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2024-10-01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精选12篇)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篇1

前不久,全球第一大香水品牌科蒂斥资4亿美元收购本土日化知名品牌丁家宜50%-60%的股权,双方交易于2011年1月中旬完成。尽管丁家宜管理层透露,在收购完成后,丁家宜仍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品牌运营下去,并不会被雪藏。但是过半的股权收购意味着,从此丁家宜已是外资绝对控股,从一个自主品牌沦为国际品牌的“子孙”。这无疑是外资对本土日化行业的又一记重拳。

历史证明,我们不能轻信“保留品牌”的承诺。一些企业在并购之初做出的“保留品牌”的承诺往往是不可靠的。日化行业的外资并购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是利用本土品牌的生产线和营销渠道,为外资的原有品牌打工,至于原有本土品牌的运营可能遭到冷落。

近些年日化行业的著名自主品牌相继为外资所收购,从欧莱雅收购小护士、羽西,到拜尔斯道夫收购丝宝、强生收购大宝,中国本土的日化品牌多半已被外资收购,目前国内日化品牌规模在100亿以上的只有立白和纳爱斯,20亿之上的有上海家化和霸王,相较于宝洁的200多亿和欧莱雅的100亿,可谓相去甚远。

长太息以掩涕兮,叹自主品牌有多艰!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日化亏损企业77家,亏损额5.12亿元。我国4000家化妆品企业仅仅控制着中国大陆10%的市场,90%的中国大陆市场都被外资控制。我国日化产业整体规模已超过2000多亿元,这意味着其中90%的金钱落入了外资企业的口袋。而丁家宜是中国日化企业中的佼佼者,意味着本已萎靡的民族日化品牌再遭打击、雪上加霜。

虽然市场无国界,但品牌有归属。就像体育无国界,但奖牌有归属。如果所有的日化品牌都被外资控制,那么我们就会失去话语权和定价权,消费者将面临被迫接受垄断价格的可能。非常典型的例子是:在爱国者相机问世之前,日本数码相机在中国比日本贵,而现在因为爱国者的挑战,日本数码相机在中国比日本便宜。从这一点上讲,爱国者数码相机至少为中国消费者节省了上百亿元人民币。

也有人说我们允许联想收购IBM,允许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什么就不允许科蒂收购丁家宜?笔者曾经对国外品牌间的并购和外资并购我国自主品牌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几乎所有被出售的外资品牌都是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没落贵族,而我们出售的都是绩优股和潜力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已开放的产业中,每个产业排名前5位的企业几乎都由外资控制;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如果有一天我们的能源、饮食、汽车全部被外资品牌垄断时,很难想象我们的经济生活有什么安全可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主品牌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

做品牌的目的绝不是为了简单的赚点钱就走,更不是为了做大了去卖。自主品牌需要有自己的气节,要做百年品牌就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能历经万般坎坷。品牌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是文化,人类社会目前的发展还远达不到无国界的境界,一个自主品牌被卖了,它背后蕴含的民族文化注定要萎缩和消失。南孚曾经那句铿锵有力的“民族力量”在今天已经再也听不到了,因为他已经被宝洁收为己有,不再是自主品牌;而爱国者在中国以一抗十,抵挡着“九个日本品牌加一个韩国品牌”,扛着中国数码相机的旗帜坚守阵地,为中国赢得了尊敬。

与此同时,我们更需要反思:在中国众多令人痛心的“品牌之殇”中,哪些问题出在企业和企业家自己身上,哪些问题出在制度环境、舆论氛围、国民心态上?是什么让企业家们含泪放弃一手打造的品牌,谁来理解企业家的难处和苦衷?如何改变消费者崇洋媚外的畸形消费心理?为了避免不该发生的悲剧一再发生,我们到底该为自主品牌做点什么?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篇2

大家好!

我演讲的题目是《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生机盎然。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乃至整个国家,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

细雨润物无声,团结之花处处红,4月的新疆大地,花红柳绿,处处洋溢着春天的气息,我们满怀信心地迎来了第29个民族团结教育月。党中央为新疆的发展描绘出了一幅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内地众多兄弟省份纷纷来疆接洽援疆事宜。中央的关怀、兄弟省份的支持不是春风胜似春风,吹绿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希望、吹开了新疆各族人民心底的最美的花儿。这是一朵民族团结的花儿,这是一朵幸福的花儿,就像天山上盛开的雪莲花,迎风摇曳、尽情绽放。

在美丽的边陲小城伊宁市,各族群众朝夕相处,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民族团结模范。

在喀尔墩乡东梁村有这样一位老人,张庆祥,他先后担任过东梁村团支部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职务。58载春秋、32年的“老支书”经历。他凭着对党的忠诚和对各族群众的挚爱情怀,带领由7个民族共同组成的村子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汉族、回族群众学会了维吾尔语,学会了跳“麦西来甫”,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群众也学会了种植小麦、番茄,发展设施农业……各族农民群众一同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着富裕和喜悦。

吾买尔〃吐合提是巴依库勒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先后在巴依库勒村担任出纳,队长等职务。四十年的工作中,他和各族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使自己璀璨的青春岁月红红火火,留下了一串闪光的人生足迹。熟悉养牛技术的他,不仅自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同时也没有忘记周边各族群众,时常下村为一些养牛户提供技术服务,帮助他们提升养殖技术;乐于助人的他,在村委会与各族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他用自己实际行动维护了民族团结,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

这些事迹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在各族人民的心中,在伊犁地区营造出人人求团结、处处讲团结、事事谋团结的浓厚氛围,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纵情怒放。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员,新疆的发展从来都是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新疆的历史,就是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侵、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改变了一穷二白、极端落后的面貌,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新疆大地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巨大变化。在这个曾经没有一公里铁路、一座规模化工厂、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地方,建起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成长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崛起了一座座美丽的戈壁新城,这些都深深的印证着民族团结的力量。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块块砖瓦只有砌在一起,才能盖起万丈高楼;条条溪流只有融入大海,才能获得永生,每个民族只有团结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才能换来明天的繁荣和发展。这就是团结,团结可以铸就和谐,和谐才能促进发展。衷心希望这民族团结之花扎根戈壁绿洲,盛开在天山南北!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之我见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见解

作为一名有十几年教学经验的少數民族地区的教师,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谈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受条件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部分学生家长因为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孩子在家的学习辅导往往照顾不到,这就更加要求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加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要提前预习,如:提前学习生字、提前读课文等,让学生自行学习一遍,这样便有助于课堂内容的学习。

同时,为了一节课的40分钟能充分利用,课下教师更要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过程,仔细参阅教参、字词句篇,寻找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资源。在教学流程的每个环节,如激趣导入、教学过程、课后辅导、作业布置等,都以注重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为主,尽量让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做好学困生的辅导

