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旅游论文

2024-09-09

民族地区旅游论文(共12篇)

民族地区旅游论文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一部分居民已经不再满足于追求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是开始向休闲、享受需求发展。同时,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刺激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旅游事业,旅游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1 民族旅游业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要求下,国务院2007年3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小康社会建设为中心,不断转变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旅游业成为了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

1.1 民族旅游业

旅游业又称为旅游产业,是以独特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为基础,以接待旅客为服务对象,通过一定的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游览、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民风,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利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旅游业是以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等资源,通过开发、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为基础,向旅游者提供少数民族特有的游览、观光、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1.2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发展,大部分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开始关注健康和休闲旅游。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不仅能促进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还能刺激消费,促进需求,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如餐饮业、旅店业、交通运输业、手工业、民族工艺业等的发展,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突出,发展空间较大。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引导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1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对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各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促进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民族文化和民族资源的开发,不断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开发,民族风俗旅游、民族观光、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得到了发展;第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为当地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餐营业、旅店业、交通业、手工业等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第三,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服务业中旅游业、旅店业、餐营业、交通业等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发展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不足。

2.2.1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其发展不仅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全力开发,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2.2.2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速度较慢,开发力度不够,造成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民族旅游资源未合理利用和开发,民族旅游资源浪费;同时,民族旅游业市场定位和旅游产品开发不合理,旅游业产品单一,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仅限于民族旅游观光和休闲,潜在市场未得到重视。

2.2.3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服务质量较低,产业发展缺乏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居民,受当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影响,民族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大多数人员没有受到正规的旅游业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缺乏服务意识,行业的整体质量较低。

3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能促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还能全面推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制约了当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采用相应的发展策略,全面促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3.1 重视民族旅游业,确立民族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资源丰富,当地各级政府应该重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特有的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充分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把民族旅游业作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心,不断培育和发展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培育成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产业,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3.2 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开发特色民族旅游产品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及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等利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旅游业时,应不断开发独特的民族资源,创新民族产品,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通过特殊的民族产品,例如,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图腾产品、民族饮食产品等吸引消费者,扩大旅游需求,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

3.3 大力开发边境旅游资源,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祖国的边疆,与东亚、东南亚各国接壤,边疆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居民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往来,文化资源独特。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打洛县与缅甸接壤,中缅边境民族经常进行边境文化交流和边境旅游,打洛县特有的“勐景来”风景区为中缅第一寨,是中缅边境的宗教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各地游客前来观光的主要景区。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大力开发边境独特的旅游资源,创新民族旅游产品,不断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3.4 合理开发和保护民族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开发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造成民族生态资源破坏,阻碍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及科教文化部门不重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造成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和破坏,阻碍了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和特色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民族旅游业,必须合理规划和开发,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等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具有独特的民族旅游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旅游项目和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忠斌.民族经济发展新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龙远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民族地区旅游论文 篇2

摘要:本文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首先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其他地区发展地区旅游的经验,提出了凉山州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新局面的保障措施。

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一)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地处大西南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一片集汉、彝、藏等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土地,地广人稀、山高水远,以农业发展为主要经济支柱。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反映出所有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都面临的共同问题:经济落后,旅游开发所需资金不足,接待能力和开发规模有限;当地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不健全,市场经济发展落后;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配套接待设施条件难以达到规定标准;民族地区自我积累能力不足,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导致商品流通滞后;教育培训严重缺乏,导致旅游人才缺口较大,旅游接待和服务质量以及旅游管理水平都有待提高。

(二)民族地区旅游自身需求不足。

目前我国比较成熟而且市场效益较好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利用城市客源优势发展郊区农村旅游,充分利用城市郊区相对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得以发展。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依托周边大中城市的庞大旅游市场开发民族地区旅游不具备条件,缺乏有力的市场支撑。基于以上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内需不足,难以吸引足够的外地游客。

二、如何开创民族地区旅游的新局面

(一)民族地区旅游要本土化。

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大,旅游业就能通过产业关联带动更多的部门,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就比较小。所以,要以旅游业的发展为契机,优化配置上下游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有效安置当地居民的就业,是提高旅游效益的重要手段。以凉山地区的旅游开发为例,如何开发生产有着浓厚彝族特色的服饰工艺品、餐具、旅游食品,让游客在留连于山水之余也会慷慨解囊。开发这些产品需要技术、也需要人才,同时还能解决部份当地百姓的就业。是我们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时候,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是第一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将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作为共同体,才能为当地居民所接受。所以,只有实施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本土化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转贴于

(二)多种经营模式共存。

在过去的旅游发展模式中,过分依赖政府,规划、投资、土地、经营、管理都是政府的事情,程序繁多、过程复杂、效益却并不显著。因此,在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中要引进外来经营者,打破独立局面,要多种经营模式共存。如: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同时提供不同类别相同等级的旅游产品到不同的旅游市场,他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避免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共同推动民族地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或者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合资合作开发民族旅游,利益共享,比如凉山州冕宁县的灵山寺,就是政府出让旅游资源,由外地的投资商来投资开发,利益共享。既解决了投资的大问题,又解决了部分群众就业。

这样的合作模式,不但解决了开发问题,还很快提升了该县的旅游档次和知名度,随之带动了接待能力的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的提高,更带来了滚滚客流和经济效益。

三、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保障措施

(一)健全政府管理机制。

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采取有效的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与方法,政府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把民族地区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切实有效制定出相关管理制度或条例,在规划审批、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从游客市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旅游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全局利益和整体形象。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切实从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出发,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民族地区的旅游运作向法制化、规范化的健康道路发展。同时还可以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如成立民族旅游协会、保护民族旅游资源、避免旅游资源遭受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

3.2开发旅游产品的民族文化特色。

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树立鲜明的民族品牌,当地的民族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歌舞表演甚至是当地饮食,都可以树立旅游开发中的品牌。其次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民族地区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少数民族气氛及少数民族重大节日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当地少数民族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民族旅游”的氛围。再次是挖掘民族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民族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历史的依存和延续、风格独特的民居;反映该民族的传统文化、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的民族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民族节庆(如火把节、彝族年)生活习俗、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增强民族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四、结论

以旅游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的目标。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是城乡一体化的“氧化剂”,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关联性、带动性强的特点,以老百姓增收为核心,引导他们做长产业链,最大限度地发挥民族地区旅游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使民族地区旅游成为农民致富的好载体、结构调整的好形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好途径、农民增收的好措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创举。我国民族地区自然人文景观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因此要以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为契机,整合各种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周歆红关于旅游扶贫的核心问题【J】旅游学刊2002(1)17-18转贴于

[2]郭清霞、姚立新生态旅游开发是旅游扶贫的最佳发展模式【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355-376

民族地区旅游论文 篇3

然而,由于川西民族地区旅游交通“瓶颈”的制约,其市场潜在价值并没有得到发挥,这也制约了整个四川旅游市场的成熟度。

“跳出盆地”看四川民族地区旅游

发展“阶梯战略”

川西高原地理上位于横断山脉东段,地势处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由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域面积辽阔。这一地带地形地貌变化明显,景观丰富独特:极高山、低海拔冰川、深切峡谷、湍急河流、高寒草原、溪沟清泉。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神秘多元的藏羌彝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人前往。

只有把第一、二级阶梯上的旅游搞好了,四川才能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经济强省;只有盆周山区尤其是川西高原的旅游业发展好了,四川旅游强省才能真正实现。

新“增长极”机遇

2002年以来,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共同开发大香格里拉旅游圈旅游品牌,2007年,国家旅游局和国家发改委主持了《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评审并予以通过。

2010年9月14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4地州旅游局共同签订旅游战略合作协议,正式拉开了“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合作发展大幕。2011年,“大香格里拉旅游区”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十二五”期间大力培育的“旅游功能区”之一,写入了《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3年亚丁机场将正式通航,机场选址于稻城县北部桑堆乡海子山附近,距县城约50公里,距亚丁风景区约130公里。稻城亚丁机场占地面积达15平方公里,能起降空客319型飞机,设计年游客吞吐量为3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00吨。

机场开通后,亚丁至成都、重庆、西安、贵阳的航线将率先开通,并与云南香格里拉、昆明、九寨沟以及康定机场形成空中环线。随着亚丁机场的建成与通航,预计亚丁景区的日游客量将突破2万人,从而成为川西民族地区旅游新的“增长极”。

发展遭遇“瓶颈”

就目前以稻城亚丁为龙头的川西高原旅游业发展情况而言,影响其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交通问题。总体来看,稻城亚丁景区可进入性单一、陆上路程太远太绕、季节性强、疏散游客慢、自驾游难度大成本高、空中交通受高原气候影响大。

线路太长、未能形成环线,这是川西旅游业发展首先必须突破的难题。而只要突破了这一“瓶颈”,亚丁景区必将成为四川旅游新的增长极。随着亚丁机场即将建成通航,各界均预计,亚丁旅游将出现“井喷”的局面。

如何破解“瓶颈”

从发展来看,破解川西旅游环线和进出困难的“局”,仅仅依靠航空运输还不保险。如果不能形成真正的陆上旅游环线,以亚丁景区为龙头的川西高原旅游将始终是一座“孤岛”!

现在攀西高速已经建成,若打通从冕宁直接进出亚丁日瓦乡的快速公路交通乃至高速公路,以亚丁景区为核心的丰富的川西高原“大香格里拉”旅游资源和多个景区,将会真正融入川西旅游大环线和四川旅游快速交通网,而不必绕行云南,从而实质性地大大加快四川旅游“阶梯战略”的实施,川西旅游业全盘皆“活”!

