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会计的再思考

2024-10-01

人力资源会计的再思考(精选8篇)

人力资源会计的再思考 篇1

一、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

1. 人是有价值的组织资源。

人能为企业提供现在或将来的服务, 创造经济价值。但把人作为组织的资源, 是因其具有服务潜力。但人力资源的所有权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 企业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 有权控制和利用人力资源。

2. 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是不可缺少数据。

这是指人力资源的数据信息对现在的和潜在的信息使用者作出决策都是有用的, 无论是管理当局还是外部投资者都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会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以此作出正确决策。

3. 持续经营。

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持续经营下去, 因此, 在人力资源会计上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要破产、关闭, 否则都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将来持续经营下去。

4. 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管理方式的函数。

人力资源价值除了来自本身的技能、性格、健康等之外, 还受到管理方式的影响。人力资源价值在不同管理方式下会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不同的管理活动可以使单项人力资源价值增长、耗竭或不变, 也可以使人力资源的协作能力增强、不变或减弱。

二、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

本文根据人力资源的特征, 兼顾其历史成本与未来所创造的价值两个方面, 构建了一个较强可操作性的计量模型, 该模型如下:

其中:V是企业群体人力资源价值;C是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Pt是企业未来各期的收益;H是人力资源对企业收益的贡献率;α和β分别为人力资源历史成本与未来预期收益现值的加权权数, 且满足α+β=1;r是折现率;t (从1到n) 是人力资源价值创造的未来收益的计算期间。

1. 历史成本。

人力资源历史成本是人力资源的在成长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 包括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保持成本、离职成本和培养成本。

2. 企业未来各期收益。

企业未来期间的收益应该是税前利润, 因为企业交纳的所得税也是企业的人力资源和其他资产共同创造的价值, 只有在税前利润的基础上计算的人力资源价值才能比较完整的反映人力资源的真实价值。

3. 折现率。

折现率是将企业未来收益转化为现值的比率, 其计算方法主要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加权资金成本模型等。

4. α和β的确定。

α和β分别为人力资源历史成本和预期收益现值的加权权数, 可根据企业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来说, 企业更看重人力资源创造的未来收益的能力, 即α一般小于β。

5. 人力资源的贡献率H。

企业的收益是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无形资产 (人力资源除外) 共同创造的, 计算人力资源价值时, 要把人力资源对企业收益的贡献从整体收益中分离出来。本文利用拓展的Cobb-Douglass生产函数计算人力资源的贡献率。

拓展的生产函数模型为:Y=KαLβR r Za, 其中, Y是产出, Z是以科技进步因素为主的综合要素生产率, K是投入的物质资本, L是投入的劳动力, R表示知识存量, α和β分别为资本和劳动力的产出弹性系数, r和a分别表示知识和综合因素的产出弹性系数。

企业的知识存量对产出的作用可以看作是企业其他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即R为企业无形资产存量 (人力资源除外) , r则是无形资产对产出的弹性系数。其他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不变, 可不予考虑。对上式两边取对数:ln Y=ln A+αln K+βln L+yln R

设Y’=lny, K’=ln K, L’=ln L, R’=ln R, A’=ln A, 得到:

利用企业的历史财务数据即可计算出α、β和y的值, 为了更简便的计算人力资源贡献率, 我们假设单位人力资源、单位物质资源和单位无形资产投入的产出均近似不变, 同时企业的技术水平也保持不变, 即α、β、y和A近似为常数, 上式变为:Y=KαLβRr Za, 因此, 人力资源贡献率为:

6. 计算期间t

对于收益的计算期间, 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以3~5年作为计算期间。

三、人力资源价值的会计核算

1. 账户设置。

(1) “人力资产”账户, 属资产类账户, 核算企业人力资产的增减变化情况, 借方登记人力资产的增加数, 贷方登记人力资产的减少数, 余额在借方。 (2) “人力资本”账户, 属劳动者权益类账户, 核算企业劳动者权益的增减变化情况, 贷方登记劳动者权益的增加数, 借方登记劳动者权益的减少数, 余额在贷方。该账户应按具体的劳动者设置明细分类账。 (3) “人力投资”账户, 属资产类账户, 核算企业在员工的招聘与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及摊销情况, 借方登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应予资本化的部分, 贷方登记每期摊销数, 余额在借方。 (4) “人力费用”账户, 属费用类账户, 借方登记企业对人力资源的投资成本应费用化的部分及人力投资 (资本化部分) 的每期摊销数, 贷方登记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数额。

2. 账务处理。

(1) 当雇员被录用时, 应根据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结果, 借记“人力资产”账户, 贷记“人力资本”账户。 (2) 如企业经营终止清算时, 应按清算日的账面原值, 借记“人力资本”账户, 贷记“人力资产”账户。 (3) 当雇员被解雇后应按评估价借记“人力资本”账户, 贷记“人力资产”账户。 (4)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的投资时, 借记“人力费用”账户 (费用化部分) , 借记“人力投资”账户 (资本化部分) , 贷“现金”等账户;摊销人力投资时, 借记“人力费用”账户, 贷记“人力投资”账户。 (5) 期末, 结转人力费用时, 借记“本年利润”账户, 贷记“人力费用”账户。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一个新兴的重要分支学科, 是人力资本理论在会计领域的深入和发展。人力资源会计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 并对其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把人力资源科学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到企业中去, 可以使各部门合理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 合理开发人力资源,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计量

参考文献

[1]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997

人力资源会计的再思考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使会计信息化成为会计发展和改革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会计信息化的深化和发展离不开会计理论的创新、指导与支持。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建立在工业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会计理论受到什么样的冲击和影响,是否还能继续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其间学者们从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网络会计、会计信息化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传统会计面临的冲击和挑战,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对象、会计职能、会计的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披露、会计工作流程、会计方法、内部控制、会计组织、会计人员等会计理论和实务领域及范畴。关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传统会计理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导致会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此要对传统会计理论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传统会计理论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并没有触动会计的本质和内涵,在新的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仍然适用,只是需要正确理解其本质,对其重新认识和诠释。

