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土壤”(通用5篇)
扎根“土壤” 篇1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源远流长, 其蕴涵的文化意蕴深厚, 德育资源丰富。学校教育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所蕴涵的德育功能和价值, 挖掘其人文精神, 让德育扎根于丰厚的传统文化节日土壤里, 开出美丽灿烂之花。
一、对不重视传统文化节日育人功能现状的反思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有着光辉的历史, 其育人功能也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为什么近几年来被人们淡忘?也很少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与中学德育联系起来。反思其中的原因, 笔者认为有下面几点。
(一) 没有整理出节日包含的积极德育因素
传统文化节日所包含的内容具有中国民俗特点, 有些甚至有迷信的成分。如:春节期间的烧香拜佛拜神祈求好运活动;清明节的祭祖被认为是祭鬼活动。所以对待春节, 就要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爱、亲情等主题, 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对待清明节, 要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 慎终追远, 珍惜幸福生活。
(二) 纪念的方式、手段比较落后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产生、形成于农业社会, 其纪念的方式与农业社会有关, 方式相对比较落后, 如清明节的清明团子、端午的粽子,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 做清明团子和包粽子的条件不具备了, 每到清明节到超市买几个清明团子, 端午节去超市买几个速冻粽子, 于是这些节日本身所蕴涵的积极意义就被人淡忘了。另外, 纪念的手段单一, 如上所说的两个节日, 纪念的手段都是跟吃有关, 过去人们拿清明团子和粽子送亲戚送朋友,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 人们更注重精神生活, 这也是其被人们淡忘的原因之一。
(三)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特点是比较注重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的特点是比较注重礼仪, 如春节祭灶、祭神、拜年注重礼节, 清明节祭祖也有很多讲究, 气氛肃穆庄严, 端午、腊八也是如此。而青少年比较向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 他们热烈奔放, 不喜欢中国传统节日的中规中矩, 不喜欢被约束, 因此西方的节日便迎合了青少年的这一心理特点。
反思传统文化节日被冷落的原因, 我们应该有历史的责任感, 与时俱进, 敢于创新, 赋予传统文化节日以时代内容, 让德育之花开得更加灿烂。
二、发挥传统文化节日育人功能的实践
(一) 弘扬民族精神, 培育爱国主义情感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面对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 如果不对学生加以文化和思想方面的引导, 很多中小学生会无所适从, 会盲目崇拜外来文化而导致失去自我, 导致民族精神思想的严重缺失。这表现为: (1) 中小学生热衷于过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等洋节, 而对中国的七夕、清明、国庆、端午、中秋、春节等表现出冷淡甚至冷漠的态度; (2) 在关系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缺乏民族责任感。请看下面的案例:
政治课上, 教师就日前东南亚一些国家对我国南海岛礁加强军事防备意欲侵占和我们的解决方法时展开讨论, 一个男生大声说:“老师, 那些小岛屿值几块钱啊?能住几个人呢?为了这些小岛屿和别人争得你死我活, 太不合算了, 谁要就送给谁好了。”一个女同学说:“是啊, 我也这么想, 老师, 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 下一个问题。”
上述案例中的学生思想比较片面极端, 但是也绝非个别。这表现出一部分中学生民族精神的缺失, 爱国主义观念淡薄。可见在中小学开展民族精神教育,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已经十分必要。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中的节庆内容丰富, 并蕴涵着许多积极、有意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春节、中秋节寄予的思归、团圆、祖国统一等情感, 清明节的祭祖怀远、感恩寻根, 端午节绵长的爱国之思, 重阳节的敬老感恩等, 我们都应该弘扬。
1. 介绍节日的来源和发展, 弘扬节日传统文化
环境会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节日环境, 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的校园氛围。在实践中, 我们以“透视民族文化, 尽揽民俗风情”为主题, 构筑了民俗文化墙;在校园长廊中以“民族魂”为主题, 展示每个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与传说、风俗习惯等,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 凸显民族文化主题, 揭示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如介绍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节日的来源和发展, 每一个节日设置一个栏目, 每一个节日的题目运用对联或广告语等语言形式, 结合节日的介绍内容, 并配以插图在校园里展示。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校园里渲染浓厚的节日文化气氛, 为学生走进节日文化并感受文化意义创造条件。
