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边疆教育心得

2024-06-05

扎根边疆教育心得(共8篇)

扎根边疆教育心得 篇1

扎根边疆教育感悟

麻栗坡民族中学 常以永

2007年7月我以优越的面试成绩与麻栗坡县教育局签订了特岗工作合同,9月被安排到麻栗坡县第一中学工作,担任数学教师,五年来我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了各项任务。由于我家在农村,在城里没有一个亲戚朋友投靠,所以单位领导和同事们都非常地关心和照顾我,在学校办公用房紧张的情况下专门准备出一间房子作为我的宿舍,和我住一起的几个邻居也是同事,我们经常在一起吃饭,很多时候我下班回来他们都会叫我和他们一起吃饭,这些都使我深受感动,我感受到了一种家的温暖,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工作,用我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大家。

在工作中我以“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为座右铭努力工作。因为我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的,所以学校安排我上高一两个班的数学,为进一步落实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各教研组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等活动,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并组建了如美术兴趣小组,体育兴趣小组,音乐兴趣小组和英语兴趣小组等兴趣活动小组。

2008年10月我第一次参加全国中小学征文比赛中我的论文《高中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初探》获得教师组一等奖的成绩,经过这次比赛我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我懂得了“冰冻三尺 1 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要想上好课,就要不断的研修专业知识。自己的业务素质在一天天的提高,继续教育我是每年都参加,不管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主要是争取一次次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2008年到来了,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载人上天,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讲都显得那么刻骨铭心,同时使我感受到中国的是大爱无疆,使我看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我个人,2011年也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麻栗坡成家扎根到了边疆,准备将自己毕生所学贡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

2011年5月在县委领导的领导下,麻栗坡第一中学、麻栗坡县民族中学、豆豉店中学、懂干中学高中部、盘龙中学合并并搬迁至现在的新校区,由于搬迁时间短,对学校地理位置,房屋建筑,占地面积等学校的设施建设都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工作中更是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向老教师请教,向年轻的教师学习,加班加点工作从来没有怨言,争取把领导交给我的工作做好。

在学校搬迁后的2011年9月初一新生招生工作中,学校安排我担当七年级12班班主任工作,这是学校领导对我四的工作的信任与肯定,我绝不辜负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根据学校总辅导员的工作要求结合自己班级的特点开展好工作,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成为学生愿和我掏心窝的好朋友,与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春天和他们一起去田野写生,夏天和孩子们练习乒乓球,秋天与他们一起踢足球,冬天和他们一起跑步锻炼身体防寒保暖。孩子们把我当成了他们的朋友,自然也拉近了我与他们的距离。同事们说我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其实我觉得和孩子们在一起才是最快乐的。2012年9月止,我带领12班已取得以下成绩:

1.在2011年12月举行的校园集体舞比赛中荣获七年级组第五名;

2.在我校第“24个艾滋病日”黑板报评比活动中荣获七年第一名;

3.在麻栗坡民族中学2011年首届校园文化艺术周活动中,荣获校园集体舞初中组三等奖;

4.七年级上学期在麻栗坡县教育局组织的县统考中我班学生金珠成绩获年级第一名,罗洁年级并列第二名;4.七年级下学期在麻栗坡县教育局组织的县统考中我班学生罗洁成绩获年级第一名全县并列第二名,金珠年级第三名。

2012年9月,我不断的要求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参加了国培计划的学习,使我不但对新教材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同时也为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考和学习空间,让我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充实和享受!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必将以新的课程标准指示严格教学,更加坚定的立足本职工作,以更高的立意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必将以更纯净的思想境界不断深入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积极进取、持之以恒,苦干实干,将通过言行举止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体现出来对党的决心两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无论在政治思想、业务水平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在反思中扬长,在前瞻中创新。

