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英语教育

2024-08-01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精选12篇)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 篇1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对语言刺激特别敏感,在生理和心理上最易接受语言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连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同时,Penfield和Roberts在提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假说时也特别强调,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期是在10岁以前,到了青春期,这种可塑性就逐渐消失。因此,很多学前教育专家认为,幼儿阶段应该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学习外语最好是从幼儿时期开始。上述结论似乎成为了当今国内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正是基于此,近年来各地以英语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地,其中不乏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以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全州近200所幼儿园中,有将近90%开展英语特色教育或者以开展英汉双语教学为旗帜进行招生宣传。该文试图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双语现状分析,从语言习得的角度,讨论幼儿园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惑,以供广大幼儿英语教育工作者参考。

1 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语言使用现状调查

由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特点,少数民族幼儿语言使用情况也反映出相应的复杂性。

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父母属同一民族,说同一种民族语言,幼儿从出生后便处于家庭民语环境中,他们在家庭中首先习得本民族语言。由于国家对普及普通话的相关政策要求,幼儿园教育中一般采用普通话作为教学媒介语,因此入园后,幼儿开始进入到民-汉双语环境,成为双语者。

在少数民族杂居区,杂居民族的多样性给幼儿早期语言习得情况增加了变量。如果父母属同一民族,幼儿语言习得情况应该与少数民族聚居区情况相同;如果父母属于不同的少数民族,并且在家庭环境中各自使用不同的民族语言与幼儿交流,幼儿出生后便处于两种少数民族语言环境;另外,由于家庭在社会交往中与汉族的长期接触和融合,家庭成员交替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汉语与幼儿交谈,形成了民-汉双语家庭语言环境。由于少数民族分布情况的复杂性以及与汉族融合程度的不均衡性使得幼儿语言使用也具有复杂性。

值得一题的是,虽然本地汉语方言和普通话同属于汉语,但是在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存在比较复杂的迁移现象,他们使用的本地汉语在语音、语法和表达方式上与普通话还是有较大差别。此外,由于对两种语言的使用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导致幼儿对两种语言的掌握程度并不是绝对的平均。比如,生活在民语环境中的幼儿对本名族语言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而对汉语的使用显得生疏。而在民族杂居区生活的幼儿由于受到汉族影响较大,汉语成为了他们的主导语言,民语显得较为弱势。幼儿在家庭环境中双语习得的情况呈现出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英语教学介入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双语现象就已经普遍存在。

2 少数民族幼儿英语教育之窘境

2.1 语言维护性和逆转性所导致的幼儿语言学习困难

Jessner曾指出,语言的维护和语言的习得同等重要。学习者所习得语言种类越多就意味着将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它们。同时,所习得的语言体系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相互平行,协调共存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如果学习者长时间不使用所习得的语言,将有可能导致其对该语言技能和知识的丧失或衰退。少数民族幼儿的家庭语言环境主要为民语或者民-汉双语,幼儿园语言环境以汉语为主,除了英语课堂之外,幼儿极少有机会再接触英语。因此,相对于在幼儿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汉语和民语来说,英语无论是在习得还是在维护方面都是出于不利地位的。由于少数民族幼儿学习英语涉及到要对汉、民、英三种语言的相互影响和竞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要同时维护其它两种已习得的语言,其难度和复杂程度要比汉族幼儿更大。

同时,受年龄的限制,少数民族幼儿对本民族语言和汉语的习得时间较短,语言熟练程度不高,且对语言技能的掌握还只是在听和说阶段,同时,幼儿民-汉双语之间的相互迁移的程度也远比成人双语者高,幼儿语言体系的稳定性也相对较低。此外,由于幼儿对民语的使用主要局限于家庭中,加之目前幼儿园教育中主要对幼儿汉语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得汉语在幼儿语言体系中占有优势地位,英语课程的开设使得少数民族幼儿本来就已经出现不平衡趋势的语言体系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由于幼儿园以汉语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及汉语环境的普遍性,幼儿需要不断地通过与家人语言交流来维持其民语语言能力,另一方面,同属于语言教学,在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英语课程的加入使幼儿园汉语语言教学的课时量减少,影响了幼儿汉语语言的正常习得。同时,由于认知能力发展的局限性,幼儿的语言学习技能、语言管理技能和语言维护技能尚处于初级阶段,盲目的开设英语课程很可能使幼儿语言体系的稳定性再次降低,影响幼儿其它两门语言的继续习得。

2.2 教学媒介用语选择的困惑

教学媒介语(Medium of Instruction)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所使用的语言。不同的教学法对使用何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持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教学媒介语成为了外语教学法的一个重要参数。外语教学早期的一些方法,如语法-翻译法提倡基本使用母语进行语言教学,而后来流行的直接法、自然法等教学方法则坚决反对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使用母语,近年来使用比较广泛的交际教学法虽然没有绝对否定母语在课堂指导中的作用,但也提倡尽量避免母语的使用。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使用母语进行解释和指导是有必要的,而且越处于学习的低级阶段,教学中对母语的需求就越多。然而,在少数民族幼儿英语的教学中,除了英语之外,教师是应该用汉语还是用民语来作为媒介用语呢?教学媒介用语的选择似乎变得比较复杂了。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定》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而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同时也强调,“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抛开英语教学不谈,单是幼儿园的日常教学环节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民-汉双语教育的环境。一方面,由于普通话是我国法定的标准通用语,同时,我国各层次教育都以普通话作为主要的课堂教学用语,学好普通话不仅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人与社会相联系的纽带。而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语言作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应该引起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之前,少数民族幼儿的双语学习环境实际上已经存在。在英语课堂上,除了以目标语英语作为课堂媒介语之外,如果再加入汉语和本民族语言作为课堂教学交流的语言,幼儿语言学习环境显得更加复杂化。由于幼儿无论是对汉语、民语,还是对英语都处于不断学习探索的阶段,三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语言输入量的不平衡性有可能导致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降低幼儿学习汉语、民语的正常速度。

2.3 语言环境的缺乏以及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对教学效果产生的局限性

对于少数民族幼儿而言,民语的习得是在自然状态下完成的。处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中,无任何任务意识,自然地形成对词汇的积累和对语言的认识并掌握本民族语言的。入园后,出于普及标准普通话的考虑,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中介语为普通话,教学中所涉及的儿歌、童谣、阅读、故事、游戏介绍等都使用普通话。处于普通话语境包围中,幼儿习得普通话无论是从速度和效率上都促进了幼儿对普通话的习得。对于幼儿而言,英语学习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学习过程,加之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其语系及语言文化背景与汉语和民语有着显著的差别,

学习难度自然远比民语、汉语大得多。此外,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教学条件有限,英语教学资源匮乏,所安排的英语教学课时有限,能为幼儿提供的英语语境随之大打折扣,无形中影响了幼儿英语教学的效果。

另外,少数民族幼儿教学的一些客观条件,如英语教学师资的匮乏,教师专业素质的参差不齐,英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认知差异等因素也使少数民族幼儿英语教学效率受到一定影响。

3 少数民族幼儿语言教育的思考

鉴于少数民族幼儿语言习得及使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英语教育在幼儿阶段的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思考。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语言教育的趋势到底倾向于“民-汉双语”教育还是“英-汉双语”教育,又或是“民-汉-英三语”教育?其次,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来说,英语的习得是“二语习得”还是“三语习得”?如果是“三语习得”,我们目前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否能适应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语言习得的特点?最后,就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幼儿语言习得及使用的具体情况以及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英语教学条件而言,在幼儿阶段引入英语教学是否是具有必要性?如果我们对以上问题的思考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说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英语教育的实施还需三思而后行。

参考文献

[1]Baker C.Foundation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ism[M].4th ed.Clevedon,UK:Multilingual Matters,2006.

[2]Herdina P,Jessner U T.he Dynamics of Third Language Acquisi tion[M]//Cenoz J,Jessner U.English in Eu rope:The Acquisition of a Third Language.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2000.

[3]Herdina P,Jessner U.A Dynamics M od el of Multilingual ism:Perspectives of Change in Psycholinguistics[M].Clevedon:Multi lingual Matters,2002.

[4]崔刚.关于语言习得关键期家说的研究[J].外语教学,2011(5).

[5]雒蕴平,卢伟.对学前双语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6]张雪梅.幼儿双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9(7).

[7]张莹.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双语教学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9).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 篇2

As it is known to us all, there are 55 minority groups in China, each with its traditional customs, costumes and culture. Now lets take a look at the Tibetan Minority.

The Tibetan Minority group live in Qinghai, Gansu, Sichuan and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highest ridge in the world─beautiful and mysterious Tibet is their major habitat .