2. 挖掘并确定传统文化节日中蕴涵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在上述做法的基础上, 师生共同研究挖掘传统文化节日中蕴涵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我们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体验, 表1所示是我们的具体做法。
(二) 弘扬传统文化节日, 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传统文化节日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每当佳节来临之时, 人们就会沉浸在普天同庆、万民同乐的氛围之中, 快乐、喜悦之情也会油然而生。如过年放鞭炮、元宵灯会、清明放风筝、端午包粽子、重阳登高活动等, 都能给人们带来幸福感。因此, 对于每天被束缚在学校里的学生来说, 这是放松心情体验生活的大好时机。这时候, 可以让学生背上快乐的行囊, 体验其中的乐趣, 放飞自由的心灵。
(1) 准备好相机, 拍下春节放鞭炮舞龙灯的情景, 然后把照片传到博客上共享, 写下自己的快乐、自信和希望等感受。
(2) 与几个好朋友共同制作花灯, 闹灯会, 并以日记形式记下自己的愉悦心情, 在班会上交流心得或传到博客上共享。
(3) 利用班会课和周末时间, 组织学生举行放风筝比赛。那五颜六色的风筝是大自然的精品, 风筝下跑动的小精灵是快乐的天使。
(4) 深入农家请有经验的大妈、大婶传授包粽子的技术, 并动手包粽子, 体验农家端午的乐趣。
(5) 带领学生走进田园, 感受丰收的喜悦景象。让摄影爱好者找到灵感拍下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让写诗能手无拘无束地歌咏, 让体育健将尽情地一展身手……
诗人黄庭坚说, “佳节清明桃李笑”, 是啊, 桃李不言, 怎能会笑?原来笑者乃是佳节中的人在笑啊。
扎根“土壤” 篇2
-----让爱扎根于育人土壤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光荣职责,而为人师表,又是育人的基础和前提。教育家加里宁说过,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正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为人师表”的神圣职业,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所以教育家夸美纽斯将教师职业比喻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人们也把教师比喻成“辛勤的园丁”比喻成“爱心大使”,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的完美人格,教师的崇高师魂,对学生成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教师,不管是在教书,还是在育人方面,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用爱去铸造崇高的师魂。师魂---永远是爱,这爱是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庭湖有看不见的深度,措不着的广度。这就要求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教师,为了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必须爱岗敬业,树立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责任感。要热爱教师职业。并把它看成是一种事业。这样才会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并在工作中时时感到苦中乐,时时有一种幸福感,这样才能保证所任教的学科取得优异的成绩,让同学们学得舒心,让家长满意,领导信任。师魂—永远是爱,这爱又是对学生的关爱。
面对有情感有活力的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只有洒下爱之廿霖,才可获取爱之回报。学生有了进步,我们不能沾沾自喜,要引导他们走进更广阔的天地;学生有了过失,我们不能急燥,要指导他们认识,改正
错误。作为教师,即要喜欢“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又要容得下“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因为,站在我们面前的总是一群天真无邪,烂漫如花的孩子。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关爱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班主任工作的永恒主题。实践证明:对部分学生,特别是一些调皮学生,纵使使用许多道理,对他们讲许多次,可他们就是“不懂不接受”,依然我行我素,经常惹来老师的批评,对老师总有一种对抗的情绪。对他们进行表扬,他们认为是哄骗;对他们进行批评,他们认为是整治,可是,一但学生有困惑,你去找他谈心,关心他,他就会下决心听你的话……这许许多多关爱和爱护学生的行为和举止,会叩响学生情感的共鸣,会使学生懂得和接受你的教诲。所以,只有让爱扎根于育人的土壤,教育才是有效的。
师爱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桥梁,其实,当老师的,总想当个好老师,但如何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贯彻老师的爱呢?
