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患交流与交流技巧

2024-10-05

护患交流与交流技巧(共9篇)

护患交流与交流技巧 篇1

社会需要和谐, 而护患关系也需要和谐, 护患关系的和谐需要通过护患彼此间的交流才能实现。因此, 加强护患交流技巧对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非常重要。

1 护患交流的作用

1.1 交流与疾病诊断

很多疾病依靠采集的病史就可作出诊断。因此, 护士与病人的交流有助于医疗诊断。目前我国较大型医院设有专家门诊护士导诊, 病人首先接触的人是护士, 通过护士与病人交流后才进一步分诊, 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后去诊室接受专家的诊疗。

1.2 交流与疾病治疗

病人在接受治疗时, 往往需要护士把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介绍给病人。传统的护理模式注重的是护理工作完成的怎样, 病人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 有无院内感染发生。而和谐的护患关系需要体现人文关怀, 体现护理工作的温馨、舒适。当给病人进行某些治疗时应重视病人是否愉快接受该项治疗。首先应让病人了解治疗的重要性, 以便配合治疗、护理。

1.3 交流与护患纠纷

大多数病人对医院是否满意, 并不仅仅在于接受的治疗的优劣, 护理操作的正确和熟练程度, 同时也与护士是否耐心、是否认真、是否抱着深切的同情、是否尽了最大的努力等密切相关。而这些多是通过护士的言行来实现的。有调查显示, 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原因, 80%是因服务态度引起, 而不是操作技术。有的护士操作很熟练, 但缺乏与病人沟通技巧, 满意度并不高。相反, 能与病人多交流, 能对其体现人文关怀时满意度很高。如护士平时服务态度简单、生硬, 谈话不注意场合, 使病人及家属对护士产生疑惑, 不信任感;护士对病人及家属的医学知识水平缺乏了解, 对可发生的护理差错、失误, 如何取得病人和家属理解, 缺乏预见时很容易产生护患纠纷。护士应多巡视病房;多方询问, 与病人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沟通交流, 改善服务态度;多向病人及家属宣教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并取得配合。据专家介绍当前发生的纠纷中, 无过失纠纷占多数。并且多数无过失纠纷的发生, 究其原因往往是因语言不当或服务态度差造成的。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善于与病人沟通与交流, 能较好地解决病人住院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及心理需求, 可减少护理纠纷。

2 护患交流的技巧

2.1 注意交流内容

首先, 与病人家属交流时应体现尊重对方, 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 同情病人, 理解病人。其次, 护士应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护理情况;掌握病人医疗费用情况及病人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另外, 应知道病人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对交流的感受, 了解病人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同时, 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 避免压抑对方情绪、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 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和方言。

2.2 适时的鼓励与恰当的总结

护士应给予病人适时的鼓励与恰当的总结。如:“您讲得很好, 这个情况很重要”“您讲得很好, 可以再讲慢一点”“您说的一些情况很重要, 如果您没有问题了, 今天就谈到这儿, 必要时下次再谈”。

2.3 坚持出院后的交流

出院后关怀服务有利于培养医院的忠诚病人。对已出院的病人, 可采取电话访视或登门拜访的方式进行交流, 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和对出院后用药、休息、功能锻炼等情况作相应的康复指导, 争取培养更多的忠诚病人。

3 结语

作为一名护士, 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 才能倾听病人的诉说, 才会有体贴的触摸, 才能与病人产生亲和力, 让交流在关爱中温暖起来。护患沟通是增进护患关系的桥梁, 是联系护患关系的纽带, 是促进整体护理工作开展的金钥匙。

护患交流与交流技巧 篇2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只要不是离群索居,与世隔绝,就必然要和各式各样的人发生交往关系。邻里、同事或者社会上的其他人,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要相互发生联系。能不能正确处理这种人际关系,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思想、情绪、生活和工作。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会有身心的健康愉快和事业的成功。

社会是复杂的,我们所接触的人性格各异,脾气秉性不同,所以就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有句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善良的人们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有冷静的思考,要有洞察世态人情的智慧,当然防人过甚也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因为人人互相戒备,互相猜疑,人际关系中就会充满紧张冷漠的气氛。如果离开淳厚,防人之心就会成为尔虞我诈。

因而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要不断的观察,随着阅历的丰富,就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既要坚持自己的操守原则,同时要适应环境,善于和各式各样的人和睦相处,人是多样性的,人与人之间交往也是有着多样性的,而这种多样性会随着你所处的环境的不同而变化。

而与人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最大问题是有效地真诚沟通,而沟通最大的问题恐怕就是语言方式了。掌握好说话技巧,学会说话得体,相信一下几点一定有助于促进你的交际。

1、赞美行为而非个人。

举例来说,如果对方是厨师,千万不要说:“你真是了不起的厨师。”他心里知道有更多厨师比他还优秀。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一星期有一半的时间会到他的餐厅吃饭,这就是非常高明的恭维。

2、通过第三者表达赞美。

如果对方是经由他人间接听到你的称赞,比你直接告诉本人更多了一份惊喜。相反的,如果是批评对方,千万不要通过第三者告诉当事人,避免加油添醋。

3、客套话也要说得恰到好处。

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和感激,所以要适可而止。有人替你做了一点点小事,你只要说“谢谢”、“对不起,这件事麻烦你了”,至于“才疏学浅,请阁下多多指教”这种缺乏感情的客套话,就可以免了。

4、面对别人的称赞,说声谢谢就好。

一般人被称赞时,多半会回答“还好!”或是以笑容带过。与其这样,不如坦率接受并直接跟对方说谢谢。有时候对方称赞我们的服饰或某样东西,如果你说:“这只是便宜货!”反而会让对方尴尬。

5、有欣赏竞争对手的雅量。

当你的对手或讨厌的人被称赞时,不要急着说:“可是……”就算你不认同对方,表面上还是要说:“是啊,他很努力。”显示自己的雅量。

6、批评也要看关系。

忠言未必逆耳,即便你是好意,对方也未必会领情,甚至误解你的好意。除非你和对方有一定的交情或信任基础,否则不要随意提出批评。

7、批评也可以很悦耳。

比较容易让人接受的说法是:“关于你的……,我有些想法,或许你可以听听看。”

