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课堂

2024-07-28

扎根课堂(精选12篇)

扎根课堂 篇1

一、问题:凸现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缺失

说到数学课, 往往会让人想到讲不完的例题、做不完的练习, 很难将阅读与数学联系起来.阅读与数学似乎没有多大关系, 可学生作业却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一些基础问题, 可学生中却出现了大面积的错误.都凸现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缺失.因此, 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和现实的意义.同时, 数学阅读能力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这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策略:促使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是要干什么, 如何去读, 什么时候去读和什么样的情境下读, 并努力去读.

(一) 引导学生自我提问, 培养数学阅读的习惯

学生在许多时候理解失败, 实际上是由于不能提出适当的问题造成的.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自我提问, 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不同类型的课堂, 可以设置不同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深入理解.如:

1.对于概念课的阅读, 可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概念是如何得来的?该概念的定义是否有其他等价形式?运用概念要注意哪些问题?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将概念表述出来?

2.对于公式定理课的阅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问: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可以用来解决什么问题?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条件是否可以减弱?结论是否可以推广?是否还有等价的变化形式?

3.对于解题练习课的阅读, 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未知元素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是否知道与题目有关的内容?能否把问题与以前熟悉的问题联系起来?所有的条件都有用吗?能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结果?方法优劣何在?能否把这一结果用于其他问题?

教师在不同类型的课堂上反复提出这些问题, 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下来, 这些提问方式最终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阅读习惯, 最终让学生在自我提问中养成阅读引导和监控的习惯.

(二) 传授学生阅读策略, 提高数学阅读的技巧

1.复诵策略.复诵策略是指在重读一遍的过程中, 读出声音来以帮助阅读理解的策略.通过复诵可以帮助阅读材料在理解中加深记忆.其特点是内容不宜过于复杂, 对于要求记忆的公式或定理可以采用此种方式进行阅读.

2.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指学习者将学习材料按照不同特征重新加以分类整理的策略.通过此策略可使问题线索更加明确.其方式一般有文字叙述、分类列表、图示法等.

3.精致化策略.精致化策略是指针对刺激作相关的联想或诠释, 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 使其意义化的策略.其特点是在新信息进入记忆之后, 人们进一步附加与之有关信息, 促使新旧知识紧密联系, 从而完善认知结构.

(三) 给予学生自主时空, 拓展数学阅读的视野

教师必须舍得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数学阅读.即使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生操作和理解上的困难, 教师也可以启发点拨以达到高效阅读.以下为笔者在复习课《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中遇到的一个案例:阅读下列不等式及其证法:

已知a1, a2∈R, a1+a2=1, 求证:a12+a2212.

证明:构造函数f (x) = (x-a1) 2+ (x-a2) 2, 即f (x) =2x2-2 (a1+a2) x+a12+a22=2x2-2x+a12+a22, 对一切x∈R, 恒有f (x) ≥0, ∴Δ=4-8 (a12+a22) ≤0, 即a12+a2212.

现在完成以下两个小题: (1) 若a1, a2, …, an∈R, a1+a2+…+an=1, 请写出上述结论的推广形式; (2) 参考上述解法, 对你推广的结论加以证明.

(问题提出后两分钟内没人回答, 三四分钟后才陆续有学生作片断回答, 最终在学生合作讨论、教师引导中得出相应解答, 具体过程略.)

由此可知, 对于此类创新题, 若没有足够时间深入阅读, 学生就读不懂这个函数的特点, 不理解为什么构造这样的一个函数.因此课堂中若不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思考空间, 便会使学生失去一个培养高效数学阅读的大好机会.

(四) 重视学生学习交流, 增强数学阅读的信心

学生间的数学交流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从心理上学生更容易接受同龄人的思维方式, 并从中感受到积极愉快的学习气氛, 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因此, 平时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对所读材料展开讨论, 进行交流.

当然, 并不是数学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适合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 特别是一些抽象复杂的问题.如何将学生自主阅读和教师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数学阅读真正扎根课堂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

摘要:本文针对数学阅读及其特点, 从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巧、拓展阅读视野、增强阅读信心、巩固阅读能力等方面探讨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数学阅读,培养策略,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焦建玲等.数学阅读技能及其培养[J].中学数学教学.1999, (4) .

[2]厉小康.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 (2) .

扎根课堂 篇2

所谓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用符号或文字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惑以批语注解的形式,在文中及文章空白处进行标记和书写,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入思考的一种读书方式。

批注式阅读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符号批注,一是文字批注,可单独运用,也可两者兼用。低年级以符号批注为主,中高年级要逐步过渡到“符号+文字”为主;初读课文时以符号批注为主,品读课文时以“符号+文字”为主。

虽然批注式阅读的形式只有两种,但它的方法却是多样的。

一、结合文本法

结合文本是在文中找出与问题有关的内容,直接写批注,或经过提炼后写批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文章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文中“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含义,我让学生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来说说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马上联系下文,用横线画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写下了自己的体会: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是指作者把书看了很多很多遍,首先他……然后……他还会……做完这些……最后……结合文本法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批注方法,它可通过联系上下文或从整篇文章中选取关键词句来写批注。学生利用现成的东西,经过筛选或整合,形成自己的理解――虽然是“拿来”,但拿得准,写得好,这也是很不错的批注。

二、欣赏法

欣赏是阅读中比较高层次的审美活动,不但要求学生有敏锐的语感,还要善于咀嚼品味。进入高年段以后,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文体的语言特点等,来培养学生敏锐细腻的语感。其中,让学生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时,我通过初步的学习,帮助学生归纳描述说明方法的好处的一些关键词,如:

列数字:准确 科学

打比方:形象生动

作比较:突出强调

举例子:具体充分(更有说服力)

当学生再遇到要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时,他们就有话可说了。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时,出示一下的句子:

但是,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让学生写批注。有的写到:第一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地球同宇宙相比,突出强调地球的渺小;有的写到:第二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地球的大小;有的写到:第三句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地球的渺小。抓住描述说明方法的好处的词语来写批注,学生的点评就很到位。到学生熟练掌握欣赏法后,可任凭他们自主发挥。

三、补白法

补白法也就是引导学生在文本原有的基础上,通过思考,补充内容,加深理解,或直接模仿运用,迁移作者的表达方式。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这篇文章,“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要求根据文章的意思,写写大家怎么赞叹,或是怎么议论。结果,学生的批注精彩纷呈:

“妈妈你看,这些金鱼画得真是栩栩如生!”

