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精选12篇)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 篇1
满族是发源于东北, 早年称女真时代已渔猎为生。早期的满族人饮食多以肉食为主, 主要有猪肉鹿肉和鱼, 其中猪肉是满族人最喜爱的食物。猪肉主要用来祭祀, 在祭祀之后由族人分食, 这时的猪肉就不仅仅是一种食物, 而是象征着吉祥的“福肉”。由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 饮食多以烤、炖、涮为主。在寒冷的冬日最能保持热量的食物就是火锅。满族人吃火锅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 一般是在山中几个猎人围在临时搭建的小屋中, 用一天所得的猎物为原料煮火锅。然而对于生产较为落后的满族先民来说, 肉并不是每天都能吃到的。饽饽则是满族人喜爱的主食之一, 主要是由黏米做成, 由于易于保存, 并且黏食耐饿适合作为打猎时食用。这一饮食传统保持至今, 先今东北地区的粘豆包就是早年的黄米饽饽。满族喜食蜂蜜, 这与满族妇女常年在山间采集有关。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时发明了一种以面粉和蜂蜜为主料的军粮, 这种军粮热量高较轻便, 受到了士兵们的喜爱, 这就是今日的萨琪玛。在缺少新鲜蔬菜的冬日里酸菜成为满族人的最爱。在秋天准备一口大缸, 将新鲜的白菜放入缸中加满盐水, 到了冬天就不用愁了, 这一吃法在东北地区延续至今。与很多少数民族一样满族也有饮食方面的禁忌就是不吃狗肉。满族人敬狗爱狗, 满族人多以打猎为生, 狗所起的作用非同小可, 久而久之就不吃狗肉了, 满族神话故事中也有忠犬救主的故事。后期清太祖努尔哈赤将不吃狗肉列为一条不成文的法律。满族入关后通过与汉族的交流, 融合了自己的民族特色逐渐形成了久负盛名的“满汉全席”。创造了我国饮食文明的又一高峰。
回族是中国分部最广的民族, 东北也居住着大量的回族。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回族人在饮食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习俗。回民爱吃牛羊等反刍类食草动物的肉, 但是不吃猪肉, 他们认为猪是肮脏的动物, 也不吃食肉类动物的肉。回民在宰杀动物时要放干血液后食用, 因为动物的血液被认为是不纯净的。回民有着善于理财善于经商的传统, 在商人中经营餐饮业的回族不在少数, 这同时促进了回民餐饮业的发展。以牛羊为主要食材的清真菜受到广大东北群众的欢迎, 其中最普遍的平民美食要数羊杂汤了, 虽然羊杂这一食品外表不雅观, 但实际上做起来却内藏乾坤。新鲜的羊肺用水洗净在其中加入小麦浆在蒸好, 这就成了面肺。然后将干净的心、肝、肠、肚一起下锅和牛腿骨一起熬制, 出锅时配以香菜和辣椒油, 这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回民孩子的早餐首选了。东北地区的回民喜欢涮羊肉, 这多半是因为东北的气候寒冷所决定的。首先羊肉是最讲究的, 要选新鲜上等的羊排肉, 因为它肥瘦相间十分可口。其次是在刀工上, 用手切成均匀的薄片, 放在报纸上要能看的见字影。三是蘸料要丰富, 浓浓的一碗蘸料看似简单, 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不同的家庭在制作蘸料的方法也不同, 大多结合地方特色加上自己家的小秘方, 口味独特回味无穷。涮羊肉特别之处在于涮, 在沸腾的铜锅里放入香菜、虾米、大枣、枸杞等锅底, 把切好的羊肉片用筷子夹住在铜锅三下, 这样吃的好处是, 羊肉不会因为煮的时间长而变老, 瞬间的高温能杀死上面的细菌, 并且锁住羊肉的营养。油香是回族人喜欢的面食, 主要是在重大节日里制作, 制作过程也是十分讲究的, 一般在制作之前要洗大、小净, 而吃油香的时候也是有规矩的, 顺着切的方向掰开, 千万不能咬着吃, 这是不礼貌的。于很多少数民族不同, 回族人是不喝酒的, 回族人爱茶, 这种饮料较为养生, 从茶本身到茶具都是十分讲究。茶要根据不同人的体质以及不同的时节来调配。茶碗下方有一个托盘, 上面有一个茶盖在喝茶时不能将茶盖拿下来等。
蒙古族是东北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生活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蒙古族是游牧民族。所以饮食多以肉类和奶食为主, 传统的蒙古族称之为“红食”和“白食”。蒙古族爱白色, 以白色为尊吃饭的时候先吃奶食。奶食主要有奶皮子、奶干子、奶豆腐等。奶茶作为蒙古族日常的饮料之一也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喜爱。用新鲜牛奶和红茶倒在锅中, 小火慢慢的煮。煮好之后, 倒在碗里, 其中加入炒米, 奶皮子等一起吃, 味道才最正宗。在蒙古族宴请宾客的时候, 会十分大方的拿出好酒好肉来招待远方的朋友。这酒是马奶酒, 肉就是手把肉。马奶酒色白, 味道醇香, 喝过后马奶的香气在唇齿间久久不能散去。而手把肉的做法也是极为豪放的, 正如蒙古族人豪迈的性格。将整只羊宰杀后切成大块煮熟, 一手抓住羊肉一手执刀割着吃, 手把肉因此得名。
朝鲜族主要居住在吉林延边一代, 是我国东北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由于这一代盛产大米, 故东北地区的朝鲜族多以大米为主食。新产的大米, 配上泉水, 用大锅蒸熟, 蒸出的米饭粒粒晶莹, 香甜可口。朝鲜族传统的小吃有打糕、泡菜、冷面等。朝鲜人爱吃狗肉, 经常将狗肉制作成手撕狗肉, 狗肉锅。近些年来牛肉也越来越受到朝鲜族人民的欢迎。除此之外朝鲜族人喜欢用人参炖鸡, 喜欢吃带鱼, 不爱吃羊肉。泡菜也是传统的朝鲜族名菜之一, 其做法和酸菜的做法有相似之处, 但味道却大不相同, 酸菜是以咸酸为主, 而泡菜确是酸里代咸, 咸里代甜甜里代辣的。每当自作泡菜时, 全家老小都要参与进来。每逢春节时全家人要聚在一起, 朝鲜族是十分敬老的民族, 晚辈要给长辈磕头, 这时需要敬酒。这酒中融合了很多中草药材有强身健体之功效。冷面是朝鲜族在夏天经常食用的美食。面最好用棕色的荞麦面, 在上面放上泡菜、黄瓜、西红柿、黄豆芽、明太鱼丝和切好的鸡蛋, 最后浇上冰冷的面汤, 即开胃又爽口。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 篇2
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思考
众所周知,少数民族地区宗教氛围相对比较浓厚,一些民族问题和宗教信仰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有时甚至于受到国际宗教冲突、宗教势力渗透的影响和国内民族分裂分子、宗教极端分子的阴谋破坏和颠覆而引发各种矛盾。同我国其他地区相比,危机形态更为复杂多样,危机意识更淡薄,危机应对能力更差,而危机承受能力更脆弱。因此建立和完善适我区特殊性的突发公共事件预警和应急管理机制,已成为区地各级政府应对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从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表现形式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效预防和管理办法的思考。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基本类型
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民族、宗教信仰引发的,对社会正常秩序带来严重干扰、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的重大事件。民族地区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大致可分为以下7种类型:(一)民族差异、民族关系不和谐型
从全国来看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如云南省除汉族之外,人口超过5千人并有一定的聚居区域的民族就有25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47个民族成份。由于历史、现实和自然等多种原因,各民族之间发差异较大、利益差别明显,尤其是近年来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使一些少数民族群众产生“相对被剥夺感”,由此而导致较大的利益冲突。
(二)不同宗教信仰排斥型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部民族地区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的状况,既有部分少数民族全民信仰的伊斯兰教、藏传佛教,又有近代历史上伴随西方列强入侵中国而大量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还有当地世居的人们早期接受的汉地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边疆个别民族聚居地方还有少量的东正教和犹太教。各种宗教的信教群众人口比例比较大,有的宗教的信仰人数还有逐年发展之势。各民族之间在宗教信仰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在共同的社会生活和频繁的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不和谐的情况,出现一些矛盾冲突,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
(三)同一宗教内部不同教派之间冲突型
同一宗教不同教派组织因其信教人数的多寡和寺庙数量的多少不一,在现实中社会的影响力存在差异,组织化程度较高的教派拥有更多的宗教和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和宗教相互结合,影响了教派之间的动态平衡,同时也加速了教派不合理分化,不利于教派关系的正常发展。教派内部分化引起教派矛盾,从而影响教派内部稳定。同一教派内部由于历史遗留的寺庙归属问题,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心理尚未真正消除,历史遗留的矛盾可能会在一定的条件下激化。有的教派内部因争夺教权、信众或寺庙的管理权而产生纠纷;有的教派跨省区传播,引起信教群众改宗改派,一定程度上引起教派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会发展到对抗,造成较大的群体性事件。
(四)民事、治安纠纷的嬗变型
这是与各种社会活动及其公民权益相关的事件,其主要特点是以唤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关注为基本动因。针对的是与少数民族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如失业、教育、环保、交通、食品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这一类群体性突发事件在多民族地区比较常见。
(五)文化、生活习性摩擦型
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意识等,这些不同的多元文化在民族交往活动中常常会引发一些冲突,这些矛盾冲突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群体性突发事件。加之西方敌对势力肆意插手我国民族事务,国内民族分裂分子又兴风作浪,致使我国多民族地区,尤其是新疆和西藏由民族矛盾和纠纷所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屡屡发生。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2年至2006年,全区发生聚众围堵冲击党政机关、阻塞交通、滋事骚乱、械斗、暴力抗法等过激行为的群体性事件约占事件总数的10.8%。同时,历史上的不同民族因为仇杀、械斗、隔阂而积怨甚深,从而形成了较深的民族偏见、敌意,由此而造成民族关系的紧张,在一定条件下会成为诱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因素。
(六)民族分裂势力挑起的事端型
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干涉和渗透,民族宗教越来越成为他们的“首选武器”。尤其在近些年,他们利用和支持**集团和热比娅集团,打着民族、宗教的旗号,妄图搞西藏独立和新疆独立,分裂祖国。国内有些人借宗教问题煽动群众闹事,扰乱社会治安,甚至冲击党政机关;一些地方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和宗教势力为了扩充自己,臵国法于不顾,从事打、砸、抢活动,甚至与民族分裂主义分子相勾结,在我境内一些地区,支持分裂分子争夺寺庙领导权,制造社会骚乱。因此,在宗教领域内,一些宗教矛盾被激化的因素明显增多,境内外敌对势力制造对抗性矛盾的机会也在增加。
(七)涉外型
这类事件是西部边疆多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如两国边民之间所发生的较大规模的矛盾冲突;国外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为了实现其政治目的,往往会采取有计划、有目的的阴谋活动,唆使部分居民制造叛乱、集体叛逃、制造事端、进行恐怖活动等。涉外性群体事件的主体或针对的客体至少有一方涉及到其他国家,事件的社会影响乃至国际影响较大,往往关涉到国家声誉和政府形象。
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征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除了具有一般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群体性、突发性、利益性、对抗性、危害性、复杂性、蔓延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以下一些比较174突出的特征:
(一)性质的复杂性加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关系的进一步扩大,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在我民族地区加紧推行“西化”、“分化”的颠覆图谋,利用国际上泛滥的民族分裂、民族独立等极端民族主义思潮,通过宗教渠道培植宗教极端分子进行破坏活动,致使近些年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其中大量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也有一些是属于敌我性质的矛盾,还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各类突发事件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西部民族聚居地区尤其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还有的矛盾同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问题交织在一起,表现出特殊的复杂性,而且还会随着民族宗教 自身所具有的国内外背景的复杂性、宗教社会作用的两面性、诱发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加大。(二)矛盾更趋向于隐蔽性
宗教对于社会来说,其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而言,由于宗教自身系统的理论、道德规范、善行善举、精神安慰、寄托后天、维系人心等作用,在我们还不能完全解释一切社会存在时,宗教合理而正当地存在而且发生着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容易忽略宗教自身消极因素的作用,使宗教领域内一些矛盾在这种合理正当的秩序中产生和发展。如有的宗教教职人员利用合法地位和场所争夺群众、争夺阵地,扩大宗教势力;有的通过合法身份与国外宗教团体保持联系,宣扬国外宗教思想和“民主”、“自由”,暗地里传教鼓吹宗教极端主义,在边疆地区个别宗教场所暗中培养训练宗教极端分子。而这些往往被当作正常宗教活动受到“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而隐蔽起来,得不到制止,天长日久而积累起来,形成更加尖锐的矛盾。(三)矛盾的突发性增多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民族文化氛围和浓厚的宗教文化氛围以及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感情,宗教领域的矛盾和纠纷也会随时随地发生。而且表现出较多的突发性。从这几年民族地区宗教内部发生的纠纷看,一本出版物、一纸印刷品、教职人员一次不恰当的“瓦尔兹”演讲或传教布道、一名宗教上层人士的正常亡故、一次宗教活动、同一宗教内不同教派的“辩教”、**转世等等,看起来不大的事情都会引起激烈的矛盾和纠纷;再加上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分子的阴谋破坏、**集团的渗透、国内外敌对势力破坏的存在,都会造成宗教领域内突发性矛盾和纠纷。(四)矛盾的对抗性条件依然存在
由于民族宗教复杂的国际国内因素,民族地区民族宗教领域依然存在着某些矛盾激化的条件,新疆地区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事件和去年发生在乌鲁木齐的“七〃五”事件、民族宗教极端分子制造的一系列恐怖爆炸暗杀事件、西藏的“三〃一四”事件、宁夏的“西吉事件”、青海的“脑筋急转弯事件”等等就是很好的例证。要认万方数据识到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导性矛盾的同时,民族宗教领域的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也存在着对抗性,而且非对抗性矛盾有可能向对抗性矛盾转化。如果失去警惕、麻痹大意、政策失误、处理不当,也会使之激化并酿成局部范围群众性事件乃至发生一些严重的社会冲突。
(五)矛盾的危害性加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和宗教教职人员及信教群众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以达到某种利益追求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利益主体的多元并存,导致矛盾主体增多,矛盾关系更趋广泛和多样。通过民族宗教内部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其危害日益加大,后果日益严重。既有社会政治影响,又有经济损失;既有对国家和集体利益的损毁,又有对个人利益的损害;既有直接危害,又有间接危害。一些群体性事件,由于“连锁反应”,规模从小到大,可能酿成社会局部骚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整个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甚至会造成民族分裂,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六)调处的难度加大
由于处于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日益错综复杂这样一种大环境,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领域的矛盾更显其特殊性,加上长期历史上形成的多种差异和民族心理不平衡,矛盾处理难度日趋加大。群众要求解决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或者是历史遗留问题,或者是缺乏政策法规依据,或者是宗教内部教派问题,或者是由于某种宗教的发展解决活动场所问题,或者是对宗教教职人员错误行为认识上的不一致而形不成统一意见的问题,或者是宗教上层人士政治待遇与管理引导脱节的问题,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交织在一起,处理宗教矛盾往往影响民族关系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棘手。个别地区基层党政组织及主管部门对宗教领域发生的问题采取推诿、拖拉、扯皮的态度,有的甚至于参与其中,使矛盾愈演愈烈,又人为地加大了调处的难度。一些群体性事件,往往是多数人的过激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与少数人的严重违法行为,与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捣乱破坏活动纠缠在一起,给处臵工作造成一些困难。(七)民族宗教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社会发展序列上恰好对应着“非稳定状态”的频发阶段,产生了一些热点问题,而且表现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增多,且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目前人民群众对有效解决热点问题、维护切身利益的期望值又比较高,如果解决得不好,就会导致一些群众的不满,造成人们对热点问题的关注程度与实际解决程度的失衡,造成群众的思想波动和心理失衡,从而去寻找平衡或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借助的社会力量,这样就很容易与民族宗教方面出现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形成群体性矛盾,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利益和思想冲突复杂而明显化的态势。
(八)与经济领域的矛盾结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的现象还会进一步发展,在社会中必然产生一些高收入的“富裕阶层”。由于各个民族和宗教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包括宗教教职人员生活需求、宗教场所的维护和修缮、宗教活动以及宗教对社会、信教群众的必要施舍等方面的需要,一方面在生活比较贫困的阶层发展信徒,另一方面在“富裕阶层”中敛取钱财,这就极易与“富裕阶层”结合,也容易被“富裕阶层”所左右、所控制、所借用。而贫困阶层和“富裕阶层”这“两极”又往往在经济领域矛盾的风头浪尖上,一些经济领域的矛盾很容易反映到民族宗教领域中,形成矛盾并通过民族宗教问题表现出来。这些年,由于宗教自身“排他性”产生的对政府管理引导的抵触倾向的存在,个别一些农村牧区宗教与宗族势力的结合、与黑社会性质恶势力的结合、与民族宗教极端分子的结合,表现得突出起来。
(九)外界因素引发矛盾的危险性加大
西部大开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是西部大开放,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经济基础、不同法律形式等全方位的开放。同时各民族和各个宗教都会打上本民族、本宗教以及不同文化氛围的烙印。即使在同一民族内部和同一种宗教信仰中也会存在差异,有差异势必产生矛盾。因此,在西部地区因为多民族多宗教的存在和过去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状态之后,由外界因素引发矛盾的危险性将会越来越大。