应该承认的是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的确表现出了一些不适应、不协调的地方,并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会计信息化究竟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哪些方面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是否属于实质性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真正研究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影响的论著较少,而其中探讨对会计实务和工作影响的较多,大多是针对会计的技术手段展开的讨论,特别是针对会计实务工作和会计信息系统建设进行的探讨,而探讨对会计理论影响的较少。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对会计信息化的涵义没有一个正确和清晰的认识,同时对传统会计理论中相关范畴也缺乏正确的理解,因而无法准确把握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产生了多大程度的影响,也就无法判断传统会计理论是否还能满足会计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无法明确会计信息化发展和变革的方向。究竟是要对传统会计理论进行不断的修补,还是要发生质的飞跃,创新传统会计理论,构建会计信息理论新体系?这已成为制约会计信息化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亟待深入探讨和解决。因此,本文将在明确会计信息化内涵的基础上,系统探讨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传统会计理论受到的冲击和影响,重新诠释相关范畴,从而明确应对的措施,以指导和推动会计信息化的创新和实践活动。

二、会计信息化的内涵

会计信息化的概念最早是在“会计信息化理论专家座谈会”上提出的,当时对会计信息化涵义的理解是:“会计信息化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进行重整,并据以建立开放的会计信息系统,该系统将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能够主动和实时的报告会计信息。之后,很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和诠释,但对其涵义尚无一致的界定。目前较权威的观点是杨周南教授在其论著《论会计信息化的tmaim体系架构》中对会计信息化核心内涵的界定:“在会计行业和组织或企业会计活动中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开发和利用会计信息资源,使会计信息资源成为全社会的共享财富,以推动会计信息资源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而会计信息化的`战略目标是:“促进会计行业、组织或企业会计管理活动和会计业务的变革,以推动会计事业的发展。”可见,从本质上讲,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发展过程,是技术变革和理论创新不断互动和融合的过程。

三、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及其重新诠释

1、拓展了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和形式

会计假设是对会计所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做出的合理判断,是会计活动得以进行的基本前提,是环境赋予会计工作的基本特征。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建立工业经济基础上的会计基本假设必然会受到冲击和影响。

会计主体假设是为了明确会计为之服务的对象、立场及对其空间活动范围的界定。传统会计主体是以有形的实体组织为主,有明确空间范围。但会计信息化下出现的虚拟企业等临时性的结盟组织使会计主体出现了模糊性、整合性、不确定性,更加不易确认,于是,有学者认为传统的会计主体假设已不再适用,提出用“经济利益相关的联合体”等假设来取代之。对此,需要明确的是会计主体并非完全等同于有形的会计个体,它应具备两个特性:拥有自己的经营目标和自主支配的经济资源,并能独立做出决策;对自己控制的经济资源及经济行为承担责任。很显然虚拟企业是完全具备这两个特征的,其模糊性、整合性并不影响该组织的客观存在,其形式上的多变也并不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反而更加显示出其会计处理高速、便捷的优势。因此,虚拟主体的出现只是丰富了会计主体的形式,拓展了会计主体假设的范围,在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主体可以是实体主体与虚拟主体的并存。

持续经营假设是假定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既定的目标无限期地经营下去,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它是历史成本、权责发生制等原则的基础。然而由于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主体的不稳定性和多变性加剧,使得人们更难于辨别一个主体是否在持续经营,于是,有学者认为这动摇了持续经营假设存在的理论基础,提出应用破产清算假设来替代持续经营假设。对此,应该明确的是持续经营假设并不表示企业不能破产清算,而是表明在正常的环境因素下企业能够生存,这样才能在此基础上遵循会计原则,对其经济业务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无论是传统意义上有形稳定的实体主体,还是会计信息化下的无形易变的虚拟主体,都不会无限期地存续下去,都会面临破产清算的风险,只不过是存续期长短的差异,但这并没有影响企业遵循持续经营假设进行会计处理,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仍应遵循持续经营假设,而对于那些存续时间较短的企业可使其提早进入破产清算环节,依据清算会计程序进行处理。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为及时总结企业的经营情况,人为地将企业不间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它为定期报告企业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损益提供了前提,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一种补充,也是权责发生制、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依据。然而由于会计信息化下会计信息的实时加工和传送成为可能,会计期间的间隔可以趋向于无穷小,财务报告期的大大缩短,特别是xbrl技术在会计信息化领域的应用,使得低成本、高效率的联机实时交互式会计报告成为可能,规定会计期间似乎变得不再重要。于是,有学者提出应用“交易期间假设”替代会计分期假设。对此,应该明确的是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实时高效、个性化的会计信息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会计信息需求的本质,它只会影响会计期间的长短而不会使其消失,也并未否定会计分期的存在。而如果以交易期间作为会计分期,因难以保证各个交易期间时间间隔的一致性,反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和反映其生产经营活动,并假定货币币值稳定。它解决了会计计量的尺度问题,而货币性信息的效用则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然而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虚拟货币的出现,企业间技术、资本自由流动的加剧,对非货币信息的重视,使得货币成为观念的产物,也加剧了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仅以货币反映的价值信息很难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货币计量假设受到冲击和挑战。于是,有学者认为,应用以电子货币计量为主的“在线货币假设”替代货币计量假设。对此,应该明确的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并不排斥非货币单位的补充运用,而传统的会计核算中也一直是以货币信息为主,非货币信息为辅,这并没有违背货币计量假设。虚拟货币的出现只是增加了货币计量的形式,加速了货币的符号化,使其变得更加无形和抽象,但这并未消灭货币或者超越价值抽象的范围。另外,货币本身也并不是一个充分稳定的衡量单位,币值稳定作为货币计量的附带假设,所受到的冲击在通货膨胀环境下也存在,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仍有必要坚持币值稳定假设。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基本假设虽然带来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并没有改变其实质和内涵,只是拓展了会计假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其更加多样化,会计基本假设仍然适用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促进了会计目标的融合和实现