“他画得真好,他是不是个画家来的呢?”

“到底怎样才能画得那么好呢?我真想拜他为师呢!”

这样的批注让学生有话可写,非常富有童趣和个性化,同时能对原有的内容作补充,加深自己的理解。

四、质疑法

“学贵有疑”“学者先要学会疑”,通过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质疑,说明他的思考就有一定的深度。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引导学生给文章或作者“挑刺儿”,采用质疑法进行批注。

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永生的眼睛》一文,学生一接触课文题目就?他们提出疑问,写写批注。有的学生写到:眼睛为什么能永生呢?人死了,眼睛也会随着身体一起腐烂。学完了课文后,再让他们写批注,回答之前提出的疑问。原来,人死了后,把眼角膜捐赠给别人,让别人重见光明,这样眼睛就得到了永生。这体现了浓浓的大爱精神。这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式的批注,不但能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巧,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是一种非常好的批注方法。

我们要不断探索,建构有效的批注式阅读教学模式,让它在小学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让学生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找到读书的乐趣。

让平等扎根语文课堂 篇3

一、课堂气氛体现和谐性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取决于课堂氛围的轻松、和谐程度。以往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学生成了最无聊的“忠实”听众,完全处于被动甚至压抑状态。一堂课就是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写生记的呆板模式。试想,在这种沉闷单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和教师进行平等对话吗?真正的语文课要求学生能以真情实感用心参与,要求学生要有“我口讲我心”的真切、独特的感受。

因此,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参与教学,乐于参与教学,形成师生互动的生动局面。要实现这一目标,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放下架子,以一副慈善、和蔼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发表自己的主观看法,才会大胆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只有在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敢于和勇于发表见解,自由想象和创造,从而热情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形成人格。”

不可否认,理想、和谐氛围的创设和构建需要教师的睿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化的、不可完全预设的过程。教师与学生、课堂情况和教学内容等种种矛盾的解决、最佳的教学效果、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均来自于师生共同创造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路人,教者必须具备主持人的风范,八面灵动,妙趣横生,善于用精练、美妙的语言去叩开学生心灵的大门,让学生把发言、交流、讨论当做探求知识的一种主观需要,并毫无保留地倾吐自己的心声。此时,教师不是传统的教书匠了,而真正成为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的贴心人了。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定会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投身到课堂中去,和教师一起徜徉于知识的海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春风化雨般,悄然进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审美佳境。

二、提问设计体现人文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教师地位的特殊性和教学手段的单一性,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传达式的语调、命令式的口吻,给学生造成不小的心理压力。问题提出来了,学生必须回答正确,否则,便是站着惨遭一顿训斥,这样大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挫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于是,语文课堂学生只能小心翼翼地坐着,提心吊胆,害怕自己“中枪”,成为被“打击”的对象。所以,语文教师要想让课堂充满活力,就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注意提问设计要体现人文精神。

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注意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往,多跟学生商量,使学生不唯书、不唯师,敢于同老师自由交往。首先,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人文环境,教师始终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进入课堂,将语文课堂看成是一次亲密接触、交往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课堂的民主。如果教师课上老是摆出一副严肃的神情,不露一丝微笑,提问的语言带有强制意味,提问结束后再用威压的目光扫视全班,此时教室内定是鸦雀无声。在这种充满压抑的氛围下,就是再简单的问题也无人敢回答了。其次,提问的语言要反映人文思想。以往教师上课提问语言总是有板有眼,没有过多的废话。问题即是问题,答案就是答案,泾渭分明。其实,过于单调死板的提问不便于启发和激励学生思考。因此,教师在提问语言上要注重语言的激励性和语气的平和,让学生感到教师的亲和力与课堂的温润。比如“你很聪明,只要肯动脑筋,你一定会回答出来的”“大胆点,不要怕,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你很勇敢,我们大家洗耳恭听”“再想想,我们期待你的精彩表现”等语言在提问教学中应经常使用。诸如上述富有人文性的语言既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和富有人情味,又让他们领悟到教师是在和学生进行平等的精神交流,回答问题自然就踊跃了。

三、评价机制体现激励性

教师的鼓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教师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往往能将学生引向成功之路,能让他们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它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思路,许多疑难问题便是在这种激励性的评价中迎刃而解的。

以往有不少语文教师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在课堂组织活动中扮演的是绝对的主角,课堂语言生硬,缺少亲和力和激励性,在评价学生课堂表现时更是盛气凌人,其中不排除有讽刺挖苦的。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和质疑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前者不能巩固、延伸学生思考问题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后者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学生变得沉默寡言,就是能回答也可能左顾右盼,有所保留了。这种极端不负责任的做法阻碍了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更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课堂教学本来就是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和探讨。新课标提倡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鼓励创造性思维。所以,教师应以一颗宽容的心去接纳学生的主观看法,充分肯定其合理性,不要一味地指责批评学生,多给他们以鼓励和支持,尤其要关爱那些学困生。

课堂上教师进行学习评估,多褒扬,多激励,让学生感受到参与语文活动的快乐。这样,学生才能心情愉悦、毫无顾虑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热情高涨了,一个轻松欢快的学习居所诞生了,学生自然会享受到课堂的温馨。所以,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力为学生搭建成功的桥梁,和他们一同分享品尝喜悦,让成功之花在学生心底怒放。可想而知,学生那时的兴奋劲是难以言表的。

变,让思维扎根于语文课堂 篇4

一、变“文本细读”为“大思考”, 使思维有氛围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这段话说得非常好。怎样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大思考”。所谓大思考, 就是着眼于宏观的、侧重于思想与认知领域的具有冲击力的思考。