(十)被激化的条件和可能性增多
国际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也始终在窥测时机,在“人权”和民族宗教等问题上做文章,尤其把民族宗教问题作为他们对中国进行颠覆活动的突破口。在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等因素影响下,一些人围绕着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坚持“自治、自养、自传”与出现的动摇倾向的矛盾;将爱国与爱教对立起来的倾向;对宗教制度民主改革前宗教封建剥削及特权制度以及某种程度的恢复引发的问题,如支持艾沙集团,鼓吹“泛突厥主义”,妄图建立“东土耳其斯坦”,甚至用“东突”恐怖主义势力在边疆制造事端。因此,在宗教领域内,一些宗教矛盾被 激化的因素明显增多,境内外敌对势力制造对抗性矛盾的机会也在增加。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既有国外的因素引发,又有国内因素的激发;既有历史的原因沉淀而触发,又有现实的原因激发;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人们工作失误的主观因素;既有宗教内部潜在的因素,又有宗教外部的引发因素;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又有经济方面的原因。总之,这些矛盾都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引发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也是复杂的。
三、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有效预防和管理
(一)必须正确区分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的性质,把握其特点,妥善加以处理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解决的难点主要是事件性质的界定,这既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特别是如何妥善处臵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大的细致工作,处理得当,可以有效化解矛盾;如果处理失当,则可能使事态扩大、矛盾激化。处理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关键在于正确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矛盾。因民族宗教问题引起的群体性事件是人民内部矛盾的特殊表现形式,尽管形式激烈,但从总体上讲仍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在这里一定要解决对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混淆问题,防止“人为树敌”和“重性轻处”两种错误倾向,正确辩别事件性质和妥善解决问题。大量的事实证明,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对抗性、群众性、复杂性的特点,必须从容应对,妥善处臵。
对一般的群体性事件要立足于疏导,进行说服、教育、劝阻。但对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干扰正常秩序的突发性群 体事件,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孤立、打击其中的违法犯罪 分子,教育争取一般参与的群众,及时果断地制止事态发 展。要把高举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这两面旗臶作为识别和处理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的理论依据。既要打击、依法惩处少数坏人,又要掌握政策,慎重从事。对群众要多争取、多教育、多疏导,群众性闹事宜疏不宜阻、宜散不宜聚,矛盾隔阂宜解不宜结。要切实改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民意,解决具体问题,关心群众生活,引导群众活血化阏、舒筋顺气,消除隔阂,理顺情绪,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治穷致富。要加强对群众的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以增强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必须建立适宜而有效的民族宗教工作机制,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引导,要从工作机制上解决抑制矛盾的引发、突发、激化,在工作上克服消极因素和对民族宗教问题的忽视、放任自流的应付现象。一方面,要坚持民族宗教工作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加强基层民族宗教事务管理。(1)要将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纳入区县、乡镇、村三级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层层明确管理责任,级级抓好工作落实,切实解决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强化领导责任的问题。(2)要建立民族宗教工作党政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搞好部门协调,加大工作力度。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帮助统战、民宗、公安、安全等各有关部门搞好协调配合。采取召开相关部门和单位参加的民族宗教情况通报会、民族宗教工作联席会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地听取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基层民族宗教方面的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检查、督促、指导基层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有效化解民族宗教领域的矛盾。(3)进一步加强对乡镇和村级干部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基层民族宗教管理干部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帮助基层干部提高民族宗教政策水平,掌握民族宗教基础知识,使他们对民族宗教事务不但敢管而且会管。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法制原则,把民族宗教领域矛盾的解决纳入法制化轨道。处理民族宗教领域这类矛盾,必须运用行政、经济、思想、教育等各种手段,但从长远来说还是要靠法治,靠法律手段来依法调节。这既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化解各类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措施。为此,一要加强包括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学习普及,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人民群众依法办事;二要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徇私枉法等问题,树立和维护司法机关的权威。各级司法机关特别是基层司法机关要发挥其职能作用,加大对民事、行政、经济、民族、宗教纠纷案件的调处力度,积极依法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三要把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纳入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这是依法加强对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对民族宗教问题的调查研究,策略而有效地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防止民族宗教内部矛盾的突发和激化要加强对宗教领域不同群体的调查研究,把统筹调节宗教领域群际矛盾的决策建立在对利益关系的科学分析上。必须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少数民族地区因宗教的维系而形成的利益群体有一个明晰透彻的分析,充分掌握各个群体形成的条件、原因以及群体意识,充分把握群体关系的特点、群际矛盾的特点规律,以便制定正确的群际矛盾调节对策。在平时的民族宗教工作当中,要正确地摆正各种关系,明确责任,全方位地抑制民族宗教领域矛盾触发的多种由因,保持民族宗教工作的健康和稳定。我们面对宗教已经渗透到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意识中,又容易被国内外敌对势力尤其是民族分裂主义所利用这种特殊的复杂性,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其特点,讲究工作方法和策略。面对复杂的形势,就必须稳住宗教,团结宗教,管住宗教,制止狂热,千方百计地削弱和剥夺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的宗教资本。要对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分裂活动,露头就打,早打严打,要防患于未然,决不能让其形成气候。策略上要特别注意从民族、宗教问题中拉出来、分开来,强调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的实质不是民万方数据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要团结和依靠上层爱国宗教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同一小撮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做坚决斗争。
(四)构建完善的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管理机制。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要结合当地的实际,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为主线,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为突破口,强化源头预防,完善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建立健全信息通报、预防预警、应急处臵、舆论引导等方面的沟通协作机制,完善统一指挥、上下一致、部门联动、应急管理办事机构综合协调的工作格局,为建设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一是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应急预案建设,完善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的应急预案内容。民族地方政府的应急预案只有结合民族地方可能出现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才能确实保障民族地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例如,在受国外分裂势力影响的民族地方,应该把宗教问题、恐怖活动等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共事件作为应急预案的重要内容。要根据本地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明确的应急预警标准。预案本身要有结构、功能、程序与技术保障上的要求,平时有针对性地演练。要保证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明确突发公共事件的界定,以及根据危害程度进行分级处臵的程序、权限和责任。要建立健全应急处臵专业队伍,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在应急处臵时要调动全社会一切力量,充分发挥社区和群众的积极性。预案制定后要根据形势变化,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修订、完善,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臵工作要建立起相应的评估机制。二是强化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建设,不断提高危机中的政府传播能力,正确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能够凝聚人心。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要完善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加强对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周密安排、精心组织信息发布工作,重视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积极开展舆论监督,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各地、各有关单位要坚持快速反应、主动引导和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信息公开与沟通制度,对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和一些较为敏感的事件,要认真研究制订表态和宣传口径,及时稳妥发布事件信息,为防范处臵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三是加强应急管理社会动员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为主体、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宗教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政府是参与突发事件应急处臵的主力军,无论在资金、人员的投入,还是在应急事件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仅靠政府的力量应对危机存在很大的局限。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要构建以政府为主体、以整合现有公共资源为手段、以社会力量为依托的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视中介机构作用,发挥非政府组织与公众的作用。
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教育 对策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必须具备两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一、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的国家,各个民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除汉族外,我国还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众所周知,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不断加强,各民族的了解也在不断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也越来越多,而且少数民族文化在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也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才能保障和推动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不断缩小与全国教育水平的差距,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
二、少数民族地区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以致走访的几所小学几乎都没有高级教师。
(2)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
(3)由于59.3%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自觉能力差,对学习不够积极和热情,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4)少数民族学生知识基础差,自暴自弃;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差,校舍简陋;师资水平低,缺乏师资力量,引进人才困难;教学质量差;家长观念落后,认为学校学习的知识不实用。这些都影响了少数民族家长送子女上学和民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云南省楚雄州紫溪彝寨在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特殊性
(1)农村家庭子女辍学现象严重。孩子们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却没有去上学,只是呆在家里或者下田。虽然国家在农村地区已经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辍学现象依然严重;
(2)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期望不高,孩子们也没有求学的欲望,因为父母也是农民,所以不清楚教育的重要性;
(3)小学的教师不多,在西部地区,环境贫乏,条件恶劣,很少教师愿意进来支教,而且大部分教师都想走出去,导致了小学教育逐渐暗淡,无人重视。
(4)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去搞信息化达标、远程教育、示范工程等等,耗资大、成效少。
四、给出的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要提高农村家庭子女教育覆盖面,首要使家长的思维发生改变,让家长真正意识到教育对子女的未来和对家庭、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点燃孩子们受教育的渴望,让孩子们知道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道理。
(2)加大对小学教育的投入 ,发动政府和社会慈善机构、企业对贫困农村进行捐款,完善小学的设施,扩大教育空间,发展孩子们自身的天赋。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我们应该广泛采纳集中措施:1)切实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增加教育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预算和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推动新增财力向教育倾斜,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算教育资金的政策,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拓展社会投资渠道。推动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推动有关部门出台教育捐赠便利性措施,落实公益性捐赠所得税前扣除政策。支持设立各种形式公益性教育基金会和学校基金会,拓宽社会教育捐赠的渠道。完善教育捐赠经费的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制订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标准调整的程序和办法。各级学校收费标准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逐步加以调整。2)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鼓励教师走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施教,给更多孩子教育。3)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小学的办学规模,解决少数民族小学教育匮乏的问题。4)宣传小学教育的意义,鼓励孩子们上学,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必须具备两种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而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途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繁荣和综合实力的提升。只有高素质的人才与富饶的资源、特色产业相结合,才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才能促進云南以及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规模的增长和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日本、中国台湾和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近几十年经济的迅速发展有力证明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教育和经济发展是辨证关系,要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只有经济和教育协调稳定发展,才能有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鹏.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2006.
