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法学本科论文

2024-07-12

少数民族法学本科论文(精选10篇)

少数民族法学本科论文 篇1

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 他们的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民族大学生不仅是知识分子群体, 更是提高本民族文化水平的核心群体[1]。少数民族法学教育由于当地语言、文化的多元性, 决定了其发展模式有别于普通法学教育。

一、调查概况

本次调查对象是新疆少数民族法学本科在校大学生, 主要采取抽样和问卷的方式, 共发放450份, 实收407份, 回收率90%。以匿名方式答卷。问卷内容涵盖三方面: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对象的自然情况, 包括年龄、性别、族别、年级;第二部分是少数民族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包括汉语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现状、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等;第三部分是解决措施, 主要包括被调查对象期待的措施及提出的意见。调查对象的住所遍及全疆, 其中维吾尔族占64%, 哈萨克族占23%, 克尔克孜族占12%。大一占17%, 大二占28%, 大三占34%, 大四占21%。

二、民族法科教育的现状

(一) 学生现状。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语种交汇的地区, 除了汉族和回族使用汉文字以外, 其他少数民族民族都有自己通用的语言文字[2]。

从表1可以看出, 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普遍不高, 多数无法用汉语熟练交流。学生对专业教材能全部理解的仅占25%, 70%以上的民族学生对汉语授课的部分课程基本能听懂, 但让他们用汉语口述所学到的知识是很困难的, 久而久之, 对专业课程丧失兴趣。民族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课的仅占52%, 多数学生缺乏学习耐心和持久性, 专业课考试通过率明显比汉族学生低。

新疆少数民族大多数来自于农牧区, 其在语言、心理、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具有本民族特质, 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思维方值观等方面具有本民族特质, 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3]。大部分民族学生民族身份自尊感很强, 交往范围狭窄, 易形成小团体, 只与本民族学生来往的较多。

(二) 教学现状。

1.教学方面

以课堂讲授方式为主, 实践课较少,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较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不高, 被动教学现象突出;注重法条讲授, 但对其法理讲授较少;用模拟法庭方式上课的占12%。司法考试作为法学教育质量的评估要素之一, 对法学教育内容产生一定影响。调查发现, 16%的教师在民族班上课完全以司法考试为主线。

2.法学教师的教学态度受到民族同学的肯定

访谈发现, 多数法学教师在民族班上课语速减慢, 与学生沟通频繁。多数民族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比较认真负责, 教师会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都很感谢老师。

三、民族法科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教学内容缺乏民族特色和针对性。

目前, 民族法科课程设置主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 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民族法学欠缺, 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其生活的民族地区的生活环境不相适应。民族法科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在本民族地区从事法科工作, 是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维护者和推动者。因此, 教学方式应当突出针对性和特色性, 以满足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需要。

(二) 教学方式不能完全适应民族特质。

由于学生语言水平参差不齐, 任课教师能力有限, 为帮助其顺利通过考试, 灌输式授课方式最常见。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系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 缺点是学生全部能理解部分能理解全不理解内系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 缺点是学全部能理解部分能理解全不理解学习的主动性缺乏, 极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到法专业教材的理解程度学习的主动性缺乏, 专业教材的理解程度极易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到院旁听、律师实习等非常少, 实习时间太短, 实习制度不太严格, 流于形式。僵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民族法科学生, 不能顺利融入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律实践, 影响就业。

(三) 语言困境。

1.基础汉语水平偏低

从表2可以看出, 民族法科学生学习中最大的障碍是语言。MHK考试虽然对提高汉语言理解、使用和表达能力有一定帮助, 但多数学生汉语实际运用水平不高, 缺乏汉文化底蕴。MHK考试形成应试教育的模式, 不适应提高少数民族汉语言素养和素质教育的需要。而法学课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 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很难掌握。

2.专业汉语课时太少

随着汉语预科教学的不断加强, 专业汉语教学被逐渐淡化, 甚至停止专业汉语教学的呼吁声音渐高[4]。基础汉语的学习通常是针对日常生活、人文风俗、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锻炼, 而法科涉及内容广泛的专业性词汇, 基础汉语无法完成这项任务, 严重影响专业教学质量。目前, 虽开设了法学专业汉语课程, 但课程课时太少, 很难全面、充分、透彻地讲解专业词汇, 对专业课的学习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不利。

3.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 民族学生法学教育选用的教材一般是教育部法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的规划教材, 内容的深度与民族学生的学习能力不相符, 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不高;适应民族地区的法律课程设置较少。因此, 有必要在必修或者选修课中增加民族法律的课程。其次, 理论课程较多, 缺少培养职业技巧和职业技能的课程。

4.缺乏用双语撰写的法学专用教材

少数民族法学教材的适用对象有限, 编写资金相对缺乏, 少数民族法学教材建设相对落后[5]。所使用的教材与汉族学生一样, 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没有专业汉语教材, 难以满足学习需要。

5.与司法考试衔接存在一定困难

少数民族法学学生的专业课程都是用汉语讲授的, 但是因为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汉语理解能力不足以用参加汉语司法考试, 所以只好用少数民族文字。民族语系的司法考试, 又不知道各种法律词汇在民族语言中相应的称法, 所以不得不通过参加本民族语言的辅导班的方式重新学习法律。

四、民族法科教育需采取的措施

(一)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及内容。

少数民族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 应该在全国相对统一的前提下, 增设符合本地区需要、有民族特色的专业课程, 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服务于民族地区法制建设[6]。增设特殊职业技能培训课程, 培养学生获得知识、沟通交流的能力, 以及调解、谈判、辩论、法律文书写作等技能, 使民族法科学生熟悉少数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习惯, 支持并熟悉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这样才能为民族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 教材建设。

1.修订、编写民族法学教材

应尽快编写少数民族法学通用的专业教材。民族语言法学教材使用数量有限、编写资金缺乏, 民族教材建设严重滞后。解决方法有:一是由中央或地方财政布置专项教材资金, 扶持双语法学教材的出版; 二是鼓励专业教师充分利用民族教育发展基金; 三是积极利用政府和社会资金出版双语法学教材。

2.编写民族法学课程的教学参考书及辅导资料

目前还没有一套适用于少数民族法科教育的案例教材。大部分民族法科教育是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 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会留在到当地。因此, 案例的选用除了要考虑国情之外, 还要考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法制建设的现状, 考虑到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 这样才能真正为民族地区培养法律人才。因此, 可以立足于党的民族政策, 依据于民族地方法制建设特点, 编写一套适合少数民族法学教育的案例教材[7]。

3.加强专业汉语的学习

首先, 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利用课内外丰富的汉语信息资源, 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 专业汉语教学应巩固学生的专业词汇, 强化听力和翻译能力, 提高学生的口语和应用文写作能力, 为写好毕业论文打下基础。这就要求教师革新、丰富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课堂加强说、听、写训练。再次, 笔者认为应当为每一门专业课编写一本专业汉语课本。最后, 应当加大专业汉语的课时量, 放在要开设专业课的上一学期, 并且由双语教师教授, 有利于学生学习与理解。

(三) 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加强实践教学课程。

大法官霍姆斯说过: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经验。这种法律实用主义倾向虽然遭到不少学者的批判, 但我仍然赞同经验对于法律比逻辑更根本。培养民族法科人才过程中一定要大力加强实践性教学, 注重学生法律运用能力的培养,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相促进, 重点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使民族法科教育适应民族地方法治建设的现实需要。

1.案例教学法

应将本地区发生的经典案例在教学中加以讲解和剖析,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法律理论。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贴近民族地区的实际, 少数民族法学教育也才能真正提高人才质量、提高科研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为民族地区和中国的法制建设作出贡献。

2.分层次教学法

民族法科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学生需求差异大、教学层次多样的特点。在日常法学教育过程中, 除要做好常规教学外, 还应采取多样化措施以应对民族地区法学教育实际。为此, 应采取教学大纲、教材、课件、习题、考试“五不同”, 对民族学生和非民族学生分班教学、分层次教学。这样做的最大益处是结合不同层次的民族学生, 因材施教, 做到以人为本。

3.建立民族法科教育教学实践基地

除了在校内建设好模拟法庭和鼓励学生在校内外进行普法宣传外, 还应与学校周边的司法、执法部门加强联系, 建立学生的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 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双赢结果。一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学基地为民族学生的司法实践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平台, 对学生进行职业训练, 延伸课堂教学内容, 弥补案例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 民族地区实践中缺乏大量的双语人才和应用型法律人才, 教学基地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改变当地法务部门人手不足的局面, 为当地法制建设提供人力支持。