毫无疑问, 这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 是深入而细致的思考。这种思考对于文本语言的理解是必需的。但笔者以为, 这是一种着眼于局部的小思考, 对学生思维的冲击力并不大, 对其思想的震撼力更加有限。阅读教学中更需要着眼于文本整体向深度挖掘的大思考。例如: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种给别人看的》一文, 赞扬了德国人奇特的养花方式, 并说“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这是一种颇为耐人寻味的境界。在教学时, 我们不妨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人所养的花都是放在屋子内的, 花大都是给自己看的, 你是怎么评价这种养花方式的?你是否觉得我们的养花方式不如德国?这个问题的回答, 是需要激烈而又冷静的理性思维;它的提出, 无疑有助于促进学生在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去深入思考, 从而拓展思想的广阔度, 形成多元化思想。是更具思维含量的大思考。

二、变“平面阅读”为“立体把握”, 使思维有路径

秩序, 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时间顺序。教材提供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思维元素, 如判断、推理、假设、想象, 等等, 而这些内容在课堂上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有些学生思维毫无章法。其实同样一个文本内容, 在不同的教学处理过程中, 它会显示出不同的智力价值, 因此课堂中需变“平面阅读”为“立体把握”, 使思维有路径。

且看特级教师孙双金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一个片段。

师:“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什么意思?

生:朋友的小舟离我越来越远, 我只看见长江那滔滔的江水向天边流去。

师:你说李白站在黄鹤楼上看了多长时间?要根据诗来想象, 不能离开诗。

生:我根据“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诗知道了, 李白是直到帆船没有了影子之后才离开的。

师:他是用什么方式来送别的?

生:是用目送。

师:用眼神、眼光、目光相送 (板书“目”) 。就在那里看啊, 看啊, 这场面是多么感人啊!

李白的这首诗, 无疑是一种“强情感文本”。但其文字浅显易懂, 无须教师多讲, 学生就能轻易理解。真正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走进诗歌的情感世界, 就是教师要改变学生的思维路径, 使其有秩序。善于挖掘文本中可能隐藏着的情感画面或场景, 根据文本的文字和叙事逻辑, 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由此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学生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让思考力从表象的体验进入意象的感悟。

三、变“流线型”为“网络型”, 使思维有深度

教材不仅是学生获取各种知识信息的源泉, 还是学生发展各项能力的依据, 是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慧的工具。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教材的潜在势能, 体现创造性教学的本来价值。教师通过兼收并蓄、言语点拨, 让学生的思维呈现立体发展:既追求思维的“流线型”发展, 又追求思维的“网络型”发展。

因此, 以主题串联教材的方法是拓宽文本表现空间, 使其思维具有网络型的一个有效尝试。特级教师窦桂梅在其教学中提供了很多有益的范例。如在教《圆明园的毁灭》时, 她将一篇拓展性的文本《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拓展性阅读, 学生对圆明园的感受逐渐由“平面”趋于“立体”, 由“单薄”趋于“丰满”, 学生在进行语言积累的同时, 对文本的领悟力和思考力也在不断提高。窦桂梅老师曾说, 教师要有意识地就教材的一些内容进行延伸、修改、重组、再创造, 让教材成为学生积极发展的广阔策源地。显然, 这样的课堂给予学生的不只是知识数量的累积, 更是思维品质的提升。

扎根基层奉献青春 篇5

——王媛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7月份一个叫王媛媛的选调生深深震撼了我的内心。从海边城市烟台去到贵州山区工作,在工作途中遭遇车祸、因公殉职。花一样的生命、灿烂的笑容、俏巧的马尾辫,深深进入我的灵魂再也无法抹去。虽然她离开了这个美丽的世界,但是她的行动教育着我们,她的精神感染着我们。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选调生应该怎么做,她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基层选调生对农村的深深热爱、对群众的一片真情、对工作的认真执着,她为我们在基层工作的选调生指明了方向,为我们解惑,让我们懂得了青春无悔的真谛。

同样是一名在基层工作的选调生,王媛媛的先进事迹,在感动的同时引发了我深刻的反思。从刚毕业的迷茫、到培训后的上岗,开始阶段浑浑噩噩,我就像架在云端。在我慢慢融入到基层、融入到农村的时候我知道了王媛媛,从此她成为了我的老师。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热爱本职、谦虚好学,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直面困难、坚强乐观这都是她教给我的。在基层工作就应该深入基层,多到企业、村庄走走。了解拥有的优势项目,思考发展的快速方法;懂得百姓的困难,竭力解决出现的问题。在企业我感觉到发展的春风,在村庄我享受着淳朴的民风。我爱这这片土地,我被看到的听到的所深深感染。

在为王媛媛同志感到惋惜的同时,对照王媛媛的个人事迹,我认识到了自己身上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不足,和她相比,缺少的不是青春的活力,而是对工作的踏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执着热爱这片土地的热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应该以她为榜样,扑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百姓,贴近群众,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将自己打造成一个群众满意的“选调生”,切切实实为他们贡献自己的力量与青春。通过学习王媛媛的事迹,在分析了自身的情况之后,我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选调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建立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思想。王媛媛在上岗的当天下午,就到闵家场村“走家串户”,和当地的村民一起搅拌水泥。王媛媛所在的在闵孝镇,一个村的居民往往零星分布在方圆数十公里的大山里,从村头到村尾,最长的要走一个星期。王媛媛白天徒步挨户走访,晚上熬夜写调研报告,渴了喝口水,饿了泡包方便面。是一颗赤诚的热爱之心,爱这片土地,这群百姓,是她奋斗的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继续努力,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心研究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做好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本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农村艰苦环境中经受磨练,接受挑战,热爱农村事业,情系农民群众,用真诚和热情与群众交流思想,为群众搞好服务,用实际行动和实在的成绩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

其次,培养热爱本职、谦虚好学的素质。闵孝镇哨上社区居委会主任黄龙军至今对王媛媛印象深刻。去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他陪王媛媛走访了半个月。有户人家住得格外偏,方圆三公里之内没邻居,王媛媛主动要求提前“家访”。“人口普查需要挨户摸底调查,她人生地不熟找上门去,有些群众能接受,有些人却很不耐烦。每户普查,她平均要跑三四趟。”“媛媛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曾同在党建办工作的西部志愿者安云强这样评价王媛媛。经过一段时间摸索,王媛媛提出了“1+3+1”党建帮扶模式,一名富裕党员带领三名普通群众或帮扶一名贫困党员,最先在闵孝镇鱼良溪村推行,效果明显,受到各级领导肯定。王媛媛同志对岗位倾情投入的工作态度让我受益匪浅。我经历过人口普查、文件传达、党政秘书的工作,在有些工作上就没有投入全部的精力去开展。基层工作当中各种事项错综复杂,我们在基层就要做基层的事情,做好本职工作。