[2]曾满超.云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挑战和政策.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 篇4
1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科技的创新需要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对于科技创新所获得的成果可以理解为科技发展中所必须的硬实力, 那么软实力就是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所以科技的普及对于科学创新来说是一个基础性工作。
我们经过调查研究能够清楚地认识到,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科学素质还需要继续提高, 与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较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并不能满足全省在经济发展中的要求。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在进行科普工作的同时还有一些干部对于科普工作的内容及内容重要性认识得还不够全面;对于科普工作中的协调机制制定得不够完善;在各少数民族地区投入的科普经费不足, 并且投入的人员不够均衡;对于科普场馆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所需要的设施不健全, 总量不足;在对科普场所和教育基地的管理欠缺, 缺少相应的管理运行机制, 并且对于自身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欠缺;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所体现的科技服务能力较为薄弱, 对于科普工作的创新性不足, 缺乏对于科普资源的整合和规划, 涌现的科普作品不足, 并且整体的科普服务团队素质相对偏低, 一些少数民族所处的位置比较偏远, 进行科学技术学习的难度比较大, 问题比较突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科学文化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虽然近几年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但是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比较还有着一定的差距, 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较差距更为明显, 而且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获取科学技术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诸方面的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科学素质的提升, 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思想上的认识和提升群众的科学素质。
2 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科普工作
1) 营造科普工作良好氛围。当局应该对科普工作的推进加以重视, 把科普工作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建设发展和社会进步发展中进一步予以明确, 在一些比较重要的议事中将现在的科普发展工作和进程录入, 要格外重视现在科普工作所进行的程度。采用宣讲、广播等多种形式对《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行推广, 大力创建科普学习的良好氛围, 实现社会参与, 各有关单位分工协作, 共同推广学习科普的良好局面, 要为今后科普工作的发展和推进创造良好的条件。
2) 促进科普发展机制。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对科普工作的交流和学习, 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经验分享、项目合作等有利的区域性科普平台, 能够实现在科普工作中达到资源共享、交流工作、互换经验的良好局面, 达到全面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科学素质的提升。各有关部门应该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看作区域性整体, 根据实际的地区特征, 制定能够推动该地区科普工作的专项措施, 在各方面特别是政策、资金上有一个比较大的支持, 对于人才培养和项目建设上多给予关怀和支持。
3) 加大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根据该区域的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文情况等特点大力支持建设宣传栏、基地、科普大院等各项科普设施;大力支持和建设包含科普工作相关内容以及具有鲜明的少数民族特色的科普场馆。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作要不断加强, 大力提高科普工作的着力和群众的科学素质。
4) 强化科普人才队伍培养。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组建一支包含全职、兼职、志愿者等的科普工作队伍, 政府部门应该对这一队伍的经费、办公地点、编制上实现明确的落实, 为这种战斗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队伍提供更好的科普工作条件。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人才、科技人员收归于人才培养规划中, 逐年选派骨干进行学习, 并且要培养具有创新型的科普工作者, 提高科普队伍的整体素质。
5) 提高科普文艺创作能力。对于具有科普创作能力的人员要加大培养, 要及时推进科普创作技能的培训, 提高相关人员的创作水平。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科普创作的鼓励制度, 创建各项相关的基金, 提高科普作家的创作动力, 不断创作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科普作品。要不断进行科普作品的评选工作, 对于比较好的科普作品进行奖励, 营造一个创作氛围更加浓厚的环境。
3 利用新思维、新理念提升少数民族科学素质
对于少数民族科学素质的提升要有新思维、新理念。不仅要加强科学普及工作, 还需要加强终身教育社会的构建。通过开展各种科普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是很重要的, 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 现在进行的科普教育都是通过外部输入的方式传播给人民群众, 并不能很好的实现群众的自主学习, 因此在今后科学素质提升的科普工作中要注重构建群众自身的学习情况, 加强自主学习, 实现终身学习的素养, 通过自主学习实现科学素质的不断提升。
在新时代的发展下, 互联网技术已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尤其是在互联网中实现的新型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 已经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现如今通过信息技术, 为科学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工具和手段。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在线教育, 可以实现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的信息共享和实时更新。因此, 在“十三五”所实施的“科普信息化工程”中, 能够更好地通过研究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如何提高群众的科学素质进行研究, 并且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一新型的教育手段做好相关科普工作。
4 结论
我国有56个民族, 少数民族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西部和比较边远落后的地区,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等也是相对落后的。因此, 在我国如果想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全民族的小康社会就需要全地区都有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要想实现全民族科学素质的提高就要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素质,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推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是体现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前提, 是党和国家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相信在“十三五”的规划下, 将会有一个完美的收官。
摘要: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 而且交通相对落后, 人们的科学素质也比较低。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科普事业是一项急迫而且非常重要的工作。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素质可以使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收入和其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这也是实现全国各民族人民经济、文化一同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工程, 因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所具有的科学素质是至关重要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正在开展的科普工作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少数民族群众对于科学知识有所认识和提高, 这对云南全省以及少数民族所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科普工作,少数民族,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盛世兰.加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着力提高群众科学素质[C]//2008《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五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 2008:7.
[2]戴慧琦, 熊坤新.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探析[J].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6 (1) :100-105.
[3]任福君, 张晓梅.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科普状况调查研究初探[J].科普研究, 2008 (1) :36-43.
