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2024-10-16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精选12篇)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篇1

1 问题的提出

对于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现状, 一般学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自然环境恶劣。在我国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 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大多十分恶劣, 都存在交通不便, 自然灾害频繁等不利因素, 如青藏高原高寒缺氧,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 西南地区大面积岩溶地区土质恶劣等等。这些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天因素。

(2) 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落后。据估算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公路里程数每提高一个百分点, 人均GDP增长率提高0.82个百分点。但目前西部地区交通设施存在“两低、两差、两不足”的突出问题。“两低”:一是路网密度低, 二是通达水平低;“两差”:一是道路等级、质量差, 二是出海条件差;“两不足”:一是建设资金不足, 二是自身发展能力不足。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3) 科技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由于历史的原因, 民族地区科技文化水平较低, 西部民族地区技术进步对经济进步的影响所占比重较低。由于文化教育落后, 造成了劳动者素质相对低下, 阻碍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入, 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低水平、低效益上循环。

(4) 产业结构不合理, 调整难度大。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边远地区, 社会发育程度相对滞后, 地方经济以传统的农牧业为主, 工业以初加工为主, 第三产业有所发展。而这种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现状又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也导致了吸引外部资金的动力不足。因此, 正在陷入“积累资金不足、技术进步缓慢、劳动生产率低下、居民收入水平低下、资金供给能力不足”的不良循环之中。

(5) 经济活动中短期行为严重。“资源换增长”的模式依然存在。很多地方衡量业绩的惟一标准, 就是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为指标, 用土地和优惠政策招商引资, 优先选择做那些比较能够“急功近利”的事情。

2 制度的概念及作用

美国经济学家诺斯认为,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变换的激励结构”。美国学者舒尔茨也将制度定义为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及经济行为的规则。

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 制度作为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 它能极大地影响经济增长与发展。一般而言, 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应的制度安排, 只有在合理的制度安排下, 各种投入要素才能充分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

合理的制度安排对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制度安排的直接作用。制度作为政府管理辖区内各项事务的无形工具, 其发生作用反映的正是政府本身的意志。当代经济学认为, 政府的功能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 政府以公开、公平、公正的特征, 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 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帮助社会中分散的个人或团体, 降低沟通协调的信息成本。制度安排是支配经济组织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 其作用对象可能包括个人、一批自愿合作在一起的团体或者政府。

(2) 制度安排的间接作用。即在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 通过非制度性因素控制经济增长方式。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 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制度如家庭、企业、工会、医院、大学、政府、货币、期货市场等等。相反, 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就是不正式的制度安排的例子。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最重要的制度安排。成功的意识形态可以通过给个人或团体提供有选择的激励来实现节约制度成本这一功能。

3 民族地区制度落后的表现及对经济影响的深层次分析

(1) 小农意识根深蒂固, 市场观念淡漠。

西部民族地区作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传统文化积淀深厚, 农耕文明影响较深。正是受到几千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 西部民族地区普遍商品意识差, 造成了人们市场观念、契约意识的缺乏。加上少数民族长期形成的与原始宗教文化、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等相适应的价值观、财富观、消费观和生产、生活方式, 使得民族地区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 面临着比内地汉族聚居地区更大的发展阻力和障碍。还有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过多地消耗了并不丰富的社会财富, 制约了扩大再生产能力, 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 信心不足, 依赖性强, 发展意识差。

由于长期不能摆脱贫困, 而且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 使民族地区对自身经济的振兴信心不足, 依赖国家, 不敢发展, 使自己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而一味向上伸手。依靠外援, 坐等补贴, 不仅使大量中央财政补贴起不到“造血功能”, 而且随着国家财政补贴的逐年递增, 一部分人的进取心反而下降, 依赖性增强。

(3) 市场体系不健全, 发育程度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大小和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市场发育的程度。由于历史的、自然的和政策导向上的原因, 我国民族地区市场化程度低、进程缓慢, 以致生产要素难以得到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资源难以得到最佳配置, 从而使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市场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尽管商品市场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其二是西部地区市场主体发育缓慢, 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落后, 设备陈旧, 进入市场困难重重。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民族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

(4)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制度主义认为, 虽然技术自身的演进对经济起着重大的影响, 是不可选择的, 但技术演进的速度是可以选择的。即相应的制度安排可以延缓或加速这一进程。新中国成立之后, 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的科研进行了大量投入, 使西部民族地区技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 西部民族地区技术进步的整体水平又落后于东部, 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的大前提分析, 不难看出更深层的原因仍然是西部民族地区促进技术进步的相应制度安排滞后。由此可见, 西部民族地区技术进步的整体水平落后并不是简单的投入问题, 而是西部民族地区相应的制度安排始终落后于东部地区, 进而延缓了技术进步的速度, 技术进步的整体水平滞后发展又严重制约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

(5) 市场化与对外开放程度低。

市场化与开放程度, 这反映了经济增长制度环境的变化。我国改革的渐进性决定了市场化进程和开放程度具有渐进性质。市场化程度作为制度变量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由两方面决定:一方面市场化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从而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就决定了不同区域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另一方面市场化程度提高可以加速要素流动, 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市场化层次的区域因要素吸纳能力的差异而不同。

4 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对策

(1) 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

马克思主义认为, 决定事物发展变化的因素是内因, 而外因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事物的发展变化起促进或阻碍的作用。虽然当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但国家的扶持和先进地区的帮助只能从外部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 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民族地区要摆脱经济文化的滞后状况, 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必须从改造自身入手, 从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入手, 调动人的积极性, 从而激发活力, 形成一整套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 变“输血”为“造血”, 这是“治本”。而“治本”的关键应该在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素质, 转变他们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传统观念。

(2) 调整所有制结构。

西部地区所有制结构调整的滞后, 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也严重阻碍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存在着多层次性, 不同层次生产力有着自己发展的不同空间, 原有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难以适应西部民族地区不同层次生产力发展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一发展规律, 调整所有制结构, 实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

西部民族地区所有制结构的制度调整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和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相结合, 国有经济自身也要进行制度创新。调整所有制结构需切实实施“抓大放小”方针, 因地制宜, 采取多种形式, 放活大批国有小型企业;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和领域;国有企业自身企业制度要进行创新, 需根据《公司法》的要求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西部民族地区国有企业应结合企业技术改造, 扩大规模时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金, 朝多元化投资主体和混合所有制方向发展。二是依靠逐步壮大的各种非国有、非公有制的经济成份, 突破传统所有制的制度框架, 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信息与政策引导, 为非公有制的发展积累资本, 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类人才的培训提供有效支持, 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合力。三是和西部民族地区进一步扩大开放相结合。西部民族地区要发挥诸多要素价格相对低廉和颇具潜能的庞大存量资本的有利条件, 用好用足国家的政策, 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国外、区外的开放, 引进资金和技术, 加快所有制结构调整。

(3) 构建促进技术进步的相应制度。

目前民族地区地理区位、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条件与东部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在知识经济时代来到的今天, 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稀缺资源要素价格明显上升。因此, 西部民族地区在宏观制度环境层面, 需要建立一种更有激励效应的产权制度。民族地区应在经济运行中主动打破行业垄断, 吸引外来投资者、高技术的拥有者参与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 以多种方式的产权联合共同开发西部落后的民族地区。在微观的制度环境里要相继安排具体的各种有利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制度, 重奖有功科学技术人员, 在高技术产业中推行股权奖励制度、产学研相合、人力资源作为资本入股等。在注重对民族地区进行大量投入的同时, 更注重投入的效率, 从宏观到微观积极构建促进技术进步的相应制度。

科技的发展可以导致生产的重大突破, 同时会引起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方式、生产组织的变化。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增长离不开科技制度创新, 为此:①围绕支柱产业, 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重点找准符合本地的科技成果项目, 以“见效快、投资少、易推广、效益好”为原则, 通过集聚效应、扩散效应, 实现制度结构的创新和变革;②在科技推广上, 建立政府与科技部门启动, 企业与组织带动, 农户全面应用推广的“三步走”发展模式;③建立科技激励制度, 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多渠道引进人才, 完善用人机制。

(4) 健全市场体系。

现实情况表明, 迅速提高民族地区市场化程度, 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所以, 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基本构成要素上、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在资本市场方面, 应重点发展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为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提供直接融资;在劳动人才市场方面, 民族地区应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为本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成长提供条件;要取消劳动力和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 从法律上确认人力资本的个人所有权, 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在技术信息市场方面, 民族地区应依托该地区一些大中城市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技术成果转移中心等中介结构, 加强企业之间、企业和成果发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 促进技术成果交易快捷成功;以全国统一开放的大市场为基础, 促进西部市场与国内外市场的结合;大力加强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以便与全国各地市场信息的沟通、传递与交流以及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同时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 以提高西部城市生活环境质量, 为民族地区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硬环境, 从而弥补区位上的缺陷。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以制度变迁和演进为实质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是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结果。如果没有制度的深层次变革和根本性创新, 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是难以顺利实现的。我国东部地区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过程中, 除了要素投入以外, 关键还在于逐步建立了一系列较为发达、完善的市场体系及其“游戏规则”, 从而以相对稳定的制度保障了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作为经济欠发达且处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攻坚阶段中国西部民族地区, 现存制度结构运行效率不高, 正式制度流失严重, 非正式制度有较的生存和约束力, 整个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缺乏激励性的制度安排, 经济发展缺乏有效的制保障。因此, 制度就成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新一轮经济开发与增长的关键因素和内在变量。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区位因素也有资源禀赋因素, 既有资本因素也有劳动力和技术因素。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滞后, 是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想迅速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水平, 制度因素是发展的主动力。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制度因素

参考文献

[1][美]诺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16-27.

[2]杨皓然.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的理念及其借鉴意义[J].学术论坛, 2005, (1) .

[3]陈栋生.制度创新是加快中西部发展的主动力[J].经济研究参考, 2000, (2) .

[4]武源德.西部大开发需要迅速提高西部地区的市场成熟度[J].宏观经济研究, 2000, (3) .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篇2

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优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深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着力优化民族地区政策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更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作 者:包俊英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盟委统战部副部长刊 名: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THEORY RESEARCH OF UNITED FRONT年,卷(期):“”(1)分类号:F2关键词: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1-0134-03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后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却始终落后于其他地区,已经成为影响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在此机遇下,如何抓住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大力促进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一、市场经济为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

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将是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极好机遇,表现在:[1]

首先,市场经济将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民族地区大多具有丰厚的天然资源,然而少数民族却在资金、技术与市场信息方面较为贫乏,这种状况导致了民族地区长期以来虽然具有资源优势、却无法形成以资源为基础的经济社会较快发展。在实施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随着东部产业向西部的转移,资金、技术与信息也将随之大量涌入民族地区,形成以资源为主要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将获得快速的发展,但同时也要避免以低水平资源开发为主的高耗能、低产出项目的泛滥。

其次,市场经济还将拓展民族地区的市场规模。民族地区由于交通、人口、产业等各方面的限制因素,使得市场规模始终较为狭小,导致无法形成有效的资源与产品的流动性,阻碍了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市场经济的改造,民族地区市场将与全国统一市场连接,市场容量与基础设施将逐步改善,从而形成良好的市场基础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生产和竞争,不但会促进民族地区工、商业的发展,而且为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机遇。乡镇企业具有先天的市场特性,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竞争意识强烈、市场规模适度、产品容量比较大、分布领域比较广、经济社会效益较高。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既能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农牧区思维观念的更新,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参与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又能使大量的农牧民相对集中到城镇,靠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形成完全市场经济形态的集约化经营,朝国际市场进军,以此来大大改变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的规模和进程。市场经济还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兴起。但从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条件和发展趋势来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潜力、有特色、有优势,是能够以较低代价和较高的发展速度摆脱封闭落后,加快形成具有市场化经济特征的社会化体系,同时也是形成这种社会化体系的希望所在。