1. 严格要求学生。古人云:教不严,师之惰。严是爱,松是害。老师的爱应该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不是对学生的纵容。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懂得什么是对他们好,怎样是对他们不好。
2.尊重理解学生。讲台不是上下尊卑的界线,学生有他们自己的人格,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老师若能放开架子,走进他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和他们打成一片,就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明白,并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思想,而在爱心的引导下,学生也会自觉地形成发展健康的人格。
3.宽容学生。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师
板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他们怎样做人。学生犯了错,老师要怀有宽容的心,该批评要怀有宽容的心,该批评的就善意批评,该规劝的好言相劝,该谅解的诚心谅解。
4.关心学生。学生一天天长大,理解能力,辨别能力正在逐步形成,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烦恼。老师年长于学生,有着比学生更多的生活经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不妨多留心,多观察,多关心他们的学生生活,帮助他们排忧解难,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扎根生活土壤 呵护爱心幼苗 篇3
关键词:课程标准;多元评价;质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24-024-1
一
我们首先追问一下,哪些因素在有意无意地扼杀孩子爱心的幼苗?
面对沿街乞讨的老人、残疾人,儿童投去同情的目光,或者伸手摸一摸自己的衣袋,将自己仅有的5角钱放在了乞讨者面前的破碗内。而路过的成人呢?熟视无睹!成人并非没有爱心,而是怕别人说自己“假高尚”。就这样,许多成人的爱心被唾沫星淹没了。成人非但自己不去爱,还要苦口婆心地教育子女:“那些沿街乞讨的都是假装的,他们说不定比我们有钱。别乱给他们钱,自己买点东西吃也好。”
成人对人情的淡漠,一点一点地剥蚀着孩子的爱心。
曾在学生的作文中读到这样的场面:“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扛着冰糖葫芦在街上叫卖。老人的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手粗糙如树皮,眼睛饱含沧桑。突然,一群城管人员从暗处窜出来,二话不说,将老人的糖球撒了一地,不解恨,还要踩上几脚,嘴里叫嚷着:‘你这老东西快滚,在这儿影响市容。说完,扬长而去。老师,他们做得对吗?那位老人辛辛苦苦做出的糖球就这样被糟蹋了,老人的生活费还有着落吗?”
面对学生的疑问,我也茫然。身着警服的城管人员应该是这座城市的卫士,怎么做起事来像土匪呢?
可见,社会的许多角落都向孩子展示着人们爱心的泯灭,侵袭着脆弱的童心。
二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更要追踪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引导!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有爱心地生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为学生构筑一道心灵防线。
有位教育家说:“要教育学生,先教育家长。”的确,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生意,无暇去研究育人艺术,他们在爱孩子的同时也在戕害孩子。教师有必要與家长建立长期的联系,通过家长会、电话访谈、或书信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要求家长紧密配合学校工作,让童心拒绝家庭不利因素的影响,为孩子的终身发展营造优良环境。
为印度海啸灾区捐款的当天,班里的张某情绪低落,问后得知:他想捐给灾区十元钱,可妈妈不同意,只让他捐一元。我开导孩子说:“你是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虽然你捐的钱比其他的孩子少,但你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却一点也不少。妈妈并不是不想捐的多,而是因为妈妈挣钱也不容易。她为了让你到最好的学校读书,办起养鸡场,每天干着又脏又累的活。你要体谅她,好吗?”我的话照亮了孩子暗淡的心空。之后,我又打电话给他的家长,表明这样的教育观点:家长要对孩子的爱心给予肯定,捐的钱可以少一点,但教育孩子的话不能少说,绝不能用简单的、甚至错误的话去打发孩子,爱心比金钱重要!
2.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
社会上的阴暗面总会存在,不可能让学生生活在真空的社会里。因此,我们有必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正视社会上的污点,感受社会上的良好风尚,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比如,让家长带领孩子去当地的聋哑学校,了解残疾孩子的困难,设法帮助他们,培植孩子的同情心;要求学生统计小区内有哪些残疾人或生活困难的老人,然后组织孩子定期开展服务性的劳动,懂得给予是快乐的;老师也可以布置学生星期天到公共汽车上做调查,观察、统计主动让座的人次,体会爱心带给人们的甜蜜;在班级内组织若干“爱心小队”,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帮助弱小者,每个假期中开展“爱心竞赛”,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让孩子每一天都对社会献出一点爱……
3.多元评价呵护学生爱的幼苗。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行为习惯不能光靠强制,而要通过不断的激励促使形成。因此,教师要从多角度搜集学生的资料,及时对学生的爱心行为进行赞许、激励,还要让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让评价促发展。教师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用心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孩子小,不可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奉献。对他们来说,对别人说一句安慰的话,把残疾人扶上公共汽车,丢一角钱在乞讨老奶奶的碗里……这些事虽小,但都是值得表扬的善举。甚至,他们什么都没做,但只要心中有爱,教师也应鼓励。
比如,有个孩子在日记中写道:“我们学校门口有一位老爷爷,他是一个可怜的穷人,每天都跪在地上向人家要钱。每当我看到这一幕,心理总是一阵酸痛。我常幻想:我要把老爷爷带到家里,里面放着一张小床,再把我爷爷的衣服拿几件给他穿,给他一床棉被,在床前放一台电视……我总是这么想着。我一定要节约用钱,帮助这些穷人。”
多善良的女孩,多纯真的爱心。她现在虽然无力去为老爷爷做点什么,但一颗爱的种子已经在她的心中扎根、发芽、并将茁壮成长。教师怎能对这样的孩子、这样的爱心熟视无睹呢?