会计目标是会计所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是对会计自身所提供经济信息的内容、种类、时间、方式及其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它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性内容,指明了会计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方向。关于会计目标的讨论,理论界主要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受托责任观”认为会计目标应定位于提供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但由于它们都把信息使用者当作一个完整的群体来看待,因此只能提供共性的信息,无法满足使用者个性化的需求。而会计信息化使信息提供者与信息使用者的实时双向交流成为可能,不同使用者可根据自身需求获得多元的个性财务报告,充分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既有助于决策者的经济决策,又有助于反映受托者经营责任。因此,会计信息化下的会计目标应是两者的融合,即向会计信息需求者提供可靠而有用的会计信息。而这一点在新准则中已有所体现:新准则针对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资本市场发展迅速但仍不够完善的现实,确立了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同时说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体现出“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双重要求。因此,会计信息化的实现并未改变传统会计目标,反而利用其网络技术平台的优势,促进了会计目标的融合和实现,更好地满足了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3、强化了会计的各项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的功能,即会计能够干什么,是会计工作本质的体现。实现会计信息化之后,信息的处理实现高度自动化,会计的反映职能得到更好地实现。同时,由于实现了实时和自动的核算处理,使会计人员从繁杂、重复的会计日常事务中得到,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有助于会计管理职能的发挥。而会计信息的实时跟踪,使会计人员能及时了解企业内部各信息系统及供应链上的有关信息,以便做出相应的决策,进行事中控制和事前预测,会计的规划、调节、监督、考评、决策等职能也得到了加强。

4、突破了权责发生制的确认标准

权责发生制原则,要求会计只能确认企业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而对尚未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以及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则不能进行确认。新准则中明确规定:“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然而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这一标准暴露出了很多缺陷:由于信息反馈速度慢;无法确认企业因长期生产经营积累形成的无形资产,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等金融资本;无法反映企业的现金流量的信息,以及大量与信息使用者决策关系密切的预测性信息,因此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需要。而在电子商务交易中,由于企业的收支均在同一交易期内完成,使得权责发生制失去了存在的前提,收付实现制则成为会计信息化下会计确认基础的客观必然。会计信息化下强调的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重的确认标准。

5、丰富了会计计量属性的形式

会计计量既是其他会计处理程序的前提,也是其他会计程序的结果。一个完整的会计计量模式,除计量对象外,还包括两个要素: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仅以历史成本进行会计计量难以对无形资产、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准确计量,也难以反映产品和设备的真实价值,其反映的会计信息滞后,使得公司管理当局无法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会计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的职能无法发挥出来,因此要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得到完整、准确的反映,就必须丰富会计计量属性的具体形式,这一点在新的会计准则已有所体现:在新准则中,原来的历史成本原则已作为会计计量的一种属性出现,新准则全面引进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并明确了计量规则。公允价值的引用意味着会计确认与计量不再一味记录过去,更多的是需要面向未来。而由于各种计量属性各有所长,因此应尽可能根据各种计量属性分别计算,并将各自不同计量结果交给信息使用者,以更好地满足他们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

6、促进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满足

会计信息化对会计目标和会计假设的影响,同时也波及到与其相关的或以其为基础的会计原则。会计信息化下,信息使用者的投资策略呈现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其信息需求也日益多样化。一些原来看来不相关、不重要的信息变得相关而且重要。而一些现在看来非常相关、非常重要的信息可能会变得次相关和不重要,这使得传统会计信息越来越难以适应信息使用者的要求而变得不甚相关,相关性原则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发生变化,重要性原则的侧重点也不得不进行调整。信息的实时获取和传递,以及提供信息的多元化,将更有利于满足信息使用者多样化的需求,增强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灵活地选择各种信息组合,信息的相关性和重要性更多地取决于使用者的个人判断,及时性和可比性也得到更好的满足。因此,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更有利于满足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7、推动了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

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系统的最终产物,是会计处理程序的核心环节,主要目的是向需求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传统财务报告是一种定期报告模式,披露的主要是以过去交易为主、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单一的、货币化的、通用的会计信息,难以满足信息化环境下信息者使用者对信息的全面化、多样化和及时性的要求。会计信息化下采用的是一种实时在线财务报告模式,它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提供的是一种更为全面完整的、易理解的实时交互式专用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时效性得到提高,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和多元化,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全方位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和事项的即时信息,其范围涵盖财务及非财务、货币及非货币、历史及实时等全方位信息。而xbrl技术在会计信息化领域的应用以及相关标准体系的建立,更是推动了财务报告模式的变革,一种跨平台、跨语言、低成本、高效率、实时交互、面向未来的财务报告应运而生。

人力资源会计的再思考 篇3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系统;护理

护理人力资源是医院生产要素中的核心资源,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医院中非在编护士日益增多,随之出现:护理队伍不稳定,护理工作不到位,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偏低、缺乏职业价值感与成就感等问题。本文从我院现阶段护理人力资源的现状和如何改进我院现有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探索新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系统。

1我院现阶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和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医院不再单纯依靠政府计划和投入,医院的自主经营权和人事决定权不断扩大,这样一方面推动了医院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也引发了新的問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1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护理人员数量短缺目前,根据我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规定,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应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0%,医师与护理人员之比为1:2,病房床位与病房护理人员之比为1:0.4,目的是保证护士群体的数量,能够完成各部门的基本护理任务[1]。今年年初按床护比1:0.4,我院人事处与护理部联合给各科室定编定员,实际运行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首先有26名未注册的护士,她们的工作能力相对较差,不能独立值班和签字,但是仍然算科室编制;其二一部分招聘护士的突然辞职造成科室人员的紧张,因为招聘新护士及对其培训都需要过程;其三是科室人员休产假、年假、病假、特别是休哺乳假时造成人员紧张。护理人员的短缺、护理工作量的加大,使得现阶段医院护理人员普遍超负荷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护士群体无法适应工作中多角色的频繁变换,身心俱疲,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的安全进行。同时,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也严重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健康,进而影响到护士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导致护士缺编的恶性循环。

