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教育

2024-06-26

交流与教育(通用12篇)

交流与教育 篇1

1992年,薛理银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比较教育是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观点。时隔快20年了,国际教育交流越来越频繁,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对作为比较教育方法论框架的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观点,在学术界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今天有重提的必要。

薛理银在论文中把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分为三类: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把比较教育看作是理论建设和理论检验的论坛、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交流的论坛、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的论坛,并用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分析框架剖析了比较教育发展的历史。他的观点当时大家觉得很新颖,今天仍然没有失去它的光芒,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比较教育方法论分析框架加以重视。[1]

常年困扰比较教育学者的问题是比较教育是不是一门学科;如果是一门学科,它的方法论体系是什么?许多学者认为,比较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几乎所有学科都用到,并非比较教育学科所独有。至于比较教育常用的其他方法都是借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的方法,比较教育没有自己独有的方法论体系,于是产生了比较教育学科的身份危机。虽然身份危机已经喊了几十年,但世界上还是有那么多人在从事比较教育研究。虽然比较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有所衰落,但在发展中国家却方兴未艾。其魅力何在?笔者认为就是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也就是国际教育交流的需要。

薛理银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访问过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霍尔姆斯,谈到比较教育发展的前景。霍尔姆斯说:“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出有趣的比较教育是如何被激起的。当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美国变得更加关注其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基于当时的美苏关系,这个危机激起了美国学者对比较教育的兴趣。英法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激起了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兴趣。”他又说:“我认为比较教育将不会像从前曾经有过的那样得到更多资助。如果将来出现新的世界危机,那么人们也许就会重视比较教育。”[2]今天的世界遇到了新的危机,这次的危机不是美苏的对抗,而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化危机。

大家知道,新的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而且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其中最大的变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知识经济使人们看到了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和教育的价值。知识经济使人们认识到,人不是简单地创造资本的机器,人是社会的主人,又是自然的一员。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人的创造、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也对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确实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但教育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教育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最终的目的仍然是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全球化,也必然带来新的国际竞争。争夺能源的竞争、贸易的竞争、技术创新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苏联的解体和经济的全球化也带来了世界格局新的变化,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体的多元化使得国际竞争越演越烈,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重了这种竞争。培养人才的教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筹码。正如中国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2011年的国情咨文中4次提到中国,特别提到中国的教育。他说:“中国和印度等国已意识到,它们在做出一些变革后将能够在新世界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所以,它们开始对孩子进行更早和更长时间的教育,更加重视数学和科学。它们投资于研发和新技术。”他还说:“美国要想赢得未来,必须赢得教育竞争。”[3]

在这场全球性危机带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比较教育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是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天的比较教育已经不是去研究敌对国家的教育优势或问题,也不再是去研究民族独立国家如何模仿宗主国的教育模式。世界已经变了,各国无论是领导人还是学者都有一个共识,今天各国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要在交流合作中达到共赢。因此,教育更需要互相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教育的发展。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大大降低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教育与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产品借助于新型的大众传媒跨越国界,传播全世界。大量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在异国工作的外国专家和顾问、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专业会议、学者之间信件往来,都促进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某一国家的某项教育改革可以迅速传遍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闭关自守,无视国际教育的发展。

现代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国际现象,在历史上,欧洲的大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儿童的成长有共同规律,教育有共同规律,因此培养人也是有共同规律的,是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教育只有坚持扩大开放,扩大国际化程度,才能更好地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和丰富各国自己的教育。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支新的比较教育力量正在兴起,这就是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济与合作组识等,它们对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它们并不直接参加比较教育学者们的讨论,但它们研究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研究教育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和1996年的报告以及1990年发起的全民教育会议对世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几乎隔几年就发表教育报告,再加上它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贷款,都在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政策。

由此可见,把比较教育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就可以摆脱比较教育学科身份危机的困境,开辟比较教育研究新的广阔天地。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参与者就不限于专门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学者和专家,只要关注国际教育并对世界各国教育、文化和社会有一定研究的学者都可以参与。国际组识的参与大大地扩大了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舞台。

国际教育交流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薛理银把比较教育看作是理论建设和检验理论的论坛、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交流的论坛、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论坛。教育理论建设是研究教育的客观规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虽然也要符合客观规律,但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意向;而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完全是经验性的。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教育学科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比较教育要从这三个方面通过交流来寻找教育教学的规律。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价值、教育制度、教育实践都离不开对教育规律和对普适性的教育经验的追求。三者的区别在于研究的主体、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不同。比较教育学者更多地关心教育理论的建设和规律的探索,教育行政工作者主要关心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但是,作为比较教育的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并非漫无边际地讨论所有教育问题。比较教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交流讨论的教育问题必须具有国际性、跨文化性、发展性和预测性。国际教育交流论坛更关心的问题是国际性的课题,如全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女童教育问题、移民教育问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问题;具有跨文化、跨民族文化教育的比较;预测教育发展未来等。

我们选取了《比较教育》、《比较》和《比较教育评论》这3本专业期刊近5年发表的论文和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这3种杂志发表的论文进行比较,①从中不难发现:“理论建设和检验理论”、“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交流”、“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始终是比较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交流的论文在绝对数量上从1975年~1979年的175篇增长至2007年~2011年间的266篇(参见图1),其相对比重上也大幅增长,从1975年~1979年的58%(参见图2)增长至2007年~2011年间的65%(参见图3)。而曾经备受比较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相关研究论文绝对数量上从1975年~1979年的41篇大幅下滑至2007年~2011年的27篇(参见图1),其相对比重同样从1975年~1979年的13%(参见图2)缩减至2007年~2011年间的6%(参见图3)。相比之下,关于“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日益增长,其论文绝对数量从1975年-1979年的6篇大幅增长至2007年~2011年的34篇(参见图1),增长近6倍,其相对比重也从1975年~1979年的2%(参见图2)增长至2007年~2011年间的8%(参见图3),增长4倍。由此可见,比较教育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依然会是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特别是随着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共同面临的“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问题将进一步扩大比较教育这个国际教育交流的舞台。

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举办的学术大会、各国比较教育学会举办的年会、各种比较教育机构举办的论坛、研讨会等都是国际教育交流很好的舞台,各种比较教育杂志也是比较教育交流的极好园地,各种比较教育学术著作和各国比较教育学者的函信来往都可以视作国际教育交流的方式。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其实就是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发表意见的平台。既然称交流论坛,理论多样化和方法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就不能要求对问题必须有统一的认识,而是可以自由地讨论,从交流讨论中拓展学者的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别国的经验,提高对国际教育发展的认识和预测教育发展的未来。

教育交流中有一个方法问题。正如薛理银讲的,“某一文化的主体怎样才能理解另一文化主体的教育价值观念”,他认为相对主义和民族志方法将发挥作用,即“按照他人理解问题的方式理解他人是实现真诚沟通的基础”。[1]笔者也同意他的观点。在论坛中必须客观地对待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不能用研究者主观的价值观去评论别的文化体的教育价值,这样才有交流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50年来从一个小小的外国教育研究室,逐渐发展为外国教育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又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名称的变化也说明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今年召开第四届“比较教育国际论坛”,就是想使比较教育真正成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比较教育学者在这个论坛上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政策和全球教育治理等问题。

参考文献

[1][4]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09,212.

[2]薛理银.问题法与比较教育——对布荣恩·霍尔姆斯的一次采访[J].比较教育研究,1992,(3):27-32.

[3]奥巴马国情咨文四提中国要美国提升竞争力[N/OL].成都晚报,2011年1月27月.http://www.cdwbcom.cn/html/ 2011-01/27/content_1176921.htm(2011-08-10 ).

交流与教育 篇2

儿童的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当生中接受到的最早正规教育。正确的教育儿童对培养孩子崇高的品德和良好的素质有重要作用。 儿童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对症下药”。小孩子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波可爱,纯真无暇,分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差,同时又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所以对孩子教育要因材施教,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为家长,我们要学会与孩子交朋友,平时少用命令的口气,多用商量的语言。比如说:“来,爸爸妈妈跟你一起打扫卫生”“我们一起来分析这道题为什么错,好不好?”等等。孩子胆小,家长经常教训孩子势必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产生恐惧和厌恶,不听家长的话,甚至就连学校也怕去了。 作为家长,我们要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谈举止,要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因为孩子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同时分辨是非能力差。在家里教育孩子要像老师一样,言谈举止文明得体,家长平日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影响深远。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要想方设法善于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孩子生性好动、贪玩。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只有是孩子感兴趣的事,他才会认真去学,自觉去做,否则他们死活都不愿意去做。赶鸭子上架在孩子身上行不通。作为家长,我们对待孩子要有极大的忍耐力和足够的耐心,且莫把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向孩子发泄,乱发脾气,只能不厌其烦地说服教育加以耐心引导。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非常重要,逐渐引导孩子在时间上合理安排。按时完成作业,早睡早起,孩子顽皮贪玩要适时提醒,对于偶尔滥看电视或玩网络游戏的做法绝不姑息纵容。 孩子的教育不能仅关注学习,还要注意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从小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尊老爱幼、乐于助人,这样的孩子才是一个健康的人。 孩子的教育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好的方法使孩子轻松自如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作为家长,我们要多与老师沟通交流,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力求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积极向上、努力学习、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之路探索 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 外向型人才 对外合作办学 培养体系 教学理念 国际交流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11-03

一、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在贸易、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将进一步扩大与提升,各方对跨区域、国际化人才需求越来越迫切。据估算,未来几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约需各类人才168万左右。为尽快缓解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外向型人才短缺的问题,广西早在几年前启动了北部湾国际人才新高地建设工程,包括实施“北部湾英才”培养计划、外向型人才培训计划、泛北部湾文化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等计划。国内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更应该认清当今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把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作为最终目标。中外高等教育合作办学作为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国高校培养国际化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合作办学过程中基本形成了三种主要模式,即融合型、嫁接型和松散型,从国内教育资源的现状出发,结合自身中外合作办学实际情况,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选择以融合式为主的多元化模式,以此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国际人”。

秉承“立足自身,洋为中用”的思想,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British Columbia Intstitute of Technology,以下简称BCIT)于2007年正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通过这几年中外合作办学,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中外合作办学培养模式,在此模式下较好地解决了合作办学过程中曾经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现存问题及思考

中外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在课程设置方面。

问题一:BCIT课程设置与当地行业岗位技术要求存在偏差。

起因分析:BCIT课程设置因条件所限,很难做到根据当地行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而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要为本地服务的,由此产生的矛盾在办学初期不可避免。

由此带来的压力有:学生在就业方面不能适应行业要求,教师难以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思考:如何做到培养的学生既能达到BCIT的教学要求,又能很快地适应本地工作岗位上的要求?