As the fertilized prairie stretches around the habitants as far as the eyes can see, most people live on animal husbandry, raising sheep, goats, cattle and growing a special kind of plant called Qingke. On account of the unique climate, people often wear warm and comfortable boots in winter, and they are always dressed in delicate robes which are made of the fur of sheep. Often they take off one sleeve of the clothes and tie it around their waists in order to work easily and use it as warm quilts at night.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多元一体理论

世界范围的移民潮致使曾经的民族国家开始接受多民族国家格局的现实。不同族群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提出了代表本族群利益的理想与诉求。多元文化教育是对这种挑战的应对。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包括少数族文化裔,还包括主体民族文化。多元文化教育必须使年轻人对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即在保存他们对本民族和文化认同的同时,也要发展他们对周围世界的深刻认识和了解,使他们获得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自信和机会。

多元文化教育就是以尊重不同文化为出发点,在各集团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不同文化集团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平等的文化间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越发稳步并更加理性。这种理性表现为抵制糟粕能力的提升,对中国现状理解的加深,以及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传统的主动性。当今社会多元的趋势日益发展,新形势为少数民族教育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与机遇,这就是以少数民族教育为基础,借鉴吸收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以建立我国本土的多元文化教育。

一、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共同特征

首先,西方和中国教育学学界需要面对类似的社会问题。各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意识到了社会阶层分化、种群认同、国家归属感、文化认同等问题。而其中最关键的目标,是保持差异和文化多元化的同时又使少数民族较快发展,这是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教育要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文化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的世界公民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这意味着教育要关注和平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世界公民教育等一系列的教育理念和行动策略。

二、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独特性

西方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其国家统治,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也需要顾及主体民族的部分特权,因此其多元文化教育政策需要找到考虑少数族裔利益和主体民族利益两者之间的平衡,这是一种妥协式的政策。而中国的各民族利益相一致,国家有望实现彻底而有效的少数民族教育。西方的少数民族群体主要是移民的结果,而中国的少数民族为世居民族而非移民。我们需要解决的矛盾不是各民族利益之间的冲突,而是在社会现实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共同进步与共同富裕的问题。同时,施行少数民族教育的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采取的是因地制宜,具有当地特色与本土创新性的教育方式。

三、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启示

1.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应顺应国际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现在已经不再局限于少数发达国家和殖民地区,它成为了教育全球化的一种趋势。国家多元一体教育也同样不应该受限于国家主权范畴,而应在教育全球化高度对其进行思维和重新定义。这意味着应增加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与国际多元文化教育之间的交流与对话的机会,以使我国少数民族教育顺应国际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这需要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概念、内涵进行拓展,使少数民族教育与主体教育之间实现整合。在此过程中,要努力避免两种错误观念:首先是“言必希腊”,错误地全盘接受西化思想,我们在引入时一定要结合中国国情。同时也要避免“闭门造车”,对国际多元文化教育发展趋势视而不见,走不必要的弯路。

2.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引入符合当地民族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内容。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引入不是简单的课程增加。单纯增设课程会使少数民族教育成为孤立的单元,无法取得最佳教育效果。多元文化教育内容的增加应该与目标教育地区现有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融入学校现有的教学内容中,以实现双重效果。一为少数民族学生通过感受本民族在学校教育中所受到的尊重而增强其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为主体民族可通过学习当地民族文化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感情。

3.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化改造。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在各国具体实践的不同,是各国针对本国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特点而进行本土化改造的结果。我们同样有着具体的现实任务。少数民族教育中种种新的问题与挑战都需要通过对本土化改造来完成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之间的整合。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化,首先需要借鉴性的新思想和新实践的引入,对特定问题的解答需要我们自己思考并实践,“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不能一味依赖西方的教育,而需要自己的探索与思维。这需要在多元教育本土化过程的研究中找准中国国情和民族特色的切入点。

4.在少数民族教育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多元文化教育。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各个少数民族在保持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认同和融入国家的主流文化。多元文化教育的范畴要大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范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中非主体多元文化群体内包括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以外的各类社会弱势群体。所以,我们有必要改变整体的环境,使来自不同种族与族群、不同性别及各个社会阶层的学生,在学校教育中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我国有必要借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观点,将不同的多元弱势群体纳入经过有机整合的教育框架,在少数民族教育的基础上增加对其他群体文化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牟岱.多元一体文化概论[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3).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 篇4

教育是立国安邦之本, 教育必须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进入21世纪, 中国教育应该以人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 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多元化发展为宗旨的教育[1]。海南是个多民族省份, 全省18个市县中就有9个少数民族聚居市县和4个杂居市县, 有黎族、苗族、回族等38个少数民族,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中南部1.72万平方公里的边远山区, 占全省陆地面积的一半以上。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约147.18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17.52%, 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较为贫困的五指山市等中部地区, 全省尚有5个国家级重点扶持市县[2]。当前海南教育体系属于一个相对比较落后的地位, 海南又是少数民族大省, 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教育缺仪器、少药品、少设备。针对现状, 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设计老师调查问卷并在相关学校分发调查访问。进行研究。把中学化学教学与赏识教育的设计整合,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等途径进行探讨。

2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教育的缺陷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教育的发展落后, 影响本地区中学化学教育。在全面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使命下, 教育更要跟上国际旅游岛发展的步伐。作为中学化学教育工作者, 应运用赏识教育的优势去弥补本地区存在的不足, 力争把民族大省的中学化学教育上一个台阶, 缩小本地区教育与汉族学生的差距。

2.1 受少数民族传统观念影响

(1) 在少数民族经济不发达地区, 农民文化素质相当低, 对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模糊, 轻视教育, 轻视知识, 认为读书无用。 (2) 社会环境中存在一些负面的因素, 国家为了实现民族团结, 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实施考试优惠政策, 带了一些负面效应, 汉族学生的不理解, 不赞成, 不支持, 被视为不公平, 对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产生歧视, 造成少数民族学生自信心差, 过分以社会赞许标准约束自己。尤其是农村的少数民族学生, 产生自卑感, 对少数民族学生接受教育很不利。 (3) 家长文化水平低下, 对教育缺乏认识, 很难使孩子从小受到良好的教养。父母文化素质低, 不仅决定着自我教育的程度, 而且直接影响子女教育的程度。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经济越是落后、社会和自然环境越是封闭的地区, 子女受父母的影响也就越大。少数民族的传统观念束缚着文化素质低的父母。父母愚昧无知, 看不到孩子受教育的益处, 错误地认为“没文化照样发财致富”, 轻视孩子、轻视教育、轻视知识就在所难免了。最终受害的是子女。 (4) 少数民族早婚早育的习俗也是影响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接受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些少数民族家长为自己的孩子早早定下亲事。因此, 这些孩子稍大一点就不能抛头露面, 更少与异性师生接触, 也就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

2.2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上的压力对教育的影响

(1) 自然环境恶劣、家庭经济拮据制约着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的持续性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对孩子受教育机会起制约作用。长期以来, 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较弱, 导致教育发展滞后。在问卷调查和访谈中, 绝大部分人都认为经济困难是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2) 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 部分群众生活贫困, 尚未解决温饱;对教育需求不高, 或无力负担书本费和杂费;地方财力拮据, 教育投入不足, 拖欠教师工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缺乏化学教学实验设备、药品等。

在对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经济来源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少数民族地区的家庭经济收入70%主要是靠农业, 经济能力非常薄弱, 无法满足孩子的受教育权利。

3 研究过程

3.1 调查方法

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设计调查内容及调查方法, 了解海南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对赏识教育需求和实施的不同情况进行调查, 结合调查研究结果, 进行数据分析, 得出结论, 并寻求相应的对策。

3.2 研究对象的确定

研究主要以五指山市和东方市两个地方的5所中学 (东方市八所中学、东方市中学、东方市港务局中学、东方市民族中学、琼州学院附属中学) 进行调查和访谈, 教师问卷 (9道单选题和6道问答题) 。对5所中学的25位化学老师进行了问卷发放。问卷全部以不记名的形式独立完成, 不对调查对象做任何提示, 以确保调查结果的独立性。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2教师问卷调查分析

在赏识教育普及的今天, 教师对赏识教育理念还是比较理解与赞同的, 已经实施赏识教育比较适合的。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化学老师, 对赏识教育教育理念应该了解, 但从调查发现结果是令人堪忧的, 仅有不到15%的老师了解赏识教育。

创造一个鼓励性的学习环境, 给每个学生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 循序渐进, 一步一个脚印, 积少成多, 逐渐建立自信。对以什么教育方式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比较有效的调查中发现:超过70%的老师选择了鼓励表扬。89%的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老师觉得在学生人数都在50人以上的大班级上课, 受访老师在问卷的回答中都提到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存在的不足:起点低, 基础差, 学习积极性不高, 纪律性差等特点。对于实施赏识教育还是比较难实施。提出了宝贵建议: (1) 通过赏识教育改掉陋习, 不要让学生存在的生活陋习影响学习。 (2) 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化学问题, 让学生多思考, 老师多提问, 老多表扬。 (3) 从建学生的自信心。中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作为老师不能让没有了学生应有的特性, 通过一些课堂、课后多组织一些有意义的小活动。77%老师都认为鼓励教育, 激励教育, 爱的教育, 赞许教育, 赞美教育和赏识教育相辅相成的:

4 海南少数民族地区赏识教育与中学化学教育设计整合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在于时时、处处、事事在心灵深处坚信孩子行, 宽容地承认差异, 允许失败[2]。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强, 有着强烈的好胜心和自尊心, 个性鲜明、张扬, 喜欢表现和展示自己。少数民族学生也不例外, 在课堂上, 他们总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和鼓励。教师恰如其分的赞赏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会使课堂更具风采。赏识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者, 应把本地区学生特点、化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赏识教育优化整合, 从本地区教育缺陷下手, 大力运用赏识教育策略和理念弥补一些不是客观因素的缺陷, 弥补学生内心的不足, 使学生忘却家庭、社会、国家的重重压力, 把精力都放到学习上。

4.1 注重情感, 彰显教师魅力

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教师, 人格魅力首先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 来源于善良和慈爱, 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 而且善于处理、协调跟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 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 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海南少数民族学生的真诚, 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 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从这样的老师身上, 学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响, 并受益终身[3]。教师要加强情感素养。要具有博大的胸怀、顽强的意志、诙谐的幽默感;展现出接纳、理解、宽容的表情, 愉悦的心情, 真挚的爱心, 以良好的情感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师用爱心和真诚感人[4]。

4.2 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乐学

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 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激发学习欲望的因素,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 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化学学科在生活不乏例子, 多举一些生活中活生生且常见的生活例子。多和学生传输化学史教育, 讲化学的发展和形式, 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 如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等。

4.3 精讲多练, 提高教学效率

赏识教育要求教师自身具有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瞄准学习目标。教学中在注重情感素养的同时只要合理地安排知识体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通过精讲多练使课堂教学目标集中, 抓准重点、突破难点, 就能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5]。

5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文章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实践目的, 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 首先, 赏识教育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教育中实施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也是一个艰苦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分析每一个学生性格特点, 才能更好的去提升。课题调查的范围只在五指山市和东方市的5所中学中进行, 调查对象的局限性较大, 所选取的调查样本偏小;其次, 调查问卷方面, 由于只在5所中学小范围内发放问卷, 所以效度不高, 局限性较大, 本地区老师或因区域、各方面条件限制, 对赏识教育理念本身理解不够深入, 答题时出现无所适从、随便选一项的现象, 对回答的有效性没有做过细的研究等。

6 结论

尽管目前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化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 对赏识教育和化学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 更不能很好的把两者进行优化整合设计, 没有相应的对策, 但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尤其是在全国上下共建和谐社会, 共创和谐家园的大环境影响下, 只要本地区的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进行合理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 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6], 把赏识教育成功的运用到本地区中学教育中去, 教育者自身在赏识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地发挥与成长, 受教育者在赏识教育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以至完善, 赏识教育才会在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教育中遍地开花, 结出丰硕成果。

摘要: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 本质就是爱学生, 手段是激励学生, 培养学生兴趣, 就是要求老师以人为本, 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 教师能从各方面去认识学生的才能并加以重视和培养, 让每个学生的优点得到张扬,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手段。将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化学教学与赏识教育的设计整合, 让每个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尊严, 让每一个本地区学生自信的面对明天,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快乐和乐趣, 是设置、研究本课题的初衷和希望。

关键词:海南省,少数民族,中学化学,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武冰.高中生物教学中肯定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影响[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9:1-45.

[2]陆敏.海南少数民族女童教育政策研[A].海口:海南广播电视大学, 2010:1-38.

[3]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1-47.

[4]寿业青, 丁红.赏识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5 (34) :238.

[5]左代琼.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重庆:西南大学, 2009:2-30.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调查 篇5

崔晓辰

摘要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推行双语教学的政策,双语教学便成为民族教育中一个十分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是民族教育的特色之一。我国6O余年的双语教学政策执行及实践运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双语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双语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民族教育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进而推动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本文从双语教育的作用、现今面临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情况进行研究调查。

关键字

双语教育 作用 问题 对策 正文

双语教育是一个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教学的整体过程,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教学体系。“广义的双语教育是指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的教育体制;狭义的双语教育是指在一个国家里用本民族语言和国语作为教育系统的两种语言,并以少数民族的学生为教育对象,我国把它叫做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标志性特征,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奠基性工程、突破口。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党和国家民族平等政策的体现。在本地实地调查中,被调查范围是: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调查对象是管城回族区的中小学校,其中以中学为主。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被调查的中小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到很大比例(约百分之20),其中又以回族为主,但是由于汉化层次比较深,很多回族学生不会传统民族语言。这也就导致了当地的学校并没有广泛地开展汉语和少数民族语的双语教学。相对的,当地学校的双语教育以汉语和英语为主,有极个别学校开展了法语等语言的兴趣课程。

一,实施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1,开放的社会需要开放的民族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教学体系、办学思想、办学条件、教材和师资队伍都已经相当完备。但是也应该看到,少数民族现代教育基本上是从零起点起步的,师资队伍、教学经验、教学方式等都很难跟上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先天不足”和“后天”的飞速发展必然带来巨大的矛盾。

2,竞争和交流的社会需要实施双语教育。

现代社会本身就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但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未来的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需要高素质特别是科技素质的人才。对少数民族来说,复合型人才是指民汉兼通,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是能在更大范围内和不同民族的人交往的人。少数民族学生要加强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学好汉语,用汉语来发展自己,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双语教育有利于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3,信息社会需要双语教育。

首先从信息的角度看,双语比单语的信息量大是毋庸置疑的。由此决定了教育的途径和渠道也应该是双语的,多学一门语言,就多了一条信息渠道,这也是国际教育界之所以大力提倡双语教学的原因。其次从语言的使用的范围来看,国际或国内通用语言比一般语言带来的信息量要大。在众多的语言学习中,首先要学习的最大的语言。所以说,少数民族学生只有掌握了汉语言文字,才能扩大自已的视野,才能真正谈得上接受平等的教育,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双语教育有利于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经济主体的语言交际能力。贫困地区要改变现状,要发展经济,首先是要加快与外界的经济文化的联系,要改变许多传统的观念,要培养较高素质的人才,而这些都离不开学习汉语,离不开双语教育。

5,双语教育是提高民族教育的必由之路。

由于多种原因,少数民族教育,尤其是理科各科的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学生专业技能掌握不牢,加之汉语能力差,不能够顺利融入多元文化社会,给求职谋生带来不便;少数民族学生获取现代知识和科学的渠道有限,不能够直接阅读和利用其他语言的资料。这些问题首先表现在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高考录取分数线和数理化课程成绩的差距上,它直接反映出民族中小学和汉族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的差距,制约着少数民族教育水平的提高和人才的成长。

6,实施双语教育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和交融需要双语教育。唯有双语教育才能很好的贯彻国家意志,培养学生直接学习领会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增强不同民族间的交往。双语教育可以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广泛的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从语言文化的感情上增强多民族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三、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在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过程中,“一缺两低“是双语教师队伍的突出问题。“一缺两低“是指汉语教师数量短缺.业务素质和汉语水平低。另外汉语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汉语的特点。还有教学研究和教学投入等方面也存在不少问题。师资教材不能适应发展需要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实行双语教学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教师素质和使用双语的能力实施是双语教学的关键所在。从目前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效果来看,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学过程实施得比较顺畅,而一些没有本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或者是语言处于濒危状态的少数民族,其双语教学效果明显不如前者。而且,由于中国少数民族属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针对散居少数民族实施的双语教学难上加难。因此,我们要根据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和文化环境差异以及各民族的意愿来编写不同程度的双语教材、课程大纲、教学方案,并将其应用到民族教育当中,使其发挥作用,并取得成效。一些从事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工作者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双语教学的认识不尽一致,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以往的教学过程当中,针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实施,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重视汉语言文字的教学,忽视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他们认为汉语言文字是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在学生今后的升学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民族语言文字属于区域性的交际语言,具有局限性。

另外,忽视汉语言文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事实,仅仅从民族感情出发,为了本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得以保存与传承,采取了单纯以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方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语言文字并存的国家,针对少数民族实施的双语教学是中华民族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既不能只是强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而忽视汉语言文字的教学,也不能只强调汉语言文字而忽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了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的管理水平。从过去的实践来看,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如果只靠行政手段管理,容易造成工作上的随意性和波动性。为了始终不渝地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克服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保持民族语文教学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障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的健康运行,必须加强民族语文的法制化建设和管理。

四、建议与对策

首先,要处理好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言的关系。进一步宣传贯彻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落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政策。中国的少数民族多处在非主流区域大环境之下、汉文化的包围圈之中,针对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主要是民族语文与汉语文的教学,如何处理好这两种语文的关系是加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关键。在认识上必须对这两种语文的性质予以科学定位,必须意识到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为了消灭少数民族语言。民族语文是少数民族的语和文字,是日常交际的工具,是在一定范围内仍发挥作用的重要的交际工具;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文字之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中国的通用语言是普通话,普通话是公务用语,将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普通话比方言有更大的社会作用和经济效益,推广普通话可以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因此,汉语文是少数民族进一步发展自己、适应现代需要必须掌握的语言文字,学习汉语是少数民族的愿望,二者不是对立的。