选调生扎根基层工作心得体会 篇2

可是几年之后,曾经一同走来的选调生们会在职位、待遇上出现很大差别,于是在心态上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些人无法接受乡镇工作的枯燥和环境的艰苦,不能接受现实情况与理想之间的巨大差距,开始怨天尤人,郁郁寡欢,将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与他人的攀比和自我嗟叹上面,渐渐消磨掉了当初的斗志,忘记了立足基层,成长成才的选择初衷,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的影响,一心只想升官发财,做工作只为应付上级检查,忘记了自己作为一名党员和基层干部的宗旨和首要任务,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其实,当前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尤其是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就业问题特别重视,制订了各种相关政策,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各项惠农政策,新农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对于选调生来说,扎根基层,踏实工作,开拓创新,是完全可以大有作为的。我国的服务型政府正在不断地优化和完善,具体实施在最基层的政府,需要去做的还有很多。虽然国家有“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医”“选调生”等多项农村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向农村基层输送了大批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人才流失严重,真正扎根基层,安心服务农村农民的人并不多。

谈谈扎根教育 篇3

教育是培养人的工作。在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中,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教育当成一件重要任务来抓。早在汉武帝时代就提出了“举国君民教学为先”的理论,把教育放在了最前面。事实上,在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奠基人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不分贫贱富贵都可享受教育。

我们把历史再往前推,来看看三皇五帝的上古时期帝尧是如何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她的子民的,相传帝尧是继黄帝后的第三位首领,传说他“办事公正,体恤人民,严于律己,勤俭朴素,被视为仁君的典范”,《中国通史》第一卷。当他得知国内有一位历山耕田二十岁就以孝闻名的舜,人们就都爱他的感化,他在立山耕种没多久,历山的农人都让起天界来,他到雷泽去打渔雷泽的渔夫都争着让他起渔场来,他又到河滨去作陶器,没多久,这里的陶器做的既美观又耐用了时,就把他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并经多次考验终于把自己的帝位禅让给了既仁又孝的舜,尧此举恐长子丹朱不服,将其放逐于南方,后丹朱举兵反叛,尧亲自率兵平叛,处死丹朱,这一案例树立了一位远古时期,不徇私情的严父,立党为公的帝王,以身作则的教育家和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

舜是一个大孝子,他能孝到什么程度呢?舜生下来不久,母亲就死了,他的父亲另娶了一位妻子,生了一个弟子叫象,及一个女儿,他的父亲宠爱后妻的儿女,而把他看作眼中钉,曾多次遭父母与弟弟的变相杀害,然而对弟仍然和颜悦色的说话,最后他的孝感动了他妹妹而与他和好,象最终也被孝感动,而哭的死去活来。舜以孝治家,家得和蔼,以仁对亲亲得转变,以孝治天下,则天下太平的事实,实现了孝治天下尧舜这种尽善尽美的教育是很高明、很伟大的,回过头来我们看这两个案例,是什么 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的呢,答案是伦理道德。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是什么?简单讲就是自然规律,老子的《道德经》中有“道法自法”的论述,“道”就是自然而然,就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法则。就像“五伦”中“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朋友有信,长幼有序),就是道的体现。及父母与子女之间是人类关系中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道,是人为不可改变的。生我的和我生的,这一事实谁也不会改变,这就是道。你承认这一事实,并遵循这一事实处理好亲情关系(如父慈子孝)那就是有德,即顺道而行为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这种道德准则就叫做伦理。

我们的文明古国,为什么能延续五千年而更兴旺发达,就是因为伦理道德在起作用,就是因为懂得道德,就是因为能遵循自然规律办事而不违背。中国有一句俗话叫“顺者昌,逆者亡”,就是警示人们不可违背道德而行事。为什么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现在只有中国还完整地保留其原貌,(指文字、文物、语言等)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懂得道德,懂得让道德延续的法则——教育。说得更透彻一点,就是懂得早期教育。我们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这种教育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育即道德教育,即围绕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大自然、爱护生存环境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因为这一教育关系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安定团结,把其放在首要位置是理所当然的。人是有思想的 动物,思想思想,时时在想,想什么,固然与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意识形态和拥有的职业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有一条很重要,那就是这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与启蒙的环境,俗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一个人从小的耳闻目睹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他一生的言行举止,尽管不是不可改变的,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要想改变要付出及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比如一个人生活在知识分子家庭,很容易形成看书的习惯。如果生活在一个经商者的家庭,则比较更会经商,父母如果是演艺界人士,则后代更擅长歌舞。当然就给我们提出一个假设,如果我们每个家庭从早期教育开始,就对自己的后代做好育人为本的道德教育,使他们能从一