问题二:BCIT课程设置与国内院校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搭配存在缝隙。

起因分析:不仅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BCIT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内高职院校之间的教育资源也存在较大的差异,BCIT在课程设置方面很难平衡国内各方要求。教育资源包括学生、教师、教学设备、课程、行业等。国内高职院校在这方面与BCIT比照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国内高职院校与BCIT教育资源差异比较

资源名BCIT国内院校比照结果

学生学生平均年龄27岁,社会阅历较丰富,60%有工作经验,自我约束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大部分学生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在入学前已或多或少具备了基本的关于自身专业的知识学生平均年龄20岁,社会阅历很少,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自我约束能力和动手能力差,大部分学生在经济方面很大程度上仍依赖家庭。在入学前缺乏基本的关于自身专业的知识差异很大

教师具有很高理论知识,至少有五年的本专业从业经历,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整体水平较高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平均三年的关于本专业的从业经历,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整体水平一般有一定差异

教学设备教学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和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勉强能满足办学规模差异不大

课程根据自身经验和自身情况制定课程体系专业课程完全由BCIT提供,另外加入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课程总课时高于BCIT

行业与BCIT联系紧密,热衷参与学校各方面的建设企业与学校的全方位合作意识在唤醒之中有一定差距

由此带来的压力有:周课时总量大;招生面窄生源不足或质量不高;教师整体业务水平亟待提高。

思考:如何在教育资源上缩短与BCIT的差距,进而让BCIT的课程设置的初衷得以充分体现?

问题三:BCIT课程设置与国内的文化背景存在一定距离。

起因分析:分析BCIT课程设置,可以看出BCIT在抓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非常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注重创新意识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从小学到高中阶段亦是如此,文化背景使然。而国内学校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一些不良的学习意识根深蒂固,形成习惯。

由此带来的压力有:学生有不良的学习方法;英语非母语。

思考: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帮助中加班新生渡过不适应期?

三、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改革目标

总的目标:借鉴BCIT成功的教育模式,探寻符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模式,以拉近因BCIT课程设置所造成的各个方面的距离,以保证中外合作办学可持续健康地发展,一年比一年办得好。

两岸交流与国学教育 篇4

国学, 简而言之, 就是中国的学术, 或者说中国的文化。国学的概念始于清末, 光绪三十三年 (1907) , 刘师培、章太炎、邓实等创办《国粹学报》, 其后邓实发表《国学精论》一文, 首倡此说。在此前后, 还有其他类似的说法, 如张之洞称为“中学”, 章太炎称为“国故”等。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因而产生出不同的文化, 所以, 文化只有适合与否的问题, 难说有价值的高下之分, 为何要偏偏打出“国学”的旗号呢?许宁微说:“国粹者, 一国精神之所寄也。其谓学, 本之历史, 因乎政俗, 齐乎人心之所同, 而实为立国之根本源泉也。” (《国粹学报·国学真论》) , 而当时的状况, 却如蒋梅笙所说:“第处此寰球大通、文化糅合之世, 学科灿列, 泰半来自欧美。青年学子, 震其新奇, 探其奥赜, 动辄目眩心醉, 谓天下之美, 尽在于斯, 而忘其国内之自有瑰宝。” (《国学入门》) 所以, 一百年前提出“国学”, 是出于保国保种的目的。当时西方列强依仗着船坚炮利, 以绝对的强势侵凌中国, 中国人两千年来引以为豪的文化传统, 也遭到西方文化的藐视和排挤。这使得部分中国人感受到了灭国灭种的威胁, 他们认为有必要再次确认自己的立足之处, 有必要重新激发起民族的自信心, 这才高举起“国学”的大旗。所以, 彼时的国学运动, 完全是民族自存、自救之道。

今天, “国学”在大陆再度活跃, 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情境。一是针对风雨百年的历史反思, 尤其是随着中国迅速跨入经济社会, 走向国际化, 各种社会矛盾突出, 文化价值焦虑增强, 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所在。习近平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二是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凸显, 中华民族面临着伟大复兴, 而民族复兴则离不开文化复兴。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 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 000 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累积的, 我们要总结发扬, 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当代发展“国学”的呼声, 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历史的反省, 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更有自信, 也更从容。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 国学数度沉浮, 与政治、经济、文化风雨激荡, 在两岸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现状。两岸学者对所有这些过程都有过较为深切的研讨, 对国学的性质、功用、效果, 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 也不乏完全否定国学者。但是, 人类所有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基于自己以往所秉持的文化传统, 在反省或展望我们自身的存在时, 我们要诚恳、公正地看待自己所拥有的可能性, 这应该成为国学学者的一个共识,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 我们才能探讨国学和国学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两岸在复兴国学的目的、手段、年代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大体说来, 台湾地区历史上开化较晚, 文化底子较薄, 中间经过一段日据时期, 虽然如此, 在台湾没有出现过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 尤其是自蒋氏政权退守孤岛之后, 为保持文化正宗地位, 也为了整肃社会秩序, 将文化复兴视作重要的社会政治策略。因此, 传统文化成为台湾地区各阶层的正统、当然之学, 至今未衰。大陆则人为隔断了文化脉络达数十年之久, 重提振兴国学, 则是近二十年间的事, 两岸在国学现状和国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 有着很大的差别。

1949 年之后, 大陆致力于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 为此, 必须开展一场革故鼎新的文化革命, 因此, 在其早期, 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的态度;近年来, 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已经站稳了脚跟, 它所面临的是自我完善并充分中国化的问题, 于是, 人们回首传统文化, 希望从国学中找回自己的根基, 或是汲取积极的因素, 或是期待它能纠偏补缺, 这都是一种文化借鉴。无论是批判还是借鉴, 都是基于建立新型文化的目的, 所以, 对传统文化多持审视、探索、利用之态度, 其好处在于, 可以充分审查、考验传统文化, 它有可能在一个变化了的时代、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和调整。所以, 在大陆学者中, 对传统文化持激进态度的, 远比台湾地区更多。其不利之处也非常明显, 就是有可能以主观、功利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台湾地区情况则不同, 政府和社会一直有意识地延续着文化传统, 因此有坚守和发扬的精神, 但这一传统没有经过严厉、苛刻的反思, 文化危机意识不明显。目前, 台湾地区面临着世界风云变化, 面临着两岸关系的考验, 面临着岛内政治生态的复杂化, 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似当年, 国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就国学教育来说, 大陆还处在新的起步阶段, 而台湾地区一直强调国学教育, 可以成为大陆学习和借鉴的一个样板。所以, 了解和研究台湾地区的青少年国学教育, 对大陆教育工作者来说, 是十分有益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台湾地区的《语文课程纲要》明确地将“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其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中小学生“国文”课程学习的时间长, 明显超过大陆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时间。“国文”课程中文言文的教学分量重, 如初一上学期文言文占课文的20%, 以后每学期递增10%, 到初三下学期占到60%, 且要求高中生具备写作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此外, 书法也是必修的内容。高中的相关课程有三套教材:《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 《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其实是“四书”的分类重编本。由此可知, 台湾地区的教育体系给中国的经典文化以极大的关注, 所以, 在台湾地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明显高于大陆学生。

相比较而言, 大陆中小学语文教学, 除了教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外, 还承担了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小学几乎没有文言文的内容, 初中开始陆续增加, 但比重较小。虽然有过不少增加文言文比例的呼声, 也有过不少的尝试, 但一直反复, 篇章仍然偏少。进入大学后, 由于分科的原因, 除文史哲专业以外, 其余专业的大学生不再学习语文—这基本上意味着绝大部分大学生从此将永远与传统文化绝缘了。这一培养过程, 导致了青少年轻视传统, 国学知识和传统文化体验较薄弱。

随着近年两岸交流的日益畅通, 两岸国学界的交流也显著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 大陆的国学成就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方面, 尤其是在政府提倡文献整理之后, 经史子集四部均有很好的成果问世, 如《十三经》《二十四史》与《清史稿》都出版了质量很高的整理本;各朝代的文学总集, 如《全宋词》《全元文》《全明诗》等, 更不用说个人别集, 可以说是遍加整理。近数年来, 大陆更是大规模增加了文献研究的投入, 规模更加巨大, 包括海外汉籍的整理。这些成果, 水平高, 规模大, 不但有助于大陆的国学研究, 也为台湾地区学术界所倚重。台湾地区对大陆的学术影响也是存在的, 但其发展势头则不如大陆。

