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理论研究

2024-11-19

扎根理论研究(共12篇)

扎根理论研究 篇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在没有先行组织者的情况下, 基于归纳的逻辑, 针对特定的现象搜集资料、获取资料进行归纳, 进而获得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两位学者格拉泽 (Barney Glaser) 和施特劳斯 (Anselm Strauss) 对医生处理临终患者的实地观察。扎根理论有三种不同的取向:系统程序取向, 浮现设计取向和建构主义取向。

一、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论公设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较新的研究方法, 不同的流派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解和主张各有不同。本文综合其它学者的观点, 认为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理论公设应该有四点:符号互动论、实用主义、科学的逻辑、工作社会学。

(一)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 又称象征互动论, 其主张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社会。受符号互动论的影响, 扎根理论在对理论的定位上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理论的建构本身是一个过程, 理论不是永恒的, 只是暂时的、可修正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不是去研究因果关系的社会现象, 而是视社会现象为一个多组的、众多的“变量”彼此间相互影响的复杂状况。因此, 理论要反映这种复杂性。

(二) 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认为理论只是一种工具, 理论的价值性取决于它是否有解释力, 能够使行动成功;行动、实践优于僵化的教条原则。受实用主义影响,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认为理论永远只是暂时的, 同时理论是一种功能性的工具, 理论本身没有什么神圣性, 它一直在接受挑战和修正。

(三) 科学的逻辑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被认为是定性研究方法中最科学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十分遵循科学原则 (例如归纳与演绎并用的推理过程) 、比较的原则、验证假设与建立理论。

早期研究者认为扎根理论是没有演绎法只有归纳法的, 它得出的理论是由其他学者来检验的。但到了80年代, 格拉泽和斯特劳斯分别在各自的著作中提到扎根理论也应该包括理论验证和发展理论。因此,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综合了演绎和归纳逻辑研究方法。

(四) 工作社会学

工作社会学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分支, 它假设“改变是持续发生在社会生活的”, 但社会发展的特别方向需要被解释说明;工作社会学主张观察工作者与他的工作之间互动。扎根理论研究传承了芝加哥学派的研究工作与自身工作生活相结合的传统, 把建立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及教学本身就看作是自身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路径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有着3种不同的取向, 不同流派、取向有着不同的方法论主张。虽然具体的操作侧重点各不相同, 但是各个流派的扎根理论学者的具体路径基本相同, 即:收集资料, 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编码, 对资料进行比较和再分析, 形成理论并写作。

(一) 收集资料

1. 资料的来源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主要运用访谈与观察来搜集资料, 因此资料的来源大部分为第一手的田野数据。除此之外, 图书馆的档案数据、政府的档案数据、公报、年鉴数据、日记、信件, 都可以作为数据的来源。

2. 资料的抽样

扎根理论使用“理论性抽样”来完成资料的搜集。理论性抽样是指从已经确认的理论和相关的概念的基础上做的抽样。为保证抽样对象的代表性, 抽样的对象必须为与理论具有相关性的事物。

理论抽样时在第一轮开放式地搜集材料之后, 更有针对性地运用演绎的方法, 对粗放的材料进行编码后再次抽样分析。在一轮理论性抽样之后, 可以继续使用选择性抽样方式来对资料进行分解。研究者处理好资料分解的问题, 才能发现某些可能忽略的需要处理的资料问题。

3. 资料的饱和

扎根理论认为抽样和资料搜集的工作要一直持续到范畴里的资料达到“理论性饱和”为止。当搜集新鲜数据不再能产生新的理论见解时, 也不会跳出已经编码的资料范畴, 则可以说明资料搜集已经达到“理论饱和”。

而浮现取向流派认为, 饱和是扎根归纳出的理论没有新的新属性出现的状态, 并提出了“概念密度”, 扎根理论的理论结果的完整性主要取决于其概念密度。

但是戴伊 (Day.I) 则对饱和理论提出了挑战, 认为类属饱和本身是否就是扎根理论研究者对数据进行搜集时进行控制的人造产物, 来自于研究者自身的推测, 并不十分准确。

(二) 对资料分析过程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资料的分析过程与资料搜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起同时进行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不断搜集和比较资料的同时, 还会对资料进行编码登录的工作。

一级编码是将所有搜集到的资料按其初始的状态进行登录, 然后再将其打散, 最后再按新的分类将其重新排列。一级编码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即什么都相信, 又什么都不信。

二级编码是为了呈现搜集的资料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在开放式的资料编码搜集过程后, 研究者可能会觉得有一些主要的类属范畴反复出现, 就可以开始二级编码研究其联系。

三级编码是为了发展具有“中央性”核心类属, 即和其它的类属相关, 并且在资料的不断搜集过程中一直与其它类属保持着稳固的联系的类属。

(三) 撰写备忘录

备忘录是介于编码和最终分析之初稿之间的步骤。这一步骤可以激发我们的思想, 促使我们以新的方式看待我们的数据资料和编码。一般来说,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备忘录应该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编码的记录;理论性摘记;以视觉方式呈现的逻辑图表。

除了上述操作流程外, 关于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一直是扎根理论研究者们争论最激烈的领域之一。支持者认为运用软件能够减少繁琐的编码工作。而反对者认为扎根理论研究更多是依靠研究者在访谈中观察各种细节, 从调查的情景中感受到理论的敏感性。而这些都是计算机无法代替的。

三、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应用的条件和限度

扎根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应用需要满足一定的运用条件,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使用限度。

(一)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应用的条件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需要从大量的资料中归纳出理论并演绎适用范围。它的运用是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

1. 具有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

扎根理论的研究者应该把自身的相关的问题以及自身的“社会学知识储备”引入到数据资料分析当中。因而, 如果研究者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 很难从原始的资料中抽象出一般的理论。

一名扎根理论方法的研究者应该具有很强的分解和整合资料的能力, 有对资料的提问能力, 还要有反思性建构 (备忘录) 自己理论的能力。

2. 对理论的敏感性

扎根理论需要研究者对资料中可能隐含的理论信息具有敏锐的感觉。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者需要对所研究的资料充分理解, 从而充分解释获得资料的真实内涵。