接触时间就知道,尊重大自然,热爱一切,搞好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从小就养成孝(孝养父母),悌(尊敬手足),忠(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办好事),怒(遇到事情就从正反两方面思考解决),礼(遵循人与人之间的礼仪规则),义(树立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誉)廉(知道做人的最基本条件是廉洁)耻(知道做人不可违背人伦关系,不可贪,不可干有辱长辈、有辱社会、有辱民族、有辱大自然的蠢事)。如果能从小培养成不;乱吐一口痰、不乱扔一张废纸、不说一句脏话等的习惯,这就达到了育人的根本。这个根本扎牢了,家庭就和谐了,社会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教育可谓扎根教育也。

由此可见,这样的扎根教育是先于智育教育的教育,就是退一万步说,也是等同于智育教育的教育,现在很多人把孩子的早期教育放在知识的教育上,其实是一种错误,从人脑的发展规律看,不同的发育时期对如音乐、美术、语言、计算、等等的理解,掌握是不同的,违背他本身的规律,就是违背道德,这种错误是一种“逆则亡”的错误,不可等闲视之。况且,德与智比较孰重孰轻,大家从社会现象中比较一下,就可看个究竟,为什么现在媒体时有学生或青年人杀死其亲人的报道。这就是人伦教育不到位的问题。前不久,媒体曝光一具有一定电脑水平的青年,为了“孔方兄”将银行软件破译后进入软件系统,窃取了大笔人民币,最终被绳之以法。这种见利忘法的人不是应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句话,知识越多起反动的话了吗?从中也反映了,在德育与智育中哪个更重要的问题。

教育是一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从小就开始,从丫丫学语开始,甚至从胎教就开始,父母的身教,言教,环境的耳闻目睹,甚至在母胎中就遗传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启蒙教育,进入幼儿园后,形成日常行为规范的育人教育就显得更不可低估,下而引用一篇《读诵经典的好处与成效》一文的观点。加以说明这种教育的好处。(该文摘自道德教育读本《弟子规》)全文如下:根据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和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的研究教学试验结果显示,儿童经过5~~15分钟的诵读后,情绪明显稳定下来,几个班级在经过四个星期的读诵训练后,老师皆反映学生的吸收能力增加了,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他们教起来也变的轻松了,班级的秩序、整洁也都名列前茅了;老师不在场的时候学生也懂得自我的约束,自制力也进步了,家长也反映,小朋友不只语文成绩进步了,数学和其他科目的成绩也提高了,在家里比较听话孝顺。

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出人意料。诵读经典时,儿童只要耳来听,嘴里放松跟着念就行。这种直觉的学习法,能让脑的压力得到舒解,身心达到安定和平衡,智能潜能得到开发,学习能力自然变好。反复诵读一篇文章,能训练小朋友的注意力,提高识字率。在我们所采样的研究报告中显示:六十名小朋友经过两个月的诵读训练后,用国际量表来测试小朋友的注意力和识字,全部都有明显的进步。既然诵读的好处有这么多,那么让儿童诵读简单歌谣也可以,美诗美文也不错,为什么偏要让他们去读那么深奥的经典文章呢?因为经典是经过了几千年的流传,众所公认的“最好的书”、“最有价值的书”。它们是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没事一些光辉的、具有永久价值的精品。诵读经典时对儿童陶冶性情,涵养气质和培养人格智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根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零到十三岁是人类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而此时理解力发展缓慢,比较薄弱。所以我只鼓励儿童背诵,不强求理解,是符合儿童的专长,是他们的拿手好戏,如果不给他们背一些有价值的经典,他们就会背诵广告,流行歌曲。相反,如果一定要儿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儿童所能吸收的只是就很有限了。那么儿童能否理解,又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用上所学的经典呢?其实儿童有他们自己的理解方式,并不是大人所能想象的。我们收集了许多家长和老师的来信,他们对于小朋友们把诵读进去的内容举一反三的用于现实生活,都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喜,所以大人千万不要以为小孩子不懂就不去教他。儿童的潜力是超出成人想象的,我们越去教育开发它,越能激发儿童内在的智能潜能。