1.2护士学历结构改善但素质提升缓慢,高水平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我院目前拥有中专学历的护士26%、大专学历59%,本科及以上学历15%。虽说学历高了,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缓慢。特别是招聘护士,80%都具有大专学历,但是理论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较差。护士习惯以医嘱为工作依据满足于基础护理技术的执行,工作状态较为被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护士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和评估思维方式,仍然没有很好的建立。护士接受专业教育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护理专业的健康发展。而且,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片面的注重护士工作的完成而忽视对护士的在职培训,导致护士群体的综合业务素质难以提高,这一方面限制了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另一方面也给医院的日常医疗工作埋下了隐患[2]。

1.3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措施不到位医院临床科室的护理管理模式多采用功能制护理加健康教育;排班方式则为“正常班大小夜班制”;有职称但非层级管理和护士梯队等等。分段排班的方法已经沿用了几十年,人力安排没有从患者需要出发。中级职称护士分布不合理,主管护师主要分布在门诊、行政以及其他非护理一线科室,占主管护师的56%,病房中主管护师仅有47名,占主管护师的44%;高学历、高年资、高职称护士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一些护士骨干也在不断的走向远离患者的工作,而非在照顾患者的最前线岗位,造成了宝贵的护理人力资源浪费,给护理队伍带来了管理的负面影响。

2改进我院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系统

为了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核心能力,激发护士的潜能和创造力,全面履行护理工作职责。结合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合理增加护理人员数量护士固定管理,造成护理人力分配资源的不合理,不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护士积极性的发挥[3]。我院护理部探索了一条对全院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动态管理路径,为避免一律按床位护士比1:0.4定编,由护理部统筹安排全院科室护士,以需求为导向,合理配置护理人员与床位比、床位使用率比。充分挖掘护士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住院患者满意率。改进传统排班方式,实行弹性工作制。现在各科室可根据各专科特点、工作量的不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求灵活排班[4]。当重患者多、手术患者多、工作量大时增加人力,如中午班增加2-3人,有效地保证了危重、手术、输液患者的治疗护理及时到位,既保证了护理质量,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护士非专业工作时间。大量的非专业工作占据了护理人员的许多时间,如领取各类物品,给患者取药、排队,为患者送大小便、血标本,药物变更等致使护理人员花大量时间跑外勤,减少了直接服务患者的时间。因此护理部加强后勤保障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减少护士非专业工作时间,从而增加患者的护理时间,有利于医院整体护理的实施[5],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2.2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人才第一的理念医护工作具有多学科,高技术的特点,它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拥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工作经验。因此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努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护理人才,培养专家型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医院加强了与高等医学院校的合作,以市场供需预测和规划每年度对护理人力资源的规模、质量、结构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计划,以高学历,高技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强化护士队伍。对在职护士的培养上,我院坚持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原则,改变以往只以工作情况作为奖惩标准的做法,引入在职培养机制,定期进行业务素质考核,培养经验型人才,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2.3引入新的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法规,做到日常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日常管理中,首先应采取适当的措施,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规章,弥补全国性法规在具体地方实施时的不足,使日常护理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小护士工作的随意性,将安全隐患降到最小[6]。其次应适当引入现代管理机制,如考评制度,奖惩制度等,激发护理队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的。同工不同酬是导致护士对医院缺乏主人翁精神,对本专业缺乏敬业精神的主要原因之一。医院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提高薪酬待遇,以待遇和制度留人,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从业技能,全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建立非在编护士身份转换机制,逐步建立起规范性的激励体制和转正制度,降低同一医院对不同护士区别对待的差距,稳定护士队伍,解决她们在医院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职业发展通道受阻的问题。制定转换过程的具体要求、程序,对于工作表现好的非在编护士进行考核。同时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同等的外派进修学习、竞争护理管理领导职务的机会,以便更好的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最终提高对医院的归属感和对本职业的忠诚感。

参考文献

[1]《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国家卫生部医政司.

[2]潘少山,孙方敏.现代护理管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22.

[3]何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和设想[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9.

[4]毛燕君.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及展望.现代护理,2004,10(8):762.

[5]周以瑞,王瑞玲.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浅析.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44-145.

商业信托会计监管问题的再思考 篇4

关键词:商业信托,会计监管,监管主体,非正式制度,制度安排

由于缺乏孕育商业信托持续健康发展的“土壤”,我国商业信托的发展几经调整。为了有效防范信用风险,促进信托公司稳健经营,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对商业信托的发展和监管工作一直非常重视,会计监管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会计信息的产生,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规范,商业信托会计制度也应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如何从信托会计监管的角度出发,探究我国商业信托会计监管之路,目前在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方面尚显得有些不足。

一、我国商业信托会计监管的现状与分析

(一)会计监管的基础环境存在先天不足

从目前来看,商业信托公司尚存在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安排,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等根本性问题。尽管信托公司都已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设置了完备的机构,规章制度也相对健全了,但“形备而实未至”现象仍普遍存在,会计监管基础薄弱,导致少数信托公司忽视风险违规使用信托资金损害了整个信托行业的信誉。根据COSO报告的“五要素”理论,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监督是内部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控制环境如果出现问题,其余的都将是“空中楼阁”。[1]

(二)会计监管规范缺失,导致监管效率低下

经过若干次清理整顿以后,有关主管部门加快了信托监管法律制度的建设,2000年以来,《信托法》、《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投资公司监管的通知》、《信托业务会计核算办法》、《信托投资公司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新《企业会计准则》、《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等相继出台,这些法规对于摒弃行业行政整顿的做法,加强法律监管,引导商业信托健康有序发展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但从会计监管的角度立法则是近几年的事,发挥的作用尚有待实践的检验。