4.重视少数民族法学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 建立一支来自民族地区、熟练运用民族语言、了解民族自治地方的法学专业师资队伍, 针对民族法科学生的特质, 加强其法学理论同法律实务之间的联系。其次, 发达地区或国家名校应培养少数民族法学教师帮助民族自治地方高校。

5.民族法科教育适当结合国家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对于学生就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民族法科教育应适当强化与司法考试的结合, 分析历年真题, 以帮助民族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结合司法考试进行民族语言培训, 为民族地区输送合格的少数民族法学毕业生。

6.双语教学

重视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 引导民族学生对国家法律的尊重和信仰。教学中适当使用民族语言。双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才[8]。这样的人才越多, 就越有利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 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摘要:少数民族法学教育是整个法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发展的程度直接影响法学教育的整体水平。本文调查研究少数民族法学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找出他们学习法律的瓶颈, 如何为少数民族地区培育高素质的少数民族法律人才, 提高民族学生的法学教育也是研究旨趣所在。

关键词:少数民族,法学教育,本科教育

参考文献

[1]对高校朝鲜族法学专业本科生教育的思考——以延边大学法学院特色办学模式为视角[J].法制与经济, 2011, 1:168-169.

[2]古丽阿扎提.吐尔逊.加强新疆双语法学教育探析[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1, VOL33 (1) :62-64.

[3]胡玉荣.民族院校法学专业教育的现状与教学改革初探[J].法制与社会, 2012, 3 (中) :222-223.

[4]姚金梅.新疆高校专业汉语教学分析——以石河子大学为例[J].大众文艺, 302-303.

[5]杨晓萍.新疆少数民族法学教育与全国司法考试的衔接[J].延边党校学报, 2011, 8, VOL26 (4) :94-95.

[6]刘云飞.少数民族地区法学高等教育的挑战和改革[J].贵州民族报, 2012-8-10:1-4.

[7]宗那生.内蒙古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蒙授双语本科教育改革[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08 (1) :181-191.

[8]杨信.地方民族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路[J].凯里学院学报, 2013, 2, VOL31 (1) :151-153.

少数民族法学本科论文 篇2

最快乐的人所拥有的一切东西并不都是最好的,但他们会充分享受自己已有的东西。

最好的朋友是你们静坐在游廊上,一句话也不说,当你们各自走开时,仍感到你们经历了一场十分精彩的对话。

有很多的奢看让人羡慕,但只能看而止步,那就是人格。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现象透析 篇3

一、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

不可否认,在当今中国,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就业困难,甚至有不少人刚一毕业就失业了。这是

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而不单是法学本科毕业生的特殊现象。对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应该正视它,理智地对待它,有效地来解决它。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是有其复杂的原因的。

第一,国家政策的影响。(1)由于国家机构改革的推行,大量机构的精简,由此就业的岗位减少,需要的法学本科毕业生的人数减少。(2)由于政策的原因,对复员军人的安抚,大量的复员军人被安置到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和政府部门等,剩下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可就业的岗位不多了。这些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到退休或除名,岗位就腾不出来。(3)国有企业的改制,大部分转变成了民营企业,企业主为了减少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采用延长工时、减少就业岗位(包括法律顾问、法务部等)方法,使得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机会减少。

第二,泛滥的文凭制造了法律人才饱和的假相。

第三,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人才高消费,人为设置过高的门槛。

第四,司法考试的报考条件过于呆板,使得一些法学本科毕业生坐失良机。

第五,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招生的盲目扩大,使得法学本科毕业生供过于求,导致结构失衡。

第六,部分毕业生的素质的不断下降,导致其就业能力的缺失。

第七,毕业生就业态度的不端正。不少毕业生的就业思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都想毕业后能够进入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等一些比较稳定且收入有保障的单位,而不愿意到非国有企业单位、基层法律部门;更多的人考虑能够留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不愿意去基层或经济欠发达地区。许多人眼高手低,不愿从事那些不显眼的法律服务工作。由于他们理想中的工作是去做法官、检察官、政府官员等等,目标较高,对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不屑一顾。这反映出大学生对个人现实的切身利益考虑较多,而对个人成长的长远意义考虑不足;就业目标定位较高,仍有一步到位的思想,个人期望超越社会现实需求,形成较大反差。但当他们的远大的理想被现实无情地击碎时,他们感到失望了,并且失去了许多就业机会。

二、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之对策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大学逐渐实现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普及带动了毕业生人数的增长,随之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西方国家政府的广泛关注,高校就业指导显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西方国家在国家宏观政策、高校加强就业指导两个层面促进大学生就业,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就业模式,积累了诸多的经验和做法,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应积极从国外大学生就业政策中寻求借鉴。[2]

(一)政府应从政策上为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创造条件

法学本科毕业生是国家经过十几年的培养才得到的宝贵财富,政府应予珍惜。(1)政府应加快公检法司等部门的人员新老交替的步伐,为法学本科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近几年,教育部通过本科教学质量合格评估的方法来解决研究生就业,不就是一个安排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的范例吗?我们的政府应开动脑筋,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就业途径。(2)建立法学本科毕业生带薪实习制度,即大学毕业后的一年内,由政府有关部门安排毕业生到涉法部门实习,通过实习选择一批业务素质高、思想品德好、踏实肯干的毕业生充实到该部门。(3)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4)修改司法考试的相关规定,允许法学本科在校生参加司法考试,对通过考试者,待其毕业证获得后由司法部门发放资格证,以方便其就业。(5)帮助用人单位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科学的招聘程序。[3](6)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企业雇用法学本科毕业生进入企业从事法律事务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促进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

(二)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笔者认为,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应包括培养科研教学为主的高级法学理论人才和培养法律实务为主的高级法律职业人才。可以在本科专业中,设立法学研究专业和法律职业专业,或者在法学本科专业中设立法学研究和法律职业两个方向。对法学研究专业或方向的学生,侧重于法学理论的培养,为我国的法学理论的繁荣和发展培养研究型后备人才;对法律职业专业或方向的学生,侧重于处理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加大教学实践环节的力度,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参与到司法实践中去,设置若干门实践课,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参与法庭旁听,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进行法庭代理,举办模拟法庭等,加强动手能力、辩论技巧、随机应变能力的培养,使其对法庭审判的规则、流程程序化、熟练化,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就能很快进入角色,独当一面。

(三)修改、完善高校现有的评价机制,以调动教师的教改积极性

高校以及上级行政主管机关,应调整现有的评价机制,将单一的评价机制改为多元的评价机制。对高校教师应区分为科研型、教学型、科研教学型、教学科研型。对科研型的教师,应定位为“单位的科研骨干”,年度考核和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应侧重于科研成果的考核,适用现有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型的教师,应定为“教学骨干”,年度考核和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则侧重于教研成果的取得、教学改革的实施等方面的考核;对科研教学型的教师,应定位为“以科研为主,以教学为辅”;对“教学科研型”的教师,应定位为“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年度考核和评聘职称的指标体系则介于科研型和教学型之间。这种评价体系是可行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具体体现。采用“多元评价体系”的目的就是,根据个人的特长,发挥其优势,解除其后顾之忧,有效地整合资源,能搞科研的,让其一心搞科研;能在教学方面搞出特色的,让其大胆创新,甩开膀子大干;既能搞科研,又能搞教学的,也要发挥其“两栖动物”的优势。避免“畸形”评价标准所产生的弊端——千篇一律,浪费资源。

(四)帮助法学本科毕业生走出就业认识的误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建国后的四十多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是一种精英教育、身份教育,上了大学就是国家的人了,就有了铁饭碗,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到了九十年代,随着高校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功能定位的重大变化,高等教育不再是一种身份教育,而仅仅是一种学历证明教育。[4]对于这样的变化,目前社会上许多人还存在模糊的认识,这是人们对当前大学生就业认识方面存在的主要误区之一。要让他们树立就业是“一个逐步实现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过程”的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花费一定时间找工作,如同消费者花费一定的时间在市场上选购到自己称心的物品;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视同自己还暂时没有在市场上挑选出如意的商品。大学生暂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与就业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五)培养、指导法学本科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所大力提倡的。自主创业需要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积极探索的勇气。因此,学校要转变观念,开展全员全程指导,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以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事业为目标。鼓励他们利用自己较高的专业知识建立法律咨询服务机构,或者成立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家政公司、调查公司,通过合法经营得到发展。[5]国家向青年提供贷款,同时在技术、市场信息和服务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青年自主创业。