以上的文章,是一个试验报告,它告诉了我们,对儿童做好育人为本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智育发展,反而有促进作用,这种既有利身心,又可以从小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还可以促使孩子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何乐而不为呢?现在人人都在痛骂,吃喝嫖赌抽,坑蒙拐骗偷的不良现象,而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及早教育自己,教育自己的后代和身边的人,为不良风气的转变坐一份贡献呢?

好的高楼大厦,需要有牢固的根基,茂盛的植物,其根必定是扎在良好的土壤中,自己的后一代要想让成材,做好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的早期教育是头等大事,古时之“人之处,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些中国启蒙教育《三字经》上的教诲,在提醒我们搞好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环境影响教育的重要性,越是聪明的孩子,越会模仿环境,效而仿之,就是很好的学习,我们的好言行举止就是很好的育人教育,而且是行为规范的最好教育。

三娘教子的“断机杼”则有断去一家三口人生活(因织布是三人维持生存,即经济的唯一来源),经济命脉的大事,断机杼,是在警告孩子,不好好学习就会因此而使全家人的生活来源断绝,言外之意就是要饿肚子,说的在严重点就是断绝经济来源而不能生存。把学习与生存并存的高度认识,从而使孩子知道好好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教育也是很高明的。教育有法,教无定法,《三字经》是很好的启蒙的教材,从人之初,性本善开始,既谈了学习的重要性,又从为何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学什么,中国历史教育做了比较详细的概说,从诵读到背诵,可以学到祖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汉语言知识,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启蒙教材。

《弟子规》则从做人行为规范(生活规范)的角度谈了做一个学生,徒弟应该如何为人。该文在总序中提出了,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六条标准分别从在 中为何善事父母,走出家门,到了社会上如何顺从长上奉事兄长,自己的行为要如何谨慎做人,在语音上如何言而有信。在对人方面如何相处,(爱人者,人恒爱之),在向人学习时要选择好自己的老师,(即亲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然后才是学好其他知识。这些顺应道理伦理的东西,如果从小就在其心目中形成,言行举止都有道,何愁孩子不好教育,何愁学生不好好学习,何愁不良风气不会扭转。

现代很多心理学家,教育家提出了很多教育方法,但都不外乎是育人与益智的,不管什么方法,只要它是符合教育之道的那就是顺之昌相反的就是逆则亡。今天的独生子女,生活在一个非常优越的环境中,如果一味的表扬,赞赏,引导不当,很容易使其形成只知成绩,只想好,经不起挫折而走向反面,这是应当谨慎的。在前一段的《文摘报》上有一篇名为《美丽的于丹》的文章该

人的根是很重要的,人的根,就是在早期教育中形成的理念,方法,行为习惯等等,它决定了一生的荣辱成败,(属非智力因素范畴)决定了一生的世界观。比如人的行为习惯很重要。比如一个人随便扔一张废纸,吐一口痰这都是违背环保之道的,如果让一个常做违背环保之道的人习以为常,当他有了一定的权力后一定不会把乱采乱伐放在重要位置来解决,因为在他的根底中环境之道就不重要,即使是上级三令五声要求做好,他也会,衍应付,而不去认真对待,而欧洲很多国家把环保之道放在了重要位置,正因为这一问题在人们心目中扎了根,所以人家的环境就很优美。这就看出了这种在人心目扎根的早期教育很 写到这里使我想起了今年前半年北京电视台报道了一个新闻,两个地道的中国人,一个西医大夫。一个保险公司人士,联名在网上提出了取消中国传统医学的观点,四条理由就有因国医处方是一人一个样,一人一个剂量,一次一个剂量,是不科学的,无法量化管理为由将以否定,祖国医学真的是如此一文不值到被淘汰取消的地位?是人无知,还是国医药不科学?是非曲直是会水落石出,从这两个事例中就可对人有一定启发,也更扎出了一个更尖锐的问 题。中国传统文明已经到了非引起全体国人重视的时候了,试想具有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文化,为什么会独具 力而几千年一枝独秀到今,为什么世界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在上世纪末联合声明而推荐中国文化,为什么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