其次,在课程教学上,要组织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注意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论上熟练地掌握、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汉语文作为基础的工具学科,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应该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少数民族学生每个个体之间的汉语言能力都存在着差异,因此,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文课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尤其是要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语感,让学生在汉语言视听觉下不假思索地从感知语言文字而立刻理解语言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适当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比较法就是将汉语文课程教学中的有关内容放在汉语言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大背景下进行对应的类比分析和对比分析,指出教学内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文相关内容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无论是在教学兼重还是以教为主或者是以学为主的教学体系中,都可以灵活运用,从而达到传递知识信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因此,积极探索可行的教学方法并付诸于实践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后,国家应该在资金、师资上给予倾斜,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加大投人力度,在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上要把培养、培训本民族双语教师作为重点,配备懂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工作人员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教学研究部门从事这项工作,按照少数民族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求分类指导,促进双语教学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应设立并划拨专项经费,制定出科学的语言规划和语言文化政策,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和财力方面的支持。建议借鉴国家针对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他少数民族在保护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方面的措施,如采用“三免一补”政策,从中央、省、县财政方面在资金上重点扶持民族语言教育,实行少数民族语言15年免费教育,减免少数民族族学生的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在生活费、交通费、学习用品费方面予以补助,进而激励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热隋,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上民族学校的后顾之忧,并采取少数民族授课集中办学的方式,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授课。针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两种模式,采用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计划,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管理方式、考试制度等方面深化双语教学改革;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保证双语教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实践证明,根据中国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特点,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依照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环境,采取“以少数民族语文授课为主加授汉语文”或“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加授少数民族语文”的授课形式,是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保证双语教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健康发展的教学方式。

目前,从语言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依靠学校教育来传承民族语言文化已经是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唯一途径。双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可以为多元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五、结语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在推行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双语教学在促进各民族教育、文化、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各个领域相互沟通、相互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了民族教育质量。双语实验班模式在民族中小学的广泛推行,使民族学生汉语水平不断提高。推动了师资队伍建设。民族中小学双语实验班模式的兴起,推动了双语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双语教师的汉语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汉语教学的发展,使不少教师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除了积极参加培训许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觉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会有意识的利用培训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积极创新,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真正使教学获得成效。促进了民汉教育系统的合作与交流。民汉合校促进了民汉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在学习上,民汉学生互相请教、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生活中,民汉学生交流思想、集体活动,增加了友谊。民汉合校是一个互动的场所,各民族学生共同的学习生活为他们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创建了平台。

推进双语教育是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提升各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史选择,是广大人民群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的客观现实需要,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对于建设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 篇6

关键字:贵州教育;少数民族;教育

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13-02

一、创刊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近代化开始在中国逐步推行,相比其他省份,贵州省的教育水平非常落后。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贵州的一些知识分子开始积极引进和传播西方的教育思想,如李端棻、严修、周恭寿等。他们对贵州教育的研究主要为办学方案和新学堂的规章制度上,也对贵州省教育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民国时期,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界全面觉醒,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贵州的教育报刊杂志开始出现。近代创办最早的贵州教育报刊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的《贵州教育官报》(月刊),但很快就停办。民国时期,由于学术界对教育的关注,大批的教育杂志应运而生。贵州省教育司、教育厅等机构都先后办过一些刊物。如贵州省教育司编辑、贵州官书局发行的《贵州教育公报》( 半月刊)(1913—1924)、贵州省教育厅秘书处编辑的《教育公报》(月刊)(1935年)、贵州省文献征辑馆编辑出版的《贵州文献季刊》(1938—1947)等。贵州省各地区、各学术团体及学校也办过一些刊物,来宣传教育思想,但这些刊物存在的时间都不长。贵阳达德学校创办的《达德周刊》,除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文章外,也发表政治时事评论,鼓励留洋,提倡汉、苗文化交流等。在这些刊物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就是贵州省教育厅主办的《贵州教育》(月刊)。

《贵州教育》于1938年创刊,是贵州省政府教育厅在调整了《贵州义教》的组织机构、办刊宗旨、刊物内容、对象范围后,在此基础上创办的,并由中华书局公开出版发行。1939年2月,贵阳遭到了日本飞机的猛烈轰炸,位于贵州省教育厅的《贵州教育》编审室在轰炸中损失惨重,许多资料、稿件付之一炬,期刊的正常出版受到了严重影响。之后出版的师范教育、民族教育专号等,都改为合刊。1939年10月,《贵州教育》正式改为月刊,直到1948年6月停刊。《贵州教育》既刊载了国民政府的教育法令、方针,也刊登了大量贵州教育方面的文章,对研究贵州教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二、《贵州教育》中关于少数民族教育方面的论述

《贵州教育》作为民国时期贵州省教育刊物中具有代表性的教育杂志月刊,其在办刊期间刊载了大量优秀的文章,对贵州省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在少数民族教育方面,《贵州教育》不仅刊载了学者们对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的文章,也刊登了国民政府的教育方针以及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的调查资料等,对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这些文章指出了发展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的必要性、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发展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提出了实质性的见解和意见。

(一)发展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的必要性。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机。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贵州省地处西南的交通枢纽,陪都重庆的屏障,自然为国民政府所重视,建设贵州、开发贵州,使之安定繁荣,成为支援抗战的大后方,成为国民政府的主要任务。但由于贵州省少数民族多聚居或杂居在偏远山区,经济不发达,文化水平落后,甚至有些少数民族群众不知国家为何物。抗战形势严峻,对于树立贵州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观念、调动他们参加抗战的积极性,是边疆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学者们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陈国均在《贵州省的边疆教育》一文中提到:当值抗日战争时期,需储备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充实国力,凡是我国同胞,应不分地域,共同努力,完成到抗战建国的使命。“然国力培育,尤贵激发民众自动,欲激发民众自动,端赖教育力量之引导。 ”贵州苗夷人口约占贵州省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抗战建国大业是苗夷同胞不可推卸之责任,然以往苗夷教育不普及,汉苗之间至今仍存在分歧,为了保家卫国,抵御敌人入侵,“故本省苗夷教育之推进,实为当前要务。”王盈川在《贵州省边民教育之设施》一文中也指出:“抗战以来,本省作为西南文化经济交通重心,拥有边民三百余万之众,在这争取民族生存、国家独立的全面全民神圣抗战中,需要全国每一个地区的每一个人民都担负起这一任务,也需要用进一步的教育来引导他们走向抗战建国的大道。”可见,为了团结贵州省的各族人民,支持抗战建国,必须发展贵州少数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国家、民族意识。

(二)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关于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也有不少论述。陈国均在《贵州省的边疆教育》中详细介绍贵州省少数民族教育从晚晴至抗战时期的发展历程,认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最早发源于安顺基督教内地会开办的苗夷学校,此后,教会还在石门坎地区开办了学校,并逐步扩大其在石门坎地区的教育势力。陈国均认为教会在石门坎办教育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有其弊端。“在教会势力下,沾染宗教的气味太浓厚,很少有国家、民族意识的灌输”,教会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在进行文化侵略。陈赤子在《石门坎的苗民教育》一文中详细介绍了基督教会在石门坎的传教、办学过程,认为教会教育的成功应该引起国民政府的深思,“亟盼我们贤明当局切实办理苗夷教育,以挽回失却了的教育权。”教会教育虽是一种文化侵略,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取得的成绩。与之相反的是,在国民政府控制贵州前,贵州省长期处于政权更迭、军阀混战的环境中,民族教育一直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关于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时人多有记述和介绍。吴修勤在《贵州边民教育的检讨与改进》一文中,肯定了民国时期,尤其是抗战时期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取得的成就,也指出了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经费困难,人才匮乏;缺乏健全的组织,对于少数民族教育没有一个具体、系统的规划,“执行者各行其是,没有联系,没有互动,工作效率低下”;高调跟风者多,办实事的少;师资缺乏,专门培养少数民族教育师资的学校只有3所,其培养的师资不能满足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需求;从事边教事业的人员工作条件艰苦,因语言、文化习俗问题难以融入当地社会,影响教学工作的进行。陈国均认为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开展困难,主要有以下原因:1.苗夷子弟及其父母不乐于入校读书,“一是读书后恐强逼改易妆束,尤其是剪发,谓发剪去,其人必被虎吃,”二是读书后恐被逼当兵当差,三是有较开化者认为读书后,必会被送到外省或外国,不能再回家乡,“因有此种心理,苗夷视读书为畏途,若勒令入学,往往出资请他人代替或携家远避,”因此苗夷学生难招是苗夷教育的根本大问题;2.苗夷子弟对汉字不感兴趣;3.苗夷学校很少,多位于镇上,“但苗夷居处偏僻,离镇甚遥,又为经济所不许,故入学不易”;4.各地尚有不明事理之官绅,把持教育,对苗夷教育推行,采取不合作态度,致阻力大于助力,苗夷教育便根本无从着手;5.对少数民族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不清楚,致使制定的少数民族教育方案和政策难以施行;6.师资缺乏,经费不足,筹款不易;7.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语言不通、风俗不同,给教学带来了困难。由此可见,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贵州省经济比较落后,即使集一省之力发展民族教育,所能提供的经费也是很有限的,师资的缺乏也贵州民族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汉苗之间的隔阂、政府对民族教育的宣传不够等问题也影响了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