少数民族法学本科论文 篇4

然而与理论性课程相比, 实践性课程尚处在配角地位, 内容零散, 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 急需

实践教学在民族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尝试

经过近几年来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西藏民族学院法学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方面, 案例分析、实习、毕业论文等传统的实践教学得到了发展;另一方面, 模拟法庭、法律咨询、法学讲座等新型实践教学形式不断涌现, 丰富了法学实践教学的内容。目前, 西藏民族学院法学本科教学中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分析是法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 基本上贯穿于法学教学的始终。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学习了基本的法学理论以后, 必须进行实际操作, 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案例分析就是将法学理论与实践通过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件结合起来, 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据笔者了解, 大部分法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都会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 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 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法学知识。案例分析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模拟法庭教学。模拟法庭教学是以模拟法院开庭审理的方式,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资料, 分别扮演不同角色, 依照法院开庭的程序, 亲自参与案件的审理, 将课堂中所学到的法学理论知识、司法技能等综合运用于实践,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学教学模式。自1998年西藏民族学院建立模拟法庭以来, 在每学期期末, 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 让学生全面参与, 都会举行一两次模拟审判。模拟审判的案件既涉及刑事、民事, 还涉及行政案件, 目的是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与案件有关的实体法和程序法, 训练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法律咨询。法律咨询是西藏民族学院法学社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之一。学生利用休息时间, 在公共场合设法律咨询点, 对前来咨询群众的法律问题做出解答, 提出意见。法律咨询活动既检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 又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观摩教学。为加深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西藏民族学院与相关部门联合, 分别在咸阳与西藏共建立了10个教学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涵盖公检法司等部门。通过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卷宗材料的查阅、通过旁听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等, 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个感性认识。观摩教学的运用, 使学生对司法机关的工作程序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毕业前实习。实习就是让学生深入到公、检、法院或律师事务所协助公安人员、检察官、法官或律师办理实际案件。毕业前实习是西藏民族学院法学教学的一个实践环节, 每一位学生必须参加, 实习时间是在大四第一学期的9月份到10份, 为期一个月。实习地点由学生自己选择, 可以去实习基地, 也可以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在实习结束后, 每一位学生必须上交一份实习报告、一份实习单位鉴定表以及一份实习日志 (这是由学校统一制作, 发给学生的) 。最后由法学教师对实习报告予以评改。

6.毕业论文写作。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后, 根据老师拟定的或自拟题目, 在老师指导下, 进行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写作是学生综合知识的反映, 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手段。

7.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2008年, 西藏民族学院对05级法学本科学生开设了民商法、刑法案例评析等一些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不仅如此, 还改革了过去法学课程全部讲授的方法, 专门留出一部分学时作为实践教学。以笔者讲授的34学时的侵权行为法为例, 在2007年以前, 34学时均为讲授, 现在讲授30学时, 实践教学4学时。

经过近几年实践教学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尝试证明, 实践教学是法学理论教学的延伸, 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运用实践教学模式, 对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教学在民族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实施的障碍

尽管民族院校法学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种种努力和探索, 但因种种原因, 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弊病。

1.课堂人数规模过大, 实践教学环节难以推进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 法科学生招生数量也在迅猛增加。西藏民族学院2004级法学本科292人, 2005级则达到了321人。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规模, 学校只能安排大班授课, 一个教室听课的学生常常在100人左右, 从而导致推进诸如课堂讨论, 模拟法庭、法律咨询、观摩教学相当困难。

2. 学时安排较少, 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 西藏民族学院为法律专业本科生开设了必修的14门核心课程, 同时为了使他们能够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 并适应民族地区法制人才的需要, 在14门主干课程之外, 又开设了大量的专业选修课。核心课程和选修课分配在七个学期中, 每门课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有限的课时, 只能够对法学概念、原理等基础知识进行讲授, 所以目前法学本科教育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重心, 教学过程也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 教学方法仍是“填鸭式”, 教学考核还是期末一次性的闭卷考试。虽然在教学改革后, 每门课程中都计划有实践教学时间, 但实际上都被理论知识讲授所占据, 实践教学难以开展。

3. 实习、毕业论文流于形式

集中一个月的实习, 虽然可以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案件的处理, 但公、检、法这些机关工作都有严格的规程, 学生们在实习中大多只负责装订案卷、随同取证、庭审旁听等事务性的工作, 学生感到实习枯燥无味。再加上学校并不要求学生集中实习, 而是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分散实习, 有些不自觉的、或者要复习考研、联系工作的学生就只实习很短时间, 甚至根本不实习, 结果使得实习流于形式。学生撰写毕业论文, 都是利用网上资源, 粘粘贴贴拼凑而成, 缺乏实际的调查和相关数据, 毕业论文质量较差, 根本达不到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

4. 实践教学方式缺乏统筹安排

法学实践教学方式虽然多种多样, 但不同的实践方式适用不同的学生。如观摩教学适合不具备系统法学理论知识的低年级学生, 而模拟法庭由于要求学生储备较为丰富的实体法程序法知识适合于高年级学生。西藏民族学院法学实践教学形式虽然较多, 但却对实践教学方式没有系统规划, 缺乏统筹安排。不管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 都组织去观摩, 开展模拟法庭, 进行法律咨询。表现出的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 走过场、混学分的现象比较严重, 致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5. 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差

教师是法学实践教学的指导者, 法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据笔者对西藏民族学院法学教师的了解, 15位专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 知识结构一般为纯理论知识, 缺乏法律实践工作经验。其中兼职从事律师工作的仅有2人, 13人从未实际从事过实践工作, 这必然对西藏民族学院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

实践教学在民族院校法学本科教育中实施的思考

实践教学在民族院校法学本科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阻碍了实践教学功能的积极发挥, 使得培养民族地区素质型法律人才的目标难以实现。如何通过教学改革强化法学学科的实践教学, 是民族院校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重大难题。通过反复探索, 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打破制约实践教学功能有效发挥的瓶颈。

1.统筹规划, 建立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调动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民族院校法学教学大纲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实践教学统筹规划, 建立起三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层次, 在一二年级, 以法学理论知识为基础、以案例教学等方法为手段, 结合观摩、见习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第二层次, 在二三年级, 依托模拟法庭、法律诊所课程, 进行实验教学, 训练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三层次, 在三四年级, 通过实习、毕业论文写作、参加法律咨询等活动, 锻炼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

2.设计、制定实践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方案

针对各专业课中规定的实践教学时数只是表现在纸上, 而未落实到课堂上这种情况, 我们应在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中, 不仅对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 而且也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设计并对该内容的具体实施提出方案, 对学生这方面内容的练习和掌握提出要求, 同时, 还应当对此内容进行检查考核的方式进行规范, 从而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3.建立对学生实习指导与监控机制

对法学专业实习的监管不力是引起当前法学专业实习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实习质量, 我们应加强实习中的指导与监控。首先, 实行教师实习指导责任制。把学生直接分给法学教师。由教师负责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教师平时要去抽查, 一方面检查学生在实习单位遵守纪律的情况, 另一方面掌握学生实习任务的进展与完成的情况。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对所负责的学生进行指导、督促和检查。其次, 发挥实习教师的作用。由于法学专业实习具有分散实习的特点, 单靠校内指导教师的作用显然难以保证实习的预期效果, 因此, 还必须充分发挥实习教师的作用。由他们对实习学生进行考勤、工作管理。

4.加强法学教师实践操作

实践教学对法学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教师不仅应当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 而且应当具有很高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面对大部分法学教师缺乏法律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情况, 我们应鼓励教师走出大学校园, 参与法律实务工作, 积累司法实践经验。这不仅有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而且可以使教师的法学理论研究工作与司法实践结合起来。笔者认为, 可以考虑在民族院校法学系内设立律师事务所, 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法律实践活动的场所。

实践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在民族院校法学教育发展中任重而道远。我们坚信, 实践教学随着民族院校法学教育的发展, 也会不断的发展完善, 终将有效的发挥其积极作用。“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张彩云.法学专业本科实践性教学环节探索[J].教育探索, 2007 (4) .

[2]许均秀.法学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建构的理性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07 (3)

[3]宣增益.法学教育培养模式中的教学方法改革路径之探讨[J].时代法学, 2007 (5)

[4]曹昌伟.谢小芹.法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08 (5) .

