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交流(共12篇)
教育交流 篇1
1992年,薛理银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比较教育是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观点。时隔快20年了,国际教育交流越来越频繁,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但对作为比较教育方法论框架的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观点,在学术界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研究,今天有重提的必要。
薛理银在论文中把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分为三类:即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把比较教育看作是理论建设和理论检验的论坛、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交流的论坛、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的论坛,并用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分析框架剖析了比较教育发展的历史。他的观点当时大家觉得很新颖,今天仍然没有失去它的光芒,我们应该把它作为比较教育方法论分析框架加以重视。[1]
常年困扰比较教育学者的问题是比较教育是不是一门学科;如果是一门学科,它的方法论体系是什么?许多学者认为,比较法是一种研究方法,几乎所有学科都用到,并非比较教育学科所独有。至于比较教育常用的其他方法都是借用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的方法,比较教育没有自己独有的方法论体系,于是产生了比较教育学科的身份危机。虽然身份危机已经喊了几十年,但世界上还是有那么多人在从事比较教育研究。虽然比较教育在发达国家已经有所衰落,但在发展中国家却方兴未艾。其魅力何在?笔者认为就是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也就是国际教育交流的需要。
薛理银在20世纪90年代初曾经访问过英国著名比较教育学家霍尔姆斯,谈到比较教育发展的前景。霍尔姆斯说:“在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出有趣的比较教育是如何被激起的。当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之后,美国变得更加关注其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基于当时的美苏关系,这个危机激起了美国学者对比较教育的兴趣。英法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激起了对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兴趣。”他又说:“我认为比较教育将不会像从前曾经有过的那样得到更多资助。如果将来出现新的世界危机,那么人们也许就会重视比较教育。”[2]今天的世界遇到了新的危机,这次的危机不是美苏的对抗,而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化危机。
大家知道,新的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不仅是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因素,而且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各种变革,其中最大的变革是人们价值观的变化。知识经济使人们看到了人的价值、知识的价值和教育的价值。知识经济使人们认识到,人不是简单地创造资本的机器,人是社会的主人,又是自然的一员。人的发展、人类的发展是第一位的。人的创造、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也对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确实离不开政治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但教育不是消极地适应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教育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最终的目的仍然是促进人类自身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全球化,也必然带来新的国际竞争。争夺能源的竞争、贸易的竞争、技术创新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苏联的解体和经济的全球化也带来了世界格局新的变化,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体的多元化使得国际竞争越演越烈,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更加重了这种竞争。培养人才的教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筹码。正如中国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2011年的国情咨文中4次提到中国,特别提到中国的教育。他说:“中国和印度等国已意识到,它们在做出一些变革后将能够在新世界与其他国家进行竞争。所以,它们开始对孩子进行更早和更长时间的教育,更加重视数学和科学。它们投资于研发和新技术。”他还说:“美国要想赢得未来,必须赢得教育竞争。”[3]
在这场全球性危机带来的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比较教育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这是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值得思考的问题。今天的比较教育已经不是去研究敌对国家的教育优势或问题,也不再是去研究民族独立国家如何模仿宗主国的教育模式。世界已经变了,各国无论是领导人还是学者都有一个共识,今天各国需要竞争也需要合作,要在交流合作中达到共赢。因此,教育更需要互相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教育的发展。
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间的交通越来越便捷,信息交流越来越快捷,大大降低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教育与文化领域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各种文化产品借助于新型的大众传媒跨越国界,传播全世界。大量在国外学习的留学生、在异国工作的外国专家和顾问、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国际专业会议、学者之间信件往来,都促进了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某一国家的某项教育改革可以迅速传遍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闭关自守,无视国际教育的发展。
现代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国际现象,在历史上,欧洲的大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现代教育制度也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儿童的成长有共同规律,教育有共同规律,因此培养人也是有共同规律的,是可以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教育只有坚持扩大开放,扩大国际化程度,才能更好地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和丰富各国自己的教育。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支新的比较教育力量正在兴起,这就是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经济与合作组识等,它们对教育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它们并不直接参加比较教育学者们的讨论,但它们研究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研究教育在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和1996年的报告以及1990年发起的全民教育会议对世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几乎隔几年就发表教育报告,再加上它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贷款,都在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政策。
由此可见,把比较教育作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就可以摆脱比较教育学科身份危机的困境,开辟比较教育研究新的广阔天地。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参与者就不限于专门从事比较教育研究的学者和专家,只要关注国际教育并对世界各国教育、文化和社会有一定研究的学者都可以参与。国际组识的参与大大地扩大了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舞台。
国际教育交流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薛理银把比较教育看作是理论建设和检验理论的论坛、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交流的论坛、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的论坛。教育理论建设是研究教育的客观规律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虽然也要符合客观规律,但带有研究者的主观意向;而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完全是经验性的。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教育学科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比较教育要从这三个方面通过交流来寻找教育教学的规律。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价值、教育制度、教育实践都离不开对教育规律和对普适性的教育经验的追求。三者的区别在于研究的主体、研究的视角、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不同。比较教育学者更多地关心教育理论的建设和规律的探索,教育行政工作者主要关心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但是,作为比较教育的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并非漫无边际地讨论所有教育问题。比较教育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交流讨论的教育问题必须具有国际性、跨文化性、发展性和预测性。国际教育交流论坛更关心的问题是国际性的课题,如全民教育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女童教育问题、移民教育问题等;教育与国家发展问题;具有跨文化、跨民族文化教育的比较;预测教育发展未来等。
我们选取了《比较教育》、《比较》和《比较教育评论》这3本专业期刊近5年发表的论文和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这3种杂志发表的论文进行比较,①从中不难发现:“理论建设和检验理论”、“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交流”、“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始终是比较教育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世界各国“教育政策和教育实践”交流的论文在绝对数量上从1975年~1979年的175篇增长至2007年~2011年间的266篇(参见图1),其相对比重上也大幅增长,从1975年~1979年的58%(参见图2)增长至2007年~2011年间的65%(参见图3)。而曾经备受比较教育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相关研究论文绝对数量上从1975年~1979年的41篇大幅下滑至2007年~2011年的27篇(参见图1),其相对比重同样从1975年~1979年的13%(参见图2)缩减至2007年~2011年间的6%(参见图3)。相比之下,关于“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问题的研究日益增长,其论文绝对数量从1975年-1979年的6篇大幅增长至2007年~2011年的34篇(参见图1),增长近6倍,其相对比重也从1975年~1979年的2%(参见图2)增长至2007年~2011年间的8%(参见图3),增长4倍。由此可见,比较教育从前是,现在是,未来依然会是国际教育交流的论坛。特别是随着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共同面临的“国际教育与全球治理”问题将进一步扩大比较教育这个国际教育交流的舞台。
国际教育交流论坛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举办的学术大会、各国比较教育学会举办的年会、各种比较教育机构举办的论坛、研讨会等都是国际教育交流很好的舞台,各种比较教育杂志也是比较教育交流的极好园地,各种比较教育学术著作和各国比较教育学者的函信来往都可以视作国际教育交流的方式。国际教育交流论坛其实就是各国比较教育学者发表意见的平台。既然称交流论坛,理论多样化和方法的多元化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就不能要求对问题必须有统一的认识,而是可以自由地讨论,从交流讨论中拓展学者的国际视野,学习借鉴别国的经验,提高对国际教育发展的认识和预测教育发展的未来。
教育交流中有一个方法问题。正如薛理银讲的,“某一文化的主体怎样才能理解另一文化主体的教育价值观念”,他认为相对主义和民族志方法将发挥作用,即“按照他人理解问题的方式理解他人是实现真诚沟通的基础”。[1]笔者也同意他的观点。在论坛中必须客观地对待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背景下的教育,不能用研究者主观的价值观去评论别的文化体的教育价值,这样才有交流的基础。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到今天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50年来从一个小小的外国教育研究室,逐渐发展为外国教育研究所,20世纪90年代又更名为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名称的变化也说明我国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今年召开第四届“比较教育国际论坛”,就是想使比较教育真正成为国际教育交流论坛,比较教育学者在这个论坛上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教育理论、教育观念、教育政策和全球教育治理等问题。
参考文献
[1][4]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209,212.
[2]薛理银.问题法与比较教育——对布荣恩·霍尔姆斯的一次采访[J].比较教育研究,1992,(3):27-32.
[3]奥巴马国情咨文四提中国要美国提升竞争力[N/OL].成都晚报,2011年1月27月.http://www.cdwbcom.cn/html/ 2011-01/27/content_1176921.htm(2011-08-10 ).