(三)關于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意见和见解。

对于贵州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也提出了具有实质性的建议和意见。陈国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改进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1.广招苗夷青年,就地选择师资,其薪资从优支给;2.应呈请中央政府拨款,以补充苗夷教育经费;3.改编教科书,取材多用苗夷的风俗习惯内的事实,“以易于了解及对于智慧有所取为主”;4.施行巡回教导,实施二部制度,达到因地、因时、因人施教的目的;5.在个苗夷集中大寨,就地设学校;6.规划苗夷学生的出路,以消除学生家长怀疑教育之错误心理;7.发扬苗夷优秀的传统文化,如神话、传说、歌谣、音乐、舞蹈、刺绣、工艺等,改良一切陋习;8.介绍新的生产方法,生产组织,以提高其生活水平。陈国均在《边民教育之借鉴》一文将贵州省的少数民族教育与广西、广东两省的少数民族教育做比较,认为贵州可以借鉴粤、桂两省的一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措施,在本省现有的人力、财力范围内,应该完善少数民族教育管理机、监督机制,做好少数民族教育相关的调查,逐年增设苗夷小学,积极在全省推广少数民族教育。针对少数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吴修勤的改进方案是:增拨培育师资经费,使教育机构有足够的资金来培养师资,以满足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健全督核组织,充实行政机构;增设培育边教师资机关;须政教切实联系进而到政教合一,以便于推进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5.严格统制师资,“师范毕业生必须切实依照规定服务,绝对不许自由改业,政府必须严格统制,”对于违反规定,擅自改业的师范生给予严惩。

三、对当今贵州民族教育发展的启示

《贵州教育》关于贵州民族教育研究的文章中,学者们对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现状、存在的问题都做了论述,也对如何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提出了具有实践性的意见。这些研究对现今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也有所启示:1.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过程中,既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推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也要保护好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贵州省的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偏远山区,经济、文化、教育水平落后于汉族。由于在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各民族在长期的隔阂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时,必须要尊重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在推行少数民族教育时可以实行双语教育、编订特殊教材,使少数民族更容易接受教育。我们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时,既不能把现代教育当成游离于少数民族民族社会之外的事物,也不能剥离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而去单纯地强调教育的现代化和同一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和谐统一。2.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少数民族教育的管理机制。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足够的物质基础来支撑。从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中,我们可以看出经费的缺乏一直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一大阻碍。因此,要顺利推进少数民族教育,就要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的经费投入。在使用教育经费时,要将经费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不断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学生的住宿和伙食条件等。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有效的教育管理机制,民国时期,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管理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教育政策、法令不能有效的推行。因此,要提高少数民族教育的教育质量,必须要加强教育管理工作,在推进少数民族教育过程中,要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加强监督,使少数民族教育的推进工作能顺利进行。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师资队伍质量。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就很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但少数民族多居住在偏僻、落后的山区。这些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教师的生活往往没有保障,致使边教师资大量流失。吴修勤认为边教师资缺乏有以下原因:对边民社会情形不了解者,不敢做边教师资;迷恋繁华,过不惯边民清苦生活者,不愿做边教师资;不谙熟边民语言习性,与不认识边教本质者,不敢做边教师资。因此,师资缺乏成为民国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一大阻碍。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热爱民族教育、愿意为其献身的教育人才,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政府也应该提高边教人员的工资待遇,改善边教师资的生活条件,对贫困地区的学校,给予优惠政策,予以政策上的照顾。

参考文献:

[1]张羽琼.从边缘到中心—贵州教育史研究的学术回顾[J].贵阳: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林怀闽、肖劲松.贵州教育·杂志沿革[J].贵阳:贵州教育,1998年第12期.

[3]吴泽霖、陈国均.贵州苗夷社会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教育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 篇7

一、电化教育为学生提供规范的听说读写训练

就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初中语文教育来说,师资力量薄弱是教学质量一直提不上去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不高,有些即使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也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通信不便,与快速发展的社会接触不多,导致教学方式更新与我国总体教育发展水平相脱节。 将电化教育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弥补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语文教师发音方式、朗读水平的不足,电化教育提供规范的语音、语调范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规范化学习,而且能帮助教师更正自身错误。 正确规范的语音、语调教学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提高总体的语文知识素养。

二、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规范的 “听 ”,促进高准确的 “说 ”。

学生只有在接收到准确规范的语音教学后, 才能准确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听”与“说”的教学有很多种安排方式,但视听教学始终是“说”的基础,要牢牢把握学生视听、语言、思维发展的逻辑规律。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思维发展、性格变化的规律都很难把握,在语言听说训练中,往往不愿意说,在视听训练中,也往往只爱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注意力不能长时集中。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兴趣,电化教育能够有效地将听说训练结合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力集中时的学习成效较大, 并能够在这种学习氛围的刺激下提出较多创造性的问题。以西藏拉萨市A县中学为例,在进行“听故事、说成语”课堂教学时,老师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让学生一起大声阅读课文题目,向学生抛出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然后播放该课文的音频朗读,学生带着问题听阅读,自然注意力高度集中,听完第一个故事,教师暂停录音,让学生自主回答问题,此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渐渐调动起来,教师合理运用电化教育手段,并结合问题教学法等先进教学方式,大大增强此类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在这样的课堂上,尽量让全班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回答问题后,要给予肯定,如果回答错误,则要在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后,帮助其建立自信,更加愿意在课堂上开口回答问题。

2.科 学的 “听说 ”,促进形成规范的 “读写 ”。

如果“听”是“说”的基础,以听促写是一种正确的语文学习模式,那么以“听说”促“读写”就是就是一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主体,“读写”是“听说”的结晶,“听说”是“读写”的必要前提,“读写”考验学生的语言识记能力,但“听说”是专门针对学生的具体语言运用及语言思维方式形成的训练。 每一位初中生都具备无限的语言潜能,体现出的可变性较为明显,经过强化的语言思维方式的训练,能有效开发潜能,这些潜能不仅指语言方面,语言思维的强化将会影响学生思维的方方面面,对其情感和智力的开发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听说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养成语言思维习惯,在老师的精心安排策划之下,将学生放置于特定的语言运用环境之中,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形象化的角色定位,在对“听”进行训练的同时,锻炼“说”的能力,有效使其养成语言运用习惯。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听说技能以后,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实际状况,进行科学的读写训练,在听说训练中加入语言识记的内容,特定的语言环境更有利于形成对语言的直接反应习惯,最终让学生练就,边听边说,听说后立即在脑海中形成该语言的写作,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3. 电化教育使少数民族语文教学实现教育资源库 标准化。

一个行业的标准化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提供标准化的教育资源库,才能让少数民族语文教育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从本质上讲,标准化是为了实现教育资源有效而广泛的传播利用,这也正是我国电化教育所积极倡导的理念。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只能靠当地农民自己出资办学, 而且交通不便,不可能与发达地区享受相同的高档电教设备,要想实现教育资源库的标准化,施行电化教育是最节省资金的方式,每个班级只需要一台录音机,能够保障基本的录音播放即可,节省了支出,还带领学生进入了一个新的语文教学时代。

三、结语

民族教育对少数民族经济的影响 篇8

关键词:民族教育,民族经济,发展

一、民族教育的内涵

民族教育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民族或共同文化群体的民族集团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或民族集团的成员,一方面适应现代主流社会,以求得个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或本民族集团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社会活动。狭义的又称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对一个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的成员实施复合民族教育,即多元文化教育。

二、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的关系

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互联网时代,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决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而一个地区民族教育水平的高低,通常以其人口受教育程度为主要衡量标志。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无数事例证明,凡是富裕起来的,基本上均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其中有的是掌握了传统技术的能工巧匠,有的是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的年青一代,有的是善于经营的能人等。在这些人中受过一定学校教育的则占绝大多数。邓小平同志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都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教育落后,人口受教育程度低,是成为少数民族人口盲目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人们生育子女的愿望,与其文化程度成反比,文化程度越高的夫妇越倾向于少生育甚至不生育;反之,则要求多生育。民族地区的计生政策本来就与非民族地区的有所不同,但少数人根本就不按政策行事,多胎现象仍然存在。人口迅速增长必然导致人口生产同物质资料生产的不平衡,不仅是劳动力资源的浪费,也直接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的局面。结果造成国民收入使用额中的消费额不断增加,积累额不断减少,影响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阻碍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加重了教育的负担。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同少数民族人口的盲目增长有一定关系,而人口的迅速增长,又通过影响经济发展从而制约教育发展,以及给教育增加负担来影响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就一般情况而言,一个地区对于发展教育的需求程度,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对于教育事业的需求越是迫切,就越是重视教育。反之,贫困落后的民族地区则不重视或无视教育的发展,或者是先经济后教育,如果这样下去,经济发展的宏伟计划就会落空。由此可见,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周期性长决定了它的超前性特点,一般需要数年之后才能看出效果,其作用也并非直接创造经济价值,而是间接地从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的作用体现出来。即“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今天,科学技术的明天,生产发展的后天。”应具有超前意识,而且还应看到民族经济比过去有了很大的发展和长进,落后也只是相对而言。发展教育不仅是需求,教育发展了,劳动力素质就能提高,经济也就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三、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