8、时间点很重要。千万不要在星期一早上,几乎多数人都会有“星期一忧郁”的症状。另外也不要在星期五下班前,以免破坏对方周末休假的心情。

9、微笑拒绝回答私人问题。

如果被人问到不想回答的私人问题或让你不舒服的问题,可以微笑地跟对方说:“这个问题我没办法回答。”既不会给对方难堪,又能守住你的底线。

10、拐弯抹角回绝。

许多社交场合,喝酒总是无法避免。不要直接说:“我不喝酒。”扫大家的兴。不如幽默地说:“我比较擅长为大家倒酒。”

11、先报上自己大名。

忘记对方的名字,就当作是正式场合,向对方介绍自己的名字或拿出名片,对方也会顺势报上自己的大名和名片,免除了叫不出对方姓名的窘境。

12、不当八卦传声筒。

当一群人聊起某人的八卦或传言时,不要随便应声附和,因为只要说出口的话,必定会传到当事人耳中。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表明自己的立场,只要说:“你说的部分我不太清楚。”

13、下达“送客令”。

如果你觉得时间差不多该结束谈话或送客,但对方似乎完全没有要起身离开的意思,可以说:“不好意思,我得打通电话,时间可能有点久……”或是:“今天真的很谢谢你来……”你也可以不经意地看看自己的手表,让对方知道该走了。

14、让对方觉得他很重要。如果向前辈请求帮忙,可以说:“因为我很信任你,所以想找你商量……”让对方感到自己备受尊敬。

15、不懂不要装懂。

如果你对谈话的主题不了解,就坦白地说:“这问题我不清楚。”别人也不会继续为难你。如果不懂还要装懂,更容易说错话。

16、掌握一秒钟原则。

听完别人的谈话时,在回答之前,先停顿一秒钟,代表你刚刚有在仔细聆听,若是随即回话,会让人感觉你好像早就等着随时打断对方。

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省的显得累赘。爷爷曾经对我说:“男孩子应敏于思而讷于言。”由于这种观念已在我心中根深蒂固,所以我不得不承认,我并不是一个关于交流的人。这一点在我的生活中已留有不少遗憾。

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世界将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交往给人带来幸福和欢乐,正如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所言:一个人成功的因素85%来自社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相当多的人由于不能和某些人和谐相处而苦恼,那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呢?以诚相交,要让别人喜欢自己,首先要对别人感兴趣,可以设想,对别人不感兴趣的人,谁会对你感兴趣呢?学会听话,要与他人处好关系,耐心地倾听他人的讲话,经常让别人感到他的重要性,这是十分必要的。学会说话。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注意在不同场合讲话的分寸;不讲不该说的话;在讲话中注意幽默感则能增加人际吸引,克服尴尬场面;在谈话中,注意谈起对方感兴趣的事情和最为珍视的东西,真诚慷慨的赞扬或赞美别人,使之高兴,你也不难与之接近了。抛弃嫉妒心,妒忌别人,实际上是企图剥夺别人已经得到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这种心理极易引起别人反感,同时要克服猜疑、苛求、孤独、自卑与自满等不良心理状态。慎交友,交益友,并非人人都想交朋友,也并非人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所以要有选择的交友,在人际交往中,完善自我,寻找快乐,摆脱忧愁,有益于身心健康。有些人因为不善于沟通,而没有朋友,以至性格孤僻。但是与之相反,善于沟通的人,无论是与家人、与朋友、与社会都会融洽相处。如果身为国家领导,就必须学会与下属与人民很好地沟通。周恩来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有一次周总理亲自拜访一位戏剧演员。当敲响了那位演员家的门后,那位演员忙说:“宰相进民宅,欢迎!从前宰相出门,都是前呼后拥,今天您怎么一个人来啊?”总理坐下后,从问这位演员的练功情况一直问到饮食起居,这使那位演员十分感动。周总理不仅鼓舞了他本人,而且团结了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周总理很好地处理了自己与人民的关系,他深入民心,他懂得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他是中国人民以及中华民族的好总理。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必须要沟通,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相处更和谐。

沟通与不沟通会导致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项羽与刘邦的故事则是最典型的例子。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人称楚霸王,却因为他有勇无谋且不善于用人来弥补自身不足,最终落了个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下场。其实当时项羽账下人才济济,但他刚愎自用,不愿听从下属的意见,只是一意孤行。就因为他从不与部下很好沟通,所以导致他有真才实学无用武之地。陈平、张良只当个普通将领;韩信只给个守账差事,屡次献策不被采纳。他们无法与项羽沟通,抱负难以施展,于是都相继流至刘邦帐下,终助刘邦一统天下。而老臣范增,虽贵为亚父,但还是被项羽遣回家乡,病死途中,项羽众叛亲离,除了失败别无他途。这能怪谁,这只能归咎于项羽自己无法与属下沟通,以至失天下。而刘邦则与之恰恰相反,他明白只有与属下沟通,共商大计,才会有更好的战争策略。所以他则表示,他之所以得天下,靠的是张良、萧何、韩信等人才。刘邦能够与属不沟通,使自己的不足得到弥补,这就是他成功的原因。由此可见,只有善于沟通的人,才会最终胜利。

然而,在现在这个日益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年代,信息交流方式的丰富化,让人的交流空间压缩的更小。

在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电脑、传真机、移动电话、网络等科技产品已广泛地被人接受,并完全地融入到了人类社会中。当您有事儿要告诉另外一个人时,您可以打电话;甚至可以打开电脑,敲一通键盘,给他去个E-mall ……如此之多的联系方式,真是让人眼花缭乱,令人不知所措。但不知您发现没有,从始至终的交流过程中,您没有跟一个人见过面,跟一位真正的人说过话,您面对的只是毫无表情的机器。往往地,我们总能看见人们“抱着”电话机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叫、一会儿跳;或是在不断变换画面的电脑屏幕前大呼小叫,作痛苦状,作失望状,作兴奋状……

今天,这些机器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在我们快乐地抱着它们,并渐渐离不开它们的同时,我们面对面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了,它已成为“沟通的终结者”。

我们曾以我们日益先进的科技水平而骄傲,我们也为这个年代缺少人情味,缺少亲情而苦恼;数字化世界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数字那冰冷无情的一面。

我小的时候住在农村一个小镇里,那时各家都还没有装电话,只是靠着串门、聊家常来传播消息。小伙伴们也都乐衷于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日子。那时的生活并不富裕,但很充实,很有人情味。

现在的城市,一个繁华、拥挤的大水泥城中,却时常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迷失了自己,感到孤独、空虚……