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贡献, 则集中在基础国学教育方面, 这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台湾学者的言传身教, 大力推广。如台湾学者王财贵自21世纪以来, 在大陆多次巡回演讲, 推广儿童读经, 足迹遍布大陆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对大陆国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再如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孙永忠, 在大陆传播古典诗词吟唱, 至今已有数十所高校和中学成立吟唱社团, 此项活动已引起大陆学术界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更大规模的推广正在酝酿之中。此外, 蔡志忠以传统经典为题材的漫画, 南怀瑾、傅佩荣等人的著作和演讲, 都很受大陆读者和观众的欢迎, 有功于大众对国学的认识和接受。二, 台湾地区国学教材的输入。2008年, 大陆新华出版社引进了在台湾风行半个世纪之久的高中国学课本《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改名为《国学基本教材》出版, 当时引起极大的震动。2013年, 大陆中华书局再次引进此书, 出版《中华文化基本教材》, 并且在全国各地数十所条件较好的中学进行教学试点。台湾地区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对大陆地区的国学教材的编写有着示范作用, 目前大陆国学教材基本采取围绕经典选文和围绕主题选文的方式。

两岸国学,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是一根主脉, 各自发展, 但在近二十年来, 形成了交集;双方在相互交流中, 各有优势, 各取所需。而在面向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上, 尤其是中小学所开展的国学教育, 台湾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值得大陆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多年来, 大陆各社会阶层一直有着重振国学的愿望, 并有着各种形式的尝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下, 号召大力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极大地鼓舞了社会的国学热情, 为国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 大陆地区的国学教育可以说是在各个层面上展开着, 从幼儿园、中小学生、大学生、社会大众、政府高级官员等, 都在提倡学习国学, 提倡者既有政府、社会名流、专家学者, 也有新闻媒体、企业家等。就中小学来说, 国学教育早有尝试, 如2002年深圳凤光小学推出“‘新六艺’国学启蒙教育行动方案”, 从诗、礼、书、画、武、乐六方面, 对全校学生进行初步的启蒙教育, 此后, 这项活动普及到深圳的数百所中小学。2005年, 沈阳皇姑区就在全区中小学正式开启国学启蒙教育活动, 试行《皇姑区中小学国学教育指导纲要》。此后有多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国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令。到2010年,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试点工作, 试点学校将在语文、历史、德育等课程中强化经典讲解、诵读内容, 参与的学校数以千计。2014 年4 月, 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 确定国学成为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看来, 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趋势已经形成, 但自发行为多, 指导性意见多, 总体上还处在一个准备性的阶段。

由于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大陆出版了大量面向中小学生的国学教材。厦门地区组织“海峡两岸高中语文教学比较”课题组, 借鉴台湾教材, 编了一套《国学》系列校本教材, 即《中国孝文化》《中国士文化》《中国义文化》《中国廉文化》《中国仁文化》等, 目前已经在福建全省推广。各种校本教材或地方性教材, 数量也很多。这些国学教材, 大多是文章选读。也有两种编发, 一是模仿台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通过主题选文, 形成教材;二是选定经典, 逐年诵读, 基本遵照这样的顺序:1.蒙学读物, 如《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古诗词等;2.四书;3.五经;4.诸子等。这是中国传统国学教育的路子。此外,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关于不赞成在中小学教材中删减古诗文的讲话被报道后, 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都增加了古典诗文的分量。

教育部称将适时调整课标, 修订教材,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但就目前而言, 传统文化如何进入中小学课程, 还没有具体方案, 影响了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国学教材的编写不少是出于自发, 没有经过审慎选择, 一些与当代社会价值不符的内容, 没有剔除。如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等。此外, 也是最为重要的, 是学校缺乏足够的国学师资。在大多数学校里, 国学都是由语文教师教授的, 而国学经典中的语言知识、思想内涵等, 语文教师往往力有所不逮。这些困难也说明, 开展国学教育, 要立足现实, 光是拿来主义是不行的。

在国学推广热潮中, 社会教育机构发展非常迅速, 非常值得重视。国学教育机构往往以“书院”命名, 不下万家。这些书院中, 除少部分以学术研究、高端传播为主, 如尼山圣源书院外, 大多数是以青少年或社会人士的国学教育为目的, 是国学推广的重要力量。书院最常见的活动首先是读经, 其次经典讲读, 再次是古代文化、礼仪、才艺等的学习。这些书院往往按照《弟子规》要求制定学生行为规范, 要求师生身着汉服, 向孔子像行礼等, 营造出较学校更为真切的国学环境, 容易引起学员的兴趣。有些书院还提供进一步的修身实践的机会, 如江西豫章书院规范了春秋释典、朔望之仪、星期会讲、晨昏之令、开笔辞山等教学礼仪;北京杏林通慧书院设有宽广的农耕区, 学生在进行国学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农耕体验, 等等。

成功的书院则得力于自由发展的精神, 以及对国学传统的精深理解, 得力于有识之士和国学教育专家的支持。但更多的书院却处在较为艰难的状况, 因为没有被社会认可的学历和文凭, 学习内容也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下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这些都会影响书院自身的发展。如何利用好书院的特点, 保证书院学术资源和影响力, 使其可持续发展, 以及在什么层次上、什么程度上发展, 都是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

两岸交流为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也为应对两岸当下面临的问题,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双方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取长补短, 就可以为国学教育创建一个坚实的基础, 使得国学教育能够得到充分的、多样化的发展。

我们必须优先考虑如下这些问题:首先,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 究竟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国学”?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显然, 不能说古典的东西就是国学, 作为继承传统、面对时代的“国学”, 应有其自身的标准和范围。其次, 在当前学科教学的背景下, “国学”应该有个基本的标准, 有个较为明确的内容和领域, 这才能决定中小学国学应该学习什么, 以及怎样学。再次, “国学”是一项集知识性和实践性一体的学科, 在当代社会里, 学生缺少体验国学和使国学生活化的社会环境, 可如何重建这样的环境, 鼓励学生进行国学实践呢?书院里的长袍、行礼、吟诵, 是否真的就是所谓的国学体验呢?这也是很重要的议题。

青年团员培养与教育经验交流材料 篇5

党建带团建工作是党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时代需求,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加强团的建设,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共青团更好地担负起团结教育青年的责任,更好地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团建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新时期党加强对青年团员培养、教育、引导的重要途径。党建带团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不把党团组织自身建设好,就无力带,也带不起来,“党建带团建”只能是一句空话。从工作的角度上看,必须重在“带”字上下功夫,从思想、组织、队伍、文化建设上带,使“党建带团建”工作取得实际成效。下面是笔者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一些思考:

一、带思想建设,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党组织要把指导共青团加强思想建设摆到重要位置。要把握团组织的政治方向,保证团组织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党员学习党内文件、上党课,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时,要注意吸收优秀团员和不是党员的团干部参加;党支部负责人要定期给团员青年上党课,做形势报告。

党组织要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努力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青年一代强大的精神支柱,要加强对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团员青年中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和基本纲领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组织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民主法制意识。引导青少年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带组织建设,巩固和健全团的基层组织

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支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切实担负起对同级团组织建设的领导责任。要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发挥团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团组织的活力和团员青年健康成长”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合理设置基层团的组织。但凡是团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单位,都要建立团的组织,真正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哪里就有生动活泼的共青团工作。凡是建有党组织,并且团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单位,党组织负有建立团组织的责任。未建立党组织,但具备建立团组织条件的,其上级党组织负有建立团组织的责任。

1、加强村(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基层团支部班子一般由3人组成,班子成员中至少有一名中共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要被列入推优对象。要结合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工作,从优秀年轻的村党团员中培养选拔团支部书记。村级团支部书记应具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最高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村团支部书记要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加强培养,并由镇党委备案。积极推荐村“两委”成员中的年轻党团员干部依据《团章》规定,兼任村团支部书记。在配齐配强团组织班子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团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

2、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团建工作是今后一个时期全镇深化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在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同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建党工作和建团工作同步研究、同步规划、同步推进。

3、加强职能单位团组织建设。要严格按照《团章》规定设置团的组织机构。要针对职能单位“党员多、团员少”的特点,鼓励28周岁以下保留团籍的青年党员和优秀青年参加团的活动。对28周岁以下的青年较少、35周岁以下的青年较多的单位,可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或青年工作部,其办事机构与团组织工作机构合署,以加强青年工作。

4、加强学校团组织建设。要把团建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做团的工作。要建立中学生业余团校和少先队工作委员会,使团的工作在校园内无缝隙覆盖。加强对中学学生会工作的指导,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本着“同步组建、同步调整、加强领导”的原则,加大对社会力量举办学校的团建力度,进一步扩大团工作的有效覆盖面。

5、大力加强少先队建设。要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把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纳入对小学的督导、考核范畴。关工委、文教等部门和团组织要参与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工作,小学党组织要积极支持少先队开展活动,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并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要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的评选表彰要纳入

党建带团建工作是党在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青年工作领导的时代需求,在加强党的建设的同时加强团的建设,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共青团更好地担负起团结教育青年的责任,更好地当好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团建工作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新时期党加强对青年团员培养、教育、引导的重要途径。党建带团建,根本在“建”,关键在“带”,不把党团组织自身建设好,就无力带,也带不起来,“党建带团建”只能是一句空话。从工作的角度上看,必须重在“带”字上下功夫,从思想、组织、队伍、文化建设上带,使“党建带团建”工作取得实际成效。下面是笔者对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一些思考:

一、带思想建设,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党组织要把指导共青团加强思想建设摆到重要位置。要把握团组织的政治方向,保证团组织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党员学习党内文件、上党课,开展思想教育活动时,要注意吸收优秀团员和不是党员的团干部参加;党支部负责人要定期给团员青年上党课,做形势报告。

党组织要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努力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青年一代强大的精神支柱,要加强对团员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团员青年中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和基本纲领的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组织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普及科学知识,宣传科学精神。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民主法制意识。引导青少年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带组织建设,巩固和健全团的基层组织

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支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切实担负起对同级团组织建设的领导责任。要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加强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有利于发挥团组织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增强团组织的活力和团员青年健康成长”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合理设置基层团的组织。但凡是团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单位,都要建立团的组织,真正做到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哪里就有生动活泼的共青团工作。凡是建有党组织,并且团员人数在3人以上的单位,党组织负有建立团组织的责任。未建立党组织,但具备建立团组织条件的,其上级党组织负有建立团组织的责任。