1、基础教育发展薄弱

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薄弱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民族基础教育设施十分落后。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中小学校校舍破烂不堪,缺乏课桌椅、教科书、教学仪器的现象十分普遍,更不用说拥有电脑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相当恶劣。二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普遍存在着“三高三低”现象,即辍学率、复读率、留级率高,入学率、巩固率、升学率低。因此,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就在少数民族地区。

2、民族教育不能适应社会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十分薄弱

少数民族职业技术教育由于它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其经济功能多,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其表现在:一是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促使少数民族地区农牧业生产科学化,从而促进农村科技的发展。二是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广泛地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就业人口的就业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为全面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培养各种所需人才。三是职业技术教育可为少数民族地区工厂、企业培训出掌握科学知识和较高生产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3、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进展缓慢

由于过去特定的社会历史根源,使以往的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以继承为中心的应试教育。长期以来,在民族地区也受到传统的人才观、质量观的严重制约,人们普遍认为只有上了大学,取得了高学历才算人才。以分数论英雄,以考试定成败,使教育不仅偏离了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而且也使教育迷失了自身。所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该怎样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探讨有待加强。

4、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对民族教育的制约

长期以来,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盛行许多对发展民族教育不利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譬如对教育不重视,甚至提出“读书无用论”,认为只要吃饱饭就可以了。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一些制约教育发展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人们的开放意识淡薄,创新意识、科学观念和进取精神缺乏。这些思想观念直接对民族教育的发展起到制约作用。

四、对于民族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1、在全社会宣传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性、特殊性

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发展民族教育是一个战略问题,不仅要使民族教育能在广大少数民族地区得到高度重视,而且应在整个国家内得到普遍重视的理念。

2、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同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教育类型。少数民族地区因为所处地理环境的特殊,往往地区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缺乏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管理者和劳动者,当地经济呈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要在短时间内使当地经济有较快发展,必须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当地现有资源的基础之上,依据政府现行经济发展策略,并超前性地制定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铺就一条向经济建设第一线快速输送人才的通道

3、在教育发展的基础之上,立足自身实际发展特色产业

当今时代,在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要发展民族经济,发展农牧业,必须把教育放在首位,只有普及了教育,才能开阔人们的视野,开拓人们的思路,改变传统观念,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应该把民族工业的发展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如农牧产品、野生菌、中草药等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推动民族特色经济的发展。

4、发展特色旅游业,转变少数民族的思想观念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人文生态旅游业,以旅游产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本地区大中专毕业生开辟新的就业平台,为更好地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供渠道。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多从历史上就处于交通不便的文化边缘区,受外界影响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依旧保持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这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特色旅游业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提高本地少数民族群众接受外来先进思想和文化的自觉性,转变少数民族群众落后的教育观念,使其亲身体会到受教育的重要性和好处,变被动为主动,有力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结语

发展民族教育,必须结合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的实际,教学内容要与当地民族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培养大批人才与群众自身的、地方的利益结合起来。民族教育的发展要有利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必须依靠本民族的力量。国外一些经济学家断言:“当今世界,资金、技术和产品很容易越过边界。在国家之间流动,几乎没有任何东西属于哪一个国家。因此,一个国家的基本资源,不再是它的物质财富,而是它公民的素质、能力和思想。”可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财富主要是用公民的素质、能力、思想来衡量。在21世纪的竞争中,落后的国家、落后的民族,不仅资源会流失,人才会流失,而且最后经济也会流失。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就像抓经济那样抓教育,使经济、教育协调发展,互促互进,开创新局面,培养出素质越来越高的、各民族的跨世纪人才。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差距,参与今后国内外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竞争,使中国到下个世纪中叶,真正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范松柏、蔡转弯:关于发展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J].民族论坛,2000(4).

[2]王海飞:关注民族教育发展民族经济[J].甘肃兰州社会科学,2006(9).

[3]王炳祥:民族教育与民族经济[J].贵州民族研究,2006(2).

[4]韦天功:振兴民族经济必须深化民族教育改革[J].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 篇9

一、以校园文化为支点,构建“一纵”、“一横”、“一基地”的民族教育框架

“一纵”就是创造了浓郁的百年民族学校氛围。大门口赵朴初提写的“清华小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见证了这所百年老校的过去与现在;校园内两棵雪松四季常青,伴随着同学们“色俩目”的穆斯林问候声,欢迎您走进这所绿色民族苑,在校园紫藤树下赏析少数民族文化,品味少数民族艺术。另外,学校将民族常识、各民族的基本状况、民情风俗的直观图文,张贴、呈现在学校楼道的固定展示墙面上,使学生触手能及、常见乐看。如此氛围的营造,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一种民族特色教育氛围。

“一横”就是走出校门,外派教师赴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学校分期分批派教师赴扬州、北京、上海、杭州、厦门等地挂职学习,深入了解教育发达地区的最权威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转变观念,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教师们见多识广了,底气越来越足了,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了,教学质量也越来越高了。还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先后到香港、海南、大连、桂林、河南、青海、西藏、台湾等地进行考察,践行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情怀。通过活动,开阔了民族教育视野,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校本研究能力,更进一步突出民族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民族特色。

“一基地”就是以展示“三个离不开”(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民族、汉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为主要目标的民族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通过访问兰大、民大等院校,让学生和大学教授、大学生、留学生进行“手拉手”活动,以达到“招生引师”的目的;还通过和秦王川龙西、榆中朱家沟、临夏和平等民族小学进行手拉手“送教”活动,加强与兄弟学校的横向联系。学校还和东乡贫困学校进行“手拉手”送教活动,真正起到民族学校“基地”的作用。

二、以民族文化为支点,构建“一课”、“一研”、“一亮点”的民族教育特色体系

“一课”就是以56个民族为基本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开发了适合清华小学学生阅读的民族教育校本课程———《穆斯林文苑》。以不同民族为单位的流程进行开发。鉴于本校少数民族中回族、东乡族所占比例较大这一实情,现阶段清华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伊斯兰教篇”。课程分年段制定教学要求:低年级以了解为主,中年段重在认识,高年级要熟知、熟悉。并采用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顺序开展民族知识学习和常识的掌握。

“一研”指的是注重学校特色与课题研究的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清华小学加盟了国家级课题《新学校新经典》以及《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子课题的实验。由于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学校特色创建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积极争取资金,在每个教室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率先采用无纸化办公,使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研究操作符合规范,再加上专家的指导、理论上的支撑,使课题研究工作具有可操作性和校本性。同样,学校的各项课题研究也因为有了特色创建作为载体与依托,实施起来也更扎实,更有实效了。

“一亮点”就是清华小学开设的国学教育校本课程。清华开设富有文化意蕴的《国学》特色教育,具有承清华之先风,启文化之重构的特殊意义。凡是学校大型的集会,都要求教师、学生齐颂《少年中国说》之精彩片段和《礼运大同篇》全篇,让经典精髓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指挥师生的行为。

三、以民族特色为支点,形成“一发扬”、“二整合”的校园文化理念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清华小学以民族教育为特色规划学校的发展,重塑学校校训等主体文化,形成了自已独有的民族教育主体校园文化体系:一是发扬“诚实、勤奋、团结、文明”的清华精神;二是整合以“雅”为主的校园中心文化。建设高雅的学校,追求学校有学府的博大;兴科研之风,民主之气;求道理之真,人性之善,创造之美;成就儒雅的教师,要求教师有学者的风范,智者的明察,仁者的宽阔,勇者的意志,知识文化博雅,胸襟气度宽雅,言行举止文雅,“雅育”要求男教师“儒雅”,女教师“优雅”,真正做到“立人立己,达人达己”;培养文雅的学生,要求学生行为规范“正”;行事态度“勤”;有学子的勤勉,日有所长,月有所进,情有所爱,慧有所托,志有所远,体有所健,行有所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校还通过师生硬笔书法的辅导、比赛,使全体师生散发出由外而内的“雅致”。

摘要:<正>笔者所在的清华小学是兰州市成立最早的一所“民族小学”。近年来,学校结合实际,构建了以民族精神为灵魂、民族文化校本课程为主体、民族特色活动为龙头的学校特色建设体系,打造民族教育品牌。一、以校园文化为支点,构建“一纵”、“一横”、“一基地”的民族教育框架“一纵”就是创造了浓郁的百年民族学校氛围。大门口赵朴初提写的“清华小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见证了这所百年老校的过去与现在;校园内两棵雪松四季常青,伴随着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 篇10

1 国外“三语习得”研究的成果

在二语研究初期, 很多学者把非母语的学习都称为二语习得, 不管语言学习者学几种非母语语言。后来发现学习第三种语言以上的学习与学习第二语言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有的学者把学习三种或三种语言以上的语言学习称为三语习得。而更多的学者将三语或三语种语言以上的学习称为多语习得。

由于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及多元化的语言政策的制定, 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对其少数民族语的地位给予承认和重视, 三语习得的研究在国外, 尤其在欧洲取得了很大成就。学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层面对三语者的母语、第二语言、第三语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层面开展入手。