川西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前景广阔

缩短线路里程,形成川西旅游环线新格局

这一线路一旦开通,整个川西旅游环线将形成四个奇妙的“8”字型环线网络,大“8”环线中镶嵌三个小“8”环线(见示意图),形成川西旅游环线的新格局,为游客们提供更多进入稻城亚丁景区和川西地区的出行途径,大大缩短旅游线路里程和途中停留时间,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扩展自驾游团队数量,增强自驾游通行能力。同时,川西旅游自成环线,而不必像此前那样长途绕行云南省,这对四川旅游业发展,意义重大!

形成崭新的旅游风光带

该线路打通后,将诞生一条沿安宁河和雅砻江峡谷进入亚丁景区的崭新的旅游风光带,串联的景区景点有冕宁彝海景区、雅砻江大拐弯、麦地贡嘎、贡嘎湖、卓玛湖等,从而进一步拉动整个大香格里拉环线的旅游升级。

具有综合性的经济社会效益

突破道路交通等“瓶颈”制约后,该环线区域特色产业和旅游新业态将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不仅能缩小甘孜州以及凉山州东、南、北三个区域的发展差距,还可连接更多的出川通道,带动当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落后山区综合产业经济社会效益,开辟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双赢的路子。

目前四川旅游经济强省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以稻城亚丁为龙头的川西高原培育发展成为大香格里拉最核心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中转地,成为带动整个川西和滇西北地区旅游发展的旗舰区。而尽快建成从攀西高速冕宁段进入亚丁景区“后门”的快捷通道,是这一战略实施的关键!

(作者单位:四川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

民族地区旅游论文 篇4

1. 智慧旅游成为旅游发展趋势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3G、4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旅游业中, 国外的专家学者们开始重视信息技术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旅游活动中, 产生了“智慧旅游”的概念。随着智慧旅游信息技术日渐成熟和完善, 有关政策环境的日益优化, 智慧旅游正在渐行渐近, 已经成为了我国各地旅游建设的重点和理论研究的前沿。

2. 智慧旅游推动民族旅游发展

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在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的过程中, 应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 保护民族文化和环境资源开发。这是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带有普识性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依靠智慧旅游、借助信息化契机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通过对民族地区智慧旅游的发展研究, 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压力、民族文化商业化引起的游客表层体验和民族文化保护等问题下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探讨民族旅游的优化升级策略, 促进民族旅游实现高效、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旅游的提出

1. 智慧旅游概念及核心内涵

从2011年开始有马勇等多位学者尝试定义智慧旅游, 其中有张凌云等综合评述了多位学者提出的概念, 指出了多种概念表述的不足之处;李云鹏等将国内智慧旅游的概念分成7个类别, 不仅从信息化的角度定义智慧旅游, 分析了智慧旅游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基于前人的研究, 本文将智慧旅游解读为:

(1) 智慧旅游依托新型的技术, 主要是物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带来了智慧旅游的变革, 基于这些技术才能更好地发展智慧旅游;

(2) 智慧旅游首先是信息服务, 能够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全过程随时、随地、随需, 多媒介获取到无处不在的旅游信息服务, 更科学、灵活地制订、变更旅游计划, 使得有限地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能够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 获得更满意的旅游体验;

(3) 智慧旅游的主体不仅在于游客, 还关乎于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 他们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旅游信息服务掌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全过程的数据形成“大数据”, 同时旅游目的地居民同样可以享受智慧旅游所带来的利益共享;

(4) 智慧旅游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 其意义在于实现旅游业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升级。

2. 智慧旅游国内外发展现状

(1) 国外发展情况

国外从20世纪初就开始对智慧旅游进行相关研究, 对于智慧旅游更多地在于实践与应用, 多侧重于对技术层面的应用研究。比如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实施了一站式注册服务, 推出了“我行有我, 新加坡”平台、韩国“I Tour Seoul”系统基于智能手机平台开发了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比利时“标识都市”项目、英、德、日开发的“智能导游”、北美“游客自助导航”已广泛应用。

(2) 国内研究状况

在中国知网以“智慧旅游”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631条相关文献, 从搜索结果可以看到, 国内关于智慧旅游的研究始于2011年并且呈现趋势增长 (如下图) , 由于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命名为“智慧旅游年”, 有关智慧旅游的文献在2015年达到了峰值。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CNKI学术总库数据整理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关于智慧旅游概念的讨论、智慧旅游的框架体系、智慧技术的研究、智慧旅游在特定区域、不同主体、景区、酒店等企业的应用研究、智慧旅游的评价体系及其影响等几大方面的研究。在应用方面国内旅游业也越来越呈现出智慧旅游的特征, 许多城市都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北京市“智慧旅游便利游”建设了网络虚拟旅游系统、自助导游讲解系统以及城市自助导览三大系统, 南京市推出了智慧旅游互动式体验终端等六大项目, 同时也有很多的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加快进行智慧企业建设。

三、民族地区优化升级与智慧旅游的融合

1.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

(1) 粗放式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旅游开发的功利性太强, 不注重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文化效益, 长期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进一步恶化了民族地区生态环境, 导致民族地区处于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经济的两难状态。

(2) 民族文化流失严重

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灵魂与核心, 然而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为迎合游客体验将民族文化的展现导引到商品化, 舞台化, 雷同化, 格式化, 庸俗化等方向上, 这样的过度开发使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根基开始动摇, 出现民族文化被同化, 甚至消失。民族地区旅游业要想实现持续发展, 必须要注重对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

(3) 产品开发相对单一, 旅游体验深度和丰富度不够

民族旅游因其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对游客吸引力强, 但是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均是千篇一律进行民族建筑、民俗文化展示、民族歌舞表演、民族工艺品营销、民族美食体验, 旅游资源与产品设计单一, 体验方式简单, 在旅游开发初期能够吸引游客眼球。但是随着产品周期的发展及游客体验需求的增加, 旅游开发创新动力不足, 导致游客在游玩后的缺乏明显的感知差异, 难以吸引游客的二次消费, 在旅游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民族旅游日趋弱势。

2. 民族地区转型升级与智慧旅游的融合

(1) 民族智慧旅游理论研究及实践发展状况

在中国知网以“智慧旅游”和“民族”主题词为进行搜索仅得到10余条相关文献, 大部分文献均从智慧旅游在民族旅游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专家学者们探讨了贵州、阿坝、甘孜、恩施等民族地区智慧旅游的发展。同时, 通过百度、中国民族宗教网等网页搜索得出在新疆柯尔克孜族、阿克苏地区、贵州、甘肃甘南、敦煌、云南文山州等民族地区开展了丰富的智慧旅游实践,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喀什和云南怒江的智慧旅游平台。

(2) 智慧旅游与民族地区旅游优化升级的关系

从民族地区智慧旅游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情况来看, 智慧旅游为民族地区旅游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力量。

一方面智慧旅游适应民族地区旅游优化升级的需求, 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与现代信息产业融合的一种新形态, 是提升旅游业素质的关键环节。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网上支付等业务的迅速展开、信息和网络技术日趋成熟、智慧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已成为旅游转型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民族智慧旅游发展有助于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智慧旅游为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新的力量, 民族旅游智慧化系统可以根据游客需求主动为游客提供符合其需求的目的地;民族旅游管理智慧化可使得管理部门更全面、快捷地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建议以及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动态等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 从而做出科学的决策和管理;同时还可以实现网上营销, 使得有更多的游客主动参与乡村旅游的传播和营销, 进一步为民族旅游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

四、基于智慧旅游下民族地区旅游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随着智慧旅游相关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完善, 政策环境的日益优化, 以及实践者和研究者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 民族地区智慧旅游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依靠智慧旅游,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对民族旅游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设计, 将信息化渗透到民族旅游活动的各个环节, 服务于游客、政府、旅游企业等利益相关者,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持续发展。

1. 完成智慧旅游总体规划, 完善顶层设计

在全国建设智慧旅游的新形势背景下, 民族旅游应抓住机遇, 构建智慧旅游体系 (图2) , 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优化升级, 着力打造一个旅游信息集成与处理平台, 统筹协调管理本地区的民族旅游。同时在旅游信息集成与处理平台下, 还将重点建设四个智慧平台:智慧管理平台、智慧营销平台、智慧服务平台、资源与文化保护平台, 来解决民族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着重从基础设施、构建智慧化体验旅游、资源与文化保护四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智慧旅游引导民族地区的优化升级。

2. 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相比其他地区旅游, 民族旅游基础设施较薄弱, 旅游道路及交通、旅游食宿、游客服务中心、景区设施设备、旅游安全防范等设施是有待进一步整体规划和完善。落脚到智慧旅游发展, 应重视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大网络的覆盖面, 改良通信设备, 要能够实现快速、便捷地把图像、视频、音频、动画等文件信息传递给游客, 真正让游客满意。民族地区还应体现自身的特色, 如在建设智能导游、民族住宿等应结合各民族村寨的特色及活动内容, 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智慧旅游基础设施。

3. 构建智慧化体验旅游

信息时代的旅游者更渴望得到个性化、专业化、优质化的服务, 民族地区应当吸引企业积极参与智慧旅游建设, 利用智能营销平台和智慧服务平台增设顾客体验途径, 比如智能导游软件, 利用以VR技术为基础, 让游客通过声光与影像体验景点;设计路线规划系统, 通过交互路线规划工具, 量身定做旅行方案等。旅游企业要积极地运用智能化设备设施及其他信息技术手段, 如自助导览服务、智能解说系统、私人定制和服务终端等, 创新服务提供方式, 提供优质服务, 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

4. 以智慧旅游引导资源和文化保护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复杂脆弱, 民族文化和民俗消失严重, 在开发和保护的夹缝中生态经济矛盾突出。在智慧旅游体系的建设中, 通过物联网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传感器等信息设备实施监测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 对生态环境、污染源、污染排放实施有效监控, 对古村落群、古建筑实施有效的监测和保护;通过安全保障监控构建旅游信息预警服务, 对游客承载进行预估和预警, 避免旅游高峰期游客人数大大超过景区承载力, 践行智慧化理念。以信息技术构建多形式的民族文化展现形式, 比如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既能形成游客的虚拟体验, 通过不同类型的智慧旅游技术增强游客的体验, 可以有效避免民俗文化的过度商业化、表演化, 同时也能更好地呈现和再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俗。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基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特点和优势, 在解析智慧旅游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将民族地区优化升级与智慧旅游的融合, 构建了民族地区智慧旅游体系, 并重点从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民族地区旅游体验、资源与文化保护等内容阐述如何通过智慧化进行创新变革。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 对于子系统如何进一步落地实现并没有具体研究, 这些问题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Samira Borouji Hojeghan, Alireza Nazari Esfangareh.Digitaleconomy and tourism impacts, influences and challenges[J].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1, 19.