如今的人们情愿和千里之遥的陌生人在网上聊个热火朝天,也不愿对近在咫尺的老邻居问声你好。

在城市人之间越来越冷漠的时候,网上社区却越做越火:想找亲情吗?去网上社区;想倾诉衷肠吗?去网络社区聊天室;想找朋友吗?去网上社区交友中心……

我们渴望沟通。但在现实中得不到沟通的他们无奈只好用一种虚幻的交流来慰藉自己那空虚寂寞的心灵。

我们完全可以想像,在不远的未来,人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人们不再需要开什么会议,因为有了可视电话;人们不再上班,只要在家里打开电脑上网进入公司的网站便可以了;人们不再上学,网络会教给学生一切;甚至,人们不必再去相亲,因为,现在网络爱情就已经出现了……

也许从电话发明的那一刻起,它便注定要成我我们沟通的终结,也或许,使我们过于的依赖与它,让我们快要丧失人们最基本的能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护患交流技巧探讨 篇3

1交流的形式

交流是人与人间交流意见、观点或感情的过程, 包括非语言交流和语言交流, 非语言交流可通过体态语言, 即手势姿态、面部表情、仪表等来交流。语言交流则是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 语言是沟通护患间感情的“桥梁”。这两种形式在护理工作中缺一不可, 甚至有时非语言交流更是取得患者信任,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环节。护士应有效地运用交流技巧给患者提供帮助,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满足患者身心需要, 促进患者身心健康, 提高护理质量。

2交流技巧

2.1 微笑面对患者

护士面带微笑接待患者是进行沟通的第一步。微笑可使患者消除陌生感, 增加对护士的信任。护士亲切、温暖的微笑能温暖患者的心, 化解患者的愁, 解除患者的痛, 善良友好的微笑也能缓解矛盾, 因而在工作中要学会恰到好处的运用微笑的力量来增进护患感情, 营造和谐护患关系。然而, 在面对急、危、临终患者时则需严肃的表情, 认真的工作态度。把握好微笑与沉稳的度, 定能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2 仪表端庄

护士着装整洁, 举止端庄, 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 能给患者及家属留下好的印象, 赢得其信任与尊重, 使患者产生安全感, 为随后的治疗、护理工作搭建起一个彼此信任、彼此尊重的良好平台,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从而顺利地完成治疗、护理工作。护士在工作时间一定要挽起发结, 戴上燕帽, 穿上整洁的护士服, 换上轻便的护士鞋, 以一副干练、专业的美好形象出现在患者面前。

2.3 尊重患者

护患关系不仅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关系, 同时也是一种情感关系, 尊重患者是护患有效沟通的前提。应根据患者的职业、年龄给予恰当的称呼:如师傅、阿姨、叔叔、小朋友等。患者入院后内心变得敏感而脆弱, 护士不经意的一句话、迟缓的行动、淡漠的表情均会对患者的内心造成伤害, 护士要耐心地倾听患者陈述, 并给予适当的解释, 使患者感到亲切, 得到安慰。

2.4 宽容患者

任何一个人突遭病创或较长时间病痛折磨, 都会对其心理造成不良影响。有时会出现过激行为, 他的过激言行, 有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发泄。在这种情况下, 护士必须摆正护患关系, 用一颗博爱之心同情、关心、宽容和接纳患者, 态度温和, 耐心解释。

2.5 与家属交流技巧

患者就医一般都有一两个甚至更多的陪护人员, 有时很难区分家属与患者。在向患者询问病情时, 有的家属滔滔不绝的代其述说。此时切忌语气生硬地将其打断, 要很委婉的进行阻止, 告诉家属最好让患者讲明病情。如处理不当会伤家属的自尊心, 并对以后的交流带来负面影响。

2.6 与患儿交流的语言艺术

患儿到医院后恐惧心理加重。遇到输液、打针、抽血会哭闹。此时, 护士要言语温和、委婉耐心地与患儿沟通, 如利用孩子喜欢大人赞扬的心态, 多用一些赞美之词, 夸奖孩子勇敢等, 以减轻恐惧和对抗情绪, 取得主动配合。

2.7 解释病情的语言修饰艺术

一般情况下, 护士要实事求是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治疗情况。由于患者对有关问题比正常人敏感, 护士可视不同对象不同对待, 有的可直言, 有的则必须委婉、含蓄。特别是对重症患者, 要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运用婉转的修饰艺术。如把“无法医治”说成“效果慢些”, 把“癌”说成“肿块”等。其目的是不引起患者情绪激动, 避免情绪恶化, 造成不良后果。

总之, 护患交流不仅是一种技巧, 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护士只有把患者当亲人, 以心换心, 让护理工作更贴近患者, 更人性化, 取得患者、家属的信任、理解、认可, 才能建立新型和谐的护患关系,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昌国.语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 2 (11) :6.

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方法和技巧 篇4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艺术关系到学生知识的构建和个体素质的形成。倘若教师不注重自身素质的调整与提升,那么新课改精神在教学中不可能得以透彻的体现:再者,有了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否有意识的把艺术运用到教育学中去,这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教育教学效率高低的问题,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问题。

该如何艺术的运用好自身综合素养,与学生沟通交流点滴感受呢?我推荐给大家几种方法和技巧,希望有所帮助。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划清课内外的界限。为了让课堂气氛活动起来,教师可以调动自身所有素养的灵活驾驭课堂节奏来实现,但要活而有度。为此,教师在平常的交流中就要明确告诉学生,上课是一个严肃的事情,它不等同于课外活动。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可能是大家的亲戚、长辈、朋友,此时,师生关系就不那么清晰了。但在课堂上,它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学习知识的过程,此时,就是师生关系。学生在课外的某些言行不能随便带到课堂上,当然我们也要做好准备,比如:衣着、发型、手势、体态、仪表,甚至在课上站立的姿势都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俗话说:正人先正己。

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与学生在课内外的沟通与交流工作就可以融洽、和谐的而有活力的开展了。