[5]邵文涛.我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D],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25

[6]邵文涛.我国本科法学教育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运行[D],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31

[7]邵俊武.对我国法学本科教育实践性教学的思考[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3 (1)

(本科类)专业-法学 篇5

法学专业是我校最大和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1999年,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调整的有关文件精神,为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复合型人才,我校原有的法学、经济法、国际经济法专业统一调整为法学专业。中国政法大学作为以法学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法学专业是学校的主要专业,该专业招生人数占招生总数的60%左右。考生被我校法学专业录取后将按专业方向分至法学院、民商经济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四个学院学习。四个学院实行有统有分的教学计划,一方面通识课程和20门左右主要专业课程是统一的,占法学专业90%以上的学分,以此保证宽口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四个学院根据本院所设学科为学生开设部分专业方向课程,以便发挥各学院所长,实现法学专业特色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学生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基础;具有较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法学知识和法律规定,了解国内外法学理论发展及国内立法信息,并能用一门外语阅读专业书刊;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质、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较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从事法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总论、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总论、商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学概论、知识产权法等14门法学核心课程,以及法律逻辑学、中国法律思想史、司法口才、民法实务、环境法学、海商法、国家赔偿法、物证技术学、国际贸易法、刑事侦查学、犯罪心理学等100多门选修课程。

就业方向:法学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合从事审判、检察、司法行政、律师、公安等实际工作,也可从事立法、法学教育、法学研究以及行政管理和公司、企业的法律顾问等工作。

全国五大政法大学学生可“串门”学习

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西南政法大学校长、华东政法大学校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西北政法大学校长齐聚重庆,召开了“立格联盟第三届高峰论坛”,起草了“推进法学专业标准化建设议定书”和“法学专业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两份文本,同时签订了战略协议,“联盟”成员学生以后可“串门”学习。

在会上记者看见,五大政法大学负责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指出,为充分利用联盟成员本科教学资源和优势,联盟成员将共享一些资源。

记者看见,“立格联盟”成员间学分互认,互相承认课程学分,并对符合条件达到其要求的学生颁发辅修学位证书。同时,也将互派交换生,每年先由各联盟成员提出本校所能接受交换生的专业、人数及要求,报联盟秘书处批准,再下达到参与高校,由高校择优选派。联盟成员还将合作办学,联合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实现教学资源,包括图书情报资料、实践教学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

此外,联盟还将建立教师互聘机制,推动联盟成员的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和优势互补,鼓励和支持联盟成员优秀教师到联盟成员授课、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

据西南政法大学校长付子堂介绍,由于中国法学现阶段的特殊背景,目前全国有600多所高校办有法学专业,在校学生36万多人,根据多年来法学专业就业率排名倒数的现实,制定国家统一的法学专业建设标准势在必行,也是提高法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

“但要为类型各异的600多所大学的法学专业制定统一的标准,并且能够有效实施,对此我们应持审慎态度。”付校长表示,在西政教务处的组织下,专家组就“推进法学专业标准化建设”经过反复走访相关政府部门,咨询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以及法律专家和实务部门工作者的意见,起草了“推进

2013年5月31日星期五 1 /

4法学专业标准化建设议定书”和“法学专业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两个文本,具体方案将在下一步公布。(商报记者 蔡力 实习生 李青松)

又到一年毕业季 法学专业就业连续多年亮红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我国包括律师、法官等在内的法律工作者不足 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受人诟病,应培养高等法律专业实用型人才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生找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出炉,法学等9个专业被列为就业红牌专业,属于“失业量比较大,就业率比较低的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治国方略,而这都需要优秀的法律人才作为支撑。但与这些不相称的是,多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接连亮起红灯。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社会人士将矛头直指高校法学院系死板教学,不注重培养学生实战能力。

如何改变目前的现状?相关人士建议,应该改变以往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模式,按照市场要求细化专业,培养运营型和技能型法律人才。

□记者郭跃华

现象篇

在郑州打工的小张每天起床都很早,因为他要到离自己租住房子很远的郑东新区上班。

小张已从郑州某政法类院校毕业3年了,现在,小张对他所学的法律专业是彻底失望了,刚毕业时豪言壮语如今也只能作罢。

上高中时,小张非常喜爱法律专业,高考报志愿时就选择了郑州一所法学院校。在大学期间,小张也清楚自己的大专学历太低,便参加了郑州大学的自考法律本科考试。

毕业时,小张的第一志愿是考公务员,最好能考入法院系统,第二志愿是做一名律师。

考公务员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毕业后,小张打算先找一份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为未来打基础。

到实际找工作时,小张才发现,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大专毕业生,根本就找不到对口的工作。他在人才市场上转了很多圈后,几乎找不到招聘法律人才的企业,好不容易找到一家企业招法务专员,却要求最低本科文凭。

毕业两个多月后,迫于生活压力,小张到商场做了一名销售人员。其间,小张也参加了3次公务员考试,但都没有进入面试。

“公务员一般都有专业限制,而法律类专业的毕业生太多了,导致竞争压力非常大。”小张说,他每次报考都发现法律类专业的报考人数最多。

小张的大学同学,除了少数考上公务员外,只有一人努力后通过了司法考试,目前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见习律师。

小邵是郑州某学校毕业的法律本科生,谈起求职之路,小邵连连叹气。

“我毕业的时候,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了考研,有近一半的人选择考公务员,当然,考上的并不算多。”小邵说。

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小邵发现,想找对口的工作,比登天还难。

“我还算是幸运的,毕业时有一个学姐介绍我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内勤,我高兴地去上班了。刚开始每月的工资是800元,后来涨到了1200元,只能勉强顾住生活费。”小邵说虽然她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但在律师事务所待一段时间后,就再也没有做律师的想法了。“如果没有人带,律师起步实在是太难了。”小邵说,刚入行的律师几乎接不到案子不说,每月还得给律师事务所交管理费,连自己的花销都顾不住。

目前,小邵在一家投资担保公司做客户经理,虽然与自己的专业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至少收入要比以前好一些。

“据我了解,我大学同学还坚持从事法律职业的不超过5个,很多人都已经转行了,几个想进入律师圈的都半途而废了。”小邵说,她一个同学已经研究生毕业,但还是改行做其他的了。

谈到今后的打算,小邵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今后会从事什么行业。”

近两年来,记者多次走访过人才市场,但几乎见不到哪个企业招聘专职的法务人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处境非常尴尬。

一家科技公司的招聘经理曾对记者说:“如果招聘一个法务人员,还不如请一个律师做兼职的法律顾问,既经济又实惠。”

记者了解到,只有大型公司才会招聘法务人才,而且要求都非常高,很多都要求研究生学历,还要求有一定实战工作经验。

记者采访过多位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跳出自己所学的专业找工作。

河南省新动力律师事务所律师朱广晓说,企业肯定追求利益最大化,招一名法务人员,肯定要考虑这名法务人员能为公司带来多大的利益,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企业一般不会录用。所以,法学专业毕业生前两三年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工作经验。

“企业法务人员应该是今后法学专业毕业生比较广阔的就业平台,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一般情况下,企业法务人员的待遇偏低,这也是法学毕业生不愿意到企业做法务人员的原因。”朱广晓说。

河南文丰律师事务律师张灵全说,通常来说,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有四条出路:通过考公务员进入司法机关,进律师事务所当律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做法律“边缘人”(如做媒体跑法律线的记者)。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研究 篇6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法学教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到2008年底, 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30所, 在校法学本科生超过30万人。其中既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大学这样的老牌院校, 亦有大量综合性地方高校。其中地方高校由于对自身定位不清晰, 加上高等院校评估所采用标准的同一性, 各院校在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上都大体相同, 这样既造成了法学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又导致培养出的法学学生大同小异, 缺乏竞争力, 就业率低。为此, 需要重新审视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

一、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定位

对于高校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建立高校分类体系, 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 引导高校合理定位, 克服同质化倾向, 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 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争创一流”。所以, 对于地方院校的法学教育, 各高校应找准自身定位, 走独具特色的法学教育之路。笔者认为,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应定位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

(一) 地方高校应注重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首先, 地方高校适合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法律人才, 主要分法律应用人才和法学研究人才。国内一流法学院校诸如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这些院校, 由于其综合实力强, 可培养研究型法学人才;地方高校则由于师资力量不强、办学条件较差, 培养研究型法学人才会力不从心, 培养中低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可以胜任。而且,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 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优势, 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 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其次, 从已毕业的法科生就业状况来看, 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法学毕业生缺乏实际运用能力, 对法律实务实际运作方式不了解, 以致他们不愿招用刚毕业的法科生。这反映出高校法学教育忽视了学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养, 不适应社会需求, 故应转换观念, 改革法学教育培养模式, 注重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二) 地方高校应注重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

