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

2024-12-10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通用8篇)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 篇1

一、制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1. 陈旧的教材观、教学观

教材是传承知识的载体。每本教材的诞生都凝聚了无数学者的心智,且数易其稿,力争展现社会发展的缩影,符合教书育人的宗旨,令学生们学之于心而践之于行。现有的信息技术教材远远滞后于其发展的实际,虽然就在笔者9年的执教历程中先后更换了5套教材,但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相比,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显得相当迟缓,致使信息技术课程无法突显其特有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部分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教材配套光盘的教学设计理念落后,无法给主动探究学习提供资源支持;重技术轻人文,忽视对学生人文精神与信息责任的培养,是教材的一大缺憾;新课标要求教材展现信息技术发展、创新与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养成负责任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但现行教材中诸如“计算机安全与网络道德”、“计算机道德规范与安全”、“计算机病毒与安全”等人文专题内容很少,也没有将人文背景与信息伦理渗透到技术章节内容中去。这当然无法承载信息技术教育全面的信息素养内涵。媒体心理学警告我们,青少年好奇心强,没有选择良好信息、拒绝劣质信息的能力,正处于心理与人格定型前的关键时期,信息评价与辨别能力的培养目标不可忽视。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时代的生存能力,全面发展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学本质和目的是培养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快速获取、综合分析、组织加工并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自主学习的基础。但现行的教学目标重理论讲解和工具操作轻实践应用,涉及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学生实际问题的内容不多。教师教学方法简单,模式单一,压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玩计算机,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2. 缺乏资金投入,资源利用率低下

缺乏资金投入是信息技术教育设施最薄弱环节,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足够的硬件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大多数比较落后,纵使办学单位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无钱投入,有些也只是为了响应号召和应付上级的检查验收而象征性地购置设施,大部分地区很难达到人手一台。计算机数量少、配置低、网络速度慢,无法开展探究性学习,这样,信息技术教育缺乏必备的物质载体,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开展和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就只是一句空话。教育资源不能共享,有限的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学校在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上限制了学生对设备的充分利用,学校也没意识到对全体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并且由于网络消极因素的存在,教师家长甚至都有这样的一种说法:孩子的信息技术课上不上根本无所谓,甚至学得越差反而对其它学科的学业成绩的提高越有利。

3. 师资短缺,学生水平低下且参差不齐

信息技术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IT人才,他们的素质水平不仅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紧缺,大多数是兼职,缺乏对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的了解,难以发挥其引导作用。大多还是从其他专业或学校管理人员中转过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另外,信息技术教育不单是专业教师的事,而须全体教师共同参与,把信息技术同自己的本学科相结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才是根本。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基础工具的操作应用知识甚少,有的教师甚至对计算机有排斥感和畏惧感。因而多数教师还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上。由于受到区域经济、教育的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学总会面临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近80%的学生属于零起点,真正具有较高操作能力与理论水平的少之又少,虽然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但毋庸置疑,过大差异的存在必将给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二、改进措施及办法

1. 设计符合信息技术教育学科特点和实际需要的新教材

信息技术教材设计者不能将教材定位于技术知识课堂灌输与技术训练的工具,而要求将信息技术定位为服务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工具,定位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选取有利于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的教材内容。从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和城乡差异的角度来选择内容;从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过程与方法的角度选取内容。设计多学科综合的、难易不同的探究式主题研究活动。教材设计应考虑多个不同主题的多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供不同知识水平、爱好和特长的学生进行个性化选择。同时要提供各种资源以创设学生为中心的研究性、协作性、主动性学习环境,创设“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条件,从实际问题的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与交流信息、创造与评价信息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在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操作应用、交流讨论、巩固提高和总结这样一系列的环节,实现信息在不同个体间的传递与交流,既使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也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索、开拓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努力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尽可能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一些现实问题。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终身受益,价值永恒。

2. 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建设

信息技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物质保证。边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边疆地区的专项经济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必须调动政府部门、教育部门、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力量,从本地实际出发,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保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所需经费。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实现各个学科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革新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等方面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改变以往不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认为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资源对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实际地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整体和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将教学理论、方法、技能与教学媒体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保持协调一致,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以产生聚集效应。使信息技术真正转化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配备并定期更换教育教学资源,使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可操作性更强。

3.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

大力开展对在职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培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信息技术课程教师的配备标准,在教学工作量计算、职务聘任和工资待遇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信息技术领域发展迅速、更新很快,新知识、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作为学校要注意定期不定期对专业教师送出去培训,才能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的步伐。加强信息技术教育的科学研究,积极探索计算机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问题。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分层教学,解决学生个别差异的现实问题。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与此相关的是掌握学习的目标,每进行一个教学内容,均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目标。通过小组教学、个别辅导、同伴帮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最终达到共同进步与提高。根据学生不同的认识层次,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层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相适应。这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与能力。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能更好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性和统一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 篇2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民族精神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这种特性在边疆地区尤为明显。全国各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在保持各民族文化形态丰富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形成了水乳交融的文化整体,构成了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正是共存于中国历史和现实之中的“中国”,把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华民族”之中,奠定了国家认同意识凝聚的基础。因此,运用中华民族认同来型塑边疆民族团结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中华民族认同的历史内涵及实践诉求

近代以前,传统的中国民众基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民族概念的出现是与近代国家的创制同步的,并被民族主义和国家所建构。提起“民族”,人们首先會想起斯大林建立在“四个共同”(共同的语言、经济基础、地域、文化意识)基础上的民族定义。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词的涵义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受到日本文汉字“民族”一词的影响而普遍运用的。目前,就一种学术话语而言,仍未有对“民族”一词形成一种统一的﹑明确的共识。同样地,关于“中华民族”的概念,也没有统一且明确的内涵,如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是“用来指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口”,也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是古今各民族的总称”,而《辞海》中给出的解释是:中华民族是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称。

二﹑边疆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本质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56个民族绝非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相加,而是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且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基于中华民族认同的团结稳定大于一切。民族团结既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边疆稳定发展的前提,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基础原则,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各民族所共同追求的目标。由于学者们研究视角的差异,对“民族团结”的含义至今仍未达成一种较为统一的共识。有学者认为“民族团结就是各民族人民基于共同的利益,建立起来的友好的平等互助关系”。也有学者认为“民族团结是民族间各民族内部结成的平等互助﹑友好合作的关系”。这两种内涵界定虽论述方式不同,但都认为民族团结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民族间的团结,后者则强调民族内部的团结。诚然,民族团结就应该是指民族之间没有任何杂质﹑真诚的团结,不仅包括各民族间的团结,也包括民族内部的团结。

