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2024-09-25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精选12篇)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篇1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政策法规的现状与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 国家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其具体权限包括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自治权;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制定权以及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权;组织维护本地方治安公安部队的自治权;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的自治权;管理本地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自治权;配备民族干部和培养民族人才的自治权;以及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等。从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 自主发展和管理本地方的教育事业, 是我国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权利。

一部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教育政策和立法的发展史。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世界各国纷纷通过教育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来推动教育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社会、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支持和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和政府的重大历史责任。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而言,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 才能保障和推动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不断缩小与全国教育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 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

建国五十多年来,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伴随着新中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不健全到较为健全, 开始奠定初步的基础的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民族教育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其范围基本涉及了我国民族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构筑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框架的雏形。根据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这些政策和法规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主要包括《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条款以及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政策意见、建议、决定、指示等, 如《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关于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费的指示》《关于从民族地区补助费中适当安排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建议》等, 其内容涵盖民族教育行政管理、民族教育经费、少数民族师资、少数民族学生升学优惠、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等各个方面。二是少数民族地方的教育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根据其自治权所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根据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当地民族特点所形成的变通和补充规定。就云南和宁夏两省 (区) 而言, 地方性教育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形式包括自治区地方性法规以及其通知、讲话、决定等其他规范性文件, 内容涉及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和现代远程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等若干问题。如《云南省职业教育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若干规定》《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分级管理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实施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试行) 》, 等等。

从上述已出台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内容及其分布可以看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是当今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重点关照对象。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建设和立法工作以实现少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 纵观我国民族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民族教育法规建设总是落后于民族教育自身的发展。由于民族教育法制的不健全, 导致民族教育政策所确定的各项优惠措施难以落实, 民族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得不到保障, 极大地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现有的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逐渐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之中, 零散的法律条款和专门性的规范性文件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些条款和文件往往是工具性的, 旨在帮助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追赶并达到全国平均的教育发展水平, 然而它们在强调问题针对性的同时却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必要衔接和有机联系, 缺乏整体和全局性的设想, 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还没有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如何处理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问题, 如何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完善。从国家层面来看, 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法规散见于《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之中, 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现有规范性文件多为民族教育行政规章及规章性文件, 且多用“意见”“决定”“通知”等名称, 立法名称庞杂混乱,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地方层面来看,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所制定的教育政策法规也呈现出明显的模仿性和应景性。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广泛的政策和立法自治权, 然而在现实中, 这些自治权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既有的地方性民族教育政策法规, 在制定过程中往往缺乏系统考虑和长远规划, 未能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特殊情况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补充和变通, 大多只是模仿性地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 因而造成政策和立法对于现实问题的敏感性缺失, 未能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规定, 造成了某些地方、某些问题至今无法可依的局面。

再次, 现有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也呈现出内容不完善、重点不突出、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一方面, 我国现行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中很少有关于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如政府在发展民族教育中的职责、民族教育经费和师资等, 或忽略不言, 或言之甚少, 言之不明。另一方面, 现有政策法规之中原则性规范多, 对政府责任的规范比较空泛。这一立法特点直接导致了现有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脱离现实、针对性差、特色不鲜明。例如新《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能力普遍不足, 如何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入学, 法律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这一问题在目前仍以“普九”为主要任务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 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最后,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法规的适用性还存在缺陷。由于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原则性条款较多, 不能使法律规范与少数民族教育相关各方主体及其权利义务之间建立起具体的、实际的联系, 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法律在保障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确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政策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立法者进行政策立法活动的理论依据, 是政策法规的灵魂。而政策立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政策立法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主要准则, 它是政策立法指导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立法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及《教育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 全面贯彻超常规发展、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教育与一般教育同等质量要求的科学发展思想。[1]民族教育政策立法活动除了遵循国家政策立法活动的一般原则外还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民族教育实践既是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源泉, 又是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基础。只有根据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地区自身的特点和实际, 把民族教育政策立法建立在民族教育实际状况上, 才能确保政策法规内容的创新并具有针对性。

2. 坚持民族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国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各民族自己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民族教育有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点, 其发展必须从本民族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 民族教育是我国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与我国整体教育具有共同性, 离开这些共同性去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问题,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民族教育的特殊性, 但是由于脱离了与民族教育互为一体的全国整体教育体系, 容易出现失之偏颇的情况。

3. 坚持法制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宪法》和《教育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 均有大量的条款涉及民族教育问题, 它们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总原则。少数民族教育法是教育法的下位法, 它和《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同属于教育专门法律, 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民族教育立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 不得违背上位法, 亦不得与其他平行的法律相冲突。

三、完善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如前所述,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完善是当前制约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 只有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才能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效率, 避免政策法规之间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叠, 从而较好地发挥每一项政策法规应有的作用及由此产生的整体作用。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定性以及教育学和法学的基本原理出发,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应是在《宪法》和《教育法》的指导下, 以“少数民族教育法”为龙头, 以“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促进法”“少数民族教育经费保障法”“少数民族教育师资保障法”“少数民族学生升学优待与学习辅导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为骨干, 由众多民族教育规章、地方性法规所组成的法规体系[1], 是与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从横向到纵向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所组成的政策体系共同构成的政策法规体系。在这一政策法规体系之中, 民族教育基本法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一个层次, 是调整民族教育内外部关系的民族教育法律, 是规定和调整民族教育根本性、全局性的民族教育总法。其法律效力仅次于教育基本法, 高于其他民族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 是其他民族教育法规的立法依据。民族教育单项法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民族教育单项法是民族教育基本法以外的法律, 是调整民族教育某一方面关系的民族教育法律。民族教育单项法, 在我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其法律效力次于《教育法》、民族教育基本法, 高于其他民族教育行政法规和规章。民族教育行政法规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三个层次, 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涉及全国范围, 有助于教育法、民族教育基本法和民族教育单项法的具体实施。民族教育行政规章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四个层次, 是由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 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的有关民族教育的规范性文件。较之民族教育行政法规, 民族教育行政规章更为具体, 直接对民族教育某方面工作产生作用。地方性民族教育法规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五个层次, 是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的人民代表大会, 在自己的权限内制定的民族教育规范性文件。这类法规是为贯彻国家的民族教育法律和民族教育行政法规而制定的, 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 其效力要低于民族教育法律和民族教育行政法规, 并只适用于本地区。

四、教育政策法规应就少数民族教育实践中若干重大问题做出规定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律规范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它包括民族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基本任务是规范民族教育领域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以形成一个合理的、符合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民族教育体系, 保证民族教育事业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从我国民族教育及民族教育政策立法实践看,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应就以下少数民族教育实践中几个重大问题作出规定。

1.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政策和立法必须确定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确定各级少数民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职能和权限划分。

2.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以法律形式明确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经费拨款、集资及使用管理办法, 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等。

3. 必须以法律形式确定少数民族学校的地位、性质、组织原则、职权、任务及建立和撤销的原则;确定包括经费、校舍、生源、教学质量等办学基本条件。

4. 根据民族教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 教育教师特别是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来源、资格要求、权利、义务、培养培训的渠道、特殊的优惠待遇等作出具体规定, 用法律形式规定少数民族师资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优待方法, 以稳定和提高少数民族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5. 明确少数民族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对牧区、居住分散的山区以及其他特殊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和办法, 对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特殊教育对象采取教育资助办法, 保障这些地区和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

参考文献

[1][2]陈立鹏.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 2006, (1) .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篇2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民族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志, 没有民族教育的发展就不能说我国实现了教育公平。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实施了一系列倾斜政策, 采取了诸多重大措施, 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大大缩小了少数民族教育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 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模式,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等原因,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还需要坚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关键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

当今少数民族的教育与共同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中国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的现实利益及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基础是有限的,教育日益发达完善的中国教育平台,面对多民族教育的尽快发展,没有了少数民族自身教育的发展,全国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相对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 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提高人民素质, 使少数民族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强国。

一、提高民族地区教育之必要

(一)中国的民族特点鲜明,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12.4 亿多人,其中55个民族共1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无论是古代封建统治者的“夷夏观”,还是资产阶级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都解决不了中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的民族问题列入宪法,使民族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其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发展民族教育,从民族自身强大、健壮起来,同其他民族站在同一起点,共同努力,共同发展。

(二)民族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有自己的优势,但不足更是毋庸置疑,像甘南藏族自治州,大部分以藏族为主,这里的少数民族有游牧民、半农半牧,少部分人居住在城市接受着先进的教育,而大多数人以继承父辈们的工作为主,虽然国家的“普九”政策全面落实,但他们的思想还没有改观,他们仍然想着读书只是为了多识几个字,而没有把受教育作为自己人身品格修养的依据,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为了未来的生活和希望而思索人生的学习者,这就促使我们必须通过教育,让教育来作为辅助,使他们为民族事业的发展而努力。