博士断言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与大乘佛学,这些都能反映出一个什么问题?重要。我们的国人,我们的家长,给自己的子女,在早期教育中扎什么根,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我相信是肯定的,谁也不会让自己的后代去颠覆自己,去做自掘坟墓之事,但如果你的教育是违反道德规范的,那结果是可想而知。

扎根山村教育之无悔青春 篇4

中岭镇丫口田小学:彭布周

阔别美好的大学校园,离开喧闹的繁华城市,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对未来生活的无比憧憬,于2008年8月走上了三尺讲台。“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教好书、育好人,成了我永远的追求。

是谁与太阳一起工作,与星星一起驱散夜色的黑暗?是谁将三尺的天地开拓成一片美丽的桃源?是谁一辈子做着学生,在备课本上书写着春夏秋冬?是谁甘愿做梯子将别人扶上骏马再送一程?是谁一遍又一遍修改着你一次又一次的错误,仍然不厌其烦?是谁的孩子成为幼儿园最后一个?是教师。教师,一个多么平凡多么伟大的名字,一个多么朴实多么亲切的称号,!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可只有做了教师才真正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职业,那是一种责任,和太阳一样神圣的责任——传播爱与温暖的责任。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却只有教师才真正理解工程师三个字的分量,那是一项伟大的设计,那项设计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关乎古老文化的传承。一座大厦建得不成功,可以波及一个公司一些家庭,但教育的大厦不完美却会影响到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民族的未来,甚至一个国家的强大。为此,我从参加教育工作至今从未间断过自我学习、自我充电、自我加压,并珍惜每一个得来不易的学习机会。人们都说:“若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但我却力求教会学生自己去挖水。所以,钻研教材,研究学情,提高业务水平,成了我从教以来不懈的追求。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们深沉的爱。”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千真万确的,爱正是教师无声的誓言,它用教师的行动和心血写成。这种爱是无私的,毫无保留,不求回报。我常常仰望星空,深邃的夜空群星闪烁,这闪烁的星辰多像学生调皮而又清纯的目光啊!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什么比得到学生发自肺腑的感激和赞美更让人快乐的呢?一缕眷恋的柔情,一腔燃烧的热血激荡着我的心!也许,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由学生带来的酸甜苦辣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都有说不完的故事,学生哪怕是道一声“老师好”,或者留下一个微笑,老师也会感到莫大的欣慰。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学生的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蕴含的无穷乐趣,以及桃李芬芳时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正如孟子所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至乐也。” 看到孩子们那真诚而圣洁的目光,我的心中就油然涌起一股激情,三尺讲台融汇了我全部的情感、信念和理想。跨上讲台,我就成了孩子们眼里的百科全书,成了孩子们心中的红太阳。踏上讲台,我会生出一种无言的神圣与庄严,有一种摆脱了世俗喧闹的踏实与坦然。三尺讲台,将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与依托。

古人云:“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使命在于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精力,用心灵、用人格魅力去接触学生,用爱唤起学生的自信、自尊,构筑起学生精神生活大厦。我常想,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当用自己的良知去履行教师这一神圣的使命——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因为我知道:我手中捧起的不仅仅是一本书,一门功课;我朗声读出的不仅仅是一个公式,一种解法,一篇文章,一个变化;我在黑板上写下的不仅仅是一行字;我深信我捧起的,我读出的,我写下的,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无数智者的灵魂,我崇拜着我的工作,以一个教徒对神的崇拜崇拜着我的工作。因为在我窄小的三尺讲台上,我看到了孔子跋涉的身影,我听到了岳飞精忠报国的号角,我体味到了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悲壮……英雄与智者已逝,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思想却让他们永生,并激励和鞭策着后来者,温暖着砥砺着无数勇者智者的灵魂。他们鲜明的活在了我们的讲台上,不大的讲台,不大的世界却是历史的演武场,是智者的大舞台。民族文化是一条长河,从遥远的古代一路高歌而来,滔滔滚滚,教育者们默默地躺下化作了不断修正的河床,以传承的姿态雕刻着自己的人生。民族文化洗刷着他们的灵魂,现代文明启迪着他们的智慧,他们在学习中学习,在与时俱进中前进。我在学生面前就是一杆言行一致的标尺,一面表里一致的透镜。