三﹑中华民族认同对边疆民族团结教育的价值支撑及实践导向

“中华民族”概念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族际观念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意义深远。它告别了“夷夏之变”的陈腐观念,反映了中国各民族平等相处﹑团结一致的追求。从“自在”到“自觉”的中华民族认同论,不仅包涵着传统民族在新的条件下得以延续的意义,出蕴涵着某种现代性的政治转换之义。

首先,以中华民族认同来消除族际差异感。在中华民族的大旗帜下,生活于中国大地上的所有族群都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可淡化民族的观念,不过分强调民族的异同。在传授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中,如果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概念,我们对这个民族就会有深刻的感情,不会在过分的强调你的民族和我的民族有什么差异,不会在因为生活方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文化成果不同而产生隔阂和歧视,当我们都深深的认为自己属于“中华民族”时,这些差异就不再产生隔阂与歧视的导火索,而是灿烂的中华民族中绚丽瑰宝。

其次,凝练中华民族精神特质来熏陶族际个体。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核心。。在边疆民族团结教育中,我们用“中华民族”精神感染熏陶每个受教育者,使每个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的亲情观。

最后,通过中华民族认同来提升民族团结教育的力量。当“中华民族”一词变成我国各民族的一种共同认知并为之献身色时候,就绽放出无法估量的能量。用“中华民族”认同强化族际间的国家认同,这需要在民族团结教育实践中积极地创新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与时俱进地改变民族团结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尽一切努力和建设性地尝试来破除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当下和未来树立起各民族之间共同命运、前途、利益的感知与体验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梁]萧子显:《南齐书》,第934页,中华书局,1972年版。

[2]梁启超:《饮冰室合集》,《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

[3]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上民族之观察》,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3月

[4]金炳镐.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304

[5]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1

[6]梁钊韬.中国民族学概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324—325

作者简介:罗丽(1991--),女,陕西延安人,新疆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实践。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医学教育,教学现状

随着中职医学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而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师资、教学资源滞后, 使中职医学教育培养的人才的质量普遍下降, 这与目前医院及医疗卫生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通过对8个省、州、县级医院及4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卫生学校实习生情况的走访调查, 发现了诸多问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摆在中职医学教育面前的头等大事, 也是中职医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职卫生学校的教学现状

1.1 招生规模过大, 班级人数过多, 师资严重不足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各中职学校都是按自己教室、学生宿舍的最大容纳量来招收学生的, 更有甚者通过租赁其他单位的房屋作为学生宿舍或教室来满足招生扩大的需要, 办起了第二校区或分校。受师资限制, 学校不得不增加每个班级的学生数量以减少班级数, 致使每个班的学生人数达到60余人甚至70人, 即使这样, 某些专业特别是护理专业的班级数仍然超过了学校目前师资能够承受的正常范围。如我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共5 234人 (其中中专生4 618人, 专科生联办616人) , 能承担课程并独立上课的教师共138人, 师生比为1:38, 远远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1:18。因此, 教师不得不超负荷上课, 每周课时数达23节甚至28节, 平均每天4~6个课时, 在这样大的课时负荷下, 教师只能是穷于应付、疲惫不堪, 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根本达不到要求。

1.2 学生的上课需求远远超出中职卫生学校现有实验室软、硬件的承受范围

实验、实践技能教学是中职学校的教学特色之一,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医学基础课、专业课的理论教学课时数与实验课的比例是1:1。过多的班级数及班级学生数给实践技能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很多实验、实践技能课只能勉强开展, 有的甚至减少开出数量, 学生的动手时间不能保证, 实验、实践技能训练的效果就不能保证。我校实验室面积4 674.90 m2, 生均仅0.90 m2;教学科研仪器齐备总值983.80万元, 生均1 879元, 距国家要求的生均4 000元尚有较大差距;医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292.36万元, 生均558.60元;作为我校主干专业的护理学专业, 共计学生3 285人, 护理实验实训场地面积仅为1 541 m2, 生均0.47 m2, 这严重制约了护理专业实训技能的开设数量与质量。

1.3 学校行政化管理现象严重, 分配未向一线教学人员倾斜, 教师教学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中职卫生学校为县处级单位, 学校领导由政府任命, 享受县处级待遇, 行政科室由学校设置, 人员享受科级待遇。由于中职卫生学校生源充足, 办学有一定收入, 但在办学资金的分配上存在向行政人员倾斜的情况, 行政人员在相对轻松的工作压力下的收入超过工作压力较大的教师的收入。管理机构臃肿, 部分行政人员存在上班迟到、早退, 上班时间玩游戏、炒股票、服务态度冷漠等情况, 致使教师对行政人员的收入与工作产生较大意见, 继而产生消极对抗情绪, 在教学中“出工不出力”、“得过且过”, 对教学缺乏激情, 对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产生抵触情绪, 教学仍然采用“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方式, 对课堂上学生的违纪情况视而不见, 放任自流。

1.4 生源质量下降, 学生就业与学习成绩不能有效结合, 学生学习无压力、无动力

2008年、2009年笔者通过对我校新生的调查发现, 自愿到中职卫生学校就读的学生比例仅占28%左右;45%左右的学生, 只是随大流而来找个读书的地方;27%左右的学生不想读书, 只是迫于家庭压力才到中职卫生学校读书。由于中职卫生学校招生的放开, 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 而且总体素质在逐年下降, 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将来根本没有规划, 学习无动力。虽然中职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成绩不合格者可留级、退学, 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多少科不及格可留级或退学, 而且由于留级会挤占下学年的招生名额, 各学校在执行升、留级制度时, 均不会严格执行, 绝大部分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仍然能顺利升级、参加实习。尽管各校在毕业时会对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扣发毕业证, 但在就业压力及错综复杂的关系下, 大部分成绩不合格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内参加学校的补考后仍然能拿到毕业证。学校的就业推荐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评定成绩不能有效结合, 特别是对较好单位, 学校根本没有主动权。由于学生没有升学、留级、退学的压力,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毫无动力可言, 上课迟到、无精打采、睡觉、看小说等情况经常出现, 对教师的劝导、批评根本不当回事, 久而久之, 任课教师也视而不见, 听之任之。虽然有部分学生想好好学习, 可是看到那些不好好学习的学生仍然能升级、毕业, 他们也甘为下流。不良的学习风气对学校的整体校风必将产生不良影响。