如何辅导学困生是每个教师都会遇到的问题,学困生在少数民族地区更为常见。面对学困生,首先,在教学中我及时地发现他们的优点、闪光点,对他们适当地进行赞美和鼓励,让他们看到希望并树立自信。其次,要对这些学生不厌其烦地多加辅导,激发他们学习的乐趣,并与他们的家长多联系和沟通,让他们尽快赶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步伐。

三、爱每一个学生

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就应积极给学生一片爱心。对学生有爱心,是要对所有学生给予平等的爱,这种爱是博大的,更是无私的。“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对学生要多关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

总之,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僻,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很多教育问题。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

桂卓兮,钟海霞.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问题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6).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篇4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各民族都有灿烂悠久的文化艺术,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过程中, 逐渐的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独特的风格韵味, 在表现自己民族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理想愿望和生活方式中, 舞蹈乃是最突出的表现手段。舞蹈作品的民族性, 就是在本民族生活的沃土之中形成的, 他既生动的反映着民族的精神, 也抒发人们内心的真挚情感、寄托人们的理想, 并通过舞蹈表现出来, 这种艺术形式也就是人民所喜闻乐见的。

三十多年来, 由于“左”的干扰, 舞蹈艺术是在徘徊中前进的, 对于舞蹈艺术的规律, 它的社会功能, 以及创作风格的多样化等问题, 长时间在认识上与实践中是含混不清的。首先, 对于舞蹈作品的民族性与情感表现如何有机地结合起来, 也逐渐成为舞蹈届的共识。而对于舞蹈作品的民族性过去在理解上较为狭隘和片面, 衡量一个舞蹈作品的民族性往往限于舞蹈本身的特点和风格如何?而实际上民族性的概念包括着非常广泛的内容如:民族的语言、风格、习惯、审美观念、心理特征、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民族的精神与文化传统等等。而一个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舞蹈作品, 必然是这一切的综合, 而通过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如畲族舞蹈《畲家谣》既凸显了大气、恢宏的艺术风格, 又突出了畲族文化独特个性, 紧紧围绕民族特色组织剧本、安排结构、谱写音乐、编排舞蹈。做到传承而不失创新, 创新而不失根本。既表现其生命传承和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 又把散落在民间的艺术珍宝串连起来, 以揭示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风姿。不仅仅停留在畲族风情的展示上, 而是让人看到了畲族人的精神和骨风。其次, 对于民族舞蹈的情感表现, 尤其是如何充分通过舞蹈的形式来充分的表现和反映, 使其更具感染力, 也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舞蹈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动的形态表演艺术, 情感的展现是舞蹈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艺术是人体动作反映心灵动态的艺术, 是以抒发内心情感为主的艺术形式。情感性是一切艺术给人的主观感受的极为重要特征之一。舞蹈是一种抒情性为内在本质属性的艺术, 这一特点尤为鲜明和突出。它有别于其他艺术的就在于:一是情绪感染的直接性;二是情绪感染的强烈性。由于舞蹈是用人体自身的动作直接表现自己的情感的艺术, 它所表现人的内心世界各种繁多复杂的情感, 其细腻、其深刻、其强烈的程度都要远远地超过其他艺术;而它所具有的人体动感的直接传导性又比使用文字、语言、声音、色彩、线条等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胜条件。而民族舞蹈作为一种具有文化独特个性和风格的艺术, 正是通过民族性与情感表现的有机结合, 去展现鲜明民族特点和隆烈的民族情感, 给人民大众以巨大的吸引力和强烈的震撼力。如著名舞蹈家陈翘, 编导的黎族舞蹈《草笠舞》, 具有十分鲜明民族风格和特色的民族舞蹈。在这个舞蹈中, 黎族姑娘们身着黎族服饰, 戴着手镯、脚镯, 脸上挂着劳动的喜悦之情, 将双手抬起至腰部并翘起手腕前后摆动, 同时, 以一脚为重心, 一脚弯曲点地, 同边顺拐, 并左右轮换重心, 以特有的黎族舞姿态, 由台后走向台前, 姑娘们翘起的下巴就像一句响亮台词:“瞧, 我们黎家姑娘多漂亮呀!”。她们以挺胸、提胯、蹬脚和侧身三道弯等主体动作和丰富的情感表现, 十分生动反映了黎族姑娘劳动和生活的情景。舞蹈中的表情性动作都是源于生活, 主要是以黎族劳动和生活中的表情动作为主, 经过艺术的提炼、组织、美化、加工而来的。舞蹈通过将黎族的特点与情感表现的有机结合, 将黎族民族特点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而, 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成为了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的优秀作品。所以, 无论黎族舞还是其他少数民族舞, 只有将民族的特点与情感表现的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地反映民族特点和情感, 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我们的舞蹈艺术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还有, 民族舞蹈在内在情感的表现, 还需要有广泛的生活基础和较高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 通过这些知识的综合, 我们才具有高度的想象能力和较好的感觉能力, 从而产生创作和表演的欲望, 来帮助我们深深的感受作品内容, 从而更好的把舞蹈的意境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我们知道民族舞蹈产生于人民之中, 人民用舞蹈来反映生活, 因此, 我们要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以达到我们所感受到的艺术想象境界。我们要以生活为基础并吸收和积累民族舞蹈素材, 不断开阔我们想象能力, 同时, 要将感性认识转化到理性认识, 通过我们的形象思维和艺术创造力, 丰富我们所要表现的舞蹈内容和意境, 使之较全面较细致的掌握民族舞蹈的特点和情感表现, 达到从内心深处所产生的舞蹈艺术感受来, 从而, 更好的创作出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生动情感的民族舞蹈作品。因此, 民族舞蹈的创作要很好地解决民族性与情感表现的问题, 这丝毫不意味着是对于创作的禁锢和束缚, 而深刻、正确地理解它, 必然使我们的舞蹈天地更加广阔、更加自由;而如何使民族性与情感表现更好的结合, 创作出更多的优秀舞蹈作品来, 必需通过长时间的艺术实践和探索, 才能使其得到完美的体现。

综上所述, 舞蹈所表现的内容不但反映着本民族文化, 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她是民族主体精神的展示, 这种展示有着实在的生活内容, 同时, 舞蹈又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写照, 舞蹈艺术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和写意性特征。舞蹈的抒情特征使这种“反映”和“展示”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情感色彩, 因此, 只要真正深入到本民族的实际生活中去搜集、积累创作素材, 才能创作出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的舞蹈作品。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篇5

沧源县民族小学2010年12月12日

一、物质准备:

1、民族团结主题喷绘背景一幅3米*8米

2、民族团结喷绘宣传展板1.2米*3.5 米*2块

3、彩纸制十个少民族服装儿童版10套,佤族服装4套

4、音响设备、摄影设备

二、人员准备

1、邹跃仙、龙大伟、魏龙华、黄文华、李世铭、各班主任

2、每班一名小展示员

三、活动程序

1、准备阶段:收集民族介绍文字、图片(邹、龙)—>制作喷绘(李)—>整理十个民族的讲解稿(李)—>收集十个民族的特色音乐(李)—>遴选各班小展示员(各班)—>排练(李、邹、魏)—>编排、录制活动音乐和解说(李)—>制作十个民族服饰(黄、龙)—>布置展板、会场(龙、邹、田迅、李红明)—>安装音响(魏)—>设置录像设备(南、李)