作为教师,在更多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可以炫耀的资本的。同学聚会上,他们没有名牌汽车可以夸耀;客人面前,我们没有豪宅用来展示;我们有的只是一怀越雕越精的知识体系和越磨越柔和的性格以及一颗永远不变的爱心。我们做着火种的事业,心与心的距离,因为教育拉近了,古与今的距离因为教育拉近了,空间与空间的距离,因为教育拉近了。三尺讲台演绎着教育者充实而富有的人生,三尺讲台连接着古今中外的精彩。我不完美,但我却始终向着那个完美的方向发展,我正和无数个教育者用我们的辛勤丈量着心与心的距离,用我们的虔诚修筑着中华民族灵魂的长城。我 甘愿做“蜡烛”、“铺路石”、“人梯”、“春蚕”奉献我的青春。

扎根山区教育 共筑美丽梦想 篇5

2012年的九月份,我成为了一名特岗教师,带着光荣的使命,我来到了剑阁县正兴小学。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过惯了城里生活的我,来到乡下要说不苦那是假话。尤其是全校只有我一个外地人,陌生的语言,陌生的环境,让我感觉自己特别孤独。生活也很不习惯,吃的是大锅饭,洗澡也很不方便。最苦的是坐车时要等很久,短短一百公里路,常常要走5、6个小时。最惨的是,我的房间背阴,飞蛾和虫子较多,皮肤常常被蚊虫叮咬。爱美的我只能晚上躲在被子里偷偷的哭。然而,我在给孩子们上课时看到了泰戈尔的诗句:“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自己的绿荫。”

是啊,我不正是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才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吗?怎能轻言放弃呢?接下来的日子里,教师的职责让我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胜了一次又一次挑战。在正兴小学时间长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校领导对特岗教师的大力帮助,体会到了那一双双对知识与明天饱含渴望的眼睛里闪烁的真正含义。我的心热了,勇气奔涌而至,战胜了当初的胆怯,战胜了原本的手足无措与心急如焚。随后,我又笑了,是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学生的亲近与爱戴,组织的温暖,集体的力量,让我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深深地感动。

我现在担任的是语文教学工作,教学中有这么一堂写作课,其实全中国的孩子都要上这堂写作课,主题是“我的梦想”。课上,孩子们都对自己的“豪情壮志”侃侃而谈。时日久远那些曾经的梦想已慢慢演变成岁月里的痕迹,退变成儿时稚气的回忆。我也曾在这课堂上思绪远扬,如今,我是否在这个小讲台上圆着自己儿时的梦想?小讲台,高不盈尺,承载渴望,放飞梦想。这个梦想就是:穷尽我所有的努力和智慧,教育引导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千千万万的教师一样,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努力的实现着同一个梦想,用爱心传递温暖,用智慧引燃希望,必竭尽全力,培育花朵,孕育希望!

师者,医人之灵魂,师者得才而教之,得良才而造之,得贤才而育之,则翘首可望黎明之曙光。仓颉造字于泱泱中原,是无穷尽的智慧,然则有智慧足矣!我们是华夏智慧的子民,我们踏祖辈的汗水和沧桑,顶着最耀眼的光环,负着历史最沉重的使命一步步前行!我们是智慧的使者。大爱千秋,师者无痕,在我们每一个看不见的脚印里,都有沉甸甸的责任,但是责任之外有一种东西叫乐趣,我们将用毕生的汗水和辛勤铸就一个精彩的人生!