一、教师在课外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在课堂外,老师与学生都是自然人,大家都有喜怒哀乐,也有悲欢离合,因此,你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当学生跟你开个小小的玩笑时,不要认为是对你至高无上尊严的挑战。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在生活中和老师相处时,总是自然、大方的和老师说话,而且语言幽默、风趣、得体,你一定觉得这学生还可以,不说让你非常喜欢,但至少不会让你觉得讨厌。那么我们在学生的心目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比如,我们在校园内外经常遇到学生对你说“老师好”此时,你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开心的话,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和老师之间没有距离,又一中、种亲近的感觉。当学生对我说“老师好”时,我会回答一句“你也好”或“你也不错”、或“都好都好”之类的话,引得学生一片欢笑。当我遇到一些表情不正常的学生时,如果主动和他(她)说话,他(她)会觉得老师在关注他(她),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他(她)会说出平常在办公室或教师里很难听到的话。当我看见某学生衣着单薄时,我会体醒他(她)“天气凉了,要多穿衣服,现在时要温度而不是要风度的时候”。他(她)微微一笑,跑掉了。晚上放学,我会去教室催促他们说“抓紧回宿舍,要不然锁门了啊”,他们一溜烟似的抛出教室。我又会说“下楼地慢点,后面没老虎”,直到楼下,还会听见他们的笑声。当我发现某学生病了,我会去宿舍慰问,用半责备半可怜的语气说“为什么不注意点,你看多难受啊!”或说“你看,生病多伤身体,还耽误学习,多不值得呀!”我想,学生听了老师的话,一定能理解老师的善意与真诚,一定感觉心里暖乎乎的,有种风雨共患难的感觉,因为任何一个人生病或受伤时,都会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与关爱

当然,教师与学生在生活中的交往远远不止这些。如果老师们真的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待,那么我们的心与学生的心会贴的更近,我们的情感会得到更深入、更深刻的交流与沟通,我们与学生之间就不会有太深、太多的隔膜,我们就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这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是大有帮助的。

二、教师在课内与学生沟通与交流的技巧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智育教学的主要阵地,用好这一块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学科知识的学习都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给大家再推荐几点建议。

1、教师要学会用“美丽的谎言”

所谓“美丽的谎言”,就是老师再必要的时候,应当使用一些善意的谎话,来安慰平息学生不平衡的心态。这样既安抚了学生还保住了我们完美形象,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2、教师在学生面前要诚实

在这里,指的是知识方面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人的知识都有许多空白领域,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无所不通无所不晓。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认为这样,不但不会暴露我们知识的缺失,反而会留下教师严谨治学的印象。

总之,教育教雪并不是深奥莫测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目标,一个有追求的教师完全可以从一般教学经验的“彼岸”,通过积累、探索、创新,达到理想的教学艺术的“彼岸”,去攀摘更多的教育教学艺术之花。

当然,教师与学生在生活中的交往与接触远远不止这些。如果老师们真的放下了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待,那么我们的心与学生的心会贴得更近,我们的情感会得到更深入、更深刻的交流与沟通,我们与学生之间就不会有太深、太多的隔膜,我们就能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这对我们教育教学工作是大有好处的。

二、教师在课内和学生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智育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用好了这一阵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学科知识的学习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认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①教师要学会使用“美丽的谎言”。

所谓“美丽的谎言”,就是教师在必要的时候,应当使用一些善意的谎话,来安慰或平息学生不平衡的心态。比如,我们平常都要求学生上每节课时都不要迟到,但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总有学生还是要迟到,在纪律面前,学生一般都会受到批评或处罚,我们这样做的原因,无外乎是想让学生明白,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通过批评或处罚,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那么,我们老师是否也能完完全全的做到上每节课都不迟到呢?我想,这可能有点难。比如,上课前,某老师要找你调一节课,可能耽搁了一点点时间,让你迟到了;某领导听了你的课,课间与你交流情况,彼此多说了两句,让你迟到了;有家长到学校与老师交流孩子在校或在家情况,可能让你迟到了;为了抓紧时间改完最后两个作业本,可能让你迟到了„„所有这些情况,我们必须向学生如实说明情况,要让大家明白,老师为什么迟到,这不是主观原因造成的,大家要理解。但有些时候,是自己的主观失误造成的,如果完全如实地告诉学生,那可能你的形象与魅力就会大打折扣了。比如,课间与同事谈话,正在兴头上,上课的铃声没能引起你的注意,你可能迟到了;今天正逢赶集,计划好的时间可能突破了,你可能迟到了;因为起床晚了些,你迟到了;因处理家务超了时,你可能迟到了;因为你印象中那节课不是你的,当同事提醒你时,你又迟到了„„诸如此类的事,一次两次你可以向学生如实说明,自觉向学生作检讨,并向学生表明,自己会受到学校有关制度的处理,保证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这样不但不会有损自身形象,反而为学生起到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的表率。当然,如果这种现象屡次出现,并重复这种处理,那说明你老师言而无信,就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为此,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作教师的使用“美丽的谎言”了。谎言的内容,可以是前面讲到的客观现象中的任何一种。如此这般,我们的自身形象不是很完美了吗?

②教师在学生面前要诚实

在这里,指的是知识方面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任何一个人的知识都有许多空白的领域,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无所不通无所不晓。面对学生向我们询问知识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就是说,对学生的问题,如果自己的确不知道,必须明白地告诉学生,不能不懂装懂或敷衍了事,即使是翻阅教参也最好马上完成;如果不能当场解答,必须告诉学生待课后去查阅有关资料给予解答,即使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也需如实地告诉学生。我认为如此这般,不但不会暴露我们教师知识的缺失,反而会给学生留下教师严谨治学的印象,对他们养成严谨的学风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教师要艺术地进行组织教学

预备铃刚响,教室内的情景是多种多样的,面对各种情景,我们应当怎样艺术地处理,才能为顺利上完、上好这节课作保障呢?