扎根理论研究者要想提升理论的敏感性, 必须要充分阅读文献资料, 积累过充足的专业研究相关经验, 并且个人有丰富的与问题相关的个人生活经验。

3. 扎根理论研究的标准

运用研究方法必须满足研究方法的标准, 对于扎根理论研究的标准不同取向有不同的理解。建构主义代表人物卡麦兹认为, 扎根理论的标准有:可信性、原创性、共鸣和有用性;而格拉泽代表的浮现取向认定理论的暂时性和不断比较完善理论的方法, 因而尤其强调可更改性。

有学者认为扎根理论研究者不应把这些标准视作牢不可破的规则。但是, 除非你有很好的理由, 否则仍请遵守这些研究规则, 让读者可以判断你的理论可信度。

(二)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使用限度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不同于定量研究下得出的抽象的形式的理论, 又不同于定性研究下完全强调实施描述, 缺乏理论深度的浅层理论。

1. 难以形成宏观的理论

理论有“大理论”“小理论”, 从适用层次上看有微观、中观和宏观理论之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常在普适性上升到微观层次后就达到了理论饱和状态, 不能继续吸收材料扩大理论的普适性了, 充其量只能到达“中观”理论层面, 不会有较强的普适性。

2. 对理论的可信性难以控制

对于将访谈文本数据作为扎根理论的研究资料依据, 仍存在着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扎根理论研究的被访谈对象可能会受主观因素影响, 提供失实的数据。同时, 扎根理论的资料数据都进行主观、事后的分析, 必然导致可信性的缺乏。因而在对理论的可信程度需要做很严密的演绎的情况下不适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3. 对研究者自身素质的依赖过强

在实地工作时, 研究者每天须面对大量的新资料, 很难立即着手整理, 以建构下一阶段的理论;在研究情境的压力下, 通常只允许研究者发展概念, 很难真正达到一种理论的地步。由于过于依赖研究者概念上的技能, 难以在资料的客观性和研究者的主观涉入之间得到很好的平衡。

摘要: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特殊的定性研究方法, 有着归纳法和演绎法并用从田野资料中得出理论的特点。不同的学者对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有着不同理解, 扎根理论可以分为浮现设计取向、系统程序取向和建构主义取向三大派别。从理论公设、研究路径、方法应用的条件和限度方面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扎根理论,定性研究,综述

扎根理论研究 篇2

〔论文关键词〕扎根理论 建构主义扎根理论 教育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20世纪后期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思潮,对具有“质的风格”的扎根理论方法产生了较大影响。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将建构主义者所提出的很多方法和问题融入进来,成为“一种在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取中间路线的方法”,以发展一个可以解释某个特定现象的概念和理论为目的。扎根理论方法也适应于教育技术研究,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的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弥合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对于扎根理论的运用得到肯认,并成为欧美等国具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方式。90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渐尝试在我国教育中运用,但至今为止尚处在引进、吸收、消化和本土化改造阶段,尚未成为教育研究的主流范式,更没有得到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视。

一、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背景

社会学家格莱瑟和斯特劳斯的《扎根理论的发现》一书在1967年出版,标志着一种具有传统实证主义和符号互动论思想的扎根理论产生。扎根理论是一种归纳研究方法,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通过连续比较的方法,从经验资料中建立新的秩序,把所收集到的资料经过概念化的过程予以命名,归纳出概念和命题,然后上升到理论,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从发展沿革上看,扎根理论大致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格莱瑟和斯特劳斯传统理论、20世纪90年代的斯特劳斯和科宾的程序化理论、21世纪的建构主义扎根理论。

(一)实用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詹姆士、杜威等人的活动,实用主义发展成为在美国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实用主义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注重对有问题的情境进行处理,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强调哲学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主张把确定信念作为出发点,把采取行动当作主要手段,把获得实际效果当作最高目的。“经验”一词是杜威实用主义哲学体系中最基本的概念,杜威提出经验的连续性原则和互动原则作为衡量经验的标准。杜威说,“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某种连续性,因为每种经验对于各种态度都能产生较好和较坏的影响”,“互动”是指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这个原则赋予经验的客观条件和内部条件这两种因素以同样的权利”。这两个原则深深地体现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中。斯特劳斯将实用主义哲学研究的程序、行动和意义引人到经验研究之中。实用主义影响下的扎根理论,将应用性和有用性作为扎根理论分析的衡量标准之一,强调理论永远是暂时的,理论没有什么神秘或神圣可言。强调理论只是对行为结果的假定总结,是一种工具,是否有价值取决于是否能使行动成功。

(二)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布鲁默和G・H・米德的著作。1930一1950年,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出版的一系列著作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60年代以后,美国学者布鲁默、T・西布塔尼、R”H・特纳等学者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是:(1)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2)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在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3)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符号互动论的方法论特征是: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

作为扎根理论建立者之一的斯特劳斯,有着在芝加哥大学的学术背景,将芝加哥学派的实地研究和符号互动引人到扎根理论。在那里,深受帕克、杜威实用主义思想,以及米德、布鲁默符号互动论的影响。符号互动论的芝加哥社会学派,广泛使用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收集资料,强调从行动者的角度理解社会互动、社会过程和社会变化。斯特劳斯和科宾在1990年写出《质性研究概论》一书,至今为止这个版本使用得最为广泛。他们的立场带有后实证主义色彩,因为他们也主张倾听被调查者的`声音,尽可能精确地代表被调查者,发现并承认被调查者对于现实、和他们不同的看法,认识到分析对象和分析过程中艺术性和科学性同时并存。受符号互动论的影响,扎根理论的研究题目来源多是日常生活,研究成果也回归日常生活,而非理论检验或在理论引导下的假设检验。