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使西部民族地区变成对外开放的的前沿阵地。[2]我国全方位开放战略的实施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我国五大民族自治区中,有四个自治区(内蒙、新疆、西藏、广西)和多民族聚住的云南省与十多个国家接壤,有20多个少数民族跨境而住,这些特点在我国全方位开放形势下,无疑将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从经济地理角度看,我国西部口岸的开通,以使西北民族地区从原来的“口袋底”变成了直接面对独联体、蒙古、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广阔外部世界的“口袋口”。西北民族地区不仅有了跻身国际经济大循环,均等参与竞争的机会,而且一下子从国际贸易大后方变成了前沿阵地。例如:1996年国务院比准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提出的“向西倾斜、东联西出,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战略,并给了八条优惠政策。至此,新疆经国家批准的进出口岸有九个,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

(二)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

市场经济虽然是机遇,但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由于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较为闭塞的市场环境中,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因而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必须会遇到重重困难。

首先是在市场环境、思想意识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较,这种差距的弥补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差距主要表现:(1)经济增长速度差距。1992年,东部增长速度大幅度超前于中西部,中西部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各为11.6%和9.2%,分别只有东部地区的63%和50%,发展速度上相对差距比八十年代又进一步扩大。(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距。由于地区差距扩大,使中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所占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总体经济份额进一步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4)乡镇企业发展差距。1993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中,东部占65%,中部占30.2%,西部仅占4.8%。[3]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思维方式落后,具有浓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极大地妨碍了市场经济开放性原则的贯彻,尤其不利于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造成了一方面市场缺资源,另一方面资源缺市场的状况并进而发展为恶性循环,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4]

其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调节的功能将减弱,国家的扶持力度虽然不断增加,但总体上将不再是主要的发展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管理、政策约束和宏观调控下,以市场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以市场为激励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经济运行模式。人们的思想意识,既可以推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又可阻碍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进步。应当看到,我国长期的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和建国后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许多观念与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特别是民族地区除上述制约因素外,还有轻商、歧商和贱商的传统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旧的传统观念虽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经营中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观念仍然淡薄。[5]

nlc202309011552

再次,民族地区人们的市场意识、营销手段等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民族地区加强培养广大农牧民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并鼓励广大农牧民进行营销手段创新。

二、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发展的优势。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大多位于我国广袤的西南地区。民族地区相比于东部沿海地区而言,也有其发展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厚的天然资源,包括有色金属、天然气、煤等自然资源、水力资源与旅游资源;此外,民族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明显低于东部沿海,因此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是一大优势。市场经济的发展为西部民族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供了有利条件。[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对西部资源的探测和开发投入了大量资金,建成了很多大型项目,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受到资金、技术、交通、管理等方面的不足,民族地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以及经济效益水平不高,又没有把巨大的资源潜力转化为经济优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可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某种契机。资源配置将进一步市场化,打破了原来区域间的分割和地区间的垄断,使原先存在着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各不相同的地区能够加强横向联系,为此将增强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实力。

二是具有区位优势。一方面民族地区的土地价格要远低于东部沿海,另一方面,从地区位置上来看,民族地区大多位于沿江、沿边,区位优势也较为明显。我国五大自治区中的内蒙、新疆、西藏、广西及多民族聚住的云南省与十多个国家接壤,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这些特点在我国全方位开放新形势下,将形成巨大的经济优势。[7]

三是政策优势。对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一直是党的基本民族政策。包括财政支持、产业政策支持、税收扶持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也是民族地区的优势之一。为了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尽快制定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和规划,从现在起就应在产业政策、财政、金融、外贸等方面全面向民族地区倾斜,实行比特区还“特”的经济政策,从根本上改变少数民族地区依靠初加工和卖资源为生的经济格局,加快民族地区工业化的速度,使新疆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能够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同步进入小康。[8]

(二)发展的劣势。

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表现为:一是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投资能力不足,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民族地区在道路交通、水电气配套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以及在金融、医院、教育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使得这些地区对于高附加值产业缺乏吸引力;二是政府服务能力不到位,发展市场经济对民族地区的政府服务能力、服务态度有一定要求,如果当地政府服务能力不足、服务态度不佳,依然抱持着“官本位”的思想,甚至人为设置审批关卡、潜规则众多,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三是劳动力素质不高与物流成本增加也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虽然劳动力成本低廉,但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特别是技能型、管理型人才十分缺乏,加上道路基础设施不发达,使得企业产品辐射能力降低,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9]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对策

(一)把发展的思想摆在第一位。

从发展市场经济的角度考虑,最可能形成阻碍的就是人们的思想。尤其对于民族地区而言,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更加习惯于计划调整经济社会发展,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转变这种习惯,要让人们参与竞争、在竞争中形成市场主体。因此改变“小富即安”、“求稳怕乱”的思想,改变“等靠要”的计划思维,从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良好发展的思维出发,大力推动市场经济建设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思想。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市场经济的实行也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尤其对于民族地区而言,在市场基础环境方面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甚至不如中部地区,这方面的差距必须在依靠国家政策扶持的基础上,充分激发自身的积极性,因此国家的政策扶持不仅不能减少、反而要继续加大,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近年来国家还针对各民族省区制定实施了相应的扶持政策。2007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进行了全面的部署。2008年以来,国务院又陆续制定出台了促进西藏、宁夏、青海等省藏区、广西、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也在制定之中。[10]在经济、法律、民族、扶贫等各方面政策相结合之下,民族地区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之后,国家的政策可以转向某些特定领域,而在普遍扶持方面可以转为主要依靠地方政策扶持。

(三)多渠道增加筹资方式。

资金的缺乏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也是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首要困难之一。解决资金缺乏的方法,就是广开资金筹集渠道,具体而言,一是依靠国家财政支持、二是发掘地方财力、三是广泛启动民间融资。通过完善股份制的筹资渠道,将民族地区的民间资本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来,不仅可以改善民生、提高少数民族居民收入,而且将少数民族融入到民族地区发展的事业中来,又激发了他们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有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四)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市场经济的载体,也是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主要基础建设。市场体系的培育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市场法制、专业市场、市场环境、配套措施等等。法制、环境与措施是市场体系的软件建设,而专业市场则是硬件建设,在当前民族地区的发展条件下,优先发展硬件尤为重要。根据民族地区的特色,应当加快开发面向全国的开放性专业市场,如畜牧业市场、农产品市场、资源矿业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建设将推动市场软环境的不断调整完善。

nlc202309011552

(五)进一步完善法制环境。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的市场行为都将纳入法制的“囚笼”之中,不允许脱法行为的存在。只有在法制的约束下,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基础作用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这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本质区别之一。因此依靠市场经济来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首先完善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法制环境。要通过逐步出台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加强民族地区的法制环境建设,在此基础上,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出台相应的条例、法规等,逐步完善民族地区市场法制环境。经济自治权的实质是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自治地方基本经济权限的划分,是国家经济利益和各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利益的协调和平衡。具体详细划分中央或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自治地方基本经济权限的工作,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就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看,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基本经济权限处于较大的变化和发展之中。[11]

(六)依靠科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民族地区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必须把依靠加快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与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民族地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全球战略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稳步推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中央和东部要继续从各方面给予支持,积极促进民族地区与港澳地区合作,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12]民族地区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但发展经济不能以资源的破坏性开发与环境的恶化为代价。发展资源型经济,必须以民族地区的长期良性循环发展为基础,探索依靠科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资源深加工、发展高附加值资源产业的路径。要逐步淘汰高耗能、低附加值、环境破坏严重的产业,尤其引导外资投向资源的深加工利用,并由此带动技术引进。

(七)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民族地区输送了大量各级各类优秀人才,为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以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少数民族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特别是民族高等教育,进一步培养适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精英型人才。培养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应用型、精英型人才是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13]针对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的问题,要加大对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力度,尤其是培养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管理人才,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民族地区人才短缺的问题。同时要依靠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技术转移、订单培养等方式来形成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循环体系。

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繁荣的重要工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全方位改革步伐,必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大飞跃。

参考文献:

[1]魏峻表:《浅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问题》[J].《天山学刊》1994年第1期。

[2]郭华:《市场经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3]侯长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新疆社会经济》1995年第5期。

[4]蒋红、王传发:《市场经济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初探》[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5]李竹青:《民族地区发展市场经济的思考》[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3期。

[6]郭华:《市场经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7]郭华:《市场经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加速发展》[J].《青海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8]侯长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新疆社会经济》1995年第5期。

[9]陈雷:《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繁荣[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第3期。

[10]魏后凯、成艾华、张冬梅:《中央扶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11]匡爱民:《民族自治地方经济自治权及其行使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12]顾华祥:《关于加快民族地区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3]土登、耿亚军、汪卫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应用型、精英型人才培养必要性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

[14]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J],2009年。

[15]马江:《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6]冯等田、何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J].《兰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7]张细移:《制约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第8期。

[18]奂平清:《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篇4

一、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状况

我国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力度在不同的民族地区有差异, 这种状况对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利。

1.贷款占存款的比重不一。

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金融支持弱化问题集中表现为贷款占存款的比重呈弱化趋势, 这在全国的五大民族自治区都有一定的共性表现。见下表:

注:上表数据是根据五个自治区统计局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计算得出的。

2.金融存款上存比例不断提高。

通常, 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必须按其存款总额的6%向中央银行缴纳存款准备金, 并留足2%左右的备付金, 剩下的92%的存款即可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 而邮政储蓄只需留足2%左右的备付金。对于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发放贷款后的富余资金以及邮政储蓄资金, 则通过商业银行的系统内资金市场上存, 或通过中央银行的资金市场上存, 上存资金的数值比例等于总比例数减去贷款比例数和存款准备金比例数以及备付金比例数。从民族地区贷款占存款的比例数据不难发现, 民族地区的金融存款上存外流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如广西壮族自治区, 1999年的上存外流资金只占存款总额的6%, 但到2003年, 上存外流资金占存款总额的比例已上升到19%。同样, 西藏自治区上存外流资金的比例由1999年的45%上升到2002年的4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则由1999年的2%上升到2002年的13%, 宁夏回族自治区由占用外来资金发展为上存资金, 到2003年, 上存外流资金的比例达到1%。

3.金融信贷的供给渠道比较单一。

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信贷供给主要来源于国有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曾经是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信贷供给的主渠道, 在计划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 向民族地区投入了大量的信贷资金, 但近几年来, 国有商业银行制定了一系列信贷调整政策, 如上收贷款审批权限, 信贷投放向大行业、大企业倾斜, 优先满足大中城市的信贷需求, 层层制定分行业、分地域、分客户的信贷退出计划等, 每一项信贷政策的实施, 都给民族地区带来了“贷款难”的问题。信用合作社也曾是民族地区信贷供给的重要渠道, 但民族地区的信用合作社大都面临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坏帐损失与日俱增、经营效益持续下降和金融资源总量不足等深层次问题, 发放贷款的积极性和潜力十分有限、“惜贷”“惧贷”现象也日益严重。政策性银行是民族地区弱势经济群体获取信贷资金的重要渠道, 由于存在着政策性信贷商业化经营问题, 如民族地区的重点高中、中心医院、电力企业单位往往是商业性贷款的首选投向, 但这些单位却成为扶贫贷款的投向, 这不但使真正需要扶持的对象难以获取贷款, 而且还挤占了商业性贷款的发放空间, 使民族地区能够获取的贷款总规模减少。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退出, 信用合作社的“惜贷”“惧贷”, 以及政策性银行商业化经营问题, 加上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速度缓慢, 民族地区金融信贷的供给渠道呈越来越窄的趋势。

二、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的原因

1.经济质量不高, 金融信贷缺乏应有的偿还基础。

金融信贷是以偿还为条件的资金借贷行为, 贷款能不能如期偿还, 首先取决于借款人使用贷款后能不能取得预期效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通则》, 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发放贷款必须遵循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管理原则, 借款人必须满足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发展有前景的基本贷款条件。但是, 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 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低积累的循环发展状态, 经济运行缺乏特色支柱产业的有效支撑, 体现在微观层面上, 经济发展呈现出“低起点、小而全、多重复”的特征, 众多的企业未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管理水平低、科技含量低、集约化程度低, 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普遍不强, 经济效益普遍较差, 这与《贷款通则》和贷款发放所要求的基本条件存在较大差距, 是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众多的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根本原因所在。