[2]张凌云, 黎巎, 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 2012.05:66-73.

[3]刘玮.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新模式探索[J].商业时代, 2014 (33∶) 131-133.

[4]梁昌勇, 马银超, 路彩红.大数据挖掘:智慧旅游的核心[J].开发研究, 2015 (5∶) 134-139.

[5]龚锐.断裂与重建---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的再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7 (05) .

民族地区旅游论文 篇5

弥泉乡位于常宁市西南高寒山区,距城区35公里,距衡阳市85公里。总面积60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现有瑶族居民873人,由于境内资源匮乏,自然条件艰苦,加之未享受民族政策支持,该乡瑶族居民生产生活困难。瑶民是否生活富裕、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弥泉乡整体经济的发展,而且关乎和谐稳定的大局。因此,发展瑶族文化旅游,既是保护少数文化传统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该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弥泉乡瑶族居民总体特征

(一)总人数比重大。弥泉乡地处偏远高寒山区,与郴州桂阳搭界,管辖四个行政村,弥泉乡现有瑶族居民87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9.1%,约为全市瑶族总人口的1/3,是瑶族人口总数、比例均居衡阳市第二位的林区乡。

(二)多以散居为主。弥泉乡65平方公里的土地范围内,仅有2512人,可谓地广人稀。境内汉族居民多以聚集在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位置。而瑶族居民分布更散,一般以组为单位,每个村都有少量瑶民居住,如双河村有2个组、农林和更生村分别有一个组,与外界交流少,普遍较贫困。

二、弥泉乡瑶族居民生活现状分析

(一)生产资料缺乏,收入低。一缺生产资料。据统计,2012年,弥泉乡瑶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300元,连全市人均纯收入的1/4都不到。如该乡农林村为省级贫困村,贫困面达70%以上。弥泉乡人均耕地面积为0.36亩,约为全市人均耕地面积的44%。人均水田面积0.14亩,仅为全市人均水田面积的1/5。2007年实施移民安居工程后,部分瑶民搬迁至山下,土地等生产资料紧缺,甚至日常蔬菜都要花钱买。二是缺产业支撑。弥泉乡下辖一个国有林场,绝大部分瑶民以林木种植和销售为经济来源,收入渠道单一。全乡无工业企业,无产业支撑,基本上靠财政补贴和林业收入维持运转,财政相当困难。村级集体经济更是一穷二白。三是缺经济来源。2012年全市人均纯收入为 9568元,该乡人均纯收入2970元,而瑶民的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贫困线2300元,连全市人均收入的四分之一都不到。瑶民以种植林木为主要收入来源。文化素质偏低,在就业方面存

在较大困难,外出打工竞争力小,一般从事产业链低端的工作,可替代性强,收入微薄。有些瑶民过度依赖政府的扶持,等、靠、要思想严重。

(二)文化素质较低,就业难。一是适龄劳动力素质偏低。大部分瑶民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90%以上的人只受过初中以下教育,有些70后的瑶民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不会写。二是下一代教育状况堪忧。该乡共有两个小学,无初中。更生小学共有18名学生,其中12名为瑶族;初中生总共13个,瑶族学生4个。这些学生要到15公里以外的罗桥就读。迄今为止,该乡史上无一瑶族高中毕业生。三是教育条件恶劣。农林村原本有一个小学,教学楼因年久失修倒塌,该村的学生只能到附近的双河村、罗桥镇、板桥镇就读。经济的落后导致受教育程度的偏低,素质低下反过来制约经济的发展,瑶民经济和教育陷入恶性循环。

(三)医疗条件较差,保障少。长期居住在高寒山区,瑶民普遍患有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加上医疗条件较差,就医困难。一无定点医疗机构。瑶民散居各村。只有双河村一个设备简单的医务室,解决伤风感冒类病症,其他三个村均无定点医疗机构。瑶民只能到乡卫生院,甚至较远的罗桥、板桥、洋泉镇就医。二无职业医生。只有双河村有一名从业医生,但无医师执照,是传统的“赤脚医生”。三无医护人员。四个村无一专业医护人员,唯一的医生既当医师又当护工。四是瑶民参合率低。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仍然存在部分瑶民不愿办理农村合作医疗的现象。

(四)基础设施薄弱。目前,虽然弥塔公路已经实现通车,但该乡村组公路建设滞后,且仅有1个村开通了每天一趟朝8晚6的班车,瑶民出行仍不方便。大部分村没有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其中有2个村处于信号盲区。所有村均未安装自来水,都属农村分散式供水工程,设施简陋,水质监测设施缺乏。用电主要来自桂阳、罗桥等地的小水电站,没有纳入全市统一电网。

三、弥泉乡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必要性

弥泉乡是衡阳市仅有的两个瑶民集中居住地之一,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拼图。该乡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从统筹区域均衡发展和促进民族团结的要求看,加快弥泉乡发展势在必行。发展瑶族文化旅游,是助推该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有利于发挥旅游资源优势。一是林业资源丰富。该乡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583公顷,木材蓄积量6.7万立方米,年可采伐量900立方米以上,楠竹600万根,可采伐60万根。生态公益林面积5.8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居全省前列。目前农林村建有一个“松清果业”柿子种植基地,包括大果樱桃、核桃、板栗等,规模达1000亩。二是动植物种类繁多。拥有植物168科,580种。俗话说,百草都是药。瑶族同胞世代久居深山,尝遍百草,研制出了能治疗风湿、肝炎、肿瘤等多种疾病的民族中成药——瑶药。它既是瑶族同胞强身健体的法宝,又是民族医药中的一朵奇葩,值得发扬光大。三是水利资源充足。境内溪水潺潺,瀑布飞泻,有大小溪流5条,现建有6座水电站。猴子滩瀑布,罗桥水库等水体资源遍布。

(二)有利于促进民族区域均衡发展。近几年,塔山瑶族乡享受到的民族政策扶持力度较大。各级政府先后投入1200万元,建成3各集中移民区,完成乡内移民545户;投入228万元,建成2所寄宿制学校,完成乡卫生院维修和5个村卫生室建设;投入265万元,新建1个旅游宾馆;投入57万元,新建8个茶园,建成了1850亩产业基地;建好60口沼气池,扶持发展了15户养羊大户。弥泉瑶胞和塔山瑶民同根同源,从全市一盘棋的角度出发,实现两个乡镇的资源共享、组团开发,有利于促进我市民族区域均衡发展。

(三)有利于顺应瑶胞加速发展愿望。2012年弥泉乡瑶族人均纯收入2970元,不到全市人均的四分之一。近几年,看到塔山面貌巨变,弥泉乡的瑶胞们充满羡慕,思富求进、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强烈。发展瑶族文化旅游,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地百姓和瑶胞共同翘首期盼多年、深得人心支持、众望所归之举。更能提振他们的发展信心,激发其加快改变家园落后面貌的巨大动能。

四、弥泉乡发展瑶族文化旅游的对策措施

当代著名策划家王志刚说:“未来中国的竞争是文化板块竞争,谁能把握住每个板块后面的文化,谁就能把握竞争的主动权。”未来旅游业将是常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以瑶族文化特色是其中独特的旅游资源。打好“民族牌”,奏响“民生曲”,树立 “文化立乡、旅游兴乡、引资活乡、产业富乡”的发展思路。

(一)打造两张金质名片。弥泉的名字本身就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原生态的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卖点。弥泉乡地处衡阳市西南方,五岭山系余脉,位于三市(郴州、永州、衡阳)四县(新田、桂阳、祁阳、常宁)交界处,主峰天堂山海拔达1265米。这里杉竹万顷,流泉飞瀑,空气清新,被誉为 “林的海洋、鸟的天堂、水的源头、云的故乡、天然氧吧、避暑山庄”。弥泉乡优质旅游资源集中,且含金量较高。2009年国家正式批准成立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2011年,弥泉乡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是常宁目前仅有的5家“国字号”旅游资源之一。应加大宣传攻势,唱响两张“国字号”名片。

(二)整合瑶族旅游资源。瑶族文化是历史留给瑶乡人们的一份厚礼,瑶族谈笑、服饰、文化、语言、山歌都是人无我有、独特稀缺的旅游资源。“上刀山过火海”、“瑶族谈笑”等特色项目都别有一番风味。但目前还处于养在深闺、未被开发的初始状态,尚未形成瑶族特色旅游产品。只要经过精心打造包装,将原生态环境和瑶族独特的人文资源在一起进行旅游开发,把资源转化为资本,从而使瑶族文化在“传承、保护与开发”中达到“双赢”的效果。借助“民族牌”,突出民族特色,实现整体营销,促进生态旅游资源与民族文化品牌的深度融合,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在的经济优势。