(三)建构主义

20世纪后期形成的建构主义思潮,是在后实证主义的元叙述中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其观点依赖于相对主义和意识形态,对具有“质的风格”的扎根理论方法也产生较大影响。卡麦兹提出的建构主义扎根理论是阐释性传统的一部分,是“一种在实证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取中间路线的方法”。卡麦兹是格莱瑟和斯特劳斯的学生,利用她深厚的符号互动论底蕴,挑战传统模式的客观主义倾向,扩展了扎根理论现存方法的广度和潜力。她认为,扎根理论必须从其实证主义源头那里继续发展,把过去二十年来由建构主义者所提出的很多方法和问题融人进来,使其成为一种更加细致和更具反思性的实践。

卡麦兹说:“我更接近实用主义,因为我赞成马克思的观点,‘人类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种唯物论的活动观点撕碎了激进建构主义观点中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唯我论思想。出版了《构建扎根理论:质的研究的实践指南》,该专著包括概论、丰富资料收集技术、不同的分析编码策略以及理论建构中的备忘录写作的重要性;讨论了理论抽样、饱和与分类、扎根理论中理论化的不同方式;最后,还包括撰写草稿的实践技巧,对完成整个研究过程各个部分的价值进行了反思评价。它不是一种菜单式风格的枯燥方法,而为研究者和新手们提供了一套作者本人独特的扎根理论方法。

二、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基本观点

本体论上是相对主义和认识论上是主观主义的建构主义扎根理论,重塑了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关系,整个过程中研究者的观点起了重要作用。在本体论上,建构主义相信一种相对主义现实,现实既是个体的建构,又是特定社会情境中的主体间的协商结果,是互动的个体的社会性建构。认为现实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情境中建构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对于这个现实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了解现实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经验和行动。一个事件的社会建构意义随着时间的流逝所发生,它不但被个体的行动所影响,而且被历史、社会和语言所影响,这种本体论观点是对以前所接受的实证主义和后实证主义范式观点的突破。建构主义扎根理论认为,研究成果中的现实并不是由被研究者的现实构成,是多重解释中的一种解释。我们把社会生活的概念从一个现实的世界,一个有待发现的、有待应付的、有待分类的世界改变为一个在思想上变成现实的世界,一个通过成员的语言和行动变成现实的世界。所以,社会现象是复杂多面的,扎根理论者所建构的不是现实的形象,而是一种形象的现实,即一种客观的、真实的、外在的现实。

在认识论上,建构主义相信知识是由依赖情境和负荷价值的多种解释所构成。对知识的认识不是唯一不变的,知识是一个重构的创造性的问题,不存在带有普遍意义的、脱离具体情境的、抽象的知识;知识是对具体社会文化情境的建构,是参与各方面通过互动而达到的一种暂时的共识。建构是主观的创造和主体间的证实,要求研究者必须密切深人到研究过程。所以,建构主义认为主体和客体两者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关系,研究者与研究过程有密切关系,研究者是主要研究工具,不是一个旁观者,研究结果是由不同主体通过互动而达成的共识。

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修补了过去质的研究法对于理论看法的不足,重视建构意义和行动者诊释的过程,以实际的情境为主,用更多样的方式,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法。行动与互动的意义源于社会情境,人们时常认为通过正确的使用方法,就可以减少研究者的影响,这并不是事实,任何研究都是情境化的,是扎根在情境脉络和位置、时间,以及诸如此类因素中的。卡麦兹认为很难忽视研究者的身份,以及存在的事实和准确性问题,因为其中总是有张力,由于事实是本土的、相对的、基于历史的、情境的、情境脉络的。正是由于作为研究者的观点影响他所观察到的事物,意味着价值和真实是相关联的。研究者的观点不是一种附加,它是一种看待问题的途径,必须不断地自我反思―自己的任何价值观念来自哪儿,这些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我们却倾向于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在方法论上,建构主义假想的现实是多面的,不能被切割成碎片或在实验室研究,而是只能作为一个自然情境下的统一整体来研究。这种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中作自然式探究,它是非正式的、互动的。研究设计也就是研究的逐渐展开过程,设计的本质是扩张主义的,不是在实证主义/后实证主义方法中看到的简约化。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在研究过程中,要求强化研究者对资料提问的能力,了解被研究者对问题所理解的意义,而且要体现在最后的研究成果,体现在语言编码和分类、理论性备忘录以及理论性结果中,并与被研究者发生互动关系,从而理解他们,对其行为意义进行解释。在资料和初稿之间来回反复多次,在理论和文化中流动,然后又带着一些怀疑、兴趣和好奇心回到资料中。尝试着通过写作唤起体验性的感情,备忘录的写作帮助研究者将分析性解释和经验表现连结起来,对资料中出现的理论性问题进行思考,逐步深化自己已经建构起来的初步理论。

三、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对教育技术研究的价值和影响

教育技术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许多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教育科学以及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只要能够达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目的,我们都可以借用。通过开展扎根理论,建立介于抽象综合性理论同具体经验性命题两者之间的一种中层理论,对于教育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

(一)有助于教育技术研究的本土化

“中国教育界接受了教育学的普遍主义,养成了对自身经验的忽视甚至卑视”,“同时还因此产生一种错觉,似乎教育学理论是可以直接由国外译出,快捷地为我所用,它不受本国基础的影响,也可与民族的文化传统无关”。面对复杂的教育技术研究任务,“实证一科学”的实证方法难以适应对复杂的教学活动的把握,从教育技术学要研究如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来看,需要对其变通。 开展教育技术研究要从本地实情出发,着重研究本地实际,总结本地经验,解决本地问题,扎根理论对教育技术研究本土化有着特殊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扎根”这个字强调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必须实地进人研究对象的处境,扎扎实实着手去从事直接的观察与互动。在研究过程中有相当严谨的步骤,确保研究人员的归纳与结论是忠实地根据从研究对象所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而非自己主观的意见。扎根理论一定要有经验的支持,但其主要的宗旨不在于其经验性,而在于从经验的事实中抽象出新的理论和思想,是建立理论而非验证假设或既有理论。