1.5 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制度不健全

各中职卫生学校虽然都制订了相应的教师考核制度, 但就其具体实施办法来说都是在对教师的工作量化, 难以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进行真正的考核。目前各学校对教师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考核, 主要依靠学生教学意见反馈、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定, 几乎所有的中职学校均未采取教学与考核分离, 所以以学生考试成绩评定都师教学质量有相当水分。虽然学校对所有开设课程分为考查科、考试科, 但课时劳务收入并没有区别, 同酬不同工,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考试科课程任课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不利影响。

1.6 任课教师缺乏对专业课程的了解

职业教育要求“以职业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 也就是说,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均要围绕学生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来进行。在校期间, 教师要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今后从事职业所需的最基本的技能操作和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尊重职业、尊重岗位的敬业精神, 学会与人沟通的方法, 学会寻找释放心理压力的正常渠道。但中职卫校的大部分教师对学生以后从事的具体职业缺乏了解, 特别是普通学科及基础学科的教师, 对学生以后从事职业的特点、所需的知识结构缺乏认识, 对学生的要求大多是站在学科的角度, 这样就造成理论教学枯燥乏味, 学生难以对学习产生积极态度。

2 对策

(1) 政府加大投入, 努力改善中职医学教育学校的硬件及软件设施。中职医学教育学校的办学规模是政府规定的, 其教师编制、办学经费都是根据办学规模来制订及拨付的。随着中职医学教育的发展, 学校的在校生均远远超过政府原来制订的办学规模, 可是教师编制没改变、办学经费没增加, 致使各学校的师资、教学设施、实验设施严重不足。在此情况下, 政府应根据日益增加的学生数, 逐渐增加办学经费的投入, 增加教师编制, 以解决学校“僧多粥少”、“生多师少”的问题。

(2) 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条件、师资状况制订招生规模, 切忌盲目扩大招生规模。经过多年的扩招, 各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规模迅速扩大, 但是学生质量却在不断下降, 造成了中职学生“高就业、低质量”的现状。另外, 中职卫生学校学生的就业主要以本地为主, 现就业空间逐渐缩小, 学校要想保持可持续发展, 应该压缩招生规模, 让招生数与学校的硬件、师资相适应, 强化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 把学生的就业推向全省、全国的高等级医院。

(3) 加强校内及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应多方面筹措资金, 对实验实训基地的基本建设及设施加大投入;开展积极而卓有成效的工作, 向国家申请实训基地建设基金, 创建国家级或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 促进实验实训的开展。

(4) 在教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 学校应与人事部门积极协调, 不断引进相关专业高校的优秀毕业生, 同时应与本地区较有实力的医院构建“教师资源库”, 充分利用医院的教师资源;针对学校教师理论强而实践弱的问题, 在聘请医院师资进行授课的同时, 把学校的年轻教师派往医院进修, 以充实他们的临床实践经验。

(5) 从根本上改革学校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借国家对事业单位工资改革的机会, 学校应精简行政管理机构及人员, 制订能激励一线教学人员努力工作的绩效分配方案, 让一线教学人员能把精力完全用在教学工作上。在此基础上, 学校只有加强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质量的管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不能改变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劳务分配制度, 提高教学质量将是空谈。

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全校性的综合工程, 仅靠学校一个部门的努力及制订各种奖罚制度是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的, 中职卫生学校要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 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制订真正的“以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机制, 只有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特别是一线教学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才会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仇党培.对教师管理中实施知识共享策略的探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35.

[2]杨忠亮.浅谈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与对策[J].广西教育, 2002 (27) :25.

[3]王秀芬.深化改革是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4) :25~27.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 篇4

关键词:高职教师;环境教育;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0-0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53-2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环境问题频发,环境教育也因此被日益重视。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基本手段,也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环境教育也迅速地发展起来,作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有必要全面地进行了解其教师的环境教育状况,为此我们对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进行了环境教育状况问卷调查,为进一步探讨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提供依据。

1 调查对象及样本说明

本次调查以我院不同系部,不同职称、不同教龄的教师为对象。共发放问卷90份,回收有效问卷86份,有效回收率95.6%。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2 问卷设计方法

问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主要了解教师性别、教龄、专业、职称、学历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教师开展环境教育的状况。问卷设计以选择题为主,主要包括教师对环境教育的基本认识、教师环境意识与环境教育能力评估等内容。

3 结果与分析

3.1 教师对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基本认识

问卷中有4项内容是对高职院校环境教育基本认识的题目。当问到如果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您是否支持时,90%的教师选择支持,10%的选择无所谓,没有人选择反对。在问到抓好环境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时,让人惊喜的是100%的教师认为有益,没有一个教师选择有害或无关,说明教师都很认同环境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及社会上最需要进行环保教育的群体时,教师们是各执己见,39%的人认为是地方一把手,34%的人认为是普通百姓,27%的人认为是地方领导。这也充分说明了我们国家环境教育的不到位,从地方一把手,到企业领导再到普通老百姓环保意识较弱、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不积极。

3.2 高职院校教师环境意识与环境教育能力评估

意识是一种思想和观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维和情感等因素;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也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因素,对待环境的态度决定了环保行为的实施情况。

①教师的环境素质能力

教师的环境素质能力包括了教师的环境意识及教师参与环境教育的意愿。首先从教师环境教育参与意愿来看,有67%的教师愿意参与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环境教育活动,13%的教师没想过,15%的教师认为环境教育与他们所教的课程关系不大,而与别的课程关系更为密切,5%的教师不愿意参与其中。表明大部分教师还是有比较强烈的意愿来参与环境教育。其次从教师的自我环境意识来判断,有69%的人认为自己的环境意识比较强,经常谈到,但具体的环保行动做得并不够,51%的人认为自己的环境意识很强,能够以身作则,没有人认为自己的环境意识不强。

②教师环境教育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要做好高职院校的环境教育,既与教师环境教育的组织形式有关,又与教师环境教学方法、手段有关,同时与教师有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学习或培训有关。在接受调查的教师中,93%的教师没有参加过或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培训,仅有7%的教师参加过系统的环境教育培训或学习。针对大学里环境教育所选取的最好形式,32%的人选择外出参观,实地调查,29%的人选择录像、视频教学,以现实生活中的鲜活的案例为素材,18%的教师认为要以课本为主,普及环境知识,21%的老师认为在普及环境知识的同时,要结合录像视频教学巩固基础知识,再辅以实地调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③学校对环境教育的支持力度