三,要有开创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王媛媛经过调研通过实际考察,针对峰坝村的环境提出了种植高峰核桃的建议,通过提交可行性报告申请到资金。最终帮助峰坝村实现了脱贫致富;通过调研和对劳模的请教,对鱼良溪村提出了大棚西瓜轮作葡萄得的想法,得到的全村的推广。正是这种开创进取、敢为人先的精神让她赢得了全镇人民的一致好评。工作中就应该有种精神,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全身心投入农村致富中,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一流的业绩,努力做一个群众满意、信任的选调生。

扎根生活,绽放课堂生命的色彩 篇6

镜头一:孩子们在室外上体育课,空无一人的教室里,风扇依然转个不停。

镜头二:教室外面阳光明媚,教室内却灯光依旧,没有一个人去关灯……

造成这种无奈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的品德教育还未能真正触及儿童的内心,未能真正在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品德课尚未形成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品德课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答案就是必须让品德课与生活同行。《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儿童的生活,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去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在进行《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时,应走“教学生活化”之路,必须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特别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和生命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并乐于、敢于表现自我,发现、创造和分享结论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生命发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粗浅地谈谈品德课如何立足生活构建有效品德教学,从而让品德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真正体现《品德与生活》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一、课前调查,走进生活

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教师必须珍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对儿童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因此,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要做到“生活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再从课堂走向生活,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让美好的道德理智指导学生的生活,让美好的道德情感滋润学生的生活。而品德课前走进生活进行收集调查,能为品德课的教学提供第一手素材,同时也拉近了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距离。因而,课前我先让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走进社会生活中去做实实在在的收集调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和了解。如教学《不说话的“朋友”》一课时,抓住了不说话的“朋友”这一主题的特点,让学生交流我们身边那些不说话的朋友——公用设施带给我们人类的种种方便与好处,从而激发学生保护我们的身边的公用设施。

二、情境演绎,再现生活

教育能否产生效用,与教育的色彩、力度、特质密切相关,因为教育必须经由感受、体验才能最终转化为素质。因此德育工作应致力于激发情感、升华情感,才能形成情操。蔡元培先生曾说:“人人都有情感,但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他认为情感推动力的转薄为厚或转弱为强,有个“陶养”的问题。所以,品生教学应创设一个个充满情感、易于沟通、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从中产生体验,得到启迪,陶冶情操,使美好的情感体验内化为高尚的道德情操。如教学《父母的疼爱》这一课,在请学生“说说家里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我的描述:星期天,妈妈陪小明去训练篮球,并在场边服务,又是递饮料,又是给食物。突然强强不小心扭伤了脚,妈妈急得大汗直冒,忙说“儿子,怎么啦?”说完她匆匆忙忙背起强强往医院跑。到了医院,妈妈是气喘吁吁,可小明还在埋怨妈妈:“你跑得太慢了,疼死我了!”全班同学为之一惊,随之有学生举手抗议:“小明太不像话了,妈妈为了他可是吃尽了苦头,操碎了心。妈妈是多么爱他呀,可小明体会不到。”那小明应该怎么做呢?我及时引导学生讨论。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他们一致认为小明应该感谢妈妈,向妈妈道歉,对妈妈说一些感谢的话等。让学生从这一个个情境中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疼爱以及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关爱父母,感激父母。

三、自主学习,体验生活

新课程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强调的是内心的感受,讲求的是一种“自省”“自悟”“自得”,只有触动他们的心灵,他们才会有所悟,有所得。所以我们必须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道德体验活动情境,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道德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获得直接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创设体验式的课堂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巧设活动情境,激发体验欲望;关注探究过程,实现互动体验;重视激励促进,蕴涵情感体验;走出学校课堂,拓展生活体验等等。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作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强调师生的交往互动,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但要注意不能使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我使用过“小品表演”、“现场竞猜”、“挑战主持人”等电视节目形式,也曾用过“故事擂台”、“开心家庭组合”等比赛形式,还曾用过“我当小法官”、“医生会诊室”、“我来当老师”等模拟形式,这些形式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教师通过指导把活动细化、落实,使活动实在、可操作性强,活动就会变得有效明显。

四、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品德课,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又回归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的,既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本着这样一个理念,才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与教学。例如 在教学《红领巾的生日》一课时,课件出示图片、电影、歌曲给学生创设了少先队活动的各种场景,让学生很快乐地融进生活之中,融进情景之中。针对红领巾的内容,设计知识抢答、情景表演等,让学生自主思考,采用激励措施,用奖励小星星来正面激励,让学生愿说、敢说、乐学。在教室里展示队旗,学唱队歌,并进行回味感受,使学生真正为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并明白戴上红领巾,自己应该为他人、为社会、为祖国做些什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鸟的世界是树林,教育的世界是整个社会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时应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走近生活,从而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并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儿童在生活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德。

扎根课堂 篇7

一、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调控自身的情感

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 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 教师的行为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 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使之处于积极、饱满、振奋的良好状态。结合农村小学生的特点, 首先, 教师要把课堂当做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舞台。教师要从高高的讲台走下来, 走进学生中去, 用真诚的微笑、良好的情趣、满腔的热情去面对学生,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有形成这样的师生关系, 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地想、说、做。其次, 教师要合理运用语言、手势等手段来激励学生。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感染力, 在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除法的认识”一课当中, 教师讲授时用手势画一个大圆表示十只小鸡, 接着用手势象征性地拿出两个放一堆, 再拿出两个放一堆……学生看到教师这样夸张的手势, 自己也不由自主跟老师一块做起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很活跃。再次, 教师应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影响学生, 在教学当中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感情丰富、求知欲强烈。这样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水平会越来越明显, 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挖掘他们的潜能。