事例一,这节课本来不是你的,当你走进教室时,学生会发出疑问,有的还可能表示不满。这时,你不要向学生发火,而是心平气和地给学生作解释,说明情况,求得学生的理解,中高年级及初中学生都是会理解的,这样就为你这节课得以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如果这节课本身是英语课,我们可以用英语课开始时的师生对话来开始,下课也同样如此;如果是体育课,我们可以用体育课上常用的“立正、稍息、解散”等语言来上下课。这样学生会非常开心,觉得老师真风趣,真了不起,什么都知道。反之,如果将这节课强加于他们,以“我说了算”的这种语气和口吻来处理的话,学生心里是很不高兴的,并有可能产生抵触、排斥的情绪,即使你上完了这节课,也不会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事例二,当我们走近教室时,火热的打闹还没有停止,如果我们一声喝斥,故然能制止这种现象,但每次都这样处理,恐怕就难说了。此时,我们不防换一种方法,比如悄悄走近最热闹的地方,像其他学生一样,俯首去听听他们都说些什么;或者嘴里还说,“这么好听啦,让我也来听一听。”这时学生会为自己的表现感到不安的,老师进而点评一下,表现出自己的宽容与理解的态度,接下来便可以顺利上课了。

事例三,有些课节的课,内容比较多,需要学生和我密切配合才能完成,遇到这种情况,我常在刚上课时就跟学生约定条件,只要大家认真听课,离下课时节约的时间可以给大家讲笑话、猜谜语、讲名人趣事、为他们唱一首流行歌曲或完成作业等内容,这一悬念的设置,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为快节奏的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创造了重要条件,此法对中小学生都管用。它比教师强迫学生听课,效果要好得多。

④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由于身体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不能长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到同一个事情上,单调乏味的学习常会让他们疲惫不堪,不要说聚中精力,就是应付也没有心思,更不必说那些爱打磕睡的孩子了。此时,如果我们教师采用批评、罚站、罚作业等方法来让学生听你的课,那是没有什么效果的,甚至会让学生对你乃至对该科产生厌恶的心理,若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肯定是失败的。大家不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吗?下面,我就谈谈我在上课过程中,如何根据教材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事例一,在小学五年级的一节数学课上,我讲完新课内容,与学生一起完成课后巩固练习题,这题是这样的:“一只母鸡一年可下蛋230只,照这样计算,15只鸡3年可下蛋多少只?”我帮他们读题后,发现好多学生并不在意,于是,我提醒大家说:“听好哟,我再读一遍”,于是我又读了一遍,故意将题中的“母鸡”读成是“公鸡”,读完后,我问学生“听清楚了吗?”部分学生大声说:“听清楚了。”这时,偶有几个认真听课的学生说:“母鸡”读成了“公鸡”,然后,全班同学像炸开了锅似的热闹起来,才发现老师是在考验他们。经过这一折腾,全班学生的精神提起来了,解题的兴趣也高了不少。你看,就地取材激发学生的兴趣,对改变我们枯躁无味的教学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事例二,在初中《世界历史》课上,莎士比亚的悲剧与喜剧各有两部,悲剧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喜剧是《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对这个问题,不少学生只能靠死硬背,既单调又痛苦。面对纷繁复杂的各种知识,作为老师能为学生做点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这样的记忆方法:莎翁的两部悲剧是“罗密欧、朱丽叶和哈姆雷特”因三角恋爱而酿成了悲剧,学生哄然大笑,课堂气氛顿时就活跃起来,每个学生都在重复老师刚才的话,他们在笑声中记住了知识;两部喜剧是“威尼斯商人在仲夏夜做了一个好梦”,学生念念有词,都表现出轻松与快乐的神情。又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起止年限是1789年至1814年,在众多的历史时间中,要记住这些年限,的确有点为难他们,我告诉学生:“一吃八九(1789)斤,一般要死(1818)。”经我稍作解释,学生便恍然大悟,一下就明白了,并在以后的巩固中得以强化。

⑤教师要艺术地设计课堂提问的方法。

教师课堂教学提问一要注意“问什么”,即要精心设计将要提问的问题;二要注意“问谁”,即要考虑所提问题的对象;三要注意“怎么问”,即要讲究提问的方法与技术。如此,方可增强教学提问的艺术性,使之更加富有成效。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抽学生回答问题,常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同一个问题只抽同一姓氏的学生来回答,同时也引起其他学生注意;或者是同一个问题只抽某一横排的或某一纵排的学生来回答;或者男生抽两个,女生抽两个来回答,然后由老师作裁判员,宣布正确答案;或者随便抽几个学生来回答,然后叫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来把脉,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者由学生对回答问题的同学进行举手表决;或者对争论不休的问题,教师给予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判断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教师的提问,学生可能一次就回答对了,但若教师急于给予肯定,那么学生将不再进一步去思考,继而其印象也就不是很深。面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反问的方法(比如:对吗?会不会还有别的答案?真是这个答案吗?是吗?不是吗?)来给予强化和巩固。

⑥教师课堂语言应严谨而风趣

无论哪一科,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时的语言都应该严谨、严肃而又认真,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个而束缚了我们教师风趣而幽默的语言,否则,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死板,毫无生机,我们的课堂就会变得程式化、机械化,我们自已也就成了照本宣课的机器人了。为此,我们在授课时,除了严谨、严肃、认真之外,应当恰当地运用我们自己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来调节课堂气氛。

事例一,面对小学中高年级及以上学生,他们有时在课堂上玩小东西或是看小说之类的书籍,我们教师是不是动辄就去收了呢?我想,先给学生一个改过的机会,让他自觉地将这些与课堂无关的东西收拾起来并能认真听课,是最关键的。为此,我在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就对他们这样说:“上课时别做与课堂无关的事哟,要不然,我要没(mo)收你的,下课时你向我要,我会说没(mei)收,别来找我。”经过这番风趣而幽默的调侃,学生会在同学们的笑声中红着脸将东西收拾起来,这样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不失分寸地教育或批评了不认真的学生。我想,这比破口大骂加强行没收要让彼此都愉快得多,何乐而不为呢?

事例二,面对上课打瞌睡的学生,让他们站着听课,我想不是最好的办法,而且有关制度也要求我们不能这样做。怎么办呢?我常用这些小方法:比如叫学生的小名(建建、勇勇等)提醒他要集中注意力了;或对打瞌睡的学生说,别睡了,感冒了要打针哟;或者我自己模仿该同学打瞌睡的神态,或者故意用英语让他起立和坐下等等,所有这些方法,都会让学生觉得新鲜而又好奇,在同学的哄笑声中,睡意大减,而其他学生也没刚才那么疲倦了。

事例三,我在初三语文课上,复习修改病句这一知识点时,对一些相对较难的例句,不是由我来给大家讲解,而是将问题交给学生:请所有同学都来当一回“医生”,首先给例句诊断病情,请张教授说说自己诊断的情况,再请李教授说说自己诊断的情况„„如此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到这个问题上了,到底谁的诊断最正确呢?所有的学生都会从各个角度去思考,从而增强了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当我这个“院长”给予肯定后,再让学生说说给例句动手术的方案,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后,再作修改。