在高职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及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当问及学校领导是否支持环境教育时,88%的人选择了不知道,9%的教师选择应该支持,3%的教师选择不支持,并在选项后面注明原因( 环保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短期内看不到政绩)。当问到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对环境教育的看法时,60%的教师支持在教师的继续教育中将环境教育类的课程作为必修内容来学习,13%的教师表示没想过,23%的人表示基本赞成,不赞成的有4%。

4 结论

①大多数教师都具备良好的环境教育品质,对环境教育有正确的认识。

②学校对环境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学校领导对环境教育不够重视,缺乏对环境教育师资的系统培训。

③高职教师的环境意识、环境教育水平与教师的职称、学历、性别、教龄没有关联性。教师们的环境意识与环保行为也不一致。

5 对高职院校环境教育的看法与建议

5.1 发挥高校的整体教育功能,加强环境教育,起到“教育一代,影响几代”的效果

当今的环境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不仅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研究问题,也要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去探求其产生并逐渐恶化的人文根源;同时环境教育也是一门跨学科的以环境科学为基础,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交叉构成的综合性教育体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高职教师应该不分学科、不分专业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但是在环境教育的具体实施中,因各种原因,高职院校的环境教育并没有在校园很好的落实。因此学校应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部门,来协调并制定相关的环境教育计划、目标,把高职院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

5.2 对高职教师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培训,要求教师积极参加环保类社会公益活动,着重环境教育的实践环节

环境教育是终身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要“为人师表”,加强环境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环境素养,才能影响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师不但要“教书”,而且要“育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下,生态环境在日益恶化,环境问题频发,资源浪费严重,因此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高职院校也应义不容辞。随着教师的环境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环境素质也会跟着提高和加强。

5.3 加强环境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让环境教育成为学校的特色教育

高职院校应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开展环境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探讨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新特点,了解国际环境教育的新动态推广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编写高质量的实用的环境教育教材,特别是开发环境教育的校本教材,让高职院校的环境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5.4 加强高职环境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环境教育活动的参与者与组织者,教师的素质是学校环境教育的关键。第一,学校要引进环境专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充实师资队伍、提升整体环境教育水平;第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师资源,重点挑选若干名有发展意愿并有成长潜力的教师,引导其转向环境教育。

参 考 文 献

[1] 邹晓涓.高校教师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问题研究[J].浙江教育科学,2015(05):6-9。

[2] 朱亦仁,等.中学教师环境教育情况调查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Vol.25.No.2.Dec.2003.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 篇5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德宏州的两市三县 (芒市、梁河、陇川、盈江和瑞丽) 进行分层抽样。根据县市级、乡镇、农村进行抽样, 抽取高中3所, 初中20所 (包括县级中学10所, 乡镇中学10所) , 小学30所 (包括县市级小学10所, 乡镇小学10所, 农村小学10所) , 以这53所中小学共102位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见表1。

从表1对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可以看出, 此研究的问卷中学教师其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和96.5%, 小学教师的问卷其回收率和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5%和95.9%。

1.2.2 访谈法

深入芒市、梁河、陇川、盈江和瑞丽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者和中小学校长、中小学体育教师、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管理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 听取了他们对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方面的意见及建议, 并进行归纳和总结。

1.2.3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职后教育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 为该文的研究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持。

1.2.4 实地考察法

深入德宏州各中小学进行相关调研, 为此研究积累大量真实、可性的第一手资料。

1.2.5 数理统计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 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及分析。

1.2.6 逻辑分析法

以相关学科理论以及政府部门相关政策、法规和文件为依据, 结合访谈、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整理、归纳、演绎和推理。

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2 . 1 体育教师参与职后教育带有明显的功利性

通过调查发现, 德宏州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是为了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能力, 但也有部分的教师对职后教育认识不清, 把职后教育作为提高学历、评定职称、调动工作、增加工资、晋升的台阶, 这些在功利色彩驱动下的体育教师达到目的后, 在职后教育方面就停滞不前了, 这种在功利主义色彩驱使下的职后教育是很难把所学知识与技术、技能运用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的。

2 . 2 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不足

在德宏州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开展的过程中, 与之配套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缺乏成为了制约职后教育发展的难题。很多地区和学校,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存在只有政策, 没有组织保障等问题。所以, 只有加大对职后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 德宏州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2 . 3 职后教育受到办学条件、资金的严重制约

德宏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社会发育程度不高, 在教育的投入上非常有限且存在不均衡的现状。近年来, 职后教育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体育教师可根据教学工作安排, 自行选择培训渠道和培训内容, 愿意参加职后学历教育的教师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多的培训, 政府和学校已经不可能全部承担教师在职教育的经费, 特别是在学历教育的费用, 需要体育教师个人承担。在部分县市和学校, 在公派培训中由于受到学校办学条件的制约, 差旅费、食宿标准很难按规定兑现, 甚至出现倒贴的现象, 这就增加了教师的经济负担。

2 . 4 职后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在调查中发现, 德宏州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培训者队伍素质结构不均衡, 学校和地区自行组织的培训者往往以该地区优秀中小学骨干教师为主, 值得肯定的是他们了解教学实际, 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他们的素质结构和学历水平不高, 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者队伍往往是固定的培训教师, 有时也聘请一部分中小学骨干教师担任培训者, 但还是存在培训者的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

2 . 5 相关部门和领导对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历来受到“副科”思想的影响和对体育的偏见, 相关部门和校领导认为什么人都可以上体育课, 所以在一些农村地区就出现其他科任教师或者班主任上体育课的现象。有职后教育的机会往往优先考虑“主科”教师。对于体育专业方面的培训不重视, 一方面, 认为培训了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另一方面, 考虑到培训经费的问题, 往往就找借口推脱或者搪塞。

2 . 6 职后教育形式不符合体育教师的需求

由于德宏州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科学的理论研究, 大多采用自上而下, 大班级、大范围的统一培训内容、要求和进度的僵化模式和“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形式, 缺乏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现状的准确把握。职后教育的形式主要以讲座、报告为主, 在某种程度上使学员有学习到一定的东西但效果不好。体育专业特点以及对体育教师期待的培训方式的调查发现, 真正受中小学体育教师欢迎的是那些生动活泼的、动静结合的教学形式。

2 . 7 职后教育教学方法单一, 内容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

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形式为主, 只注重理论传授, 却忽视了培训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通过访谈发现, 在培训内容上主要以师德、体育知识和技能、教育知识等为主, 不注重科学人文知识、体育科研以及体育教师的实际等方面的培训, 缺乏针对性造成了德宏州体育教师素质发展的不均衡性。课程内容缺乏实效性和灵活性, 使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而且形式比较单一, 缺乏灵活性;课程结构也不合理, 只重视共性和普遍性, 忽视体育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层次性和个性。