(三)实现片区联合开发。从湘鄂赣皖联手推介长江中游城市群来看,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独木难成林。从弥泉的实际出发,将来和塔山瑶族合作,整合旅游资源是常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通过大山区连片资源整合、区域协作,以点带面、以线连片,实现山区瑶族居民整体脱贫。

(四)大力发展关联产业。做活以瑶族文化为核心,其他相关产业共同发展这篇文章。建立特种水果基地、反季节蔬菜基地、经济林木种植、万亩花海、茶产业基地、瑶药生产基地、冬毛猪、麋鹿、梅花鹿养殖。引进生态型龙头企业,探索以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力度。楠竹加工环节转向以旅游工艺品为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从农家乐、避暑山庄、水上乐园入手,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和餐饮产业,整体带动交通、通讯、商业、文化等多种产业的发展。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开展招商引资,通过旅游推介会等平台主动招商,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创新招商方式,采用BOT或BT的招商模式,将旅游资源交予投资商经营开发,降低投资商成本,在一定的期限再将景点收归地方经

营。将旅游招商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国家投入新农村的专项建设资金作为杠杆,加快景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打造景区招商的硬环境。

四川民族地区旅游:需可持续发展 篇6

民族地区是四川省高品位旅游资源富集的核心区域,也是四川省世界级、国家级旅游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日趋明显,当前已成为四川省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也成为建设西部旅游经济发展高地的重要支撑。

数据说话: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2年,四川民族地区(阿坝、甘孜、凉山三州)实现旅游收入311.49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9.5%,同比增长32.6%,比2010年翻了一番;其中,接待入境游客超过5千万人次,达到5309.8万人次,增长29.4%。

阿坝州共实现旅游业增加值55亿元,旅游总收入在四川省21个市州中排位第三,位列成都、乐山之后,占当地GDP的比重为27%,占当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5%;甘孜州实现旅游总收入35.87亿元,增长19.6%,实现旅游业增加值17.9%,占当地GDP的比重为10.2%,占当地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1%;凉山州与四川省多个市、地、州以及云南昭通、东川、昆明楚雄、丽江、迪庆等地区相毗邻,是省内与不同的行政区域连接交接最多的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势旅游资源,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94.26亿元,增长17.2%,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685.1万人次,增长22.0%;旅游外汇收入89万美元,增长139.6%。

而在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峨边、马边、北川,旅游产业发展也很可观。2012年峨边旅游接待人数达98.64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1.4%,实现旅游总收入4.46亿元、增长38%。北川大爱羌城国家5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5100万元。

民族地区旅游景区已成为四川景区发展的重要支柱。2012年,九寨沟景区接待游客364.29万人次,同比增长28.9%;实现门票收入6.54亿元,同比增长21.4%。黄龙景区接待游客231.53万人次,同比增长25.3%;实现门票收入3.95亿元,同比增长21.3%。2个5A级景区实现的门票收入占全省A级以上景区的31.1%。

发展短板:

民族地区旅游业仍未完全开发

由于客观条件和历史发展等原因,四川省民族地区特别是藏区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资源优势和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旅游发展中仍然存在“一流资源,二流开发,三流交通,四流知名度,五流经营”的问题。

游客消费低于四川省平均水平。如表所示,过夜游客消费中,只有阿坝州接待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日游消费中,凉山州的接待水平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三州总体来看,接待游客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接待游客结构也较为不合理。

旅游产业层次和素质不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四川省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不平衡,除九寨沟等地发展较为成熟外,大部分地方仍处于初级阶段或待开发阶段,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多以自然生态资源的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较少,整体品牌形象不够鲜明。另一方面,旅游人才匮乏,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及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旅游发展意识、服务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等亟待加强。

藏区旅游产业较敏感,易受到自然灾害、特殊事件等外部因素影响。四川藏区地处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海拔较高,生态环境原始敏感,环境承载力总体较低,区域内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多发。突发性自然灾害以及旅游安全等多种因素使藏区旅游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而藏区又是多民族聚居区域,政治、宗教、文化等因素交织,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旅游开发也极易受到特殊事件等不确定的外部冲击,造成旅游市场的大幅波动。

旅游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四川省民族地区远离主要客源市场,立体交通网络尚未建成,旅游点多线长,游短行长,未有效形成旅游环线;住宿、餐饮、能源、通讯、医疗等基础服务设施较落后,严重限制了接待能力。三州地区的星级宾馆有53家,其中2家5星级、12家4星、25家3星、11家2星和3家1星,其中阿坝州星级宾馆21家,占三州星级宾馆总数的39.6%。

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不够。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使得一些民俗文化项目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民族文化资源如民居建筑、服饰、饮食、歌舞等方面,逐渐失去了其原汁原味的异族风情韵味。

旅游兴业: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需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民族地区非常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甘孜、阿坝、凉山三州都把旅游业确立为本地区的主导产业,树立了“旅游兴州”的观念,这就需要在保护民俗文化和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旅游产业发展的政治环境。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战略,加快藏区跨越发展和集中推进连片扶贫开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四川省委“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加快推进都为目前藏区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

保护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保护和加强生态旅游环境建设的基础上。首先要加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其次加强自然风景区的保护和执法,杜绝湖泊水体污染,建立珍稀濒临动物特别保护区。改变人们“靠山吃山”的贫困落后思想;公路、旅店等旅游设施要与景区协调;再次,在民族地区大力开展荒坡植树造林活动,营造大面积的森林草地,恢复各景区周围的秀美面貌。

强化旅游业发展要素保障环境。多渠道募集资金,改变因财政困难对旅游产业的投入不足;完善交通配套。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旅游人才评价体系。

(作者单位:四川省旅游局)

论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 篇7

关键词:旅游业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民族特色

一、发展旅游业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1. 旅游开发有利于西部民族经济的全面发展

西部民族地区通过旅游业的开发, 所增加的非贸易外汇收入,不仅可以平衡区域收支,为建设积累资金,支持地区经济发展, 而且可以促进区域资源的开发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从而有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其次,旅游业是一项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产业, 是促进开放的先导产业,其发展不仅促进本地区的观念转变,增强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的联系与协作,也必然带来客流、人才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的快速增长,刺激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经济的多元化,改善投资环境,带动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对外贸易、城市建设、景观修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工艺特产、文化娱乐、生活服务、广播宣传等行业迅速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着活化和繁荣经济的作用。

2. 旅游业的发展有助于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基础薄弱,但其旅游资源往往很丰富。因此,发展旅游业是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杠杆。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仅能增加地方收入,平衡地区间收入,而且以其行业关联度大,经济拉动性强的产业特点,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器。旅游业作为地区经济当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不仅是第三产业的催化剂,直接关联第三产业,也间接渗透第一、二产业,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生力军。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商业饮服等行业发展。旅游业这种关联带动功能和效应,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正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结构所必须倚重的。

3. 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

旅游业是一个能够富民的产业,在增加经济收入方面, 发展旅游业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特有优势,不仅仅给个别人带来财富,而是能使旅游地区的人民普遍得到实惠。因此,发展旅游业将会增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经济收入, 走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SWOT分析

1. 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西部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再加上历史悠久,从而孕育了极其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具备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1) 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是全国自然旅游资源规模宏大、数量较多、种类齐全、品位较高的区域。

(2) 人文资源, 对于发展旅游业来说是一种优势。不同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流, 这种个性上的独特性必然构成总体上的多样性, 因而从总体上看, 我国广袤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客观上可以为旅游者提供多种多样的旅游环境和旅游活动内容。

(3) 人文与自然有机和谐统一是西部地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西部地区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很多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如西藏旅游就被欧洲人认为是除人文和自然旅游之外的第三大类旅游, 藏族的文化艺术、宗教意识、哲学观念、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建筑装饰、节日庆典等人文历史, 与青藏高原的浑朴天地、蓝天白云、雪域戈壁、冰川高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峡谷峭壁等融为一体, 是世界十大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目的地中最令人神往的地方。此外, 敦煌、嘉峪关、峨眉山、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等许多著名的西部旅游区点, 也无不是自然与人文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景观。自然与人文密切结合, 相得益彰, 使西部地区发展旅游的资源条件更加突出。

2.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劣势

(1)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晚,可进入性差,资金严重短缺。旅游发展建设本身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等特点,而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政府所能提供的资金严重不足,极大限制了旅游资源的开发进程、力度与质量。

西部民族地区不少旅游资源的开发时间很短,起点也很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交通、通讯等现代设施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已有很大发展,但交通条件的制约始终是阻碍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在通讯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的许多地方尚未形成国际长途直拨电话和图像传真业务, 通讯服务网点少,设施装备陈旧老化;信息传递不通畅,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十分薄弱,游客的通讯联络需求得不到应有的满足。这些不利条件减弱了部分国际游客的兴趣, 从而影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2) 形象定位缺失,品牌知名度低。任何一个旅游景区的规划开发,都需要一个核心形象定位。西部民族地区旅游没有明确的、独特的形象定位,即没有“卖点”,在参与争夺未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再加上开发资金的严重不足,造成了宣传推广无所适从,处于“养在深闺无人识”的尴尬境遇。

(3)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是全市旅游开发的协调、管理、指导的直接实施者,西部多数民族地区的旅游管理机构不全面,有的旅游管理机构形同虚设,无力承担将旅游业这个依靠市场运作来发展的产业的管理任务。