(二)有助于提高研究主体―教育技术研究者的理论水平

我国教育技术学的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理工科的学术背景和思维方式,占主导地位的是理工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及由此必然导致的对教育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偏爱,对教育中质的研究、尤其是思辨哲学研究方法论比较陌生甚至拒斥。掌握扎根理论,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理论思辨水平。由于扎根理论的主要宗旨是建构理论,认为理论比纯粹的描述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度,因此它特别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这是扎根理论有别于其他质的研究的特殊之处。理论敏感性是研究者的个人特质,指的是一种能由繁杂资料中去芜存警,辨别事物相关性,觉察资料内涵意义及精妙之处的能力。理论敏感性与研究者的洞察力、分析力、概括力等密切相关,来源于专业经验、个人经验(默会知识)、对该领域专业文献的熟悉程度以及对相关文献资料的熟悉程度。

教育技术研究中使用扎根理论方法,“不论是在设计阶段,还是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时候,研究者都应该对自己现有的理论、前人的理论以及资料中呈现的理论保持敏感,都应时刻注意捕捉理论及能生成理论的线索”。对于各种文献,或研究初期所萌生的范畴、假设都要存疑而且需不断地用实际资料加以验证。增进理论敏感性对于一个教育技术研究者来说有着多方面的价值,有助于摆脱对某些现象的思维定势,使思路从文献和个人经验的蔽障中释放出来。同时,遵守必要的研究程序,可以增强研究工作的严谨性,减少个人偏见,以及那些可能导致对资料作出不切实际解释的一些假定。

(三)有助于弥合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扎根理论的创始人声称其主张就是为了“填平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尴尬的鸿沟”,不在于了解单一因果关系。扎根理论的一个基本前提是:知识是积累而成的,是一个不断从事实到“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演进的过程。这里所谓“实质理论”是指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适于在特定情境中解释特定社会现象的理论;所谓“形式理论”,是指系统的观念体系和逻辑架构,可以用来说明、论证和预测有关社会现象的规律。实质理论不能凭空产生,必须扎根于原始资料之中,作为在原始资料与形式理论之间的中介而凸显其重要性。

从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状况来看,相当部分还停留在利用网络技术或多媒体技术从事课程教学实践的经验研究等方面。并且多以经验研究为主,较少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实验研究,以及基于本土实践的理论建构和实验成果。研究者或沉溺于对从理论到理论推演的形而上的研究,或滞留于对经验事实的描述,强调研究的“实证性”和“可证实性”。扎根理论恰恰兼顾了二者研究的缺陷,较好地处理长期争论的问题―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扎根理论相信依照其原则与态度所发展出来的概念架构或理论,会与所研究的实际状况相当吻合。

(四)有助于研究者掌握和利用质性分析软件

大多数质性分析软件的方法论框架是扎根理论,如Nudist明确定位为辅助扎根理论分析。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质性分析软件不是方法本身,而是辅助质性分析的一种工具,一种组织和管理原始资料的工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教育技术学者的研究能力,这种影响表现在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有二十多种质性分析的软件,如AT-LAS.ti,InfoRapid、Alceste、WeftQDA、Nudist,Nvivo8等,分别隶属于德国、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开始提供将质性资料转换到常用统计软件的数据接口,这些工具上的革新将加快这种趋势的发展。

利用质性分析软件的自动编码功能、编辑与检索功能、多媒体资料存储管理、概念网络的可视化功能等,研究者可以系统地将资料收集过程、分析过程并行,发现质性资料中的潜在模式,也可能借助于程序而得以保存代码的修正过程;也可以把代码之间的关系以图形表示出来,从而让研究者或者读者直观地把握研究的理论模型;也可以结合在线统计软件的数据接口,通过网络共享方式进行质性研究资料的分析。

(五)拓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视角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应扎根生活 篇3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4-0079-01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倡导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研究性学习才能更加地切合实际。学生在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体验到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相互联系。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因此,在研究中,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计划性和责任心,从中体会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的深刻内涵,希望我们的学生不仅仅具备对课堂上教师讲授的书本知识的背诵、理解、掌握、复述的能力,更能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和提炼,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能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规范地撰写科研小报告,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能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等。

1.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只有在学生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才会引发积极的思索并产生探求未知的愿望。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内容,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发挥的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精神饱满地去研究,在选择中学会创新。课题的选择方向可以看出学生的兴趣所在,学生对偏理论性知识不感兴趣,比如“调查媒体对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新的“苏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中也有许多可挖掘的课题,比如七年级下册第12章第三节“人体的感知信息”有这样一个课外探究,可以作为课题研究范围:“国家为方便盲人外出活动,修建了盲道。盲人依靠足底皮肤里的感受器、手杖和盲道能够安全行走。有一些地方存在盲道被挤占的现象。调查自己的社区及周围,记录盲道是怎样被挤占的。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向有关部门反映。”

2.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我认为研究性学习侧重的应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比如学习中如何迸发出一个好的想法,如何验证假设,如何判断结论价值。这些才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只有将研究性学习理念渗透于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研究性地教,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追求的目标都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研究性学习并不存在唯一的固定的方式,我尝试的是“专门性”研究性学习,在课程教学中划出专门的课时,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3.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定位。

在确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我们去了解生物教材的编写意图,明确教材中“哪些内容是有教学价值的,哪些内容是能够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哪些地方需要研究,哪些地方不需要研究”。探究是学生的一种本能,但学生的探究多是随兴的,没有计划性。无论是实验探究,还是课题研究,我们要去思考到底要求学生去研究什么?研究达到什么目标?怎么研究?这是教师要特别加以指导的,这种指导不应该是命令学生如何去做,而是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始终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扎根理论评述及其实际应用 篇4