2、活动阶段:

在佤族音乐中,4名小佤族主持人舞蹈上场。

音乐停,舞蹈停,主持人开始主持。

辅导老师讲话。

主持人继续主持。

十个民族小展示员身着纸质民族服装在民族音乐中依次上场展示介绍该民族。

主持人继续主持。

活动结束。大家参观展板。

3、总结阶段:收集活动图片、视频、文稿(邹)—>撰写活动总结报告(邹)—>编制活动视频(李)—>撰写、报送信息(邹)—>存档(龙)

四、时间安排

把住民族文化的创造之根 篇6

关键词:民族文化;创造;民族产业;发展

从地理位置来看,交通相对偏僻落后的地方为少数民族的栖息地;从人口数据的分析来看,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从产品产量来看,少数民族产品不具备大规模的生产条件;从销售的角度看,民族文化产品很难上超市,很难开专卖店、连锁店进行大规模销售。从产量和管理上都很难做到流水线式的统一;从历史时间看,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产品多为世家、传家产品(有的也叫非遗文化产品);从审美看,这些民族文化产品,城里很少见到,因此它有独特的个性魅力;从而少数民族生产的产品,市场上多数称呼为民族产品;国家统计数据把此类产品归类为文化产业里。

民族文化产品的数量有限,满足的人群有限,因此也可称为少数人的产品。民族文化产品具有独特的审美性和广大的消费市场,因此少数民族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无限的前景和广阔的市场,如何实现这些发展,关键就需要我们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创造之根、开拓之路。如何让我们的少数民族作品更具个性、更具有民族性,下面从几方面来简单阐述下。

民族文化产品有很多优势,少数民族产品区域性较强,很多产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个性。特别是经过这一地区、这一民族文化的历史演绎后大都蕴含了民族最为淳朴的人为情怀,每个元素都表现出它独有的个性语言。犹如我们站在这个民族地区,抱坛揭封美酒时嗅到的那份陈酿的甜美之味。从开放民族产品的角度来说,很多时候我们占尽天时地利,略加勾兑我们便能给外人耳目一新。略加研究,擦皮抛光便能让这一民族文化产品犹如深海里的珍珠绽放出光芒和异彩。

1 民族文化产品的不足

少数民族商品有优势也有其不足,很多民族文化产品均在本地区生产,区位优势相对较差,再加上交通、通讯、网络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很多民族文化产品外界知晓非常有限,大大制约了产品的知名度。虽然我们努力地开发民族文化产品,但是受教育程度和审美习惯的影响,我们开发生产的民族文化产品在销售方面的渠道不够畅通,特别是加工生产成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技术的问题。很多时候没有好的技术来促进产业的发展。我们只能依附本地人生产本地货,但是粗犷的工藝产品很难满足高端人群的需要,再加上技术不先进、销售渠道不畅通、成本高,这些因素都增大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产品的流通成本。在市场销售环节,我们的产品就会遇到瓶颈,无法进行推广,使民族文化产品在小厂、小店、小地区发展。这里笔者希望政府建立更多的交流的平台,与不同地区的专家多多交流,以“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展我们的认知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让我们的思想、观念和技术从根源上有所变化,从而提高我们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推广力度,真正做到发扬民族文化,扩大民族文化产品的知名度。

2 民族文化产品的路程

民族文化产品需要走很远的路,从山沟到平原,从平原到城市,平坦的路程用路码表就可以来记录。民族文化产品从城里到市场,看似在一个同城平台上做买卖,但实际上市场和销售就有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不是路码表能表现出来的有形距离。这或许是教育的距离,或许是思维形式距离,或许是时代变迁的网络距离。当我们的产品没有附加时代的烙印,只是简单地从深山到省城,可能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里,分不清方向,容易迷路。我们的民族文化产品从市场到销售需要利用网络思维来完善和推广。有时真可谓“过了一沟又一路,过了一路又一程。进了省城卖不出产品还犯困,无奈之举只能货到地头死。只能坐等上门客,一客一解说,年底销售上不去,只有返回县城慢慢做。”民族文化产品的路程,只有以民族地区为根据地,只有加大对外学习,吸收外来思想,扩展思路,引进人才,铺设畅通的销售渠道,民族文化产品才会有一个广阔的新天地。这里就要求我们抓住民族文化的大基础,建设好大后方,把基础夯实平稳。否则路通了,汽车来了,飞机来了,网络来了,没有广阔的停放点和调头点,这样的堵塞也会让我们前功尽弃。

民族文化产品的前途一定会大放光芒。城里的居民越来越有钱,世界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与人之间的消费距离也越来越小。民族文化产品会慢慢被大家熟知,我们的民族文化产品只要以特有的区域性、文化性、民族性和外界进行有效沟通,民族文化产品就会有出路和前途,中有这样才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人们购买民族产品很多时候是购买一个民族的文化或一个民族的故事。他们会把民族文化产品当作一种读物,读取的是民风民俗、风花雪月、风土人情、如里金旺、吉祥如意。人们还会把民族文化产品看成一种信物,见证她们跋涉千山万水、不远万里的蹉跎历程。甚至有的民族文化产品会成为一个情感,寄托着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生的美好记忆。

3 民族文化的根基

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创造根基就是把握住民族文化产品的市场。人们钟情民族文化产品,锁定的就是它的区域性、民族性、历史性、文化性和人文性。离开了民族文化的根基南方夏日的西瓜永远不可能在北国的雪地里生长。在西藏价值很高的雪莲虫草也不会在南方的热带雨林中自由生长,哪怕你给它充足的阳光和滋润,它也不会发芽生长。钟爱民族性,就是爱民族纯真质朴的气质,同时也是爱它七彩美丽的个性。只有把握住民族,把握住区域,就会把握住历史的机遇,也才会把握住民族文化产品的根基和营养成分,这样才能创造出别具一格、与众不同的作品,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然与时俱进是承接和弘扬民族文化产品的节点,我们只有很好地把握住民族文化的真实内容才能表现出这个民族的独有文化。社会在快速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产品只有尊重历史的进程,才能把握住生存的空间,民族文化产品如何适应时代性又丰富民族文化个性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只有真正地把握住民族文化的创造根基,我们才会越走越远。

少数民族地区新旧媒体融合之我见 篇7

一、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新旧媒体融合面临的挑战

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给少数民族地区广播电视台带来严峻的挑战, 要想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新旧媒体的融合, 就必须要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1.思想上危机意识不够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上相对比较落后, 所以一些新兴媒体的发展速度较慢, 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很多少数民族地区还保持着原有的媒体方式, 人们对新媒体的要求也没有足够的认识, 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理念上, 认为只要技术实现融合就可以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