1.1 基于心理语言学的三语迁移研究

基于心理语言学的三语迁移研究考察的主要内容是三语学习中的语码转换和词汇。此外, 除了研究三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影响因素外, 还探讨了语言形式本身的迁移及语言迁移的来源。如Williams 和 Hammarberg (1998) 考察了以母语为英语, 二语为德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的瑞典语多语学习者为被试, 考察其两年产出的非调整型语码转换, 显示被试为不同语言分配不同的角色, 母语在语用目的的语码转化中更普遍, 而二语在非语用目的的语码转换中更普遍 (俞理明, 2012) 。Hammarberg (2001) 通过母语与二语对目标语的作用和来源的研究发现, 母语在三语发展初期, 会作为主要的工具性语言, 在交流中完成语用功能, 二语词汇却是三语整个词汇构建的来源, 使用时出现母语和二语交互作用的现象。Cenoz (2003) 对母语是西班牙语, 二语为巴斯克语, 三语为英语的被试进行研究发现, 由于其母语西班牙语与目标语英语语言类型距离的原因, 母语在目标语词汇迁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巴斯克语由于是课堂交流语言更多的是起到对三语交流的补偿作用。

1.2 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三语迁移研究

俞理明 (2012) 对近20年国外多语及迁移的分析研究认为:基于生成语法理论的多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句法层面与语义层面, 探讨哪些语言知识会迁移, 多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的来源, 普遍语法是否可及, 参数值能否得到重建, 功能语类是否得以体现, 以及近年来开始讨论的第三语言句法系统的损伤问题。

Vinnitskaya 等人 (2003, 2004) 对母语为卡萨克语, 第二语言为俄语, 第三语言为英语的儿童和成人为被试, 考察他们限定性关系从句的习得情况。结果发现, 在限定性关系从句上英语三语习得者的表现与母语为俄语 (中心语在前) 的英语 (中心语在前) 习得者相似, 二语中的标记词短语特征迁移到了三语;儿童三语习得者的目标语处于发展之中, 与一语习得较为相似, 而成人三语学习者能够将二语句法特征匹配到三语中, 从而能较快习得三语中相应的句法。其他很多学者还从介词、主谓一致、特殊句型、性和数等层面对三语习得者进行了考察。

1.3 多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的影响因素

在三语学习中语言迁移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和二语习得相比, 影响三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的因素会更多。

1.3.1 语言类型距离

许多学者认为多语习得者会从他认为与正在习得的语言距离最近的语言中借用更多的语言知识促进目标语的习得。当语言类型距离和二语地位或近现率同时发生作用时, 语言类型距离的影响会更大。

1.3.2 二语和三语水平

由于三语习得涉及两种非母语的语言, 习得者的L2和L3的水平都会对三语习得中的语言迁移产生作用, 同时也会对L1的迁移或L2迁移产生作用, 这使L3习得中语言水平因素研究更为复杂。

1.3.3 二语和三语地位

另一个影响三语习得中语言迁移的重要因素是第二语言的地位。许多学者通过对三语词汇习得的研究, 认为三语习得者尤其在最初阶段使用三语时, 倾向于迁移母语以外的外语知识, 他们经常在L3产出 (尤其是词汇) 中无意识地使用部分L2成分, 而且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2 我国少数民族三语习得的特点

国外的三语习得从不同的视角、层面进行研究, 值得我们借鉴。而我国的少数民族语言大体上可分为汉藏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等5个语系。民族学生三语学习要经历其母语民族语——汉语——英语的习得过程。其中可能存在母语与二语语系类型的差异;母语与三语英语的语系类型的差异, 以及母语与二语语系的差异。这些差异只有通过对每一种语言的词法句法的深入研究才会了解具体的差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才能真正了解少数民族英语学习的难点和优势所在。

我国有56种民族, 其中云南就有25种少数民族。他们都使用着自己的语言和方言。云南少数民族语言大致分属汉藏和南亚两大语系的四个语族, 十一个语支。

李强 (2008) 研究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 发现其语言传达模式为:主语——宾语——谓语;介词一般在宾语之后;量词很丰富;有很多方言, 各方言中有40%的同源词, 而且多数方言的否定词出现在单音节中心词前或双音节中心词之间。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 其语序特点一是宾语前置于谓语之前。英语属印欧语系, 和前两者存在语言类型上的巨大差异, 这可能是影响少数民族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

3 我国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特点

国外三语研究从句法、心理、语言类型的迁移到一语和二语地位等多视角, 多层次的研究, 给我国的多语教育提供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践意义。但可以看出他们被试的母语二语和三语语言类型都比较接近, 大多是西欧语言。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有80多种, 大体分属5个语系, 不同语族。语言跨度比欧洲大, 三语教育也更复杂, 因此, 必须在借鉴国外三语习得研究成果基础上, 探寻一条适合我国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路子。

摘要:国外尤其是欧洲对三语 (或多语) 习得的研究成果和方法, 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复杂性, 提出我国的少数民族英语教育要在借鉴国外三语习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地探索一条适合自己少数民族英语教学的路子。

关键词:三语习得,少数民族英语教学,语法理论

参考文献

[1]Cenoz J, Hufeisen B, Jessner.U.The Multilingual Lexicon[M].Netherlands:Dordrecht, 2003.

[2]Williams S, Hammarberg B.L1 and L2 influence in L3 production:Implications for a polygot speaking model[J].Applied Linguistics, 1998.

[3]李强.母语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英语习得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8.

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研究综述 篇11

关键词:少数民族;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91-02

总体来说,目前为止,我国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研究的文献并不多,其研究成果多以论文形式散见于各种学术期刊。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大块:

一、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现状研究

目前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现状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是田野调查法,此类研究多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已有的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环境研究

云南省社科基金课题《云南省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研究课题》的项目论文《云南省农村四种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调查与对策研究》(傅金芝)一文从少数民族家庭结构状况、少数民族父母文化水平和职业类型、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入、少数民族家庭文化精神氛围四个方面对哈尼族、傣族、纳西族、拉祜族四个民族家庭作了调查,认为:少数民族家庭结构稳定,有利于儿童健康个性特征形成,但过多的子女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不利于优育优教;少数民族家庭父母文化水平偏低,职业类型单一(以农业为主),十分不利于家庭教育;与城市和较富裕的农村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入明显偏低,不利于丰富儿童见识、拓宽儿童知识面;少数民族精神文化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孩子在家庭中能接受到许多传统文化,但孩子所拥有书刊比率较低,有待改善。

李桐、盛永红的《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受教育水平现状及对策——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负担率的抽样调查分析报告》一文,重点调查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受教育水平现状,该报告指出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受教育水平现状存在的问题:一、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子女辍学现象依然严重;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明显偏低;三、少数民族应享有的教育优惠政策未能完全落到实处;四、免费义务教育政策基本落实,但非义务阶段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过高;五、农村家庭中家长文化程度偏低。

这些基于实地田野调查的研究,为我们了解少数民族家庭环境状况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并提供了一些少数民族家庭状况研究的基本参考范式。

2.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观念研究

家庭教育观念主要指家长对开展家庭教育的认识,包括对家庭教育目的、任务的认识,对子女学业和职业的期望。

《云南省农村四种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调查与对策研究》(傅金芝)一文认为:目前四种少数民族家长的教育观念大多数是适应社会发展形势的,他们初步认识到养育儿女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但也有不少家长还存在养儿防老的观念,甚至不清楚养育孩子究竟为什么,对家庭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的认识不够。

3.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内容研究

王德清教授在《论苗族家庭教育的内容———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干塘寨个案研究》中总结了苗族家庭教育内容:一、生产、生活、自然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教育,认为家庭教育的首要内容是生产、生活、自然知识和技能,主要是通过实践、观察、口传心记等方式获得;二、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苗族家庭教育中的伦理道德内容主要集中为孝、勤、和、善,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榜样模仿对家庭成员起着教育的作用。三、习俗方面的教育;四、民族历史方面的教育,追溯民族的历史,探寻民族的由来,是每个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的需要,因而民族历史的家族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五、传统审美方面的教育。

李泽然、车金明的《哈尼族传统教育的内容、形式及特点》也涉及哈尼族家庭教育的内容,由于传统的哈尼族教育中没有学校教育,因而传统教育的内容很大一部分就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一、以农耕知识为主的生产知识教育;二、以实用技术为主的手工艺知识的传授;三、草医草药知识的传授;四、狩猎知识的传授;五、传统宗教知识的传承;六、伦理、道德知识的传承。

此外,还有唐棋《苗族家庭教育研究—贵州松挑苗族自治县干塘寨个案分析》,李伟峰《少数民族家族教育浅析》,谭忠秀《布依族社会变迁与家庭教育研究——贵州独山县中安村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等文章也涉及少数民族家庭教育内容,归结起来少数民族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①生产劳动教育。对我国各族群而言,创造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是首要任务,这对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相对滞后的少数民族尤其重要。

②伦理道德教育。道德是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法律以外的唯一标准,为了族群伦理秩序得以延续,伦理道德教育就成了家庭教育中一个重要内容。