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趋向情感化、生活化

在生活当中我们发现, 幼儿园的小朋友去商店买零食, 拿多少元, 能买多少包零食, 是一清二楚的。可是当学生计算数学时, 却一时想不出12里面有几个2。这是为什么呢?就是教学内容必须具有生活化、情感性。情感对认知活动具有推动、强化、调节等功能, 也就是说积极健康的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反之, 则会起阻碍与抑制作用。在情感激励下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被不由自主地激活, 思如泉涌,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起来了, 教学效果自然会很好。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充分地展示教学内容中的显性情感因素, 同时要挖掘其中的隐性情感因素, 真正做到情知互动。

三、小学数学课堂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但并不是万能的, 特别针对农村小学生而言, 必须在进行小组合作时紧紧结合探索式的学习过程, 这样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索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索这个前提, 就如水上浮萍, 落不到实处。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 在开展数学活动课“小小商店”时, 孩子们相约带来了玩具、书、文具等物品, 先让学生去想怎样组合最完美, 不一会, 近十个小商店在教室产生了, 有经理、营业员、收银员、顾客……教室里热火朝天但秩序井然。这样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基础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我认为非常必要。

四、把情感体验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首先, 教师的教态要自然大方, 教师的语言要清晰明确, 表情和语言要能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有的教师富有朝气, 质疑、探索、求知的过程都伴随着愉快的情感体验。老师的每一句启发、每一句鼓励、每一句赞美都打动着孩子们的心, 令孩子们心甘情愿地在老师的带领下遨游在数学的海洋。

其次, 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 遵循知识的产生过程, 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这就要求教师要钻研教材、研究学生、探索教法。只有具备了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方法的掌握, 才能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 才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做到因材施教, 达到理想的目标。

最后, 数学知识的探讨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例如, 行程问题的解决中, 就让孩子们模拟各种交通工具和情境场面等, 让孩子们投入到现实中去。在表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主动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们兴趣盎然, 学得有滋有味。分数的探讨就让孩子们去动手分苹果、分铅笔、分小棒。在分的过程中理解分数、掌握分数并能应用分数。这样将知识探讨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不用老师费心去引导, 学生自己就能利用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扎根课堂 篇8

一、教学目标分层,让自主学习在课堂“发芽”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一个人的智力结构是不同的,也就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在智力上的差异。学生在英语学习领域中的差异,主要是优势智力类型的差异、原由知识水平的差异和认知方式的差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 我将班级学生从学习能力、学习速度和接受能力等方面划分成三个层次:A、B、C层,A层为优秀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学困生。学生的层次不是静止不可变的,而是动态可变的。

课堂教学中,如果对差异较大的学生制定同一的教学目标,很可能会出现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差等生跟不上的局面。因此我在每一节课前先分析教学内容,把教学目标分层为共同基础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和扩展内容目标。共同基础目标,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达到而且必须达到的最低教学目标,也就是C层学生的目标。预备内容目标,即多数学生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经过自身努力可达到的水平,这是为B层学生而准备。扩展内容目标,适合少数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为其提供发展的空间。

二、教学内容分层,让自主学习在课堂“开花”

要让每个学生有成功的喜悦,就必须考虑学生是否具备了自主解决该教学内容的知识基础和实际能力,所以有必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在各层学生确定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自主学习之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层指导。我采取的方法是:对C层学生着重培养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并能实现初步的语言交际;对B层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对A层学生着重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现以牛津英语5B Unit 9 The English Club为例,我在准备了一幅彩色世界地图,把China,America和England作为全班同学都要求掌握的词汇。我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自编对话进行口语训练,让后在全班表演。下面是同学们编的对话之一:

A:Hello!

B:Hello!Who are you?

A:I’m Mike. I’m from America.Where are you from?

B: I’m from England. I’m in China nom.Nice to meetyou.

A: Nice to meet you,too.

但A层,B层同学不满足这三个单词,这时,我就把Germany,Canada,Russia等单词教给学习有余力的同学,使他们有更多的话语可说。同样的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有所不同,不能强行规定学生应该达到哪个教学目标,只是规定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最低基本目标。然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目标层级。当学生完成相应目标的学习任务时,鼓励学生向更高一级的层次目标挑战。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他们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从而更加主动的投入学习。

三、作业分层,让自主学习在课堂“结果”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速度是因人而异的,完成作业的效果不都是老师所期望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不同要求,并对学生的作业做合理的修正和补充。与此同时,学生感觉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能给顺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时,才会认识到学习知识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如给A层的学生布置拓展性的作业,而给C层的学生布置操练性的作业。课件一版呈现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家庭作业,既快捷省时又直观明了。以牛津英语6B Unit5 The seasons为例, 在作业布置中,我要求C层学生能够结合季节和天气图片写出四会单词,要求B层学生能够根据录音把对话内容补充完整,要求A层学生能够围绕给出的语境,进行语篇练习。并鼓励各层次的学生在完成本层次作业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其他层次的作业。

四、评价分层,让自主学习在课堂“生根”

恰当的评价会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呵护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欲望。评价的角度应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允许学生参与评价,同时采取动态评价体系,使学生在学习上既对自己有信心,又能看到不足,既有压力,又有动力。以往的教学评价不允许学生有差异,老师所讲的内容、课本上的练习不允许学生不会。好像学生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迈着相同的步伐前进的,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采取分层评价能使各层次的学生消除自卑感,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赞同,并逐步建立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信心。如,在教American这个复合单词时,C层学生可能当堂掌握不了其正确发音,B层学生在教师对单词分解成A-me-ri-can分别示范的情况下, 才能正确掌握其发音,A层学生可能在教师示范几次的基础上就能掌握其正确发音,这些都是允许的,并且都应得到鼓励。