2.信用环境不良, 金融信贷缺乏应有的诚信保证。

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 对扶贫资金、财政转移资金、贷款转资本金等政策性资金较为熟悉, 并形成了传统的资金筹措观念, 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使用的有偿性缺乏深刻的认识, 资金筹措行为普遍短期化, 只管借不管还的思想在一些政府部门、企业和居民个人中广泛存在, 社会信用观念淡薄, 借款人逃避银行的资金监管、赖帐不还、逃债甚至废债等失信行为较为普遍, 同时, 由于对失信行为没有建立必要的惩治机制, 不少借款人还存在借款不还无所谓的侥幸心理。由于存在较为严重的信用缺失问题, 信用环境不良给民族地区的金融信贷带来了较高的运行成本和坏帐损失风险, 金融部门自然不会轻易发放贷款, 这是银行和信用社“惜贷”的重要症结所在。

3.法制建设滞后, 金融债权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市场经济条件下, 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由于贷款的发放在先、偿还在后, 违约方往往是借款人, 因此, 金融债权的保护需要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但是, 民族地区民主法制建设较为落后。尽管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维护金融债权的法律法规, 但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却难以落到实处, 银行和信用社维护债权的行为难以得到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政府官员干扰执法和执法部门以权谋私等现象时有发生, 金融案件受理难、判决难、执行难的现象较为普遍, 金融部门维护债权的结果往往是诉讼的多、实际收回贷款的少。由于金融债权难以得到法律的应有保护, 金融信贷就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法律安全保障问题, 这是银行和信用社“惧贷”的关键症结所在。

4.政策引导不力, 金融资源缺乏必要的内聚机制。

市场经济条件下, 金融信贷的配置已由过去的计划投资、信贷规模的下达和额度的管理, 改变为存贷持均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金融存款资源成为贷款发放的资金保证。面对金融存款上存等金融资源外流问题, 民族地区显得有些熟视无睹, 或力不从心, 没有认真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资源的外流问题。尽管金融资源的外流有其客观的金融改革背景, 但金融改革政策的制定却给民族地区留有较大的能动空间, 民族地区应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对策, 对微观金融运行加以引导, 建立起金融资源的内聚机制,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金融资源的外流。

三、加快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支持对策

1. 宏观金融政策的有效支持

对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有效金融支持, 首先需要宏观金融政策的倾斜, 制定适合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情况的宏观金融政策, 其核心是制定宏观金融差别政策, 使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能够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 促进其迅速发展。

(1) 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

在现阶段,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仍然是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金融机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活动进行调控。通过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 使发达地区的资金通过中央银行的调节流入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目前, 中国人民银行的分行已经按经济区划设置, 这就为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政策奠定了基础。因此, 可考虑给每个区域的人民银行分行一定的准备金浮动权和再贷款权, 允许其根据本区域经济金融的发展来确定一个比较适当的准备金率和发放一定数量的再贷款, 从而起到支持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 实行差别利率政策

在现阶段可采用差别利率政策, 以引导资金向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流动。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具体情况, 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实行不同于发达地区的贷款利率, 使利率水平与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相适应。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实现之后, 对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差别利率政策可采取新的形式, 国家可考虑采取财政贴息的方式弥补金融机构在贷款利率上的损失。

(3) 实行差别金融管理政策

一般来说, 金融机构的数量与资金流动量呈正比例变化, 随着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 带来资金随之增加, 可以加快资金流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的资金流入。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可实行有别于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设置管理办法, 例如适当降低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设置区域性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资本金、营运规模等方面的要求, 大力促进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各类金融机构的发展, 并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设立区域性商业银行, 提高金融效率。可以允许私人入股银行。在我国加入WTO以后,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进一步扩大, 将有更多的外资银行进入我国。要积极引导外资银行向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发展, 可参照国外做法采取一些优惠措施鼓励外资银行进入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 以便使其在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2. 商业银行的有效支持

(1) 集中力量、突出重点

首先是重点地区。在现阶段来看重点地区应当是一些发展极和次级规模的非省会中心城市。所谓发展极, 实际上是一些经济活动中心, 当一些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或城市, 并以较快速度率先发展时, 就形成了发展极。发展极所形成的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 不仅自身迅速增长, 而且还可以带动相邻地区共同发展。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具有一批中心城市, 已经形成了许多发展极。这些发展极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资本的集中和输出, 集中于发展极的产业一般都拥有大量资本和生产能力, 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 它们可以从其他产业吸引和集中大量资本;发展极的产业也可以向其他产业输出大量资本, 在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二是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集中于发展极的产业一般都具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 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生产组织方式, 它们可以从其他产业吸引最新技术, 同时又将自己的新技术扩散给其他产业, 从而产生辐射效应。三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集中于发展极的产业能使人口、资本、技术、生产和贸易等高度聚集, 从而产生出规模经济效益。

其次是重点产业。摒弃传统的发展思路, 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市场导向型、从重点培育地区比较优势转向重点培育地区竞争优势。因此, 资金支持的重点首选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 如高效农业及其加工业, 天然气资源产业, 电信、光机电一体化、现代生物医药和航空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特色旅游业, 以及军事工业等。

(2) 业务发展与防范风险并重

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我国新世纪的关注点, 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绝大多数集中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历史机遇, 银行业在支持西部大开发的同时, 将会促进各项业务的不断发展、促进自身效益的提高。要实现这一“双赢”的目标, 必然要求我国银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此同时, 必须遵循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赢利性, 在资源配置中重视质量和效益, 注重防范风险。

(3) 资金投入和无形资本投入并重

商业银行要根据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 在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 也为自身业务发展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在开发贷款品种方面, 要在巩固已有重点贷款户的基础上, 加强对重点产业信贷支持的同时, 要开发新的贷款市场、增加民营企业贷款和消费信贷。

其实, 有效金融支持不仅包括资金的投入, 还应当包括无形资本的投入。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需要, 在金融服务、财务咨询、利用外资、企业转制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3. 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

有效的金融支持需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功能。从国际经验看,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资金问题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 需要完善以下几个方面:

(1) 为保证将开发银行各项业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能够依法开展各项业务, 可借鉴一些国家政策性银行单独立法的做法, 应研究制定国家开发银行法。用法律来规范国家开发银行的业务活动, 保障其充分履行职能。

(2) 为国家开发银行创造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包括国家在资金、利率、再贷款期限、税收、自主权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和特殊政策。

(3) 建立长期、稳定和多渠道的资金来源。国家开发银行目前只通过发行金融债券从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资金, 使其处于借用资金期限短、利率高与贷款期限长、利率低的资产负债结构不匹配的困境, 严重制约着业务的开拓。可借鉴日本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80%以上来源于邮政储蓄以及养老基金、医疗基金等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稳定性的资金作为其来源。同时, 适当利用央行的再贷款, 并且积极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各类债券来筹集资金。

⑷ 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信贷风险的控制, 杜绝概算现象产生。适当增加按贷款余额提取的准备金的比例, 增强防范风险的能力。注重加强国家开发银行与商业银行委托代理业务的信息传递和反馈, 避免信息的滞后和管理上的脱节。

4. 促进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

(1) 加快资本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我国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于发达地区, 而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所占比例甚微, 这种状况导致一些实力雄厚企业的实物资本积累难以向金融资本转化, 极大地影响着资源的优化配置。值得注意的是, 位于发达地区的证券市场以其高风险带来高收益吸引了大量的民族地区的资金, 加剧了我国业已存在的区域货币资金不平衡的状况。为了促进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 可采取以下措施:

①可考虑将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作为全国一级市场继续发展的同时, 在西部民族地区建立第二层次的证券交易所, 西部民族地区省会城市建立证券交易中心, 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西移塑造资金“回流机制”创造重要条件。

②在股票发行和上市政策方面要实行区域或产业优先, 减少人为的计划分配上偏重沿海的倾向, 适当向民族地区倾斜, 扶持和培育民族地区一批具有增长潜力和带动力强的公司上市。

③培育机构投资者, 可允许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基金等机构进入证券市场, 设立证券投资基金, 加快储蓄向投资转化。

(2) 扩大发债、设立基金

① 扩大发行中央政府“西部开发建设国债”, 筹集的资金由中央政府以资本金方式投入西部民族地区产业建设, 在项目投产后逐步采取资本运作方式, 将这部分国有股权向社会公众及其他机构转让, 收回的资金可再投入到新的产业项目建设之中, 由此形成国债资金运用的良性循环,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②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中长期政府债券来筹集建设资金, 建立相应的审查监督管理制度。

③ 设立“民族地区发展基金”, 资金来源可由中央和各省市共同承担。

④ 为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提供政策优惠, 多方筹集资金。

(3) 加快发展货币市场

在货币市场中, 票据市场具有重要的地位, 可为企业解决交易过程中的支付问题。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要在规范的前提下加快商业票据业务的发展, 积极发展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分散票据风险, 逐步实现商业信用票据化。中央银行可放宽民族地区商业银行的再贴现业务的额度限制。率先在民族地区建立区域性的票据市场, 以提高票据的流动性。

参考文献

[1]唐旭等.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9.

[2]王元龙.外商直接投资宏观调控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3]王辰.基础产业融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4][美]吉利斯等.发展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5]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公报[Z].ht-tp://www.ghtj.gov.cn/statgazette.

[6]西藏自治区统计局.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公报[Z].http://info.tibet.cn/news/qqbg/index.htm.

[7]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公报[Z].http://www.xj.stats.gov.cn/tjgb/.htm.

[8]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公报[Z].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篇5

一、文山县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及特点

文山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北纬23º6ˊ--23º44ˊ,东经103º43ˊ--104º27ˊ之间,最高海拔2991.2米,最低海拔680米,年平均气温17.8℃,年平均降雨量10589.9毫米,无霜期339天,年日照时数为1988.1小时。总面积2972.12平方公里。全县辖16个乡(镇)133个村(社区)委会、1145个村民小组,有汉、壮、苗、彝、回、傣等11种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山区贫困农业县。全县43.5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22.540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4.4%。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大,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贫困县。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形成了一个既保持了各民族特色,又使多民族文化凝于一体的文化景观。

文山县散杂居民族地区包括的民族乡有:柳井彝族乡、秉烈彝族乡、坝心彝族乡、东山彝族乡、红甸回族乡、追栗街镇。区乡体制改革前的民族小乡有:喜古小寨彝族乡、古那冲彝族乡、车期彝族乡、攀枝花塘子寨彝族乡、大以古彝族乡、高登彝族乡、高末彝族乡、迷洒彝族乡、攀枝花彝族乡、牛克彝族乡、热水彝族乡、干塘子彝族乡。总的土地面积为:1219.064平方公里,有64个村委会,113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43544户,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90%。人均耕地面积为1.5亩,人均粮食产量为500公斤,农民纯收入为800元。这些地区多为丘陵,属山区和半山区地带,自然资源丰富,民族众多。由于长期的历史原因,解放初期,这些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生产力十分低下,民族内部社会分工很不明显,人们习惯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封闭圈中蹒跚而行,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加大了对民族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投入力度,不仅加强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还在资金上扶持有经济发展条件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及所处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散杂居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等方面发展还是相对缓慢。

(二)文山县散杂居民族地区主要优势和成就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大部分民族地区不仅形成了以烤烟生产为支柱的产业,而且,综合开发的路子正在逐步开通,丰富的土地资源逐步得到利用,畜牧业、林果业的潜在优势逐步得到发挥。资源优势主要包括——农业资源: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兼有亚热带南温带气候,具有立体气候的特点,有发展农、林、牧、渔及多种经济作物的优势条件。农业粮食作物主要以稻谷、玉米、小麦等为主;经济作物以三

七、甘蔗、烤烟、油菜、蔬菜为主。矿产资源:目前境内已发现的矿产达24种,矿床和矿工91个,钨、银、锰、铝、锌、花岗石、石灰岩为文山县优势矿种。如:乐诗冲乡牛克村委会有较为丰富的铁、煤、玄武岩,贮量大,质量好,是建设等级公路必需的石料之一,有着极高的开采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水能资源:我县本部散杂居地区水能资源比较丰富,缓流纵横,水系发达,湖泊库塘星棋罗布。水能开发的主要河流是盘龙河与那么果河。除此以外,还有生物资源、植物资源等等。近年来,我县加大对散杂居民族地区的投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并利用优势,努力发展散杂居民族地区的经济,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