2.发展形态上水平较低

新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是停留在单位的支持上面, 而且形式也比较简单, 没有为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优势的资源, 使得很多新媒体企业不愿意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因为没有足够的市场吸引, 其经济利益也难以得到保证, 在发达地区的媒体行业都是对当天的新闻进行报道, 在少数民族地区已经是隔天或者是更加久远的, 对于很多时效性较强的新闻就失去了报道的作用。

3.新媒体产业上实力不够

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因素, 少数民族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比较落后, 很多发展新兴媒体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 一些企业考虑到经济效益的问题, 不愿意把企业向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的媒体也都是依靠政府的扶持, 自身的广告收入难以维持正常的开支, 所以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技术上都限制了新媒体的发展。

4.媒体从业人员职业素养上缺乏技能和想法

对于一些新闻信息, 各个媒体都想要抢占先机, 很多媒体记者为了获得一条新闻线索, 要进行24 小时跟踪坚守,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资源。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 要求媒体人具备专业的素质和职业操守, 对于一些网络舆论现象, 媒体人要以大局为主, 要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操守, 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从整体来看, 少数民族地区媒体从业人员离这些要求还是很远的, 需要通过专业培训、人才引进等方式进行大量的补充。

二、少数民族地区新旧媒体融合的策略

1.认清新旧媒体融合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实现媒体行业更好的发展, 就要做好新旧媒体的融合工作, 首先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认识, 对原有的媒体形式和新兴的媒体形式都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做好一些新兴媒体的平台建设, 加大对新兴媒体的扶持力度, 不断扩大新兴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力。为了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地区新旧媒体的融合, 还要积极拓展与外地媒体的合作, 充分发挥当地媒体的优势作用, 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拓展媒体服务形式, 这样做的目的, 一方面是为了发挥好传统媒体的优势, 通过传统媒体的发展为新兴媒体引进资源,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拓宽媒体的发展渠道, 通过结合本地及外地的旅游特色, 使得新兴媒体获得发展的空间, 使得新旧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勇于做大做强各种新兴媒体形态

首先, 要建立发声平台, 占领新媒体阵地。要想使得新兴的媒体获得更大的发展, 必须要建立全新的发声平台, 广播电视在运营的过程中需要网络媒体的支持, 所以必须要保证网络系统的完整, 在固定的时间播放新闻, 推出一些新兴的媒体形式, 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的开通等, 通过这些方式向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加强与各网络运营商的合作。

其次, 要坚守法律底线。新兴媒体的发展离不开安全有序的网络环境, 所以必须要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让媒体认识到法律规范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在对一些关乎国家利益和法律问题上, 媒体必须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以大局利益为重, 不要仅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安全, 所以必须要对各种新兴媒体的行为加以约束, 避免为了获得经济利益而影响媒体运营的正常秩序。

最后, 要学习发声方法, 扩大新媒体影响。在做好自身建设后, 就需要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在少数民族地区, 很多人对新兴媒体的概念都是模糊的, 所以新兴媒体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 就必须要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在人们的心中树立良好的威信。没有人民的支持媒体就难以维持下去, 更不要说发展, 所以新媒体人必须要具备吃苦耐劳, 持之以恒的精神,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

3.强化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联互通

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 首先要有制度的支持, 这样在新旧媒体进行互助合作时才有依据的标准, 新兴媒体在发展过程中优势作用比较明显, 使得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得以增强, 代表的更多的是百姓的声音, 话题比较敏感, 针对性较强, 报道的方式也比较灵活多样,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传统的媒体形式大多是政府喉舌, 所进行的报道都是关于政府的信息, 代表的是一种权威性的声音, 在公信力上有着很高的保证, 但是让百姓有一种距离感, 难以利用其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因此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是少数民族地区必须要做的事情。一是在对媒体人的管理上要坚持记者编辑双责制, 这样可以保证新闻的真实, 以免在转接的过程中出现遗漏的现象, 二是要有指挥调度的相关制度, 以免在发生突发事件时掌握不到一手的信息资源, 三是要建立互帮互助的平台, 通过平台的建立进行业务上的交流, 更好地实现合作共赢。

4.加强学习, 提高新媒体人的素质

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 很多新媒体人都不具备专业的素质, 因为地理因素的限制, 在经济上比较落后, 很多专业素质高的记者不愿意深入到偏远地区, 所以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媒体人都是比较年轻而且缺乏实际媒体经验的, 使得新闻的质量以及媒体的形式都难以得到保证。要想更好地促进新媒体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必须要加强新媒体人的职业素质, 首先要尊重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对于不同的文化习惯要进行了解, 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入乡随俗, 针对不同的喜好开展不同的媒体形式, 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媒体形式, 增强民众的心理认同感, 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新媒体的公信力。

三、结束语

总之, 在少数民族地区, 实现新旧媒体融合是在当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的基础上, 以受众需求变化为导向,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要打破媒介边缘, 在组织结构、传播手段、传播内容上相互渗透, 形成媒介立体化传播局面。随着报纸、期刊、出版、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内容、网络、终端、规制等方面的融合, 媒体融合正在成为全球信息传播发展的新趋势, 少数民族地区也应当与时俱进, 积极发展新旧媒体融合产业。

摘要: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着媒体行业的发展, 很多新兴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挑战, 人们在选择获取新闻的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社会中, 人们都是通过广播电视来获取新闻资讯的, 新媒体的发展给广播电视带来很大的挑战, 很多广播电视的收听/收视率逐年下降, 即便是少数民族地区, 广播电视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因此必须要积极实现新旧媒体的融合, 以此来实现媒体行业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在新旧媒体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几点解决的措施, 仅供参考。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旧媒体,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良.媒体融合需走出几个认识误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 (02)

[2]孟苏石.传统广电和新媒体融合怎样找到独特路径[J].中国记者.2015 (07)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口述档案,存留,变异

一、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及其口述档案概述

少数民族口传文化, 就是指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没有文字记载, 靠世代口耳相传所遗留下来的文化。少数民族的口传文化带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是一个民族, 特别是无文字民族累积的文化元素和行为模式, 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唯一性。“口述档案是为了更好低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人们对发生过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对亲历、亲见、亲闻者进行的有计划的采访而整理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口述材料。”[1]

二、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变迁对其口述档案的影响

一个民族内生力量的变化或者外力的介入, 均会引起该民族口传文化在时间或者空间上沿着某种动态的轨迹向前不断延伸或者灭亡, 这种向前不断延伸或者灭亡的变化过程即为口传文化的变迁。口传文化变迁是少数民族发展过程中一项内涵丰富的现实存在, 其赋予口述档案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丰富的历史动态性, 使之呈现出存留和变异的特性。