教育交流 篇2
首长和同志们:
非常感谢首长和同志们能给我这样一个说说心里话的机会,讲一讲我做为机关干部成长进步的一点感受。
体会之一:做为机关干部,就要心存感恩,靠敬业立身!初中时,一次因住校需带2块钱伙食费,家里没有,我流着泪给妹妹说“我们家穷,我们一定要争气!”高中毕业,考学无望,父母执意要我当兵,希望我在部队能有所发展。到部队后,是军营这所大学校、大熔炉锻炼了我。从地方青年到革命军人,从团员到党员,从士兵到干部,从连队到机关,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首长的关爱,组织的培养。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部队给我的何止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如果不参军,此时我又能做什么呢?做为一名组织培养,领导信任,有着16年军龄,14年党龄的机关干部,我有什么理由不尽心尽责敬业工作,回报组织对我的培养!这是我的成长经历,相信也是机关干部的共性。敬业是机关干部立身的根本,是人品,更是官德,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机关干部必须有的感恩之心。我们不难发现,凡是挑大梁、唱主角,敬业工作的机
1关干部,成长进步就快;著名主持人杨澜说过一句经典的话:辛辛苦苦过舒服的日子,舒舒服服过辛苦的日子。人才都是干出来的,在机关,遇到急、累活,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应当把找大活看成是最好的锻炼,能干活当作最强的能力,干好活作为最真的报答。可以说,所有能让领导看得上、挂上号的机关干部,都是“日光”加“灯光”拼出来的。一位领导经常激励部属说,加班的确是件苦差事,但还要看你有没有加班的“资格”,如果单位加班轮不上你,有了重大任务想不到你,领导下部队不带着你,那你肯定没有发展前途。
体会之二:做为机关干部,就要以实养德,靠本事吃饭!多年的机关经历使我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机关干部,不能当两面派,见了领导说一套,见了群众又说一套,心口不一。那样就会造成领导不信任,群众看不起,认为你这人不实在。胆大心细,敢讲真话、能办实事、踏实做人,是机关干部最可宝贵的道德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上级时,要如实反映情况,不弄虚作假,不文过饰非,敢说心里话,敢替群众说话。对待基层官兵要坚持“基层第一、士兵至上”原则,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实情,听取官兵呼声,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
题上,不断增强机关服务基层的针对性。不因自己在机关就胜人一筹,也不因手中有些权力就高人一等,这样的机关干部基层才欢迎,群众背后才不会骂。作为机关干部,最怕的就是没有真本事!自身没能力,脑里没东西,材料写不出,工作干不了,领导不信任,营连不欢迎。进了机关的门,并不代表就具备了机关的水平。即使在机关也是提心吊胆,最怕领导召见,交待任务。能混一时,也待不了长久,没本事的早晚要扫地出门!在机关要想站得住脚,必须把心思全部用在工作上,努力成为分管工作的行家里手,这样中心工作才能让你参与进去,突击任务交给你才能圆满完成,领导交办事情才能感到放心。对机关干部来说,最要紧的就是要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从自我做起,注重修养品行,践行细实之风,锤炼家庭美德,谨防“后院起火”,以真爱引领家人共同创建和谐温馨的环境,营造增智强能的氛围!学真本事、长真能耐。站稳脚跟,才多吃香。古语讲,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宠,才下而位高,身无大功而受禄。在机关工作,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才下而位高,真就危险了。要想才不下,必须加强学习,不断充电,把学习当成终生任务和第一需要,甘当“小学生”,乐做“老黄牛”,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到实地、说实话、使实劲、办实事、求实效。
体会之三:做为机关干部,就要以和养德,靠思想进步!统筹协调是机关工作的基本功,也是机关干部是否有能力有思想的重要标志。机关工作承上启下,部门之间又有诸多协作,这就决定了机关干部在为人处世上要豁达大度、为人谦和并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品德。主动友善、诚心实意,热情负责地对待基层同志,克服“门难进,人难见,脸难看,事难办”基层最反感的机关表现,做一个会办事,有思想的机关干部。人是靠思想站立的,深思才能深刻,思考才会长远。我们经常会为自己给首长提不出有价值的建议而苦恼,也会为同事的意见经常被首长采纳,被首长称赞其“有思想”而羡慕不已。机关干部必须在办文办事办会前,头脑中先形成一个“主见”,对如何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如何处理才符合上级精神,符合领导意图,符合形势发展,符合部队需要等,有一个初步的构想,提出合理化建议。能不能写出好材料是机关干部是否有思想的重要体现,机关干部只有坚持经常学习,经常思考,经常积累,经常练笔,经常总结,才能“打一仗进一步”。个人的成长进步有机遇的成份,有关系的作用,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就长时间来看,关键靠素质和政绩,领导照顾了一时,照顾不了长久,照顾了一职,照顾不了一生。任何一个有头脑,重品行的机关干部都会靠具体干、干具体,实打实地摔打锻炼。每年干成一两件有分量的工作,每季想出一两个有价值的点子,每月拿出一两篇有质量的材料,每周办一两件干净利落的具体事,每天积累一两点有用的资料;把每一项工作当成一次积蓄的机会,把每次完成任务作为展示自己的窗口,把每一次正规场合的发言作为内存素质的自然流露,把每一次随领导出发作为自我推荐的机会,把每一次集训作为自我检验的尺子;努力使自己成为上级想调、部队想要、首长想带、同事想聊的行家里手;成为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蹲下来能指导、走出去能办事的合格机关干部,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
教育改革:交流的视野 篇3
罗素说:“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希腊学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交流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教育领域也是如此。英国早期的教育现代化模式曾经为欧洲的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榜样,而英国也从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中吸取了有益于其教育现代化推进的资源;北美从欧洲教育现代化的经验中获得了启迪;日本则广泛吸纳了欧美的教育经验促进其教育现代化。近代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也是在吸收和借鉴欧美、日本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这都证明了,教育交流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教育交流究竟是在哪些方面,又是怎样影响中国教育改革的呢?作为国内第一本全面展示教育交流与我国当代教育改革之间相互关系的专著,《交流与改革》一书回答了这些问题。该书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结构宏阔,以小见大。该书从教育交流的视野出发,对我国当代教育理论、教育改革的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既展示了教育交流对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也分析了教育交流对我国教育改革实践的推动作用。
第二,路径独特。一般教育史著作往往停留于教育制度与思想的编年史,而该书将教育改革放在教育交流的背景下加以梳理与审视,透视出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域外教育因素的巨大影响力。正因为这种独特的路径,才能客观地评价来自国外的教育理论、教育经验以及人力物力资源对我国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
第三,方法创新。该书在研究方法的创新方面,有两点给人印象最深。一是作者在书中通过大量的个案分析,展示了教育交流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具体作用。如:通过终身教育、全民教育观念的引进和传播,展示教育交流对教育理论的影响;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展示教育交流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影响;通过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展示教育交流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通过范例教学法、发现法、暗示教学法等的引进和实验,展示教育交流对我国教育方法变革的影响,等等。二是作者充分应用了文本分析的方法,通过对1979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五种有影响力的《教育学》教材的文本解读,详细辨析了教育交流对“教育起源”、“教育本质”、“教育目的”、“课程”等教育理论的基本问题的影响,用细节填充了关于教育交流影响力的空间。
第四,资料功夫扎实。教育交流与教育改革所涉资料浩繁,教育交流既涉及同教育有关的人员、物资的跨境互动,也包括教育理论、教育经验等观念资源的互换;而教育改革则涉及教育体制、观念的变革,囊括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方面的变化。因此,该书要全面地分析教育交流对二十多年教育改革的影响力,所涉及资料的浩繁程度是可以想见的。比如:作者详细梳理了1976年至2000年我国教育交流的方针、政策的发展变化,详细统计了各种外国教育史著作中所研究到的国外教育家,统计了二十多年来研究国外教育的论文和著作的出版情况,统计了《教育学》教材中,国外教育文献和国外教育家观点的应用情况等等。这些均没有现成的成果可资借鉴,是作者潜心爬梳的结果,这体现了作者把握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与功夫。
第五,结论精当。作者在对近三十年教育改革的历史考察后,明确提出四点结论:(1)教育交流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2)教育交流需要开放的环境和制度保障;(3)教育交流既要重视有形资源更要注重无形资源;(4)教育交流中要注意处理好引进、借鉴和创新的关系。这对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发展颇具启发意义。
两岸交流与国学教育 篇4
一
国学, 简而言之, 就是中国的学术, 或者说中国的文化。国学的概念始于清末, 光绪三十三年 (1907) , 刘师培、章太炎、邓实等创办《国粹学报》, 其后邓实发表《国学精论》一文, 首倡此说。在此前后, 还有其他类似的说法, 如张之洞称为“中学”, 章太炎称为“国故”等。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 不同地域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因而产生出不同的文化, 所以, 文化只有适合与否的问题, 难说有价值的高下之分, 为何要偏偏打出“国学”的旗号呢?许宁微说:“国粹者, 一国精神之所寄也。其谓学, 本之历史, 因乎政俗, 齐乎人心之所同, 而实为立国之根本源泉也。” (《国粹学报·国学真论》) , 而当时的状况, 却如蒋梅笙所说:“第处此寰球大通、文化糅合之世, 学科灿列, 泰半来自欧美。青年学子, 震其新奇, 探其奥赜, 动辄目眩心醉, 谓天下之美, 尽在于斯, 而忘其国内之自有瑰宝。” (《国学入门》) 所以, 一百年前提出“国学”, 是出于保国保种的目的。当时西方列强依仗着船坚炮利, 以绝对的强势侵凌中国, 中国人两千年来引以为豪的文化传统, 也遭到西方文化的藐视和排挤。这使得部分中国人感受到了灭国灭种的威胁, 他们认为有必要再次确认自己的立足之处, 有必要重新激发起民族的自信心, 这才高举起“国学”的大旗。所以, 彼时的国学运动, 完全是民族自存、自救之道。
今天, “国学”在大陆再度活跃, 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情境。一是针对风雨百年的历史反思, 尤其是随着中国迅速跨入经济社会, 走向国际化, 各种社会矛盾突出, 文化价值焦虑增强, 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所在。习近平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二是国家实力不断增强, 民族意识、民族自尊心凸显, 中华民族面临着伟大复兴, 而民族复兴则离不开文化复兴。习近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需要充分发挥全党各族人民今天所具有的伟大智慧, 也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5 000 多年来积累的伟大智慧。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形成和累积的, 我们要总结发扬, 使之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当代发展“国学”的呼声, 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历史的反省, 是自我选择的结果, 更有自信, 也更从容。
二
在过去一百多年里, 国学数度沉浮, 与政治、经济、文化风雨激荡, 在两岸也有着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现状。两岸学者对所有这些过程都有过较为深切的研讨, 对国学的性质、功用、效果, 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 也不乏完全否定国学者。但是, 人类所有的发展与进步都是基于自己以往所秉持的文化传统, 在反省或展望我们自身的存在时, 我们要诚恳、公正地看待自己所拥有的可能性, 这应该成为国学学者的一个共识, 也正是在此基础上, 我们才能探讨国学和国学教育。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两岸在复兴国学的目的、手段、年代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大体说来, 台湾地区历史上开化较晚, 文化底子较薄, 中间经过一段日据时期, 虽然如此, 在台湾没有出现过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 尤其是自蒋氏政权退守孤岛之后, 为保持文化正宗地位, 也为了整肃社会秩序, 将文化复兴视作重要的社会政治策略。因此, 传统文化成为台湾地区各阶层的正统、当然之学, 至今未衰。大陆则人为隔断了文化脉络达数十年之久, 重提振兴国学, 则是近二十年间的事, 两岸在国学现状和国学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 有着很大的差别。