旅游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保障旅游服务质量和提高旅游经营管理水平的关键。由于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处于产业雏形阶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经济”,导致了旅游业高素质管理人才和经销人才培养进展缓慢。加之目前旅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旅游业队伍经验不足,整个旅游服务体系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质量不到位等问题。不能适应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3.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机遇

(1)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时机正值天时

目前国家已正式将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

(2)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发展正值人和

生态旅游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其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而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是民族文化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不仅各个方面均表现出了生态旅游开发所具备的素质,民族文化旅游也具有很大的优势,旅游经济的开发已时不可待。

4. 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旅游的挑战

(1) 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就全国旅游行业的现状而言,今后中国旅游产业的竞争会继续呈加剧化的趋势。从存量上看,旅行社等服务行业总收入继续增长,但利润总额下降。从增量上看,随着中国的WTO承诺在旅游业的逐步甚至是提前兑现,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以独资、控股、合资、合作、管理权介入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他们成熟的开发经验必将吸引相当数量的人群转换旅游目标甚至是旅游心理。

(2) 旅游法律、法规不完善,影响了有实力的投资者的进入

我国目前在自然景区旅游开发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对潜在的进入者构成了威胁。

从上面SWOT分析中看到了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所面临的历史机遇以及主要问题,而机遇大于挑战,开发已是必然。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机遇,在合理保护景区资源的前提下达到旅游开发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这就是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三、对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几点建议

1. 制定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总体战略规划

在世界旅游的黄金时代,西部民族地区不应只在传统产业的圈圈里做文章。旅游业是相当一部分西部民族地区突破传统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格局,注入新的经济动力的“龙头”。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要想大发展,上规模,上档次,规划起点必须要高。作规划首先要把家底摸清,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统筹安排,还要与外部市场和周边资源相衔接,做好总体规划和区域性规划、区域性规划与相关产业规划之间的衔接和互补。坚持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既要统一,又要突出本地资源特色,明确产品市场定位,避免产品类型盲目趋同。为此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采取战略性的措施扶植旅游业,走出一条在充分利用天然风光和文物古迹的基础上,以民族风情特色取胜的发展旅游业的路子来。

2. 坚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

旅游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存的事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促进旅游产业持续发展和旅游资源持续利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初期,特别依赖于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良好的生态环境总是富有魅力的旅游吸引物。一旦自然、生态被破坏,就很难再吸引旅游者。

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类旅游资源多处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带。在短期利益的驱使下,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上自然环境恶劣,已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通过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管理手段,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使旅游区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民族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毁坏现象也比较严重。一些人文古迹风化速度加快,令人十分担忧。一些珍贵文物虽进行过简单加固维修,但仍存在损坏的趋势。因此必须加强自然景观和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大力引进先进科技手段,加大资金投入,加强研究力度,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一定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确处理好旅游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3. 突出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

所谓特色,即独特性,主要是指民族特色、历史特色和地方特色。要和东部比现代化是不可行的,在突出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方面,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其他许多地区和国家的旅游产业相比,具有明显优势。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3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西部地区,民族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装服饰、民居宅院、风土人情等人文景观,还有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有些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充分发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人文优势和自然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独一无二”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在开发特色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和特色上下功夫。在旅游线路、活动、景点的设计时,要有创新的、唯我独有的设计构思;在开发民俗风情旅游产品时,要有创新精神,利用本地区独特的条件创造性地开发新的民俗风情旅游特色产品。

4. 用跨越式的发展模式来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

西部地区要选择走跨越式的旅游发展道路。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一方面,可以借鉴中东部地区和国外的经验、资金、市场,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有利的机遇、配套条件,来实现高标准、高起点的开发建设和管理服务,不必走别人走过的路,特别是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另一方面,国内旅游迅速发展的市场条件,也为西部地区旅游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只要政策到位,措施有力,方式科学,西部地区的很多地方可以在比较短的时期内达到并超过中东部地区的旅游发展水平。另外,从消费来看,西部旅游要吸引大量的且是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也必须在借鉴、参考中东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生产出品位更高、配套更好、服务更优的旅游产品。

5. 由政府主导,创新制度与管理体制

旅游业既是关联性很强的综合性产业,又是跨产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集成”产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发展更依赖于政府的主导和协调。在明确发展思路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应明确旅游业的产业定位,确定旅游业在全市经济中应有的位置,协调相关部门,共同促进发展。旅游业的规范、健康、快速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作保障。应结合实际,列出计划,建立健全有关旅游法规和制度,制定出台指导性和规范性文件,保障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创新制度,切合实际建立有效行使和发挥旅游管理执法职能的行政机构,以适应新的情况需要;理顺体制,形成合力。旅游业是关联度很强的“块块”产业,但涉及旅游业的诸多部门又是“条条”管理,一个旅游景区,往往涉及国土、建设、园林、文物、环保、宗教等各个部门,综合协调难度很大。要大胆探索,突破传统模式,把旅游资源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旅游业运行、管理机制。

6.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旅游业是综合产业,也是涉及面最广的服务性行业。旅游服务的内容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学”等各个领域。旅游目的地要向游客提供满足其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全部服务,包括旅游线路中的各种吸引物、沿线所需要的交通、住宿、餐饮等各种设施和服务等等。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硬软件建设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开发旅游业必须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而加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是当务之急。要坚持围绕交通办旅游,跟进交通干旅游,围绕旅游搞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原则,大力发展交通,开辟支线飞机或简易机场,逐步增开旅游专列,建立和完善主要旅游区与周边旅游城市之间的旅游线路配套的公路网络。同时要加快进入核心景区、重点景区道路建设,提高景区交通等级,完善相应配套服务功能。

旅游业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该行业的发展,而影响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问题。加速旅游人才开发,建设一支服务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导游员、服务员、营销人员、管理人员队伍是确保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超常发展旅游业,必须有大量的旅游人力资源与之相匹配,才能使其共同向游客传达的感受成为其终生难忘的享受。针对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人才远远不足和素质偏低的矛盾,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好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工作,制订和完善各种责任制, 加快构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 推行旅游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服务。

7. 注意解决思想观念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和创新机制是西部地区加快旅游开发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思想解放推动机制创新,机制创新带动资金投入,资金投入改变落后条件,最终导致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所以,要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首先争取决策者、管理者的重视、支持,提高他们对旅游的认识,引导他们改变一些观念,同时让各方面和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此外,西部在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还要适时适度地规范市场,确保质量、声誉和形象。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旅游业是西部民族地区普遍的优势产业, 也是西部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产业,更是西部未来发展的战略产业。因此,西部民族地区应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把富有优势和竞争力的旅游产业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使旅游业成为带动西部经济腾飞的动力产业。

参考文献

[1]黄明辉:对发展西部民族地区旅游经济的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07.3 (78—80)

[2]王力峰钟杨赵耀:论旅游欠发达地区在旅游强势区域中的发展问题[J].旅游经济.2007.6 (179—180)

[3]冯灿飞:贫困山区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可持续对策探讨[J].区域经济.2006. (3242)

[4]张龙江周波:亚丁景区旅游开发SWOT分析及开发模式探析[J].产业观察.2005.10 (99—103)

[5]熊金银向丹: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及条件[J].经济论坛.2007.12 (14—15)

[6]贾银忠: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7.4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研究 篇8

一、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重要性

加快发展旅游业, 成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而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以一定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 因此, 应当加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保护, 保存好旅游资源和保持旅游资源的高品质, 为民族地区旅游业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条件。

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 可以采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多种方式, 由于法律具有规范性和普遍性的特征, 能够对人的行为起到指引、评价和强制作用, 因此法律保护方式成为诸多保护方式中最为稳定、最强有力的保护方式。各项旅游资源保护方法最终都应通过国家立法以成文法律的方式确定下来, 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 才能保证旅游资源保护的各项措施行之有效。通过对旅游资源保护进行立法, 对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作出界定并使之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赋予旅游资源保护措施以法律强制力, 规避各种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来防止出现对旅游资源的实际破坏。此外, 通过法律的指引与教育功能, 培养、提高人们的自觉保护旅游资源的法律意识, 引导人们依法行为。正如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所言:在使环境与发展的政策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中, 国家的法律和规章是最重要的工具, 它不仅通过命令和控制的手段予以执行, 而且它还是经济计划和市场运行的规范性框架。

二、现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不足

目前我国初步建立起了一系列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到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的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制度, 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但是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我国现行法律在保护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方面捉襟见肘。我国现行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 旅游基本法缺失。

我国现阶段虽然有一批与旅游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缺少一部专门的、统领全局的、效力层次较高的旅游基本法律, 与旅游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条文主要散见于各种环境与资源单行保护法律法规中。旅游基本法的缺失使得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地方性立法缺少可以参照的典范和制定依据, 影响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质量。

2. 旅游资源保护专门立法薄弱, 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从目前已经制定颁布的一系列有关旅游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来看, 立法保护工作则显得较为单薄。以我国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截至2009年, 新疆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个, 各类的自然保护区35个,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3处, 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从立法保护上看, 全疆关于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截至2004年底不足10项, 显得有些单薄。特别是对于极具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的立法保护工作更为薄弱, 对于各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机制, 这将极易导致新疆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优势逐渐丧失。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的不足将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3. 立法形式单一, 缺乏民族性和地方性。

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因此, 在进行管理和保护的过程中, 特别是在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立法中, 应当突出这一特点, 着眼于国家立法不能解决的民族地方的特殊问题, 这样立法的质量就高, 更具有实用性。而现实中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立法在制定的时候往往缺少对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规定, 所制定出的条例与国家和其他地方的条例具有高度相似性, 缺乏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针对性, 实际操作中难以有效实施。