(三)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是近年来我国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国家在“普九”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地为农村地区和少数

民族进行优待政策,这就使得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有了被人呵护的意识,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学生比汉族学生更发奋努力,但也有一部分借着国家的“光”,不思进取。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从教育着手,从自身强大起来,从意识上坚强起来。与各民族的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①

二、民族发展存在着的差距

(一)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这一发展过程很不平衡,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发展上存在着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将长期存在。

(二)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尚未摆脱贫困,从本世纪初以来的统计数据看,民族地区的贫困发生率高出全国4到5个百分点。

(三)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落后,教育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投入依然不足,办学条件差,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到2007年,全国未实现“普九”的县约有40个,基本上都在民族地区,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面,民族地区也是发展滞后,各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知名大学生,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广播电视节目也存在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信息滞后等问题。教育和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也呈扩大趋势。

(四)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但相对于东部地区,增速偏慢,而财政支出不断加大,故地方财政自给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财力困难,难以支持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财政支持经济建设、调控经济运行的力度不足。

三、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现状为:

(一)建立起了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据统计,本世纪初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了学校84000余所,其中全国共有独有设置的民族学院(大学)13 所民族小学20000多所,民族职业中学100多所。

(二)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少数民族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各类民族高等学校具备了以本科为主,兼有干部培训、预科,招收留学生、研究生的多层次,多类型办学的能力。

(三)民族语文教育和双语教学有了积极的进展。目前全国有13各省自治区的1万余所学校使用多种民族语言或双语授课,在校生达到600多万人,有10个省自治区建立了相应的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出版机构,每年编译出版中小学各科教材近3500种,总印数达1亿多册。②

(四)提倡少数民族妇女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妇女得到更多的良好的教育是发展教育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使得妇女能够更好地扮

演好母亲的角色,并乐意在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方面花费较多的力量;在男女平等也有很大帮助,对少数民族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进行根本上的清除。

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

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其先天不足和其他原因,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一)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对教育需求日益上涨的愿望难以实现

经济的滞后与贫困,必然导致了教育的落后,教育的落后又必然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必然导致教育投资和人才出路的困境。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属“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其它原因,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初期,在现代化建设上还处在起步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和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导致了经济发展缓慢。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日益上涨,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但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内地和全国相比仍然偏低。不少农牧民的孩子因家庭无力支付书学费而辍学、失学,这必然对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改善民族地区的整体环境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③

(二)教育投入不足,影响教育发展的需求

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是困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大难题。要改变民族地区教育的现状,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大教育投入是最主要的途径。虽然“九五”期间针对民族地区《行动计划》的实施以来,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幅度增加, 但因为教育经费历史欠账太多,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太低, 且教育经费的增长主要用于教师工资和政策性补贴,而民族教育规模却十分巨大。民族地区属于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低,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少,绝大部分县财政赤字,人口总体收入不高,许多地方还处于非常贫困的状态,这又制约着藏区对民族教育的投入。由于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办学经费不足,配套资金欠缺,导致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校舍简陋,学校危房面积大,教师学生住宿条件差等基本问题、困难得不到较好的解决,这些都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教育工作者积极性的发挥。④

(三)思想观念落后,不能适应体制转换的发展

民族教育落后,除了经济困难等客观因素,还存在农牧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对当前市场经济下体制转换的认识不够产生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目前,民族地区教育产业化尚不具备条件,教育经济效益差,社会效益也相对不高,加上当前大中专学校并轨招生,学生自费读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就业门路严重缺乏等现实问题,造成部分农牧民一时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教育面临急剧滑坡,中小学学生入学率,尤其是初中升高中入学率依然较低。一些

地方出现了学生“不愿读书”,“无钱读书”,“读不完书”的情况。

(四)教师队伍,量少、质差、结构不合理

从数量上看,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综合素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依然还远远不能适应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民族地区“普九”的需要。从质量上看,问题更是非常之多。代课教师量大质低,并且教师学科不配套,素质教育得不到有效进行。代课教师大都未经过专业训练,自身学历不高,文化素质教低。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以及音、体、美、计算机老师等严重不足,民族地区“双语”教师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到教学。教师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都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教师知识面相对狭窄,尤其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大多数教师在知识的广度、深度上还仅限于自己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还是经验主义。

(五)教育整体结构不合理,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办学思想的影响, 民族地区的教育重点一直在基础教育上,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至今尚存在着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的单一结构,未能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另外,长期以来,民族地区教育只是照搬内地教育模式,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忽视了民族教育的民族性,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导致教育结构、人才模式和质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

五、改善民族教育之对策

(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各级政府领导要给予充分的思想重视,加快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教育问题,而且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是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大事,各级政府要把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纳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规划中,时刻不忘抓民族教育,同时还要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周期性比较长的事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周期性更长,更要花大力气去发展,当地领导干部必须改变原有的不利于教育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从长计议,把教育发展当作头等大事,更重要的是对当地民族群众做好宣传工作, 使他们认识到“科教”对“兴农”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二)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班质

发展教育最终要靠教师, 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振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关键。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现状来看, 一是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比例较大,且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 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相对减退。二是教师学历层次相

对较低。三是教师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还相对较弱, 教师教学的“ 土方法” 还普遍存在。因此, 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就必须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立教师定期学习制度和师德师风评价制度, 积极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各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和评议活动, 坚持从严治校, 从严治师。二是全面推进教师资格制度。首先控制总量, 调整结构, 按照新的编制标准, 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控制中小学教职工总量,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其次对现有教师资格进行重新认定, 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严把入口关。三是深化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主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重点推行“三制” 改革, 即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强化职责, 以岗定薪, 按劳取酬”,真正体现能者多劳,优劳优酬。四是拓宽师资培养途径, 大力抓好教师队伍的培养。狠抓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着力培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⑤运用水平不高和学历层次较低的现状, 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各类培训。

(三)合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必须着力抓好四大调整。一是抓好小学布局调整。在坚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 重点调整村小和教学点。提倡联村合并办学, 乡(镇)中心小学所在村一律不办村小, 实行与中心小学联办。少数地理环境复杂、居住分散的地方可实行隔年招生或办复式班, 适当保留教育延伸点。二是抓好初中布局调整。初中布局调整主要保持现有规模, 注重内涵发展, 采取扩容增效的方法, 扩大初中招生规模, 确保初中学位,平稳渡过初中入学高峰期。三是抓好普高布局调整。重点要加快高中建设步伐, 扩大“普高”规模, 打破初中发展的“瓶颈”制约, 实现高初中分离, 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考虑高中布点,确保高中教育适度发展,为将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做好前期准备。四是抓好教育结构调整。要大力巩固“ 普九” 成果, 积极发展高中阶段教育, 确保“两个平衡”, 即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学生比例平衡, 职中与普高学生比例平衡。要加快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面向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要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 融职成教育及各类培训为一体, 着力筹建职教中心, 形成灵活多样的办学体制。

(四)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教育, 抢占教育“制高点”,构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平台”,既能克服少数民族地区同发达地区之间的地域差异, 又能克服教师能力水平之间的差异, 通过网上学习, 获取信息, 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接受均等的教育信息。首先, 要以项目引进为重点, 建好一批“示范

校”和“实验校”。积极创造条件, 加快计算机普通步伐, 启动“校校通”工程, 逐步在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开设信息课程, 加快信息技术教育和其他课程的整合, 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其次, 要构建完整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按照“政府主导、校企合作、市场动作”的指导思想,加快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建设,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高度重视中小学英语教学, 使信息技术课与英语课相互补充,为缩短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先进地区的差距, 为培养现代化急需的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三,要强化管理,提高现代教育设施设备的使用率。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方面要做到“ 三进” 和“ 四个百分之百”, 即现代教育技术进计划、进教案、进课堂和电教器材、实验仪器使用率达百分之百, 分组实验开出率达百分之百, 演示实验开出率达百分之百, 装备电脑的学校, 百分之百的教师要学会使用电脑。

(五)加大投入,确保教育经费和资金到位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自身原因,短期内发展经济是不可能的,况且经济与教育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要想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最根本也最直接的措施是要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只有加大教育的经费投入,才能大力发展寄宿制教育,促进民族地区“普九”的进程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使广大学生有充足的书本、宽敞明亮的教室,进一步向现代化的教育进程迈进;通过加大投入,保证、提高教师的工资,才能使教师“留守阵地”,无“后顾之忧”;也只有加大投入,切实落实中央及各地政府的政策,切实做到免除特困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各项费用,建立优秀学生奖励基金和贫困学生助学基金,才能使广大失、辍学学生回归课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真正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

总之,我国还要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力度,促进全国56各民族共同和谐的发展,促进我国文化建设。①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思考 篇3