济宁地区少数民族武术活动研究 篇5
摘要:运用资料文献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宗教的视角来论述武术在济宁清真寺的历史及发展现状,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济宁简介
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接临沂,西邻菏泽,南与枣庄市和江苏省交界,北与泰安接壤。面积10685.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905平方公里。济宁市距省会济南市140公里,素以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闻名,是著名的孔孟之乡,历史上被誉为“东鲁之大郡,水陵之要冲”,有“江北小苏州”的美称。周属任国,秦设任城郡。汉置任城县。宋为济州。元至元八年(1271年)济州升府,更名济宁,后又升府为路。清雍正二年(1724年)济宁州改为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县。1946年始设济宁市。1953年设济宁专区。1983年地区撤消,升为地级市。1.1 济宁少数民族简介
济宁不仅人口众多,而且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全市人口826万,除汉族外还有38个少数民族,人口5多万人。其中回族最多,近5万人。此外,还有满族、布依族、壮族、朝鲜族、蒙古族、彝族、苗族、白族、黎族、藏族、土家族、俄罗斯族、畲族、瑶族、侗族、纳西族、仡佬族、哈尼族、维吾尔族、傣族、哈萨克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土族、达干尔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锡伯族、普米族、怒族、鄂温克族、德昂族、独龙族、鄂伦春族等。少数
民族分布在全市12个县市区的90多个乡镇、180多个村庄。总的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约一半聚居在城镇街道和交通沿线。市中区最多,仅回民就有1.68万人。兖州市次之,回民有6千多人。邹城市有回民5千多人。鱼台县有回民2千多人。全市有回民聚居村35个。
济宁自古以来就以“东文西武”蜚声中外,如果说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了“东文”,那么,梁山好汉的精湛武功和济宁地方名拳,则成为 “西武”的典型代表。境内诸多拳种流派和武术名家使济宁成为武术的故乡。而济宁少数民族的武术更是大放异彩,尤其是回族武术。回族有强健、勇武、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自古以来就有尚武的习俗。他们把开展武术活动,当作振奋民族精神、健身、自卫的手段。回族群众认为“穆圣勇武”、练武功自卫是“逊乃提”,所以至今中国许多清真寺还设立了习武场,有的阿訇还亲自任教练。有句拳谚说:“南京到北京,查拳来自教门中。”说明回族练武的情景。回族为中华武术的发展做出过宝贵贡献,在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优秀的武术家,创立了许多著名的拳术。如“查拳”是回族的教门拳之一,相传是由西域回回查密尔所传,后辈就以他的姓氏命名为查拳。济宁回民更是酷爱武术,尤精查拳,他们世世代代相传。2 济宁查拳
清乾隆年间,查拳已在冠县、任城逐渐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技术流派。从拳谱资料和传播的技术内容分析,冠县两派查拳的师承分途约在清雍正年间,而任城一派技艺的形成或许更早。至光绪年间,三派
查拳才开始闻名、流传,形成了冠县的张式、杨式查拳,任城的李式查拳。
2.1李氏查拳的历史渊源
据李家《李氏祖谱》记载:“李氏先人„阿里沙‟,在唐朝安史之乱时,大食国曾派三千回兵助唐平乱,„阿里沙‟随军参战,事后唐王将这批士兵赐居长安,为其修建清真寺并娶中国女子婚配,„阿里沙‟赐为李姓。他们谨守伊斯兰教教义和礼俗,子孙繁衍世代相传。明洪武二十七年(1395年),李氏由长安迁居山东,定居任城白家胡同。”
李家世代习武,自定居任城后,李家最早在任城所传播的拳术称之“阿里沙拳”,从此“阿里沙拳”广为流传。“阿里沙”系阿拉伯语,中文音译,其中“沙”的语音有时译读成“叉”、“插”音。“阿里沙拳”后称“叉拳”、“插拳”,清末至民国初年,都如此称谓,后统称之“查拳”。在济宁有“任城叉拳阿里传,流传民间千余年。五形六合皆齐备,歌颂绝技念祖先。传授拳术整十路,内外刚柔宜相间”的歌谣,这是任城习武之人从古至今的口头禅。
2.2 李氏查拳的传承
李琪瑞,李式查拳代表人李恩聚的祖父,生于乾隆25年(1761一一1846年),一个回族武术世家里,父辈习武,秉承家传。对李氏查拳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李家后人和门徒敬称李琪瑞为李式查拳始宗。李恩聚的祖父李保太,生于1793年,继承父业。协同父亲李琪瑞传授查拳,并且打破民族之间的隔核,广收回,汉青壮年,习武强身,保家卫国。一时间,任城习武遍布漕运两。使李式查拳在任城得到了快速发展。李保太无疑成为了李家查拳第二代继承人和在任城重要传播者。1873年秋去世,终年83岁。
李恩聚的父亲李振基(1834一一1909年),秉承李家武技,先精心调教儿子李恩聚习武,后便大开武馆,广收弟子,授徒千人,直到终年。李振基三代单传,他为李家查拳第三代继承人。
李恩聚,字会亭,(1857一一1932年)继承祖业,练就了一身的好武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最擅长的还是祖传的查拳。晚年应小于他十二岁的霍元甲之邀前往上海精武体育会任教,把查拳传至上海及全国各地。李恩聚为李式查拳的弘扬与发展做了重大贡献,由于他执教,授徒严谨,其子女李龙彪,李凤彪,侄儿李瑞彪,沙荣民为主要传人。李龙彪,李凤彪,李瑞彪均在精武会学习并任教。
李恩聚之子李龙彪,回族,生于清末宣统元年(1903一一1989年),李式查拳第五代继承人。幼年随父李恩聚习传武艺,1931一一1935年受总会委托赴广州精武分会任教。1935一一1947年被聘为部队武术教官。1947年后回上海精武武会任教,建国后曾任上海武术联谊会执行委员。1962年回济宁,1982年任济宁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任城李式查拳主要传播者。济宁李常友,刘东海,闫成民为主要传人。第五代传人李恩聚之女李凤彪至今居住于上海精武体育会,其传人儿子刘元。李恩聚侄儿李瑞彪受总委托前往东南亚精武分会任教,把李式查拳传入海外。沙荣民,回族,出生于1884年,10岁时从师于李氏查拳代表人李恩聚先生研习查拳及刀枪棍棒。沙荣民天资聪明,个性好强,深得李恩聚的喜爱,将祖传查拳系统传授给沙荣民,为李氏查拳主要传人。刘东海(1927一一2003),回族,1936年师从李氏查拳第五代传人沙荣民,李龙彪习李氏查拳。1985年参加全国武术挖掘工作和山东体委组织的<<查拳>>书槁编写工作及技术演练。后李氏查拳被列入中国武术文库,为李氏查拳的传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刘东海是济宁李氏查拳主要传承者,李氏查拳第六代传人。李氏
查拳第七代传承人宗锡元,1963年生于山东省微山县,中国武协会员,中国武术六段,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员,山东省武术段位考评员,微山县传统拳研究会会长,全国第六届武术功力大赛裁判员。2.2济宁查拳的内容与技击风格
(一)李氏查拳的内容最初有十路沙拳以及刀、枪、棍各十趟套路,以后在不断与其他门派交流中逐渐补充了剑术、双钩、镋、撅、双手带等器械。李氏查拳的徒手和器械对练内容非常丰富,有查拳对拆、铐子锤、十二腿、单刀枪、大刀枪、双钩进枪、朴刀枪、对扎枪、对劈刀、白手刀、白手枪、白手棍、大铲枪以及镋进枪等。
1.腿法练习
李氏查拳重视腿法练习,其内容丰富,如低踢、平踢、低踩、斜踩、蹬腿、踹腿、闯腿、扫腿、缠腿、腾空飞脚、双飞脚、腾空外摆腿等,在套路中都合理分布而又纵横交密。综合其腿法可以归结为十五个字,即:跺、弹、踢、踹、泼、扫、勾、挂、趟、排、缠、点、撩、截、拐。
2.拳法练习
李氏查拳以“捣捶”练习拳法。捣捶是由弓、马、仆、虚、歇、丁六种步形,拳、掌、勾三种手形,弹、挂、踹、箭、弹、缠六种腿法,对、冲、压、抡、砸、架、撩、栽、挑等主要拳法,以及五种掌法、六种步法、两种勾法、三种肘法、一种平衡动作组成的基本功套路练习,其中尤以突出功架、腿法和拳法为主。
3.套路分类
李氏查拳高级套路共十路查拳,经李家后人演练整理分别为:一路母子,二路连环,三路摇橹,四路八方,五路风魔,六路突袭,七路梅花,八路猛虎,九路飞龙,十路埋伏。
4.练功方法
(1)以十路弹腿、三路花腿、十路捣捶为习练基础。
(2)以肩撞沙袋练肩力,抛沙袋练臂力,绞棒练手腕力。
(3)以腿缚沙袋负重弹跳,增强腿力。
(4)以拳击沙袋练拳法功力。
(5)以踢桩练习腿功,其次还有石锁、石担、提铁球、拉滑车、点钢钱眼等练功方法。
李氏查拳拳理有“六合”,即“内三合、外三合”,神与意、意与气、气与力,手与足、肘与膝、肩与胯“内外六合”。李氏查拳很多攻防动作,都归纳于“踢打摔拿”之中。在运用时,还要灵活机动,遵循“十字要诀”:缩、小、绵、软、巧、错、速、硬、脆、滑。
(二)李氏查拳的技击特点是重腿法,多摔法,不拘左右,搭手即发;其节奏特点是干净利索,动迅静定,动时如风驰电掣,定势时静止稳定;其整体特点是形神兼备,内外合一,攻防意念同时贯注于一招一式,以气催力,精神融注拳式,呼吸配合动作,从而呈现出完整一体、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风采。
3回族习武的原因
在济宁李氏查拳的习练者中,以回民群众居多,习练者具有一定 的规模,回民为什么好武呢?原因主要有两条:
第一,回族崇拜的伊斯兰教领袖穆罕默德勇武并精于剑术。《穆罕默德的宝剑》一书,在广大回族人民群众中早已传播很广,并有不少模仿练习者。穆罕默德还曾经给勇士哈立得赐名“安拉之剑”。回族人由于严格遵守穆圣的言行,因此,回族群众认为练武功自卫是“逊乃提”,是圣行。
谈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 篇6
民族语言作为一个民族的语言体系,具有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和传递信息的功能,然而,单一使用于教学环节中有它的局限性,势必造成有些概念表达模糊不清,思路不清晰,会滋长学生的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学校如果单一地使用民族语言进行教学,虽可有效地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年级间教学内容的衔接有百弊而无一利,也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较低,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表现出来的观点、认知,反应出来的能力和水平,令老师们感到困惑与无奈。究其原因,语言障碍就是元凶。为此,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一、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语言从属于民族,民族人口的地理分布必然影响其语言的分布,办学模式是与民族分布密切相关的。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是强势语言,由于语言的障碍,少数民族学生在接触到单一的汉语教学时,难以用汉语进行交际和思维,对于教师用汉语传授的知识也很难理解和接受。因此,要使不懂汉语的学生由母语思维转向汉语思维,从而更好地掌握和使用汉语言文字,就必须通过双语教学这一有效途径。开展双语教学,有益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双语教学,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对提高民族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双语教学的目的
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一是依赖于本民族的天然条件,进一步学好、使用好第二语言,促使个人乃至整个民族、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二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教学质量和水平。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双语教育,不仅是通过在学科教育中使用民、汉两种教学语言,培养学生使用两种语言的能力,而且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对字、词、句理解得更快,掌握得更好,从而提高教学成绩,促进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双语教学的实施
1.双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年级特征而异。一是保持型双语教学,即针对刚刚进校的学前班、一年级小同学而言,保持原来的民族语言,以民族语言为主,稍加一些常说的、常听到的汉语。二是过度型双语教学,使用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民族语言与汉语各占一半,用来讲解学生不懂的语句。三是运用型双语教学,是对高年级的学生,民族语言使用于少部分关键的字词句,多数时间就让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学习。因此,教师进行双语教学时,要视时而定,不能盲目的进行民族语言教学,民族语言用得多了,反而会影响学习汉语的效果。
2.双语教学应以鼓励和培养兴趣为主。双语教学要从幼儿抓起,立足于口语学习起步。教师应设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在最感兴趣的游戏中学汉语。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说话,学会倾听;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加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自信心。只有学生愿意说,爱活动,走进学生群体,才会建立汉语语感。
3.双语教学应以口语表达、听力训练为主。就语言来说,口语永远是第一位的。重视口语教学是提高双语教学水平的关键。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里都安排了口语交际,这体现了口语的重要性,语文教师不容忽视。要让学生认识到,掌握汉语的语言知识并不是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而是一种途径和手段,最终要学会如何运用语言去交际,所以,要让学生多说多讲,多与别人交谈。其次,听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听不仅是获取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保证语言规范化和加强语言实践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中心环节。因此,教师要创设情境,使学生通过听达到会理解,会表达。
4.营造语言环境,推动双语教学。无论是母语的学习,还是第二语言的学习,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习得的。双语教育的不同类型与模式都是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环境而选择,教育的语言环境是双语教育成功必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佂。开展双语教学时,构建相应的汉语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双语环境构造有两层:一是学校通过双语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汉语学习的环境;二是为了推进汉语教学,在更大范围内营造汉语学习的空间。在学校,给学生创设出一种学中用,在用中学的良好汉语学习环境与氛围,就感到换了一种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听到汉语,看到汉语,使用汉语,逐步让汉语成为校园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手段。