1949 年之后, 大陆致力于发展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 为此, 必须开展一场革故鼎新的文化革命, 因此, 在其早期, 对传统文化持全面否定的态度;近年来, 新型的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已经站稳了脚跟, 它所面临的是自我完善并充分中国化的问题, 于是, 人们回首传统文化, 希望从国学中找回自己的根基, 或是汲取积极的因素, 或是期待它能纠偏补缺, 这都是一种文化借鉴。无论是批判还是借鉴, 都是基于建立新型文化的目的, 所以, 对传统文化多持审视、探索、利用之态度, 其好处在于, 可以充分审查、考验传统文化, 它有可能在一个变化了的时代、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下, 对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和调整。所以, 在大陆学者中, 对传统文化持激进态度的, 远比台湾地区更多。其不利之处也非常明显, 就是有可能以主观、功利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台湾地区情况则不同, 政府和社会一直有意识地延续着文化传统, 因此有坚守和发扬的精神, 但这一传统没有经过严厉、苛刻的反思, 文化危机意识不明显。目前, 台湾地区面临着世界风云变化, 面临着两岸关系的考验, 面临着岛内政治生态的复杂化, 政府和民众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不似当年, 国学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就国学教育来说, 大陆还处在新的起步阶段, 而台湾地区一直强调国学教育, 可以成为大陆学习和借鉴的一个样板。所以, 了解和研究台湾地区的青少年国学教育, 对大陆教育工作者来说, 是十分有益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
台湾地区的《语文课程纲要》明确地将“体认中华文化的精髓”作为其语文教育的基本理念。中小学生“国文”课程学习的时间长, 明显超过大陆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时间。“国文”课程中文言文的教学分量重, 如初一上学期文言文占课文的20%, 以后每学期递增10%, 到初三下学期占到60%, 且要求高中生具备写作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此外, 书法也是必修的内容。高中的相关课程有三套教材:《高中国文》《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和《国学概要》, 《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其实是“四书”的分类重编本。由此可知, 台湾地区的教育体系给中国的经典文化以极大的关注, 所以, 在台湾地区中小学生传统文化素养明显高于大陆学生。
相比较而言, 大陆中小学语文教学, 除了教授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外, 还承担了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小学几乎没有文言文的内容, 初中开始陆续增加, 但比重较小。虽然有过不少增加文言文比例的呼声, 也有过不少的尝试, 但一直反复, 篇章仍然偏少。进入大学后, 由于分科的原因, 除文史哲专业以外, 其余专业的大学生不再学习语文—这基本上意味着绝大部分大学生从此将永远与传统文化绝缘了。这一培养过程, 导致了青少年轻视传统, 国学知识和传统文化体验较薄弱。
三
随着近年两岸交流的日益畅通, 两岸国学界的交流也显著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 大陆的国学成就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方面, 尤其是在政府提倡文献整理之后, 经史子集四部均有很好的成果问世, 如《十三经》《二十四史》与《清史稿》都出版了质量很高的整理本;各朝代的文学总集, 如《全宋词》《全元文》《全明诗》等, 更不用说个人别集, 可以说是遍加整理。近数年来, 大陆更是大规模增加了文献研究的投入, 规模更加巨大, 包括海外汉籍的整理。这些成果, 水平高, 规模大, 不但有助于大陆的国学研究, 也为台湾地区学术界所倚重。台湾地区对大陆的学术影响也是存在的, 但其发展势头则不如大陆。
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贡献, 则集中在基础国学教育方面, 这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台湾学者的言传身教, 大力推广。如台湾学者王财贵自21世纪以来, 在大陆多次巡回演讲, 推广儿童读经, 足迹遍布大陆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对大陆国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再如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孙永忠, 在大陆传播古典诗词吟唱, 至今已有数十所高校和中学成立吟唱社团, 此项活动已引起大陆学术界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更大规模的推广正在酝酿之中。此外, 蔡志忠以传统经典为题材的漫画, 南怀瑾、傅佩荣等人的著作和演讲, 都很受大陆读者和观众的欢迎, 有功于大众对国学的认识和接受。二, 台湾地区国学教材的输入。2008年, 大陆新华出版社引进了在台湾风行半个世纪之久的高中国学课本《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改名为《国学基本教材》出版, 当时引起极大的震动。2013年, 大陆中华书局再次引进此书, 出版《中华文化基本教材》, 并且在全国各地数十所条件较好的中学进行教学试点。台湾地区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对大陆地区的国学教材的编写有着示范作用, 目前大陆国学教材基本采取围绕经典选文和围绕主题选文的方式。
两岸国学,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是一根主脉, 各自发展, 但在近二十年来, 形成了交集;双方在相互交流中, 各有优势, 各取所需。而在面向青少年的国学教育上, 尤其是中小学所开展的国学教育, 台湾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值得大陆教育界学习和借鉴。
四
多年来, 大陆各社会阶层一直有着重振国学的愿望, 并有着各种形式的尝试。尤其是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下, 号召大力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极大地鼓舞了社会的国学热情, 为国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目前, 大陆地区的国学教育可以说是在各个层面上展开着, 从幼儿园、中小学生、大学生、社会大众、政府高级官员等, 都在提倡学习国学, 提倡者既有政府、社会名流、专家学者, 也有新闻媒体、企业家等。就中小学来说, 国学教育早有尝试, 如2002年深圳凤光小学推出“‘新六艺’国学启蒙教育行动方案”, 从诗、礼、书、画、武、乐六方面, 对全校学生进行初步的启蒙教育, 此后, 这项活动普及到深圳的数百所中小学。2005年, 沈阳皇姑区就在全区中小学正式开启国学启蒙教育活动, 试行《皇姑区中小学国学教育指导纲要》。此后有多个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国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指令。到2010年,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试点工作, 试点学校将在语文、历史、德育等课程中强化经典讲解、诵读内容, 参与的学校数以千计。2014 年4 月, 教育部发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文件, 确定国学成为中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看来, 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的趋势已经形成, 但自发行为多, 指导性意见多, 总体上还处在一个准备性的阶段。
由于存在着巨大的需求, 大陆出版了大量面向中小学生的国学教材。厦门地区组织“海峡两岸高中语文教学比较”课题组, 借鉴台湾教材, 编了一套《国学》系列校本教材, 即《中国孝文化》《中国士文化》《中国义文化》《中国廉文化》《中国仁文化》等, 目前已经在福建全省推广。各种校本教材或地方性教材, 数量也很多。这些国学教材, 大多是文章选读。也有两种编发, 一是模仿台湾《中国文化基本教材》, 通过主题选文, 形成教材;二是选定经典, 逐年诵读, 基本遵照这样的顺序:1.蒙学读物, 如《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古诗词等;2.四书;3.五经;4.诸子等。这是中国传统国学教育的路子。此外,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关于不赞成在中小学教材中删减古诗文的讲话被报道后, 各种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都增加了古典诗文的分量。
教育部称将适时调整课标, 修订教材,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但就目前而言, 传统文化如何进入中小学课程, 还没有具体方案, 影响了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国学教材的编写不少是出于自发, 没有经过审慎选择, 一些与当代社会价值不符的内容, 没有剔除。如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等。此外, 也是最为重要的, 是学校缺乏足够的国学师资。在大多数学校里, 国学都是由语文教师教授的, 而国学经典中的语言知识、思想内涵等, 语文教师往往力有所不逮。这些困难也说明, 开展国学教育, 要立足现实, 光是拿来主义是不行的。
在国学推广热潮中, 社会教育机构发展非常迅速, 非常值得重视。国学教育机构往往以“书院”命名, 不下万家。这些书院中, 除少部分以学术研究、高端传播为主, 如尼山圣源书院外, 大多数是以青少年或社会人士的国学教育为目的, 是国学推广的重要力量。书院最常见的活动首先是读经, 其次经典讲读, 再次是古代文化、礼仪、才艺等的学习。这些书院往往按照《弟子规》要求制定学生行为规范, 要求师生身着汉服, 向孔子像行礼等, 营造出较学校更为真切的国学环境, 容易引起学员的兴趣。有些书院还提供进一步的修身实践的机会, 如江西豫章书院规范了春秋释典、朔望之仪、星期会讲、晨昏之令、开笔辞山等教学礼仪;北京杏林通慧书院设有宽广的农耕区, 学生在进行国学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农耕体验, 等等。
成功的书院则得力于自由发展的精神, 以及对国学传统的精深理解, 得力于有识之士和国学教育专家的支持。但更多的书院却处在较为艰难的状况, 因为没有被社会认可的学历和文凭, 学习内容也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下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 这些都会影响书院自身的发展。如何利用好书院的特点, 保证书院学术资源和影响力, 使其可持续发展, 以及在什么层次上、什么程度上发展, 都是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
五
两岸交流为国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也为应对两岸当下面临的问题, 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双方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取长补短, 就可以为国学教育创建一个坚实的基础, 使得国学教育能够得到充分的、多样化的发展。
我们必须优先考虑如下这些问题:首先,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 究竟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国学”?它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显然, 不能说古典的东西就是国学, 作为继承传统、面对时代的“国学”, 应有其自身的标准和范围。其次, 在当前学科教学的背景下, “国学”应该有个基本的标准, 有个较为明确的内容和领域, 这才能决定中小学国学应该学习什么, 以及怎样学。再次, “国学”是一项集知识性和实践性一体的学科, 在当代社会里, 学生缺少体验国学和使国学生活化的社会环境, 可如何重建这样的环境, 鼓励学生进行国学实践呢?书院里的长袍、行礼、吟诵, 是否真的就是所谓的国学体验呢?这也是很重要的议题。
教育经验交流 篇5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前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比如在《节日的装饰》这一课,教具是制作好的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为了课堂更有氛围,我试着准备了一些《快乐的节日》等一些有节日气氛的歌曲,这些歌曲在课堂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更要 准备的是老师多方面的知识,深厚 的文化底蕴。
二.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轻松而又愉快的美术教学环境,教师和蔼可亲的言行举止,循循善诱,风趣生动的教学,在与学生交流中的及时肯定,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中,同学学习热情的相互感染,教室布置中美感的体现等,一个富有艺术情趣的环境,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情感产生渗透,为发展学生的创造空间提供了良好氛围。
通过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情感的主动参与,搭起了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促进了学生情感体验和表达。学生在各种情境刺激下,创造性思维能力更趋主动、活跃,思维追求个性化,美的创造力日益增强。在指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坚持做好引导者,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