【关 键 词】少数民族地区;公平;平等;教育公平;教育平等

一、公平与平等

(一)公平与平等的概念辨析

所谓公平、公正,就是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正义。平,等即均等、等同。

公平与平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公平不是均等和等同,平等未必就是公平,不平等未必就不是公平。平等和公平都包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起点平等和公平、过程平等和公平、结果平等和公平等错综复杂的层面。由于自然和社会的许多原因,人发展的起点和终点都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但社会公平应该尽量保证每个人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保证机会平等的原则平等、操作平等。

(二)历史上的公平、平等观

关于公平和平等,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理论。西方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正义就是合比例,不正义就是不合比例。”所谓正义,就是为人正直、诚实,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但从亚里士多德的话分析来看,“比例平等是公平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只能说比例平等是公平的组成部分,不能说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哈特和米尔恩提出了:“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公平观念及其原则。这种差异对待的公平原则在对待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问题上不失为一个好的原则,因为同等对待起点不平等的地区和个人这都是不公平的。罗尔斯认为:“正义原则是由一系列词典式的优先原则组成的,只有在充分满足了前一个原则的前提下才能考虑后一个原则。“第一个优先原则是自由平等的优先原则,第二个优先原则是机会的公正原则和差异原则的结合。第一个原则优于第二个原则,即自由平等优先于效率和福利的原则。在第二个原则中,机会公平的原则又优先于差异原则,概括罗尔斯的观点及平等优先公平说。

二、实现教育公平需注意的问题

从公平与平等的一般关系可见,我们必须搞清楚组成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的元素之间的辨析关系,才能达到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和谐状态。

(一)正确对待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结果不平衡的问题

关于教育公平,许多人认为它包括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美国学者科尔曼认为,教育机会的平等包括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参与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的结果均等、教育对生活前景的影响均等等。

基于教育起点平等与教育结果平等这两个概念涉及子元素较多,由此看来不同的地区和个人在教育起点平等与教育结果平等这两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和不平衡。所以,要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问题,采用差别对待的原则,因材施教的差别对待和因地制宜的差别对待,然而这种公平原则要考虑到社会的需要。

(二)正确处理教育机会平等与个人选择的不匹配问题

教育机会平等和公平就是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和公平。教育机会平等是机会上的平等,也就是说无论男女老少,都有国家和社会授予的接受平等权利或资格。这里所说的教育机会平等指的是接受教育的资格上的平等。由于个人能力和个人选择的不同,教育机会平等并不等于每个人都能够接受所有类型和级别的教育。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并不等于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所有教育的结果和目标。所以,就这一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实现过程中,要清晰地认识到结果上的差异并不是不公平的具体体现。

(三)正确认识教育公平的应然与实然的不一致问题

教育公平应该是怎样的?教育公平实际上是怎样的?这是我们了解和关注的问题。任何抽象的公平原则只有变成具体的公平操作,才能落到实处;只有变成教育实践公平,才能保证事实上的公平。既要公正的原则,还必须有公平的操作程序。保证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既有提高人思想品德水平的问题,也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和具体操作程序的监控体系、技术手段等问题。

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实现

1.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不公平原因的复杂性和教育公平意义的多元重要性。教育和经济、政治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从长远和整体看,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政治文明的根本;但从根本看,教育不平等和不公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一种体现。从少数民族自治区域与全国其它区域的经济培育程度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无论是受教育人口的总体比例,还是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及速度,与同期的全国其它地区相比较均低于其平均水平,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可见,民族地区在教育的基础、发展的规模、发展的速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同期比较下的不公平状况。

所以,要想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要务必使该类地区有一个较为理想的经济增长点。首先,立足大局,长远规划,普遍提高该类地区社会劳动力素质,保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教育机会的平等。但是,由于一些人数较少、居住环境较差的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受教育程度低,青少年文盲率较高,加大了“普九”工作的难度,所以在继续加大宣传和教育的同时,采取切实措施保辍促学,无论在政策支持上、资金投放上以及具体工作措施的落实上,都要保证力度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双基”目标。其次,因地制宜,切实着眼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积极调整和改革教育体系结构,加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力度。当前,少数民族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找寻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无论是职业教育的门类、专业设置的适切性,还是面向当地服务社会的发展路径上,要有大胆的设计和创新。如,重点扶持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培养适应西部大开发实际的、广大农村地区迫切需要的紧缺性专业技术人才,且使为数众多的“普九生 ”或更低层次的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和一技之长。再次,发展高等民族教育,强化民族地区人才、技术支撑服务体系的建设。目前,各民族地方的高等院校更应把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为办学的主旨之一。一方面,通过教师职前教育,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更多、合格的基础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积极转变办学理念,以服务地方为抓手,以项目为平台,搭建面向民族地区、服务地方,特别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快车道。

nlc202309010618

2.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分配操作程序的不平衡问题。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源开发支持力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致使教育尤其是“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中等教育及以下的教育伴随地方经济的贫困而走入困境。目前,此方面反映突出的是义务教育就学过程中,贫困家庭学生因就学而产生的除学费以外的如住宿费、伙食费、生活费、交通费等其他方面的负担加了重了。这种情况在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更为明显。由于贫困家庭收入水平低,学生个人教育资源匮乏现象还相当突出,影响到义务教育更广意义上的公平和质量。因此,西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贫困学生对就学资助的需求更加离不开国家财政大力的扶持。例如,国家应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投入更多的经费到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上来,在经费投入的安排方面应主要用于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义务教育;国家财政应继续设立专项资金实施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贫困生的资助政策,减轻包括民族地区在内的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加大国家转移支付的力度,帮助民族地区解决好教师工资的统一发放工作;国家应继续拨出经费,重点支持民族地区,办好一批民族高等学校和一批示范性的民族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专项经费要进一步向民族地区倾斜;继续由国家提供经费支持,利用内地教育资源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人才;进一步办好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扩大招生规模等;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金融信贷支持,增加银行贷款,帮助西部的学校尽快改善办学条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中,认真落实“奖、助、贷、补、免”各项资助困难学生的措施,帮助家庭有困难的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促进该类地区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发展的良性循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3.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少数民族地区要想缩小与其他发达地区的教育差距,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真正体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教育特点的民族教育专门法,且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均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完善。全国性法律、法规强调宏观指导、原则性强,而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则强调针对性、适用范围小。如《教育法》属全国性的法规,是对教育的整体规划,指向大教育系统,不涉及特殊领域的针对性规定,所以它没有也不可能对少数民族教育这一专门领域的诸多问题做出详细的规定,从而导致了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过程中在很多具体问题上都无法可依,只好照搬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因此,就少数民族教育法律法规本身而言,对民族教育立法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立法,才能使现行的少数民族教育法制得到健全,使之更加系统与完善,也才能把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需求落到实处,表现出使之具有人人必须遵守的普遍约束性。

总之,平等和效率是教育发展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也是两个基本目标,只有两者的和谐统一,才是公平的。平等和效率的和谐统一既是具体的、现实的和实践的,也是整体的、历史的和理想的。教育公平既是可能的也是不可能的,教育公平是历史的进程,也是不断发展的过程。改变和提高人们对公平与平等和效率的关系的认识,形成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对公平的科学的共识,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郝文武.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吕青.关于西部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5,(2).

[4]陈喜微.促进教育公平的哲学思考[J].广西教育,2011,(8).

[5]刘光明.高等教育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平[J].郑州大学学报,2004,(40).

[6]王占魁.“公平”抑或“美善”——道德教育哲学基础的再思考[J].教育研究,2011,(3).

[7]曹健,郭彩萍.对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关系的理解[J].苏州大学学报,2003,(1).