(三)会计监管主体的责权利不够明确

会计监管主体是会计监管行为的具体实施者目前有人把会计监管的重任寄希望于信托公司会计人员,会计人员作为受聘于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员之一,主要对公司领导负责。尽管会计人员的监督作为会计监管体系的部分制度安排,具有重大的基础作用,但从性质上来讲,它仍然属于信托公司的内部自我约束行为,会计人员监管的功能在逐步弱化,采取强化会计人员的监管职责来解决商业信托会计的违法违规问题,这一制度安排显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有人主张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应担负起信托公司会计监管的责任,但由于中介行业的激烈竞争,成本收益原则的制约,会计师事务所往往很难处理好经济利益与业务质量、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其会计监管作用也就大打折扣;至于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则是会计监管规则的制订者和管理者,一般不直接参与信托公司会计监管,监管的权力较大,但责任不够明确。

(四)会计监管手段存在不足

会计信息化环境对商业信托会计监管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果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会计监管,就会大大提高会计监管的效率和质量。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不管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会计师事务所都较多的采用现场监管的方式,委派专门人员进入被监管信托公司,进行实地会计检查,而较少采用先进的信息化监管手段,通过风险预警系统,对信托机构主要业务活动和关键会计指标进行全面、连续的实时监控,进而根据其存在的各种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构建我国商业信托会计监管制度的设想

新制度经济学家中,舒尔茨、诺斯、青木昌彦等都曾经从不同的角度对制度进行了定义,[2][3][4]他们表达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简单的讲,制度就是规范和约束个体行为的各种规则。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笔者从构建商业信托会计监管的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在构建商业信托会计监管的正式制度方面

正式制度又叫正式规则或硬制度,指的是某些人或组织自觉和有意识地制订的各项法律、法规、规则以及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签订的正式契约。[5]正式制度一旦形成,就要求人们必须遵守,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因此它就成为商业信托会计监管必不可少的工具了。正式制度可以从其他国家或地区借鉴学习,也可以根据本国具体情况酝酿形成,但其作用的真正发挥还必须依赖于社会认可以及与非正式制度的相容。

1. 构建由政府、社会中介机构、信托公司会计等多方合作的监管框架,在制度安排上,明确各监管主体的权力和责任

(1)政府有关监管部门主要负责制订规则,完善商业信托会计监管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商业信托机构的会计行为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对信托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抽查,同时负责监管为信托机构提供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实施对社会中介机构会计监督的再监督。

(2)要求具有一定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为商业信托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由于社会中介机构没有由直接经济利益所带来的会计监管动力,又与信托公司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关联,容易与信托公司之间形成“合谋”,因此要提高社会中介机构的准入门槛,让具有一定资质、能认真执行审计准则的中介机构参与商业信托公司的会计监管,避免让社会中介机构的审计成为一种与信托公司进行交易的例行公事。“乱世用重典”,对于违规的信托公司及协同舞弊的社会中介机构,要加大惩罚力度,增加其违法成本。

(3)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为主体的组织架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划分,保证相互之间独立运行、有效制衡,形成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内部会计监管,依据《会计法》第四条的规定,强化单位负责人会计监管应负的主要责任,[6]充分发挥信托公司监事会的作用,夯实商业信托稳步健康发展的基础。

2. 继续梳理现有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系统性、前瞻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强的一系列会计监管制度

(1)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市场准入制度是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监管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制度功能是允许资本雄厚、信誉良好的经营者进入信托行业,限制未来代理风险和制度风险。只有那些符合基本条件,通过严格审核程序的信托公司才具有经营信托业务的资格,并且对其经营权实行年度审核制,对违法、违规的信托公司,视其情节轻重实行程度不同的惩罚,直至退出商业信托行业。

(2)资产分开管理制度。即要求托管资产与公司的自有资产严格分离。资产分离制度的基本功能是在各信托参与方之间形成一种监督制衡机制,有效控制代理风险。在资产分开管理制度中,明确信托基金由外部保管人进行管理,这对于限制代理风险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资产分离,基金管理人不直接持有信托基金,可以大大减少骗取和盗窃信托基金资产的机会,同时,通过拒绝执行信托基金管理人进行违规操作的指令,还可以强化保管人的谨慎监管意识。

(3)投资比例限制制度[7]加强会计监管。全面执行新会计准则有利于客观地反映信托公司的经营状况,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可比性,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完善风险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便于包括委托人、受益人和监管当局等信托关联方对信托公司的了解,增进对信托公司乃至信托业的信任。对监管者来说,统一、高质量的会计标准有利于其分析、评估同质同类信托机构的风险状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手段,强化风险监管的有效性。

(二)在构建商业信托会计监管的非正式制度方面

非正式制度是指对人的行为不成文的限制,是与正式制度相对的一个概念,通常被理解为在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不依赖人们主观意志的文化传统和行为习惯,如社会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文化传统、习惯习俗、意识形态等。[5]非正式制度对于商业信托会计监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短期难以内化为自己制度的一部分。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是非强制性的,必须借助于正式制度的支持,尽管如此,非正式制度仍然是加强会计监管的基础与关键,并且常常为人们所忽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的存在,其根源就在于非正式制度的缺失。为此需要从以面几方面构建商业信托会计监管的非正式制度:

1. 加强会计监管文化的建设

我国是有着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国家,非正式制度资源丰富,其中的监管文化演进所形成的行为规范对监管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进一步在信托公司内部弘扬会计监管和制衡的文化,努力发挥会计监管对改善经营管理的促进性作用,在信托公司外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平等和信任的文化,逐步形成广泛的信任机制和平等的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监管者的积极作用。

2. 发挥商业信托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自律监管

行业协会往往能站在信托公司的角度,与被监管者之间形成一个平等对话的机制,疏通信息沟通的渠道,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避免把信托监管变成信托管制。通过信托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规范管理,协调行业内部矛盾,加强行业自律监管,制定好自律规则和执业标准,发挥惩戒作用,促进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宣传信托市场和信托产品引导业务创新