扎根“土壤” 篇4
天津音乐学院的赵振玲教授在这次讲座中说:“我认为艺术上存在的问题一定与文化有关系, 任何不讲继承的所谓的创新都是丢掉其根本的文化特征和传统的固有审美为代价的, 因此不能抛开文化谈创新。”我们不能否认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缺失, 不能否认现今的一些青年歌手文化修养还很低。我们学习中国民族声乐的人必须是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在做到了“科学性”的同时也要研究中国的文化, 在高举“先进性”的同时, 我们在文化上也要做一些思考。赵振玲提到:“中国汉字具有点线美、结构美、音韵美、意象美, 并且讲究平衡。甚至一个字中包含了很多哲理, 比如“愁”字, 由“秋”和“心”构成, 辛弃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 “而今识尽愁滋味”, 这是任何西方的语言都不具有的美。汉字讲究四声, 这使语言极富旋律性, 尤其是方言。”我们听到天津话、山东话这些北方话, 有时会觉得像唱歌一样, 其实就是方言的旋律美。一个省份出了很多的歌唱家一定与当地的语言有关系, 例如天津出了很多优秀的歌唱家, 如沈湘、郭淑珍、王秉锐等, 我认为这是因为天津人说话的语言特点都是以元音结尾, 而且声调往下走, 这对于声带的机能是有好处的。我们应该学习好自己家乡的方言, 因为在歌唱中味道的缺失与方言的丢失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学习书法对我们的歌唱有很大的帮助。书法中的点、线、虚、实、浓、淡、提、沉、连、断、顿、挫等都与我们的歌唱相通, 在中国的《唱论》中都有明确的论述, 如果我们对书法的韵律有研究的话, 那么在歌唱中一定是富有灵动性和旋律性的。周永康曾经在谈到中华美学的时候说到:“讲中华的美学应从汉字的理解和认识开始, 汉字中所包含的所达到的种种美学与形态丰富之至, 重要无比, 为此, 我主张学术文化各界必须补课。读书与识字断了血脉联系, 这本身就是个笑话, 可惜时间久了就习以为常了……。”在歌唱中如何解决语言中存在的问题?我觉得都可以在朗诵中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歌唱之前应先大声朗诵歌词, 体会语言的韵律, 同时找到咬字的着力点, 用上气息的支撑, 使共鸣最大化。
金铁霖教授提出“中国声乐”之后, 引来了一部分的对立面。有些人认为美声不需要唱好中国歌, 唱好外国歌就可以了, 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现在金钟奖和青歌赛都做出了调整, 在第一轮就要求唱中国歌, 如果中国歌唱不好就不能进入下一轮的比赛, 我认为无论是民族唱法还是美声唱法, 都要唱好中国作品, 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自信。马秋华教授在这次论坛会中提出:“‘中国声乐’是科学的演唱方法符合国际国内世界的通行标准, 体现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民族的音色、民族的气质、民族的表演、民族的语言。”廖昌永老师在此次论坛中也讲到:“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 中国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音乐特色, 生活的地域不一样, 语言也不一样, 我们所说的音乐风格与地方的语言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演唱四川民歌时, 外地人模仿四川口音去唱的时候, 本地人就能听出来不正宗, 所以要研究当地的语言, 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廖昌永老师举了一个自己教学中的例子, 他的学生演唱《鸿雁》怎么都唱不好, 因为对马头琴的不了解, 没有掌握马头琴演奏的特点和韵律, 要想唱好内蒙民歌就要掌握和马头琴的关系。还有朝鲜族民歌, 长鼓的节奏与演唱的风格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要想演唱好作品, 把握好作品的风格, 就要了解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如果对中国的古典诗词、书法和绘画不够了解的话, 在演唱古典作品的时候就很难打动人。悦耳动听是需要文化来作支撑的, 比如中国的古典诗词中讲究“墨分五色”, 情感的表达是很含蓄的, 所以在演唱这种作品时也是如此。当我们了解了中国的古典书法、古典诗词和绘画之后再去演唱时便可以唱得有血有肉有灵魂。
让高中生物教学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篇5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活 有效教学
传统的生物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钳制,教师迷恋于对考分的“追逐”,将机械重复当作“巩固”,将课后苦练当作“题海”,死记硬背当作“强化”,学生陷于书山题海之中,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加之,教师重知识本位轻学生本位,割裂了生物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乏味无趣。生活化教学中,教师从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素材,进行生活化处理,开展生活化教学,拉近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学习生物知识并用其去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1.创设情境,体验生活。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之中,提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在《其他植物激素》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如下:“在现代农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不受季节、地域的限制,随时品尝新鲜的水果,这都归功于人们对植物生命调节的认识,归功于人类对植物激素的了解与使用。通过阅读课文,你对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等激素的合成部位与作用了解吗?”教者将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之用。