1、加强村(社区)基层团组织建设。基层团支部班子一般由3人组成,班子成员中至少有一名中共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要被列入推优对象。要结合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工作,从优秀年轻的村党团员中培养选拔团支部书记。村级团支部书记应具有中专(高中)以上学历,最高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村团支部书记要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加强培养,并由镇党委备案。积极推荐村“两委”成员中的年轻党团员干部依据《团章》规定,兼任村团支部书记。在配齐配强团组织班子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和阵地建设,从制度上保证团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

2、突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团建工作是今后一个时期全镇深化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各级党组织要在全面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同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团建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在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建党工作和建团工作同步研究、同步规划、同步推进。

3、加强职能单位团组织建设。要严格按照《团章》规定设置团的组织机构。要针对职能单位“党员多、团员少”的特点,鼓励28周岁以下保留团籍的青年党员和优秀青年参加团的活动。对28周岁以下的青年较少、35周岁以下的青年较多的单位,可成立青年工作委员会或青年工作部,其办事机构与团组织工作机构合署,以加强青年工作。

4、加强学校团组织建设。要把团建工作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总体规划,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做团的工作。要建立中学生业余团校和少先队工作委员会,使团的工作在校园内无缝隙覆盖。加强对中学学生会工作的指导,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本着“同步组建、同步调整、加强领导”的原则,加大对社会力量举办学校的团建力度,进一步扩大团工作的有效覆盖面。

5、大力加强少先队建设。要把少先队工作纳入教育发展规划,把对少先队工作的指导、检查、纳入对小学的督导、考核范畴。关工委、文教等部门和团组织要参与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工作,小学党组织要积极支持少先队开展活动,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并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要建立和完善校外辅导员制度,选聘热心少先队工作、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士担任校外志愿辅导员。少先队辅导员的评选表彰要纳入

优秀教师序列。少先队小干部要实行民主选举,定期轮流任职。各职能部门要密切协作,积极推进并扩大少先队工作的覆盖面。

三、带队伍建设,为党组织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团员队伍是党员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党组织要指导团组织做好经常性发展团员工作,突出抓好团员意识教育和团员管理,明确做合格团员的基本要求,引导团员时刻不忘团的宗旨、任务,不断增强团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增强团员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在本职岗位和社会生活中切实发挥模范作用。

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是共青团发挥党的后备军作用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优秀青年人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各党组织要把团组织的“推优”工作纳入发展青年党员工作规划,进一步完善“推优”制度,规范“推优”程序,认真落实中组部、团中央有关文件规定:“凡28周岁以下青年入党,应从团员中发展,发展团员入党应经团组织推荐,35岁以下青年入党,要注意听取团组织的意见”。在具体“推优”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团员青年推优入党制度》,注意共青团员入党民主推荐程序,听取并征求团组织意见。同时,也要在14-35周岁的广大青年中培养优秀青年进入党团组织,进一步壮大团员队伍。对各团组织团员之间的转接,要严格执行《团组织关系转接制度》,认真验证手续。

四、指导团组织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

各基层党组织要指导团组织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教育和引导青少年的重要作用。指导团组织紧密结合工作中心,大力开展青年创业行动、青年科技创新行动、保护母亲河行动,团结带领团员青年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完善镇级青年活动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有条件的社区要建立高标准的社区活动中心,其他村社区也要逐步建青年活动中心,并要经常性开展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青年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五、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

交流与教育 篇6

合作的成效水平,进而为促进首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动力。为此目的,北京市教委委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了部分中小学、区县和市级层面专项调研。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一、市级层面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

北京市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丰富多样。截止2009年,全市共有221所中小学与168个国家的442所学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为了加强教育系统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建设,北京市教委以教育政策、外语交流、国际礼仪、媒体合作、国际合作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能力为主题组织教育外事干部培训。此外,市教委还大力开展汉语国际推广的教材开发、师资培训和网站建设,利用首都区位优势举办各类教育国际博览会和研讨会。市级具体业务部门也围绕基础教育国际合作开展了大量业务工作。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为例,自2003年以来先后实施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合作开展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公民教育”、“教师人文素养”、“中芬高中课程改革合作”、“中国义务教育发展研究”、“奥运教育”,以及“北京一伦敦学校交流项目”等系列国际合作研究项目。

目前,首都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合作现状与国家和北京市发布的《纲要》所提出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及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发展规划相比,在水平和规模上仍然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缺乏教育国际化发展规划和专项支持,缺乏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所需要的政策环境、管理制度、能力建设和工作绩效评估标准。另外,各区县之间、学校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能力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为此,北京市和各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应利用落实《纲要》、建设“世界城市”契机,全面规划首都基础教育国际化进程,并针对重点事项设立专项经费予以推进。基层学校要将国际合作交流作为推进学校现代化和特色优势建设的重要抓手,从课程教学改革、队伍建设、管理创新、资源输出等方面采取务实行动。此外,还应注重对于已有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案例研究,使之成为首都教育国际化的制度资源和有效方法。

二、区县教育国际交流项目

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和海淀区是北京市基础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比较密集的区域。朝阳区汇集了世界各国大使馆、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机构,也是北京市外籍人口最为密集的地区。2010年,朝阳区域内具备招收外国学生资质的学校共35所,招收外籍学生10056人。全区共有61所公办学校与境外125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学校关系。东城区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在健全国际交流合作管理机构,加强干部教师境外培训,推进高中合作办学,鼓励开设俄语、西班牙语、法语等多种语言等方面,鼓励学校发挥教育资源和地域文化优势,打造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品牌。

西城区是首都功能核心区。该区采用项目管理方式开展学校干部教师境外培训,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扩大国外留学生规模,大力推广对外汉语教學,以及校际交流合作等方式,推进区域教育国际化进程。海淀区针对区域内优质学校和农村薄弱学校并存的实际情况,与英国剑桥教育集团合作,于2005年正式启动了“中英海淀学校特色发展项目”。该项目先后组织30所中小学校长,在中英专家具体指导下,以领导力建设为突破口,以学校需求分析和发展规划及其实施为主线,开展学校改进实践探索。几年来,项目学校的内涵建设显著改观,一批优秀校长借助国际教育资源和变革实践成为本区领军人物。

三、北京市中小学教育国际化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北京市不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北京市的中小学、区县和市级层面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从学校实践上看,诸多学校在教育理念国际化、学校课程和教学国际化、学校师资国际化,以及学生参与国际活动的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以北师大二附中为例,该校于1996年设立了外事办公室,2000年设立国际学生部,2006年设立对外汉语教研室,2008年正式开办国际部。该校制定了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目标——“立足教育教学优势,开拓国际合作渠道,保障质量效益,初步形成国际化特色”。潞河中学探索国际化办学特色,于2003年设立国际部,2005年注册成立“潞河国际学园”。伴随外籍人口和归国人员近年来的急剧增长,一大批社会信誉良好的中小学陆续将国际交流与合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日常教学管理,许多学校相继开办了国际部。开展跨文化的校际人员互访是各个学校开展国际交流的惯常方式。景山学校是北京市最早开拓国际友好学校的先行者之一。1979年,该校便与美国波士顿牛顿公立学校缔结友好学校关系,每年互派师生到对方学校学习一个学期,至今学校已与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奥地利、泰国、新加坡、韩国等国,以及香港、台湾、澳门等地区开展了长期交流。本课题针对潞河中学、汇文中学、牛栏山一中、世青国际学校5所学校所作的调查显示,上述学校在过去5年来借助校际交流渠道,共有800名教师到境外访问,4800名学生参加境外夏令营。人大附中先后派出由500名学生组成的7个艺术团体赴国外参加交流演出。北京四中仅2008年和2010年两年就有近千人赴日进行修学考察。目前,北京市具有招收外国学生资格的中小学达到98个。

借助国际资源开展教师培训是对外交流合作的重要领域。近10年来,潞河中学邀请美国专家开展全员教师培训,先后有149名教师获得专业证书;他们在2004—2008年期间组织107位青年教师赴加拿大和美国进修学习。景山学校10年来先后派出231人次教师到国外学习。北京五十五中、人大附中、北师大二附中、牛栏山一中,以及所有参与本项调查的中小学都将学校各类人员境外培训作为最重要的管理与教学能力建设。

引进国外精品课程已经成为北京中小学创建国际水准教育品牌的突破口。世青国际学校于2001年率先获得国际文凭课程(IB)。该项课程注重对于学生全面素质、创新实践能力和国际意识的培养。人大附中于2005年开设英国普通教育高级证书课程(A level),聘任优秀中外教师合作授课,探索全英语授课背景下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北师大二附中于2008年引进全球通用高中国际课程(PGA),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国际文化视野和实践能力的优秀高中生。首师大附中于2009年引进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引导优秀中学生选学大学的科学与语言领域的22类课程,以便为学生升入美国高等学校做准备。潞河中学还与英国柴郡姆中学合作开设“中英高中实验课程”。青苗国际双语学校整合中外优质课程资源,为中外儿童提供从幼儿园到中学的双语课程。素有“小小联合国”美誉的芳草地国际学校始建于1956年,目前在校生近4000名,分别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该校长期致力于国际理解教育,开发了13门以中国文化为特色的选修课和《芳草汉语》课程。月坛中学历来以日语作为该校第一外语。自2008年开始,为高三毕业生开通了到日本大学学习的直通车。此外,北师大二附中、潞河中学还针对国外来华留学生的需要开发了特色汉语课程,培养了对外汉语教学团队,形成了国际汉语教学品牌。