2 . 8 职后教育评价方式形式化

调查统计显示, 试卷测评和技能考核成为德宏州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考核的主要形式。据悉, 试卷测评主要是开卷考试的形式;专业技能考核基本上是考察平时的技术课学习情况;综合测评主要是综合平时的出勤、作业、结业考试等方面的内容, 这种考核方式能够较全面地反映参训教师的学习情况, 而且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都期望接受这样的考核方式。

2 . 9 职后教育缺乏反馈途径

通过访谈得知, 德宏州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培训后对职后教育培训的意见反馈途径不多, 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表示很少或几乎没有每次参加培训后的对培训想法和意见的表达渠道。所以, 为了促进德宏州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科学发展, 就需要畅通反馈渠道。

3 适应新时期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机制构建

3 . 1 构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机制的目标取向

3.1.1 建立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取向

终身教育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地接受新的教育知识,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学习先进教育技术、掌握最新科研方法等, 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牢固树立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取向。只有明确了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才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师在职教育。

3.1.2 提高认识, 调动体育教师参与职后教育的积极性

针对德宏州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具有功利性色彩的问题, 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领导应对体育教师参加职后教育进行积极宣传和引导, 对体育教师参与职后教育给予鼓励和支持, 加强对职后教育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调动参训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参训教师也应该端正态度, 自觉主动地学习, 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

3.1.3 规范职后教育管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保障机制, 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与管理, 对教师在职后教育方面给予经费支持和时间保障。此外, 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还要加强教师职后教育的执行力度,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 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 加强对培训内容、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培训模式、培训师资、评价体系、组织保障等方面的管理。

3 . 2 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机制构建

3.2.1 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德宏州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应当遵循德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改革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管理中缺乏制度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增强对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目的认识, 加大对职后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积极落实国家在职后教育经费方面的具体要求, 构建符合德宏实际的管理体系, 促进职后教育的科学发展。

3.2.2 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模式的构建

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培训模式要把理论培训与教学、科研结合起来, 采用集中和分散培训、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 采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班、研修班、自学、课题研究、学术报告、教研活动、案例教学、教学观摩、社会考察等职后教育形式, 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业务学习, 注重解决他们教育教学中的各种难题。

(1) 校本培训模式。德宏州广大的农村中小学应该主要采用校本培训模式, 这样能有效地缓解经费问题、工学矛盾等突出的问题。这种模式下, 可以通过集体学习、座谈讨论、教学现场模拟、教学观摩、听课评课等形式开展校本培训。但校本模式, 要求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的规律以及当前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有深刻的认识, 还得能够科学地制定和执行职后教育。

(2) 导师制职后教育模式。从新教师入职开展, 选择具有责任心强、教学经验丰富, 并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担任导师, 负责在思想政治和业务上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根据入职教师的基础、学科专业兴趣和个性特点配备导师, 能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对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制定中长期发展目标、学习计划、教学、科研等工作。

(3) 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不足, 构建教研、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将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不足作为培训的内容,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以教研促培训, 以培训促教研。

(4) “互联网+”培训模式。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新媒体也越来越普及。通过“互联网+”构建远程教育培训模式, 由“面对面”的教育教学形式, 转向“人对‘机’对人”的教育教学形式。“互联网+”培训模式, 可以实现人人、处处、时时可以学习的职后教育新要求, 满足体育教师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内容小微化、学习形式手机化的新要求。

“互联网+”模式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 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扩大教学规模, 提高教学质量, 降低教学的成本。这相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 采用这一模式能够实现职后教育收益的最大化和教育成本的集约化。

(5) 地方高校本位模式。德宏州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可以借助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开展。这种模式适用于脱产、半脱产、业余学习和函授等形式的职后教育。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体育方面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对德宏体育教学实际的把握和了解。依托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能有效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节约职后教育成本, 并能有效地解决工学矛盾。

3.2.3 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师资队伍的构建

针对培训师资队伍存在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对中小学教学实际不了解等实际, 实行职后教育机构教师任职资格制度。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建立教师职后教育师资资格准入制度。借鉴《教师法》中教师的资格和任用制度的规定开展教师职后教育资格认证, 建立起完备的教师职后教育师资资格认定制度。在相关的要求方面, 师资队伍应以高学历、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的高校教师、优秀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为主, 专兼职相结合。

3.2.4 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内容的构建

体育教育职后教育的内容应该从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技能发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进行构建。应该充实和创新职后教育的内容, 结合德宏州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不同实际、不同需求, 有针对性地选择职后教育的内容。结合德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 将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体育内容纳入职后教育内容, 丰富职后教育内容的同时, 还能促进民族地区的团结与发展。

3.2.5 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教学方法的构建

丰富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促进职后教育的发展, 可以有针对性地构建:案例教学法、多边教学法、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讨论与经验交流法、专题研究法、学练法等。

3.2.6 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评价机制的构建

职后教育评价体系应包含对培训学员的评价、对授课教师的评价、对培训机构的评价和对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4个有机结合。

在职后教育的评价体系中每一个评价主体应该包含5个步骤奏:第一步, 确定评价的目的;第二步, 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第三步, 收集评价信息;第4步, 处理评价信息;第5步, 反馈。理想的考核、评价方法应该包括教育理念、知识基础、专业技能、身体条件等方面。每次职后培训活动应该是诊断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个性内差异性评价相结合。

4 结语

提高德宏州中小学校体育教师的素质, 职后教育肩负历史性使命, 有着不可取代的现实意义。如何真正体现出对体育教师的人文关怀, 如何在现有体制情况下帮助体育教师更加快速并且有效地提高业务素质, 引导其进入良性的职业发展循环轨道, 因此研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十分紧迫, 且万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姜瑞.我国中小学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改革与开发, 2011 (10) :166.

[2]宣丽.安徽省初中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 2011.

[3]刘晓迪.山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教育现状与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4]冯延平.中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体育教学研究, 2010 (1) :76-78.

[5]林顺英.黄汉升.我国中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调查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 2005, 41 (1) :112-114.

[6]梁安庆.北京市海淀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的调查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 2012.

[7]杨天平.当前我国教师教育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师, 2008 (20) :18-20.

[8]张婷婷.山东省中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9]李丽.对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机制现状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4) :489-491.

[10]徐庭.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04 (30) :58-59.