扎根课堂 篇9

一、预设激发灵感的思维“碰撞”,促进创新契机的生成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英语课堂中的各种因素,如教师的自身素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中的相关信息,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师生在围绕教材展开的情景对话中,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相互感染,从而求知的欲望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这样师生间互动对话的过程能够促进、生成更多的教学契机。在教学月份的英文名称时,我设计了“What’s missing? ”,“Before and after”等游戏活动,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12个月份英文名称的巩固,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精心的预设成效显著。学完对话“When is ...birthday? It’s on...”后,为了既不增加知识的难度,又有效突出语言的交际性,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同学生日调查表,让学生互相调查小组四人的生日,准备汇报。刚开始,学生比较兴奋,但很快气氛就淡下来,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渐渐开始不集中,有的开始用汉语交谈,亦有个别学生在东张西望。正当我想批评指责时,身边有个学生小声地问:“老师 ,我可以去问问王佳祥的生日吗 ? ”真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我立刻意识到:可能是这种机械调查与汇报让学生感到乏味,除了可以操练句型外,这一调查活动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事实上,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即便是小学的孩子,也开始越来越关注同学之间的生日,有些关系不错的学生还喜欢互赠小礼物。对于生日的信息,他们希望关注的可能不是小组内的成员,而是自己的朋友,同样的内容也许换一种方式,效果会截然不同。于时,我立即停止原来的调查模式, 让学生用英语随意询问自己朋友的生日,并用英语写下来,最后看哪个学生的朋友多。这一次,整个教室立即热闹起来,学生争先恐后,边问边写,到各自带着朋友汇报调查结果时,那心情、那场面、那效果已远非前一种组织形式所能比拟的。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需求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资源之一。要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有思维碰撞,产生奇思妙想,教师就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供足够的创造空间。

二、预设水到渠成的认知铺垫,促进智慧“结晶”的生成

将焦点集中在生成的课堂上, 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将灵性的画面定格,更要进一步将这种美丽放大、着色,使其更动人。当教师不能完全按照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活动时,要时刻注意观察课堂中发生的状况,也就是要注意课前预设与课堂实际产生的偏差。这种偏差往往会变成一种必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教学资源,让英语课堂更生动。

在一次观摩课教学中,遇到这样一位老师: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Can you play...? I can play...”句型,教材中的词汇仅有“football basketball,jump,skate,swim”。老师的导入比较自然,讲授也很有条理。在教学完了这组句型后,老师让学生自由问答练习,学生依次用这几个动词替换练习。这时,忽然有一个学生在回答同桌的提问时, 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回答:“I can play pingpang.”作为听课的教师之一 ,我和其他 同伴都不约而同地朝那位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是的,他的回答不仅表明其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他的知识已经超越了课本,更表明他是一个热爱运动的好孩子,他自豪地声明自己是会乒乓球。这时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老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你坐下吧,pingpang不是我们这节课学的内容。”孩子一脸的自信立马被一脸的茫然替代,一节课再也没有举手回答任何问题。这个学生的回答也许与老师的预设有偏差,但这种偏差恰恰是孕育生成的最佳时机,恰恰是弥补教师预设不足的“修正液”,它可以使知识目标体系更完善,可以使三维目标结合更完美,可以使课堂教学因生成更精彩。教师过于依赖原本并不合理的预设, 不仅无情地伤害了一颗无辜的童心, 更使得自己的课堂因错失生成良机而黯然失色。

通过这样的事例, 我们不难看出,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把学生看做是教学对象,还要看做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纪律的“管理者”,更是课堂教学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

三、预设丰富多彩的学习任务,促进探究欲望的生成

新课程改 革背景下 的英语教 学强调教 材只是一 个载体,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英语教师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必须借助教材提供的信息和内容,引导学生有机地扩充延伸,最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知识,增长学生见闻。

4A教材Unit 2“Let’s make a fruit salad”一课 , 词汇是在三年级学习了部分水果名称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 在教授本课时,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单词呈现力求直观,句型学习以旧引新,进行必要的机械操练后,立即按计划让学生开始分小组活动,用带来的水果,进行真实的交际运用。本以为这种预设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机械操练到意义操练,理论上完全符合小学英语新理念, 教学流程一定会按计划顺利完成。没想到的是, 某些学生对着带来的水果不知道该如何介绍,只好用中文说,或无奈地问:“老师,荔枝的英文是什么呀? ”“甘蔗用英语怎么说 ? ”……面对学生的提问 ,我一时不知所措。这是我事先没有料到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水果的种类越来越多,老师也不可能全知道,怎么办?

山重水复之时, 常见柳暗花明, 忽然一个小女孩走过来说:“老师,我有汉英小词典。”这根“救命稻草”一下子引发了我:是呀,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很多,这不是扩充、延伸课本知识的好机会吗? 我拍拍手,让讨论的学生静下来:“同学们,我们平时学的水果的材料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你不知道更多的水果怎么说,今天回家各自想办法查一查、学一学、写一写,明天咱们来个水果大汇总,好吗? 现在,就请你为你的水果拼盘临时‘选择’一个你学过的水果进行交流。”学生高兴地答应了,课也因此而顺利地进行。下课后,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精美的水果汇总表,下午就张贴在教室里,并说明第二天由学生在相应水果下填写查到的单词。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有效激发,到第二天中午,那张水果汇总表已被填得满满的,当我问及表中内容时,学生那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对这样的“生成资源”,教师要经常性地将学生的学习引申,甚至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自己拓展、探索,走进无比广阔的英语学习天地。

英语课堂 教学不应 是英语教 学方案的 单纯执行 过程 ,而应是融 合预设价 值和动态 生成意识 的英语实 践过程 ,是英语课堂教学预设与英语课堂教学生成的有机结合, 是英语教学艺术美的统一。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预设时,我们既要遵循英语课程的学科要求, 又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及认知规律 ;在英语课 堂教学生 成过程中 ,我们要尽 量营造民 主、开放、和 谐的英语 课堂教学 氛围 ,让学生真 正成为英 语课堂教学的主体。唯其如此,英语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充满勃勃生机。

摘要:精心的课堂预设会为动态生成保驾护航——保证生成的合情、合理、有效,不至于形散神也散。可是再精心的预设,也决定不了课堂的生成。课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课堂教学讲究预设,更讲究生成。“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是矛盾的统一体。

扎根课堂 篇10

以“走进分子世界” (苏科版第七章第一节) 为例, 它是科学论证对学生的一次邀约, 教材从分子模型的建立, 到分子运动的认识, 再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推测和验证, 论证层层深入, 以收集证据和解释证据为活动主线, 使知识序、逻辑序和认知序有机地统一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有序地渗透了“何为论证”“如何论证”, 让科学论证在课堂上扎下了根。