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数学教育研究 篇4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功能

教育具有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人的发展的功能, 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部分, 同样具有满足社会需求, 关注经济发展, 又要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然而,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功利主义价值观来理解职业教育的目的, 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认识更多地局限于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功能, 而没有把职业教育促进人的发展置于应有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观念日益落伍, 在强调发展性的现代社会中, 必须赋予职业教育目的以新的内涵, 把单纯技术目的的职教转变为注重人的发展的职教, 它“使人作为人而不是作为生产手段得到充分的发展”[1]。关于学生的发展要具有整体性的观点, 也即使学生具有“发展性”的动态的职业资格, 使个体能对技术进步做出反应和进行反思, 又要关注其个性的科学、充分的发展。

二、高职教育中数学课程的价值

数学课程具有社会价值、教育价值、人文价值。研究高职教育中的数学课程价值必须在遵循数学价值的普适性的基础上, 体现高职数学课程的特色及价值。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理论, 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定向是指向职业能力的培养。对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来说, 建立以学生从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基础的职业资格制度是必要的, 但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类型, 尤其在动态发展的社会中必须要充分发挥教育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 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发展的新的职业资格的要求。因此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 高职数学课程的价值除了提供专业工具、拓宽文化基础以外, 最重要的应该是数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模式。因为理性、科学的思维习惯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起到发展性的作用, 同时数学学科本身具有“思维的体操”之美誉, 所以高职教育中数学课程的功能应指向理性、科学思维的培养。

三、基于指向思维的数学教育

指向思维的数学教育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地寻找事物的共同特征和规律的意识, 能够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或工作中积极地进行概括反思, 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并不断提出新计划、新建议, 形成良好的思维策略。

弗赖登塔尔指出, 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 如同游泳一样, 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数学家向来都不是按照他创造数学的思维过程去叙述他的工作成果, 而是恰恰相反, 把思维过程颠倒过来, 把结果作为出发点, 去把其他的东西推导出来。这种颠倒掩盖了创造的思维过程。因此探索知识的发生过程, 研究数学家如何得到启示, 达到伟大发现的, 他们走过哪些路径, 采用哪些思维方式, 突破的关键在哪里将是在高职数学教育中进行思维教育的关键。

关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现行的数学教材一般都是经过了反复推敲, 语言十分精练简洁。为了保持知识的系统性, 把教学内容按定义、定理、证明、推论、例题的顺序编排, 虽然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但缺乏自然的思维方式。这些系统化的知识无法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大都是经过问题、猜想、论证、检验、完善, 一步一步成熟起来的, 也影响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思维方式的形成。而利用数学史可有利于缓解这个矛盾。通过讲解一些有关的数学历史, 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 以及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 让学生的思维能够经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具体到抽象、从直觉到逻辑的过程, 在由直观、粗糙向严格、精确的追求过程中, 使他们体验定理内容的根本思想, 掌握定理证明过程的来龙去脉。学生在对概念形成过程的分析中以及对公式、定理的发现过程的总结讨论中, 能领悟寻找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方法和手段, 从而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思维是依赖人脑客观存在的, 也就是说思维无法由他人代替。学生的思维是难以模拟和复制的, 必须靠学生本人的“顿悟”, 因此指向思维的数学教育过程需要启迪。要增加学生学习中的自主发现的成分, 使学生主动探索, 积极思维, 并要求其对自己的思路不断进行反思总结,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领悟能力。

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不仅重视其演绎思维的发展, 更应关注其归纳思维的发展。归纳思维是由个别或特殊的具体知识出发推出一般结论, 得到普遍原理的方法。是由特殊上升到一般,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的重要思维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 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设置一个问题情境或直接经验的困难、迷惑作为思维的刺激物, 要求学生有条不紊地展开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究, 帮助学生获得对问题情境的顿悟, 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概括出内在的数学特征和规律, 形成概念、原理。这种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经历构建数学模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得出结论的全过程中其归纳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同时应用性是高职教育的核心, 因此也不能忽视将一般性数学知识应用到个别问题之中, 使学生能够解释应用, 拓宽反思, 提升学生的演绎思维能力。

以上, 我们阐述了体现高职特色的数学教育的指向, 但并不是全部, 还要从多方面加以考察, 可以说, 高职数学教育的研究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生成的过程, 永无止境。

摘要: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入手, 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 对高职数学课程的价值做出科学定位, 并探讨指向思维的数学教育。

关键词:数学教育,学生发展,高职教育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68.

[2]姜大源.职业教育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3]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 2007, (1) .

[4]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篇5

哈拉毛都蒙古族中心小学 邓彩艳

吉林省前郭尔罗斯是个蒙古族自治县,那么对蒙古族地区的幼儿如何进行蒙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呢?下面是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想法。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篇6

关键词:养成教育;学校管理

一、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1、习惯影响。不少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某些不良习惯,如顺口说粗话、大声喊叫、见人爱动手动脚等,虽然经过老师提出要求,知道必须遵守行为规范,但是由于旧习惯的影响,对新的要求还不适应,在一定情境下,旧习惯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

2、观念模糊。例如有些同学把遵守纪律看成是软弱怯懦,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损坏公共财物看成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打架看作是“行侠仗义”,对同伴好友的违纪行为不加劝阻而提供方便。这些都是是非观念不明,爱憎情感不强的具体表现。

3、明知故犯。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学生较为少见,而在高年级学生身上却表现明显。这类學生熟悉纪律要求,也知道这些要求合理正确,但他们拒绝接受纪律的约束,对老师提出的纪律要求很反感,认为老师小题大做,吹毛求痴,从而抱着对抗的情绪,有意不遵守纪律。这样的学生大错虽然不犯,小错却接连不断。例如:乱仍垃圾、自习课交头接耳、破坏公物等。

4、任性执拗。独生子女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下,娇生惯养,一不顺心便用大声哭叫、摔打东西、耍小脾气等手段对家长要挟,而家长对此不加批评教育,反而迁就屈从。从而滋长了孩子任意妄为的脾气。也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外出吃亏,唆使孩子骂人打人,殊不知这种教育正是自己使孩子变得野蛮。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很难接受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加上对群体生活的规矩理解不够,以为跟家里一样,遇事有父母撑腰,所以就敢于大胆违反纪律。相反,在家经常受父母批评和打骂的学生得不到关爱,就会灰心失望,自暴自弃,这就更容易形成执拗的性格。

二、中学生养成教育阶段分析

1、制度制约阶段。此时尚需有他人督促提醒,行为显得被动,但却是必经阶段。例如学生做完作业需要检查,有时还需家长(教师)提醒,逐渐才能养成习惯。

2、自觉行为阶段。在此阶段,行为由他人督促变为自我督促,这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例如学生再做出的行为让他(她)自我反醒,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今后怎样处理?

3、自动行为阶段。连自我反省,自我督促都不需要的时候,行动已经自动化了,已经内化为自身的需要了。学生做了某些不恰当的事,自己就会觉得不舒服,不坦然,这时,良好的行为习惯才算养成了。为此,应采取不同措施强化道德意志,树立求真、求善、求美的信念,把道德人格的完善作为人格主体追求的目标和境界,从而使道德行为习惯由他律型到自律型最终达到自由型的转化定型。

三、养成教育的培养

1.、强化“责任”教育。强化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它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将责任教育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常抓不懈,以期取得实效。

2、狠抓“秩序”教育。秩序指学习、活动、生活、工作都要讲究客观规律和规程要求,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活动、生活三个方面的秩序。秩序没有要求的层次划分,只有要求实现的方式不同,实施中将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

3、加强“礼貌”教育。礼貌首先在于观念上,主要指学生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和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礼貌意识的养成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礼貌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并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实施时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具体的礼貌要求,分布骤实施,积累滚动,形成规范。

4、落实“友爱”教育。友爱是指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正确处理与别人交往中的关系。友好的行为要靠强化才能增进,一是外部强化,即提供一些规范性的要求,采取一些有利于友爱行为健康发展的措施,促使其“友爱”;二是内部强化,爱只有在心中,才会产生自觉的友好行为。友爱教育效果的检验基地最终在家庭中,在学生居家的邻里之间,在社会交往之中。

5、促使“上进”教育。上进是指学生应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指学生在学习和活动中要努力向上,学榜样、赶先进、创优秀、攀高峰。上进首先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意志,上进意识的培养除了宣传引导外,更主要的是要靠教师的示范,靠教师用正确的方式激励强化学生的上进行为。

6、强调“卫生”教育。对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的重点将放在卫生习惯上,不提倡学生在校期间吃零食,严禁学生乱丢、乱扔、乱画,对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

总之,“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重视道德饯行,注意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使学生走出品德误区的一条可行路径,对优化公民素质,提高德育功效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伟娟.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J].教育教学

论坛,2010(33)

[2] 王坤.浅析小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J].