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九五”以来,县委、政府抓住中央对西部大开发这一政策及难得的扶贫攻坚机遇,以“三通”(通水、通电、通路)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全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把重点放在对散杂居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上来。现已基本实现了散杂居民族地区村村吃上自来水、村村通路、村村实施了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农村电视收视率达80%的目标,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并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

2、产业结构的调整初步取得效益

发展全县经济,散杂居民族地区是重点和难点。文山县散杂居民族地区土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散杂居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发展步伐,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主要做法是根据散杂居民族地区的区域优势,依托市场,择优布局,在坝区大力发展优质稻生产和生猪联户养殖。在山区重点实施辣椒基地、优质烤烟基地和山羊养殖基地等工程。种养殖业逐步由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发展,由传统农业逐步转向现代农业,在推进散杂居民族村寨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全县的经济发展。如:秉烈彝族乡就地区优势,建成优质水稻基地,大力发展粮食产业。追栗街镇以彝族聚居村大兴寨为烤烟基地,发展烤烟种植业,该村2002年被州政府确认为州长烤烟示范样板地。全镇2003年烤烟种植面积为5800亩,烟叶收购1.16万担,大兴寨的烤烟种植面积就为3240亩,为当

班子建设,抓好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把那些有知识、有文化、有一定特长的少数民族青年,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人才,这样他们就能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走科学致富的路子。坚决杜绝那种长期以抓阄轮流担任村小组长的现象发生。

四川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再提速 篇6

川西51个民族县域经济的大发展,牵动着中央和省市的心。2013年1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飞抵海拔4200多米的甘孜州康定贡嘎机场,旋即到各民族村调研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喻正声强调,藏区的发展重在基础设施的改善、公共服务能力的提高和农牧民收入的增加,要特别重视解决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2年11月24日,刚到四川履新不久的省委书记王东明就急迫地前往“5·12”汶川特大地震震中阿坝州汶川调研,强调要突出抓好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三件大事,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

各级党政的关怀,给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新一轮发展已经起步,可以预见,四川51县民族经济又将进入一个勃发期。

攀西试验开启民族地区资源开发新模式

横断山脉是中国的一条矿脉,它不仅仅是青藏高原隆起衍生出的一个地质奇观,更是中国的资源宝库。

川西民族地区,其经济的核心地带便聚集在横断山脉间,其山谷间形成的平原地带,便是民族经济的核心区——安宁河谷平原。

中国首个国家级矿产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便分布于此。

攀枝花市全境,凉山州的西昌市、冕宁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以及雅安市的石棉县和汉源县,3市州11个县市区,其中,9个县为民族县或享受民族县待遇。

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富聚,是中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地,各种矿藏多达百种以上,不仅是中国的第二大稀土产区,还是世界最大的碲矿区。

同时,因从地势的第一阶梯到第二阶梯形成的巨大落差,这里还是水利资源的富聚区,丰富的水电资源为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和精加工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及动力源。

国家级试验赋予攀西神圣使命,其任务就是要打破“资源开发魔咒”,试验出一条改革创新之路,一条资源开发与保护之路,一条强国与富民之路,探索出一条实现科技裂变与环境有效保护之路。

这是一条没有先例可循的路,先行先试,创新驱动,科技聚力,大胆探索等成为攀西试验的核心词。

2013年7月4日,国家发改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北京召开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首次部省联席会议,标志着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

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提出,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把加强重大技术攻关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做好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把试验区打造成为产业水平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生态环境好的战略资源开发示范区。

会上提出的转变发展方式,其实就是要改变矿产开发初级开发的方式,变深度开发;加强重大技术攻关就是要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变资源的初级加工为深度加上,改变“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落后开发方式。

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三大创新”是国家相关部委对试验区的殷切希望,提出了试验区的具体路径,即“创新驱动”。

如今,通过创新驱动,攀西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已渐渐走出一条新路。

——人才聚力战略正吸引全球顶尖的技术人才汇聚攀西,打造西部人才高地和技术高地。

——工业园区战略吸引技术和资金西进,矿产资源与工业园区嫁接,资源深加工、深度利用模式渐渐成形。

——畅达交通战略让攀西魅力更显,雅西高速、西攀高速的建成通车,以及充分利用南丝绸之路联通海外,长江经济带畅通水运,区位优势将更为突出。

《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了解到,“资源地”和“工业园”互动发展的模式正给民族地区注入强劲发展动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如凉山州在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中,吸引优势市场主体参与资源深度开发,推进“7+3”产业发展和产品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高端应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打造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改变了以往资源开发企业与加工企业分离的“有资源无技术,有技术无资源”落后模式,形成一批优质企业和工业园区。目前,该州整合经久、太和、德昌工业园区共建钒钛经开区,整合冕宁、德昌工业园区共建稀土科技产业园区,整合会理、会东有色资源共建有色产业园区,经济综合势力得到很大提升,2013年,全州实现GDP1214亿元,人均GDP达到26625元,居全省21个市州的第13位,民族地区跻身于优势强州之列。

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长期关注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多次的调研之后,形成数万字的调研报告。调研认为,四川民族地区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要依托四川高载能工业区、安宁河流域等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促进优势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聚集,大力构建工业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工业强县,带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把建立工业集中区与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调整结合起来,重点建设西昌、汶川和康泸工业集中区,打造矿产资源开发航母;破除资源诅咒,把开发效益留在当地,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生态文化旅游迎来勃发期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学地理课本对横断山脉风光的描画至今引人向往。从海拔1000米到4000米,河谷、湖泊、瀑布密集,形成独特的河湖景观,贡嘎山、海螺沟、四姑娘山、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九寨天堂等闻名中外的人间美景莫不分布于此。

到2015年,四川省将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而旅游经济强省的建设重点,便是广袤的川西藏区。《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打造5个特色旅游经济区,其中有3大经济区分布于民族区,即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环贡嘎生态旅游区和亚丁香格里拉旅游区。

四川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说:“藏区发展目前已经进行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了藏区旅游推进办,负责全省藏区旅游发展专门事务。

nlc202309011814

旅游业是四川藏区的战略支柱产业,四川省委、省政府对藏区显示出强大的决心与信心,省旅游局专门组织编制完成《四川藏区十五大旅游示范项目计划书及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目前各项目正全力推进当中。

2014年4月26日,在四川省藏区旅游工作会上,一个更为蓬勃的旅游发展计划出台,《四川藏区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美丽愿景备受各界关注:计划到2016年,“把四川打造成世界级的自然遗产高原生态观光、藏羌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为藏区主导产业和主体产业”。

“四川藏区步步精彩、处处是景,到2016年,重点打造完成8条精品旅游环线,把我省藏区建成自驾游的最大旅游目的地。”《三年行动计划》雄心勃勃地推出8条精品旅游环线:九寨沟—北方丝绸之路、川西北大草原(国家公园)、环贡嘎山国际精品旅游、大熊猫生态精品旅游、大香格里拉国际精品旅游、嘉绒风情美人谷、格萨尔故里与藏羌文化走廊和大美川藏(两江环线)——它们覆盖了甘孜、阿坝和凉山木里最成熟、最具核心吸引力的区域。

旅游专家表示,无论是盛名在外的九寨沟,还是无数人向往的香格里拉,或者是神秘的格萨尔文化,都是四川藏区吸引全球游客的重要支撑,“用3年时间,集中打造旅游要素,完善8条线路上的配套设施,将极大提升四川藏区旅游承载力和接待能力。”

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川西民族地区的发展,牵动着四川各界的心。作为四川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四川省委、省政府对51县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极为重视,为帮助四川藏区发展旅游业,四川省委“7+20”对口援藏工作要求,7个援藏市将在今年加大对藏区旅游业的项目、人才培训、干部交流的支持力度,共同把四川藏区打造为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成为中国最美藏区。

泸州是大香格里拉区域的稻城和乡城的援助市,泸州市副市长刘云说:“我们拟在5年内分别援助7700万元和5500万元在两县分别打造3个旅游基础建设项目,计划投入3100万元发展特色观光农业项目。”今年6月,泸州机场开通直飞稻城亚丁的航班。

横断山脉隔断成都平原与川西高原,陆上交通的修建一直是各级党府部门的难题。然而,四川并未止步,为发展藏区旅游,目光转向空中走廊。2013年9月16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稻城亚丁机场正式通航,国航4215号航班118名旅客来到稻城,开启旅游盛宴。2014年6月5日,红原机场首航试飞成功,空客A319成功降落机场。可以预见,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机场开通。

根据计划,2014年到2016年,四川藏区将构建以九黄、康定、稻城亚丁、红原机场为核心,联结“机场+精品旅游环线”的旅游交通路网和配套设施体系,增加九黄、康定、稻城亚丁、红原等支线机场与成都、省外主要客源城市之间的航线航班。

此外,成兰铁路正全力推进,2018年就将通车,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今年8月也将开工,将结束川西北无铁路历史。

同时,高速公路建设也在积极展开。2014年4月20日,雅(安)康(定)高速公路正式开工,将结束甘孜无高速公路的历史;汶(川)马(尔康)高速公路相关筹备工作积极进行,有望年底开工。随着交通设施的全力推进,必将极大地拓展民族地区的旅游空间和前景。

广袤的若尔盖草原成片的花海,铁布风景区欢快跳跃,中国古羌城、九鼎山、叠溪-松坪沟、羌乡古寨……一个个优美迷人的藏区秘境将展示在世人面前,高山湖泊、五彩海子、秋季彩林、高原草甸,这些都将构成美仑美奂的人间仙境,让人留恋忘返。

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旅游,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倾力推动下,正迎来勃发期。

高原农牧业迎来机遇

四川51县,除分布于川西横断山脉区域带之外,不少县还处于青藏高原。在广袤的高原区,分布着大量的高原草原,这是其最大的资源禀赋,是发展高原农牧业的天然牧场。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郑长德教授认为,一个地区的禀赋及其结构在每一个特定的发展阶段是给定的,并随发展阶段不同而不同,它是动态的、变化的,是可以改变的。因而,随着四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川西高原农牧业这一特殊的资源禀赋正显示着越来越大的价值,正逐渐吸引着更多的资本进入。

《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了解到,川西民族经济区发挥高原自然优势,加快发展马铃薯、优质蔬菜、特色水果、酿酒葡萄、青稞荞麦、道地中药材、牦牛、藏羊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木质工业原料林、生物质能源林产业和林下资源综合利用,还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经营体制,引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培育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家庭农(牧)场和专业大户,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正显示出越来越大的投资机会。

红原县抓住全省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的重大机遇,重点实施牧道、现代家庭示范牧场、牲畜暖棚、农民专业合作社、草原建设等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禁牧476万亩,草畜平衡奖励643.15万亩,牧民生产资料补助7662户,牧草良种补贴19万亩。

该县还承接阿坝青藏高原牦牛产业园区,以牦牛产业化开发为主业。红原牦牛乳业发展有限公司对牦牛奶产品进行精深加工,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使奶源覆盖了红原各乡镇和阿坝周边、若尔盖县部分乡村,为藏区农牧业产业化道路开创了新的模式。

小金县把农牧业放在发展的基础地位,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成绿色蔬菜、特色小水果、道地中药材等基地9万余亩,打造神沟九寨红等涉农商标35个,打造沃日河流域现代农业亿元产业区,目前已取得很好效果。

针对川西民族经济的发展,四川县域经济学会的专家学者做了大量的调研,会长张成明就提出,要抓好农牧业,夯实县域经济的基础。要改革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组织形式,同时在生产方式上要努力实现机械化、现代化,不断提高品质,提高效益。

郑长德教授主张,在民族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应发挥主体作用。“政府可以通过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对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同时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这样,川西独特的资源禀赋就能发挥出强大的力量,从而凝聚越来越大的发展动力。

日前,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项改革方案》。有专家分析认为,此方案的出台,意味着四川农村和农业发展将掀起新一轮改革浪潮。作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整体推进的3个试点省之一,方案明确提出:今年内全省183个县(市、区)将全面启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