展示现象, 提供模型, 引领学生认识“何为论证”

在“选择一种模型”活动中, 教材先给出两个宏观现象和三个微观模型, 让学生选择一个模型对现象进行解释。

现象一:学生用素描炭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线, 再用放大镜或低倍的显微镜对笔迹进行仔细观察。随着不断放大, 原本连续的线条, 开始断开了, 也有学生看到“线条变成了一粒一粒的黑团”。

现象一给学生以全新的视觉冲击, 原本认为连续的线条, 却是由很多的颗粒间断地组成。这样的体验, 初中生是首次体验, 感到不可思议。但结论相对简单, 学生很快认识到, 看上去连续的物体是由更小的间断的颗粒物组成的。

现象二: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 然后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封闭管口, 将玻璃管反复翻转, 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 观察液面的位置。混合后学生发现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现象二通过很明显的对比观察, 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让学生产出疑惑, 但他们却很难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释。为了让证据更加可信, 教师创造条件, 让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完成实验。如何对现象进行解释?这需要构建一种能够自圆其说的模型。因为学生还不善于论证, 所以, 教材将三种模型给出, 来引领学生学习论证。

模型1: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 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 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2:固体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 液体是连成一片的;模型3: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 颗粒之间有空隙。

生1:选择模型1, 现象一就是这样的, 炭笔画的线条是由颗粒组成的, 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 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生2:并不连续。你刚才在显微镜下看了吗?

师:你的观点?

生2:我选择模型3, 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 颗粒之间有空隙。由于颗粒之间有空隙, 水的微粒和酒精的颗粒互相进入了对方的空隙中, 所以混合以后的总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

三个模型是对物质微观结构的假设, 教材在这里不是让学生直接猜想, 是因为学生的微观知识相对缺乏, 他们很难进行有效的思维与想象。学生面对新现象感到困惑不解之时, 教材直接给出可能解决问题的三种猜想, 让学生进行选择。这是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有了充分认识之后, 为他们在现象与观点之间搭起了桥梁, 当学生用选择的模型 (观点) 顺利解释现象时, 豁然开朗, 感受到了猜想就是基于部分事实得出的相对确定的解释。

你的模型 (观点) 只要能解释你所看到的现象, 你的推演就是合理的, 这就是论证。当然, 提供模型对现象进行解释, 毕竟还是猜想。本质是不是这样, 还需要更加充分的证据来支持。对于模型3的科学性, 教材中给出了一些事实, 指出科学家们经过世世代代的研究发现, 物质的确可以分成十分细小的微粒, 但如果一直分下去, 物质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性质。于是科学家们就把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叫分子。然而, 从颗粒到建立分子概念之间还是有一个很长的距离, 而且是学生没有办法去探究的过程, 教师顺势指出:这不是我们今天发现的, 也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 我们需要知道这段空白的真相。由证据得出的结论绝不能超出证据本身, 这就是论证的精髓所在。

提供机会, 启发互动, 引领学生体验“如何论证”

分子会运动吗?你的猜想是什么?学生往往会说出一个观点。当教师追问猜想的依据时, 学生却无法回答。这说明学生对分子的认识是陌生的, 更难以将分子运动与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区分开来。因此,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 如同“用模型来解释现象”一样, 猜想都需要证据的支持, 需要“收集分子运动的证据”。

教师: (展示美味佳肴香气扑鼻的图片;让学生用鼻子嗅气味来鉴别醋和酱油) 通过以上现象, 你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1:烧好的菜一端上桌, 香气扑鼻。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

通过两个实例, 让学生感受到分子的运动与小鸟飞来飞去的运动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将生活中的宏观现象与分子运动的微观本质建立联系, 打开宏观与微观联系的大门。微观世界中, 分子的运动是通过看得见的现象推测而来的。紧接着, 教师进行追问, 生活中还有哪些证据支持你的猜想?这不仅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更是对支持猜想的证据的进一步追寻。如果将红墨水滴在一杯水中, 会有怎样的现象?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学生会发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 不一会儿, 整个杯中的水都变红了。

你提出一个观点, 就要主动去寻找支持这一主张的证据, 这是开展论证的要领。在教师的启发下, 学生从物理世界联想到生活世界, 一系列的证据就表达出来了:将糖块投入到水中, 糖块会溶化, 说明糖的分子在运动;在桂花树下可以闻到桂花的芳香, 说明气体的分子在运动;放在衣柜中的樟脑丸时间长了会变小甚至消失, 说明樟脑丸的分子在运动。在讨论中, 学生感受到主动寻找证据进而说明主张的愉悦。自己找依据去进行论证, 这是论证精神的一种发展。

让语音教学扎根小学英语课堂 篇11

一、语音教学方法众多,但学生很难接受

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内容和形式都比过去要多、要新。然而,在我们日常的语音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大致归纳成以下四种:

(一)孩子们在学习英语时靠的是鹦鹉学舌,背诵单词也是靠死记硬背,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刚刚背过的单词很快就忘了,索性不背了,既而产生了恶性循环,对英语渐渐失去了兴趣。大部分后进生因为单词不会拼读,而造成词汇记忆困难。只有少数语感好的学生能够过拼读关,而大多数学生不具备拼读能力,最终导致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十分严重。

(二)学生缺少语音自主迁移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不能表达其实际意义,只会机械地把每个词读出来,读完后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很被动,懒于动口,如果老师不叫到其名字,自己绝不会主动朗读,缺少对整体语境的感知能力。

(三)英语课上,老师或孩子都更注重游戏性,一堂课热热闹闹下来,却常常收效甚微,孩子们只能记住少量的几个单词或句型,真正记不了多少内容,造成了这种只流于形式,抓不住课堂重点的窘境。

二、语音迁移,让孩子回归学习英语的天性

(一)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学习习惯

在PEP小学英语新版教材第一册的教学中,语音主要是通过模仿和运用的方式来习得的。语音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学习习惯。

1.认真倾听、积极模仿的习惯

倾听与模仿是语音学习的基础手段。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积极模仿的习惯,教师可以在第一节课中就与学生约定好一个手势。最好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2.利用词形记忆单词的习惯