志存高远而当脚踏实地。在这个依山傍水的正兴小学,我将奉献我全部的爱给那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从点滴做起,从小学一年级教育教学做起,从关心帮助孩子的生活小事做起,立前路之明灯,燃燎原之星火。为造福正兴学子,为振兴剑阁教育,为中华复兴,为民族崛起,为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放飞我心中的大爱!

扎根边疆教育心得 篇6

——户部寨镇一中梁淑萍“十大好人”事迹材料

梁淑萍,一位农村学校的普通教师,自工作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从事教育工作的17年中,她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是她事业追求的目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她工作的自律信条。正是这样,她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曾多次获乡、县“优秀辅导教师”、“模范、优秀教师”称号;优质课和论文多次获县、国家级级奖。

一、认真教学,潜心教研。

教师的立身之本在于“业务”,作为一名教师,她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

备课时,她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结合课堂实际运用课件配合教学,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课堂上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加上她循循善诱的引导,做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学生的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在教育学生上,她注重培优补差的工作,对于后进生,用“爱”给学生以力量,给予特殊的照顾。在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她根据不同的学段设计教学方法。七年级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善于表现的特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八年级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做游戏、讲故事

已经不感兴趣,而且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他们大都比较不善于发言,女生比较羞涩。上课很难调动听他们的积极性。可喜的是现在的英语教学,跟现实联系的非常紧密,比如服装表演、时尚购物、情绪影响,机器人等等这些内容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则,她利用多媒体教学,特别是音形色感强烈,学生通过听听、看看、说说、想想,学生思维被激发,即学会了英语,又听到了故事,这样的课堂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为了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课堂,她改变教学方法,积极设计“导学案”,尝试着用到课堂上。考虑到学生的掌握程度不同,在设计导学案时,注重分层次设计。“导学案”课前发,让学生提前预习。学生自认为会的,让他们课堂上讲解,以确信他们已掌握。不会的内容,课堂上提问,让那些程度好的学生讲。这样,经过学生自己的讲解,分析,再加上练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锐意进取,不断超越。

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出满勤,干满点,从不迟到早退。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要求,在教学中她不错过任何一个可以提升自身业务素质的机会,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和政治活动,积极参加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向优秀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学习,并认真写心得体会。

近年来,多次被评为乡、县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面对这些荣誉,她总是说,瞄准下一个目标。

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成长。

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要教育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从教数年来,她对学生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她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亲切交谈,多方面了解每一位同学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她是在农村长大的,亲身经历了困苦的生活,所以她特别关心家庭困难的学生,尤其爱护特困家庭的学生,从多方面注意给予他们以温暖的关怀。

她班内一名叫李明的同学,自从母亲在2011年国庆节期间患癌病去世后,他几乎整日处在悲痛之中,上课时总是趴在桌子上默默流泪。梁老师就时常把他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进行开导,并以母亲的身份与他交谈。谈话时,李明透露出爱吃烙饼。梁老师就凑时间烙好饼,然后把他叫到家里去吃。就这样,慢慢的李明变得开朗了,成为了一个性格外向的男生,并且热爱集体,乐于助人,很受老师喜欢,但是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每次考试总在班级倒数三名之内。第二个学期初,在养成日记里他写道:“别人都在为了前途而奋斗。我已经不用奋斗了,我的前途很明确,那就是“家里蹲大学”。在大家看来,他是属于“无药可救”了,从策略上讲可以放弃了。但是梁淑萍老师始终认为他的本质还是好的,能不能考进大学,继续在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中学习成长,甚至对他的一生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梁老师多次和李明促膝谈心,用以前毕业生的成长经历帮助他重新树立信心。同时梁老师又通过多次家访,同李明年迈的爷爷奶奶谈心,帮助家长重拾信心。工夫不负有心人,李明最后惊人的速度成绩上升。