③宗教信仰教育。宗教信仰在我国民族地区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各种宗教的禁忌、礼仪、教义等渗透进民族文化中,这种渗透意味着一种无形的教育,这种无形的教育对道德教育中的行为规范、习惯养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④民族历史教育。追溯民族的历史,探寻民族的由来,是每个民族的文化和心理的需要,是各民族内部认同感、凝聚力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⑤民族传统教育。在与汉民族的交流互动过程中,为了传承本民族文化,各少数民族在家教中非常重视民族传统的相关教育。

二、家庭教育与文化传承研究

家庭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民族家庭教育发生了在内容、方式、教育主体观念等方面的转变,各民族文化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外来文化渗透的考验。我国学校教育主要强调主流思想,家庭教育实际上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年幼者通过家庭教育,掌握了本民族的文化。特别是对于没有学校教育或学校教育不发达的民族来说,家庭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唐棋《苗族家庭教育研究—贵州松挑苗族自治县干塘寨个案分析》认为:虽然苗寨的家庭教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其中的生产、生活经验、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仍是目前苗寨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文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实践上讲,苗寨苗族的家庭教育仍具有传承苗族文化的功能。

三、其他研究

除了以上研究,有关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研究还有桑国元《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及其对女童发展的影响》,张心亮、邱仁富《少数民族地区未成年人家庭道德教育思考》,杨政治《民族地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我见》,龙延平、龙叶先《三个教育阶段对民族家庭教育投资回报的量的分析研究——以民族地区抽样研究与个案追踪为例》,龙叶先、龙延平《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学校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以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学校教育的教育经济收益为个案》等。

桑国元《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及其对女童发展的影响》充分肯定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中的优良传统,认为少数民族优良的家庭教育包括:品行教育、生产劳动技能的教育、审美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即赞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在同一个社会中并存)。桑国元认为有三个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女童发展:一是家庭的经济条件;二是家长的文化程度;三是家庭规模。他的文章呼吁人们“关注少数民族女童发展,革新家庭教育”。

杨政治《民族地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我见》指出了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的问题所在:一、缺乏共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不统一;二、缺乏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宽严尺度不统一;三、缺少方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步调不统一。并提出了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策略:一、适时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的认识;二、经常进行家庭访问,帮助家长解决教育疑难问题;三、建立家长委員会,制订家庭教育常规。

龙延平、龙叶先《三个教育阶段对民族家庭教育投资回报的量的分析研究——以民族地区抽样研究与个案追踪为例》和《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学校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分析——以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学校教育的教育经济收益为个案》两篇文章都是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投资回报的研究。此外,还涉及家庭教育变迁、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的对策研究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少数家庭教育研究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索或深入的问题:目前的研究涉及家庭教育现状、变迁、对策以及其他如投资回报等方面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多局限于现状的描述,提出的对策建议也与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对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研究的理论和意义以及家庭教育研究模式的建构的研究极少涉及。

参考文献:

[1]哈经雄、腾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3).

[3]范中杰.家庭教育方法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J]. 湖北社会科学,2008(1).

[4]傅金芝. 《云南省农村四种少数民族家庭教育调查与对策研究》online.,云南省社科基金课题《云南省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研究课题》.2008.1.1,2009.12.14,http://blog.163.com/ghm196951@126/blog/static/2665720020080163512560

[5]王德清.《论苗族家庭教育的内容———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干塘寨个案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6]李泽然、车金明.《哈尼族传统教育的内容、形式及特点》[J],民族教育研究.2001.

[7]李伟峰.《少数民族家族教育浅析》[J],民俗研究.2008.(1)

[8]桑国元.《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及其对女童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6).

[9]龙延平、龙叶先《三个教育阶段对民族家庭教育投资回报的量的分析研究——以民族地区抽样研究与个案追踪为例》[J],文史博览·理论.2005.(6).

少数民族英语教育 篇12

关键词: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启示

加拿大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国家,在最初的50个土著印第安部落的基础上,欧、亚、非、美洲的移民源源不断地涌入。到目前为止,加拿大上分布着100多个种族和民族的族裔,是当今世界上种族和民族成分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经验。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历史上多次的民族迁徙和朝代更迭等原因,各民族的发展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针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应更新民族教育观念,实施少数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教育,从而使不同文化和而不同并且共同发展。

一、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

加拿大民族成分较多,多元文化主义是加拿大人的骄傲,多元文化主义即多种多样出身和族裔的人民都能平等地参与加拿大社会生活,同时自由地保持和发扬他们自己的文化。自1971年10月8日时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宣布联邦政府实行多元文化主义政策以来,多元文化教育就成为加拿大社会、家庭和学校的义务和责任。

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立足于现实问题,使得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潮流不断发展:由运动转向理念继而形成制度化的教育,由西方发展到欧洲大陆继而在不断融合中形成全球化教育的潮流。它的精髓之处在于克服了人类面临的文化狭隘、民族狭隘、区域与制度狭隘等困境,调整和缓和了民族矛盾。在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实施以前,文化纷争和社会冲突总是与种族矛盾相随,针对加拿大民族矛盾的复杂化和尖锐化,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强调对所有民族都应公平对待,不主张为部分特殊民族制定特殊文化政策,不主张实行以一种或两种文化为主体的官方文化,不主张一部分民族优于其他民族。而且,明显地对弱小民族在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帮助和扶持。根据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在加拿大任何种族都有权保留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对少数民族的文化、语言、传统采取宽容、尊重的态度。多元文化主义反映了加拿大社会不同文化和不同种族的情况,加拿大所有社会成员有自由保护和享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样,就调整了加拿大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利益,从根本上缓解了民族矛盾和冲突。

二、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分析总结加拿大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经验,回顾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如何确立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多元文化教育的接轨点,是关系到我国民族教育未来发展的大事。尽管各国少数民族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少数民族教育上面临的许多困难和问题是相同的。既然二者有相通之处,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就应从中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经验。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有以下几点启示:

1. 少数民族教育如何保持民族性

长期以来,民族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一个部分,忽视了其民族性;教学上,作为民族教育最有特色的民族教学论尚属空白,科学的双语教学理论没有形成,各地的双语教学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课程设置上,忽视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只有确立多元文化理念才能真正体现我国社会的多元文化性和民族性,才能使教育的发展既有国家的一体化又有民族的多元化,通过对汉族与少数民族同样的多元文化教育,整合国家层次的多元文化教育体系。

2. 少数民族教育如何实现本土化

世界各国在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做法不尽一致,这主要是“本土化”的结果。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源远流长,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我国,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化有双层的涵义:一是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的生根、成长;二是多元文化教育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中的“安家落户”。具体在课程改革方面,我们不仅要重视对显性课程的改革,更要注意潜在课程的重要性,基础教育的课程可在原有课程中合理加入本地区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职业学校、中专、师范学校及专科院校等高等教育的课程可开设有关民族文化的专门课程,潜课程方面应在学校的非正式课程中反映民族的多样化。

3. 少数民族教育如何更新教育资源

在民族教育中,重视学生民族依附的初级需要,以巩固民族区域自治与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正视由于接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哺育所形成的学习形态上的差异,针对这种差异因材施教;承认复杂性,在错综复杂的民族文化现象中,探索有益于民族文化进步与发展的教育模式。具体做到:

(1)更新学校的课程

课程具有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功能,以及吸收、融合各国先进文化的功能,通过融入学校整体课程发展学生认知、技能、情意等方面的能力与态度。例如在文学课程、语言课程、历史和社会科学课程方面,可通过改革内容安排、改进教学方法等反映多元文化。相应地在汉族学校的历史课中可增加少数民族历史习俗、文化传统的内容。

(2)修订立法与教育计划

中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开展,政府应给予行政立法等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鼓励社区和家庭参与多元文化教育发展。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仅靠政府和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各民族地方政府在立法时应将多元文化教育规定为政府、学校、社区和家长的共同职责,使教育资料的提供和有效使用由政府、学校、社区和家庭共同进行。

(3)改革教育体制

在确立民族教育体制时,一方面我们应当采取多元文化主义的观点。民族教育体制既要鼓励少数民族认识主流文化,接受现代社会所需的普遍性文化,又要帮助各民族继承和弘扬自己的文化。另一方面,教育不仅是文化传承的工具,它也是文化的重要部分,民族教育各方面必然会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在确立民族教育体制时,我们必须考虑民族文化因素的制约,克服文化中心主义、同化主义的倾向,当然也必须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倾向。

4.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展望

多元文化教育的全球化及其在民族国家教育中的作用表明,少数民族教育不能独立于国家主体民族之外,而应是国家教育中多元一体的存在形式,同样,国家多元一体教育已不再是某一主权国家内的事,而是世界多元一体教育的不同存在形式。为此,我们要在多元文化教育的交流、对话中,使我国民族教育与国际民族教育接轨。从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践模式来看,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应为多元一体的教育模式。在借鉴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优秀成果中,应扩大我国民族教育的内涵,民族教育已不再是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而是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共同构成的国家多元一体教育。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介绍、试点实验、创造特色等几个阶段的努力,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成为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一种典范。

参考文献

[1]郝时远.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M].四川: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

[2]刘丽红.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教育[C].中国民族教育, 1997, (6) .

[3]李永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新理念[J].江西教育科研, 2001, (8) .

[4]刘少林.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教育本质论[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3) .

上一篇:诉辩交易制度下一篇:注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