5.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没有巩固汉语的语言环境,学生上课用汉语,但是一下课,就又开始用母语交谈,汉语成了仅仅在课堂上才用得到的语言,使课堂上学到的汉语得不到巩固。在课内授课时用汉语,课外也要用汉语进行交流,不论在课内或课外,学校必须大范围营造讲汉语的条件,这样习得的汉语才能得到巩固与提升。在学习文化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显示,会双语的少数民族学生要比普通学生接受能力强一些,成绩也就好得多。我坚信,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必定会迈开大步,为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少数民族综合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结合当前我县强推力促的EEPO有效教育,我们的双语教学有了更大的空间和更为广阔的舞台。特别是小组间的比赛和同学间的合作,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应用,校园广播的耳濡目染,给我们的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和运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教师的双语教学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新生,要争取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里让他们适应讲普通话的课堂,不仅能听懂老师讲的普通话,自己也要学讲普通话,师生一起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普通话氛围。
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进行拼音教学 篇7
一、让学生学会学
教学生正确发音是拼音教学的基本环节, 也是方言区汉语拼音教学的难点。单纯由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跟读, 受方音影响学生不能读准, 所以我们应该授之以法, 让他们会学。
1. 字母发音。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认知水平较低的实际情况, 可以教给学生以下几种方法: (1) 观察法。教师先作发音示范, 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口形、舌位, 体会发音方法。如发b音, 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双唇先闭起来, 再让气流通过口腔, 冲破阻碍, 迸发而出。学生还可以互相观察, 甚至可以拿着一面小镜子对镜练习。 (2) 夸张法。为了使发音的特点更为突出, 学生更容易掌握发音要领, 教师可以在示范发音时适当夸张。如莆田方言中没有翘舌音, 教学翘舌音zh、ch、sh、r时, 可以先将舌头尽量卷起, 宁可矫枉过正, 等学生基本掌握后, 再进行订正。 (3) 比较法。把读音相近或易混的声、韵母放在一起, 进行读音对比。如q与x对比, z、c、s与zh、ch、sh对比, ai与ei对比, 前鼻韵母与后鼻音对比。 (4) 局限法。难以控制掌握的音, 没法限制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 使发音准确。如教学l与n时, 可以让学生捏住鼻子发音, 掌握鼻音n与边音l的区别。
2. 拼读音节。
读准了拼音字母, 把声母和韵母连起来拼读时, 方言区学生还会出现偏差, 我赞同让学生多听、多读、多感悟, 不必作太多讲解, 但也要让学生有法可循: (1) 教师在作拼读示范时应稍作点拨, 告诉学生两拼法是:“前音轻短, 后音重, 两音相连猛一碰。”“三拼音节中间介音读得快而轻, 让气流不中断。” (2) 因为有意义的记忆比无意义的死记硬背容易得多, 所以教师在教拼读时应充分利用教材, 教学生联系生活、学习实际, 用带调音节组词、说短句。如教音节ba可以出示bā、bá、bǎ、bà, 让学生观察插图, 引导组词并说一句完整话。例bá:小男孩使劲拔萝卜。这样让音节在语音环境中反复出现, 才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用汉语拼音。
二、让学生喜欢学
方言区学生学拼音有难度, 但不能让学生有畏难情绪。因此单教给学生方法是不够的, 还要寓教于乐, 使学生学得愉快有兴趣, 不感到心理压力。低年级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 课堂上如果教师单纯讲授时间超过十分钟, 他们就会感到厌倦, 继而情绪低落, 思维迟缓。拼音教学应根据儿童的心理规律, 整节课努力采用趣味教学法, 让学生从主体的自我活动, 自我实践中, 尝试成功的喜悦, 体验学习的乐趣。
1. 精心设计导入, 力求“课伊始, 趣即生”。
教师可用语言、插图、故事、表演、多媒体等把学生带入情境。利用插图启示是一种唾手可得的好办法。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的。教材中的插图具体直观, 接近生活, 富有童趣。如:韵母a旁画着穿白大褂的医生让一位梳小辫的小姑娘张大嘴巴检查口腔;声母h配上一个穿红上衣蓝裤子的小男孩坐在形状像“h”的靠背椅上仰着头喝水。这些插图不仅把字母的形体从插图中表现出来, 而且为字母发音提供了服务。教师应从插图入手, 启发学生发现插图跟字母音形之间的联系。
2. 主动参与探究, 力求“课展开, 趣横生”。
愉快教育不但要逗学生乐, 更要让学生自己找乐。例如学生对音形相近的字母容易混淆, 教学生用儿歌来记忆是个好办法, 但引导学生创编儿歌, 效果更好。我在教学声母d、t、n、l时, 先回顾前面学过b、p、m、f时编的儿歌:右下半圆b b b, 右上半圆p p p, 两扇门儿m m m, 一根拐棍f f f。再用期待性的语言激起学生开动脑筋, 自编儿歌的热情, 通过比较讨论, 师生共同编出儿歌:左下半圆d d d, 一把伞柄t t t, 一扇小门n n n, 一根拐棍l l l。经过几次训练, 许多学生不用老师提醒就能创编儿歌了, 在教学r和y时, 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能编儿歌, 一棵小苗r r r, 一个树杈y y y。3.强化训练, 力求“课深入, 趣更浓”。
4. 读写结合, 力求“课近尾声, 趣犹存”。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在拼音教学中能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既能复习字母的读音, 又能记忆字母的字形。但如果让学生机械地大量照抄, 效果并不理想,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拼音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并加以描述, 或制作多媒体课件设计有趣的动画, 把拼音字母的书写过程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 还可以让学生学做拼音卡片等让学生乐写, 做到题精、量当。
三、让学生努力学
汉语拼音是抽象的, 不易学, 不易巩固。再加上方言区学生平常一般讲本地话, 不经常使用普通话, 要防止随着时间的推移, 出现回生现象, 所以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勤练。
1.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巩固汉语拼音。
为了巩固汉语拼音知识, 课内尽量使每个学生能够得到认读的机会。课外可以让学生回去向家长展示自己所学, 拼一拼生活用品、家具、家用电器。提倡阅读注音读物, 鼓励用拼音写话。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 如:“拼音游乐园”“和拼音交朋友”等, 巩固学生的汉语拼音认读、拼读知识。
2. 结合识字, 提高拼读能力。
汉语拼音和识字的关系极为密切。第一册集中学习了汉语拼音的二十三个声母、二十四个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 学会十六个整体认读音节, 随后会依靠汉语拼音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汉语拼音得到巩固。到了二年级汉语拼音又增加了新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学会汉语拼音字母表, 认识大写字母, 学生就能利用汉语拼音查字典识字, 在以后各年级语文教材中, 也都注意安排汉语拼音复习巩固, 随时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让学生在利用汉语拼音识字的过程中, 使所学的汉语拼音日臻熟练, 把汉语拼音的知识及时转化为能力。
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及其传播研究 篇8
关键词: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研究
东北少数民族文学既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文学的组成部分, 与其他文学的研究方法一样, 一般要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整理和分析来发现历史真相, 并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因此实证性的文本研究是应该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尽可能地还原历史是应该追求的最基本目标。从理论上说, 再现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历史史实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从中可以发现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和发展的特色, 理清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与其所立足的社会发生关联时不同社会层次、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文本的局限性, 那些有意识或下意识地歪曲历史的成分、那些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和主观臆断的成分, 都要经过科学的辨认和去伪存真。不同史料之间也必须进行互证, 坚持“孤证不立”的原则。关于该领域的研究, 已经产出了一定学术成果、体现出多方法、多角度和多层面的探索。在此基础上, 我们尝试创新性的方式方法, 以期展开更深层次和一定广度的研究。
一、多方法多视角的运用
在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学研究中, 比较分析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展现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学的特色, 就必须与中国其他地域的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学, 以及中原地区的文学, 比如齐鲁、中原、三晋、闽南、荆楚文学加以比较;同时, 要认识和理解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学的环境和条件又必须与俄罗斯、蒙古、日本等国家的文学相比较, 还应该在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和文学不同民族间进行比较;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统治时期的东北少数民族文学进一步扩展开来加以比较。如:辽代的、金代的、后金时代的东北文学比较。这些都可能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没有比较的对象和本文也就无法体现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特色。在既有的研究方法中, 传播学角度的研究似乎不多, 该研究方法是将传播学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加以学术嫁接而产生的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构建。它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信息及其传播活动、传播方式、传播过程和传播思想为研究对象, 主要运用传播学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 并结合一定的文学史、文献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理论方法, 以揭示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规律。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传播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层面:一是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信息的产生及其传播活动与方式;二是考察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的功能和价值;三是揭示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的理论质素与规律。
政治与文学史也是不可忽视的关系和研究视角。以往学术界对文化、文学与政治关系这一概念使用得比较模糊和含混, 一般只是提出文学与政治、文学为政治服务等文学与政治关系模式, 并没有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分层次的细致的分析。时至今日, 有学者将政治的“政”细化为政治权力、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三个层面 (张践教授) 。这样政治和文化、文学的关系又可以细分为“文化政治”、“文学政治”等几种模式。对政治概念的细化非常必要, 它大致厘清了以往我们将文学与政治关系中的“政”等同于政权的笼统看法。与这种观点类似, 也有学者在探讨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与政治关系问题时, 也将政治细化成“政府与文学的关系”等模式。这种区分实质上将政治关系中的“政”细化为政府实体和政治体系, 将文学分析为文学体系, 这种分析方式更方便了我们对具体研究对象的阐释, 可以想见这样的分析对于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是有价值的方法。
二、理想性的资料收集
在资料搜集和比较方面, 除了注重现有的博士学位论文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外, 还应该注重像《满洲帝国年报》《国铁沿线福社设施设立风教调查表》《盛京时报》等相关内容。另外, 东北学界也出版过如《满族文学史》《东北文化史》《东北文学史》一类的著作, 虽然略为粗疏, 但对深层次地了解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况仍有一定的价值。还有一部分文献是文学的“档案”。这方面比较基本的当属会议记录和年鉴一类的史料。其中就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第一手的资料;还有一些信函、日记、游记、考察记等原件, 无疑是十分珍贵的史料。如日本人写的《北国漫记》就很值得重视;另外, 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学年鉴、各地区的文化活动文学发展活动的纪念刊刊物。这些资料的可靠性比较高。还有一些外国、港台地区文化或文学组织机构出版的如《中华文化》《中国文学发展史》等调查统计对早期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也有较为系统的论述, 甚至类似满洲文学年鉴这样的资料也有借鉴价值。除此之外, 文学学会、文学院、文学杂志社等组织主办的刊物或报纸, 如《黑土地》《长白山》《鸭绿江》《辽河文学》《满族文学》等。这些文学杂志大多以其丰富的内容而著称。一些间接性的期刊如《诗潮》《辽宁青年》等, 也有很多是涉及到文学发展和文学前进方面的内容。以前的《盛京时报》现在的《辽沈晚报》甚至像《党支部》《辽宁日报》《沈阳日报》这种党报系统的期刊报纸, 也或多或少对东北少数民族的文学有所介绍或评论。当然像作家出版社、白山出版社、吉林文艺出版社等出版过的洪峰、董恒波、阿红这样的作家作品一类的专门性文学作品, 其资料价值也都很高;如果有国外学者的这方面记录或评论更是难得的研究资料。
同时, 个性化资料的搜集和采取也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东北和现当代东北, 都留下了许多关于文化和文学发展方面的书信、回忆录、纪实等等, 因为他们往往是文学发展与存在的当事人, 其价值可想而知。