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合作者。以往为了维持好课堂纪律,我们常常要求孩子们坐端正,不许讲话。其实,太多的限制会使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致。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孩子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我在上课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三、通过想象发展创造能力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是美术教育要达到的主要目的,即学生依照一定目的,独立完成创造表象的过程。由于能力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掌握很高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也不可能将事物画得惟妙惟肖,学生创造的特点是在思维过程中带有较多的夸张或梦幻色彩。学生在绘画中的思维创造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经过教师细致耐心的指导。对命题的美术活动,教师应给孩子指明绘画的主题,明确目标和范围,尽量给学生想象和创造留下足够的空间。但是创造力丰富不等于想什么就画什么,无目的的任意添加,必须扣住主题,加上老师启发诱导,才能使学生画其所爱。如画《动物联欢会》孩子们会把贮存在头脑中动物形状与特长联系起来,如小鸟唱歌,孔雀开屏,松鼠跳舞等,孩子们会画得各具特色,充满童趣。对自由命题的美术活动,常常没有明确的主题和范围,也需要我们教师提供指导和帮助。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只要我们要善于把握时机,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四、心灵沟通 交流情感
学生的基础文化课学习是非常紧张的,部分学生已经形成较独立的个性,有自己的主张。既然艺术课不是考核项目,学生对艺术课的学习态度大部分决定于教师。“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作为教师,上课先要做到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接受你、才能接受你的课。情感,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所以,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积极创设生动真切的情境,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之弦。
通常在上课结束时,我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畅所欲言。学生可以谈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收获;提出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也可以讨论下一堂课怎么上;自己打算做些什么准备工作。给学生介入教学设计的机会。师生间交流对教学的想法,学生会觉得老师的备课中有自己的思路,带着“这是我的课”的想法,更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还因为得到教师的尊重而增强自信心和对教师的亲近感。作为教师则从中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
教育交流 篇6
在留学领域,中法两国在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框架下,优先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重点发展高质量的教学与科研交流。
法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一直享有良好的声誉。2014年,英国QS根据院校表现及其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所做的一项排名中,巴黎领先伦敦、新加坡、悉尼等城市位居最受全球学生欢迎的留学生目的地。随着中国学生对于法国留学优势的逐渐了解,以及法语学习在中国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赴法留学。2015年6月,国家总理李克强访法期间,将“一带一路”计划与欧盟总额约达3150亿欧元的“容克投资计划”进行对接,与法国达成共识,法国表示将尽快实现中国赴法留学生人数增长至5万名的目标。法国驻华使馆数据显示,2015年1月到10月,赴法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有9000人,较去年增长10.8%,选择经济管理、管理学、工程、艺术等专业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明显上升。2015年12月4日,法国驻华大使宣布,为了吸引更多中国留学生,中国学生可以办理多年留法签证;中国留学生在法国毕业时,还将自动获得5年有效多次往返签证;未来,使馆将启动另一个新机制,即只要在法国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中国留学生都将自动获得5年有效多次往返签证。这一利好消息充分显示了法国对于中国留学生的开放态度,将增加法国对中国学生的吸引力。
教育交流 篇7
下面是针对“孩子不求上进”的问题而在网络班级上进行的家校交流记录。
朱XX爸爸:我儿子这次期中考试不好,我们找他谈话,他还不服气。
徐老师:呵呵,小家伙挺有个性的, 为什么不服气呢?
朱XX爸爸:他不求上进,不和好孩子比,老说还有谁比他自己好!
徐老师:这种情况可能不止朱XX一个人,我也在想,为什么孩子们会不求上进呢?
朱XX爸爸:他有时也想变好的,老想当三好学生的!
徐老师:说明孩子骨子里还是想变好的。
朱XX爸爸:我们平时鼓励少,批评多,但又生怕说多了伤了其自信心。
徐老师:表扬让孩子学会自信,批评使孩子变得苛刻。我是希望家长们多表扬孩子的。
朱XX爸爸:孩子好的地方也有,但这学习态度不好!
徐老师:孩子的学习态度为什么不端正,为什么会不好,是不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哪方面出了问题?
朱XX爸爸:看不到别人的优点!
徐老师:呵呵,我们在过多批评孩子时,其实就是没有看到孩子的优点。不知道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各位家长也可谈谈想法的。
吴XX爸爸:每个孩子,内心还是希望好的,只是贪玩,怕困难,不能约束自己。这不仅是孩子,有些成年人都会这样。成年人靠自我克制,孩子需要引导。可能要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吧。
徐老师: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的教育应顺性而发。
朱XX爸爸:玩,我蛮支持的!以前也有考得不如意的时候,自己委屈得掉泪,现在变得无所谓似的。唉!
周XX妈妈:我个人觉得不要太在意考试分数,要培养他对学习的兴趣。
章XX妈妈:我得承认,我好像比较在乎孩子的分数,如果孩子考得不好,心理的失落真是蛮大的,我也在慢慢调整自己,但一有考试我的紧张程度比他还要大得多。
徐老师:您要调整这样的心态,否则您会很累,放松心情,相信孩子。
徐老师:各位家长,对于孩子“不求上进”,大家谈谈想法吧?
陈XX妈妈:孩子不是真的不想变好,只是他不知道好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家长订的。孩子还是需要鼓励的。
徐老师:对,评价标准不同。
陈XX妈妈:孩子在小的时候喜欢听好话,但是不喜欢听假话。孩子进步了,家长就要去实现自己的承诺,孩子才有动力。
徐老师:是的,言必行,行必果。
陈XX妈妈:嗯,有时老师给的一个微笑也能让孩子回味好久。
徐老师:各位家长,希望你们不要只顾看着孩子的分数,多了解分数以外孩子的表现。班上的饮水机,成XX同学每天早上打开按钮,晚上放学,关上开关,这一件事,做了近两学期了,一天不落。希望成XX妈妈能常到网络班级里谈谈教育孩子的经验。
丁XX妈妈:对啊,您家孩子怎么如此自觉、上进、优秀呢?
徐老师:一件小事,足见孩子身上的某种让人敬佩的品质。
成XX妈妈:谈不上优秀,在平日遇事,我会告诉她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她就懂了。我们基本天天谈谈心,聊聊学校里的事,她也问问我的事。
徐老师:大家可不要小瞧了这个看似无心的聊天,聊学校的事也是一种学习。
成XX妈妈:有一次运动会上她第一天跑了个小组第一,当天回来的时候那个得意呀,我告诉她明天可都是高手比了,因为都是小组的第一名在比,还要加油,并适当给了她一些建议。
徐老师:听孩子讲讲在学校发生的事,您再发表一下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孩子受到的影响就是教育。
成XX妈妈:没有管不好的孩子,只有做得不好的家长,不是说大话,其实认真体会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加大国际交流,共享教育理念 篇8
一、英国的教育概况
英国主要由四个大的部分构成, 分别是英格兰 (England) 、苏格兰 (Scotland) 、威尔士 (Wales) 和北爱尔兰 (North Ireland) 。这四个部分的教育分别由四个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主管, 各不相同。我这里主要谈论是英格兰的教育。
1. 学校与学制管理。
英国的学校分为两大类: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英国法律规定, 孩子必须接受学校教育直到16岁。所有的孩子从5岁到16岁享受免费教育, 在英国大约94%的孩子接受免费教育。另外, 6%的孩子进入私立学校, 当然费用是相当高的。英国把5至16岁的义务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5岁前进幼儿类学前教育机构, 5至11岁上小学, 11至16岁上中学, 一般读完高二, 学生满16周岁, 这时他们必须通过GCSE (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中学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 GNVQ (国家普通职业资格考试) , BTEC (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考试) 等考试, 之后一些孩子离开学校, 一些人前往技术院校就读 (免费) , 其他的孩子则继续在高中就读两年以上参加进一步的标准考试 (A2 level) , 此时的考试成绩将决定孩子能否就读大学或读什么样的大学。英国的高等教育收费很贵, 主要有3年学士、1年硕士、3年博士。
学龄与我们初中相当的英国中学阶段主要有七种类型的学校, 按学校档次和办学水平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Independent Grammar Schools (私立文法学校) ;Grammar Schools (文法学校) ;C.E.High Schools of Sport, Arts, or Technology (基督教会办的体育、艺术或技术类学校) ;Islamic Schools (伊斯兰教会学校) ;Highly Specialized Schools (特长类学校) ;Trust Schools (就近入学的托管性质的学校) ;Comprehensive Schools (综合学校) 。私立文法学校和文法学校都需要入门考试方可就读, 所有的私立文法学校和部分文法学校会收取相应费用, 其余的均对所有孩子免费开放入学。
英国每学年分三个学期。每学期10周, 上5周, 休息一周, 再上5周。每周5天工作制。学生每天9:00上课, 一天5节课, 下午3:00左右放学。 (学生课余时间很多, 国家和家庭都为此想了很多办法, 可以说教育已经延伸至这个国家的每个角落, 比如:博物馆、图书馆等社会公共资源免费;每逢学期中学生休息的一周, 家长还可以请假不工作, 陪孩子到各种免费的场所参观学习等便是典型的例子。)
2. 课程设置。
(1) 国家宏观调控, 保证每一个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
从1988年起, 英国实行国家统一课程, 政府规定5—6岁义务教育阶段国家的课程共有10门, 其中三门为核心课程, 分别是英语、数学和科学, 其余七门为基础课程, 有历史、地理、设计、音乐、体育、美术和信息技术。每门学科国家都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相应的课程指南。
(2) 学校自主开发课程。
在参观的过程中使我感到惊讶的是英国学校在课程实施方面, 只有统一的教学大纲, 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学计划, 也没有统一的教学参考书。国家设置的每一门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资料, 都由学校自己准备。教师的备课工作之一就是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从大量的参考书中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复印给学生, 学生上学没有课本, 也不需要买什么教材。
(3) 重视课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英国人认为社会本身就是一所非常好的学校。曼城有四个规模较大, 设备齐全的城市学习中心, 还有各种各样的学生活动基地, 无论是在课堂, 还是在课外, 每一位老师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 先进理念。
英国教育的先进教育理念贯穿于学校工作和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在英国的教育培养目标中也明确地写着, 孩子们的五大优先发展目标 (The ECM five priority outcomes) :
Be Healthy (健康) ———This means babies,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re physically healthy, mentally and emotionally healthy。
Stay Safe (安全) ———This means babies,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re safe from maltreatment, neglect, violence and sexual exploitation, safe from accidental injury and death.