例如head一词的教学,如果教师带读之后,还能让学生观察字母h,ea,d,并教相应的发音/h/-/e/-/d/→/hed/,那么,学生对head一词的信息加工程度就得到了深化,而且学生还能利用拼音的正迁移来进行识记,那么,学生的记忆负担就只有ea的发音了。

3.利用晨间进行带读、朗读的习惯

因此加强晨间朗读是语音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虽然晨间朗读的主角是学生,但教师也要对晨间朗读进行设计,让英语课代表在班中进行落实。通过教师的后台控制,可使晨间朗读既有针对性,又有变化性,以保持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二)稳扎稳打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意识

英语单词在音和形之间遵循着音位与字母或字母组合相应的规则。对这一规则的掌握是提高学生单词认读能力和拼写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语音教学的重要内容。语音意识的形成需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入作为感性支撑,因此语音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发展的长期过程。语音意识的发展规律一般是从大的单位逐步向小的单位发展,各层次的语音意识的发展并不具有阶段性,而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三)改变以往的音标教学模式,进行“自然拼读”教学

提到语音教学,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国际音标,但是由于小学生生性好动、思维跳跃等特点,遇到一串串单词的同时,如果再加上一套国际音标,无疑会给他们增加记忆上的负担,从而令他们感觉枯燥,失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习完一个语音后,他们能迅速记住,却不会运用。“单词家族”则对他们的语音拼读训练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如:我们学习了语音igh,学生便会很自然地读出light,might,night等单词。他们无须知道这些单词的具体含义,只要能熟练拼读即可。

(四)把语音教学与日常的听力、朗读教学相结合

通过朗读,自觉地运用这些语音技巧,把视觉形象变作听觉形象,能准确生动地再现书面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将语音与听力、朗读相结合进行教学,能使枯燥的语音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趣味横生,并使学生学到更地道的英语。我们可以借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英语故事,教学生拼读单词、读句子。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可谓一举多得。

三、我有一双有力的翅膀,让学生可以自由翱翔

如何处理PEP小学英语新版教材中的语音教学,提高学生的语音运用能力?我们知道,系统的语音教学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发音,而且能让学生主动地学单词,记单词,使他们具备获取信息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并进而具备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课堂的参与性和教学的有效性。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根基,只要基础打好了,相信学生可以受益一生。让“自然拼读”成为孩子学习英语的有力翅膀,还原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天性!

参考文献:

扎根基层 篇12

朋友或家人结伴旅游, 干部或媒体行走基层, 作家或诗人乡间采风, 画家或设计师实地写生等等, 出去走走, 下去走走, 有事没事都去走走。很多人、很多单位把走, 特别是到贫困落后地区去走当作一件建立功德的事情去做。很多人、很多单位都愿意去讲走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 讲有些地方的苦、有些时候的累、讲有些景色的美!

在四方游走与扎根基层的选择中, 我更倾向于扎根基层。一棵树只有扎根在一个地方才能够根深叶茂, 一个人如果能够扎根基层研磨不止, 才有可能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实际情况, 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自己获得真正的能力和成长!走, 往上走, 往高处走成了人们共同的趋向, 人往高处走成了颠覆不破的真理。但是如果行走到高处不慎一脚踏空摔了下来, 其状况往往也很惨!生活中往往也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惨, 与其到时摔得鼻青脸肿, 倒不如扎扎实实在基层扎根牢靠的多。如果说走基层不应该成为拍几张照片、写几篇文章、摄一些录像、发表点新闻的走过场, 那么扎根基层就应该是踏踏实实在那里生根发芽、开出美丽的花朵、长成参天的大树。其实, 只有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 才能待出情感来、待出意思来、待出别人难以摸透的办法和思想来, 才会出成绩、出效益、出水平!一个真正扎根基层的人不会浮躁、不会无聊、不会无所事事, 更不会这山望到那山高!从表面上看, 在这样一个很多人讲究成功、疯狂地追逐名利的时代, 扎根基层仿佛已经过时。其实不然, 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扎根基层, 空中楼阁是一种虚幻, 是不存在的。只有扎根基层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出路, 除此之外其它的途径都可能是这样那样的旁门左道, 都很危险, 都有可能人仰马翻。

基层就是高楼大厦最下边的那一层。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 基层并不特指山区、农村, 遍布在我们身边的市场、工地、街道, 那些来来往往的普通人、说说笑笑的普通事都是我们生活的基层。在这样的基层, 有新鲜事, 也有陈芝麻烂谷子的陈年旧账;有欢声笑语, 也有不平、不尽如人意的怨气与骂声;有和谐美满, 也有对峙、斗争、难以调和的种种矛盾。简单和复杂, 单调和丰富, 寂寞和活跃构成了基层生活精彩纷呈, 也让很多基层工作者头疼不已。很多人一谈到扎根基层就把苦、累和被贬、被下放、被抛出视线等等与之捆绑在一起。但是, 如果我们想要干出一番事业, 做出一些成绩, 打开一种局面都应该积极投身于基层。任何希图投机取巧、浮躁飘游的招数都不利于从根上取得发展。扎根基层不是一句空话, 也不应该是一句口号, 而应该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 是一种持久的、发展的、不断获得新生的生命成长, 是我们事业成功的秘笈。扎根基层随着时代的变迁, 其方式和内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那里平平庸庸呆一辈子, 无所作为, 不等于扎根基层;在那里碌碌无为过一生, 指手划脚谈天说地吹大牛也不等于扎根基层。扎根基层就是在一个地方扎下去有所作为, 生长起来有所思想, 发展下去开花结果, 让生命熠熠生辉!扎根基层是一种坚持, 扎根基层是一种积极的生活延伸, 扎根基层是一种深彻的生命滋润, 扎根基层是理想在沉积中的一种长时间的感悟!

基层是花朵开放的土壤, 扎根基层就是在不断地汲取营养。

基层是平民百姓的生活, 扎根基层就是在不断地补短取长。

基层是艺术创作的食粮, 扎根基层就是在不断地精挑细琢。

上一篇:白介素-11论文下一篇:美国的西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