这样的资料在国外的一些作者那里也零星出现, 关注东北文学的不仅仅是国内和东北本土, 俄罗斯、日本、西方也有一些学者出版了一些与东北文学有关的论著, 还有的直接谈及间接谈及或谈及战争与东北的著作等, 这些都是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不可或缺的外围资料。
地方志及文史资料中也大多包含着一定的文学传播研究资料, 在既有的资料中, 中文的东北地方志是进行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研究不可或缺的文献资料, 有的则可以与外文资料相互印证。如近代至民国刊行的有《奉天通志》《吉林通志》《黑龙江志稿》以及东北地区各地县的许多志书, 其中大都有关于少数民族文学方面的记载, 而且更重要的是, 这些地方史志在展现古今东北地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等区域性背景方面, 对我们了解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的条件、背景, 以及外部环境有着很大的帮助。改革开放以后, 东北地区各省的史志编撰部门大多重修了各省的地方志, 有的史志还开辟专门的章节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学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述录或阐述。
关于这些史料的来源, 我们在研究中可以将史料搜集的地点确定在多个地区的馆藏, 主要包括东北各地的公共图书馆及档案馆、上海北京东北等地的高校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香港特区图书馆、日本美国等地的图书馆等。
三、概念说明与关联阐释
东北是一个地理性的概念, 也是政治性行政区划的结果。目前东北指的是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 但历史上不同时代东北的范围也有所不同, 行政区划一直处于变动之中。如伪满时期日伪政权将东北划分多个省区, 面积随着侵略的加深有所扩展, 热河也被划归在内。近代凡被当时政权划归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文学都在本文的研究之列。东北与中国西北、西南、西北等地区不同, 其它地区也包括若干特定的省区, 但各个省区之间的联系性并不十分密切。东北的各个省区也是独立的, 但从古至今大多数时候都被看成一个整体, 这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歧义和争议;西方人称东北为满洲, 我国近代学者在言及东北问题时也大都把东北当作一个整体看待。东北地广人稀, 近代 (尤其是近代早期) 总人口大体与内地一个中等省份的人口相当, 整个地域文化又极为相近, 这也是东北被看成与各省平行的地区的一个原因。因此, 学区以整个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为研究对象, 其范围并不过大, 从地域特征上看也是可行的。另外需要重点说明的是:东北地区某些主要的地名经常处于变动状态, 为了避免歧义, 我们可以将东北的一些地名统一为今天通行的称呼, 比如用“沈阳”代替“奉天”、用“长春”代替“宽城子”或“新京”、用“营口”代替“牛庄”等。
与文学关系最为密切的概念是文化, 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及其传播, 离不开文化这个概念。关于文化众说纷纭, 其概念界定聚讼不已。一般说来, 文化是 (拉丁语:cultura;英语:culture;德语:Kultur) 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给予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 出于不同的目的和功能, 人们对文化的界定有很大差异。最常见的文化概念是常常用于文化普及的概念, 包括文字、语言、地域、音乐、文学、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这大致上可以用一个民族的生活形式来指称它的文化;在考古学领域中, “文化”则指某一历史时期的人类留下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此外, 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也被视为一种文化的特征;有时文化还指称文明。文化在汉语语境中是“人文教化”的简称, 该称谓的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 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 包括语言和文字;“教化”是文化的重心, 即以文化之的意思。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中, 今天所使用的文学概念是一个新名词。传统的“文学”意为人的博学多才。所以《论语·先进》说:“文学, 子游、子夏。”邢炳将文学疏为“若文章博学, 则有子游、子夏二人也。”后来文学又指称一个学科, 如指教贵族子弟的学科。《宋书·雷次宗传》:“上留心艺术, 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 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 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南朝宋武帝立文学馆也是在这个意义上。至于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 称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并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为社会的上层学问。是在上世纪才出现的概念。在中国, 这一概念应该是从前苏联的文学理论中借鉴过来的。东北地区的文学更多的是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创造的, 尽管后来大量的移民进入东北, 并没有改变土著少数民族文学的根本, 因此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仍然是有自己独特特征的研究对象。
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也呈现出阶段性, 这导致在研究中必然要使用近代、现代、当代这样的概念。比较明晰的划分应该是:古代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应该是从远古到1858年;近代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包括民国时期, 下限到1949年。具体时段确定为1858年到1949年。1858年是天津条约签订, 东北对外开放港口, 194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东北光复的时间、1949年是新中国成立, 大体跨越了晚清、军阀和日伪三个主要的政权统治时期。1945年以后东北政局复杂化, 国共两党分别占据部分地区, 战争频仍, 社会风雨飘摇。此时中共占领区的文学发展缓慢, 而国民党占领区则几乎停滞。总体看这一时段东北少数民族文化文学在这一时期徘徊不前, 故不必分专题讨论;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国家对百废待兴局面的振兴和改变, 东北少数民族文化文学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这一时期应该称为当代东北少数民族文学。
研究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在东北发展最终占据东北文化绝大部分的过程, 不能不了解日本文学的发展史和海外传播史。
从日本的角度看日本文化文学与中国东北的关联。要了解东北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环境和发展遭际, 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处境, 也不能不明了不同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战争时期国际关系的变化, 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嬗变甚至质变。故此, 有必要把东北东北少数民族文学放在东北亚文化文学体系、甚至是世界文化文学体系和政治变迁中考察, 这样才能获得一个相对正确和相对全面的认识。
四、研究理论框架与史料建构
中国文学研究领域与其他学术领域的研究相似, 曾先后出现或同时并存若干种理论框架, 如帝国主义侵略范式、中外文化交流范式、现代化范式、冲击·反应范式、后殖民理论等等, 都曾在一定时期内占据土导地位。随着文化上的中国中心观的兴起, 西方学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开始强调研究的中国化, 如利用中文文献、研究中国文化经典等。这些理论或范式一般都是对原有研究缺点和偏颇的一种补充和修正, 往往能够解决或解释一些以往框架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应该说有着相当大的理论价值, 但是在另一方面, 这些理论本身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即它们往往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一定的问题, 超出其范围则会出现新的问题, 亦即出现一些新的偏颇和漏洞;文化和文学理论是对文化和文学成果的一种分析和总结, 可以指导新的文化和文学实践, 但教条生硬地套用理论也并非可取的方法。因此, 不同的理论应该以文化和文学史为基础, 从实际需要出发结合使用, 或在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进行实证性研究, 或从史料中发现问题去创新理论, 在史实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但是, 相应历史研究视角还是必要的, 视角往往会影响人的思维。除了贯穿始终的政治决定文学的视角外, 我们还应该引入了国际化的视角。这是因为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一种土著的跨境的文学必然会牵扯到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 必然要面向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背景。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及其发展, 也是中外关系史方面的一个研究领域。正因为这样的特点, 国际化的视角在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中才显得尤为重要。比如看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不能不了解进入东北区域演变的背景, 甚至需要从日本、俄罗斯、蒙古人的角度看待这些描述, 他们的观点尽管不见得代表全部, 但对于了解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来源和发展轨迹还是具有特定的价值。
关于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其他相关研究资料, 还有另外一些比较外围的文献应该涉及, 一是东北地区的近代地方报刊, 如《盛京时报》《满洲评论》《满洲日日新闻》等, 虽然其中涉及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篇什不多, 确实可以当做研究该类文学的外围性辅助资料加以利用;二是邻国如日本、俄罗斯出版的一些文史资料, 如《遥远的满洲》等, 这虽然是当时日本报刊文章的摘录或日本军方的活动记录, 对于了解战争时期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动态很有帮助。
五、研究文本的框架与特征
在中国古代和近代, 中国东北的疆域和政局常常处于频繁的变动中, 因为这样的原因, 不同时期的政治背景和社会文化思潮有时也相差甚大, 这使得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的研究很难作为一个体系性的对象加以研讨。所以, 本文在具体的研究上采取划为文学历史阶段的方式, 以便在形式上保持与一般文学史著作的相似, 但同时还因为某些具体时期文学发展的比重大小差异, 而不能够单纯地流于同比例的文学文本叙述和传播分析。
我们采取的历史分期是:唐代以前是一个时期。这个时期非常漫长, 从先秦到618年。这是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生长和初级发展时期;唐宋辽金元作为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中, 唐宋是中原王朝的纪元而在东北则是渤海国、契丹王朝和金王朝统治时期。这一时期东北少数民族文学逐渐发展而至特色和成就;明清近代是第三个时期, 这个时期由于后金帝国崛起并发展为清王朝一统全国, 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和影响前所未有地壮大和突出。近代和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今天是第四个时期。这个时期东北少数民族文学进入与汉文学的高度融合期, 是其本身特色的退化和汉文学色彩逐渐深化期。
在这些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 从后金汗国直至整个清朝是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 在这个历史时段中, 满族统治的首崇满洲和满族作为统治阶级的政治优势给东北的以满族文学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学带来极大的发展契机, 这使得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体现出多方面的内容和特点。另外, 清帝国的强大也为东北少数民族文学深入俄国提供了机会, 俄国对东北的入侵和被赶走, 以及后来的占领了东北大部, 还有日俄战争, 以及此后东北成为俄日共同的势力范围。这时的东北名义上还是清朝的辖区, 但政治上已经不能独立, 社会局面也与以往大不相同。此后东北进入军阀时代, 直到“九一八”抗战开始。在这个政治和社会均混乱的时期, 东北地区各方政治势力纵横裨阂, 动荡的时代和战乱的生活导致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步履维艰。在不同的政治背景和外在生活环境之上思考和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传播, 应该把握环境—文学反映—传播发展这一贯穿的主线, 围绕这个主线发现和解决文学及其传播问题。
进行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及其传播研究, 在于努力发现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及其传播与社会政治和时代社会思潮之下的本质性问题, 要特别厘清作为不同文学传播主体的组织、机构、群体、政治势力以及他们与文学家和民间文学的复杂关系, 认识文学创作与传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以上的各方面的选择和实行, 目的在于重构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及其传播的历史史实, 填补国内学术界在这个领域中的空白;总结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发展的特色, 揭示其发展规律, 丰富东北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和认识;在于用政治和国家政权关系统摄东北少数民族文学, 在描述东北少数民族文学及其传播史的过程中分析不同政治环境下的各种政治关系。与此同时, 还需要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考察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有关联的国际文学环境与现象, 以及少数民族文学传播动力等方面的关联, 从而实现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学传播领域的新思考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徐炳三.近代中国东北基督教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8-04-01.