[11]王港.我国体育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影响因素的体系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 2008.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 篇6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信念,边疆民族地区

一、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的特殊性与紧迫性

边疆民族地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特殊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境外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当地各族群众的理想信念状况是事关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大问题。为此,只有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教育方式与方法,确保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才能有效抵制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及腐朽思想对当地群众的侵蚀,这也是边疆民族地区深化沿边开放开发、践行中国梦提出的新要求,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大局。同时,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地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与繁荣的前提与基础,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并与全国其他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因而,大力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当前,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好的,尤其在涉及国家安全、民族利益和事关民族团结及社会稳定等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各族群众能以大局为重,自觉与党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 尽管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发展还很滞后,但他们对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对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充满期待并为之努力奋斗。但是,由于边疆民族地区区位的特殊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对外经贸往来、政治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境内外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碰撞、交融和交锋,地区呈现出社会思潮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等新特点,又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诉求的多层次化、利益表达的公开化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化,部分民众出现了价值取向扭曲、理想信念模糊和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而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教育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与现实要求,给当前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中国梦的价值导向切合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

( 一) 中国梦体现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政治信仰

1. 中国梦是理想之梦。救亡图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其与历史上的中华文明形成了鲜明对比和强烈反差,以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为根本的中国梦的提出,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华儿女的呼声,是时代的召唤和历史发展的必然,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是不可撼动和逆转的历史发展潮流。只有深刻了解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才能牢牢把握实践中国梦的现在,从而坚定对实现梦想的信心,成就梦想的未来。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百年来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的梦想,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摆脱贫穷落后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追求,是克服困难、不断开拓进取的共同决心。中国梦体现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并促进人类发展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2. 中国梦又是信仰之梦。历史的发展使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改革开放,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命运与前途,缔造了新中国并创造性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人民群众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尽管走过弯路,有过挫折,但是党的领导以及人民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未曾改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成绩有目共睹,震撼世界。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因而,历史的发展决定了践行中国梦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中国梦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梦不是无根之梦,而是根植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不是无魂之梦,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结晶。

( 二) 中国梦有利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和谐

1. 团结、和谐与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国家最高利益的重要体现。“边境地区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客观存在,并呈现出广泛性、多样化、复杂化等新特点”[1],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一直以来面临着境外思想渗透、文化扩张和政治宣传的强大冲击,地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等新问题不断突显出来,实现并维护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以及社会稳定大局,这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头等大事和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中国梦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凝聚力量的一面鲜红的旗帜,能够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以国家和民族大局为重,正确处理好地方与中央以及个人、集体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

2. 边疆民族地区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边疆地区各族人民不仅在过去是中国梦的寻觅者,在现在和未来更是中国梦的伟大践行者。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难之际,边疆民族地区成为反帝侵略的第一道防线,是保家卫国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 在艰苦革命战争年代,很多边疆民族地区又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最终造就了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在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又为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全力支持沿海地区的发展战略。所以,边疆民族地区一直以来为民族和国家的事业做出了很多牺牲。当前,虽然地区各族群众面临各种名利的诱惑,诸多不利因素威胁着地区和谐与稳定,但是大家心中共同的中国梦是一致的,这能够促使人们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自觉维护地区安定和谐。

( 三) 中国梦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与动力之源

1. 边疆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多属欠发达地区,具有传统的老、少、边、山、穷等典型特征,表现出全面的滞后性。当前,内陆沿边开放开发正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区域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这既是深化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更是兴边富民、巩固边防的关键所在,边疆民族地区由此迎来了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但是,由于历史因素和现实条件的限制,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任务依然相当艰巨,发展是当务之急,是第一要务。

2. 边疆民族地区具有跨境民族交往频繁、流动人口多、社会环境相对复杂等多元特点,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产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经济建设缺乏工业尤其是重工业的支撑,地区发展可谓困难重重。“‘中国梦’就是我们常常讲的理想信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高举‘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旗帜”[2],中国梦彰显了各族人民对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愿景与信心,体现了各族群众对未来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而其可成为边疆民族地区克服困难实现赶超发展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在中国梦的引领下,边疆民族地区通过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一定能够与其他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民族复兴。

三、以中国梦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 以中国梦加强边疆民族地区道德建设,为理想信念教育奠定基础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边疆民族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少数人以牺牲他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谋取个人私利。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关爱,表现出对他人、对社会的冷漠; 一些经营者和投资者见利忘义、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甚至坑蒙拐骗、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食品安全、药品安全隐患; 有的边民为了经济利益走私商品甚至贩卖枪支、毒品和人口,给社会造成极大危害和恶劣的影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同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根本要求。为此,要不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道德素质。边疆民族地区可充分借助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以中国梦的教育和践行为契机,发挥梦想的社会影响力、感召力和亲和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扫除各种社会丑恶现象”[3],努力使边疆民族地区群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发扬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严厉贬斥假恶丑、大力弘扬真善美,从而全面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觉悟,这是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 二) 以中国梦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党史、国史和区情教育,树立理想信念

中国梦的提出和实践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国门被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武力打开,在一百余年的时间里,被迫签订了上千份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内的各阶级、各阶层以及一些先进的中国人,相继开始对国家和民族的出路进行了各种有益的探索,但终究没有能够改变中国悲惨的社会现状,没有能够改变人民的历史命运。于是,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为时代的召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革命开始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并创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难探索,中国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而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应当以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大力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对于近代以来国家历史、党的历史的学习,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对地区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历史的了解,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加强党史、国史和区情的教育,帮助各族群众自觉把个人利益、地区局部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统一起来,从而使更多的人自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

( 三) 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梦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基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价值追求,其根植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振奋人心的远大梦想和奋斗目标,而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和民族复兴的全局。“国家认同是各个民族对自己归属哪个国家的认知以及在心理上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国家政治共同体,意识到自己具有该国成员的身份资格等的评价和情感”[4],基于边疆民族地区当前落后的社会现实与梦想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必须有效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对中国梦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增强他们对党和国家的信心,从而树立理想信念。为此,要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户外宣传栏、图片展等新兴媒体和传播渠道,大力加强中国梦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宣传与报道,让各族群众能够深刻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提出的历史意义,要使得对中国梦的践行真正成为激励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精神动力; 同时,各级政府和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从人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全面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这也是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让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能够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党与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增强他们对中国梦的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和社会认同,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

( 四) 将个人梦和地区梦有机融入到中国梦中,践行理想信念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民族的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前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落脚点是人民幸福”[5],中国梦既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个人梦,也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集体梦,还是国家崛起的民族梦。个人梦、地区梦和中国梦是有机统一的,是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梦想,追求个人梦和地区梦的努力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对中国梦的践行也将使个人梦和地区梦能够更好地得到实现。为此,边疆民族地区要将个人梦、地区梦有机融入到对梦想的追求当中,进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体现在对社会实践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推动中。“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①,僵化停滞、故步自封没有出路,改革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点。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必须坚持和深化沿边开放开发,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把握发展机遇,力争与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同步调。边疆民族地区要以改革开放的伟大社会实践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改革的浪潮中,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崛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国梦的最终实现贡献自己力量,进而使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内化为各族群众追求发展与进步的需要,中国梦的实现必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钟国云.以红色文化为突破口构建和谐平安崇左[J].湘潮,2011(11):74-75.