群文天地,2011(16)

[3] 刘海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刍议[J].现

代教育科学,2009(04)

[4] 仲秋.养成教育——学生幸福成长的基石

[J].黑河教育,2009(04)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的报道 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 广袤丰饶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 同时也孕育了灿若星辰的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要从维护民族大团结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五十六个兄弟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中共中央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强调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论是在内地还是在边疆, 不论是在汉族地区还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都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教育。”我们可以在政治课教学中, 强化对学生进行各民族相互团结共同进步重要性的教育;在地理课教学中, 强化对学生进行民族区域、民族风情的教育;在历史课教学中, 强化对学生进行民族英雄、民族贡献的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 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在音乐课教学中, 把民族乐器带入课堂;在美术课教学中, 组织学生画民族风情画, 搞民族特色工艺小制作;在其它学科教学中, 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思想的意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 首先要了解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 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 尊重他们的生活习俗。在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史上, 少数民族曾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涌现了众多的杰出历史人物。如回族的海瑞为官清廉, 一身正气, 史称“海青天”;李蛰思想自成体系、博大精深;蒙古族的成吉思汗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 无愧为一代天骄;彝族的奢香夫人, 深明大义, 忍辱负重,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留下千古佳话;水族人民的优秀儿子邓恩铭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最后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 树立了爱国主义的不朽丰碑。又如藏族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的《四部医典》, 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的《农桑撮要》;回族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的《万年历》;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的《割圆密率捷法》, 在中国科技史乃至世界科技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另外, 少数民族的文学艺术, 如满族文人曹雪芹的《红楼梦》, 藏族的《格萨尔王传》, 苗族的《苗族古歌》, 堪称世界文学宝库的精华。再如苗族蜡染, 壮族壮锦, 侗族鼓楼, 藏族布达拉宫, 等等, 极具鲜明的民族特色, 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精品。这些材料真实、具体、生动、感人, 闪烁着夺目的思想灵光和艺术绚彩, 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最好教材。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利用好这笔资源, 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接受这种教育, 可以进一步加深了解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从历史杰出人物事迹、灿烂的民族艺术、精湛的民族技艺中受到启迪,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弘扬民族文化, 振奋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爱家乡、爱国家, 振兴民族地区、振兴中华。

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遗存非常丰富, 如我们熟知贵州苗族和布依族的蜡染, 蒙古族的马头琴和摔跤, 回族的“花儿”, 藏族的唐卡和藏戏, 傣族的孔雀舞, 壮族的对山歌, 等等。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处偏远, 交通闭塞, 这种情况虽使原汁原味的民族歌舞、民族手工、民族美术、民族体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留, 但由于教育的不发达, 它们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这无论是对少数民族还是对中华民族都是很大的损失。

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和对劳动技能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把它们有机地、巧妙地融入素质教育中, 使之和学生的各个不同学习阶段相结合, 将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和对劳动技能的培养有机地穿插在课堂教学和课外的兴趣活动之中。如在小学阶段, 我们可以根据民间艺术动手性强、易操作等特点开设一些手工制作课, 如民族编制、印染、剪纸、捏泥玩具、扎风筝等, 或开设民族歌舞课、民族体育课等。这些活动似课非课, 有趣味, 既能锻炼小学生手、眼和脑的协调能力, 又能培养他们对民间艺术的兴趣。进入中学, 可更多地从审美角度、认识角度来教授, 因为这个阶段的学生接受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大为增强, 并可以组织兴趣小组。升到大学, 学生的知识面更宽更广, 能从多角度分析民间艺术这种现象, 成立协会或组织, 有计划地走出去, 深入到田间地头去研究、整理和保护民间艺术。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还没有系统地展开。把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素质教育体系是保护、开发、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民间艺术是艺术大花园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沉积和智慧的创造, 这种渗透了中华民族情感的艺术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和身份的象征。民间艺术是源也是流, 它是人民大众即时即地的艺术创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演变, 它不仅一直在变化, 而且在未来会逐渐转型。但只要有人民大众, 就会有属于大众的民间艺术, 因为这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要保护发扬它, 就必须认识它、深入地研究它。把优秀的民间艺术与最富有创造生命力的素质教育融为一体, 这既能促进人类对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又能有力地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感悟能力, 以及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样才能使我们民族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把素质教育与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一举两得。

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异域情调, 由此可以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因为,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旅游业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以川西北地区为例, 本

意合主要指句子的语义语义, 而实际上更大或更小的层面上都有这样的接应。所以, 意合是指不需要借用任何类似英语语言的形式和形态, 而是通过语义, 逻辑或语序使得各层次间语言成的意义自然连贯, 是汉语的重要组织手段, 英语中也存在类似的意合方式, 很少且有本质的差异。下面举几个汉语意合的例子:1, 几天的阳光在柳条上撒下的一抹嫩绿, 被尘土埋掩得有憔悴色了, 是需要一次洗涤。还有干裂的大地和树根也早已期待下雨。雨却迟疑着。The few day sunlight had splashed the willow twigs with the tender green of new growth, but the dust that now covered them made them seem tired and withered, in need of a wash.And the parched, split earth and tree-roots had long since been a waiting rain.But the rain hesitated.例1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分句之间含有转折关系, 前两个句子间为并列关系, 最后两个句子间为转折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通过意合手段表达, 没有任何形式标志。但其英译采用了英语的形合方式, 添加BUT表示转折关系, 在第一, 第二句之间用AND表示并列关系。当然, 译文中还增加了性, 数, 格, 时态等其他形态标记。

与意合不同, 形合指的是用连接性词语把句与句连接起来的方式, 借助形态或关联词语把语言等形式把语言中各层次内和层次间的成分连接起来的手段, 是英语的重要特点和组合方式,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形式手段, 但与英语的存在较大的差异, 下面是英语形合的例子:It had raised, as we have seen, this great nation and this resourceful but so easily misled people to heights of power and conquest they had never before experienced and now solved with a suddenness and a completeness that had few, if any, parallels in history.我们已经看到, 这区分布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处, 国

家自然保护区4处, 以及大量的风景区和丰富的民俗风情、宗教文化, 等等, 民族旅游资源具有地域辽阔、地貌独特、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化灿烂的特点, 非常丰富。实践证明, 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实现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 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是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各类人才, 人才的利用、开发、培养必然促进人的素质提高。我国类似这样的民族地区还有很多。另外, 多种多样的民族工艺品也是个千秋帝国, 曾将这个伟大的民族, 这个富有才智但又容易被引入歧途的民族, 送上他们从来没有达到过的权利征服的高峰, 现在它却土崩瓦解了, 其突然和彻底, 在历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例2从词语到整个句子处处表现英语的形合特征:短语之间有AND和BUT, 分句与分句的连接通过连接性词语as和if, 而句子内部的组织更是离不开形态结构。在相应的汉译中买这些形合也采用意合手段, 这也是意合和形

在对外汉语教学上, 汉语的教学研究也是以意合为核心的。但是, 由于受到西方形态语言的影响, 汉语本体研究受到挑战和质疑, 人们更是热衷于汉语的形态研究, 程式或形态成为研究热点, 语义型特征受到冷落。随着汉语和英语对比研究的展开和加深, 汉语本体研究的意识不断加强, 语义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近百年汉语的研究和讲学受到外来影响太深了, 使得汉语的研究削足适履。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找到一种以形式主导的能够简单而且有效的代替现今所有的分类系统方法, 已经尝试的系统不是支离破碎, 很难进入实用状态。很多事实证明了, 句间的接应规则, 除了形式上的因素外, 还有许多是只能够用语义和人的行为规则来解释的, 这是后者就是人们常说的意合。比如说汉语教学中的语序一说, 时序先后规律指汉语组织的先后顺序, 先发生的事情先说, 后发生的事情后说。这是客观事理发生的顺序和规律, 说明汉语的编码机制是援物取象比类尽意的。汉语的词语以客观的世界为依据, 符合汉语语序的理据, 体现对客观有序世界的临模性。汉语中遵循时序先后的一盒词语专有很大比例。如, “养活, 扩大, 改善, 融化, 穿针引线, 先人后己, 有求必应, 一扫而光”, 这些词语都是以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排列, 先发生的在前面, 后发生的在后面。先“养后“活”, 先“融”后“化”, 先“穿针”后“引线”, 先“一扫”后“而光”。

游客争相购买的对象, 还有民族歌舞、民族体育、民族绝活等都可以开发加以利用, 使之产生经济效益, 即素质教育→生产力→经济效益。从投入来讲, 相对于其他产业是较低的, 而民族文化产品的价值, 随着知识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 将成为高附加值的产品, 而且其市场价值将呈上升趋势, 所以, 这种富含民族文化特色的经济是一种低耗高效型经济。不仅如此, 它还能够使自然社会相协调, 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是一种清洁经济。

统一。发展教育是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的关键, 而素质的提高又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教育扶贫其实就是素质扶贫。这就要求我们既要重视个体的各种素质的教育, 又要重视群体素质的完善, 还要致力于全民族整体的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既是挑战, 又是机遇。如今, 教育观念在转变, 课程设置在改革, 我们更应该关注、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素质教育问题, 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篇8

1、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综合能力欠缺

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组织保证是建设一支作风端正、业务精良、政治素质强的思想宣传工作队伍。但在实际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 由于受本民族语言影响, 一些民族的思政工作者表达能力欠缺, 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同时师资队伍的不稳定, 以及部分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科研能力不足, 理论功底较浅等问题, 使得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理论, 却无法创新的应用到实践中, 思政理论和实践的严重脱节, 阻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兴趣的培养, 也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

1. 2、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较为传统、落后

很多高校中, 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方式较为单一、老套, 机械性对课本知识的内容进行讲述, 甚至仍在采用 “填鸭式”的教育模式, 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以及学生思想的变动。重理论性, 但是实践意义不强。重科学性, 但是实效性不高。随着新课程的实施, 大多学校进行了相应改革, 但是改革的范围窄、幅度小, 大多只是形式上加入了相关讨论环节, 教育模式仍然没有突破性, 加之学生的思维、理论基础条件的限制, 教育中贴近学生、贴近地区、贴近时代的事例不多, 情景教育少, 使得学生理解不透。