一、扎根理论溯源

扎根理论的产生有其不同的学术渊源, 具体说来, 分为以下层面:第一, 量化研究的单一性。受自然学科研究范式的影响, 社会学研究者对具有规范的操作程序、严格的调查方式、通过样本反映总体的量化研究亦十分青睐。然而, 大部分量化研究, 其资料收集是研究者的自我报告, 是一种简介的、被动的行为测量方式, 无法真正洞悉社会现实中人们的行为, 使得资料流于表面化、简单化, 难以深入被调查者的思想深处, 也无法解读回答者具体、细腻的生活场景。第二, 质化研究的限制性。为了解决量化研究中的“强迫选择”、“削足适履”等诸多问题, 质性研究方法沿着另一条路径进行探索, 即通过尽可能全面、直接的观察及访谈, 收集具体、详细的质性资料, 获得效度较高、更为可靠的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理论、发展解释模型。当然, 质化研究也存在着若干限制, 如研究的信度偏低, 偏差不易察觉, 资料琐碎不易系统化, 普遍化、通则性程度较低等, 使研究局限于“此时此地”的诠释。第三, 美国的实用主义, 尤其是杜威、米德、皮尔斯的实用主义思想。实用主义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注重对问题情境进行处理, 在问题解决中产生方法。强调理论应当来源于实践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反对空洞、抽象的理论。第四, 符号互动理论。该理论形成于20世纪20—50年代, 假设人们运用共享的符号 (如语言、服饰、手势) 通过社会交往、互动交流以建构现实。符号互动理论提出在探讨符号形成与意义解释时, 要关注人在社会与文化世界中的活动与互动关系。此外, 该理论强调某些与日常生活的经验问题有联系的中层关怀而不是宏大理论。扎根理论方法强调形成中层理论来解决人们的现实问题就是从符号互动理论中汲取的。

鉴于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存在各自的优点与不足, “扎根理论”在研究设计与资料搜集方式上采用质性手段, 而在资料分解、分析过程中吸纳量化分析手段。扎根理论同时借鉴美国实用主义和符号互动理论的精髓, 其研究过程是一种归纳的过程, 是一种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进行浓缩的过程, 是研究者针对与自身相关或自身感兴趣的主题, 不断就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思考、比较、分析、归类、概念化并加以关联和建构, 将隐藏在资料中的理论通过研究者的理论触觉挖掘出来的过程。

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方法是在逻辑一致的基础上收集资料、分析资料, 旨在形成理论的方法 (见下页图1) 。其主要思想是界定对象、资料搜集与资料分析交互进行, 即获得数据后立即进行数据分析和编码, 从中产生新的概念和范畴, 并与已经形成的概念、范畴或关系进行比较, 据此进行新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直至达到理论饱和, 即新的资料中再没有新的概念、范畴或关系出现。若理论未饱和, 则需要重新审视资料收集和分析过程, 进行相应的资料补充, 使理论达到饱和。由于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主要宗旨是建构理论, 它特别强调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1. 资料收集过程。

扎根理论方法收集资料的形式多种多样, 既有文字资料形式, 如田野调查材料、临床个案记录、历史材料、组织报告、自传、服务日志等, 也有口头资料形式, 如访谈录音等。研究者在资料分析过程中自我反思的备忘录、已存的文献、参与者的反馈以及其他观点均可构成资料的一部分。访谈是最主要的资料收集方法。由于在扎根理论研究中, 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过程同步进行, 意味着最初收集到的资料左右分析结果, 而分析出的结果又会影响后续资料的收集, 引导研究者的努力方向。

2. 资料分析过程。

扎根理论研究中, 资料分析是通过对资料的编码和归类来实现的, 资料的逐级编码是最重要的一环。编码过程既是思考资料意义的过程, 又是不断追问问题、指导后续资料收集及形成理论类属的过程。根据抽象程度可把编码分为三个不同层次:一级编码即开放式编码、二级编码即主轴式编码、三级编码即核心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经由密集地检测资料来对现象加以命名与类属化的过程, 其不仅要将收集的资料打散, 赋予概念, 还要以新的方式重新组合并予以操作化。开放式编码主要包括若干步骤:赋予现象标签—发现类属—命名类属—概念化类属。这要求研究者以一种开放的心态, 尽量悬置个人偏见和研究界定见, 将所有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状态进行编码。主轴式编码目的在于发现和建立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 以充分体现资料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研究者每次只能对一个类属进行深度分析, 并围绕着这一类属寻找相关关系, 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 有关不同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变得越来越具体、明晰。每一组概念类属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之后, 研究者还需要继续分辨主要类属与次要类属。所有的主从类属均建立起来以后, 研究者还可以使用新的方式对原始资料进行重新组合。因此, 轴心式编码是把零散的资料以类属和关系的形式组织起来。核心式编码是在所有已分析的概念类属中选择一个核心类属, 将分析集中到那些与此核心类属有关的码号上面。核心式编码的具体步骤:明确资料的故事线, 对主类属、次类属及其属性和纬度进行描述, 检验已经建立的初步假设, 填充需要补充或发展的概念类属, 挑选出核心类属概念, 在核心类属与其他类属之间建立起系统的联系。

3. 撰写备忘录。

撰写备忘录是编码与初步分析完成的中间环节。备忘录是对资料分析过程的反思性记录, 它包含先前的资料收集、整理过程中反复出现、使用的码号以及对这些码号的分析、提炼过程。记录下哪些观点有资料支撑、哪些只是推测, 然后对所推测的观点加以检验。备忘录可以帮助研究者捕捉到资料的观点, 提炼出类属, 确定不同类属之间的关系, 增强分析资料的信心与能力。

4. 理论抽样与理论饱和。

“理论的扎根”有待于运用更多的资料来验证类属与关系。理论扎根的过程是“保持资料与理论间来来回回的互动性, 不断将来自现实世界的资料转化成较高的抽象层次的类属、维度与概念, 并建构概念之间的关系, 直到理论性饱和为止”。研究者在不断提炼和发展类属并把它们逐步形成理论的过程中, 总是不断地反省现存资料是否缺乏、理论上是否存在漏洞, 然后重新收集资料以弥补这些概念上的漏洞以及所缺乏的资料。理论抽样有利于研究者进一步确定类属的特征, 确定它们存在合理性的相关背景, 说明其形成、继续存在以及变化的条件, 了解其发展方向。当发现搜集的新鲜资料不再能产生新的理论见解, 也不再能揭示核心理论类属新的属性时, 类属就“饱和”了。此时, 研究者在完善初始理论的基础上即可着手建构一个有说服力的理论。