首先, 现代社会对法律人才的要求, 不仅需要其精通法律知识与法律技能, 还要求其对社会、经济生活以及其他一些专门领域的知识有基本了解。如金融领域、房地产领域、国际贸易领域等, 都亟需掌握相关知识的法律人才。其次, 地方高校多为综合性大学, 与专门的政法院校相比, 学科开设范围较齐全, 在学科交叉融合进而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学科设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等培养各自有特色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二、实现培养目标的相关举措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找准定位, 致力于培养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 应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改革, 以确保培养目标实现。

(一) 完善课程体系

目前地方高校法学本科课程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1) 偏重于理论讲授, 实践性课程偏少。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法学教育仍然偏重于法学理论讲授, 注重向学生讲授法律领域的原理、原则、基本概念和具体规则, 使学生对法律的了解基本上是从条文到条文, 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探讨和论证。学生缺乏锻炼法律职业技能的机会, 无法胜任法律实务工作。2) 单科性的部门法学课程多, 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少。大部分地方高校高校基本上都是在十四门核心课程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法学选修课, 跨学科的课程很少。法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却不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学科,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必须不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知识, 来充实法律学科的发展。单单传授法学专业知识, 而不引导学生了解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逻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只会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针对上述弊端, 地方高校在法学教育中应完善课程体系。法学专业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重要依据, 合理安排课程体系, 关系到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

首先, 应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 增加实践性课程比重。就课程内容而言, 法学理论知识仍是学生掌握的重点, 本科阶段的法学专业理论课程仍应占较大比重, 以使学生形成系统的法学理论知识结构, 同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专业认同感以及法律专业思维能力。实践性法律课程的设置, 关系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应增加比重, 同时注意与理论课程衔接, 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法律实践课程目前主要有法律诊所、模拟法庭和司法实习等。模拟法庭可以从大二时起开设, 放在三大诉讼法理论课程开设时间之后, 一门诉讼法开设一门模拟法庭课程;法律诊所课程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课程, 由经验丰富的律师或教师指导学生直接代理法律援助案件, 能够让学生学习律师的职业技巧和人际交往技巧, 有利于培养学生法律执业技能。该课程要求学生对法律知识有较好的、全面的掌握, 故而放在大三开设比较好;司法实习则可安排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下学期, 这样既便于学生通过实践理解掌握所学法学理论知识, 又不会与在校学生参加司法考试时间冲突。

其次, 在法学专业学科课程外适当增加一些跨学科课程供学生选修, 同时规定必须修满10个以上学分, 由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 这样既可拓宽学生知识面, 又可加深其对法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对地方高校而言, 选修课程的开设, 完全可由学校结合本校优势合理定位其培养特色, 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法律人才。如财经类院校可开设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课程;理工类院校可开设工程造价、环境资源保护等课程。

(二) 改进教学方法

地方高校法学本科教育方法受我国长期以来教育方法的影响, 主要是灌输式、填鸭式、经院式的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不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面对现实的法律问题, 解决法律争议;师生互动性差, 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为此, 应对传统教学方法加以改进。

1. 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加强教师和学生互动性

学校的课堂教育仍是法学教育的主导形态, 但课堂教授的方法应当有根本性的变化, 应提倡互动式教学方法。这种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只是引导者, 非权威的标准答案认定者。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功能只是其次, 重要的是充当推动者、协作者和启发者, 鼓励和引导学生发挥判断力、创造力和深入思考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 引导学生找出每个案件背后的基本原则, 然后把思想清晰的表达出来。互动式教学方法具体可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辩论式教学法。通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辩论, 引导学生分析、判断、提出自己观点, 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进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2. 改进案例教学法

如果说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渠道, 则案例教学可谓实现法学本科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案例教学是从在英美法系中比较盛行的判例教学法改进而来, 是指在法学教育过程中, 采用课堂案例分析、案例专题讨论、现场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 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和分析案例, 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提高法律职业素质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实现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和法治信仰的同步建构,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和表达能力。出于案例教学法的上述优点, 我国大部分高校在法学教育中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 但在具体实施中, 存在所采用的案例过于随意, 真实性、新颖性和典型性不足;组织手段简单, 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互动性较差等缺陷, 鉴于此, 各高校应对目前采用的案例教学法加以改进。

首先, 应收集、编写和运用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案例收集应以实际案例为主, 每一个案例都有其侧重反映的理论问题, 选编的案例应有新颖性、典型性和综合性。其次, 应完善案例的使用。应将案例进行分类使用, 如预习案例, 一般由较为简单的案例组成, 要求学生结合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理解性分析, 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内容, 能够带着问题学习新的知识;教学案例, 这是教师在授课时穿插使用的案例。教学案例要能非常紧密地结合知识点;讨论案例, 这是课堂上供学生讨论分析的案例, 要求结合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前沿, 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能够迅速地把握实践的发展方向与时代接轨。

(三) 师资力量方面

人才队伍建设是法学教育的根本, 只有保证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 才能使法学教育达成既定目标。为此, 应注重加强师资力量。具体措施如强化对本校法学教师的培养, 鼓励专业教师进修、深造, 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准;完善竞争机制, 使老师产生危机意识, 激发老师的潜在能力;完善外聘机制, 聘请司法实务部门的兼职教授, 如聘请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讲授法律实务课程、举办法律实务专题讲座、开展法律诊所教育、安排专业实习、指导实践课程等

三、结语

“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定位应该符合法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 并结合当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力求科学合理。

摘要: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晨光教授认为, 我国法学教育仍然处于一种摸索和开创的阶段。无论实在法学教育的指导理念、培养目标、结构设置等宏观方面, 还是从教学模式、方法、内容和课程设置等微观方面, 我们都还存在很多问题, 并没有形成系统的成熟经验和模式。

关键词:大学法学院,本科教育,研究

参考文献

[1]波斯纳.苏力译.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2]江国华.法学本科教育改革研究.河北法学, 2012.

法学本科教育专业实习改革初探 篇7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专业实习,改革

一、专业实习在法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等院校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法律人才, 为法治建设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和后备力量。尤其是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竭力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今天, 社会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而高校的法学本科毕业生却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局面, 供需之间出现严重脱节, 归根结底, 原因在于法学本科教育与社会现实需求之间出现了严重脱节, 表现在法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四年的学习, 绝大部分学生尚没有培养起缜密的法律思维, 对司法实践缺乏应有的认知, 毕业之后, 面对司法案件依然无所适从。.

法学是一门实践科学, 具有职业教育的特征, 这决定了只有在专业实习中才能真正消化和吸收知识。以国际经济法为例, 学生普遍觉得这门课程难懂难学, 不好理解, 甚至觉得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原因在于课本文字与社会现实离得太远, 用僵硬的文字去解释什么是“FOB”, 什么是“CIF”, 永远都是晦涩难懂的, 包括教师本身在内, 如果没有从业经验或者切身体会, 他的讲解也仅仅只能停留在照本宣科的层面, 他的知识也是死的, 是不自信的, 是接受不了实际检验的。相反, 用笔者已经毕业的一位学生的话来讲:“只有当我真正地看到大海, 看到汽笛鸣响的货轮, 真正成为外贸公司的职员时, 我才真正了解到什么是‘FOB’, 什么是‘CIF’。这句话让笔者和很多同行深感震动, 法学教育的失败不能简单的归结于老师能力或学生素质的问题, 我们已经竭力去探求课堂教学如何生动、全面, 如何适应职业需要, 但是却忽略了更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即专业实习, 这一环节是法学教育的关键, 书面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生气,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专业实习是法学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

二、法学本科教育中专业实习的现状

(一) 专业实习时间过短, 达不到培养法律技能的目的

目前, 大多数高校的法学专业实习都安排在第七学期, 为期一个月到二个月, 这一实习期显然过短, 一件民事案件的处理少则需要三个月, 多则半年;而刑事案件亦是如此。学生在一到二个月实习过程中, 根本无法全过程处理一宗案件, 实习效果将大打折扣。