浅谈心与心交流的教育 篇7

1 从孩子心理特点出发, 把握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

1.1 兴奋时机

当某事物或某活动引起孩子的特别关注时, 他们就会激发出极大的热情, 在思想上产生兴奋点。兴奋与兴趣有一致的地方, 但兴奋后更为活跃, 它具有突发性, 也表现得比较突出和明显, 我们只要加以把握, 往往可以由孩子的兴奋激起他们很强的向上驱动力, 或能使某些孩子一时的兴奋成为人生的转机, 从此改变自己, 发生巨大的变化。

1.2 激情时机

孩子的情感极为丰富, 他们对所面临的事物或正在进行的活动, 有自己的一套身体体验与应对方式方法。他们的喜、怒、哀、乐很容易表现出来。丰富健康的情感是孩子的精神生活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 同时情感又是驱动孩子努力进取的必要条件, 能够给他们前进的动力。当他们的各种情感表现出来时, 正是他们对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最积极的时候。他们的各种表现都是有感而发, 抓住他们“有感”的时候, 正是实施教育的时机。

1.3 求异时机

孩子的思想活动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是一致的, 他们喜欢标新立异, 特别是在异性面前, 也容易产生逆反倾向,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 都是他们思考判断的结果。从思想的活跃性来说, 这是一种积极的思考的状态。因此这也是一种实施教育的好时机。

1.4 特别时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 遇到一些特别的矛盾, 经历一些特殊的境遇。学生的生活很简单, 特殊的遭遇或境况并不多见。正因为如此, 他们一旦遇到特殊的境况, 思想上的震动就相当大。例如, 学生生病时, 考试失败时, 我们在这种时机要对学生特别的关怀和理解, 同时利用这种时机, 教育孩子正视各种矛盾,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

1.5 疑惧时机

孩子在生活中难免遇到矛盾产生惧怕心理, 特别是犯了错误时, 会使思想上产生很大的压力, 这种思想矛盾和压力在其他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或无关紧要, 但孩子由于他们生活以经验不足, 却会感到相当的沉重, 并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1.6 荣辱时机

荣辱是一种情感的反映, 而且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感反映。当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受到表扬、奖励, 享受到荣誉时, 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积极因素的情感, 一般情况下也会推动他们更努力向前。当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受到批评、处分、羞辱时, 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感, 甚至觉得难以抬头, 形成较大的思想压力。我们决不能认为这只是小事, 而丢失教育孩子的时机。

2 注意孩子心理分析, 启动自我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之所以人与动物不同, 是因为人是一个能自我认识、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的实体, 开始进行自我修养的个人, 不仅是教育的客体, 而且也是教育的主体。即个人不仅是受社会教育, 而且以自己的努力来教育自己, 自我教育开辟了人的发展新的可能。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品德教育虽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然而, 它的中心依然是自我教育。没有自我教育, 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品德教育。困难的是我们如何启动孩子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自我教育, 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因此, 交给孩子良好的品德尺度, 使孩子愿意衡量, 主动去衡量, 这便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启动。

2.1 爱是基础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 离开了情感, 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教育情感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沟通交流。从关怀爱护入手, 消除“问题学生”的对立情绪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建立深厚的情谊。慢慢地, 双方有了共同的语言, 又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孩子就会愿意自我衡量。这是启动孩子自我教育的第一步。因此, 浓厚的情感、相互的信任, 十分重要, 不然会造成“把表扬当讽刺、把批评当刁难”的尴尬局面。那么怎样建立深厚的情感呢?

中外专家一致认为:爱是教育的前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 要建立深厚的情感也需要爱。这里最有效是平等和谐的友爱, 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的爱。这是由“问题学生”特殊心理所决定的。“问题学生”往往对家长的好意也怀有戒备心理, 怀疑家长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认为对我好只不过是为了控制我。因此需建立特殊的感情纽带来消除这种戒备心理。友爱——一种朋友式的爱——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与“问题学生”交朋友而产生的爱, 可以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

有一位教师连续三年教毕业班, 班中总有几位后进生。三年中, 他的每一次生日都不请亲戚朋友, 却邀请班中的教育对象共度, 使他们觉得老师的确视他们为朋友, 亲近感油然而生。在平时, 这位教师与这些后进生很接近, 还请他们到家作客, 无论什么时候, 他都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接待, 甚至和他们玩一会。当他有事时也特意和他们商量, 让他们帮助想办法出主意, 使他们觉得不仅是老师帮助自己, 自己也可以帮助老师, 从而产生自尊自信。在这种相互帮助的融洽氛围中建立了特殊感情纽带。当学生听说该教师要调走时, 学生竟挂出“老师, 你别走”“我们跪着求你别走”的标语。曾经是全校出了名的差生流着泪问:老师, 你不管我们了?这种特殊的情感让曾经的差生变化很大。

我们无论有多忙也应该与孩子多交流, 与孩子交朋友。只有你走进了孩子的心灵, 你才可能影响孩子, 品德教育才能启动。

2.2 榜样是尺子

读好书, 通过好书的熏陶, 找到良好的品德标准, 找到自我教育中赖以衡量的尺子。记得有一位儿童作家曾这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交朋友, 它能引渡你走出迷津, 看到一个比天空更广阔的世界。的确, 用好书可以引渡“问题学生”走出迷津, 这已被告不少有识之士的实践所证明。

某校有这么一个班, 面临毕业, 其中有四五个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班级的闯祸“大王”, 他们中有沉醉于武打小说不可自拔的;有迷恋于言情小说津津有味;也有在商店偷过东西的;在课堂上大吵大闹………他们的老师认识到要让这些学生发生质的变化, 重要的是要使之具有美好的精神世界, 于是他建立了“笛鸣书库”, 他把班上同学的书集中起来, 又从图书室借了几套好书, 组织学生阅读讨论。特意将几位后进生编在一个小组, 自己一起和他们读书讨论交流学习体会。一段时间后, 就发现他们也受到革命先辈勤奋学习、严守纪律的影响, 受到雷锋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教育, 受到了好少年的优秀事迹的激励。朱某曾经是沉醉于武打小说的学生, 在读好书活动影响下, 从“两耳不闻身边事, 一心只读武打书”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加入到做好事活动中。他还和另外几位后进生组织了敬老服务队, 为孤寡老人送米送菜、打扫卫生, 被评为“雷锋式好学生”。他们从好书中找到了良好品德的楷模, 找到了自我教育的尺度, 他们的品德在整体上得到优化, 这个班在短期内变成了一个优秀集体, 连续两个学期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这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如果我们都能引导孩子读好书, 那么受益面不仅仅是“问题学生”, 而是每一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需要榜样。实践证明, 只要孩子获得良好的品德尺度, 并以爱的力量使他们愿意衡量、主动衡量, 那么他们的自我教育就得到了启动, 品德教育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3 运用“期待效应”, 让孩子在参与中成长

3.1 期待:抓住“三大效应”

效应一:消除疑惧心态, 建立自尊自信。部分孩子的参与能力差, 是因为心理因素, 他们缺乏自信心, 害怕参与, 怕别人笑话, 长此以往, 能力越来越弱。期待者要多跟这些孩子谈其参与活动的有利条件。要帮助其发现固有而又没意识到的自身优势, 同时期待并帮助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慢慢地, 使之对自己产生自信, 从而克服对参与活动的疑惧心态。

效应二:走出封闭世界, 激发参与欲望。有的孩子一直来沉湎于自己的小圈子里根本不知道参与者的乐趣, 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期待者就要巧妙地通过种种手段创设环境, 让他们投身其中, 并期待他们上场试一试, 一旦他们尝到了参与的甘甜, 他们就会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 个别孩子还会爆发出强烈的参与欲望。

效应三:强化参与意识, 培养主动习惯。对部分孩子来说, 有事让他们去做, 他们也是乐意的。但他们往往依赖于家长, 要由你布置内容, 由你分配任务。也就是说, 脑中缺少了一根主动的弦。期待者可以并暗示孩子“我们也有这样的本领”, 从而给孩子一种期待, 使之去模仿着做, 逐步变得主动起来。

3.2 期待:掌握五种方式

方式一:交往式期待。期待者在日常多与孩子一起活动, 与之交往。当孩子觉得期待者尊重自己, 便会信任期待者, 这时期待者就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某些能力, 就可以扬其所长, 避其所短。相互了解越深, 就必然增强彼此信赖感, 孩子就会对期待者言听计从了。

方式二:协商式期待。期待者在提出某项任务时要注意讲究民主作风, 让孩子参与想办法出主意, 以此激发孩子的责任心、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对孩子的建议要尽可能地加以采纳, 宁可在这基础上修改完善, 也不要图省事另起炉灶, 要让孩子觉得这是我设计的, 从而收到效果。

方式三;满足式期待。人都有各种自己的需求, 孩子们也常会提出种种要求。期待者要善于满足或帮助孩子达到合理要求, 要学会说“可以”。

方式四:授权式期待。期待者的职能不在于自己埋头苦干做了多少事, 而是如何让孩子担任主角。把工作的设计、布置、各项任务的落实, 及有关奖惩全部授予他们, 使其有权有责, 他们便会尽职尽责想方设法提高工作质量。

方式五:宽容式期待。期待者在孩子工作不尽人意时切莫责备, 而要给予宽容, 使其自己反思品味失败的滋味。然后在适当时候, 与其分析失败的原因及应汲取的教训, 告诉他“相信你下次一定能成功”。

总之,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 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 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才能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才能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 并收到好的效果。

摘要:在品德教育中, 情感和意志是两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要真正落实这两个环节就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把握最佳教育时机, 注重孩子心理分析, 启动自我教育。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 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 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才能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才能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 教育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品德教育,教育时机,自我教育,期待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道明.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自我价值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探索, 2006 (9) .

[2]龚艺华.试论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培育[J].教育科学研究, 2007 (5) .

[3]王玉花.引导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J].教育探索, 2005 (9) .