3. 加强诚信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规范

道德是一种社会控制力量,是社会秩序最根本的维系者。诚信是社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要不断加强对信托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对其他会计监管者的道德观念科学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当然,要认识到诚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既要进行正面引导教育,也要善于利用发生的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会计监管人员树立诚信观念,更新业务知识,从而使会计行为法制化、规范化,提高商业信托会计信息质量,更好的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总之,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正式制度不尽完善,但在构建我国商业信托会计监管制度过程中,不能生硬的照搬西方的正式制度来监管,这样“移植”的西方模式必然失效,所谓“橘生于西为橘,橘生于东则为枳”。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多管齐下,实行严格的多层次会计监管模式,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的积极作用。此外,在监管过程中,还要不断创新监管工具,用计算机及其信息技术不断完善会计监管手段。比如,可以将信托公司的会计及其它管理信息通过网络浏览器与监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建立连接,从而让会计管理软件产生的信息在规定的访问权限内,让公司外部的人员使用,加强对信托公司业务的动态监控。

参考文献

[1]陈天泉,吴焱新,王蔚.内部会计制度实务[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1-12.

[2]舒尔茨.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53-254.

[3]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26-227.

[4]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28.

[5]国彦兵,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53—54.

[6]《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1999.

对新会计准则的再思考 篇5

一、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新会计准则中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 都进行了非常大的改动、修订和突破。新旧基本准则的主要变化主要体现在: (1) 总体结构有所变化, 旧基本准则为十章, 新基本准则为十一章; (2) 增加了财务会计目标, 新基本准则财务会计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 (3) 对旧基本准则中的“一般原刚”作了较大修改, 新基本准则变更为客观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8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 对6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修改, 增加了利得和损失的概念; (5) 对财务报告的内容作了修改, 新准则强调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在报表体系中取消了财务情况说明书。

二、对于新会计准则的特征分析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这套准则体系完整, 填补了很多制度上的空白, 最大程度地体现了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但这种趋同考虑了中国的国情, 体现了中国的特色。

(一)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适应了国际趋势

本次新会计准则的出台, 可以理解成我国的会计准则改革已经进入了和国际全面趋同的第四个阶段。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发布, 标志着我国已经初步完成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制定任务, 成为我国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新准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二) 倡导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的互补与融合

从传统来看, 会计和财务虽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实际上仍是不同的职业分工。新会计准则重视对现金流的计价, 重视资产及其价值。以此为契机, 今后会计工作和财务工作在很多方面都越来越具有互补性, 有相互融合相互学习的必要。

(三) 鼓励研发与创新

新会计准则重新规定了研究开发费用的处理, 规定开发费用可以递延。但这也要以企业能正确区分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为前提。开发费用递延的新规定, 可以缓解企业在研发过程中盈利能力不足引发的困境, 使企业在研发阶段的支出减少, 收益增加。这一规定确实可以起到鼓励企业研发的效果。

(四) 既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又正视特殊国情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通过持续不懈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不断在很多经济法律规则方面与国际接轨。新会计准则一方面在很多方面努力与国际规则接轨, 另一方面又根据中国国情做出必要的调整和过渡, 并在二者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三、新会计准则实施中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一) 存在的困难

1. 公允价值难以形成从

市场本身的发展看, 中国市场经济尚处于发育阶段, 企业间的交易行为不十分规范, 市场竞争不充分, 公允价值难以形成。

2. 具有国际视野的新型高素质会计人才缺乏

根据目前市场的需求, 仅注册会计师就需35万以上, 而目前实际的注册会计师仅为需求的三分之一, 面临着巨大的需求缺口。

(二) 对策

以上是中国在实现会计国际协调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这些障碍有些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而逐步消除, 有些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才能消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法律配套

必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 加强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的治理与整顿, 既保持会计准则良好的灵活性, 又防止会计政策被滥用。要通过完善配套法律优化会计作业环境, 推进企业会计准则的落实和完善。

2. 加快建设运用会计准则的内外部环境

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足贯彻会计法律法规, 是从源头上遏制企业会计造假的最好办法。同时外部监督力量还要积极对企业进行监督, 社会舆论和公众都可以参与进来。

3. 完善会计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建立体系完整的会计人员素质和后续专业技能教育机制, 并使这一机制更加有效地运行。要将专业技能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水准, 使他们的业务能力和道德修养都能有所提升。

四、结语

对提高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再思考 篇6

判断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 就是给带有不确定性的事项寻找结论。将判断的这种思维过程应用到人们所从事的专业领域, 就是职业判断。职业判断存在于各行各业, 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是各个行业的人们从事本职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 根据企业现实及未来的理财环境与生产经营特点, 运用自身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 通过识别、计算、分析、比较等方法, 对不确定性会计事项所作的裁决与断定的思维过程。

会计职业判断具有以下特点: (1) 技术性。技术性要求会计人员对从业过程中遇到的事物或现象, 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和经验作出合理的判断。而在此过程中, 判断者个人的理论知识水平、相关经验、业务技能和业务水平等必须始终贯穿其中, 这也是会计职业判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 (2) 社会性。会计职业判断具有有限制和有要求的相对主观性, 要受制于社会的外在机制、会计自身特征、原则及相应的理论框架和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 (3) 风险性。风险的存在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因素, 会计职业判断所引发的经济后果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从主观上会受到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从业经验、判断技巧、工作责任感和会计人员对客观情况的了解程度等方面的影响;客观上又受到判断对象的复杂程度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广泛性等因素的影响。 (4) 权衡性。会计职业判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比较、权衡的过程。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的过程中, 一直都面临着对各个方案的比较、优选等问题。这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凸显了会计职业判断独有的权衡性。