4. 立法缺乏可操作性, 法律责任与违法后果不相当。

法律的制定最终是要实现静态的制度向动态的实施转变的, 既保护守法者正当的权利, 也让违法者承担应有的法律责任。目前西部民族地区颁布的旅游资源相关法律规定太原则, 缺乏可操作性。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管理条例》有7章46条中大多都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在法律责任一章中规定的处罚方式是行政处罚和罚款。由于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执行, 同时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的单位和个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其破坏行为产生危害后果不相当, 无法从根本上起到保护旅游资源的作用。

5.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执法力度仍有待加强。

严格执法是保护旅游资源的重要环节。正如有学者所说:法律的生命在于它的执行。法律实施是实现立法目的、发挥法律作用的前提, 是实现法的价值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法律制裁的方式使违法者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才能使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变成制约人们行为现实规范。目前我国旅游资源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管理权责不明, 各部门只顾经济利益, 推卸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 导致旅游资源保护法规不能落到实处。违法者违法成本不高, 以至于部分单位和个人铤而走险, 肆意破坏珍贵的旅游资源。同时, 从相关管理部门的执法者素质不高, 不能切实依法行政, 严格执法, 切实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

三、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对策

由于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容易破坏, 而现行旅游资源立法在保护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方面又存在诸多不足, 因此加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工作显得尤为紧迫。

1. 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保护立法理念

旅游资源是民族地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保护旅游资源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处理好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关系, 应该采取“保护优先”原则,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第三条规定:旅游资源保护坚持严格保护、开发服从保护的原则, 实现协调监管、合理利用、科学发展的目标。旅游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当开发条件不具备或不充分时, 应主要突出旅游资源的保护, 切忌对旅游资源的盲目、无序、掠夺式开发。同时禁止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经营, 决不能以破坏资源为代价, 采取“杀鸡取卵”的做法来发展。而应在旅游资源得到保护的前提下科学规划与开发、合理利用, 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 完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1) 制定国家旅游保护基本法, 统领国家层面的旅游资源保护立法。旅游资源涉及范围广泛, 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规定, 既包括已开发的各类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地质、森林、风景名胜、水利、文物、城市公园、科教、工农业、湿地、海岛、海洋等各类旅游资源, 也包括未开发的具有旅游利用价值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因此需要一部具有较高效力层次的基本法律。在制定国家旅游基本法的基础上, 构建国家层面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为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立法保护提供上位法依据。而目前我国仅有一部由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保护暂行办法》, 属于部门法规, 效力层次较低, 不适应旅游资源保护实际的需要。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尽快开展论证, 争取早日出台《旅游资源保护法》。 (2) 以地方旅游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地方立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富含旅游资源的民族地区而言, 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短期内无法出台的情况下, 地方立法机关应该根据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 主动立法, 完善地方旅游资源立法保护工作。在民族地区地方立法中要注意立法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避免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发生冲突。同时要注重立法的可操作性, 争取建构比较完整、可操作性强的地方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

3. 理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加强旅游保护执法工作

《旅游资源保护法》应当理顺旅游资源保护管理体制, 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权和职责及相互关系, 地方行政法规应当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法》规定明确地方政府保护旅游资源的职权职责。同时, 还应根据旅游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具体结合民族地区自身实际情况开展执法保护。执法保护还可以弥补立法保护的不足, 在执法过程中, 根据实际需要, 可以采取一些没有法律规定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有积极效果的变通、补充措施。

结论

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 必须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 加强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 避免重蹈工业发展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参考文献

[1]李崇林.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保护的法理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 2009, (2) .

[2]付健.西部旅游资源保护中政府管理职能的法律探析[J].改革与战略, 2007, (10) .

[3]黄沙.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法律保障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08, (1) : (下) .

关于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研究 篇9

引言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尤其随着文化热潮向旅游业更高层次推进,旅游文化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如果旅游业缺少旅游文化的熏陶,旅游业缺少了民族传统底蕴,便失去旅游业的特色,既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因此,民族地区的旅游业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重视建设和开发旅游文化,挖掘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精髓,营造独特的旅游文化氛围,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文化开发体系。

一、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的基本原则

不同民族地区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也大有迥异,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开发重点及内容也各有不同,但是无论何种自然和人文旅游文化开发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开发与保护并重

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和根基,旅游文化作为一种资源,在肆意开发中也会逐渐流失。因此,只开发不保护犹如杀鸡取卵,旅游业缺少新鲜血液注入,旅游景区文化得不到发展,旅游业则成为缺少灵魂的地理资源。但是,保护并非静态的不接触,让旅游文化与世隔绝。而是利用民族地区多元一体的旅游文化,挖掘和提炼其中旅游人群接受的文化内涵,让旅游文化不断更新,在更新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符合社会发展主流及文化发展趋势。因此,开发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同时进行保护工作,尊重自然规律和民族地区的环境特点,制定科学的开发模式,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

(二)特色与主题鲜明

旅游的目的在于满足旅游者的求异心理,旅游地区的特色是满足旅游者求异心理的关键。因此,旅游区需要有突出的主题,在旅游者心中留下鲜明的影响,旅游产品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特色,才能实现持续发展。因此,打造特色和主题鲜明的旅游产品,使旅游地区具有独特的风貌是开发旅游产品的核心,也是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的重要原则。因此,开发旅游文化需要在保证原有旅游资源原始风貌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内涵,通过整合比较,最终筛选出独具特色的文化主题,使旅游地区特色鲜明,提高吸引力。

(三)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者密不可分,三者在旅游行业中的关系更是如此。旅游业必须兼顾三者的效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民族地区的旅游业不能盲目地、无规律地开发旅游文化,而人为地破坏资源。同时也不能片面强调生态效益而抑制旅游业的发展。更不能因为旅游业的发展损害当旅游地的安定及和谐环境。因此,开发民族地区旅游文化需要综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则。

(四)科学统筹原则

开发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是一项设计范围广且复杂的工程,开放对象包括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三个方面,因而旅游文化开发需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做好整体协调规划。旅游文化开发不仅需要科学定位和有效宣传,还需要得到相关经济部门的帮助,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旅游文化开发设计文化内容与表现形式、资源与环境的统一,旅游文化开发工作也只有坚持科学统的原则才能和谐有序的开发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

二、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对策

(一)调整旅游文化开发的产权结构

我国旅游资源的产权安排属于国有,政府代表国家形式产权安排权力。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也属于旅游资源范畴,因而旅游文化产权也属于国家和全民所有。但是,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所有权并没掌握在全民手中,而是掌握在少数地方管理者或经营者手中。而旅游文化的载体为少数民族,他们却没有开发旅游文化的产权,也得不到开发旅游文化产生的利益,少数民族也就缺少开发旅游文化的动力。因此,需要合理安排产权,才能保护旅游文化。产权调整应该让少数民族拥有旅游文化的所有权和开发权,由他们决定开发和保护,让他们成为开发旅游文化的最大受益者。只有从内部因素切入,才能激发保护旅游文化的积极性。

(二)构建旅游营销策略

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具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在统一国家内共同生活,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统一的文化基调和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但是每个民族仍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旅游文化。因此,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可以根据旅游文化的差异,构建符合自己的营销策略。首先,需要根据文化差异判断旅游市场,区分本地区旅游文化和其它地区的差别。其次,深入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根据需求形成旅游产品。分析旅游者的文化背景,向旅游者宣传不同旅游形象的旅游目的地。在建立旅游形象上,需要根据本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目标市场文化背景以及游客的兴趣。同时,促销方式也需要根据旅游文化的差异而转变。促销方式需要以多元一体的民族旅游文化为基础,重点突出旅游文化的特色,通过差异手段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三)打造旅游文化品牌

品牌是商品流动态势面对消费者的文化诱惑,品牌的终极形态是无形资产。旅游文化品牌以文化为支撑,吸收了心理或社会内涵的符号系统,给旅游者带来多种精神和文化享受体验,让消费者能够区分某一民族地区于其他旅游销售者和服务产品。通过强调与众不同的、对顾客具有特殊价值的、服务,从而确定旅游目的或旅游企业的文化优势,使市场呈现差异化竞争。旅游文化品牌如果与游客的文化认同感或价值观切合,旅游文化将对消费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旅游文化品牌与越多游客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切合,旅游文化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也就越大。例如“香格里拉”,该品牌的代名词在于高品质和高标准服务,从而让游客心生向往。因此,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开发应整合各类资源,借助其它力量,提炼旅游文化主题,结合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通过差异化市场营销,打造和推广旅游文化品牌。

(四)制定旅游文化开发法律法规

制定并健全旅游文化开发法律法规为依法规范开发活动提供法律依据,可有效保证开发活动科学有序进行。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律中关于旅游业的规定多集中在自然和生态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规划管理,在旅游文化方面的规定少之又少。虽然旅游文化属于融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具体文化形态,制定旅游文化开发保护法律法规的难度也很高,但是仍需要做好旅游文化保护开发方面的法律制定工作,为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健康开发提供法律保障,让保护行为可以借助法律武器强制约束不正当的开发甚至是破坏行为。