可以预见,四川51县农牧区自然资源经营权的确权也将受到关注,随着确权制度的推进,民族地区将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篇7

循环经济是以循环利用物质为基础, 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从而使得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 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循环”, 是相对于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而言的。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 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而传统的工业经济则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和污染排放”的线性经济, 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所以, 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目前, 循环经济体系尚无明确定义, 本文认为循环经济体系是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 体现循环经济的特点。循环经济体系由横向三层次与纵向三条块综合构成。横向三层次是指:在企业层面形成循环经济小循环, 在工业园区形成循环经济中循环, 在区域层面形成循环经济大循环。纵向三条块是指三次产业各自形成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重点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形成循环经济增长模式。一个区域构建起循环经济体系, 即是在整个区域实现空间上、地域上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二、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与环境现状

1、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的利用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 各种资源呈现出日益减少的趋势, 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如广西水源丰富、年降雨量较大, 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 有些地方还处于干旱地带。内蒙古、宁夏的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大型支撑性灌溉工程非常少,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低, 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矿产资源。无疑是少数民族地区引以为豪的“长项”, 尤其青海、西藏等地, 矿产种类及储藏量, 都要大大高于中东部地区。但是, 由于科技力量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并不充分。而且这些地区是生态脆弱区, 在一些进行了矿产开发的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科研水平的掣肘, 无序和低水平开采现象严重, 已经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土地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山地、丘陵和山间平坝分布较广, 普遍存在着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并且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综合影响, 可利用土地资源损耗浪费严重, 使得土地侵蚀与退化日益加剧, 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草原、森林资源。近年来由于过度追求高产出, 高收入使生产能力超出生态承载能力, 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新疆、内蒙古、西藏草场都由于超载放牧和使用不当而严重退化, 并出现沙漠化的迹象, 并且已经直接影响到农牧民增收。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形成的对本地区的森林资源过度依赖, 以及不法商家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每年有大量的森林被猎伐。草原过度放牧和森林过度开采都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 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现状

根据《中国统计年签2007》的统计数据, 可从下述三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现状。

(1) 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全国工业废水达标率平均为90.7%, 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西藏、宁夏和新疆工业废水达标率分别为77.0%、28.2%、64.8%和61.1%,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 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从工业废气各组成成分去除量和排放比例来看, 全国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0.64、27.27和9.0。内蒙古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32、30.25和5.9;广西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51、10.3和4.1;宁夏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10、12.1和4.1;新疆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分别为0.04、9.53、3.3。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废气排放和去除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内蒙古以外, 工业烟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 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情况。新疆地区固体废弃物处置情况较突出,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之比为0.00007,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0329。广西与宁夏的这一数据分别为0.00390、0.00376, 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尤其是工业发展过程中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排量呈现上升趋势, 水源短缺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工业用水量, 环境压力并未释放。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以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扭转。因此, 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实现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

三、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优势

1、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及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改革开放后,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及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 国家先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批循环型工业企业;近年来优先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资源开发项目, 并实行投资倾斜, 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 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注入更多的资源;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田基本建设和草原基本建设, 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对土地贫瘠进行治理, 扶持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科技教育, 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 举办民族院校和民族班。

2、各少数民族地区内已有应用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目前, 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内, 基本存在已建成及在建的循环经济型企业、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 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实践及研究, 可总结并借鉴已有应用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从而将循环经济模式扩大到全区, 建立起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例如, 1999年, 广西贵港市建设国内的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 (制糖) 示范园区, 经过建立循环经济产业链, 其生产出来的酒精所需原料全部来自该公司上一个生产流程的废弃物———废糖蜜。广西贵糖已经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蔗田系统、酒精系统、造纸系统、热电联产系统和环境综合处理系统等生态工业网络。蔗田系统, 为企业提供稳定的甘蔗原料。而糖厂在生产中产生的废糖蜜、蔗渣、蔗髓则分别进入酒精、造纸和热电联产系统, 对中间产品和废弃物进行交换, 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让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在广西贵糖 (集团) 有限公司已成为现实, 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广西贵糖显示出良好的示范效应, 可带动广西壮族自治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3、物资循环利用率存在更大的提升空间

通过对《中国统计年签2007》数据分析可知, 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与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之比为0.611, 内蒙、广西、宁夏、新疆这一数据分别为0.447、0.589、0.541、0.475, 均低于全国水平。由此可见, 少数民族地区物资循环利用率潜在的提升空间相对于其他地区更大, 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将会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更大的效益。

4、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后发优势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三个层次上的九大优势:首先, 与东部地区相比, 少数民族地区在资源富集、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廉三个方面有潜在优势;其次, 与西部其他地区相比, 少数民族地区在沿边开放的区位、丰富多彩的文化、优惠倾斜的政策三个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最后, 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能源战略接替区、生态安全的屏障、巩固国防的保障三个绝对优势。

与发达地区相比, 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教育水平都比较低, 少数民族地区能够利用后发优势, 少走弯路, 把跟随战略转变为赶超战略, 能更快更好的构建起循环经济体系。

四、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1、建立资源节约机制

为了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 必须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 建立自然资源节约机制。自然资源的节约主要表现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节约资源, 降低自然资源, 从而原材料的消耗, 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即将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 也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因此, 节能降耗, 污染减排, 统称自然资源的节约。自然资源节约机制, 包括建立目标机制、价格机制等。

2、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

为了保证环境质量的“生产和再生产”, 必须建立资源耗费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 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结合起来。应由政府和国家组织制度环保法, 建立法律机制, 用国际和国内的环保法规规范环保行为, 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税收机制, 根据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和相应税率收取环保税, 以此收入作为治理环境的投入;建立行政审批机制, 限制严重污染的企业的开办;建立行政监督机制, 对于环保不合格企业, 实行关闭、停产整顿和高额罚款的处罚, 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 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运用经济手段推荐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进程。

3、建立生产活动影响的评估机制

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 还必须建立生产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影响的评估机制, 以便有可能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首先, 对每一项生产活动, 特别是像水电、火电、核电建设、化工企业的开办等生产活动, 对自然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 要组织相关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评估, 依靠专家进行决策, 以使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的改变为人类的目标服务。其次, 对每一项生产活动, 特别是像电子计算机的生产等生产活动, 对社会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 要组织相关社会科学家进行评估,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发挥它们对社会生态的积极影响, 限制他们对社会生态的消极影响。

4、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首先, 结合投资体制改革, 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 加大对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资金支持。把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 对一些重大项目利用国债投资或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 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 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其次, 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 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 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同时, 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 通过财税杠杆的调节, 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 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摘要:构建循环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界定出循环经济体系的涵义后, 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优势, 并且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和环境现状的分析, 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严行方:循环经济[M].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8.

[2]西闻:广西贵糖创新发展循环经济[N].消费日报, 2008-01-09.

[3]王来喜、赵萨日娜:“后发优势”论及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11) .

[4]张小兰:少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应走循环经济之路[J].贵州民族研究, 2006 (2) .

[5]张巨勇、杨玉文:少数民族地区环境压力与对策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 2006 (4) .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篇8

一、民族经济地区发展模式的含义与范围界定

(一) 模式及我国民族经济地区发展模式的含义分析

模式是一个概念特别模糊的词。在过去的时间里, 许多权威的经济学家一般不用模式这个学术概念。直到二战后, 许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复苏并创造大量的经济奇迹之后。各种模式蜂拥至来。例如, 美国模式, 资本主义模式, 社会主义模式。这才使“模式”在学术界广泛流传开来。

由于我国国情相对比较特别,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从产业经济的角度下, 制定出本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根据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 形成自己独特的地区经济运行模式。其大致包括, 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 文化制度, 经济制度, 生态制度,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经济制度, 因为经济是是一切得以开展的的基础。经济制度包括所有制方式, 生产方式, 分配方式。当然这当中也包括经济发展的规划, 愿景, 发展方式方法, 发展核心战略, 发战步骤等一些条件。

(二) 民族经济地区的界定

1、经济在数量和质量上必须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优势。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要成为一种模式, 不仅要达到数量方面的要求, 更要达到相关质量标准, 也就是说想要被称为民族地区发展模式, 必须是高效科学发展的民族地区。例如, 我国温州发展模式, 温州利用其得天独厚地域优势, 对内面对巨大的内陆市场, 对外面对广阔的国外市场, 接受的都是外国新的商贸信息, 发展了小成本小规模的家庭作业服务外包, 小型生产不但解决了成本问题, 而且不会因为缺乏劳动力停产, 可谓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和相关各条件。

2、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必须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发展过程。

谈到发展, 众所周知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 新事物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时间检验过程。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存在自然也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我们都知道, 澳大利亚的大牧场放牧业, 是一种独特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自其诞生以来, 澳大利亚就结合自身国情将这种经济模式确定为自己独特的经济发展范式。

3、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与显而易见的优势。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展模式是指民族地区的的经济运行模式, 既然称为民族发展模式就必须的将自己民族特色融入到里面, 形成“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的产业发展模式。

二、产业化视角下的民族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一) 我国建立产业化民族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发展产业化民族经济有着别国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方面我国的资源丰富, 品种繁多。另一方面, 劳动力丰富, 科学技术发达。但是我国在发展民族地区的产业化经济是也暴露出不少弊端。

首先, 从经济体制上看,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且不够完善, 这就从根本上束缚经济的发展活力, 企业在市场上也缺乏应有的动力和活力。而实现产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 必须让一切有助于产业化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为其所用。其次,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事务繁多, 国家的政策的倾斜力度不够大。这让原本先天不足的那些落后地区发展民族经济, 并且形成产业化, 对其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再次, 民族地区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说, 西部地区的安全稳定, 不太便利的交通, 深居内陆, 自然条件恶劣等等, 再加上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新速度慢, 技术欠发达, 人才培训与教育机制不完善等。由此带来的问题将使得产业化地区发展模式发展异常缓慢。

最后,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 要形成产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要有前瞻性的目光与战略, 敢闯敢做, 品牌意识深深扎根于脑海并付诸实施, 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发展模式。

(二) 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 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地区的产业化经济。例如, 在我国东北, 利用其肥沃的黑土第, 发展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种植业。延长其的生产链条。增加其附加值, 形成规模效应。

其次, 政策上必须大力支持, 加大其投资力度。完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 在西部地区, 发展交通, 使交通不会成为产业化的障碍。在发展模式上, 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特色, 给予一些方向上的指导。

最后, 大力发展地方教育事业。人才是发展的核心, 百分之九十九的发展模式都是人在不断试验的基础上设计与完成的。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不仅将使产业化发展模式设计更加合理, 实施起来事半功倍;同时, 教育的发展还将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而给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结语:产业化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其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产业化发展。同时, 根据民族特色, 制定适合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模式。将民族特色融入我们的产业化结构当中, 使之成为我们民族地区发展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李文杰.经济增长模式转换[J].股市动态分析.2011 (31)

[2]邓忠泉.试论我国九大经济区域划分[J].世界经济情况.2010 (09)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篇9

一、贵州旅游经济现状

贵州旅游业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 受配套硬件设施的制约, 初期的旅游业发展虽规模小, 档次低, 却已显示出相当好的发展前景, 通过多年的开发努力, 贵州旅游业已今非昔比。贵州旅游业无论在游客人数上, 还是经济收入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1990年~1999年贵州旅游业资料显示, 20世纪90年代初的1990年海外旅游者人数为24112人次, 到1999年达到166995人次, 增长6倍;外汇收入从1990年的不足100万美元, 增长到1999年的5501.54万美元, 增加了50多倍;国内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 1989年为399.23万人次, 1999年增加至1510.17万人次, 增长约4倍;人民币收入也大幅度增长, 1990年人民币收入仅为0.2761亿元, 1999年猛增至43.75亿元, 10年增加了近200倍;2001年1月~3月份, 共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25316人次, 比2000年同期增加了18.82%, 外汇收入949.85万美元, 增长16.28%。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 在新世纪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贵州旅游业已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近五年来, 全省旅游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2004年, 全省接持入境旅游者23.1万人次, 外汇收入8020.27万美元;接持国内游客2480.21万人次, 同比增长31.88%, 国内旅游收入161.0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0.8%, 旅游总收入167.75亿元, 同比增长43.54%。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 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政府加大对旅游的投入。2000年至2004年, 国家和贵州省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投入共计4.03亿元, 决定从2002年起, 每年拔出专款1200万元建立贵州省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 把旅游业的投入纳入到财政预算中 (从2005年起增加到2000万元) ;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 高等级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四是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地、县级旅游发展规划和了解机场旅游线路规划的长征文化、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已相继完成并启动;五是旅游精品战略全面实施, 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六是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 旅游企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全面推进。