二、会计职业判断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因素

会计是一门貌似精确但事实上并不精确的科学, 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好多问题并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取舍标准, 因此会计过程的最终产品———会计信息多半是主观判断的产物, 不同的会计判断导致不同的会计信息。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经营类型、规模各不相同, 企业发展中充满着不确定性, 会计制度和准则不可能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及它们各种情况下所可能发生的各种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都做出详尽的、具体的规定, 而只能做出原则性的规定。2006年2月, 财政部发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以前的会计准则制度相比, 新会计准则更加简约, 许多会计业务处理只有原则性的规定, 相当多的内容要通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来具体解决。可以说, 如果离开了会计职业判断, 新的会计准则将很难操作和实施, 会计信息质量更是无法得到保证。这一方面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同时也会加重对会计职业判断的依赖。从现实来看, 当前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低下, 会计信息失真较为严重。会计信息失真不外乎有两种类型, 一是无意失真, 即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本身的不确定性, 造成会计信息与经济活动本身之间的出入;一是故意失真, 即指会计人员为了谋取不当利益, 滥用会计职业判断, 扭曲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不管是无意失真还是故意失真, 都同会计职业判断休戚相关, 前者与专业判断能力相关, 后者与道德判断能力相关。可见, 会计职业判断对会计信息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三、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主要途径

当前, 我国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仍然不高。无论从知识水平还是知识结构上都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虽然近些年会计教育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会计人员的学历水平得到了提高, 但会计人员对新业务、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强, 会计职业判断意识淡薄, 会计职业判断的总体水平不高。加强和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势在必行。主要途径有:

(一) 转变观念, 培养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会计人员建立一种职业判断的意识, 是正确运用职业判断的前提条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客观上不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 主现上会计人员头脑中也没有职业判断的意识,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 会计人员也由过去的“按图索骥”向职业判断方向迈进。这在客观上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处理经济业务事项, 主观上也要求会计人员建立一种职业判断的意识。

(二) 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职业判断技能

首先, 要注重培养在校财会专业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在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中, 应做到理论与实践兼顾, 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争取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 在实际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其次, 会计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有针对性地组织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同时, 会计人员本自身也要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广泛涉猎与会计相关的经济、金融、贸易、外汇等知识, 掌握现代化会计处理的新方法、新政策、新法规、新制度, 优化知识结构,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判断技能。

(三) 重视实践训练,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 会计人员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具备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的能力, 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作出恰当、正确的职业判断。而这种能力是在会计实践中通过不断训练逐步积累起来的。为此, 我们要打破会计岗位终身制, 实行岗位轮换制, 在实践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一个高水平的会计人员, 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 对于任何一个会计处理, 要学会分析、判断、综合、总结, 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不断地积累, 职业判断能力才会形成并得以不断提高。因此, 职业判断能力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职业培养、职业训练的结果, 只能通过持续、不间断地培养、训练, 不断积累才能养成。

(四)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 会计职业判断始终面临着客观性与相关性、稳定性与适用性、利益驱动与公允揭示等观念和立场的矛盾与斗争。如果会计人员道德缺失, 会计职业判断就会偏离真实公允的原则。因此, 会计职业判断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恪守客观、公允的职业道德, 做到反映真实、不偏不倚, 使其判断所产生的各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动更加真实可靠。从长远来看, 应建立以社会舆论和诚信档案制度为基本形式的社会评价机制。这种方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威慑性, 并最终促使会计人员从他律走向自律———真实、公允地进行会计选择。

(五) 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为防止企业滥用会计职业判断, 必须充分发挥会计监管系统的作用, 尽快完善内外会计监督体系。就企业内部而言, 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以优化会计职业判断内部控制环境。就企业外部而言, 必须按照行业自律、政府监督、法律规范的思路框架, 建立以行业自律为基础、政府行政监管为主导、法律法规完善为准绳的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尽快健全和完善以行业自律监管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 并以此约束和监督企业的会计职业判断,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社会监督作用;强化政府外部监督, 由国家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依法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检查和审计, 以约束企业会计职业判断行为;加强法制建设, 制止和防范会计人员利用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以及会计职业之便, 主观蓄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邓加玲.浅析会计职业判断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时代经贸, 2007, (2) .

人力资源会计的再思考 篇7

在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从含铅玻璃与无铅玻璃的区别对待、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产品与现行技术标准的衔接等方面,对废弃CRT玻璃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

1 废弃CRT玻璃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

以CRT玻璃的生命周期分析为基准,废弃CRT玻璃的处理处置可分为闭环循环与开环循环两类,见图1所示。所谓“闭环”是指CRT在废弃后经收集和拆解、清洗等预处理工艺,重新返回原生产流程,以制造新的CRT玻壳。“开环”是指废弃的CRT不再返回原生产流程,而是经过其他的工艺进行处理或处置,应用于CRT玻壳制造业之外的其它领域。利用废弃CRT玻璃生产各种建材制品属于开环方式的循环。

废弃CRT玻璃处理处置,在考虑回收成本、运距、运输安全性等因素后,“闭环”方式将受到很大限制,必须考虑包括建材资源化在内的其他“开环”途径。2005年以来,传统的CRT显示器件受到平板显示器件的极大冲击。试图主要依靠“闭环”方式来处理处置废弃CRT玻璃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急剧降低,加快开发包括建材资源化在内的“开环”处理方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断增强。

2 含铅玻璃与无铅玻璃的区别对待问题

区别对待含铅玻璃和无铅玻璃是废弃CRT玻璃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地,黑白CRT玻壳由均质材料组成,均为不含铅的碱性铝硅酸盐。彩色CRT玻壳各部位的材料组成不同,玻璃屏中含铅量为0%~4%;玻璃锥和玻璃管颈含铅量约24%;玻璃焊料的含铅量为70%以上。

铅对废弃CRT玻璃处理处置的影响,体现在潜在的环境危害方面,如铅在环境介质作用下对土壤、水体、大气和生物体的有毒有害作用等。同时也体现在有色金属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

以废弃CRT玻璃为主要原料制造建材产品(如泡沫玻璃、玻璃陶瓷等),除工艺技术外,必须综合考虑环境安全、资源利用和生产成本等因素。“环境安全”主要是考虑原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对产品的潜在影响,这是利用废弃CRT玻璃生产建材产品必须满足的首要条件。“资源利用”主要是考虑各种组成材料在综合利用价值方面的优缺点,如无铅的屏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可考虑生产高档的玻璃工艺品。“生产成本”是在兼顾环境安全和资源利用的基础上,尽量提高制品的附加价值,降低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3 CRT玻璃建材制品与现行技术标准的衔接问题