这样的事例太多了,我想这些方法,比起枯燥的说教要有兴趣得多,学生的思维也要活跃得多,教学效果自然就要好得多了。不过,这些做法都不能牵强附会地乱用,要根据实际情形驾驭课堂节奏,做到既不影响课堂纪律,又不影响教学进度,还要达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行。

护患交流与交流技巧 篇5

在十多年的护理实践中, 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1 具有热情与爱心

面对形形色色的患者, 护士首先应该充满热情, 设想患者是自己的亲朋、好友, 他的困难与痛苦将无时不牵动着我们的心弦。那么, 一束关切的目光、一句温和的问候将给患者以温暖与宽慰。

2 掌握恰当的称呼与问候语

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 首先要跟患者打招呼, 恰当的称谓将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为护理工作的开展, 为之后的进一步交流提供便利。如对不同年龄、身份及处境不同的患者要视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尊称, 如“大爷”、“阿姨”、“您老”、“朋友”“老师”、“先生”、“小宝贝”等等。也许有时面对特定的对象可能找不出合适的称谓, 可以用“您好”作为开场白之后, 再以关切的语气询问, 开展话题:“您现在感觉怎么样?”、“昨晚睡得好吗?”、“晚上不冷吧?”、“今天的饭菜可合您的口味?”等等。

3 注意对象

护士面对的患者往往来自不同阶层, 性格各有差异, 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护士要善于应对各种场合、各种类型的患者。如对老年人, 由于其听力、记忆力减退, 说话声音可稍高一点, 对重点内容重复提示, 以加深记忆, 如果谈话内容不集中, 可适当提示引导, 以突出重点, 节省时间。而对年轻人或孩子则可视具体情境灵活掌握。如对一些慢性病、恢复期的患者, 切不可过于矜持、严肃, 给对方以压力感, 使患者产生对疾病不良状况的猜疑。而对急性患者进行治疗时, 语言宜少而精, 要严肃认真, 切不可嘻嘻哈哈。

4 注意场合

当一个人患病时, 情感会变得脆弱, 对周围人的语言、表情比较敏感, 好猜疑。尤其一些癌症和重症患者, 因惧怕死亡, 精神高度紧张, 常常从护士的语言表情中寻找答案。与这类患者交谈时, 对患者的询问要有所准备, 言行必须谨慎, 不能当着患者的面在一边窃窃私语。而向家属交待病情时, 要避开患者, 以免加重心理负担。

5 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

面对疾病, 患者表现为焦虑、恐惧、忧郁, 表面上满不在乎而实际上忧心忡忡等。根据对患者的细致观察与了解, 给予及时的安慰、疏导。如患者需要手术或实验室检查, 他们会担心疼痛, 手术是否顺利以及是否会有不良后果。这时护士应向患者解释手术或检查的必要性、可靠性, 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

6 注意讲话的语气、表情

人在高兴和愤怒时, 讲话的语气和表情截然不同, 并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护士应通过语言的内容、语气及表情体现对患者的尊敬与关心。如新患者入院时, 接诊护士面带微笑, 用和蔼的语言说:“您请坐”, 同时帮助家属合理放置物品, 主动介绍自己及其他相关人员、病区环境, 告诉患者“您有事可随时与我们联系”, 这样会给患者以亲切感、信赖感, 减轻患者的紧张、陌生、不安情绪。

7 沉默与微笑

沉默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对护患交流的一种必要的补充, 如患者十分悲痛、孤独、烦躁、愤怒及滔滔不绝时, 护士除给予必要的提醒、制止外, 最好的办法就是沉默。

而微笑则是促进护患沟通的最美好的语言。

护患交流技巧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篇6

交流是一个遵循一系列共同的规则互通信息的过程, 其中包括5个基本因素:交流发生的背景、信息的发生者、信息内容、信息的接受者和反馈过程。交流的必要条件是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双方相互影响。交流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不断变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交流是多方面的, 内容方面包括交流中的语言及含义;关系方面包括互动中的相互关系, 信息发出者和接收到的态度, 知识和交流技巧, 文化背景、社会经济背景、非语言性内容等都会影响到人际交流中的互动关系。了解把握语言环境是成功交流的关键环节, 语言环境的构成, 一是主观因素, 它包括使用语言者的身份、思想、职业修养、性格、心情、处境;二是受语言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了解这些主客观因素是成功交往的基本要素。善于综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流技巧,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充分说明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和作用。如以文雅脱俗的言谈, 诚挚温馨的笑容, 亲切谦逊的态度, 庄重稳健的举止相结合, 构成护理语言、非语言交流系统, 就不仅是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的重要方法, 而且是护理艺术和护理道德的本质体现。

1 护士语言交流技巧

1.1 护士语言交流策略

运用得体的称呼语, 称呼语是护患交往的起点。称呼得体会给病人良好的第一印象, 为以后的护患交流打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护士称呼病人的原则是:①要根据病人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力求确切。②避免直呼其名, 尤其是初次见面呼名唤姓不礼貌。③不可用床号取代称谓。④与病人谈及其配偶或家属时, 适当用敬称如:“您夫人”“您母亲”, 如不知家庭关系, 则称“您家人”以示尊重。切记不知关系张冠李戴, 造成交流失败。

1.2 巧避讳语

对不便直说的话题或内容用委婉方式表达, 如耳聋或腿跛, 可代之以“重听”“腿脚不方便”。病人死亡用病故、逝世, 以示对死者的尊重。

1.3 善用职业性口语

职业性口语包括:①礼貌性语言, 在护患交往中要时时处处注意尊重病人的人格, 不伤害病人的自尊心, 回答病人询问时语言要同情、关切、热诚、有礼貌, 避免冷漠粗俗。②保护性语言, 防止因语言不当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 对不良预后不直接向病人透露, 对病人的隐私要注意语言的保密性。③治疗性语言, 如用开导性语言解除病人的顾虑, 某些诊断、检查的异常结果, 以及对不治之症者的治疗, 均应用保护性语言。

1.4 注意口语的科学性通俗化

科学性表现在不说空话、假话, 不说模棱两可的话, 不装腔作势。自然坦诚地与病人交流。同时注意不生搬医学术语, 要通俗易懂。

1.5 注意倾听

①肯花时间去倾听病人所说的。②不要打断病人的谈话。③不要因个人说话型态 (如语速和发音) 而分心。④不要急着作出判断。⑤仔细听出“弦外音”以了解在交流过程中所表达的意思, 以及确认出交流中主要的意思。