每每讲到这些事情,梁老师总会说:“我是他们的班主任,我要对我的每一个学生负责。”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她力求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她十分注意发挥班委和团支部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十分注意班级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四、一切为了学生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她也有自己的家庭,当家庭与学校处于矛盾之中,她首选学校、学生。2012年11月她的独生儿子因药物过敏引起紫癜,病发的突然,而且严重。接到孩子老师电话去学校接孩子时,孩子已经不会走路了。走到医院,医生就要求住院。看着躺在床上痛苦的儿子——因为浑身关节疼痛,一点也不敢动弹,并且呕吐不止。儿子住院的当天晚上,她一夜没合眼。第二天中午,她更加焦急不安。孩子的父亲故意以比较轻松的口气说:“你回学校吧,要期中考试了,别耽误学生,孩子有我呢。”她满眼含泪,忍着内心的疼痛,回到了学校。学生得知孩子生病的消息,立即把她围住了。可爱的孩子们不知怎么劝慰她,有的站在她的身边小声喊老师,有的只是拍了拍她的肩膀,就不再言语。她强打精神对同学们笑了笑说“没事”就开始上课了。就这样,在儿子住院期间,她穿梭在医院和学校之间,始终没有离开自己的讲台,没有离开自己的学生。

扎根边疆教育心得 篇7

我叫××,××教师,××学历,中共党员,现在××任××。

本人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潜心钻研教育教学、默默耕耘、乐于奉献、扎根农村、忠于职守。多年来本人一直担任××年级××工作,我关心爱护学生,认真备课,坚持上好每一堂课,认真辅导差生,充分发挥优生的积极作用,争取全班同学共同进步。与此同时,我还十分注重个人学习和自身修养,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各个班级听课,外出听取专家讲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以提升。历年来所任学科居××前茅:××年秋获××第一名……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彰。

××年前,我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神圣情感,踏上了三尺讲台,当了××年的班主任,××年来,我秉承真抓实于以优良优风,坚持踏踏实实的做人态度,以事业为重,用真诚教书,以爱心育人。在平凡的岗位,在艰苦的山区,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一、扎根农村,谱写奉献之歌

××年来,我一直在农村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从不计较个得失,工作中慎言笃行、言传身教、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家访的足迹遍布了辖区内山村的每个角落,我的QQ群内,添加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家长,并与他们密切的交流。爱岗敬业,乐为奉献,我在这平凡的岗位上找到了自己的一方乐土。

二、特色兴校,打造爱心校园

××的灵魂就是××的灵魂,××的高度决定××发展的高度。担任××以来,我针对学校留守儿童多的现状,××年我校创办了“爱心家园”,开设了“亲情桥梁”,让留守儿童能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视频;开设了“心灵驿站”,让每一位心理有障碍、思想有偏差的学生能及时得到了老师的心灵疏通;开设了“知心信箱”,让学生心里疑问能够得到解答,同时还安排教师当起了留守儿童的代理父母,让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年,我校又在“爱心家园”的基础上,把学校打造成爱心校园,开设“爱心教育课”,设立爱心文化长廊,组织爱心活动,让爱心润泽每一位孩子的心灵,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做爱心使者,把爱心传递,循爱心之道、育多彩人生。现在爱心校园办学特色已经形成,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三、专业引领,提升教学质量。

虽然身在山区任教,我从未放弃专业发展,××年《××》在××征文中获一等奖……

同时,积极带领老师参加课研课改,组织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评选等活动,打造高效课堂。组织教师进行各项培训,提升了教师素质。近年来,……

工作××年,我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勤勤恳恳,用我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私奉献,把我的心血和汗水洒在乡村教育这片沃土上,为了千千万万的乡村孩子,我努力着、探索着、奋斗着,我的努力得到社会和领导的认可。××年被评为优秀教师,……

扎根边疆教育心得 篇8

借鉴国外经验,创建西部边疆民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西方国家高等教育采取集权、分权或二者相融合的管理方式,采取立法、拨款、监督等机制进行调控,值得借鉴.我国要扩大西部边疆民族高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建立西部边疆高等教育统筹管理体系,积极开展与发达地区交流协作等策略,寻找适合西部边疆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 者:章立新 ZHANG Li-xin  作者单位:新疆艺术学院党委办公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9 刊 名: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GTZ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2(5) 分类号:G758.4 关键词:西部边疆   民族高等教育   管理体制  

上一篇:课余活动的作文:课外活动下一篇:二汽生产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