二、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由于贵州自然条件复杂, 地域差异较大, 各地区民族在各自的栖息地, 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 构成了自己特有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空间, 形成了独立的区域性特征, 由此也形成了贵州自身文化特色, 培育出众多带有鲜明特征的民间艺术形式。

1. 贵州民族服饰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 这里居住着汉、苗、侗、布依、彝、土家、仡佬、水、回、瑶等17个主要的民族, 具有二千多年的古老文明和独特的民族传统习俗, 特别是民族服饰文化和服饰艺术。在这些民族中, 特别是苗族服饰, 工艺精美、种类繁多, 不同的苗族支系有不同的着装, 同一支系因地域的差异不同也有几种不同样式。

苗族服饰总的特点为头冠银饰及上装对襟栓于腰上, 襟边刺绣彩色花边、大袖口、袖口有刺绣花边, 下装为裙, 有的长裙, 有的短裙, 全身多着银饰。

布依族在贵州是少数民族中较多的一种民族, 分布于黔西南镇宁、安顺等地, 上着对襟宽衣, 大袖、襟边、袖口以蜡染主花样, 头戴包头布, 向后达, 下装为蜡染花裙。

水族的服饰艺术独具特色, 特别是服饰上的刺绣堪称一绝, 这就是著名的“马尾绣”。侗族有南侗、北侗两种类型, 北部侗族多着衣裤, 南部多着衣裙。贵州民族服饰丰富多彩, 有的偏远村寨原计原味的古老装束粗犷、神奇, 刺绣的花纹令人眼花缭乱, 它记载着本民族发展的历史。

2. 苗族的银饰

银饰是苗侗族特有的装饰品, 除了男人少量佩戴外, 主要是妇女佩戴。银饰的布局可分为头饰、衣饰、颈胸饰、手饰几种主要类型。头饰如“凤冠”, 由多层银饰组成, 上有繁茂的银花、蝴蝶、螳螂、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生动的造型和纹样, 下层逐一排刘海式的吊穗。银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头上的银角, 银角仿水牛角, 是标志性的造型, 银饰已成为贵州苗族代表形象。

3. 贵州民族蜡染

贵州民间蜡染分布区域广泛, 大部分县、市都有蜡染流传。蜡染主要在苗族、布依族、水族、革家等民族中盛行。传统纹样主要是自然纹和几何纹两大类。自然纹取材于花、鸟、虫、鱼等自然物, 但又经过夸张、取舍。几何纹多采用四面均齐, 左右对称的构图方式, 点、线、面变化有致, 主次分明, 求得整体效果的统一。总体来看, 贵州少数民族蜡染既多姿多彩, 个性突出, 又表现出共有的质朴清新、明朗大方的审美趣味。

4. 贵州民族刺绣

贵州民族刺绣分布地域广泛, 各地刺绣风格及工艺技法争研斗奇, 各有千秋。贵州民族刺绣主要有苗绣、水族的马尾绣、花溪的苗族挑花。

苗绣, 从刺绣的技巧来分有平绣、锁丝绣、破线绣、绉绣、辨绣、打籽绣、锡片绣、数纱绣 (即挑花) 。传统刺绣纹样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具象性纹样, 接近写实效果;第二类为半抽象具象纹样, 即由几何形线条组成的实物形象;第三类为纯几何形纹样, 描述形象有动物、人物、花草及几何图案。

三都马尾绣制作工艺首先是在马尾上缠绕白色或有色丝线, 然后用缠绕好丝线的马尾在制好的布料上, 按花纹图案缠钉, 再在固定好的马尾轮廓线内用织、绣、绞等手法进行配色填充而成。马尾绣图案多用一些虫、草、花卉纹样。

贵阳花溪苗族挑花, 挑花是挑绣的一种, 又称数纱绣, 也有称“十字绣”, 挑花图案形成单独纹样或连续纹样, 结构严谨, 对称而又富于变化。挑花图案色彩使用同类色较多, 对比色少, 显得素净, 淡雅, 别具韵味。

5. 贵州的泥土工艺品

牙舟陶器, 传统的牙舟陶器风格独具, 以玻璃为基础釉, 以黄、褐、红为基调, 色泽古雅浑厚, 十分耐看, 在火烧制过程中, 釉色表面出现自然裂纹, 有如蜡染的冰裂纹, 十分耐看。

黄平泥哨, 是著名泥塑艺人吴国清在传统泥俑、陶俑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小型彩塑泥玩具, 泥塑造型千变万化, 有飞鸟走兽, 有家禽六畜, 有鱼虫蛙蝶, 还有神话人物, 黄平泥哨注重动物头部特征, 强调夸张变形, 处理方法繁简得当, 特征突出, 具有浓厚的生活趣味, 以自然烧成的黑色为底, 着以强烈的红、绿、黄等颜色描绘而成, 很有民族风韵。

6. 贵州石雕

思州石砚, 又名“金星石砚”, 简称“思砚”。石砚石质优良, 呈黛色, 内含金星, 砚面金光闪烁, 具有水石珠质, 浑金璞玉, 云滋露液, 惜墨惜笔, 贮墨不易干涸, 呵气可以磨墨, 隔夜不生怪味等特点。

紫袍玉带石雕, 是梵净山的一种天然石材, 其结构紧密, 硬度6级, 色彩鲜丽, 层次分明, 光泽柔润, 手感温和, 细腻如脂。主要产品有砚台、墨盒, 笔筒、屏风、茶具等。

7. 贵州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 是大方县出产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采用牛、马皮脱胎和布胎, 以上等漆作涂料, 经40多道工序才得完成。纹饰有山水、花卉、人物、飞禽、走兽、虫鱼等, 还有少数民族图案, 形成了贵州的独特风格。

8. 贵州傩戏面具

“傩”是原始社会先民对图腾、鬼魂及祖先的崇拜, 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 逐渐演变成固定的, 用以驱疫病魔或“驱邪纳吉”的祭祀活动, 并逐渐演化为傩仪、傩舞、傩戏几种表现形式。傩戏中广泛使用面具 (也称脸壳, 脸子) , 在傩戏里有特殊的位置, 具有突出的艺术特色。面具种类有很多, 不同的族别和地方的面具也各有特点, 是我国古代富于浪漫主义巫文化体系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三、开发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促进贵州旅游经济发展

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 要注意综合性开发, 达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 从食、行、住、游、购、娱这6大要素作手, 并通过政府支撑, 市场运作, 建立起“一个市场, 三个中心”, 即现代化旅行社市场、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积极开发研究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作为旅游纪念品, 进入旅游购物, 促进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1. 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在贵州旅游经济中的地位

在旅游中, 除了欣赏歌舞, 领略风土民情和大自然风光外, 购买旅游纪念品也是旅游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旅游纪念品的购买, 丰富了旅游的兴趣, 同时在返回之余, 见物生情, 能增加多少美好的回味。在社会和家庭现代化激进的今天, 家庭增添一些民族味浓厚的工艺品, 它为家庭的装饰又增加了一道风景。贵州的旅游业正在发展之中, 贵州的民族民间美术促进贵州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 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又推动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收入一大经济来源, 世界许多著名的旅游区旅游纪念品收入都占了其旅游总收入的相当比例, 如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 也是著名的购物中心, 在其每年的旅游收入中250亿是购物收入, 占其旅游总收入的一半, 可见旅游购物在旅游经济发展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民族旅游地区, 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又是旅游纪念品中最主要的一个部份。因为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纪念意义。目前贵州旅游纪念品中的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虽然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但品种少, 大同小异, 品质较低, 质量较差;产品制作工艺粗糙、档次低且少有收藏价值, 由此而造成纪念品收入所占整个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较轻。

2. 加强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研究,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 对旅游产品中的美术工艺纪念品的开发应重点突出贵州民族特色, 引进国外高科技的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工艺, 多渠道引进资金, 全方位共同开发、研制, 生产高品位, 上档次, 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 促使贵州旅游纪念品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在研制美术工艺品中应注意突出以下的几性。

(1) 民族性

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民族信仰、地域风俗上。贵州少数民族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 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各民族之间呈现为相对分离的状态, “一山分四季, 十里不同俗。”其民族风俗大相径庭, 宗教信仰不尽相同, 由此而衍生的文化事象千姿百态, 异常丰富, 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系, 因此它出现的很多工艺美术品也丰富多彩, 有反映自然崇拜的, 有反映图腾崇拜的, 也有反映祖先崇拜的。因此, 在选用民族工艺美术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时, 一定要考虑到工艺品对于民族性的代表有着一定的典型性, 否则, 对民族性的突出也就平平如是。象苗族的银饰银帽都犹如一顶美轮美奂的“凤冠”, 不管是雷山式、黄平式、革一式都如此。但银冠上的牛角数雷山西江式银冠模仿水牛角的大银角, 是标志性的造型。这也是图腾崇拜的体现, 这样的银饰银冠最具有民族性。还有傩面具不仅有它的神秘性而且也是一种民族的信仰。

(2) 古朴性

由于旅游的客人大多数都来自于繁华的都市, 都市生活中高楼大厦, 宽阔的大道和奔驰的车辆, 滚动的霓虹灯和动漫的图画布满了整个脑子。他们从城市来到旅游之地, 需要的是清新的空气, 宁静的绿色, 古朴的村寨。对于旅游工艺品来说, 他们需要的不是喧啸繁华的画面, 而是古朴粗犷的符号。因此, 美术工艺品的古朴是旅游者选择之首。象黄平泥哨夸张的变形, 古朴的色彩, 正是旅游者所向往的旅游纪念品。还有刺绣中很多的鱼、虫、花、鸟的变形图案, 古朴而典雅, 也正是旅游者所希望得到之物。

(3) 实用性

对于旅游者来说所购的旅游商品除了有民族性和古朴性的个性突出, 值得收藏外, 而旅游品的实用性更是收藏的动态表现, 因为实用, 它使旅游品增加了又一道功能, 而这一功能会使这旅游品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也是赠送亲友的佳品, 如思州的石砚和民间蜡染制品及牙舟陶等。

(4) 纪念性

纪念性, 旅游商品除了它的民族性、古朴性、实用性商品有旅游地的纪念意义外, 有些旅游商品还需标注旅游景点, 而产生特有的纪念性, 正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 贵州的石板寨、小七孔等, 美术家可以利用当地材料资源设计一些工艺品, 作为旅游景点的旅游商品, 尽量与实用性联系起来, 达到几性合一。

旅游商品除了要注意以上的几点外, 同时要注意它的精制性, 因为旅游商品要有它的精制性, 才是有收藏价值, 再者就是注意它的经济性, 在价格上不要过高, 过高也影响到商品的销售。作为旅游者他想买一些纪念品回去赠送亲友, 如价格过高他们买不起, 如适中, 这样他们一买可能就是几件或一批, 这样就增加了旅游商品的销售量, 增加了旅游经济的收入。

四、结语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给贵州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贵州作为旅游资源大省, 西部旅游的热点之一,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着眼于贵州旅游资源实际, 进一步解放思想, 深刻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与旅游开发对贵州经济发展的意义。组织美术研究人员利用贵州民族美术资源和地方物质资源, 精心设计, 精心制作, 开发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作为旅游纪念品, 打入国内国际市场, 使贵州旅游业再上一个台阶, 增加旅游经济收入, 提高旅游纪念品收入所占整个旅游收入的比重, 进一步推动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R].2007-06-10

[2]贵州省年鉴编辑室:贵州省年鉴1990—2000[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3]杨晓辉:贵州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6

[4]梁茂林:贵州风情之旅[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3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篇10