2 护士非语言交流技巧

非语言又称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常能表达语言所无法表达的意思, 主要是表达情感、调节互动, 验证语言信息, 维持自我形象, 维持相互关系, 使互动中的双方能有效的分享信息[2]。且能充分体现护理工作者的风度、气度, 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 增进和谐的护患关系。非语言交流的技巧如下。

2.1 手势

以手势配合口语, 以提高表现力和感应性, 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如病人高热时, 在询问病情的同时, 用手触摸病人前额更能体现关注、亲切的情感。当病人在病室大声喧哗时, 护士做食指压唇的手势凝视对方, 要比以口语批评喧闹者更为奏效。

2.2 面部表情

据研究发现, 交往中一个信息的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 可见, 面部表情在非语言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常用的最有用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护士常常面带欣然、坦诚的微笑, 对病人极富有感染力。病人焦虑时, 护士面带微笑与其交谈, 本身就是“安慰剂”;病人恐惧不安时, 护士镇定、从容不迫的笑脸, 能给病人以镇静和安全感。其次是眼神, 恰当地运用眼神, 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如当病人向你诉说时, 不应左顾右盼, 而应凝神聆听, 病人才能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尊重。

2.3 体态、位置

工作中体态、位置是否恰当, 反映护士的职业修养和护理效应。如当病人痛苦呻吟时, 护士主动靠近病人站立, 且微微欠身与其对话, 适当抚摸其躯体或为其擦去泪水, 会给病人以体贴、宽慰的感受。站立时应双腿挺直, 双臂在躯体两侧自然下垂, 不依墙而立。坐姿应上身自然挺直, 两腿一前一后, 屈膝、平行或交叉, 能显示高雅、文静。行走步履轻盈, 步幅均匀, 抬头挺胸, 自然摆臂, 步态轻、稳、快, 能体现庄重、有效率。优美、朴实、大方的仪态是自然美的体现, 也是护理价值的体现。

总之, 护患交流在日常护理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病人, 护士应在整体护理中以真诚的态度、恰当的交流技巧来解决病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吴洁, 肖英武.护患交往艺术[J].中国社区医师, 2007, 14 (9) :568.

护患交流与交流技巧 篇7

1 护患沟通的重要性

护患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庭、陪护人员之间的沟通, 是处理护患之间人际关系的主要内容。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于1998年修订的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中, 将沟通能力定义为护理专业教育中的核心能力之一。国内有调查资料表明, 99.45%的患者希望护理人员与其进行交流沟通, 然而88.30%的临床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 对沟通的目的、内容、方法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认知缺乏。从这2组数据中不难看出, 目前护士的沟通能力与患者的沟通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 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沟通的理念、知识和技巧, 因此导致了临床上80.00%的护患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沟通障碍导致的。

2 护患沟通的基本技巧及应用

沟通技巧在护理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 在对病人的评估、咨询、健康教育、护理实施、护理评价等护理环节中都需要护士应用沟通技巧。

2.1 语言交往

语言交往是指人们运用语言功能而进行信息传递相互影响的过程。有效沟通主要是建立在护士对病人真诚相助的态度和彼此能懂的言语上, 这非常重要。因此, 护理人员在与病人谈话时应注意技巧。如语言的艺术性, 护理是一门最精细的艺术, 护士进入工作环境, 就进入角色。护士与病人交谈时, 应根据病人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疾病、心理承受能力等, 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语气、内容。谈话前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 病人愿意听什么, 不愿意听什么, 以便达到预期效果。说话要幽默易懂, 以便气氛活跃。

2.2 非语言交往

非语言交往手段主要是指借助于人的各种身体动作来传递有关信息, 又称之为“身体语言”[2]。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约有65%是运用非语言沟通技巧, 如面部表情、倾听、皮肤接触、沉默等。

(1)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反应极为灵敏, 能迅速而真实地反映各种复杂的内心活动。“喜怒形于色”就是这个道理。护士要善于从病人的面部表情上捕捉信息, 了解病人的内心世界。

(2) 倾听:要善于听病人讲话, 注意说话者的声音、声调、流畅程度及所用的词句, 注意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动作, 尽量理解内在含义。在倾听的过程中, 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 保持眼神的接触, 使用能表达信息的举动。

(3) 皮肤接触:皮肤接触可以传递感情, 恰当的皮肤接触能促进交流, 满足心理需要, 如握手、拥抱表示热情、依恋等, 抚摸传达同情、支持、安慰等。同时皮肤接触可作用于精神、神经系统, 如经常为卧床病人按摩、翻身、擦身等, 不仅可使病人感到舒适、放松, 还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等。

(4) 沉默:通中利用语言技巧固然重要, 但并不是唯一可以帮助病人的方法。当病人受到情绪打击或哭泣时, 护士可和病人说“如果不想说话, 您可以不说, 我在这陪着你”。护士以沉默的态度表示关心, 会很有用, 可以表达护士对病人的同情和支持, 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片刻的沉默还可以给护患双方思考和调试的机会。

3 体会

护士的核心价值是在护理服务中得以体现的, 在临床护理中做好护患沟通, 提高护理质量, 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促进患者的康复, 从而护理的专业价值得到良好的体现。具体操作时, 应根据沟通内容的不同, 选择不同的沟通方式[4]。

总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人际关系领域的沟通艺术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护士应当努力探索护患沟通的技巧, 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 以表现出护士良好的修养, 并体现出护理工作的艺术性。在护患沟通交流时, 要多为患者着想, 采取各种形式与方法, 消除患者的顾虑, 降低护患之间交流障碍的发生, 增进彼此间的信任与理解, 从而促进护患间的心理沟通, 最终达到增进患者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燕红.护理工作应当突出以人为本[J].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5) :1.

[2]韩志东, 吕俊荣.护患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4, 10 (10) :12~14.

[3]李运超.护士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交流技巧[J].实用全科医学, 2007, 5 (10) :848.