废弃CRT玻璃作为原料生产建材制品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若研制的产品已存在标准,则必须与其衔接,遵照执行;若研制的产品属外观和功能等方面的创新,无现成标准可循,则应考虑设定新的标准体系(如企业标准),以规范和约束新产品的生产和应用。

以泡沫玻璃为例,我国建材行业标准《泡沫玻璃绝热制品》(JC/T 641-2005)规定了泡沫玻璃绝热制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规定了泡沫玻璃的体积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体积吸水率、透湿系数、导热系数等物理性能指标。这些规定将对以废弃CRT玻璃为主要原料研制生产泡沫玻璃起到较强的指导性作用。

4 CRT玻璃资源化方法与其他处理处置方法的比较

表1对废弃CRT玻璃几种主要的处理处置方法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建材资源化途径虽然存在一定局限性,但由于操作安全、处理成本低、产品附加价值较高等优势,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5 结束语

废弃CRT玻璃的建材资源化虽然发展前景良好,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废玻璃的规模化回收和稳定供应、相关处理工艺的深度开发、建材产品的市场推广等,唯有较好满足资源、环境、技术、经济、法律和社会等多方面要求而生产的建材制品,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产业化。在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在此领域有望取得大的进步和发展。

摘要:从资源、环境、技术、经济等角度,讨论了废弃阴极射线管(CRT)玻璃建材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应区别对待含铅玻璃与无铅玻璃、尽可能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加强与现行技术标准的衔接等论点。

人力资源会计的再思考 篇8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 并且人均水资源低于国际人均水平。这在城市的影响更为明显。工业的快速发展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制造了大量工业和生活废水, 造成了水污染, 而水污染又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城市化的发展, 造成了雨水无法下渗和蓄积, 排水径流量逐步上升, 这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雨水资源, 而且也加剧了城市自身和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加之人们水资源保护观念缺乏, 又造成了对水资源的的浪费, 这就跟加剧了城市水资源紧缺。部分城市严重缺水的紧张局面多次出现;干旱和对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 造成了大面积下降漏斗区、海水倒灌等严重的环境问题。水资源已经而且还将成为很多城市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可以说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对现代城市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城市水资源规划中要坚持那些原则呢?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相协调, 坚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水资源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因此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和经济社会相适应, 并适当超前。城市水资源的规划应该成为城市规划的一部分, 因此, 城市水资源的规划应该和城市规划相协调。经济的发展与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都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 以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其次, 在城市水资源规划中要坚持依照市场经济规律治水的原则。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中国的国情,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城市水资源的治理上, 也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因此在城市水资源治理上, 要认真研究产权、水权、水价、水市场等问题, 研究体制、机制、法律法规问题。科学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保护、治理的有关经济政策, 利用经济手段, 调节水事活动,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再次, 积极研发新的科学治水技术, 坚持科学治水的原则。

城市水资源问题的解决, 固然要靠多方面的结合, 但是科学技术无疑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要解决城市治水问题, 就要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加强水资源人才队伍建设, 努力提高规划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制订出科学的城市水资源规划。加强对城市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那么在具体的水资源规划上应该如何呢?

在具体的水资源规划上应该坚持对水资源的动态规划。动态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 是一种多阶段决策过程, 主要用于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 以使系统取得最优的总效果。其动态的解决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性质非常适合于水资源系统的动态特征。

以最优化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的动态规划方法, 已经广泛地应用并成功地解决了许多管理问题, 已经成为现代管理中的重要决策方法之一。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动态规划能够制定出水资源调度分配的动态规划模型, 按经济最优性原则进行水资源分配, 从而得出最优的方案, 从而说明, 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应用。因此, 动态规划在解决水资源调配的多阶段决策问题中效果是显著的。

但是这样只是提供了一个理论基础, 要想真正的解决城市的水资源危机, 必须要从城市自身着手。

首先, 城市应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积极进行开源节流, 尽可能地缩小水资源需求的缺口。在产业结构调整中, 尤其应该对耗水型的重工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节水型的产业。

其次, 在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上, 不仅要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还要建立相应的水资源开发和保护体系。水资源作为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 在水资源的规划中, 应该建立相应的水资源开发保护体系和现代水务信息化管理体系,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良性循环。在这一点上很多城市做的不够好。

再次, 改变传统的水资源观念, 积极开发利用雨水资源。

在城市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面,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就是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因此, 在城市水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利用上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由于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本文就其开发利用提供如下一些建议。

雨水资源是一种天然的水资源, 但是在传统的水资源观念上, 它则是被排除在外的。其实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一样, 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水资源。就目前城市的水资源利用而言, 雨水资源很少利用。其原因主要在于:对雨水资源的规划不合理, 城市居民的水资源观念陈旧。

因此要想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城市雨水资源, 笔者认为应先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首先, 加强对城市雨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

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但是在城市规划时, 只要合理对雨水资源利用问题加以论证, 结合土地利用计划等, 城市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对总体上控制和解决城市规划中的水资源问题带来许多便利。

其次, 加强对雨水资源的宣传。

通过宣传和市场手段是城市居民认识到雨水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 使他们认识科学合理的利用雨水资源是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公众有了较高的参与意识, 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取得效果。

水资源虽然困扰着很多城市甚至已经成分限制城市发展的瓶颈, 但是城市水资源危机不是不可解决的, 只要加强对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 积极开发利用新的水资源。相信城市水资源危机一定能够解决。

参考文献

[1]赵楠, 刘毅, 陈吉宁.城市规划实施过程的水资源承载力自适应评估[J].中国环境科学, 2008.

[2]姜莉萍, 赵博.动态规划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应用[J]人民黄河, 2008.

上一篇:同心工程下一篇:少数民族之民族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