1. 口述档案的存留。

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在一个新阶段创造出与之前历史和文化完全脱节的口述档案, 前一阶段形成的口述档案的“部分”或多或少在现实条件下仍将继续被传承, 这种被传承下来的口述记录即口述档案的存留,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适应性。所谓适应性, 主要是指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合程度以及口述档案内部各个元素之间 (如传送者与所传内容) 的相互协调、相互契合。引用“物尽天择, 适者生存”的道理, 口述档案要生存和发展, 必须要在保留原来“根”性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的文化环境和社会变迁, 满足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现实状况。因之, 口述档案创造者在产生口述内容时, 除了保留民族本原的成分外, 还必须考虑读者和研究者们的可接受性和所述内容的价值性, 从而确保口述档案能够与外界恰如其分地相融, 使之具备经久不衰的可能。 (2) 诠释性。所谓诠释性, 是指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对本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客观真实的科学概括和深刻总结。作为少数民族动态的“活记忆”, 口述档案以其更加形象的、具体的、生动的辐射力镌刻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例如深深扎根于撒尼社会中的《阿诗玛》, 不仅对我们研究彝族的文学、艺术、语言等多方面具有史料参考价值, 而且以其独有的特色向世人深刻展示着彝族人民热爱生活、勇敢、不屈不挠的精神, 成为激励世代彝族以及各族人民的动力。

2. 口述档案的变异。

在时间和空间不断延绵的过程中, 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确保其档案完整无缺、毫无变化地处于最初的状态而一直源远流传。少数民族口述档案自产生之日起便随着口传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形成不同于以往时代的历史记录, 这种过程即口述档案的变异,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积极的变异。所谓积极的变异, 就是指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变迁促使新的口述档案产生, 使口述档案的种类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充实。毋庸置疑, 新文化的产生一定会为原有文化注入新鲜血液, 形成不同于以往时代的一些积极的、向上的文化模式, 这些新文化又必然会创造出新的口述内容来拓展口传文化的内涵, 同时, 也正是因为不同历史时期中不断出现的新的口述档案, 才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口述档案本身的不断更新和向前发展, 否则口述档案很可能会因丧失活力而消亡殆尽。口述档案随着时空的转变, 有遭遇失传甚至是消失的危害, 在现代化的音像、光盘等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支撑下, 我们可以将口述档案及时按照原貌录制下来, 以此向世人永久展示这些民族特有的文化和历史。 (2) 消极的变异。所谓消极的变异, 就是指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变迁导致口述档案大量流失,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每个时代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口传文化特色, 随着现代文明的频繁辐射, 少数民族地区口传文化生存土壤逐渐被大幅度侵蚀, 加之人们生活节奏以及人员外流的加剧, 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当地民族语言的使用频率已经远远低于以往任何时代, 越来越多的当地人甚至已经体会到了本民族语言的“无用性”, 民族语言岌岌可危。如石林阿诗玛文化因为文化土壤淡化、传承人严重匮乏以及一些不合理的商业开发等因素生存状况令人堪忧[2], “根据撒尼语整理的《阿诗玛》出名后, 人们不再关注母语口传本的存在, 撒尼语口传《阿诗玛》有失传的危险”[3]。这些现实问题直接导致了口传文化的变质, 严重危害着口述档案的形成和发展。

三、关于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思考

1. 优先原则。

优先保护和抢救无文字少数民族、特有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和濒危少数民族等群体的口述档案以及最具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特色和文化特色的口述档案, 结合现代化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 突出少数民族口传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注重内容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2. 重点原则。

一是重点保护少数民族口传文化民间老艺人和培养新的接班人, 建立健全口述档案人才队伍, 及时救治濒临失传的口述档案。二是凸现少数民族人民的精神价值, 充实口述档案的灵魂。口述档案是社会成员思想和行为的生动结合, 在保护和抢救该档案时应该注重对其民族精神的发掘和凸显, 避免参与制作过程中的形式主义。三是制定相关法律条例, 规范口述档案保护体系。如《阿诗玛文化抢救与保护条例》、《口述档案抢救与保护细则》。

3. 民众原则。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因此档案不应缺少民众的声音。”[4]口述档案来源于民间, 民众是口述档案的主体, 他们的意愿、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口述档案的发展轨迹。在口述档案的抢救和保护中要依靠民众, 发挥民众在口述档案生成中的实地参与作用, 从而生动形象而又不失本原地展现其口传文化发展的全貌。

4. 可持续发展原则。

任何档案的产生都不是局限地服务于当前时期的生产和生活需要的, 口述档案的特征决定了其本身比其他载体形式的档案更能“活灵活现”地展示民族特色和历史, 在保护和抢救口述档案时必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此来完成口述档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和谐发展。

口述档案已经远远超越了“文本”层面, 其作为档案中的“动态”因子自然无可争议地成为口传文化的重要记忆符号, 是促进口传文化多样性和谐并存、持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媒介, 是贯穿和渗透于每一个少数民族内部生产和生活的历史积淀。要想在口传文化变迁的大潮中确保口述档案能够很好地传承与发展下去, 不是单靠民族地区的原住居民或者专家学者单方面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 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全社会公众的认知和共同努力方能实现。笔者相信, 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全社会记忆工程的深入开展, 少数民族口传文化整体氛围会逐渐跃升, 口述档案将会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参考文献

[1]赵局建.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基本问题探讨[J].兰台世界, 2013 (2) .

[2]李静怡.云南石林阿诗玛文化法律保护的实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12.

[3]林庆.民族记忆的背影M].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

民族声乐艺术之“声” 篇9

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 根植于中国的土壤, 它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伴随这重活民族历史的发展而形成的,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和审美意识, 创造了独特的演唱技法, 形成了中国式的演唱风格特点。

一个地方的文化对歌唱音色的选择从根本上来讲是以其语言语音为依据的。然而, 特定的音色风格是由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中国形成了56个民族, 每一民族都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殊音色, 因此, 中国民族声乐对于音色的要求是多样化的, 并不是单一的。在“靠前”的主导音色之下, 不同地区、不同剧种、不同流派都会产生音色上的差异。

二、民族声乐中音色的调节

声音色彩的丰富性, 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 是声音造型艺术赖以塑造形象的表现工具。如同绘画的调色板, 没有丰富的色彩就表现不了现实生活中的色彩世界, 没有丰富的音色, 也表现不了舞台语言中说、唱的音乐性。可见, 音色的表现力是十分重要的。

1歌唱技术方法对于音色的调节

一般情况下, 音色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固定的自然条件, 由人的嗓音发生器官构成;另一个是由变化的主观性很强的歌唱技术所决定的。歌唱技术的训练及运用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演唱者对于音色的选择,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歌唱的呼吸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和基础, 是声音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夫气者音之帅也, 气粗则音浮, 气弱则音薄, 气浊则音滞, 气散则音弱。” (清·陈彦衡《说鲜》) 此段话充分体现了歌唱中呼吸的重要性以及呼吸对于声音音色的影响。发声时气息不够, 声音的张力也就不够, 缺少气息支撑的声音会使喉头负担过重, 高音也很难唱上去, 中低声区的声音也做不到自然通畅。

