次过关机会, 每一次过关题目总分值是100分, 60分为过关。第一次是最简单的, 也是学生最容易过关的, 三次过关的难度逐渐递增, 要求普通成员要过关一次, 副组长过关两次, 小组长要三次全部过关。未过关的同学将会连累到全组的其他成员, 那么组长和其他的成员就必须在限定的时间里帮助未过关的同学直到过关。当然对于过关状况很好的小组和个人, 我们会加以一定的物质奖励。另外每周还将定期的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 比如我会根据小组的差异给每个小组不同的任务, 要求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完成, 如果通过全组的商讨仍然不能完成的我将会加入小组给以提示直到顺利完成。这样能让所有人都动起来, 同时也能够很好的训练他们的团队合作的能力。
【民族交流】推荐阅读:
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10-14
民族文化交流社团章程08-24
旗蒙医药研究所发展民族医药事业交流材料07-07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10-16
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05-16
民族音乐与民族精神10-19
民族性民族演唱风格06-02
文化民族还是民族文化08-28
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