2.分析热点,感悟生活。近年来,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教师可以将热点事件引入课堂,能帮助学生树立生命意识,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联系地沟油事件、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转基因食品安全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健康、关注生命。
3.联系史事,关注生活。教师要联系生物科学史,了解科学家的生平趣事、理论定律的发展过程、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背景,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前沿生物技术,又能丰富学生人文内涵,让他们从史实故事中感受科学家严谨治学的精神。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1.运用生活资源开展实验探究。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生物知识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交流讨论。教师不能生硬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讨论交流,在探究中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形成技能、丰富情感。如在《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教学中,教者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活动:在载玻片上滴一滴0.9%的NaCl溶液,用消毒牙签取口腔上皮细胞,烘干载玻片,将其放入盛有8%的HCl的小烧杯加热水解,用蒸馏水缓流冲洗玻片,用吸水纸吸去水分,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学生在实验中对选取材料、操作目的进行思考、交流,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
2.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视听手段。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于一体,能使复杂的、微观的、难以观察的现象变得形象直观,倍受师生的青睐。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视听效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学生顺化知识。如在《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中,教者分别呈现血细胞、单细胞动物草履虫的图片,并引导学生对其生活环境进行对比,相同之处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不同,它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因而血浆的理化性质更为稳定。
3.注重资源开发,拓展知识视野。教师不能困囿于教材,要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将生物课堂延伸至课外,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开展生物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植物园、动物园、生物教育基地,让学生接触到活生生的生物资源,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借助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氛围。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抽象知识的讲解,使生物学的分类、形态、结构等内容变得枯燥乏味。教师要借助角色扮演,让学生在表演中将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厘清,从而使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教学中,教者让8位同学腰间系带,扮演DNA结构,4位在前右手分别持有A卡片、T卡片、C卡片、G卡片平举,左手抓前一位同学腰带上,4位在后,他们的顺序按碱基互补配对。
三、作业设计生活化
课堂作业不必局限于书本,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经历调查走访、搜集筛选、数据分析等探究活动,获得第一手资料。生活化的作业能引领学生关注课堂、关注生活,逐步学会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去认识生活、改善生活。如结合教学内容,教师让学生调查超市、家庭中的食用油品种、家庭食用油的用量,从网上搜集、走访医生了解有关胆固醇、心脑血管疾病的资料,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调查结果,能让学生树立科学饮食的意识。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我们要加强生物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引领学生运用生活的眼光观察、从生活的角度思考,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让高中生物教学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参考文献】
[1] 孙战垄. 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实践样态[D]. 河北师范大学,2011.
[2] 黄蕾. 利用学生经验和创造力使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 理化生教学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