(二) 专业实习不受重视, 往往流于形式

很多高校都并不从思想上重视法学的专业实习, 因为, 从浅表层面上看, 法学毕业生的就业并不和实习有所联系, 相反, 考研率、司法考试通过率更多的能够体现教学效果, 由于, 现阶段研究生考试和司法考试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完善, 因此, 书本上的东西成为学生能否通过的关键, 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把重点放在了课堂教学上, 专业实习则成了流于形式的东西。再加上很多高校将法学专业实习安排在第七学期, 这一安排本来无可厚非, 因为参与实习的前提是法学专业基础课程已经授课完毕。冲突的是, 这一时间段恰逢学生毕业找工作、复习考研和复习司法考试的关键时期, 很多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放在实习上, 对于实习, 只是敷衍了事。

(三) 实习单位接受毕业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实习单位接受毕业生实习的积极性之所以不高,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实习单位从接受实习生上得不到足够的收益, 一方面, 学校实习经费紧张, 无法给实习单位支付足够的费用;另一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 学生实践能力差, 知识不牢靠, 在实习期间不能够很好的独立胜任分配的实习任务, 甚至由于实践经验的和处事能力的不足, 会给实习单位“越帮越忙”, 因此, 实习单位接待的热情不高, 指导老师怠于提供有效的积极地指导, 由此也进一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热情,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四) 学生无法全过程的参与案件的处理, 实习效果不佳

法学专业的实习单位以法院和检察院为主, 实习单位往往采取把学生分配下去, 一位指导老师带一到多名学生的模式, 这样的实习模式会带来一个严重的不足, 就在于学生没有机会全过程的参与到一宗案件的完整处理, 无法全面地了解实践社会, 更无法深刻体会到课堂理论与实践社会所存在的差别。学生对其他部门的办案程序毫不了解, 对本部门的司法程序运作, 由于前述的时间有限, 往往也只是一知半解, 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实习目的无法实现。以检察院实习为例, 学生分别分配在反贪污贿赂部门、渎职侵权检察部门、审查逮捕部门、审查起诉部门、监督检察等等各个部门, 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 并不变换岗位, 那么分在反贪污贿赂部门的学生只能对承办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进行立案侦查等工作有一定的了解, 而对于审查、批捕、起诉等司法程序无所认知, 分在各个部门的实习学生都是如此。更有甚者, 有学生被分在非业务岗位, 专门负责捆扎案卷, 整理案卷, 这样就更是与实习初衷有所背离了。

三、法学本科教育中专业实习的改革

法学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比如学生实习兴趣不高, 懈怠应付会导致实习单位不愿意接受, 指导老师不愿意带, 实习效果不佳, 实习目的难以实现, 从而又使得学生能力得不到培养, 学生从实习过程中无所收获, 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 如此下去, 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而无法自拔, 笔者认为, 要从这一怪圈中跳出来, 就必须对专业实习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建立起“全程式”的是法学专业实习模式。所谓“全程式”的法学专业实习模式, 是指让学生在充分有效的时间内, 全过程的了解实习单位各个职权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司法运作程序, 能够切身地认识司法实践与课堂理论联系和差距的一套实习模式。笔者认为建立这套模式的关键有以下几个:

1.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笔者在这里不提学生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是强调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综合素养, 是因为这才是学生在实践当中最缺乏的东西。很多大学生具备不少知识, 却不具备与人相处和沟通的能力, 不具备遇到问题沉着应对, 合理解决的能力, 不具备面对社会问题足够的兴趣、热心和洞察力。这样的学生在实习单位中, 不能准确领会指导老师、单位领导的意图, 不会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 创造最为有利的学习空间, 不能和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甚至有的学生不能够独立的书写司法文书, 错别字、病句满篇。因此, 应该从学生入校起, 就抓学生的素质教育, 不能功利仅仅开设和专业有关的课程, 应当增加选修课的种类和门次, 比如艺术赏析、心理学、伦理学、史学、哲学等等, 建议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

另外, 应当丰富化、合理化学生的评价标准, 鼓励有健康心态、创新思维的学生, 而不只是以单一的卷面成绩衡量学生, 要重视和尊重学生的差异和个性。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脱离了社会就失去了生机, 法律人应当具备广博丰富的知识、热情强大的内心、建立起博雅的人格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笔者认为这一点是要靠积累的, 但也是最为重要的, 模式是死的, 人才是活的, 模式总有弊端和缺陷, 优秀全面的学生却能够扬长避短, 得到最大的收益。

2.变一次性终结性实习为分阶段全过程实习

实习时间的有限性是实习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在临近毕业时期安排长时间的实习又不现实, 笔者建议把实习过程分散开来, 改变大多数院校的一次性终结性实习模式, 开展分阶段全过程实习, 这里的全过程指的是让实习与理论学习相结合, 贯穿法学本科教育的四年学习时间,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观察性实习, 安排在大学一年级, 这个阶段学生刚刚接触到法律, 在学习一些基础课程的同时, 可以安排学生到实习单位观察、体会, 与法律从业人员交流、座谈, 书写心得笔记, 时间可以分散于课余时间或固定在每周一两天, 可以由教师推荐、学生自主联系, 也可以进行统一安排。

第二阶段:体会性实习, 安排在大学二、三年级, 这个阶段主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完整的司法程序, 了解实习单位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运作, 体会司法实践与课堂理论的联系和差距。这一阶段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 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到各个职权职能部门工作体会一定的时间。

第三阶段:针对性实习, 安排在大学四年级, 这个阶段学生临近毕业, 有了一定的就业意向, 同时也完成了基本课程, 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实习部门, 学校根据现实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一阶段学生有针对性地接受指导老师的专业指导, 完成实习任务, 书写具有一定水准的实习报告。

以上三个阶段, 随着学生认知水平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而一步一步加强实习深度, 第一阶段重在观察了解, 第二阶段重在体会认知, 第三阶段重在实际演练。

3.全程式式实习要还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至少全面完整地处理或协助处理过一件案件

探析法学本科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 篇8

(1) 没有清楚确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二者的关系, 缺少科学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在法学专业教学中始终以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 因此在这方面, 还没形成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研究成果, 结果导致二者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仍然依照过去的实践教学方法来指导实践教学, 使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

(2) 实践教学过于形式化, 实践教学手段简单, 预期效果不明显。在各法学院的教学计划中, 虽然都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 但大部分高校没有安排双师型的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实习, 完全依靠学生自觉、主动地到实习单位实习, 然而学生的实习热情不高, 兴趣不浓, 投入的精力也不够, 不能很好地把握有限的实践教学资源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学生实习大部分是为了混学分, 极大地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预期效果。

(3) 没有达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比较低。虽然有些高校在一些法学专业课程中安排了一定学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如观摩庭审或安排学生模拟庭审, 但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并未有针对性地、系统地将这些活动纳入其中, 没有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 对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素质都不利。

2. 法学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的构建

(1) 搭建法学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实习、实践教学需要实践教学基地来完成。实践教学基地是理论教学的继续, 同时也是有效结合产学研的纽带, 是增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平台, 是高校借助社会力量和资源办学的重要举措, 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 实践教学基地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同时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2) 制定法学实践教学的规章制度。

法学院要想高效、持久、顺利地开展实践教学课程, 与课堂教学管理相比其在管理上的难度很大。若只依靠学生的热情、自控力及教师的督导很难保障这项工作的长久开展。同时法学实践教学不是一项短期的教学活动, 而是一项教学中的常规工程, 因此就需要法制化、制度化来保障贯彻落实。法学院必须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实践教学实现预期的目标, 在一个制度体系的层面上来开展法学实践教学工作, 才能保障其长久与稳定, 保证实践教学内容按照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有序、有效地进行。

(3) 制定法学实践教学沟通系统。

分散性、开放性、互动性、自主性等是法学实践教学的特点, 因此要制定一套交流顺畅、沟通便利的系统来保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沟通, 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和督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网络教学系统具有开放、灵活、交互、快捷等特点, 可突破地域因素的限制, 建立多元化交互的学习环境, 2007年教育部也提出要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

3. 实践性法学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1) 创新案例教学模式。美国哈佛法学院最早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在此教学中, 由教师根据理论教学的内容选取案例, 学生独自阅读案例、翻阅资料剖析案例、确定当事人纠纷的焦点、明确产生纠纷的原因、探求解决纠纷的最佳方案,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又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教师处于辅助地位, 教师仅做到选取案例、指出资料方向或提供案件信息, 但在学生讨论离题时, 能将学生带回案情中。这种以学生分析研究案例、总结得出结论模式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由教师事先告诉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 很好地达到了学生在分析、讨论、研究中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熟悉并应用法律条文解决实际案例的实践教学目标。