1. 3、由于外在环境的影响, 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各种因素的影响, 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明显的差距, 一些边远的自然条件较差的农牧区的各族群众还没有摆脱落后的局面。进入大学后, 生活环境大幅度的变化以及大城市的高楼大厦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让这些大学生很不适应。另外使用汉语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在学校日常的学习、外出、交际等过程中一大难点, 使用汉语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难, 有的甚至需要从头学起, 使得汉语学习成绩难以跟上。同时与城市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处理人际关系、适应环境、社会经验方面, 所以会产生自卑、自信心不足、认知偏差、悲观思想等心理问题, 成为大家所说的 “双困生”。

2、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2. 1、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调查中, 问及 “关于民族文化问题”, 在问及 “本民族风俗应予尊重” 问题, 有86% 的学生表 示赞同, 6% 的学生表 示比较赞同, 8% 的学生表示不赞同。通过调查发现, 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本民族的文化、历史、习俗等为荣, 并极力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 且有很强的民族团结意识。但仍有部分学生对维护民族团结、发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持否定观点。对此, 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材建设, “科学发展观” 的灌输。切实加强形势政策教育,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要把党的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工作形势作为宣传和教育的重点,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

2. 2、着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首先, 多渠道开展帮扶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困难。结合少数民族学生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充分考虑学生在实际中的需求和意愿, 可与学生谈话交流, 解决存在的学习困难; 其次, 各高校应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多方筹措资金, 不断完善资助制度和措施, 完善国家助学贷款体系, 包括各类勤工助学基金、特殊困难补助、奖学金和学费减交、免交、缓交在内的助学体系, 努力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

2. 3、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 营造和谐的民族文化氛围

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俗, 营造和谐的民族文化氛围。开展多种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生一起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营造健康、积极、高雅的校园氛围, 为各民族学生提供沟通平台, 引导他们正视生活习俗差异和民族文化, 促进相互尊重、相互了解, 增强各族学生之间团结意识, 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和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 4 利用网络载体, 构建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校园网络环境

网络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和新课题。是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利用网络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教育, 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 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满时代感, 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赵晓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政治观教育[J].学理论.2010 (32)

[2]戚甫娟、陈铮.信息时代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 (11) .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篇9

1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语言使用现状调查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少数民族幼儿语言使用情况也反映出相应的复杂性。

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父母属同一民族,说同一种民族语言,幼儿从出生后便处于家庭民语环境中,他们在家庭中首先习得本民族语言。由于国家对普及普通话的相关政策要求,幼儿园教育中一般采用普通话作为教学媒介语,因此入园后,幼儿开始进入到民-汉双语环境,成为双语者。

在少数民族杂居区,杂居民族的多样性给幼儿早期语言习得情况增加了变量。如果父母属同一民族,幼儿语言习得情况应该与少数民族聚居区情况相同;如果父母属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并且在家庭环境中各自使用不同的民族语言与幼儿交流,幼儿出生后便处于两种少数民族语言环境;另外,由于家庭在社会交往中与汉族的长期接触和融合,家庭成员交替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与幼儿交谈,形成了民-汉双语家庭语言环境。由于少数民族分布情况的复杂性以及与汉族融合程度的不均衡性使得幼儿语言使用也具有复杂性。

值得一题的是,虽然本地汉语方言和普通话同属于汉语,但是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存在比较复杂的迁移现象,他们使用的本地汉语在语音、语法和表达方式上与普通话还是有较大差别。此外,由于对两种语言的使用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幼儿对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并不是绝对的平均。比如,生活在民语环境中的幼儿对本名族语言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而对汉语的使用显得生疏。而在民族杂居区生活的幼儿由于受到汉族影响较大,汉语成为了他们的主导语言,民语显得较为弱势。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双语习得的情况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英语教学介入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双语现象就已经普遍存在。

2 少数民族幼儿英语教育之窘境

2.1 语言维护性和逆转性所导致的幼儿语言学习困难

Jessner曾指出,语言的维护和语言的习得同等重要。学习者所习得语言种类越多就意味着将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它们。同时,所习得的语言体系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平行,协调共存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如果学习者长时间不使用所习得的语言,将有可能导致其对该语言技能和知识的丧失或衰退。少数民族幼儿的家庭语言环境主要为民语或者民-汉双语,幼儿园语言环境以汉语为主,除了英语课堂之外,幼儿极少有机会再接触英语。因此,相对于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汉语和民语来说,英语无论是在习得还是在维护方面都是出于不利地位的。由于少数民族幼儿学习英语涉及到要对汉、民、英三种语言的相互影响和竞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要同时维护其它两种已习得的语言,其难度和复杂程度要比汉族幼儿更大。

同时,受年龄的限制,少数民族幼儿对本民族语言和汉语的习得时间较短,语言熟练程度不高,且对语言技能的掌握还只是在听和说阶段,同时,幼儿民-汉双语之间的相互迁移的程度也远比成人双语者高,幼儿语言体系的稳定性也相对较低。此外,由于幼儿对民语的使用主要局限于家庭中,加之目前幼儿园教育中主要对幼儿汉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得汉语在幼儿语言体系中占有优势地位,英语课程的开设使得少数民族幼儿本来就已经出现不平衡趋势的语言体系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由于幼儿园以汉语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及汉语环境的普遍性,幼儿需要不断地通过与家人语言交流来维持其民语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同属于语言教学,在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英语课程的加入使幼儿园汉语语言教学的课时量减少,影响了幼儿汉语语言的正常习得。同时,由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局限性,幼儿的语言学习技能、语言管理技能和语言维护技能尚处于初级阶段,盲目的开设英语课程很可能使幼儿语言体系的稳定性再次降低,影响幼儿其它两门语言的继续习得。

2.2 教学媒介用语选择的困惑

教学媒介语(Medium of Instruction)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语言。不同的教学法对使用何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学媒介语成为了外语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参数。外语教学早期的一些方法,如语法-翻译法提倡基本使用母语进行语言教学,而后来流行的直接法、自然法等教学方法则坚决反对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使用母语,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交际教学法虽然没有绝对否定母语在课堂指导中的作用,但也提倡尽量避免母语的使用。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使用母语进行解释和指导是有必要的,而且越处于学习的低级阶段,教学中对母语的需求就越多。然而,在少数民族幼儿英语的教学中,除了英语之外,教师是应该用汉语还是用民语来作为媒介用语呢?教学媒介用语的选择似乎变得比较复杂了。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而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同时也强调,“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抛开英语教学不谈,单是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环节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民-汉双语教育的环境。一方面,由于普通话是我国法定的标准通用语,同时,我国各层次教育都以普通话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用语,学好普通话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人与社会相联系的纽带。而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语言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之前,少数民族幼儿的双语学习环境实际上已经存在。在英语课堂上,除了以目标语英语作为课堂媒介语之外,如果再加入汉语和本民族语言作为课堂教学交流的语言,幼儿语言学习环境显得更加复杂化。由于幼儿无论是对汉语、民语,还是对英语都处于不断学习探索的阶段,三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语言输入量的不平衡性有可能导致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降低幼儿学习汉语、民语的正常速度。

2.3 语言环境的缺乏以及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对教学效果产生的局限性

对于少数民族幼儿而言,民语的习得是在自然状态下完成的。处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中,无任何任务意识,自然地形成对词汇的积累和对语言的认识并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入园后,出于普及标准普通话的考虑,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中介语为普通话,教学中所涉及的儿歌、童谣、阅读、故事、游戏介绍等都使用普通话。处于普通话语境包围中,幼儿习得普通话无论是从速度和效率上都促进了幼儿对普通话的习得。对于幼儿而言,英语学习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加之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语系及语言文化背景与汉语和民语有着显著的差别,

学习难度自然远比民语、汉语大得多。此外,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学条件有限,英语教学资源匮乏,所安排的英语教学课时有限,能为幼儿提供的英语语境随之大打折扣,无形中影响了幼儿英语教学的效果。

另外,少数民族幼儿教学的一些客观条件,如英语教学师资的匮乏,教师专业素质的参差不齐,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认知差异等因素也使少数民族幼儿英语教学效率受到一定影响。

3 少数民族幼儿语言教育的思考

鉴于少数民族幼儿语言习得及使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英语教育在幼儿阶段的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语言教育的趋势到底倾向于“民-汉双语”教育还是“英-汉双语”教育,又或是“民-汉-英三语”教育?其次,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来说,英语的习得是“二语习得”还是“三语习得”?如果是“三语习得”,我们目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否能适应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语言习得的特点?最后,就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幼儿语言习得及使用的具体情况以及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条件而言,在幼儿阶段引入英语教学是否是具有必要性?如果我们对以上问题的思考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英语教育的实施还需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Baker C.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4th ed.Clevedon,UK:Multilingual Matters,2006.