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 篇8

2009年5月6日,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表, 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 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实施先行先试政策, 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迈进。在此历史背景下, 闽台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 本文重点关注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诸多问题。

一、闽台职业院校领导交流

举办“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2007年12月04日, 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在福州举行, 来自海峡两岸107所职业院校的校长参加, 围绕“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前瞻”“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三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据了解, 近年来闽台教育交流频繁, 2000年以来, 来闽访问的台湾地区教育界人士近8000人次。2000年至2007年期间, 福建省教育系统有600多批、1600多人次赴台讲学, 开展合作交流、学术交流等活动。2007年, 教育厅组织了三批职业教育代表团赴台访问。高教院校领导交流先行先试, 签署相关合作交流协议, 带动闽台院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等各对应团体进行沟通, 进而交流与合作。

二、闽台职业院校学生交流

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2002年开始举办, 至今共举办12届, 闽台职业院校学生较少参加, 主要是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辩论赛的成功举办, 促进两岸大学生的了解和沟通, 增进友谊和感情。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创办于2006年, 以篮球为载体, 以运动为媒介, 为两岸大学生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了友谊的桥梁。闽台职业院校学生组队参加比赛, 篮球比赛已成为两岸高校影响力较大的一项重要赛事, 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 促进两岸大学生思想、感情和文化交流, 增进两岸大学生的互信、了解和友谊。

“学生辩论赛”“篮球赛”等闽台高教院校学生间的各种文艺、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 促进闽台大学生之间, 部分带队领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使闽台各院校间从认识、相识到相知, 部分院校间结成兄弟、姐妹院校, 从而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

三、闽台职业院校科技和文化交流

邀请台湾地区专家来闽讲学。2013年8月, 台湾兰阳技术学院院长林江龙教授等专家受邀到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学, 福建职业院校选派教师赴台开展项目交流。2014年4月,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完成“闽台协作构件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 该项目获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独具闽台特色的茶文化交流。2014年11月, 由天福集团与漳州科技学院联合主办的“天福杯海峡两岸名茶邀请赛”在漳州科技学院隆重举行, 两岸500多位茶农欢聚一堂, 赛茶、品茗、用餐、谈心、颁奖, 穿插文娱演出, 丰富多彩, 庆祝新一届茶王的诞生。

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交流合作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 涉及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2014年,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完成“闽台协作构件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对于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闽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交流合作刚起步, 有待今后共同努力, 主要原因是台湾地区严格控制大陆人在台就业, 两岸职业资格证书无法通用, 无法互认。

五、高职院校间人员交流合作

拓展交流渠道, 建立长效的闽台高职院校交流互动机制。分期分批组织职业院校领导赴台访问, 实地考察学习台湾地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教学和管理方法。邀请台湾地区职业院校领导、教师和研究人员到福建交流、讲学和开展科研, 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方面作出很大的努力, 取得初步成效。自2011年以来, 与台湾地区多所职业院校先后多次互派教师参观访问、交流学习。2014年1月,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编写教材, 双方教师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 针对教材编写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交流与合作, 双方取长补短, 强强联合, 既促成教学内容的契合, 又建构教学方法的互通机制。

六、闽台高职教育合作办学

探索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模式。2009年, 启动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研究闽台职业教育资源的互补性, 引进台湾优质教育资源, 开展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培养研究生项目, 聘请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知名教授、研究人员来福建高职院校担任研究生导师, 讲授相关课程, 共同指导学术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早在2009年, 福建就有多所院校开展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如闽江学院、武夷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等。本科学制4年, 普遍采用“3+1”“2+2”模式, 专科学制3年, 采用“2+1”模式。学生前段在闽读书, 后段在台读书, 学分互认。这些合作项目比较成功, 多年来一直实行, 现在已经是新常态。

七、闽台高职教育学分、学历互认

2014年4月18日, 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宣布新承认18所大陆地区高等教育机构的学历, 目前承认名单已达129所。所承认学历的大学以综合大学为主, 福建省53所高职院校均未在这129所承认学历的名单中。为进一步推动两岸教育领域的全面合作, 2006年3月, 大陆单方面宣布承认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学历。闽台高职教育学历互认处于单方面状态, 闽承认台而台不承认闽。闽高职院校招收“2+1”学生, 即前两年在闽就读, 后一年在台就读, 闽承认在台就读的学分, 因而发放毕业证书。

八、台资企业在闽创办职业院校

2007年, 台资企业天福集团出资人民币2.5亿元创办民办高校漳州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突出茶的特色, 重点培养实用型的高等技术和管理人才。2012年3月经过教育部专家组检查后更名为漳州科技职业学院。2007年以来, 职业学院作为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为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 在以上八个方面已经取得进展, 并且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 成为闽台职业教育院校新常态, 成为闽台交流合作的亮点。陆生赴台就学自2009年开放以来, 数量逐年增加。交流与合作重在往来, 有往而无来, 非礼也。台生赴陆就学亦由来已久, 但是台生普遍选择知名度高的研究型学校, 如厦门大学。然而, 陆生赴台就学无法改善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过剩的状况, 与台生赴陆就学一样, 即使台当局未放开顶尖学校, 陆生普遍选择竞争力较强的院校。近五年来, 台湾地区竞争力较弱的高等院校出现招不到学生的问题, 而且越来越严重, 部分学院甚至整个系、整个专业停办, 原因是招不到学生维持运营。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过剩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契机, 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将成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的亮点。从整体来看,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源过剩, 福建省高职院校教师资源不足, 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 闽台教育资源互补达到双赢的局面。但是, 实际操作并不容易, 存在诸多问题和实际困难。主要有:相当多的台湾地区高校教师对福建不了解, 不愿意赴闽就业。福建省53所高职院校中, 公办院校对台湾地区高校教师吸引力较大, 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编制问题, 需要政府相关单位出台政策, 用于招聘台湾地区高校教师。民办高职院校的待遇难以满足台湾地区高校教师的需求。

2009年, 福建省教育厅启动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闽校与台企深度合作将成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的亮点。进一步覆盖福建省全部高职院校和大部分在闽台资企业, 促进闽校与台企深度合作, 福建省高职院校应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 适应台资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本地化的需求。一方面, 高职院校设立实践教学周, 聘请台资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讲课, 另一方面, 安排学生到台资企业参观、学习, 由企业技术人员亲自指导。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两个环节与台资企业紧密合作, 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这些过程同时使高职院校教师更新知识, 掌握新的专业技能, 提高教学和技术水平。

纵观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 政府政策支持, 闽校台校积极推动, 交流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 不仅有深度, 而且有广度, 对全国来说, 大部分政策是先行先试, 具有带动效应。笔者认为, 新形势下应重点推动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 闽校与在闽台资企业深度合作。

参考文献

[1]杨辉.研究与比较: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谭世贵, 华世佳, 龙腾.大力开展琼台高校合作促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25 (1) .

[3]李红, 林华东.福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台湾高等教育交流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 (6) .

[4]王长旺.深化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2 (2) .

交流与教育 篇9

广东技工教育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探索

自2009年推进实施“双百双向”培训交流计划以来, 广东技工教育大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拓展教学改革新思路, 先后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新加坡公共事务对外合作局 (SCE)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教育培训部、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和奥地利文化教育部职教司等机构成功签署多项合作意向书和备忘录。积极推进惠州市技师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北部TAFE科技学院合作办学, 引入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和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推动我省技工院校办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探索实践主要呈现如下特点:

(一) 交流合作国家 (地区) 和机构日益增多

从2004年开始, 广东就开始与德国、美国、加拿大、香港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合作, 后逐步发展到与新加坡、奥地利、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韩国等国家合作, 合作的单位既有政府部门、职业院校, 也有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跨国知名企业。

(二) 合作项目载体及合作内容丰富

目前, 广东技工教育主要以四大项目为主要载体展开国际交流合作, 并且随着项目深入实施合作内容愈加丰富。一是“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计划, 即选派300名技工院校优秀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德国、新加坡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培训学习, 同时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引进100名职业教育专家来粤任教和讲学。目前已提前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二是广东省利用奥地利政府贷款引进数控教学设备及培训课程项目。经过四年多的努力, 广东成功引进奥地利政府货款1800万欧元, 为我省8所技工院校购置先进的奥地利数控教学设备, 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也为这8所院校的数控专业教师提供了国内和奥地利的系列培训课程。三是世界银行贷款职业教育发展 (广东) 项目。该项目主要是利用外资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其贷款额度为两千万美元, 主要用于提升3所项目院校 (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广东省城市建设技师学院和阳江市高级技工学校) 的办学能力, 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推行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改革, 培训管理人员和师资队伍, 改进学生评价和教学评价体系, 并提供贷款进行土建和采购教学实训设备。作为我省职业教育领域第一次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资金的项目, 从2009年实施以来, 在各方面的重视与关心下,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不但建筑了实训大楼, 购买了实训设备, 更重要的是吸收借鉴了国外丰富的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对推动我省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从而促使职业教育培训系统更好地满足学生及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四是世界银行贷款广东农民工培训项目。农民工培训项目使用世行贷款3500万美元, 由省人社厅以转贷的方式择优选取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云浮市技工学校3所技工院校为项目执行单位。项目通过促进校企合作, 开发一体化培训课程, 提升培训服务能力, 改善教学培训条件等活动, 扩大广东省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 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率。项目于2013年9月启动实施, 预计2018年底完工。

此外, 自从中国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后, 广东的技工院校以世界技能大赛为交流合作平台, 向世界技能顶峰冲刺。如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与英国领事馆文化教育处联合举办世界技能大赛中英选手热身赛。作为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制冷与空调”和“CAD机械设计”两大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通过此平台与英国海泊里学院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 双方共同探索在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竞赛方面的双赢合作。

(三) 合作形式多样

政府之间的交流互访

借助广东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友好省州关系, 近几年, 广东与国外机构之间的交流互访愈加密切, 政府之间高层领导的交流互访推动了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的签署和深入实施。如2010年有关省领导率团出访了德国、奥地利和冰岛, 促成了广东省人社厅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职教合作项目协议的签署。2011年, 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成功访问德国, 对粤德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合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校际交流合作