(2) 建立实战性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模式。实战性质的模拟取代原表演性质的模拟。在开庭之前, 学生只需清楚有争议的案件目标和各方诉讼参加人的名单, 而不知道其他庭审进程和内容。学生要亲自搜集所需要的全部资料, 仔细地分析案情, 根据案情总结自己的论点和准备所需要的论据, 在庭审过程中, 学生要具体分析案件的法律事实, 灵活运用证据事实, 要学会根据案件材料分析事实, 运用相关的法律理论知识, 撰写相关的法律文书, 形成自己的法律观点, 同时还需要考虑对方当事人可能提出的论点论据, 设身处地地考虑自己的地位, 尽可能地争取主动地位。在整个模拟法庭的“实战”中, 学生不仅要能将自己的观点清晰有力地表达出来, 还要考虑诉讼过程中如何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实践证明, 学生法律应用能力借助于这种实战性的模拟训练能非常有效地增强, 其法律职业技能也能提高。

(3) 加强法律写作的实践。从目前法律人才需求来看, 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有:起草合同的技能;制定规则的能力;辩论的技巧和方法;沟通、协商的能力;获取、掌握和应用信息的能力;谈判、协商的能力;鉴定、审核和有效运用证据的能力等。法律写作是法律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律师要书写诉讼文书, 检察官要书写公诉文书, 审判人员要书写裁判文书, 公安人员要书写立案侦查文书, 企业司法服务人员、法学研究者、立法机关的立法者都必须具有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外国法学高校历来重视法律写作, 将这门课分为初级、中级与高级个层次, 课时高达120学时。初级写作属于必修课, 中级与高级写作属于选修课。我国高校应该借鉴外国法学高校的课程设置经验, 在本科阶段将法律写作课程设置为必选课, 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在校期间写作课程的训练将会有很大地提高, 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很快适应自己的角色, 独立完成写作工作。

(4) 完善教学实习与实践。在我国, 教学实习与实践在法学专业教学中已被广泛运用, 对培养既具有法学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的法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法学专业实习已出现了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的倾向是不争的事实。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实习基地不具备足够的容纳能力, 实习经费严重短缺, 考研及其他形式缓就业的学生的实习形同虚设等。高校需要完善教学实习与实践的规章制度, 只有在制度上不断创新, 才能有效解决目前法学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充分发挥这一制度在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在制定法学专业实习制度时, 地区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的特点都是影响制度安排的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姜发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池州学院学报, 2012 (5) .

[2]董国斌.法学教育藏汉双语实践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甘肃高师学报, 2012 (6) .

少数民族法学本科论文 篇9

一、法学本科课堂教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法学教师, 12年的教学生涯、其他政法院校的多次走访与考察, 使得自己对课堂教学, 尤其是法学本科课堂教育有深刻的体会。问题的解决需对症下药, 在我看来, 法学本科课堂教育存在如下问题:

(一) 大课较多、学生与老师沟通少

作为法学专门学校的法学本科生, 与100名以上的同学共享课堂是平时学习的常态, 这样的课堂, 往往都是老师讲, 学生听课做笔记, 少数同学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与老师交流。这样的“被动型”的学习往往是让同学们感到无所适从, 有困惑但是因为害怕在众人面前出丑而选择沉默。同时, 老师也无法了解到同学们的真实想法, 难以针对每个人困惑处以击破。课程结束, 同学们掌握到的也只是书上已有的抽象的理论, 条款, 而没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思考, 何谈发散与应用?

(二) 法学教育模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法学教育理论的讲授必不可少, 且夯实的理论素养有助于我们对法本质的了解, 有助于法的具体实施。但目前, 在各大法学高校的法学教育中, 大多数的教师一味沉浸在对理论自我的解读与评判中, 忽视了法学本科教育的目标与学生实际。一个理论大讲特讲, 各种学说充斥课堂, 其结果是:授课者讲得天花乱坠, 学生听得云里雾里, 一门课结束, 最基本的制度缺乏微观的认识, 宏观的认知也仅限于一两个授课教师感兴趣的知识点, 学生不仅没有实际动手的能力, 遇到实务甚至于要重新恶补法条的相关规定, 导致教学与社会实务完全是两张皮, 久而久之, 形成“学不学一个样”、“讲得都无用”的错误认识。另一方面, 虽然学校、教师、学生都深知且强调学生实习的重要性, 但在目前的体制下, “考试型人才”如鱼得水, 缺乏评判实习效果的有效体系, 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弱的顽疾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改观。与此同时, 相当部分教师缺乏实务经验, 只会纸上谈兵, 也是导致签署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 现行课堂教学缺乏对基本人伦的认知

法律工作的特性决定了法律工作者人格素养的完满性要求。在具体的工作中, 法律从业者面临着无数的诱惑, 面临着无数的选择, 坚持公平, 坚持法律。很多老师过度剖析现实社会司法的黑暗面, 对学生司法伦理的教育有极大影响。所以, 形成一种稳定的与自身利益无涉的选择取向, 培养具有司法伦理素质的学生使课堂教育中不可确实的一部分。[1]

(四) 课堂平淡、成绩量化不够灵活、学生积极性差

教师也是普通人, 教师的教学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教师外化的教学态度、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现今的法学课堂还是很大部分保留了传统教学观的核心———“仓库理论”。该理论的核心在于以教师为支点和唯一的主动者, 把学校视作知识传授的场所, 教学内容单纯来自于固定化的教材, 照本宣科当教材的“搬运工”, 排斥学生的自我创造性和主动性, 被动接受知识, 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指标, 来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出评判。其结果是教师的自我性被磨灭, 学生的积极性被妨碍, 无创新力的教师、高分低能的学生成为常态。

(五) 教学安排无体系

在接受课程过程中, 常常会听到老师说这样的话;“你们学了xxx吗?”“还没有啊, 那学这门课有难度啊!”———的确, 课程学习安排的不合理导致教学存在重合和脱节的现象, 反映在课堂上, 就是老师难教学生难懂。前面的知识没学, 后面的知识又正需理解和掌握, 前一部分的知识已经学完并未后面的做好铺垫, 后面的知识又不再开设相关课程。这样的现状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异于丢了芝麻又丢西瓜, 在头脑里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影响。

二、法学本科课堂教育的改进措施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法学教育更是如此。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完善法学本科课堂教育是培养现代高素质法律人才, 实现法制社会的重要途径。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有几点改进意见:

(一) 缩小课堂规模, 提高课堂质量

通过50人以下的课堂教学, 使老师和学生“亲密接触”, 老师可以清楚了解同学们的知识掌握情况, 与同学互动。同学们积极与老师探讨, 在对书本知识的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在课外阅读大量资料来对对所学知识深入了解。同是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老师也可以根据课堂情况为课堂加入更多的元素, 从而使得学生们真正落实所学融会贯通。实现现代教学观———学科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生自己学。[2]

(二) 独立的必修案例课、讨论课、诊所式实践

在这样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是倾听者和“法律字典”。课堂的所有活动都是在学生的主导下, 通过学生事先选取的信息和储备来完成。由教师提出问题, 交由学生针对问题或案例进行讨论、思考, 提出解决办法, 然后集思广益, 在同学相互的质疑和辩论中, 归纳和总结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如此这般, 教师真正做到课堂引领者的角色, 教学内容来自实践能成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 互学、互促、共同进步。此外, 教师增加对学生课外材料阅读与思考要求, 考试成绩多方面化。

发端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诊所教育”, 又叫临床法学教育, 它把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代理真实案件, 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 “诊断”法律问题, 开出“处方”, 他们提供法律服务。诊所式法律教育以学生为主角, 采用多边教学互动的方式, 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法律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能够很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3]

法律诊所教育无论是形式还是所倡导的理念都是法学教育本身的价值所在和体现, 而且具有可行性, 应该作为法学本科教学的必修课程加以落实。在这一过程中, 真实的案件只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而不是目标, 学生参与实践是为了更好的把握法学理论, 而不仅仅是个体案件的体验。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运用法律。如著名教育家迈耶 (Mayer) 先生说, “我们应该教授学生如何思考, 而不是教授他们思考什么。”

(三) 改革、统一法学教学体系、教学循序渐进

制定统一合理的教学计划, 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步骤有目标, 一步一个脚印落实基础。对于老师, 便于安排教学计划, 便于同学们更加掌握自己的课程, 前后贯通。对于同学们而言, 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 扎实基础, 在基础之上了解创新。

三、结语

在大学法学教育的培养计划中, 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 要加大法学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考量。可以借鉴德国与香港的对于实践能力提高的实习与培训方式, 将法学学生的实践培训或实习严格列入学生毕业要求。并且在全国高校要求统一、标准统一。

总之, 现今法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理清法学教育层次、明确法学教育理念, 提高法学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其就业竞争力, 成为真正合格的法律人。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 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日趋增多, 就业压力增加, 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法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也不例外。究其原因, 不一而足, 其中, 法学本科教育的模式选择与应运对法学教育目标实现的影响不可忽视, 凸显出法学本科教育的极大重要性和及时改进的必要性。本文以一名法学本科在校学生的视角, 审视法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着重从加强法学教学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阐述浅显的见解。

关键词:法学本科教育,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道刚.中国法学教育之反思与改革构想[J].当代法学, 2009 (04) .