[2]李贺林.“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和重要特征[N].光明日报,2013-04-23.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11-08.

[4]陆海发,胡玉荣.论当前我国边疆治理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整合[J].广西民族研究,2011(3):54-59.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 篇7

国外的民族文化内涵、社会历史、时代背景、社会形态、政治制度不仅与我国区别明显,就是他们内部各自都是千差万别,这也使得主流价值形态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但国外许多国家主流价值的建构与研究似乎走的是“烘云托月”的道路,即通过加强研究主流价值建构的途径与方法而实现主流价值的建构。例如,美国拥有世界上实力最为雄厚的大众传播体系和多样的传播手段,他们通过将价值观建设融入大众传播机制的办法,坚持和强化了其核心价值观,成为锻造和维系“美国精神”的有力纽带,用大众乐于接受的传播手法编织了一条有张有弛的“价值防线”,牢牢占据主导核心价值观的阵地。这些都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程中必须学习和借鉴的有益成分。在西方国家,社会主流价值建构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科学严谨的法治建设。法律本身不只是一个规则体系,在规则体系的背后是一种特殊的价值追求,法律对价值所作的选择、排列和保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价值的混乱,降低由于价值多元化而造成的社会分裂或缺乏凝聚力。(2)规范严格的教育引导。教育也是人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重要的社会化手段,也能为人的行为标准和社会的运行规则提供科学而严密的参照。因此,西方各国对教育所肩负主流价值形态传播与教化的能力也普遍看好。(3)对文化与舆论的灵活有效掌控。在现代社会,舆论与传媒也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进程。媒体与舆论被称为“第四权力”,引导、教育和铸造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

目前,我国学者对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建构研究相对比较少,在一般高等教育方面的文献中,几乎不涉及民族高等教育与主流价值整合方面。仅有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用伦理学和社会学的范式对民族地区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现状进行研究;(2)从法学角度探讨民族高校优惠政策的合法性与调整空间方面进行与主流价值相关的探讨;(3)从心理学、教育学、政策科学的研究范式出发,从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就归因、高等教育功能、教育政策三个不同视角进行相关的理论探讨。

通过中西对比发现,我国社会主流价值的建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政治理论灌输多。[1]理论灌输的内容缺乏新意,不能激发学生接受灌输的兴趣和积极性;灌输教育手段单一,形式呆板,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有效地进行理论灌输。(2)“自上而下”的单项推动多。主流价值的建构要以“情绪”和“知识”为纽带,而“自上而下”单向推动的方式很容易忽视主体的情感、主体诉求等因素,从而容易导致适得其反。(3)急功近利,重短时效益。主流价值的形成应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且是一项长效工程,需要建立协同机制来完成。

二边疆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整合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教育的高度重视。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关于民族教育的基本精神,不仅要重视民族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还要注重发挥民族教育,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在促进边疆安全、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巩固边疆建设,增强民族团结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在民族团结政策上的根本立场。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取得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国以后的民族工作也经历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地区发展差距,边疆多民族地区传统民族政治格局也受到“价值观多元化”的冲击,民族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2]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也必然有其主流价值形态,它构成了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了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在边疆民族地区,有多种意识形态成分并存,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其自身的科学性与先进性,无疑应占有主导地位。然而,随着社会转型、社会阶层的变化、社会利益集团的分化,在边疆地区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多样化和主流价值形态的弱化、淡化。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减弱或者丧失,将会使社会的稳定和向心力减弱,从而引起社会矛盾和冲突,引起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怀疑,甚至影响国家的稳定。因此,面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多元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意识的冲击,如果主流价值形态对此不能做出有力的回应,就很可能会处于被动的境地。因此在边疆民族高校,重建主流价值文化,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从根本上消弭民族冲突,继而发展边疆,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国家安全疆域开始出现的非地域化、模糊化、扩大化和网络化,使国家安全基本内涵和存在的客观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文化边疆逐步凸显出来,成为国家安全新的着眼点。[3]同传统地理边疆相比,文化边疆具有自身的内涵和特点。全球化时代中国国家安全必须在确立文化边疆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具有中国因素的国际认同文化、主流价值,以维护国家文化边疆安全。因此加强对边疆系列问题涉及的文化多元、主流价值认同的思考与研究,第一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和缩小边疆高等教育与其他地区的差距,有利于调整边疆民族地区人民因教育不均衡而导致的思想波动,正确引导边疆民族地区人民思想向主流价值观靠拢,保持社会稳定;第二是特殊的高等教育政策及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有利于实施边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提高边疆地区的劳动力素质,提高少数民族人民与祖国的文化认同感以及对祖国的“向心力”,促进民族地区的繁荣与发展,从而利于祖国边疆的安全与稳定;第三,高校的出思想、出人才、出国力的职能,决定了边疆高校既是国家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青年大学生是高校的中心和主体,边疆高校大学毕业生是边疆社会群体中的精英和优秀分子之一,代表着社会的发展方向、主流价值,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骨干力量。尤其边疆高校要将培养人才与积极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结合在一起,把大学生的权益维护好,把他们的先进性作用发挥好,发挥大学生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引领作用。因此,对边疆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的研究,对于高校的和谐建设和发展、对社会的和谐建设均具有重要影响。

(三)促进、加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在我国西部边陲,不仅信息相对闭塞,且民族成分较多(例如仅新疆现居住着47个兄弟民族),基本上包含了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形成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多元一体的格局。边疆高校要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则出发,关注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对教育的特殊需要,形成有特色的教育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既要选择有利于民族自身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道德因素,又要引导学生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从而使国家内部的各民族人民“在传统中获得自己的身份”或认同,并且形成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共同性的基础,从而真正达到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关于进一步实现边疆高等教育与社会主流价值整合的思路