Enjoy and achieve (快乐和有收获) ———This means young children are ready for school, school-age children attend and enjoy school, children achieve stretching national educational standards.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积极贡献) ———This means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engage in decision making and support the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 engage in law-abiding and positive behaviour.
Achieve economic well-being (能有一技之长) ———This means young people engage in further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 on leaving school.
二、英国的教师
英国教育的师资管理既是严格的又是松散的。教育工作者绝大多数是因为喜欢与孩子在一起才做教师的。教师都会有一个问题, 在遇到那些不满意的学生时该表现出一个什么样的心态, 其实中外教师都一样:认为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 教师就会觉得生活在天堂里, 如果觉得一些学生像魔鬼, 教师就会有生活在地狱的感觉, 因而英国教师的性格都很阳光。
在英国做教师需要通过严格的教师资格考试, 必须具有各级教师的任职资格。英国教师的收入水平要高于当地相同工作年限的公务员、警察、教育局官员等, 仅低于注册的会计师、律师和医生。总之, 教师的地位相对是比较高的。
三、英国的课堂教学
英国中小学的规模一般都不大, 通常只有四、五百个学生或低于这个数字, 较大的也只有八、九百学生, 所以他们有充足的条件实行小班化教学。一个班通常只有二十几人, 学生的座位排列也较为随意, 通常就是5—6人为一个小组围坐在一起。小学阶段基本实行的是教师包班教学, 即一个班上的英语、数学、科学、美术、体育、历史、地理等课程都由一个教师教学, 这个班的名字就由这个教师的名字命名, 每个班都配有一个助教。但信息与通讯技术、音乐和外语则由专职教师上课。初高中教师除了专业学科以外, 一般也要兼任其他学科。
从两个月的观察来看, 英国的课堂上大体都会遵从这样的一些原则。
1. 尊重学生。
英国的法律中明文规定严禁老师和家长打骂学生。学生可以控告家长和老师的虐待行为。不管多差的学生, 教师不歧视, 还会配以“助教”, 在课上、课后帮助他 (她) 学习。有时一个班有2—3名“助教”。“助教”不属于学校正式教师, 可以是学校申请政府拨款聘请, 也可以是家长出钱请的。
2. 班级授课与个别教育双轨并重。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国家之一。然而他们在发挥这一现代教育制度长处和优势的同时, 也采取有力的措施弥补其在个别教育方面的不足。为此, 英国中小学的教学组织始终保持着课程教学和个别辅导两个系统。课程教学系统以教研组 (按学科划分组成教学区域) 为纽带, 由任课教师组成, 主要职责是面向全班学生系统授课。个别辅导系统以年级组 (按年级划分组成) 为纽带, 由辅导老师组成, 主要职责是对本年级儿童进行个别辅导。这种双轨并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既发扬了班组授课制系统讲授、成批培养、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 又克服了其在因材施教上的不足, 充分照顾到了每个儿童的个体需要和个性发展。
英国中小学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上充分体现对个别教育的重视。通常学校对每个年级和每个班级制定整体性教学计划, 整体计划规定了儿童必修课程的门类、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与此同时, 任课教师和辅导教师还要负责为每位儿童制定个体教学计划。除此之外, 英国的特殊教育事业也十分发达, 几乎每一个郡都有比较齐全完备的聋、盲、哑、弱智、精神残疾、肢体残疾等特殊学校。英国的每一所普通中小学又都设有特殊教育教研组。特教组的主要职责是对全校那些经过国家标准检测已注册的特殊儿童进行特殊教育, 这种特殊教育的高度普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对个别教育的重视。
重视个别教育的客观结果是儿童的个性发展十分鲜明, 充满朝气和创造活力。例如, 当陌生人走进教室时, 只要教师许可, 学生们会主动围上去打招呼攀谈。在课堂讨论中, 学生们的发言极为踊跃, 在实验课中学生们表现出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各种自选的活动课程中,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特殊的兴趣爱好和独特的技能。有一位中学校长这样说:“每一个儿童都有其内在的潜力和特点, 因此我们的责任就是确保每一个儿童都能够在其固有的基础和素质上获得充分发展, 使他们成为既具有公民一般素养、又具有鲜明个性和独特才能的人, 成为能够自食其力并对社会有用的人。”
3. 重视实践, 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感受。
注重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英国教学的又一显著特点。英国中小学的教室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学具和玩具。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活动相当一部分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这些学具、玩具。科学课程的教学伴随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 英语、历史、地理、社会、外语等课程的教学则大量借助现代化视听教学手段。与此同时, 学校还常结合教学内容举行各种参观、见习、实习等活动。例如, 讲生物课会带学生到自然博物馆参观, 讲历史课会带学生到历史展览馆参观, 讲天文知识会把学生带进天文馆, 讲宗教知识会把学生带进教堂。
除此之外, 英国中小学在课程设置上也非常突出实用性知识和技能教学。有一门课叫做技术课程, 主要内容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技能, 如电工、水工、木工技能, 家电操作和简单维修技能, 汽车原理和驾驶技术等。为配合这门课程教学, 普通中学都设有实习车间。实习车间拥有各种常规工具和普通车床。由于高度重视教学实践环节, 中小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强, 从小学开始就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学自己感兴趣的学科, 他们善于团队协作, 有创新精神,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到7000万人的国家能有100多人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吧。
四、英国的德育教育
英国是一个倡导“绅士风度”的国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民族的文明素养较高。然而, 纵观英国的教育, 却很难找出专门的德育课程。英国德育教育尤其看重生活感染和熏陶, 他们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主要有四点: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让孩子懂得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 懂得如何融入社会, 成为社会的一分子。“道德是被感染的, 不是被教导的”, 英国中小学并不要求孩子死记硬背道德准则, 而是创造各种机会, 使孩子们能够从心灵深处, 从日常学习、游戏和生活中去领悟。
德育实施的主渠道是各科教学, 所以这还体现在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上。在教学管理中, 英国中小学普遍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和讲解既要体现科学观念、真理观念, 又要体现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同时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用自己的人格品行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除此之外, 学校还通过校园文化、礼仪活动、社会实践、日常管理以及学校与家长、社区等相互配合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形式上看, 英国中小学虽然在德育工作上的投入不多, 但是其德育效果却很好。
五、中英基础教育的比较
对于中英两国的基础教育, 我根据个人的理解, 仅从思维习惯、教育改革、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学制及评估方面作简单比较。
1. 思维习惯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是从客观到微观, 从具体到抽象, 在计算方法上喜欢心算, 由整到零, 强调效率。英国人的思维则是从微观到宏观, 喜欢演绎推理, 计算是由零到整, 强调细致, 突出逻辑与创新思维。不管是地位显赫的高官, 还是一般的平民, 他们都会随身带有日记本, 以便及时记录自己的见闻和处理的事情。
2. 教育改革的不同。
中国现行的教育突出以学生为教育主体, 强调教育自主性、个性化和社会化,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 通过“学业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用“成长记录”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 反映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过程。英国的教育则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用陶行知的话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有牛顿。”强调每一个孩子都同等重要 (无论是有生理缺陷或是其他方面显得弱智的学生, 都同样参加集体活动) , 突出培养学生的现代职业观念和劳动技能。
3. 课程体系的区别。
中国有统一的课程体系:国家统一的教育大纲课程标准, 习惯于使用统一的教科书, 整体教学循序渐进, 通过大量的练习获取知识。
英国设有4—5个不同的国家考试机构, 由它们向学校提供自己的课程标准, 学生上课无统一的教材, 教学以模块、参考书、笔记为主, 教者编印讲义, 学生必须记笔记, 极少有练习, 平常考试就是整理课堂笔记。他们尤其重视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甚至是特殊技能。
4. 教学过程的差异。
中英的教学形式差异性比较大, 可以这样说:中国的教学是传统的、严谨的, 特别讲究程序, 英国的教学则是开放的、宽松的, 有“放牛”的味道, 有点不拘一格。我们是大班授课, 有严格的教学秩序, 英国都是小班上课, 学生上课可站、可坐, 甚至可坐到桌子上, 每个学生都能随时向老师提出自己的见解, 气氛宽松。英国一年分三个学期, 每学期10周, 每周5天, 计5天×30周, 作息时间是9:00 (am) —3:30 (pm) , 每学期先上5周课, 然后放假一周 (其中组织老师接受一天培训) , 再上5周课。
5. 教学方式方法的不同。
中国的学生通常都是“听懂的”———老师的“精心讲解”;英国的学生通常都是“想通的”———自己的动手实践。
6. 教学思想不同。
国内的学校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封闭的程度较高。我们的封闭是在预防出现各类事故, 一般不会将学生带到外面的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方就地学习。当然这样的资源国内很少, 即使有, 也只是做做形式, 接受思想教育。在英国, 到处都是博物馆, 综合性的、专业性的, 使用效率非常高, 都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在曼彻斯特、伦敦、爱丁堡的许多图书馆和博物馆到处都有当地小学生的身影, 他们是来学习的。小学生或坐在地上或跪在地毯上, 每个人都很专注地记录着、描绘着, 决不是国人带领着学生走马观花。博物馆里学生散落在指定的一个较大范围内, 依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习。曼彻斯特的火车博物馆的几个地方都为学生设置了专门的教室, 里面有许多的实物和模型, 可以提供现场教学。那里吸引着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层次的学生。尤其是曼彻斯特的现代科学技术博物馆更是学生学习化学、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好地方, 那里陈列着各种现代化的设备, 当时人们发明的实物, 很让我们羡慕。
教育交流 篇9