三、扎根理论的共识与分歧

迄今为止, 扎根理论已经形成了三个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的流派:Glaser最初提出的扎根理论原始版本, 即经典扎根理论;Strauss的程序化扎根理论;Charmaz的建构型扎根理论。由于三大流派之间的长期争论, 扎根理论方法论也被称为社会科学中使用最广泛却误解最深的研究方法论之一。三大流派的共识在于, 扎根理论是归纳性的质化研究方法, 其宗旨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三大流派之间最大差异在于编码的过程。如经典扎根理论的编码过程分为实质性编码和理论性编码两个步骤, 而程序化扎根理论则分为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后者的三级编码过于程序化, 反而不利于发现更为丰富的理论形态。建构主义扎根理论在研究过程中, 则强化研究者对资料提问的能力, 并与被研究者发生互动关系, 对其行为意义进行解释。在资料和初稿之间来回反复多次, 逐步深化已经建构起来的初步理论。

扎根理论在得到广泛的运用的同时, 也存在着自我局限性, 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与批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扎根理论方法过于关注理论建构, 忽视对所研究现象的深刻揭示。扎根理论方法虽然注重参与者经验, 但这些资料均作为建立理论的证据, 其真正的目的并不在于对参与者真实经验的揭示。第二, 扎根理论方法强调理论必须建立在资料的基础上, 然而大量的资料分析处理费时费力, 其过分依赖研究者概念上的技能。由于需要采用大量的抽样, 而能使用的样本较少, 因而也存在一定的难度。第三, 扎根理论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填平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之间的鸿沟”, 将实证主义与符号互动理论相结合, 其试图调和实证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的矛盾, 然而, 这两者在认识论、价值论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也导致了扎根理论方法本身在某些方面存在诸多争议。第四, 利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建构出的理论, 其普适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扎根理论法建构出的理论是由实际经验一层层概括提升而来, 这充其量是一种“中层理论”, 不可能具有较强的普适性。由此可见, 理论工作者的所思所想必须具有超越性, 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现实世界的经验式的描述上, 而是要提出批判性的意见。

四、扎根理论的应用范围

扎根理论最初的目的是帮助发展社会学理论, 特别适合对微观、以行动为导向的社会互动过程的研究。该方法基于后实证主义的范式, 通过资料和假设之间的轮回比较产生理论洞见, 在许多学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健康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性别研究等等 (Glaser, 1995;Glaser&Holton, 2007) 。如20世纪80年代后期, 心理学家开始运用扎根理论方法研究心理学相关问题, 该方法在健康心理学、心理治疗和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女性心理学以及环境心理学中得到广泛运用;管理学者们在组织 (Turner, 1981) 、营销 (Goulding, 2002) 、战略 (Browning etal., 1995) 、创业 (李志刚、王迎军, 2007) 等领域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此外, 学者运用该理论研究大学生学习拖延现象 (楼连娣、庞伟国, 2006) 、商业模式 (陈文基、申志伟, 2011) 、产业集群风险 (王伟毅、李乾文, 2005) 、企业战略定位 (韩炜, 2008) 、金融国企高管薪酬影响因素 (李燕萍、贺欢、张海雯, 2010) 、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 (曹爱华, 2008) 等等。

目前, 创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新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模式不断涌现, 大学生创业同样屡见不鲜。李志刚、刘银龙 (2006) 曾运用扎根研究方法分析连次创业现象, 研究表明, 裂变创业动机、战略资源转移、产业经验积累等要素在创业行为发生发展、多次转换和绩效获取中发挥关键作用。扎根理论在质性研究中吸收了量化研究的优点, 以严谨、系统的研究程序, 运用演绎归纳法解决了质性研究存在的缺乏推广性、复制性、准确性、严谨性与可验证性问题, 在质性研究中实现研究的“科学性”, 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运用于研究大学生创业现象, 在方法论以及研究对象上都是一个全新和深入的探索, 作者将会另外著文分析。

摘要:扎根理论是当前社会科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范式, 对其起源、研究方法、分歧与共识进行全面梳理, 指出该理论尚待完善之处, 并提出其未来可能的应用范畴与方向, 为其理论及实践层面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创业

参考文献

[1]张家军.扎根理论之于课程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10, (10) .

[2]牛静.扎根理论及其在新闻传播学的运用[J].东南传播, 2010, (4) .

[3]费小东.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 2008, (3) .

扎根工程 篇5

中央要求,实行垂直管理或以行业为主管理的单位,要加强领导和督导,认真抓好下属单位和分支机构的教育实践活动。国家税务总局坚持前后接续、精确制导,针对税务系统行业特点推进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决定在税务系统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实施“扎根工程”,进一步推动具有税务特色的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中,税务总局推出了为民务实清廉主题落地的“三个三”工作要求。一是把握为民本质,做好服务税户、服务基层、服务大局的“三个服务”。二是坚持务实精神,做到任务求实、干事踏实、说话朴实的“三个实在”。三是保持清廉本色,做到执法禁贪、服务禁懒、管理禁散的“三个禁止”。在基层税务部门引起了强烈共鸣,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欢迎。实施“扎根工程”,就是要进一步细化“三个三”的工作措施,一条一条地抓落实,一项一项地抓到位,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纳税服务、税收管理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四风”问题,使“三个三”成为税务人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让为民务实清廉主题在税务系统深深扎根。

税务系统实施“扎根工程”,主要是开展好以下“五大活动”:

一是意见大走访。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面对面与背靠背等多种有效方式,广泛听取纳税人、一线税务干部职工、党委政府、社会各部门对税收工作的意见,把各方面的意见收集上来,尤其是要把“四风”在基层税务部门的表现和症结分析透彻,号准脉搏,开好整治“四风”问题的“处方”。