加入WTO后, 我国做出了开放教育服务领域的承诺, 是全世界对教育服务贸易做出承诺的47个国家之一;中国职业教育是最先开放的教育服务贸易领域, 国外教育机构纷纷进入中国, 抢占教育服务市场。广东也不例外, 如澳大利亚北部TAFE科技学院与中山市技师学院、珠海市技师学院的合作, 大都会南部TAFE科技学院与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院和广东省轻工业技师学院的合作。

教师培训交流合作

面向世界招聘师资和经常送本国教师出国培训是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扩大教师视野的重要方面。广东技工教育推进实施的“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计划就是很好的范例。到目前为止, 已选送六百八十多名技工院校优秀骨干教师和管理人员赴德国、新加坡和香港等职教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学习。同时, 从上述国家和地区引进一百多名职业教育专家来粤授课和讲学。通过双向交流学习, 为广东技工教育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先进职教理念的优秀技工师资人才。

学生的交流互换

如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院与韩国湖南大学和昆士兰州大都会南部TAFE科技学院的服装专业交换生计划;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与美国英卡奈特大学的“1+3”合作国际本科衔接办学项目, 学生在华立学院学习1年的国际认可的公共、专业课程和英语强化课程后, 成绩合格者申请到英卡奈特大学衔接其本科课程继续深造。

中外合作办学

目前, 广东技工教育主要的中外合作项目有广东工业设计培训学院与香港职业训练局, 惠州市技师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珠海市技师学院、中山市技师学院与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北部TAFE科技学院等合作办学项目。

校企国际合作联合培养技能人才

我省个别技工院校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 与世界知名跨国企业合作培养复合型国际化技能人才。如佛山市高级技工学校与佛山欧司朗照明有限公司合作, 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与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 (MTU) 的合作。通过利用跨国公司的管理、技术优势, 为师生提供一流的研修、实习基地, 让师生深入到这些世界知名的企业内, 了解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市场运行机制、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运行模式等。这对开拓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对学校的教学改革都有重要的作用。

广东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近几年来“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计划的实施, 我省技工院校积极吸收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 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还处于初级阶段。当前, 技工教育国际化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形成了教育国际化初步理念, 但对国际化教育内涵认识不深。二是师资队伍初具国际视野, 尚缺乏较强的国际教育教学能力。三是技工院校积累了对外交流的经验, 但处于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广东技工教育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依然存在着亟须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 合作内驱力不足, 合作模式单一

广东技工院校近几年注重招生, 规模发展有余而内涵创新发展明显不足, 很多院校更是腾不出精力去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而且广东技工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更多是被动的, 更多是为了贯彻上级的指示要求而开展的, 内驱力明显不足, 领导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 技工院校的国际交流合作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表面、零散, 而且合作模式单一的状态。问题集中在:一是选派教师赴国外培训交流学习, 尽管派遣的教师多为专业课教师, 也由于教师外语水平不高、培训时间较短等原因而难以收到成效;二是接待一些国外考察团来访洽谈合作项目, 但由于技工院校学生家庭经济不宽裕、英语基础较差以及签证难等问题, 往往使合作项目难以最终落地。

(二) 政策与管理缺位, 合作层次不高

目前, 国家的对外交流合作政策较为严格, 因公出国考察培训严格控制组团。广东技工教育虽然近几年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但在国际合作方面的政策出台和管理服务方面仍然滞后于现实发展需要。国际交流合作管理机构不健全, 几乎没有一所技工院校设立专门的交流合作管理部门, 也无专人负责。国际交流合作经费不足, 管理乏力。因为政策和管理的缺位, 导致目前有些技工教育国际合作项目跟踪和管理不到位, 合作层次也不高, 仅仅停留于教育代表团互访、选派教师境外培训交流和邀请国外职教专家来粤授课等方面, 很少有学校在专业合作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等内涵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三) 国际交流发展缓慢, 合作效益较低

尽管近年来广东技工教育大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但在师资出国培训进修、聘请国外职教专家来粤授课讲学等方面的工作进展缓慢。如2012年全省仅派出145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培训, 而且多为1个月以内的短期培训。在聘请国外职教专家来粤授课方面, 也比较依赖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不定期资助派遣教师, 去年仅派遣5名专家来粤授课。很多学校都没有能力花大价钱去聘请国际职业教育高端人才。由于文化差异和国情不同, 双方对合作项目的理解有出入, 导致项目停滞不前。如广东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的职教合作项目进展就不够理想, 比起上海和南京等项目就要落后得多。又如世行贷款职教发展项目, 有的学校目前土建资金还未使用, 绩效较差, 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合作效益。总体看来, 国际合作项目启动速度较慢、合作层次不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普遍存在。

广东技工教育加快实现国际化的理性思考

国际交流合作工作要列入广东技工教育的中心工作, 各技工院校要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

(一) 观念和行动上要高度重视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 提升交流合作能力

我省技工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教育国际化的观念, 要认识到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教育国际化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国际化。因此, 政府主管部门和各技工院校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充分认识国际交流合作对技工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 要对下一阶段的合作进行全面规划, 以实际行动重视和支持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政策和管理制度。各校要完善外籍教师的聘请和管理、合作办学的收费标准等相关国际交流合作的管理制度, 省厅要出台《广东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发展规划》, 确定近期、中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和优先推进的合作领域。二是建立机构和人员保障。政府主管部门和各技工院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成立层次和职责分明的国际交流合作专职管理机构, 并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负责开展各项国际合作工作。三是要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无论是选派教师出国培训进修, 还是聘请外籍教师, 都要花钱, 没有充足的经费很难保障合作项目的开展。要建立技工教育国际合作经费的多元筹资渠道, 充分发挥政府资助、学校自筹、社会捐助和个人出资等方式的作用, 确保各类合作项目顺利开展。此外, 技工院校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 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养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缩小与世界一流职业院校的差距, 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水平。

(二) 加大引进国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力度, 以重点合作项目带动提高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针对广东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层次较低的问题, 我们要大胆探索, 开拓技工教育多元化的合作领域, 在巩固原有“送出去”和“引进来”师资培训交流传统项目的基础上, 可大力探索合作办学、缔结姊妹学校、校企国际合作、课程开发合作等项目的可能性。针对文化价值差异问题, 要加强对国际合作交流人员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外事纪律教育, 培养跨文化国际交流合作意识。同时, 最关键的是要大力支持国际交流合作重点项目, 如“双百双向”师资培训交流项目、世行贷款职教发展项目和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 充分引进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和世界银行等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 依托一所有实力的技师学院建立国际交流合作示范中心和师资培训中心, 引进国外专家长期驻校工作, 从而以重点合作项目整体带动、辐射和提高全省的技工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三) 坚持以职业教育先进国家和地区为标杆, 加快实现技工教育国际化

推进对外合作办学

鼓励支持我省技工院校与境外知名职业院校合作, 实践“双元制”和“教学工厂”职教模式、合作开发专业课程、开展学术交流和师生交流等。积极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组建“粤德技工教育合作联盟”, 推动我省技工院校与德资企业合作办学。鼓励有条件的技工院校建立海外实习实训基地, 探索技工院校毕业生海外实习、就业渠道。

建立世界技能大赛参与机制

加强世界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研究, 加快研发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标准, 培养世界通用技能人才。依托我省优质技工院校, 按照专业分类建立世界技能大赛基地和集训基地, 承担世界技能大赛人员选拔、选手集训、培养世界技能大赛指导专家、承接世界技能大赛等。

参考文献

[1]黄华.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战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22) :45-48.

[2]陈昌贵, 谢练高.走进国际化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10.

[3]彭未名.国际教育交流与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

[4]熊倪.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实践途径创新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 :46-48.

交流与教育 篇10

英语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就业几率,而拥有一定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可以解决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的交际需求。根据对众多企业调查了解的情况,以及对从事工作的毕业生的调查,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故现如今对于英语教育的目标重点应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即重点培养听、说、写的能力,如和国际友人流畅对话的口语交流能力。

1.1 英语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的英语教育的对象有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正规高考录取,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二是从技校进一步深造的学生,英语基础很差。面对这种参差不齐的英语水平的学生,原有的教材、教程已完全不能适应。设备方面,学校语音设备缺乏、落后。教师方面,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缺少“双师型”教师,再加上英语教师要同时兼任公共外语和英语专业课程的工作,工作量大。

1.2 存在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听说能力,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较差。目前英语教学还是处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是注重书本知识,再加上缺乏语言环境,造成了学生只能读懂而听力很差,考试成绩虽然不错,但是基本上不能做到顺畅的交流,而学生也普遍认为听力很难。第二,英语的写作能力不强,写作中出现语句不连贯,语法不正确的现象,这表明书面交际能力也有待提高。第三,阅读和翻译能力相对前两者较好,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生在答题中的阅读和翻译题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从中发现一般材料阅读起来较容易但是实用材料较差一些。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实用文献的阅读,这也应当成为以后英语阅读的基本方向。

教师在教育中也存在问题。在对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教授新的教育理念的过程较慢,对自己的教育方法不思考不总结。教师的自身素质存在差异,有的教师思想先进,可以很快接受新的思想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但有的教师不能解放思想,一些新的理论只限于口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利用,这样的教学过程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对英语感兴趣,明白英语的重要性。

教师的英语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所谓“教书育人”,只有教师的英语具备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保障。一个英语教师如果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不高,对于英语知识不能做到游刃有余,那么很难教出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加之教师缺少求知欲望,不能及时的提高自身能力,那么只会误人子弟。

2 社会需求分析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个社会单单只有技能型的人才还是不够的,掌握英语成了当务之急。专业技能加上英语,能争取到更多的竞争机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实力。