(2) 歌唱的共鸣

歌唱的共鸣, 是指歌唱发声时, 气息冲击声带震动产生的音波, 通过声带附近的肌肉、软骨和空气的传递, 使口、头、胸等腔体里的空气产生共振的现象。良好的歌唱共鸣能使演唱的声音圆润响亮, 具有穿透力, 传送较宽、较远、较持久, 并且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

常见的一些歌唱共鸣方法有口腔共鸣、头腔共鸣与胸腔共鸣。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里发出后进入的第一个共鸣腔体, 是胸腔共鸣与头腔共鸣的基础。头腔共鸣也被称为鼻腔共鸣, 由于声波在鼻腔及其上部形成的头腔共鸣是高泛音的共振, 从而能使歌声具有丰富的泛音色彩和高位置, 头腔的运用使得音色辉煌透明。胸腔共鸣是声波在喉头和器官附近引起的震动, 然后再通过气管传递到整个胸腔而产生的共鸣。

(3) 歌唱中“真”、“假”声的运用

在汉族民歌演唱中, 真声、假声的运用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而且对作品风格的体现有重要意义。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民歌在真假声的运用上有很多变化, 不少处理也很有艺术特色。

随着歌唱声音的高低、强弱以及“真”、“假”声的运动不同, 声带运动的变化是比较大的。我们都知道, 单纯的假声是虚浮纤细的, 单纯的啸声是尖刺单薄的, 要将假声唱得明亮丰满, 啸声唱得圆润充实, 真声唱得松弛明朗, 就必须将真假声合理地结合起来。这样, 就可以获得连贯统一、平衡均匀的高、中、低声区。我国民族声乐中的“声气是在科学方法训练的前提下, 掌握并运用民族声乐的声音个性与特色, 使其与中国的语言、感情、风格、表演等统一起来, 以符合中国观众的欣赏习惯, 因此, 在声音上多采用“混合音色”, 即演唱时多用真、假声融合的混声方法。

2歌唱心理对于音色的调节

声音音色的变化体现了演唱者情感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 明亮的音色表现了活泼或热烈的情感, 黯淡的音色表现忧郁或悲伤的情感, 纤细而委婉的音色表现温柔或亲切的情感等等。由此看来, 声音音色的变化与歌唱时情感的变化是分不开的。

三、中国民族声乐对西洋美声唱法的借鉴

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对于民族声乐音色上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音域的拓宽与篇幅的扩大上。这一类的作品音域较宽, 且气势也较宏大, 篇幅也比传统的民歌要大得多。然而, 这种变化对我们得演唱技术也提出了更高得要求。如它要求演唱者有深广的气息、宽阔的音域、高位置的共鸣等。因而, 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变化同时也决定了我们必须借鉴西洋声乐的演唱方法, 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人类生理、心理上的共性。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人, 不论是哪个民族的人, 嗓子的构造是基本相同的, 都包括发声器官、语言器官、共鸣器官。其次是人类对于音色审美的共性。中国民族声乐与西洋声乐对于音色虽有不同的审美选择, 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一种现象:如我们欣赏怕瓦罗蒂的演唱时, 不免对他哪漂亮的音色以及精湛的技艺所折服。同样, 外国人欣赏我们民族声乐艺术大师梅兰芳的演唱是也能产生听觉上的美感, 这种现象说明了人类对于音色审美的感觉存在共性。最后, 是技术上要求的某些共性。不论是中国民族声乐还是西洋声乐, 在技术上均要求深呼吸、高位置、声音要富有穿透力等。这种技术上要求的某些共性都可以成为借鉴的美学基础。

艺术需要不断创新, 文化艺术必须在多种血缘中交融, 光讲民族性是不行的, 得不到世界承认, 就难以推广与传播。只有融合, 中国声乐才会有不断地发展。将西洋美声的发声技巧与长处与我国传统声乐的字正腔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在保持我国民族风格的原则上, 大胆地吸收美声唱法的精髓, 这样, 我国的民族声乐才能得到不断地进步与发展, 成为世界声乐艺术中绚丽夺目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篇10

综观整场演出, 尤其是音乐会版的现场演出, 笔者认为此场演出堪称一场视听盛宴。主创人员别具匠心的将舞台化的歌剧形式浓缩成音乐会版, 既符合音乐会表演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又简洁清新的呈现出了歌剧的舞台场面。气势恢宏的演出阵容、美轮美奂的舞美布景、精妙绝伦的交响配乐、真挚感人的倾情演唱, 一切的一切将积淀深厚的历史故事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力和舞台冲击力, 顿时眼前呈现出一副精彩纷呈而又具有厚重历史人文气息的艺术画卷, 真正实现了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之目标, 起到了促进高校教学创新和丰富歌剧舞台艺术的积极作用, 为国内艺术高校的教学歌剧开创了历史性的先河。该剧取材于唐代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汉藏和亲的历史故事, 全剧分为《序幕》、《华丽的热情》、《复杂的亲情》、《难舍的乡情》、《伟大的爱情》四幕戏, 既赞美了真挚而又崇高的爱情, 又歌颂了民族大团结、和谐兴邦的中华伟大文明。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 演员们精彩细腻的演唱和跌宕起伏的剧情, 深深的拨动着现场每一位观众的心弦。表演结束后, 激动的观众随着音乐的节奏鼓掌欢呼, “好听、好看”等溢美之词更是不绝于耳。在感叹西北民族大学此次演出成功的同时, 由此引发的艺术现象值得深思和回味,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歌剧”新概念的引入

西北民族大学以“教学歌剧”的演出形式, 为艺术高校的教学实践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概念, 此概念包含:要以“课堂教学”为坚实基础;并对“课堂教学”有所延伸和升华;在标准剧场舞台中进行表演;直接面对各类艺术观众为目的的师生同台的教学实践活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 其自身的发展空间都有一定的伸缩性, 并伴随着种种客观因素和主观愿望而改变。随着文化艺术舞台的方兴未艾, 文化整合、艺术转型、人文思潮的转变等超前理念纷至沓来, 高校教学的创新实践需求也大大加强, 排演歌剧这一音乐最高形式, 也成为检验音乐艺术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试金石;同时也是造就音乐艺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依据。诸多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创新思路, 驱使着西北民族大学的创作团队承担起教学创新和艺术创新的责任和使命。由此, “教学歌剧”这一教学创新实践由西北民族大学带头, 勇敢的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二、中西音乐文化的融合与互动

文化的多元是人文生态多重性的外在体现,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文明才有可能更好的延续和发展下去, 价值观与时代观都会深刻的反映文化动态, 影响着舞台艺术的现状。歌剧《文成公主》将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文成公主”这一家喻户晓、流芳百世的历史人物搬上了音乐会的舞台, 音乐响起的刹那, 宽广、清新的《序曲》将藏族文化特有的民歌音调瞬间把观众带入雪域圣地, 同时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的程式化表演手法, 结合西洋歌剧的演唱形式, 加入交响乐队的伴奏, 古今变通, 中西融合, 颇有新意的成就了一场带有中国风味的民族歌剧。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在时而高亢磅礴, 时而涓涓细流的咏叹调中丝毫没有格格不入, 而是二者相得益彰, 碰撞出别具一格的艺术火花, 不失为一次中西音乐文化良好的融合与互动。