[2]刘建忠.社会资本的利用与信息披露制度变迁[D].广州:暨南大学, 2009-04-30.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 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 国家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其具体权限包括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自治权;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制定权以及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权;组织维护本地方治安公安部队的自治权;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的自治权;管理本地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自治权;配备民族干部和培养民族人才的自治权;以及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等。从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 自主发展和管理本地方的教育事业, 是我国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权利。
一部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教育政策和立法的发展史。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世界各国纷纷通过教育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来推动教育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社会、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支持和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和政府的重大历史责任。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而言,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 才能保障和推动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不断缩小与全国教育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 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
建国五十多年来,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伴随着新中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不健全到较为健全, 开始奠定初步的基础的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民族教育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其范围基本涉及了我国民族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构筑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框架的雏形。根据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这些政策和法规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主要包括《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条款以及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政策意见、建议、决定、指示等, 如《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关于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费的指示》《关于从民族地区补助费中适当安排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建议》等, 其内容涵盖民族教育行政管理、民族教育经费、少数民族师资、少数民族学生升学优惠、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等各个方面。二是少数民族地方的教育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根据其自治权所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根据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当地民族特点所形成的变通和补充规定。就云南和宁夏两省 (区) 而言, 地方性教育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形式包括自治区地方性法规以及其通知、讲话、决定等其他规范性文件, 内容涉及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和现代远程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等若干问题。如《云南省职业教育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若干规定》《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分级管理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实施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试行) 》, 等等。
从上述已出台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内容及其分布可以看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是当今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重点关照对象。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建设和立法工作以实现少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 纵观我国民族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民族教育法规建设总是落后于民族教育自身的发展。由于民族教育法制的不健全, 导致民族教育政策所确定的各项优惠措施难以落实, 民族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得不到保障, 极大地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现有的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逐渐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之中, 零散的法律条款和专门性的规范性文件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些条款和文件往往是工具性的, 旨在帮助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追赶并达到全国平均的教育发展水平, 然而它们在强调问题针对性的同时却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必要衔接和有机联系, 缺乏整体和全局性的设想, 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还没有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如何处理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问题, 如何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完善。从国家层面来看, 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法规散见于《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之中, 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现有规范性文件多为民族教育行政规章及规章性文件, 且多用“意见”“决定”“通知”等名称, 立法名称庞杂混乱,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地方层面来看,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所制定的教育政策法规也呈现出明显的模仿性和应景性。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广泛的政策和立法自治权, 然而在现实中, 这些自治权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既有的地方性民族教育政策法规, 在制定过程中往往缺乏系统考虑和长远规划, 未能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特殊情况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补充和变通, 大多只是模仿性地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 因而造成政策和立法对于现实问题的敏感性缺失, 未能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规定, 造成了某些地方、某些问题至今无法可依的局面。
再次, 现有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也呈现出内容不完善、重点不突出、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一方面, 我国现行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中很少有关于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如政府在发展民族教育中的职责、民族教育经费和师资等, 或忽略不言, 或言之甚少, 言之不明。另一方面, 现有政策法规之中原则性规范多, 对政府责任的规范比较空泛。这一立法特点直接导致了现有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脱离现实、针对性差、特色不鲜明。例如新《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能力普遍不足, 如何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入学, 法律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这一问题在目前仍以“普九”为主要任务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 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最后,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法规的适用性还存在缺陷。由于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原则性条款较多, 不能使法律规范与少数民族教育相关各方主体及其权利义务之间建立起具体的、实际的联系, 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法律在保障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确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政策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立法者进行政策立法活动的理论依据, 是政策法规的灵魂。而政策立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政策立法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主要准则, 它是政策立法指导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立法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及《教育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 全面贯彻超常规发展、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教育与一般教育同等质量要求的科学发展思想。[1]民族教育政策立法活动除了遵循国家政策立法活动的一般原则外还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民族教育实践既是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源泉, 又是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基础。只有根据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地区自身的特点和实际, 把民族教育政策立法建立在民族教育实际状况上, 才能确保政策法规内容的创新并具有针对性。
2. 坚持民族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国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各民族自己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民族教育有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点, 其发展必须从本民族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 民族教育是我国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与我国整体教育具有共同性, 离开这些共同性去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问题,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民族教育的特殊性, 但是由于脱离了与民族教育互为一体的全国整体教育体系, 容易出现失之偏颇的情况。
3. 坚持法制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宪法》和《教育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 均有大量的条款涉及民族教育问题, 它们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总原则。少数民族教育法是教育法的下位法, 它和《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同属于教育专门法律, 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民族教育立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 不得违背上位法, 亦不得与其他平行的法律相冲突。
三、完善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如前所述,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完善是当前制约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 只有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才能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效率, 避免政策法规之间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叠, 从而较好地发挥每一项政策法规应有的作用及由此产生的整体作用。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定性以及教育学和法学的基本原理出发,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应是在《宪法》和《教育法》的指导下, 以“少数民族教育法”为龙头, 以“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促进法”“少数民族教育经费保障法”“少数民族教育师资保障法”“少数民族学生升学优待与学习辅导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为骨干, 由众多民族教育规章、地方性法规所组成的法规体系[1], 是与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从横向到纵向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所组成的政策体系共同构成的政策法规体系。在这一政策法规体系之中, 民族教育基本法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一个层次, 是调整民族教育内外部关系的民族教育法律, 是规定和调整民族教育根本性、全局性的民族教育总法。其法律效力仅次于教育基本法, 高于其他民族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 是其他民族教育法规的立法依据。民族教育单项法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民族教育单项法是民族教育基本法以外的法律, 是调整民族教育某一方面关系的民族教育法律。民族教育单项法, 在我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其法律效力次于《教育法》、民族教育基本法, 高于其他民族教育行政法规和规章。民族教育行政法规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三个层次, 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涉及全国范围, 有助于教育法、民族教育基本法和民族教育单项法的具体实施。民族教育行政规章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四个层次, 是由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 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的有关民族教育的规范性文件。较之民族教育行政法规, 民族教育行政规章更为具体, 直接对民族教育某方面工作产生作用。地方性民族教育法规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五个层次, 是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的人民代表大会, 在自己的权限内制定的民族教育规范性文件。这类法规是为贯彻国家的民族教育法律和民族教育行政法规而制定的, 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 其效力要低于民族教育法律和民族教育行政法规, 并只适用于本地区。
四、教育政策法规应就少数民族教育实践中若干重大问题做出规定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律规范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它包括民族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基本任务是规范民族教育领域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以形成一个合理的、符合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民族教育体系, 保证民族教育事业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从我国民族教育及民族教育政策立法实践看,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应就以下少数民族教育实践中几个重大问题作出规定。
1.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政策和立法必须确定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确定各级少数民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职能和权限划分。
2.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以法律形式明确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经费拨款、集资及使用管理办法, 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等。
3. 必须以法律形式确定少数民族学校的地位、性质、组织原则、职权、任务及建立和撤销的原则;确定包括经费、校舍、生源、教学质量等办学基本条件。
4. 根据民族教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 教育教师特别是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来源、资格要求、权利、义务、培养培训的渠道、特殊的优惠待遇等作出具体规定, 用法律形式规定少数民族师资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优待方法, 以稳定和提高少数民族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5. 明确少数民族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对牧区、居住分散的山区以及其他特殊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和办法, 对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特殊教育对象采取教育资助办法, 保障这些地区和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
参考文献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 篇10
一、推进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经济基础薄弱地区, 又是湖南省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是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强劲增长点。为此,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联动发展, 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 推进大湘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审视湖南省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和发展现状, 湘西州、张家界、怀化、邵阳4个西部地区, 存在着地域相连、民族习性相近、景区景点连片等基础条件, 以及绿色、生态、环保、产业关联度高、开放带动力强等固有特点。从全局看, 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不仅是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途径, 而且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文化强省、富民强市 (州) 的战略基点。
(二) 提升大湘西地区旅游产品竞争力的关键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 旅游产品品位的高低, 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深度, 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联动发展, 最重要的是充分挖掘和保护本区域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和旅游资源, 加快两者之间的融合和渗透,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旅游区域, 提升大湘西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凸现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 加速大湘西地区协调发展的纽带
大湘西地区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 可是由于四地缺乏共同开发的意识和相应的协调机制, 形成了各自为政, 相悖发展的态势, 已显示后劲不足和资源单调的缺陷。如能构建区域性大湘西文化旅游带, 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形成“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 整体推进”的连动局面, 扩大市场, 相互融合, 无疑将形成民族地区的整体品牌、整体形象和整体效益, 实现湖南大湘西地区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共赢局面, 构筑文化旅游发展的新平台, 加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四) 扩大大湘西地区劳动就业和开发式扶贫的举措
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效应, 围绕旅游大力发展湘西文化产业、商品加工、旅游服务、高效农业、交通运输、餐饮住宿等, 促进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壮大, 拉动消费增长, 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与此同时, 可以逐步改变大湘西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 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 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促使地方经济振兴和繁荣。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已成为湖南的一张新名片, 全国瞩目, 世界知名, 同时也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异军突起, 高歌猛进。2008年湖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30亿元, 占GDP比重已达到5.1%, 旅游产业总收入达850亿元, 同比增长16.3%, 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实现又好又快的跨越发展, 不仅要继续重视长株潭及“一点一线”的核心地区, 也要关注其他市州特别是大湘西地区的特殊优势和增长潜力, 尽快改变目前湖南在区域发展、产业结构、消费市场等方面明显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现象, 寻找新的增长极。为此, 我们应把目光投向曾经遥远、神秘、近年来日趋繁荣活跃的大湘西地区。
二、大湘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大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大湘西地区并非严格的区域行政概念。200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实施湘西大开发战略, 将大湘西的范围扩大至湘西自治州、张家界、怀化和邵阳的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隆回6县市以及永州的江华瑶族自治县, 共32个县市区。大湘西地区占全省1/3的面积, 人口1345万, 占全省1/5, GDP占全省15%左右。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湖南省湘西大开发战略的顺利推进, 大湘西地区经济、社会、交通发展不断提速,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并与旅游业相互融合, 相互渗透的发展态势正在逐渐显现。
(一) 基础条件分析
1、文化旅游资源深度挖掘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湘西地区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区, 文化底蕴深厚, 文化资源丰富, 文化特色明显, 包括世界级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族特色、丰富的民俗物产、多彩的人文景致。这里有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有土家老司城等1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溪州铜柱等近百件国家级文物;有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洪江古商城。中方荆坪古建筑群等20多个“国字号”旅游精品;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有魏源、沈从文等名人文化资源。大湘西地区还是湖南主体少数民族苗、土家、侗、瑶的主要聚居地, 有13项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以及土家、苗、侗、瑶等少数民族流传的丰富的民俗艺术和民间工艺。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经济建设不断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内需。
随着国家和湖南省启动西部发展战略, 大湘西地区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 经济建设迅猛提速, GDP总量和人均GDP收入有了很大提高。2007年张家界市GDPl51.33亿元, 人均10201元;湘西州GDPl90.68亿元, 人均7667元;怀化市GDP411.67亿元, 人均9045元。3地均已达到800-1000美元的文化旅游消费井喷临界点, 研究文化旅游、重视文化旅游、支持文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消费文化旅游、参与文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的提高有效地拉动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内需。
3、旅游市场不断繁荣为文化市场兴起带来了外需。
大湘西神奇秀美的自然风景、异质多样的民族风情伴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升温火爆, 旅游文化消费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2007年, 张家界旅游人次达到1878万人次, 比建市初期的1989年增长32.2倍, 年均增长21.5%;实现旅游收入91.25亿元, 比1989年增长365.3倍, 年均增长38.8%。2008年尽管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 仍突破2000万人次。湘西州近年来依托在张家界旅游市场, 旅游产业得到较快发展, 2008年旅游人次突破900万, 收入达50亿元, 张家界-芙蓉镇-凤凰的旅游线路已经成为国内十大黄金旅游线。怀化利用西南5省区结合部的区位优势, 深度挖掘古城镇文化、民族文化、和平文化, 突出“中国最大的古城古镇古村群落”核心文化旅游品牌, 2007年接待游客638万人次, 同比增长22.6%, 旅游收入27.3亿元, 同比增长32.4%。大湘西地区旅游的异军突起为文化产业发展造就了有强烈拉动效应的外需市场。