二是换位大体验。开展征纳之间、干群之间的换位体验、换位思考,切身感知纳税人和基层困难,了解纳税人和基层所思所盼,拉近与纳税人和基层干部的距离,增进与纳税人、与基层干部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思想上夯实反对“四风”、转变作风的基础。

三是落实大检查。抓住重点,对“八项规定”及相关的制度措施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行政审批改革、工作任务部署到位等情况,开展自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发现漏洞及时堵塞,形成言必行、行必果,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落实氛围。

四是便税大行动。抓住纳税人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全国税务系统开展以“六提速、三减负、一首问”为主要内容的便税服务行动,让纳税人办税更方便、更快捷、更满意。要提速宣传咨询、提速登记办理、提速发票领用、提速多元办税、提速涉税审批、提速投诉处理,减轻表单填写负担、减轻资料报送负担、减轻涉税检查负担,推行首问责任制,全方位、多角度地改进和优化税收服务。目前,税务总局正在统一组织开展“两项清理”、制定“两个清单”,即清理需要纳税人和基层填报的报表资料,清理需要进入纳税户中进行税收管理和纳税检查的入户事项。同时,制定税收执法权力清单和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逐项界定权力边界,更好地规范税收执法,方便基层和纳税人。

五是作风大扫除。以随意执法、暗箱操作,多头进户、重复检查,管理越位、流程繁琐,态度漠然、方法简单,推诿扯皮、落实不力,心气浮躁、不思进取,甚至“吃拿卡要报”、以权谋私、为税不廉、失职渎职等 “四风”突出问题为重点,开展一次大排查、大整顿、大检修,以刮骨疗毒、猛药去疴的勇气集中发力,搞好作风大扫除,树立清风正气,最大限度地服务纳税人,最大限度地规范税务人。

扎根理论研究 篇6

关键词:体育院校 体育大学生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193-01

1 环境解读

传统教学,尤其是体育院校,长期以来都非常重视专业课堂教学,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教育抓的很紧,但是对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却甚少关注。这就导致一些学生高分低能,组织能力、活动能力极差,毕业后很难适应工作和社会生活。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2010年6月,国务院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锻炼、创业。2011年,中组部颁发了《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高校发展和指导规划:立足实际,力求实效,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搭建有效载体,促使高校毕业生更好地服务基层,大力引导高校学生到基层建设中去。

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近几年来,高校在造就和培养人才方面积极探索,不断拓展大学生实践和就业渠道。部分高校在不断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德智体培养的同时,还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强适应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能力。

体育院校的教学活动,多是围绕着运动技术教学来组织进行的,学校在体育教学的同时,如何加强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自己如何通过学习、实践缩短与社会的距离,成为体育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

2 体育院校大学生党员服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1 专业实习

高校体育专业和体育院校的学生,有的来自学校,有的来自于各种体育院队。通过专业的实习,可以综合考察他们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他们对自己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为以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良好的参考。实践证明,那些在专业实习中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在需要进行社会角色的转换时,能较快、较好地进入角色。

2.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念是行为的基础。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党员要端正思想,坚定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看待学习和社会实践,把党和国家发展的要求,当作个人的需要,这样,才能培养他们树立积极向上、谦虚务实、勇于担当、努力进取的心态。他们在基层工作和锻炼时才乐于扎根基层、融于基层,才能沉得住气,静下心来,才会本着为群众服务的决心,大胆创新,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2.3 积极参加社会服务

体育院校大學生走出校门,深入到社会、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这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又一重要方式,也是参加社会实践的良好时机。体育院校学生的社会服务方式多种多样,他们可以将运动训练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有效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

某体育院校利用假期进行社区指导服务时,走访了社区敬老院,为老人们提供健康知识咨询。他们走访了当地的学校,根据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要求,指导学生开展了拔河比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等活动。然后,他们又与当地居委会一起,开展了趣味性较强的定点投篮比赛、棋类比赛、体育摄影比赛、健美操比赛。此外,他们开设的健康知识讲座和体质检测活动,也深受当地社区群众的欢迎。通过这些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热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精神,增强了他们与基层群众的感情联系,还增强了他们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2.4 积极参加公益劳动

公益劳动就是带有公益性质的无偿劳动。大学生经常参加公益劳动,有助于培养他们尊重他人、尊重劳动的思想感情。目前,大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的人数和时间都较少,这就导致部分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能力退化,有些人甚至还存在看不起体力劳动的想法。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体育院校要经常组织学生党员带头参加公益劳动。

基层工作琐碎而繁重,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不但需要很好的身体条件,还需要良好的思想素质,而公益劳动最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一位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在当地带领群众搞养殖,修路,建水坝,带领群众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果蔬基地。他在经验总结大会上自豪地说:发展是硬道理,身心健康更是硬道理,我能坚持到今天,与我当时在学校时经常参加劳动锻炼是分不开的。

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将社会当作培养能力的第二课堂,由专职人员主抓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经常组建各种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活动中,重视学生个人特点的培养,锻炼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高校学生也要立足实际,端正态度,树立扎根和服务意识,通过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争取能在基层这片辽阔的天地里,把握住良好的发展方向,好好锻炼自己,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

参考文献

[1]汪振东.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要踏实扎根基层[J].社区,2010(17):51.

[2]徐娜,张明,江玉珠,等.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工作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4):79-80.