[2]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J].比较法研究, 1996 (02) .

少数民族法学本科论文 篇10

医疗纠纷是全世界的问题。1999年11月30日,美国医学研究所(IOM,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的一份报告:《犯错的是人-建立一个更为安全的保健系统》,震惊美国上下。报告指出:美国每年约有98000人死于可以预防的医疗差错。这个数字远远超过死于工伤、交通事故和艾滋病的人数。根据美国纽约州51家医院对30,121名患者的调查推断,医疗事故发生率为3.7%,其因医务人员过失而造成的事故占27.6%,相当于住院患者总数的1%。在中国,这一人数将近是美国的6倍[1],没有见到官方或学者发布的关于医疗差错的后果统计资料。但从近几年国内的医疗纠纷可见一斑。2001年医疗纠纷成为全国六大投诉热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年均医疗纠纷以10%的速度递增, 每年见诸报端的恶性事件屡有发生[2]。医疗差错在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不幸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医疗纠纷和诉讼。在运用法律处理医疗纠纷相关问题时, 要求审判的法官、律师必须具备医学专业的知识,科学地、准确地审判,维护法律的权威性、严肃性,做到公正地判决。客观上, 目前我国法学界具备医学专业知识的法官和律师还只是凤毛麟角。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法释[2001]33号),并于2002年4月1日正式实施。《规定》明确指出: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此即通常所说的在医疗纠纷引起的侵权诉讼中适用“举证倒置”,这一规定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尽管学术界对此仍存在很大争议,对于患者则十分有利。从各大医院反映的情况看,医疗事故医院的胜诉率明显下降,医疗纠纷的数量明显上升。为此,社会对医事法学方面的人才需求逐年递增,国内的医事法学教育也越来越备受关注。

2 我国医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历史

医事法学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最早创办该本科专业的是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医学院),该校于1996年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医事法律本科专业,学制4年,至2008年,已有9届毕业生,1999年第一届学生毕业时,供求比例一度达到1∶20,为国内医学界和法学界所高度关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事法学本科专业教育真正全面展开则是在2000年以后,像贵阳医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厦门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锦州医学院、福建中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苏州大学、徐州医学院、南通医学院等等,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30余所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医事法学或相关专业,虽然在专业名称和所属系科、培养方式上有较大差别,但培养的定位大多是有较强医学基础知识和法学知识的复合型、实用型医事法律人才。

3 国内医事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定位及方式

我国目前医事法学人才培养方式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授予医学、法学双学士的6年制医事法学教育。如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南京医科大学,其中前者2002年开始招生,定位是培养适应我国卫生服务、卫生行政及卫生监督执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既懂医又懂法的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人才以及从事卫生服务、卫生行政、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所涉及到的法律服务;以及处理法律案件和纠纷等工作的专门人才。南京医科大学的专业名称为临床医学(司法鉴定方向),2004年开始招生,定位是培养能够致力于医学司法鉴定和医学法学事业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这两所学校在医事法学人才的培养上,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能够充分依托合并后原吉林大学雄厚的法学教育资源,培养高素质的医事法学人才;南京医科大学则是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前四年接受的都是临床医学教育并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后两年在南京师范大学系统学习法律,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在课程设置上,涵盖了医学和法学本科教育的所有主干课程。这两所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上有所区别,在培养方向上也各有侧重。

第二类是授予医学学士或法学学士5年制医事法学教育。其中授予医学学士的院校有:苏州大学、徐州医学院。以苏州大学为例,该专业名称是预防医学(卫生法学),所属院系为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 ,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卫生服务、卫生行政及卫生监督执法需要的主要从事卫生服务、卫生行政、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所涉及到法律案件和纠纷等工作的全面发展的既懂医又懂法的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行政法学和法学核心课程。授予医学学士或法学学士院校有:厦门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医学法学方向)、大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事法律)、福建中医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医事法律方向)。以厦门大学为例,定位是培养具有一定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系统掌握普通法律、医事法律和卫生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从事卫生服务、卫生行政、卫生监督、医学立法,以及涉医法律问题研究与法律事务服务、法律案件和纠纷的处理、司法诉讼中既懂医又懂法的高级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涵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法学的主干课程。授予法学学士学位的高校有:泸州医学院法学(医事法律方向),定位是培养具有普通法律、医事法律理论知识和实务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医疗机构、医药卫生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和医药院校等从事医务服务、法律实务工作、卫生行政管理以及医事法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与厦门大学相似。综上所述这类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大都相同,多强调复合型与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在课程的设置上稍有区别。

第三类是授予法学学士、医学学士或管理学学士的四年制医事法学教育。授予法学学士的院校有:东南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贵阳医学院、锦州医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等;授予医学学士的有南通医学院;授予管理学学士的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其中东南大学开办的法学(医事法律)时间最早,定位是培养系统掌握普通法律知识和医事法律知识,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医疗机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就业口径较宽,从前几届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反映情况看,优势比较明显。天津医科大学、贵阳医学院在定位上也与东南大学大同小异。这类学校该专业大都放在人文社科学院或公共卫生学院,侧重于法学教育。

4 对培养高素质医事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医事法学作为法学的一个分支,在国内发展相对比较慢。在人才培养上没有足以借鉴的方式,笔者认为培养优秀的医事法学人才,绝非简单的医学教育与法学教育的相加, 而应充分考虑医事法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各高校的自身优势,培养基础好且有一定专长的医事法学人才。笔者认为要充分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直接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学生的就业,对于医事法学本身包涵了两个大的专业门类,医学和法学。医学教育人才在培养的成本以及培养的难度上都比较高,从目前全国情况来看,临床医学5年制本科教育已不太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面临着改革。如果定位不准确,很有可能造成学生所受医学教育不足以使学生成为一名医生,所学法学知识不足以使其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无法取得法律从业资格。此外,卫生部关于执业医师准入的要求,明确一些临床医学专业下设培养方向不得准入的要求,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在培养方法上,笔者认为夯实基础,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医学和法学专业基础则显得非常重要,学生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身的条件,从事适合自己的领域。此外,如何定位还要根据各高校自身的专业优势,培养学有专攻的医事法学人才,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要建设一支精干的师资队伍。医事法学专业教育离不开优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法学和医事法学专业教师队伍。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首先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流的学科梯队。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方面的优势得天独厚,在法学教育方面则先天不足,应采取人才引进与培养两者兼顾。在积极引进人才的同时,要立足自身,选择一些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有发展前途的青年教师送出去攻读学位或进修。有条件的可以依托周边的高校,进行联合培养,以弥补法学学科发展的先天不足。

要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医学教育与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很强,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要建立数量充足、教学质量有保障的教学实习基地,来加强医学和法学实践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工作。推行讨论式、启发式、引导式等教学方法,加大案例教学法和诊所式教学法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注重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直观。医事法学教育必须密切联系实际,强化教育的实践性。构建医院、院校、司法机关的联系网络,加强学生到医院、司法机关的实习,真正实现法律与医学、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

摘要:医疗纠纷是全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减少,而是有越来越多的趋势。由于医学科学本身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面对大量的医疗纠纷时,一般法律工作者因为缺乏医学专业知识,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比较棘手。为适应社会需求,近几年国内不少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医事法学教育,笔者就国内医事法学人才培养方式做初步的比较分析。

关键词:医事法学,本科教育,培养方式,初探

参考文献

[1]高也陶,吕略钧,陈进清.中美医疗纠纷法律法规及专业规范比较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命题误区下一篇:大型文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