三、结语

民族地区旅游论文 篇10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指的是黎族、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市、保亭县、白沙县、琼中县四市县,这里相对封闭、经济落后。黎族、苗族是海南世居的少数民族,黎族在海南的历史已有3 000多年,苗族在海南也有4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黎族、苗族已成为海南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根据2001年的统计数据,中部地区总人口97万,少数民族人口为64.1万(其中,黎族人口53.7万,苗族人口6万,黎苗人口占中部市县总人口的61.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中,黎族、苗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灿烂的民族文化,如饮食、服饰、建筑、宗教、制度、伦理、艺术、民俗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一些黎族、苗族文化有汉化的现象,但绝大多数仍保持其原生性。在文化旅游盛行的今天,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原生性民族文化因其稀缺性、神秘性、神奇性更具强烈的吸引力。可以说,黎苗传统文化是中部民族地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也是主要卖点。但传统民族文化犹如自然生态一样,显得十分脆弱,在过度开发和外来思想、观念与行为影响下,可能会发生变迁或受到破坏,甚至蒙受灭顶之灾。所以,在开发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时,必须注重黎苗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环境的保护,以确保这些人类共同文化瑰宝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事实上,黎苗传统文化和文化环境的保护也是黎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考虑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能性、可靠性和发展性,笔者认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应定位为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1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指的是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所依附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以满足特定旅游需求和实现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它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复合体。由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聚居在乡村甚至山村,因此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实际上是等同的概念。发展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有深远的影响。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验表明,以原生性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力的乡村旅游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1 经济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以优化和调整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能给民族地区居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能有效辅助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此外,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地上下游产品的链条式销售,从而引发乘数效应。研究表明,乘数效应与产品的本土化程度成正相关系。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导致其各种产品,如农产品、工艺品、生活用品等的本土化程度和民族化程度都很高,因此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会产生良好的乘数效应。还有,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具有产业带动功能。旅游业是关联度强、开放度高的产业,除了其本身的发展以外,还可以带动建筑业、农业、房地产业、商业、轻工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1.2 社会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其一,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利益诉求。民族文化能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质和原生性最大程度地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异、参与体验、放松精神的利益诉求。其二,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变落后的面貌,实现共同繁荣,这有利于从心理上稳定民族关系。同时,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来发展经济,突显了民族特色,这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兄弟的自豪感、优越感、民族自尊心和主人翁精神,使他们能以平常、平等、自信的心态与其他民族进行沟通、交流和交往,从而消除民族地区与外界的隔阂,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1.3 环境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环境效益在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其一,从居民角度来看,由于外来游客对民族传统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浓厚兴趣,使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传统文化是其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根本所在,从而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文化自觉” [1]。“文化自觉”是指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居民在开发、经营和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保全和展示其文化精髓和文化特质,而设法阻止其本土文化的异化。其二,从游客角度来看,民族特质文化,例如黎族的“三月三”、“打柴舞”、“黎锦”、“船形屋”等,本身就是“孤本”或“绝唱”,这使得旅游者不忍心去破坏它。另外,民族地区“文化自觉”氛围也会影响旅游者,使其更加尊重这一地区的文化,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并研究、理解和宣传、传播这一特质文化,从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其三,从政府角度来看,在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受到严重挑战的情况下,科学规划、生态维护、文化保护、环境治理等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开发、经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得到实质性的保护。另外,政府有关环境与文化保护的宣传和倡导,将进一步促成民族地区居民、游客和其他社会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对有资源基础、市场基础和开发条件的地区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泰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和中国许多地区的案例研究对此予以证实。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环境状况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发展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为主旨的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一般地,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开发是否可行,主要取决于市场前景、资源特色、公众支持度和基础条件等因素,它们所产生的市场驱动力、资源驱动力、公众驱动力、产业支撑力等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1所示的是由资源、市场、基础条件、公众支持度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构成的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模型。在动力模型中,特色资源是吸引力之源,它能吸引旅游者前往,并由此刺激公众来推动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市场需求是旅游地利益之源,它能激发公众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公众支持资源开发与创造及基础条件的建设,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旅游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其本身就可以促进商务、政务、会展等旅游的发展,它对旅游市场有吸引力,并为资源开发提供基础平台;公众支持是从观念层面、政策、法规、投资融资、设施建设、宣传等方面认可和支持旅游业,公众支持能有效促进市场开拓、资源开发和基础条件的完善,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不同地区的驱动力结构往往不大一样,有些是以单一驱动力为主体逐渐引发其他驱动力的产生,从而促进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如先前学者所提及的“市场驱动型”和“资源驱动型”旅游发展模式则属此例;有些是几种驱动力同时发挥作用,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快速挺进,在这种情况下,此地旅游业的发展要顺利得多,也要容易得多。但无论是单一还是复合驱动力结构,在发展初期,一个地区旅游业都很难在短期内成熟,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当这四种驱动力共同构成一个相当稳定、相互协调的系统时,其旅游业才可达到相对成熟的状态。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已具备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三种驱动力。其一是公众驱动力。黎苗生态文化乡村旅游将得到政府、社区、金融、顾客等公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因为,政府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辅助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要依赖乡村旅游来脱贫致富和保护、传承其民族文化。金融体系和投资公司则可以通过投资乡村旅游开发来促进资本增值。旅游者可以通过欣赏和体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海南黎苗文化来满足其旅游需要。其二是市场驱动力。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乡村旅游是紧扣时代脉搏的旅游方式,它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分享乡村风情、体验异质文化、购买生态产品的时尚需求,从业态本身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受到市场的驱动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原生性的黎苗文化和优美自然环境的水乳交融,则更能吸引广泛的市场。建省办旅游以来,海南已有基本稳定的国内外客源,平均每年为1 500万人次左右,这为中部民族地区提供了中远程客源支持。另外,海南本土城镇居民超过370万,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休闲时代的来临,这些人将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重要的近程客源市场。其三是资源驱动力。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有其独特性,对市场有强烈的吸引力。一方面,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有丰富的原生态型自然资源。这里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3~25℃,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这一地区热带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超过70%,有丰富的山野温泉资源和原始森林资源,还有独具特色的山野田园风光。另一方面,黎苗传统文化资源富有特色。首先是内容丰富,黎苗文化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方方面面;其次是原生性强,由于黎苗地区长期以来处在近乎隔绝的发展状态,因而其大多数文化仍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本色;还有就是海南中部的黎苗文化,特别是黎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有3 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其文化是海南的标志性文化,从整个华夏民族的角度来看,海南中部是全国黎族聚居人口最多、文化最有特色且变迁最少的地区,因此其黎文化垄断地位不可动摇。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基础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条件、接待设施条件、融资投资环境、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管理能力、文化保护意识等),特别是基础设施、接待设施、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但长远来说,在其他三种驱动力的推动下,又得益于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国家旨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强有力的公众支持。这形成了一种有效的驱动力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基础条件的尽快完善、资源的快速开发和市场的迅速开拓。由此可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完全可行的。

3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管理学家史提勒将环境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组合成模型,称之为SWOT模型。SWOT模型最初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后来,国际旅游业运用这一模型对旅游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等进行分析论证。本文运用SWOT模型来分析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因素及应采取的发展对策。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如表1所示。

表1列举了影响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评分和影响性质确定。表中环境分值标准为(-2,-1,0,1,2),其中,“-2”表示很不利或威胁很大,“-1”表示较不利或威胁较大,“0”表示一般,“1” 表示较有利或机会较大,“2” 表示很有利或机会很大。由表可知,环境优势的合计分值为13分,环境劣势的为2分,环境机会的为13分,环境威胁的为2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项累计积分为22分。由于表中所列举的环境因素为22项,因此总平均分值为1,由此可以判断海南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环境状况是较有利和机会较大。结合SWOT的象限分析法可知,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机会远大于威胁,优势明显强于劣势,则其环境状况的象限位置处于第一象限。针对这一种环境状况,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采取发展型战略,应发挥优势,利用机会,规避威胁,改进不足,积极推进黎苗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

4 结语

在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纵深发展和整合发展的潮流下,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针对其现实经济社会背景和依托其优势传统文化与生态资源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显得必要而可行。由于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因此海南应采取发展型战略,积极推进黎苗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除了定位问题以外,还有许多课题需要探讨与研究,如发展战略、发展模式、资金筹措、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质量管理、市场规范、可持续发展、社区地位、利益分配等。这些问题将会对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实质性开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予以广泛关注。

摘要: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呼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但黎苗文化及其原生环境却独具特色,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十分必要和可行。文章首先提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定位——黎苗文化生态,然后进行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SWOT分析。

关键词: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黎族苗族,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J].厦门大学学报,2005[4]:10-11.

[2]邓小艳.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多维价值探析[N].中国旅游报,2008-05-16(011).