一、湘西州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意义

1.利于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

历史和地域的原因造成湘西的整体发展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 也正是因为如此, 湘西的农业生态资源、农业文化景观以及传统的民俗资源才保存得非常完好。如果将这些乡村旅游资源加以妥善的开发利用, 与已经具备了一定发展基础的一般传统项目相结合, 将更加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一是湘西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在广阔的农村地区, 游客的容量比较大, 可供开发的内容极其丰富。如果鼓励一些条件成熟的乡村利用当地独特的环境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必然能吸引游客、分散客流, 减缓旅游热点和热线的客流压力。二是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延长旅游者的居留时间。旅游地应该尽量提供多一些的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 想方设法使游客多停留一些时间。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向传统农业方向发展的一种新的尝试。它不但提高了旅游活动项目的参与性, 而且让游客在农耕农忙和旅游休闲的交织中获得全新的旅游体验。由于参与乡村旅游必然要花费游客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游客的居留时间, 也就给当地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 提高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

2.利于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 资源是稀缺的, 必须充分利用稀缺的资源, 实现最优的、持续的经济产出。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同样适用这一原理。传统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其极限, 山水、溶洞和古镇村寨都有一个最大的客流量。当资源开发到了一定的程度时, 客容量趋于饱和, 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下降。如果不对传统的旅游进行创新, 旅游业势必走向衰落。对湘西的民族乡村来说, 推出其特有的乡村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无疑是一条可行之路。通过增加乡村旅游项目, 即可以给游客提供耳目为之一新的旅游产品, 又可对传统的旅游产品起到良好的充实作用, 两者相得益彰, 实现湘西州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利于繁荣农村经济, 促进社会和谐。

湘西州发展乡村旅游, 可以在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转移剩余劳动力。乡村旅游的发展同样可以使生产食品、旅游商品的乡镇企业得到发展, 促进商品交换, 活跃市场;可以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增强农村地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 使闭塞的乡村面向世界, 搞活经济;可以刺激当地农业的发展, 特别是与旅游相关的农副产品、土特产等;可以促进农村环境的建设, 根据旅游活动对环境要求高的特点, 不断美化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利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大量的有实践经验的经营管理人才。

4.利于保护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

湘西地区土家、苗、汉等各民族杂居, 和其它地区相比存在着地理、历史、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性, 在民族文化生态上具有多样性。从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方面来说, 这里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古城, 有具有悠久历史的溪州铜柱和老司城等。从民族文化的非物质方面来说, 有独具特色的伦理、婚恋、丧葬、饮食等社会生活习俗;有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舞蹈艺术;有构图寓意深刻的刺绣与银饰结合的服饰文化;有神奇独特的绝技艺术。湘西州也孕育了民国总理熊希龄、文学大师沈从文、画坛怪才黄永玉等名人。独特的湘西州民族文化已经得到世人公认。

二、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湘西州乡村旅游对景区具有天然的依附性, 是景区旅游开发的附产品, 所以它一开始就具有分散性、自发性、软弱性的特点。如德夯苗寨的家庭旅馆接待游客, 完全具有乡村旅游的特征:吃的是苗家饭, 睡的是小木楼, 有时店主还会给客人送上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音乐和山歌表演。虽然如此, 它们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因为它的核心资源并不独立, 具有极强的依附性。从这个角度来看, 湘西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初始的发展期。除了自发的乡村旅游从业者, 也有一些旅游开发商开始投资湘西州乡村旅游, 但是规模和质量目前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除了上述特点, 湘西州的乡村旅游主要也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一) 旅游企业各自为政, 政府规划管理不够

1.在政府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的前提下, 很多旅游企业开发项目仓促上马, 追求规模, 忽视质量, 粗制滥造, 浪费资源。

2.一些旅游项目的开发仅仅是着眼于局部, 并没有从旅游开发的整体中来思考其战略和开发方式, 因而没有真正体现其价值。

3.有些资源项目的开发, 只满足于一种短期效应, 没有一种长远的规划, 见好就收。

4.一些开发者在思想上没有树立资源可持续性利用的观念, 市场定位不明确, 只着眼于资源的原始价值, 不考虑其再生价值。这种种状况的形成, 一方面是因为湘西的乡村旅游发展还不够成熟, 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存在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对乡村旅游的主导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企业单打独斗, 政府引导不力的后果是一些本来可以开发利用的乡村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和利用;一些可以开发得更好的资源, 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就政府的规划和管理方面来说,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法律和法规的出台滞后, 对乡村旅游的监管不力。在一些乡村旅游景点和景区存在着损害旅游者和农民利益的现象, 存在着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现象。二是政府的服务职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在湘西的旅游开发中, 政府的服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具体到乡村旅游上, 政府的相关服务还不够到位。

(二)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交通落后, 景区和景点的可进入性不强。

就与地区外的交通来说, 湘西州的铁路、国道、省道相对稀疏, 驾车进入很不容易;就地区内的交通来说, 公路数量少, 路况差。在很多地方, 虽然已经开发了乡村旅游的景点, 但是公路颠簸, 雨天泥水满地, 晴天灰尘漫天, 这给乡村旅游者的游兴蒙上了阴影, 对旅游景点的形象也非常不利。

2.景区景点的住宿、医疗、卫生设施落后。

乡村旅游在湘西兴起后, 很多农民搞起了乡村旅游服务, 包括餐饮、住宿、卫生各个方面。从整体看来, 这些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还是比较落后的, 如有的家庭小旅馆只是稍加修饰的民房, 洗手间都没有。

3.基础的环境建设落后。

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充分利用乡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山、水、树、房都要在一定的程度上加以维护和培育, 才能增强景点的吸引力。目前, 湘西州的乡村旅游基础环境建设还不很好, 有的地方的绿化建设和维护力度不够, 有的地方房屋的维护欠佳。

(三) 没有协调好旅游企业和农民的相互关系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 旅游企业和农民的关系是共生共利的关系, 两者具有利益的共同性。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离不开两者的共同努力。只有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好了, 两者才能获得更好的收益。因此, 农民和旅游企业必须协调好相互关系。当前, 农民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 农民没有好好利用企业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灵通的信息, 企业没有好好利用农民和游客直接联系的先天优势, 搜集游客的相关需求信息。有的企业在经营时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不惜牺牲当地农民的利益, 结果造成两者的关系紧张, 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四) 民俗风情作为经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 湘西民俗风情丰富多彩, 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极为有利。然而, 目前对湘西的民俗风情作为经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很不够。一是丰富的民俗风情已经开发的占可以开发的比重偏少;二是已经开发的民俗风情资源, 它们的表现形式和内容都显得比较单簿;三是在开发的过程中复制和模仿的现象严重, 创新和深入挖掘较少。

(五) 特色商品的开发和营销落后

乡村旅游所能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是综合性的, 它的开发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就旅游商品的开发来说, 湘西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的开发和营销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就其发展的现状来说, 还停留在个体生产、小规模的不成熟发展状态。大多数驰名的特色商品, 如苗族银器、土家刺绣、蜡染等, 在生产上还以家庭作坊式的方式进行;在销售上则直接依赖游客上门购买。在品牌竞争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如果不努力改造特色商品的生产营销活动的方式, 推出自己特有的品牌, 是很难达到乡村旅游开发的最佳效果的。

三、促进湘西州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对策

(一) 政府主导, 整体规划

1.制订和严格执行法规并且和乡村旅游的现实问题相结合。

目前, 湘西州的乡村旅游法规建设还比较薄弱。政府应努力完善乡村旅游相关法规体系, 加大执法力度,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减少法规出台的滞后性, 强化对乡村旅游秩序的动态监管, 抓住重点的市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维持旅游企业竞争的公平性并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2.加强对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

乡村旅游企业、从事乡村旅游开发和服务的人员, 从其市场行为的根本上来说, 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和个体最优, 往往不会注意自己的行为可能给行业和整个市场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 他们不可能十分积极主动地去保护景区、景点的生态环境和注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有的人甚至可能为了牟取利润, 不惜进行违法操作。有些地方的乡村旅游甚至出现边开发边污染的局面, 就是政府在调控上滞后和不力的表现。只有政府出面, 才能有效地遏制这种“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提供公共物品。

提供公共物品主要是指政府加快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承担牵头开发旅游线路的职责, 收集和发布信息。目前, 湘西州乡村旅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 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某些非合理、甚至非法行为普遍存在。要改善这种状况, 只有通过政府管理部门的努力才能实现。政府执行这一职能的途径包括建立旅游信息系统、披露真实信息等。

4.加强宣传。

湘西州应当加强政府在乡村旅游宣传中的作用, 加大投入, 改变目前旅游局、旅游企业各自为政的局面, 各级主管部门牵头, 将单个旅游企业的力量集中起来, 形成合力, 突出湘西州乡村旅游的宣传基点和重点。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立足于树立湘西州的旅游整体形象, 重点加强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接待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同时, 抓好旅游的大环境建设;围绕重点旅游区和旅游精品线路的开发, 加快旅游公路网络建设, 形成湘西旅游环境;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 通过实施退耕还林, 抓好封山育林, 绿化造林, 实施乡村美化计划, 确保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总之, 要让旅游者随时随地都感受到湘西山水的秀美和民风的纯朴、热情, 获得湘西州乡村旅游独特的享受, 才能发挥出本地乡村旅游资源的最大经济价值。

(三) 旅游企业牵头, 农民积极参与

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当地人们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认识, 他们是否能主动成为自己文化的传承者和保护者。乡村旅游中保护传统的重要措施是要充分照顾当地农民的利益, 仅仅是旅游企业致富远远不行, 一定要让老百姓参与进来, 让农民在旅游发展中富起来, 这样他人才有保护自己文化的积极性。农民是乡村旅游的主力军, 他们直接面对四面八方的游客, 传递乡村文化的精髓。在这个传递的过程中, 充当媒介的乡村的一切人和物, 凡是能够给游客留下印象的东西都是乡村文化的一部分, 都是乡村旅游资源在开发中的作用。因此, 农民必须付出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尽可能地表现出乡村文化优秀的吸引人的方面, 才能给游客带来独特的游览感受, 促进当地的乡村旅游和经济的发展。由于经济长期落后, 湘西州的农村信息闭塞, 农民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体现在提供乡村服务上往往不注意迎合游客的需求。例如很多地方农民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让城市来的游客很难接受。在这种情形下, 旅游企业应当发挥自身联系游客和农民的桥梁优势, 给农民一些必要的教育和专项训练, 使之适应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求。这对乡村旅游业、旅游企业、农民和旅游者都是非常有利的。

(四) 民族风情作为经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1.建设乡村文化特色工程。

乡村民族文化是土家族、苗族文化的精碎。要最大限度地发掘民族性、高度个性化的文化信息, 体现民族的灵魂, 加强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工作, 可以适应建设一批乡村文化的特色工程。

2.建立民俗风情村寨。

民俗风情村寨要显示出乡村文化独特的活力, 保留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风, 表现乡村文化的魅力。值得注意的是, 民族风情村寨应当少而精, 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还会损害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

3.建设乡村文化博物馆和民族民俗陈列馆。

这是一种静态保护与开发, 即搜集、整理各民族的乡村历史文化和民俗资料, 置于馆舍陈列展出, 让游客了解湘西整体的历史文化渊源和民俗文化。这种开发既对现有民族文化遗存进行了积极保护, 又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博物馆主要是收集展示文物, 陈列馆主要是展示民俗事物, 如服饰、农具、娱乐工具等生产生活和信仰崇拜等方面的东西。

4.开发民族文化艺术精品节目。

(1) 策划办好民族文化旅游节会活动。节会活动具有扩大湘西旅游知名度、扩大湘西乡村文化知名度的重要作用和宣传旅游景区景点、招徕客源等功效。 (2) 认真提取相关的特别是娱乐性、参与性强的民俗风情, 加以提炼、提升。例如可以包装打造四月八等民族节日活动, 并使之逐渐规范化, 成为具有西双版纳泼水节风格的民族文化旅游精品项目, 每年举办。同时, 把节庆活动与各种会展赛事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3) 认真组织专场晚会。晚会表演的节目全部是湘西乡村独有的、具有特殊价值的艺术形态, 如傩戏、目连戏等。可以经常在乡村旅游地搞一些专业民族歌舞晚会, 或者搞一个提供给公众的歌场, 让山歌手和一切对民歌有兴趣的爱好者在此自由对歌、听歌。可以预想的是, 如果越来越多的人被湘西民俗风情所吸引, 就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旅游收入, 经济也会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五) 乡村特色旅游商品的开发和营销