三、舞台艺术的审美导向意义

舞台表现出的艺术不仅仅是艺术表面字义上的理解, 而是给人一种思索和心灵的体验与叩问, 结合宏观的历史环境和真挚细腻的人文情感, 运用华丽的舞台呈现, 瞬间让观众找到了古典与现代心心相印的悸动。西北民族大学的《文成公主》在国内的艺术高校首开先河, 举全校之力打造出这样一部民族团结大戏, 其意义尤为深远, 不仅为在校的老师和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艺术实践机会, 也展示了西北民族大学强劲的教学实力。这部歌剧将历史的脉动, 民族的精华, 现实的厚重, 展现出一副宏伟蓝图, 用音乐作为连接历史文化和舞台表演艺术的纽带, 动情演绎璀璨舞台上的悲欢离合。对民族大团结的精神追求以及对历史重构的讴歌, 都鲜活的展现了当今舞台的丰富性和艺术性, 不失为一次成功的传承和创新, 也在传承和创新中主导着当今舞台艺术的审美价值和大众的审美趋向。

民俗:华夏民族的文化之根 篇11

请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面(如服饰、饮食、民居)开展调查活动,了解身边的民风民俗,然后围绕“走近民俗文化”这个主题,完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习作。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提示

“民俗”,词典上解释为“人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具体说来,作为文化之根的民俗风情,涵盖了物质民俗的生产、交通、商贸、居住、饮食、服饰,社会民俗的村落、家族、民间组织与社团、岁时节日、人生仪礼(婚丧嫁娶),以及精神民俗的民间信仰、禁忌、巫术、民间文艺、体育竞技等。

构思本题时,可以写节日习俗,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作文素材上,以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到的为主,也可适当融入课外阅读所获得的,或者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

时新素材

1.我们为何淡忘端午节

《中国青年报》近期刊登评论说,在城市中,端午节已经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功,引发了一场“端午节保卫战”,但“风波”过后,通过节日复兴传统文化的想法,仍然是一厢情愿。

我们为什么遗忘了端午节?这和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关系。作为农业社会的产物,它最初的形式和内容,和农事活动密不可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节日的娱乐化程度不够。中国大多数传统节日,都有过它狂欢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于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大人们对待传统节日,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没有上一辈的言传身教,“水”未到,“渠”自然便成不了。

2.切勿误读民俗

北京史地民俗学会副会长张双林撰文指出,不少人以为民俗是“传统文化的组成”和“宝贵文化遗产”,应该全盘继承。殊不知,在民俗中亦有良俗与恶俗之分。由于误读了民俗,今天有些人将老式婚礼中“照妖镜”“跨火盆”和向新娘射箭等也照搬过来,其实这些细节是封建迷信使然,明显表现出对妇女的歧视。此外,在行拜师礼时恢复烧香、焚表、下跪、磕头、赏饭等仪式也大不可取,因为这些仪式没有任何积极意义。至于个别人这样做只能是个人行为,媒体与民俗学者不应加以肯定,更不能推波助澜。由于误读了民俗,有些地区、有些人借“弘扬传统”和“民俗孝道”大修坟墓,乃至强占公共用地,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此外,误读民俗还将一些本不是民俗的现象也列入其中,如“重男轻女”、鼓吹“大老爷们儿”精神,打麻将、推牌九,“捧角儿”(追星),乃至将数字迷信、占卜算命和风水等,都与民俗联在一起,这是很可悲的事。

3.“走婚”成旅游商家噱头

摩梭村民们在腰包日益鼓起来的同时,发现在自己民族文化中最忌讳提起的“走婚”,成了吸引游客慕名而来的一大原因。

“有男游客上来就问,今晚我可以和你走婚吗?听到这话,我别提多反感他,却可以理解他之所以问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根本不懂什么是‘走婚’。”表演民族歌舞的摩梭姑娘桑娜,对大多数游客的无理要求已经司空见惯了。

在泸沽湖畔一待就是10年的重庆小伙唐斌说:“‘走婚’被外界传得太离谱了,为了吸引旅游,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和组织,把‘走婚’作为一种噱头,将‘走婚’曲解得与‘可以名正言顺地搞一夜情’混为一谈。现在外界对摩梭风俗的理解,似乎成了提及‘泸沽湖’就等于提及‘走婚’,而‘走婚’似乎就被视为等同于‘性’了。”唐斌说,摩梭人的“走婚”,类似其他民族的“结婚”,是一种异性相互结合的配偶形式,是一件很严肃的事件。

4.民俗:华夏民族的文化之根

我国不少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习俗。

除夕迎新春,元宵看花灯,清明悼故人,端午包粽子,中秋观圆月,重阳赏菊花……这些绚丽多彩、古老绵长的民族民间文化,使中华文化更显博大精深。它们不仅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更是世界的文化奇葩。不论是那一首首充满民族风情的民间小调,还是那一段段有着乡土气息的方言俚语,抑或是那一个个流传民间的传说故事……都会让我们由衷地钦佩、感叹!

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 篇12

背景与意义

重要性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德育工作, 是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培养少数民族“四有”人才,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团结稳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必要性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德育工作, 是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需要, 是响应和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把加强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德育工作提升到维护民族团结稳定的高度, 有利于平安校园及和谐社会的创建。

迫切性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德育工作, 是解决当前许多中职学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根本出路。

困难与挑战

从总体上看, 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思想品德状况是良好的、稳定的。他们态度端正, 有爱国热情, 价值取向主流吻合社会发展潮流, 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对待自身存在的问题。但是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德育工作, 中职学校德育工作者不能不注意他们现存的问题和种种不良倾向。

生活方面 受地区风俗习惯的影响, 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比较懒惰、怕苦怕累、贪图玩乐, 缺乏刻苦进取的精神。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早恋现象比较严重, 他们的诚信观念、集体意识和纪律性较淡薄, 不少新疆学生尤其是男生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 他们有的不会洗衣, 不会打扫卫生, 有的甚至很少洗澡。

学习方面 受教育条件等方面因素的限制, 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基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知识面窄, 思维较单一, 自学能力较弱, 且厌学情绪严重, 迟到、旷课、逃课及上课吵闹、睡觉的现象时有发生。

经济方面 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家庭收入偏低。他们到江苏就读, 衣食住行的消费水平均有所增长, 生活消费相比本地同学有一定差距。经济上的压力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带来了自卑感。

交际方面 受所在区域、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多数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民族自我意识强烈凸显。男生大多个性粗犷豪放, 缺乏耐性, 表现为自由、散漫和倔强, 不适应受到拘束和限制, 喜欢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 暴力群殴现象时有发生。

心理方面 受东西部环境、生活习俗、消费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不少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难以在短期内适应变化, 陷入心理矛盾和冲突中, 在心理上表现出孤独感、压抑感、自卑感, 他们的心理压力要明显高于本地中职生。