护患交流与交流技巧 篇8

1 教学对象及学时数

延安大学医学院2001级本科护理36人, 2002级专科19人。《护患关系与人际交流》的总学时数为12学时。

2 多种教学方法实践

2.1 课堂讲授法

课堂讲授法 (lecture) 是教育界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课堂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媒介把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学生在讲授过程中的主要行为是听和写, 教师和学生通过提问、回答和肢体语言发生双向作用。在护理教学中课堂讲授法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主要用于传授新知识, 也用于巩固旧知识[2]。

2.1.1 讲授内容

《护患关系与人际交流》这一章节中人际关系的概念、特征、理论基础和护患关系的概念、基本内容、基本模式及人际沟通的概念、意义和基本方式等。

2.1.2 讲授过程

讲授前充分准备了授课计划, 讲授过程中通过语言媒介详细讲述及解释概念、特征及相关内容, 同时在讲授中应用色彩鲜明的多媒体课件和随时提问的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讲授结束时对所讲内容进行小结, 帮助学生抓住重点、掌握重点。

2.1.3 效果分析

通过课堂讲授, 学生对所讲内容基本已接受, 但学生通过课堂讲授后获得的是教师加工后的“二手”资料, 这样的过程学生是被动学习的过程, 缺乏主观能动性。

2.2 演示法

演示法 (demonstration) 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2]。

2.2.1 演示内容

《护患关系与人际交流》这一章节中人际关系的形成及发展的全过程包括:觉察阶段、表面接触阶段、亲密互惠阶段。

2.2.2 演示过程

演示前找到一幅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漫画, 并适当的进行了一些加工修饰, 演示时首先将漫画的整体展示给学生, 使学生有个整体的印象, 然后分别从各个阶段介绍漫画及教学相关内容;漫画演示后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 进行回顾理解人际关系发展的各个阶段。

2.2.3 效果分析

演示法的应用使原本死板的发展过程变得生动活泼, 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及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2.3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 (role play) 是运用表演和想象情境, 启发及引导学生共同探讨情感、态度、价值、人际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方法[3]。

2.3.1 教学内容

护患关系中常用的沟通技巧中的治疗性的会谈技巧。

2.3.2 教学过程

要求学生课前熟悉有关治疗性会谈的概念、过程和注意事项, 教师课前准备好几份典型病案和准备一定的表演环境;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天赋, 最后全班对同学的表演进行总结和评价。

2.3.3 效果分析

通过角色扮演, 不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而且亲身的体会印象深刻, 对以后的工作也有促进作用。其缺点是占用课时相对有点长。

2.4 小组教学法

小组教学 (small group teaching) 是指由一位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的集体中所进行的教学[4]。

2.4.1 教学内容

特殊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包括愤怒的病人、要求太高的病人、不合作的病人、悲哀的病人、抑郁的病人、病情严重的病人和感知觉障碍的病人。

2.4.2 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成7组, 每组分配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病人, 要求每组同学环行相坐, 这样便于调动各组同学的积极性。教师向每组同学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大家自由展开讨论。再后全体进行总结, 每组派一个成员进行总结, 最后教师进行全面总结。

2.4.3 效果分析

通过小组教学, 学生间可以直接面对面的相互交流, 这样不仅开阔了视野, 扩大了知识面, 而且锻炼了同学之间的协作能力, 同时, 缩短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很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3 讨论

通过4种教学方法在《护患关系与人际交流》中的具体应用, 使这一章的教学取得满意效果, 课堂气氛活跃, 深受学生欢迎。现代社会, 日新月异, 当代的大学生思维也是相当的活跃, 我们应该抛弃传统古板的“灌输式”教学, 提高充分发挥现代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多种教学方法。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同时, 我们不仅要完备他们的知识体系, 而且要培养他们的个性化。只有这样的大学生, 才是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大学生。本教学实践提示, 多种教学方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教学方法,护患关系,人际交流,主体能动性,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244;253.

[2]平风娟, 古力夏西.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在《妇产科护理学》示教课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8, 22 (7B) :1866-1867.

[3]于杨, 何国平.角色扮演在《社区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6, 20 (5A) :1211.

语言交流是护患沟通的关键 篇9

1 因人制宜地进行语言交流

1.1 避开医学术语的语言交流。

一般患者对医学术语都比较陌生, 记得有一次, 一个护士为全麻术前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说:“来, 给你导尿”。患者问:“什么?倒尿?”“就是术前排空膀胱”, 患者面露难色, 不配合。笔者接着解释说:“就是从尿道里插一根细管, 帮助你做手术时和术后排尿。”患者听明白了, 也配合操作了。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医学用语是患者所不熟悉的, 如流质饮食、半卧位等, 在进行健康教育和收集资料时采取了通俗的日常用语或亲自示范, 协助患者进鸡汤、菜汤、稀饭等, 帮助患者取半卧位, 就很容易和患者沟通,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1.2 应用形体语言进行交流。

形体语言是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的最好途径, 无论什么样的患者, 他们都需要享受温暖和关爱, 有的患者来自农村, 由于环境的陌生, 疾病知识的缺乏, 经济的拮据, 焦虑和局促感比较严重;有的患者由于疾病的打击, 心理负担过重, 不容易进入角色。护士应用亲切和善的面容去接待患者, 搀扶一下行动困难的患者, 以消除他的顾虑, 使之尽快熟悉环境。当他们感觉发热或疼痛时护士用手摸一摸其额头, 触摸一下疼痛的部位。事情虽小, 但它可以解决许多护理工作中的困难。

1.3 地方用语和肯定语气的语言交流。

许多来自农村、厂矿山区的患者, 在护士收集资料时患者用的都是地方用语或俗语, 所以在工作中要多了解当地情况、风土人情、地方语言。如询问患者时不说:“你有烟酒嗜好吗?”而是问“你平时爱好吸烟、喝酒吗?”在听取患者的回答或诉说时总是用肯定或鼓励的语言或微笑注视的表情营造一种交流氛围, 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 从而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2 因时制宜地进行语言交流

护士与患者交流时, 还要看患者此时的情形是否能够接受, 当患者烦躁或不安时, 首先为其营造一个安静和谐的环境, 使其心理舒适, 再行沟通。如1例手术后疼痛难忍的患者, 护士不反复交待放松方式而是果断处理, 得到了患者的信赖。

3 因病制宜地进行语言交流

临床上有多种疾病, 护患沟通交流的方式和内容也不同。我们遇到1例白内障的患者问术后会不会视力下降, 看不见, 显然这个患者对有关知识只有部分了解, 我们没有讥笑他, 而是耐心地解释, 讲解有关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有关知识, 使他充分了解了相关知识, 术后效果很满意。因病制宜地语言交流目的是让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预防措施等。

上一篇:互联网视听节目下一篇:电子线路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