调查数据显示,60%的企业对英语技能有一定要求,35%的企业对英语技能有具体要求。调查也表明,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达不到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分析出,具备良好的英语技能可以帮助学生在众多的竞聘者中脱颖而出,因此,学生的英语教学应加强其在技能方面的训练,着重提高其对英语的口语交流能力,增加英语的技能学习。

调查说明75%的企业对于面试者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表现出了不同层次的重视。而在毕业新生的调查中,大部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不高。现代社会及企业对学生的英语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高职英语传统的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应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出对社会要求的适应性,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方式,使学生真正受益。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75%的企业看重面试者的听说能力,20%的企业看重阅读能力,25%的企业看重写作能力,不同岗位对于英语都有不同的要求。在调查中,过半的企业对于当前毕业生英语的听说能力不满意。实际上大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差距。企业的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发展愈发加快的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的英语教育提出了具体而实际的要求,英语教育模式迫切需要改变。

3 英语教育改革方法

我国英语教育改革提出了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的运用能力,开展灵活教学等措施,然而这些似乎都只是口号,没有落实到实处。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改革能力不足、教学内容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因此,我们要紧紧围绕学生就业需求,构建实用的、灵活的、自主的、规范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使学生爱上英语,学有所用。

3.1 改变教育模式

英语作为一门技能,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来更新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教师要适时的改变观念,树立标新立异的观念;学生要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全面发展,教师要将这五个方面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要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必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际应用能力是最重要的,教师要让学生每天练习口语,可以组织学生用英语来对话,或是定期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践。

3.2 改变教育内容

构建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英语课程,改变教育内容,使英语真正可以满足职业教育需要,这也是英语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英语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比如现代设备的操作人员、现场管理人员以及工艺技术人员等,他们到底需要什么内容的英语,那需要到具有代表性的岗位上深入细致的研究,认真咨询技术工人和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答案。随着现如今生产技术的发展,在生产现场使用英语的机会渐渐增多了,例如很多进口设备的使用说明,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

3.3 编写实用性教材

好的教材可以鼓励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近几年以来,很多院校的队伍不断壮大,专业的英语教材也陆续出版了。这些教材比以往的教材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在实用性和科学性上面。作为职业英语,英语教材要考虑专业特色,突出岗位特点。教材设计方面,可以大量的增加学生毕业后工作中要接触到的诸如操作说明、产品简介、维修指南等方面的素材,并安排一些相应的课堂活动,不要把课堂弄得过于学术性和专业化。教材内容一定要避免与基础英语教材的内容重复。要突出交际行原则,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交互活动。

3.4 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占主导位置,他是教育说动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教育者。高水平“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其一,各院校要不断引进具备较高英语水平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又要不断引进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来充实师资队伍,完善师资结构。其二,教师必须要根据自己所教专业的特点,到对口的基层企业实习,熟悉企业的运作环节,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

4 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

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是为了和别人交流、沟通,我们在课堂中就应该进行口语教育,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

4.1 口语重要性

语言是信息传递的载体,也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掌握一门语言就非常重要,就等于掌握了交际技能,口语教育就是通过练习语言的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能力来获取交际技能的,这种方法使学生将有限的语言运用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师的语言教育。

4.2 提高兴趣和动机

实践表明,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长久以来对英语学习有逃避和恐惧心理。英语口语教育能够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交流氛围,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使学生在无压力、无担忧的环境中进行语言交流实践,学生会很容易把所学到的知识潜移默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整个英语教育中,“以学生为中心”,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此外,口语教育中的语言交流环节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因口语交流而产生出说英语的欲望,学生如果想满足这一欲望,那么就需要大量的词汇输入,这样就激励学生主动阅读和听力来积累词汇,最终到达运用语言的能力。

4.3 优化英语语言教育

从语言教育的目标来看,应该提倡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一方面要重视接受能力的培养,又要重视输出能力的培养。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接受能力即听和读,是学习的基础,多听多读就能说出、写出、译出;而对于说和写的练习,必然会提高听和读的能力。由于高职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性质不同,专业英语要求学生通过各个方面获得大量的语言输入和输出,而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大部分是昏昏欲睡的状态,根本无法实现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只有将口语教育运用到高职英语课堂,才能实现听说读写译的全面发展。

5 结束语

就现在的就业局势分析,英语教育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而具有相当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人才更是企业用人中的重点目标。各高端院校应不遗余力的发掘英语教育的潜力,增强学生的整体英语实力,提高对学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增加高职学生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Oxford Advna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Seventh Ed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2]胡文仲.英汉习语与英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汪艳.捕捉动态资源演绎精彩课堂[J].海外英语,2011(1):58-80.

交流与教育 篇11

教育是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领域。过去一年,双方教育交流规模持续扩大,合作水平不断提升。教育部将继续在中美人文交流框架下,坚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深入沟通、相向而行,深化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

一是深化中美高校合作。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会见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对中美两国高校增进交流、深化合作、更好地服务于中美关系的发展提出殷切希望。本轮磋商期间,将在休斯敦莱斯大学举办中美大学校长论坛,刘延东副总理将应邀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中美双方高水平大学校长将利用本次论坛的契机,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中美学生交流和开展联合科研。中美双方将推进两国大学智库交流与合作,针对中美两国和全球面临的共同与紧迫问题,汇集中美顶尖智力资源,开展联合研究。教育部将启动“百千万”学生交流项目,在未来5年里,邀请100名美国青年精英访华游学;邀请1000名美国优秀大学生来华学习,支持1000名博士赴美重点高校留学;每年公派1万人赴美学习研修。

二是鼓励中美青年学生创新创业。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新动力。今年,教育部与英特尔公司、真格基金等合作举办“中美青年创客大赛”。刘延东副总理将赴美国匹兹堡出席大赛启动仪式。大赛以“共创未来”为主题,重点关注社区、教育、环保、健康、交通、能源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引导支持中美青年共同打造具有社会和产业价值的新产品、新应用,促进中美人文交流。

交流与教育 篇12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英语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基础教育更显得任重而道远。这些年来,小学英语教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教学仍不能完全符合英语课程标准。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作者认为主要是由于教学模式不能与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相适应,小学英语教学不但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而且在运用现代设备基础的课堂上应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活跃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信心,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有利于他们口语及听力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迅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情感的应用应该合理到位,这样才有意义,我们应注意到现存的问题,并及时改正,才能使情感教育在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应学会反思,对情感教学应进行反思。

二、情感教育

1.小学生情感特点和英语学习的关系。从这阶段学生的情感发展特点来看,其学习活动带有很大程度的情绪化倾向,当他们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望时,不仅能产生情感迁移,而且会使注意力特别集中和持久,学习和交往能力迅速提高。

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教学,与情感态度密不可分,英语学习的效果直接或间接地受其影响。试想:一个缺乏热情和兴趣,或者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会比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迅速吗?当然不会。美国语言教育家克拉申在其情感过滤说中指出,一切语言输入只有通过情感过滤器才能达到语言习得机制,并为大脑所吸收。学习外语集中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理性输入,二是解决心理障碍问题,他认为情感因素是教学的关键,起着对输入知识进行过滤的作用。

2.当代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提出有20多年了,发展学生美好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重视情感与情感在学生整体素质形成中的作用,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一个实质性区别。一个人情感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他如何使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关系到他的创新思想能力的培养和发挥。素质的养成关键在内化,而内化的关键在情感。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果缺失情感教育,实际上是人本理念的缺失,是教育生命的缺失,是难以真正提升受教育者以及教育自身的“素质”的。

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师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传递,更要有间情感之间的交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那么,他如何在课堂中像音乐指挥那样激起学生积极情感,使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达到情感共鸣呢?

1.注重自身的情感质量。首先,教师要以自身高尚人格激发学生的情感世界。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它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而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形成,需要有人来指导,而教师是最恰当的人选。在他们眼里,教师就是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保持自身的人格魅力,也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样,在和你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会钦佩你渊博的学识,而且会仰慕你独特的人格魅力,学生耳濡目染,行为举止也会受到良好的熏陶。

其次,教师要调节在课堂中的情绪状态。情感教育所倡导的一个最基本的教学情绪气氛,就是让学生处在快乐——兴趣的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的,这是情感的感染功能所决定的。试想一下,当教师绷着脸或表情冷漠,或怒气冲冲地走进教室时,学生能倍感亲切温暖,能对教师敞开心扉,更好的接受新的信息吗?不会!教师应始终保持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亦可适度地带有激情和高涨的情绪表现。唯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绪也兴奋起来,整个课堂气氛也相应地充满活力。如果教师自己萎靡不振,死气沉沉,只会引起学生更加萎靡、低沉的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只有教师先入情,才能让学生入境。

2.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所谓对教学内容的情感性处理策略,是指教师从情感维度上着眼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组织,使教学内容在向学生呈现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其在情感方面的积极作用。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小学英语教科书是一套看似简单,但内容极其丰富,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科技、习俗风貌,也要学习表达邀请、喜欢、感激、同情等情感态度。教师应把这些丰富的情感内容通过自己巧妙的加工、提炼并展示出来,给学生以情感上的感染,选好动情点,打动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四、结语

英语课堂教学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和情感,缺乏情感的英语课堂就像失去绿叶衬托的红花一样会黯然失色。温馨、真诚、和谐的情感氛围对小学生而言,是弥足珍贵的。但在许多的小学英语课堂上,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强行的“知识轰炸”依然存在。放眼至今英语教学课堂,应试教育的思潮依然大肆充斥课堂,本应透着浓浓人文魅力的语言工具变成枯燥的机器零件,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深感枯燥无味。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也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摘要: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小学生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本文着重从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情感质量,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情感性处理,来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感教育,小学生,课堂教学,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安兰慧.英语教学中情感教学的原则和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

上一篇:占便宜下一篇:变电所门禁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