措施与建议

加强新疆学生入学教育 (1) 区别对待, 备加关注。为了尽量缩短适应期, 提高适应能力, 使新疆籍学生融入新环境中, 需要区别对待并备加关注、关心他们。中职学校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由新疆少数民族高年级学生 (尤其是优秀民族学生干部) 及德育教师组织新生熟悉班级、专业、校园甚至所在城市, 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的温暖;二是召开少数民族新生欢迎会, 进行少数民族新老生联谊等活动, 让他们很快感受到家的温馨;三是班主任和优秀民族学生干部要有意识地鼓励新生积极参加新生干部竞选, 班级、自管会及学生会应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 使其参与班级事务管理, 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 (2) 学习法纪, 强化观念。在新生军训期间, 要做好校规、校纪、法律、道德等相关知识的教学, 提升新疆籍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中职学校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开展校纪、法律、道德知识专题讲座, 并及时进行讲座和知识竞赛;二是组织新生到武警部队一日游, 实地感受部队严明的军纪和军人的风采;三是组织新生到劳改所进行实地参观, 听劳教警官及服刑先进分子的报告, 感受违法的严重后果, 提升新生遵纪守法的观念。

加强爱国主义与民族观教育 (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是学校的特殊群体, 他们大部分毕业后要回到新疆参加祖国的西部建设, 是新疆未来经济建设一线的主力军。近年来新疆的“三股势力”严重危害着新疆的经济建设和民族团结,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职学校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聘请专家教授进行新疆历史的专题讲座, 让少数民族学生认识到新疆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播放相关影像, 反映改革开放以来, 尤其是西部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新疆发生的巨大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让少数民族学生增强爱疆、爱家乡的深厚情感, 引导他们爱疆、爱国、爱社会主义, 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发展离不开祖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的共识。 (2) 加强民族观教育。民族观教育的核心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历史教育, 而不是过分强调民族差异或民族自治。由于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区发展差异、民族发展差距, 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 加之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分化, 也会对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思想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 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民族观的教育, 让学生了解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中职学校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通过思想品德课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民族观等方面的理论教育和引导;二是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新疆民族知识竞赛、新疆民族团结座谈会、新疆民族歌舞表演等, 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和睦共处, 营造各民族平等团结的良好氛围, 使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理解和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加强文化沟通与交流 (1) 尊重民族信仰。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很多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是他们信仰的宗教。他们不食猪肉, 有自己的宗教习俗禁忌。面对民族风俗信仰, 中职学校一是要设立民族食堂, 充分尊重学生的饮食习惯;二是安排独立的少数民族学生宿舍, 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 也便于安全管理;三是加强德育教师及民族学生管理干部对伊斯兰教及宗教习俗的学习。 (2) 强化汉语学习。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尤其是普通话水平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与汉族师生的交流与沟通。中职学校有必要为他们专门开设普通话课程, 快速提升新疆籍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 减少交流沟通中的不必要的误解。 (3) 重视文化差异。我国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教授说:“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 赋予强烈的感情, 把它升华为代表本民族的标志。”作为德育工作者, 要认同并接受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生活习惯、消费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增进汉族与新疆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认识。中职学校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在汉族学生中开展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 让汉族学生认识并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二是打造校园民族文化工程, 在教室、校园、宿舍、食堂等场合适当地进行民族文化宣传, 让汉族学生加深了解少数民族传统、风俗习惯等知识, 建立和谐、多元的校园文化;三是重视民族传统节日, 新疆少数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有古尔邦节、吾鲁孜节、肉孜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学校德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乡情结, 最好应邀与少数民族学生共餐并参加他们的重要活动, 与他们一起尽情歌唱, 表达对他们节日的祝福和关怀。

加强多元帮扶活动 少数民族学习和生活困难学生能否顺利完成学业, 不仅关系到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问题, 而且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贯彻落实问题。因此, 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 应建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机制, 通过定期谈心、学生座谈会等形式, 及时听取少数民族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开展多元帮扶活动, 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中职学校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辅导, 要在少数民族学生宿舍中安排学生党、团员或学生骨干与他们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二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 提供勤工助学机会, 在奖助学金的评审方面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倾斜;三是加大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培养及党员发展的力度, 为他们搭建更多的锻炼平台, 培养一批思想觉悟高、纪律性强、素质全面的少数民族学生干部, 在各级学生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师生民族工作能力 打造具有较高的处理民族事务及开展民族工作能力的教师德育工作团队和学生管理干部队伍, 是提升民族学生德育工作实效的关键。中职学校要建立民族工作培训体系, 将日常培训与分类培训相结合, 通过讲座、授课、主题论坛等形式辅导学生工作人员学习民族知识、了解民族工作内涵。 (1) 加强教职工的德育工作能力。一是要加强班主任、学工处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班主任、学工处教师工作在德育阵地的第一线, 他们每天面对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的班级管理和问题处理, 在方式方法上必须提高他们应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对民族食堂师傅的教育。民族食堂的师傅 (一般而言) 多是来自新疆的, 他们懂得新疆的风俗习惯, 最了解新疆学生, 年长又明理, 在新疆学生中有很高的威信, 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2) 加强汉族学生干部的沟通管理能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性格上容易急躁, 处理问题时有暴力倾向, 由于学习困难, 迟到、旷课、上课吵闹、睡觉等违纪现象时有发生, 班干部及学生会干部在协助处理问题时, 往往在方式方法和沟通方面缺乏经验和变通能力, 容易激化矛盾。 (3)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班级、自管会和学生会中的少数民族学生干部是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 应充分发挥他们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管理作用。如此,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德育工作会事半功倍。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从民族聚居区到内地, 从本民族文化环境到非本民族文化环境, 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更重要的是由于观念的冲突、学业的困难、生活的压力、贫富的差距等等, 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很容易出现孤独感、压抑感、自卑感, 导致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不适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可使他们掌握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的知识, 增强抵御外界一切不良因素影响的能力。中职学校可采取以下做法: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辅导作用, 加强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沟通, 定时给予心理辅导或组织团体辅导;二是加强师生间、同学间、民族间的交流, 释放他们面临的压力并给予帮助;三是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集体活动, 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四是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经济、交际、就业等方面的帮扶工作, 尽量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摘要:在东西部合作办学背景下, 江苏中职学校中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数量逐年增长, 德育工作遇到了新情况, 出现了新问题。做好新疆少数民族中职生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 应针对新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结合德育工作实践, 总结并探讨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少数民族,中职生,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赵丽梅.对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 2007 (7) .

[2]邱有华.浅析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

[3]朱冬香, 王洵.北京化工大学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 2009 (S2) .

[4]彭东琳.心理学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0 (4) .

[5]耿宝云.做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师大学报, 2000 (4增) .

[6]李中耀.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 2010 (2) .

上一篇:人力资源会计的再思考下一篇:专业课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