4、交通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加装了动力。
目前大湘西地区拥有张家界荷花和怀化芷江两个机场, 贵州铜仁机场与凤凰接壤, 占湖南民用机场一半以上;沅江、澧水以及各条支流流经全境;邵怀、长吉等6条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沪昆、焦柳、渝怀等多条铁路在此交汇。到2010年大湘西还将有8-10条高速公路修通, 交通网络将更加完善。曾经因为交通不便而与外界隔绝的大湘西, 如今成为了我国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交通枢纽, 沟通了与全国乃至世界的往来。交通及基础设施的完善, 为大湘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添加了推进器。
(二) 大湘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近年来, 随着大湘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 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旅游建设高度重视、大力支持,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产业门类逐步健全, 产业发展速度加快, 产业地位逐步提升,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正在兴起。
1、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紧密结合成为主要经营方式。
“文化是旅游的根与魂, 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 大湘西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依靠旅游, 结合旅游。”大湘西通过旅游让世人认识, 通过旅游走向外界, 文化与旅游相互依存,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结合已经成为大湘西地区文化发展的核心模式。无论是张家界打造世界旅游精品, 还是自治州的神秘湘西, 怀化的古城古镇古村群落都是以拓展旅游为核心, 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各地准备打造的大型文艺演出、推出的各类文化产品也是针对游客的需要。旅游产业所带来的外需已经成为大湘西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依托。以大湘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张家界和凤凰为例, 两个城市都是典型的旅游城市, 已经成为大湘西的两颗明珠、双子星座, 一个展示大湘西的自然, 一个展示大湘西的人文, 从张家界经芙蓉镇到凤凰, 也成为一条黄金旅游走廊。张家界和凤凰的文化产业就是围绕旅游、服务旅游。
2、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依托的产业形态成为主要卖点。
大湘西的文化产业形态多以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为依托。桑植主打桑植民歌和贺龙故里牌, 永顺力推土家毛古斯和摆手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凤凰深挖名人名居, 洪江凸现明清商城等无一不是各地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的展示。张家界推出的《梯玛神歌》、《魅力湘西》等大型旅游文艺节目演的是民族特色;桑植县确定民歌传承人, 要求每个旅游服务人员和公务人员必须学会唱5首以上的桑植民歌;军声画院的砂石画、湘西凤凰的苗族银饰、西兰卡普、扎染、蜡染、斗笠竹编卖的是民间工艺。独特的民族民俗民间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异质的地域文化既是大湘西区别于其他地方的特色文化资源, 也是形成文化旅游产业、产品的主要卖点。
3、区域间相互依托、相互渗透、相互拉动、相互补充成为产业发展主要趋势。
从地理上看, 大湘西处于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的中间, 沅水、澧水、酉水三水相互交错;从民族上看, 苗、侗、瑶、土家与汉族共同生息、渗透交融, 民俗民间文化既有区别又有交叉, 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逐渐融为一体。因为交通建设带来的便利和旅游市场形成的流动, 张家界和凤凰的旅游相互依托、相互拉动、相互补充已经显现出巨大的优势, 并继续向大湘西纵深延展。而永顺、通道、江华也已逐渐成为土家族、侗族、瑶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相互依托、相互拉动、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已成为大湘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三、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的思路
大湘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有资源、有基础、有潜力、有后劲, 但也有误区、不足和障碍。为此, 大湘西地区的旅游发展必须文化先行、文化发声, 文化产业不仅要成为大湘西旅游产业的核心, 更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当前, 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要逐步转型, 即由旅游观光型向度假休闲型转变;由风光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由亚洲市场向欧美市场转变;由“单兵作战”向“大兵团作战”转变。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拐点, 要用科学发展观和国际化视野来审视和谋划大湘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要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规模、质量效益为中心, 以民族民间文化传统和遗存为产业资源, 将区域性特有文化旅游资源转换成文化旅游商品和文化旅游服务的现代产业形式;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 整合大湘西的资源, 统一这里的市场, 突出比较优势、品牌优势, 延伸产业链;形成文化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和产业带打造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级, 推动文化强省的战略实施和湖南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要树立“四个需要”, 即协调发展的需要;持续发展的需要;差异发展的需要;惠民发展的需要。二要理顺“四个关系”, 即保护发掘和开发的关系;文化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关系;张家界、自治州和怀化等地区协调发展的关系;政府、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关系。三要明确“三个重点”, 即以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为重点;以形成整体板块为重点;以打造新的增长极为重点。
四、创新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的对策措施
当前, 大湘西地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中央和各省市将投入大量的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内需、加快发展。湖南文化强省战略的不断推进,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拉动消费、促进旅游业发展都将向大湘西倾斜。抓住机遇, 推进大湘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大发展关键是通过市场的纽带、机制的纽带、政策的纽带、创新的纽带,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使大湘西地区成为湖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业最具潜力、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发展地区。
(一) 编制发展规划
针对大湘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编制大湘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通过规划, 进一步统一思想、盘点资源, 把大湘西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各地立足自身文化个性, 谋求差异化定位, 张家界重点是建设旅游精品, 加快文化旅游大融合;湘西重点是建设文化湘西, 发展生态文化旅游;怀化重点是主打特色文化品牌, 走集中发展的路子。区域发展中应相互依托、相互拉动、互利共赢。同时, 每个市 (州) 应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文化符号、文化元素, 确定自身核心产业品牌, 成立专门班子, 聘请一流专家, 制定相关配套规划, 形成大湘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联动发展的规划体系。
(二) 着力品牌创新
在品牌经济时代, 只有树立品牌的新理念、运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办法、创新的机制, 从高层次、多角度去打造出独具魅力和个性鲜明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品牌,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市场的制高点。要以“神秘湘西”为依托, 深入开展对民族文化的研究, 挖掘内涵, 如民族风情、民间习俗、文化活动、传统艺术、民间技艺、民族服饰, 人文建筑、历史文化遗址等, 加快与旅游业的融合与优势互补, 精心打造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在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 展现特色、突出特色。
(三) 制定系列扶持政策和项目
要把大湘西作为一个增长极来打造, 就必须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 如产业政策、融资政策、人才政策等, 鼓励和培育大湘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做大做强。要像扶持新型工业化、打造长株潭新区、推进湘西大开发一样, 重视和关注大湘西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发展, 实施政策倾斜和政策保护。确定和扶持一批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园区和项目, 通过项目运作和市场运营把大湘西的文化旅游资源有效整合起来。要引导国家、省、市三级文化旅游产业的骨干企业、核心企业对接大湘西, 实施项目和资金倾斜。
(四) 建立大湘西联动、合作机制
市州之间要突出各地特色, 用国际化视野谋划和整合区域文化旅游资源, 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景区联合, 联手打造精品文化产业项目和特色旅游线路, 形成合理的旅游开发市场, 并将大湘西文化旅游整体融入湘、鄂、渝、黔边区旅游经济圈和国内外大市场。提高区域文化旅游市场整体竞争力;联手推介大湘西文化旅游线路, 联合宣传区域文化产业和旅游品牌, 联合制作文化旅游信息网站和宣传资料, 联合参加国际国内文化旅游展交会, 共同开拓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同时, 各市州要进一步拓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协作领域, 相互开放区域文化旅游市场, 在市场管理、投诉处理、应急救援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与交流, 共同管理和规范市场, 为区域文化旅游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五)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少数民族地区有效合作学习的反思 篇11
关键词:民族地区;合作学习;民族学生;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98-01
民族地区特有的环境下开展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为真正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合作学习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把教学内容的难度设置的过高,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必须和民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和当地现实生活、生产、民俗相适应。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同一个班级往往有多种民族的学生,在学生评价方式和反馈方式要注意用词的得体,同时不能有贬低学生、民族或造成不同民族学生间争端的用词。还要正确出来好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及指导教师间的关系,在注重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促进各民族学生间的交流,使不同民族学生间的智慧等到交流,从心理上增强各民族学生间的平等感和认同感,促进各民族学生的融洽相处。但也不能放任学生的自主性而忽视教师指导的作用,因为个民族学生在一个合作小组中学习相处时间较长时同学间可聊的话题更多,这样会使小组内的讨论和交流偏离课堂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指导的度,当然也不能事事包办,那样就不是真正意义生的自主合作学习。在民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价值观的指导,各民族学生长期生活在本民族的圈子里形成本民族特点的价值观,许多价值观的形成和本民族的信仰、民俗密切相关联,教师要知道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又不能抵触本民族的信仰、民俗,同时不能在知道某个民族的学生的时候又抵触到其它民族学生的心理。处理好各方面的矛盾,并在合作中恰当的把握一个度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高民族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得当
在民族地区开展合作学习内容的设置要得当,同样的课题在民族地区开展各问题难度的设置要恰当的把握,在教学中教学内容要选择适合于民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习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并且学习内容要与当地民族现实生活密切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小组学习活动的激情以及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而且还要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实践,设置合作学习的内容。
二、注意多种评价方式及反馈方式的运用
由于传统的评价及反馈形式多是竞争性的,导致任课教师和每个学生都只关注自己在全班中的位置,排在前面的同学就是“分数”的优胜者,因此,在每个班集体中,成功只属于少数的几个人,大多数学生只能是失败者,这种评价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差生”的出现;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发现在合作小组中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往往很难开口说话,有的虽然很有表达的欲望,但语言组织能力差而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在教学实践中就要注重评价方式的改善,多鼓励平时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小组合作教学不仅要评价教学效果,更注重对小组的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注重对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人文精神进行评价;不仅要评价小组行为,更注重对学生个体行为进行评价。在对学生个体评价时不但要注重评价的方式,更要把握评价的度,在小组取得进步时给予小组成员相应的评价,评价要体现出公平公正,这样的评价方式才能引导学生在合作小组中积极的合作。
三、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及教师的指导之间的关系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合作、探究问题。强调学生自主,其本意不是排斥教师的指导,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学生通过充分地利用教师指导可以获得更大的自主。还要关注各民族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角色功能,在小组中给予各民族学生均等的机会,把指导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和可能遇到的困境上,但要点到为止,留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不能包办和代办。只有合理的指导,在指导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才能使合作学习有意义的开展。
四、学生价值观的指导
在多民族班级的学生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往往是不同的,有些问题涉及到民族的信仰及民族风俗,要知道学生正确的看待问题,尊重民族的信仰和民族风俗,不指责其他民族的过去和民族习惯。综上所述,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合作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好精心制定,有利于民族学生接受和开展,在评价方式方法上要注意得体得当,并且要个各民族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促进各民族学生间的交流,在合作学习中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纠正某些民族学生固有的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价值观。
参考资料
[1] 何湘平.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05..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 篇12
1 民族旅游业
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要求下,国务院2007年3月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小康社会建设为中心,不断转变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等第三产业。旅游业成为了第三产业的主要发展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点。
1.1 民族旅游业
旅游业又称为旅游产业,是以独特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为基础,以接待旅客为服务对象,通过一定的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游览、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民风,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利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旅游业是以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民族风情、民族文化等资源,通过开发、创新、发展民族文化为基础,向旅游者提供少数民族特有的游览、观光、餐饮、住宿等服务的行业。
1.2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增加,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发展,大部分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开始关注健康和休闲旅游。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业不仅能促进第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还能刺激消费,促进需求,带动关联行业的发展,如餐饮业、旅店业、交通运输业、手工业、民族工艺业等的发展,全面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的优势突出,发展空间较大。在国家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引导下,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1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现状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民族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对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各少数民族地区纷纷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促进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主要表现为:第一,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开始重视民族文化和民族资源的开发,不断发展独具特色的民族旅游业,民族旅游业市场得到了开发,民族风俗旅游、民族观光、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得到了发展;第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渠道,为当地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餐营业、旅店业、交通业、手工业等的发展,促进了就业;第三,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服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了服务业中旅游业、旅店业、餐营业、交通业等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2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发展总体来看,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存在一定的不足。
2.2.1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主力军,其发展不仅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受到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所以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全力开发,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
2.2.2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产品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速度较慢,开发力度不够,造成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民族旅游资源未合理利用和开发,民族旅游资源浪费;同时,民族旅游业市场定位和旅游产品开发不合理,旅游业产品单一,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仅限于民族旅游观光和休闲,潜在市场未得到重视。
2.2.3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服务质量较低,产业发展缺乏管理
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为少数民族居民,受当地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影响,民族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较低,大多数人员没有受到正规的旅游业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缺乏服务意识,行业的整体质量较低。
3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策略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文化资源丰富,发展民族旅游业不仅能促进就业,调整产业结构,还能全面推进当地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制约了当地民族旅游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应该采用相应的发展策略,全面促进民族旅游业的发展。
3.1 重视民族旅游业,确立民族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资源丰富,当地各级政府应该重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对本地特有的民族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充分利用民族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把民族旅游业作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心,不断培育和发展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培育成少数民族地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和龙头产业,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3.2 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开发特色民族旅游产品
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独特,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少数民族特有的民风、民俗及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等利于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旅游业时,应不断开发独特的民族资源,创新民族产品,发展特色民族旅游业,通过特殊的民族产品,例如,民族服饰、民族手工艺品、民族图腾产品、民族饮食产品等吸引消费者,扩大旅游需求,促进民族旅游业发展。
3.3 大力开发边境旅游资源,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祖国的边疆,与东亚、东南亚各国接壤,边疆少数民族与周边国家的居民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往来,文化资源独特。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打洛县与缅甸接壤,中缅边境民族经常进行边境文化交流和边境旅游,打洛县特有的“勐景来”风景区为中缅第一寨,是中缅边境的宗教文化交流中心,也是各地游客前来观光的主要景区。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大力开发边境独特的旅游资源,创新民族旅游产品,不断发展民族特色边境旅游。
3.4 合理开发和保护民族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不断开发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造成民族生态资源破坏,阻碍了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政府及科教文化部门不重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造成民族文化资源,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失和破坏,阻碍了特色民族文化产业和特色民族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特色民族旅游业,必须合理规划和开发,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生态资源等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资源,可持续发展民族旅游业。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旅游业发展潜力较大,具有独特的民族旅游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旅游业,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合理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旅游项目和民族旅游产品,把民族旅游业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主导产业,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乐焕.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刘永佶.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忠斌.民族经济发展新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推荐阅读:
东北高寒地区09-21
东北地区经济07-16
中国东北地区11-08
东北地区环境01-02
东北地区水稻育苗技术06-01
东北地区苗木培育技术06-03
东北地区水源涵养林05-25
东北地区物流发展现状09-26
东北地区城市园林绿化12-23
东北地区各省基本情况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