[2]Herdina P,Jessner U T.he Dynamics of Third Language Acquisi tion[M]//Cenoz J,Jessner U.English in Eu rope:The Acquisition of a Third Language.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2000.

[3]Herdina P,Jessner U.A Dynamics M od el of Multilingual ism:Perspectives of Change in Psycholinguistics[M].Clevedon:Multi lingual Matters,2002.

[4]崔刚.关于语言习得关键期家说的研究[J].外语教学,2011(5).

[5]雒蕴平,卢伟.对学前双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6]张雪梅.幼儿双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9(7).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篇10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由于受到地理区域环境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学校发展呈局部区域性分布。云南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 山区、半山区面积占94%, 坝子 (盆地、河谷) 仅占6%。云南许多地区山高谷深, 群众居住分散, 有5个州市人口密度不足55人/平方公里, 多数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办学的特殊性, 校点分散、办学成本高、师资数量不足, 特殊的办学形式和较高的教育成本制约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近些年, 云南省立足于“宜并则并、宜分则分”的原则, 大力举办寄宿制学校。多年调整之后, 至2006底, 云南农村学校教学点和一师一校仍然多达1.2万个。一名教师教四五个学生, 或是一名教师给二至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复式教学的现象在云南依然大量存在。[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然而, 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 除了经济贫困、教育教学质量滞后等普遍现状和问题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1. 学生生源不足并有辍学现象。

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首先是实行了计划生育, 客观上孩子少了。其次是部分家长到外地打工顺便把孩子带到外地大城市就读, 或者是想办法将孩子送到集镇、县城教学质量好的地方入学。最后是家庭因素。即便是义务教育, 免费上学, 一般上到四、五年级就有辍学的情况, 其原因是家庭价值观的低下, 家长对子女期望值不高, 留守儿童问题突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贫困, 多数家庭家境贫苦, 即便孩子上得了学也没钱供孩子上高中、大学, 不如早回家, 节约家里的未来开支。另外是农村大部分劳动力涌入城市, 不方便带入城市就学的孩子只好留在农村。缺乏父母照顾的孩子自制能力差、自我学习能力不强, 自然会厌学、逃学, 直至辍学。

2. 部分小学教师人数不够、教学素养参差不齐。

由于学生数量少, 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人数也是三五个不等。有的农村小学年级数比教师人数还多, 这样教师不得不上多门课程。不然, 有的学校只好开几门主课, 如体育课就让孩子们到学校教室外玩耍, 美术课有的就不上, 如自然、社会等课就只发个课本。另外, 由于在农村基层教学的大多数教师是由过去的民办教师就地转正, 许多教师没有受过正规培训, 基础较差。还有一些教师边教书边种地, 没有把精力全花在教学上, 有的甚至把教学当成副业, 把做家务、干农活、搞其他赚钱的行当当成主业。少数教师经常在牌桌上度过, 这些人拿的是国家工资, 干的是非教师的事, 坑害孩子的前程。

二、解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

1. 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政策, 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

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学校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进一步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落实新的《义务教育法》, 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成果和“两基”攻坚工作绩效。目前, 新机制已显现出极大成效, 农村教育的面貌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的根本问题得到了保障。“2008年春季, 云南省享受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的学生达602万名, 占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的92.82%, 覆盖了全省所有农村和县镇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2]

2. 加强管理, 缩小校际差距。

2006年颁布的新义务教育法, 已经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方向性要求确定下来, 党中央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为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供了法律保障。各地贯彻落实新义务教育法, 建立合理的分担公共教育的长效机制, 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组织校长、教师的培训和流动, 组织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支援经济欠发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努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大力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 建立起城区学校带动农村中心校、农村中心校带动各村小学, 强校帮弱校、弱校学强校的网络机制, 从而使校际间健康协调发展。

3. 健全机制, 加强资金管理。

各级党政要真正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管理和使用机制。把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除全部兑现学生公用经费外还要切实解决农村小学特别是村小的校舍建设、教育装备等资金缺乏问题。着力资金调控, 建立资金流失、浪费追究制度, 实行资金收支报批制度, 强化领导资金责任审计, 严格控制非教育经费资金开支, 尽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大力抑制债务,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认真核实各校债务, 帮助学校制订还债计划, 监督学校逐步偿还债务。周济部长在教育部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从2007年起在全国农村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 是一件惠及亿万学生和家庭的大事、好事, 我们一定要把这件大事、好事做好、做实、做到位。我们要精心部署, 认真做好工作, 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得到贯彻落实, 特别是各级财政投入的落实和及时到位。要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的突出问题。巩固和完善教师工资保障机制, 保证教师的合理收入。”[3]身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期待各级财政投入的落实和到位, 希望中央和省有关部门的关心能够落到实处。

4. 整合教学资源, 提高教师素质。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谈道:“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扩大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规模。继续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实施, 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3]这给了我们一个导向和要求, 教学资源配置和整合势在必行。改变城区教师过剩, 而农村小学缺编严重的现象。各级政府应加大布局调整力度, 将办学条件差、生源不足的村小撤并、整合。全面深化教育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 应迅速建立健全、科学、全面的教育评价体系。主管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争取有关职能部门扩大专科毕业生的分配比例, 要想方设法引入年富力强的人才, 逐步改变教师老年化的状况, 使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尽快达到年轻化、专业化。继续加强教师基本技能的培训检测, 进修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业务培训, 扩大业务培训面, 拓展业务培训深度。各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业务轮训。要充分发挥支教教师和特岗教师的作用, 多为本校教师上示范课。举行诸如“骨干教师引路课”、“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教研组研讨课”、“期末复习引路课”等活动, 锻炼课堂教学艺术, 促进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广泛开展教师帮扶活动, 认真做好业务尖子、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训, 采取切实措施, 优化、调整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质量。另外, 当前最重要的是向广大教师宣传新课改的重要性、必要性, 宣讲新课改的做法、途径, 提高教师投身课改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使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改革。

5. 拓展信息交流渠道, 积极开展素质教育, 建构和谐校园。

随着国家在远程教育方面的投入和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开设, 云南现代远程教育有了突破性进展, 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近3年来“云南远程教育工程已投入资金4亿多元, 建设教学光盘播放点12993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0006个、计算机教室1435间, 工程建设已经覆盖全省16个州市的97个县, 覆盖率达到全省农村中小学的73%, 其中9个州市全面完成工程项目建设任务。”[4]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更应该与外界建立信息交流渠道和平台, 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远程教育灵活多样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育、科学技术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留住学生、发展学生。

三、结语

要从根本上解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所面临的生源不足、“辍学”现象、教师人数不够、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 国家和各级地方职能部门必须加大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落实和监管。加大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 继续深化和发扬“特岗计划”, 完善学校的管理机制和人事制度, 推行“远程教育工程”和培训制度, 积极开展小学生信息技术课, 拓宽教师和学生的视野, 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

摘要: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到地理区域环境和其他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存在学校发展呈局部区域性分布, 教育投入不够, 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滞后于城区小学, 学生数量少, 有辍学现象, 教师人数不够, 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在2006年颁布新的《义务教育法》的时代背景之下,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 文章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解决制约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事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教育厅.“特岗计划”是解决西部农村教师难题的有效突进途径[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89/info35789.htm.

[2]云南3年来贯彻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情况[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09/in-fo1206059689106709.htm, 2008-03-20.

[3]周济.扎实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教育部2007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 2007-01-02.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篇11

关键词:少数民族;语文教育;文化思考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文化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这也是一种共同心理的社会团体体现。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强调文化的传播,但是对于少数民族的语文教学,有些地方不能更好地实现,所以需要进行一番探索才能够促进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一、树立完善的多元文化观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少数民族的学生同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我们首先还需要确保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不能被丢弃和被掠夺。为了更好地将我国的多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少数民族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需要建立起一种合理的多元文化观念,以此来确保我国的多元文化能够顺利传承下去。

二、树立本土化的教学理念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使一门教学语言达到本土化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一个少数民族来说,如果他们丧失了自己的语言,也许还可以生存下去,但是文化却不可能再存在了,因为语言一旦被同化,那么文化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少数民族的语文课堂上,虽然汉语言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应该提升少数民族语言的辅助地位。但事实上,课堂上的本土语言只是辅助汉语的学习,简单来说,就是以此为根据来学习汉语,长此下去很可能就会造成少数民族丧失自己的语言,这样一些成就感和自豪感也就慢慢地消失了。为此,我们需要在课程的设置上尽量贴近本土化。首先应该在语文课本上下工夫,因为小学语文书上关于少数民族方面的知识特别少,虽然不能够将所有民族的文化都体现出来,但是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也不能够忽视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的了解,在讲课的时候需要尊重其自身的文化。假如只重视汉语教学,那么渐渐地少数民族本土的语言也会淡化,最终可能就丧失了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化。所以,我们需要合理地设置语文教育课程,这对于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维持具有很大的作用。