一、为教师提问提供素材, 有利于增进学生感情, 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的“交流与讨论”栏目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提问素材和范例, 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很好的剖析教材, 认真分析课堂内容, 引导学生利用好“交流与讨论栏目”, 必将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目标, 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交流和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 让一个单一的问题在交流中出现多样的解答方案, 博众家之长, 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共同分享智慧, 从教材内容设置来看:“交流和讨论”栏目所给出的都是一些贴近生活, 有利于情感体验的问题, 情感体验是“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基础。该栏目的出现一改过去教材的沉闷、繁杂,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使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了、思想空间拓宽了。这样的情感体验, 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得以实实在在的落实。这样我们可以抓住栏目特点, 针对同学们的心理特点,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让同学们在讨论中体验交流的快乐, 在交流中体验讨论的欢愉, 交流与讨论的重要价值是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让所有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 使同学们间相互倾听同伴的意见, 互相补充, 促进同学间的知识交流, 加深同学们间的感情, 进而培养同学们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回归教育本质, 便于“互动争鸣”, 实现教学统一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活泼性, 他们有非常高涨的的探究热情和获得新的情感体验的需要, 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下, 课堂教学“唯师独尊”, 气氛压抑, 领学生无法充分的活跃起来, 课堂教学氛围严重的阻滞了学生只能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交流与讨论”栏目,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环境, 为课堂活跃氛围的创设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合理的运用“交流与讨论”栏目, 可以让学生们充分的表达自我意见, 并互相倾听不同的意见, 让所有同学都成为解决问题的伙伴, 在这一栏目中, 教师不再是主导, 而和学生一样成为了平等的参与者, 成为了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的人, 这样构建起来的和谐的课堂环境, 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和信息交流, 形成互动、互助的积极氛围, 真正出现“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热烈局面。在“交流与讨论”栏目中, 要注意处理“矛盾冲突”和“联想对比”, 让学生带着对化学知识问题的体验和思考去交流, 去产生疑问, 产生冲突, 并在此基础上, 从旧知识或生活实例中去联想、对比、迁移,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 在激烈的讨论中掌握知识。
作为中学教师,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课堂的主要内容不是教师讲, 而是学生做”, 因此, “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出现, 很好的满足了这一课堂要求, 我们可以通过交流与讨论, 让学生选择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实验结果、完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思想, 真正通过“交流与讨论”落实以做为中心的学习, 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能力。
三、贴近生活, 有利于学生正确生命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化学学科是贴近生活的学科, 在教材设置中, “交流和讨论”栏目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特点, 紧密的联系了生活、生产, 通过这一栏目, 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让学生在教材中获取生活的经验知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抛开着一栏目不说, 以往的化学教材照本宣科, 过分的强调了学科的系统性和工具性, 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而这一栏目的出现, 打破了以往的传统, 令化学学科生动起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给学生一种学习生活化的崭新的学习理念, 栏目设置背景的生活化使学生越来越爱学习化学, 越来越关注身边的化学, 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 对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能源开发等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 从学科教学中逐步的培养了同学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栏目的生活化不仅令同学们更爱学化学, 最关键的是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编枯燥的课堂学习为愉悦的交流讨论, 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学科教学, 甚至为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交流讨论, 在课下积极主动的阅读课外读物, 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 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不断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如:CO中毒问题、三废排放问题、臭氧空洞问题, 都纳入了同学们的视野, 培养了他们爱护环境、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出现, 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开放性的空间,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中学化学教师, 我们应合理并充分的运用这一栏目, 发掘出起更大的教育潜能,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高效、和谐、完美。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教材中, 出现了一个新的栏目“交流与讨论”, 这一栏目的设置, 对于创设问题情境, 构建三维学习目标, 形成和谐教学课堂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大有帮助, 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交流与讨论,三维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云生.提高探究学习活动的实效性.[J]《化学教育》2007年第9期.
浅谈心与心交流的教育 篇10
1 从孩子心理特点出发, 把握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机
1.1 兴奋时机
当某事物或某活动引起孩子的特别关注时, 他们就会激发出极大的热情, 在思想上产生兴奋点。兴奋与兴趣有一致的地方, 但兴奋后更为活跃, 它具有突发性, 也表现得比较突出和明显, 我们只要加以把握, 往往可以由孩子的兴奋激起他们很强的向上驱动力, 或能使某些孩子一时的兴奋成为人生的转机, 从此改变自己, 发生巨大的变化。
1.2 激情时机
孩子的情感极为丰富, 他们对所面临的事物或正在进行的活动, 有自己的一套身体体验与应对方式方法。他们的喜、怒、哀、乐很容易表现出来。丰富健康的情感是孩子的精神生活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 同时情感又是驱动孩子努力进取的必要条件, 能够给他们前进的动力。当他们的各种情感表现出来时, 正是他们对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最积极的时候。他们的各种表现都是有感而发, 抓住他们“有感”的时候, 正是实施教育的时机。
1.3 求异时机
孩子的思想活动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是一致的, 他们喜欢标新立异, 特别是在异性面前, 也容易产生逆反倾向,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 都是他们思考判断的结果。从思想的活跃性来说, 这是一种积极的思考的状态。因此这也是一种实施教育的好时机。
1.4 特别时机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 遇到一些特别的矛盾, 经历一些特殊的境遇。学生的生活很简单, 特殊的遭遇或境况并不多见。正因为如此, 他们一旦遇到特殊的境况, 思想上的震动就相当大。例如, 学生生病时, 考试失败时, 我们在这种时机要对学生特别的关怀和理解, 同时利用这种时机, 教育孩子正视各种矛盾,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生活的能力。
1.5 疑惧时机
孩子在生活中难免遇到矛盾产生惧怕心理, 特别是犯了错误时, 会使思想上产生很大的压力, 这种思想矛盾和压力在其他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或无关紧要, 但孩子由于他们生活以经验不足, 却会感到相当的沉重, 并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
1.6 荣辱时机
荣辱是一种情感的反映, 而且是孩子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感反映。当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受到表扬、奖励, 享受到荣誉时, 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积极因素的情感, 一般情况下也会推动他们更努力向前。当孩子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受到批评、处分、羞辱时, 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消极的情感, 甚至觉得难以抬头, 形成较大的思想压力。我们决不能认为这只是小事, 而丢失教育孩子的时机。
2 注意孩子心理分析, 启动自我教育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之所以人与动物不同, 是因为人是一个能自我认识、自我改正和自我完善的实体, 开始进行自我修养的个人, 不仅是教育的客体, 而且也是教育的主体。即个人不仅是受社会教育, 而且以自己的努力来教育自己, 自我教育开辟了人的发展新的可能。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品德教育虽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然而, 它的中心依然是自我教育。没有自我教育, 就不可能有成功的品德教育。困难的是我们如何启动孩子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自我教育, 就是用一定的尺度来衡量自己。”因此, 交给孩子良好的品德尺度, 使孩子愿意衡量, 主动去衡量, 这便是孩子自我教育的启动。
2.1 爱是基础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 离开了情感, 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而教育情感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沟通交流。从关怀爱护入手, 消除“问题学生”的对立情绪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建立深厚的情谊。慢慢地, 双方有了共同的语言, 又有一个共同的愿望, 孩子就会愿意自我衡量。这是启动孩子自我教育的第一步。因此, 浓厚的情感、相互的信任, 十分重要, 不然会造成“把表扬当讽刺、把批评当刁难”的尴尬局面。那么怎样建立深厚的情感呢?