发展乡村旅游也要依托独特的民间工艺文化资源, 瞄准市场, 着力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的市场价值, 通过旅游来开发乡村特色产品, 同时特色产品也可以强化游客对乡村旅游的良好印象。

1.建立民族织锦、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品和绿色食品等旅游产品生产基地, 逐步实现旅游产品的品牌化、系列化和规模化, 形成以土家织锦、苗族刺绣、蜡染、扎染等为代表的民族服饰系列;以根雕、石刻、金银器为代表的民族工艺品系列;以酒鬼酒、老爹饮料、古丈茶、山野菜为代表的绿色食品系列。

2.更新营销手段。要积极学习世界上先进的营销理念, 思考特色商品的特殊性, 寻找它们的结合点, 达到最好的营销效果。要积极采取展销、招商、广告等形式大力推销乡村旅游项目、旅游商品。在内部, 要采取非常强制措施, 诱导购买。旅行社在安排景区景点时, 注意以一带二、带三。特别是在旅游产品销售上, 适当引导旅游团队到特定的厂、场、店参观购物, 企业要采取民族服饰表演等多种方式推销旅游产品, 刺激和增强游客的购物欲。

参考文献

[1].王瑞花.园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初探[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5 (3)

[2].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 2003 (1)

[3].Branmwellb, Lane.B.Rural Tourism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M].UK: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 1994

[4].李德明, 程久苗.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探析[J], 人文地理, 2005 (3)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篇11

关键词:民族地区教育 经济发展 经济投入

教育在经济进步和科技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加强教育投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在信息化时代,教育与经济两者之间关系日益密切,两者互为促进、共同发展。在整体的教育事业发展中,保持教育与经济两者的良性互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响两者发展的不利条件,促进教育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地区在我国一般处于比较偏僻的农村山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推动民族地区整体的发展水平首先要重视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发挥教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一、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的主要内涵

民族教育是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是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实施的教育,是中国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民族教育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外来文化引进、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狭义的民族教育则专指对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民族经济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一民族社会经济的总称。在民族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外界因素影响,其中经济因素所占比重较大。

二、民族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对任何民族而言,在民族发展的漫长时期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民族经济的发展对本民族教育文化有着直接的影响。经济发展为教育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经济保障。同时,教育的完善和进步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教育水平阻碍和限制着经济的发展进步。在民族教育与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中,两者存在着互为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带动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力不仅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以及劳动者的素质都有相应的要求。劳动者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首先要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重视教育在提升个人能力中的基础性作用。对民族地区而言,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培养民族人才才能够作用于经济发展,才能发挥人才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经济建设和发展对民族教育有着必然的要求,先进的科技和技术手段要求具备高素质的人才,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对教育的投入比重,两者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发达地区对教育水平和质量的要求远远大于经济较为落后地区,对教育的投入程度关系到地区整个经济的发展趋势。教育的经济功能体现在教育对整体劳动力水平的促进和提升;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教育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在知识的增值过程中,教育作为中介系统作用于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目前的教育状况与发达的城市地区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经济基础较差,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发达的城市地区;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外界因素影响,民族地区由于其本身发展因素的制约,在教育的经济投入上不能满足当地对民族教育的需求;教学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师资队伍紧缺;整体教育事业比较落后,教育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难以形成良性互动。

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导致教育投入不足,而教育投入不足,又制约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于教育事业而言,加大教育投入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教育的投入主要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以人才带动科技进步,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西方教育投资理论认为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即国家或者地区对教育的投资越大,人力水平越高,总人力资本越丰富的国家,其经济增长率越高。对民族地区而言,把握教育和经济两者的紧密联系,要更加重视民族地区发展的区域独特性,探索适合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方式,从而以教育为立足点,为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范本。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教育投资总量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教育的投资增长力度在地区经济增长中有直观的反映,教育投资对于经济的增长发挥着内在的促进作用。

正确认识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首先应该从根本上把握民族地区教育的重要性。国家对民族地区加大教育投入一方面能够带动民族地区重视教育发展,另一方面教育的作用体现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长时期的教育投入必然带来经济回报。其次,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本地区的民族教育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普通文化教育,民族地区的教育与当地的历史沿革、民族传统、民族发展息息相关,重视民族教育对发展当地特色经济有直接的示范作用。

在对比分析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正确认识两者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历史因素、国家资金政策扶持以及科技教育投入比重都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教育在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中发挥着长时期的显著作用,先进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着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基本劳动技能,教育的比重支出关系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从社会宏观层面而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更多地依靠于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在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竞争中,人力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发展两者统一作用于地区整体发展状况,保证地区经济合理平稳发展需要重视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在对教育的投入上要考虑到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统筹兼顾,立足于民族地区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稳步提升对教育的投入比重,做到教育与经济发展两者的有机结合,探索出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教育投入机制,保证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水平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成园,郭正涛.广东民族地区教育与经济互动协调发展探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

[2]罗海萍,杨志波.欠发达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学周刊,2014(3).

[3]丁官荣,谭宇.恩施地区基础教育现状与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 价值工程,2014(2).

[4]李晋枝,赵晶.民族地区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基于多民族8省(区)面板数据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3(2).

[5]曹端波.贵州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教育新模式[J].教育文化论坛,2013(6).

民族地区民族经济 篇12

1 循环经济内涵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 循环经济是在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所有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 其表现为生态型。换言之, 循环经济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生态经济,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了被社会所关注和重视的一种经济形势。从目前来看, 理解循环经济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形式。从循环经济的本质来说, 循环经济是在打破传统经济模式和经济形势, 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到了经济体系中来, 使得人们将经济的承载力和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结合起来, 共同作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可以说, 循环经济就是在充分尊重生态平衡和自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生态化的经济发展体系, 其是一种生态化的表现。

其次, 从目前我国的经济系统角度来说, 循环经济将经济发展的头与尾进行了链接, 形成了一种经济形式, 其将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生产、销售再生产等过程进行循环, 在循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见,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个可以循环的系统模式, 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系统性。

最后, 从价值体系生产理念角度来说, 循环经济打破了过于单一化和过于集中化的价值体系和价值理念, 其更为关注与社会效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地表现出来, 循环经济视角下的这种生态性恰恰体现出了这一个特点。

2 影响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各种企业战略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深入到企业战略化管理中来, 对企业的战略化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 由于我国的企业战略化管理长期处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下, 还没有充分地适应循环经济模式, 加之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其对于循环经济的利用程度和利用层次还没有达到要求, 导致了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发展的效果也不是十分的明显。从目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整体情况来看, 影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经济理念的不足

对于循环经济的指导理念来说, 在不同的循环经济下需要不同的指导理念, 大循环、中循环、小循环是循环经济的三种形式, 在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其对循环经济的理念理解不足, 这样就不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循环经济而言, 生态管理理念是循环经济模式下的一种重要管理理念,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企业来说, 其要想进行有序的、符合时代背景的战略化管理模式, 就必须以生态管理理念为基础。但是, 从目前来看,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大多数企业受传统战略管理理念的影响, 忽视了生态管理理念, 甚至没有从主观上对生态管理理念形成合理的、科学的认知, 导致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来说, 其理念的认知不足是限制其发展的第一元素。

2.2 生态环境本身因素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 其处于我国的西部地区, 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不是十分好, 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其生态系统不是十分的健全, 每一个生态构成因素都是十分的薄弱, 这种生态环境限制了循环经济的发展。首先, 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退化,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加上工业生产所造成的危害, 使得整个环境的污染程度逐渐深化, 同时, 由于西部地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状况, 人们处于对经济发展的渴望, 导致了其在生态保护的意识上有所淡薄。那么, 西部地区本身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脆弱, 加上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不足, 使得生态环境的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2.3 西部地区企业战略管理滞后

循环经济的运行需要企业具有较为完善的战略管理能力, 对于西部的企业来说, 其受到经济结构和经济环境的影响, 企业本身的战略管理工作是十分滞后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要想获得切实的发展, 必须具有核心的策略, 将企业的战略管理与核心策略结合起来, 在企业内部建立企业核心的领导机制和管理体系, 这样才能真正地推动企业开展战略化管理。但是, 从目前来看, 我国西部地区企业在开展战略管理的过程中, 没有真正地将企业的核心规划纳入其中, 也没有进行合理的战略化规划和管理, 影响了战略化管理的有序进行。这种缺乏有效战略管理的企业行为, 不利于企业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3 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发展的经济理念和经济形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 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的综合进步与企业发展理念间的必然联系也体现得十分明显, 从目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有情况来说, 需要结合其发展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进而提升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企业与我国其他地区企业发展相结合, 真正地实现“大循环”。

3.1 优化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经济理念

对于循环经济来说, 生态管理理念就是其发展和运行的一个基础性的理念, 其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产物。随着人们对大自然认知的不断提升, 保护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共同的认知。基于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对于生态管理理念认知力度不够的现状来说, 要进一步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管理者对于生态管理理念的认知, 将生态管理理念与循环经济结合起来,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来不断地展现出生态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青海省省政府近些年来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方略和理念, 在循环利用矿产资源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打造出了青海省的循环经济的升级版, 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实施中开创了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局面, 更好地推动了工业乃至三次产业向特色优势型、循环利用型和创新型转变。可以说,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要体现出生态理念, 将生态发展与企业发展充分地结合起来, 形成良性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进而带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对循环经济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利用。

3.2 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从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自然环境角度出发, 西部民族地区企业面临着较为严峻的挑战, 西部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相对恶劣, 为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设置了一定的障碍, 不利于其发展循环经济。基于自然环境的这种不可改变性, 可以尝试着改造自然环境, 西部民族地区企业需要在适应西部地区所固有的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创新, 以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的先进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为基本突破点, 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来填补我国西部地区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这样一个事实。

同时, 西部民族地区企业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其自然要求的实践发展模式, 从每一个企业的角度入手, 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 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节约自然成本, 尽可能地使用可利用和可回收资源,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同时, 从整个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来说, 要建立生态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环境, 推行并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循环经济在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群中的利用, 这样有助于调动所以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力量, 共同为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贡献力量。青海省提出的盐湖化产业循环经济就是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创新和运用。

3.3 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

西部民族地区企业要想切实地发展循环经济, 就必须制定与循环经济相适应的核心战略, 以战略指导来强化企业的核心地位, 进而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优势作用, 保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所依托, 促进企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在发展循环经济的大前提下, 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在进行战略部署的过程中首先要体现出机制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在循环经济发展下, 西部民族地区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统筹机制, 即将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内部需要和市场经济的需求结合起来, 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内部的各个生产和发展要素, 将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内部的生产要素进行最大化利用, 并将西部民族地区企业战略管理以循环经济发展为基础重新战略化规划和部署, 将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统筹管理和操作, 有效地实现小循环带动大循环。

其次, 要保证战略运行的科学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 无论是任何企业都需要面临着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 对于西部民族地区企业来说, 其不仅仅面对着当地同行企业之间的竞争, 还面对着其他发达地区企业间的竞争。《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作为国务院批复的第二个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青海省循环经济的认可,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的贯彻和落实更好地带动了青海省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之, 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 要充分地结合西部地区的经济形式和生态环境, 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的现状为着眼点, 强化制度支撑, 强化管理支撑、强化人力支撑、强化环境支撑, 在现有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下, 为西部民族地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在西部民族地区企业中监理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 更好地诠释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并开发人类的智慧, 对大自然进行有效的、合理的、科学的、规范的改造和利用, 全面带动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摘要: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是目前我国经济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则结合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影响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因素, 对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 希望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有所帮助。

关键词:民族企业,循环经济,对策,西部地区

参考文献

[1]李明.武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战略研究[J].现代商业, 2014 (6) .

[2]王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探讨[J].消费电子, 2013 (6) .

上一篇:分类框架下一篇:绿色化学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