(一)深入切实地调查现状,全面把握,改变“自上而下”的研究模式

对边疆地区高等教育多元文化背景下主流价值的建构,需要在现实的情景中去感受、去思考,并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作为研究的主要依据,从具体的分析中升华出蕴藏的理论,因此离不开必要的田野调查。另外,有了边疆地区多元文化这一宏观背景作为参照,还应辅之以具体有效的其它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等。作为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重要的研究工作,应深入考察边疆人民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从边疆民族文化传统、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的角度去审视多元文化,力求做到民族性和多元性、历史性和现实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并对边疆地区高校主流价值追求的实现方式进行立体的建构。

(二)纳入现行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以校本课程方式将边疆民族教育纳入主流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构建有利于边疆稳定的价值观、教育教学理念、主要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引导边疆高等教育向主流价值方向发展,以校本课程的方式体现边陲高等教育特色。其重点就是要了解边疆地区高等教育多元文化主体(各民族)的诉求,形成主要的教育教学内容。因为在边疆地区多民族大杂居的前提下,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主体的诉求具有多样性及模糊性,所以如何满足他们真实的需要,更加完美地展现出边疆地区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中的丰富内涵,在对主题内容界定的原则、分类与步骤进行说明的基础上,对边疆地区的高等教育教学的主题内容进行全面地归纳与分类是一个难点。

(三)从深入、长远的民族文化着眼,而不是从单纯的政治考量和经济利益出发,非急功近利,从文化深层结构突出问题

文化学认为教育过程是对文化的选择、重组、传递和传播的过程,[4]而作为揭示高等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适应复杂的多元文化,使其变得更有选择性和多样性。结构主义观认为知识的建构取决于学生的主观态度与教育情境中产生的外显和内隐权力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个学生都拥有大量基于本人种族、出身、语言、宗教、文化和政治认同以及诸如取向、外部生理等特征,在本质上是属于他个人的组成知识的方式。因此,我们应在边疆地区多元文化背景下来重新认识智力与教育,认识学生的文化背景以及他们独特的学习能力与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四)改变以往的灌输模式,寻找新的结合点

我们认为,边疆高等教育应该具有多元与整合互补的价值追求,即现代与传统互补、对话与交流的课程设计、感受与生活的知识构建和领悟与解读的民族意识等价值追求,[5]在此基础上开发和利用边疆地区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统整教与学的文化内容,发展民族地区的课程意识与开发机制,从而建构合理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钟添生.西方价值观教育模式对我国当代价值教育实践的启示[J].网络财富,2008(7).

[2]李立锋.多元价值选择与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9).

[3]艾尔肯·吾买尔.基于边疆稳定的高考政策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10).

[4]刘旭东.预设与建构——教育价值观演进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11).

边疆少数民族三生教育 篇8

一、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普及教育体系与市场经济的矛盾突出

(一) 农业技术普及教育体系运行机制与市场要求不适应

边疆民族地区采用的农业技术普及教育载体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其运行机制都是按照计划的模式建立的, 普及教育的技术项目, 及范围都由政府确定, 很多时候为了体现政府的政绩, 政府所选择的普及教育项目和范围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民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还没有完全调动受益主体的积极性, 影响了农业技术普及教育的效果。

(二) 农业技术普及教育投入不足与繁重任务形成反差

边疆民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承载的特殊社会功能, 对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除了要解决本地区农民的先进农业技术普及教育, 还要附带对毗邻的境外农民进行技术教育。所以承担的技术普及教育任务较重, 但是农业技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边疆民族地区出现职能部门难以有效履行职责。

(三) 农业技术普及教育目标定位中的急功近利倾向突出

为了快出成绩, 边疆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普及教育更重视增产而忽视增效, 重推广而轻教育, 重领导需求而轻农民需要, 重技术覆盖率而轻技术到位率, 使许多靠新技术的普及教育获得的产品品质不高、深加工不足、产业链短等问题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四) 农业技术普及教育资源整合不足

边疆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普及教育涉及政府科技部门、科协、科研院所、高校以及龙头企业, 但是, 由于各部门系统之间缺乏足够的信息沟通, 农业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者经济利益脱节问题还较为突出, 难以有效调动农业科技普及教育主体和受教育主体的积极性, 反而导致农业技术普及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影响农业技术普及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边疆民族地区大多地处边远山区, 山大人稀、土地瘠薄而分散的特征较为明显, 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较低,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源很有限, 制约着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普及教育之间形成不可调和的矛盾, 影响着农业技术普及教育的效果。

(二)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不力

边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散小弱问题突出, 需要承担的农业技术普及教育类型多, 加大了农业技术普及教育的效果, 所以区域产业结构的集约化调整是提高农业技术普及教育效果的根本途径。近年来, 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农民增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总体上, 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小而全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破解, 产业结构仍待进一步优化。

(三) 普及教育渠道梗塞

边疆民族地区农民居住分散问题突出, 农业经营分散度高, 技术普及教育成本高, 需要强大的农业技术普及教育组织体系来支撑, 但事实上却是村委会组织功能弱化, 长期被农业技术普及教育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困扰着, 农业技术普及教育的效果其微。

(四) 农业技术普及教育工作者综合素质不高

由于边疆民族地区生活条件差, 待遇不高, 农业技术普及教育领域很难吸引岗位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造成农业技术普及教育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队伍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机会, 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和操作方法的掌握还欠缺;但是农业技术普及教育机构的专业分工过细, 队伍的知识结构单一, 不能很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与高效农业发展的需要。

三、提升农业技术普及教育效果的对策

(一) 加强农业技术普及教育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普及教育体系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导力量, 加强和改革农业技术普及教育体系, 是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和迫切任务。边疆民族地区各级党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技术普及教育体系建设的领导和支持力度, 理顺关系;积极创造条件, 逐步实行市场化运作, 鼓励和支持农业技术普及教育机构创办科技企业, 将技术开发、服务、承包、经营融为一体, 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服务过渡。

(二) 创新农业技术普及教育模式

在已有“企业+协会+农户”、“市场+协会+农户”的农业技术普及教育模式基础上, 加强引导, 鼓励创新, 加大支持力度, 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各类协会和专合组织、“支部+协会+农户”等新型普及教育模式给予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三) 加强农业技术普及教育资源支撑体系建设

边疆民族地区农业技术普及教育的资源支撑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制度。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银行信贷要优先安排科技含量高的项目。要加强对农业技术普及教育者的继续教育工作,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营造留得住人的环境。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基础教育, 提高素质, 使他们逐渐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主动采纳者、应用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

上一篇:结构设计中应下一篇:区域物流网络系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