中外专家一致认为:爱是教育的前提,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同样, 要建立深厚的情感也需要爱。这里最有效是平等和谐的友爱, 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的爱。这是由“问题学生”特殊心理所决定的。“问题学生”往往对家长的好意也怀有戒备心理, 怀疑家长是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认为对我好只不过是为了控制我。因此需建立特殊的感情纽带来消除这种戒备心理。友爱——一种朋友式的爱——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与“问题学生”交朋友而产生的爱, 可以消除他们的戒备心理。
有一位教师连续三年教毕业班, 班中总有几位后进生。三年中, 他的每一次生日都不请亲戚朋友, 却邀请班中的教育对象共度, 使他们觉得老师的确视他们为朋友, 亲近感油然而生。在平时, 这位教师与这些后进生很接近, 还请他们到家作客, 无论什么时候, 他都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接待, 甚至和他们玩一会。当他有事时也特意和他们商量, 让他们帮助想办法出主意, 使他们觉得不仅是老师帮助自己, 自己也可以帮助老师, 从而产生自尊自信。在这种相互帮助的融洽氛围中建立了特殊感情纽带。当学生听说该教师要调走时, 学生竟挂出“老师, 你别走”“我们跪着求你别走”的标语。曾经是全校出了名的差生流着泪问:老师, 你不管我们了?这种特殊的情感让曾经的差生变化很大。
我们无论有多忙也应该与孩子多交流, 与孩子交朋友。只有你走进了孩子的心灵, 你才可能影响孩子, 品德教育才能启动。
2.2 榜样是尺子
读好书, 通过好书的熏陶, 找到良好的品德标准, 找到自我教育中赖以衡量的尺子。记得有一位儿童作家曾这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交朋友, 它能引渡你走出迷津, 看到一个比天空更广阔的世界。的确, 用好书可以引渡“问题学生”走出迷津, 这已被告不少有识之士的实践所证明。
某校有这么一个班, 面临毕业, 其中有四五个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班级的闯祸“大王”, 他们中有沉醉于武打小说不可自拔的;有迷恋于言情小说津津有味;也有在商店偷过东西的;在课堂上大吵大闹………他们的老师认识到要让这些学生发生质的变化, 重要的是要使之具有美好的精神世界, 于是他建立了“笛鸣书库”, 他把班上同学的书集中起来, 又从图书室借了几套好书, 组织学生阅读讨论。特意将几位后进生编在一个小组, 自己一起和他们读书讨论交流学习体会。一段时间后, 就发现他们也受到革命先辈勤奋学习、严守纪律的影响, 受到雷锋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教育, 受到了好少年的优秀事迹的激励。朱某曾经是沉醉于武打小说的学生, 在读好书活动影响下, 从“两耳不闻身边事, 一心只读武打书”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加入到做好事活动中。他还和另外几位后进生组织了敬老服务队, 为孤寡老人送米送菜、打扫卫生, 被评为“雷锋式好学生”。他们从好书中找到了良好品德的楷模, 找到了自我教育的尺度, 他们的品德在整体上得到优化, 这个班在短期内变成了一个优秀集体, 连续两个学期获得“优秀班集体”称号。这是一个极好的范例, 如果我们都能引导孩子读好书, 那么受益面不仅仅是“问题学生”, 而是每一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需要榜样。实践证明, 只要孩子获得良好的品德尺度, 并以爱的力量使他们愿意衡量、主动衡量, 那么他们的自我教育就得到了启动, 品德教育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
3 运用“期待效应”, 让孩子在参与中成长
3.1 期待:抓住“三大效应”
效应一:消除疑惧心态, 建立自尊自信。部分孩子的参与能力差, 是因为心理因素, 他们缺乏自信心, 害怕参与, 怕别人笑话, 长此以往, 能力越来越弱。期待者要多跟这些孩子谈其参与活动的有利条件。要帮助其发现固有而又没意识到的自身优势, 同时期待并帮助其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慢慢地, 使之对自己产生自信, 从而克服对参与活动的疑惧心态。
效应二:走出封闭世界, 激发参与欲望。有的孩子一直来沉湎于自己的小圈子里根本不知道参与者的乐趣, 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期待者就要巧妙地通过种种手段创设环境, 让他们投身其中, 并期待他们上场试一试, 一旦他们尝到了参与的甘甜, 他们就会走出封闭的自我世界, 个别孩子还会爆发出强烈的参与欲望。
效应三:强化参与意识, 培养主动习惯。对部分孩子来说, 有事让他们去做, 他们也是乐意的。但他们往往依赖于家长, 要由你布置内容, 由你分配任务。也就是说, 脑中缺少了一根主动的弦。期待者可以并暗示孩子“我们也有这样的本领”, 从而给孩子一种期待, 使之去模仿着做, 逐步变得主动起来。
3.2 期待:掌握五种方式
方式一:交往式期待。期待者在日常多与孩子一起活动, 与之交往。当孩子觉得期待者尊重自己, 便会信任期待者, 这时期待者就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某些能力, 就可以扬其所长, 避其所短。相互了解越深, 就必然增强彼此信赖感, 孩子就会对期待者言听计从了。
方式二:协商式期待。期待者在提出某项任务时要注意讲究民主作风, 让孩子参与想办法出主意, 以此激发孩子的责任心、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对孩子的建议要尽可能地加以采纳, 宁可在这基础上修改完善, 也不要图省事另起炉灶, 要让孩子觉得这是我设计的, 从而收到效果。
方式三;满足式期待。人都有各种自己的需求, 孩子们也常会提出种种要求。期待者要善于满足或帮助孩子达到合理要求, 要学会说“可以”。
方式四:授权式期待。期待者的职能不在于自己埋头苦干做了多少事, 而是如何让孩子担任主角。把工作的设计、布置、各项任务的落实, 及有关奖惩全部授予他们, 使其有权有责, 他们便会尽职尽责想方设法提高工作质量。
方式五:宽容式期待。期待者在孩子工作不尽人意时切莫责备, 而要给予宽容, 使其自己反思品味失败的滋味。然后在适当时候, 与其分析失败的原因及应汲取的教训, 告诉他“相信你下次一定能成功”。
总之, 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 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 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才能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才能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 并收到好的效果。
摘要:在品德教育中, 情感和意志是两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要真正落实这两个环节就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把握最佳教育时机, 注重孩子心理分析, 启动自我教育。教育是心与心的交流, 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 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才能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 才能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对症下药, 教育才有可能收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品德教育,教育时机,自我教育,期待效应
参考文献
[1]李道明.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自我价值的认识与实践[J].教育探索, 2006 (9) .
[2]龚艺华.试论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培育[J].教育科学研究, 2007 (5) .
[3]王玉花.引导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J].教育探索, 2005 (9) .
教育交流 篇11
[关键词] 交流与表达;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资勘类高职教育交流与表达课程的实践研究。
G712.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 2 0 1 0 - 2 0 2 0 ) 》提出,职业教育必须提高学生的五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等等。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是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重要特征,也是当今大学生所应具备的一项核心职业能力。我们的“交流与表达”综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交流和沟通能力,这将直接影响着每一个学生自身的完善、社会实践生活的开展,并对学生今后的和职业生涯发展及社会关系的建立,起着重要极其重要的作用。
“交流与表达”课程的实践与研究,既满足了高职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需求,也符合学生渴望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的愿望。通过对我院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交流与表达”课程已得到学生的普遍认同,认为“很有必要”开设交流与表达课程的同学占
调查问卷人数的高达88.4%,认为没有必要开设的不到1%。由此可见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已深入广大同学内心。学生自身也意识到较强的交流与表达的能力是适应团队合作及用人单位条件的需要,也是复合型人才所应具备的基础条件之一。而思考、研究、探索如何上好“交流与表达”课程是摆在每个任课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笔者通过近几年课堂的思考与实践研究,初步体会到以下几个方法有助于提高“交流与表达”的教学质量。
一、博古通今,开拓视野,让学生想说。
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避免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就需要丰富的心灵世界,有感而发。通常来说,学生的对世界的认识、积累主要来自我们的书本和生活。
我们的书籍中包含了许多流芳千古、世代传诵的古今中外好文章、经典文学、思想,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博古通今,认识、了解世间百态,把眼光伸向更加广阔和深远的地方,扩展生活的宽度和广度。此外,还应启发学生把书本与身边的实际联系起来,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理解与体验文学作品与生活,如从《红楼梦》中描述了四大家族复杂的家族生活,学生把人物的交流、沟通与自己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联系起来;讲到《魏晋文学》时,学生通过自己对社会背景、“竹林七贤”的认识与了解,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格与道德,思考层次也得到了提升。
要拥有丰富的素材,仅仅靠书本是不够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还要培养学生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学会全面地、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拥有多姿多彩的生活经历和丰富情感体验,自己去感受和思考自然、社会和人生。鼓励学生观察家庭、学校、社会中发生的新鲜事、热点事件,收看电视新闻、查阅网络新闻,“国事家事事事关心”,在报刊、杂志、图书中寻找奇闻逸事,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说想、述说他人、述说社会、述说生活。除了内容信息外,同时注重情感的表达,“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提高交流与表达的水平,激发学生一种想要表达的愿望。
二、激发兴趣,用好方法,让学生敢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波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使我们的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恰当、合适地表现出来,我们应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给予他们充分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上台锻炼自我。在我们的课堂上,充分鼓励、肯定学生,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法和四人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化被动为主动。
1、鼓励法
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交流与表达的能力普遍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学生主要来自农村,他们受到环境的局限,有一部分学生性格内向、腼腆、不善与人交流,尤其在公共场合说话的能力比较薄弱;而少数城市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意识强,与人交流能力欠缺;相当一部分同学沉迷网络或是游戏,不善交际、语言贫乏;很多学生还存在畏惧心理,害怕自己说的不对,被其它同学嘲笑。因此,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唤起他们的信心,增强其勇气,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需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充分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开口,只要你敢于迈上讲台,发表言论,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当学生表达不出时,教师要鼓励;当学生表达不完整时,教师要引导;当学生表达错误时,教师要和蔼;当学生表达出彩时,教师要表扬;当学生中出现嘲笑时,教师要阻止。教师要具有亲和力,鼓励学生,细心呵护保护好每一个学生表达的乐趣、积极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表达的乐趣。
对于一些较为内向、心理素质较差、口头表达能力特别欠缺的学生,我们不能遗忘他们,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注,只要学生开口讲出来,不管正确与否,教师首先要表扬他的勇敢,再点出他的不足,引导其改正,多发现他们的优点与进步,给予他们最热情的赞扬,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表达的成就感。
2、情景教学法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我们的情景教学法就是与时俱进,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够高,文化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但是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点,精力旺盛、动手能力强、活泼好动、喜欢参与,情景教学法能最大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endprint
情景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结合教学内容,准备的情景要适合学生扮演,还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自导、自演成小品,如蔺相如斥秦、邱吉尔的战前演讲动员、周恩来的万隆发言等等生动的历史事例,我们要充分地相信學生,让学生大胆尝试,把课堂的主体权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发挥创造的平台,自己起主导作用。
高职类的学生对自己的求职都较为敏感,迫切地想要了解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适应需求,对“自我介绍”、“演讲”、“招聘与竞聘”进行了课堂情景模拟,课前让学生收集素材,在课堂上学生分别扮演招聘主管和应聘人员等,体会应聘人员如何推销自己,进行自我介绍,竞聘演讲,并在此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语气、神态。学生平时还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模仿,模拟生活中的训练。模拟过程中还可以互换角色、 交替练习。角色互换,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了解他人的需求,理解他人的心理,体验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行为,更利于双方之间的沟通,提升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
3、四人小组讨论法
情景模拟法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仍然不能保证每个学生开口说话,表达自己观点。不是所有学生都有勇气登上讲台,面对全班同学发言、演讲,他有意愿、有想法,但最终还是因勇气不足不能面对公众发言。这时四人小组就是他很好的发挥舞台,我们的课堂把每4人分为一个小组,组织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或是话题开展讨论,每个小组成员自主开动脑筋,自主分析、在小组内部讨论、归纳、总结,最后由一名学生代表本小组发言。小组人数较少,相互之间相对熟悉,在这个小范围内每个学生更容易克服胆怯心理,畅所欲言。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能帮助更多的同学建立表达的自信心。