将多元文化教学理念融入少数民族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这是维持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方法,值得发扬光大,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 篇12

关键词:少数民族,留守儿童,教育公平

近年来, 我国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逐步缩小东西差距。但是,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居多, 要想西部地区经济快速的发展, 首先要重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儿童的基础教育发展问题。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充分显示出党中央对教育事业, 特别是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教育的关怀与重视。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基础教育的现状

杨天宇认为:教育救助投入的公平性包括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横向公平是指国家在分配这种教育救助资源时, 在保证资金投入充足的前提下, 实现在不同地区之间, 不同学校之间合理的分配, 实现教育救助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各地区、学校的实际状况协调均衡发展。纵向公平是指在教育救助投入中, 在实现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 也要实现这三级教育各自内部的均衡发展。

从表一中, 我们可以看到东部农村地区和西部农村地区在文化教育支出的差距较大, 东部农村地区几乎为西部农村地区文化教育支出的两倍。

从表二中可以看到:宁夏和贵州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内教育经费和奖贷助学金远低于上海和广东这些东部地区。

从表三中可以看出:在各类教育救助经费中, 小学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最少。

目前, 我国主要把教育资金投入到重点小学, 导致东西部地区的儿童基础教育所享有的资源不均, 造成了基础教育上的不公平, 基础教育是实现公平教育的起点, 起点的不公平很可能造成过程和结果的不公平, 所以我们要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建设, 保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享有同等的教学资源。

二、目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教育事业,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第一, 学校选址定位不合理。首先, 路途遥远, 缩短了在校学习的有效时间。在贵州很多边远山区的儿童上学作息时间异于东部地区学校作息时间 (一般从上午9—10点开始上课, 下午2—4点为放学时间) , 原因在于他们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考虑在上下学的路途中, 大部分的儿童上学均为走读, 有的到学校时间甚至需要3个小时左右。其次, 由于学校选址过于偏远, 出现很多空置的校舍, 造成资源的浪费。从2000年到2010年, 我国农村小学从55万所减少到26万所。上世纪集中全社会力量兴建的希望小学, 很多已经空置。据报道, 有的希望小学甚至成为垃圾回收站, 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第二, 教师队伍的缺额以及流动性大。西部边远地区由于经济、环境以及交通信息闭塞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人易于往外省流动, 造成边远地区人力资源的缺乏及岗位缺额。今年来国家各种政策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推动, 一些志愿者短暂性补给了这些缺额的岗位, 这样的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缺额的问题, 但这样的方式给儿童的学习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一方面, 对于刚刚进入学校的少数民族儿童来说, 运用普通话并不能做到很好的交流, 甚至是无法交流;另一方面, 儿童对于不同的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暂时性的志愿者教师, 不利于儿童的学习。

第三, 父母教育的缺失。西部少数民族边远山区由于地形以山区为主, 农民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 大部分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 留守儿童大部分交由老人照顾, 留守老人不能有充足的能力和精力去照顾孩子。留守儿童除了上学之外, 课余时间还需要帮助老人做一些简单的农活, 减少了刚刚步入学校学习的儿童有效的学习时间。

第四, 教学设施的不完善。西部少数民族山区的部分学校校舍破旧, 给儿童的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另外, 教学设施不完善。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 相比于东部地区学校, 设施简单, 部分学校体育课甚至暴晒在烈日下进行简单的学习。在大部分的贵州黔东南少数民族农村地区, 儿童基本上为赤脚上课, 这对于身体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

三、国外经验的借鉴

1. 日本的基础教育救助

日本的教育同中国一样, 实施6—3—3—4学制, 即小学6年, 初中3年, 高中3年, 大学本科4年。其中小学和初中的合计9年为义务教育。所以, 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有很好的借鉴之处。

首先, 基础教育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普及义务教育是一种政府行为, 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行终究是难以完成的。从中央到地方, 日本各级政府形成了推动普及义务教育的强大合力。为督促学龄儿童就学, 日本各地政府发布告谕, 制定督促儿童就学办法, 发放就学牌、就学札、就学章, 甚至动用警察强迫儿童就学, 从而保证了学龄儿童就学率的不断提升, 充分体现了日本政府普及义务教育的意志和决心。

其次, 重视教育立法, 运用法律法规的强制力保证义务教育的普及。1872年颁布的《学制》, 成为日本近代普及初等教育的圭臬。将全国分成若干个学区, 按学区设置小学, 通过学区在全国有组织地普及学校教育, 将中央政府的教育政策直接渗透到地方所有的村落。1886年的《小学校令》以敕令形式颁布, 第一次使用“义务”一词。对教育法令制定修改的过程, 既是日本政府对教育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 也是日本各界表达教育诉求、参与立法的过程, 客观上既增强了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也为各项法令的贯彻落实打下了思想和舆论基础。

第三, 推进均衡发展, 保证城乡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坚持均衡发展, 才能做到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一方面指区域之间义务教育达到均衡;另一方面指学校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条件、教育质量的均衡。日本在推进普及义务教育进程中从一开始, 就注意到了坚持均衡发展的原则, 采取一系列措施, 确保城市及偏僻贫困地区都能实现普及义务教育。

第四, 增加义务教育投入, 为普及义务教育夯实经济基础。明治维新后, 日本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对教育的投入逐步增加。同时随着义务教育的发展, 国库负担的比例不断增加, 到1930年国库用于支付市町村立寻常小学正教员和准教员工资数额达到8500万日元。正是由于政府从立法、资金投入和改革上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 努力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和保障, 才创造出迅速普及6年制义务教育的奇迹。

2. 欧美的基础教育救助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产业革命的发展, 使欧美各国教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纷纷开始实施普及义务教育。

第一,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已成为国家意志。欧美各国把发展教育作为培养资产阶级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以及培养有文化劳动者的重要手段, 运用国家的权利和立法手段, 确立普及教育的公共教育原则, 普遍运用法律手段, 强制推行义务教育。

第二, 教学内容以近代科学技术知识为主。随着产业革命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推广, 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这也是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

第三, 建立教师培养和培训制度。教师是普及教育的承担者和执行人, 是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关键。欧美各国普遍意识到教师培养的重要性, 积极建立师范学校。普鲁士于1694年开办师范学校, 从1831年开始每个州都设立了师范学校, 经费由地方当局负责, 为国民学校培养师资。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兴办师范学校, 加强对小学教师的培养。欧美国家在加强对教师培养的同时, 还注重对教师的培训, 建立教师培训机构或专业组织培训教师。

第四, 教育实践有了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的指导。在教学方法上, 受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等教育家的影响, 开始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改变机械的教学方式, 更加注重学生身心特点, 出现了班级授课制、选修制、导生制等近代教育教学方法, 极大地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改革的建议

要实现教育公平, 就要对现有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完善, 让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儿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第一, 学校的建立要以效用优先, 兼顾成本。学校的建立要优先考虑学校建设的效用, 即学校的建成是否便利于生源, 尽力提高儿童在校的有效学习时间, 同时也减少由于学校较远而引起儿童的辍学;其次考虑到学校的建设成本, 即是否有足够的学生来享有现有的教学资源, 以免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另外, 可以提供儿童休息室。对于那些因路途遥远, 中午不能回家的儿童提供休息的场所,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第二, 国家给与在西部少数民族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大力的财政支持和人力支持。一方面对于在编教师给与大力的财政支持, 提高工资水平以及福利待遇, 防止已有人力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 积极鼓励大学生志愿者特别是生源地的大学生返乡支援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 (对于生源地的大学生, 他们不仅仅拥有高的文化水平, 还对当地的人文环境和习俗语言相当熟悉, 这样更有利于对儿童的良好教育) 通过良好的政策条件和政策引导, 让更多的人才建设西部。

第三, 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培训。为学校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 加强对留守儿童生活的监管和看护, 积极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 对学校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 学习东部优秀学校教学经验, 知识与教学都与时俱进。

第四, 完善教学设施建设。要排除校舍的安全隐患, 因考虑到西部边远山区泥石流和滑坡等具体的自然灾害, 对应急排险进行训练, 保证儿童安全。

少年兴则国家兴, 少年强则国家强, 儿童的基础教育至关重要, 特别是要加大国家政策的扶持, , 关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完善教学设施, 提高办学水平, 同时要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给予西部地区儿童基础教育资金和教育设施的支持。逐步实现东西部地区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贺国庆, 于洪波, 朱文富.外国教育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曾想文.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小学教育发展现状浅析[J].教育探索视野, 2013 (2) .

[3]杨天宇.社会救助中教育救助投入公平性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09 (5) .

上一篇:播音主持人的情感把握下一篇:房屋抵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