民族地区旅游论文 篇11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保护;经济发展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相继得到开发,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在一些民族地区更是凭借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各个民族地区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态度持不同的态度,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种常见的倾向:一是强调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生活水平;二是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但过于强调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甚至不主张开发;三是主张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强调开发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造成的破坏可以调控。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沉积深厚,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随着西部开发和中部战略的推进,为恩施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条件。

二、文献综述

(一)文化产业。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内模式,曾引起了国内很多学者关注,如胡攀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2009)中分析指出:世界上主流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分为三种:第一种以韩国与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强调政府在国家层面上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确定“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再由国家组织、发动和协调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各方社会力量;第二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发展模式,即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基础上,按照产业规律经营文化产业;第三种是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资源依托模式,即依托一定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①。

(二)文化保护。在国内学者中阮仪三较早的涉足了文化资源保护研究领域,《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5)主要围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进行研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内容与方法以及各国的保护制度等进行了论述②。张晓宇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11)明确指出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所依赖的资源具有特殊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业开发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注重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以推动少數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③。

三、恩施民族文化旅游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恩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交通改善,发展较为迅速。从表一旅游综合收入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恩施的一个重要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

四、恩施民族文化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被过度商业开发。在引入旅游业后,恩施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等方面出现了汉化和洋化现象,在市区尤为明显。另外土家族民俗本身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时令性,为了迎合旅客,将民俗文化开发成特色产品搬上了舞台,抛弃了文化自身的意义,将民族文化变的低级化和庸俗化。

(二)土家族民族价值观被侵蚀。少数民族价值观就好比少数民族文化的灵魂。随着商业化演变,恩施当地土家族居民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来客的商业文化和金钱利润的习染。在旅游者的强态势文化影响下,在土家族内沿袭千百年来传承的文化传统发生了变化。

(三)土家族文化资源破坏严重。许多土家族文化遗址、建筑物等长期曝露在外,缺乏相应的保护,磨损较为严重。地方政府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不足,在文化区进行施工建设时,毁坏了民族文化遗址和建筑物。

五、恩施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

(一)政府应该起保护民族文化的主导作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是恩施地区旅游业的灵魂。通过健全有关制度条文,完善监督机制,并由政府引导和大力宣传,号召本地人都能投入到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来。

(二)保持土家族文化特色,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是恩施与其他旅游地区的本质差别,也是在吸引游客的竞争优势,是实现恩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开发土家族民族文化时,应该持发展的眼光认识民族文化,透过表象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拒绝对民族文化的过度“包装”。

(三)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策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局部开发,限制游客”的旅游区开发模式。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实行分类管理,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注释

①胡攀.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J]. 改革,2009,06:145-147.

②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③张晓宇.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 前沿,2011,09:118-120.

近二十年来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综述 篇12

一、民族地区旅游研究分期

通过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和历年来所发表的有关民族地区旅游论文数量、内容等因素综合分析,笔者认为学界关于民族地区旅游研究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即起步期(1987年至1992年),渐进期(1993年至2000年)、调适期(2001年至2004年),繁盛期(2005年以后)。

1.起步期。

从1987年到1992年,研究多以经济服务为目的,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民族地区旅游是发展民族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这一期间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的一些战略思想。

2.渐进期。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全国各地再一次掀起经济发展热潮。一些民族地区积极并卓有成效地进行了民族旅游资源开发。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主要关注了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市场(旅游者)以及旅游影响等三方面内容。其中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研究最为集中,研究领域拓展到了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精品线路等)和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区纪念品和工艺品等)。

3.调适期。

2001年至2004年由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过热,部分地区在发展旅游业时不注意调研,缺乏科学规划,造成旅游资源重复建设,旅游产品商业化、庸俗化,旅游产业整体质量下降等严重后果。同时,伴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衰退、破坏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事实。过热的旅游业对自然、生态、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暴露。这一时期学者们以理性的态度,下到田野做实地调研,运用各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4.繁盛期。

2005年以后,民族地区旅游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学者们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民族地区旅游研究当中,民俗学、经济学、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领域渗透到了旅游研究的各个方面,出现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现象。同时,专项旅游课题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区域经济、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三个主要研究方向并立的局面。

二、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主要范式

1.社会科学的宏观研究范式。

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宏观地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和可行性,倡导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提出了全局的和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战略的设想。后来又提出对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加强民族地区旅游理论研究、培育旅游人才、树立民族地区旅游形象等宏观开发措施。这些论述由于没有深入旅游地区实地作长期细致的调研,缺乏田野实证资料作支撑,讨论略显空泛,没有可操作性。早期民俗学和社会学都表现出了这种宏观性的研究。

2.社会科学的微观研究范式。

由于宏观研究无法解决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中一些实际问题,一些学者对民族地区旅游作了一些微观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观点,通过对民族地区旅游事项的详细调查,为宏观理论找出实证。这种将微观考察和宏观视野相结合的研究,突破了以往民族地区旅游研究中的空泛议论、缺少实证依据的局限。但是,这种以实践验证理论的研究范式,容易将研究引向理论极端,而于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少有实用性。

3.人文主义的微观研究范式。

以微观个案入手,运用各学科理论方法,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学者的介入,一些原属于学科的研究方法被广泛用来研究民族地区旅游。民族地区旅游个案研究呈现出新的局面:从村落进入,运用学科方法作详细而整体的调查分析,以丰富的和典型的实例来揭示实际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思考和检验前人的观点,进而尝试提出具体解决方法。

三、民族地区旅游研究成果综述

1.旅游与区域经济开发。

第一,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意义及开发战略研究。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需要。早期学者多从经济开发的角度来看待民族地区旅游发展,认为旅游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李竹青在《如何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1]中分析了旅游对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旅游资源是我国民族地区普遍的优势资源;旅游业以其低重心启动经济的先导性和高度关联的辐射带动功能,而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廖日裕和曾大伟在《略论把旅游业纳入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2]一文提出了发展民族地区旅游的战略思想。吴昌考、李培林、张佑林等对中南、川西北、云南、湘西等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战略开发作了有益的探讨。第二,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突出了区域民族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核心价值,强调了区域民族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提出了政府在区域民族旅游开发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区域协作的战略思想。李竹青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把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分为13个重点地区。2001年,国家旅游局公布了《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3]明确提出了中国区域旅游(西北、西南、北方、东南四个片区)发展大思路。随后,学者们在此框架下,进行了区域旅游的研究,提出民族文化圈、经济圈等跨行政区的区域旅游研究,如林岚对闽东南畲族旅游“文化圈”的重建构想,云南省社科联课题组对“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资源开发的探讨。第三,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成果。一方面,从旅游资源的分类、开发、利用和保护上着手,重点依据区域资源特点,进行旅游业现状分析和评价,论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措施。其中黄少辉对海南少数民族专项旅游开发的研究,[4]徐飞雄关于湖南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特点及开发的研究,[5]管宁生对云南丽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研究[6]等具有典型性。他们提出了具体的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措施:如统筹规划,突出特色,建立科学合理的开发机制和立体的开发风格;加强民族地区旅游理论研究;培育旅游人才和树立民族地区旅游形象等。另一方面,对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研究和设计,包括旅游路线设计和旅游商品开发设计。首先,一些易为旅游者所直接感受的旅游产品——“民俗风情游”、“民俗村”等类似产品——完美展示少数民族风情。金颖若指出“集市旅游”是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新形式,[7]梁敏关于少数民族地区传统节日与旅游经济结合模式的初探,[8]对这类旅游产品开发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其次,从非物质文化层面开发旅游产品。在发扬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保持民族特色和满足现代旅游审美需求之间找到一个有机结合点。积极发掘各种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宗教信仰、人物掌故等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使它们更具浓郁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而展现在游人面前。李坚的《现代审美心理与民族舞蹈文化传统》、金毅的《论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作了此方面的研究。再次,旅游商品开发作为民族地区旅游的象征符号,既要强调民族文化特性,还要对旅游商品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

2.旅游与民族文化开发保护。

第一,民族地区文化开发新路的探索。学者们认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应该实施集中开发“亮点”和高起点、新思路的发展战略;突出文化的民族与地域特色;大力营造民族文化旅游的氛围和加强区域协作以求得优势共享。较为成功的案例是云南丽江,周智生以云南丽江为例,[9]指出类似丽江的诸多西部多民族交错聚居区在文化旅游二次创业过程中突出自身区域主体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必须要重视非主体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让各民族社区参与能力的塑造和培育都能在旅游开发中得到协调发展。孙九霞分析了节日在原生地直接展示和在异地进行移植性的集中开发,认为丧失节日民俗的民族由于旅游开发的需要而重新建构。[10]第二,旅游中的民族文化保护。薛群慧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探析》和马晓京的《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等都曾论述了旅游对旅游地的影响问题。刘红梅在《关于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11]中提出“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民族文化保护措施,明确保护对象,正确分析民族文化保护的主体体系,推动民族文化和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周星从1997年开始对黔东南的苗族民俗旅游村进行了实地考察,他的《旅游产业给少数民族社会带来了什么》[12]专门论述了贵州黔东南的民族风情村寨游。他除了对如何开发和建设旅游村寨、旅游村所要具备的条件、民俗文化展示的逻辑等给予了独到的关注外,还提出对旅游带来的少数民族文化变迁研究,如传统复兴、文化再生产、文化商品化、民族意识等。

3.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

第一,关于旅游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误区的探讨。吴晓萍在《浅析民族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某些限制性因素》中指出,民族地区旅游业极大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然而,在民族旅游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都受到了威胁和破坏。李曦辉在《西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认为,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收效不大的原因是体制、利益和结构三方面的深层制约。第二,生态旅游开发的有效探索。刘玉安等人以石河子地区为例,介绍了生态旅游的出现、内涵及发展,认为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业。谢杰和李幼妮论证了我国西部地区绿色旅游生态景观战略,建议景观建设首先应该从保护和发展原生态入手,结合西部地区的发展绿色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优势,完善生态景观。和勇在《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为例》中认为, 生态旅游产品应该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民族地区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应该认识自然生态的文化因素,重视保护民族文化资源。邓光奇进行了民族地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对旅游与环境的理论基础、旅游与环境关系和环境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借鉴国外经验,提出我国旅游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体对策和发展生态旅游的原则,并对生态旅游前景作了预测。第三,民族生态博物馆的实践。民族生态博物馆是把少数民族自然、社会和文化进行整体保护、传承和研究的生态博物馆。1998年,我国和挪威政府联合在贵州省六枝梭嘎乡建成了中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李波对这个生态博物馆作了民族与生态社会研究。刘艳以贵州地扪侗族生态博物馆为例,对我国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保护的新思路,即将地方生态博物馆与文化旅游的发展相结合,同时注入民间资本,由社区居民来管理社区文化、解释自己的文化并选择其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实现少数民族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上一篇:解题效率下一篇:教学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