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四人小组讨论法,引导他们主动地参加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自己去看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自学方法,探索知识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另一方面,一个人的想象力、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并且容易受习惯方式的影响,对问题的思考可能存在不全面的地方,思考问题扩展不开,而四人小组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消除思维定势的不良影响,突破思维定格局势,启发学生的新思维、新方法,在相互对话交流过程中,思考、交流、探讨、不断更正、发展、深化自己的认识,最终达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加深理解的作用。教师设计的问题与话题既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又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围绕话题有话可说,能各抒己见。如在讨论大学生的爱情观时,一个小组中有些学生认为爱情是高于一切的,是不被任何世俗所阻碍的,理智应让位于情感,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理智比感情更重要。学生在讨论中既有立论,又有驳论,有理有据,既自圆其说,又针锋相对,精彩纷呈,每个同学都有机会阐释自己的观点。
除了课堂的提问以外,我们还可以给四人小组安排适当的课外延伸拓展练习,给出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的参考书目,促使学生自主分工去查阅、整理、分析资料,以合作的方式用演讲、论文、情景展示等多种方式汇报自己所在小组的成果。这些都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组织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实践表明,通过我们的努力,超过85%的同学增加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当众说话的胆量、提高了当众说话的能力,由不敢说、不想说变为敢说、想说、并自主培养后续学习课程的兴趣。
三、教以方法,授以技巧,让学生会说。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任务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尤其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是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讲授的内容,在互联网上基本都能查阅到,“百度”无所不知,如何正确合理地认识使用网络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周边的资源与环境,是我们急需思考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纯粹的讲授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重要是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只强调知识的学习而不重视学习方法,只精讲几篇名著、文选,背诵一些教科书上的知识,不提炼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把知识和记忆转化为应用能力,靠我们有限的课堂是不可能把交流与表达学好,也不能适应今后的人生道路的发展。英国教育家洛克也指出:“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是在于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于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1] 。
我们需有意识的教授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才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目的。我们的课堂需加强学习方法的传授,突出学习的重点、难点,理顺学生的学习思路,并时常作示范性学习,让学生在有目的、有计划的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意识、方法与能力,懂得学习方法,学会学习,并且加以运用。而且熟能生巧,我们的各种技能技巧都是在反复使用过程中得到提高的。“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2]。在我院的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开设过“交流与表达”课程的学生中,92%的人认为学习这门课以后,会有意识地在与人交流时注意“说话中听”,并有意识地去使用更加有效、合适的交流表达方式、方法,寻找学习的方法,将学习的方式方法,形成一种思维方式,运用于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唯有时常强化训练,掌握交流与表达的方法,有意识地加以巩固,将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让学生在训练中巩固方法和技能,学生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提高自学能力,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能够到‘行的地步,才算具有了这种生活的能力”[3] 。
“交流与表达”是信息与情感的传递,本课程使学生能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具备较好的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及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本门课程开设的时间还不是很长,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改善,是一块急需我们不断探索发现的领地,我们还要积极去摸索和寻找更科学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英]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175。
[2]吕叔湘,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52—53。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89。
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究 篇12
2009年5月6日, 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发表, 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定位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试区域, 努力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实施先行先试政策, 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高层次迈进。在此历史背景下, 闽台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 本文重点关注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诸多问题。
一、闽台职业院校领导交流
举办“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2007年12月04日, 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在福州举行, 来自海峡两岸107所职业院校的校长参加, 围绕“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前瞻”“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三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据了解, 近年来闽台教育交流频繁, 2000年以来, 来闽访问的台湾地区教育界人士近8000人次。2000年至2007年期间, 福建省教育系统有600多批、1600多人次赴台讲学, 开展合作交流、学术交流等活动。2007年, 教育厅组织了三批职业教育代表团赴台访问。高教院校领导交流先行先试, 签署相关合作交流协议, 带动闽台院校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等各对应团体进行沟通, 进而交流与合作。
二、闽台职业院校学生交流
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2002年开始举办, 至今共举办12届, 闽台职业院校学生较少参加, 主要是普通高校学生参与。辩论赛的成功举办, 促进两岸大学生的了解和沟通, 增进友谊和感情。举办“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创办于2006年, 以篮球为载体, 以运动为媒介, 为两岸大学生加强沟通与交流建立了友谊的桥梁。闽台职业院校学生组队参加比赛, 篮球比赛已成为两岸高校影响力较大的一项重要赛事, 促进两岸高等教育交流, 促进两岸大学生思想、感情和文化交流, 增进两岸大学生的互信、了解和友谊。
“学生辩论赛”“篮球赛”等闽台高教院校学生间的各种文艺、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 促进闽台大学生之间, 部分带队领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使闽台各院校间从认识、相识到相知, 部分院校间结成兄弟、姐妹院校, 从而进一步深化交流与合作。
三、闽台职业院校科技和文化交流
邀请台湾地区专家来闽讲学。2013年8月, 台湾兰阳技术学院院长林江龙教授等专家受邀到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讲学, 福建职业院校选派教师赴台开展项目交流。2014年4月,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完成“闽台协作构件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 该项目获2014年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独具闽台特色的茶文化交流。2014年11月, 由天福集团与漳州科技学院联合主办的“天福杯海峡两岸名茶邀请赛”在漳州科技学院隆重举行, 两岸500多位茶农欢聚一堂, 赛茶、品茗、用餐、谈心、颁奖, 穿插文娱演出, 丰富多彩, 庆祝新一届茶王的诞生。
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交流合作
继续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 涉及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2014年,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完成“闽台协作构件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对于高职教育的教学体系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闽台高职院校继续教育交流合作刚起步, 有待今后共同努力, 主要原因是台湾地区严格控制大陆人在台就业, 两岸职业资格证书无法通用, 无法互认。
五、高职院校间人员交流合作
拓展交流渠道, 建立长效的闽台高职院校交流互动机制。分期分批组织职业院校领导赴台访问, 实地考察学习台湾地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体制、教学和管理方法。邀请台湾地区职业院校领导、教师和研究人员到福建交流、讲学和开展科研, 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此方面作出很大的努力, 取得初步成效。自2011年以来, 与台湾地区多所职业院校先后多次互派教师参观访问、交流学习。2014年1月, 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地区高职院校合作编写教材, 双方教师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 针对教材编写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通过交流与合作, 双方取长补短, 强强联合, 既促成教学内容的契合, 又建构教学方法的互通机制。
六、闽台高职教育合作办学
探索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模式。2009年, 启动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研究闽台职业教育资源的互补性, 引进台湾优质教育资源, 开展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培养研究生项目, 聘请台湾地区职业教育的知名教授、研究人员来福建高职院校担任研究生导师, 讲授相关课程, 共同指导学术研究和撰写学术论文。早在2009年, 福建就有多所院校开展闽台合作办学项目。如闽江学院、武夷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等。本科学制4年, 普遍采用“3+1”“2+2”模式, 专科学制3年, 采用“2+1”模式。学生前段在闽读书, 后段在台读书, 学分互认。这些合作项目比较成功, 多年来一直实行, 现在已经是新常态。
七、闽台高职教育学分、学历互认
2014年4月18日, 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宣布新承认18所大陆地区高等教育机构的学历, 目前承认名单已达129所。所承认学历的大学以综合大学为主, 福建省53所高职院校均未在这129所承认学历的名单中。为进一步推动两岸教育领域的全面合作, 2006年3月, 大陆单方面宣布承认台湾地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准的台湾地区高等学校的学历。闽台高职教育学历互认处于单方面状态, 闽承认台而台不承认闽。闽高职院校招收“2+1”学生, 即前两年在闽就读, 后一年在台就读, 闽承认在台就读的学分, 因而发放毕业证书。
八、台资企业在闽创办职业院校
2007年, 台资企业天福集团出资人民币2.5亿元创办民办高校漳州天福茶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突出茶的特色, 重点培养实用型的高等技术和管理人才。2012年3月经过教育部专家组检查后更名为漳州科技职业学院。2007年以来, 职业学院作为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为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做出重要的贡献。
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 在以上八个方面已经取得进展, 并且不断深化交流与合作, 成为闽台职业教育院校新常态, 成为闽台交流合作的亮点。陆生赴台就学自2009年开放以来, 数量逐年增加。交流与合作重在往来, 有往而无来, 非礼也。台生赴陆就学亦由来已久, 但是台生普遍选择知名度高的研究型学校, 如厦门大学。然而, 陆生赴台就学无法改善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过剩的状况, 与台生赴陆就学一样, 即使台当局未放开顶尖学校, 陆生普遍选择竞争力较强的院校。近五年来, 台湾地区竞争力较弱的高等院校出现招不到学生的问题, 而且越来越严重, 部分学院甚至整个系、整个专业停办, 原因是招不到学生维持运营。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资源过剩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契机, 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将成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的亮点。从整体来看, 台湾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资源过剩, 福建省高职院校教师资源不足, 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 闽台教育资源互补达到双赢的局面。但是, 实际操作并不容易, 存在诸多问题和实际困难。主要有:相当多的台湾地区高校教师对福建不了解, 不愿意赴闽就业。福建省53所高职院校中, 公办院校对台湾地区高校教师吸引力较大, 但是由于事业单位编制问题, 需要政府相关单位出台政策, 用于招聘台湾地区高校教师。民办高职院校的待遇难以满足台湾地区高校教师的需求。
2009年, 福建省教育厅启动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闽校与台企深度合作将成为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的亮点。进一步覆盖福建省全部高职院校和大部分在闽台资企业, 促进闽校与台企深度合作, 福建省高职院校应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内容, 适应台资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本地化的需求。一方面, 高职院校设立实践教学周, 聘请台资企业技术人员来校讲课, 另一方面, 安排学生到台资企业参观、学习, 由企业技术人员亲自指导。通过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两个环节与台资企业紧密合作, 促进高职院校课程改革,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及时更新课程内容。这些过程同时使高职院校教师更新知识, 掌握新的专业技能, 提高教学和技术水平。
纵观闽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现状, 政府政策支持, 闽校台校积极推动, 交流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 不仅有深度, 而且有广度, 对全国来说, 大部分政策是先行先试, 具有带动效应。笔者认为, 新形势下应重点推动台高校教师赴闽就业, 闽校与在闽台资企业深度合作。
参考文献
[1]杨辉.研究与比较: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2]谭世贵, 华世佳, 龙腾.大力开展琼台高校合作促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25 (1) .
[3]李红, 林华东.福建地方本科院校与台湾高等教育交流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 (6) .
[4]王长旺.深化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12 (2) .
【教育交流】推荐阅读:
交流与教育06-26
留学教育交流08-25
教育交流活动12-03
国际教育交流论文09-30
中俄教育交流研究12-24
省教育工作会议交流07-09
3小班化教育交流新昌-小班化教育07-04
教育督导交流主持词09-06
教育科研大会交流报告01-08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交流发言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