扎根理论之于课程研究的启示 篇7

毫无疑问,将扎根理论研究法应用于课程研究,有利于不断丰富课程理论,完善课程研究方法论。

(一)扎根理论愈合了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弊病

在社会科学研究(当然包括教育研究)中,普遍存在着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严重脱节的弊端,而扎根理论研究是一种在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的研究范式。扎根理论强调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社会现象的核心概念,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进而形成理论。由此不难看出,扎根理论的研究过程是一种归纳的过程,是一种从下往上将资料不断进行浓缩的过程。与一般的宏大叙事不同,扎根理论不对研究者自己事先设定的假设进行逻辑推演,而是主张从资料入手进行归纳分析。扎根理论主张,理论一定要追溯到其产生的原始资料,一定要有经验事实作为依据。但它主要的宗旨不在于其经验性,而在于从经验的事实中抽象出新的理论和思想。扎根理论是一种“面向实践、来自实践、为了实践”的新的理论生成和建构形式。由此看来,扎根理论研究法的探索方式与思考途径是整体论的,它一方面探求严谨,遵守科学原理;另一方面又保留了方法上的弹性,扎根理论孕育于实践的资料事实,并由这些资料提炼理论。所以,扎根理论研究法较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联姻”,破除了传统研究的“二分法”。

(二)扎根理论建构了系统化的操作程序,有利于保证课程理论的科学性、严谨性

扎根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是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高度结构化、步骤清晰的系统化程序来检验、提炼和发展他们的观点。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1)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包括开放式编码、关联编码、核心编码等,编码是获得核心概念以及本位概念的第一步;(2)不断地对资料和概念进行比较,系统地询问与概念有关的生成性理论问题;(3)发展理论性概念,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4)理论性抽样,不断提炼和发展概念类属并把它们逐步形成理论;(5)建构理论,力求获得理论概念的密度、变异度和高度的整合性。

可见,扎根理论无疑具有“好”的科学(“good”science)的一些标准:切中问题(significance)、观察与理论配合、研究发现的推广性(generalizability)、再制性、准确、严谨以及可被验证性。[3]反观我国的课程研究,则随意性较大,各种新名词比比皆是,各种理论层出不穷,但如果仔细斟酌其指称的内容,则往往令人扫兴,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真正创新的东西乏善可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建构理论的一套系统化的程序。

(三)扎根理论主张灵活运用已有研究成果,有助于课程研究传统与现代的整合

扎根理论的倡导者主张进行理论建构时,可以利用专业和学术文献的背景知识,使用前人已有理论或自己原有的理论。使用有关的文献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提升研究者的理论触觉,刺激新问题的产生,帮助人们寻找解释资料的切入点和恰当的角度,为资料分析提供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并作为新的研究发展佐证。除了适当使用前人的理论,研究者的个人经验知识在建构理论时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者之所以可以“理解”资料是因为研究者带入了自己的经验性知识,从资料中生成的理论实际上是资料与研究者个人解释之间不断互动和整合的结果。原始资料、研究者个人的前理解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之间实际上是一个三角互动关系,研究者在运用文献时必须结合原始资料和个人判断。

由扎根理论的这种主张再来审视我国的课程研究可以发现,不少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忽视了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忽略了已有的研究成果,而一味地崇“洋”追“新”。课程研究是关于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的研究。一切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都是关于人的理论与实践。而人的生命作为历史的存在,其生命意义的认知与追求、生命情怀的寄托总是要以一定的方式与历史文化传统产生联系。任何一代人都不可能离开历史而创造历史,因为历史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大地”,“人的存在永远不是重新开始的,毋宁说,它常常发现自己‘被抛入’了某种它未曾寻求过的历史状况中。……我们全都为社会的传统所塑造。我们也被我们自己的过去所塑造。我们是这份‘遗产’的承担者,它也规定了我们未来的路线”。[4]所以,我们在进行课程研究时,不可能割断现实与历史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扎根理论有助于突破西方课程论的思维模式,建构本土理论

纵观我国教育学的百年发展,可以说是一个“西化”的过程。西方人发展出怎样的论说,我们就跟着学习怎样的论说,而且以学习所谓“最新的”东西为时髦,为“有学问”的表征,甚至也常被视作为一个学者尽责与否的最重要指标。[5]正因为如此,才导致了中国教育学所用的概念、基本假设、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大都来自西方,甚至我们讨论的话题也是由西方人提出的。作为上位概念的教育学尚且如此,作为下位概念的课程就更不用说了。翻开我国的课程论著作,西方学术思想的影子随处可见。不可否认,这种学术引介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课程研究者的理论视界,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引介国外学术不仅仅是为了知悉国外的课程理论,而应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其适合我国教育的土壤,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论体系,并解决课程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中国的课程研究必须走本土化的道路。

针对课程本土化这一问题,有研究者提出了由外及内的本土化和由内及外的本土化。我国近百年的课程研究基本上采用第一种即由外及内的方式。该种方式的典型特征是未能真正从我国课程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分析入手。而由内及外的方式由于研究的多是先人的课程思想,既抽象又与现实过于遥远,总给人一种理论脱离实践,对当今的课程实践没有太大作用之感。尽管理论的表述既抽象又形式化,但它并不远离和脱离经验现象,有用的理论都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检验。[6]课程论的实践性决定了课程理论的经验性,没有经验基础的课程理论只能是臆想。要实现课程研究的本土化,就必须从研究我国现实存在的各种课程问题出发,按照各种问题形成发展与解决的逻辑顺序,开展全方位的研究,理清其脉络,剖析其原因,揭示其规律,探索其解决对策,逐步积累起研究需要的本土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与理论体系。而要达到上述之目的,研究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扎根理论法无疑是一种较好的进行本土研究的方法。

(五)扎根理论的开放心态有助于我国课程学派的创生

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中,要求研究者能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尽量悬置个人的观点和对研究界的定见,将所有的资料按其本身所呈现的实然状态进行编码。在编码过程中,研究者必须不带任何偏见地对所有的资料进行分析,越细致越好,同时注意应用被研究者的话语,特别是被研究者独有的“概念”,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反思。扎根理论认为,研究者必须避免把自己的个人观点强加给参与者和强加给资料的收集。

以扎根理论的上述主张来审视我国的课程研究乃至教育研究,就会发现我们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历史的发展证明,在一些重大的学术问题或理论问题上,学术界是否出现或形成不同的学派,既是理论研究能否不断创新的必要条件,也是学术界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什么中国的课程学派乃至教育学派千呼万唤出不来呢?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的教育研究者缺少一种开放与包容的心态。我国的教育研究者不少都是各自为政,互相看不起,互相诋毁,容不得别人与自己的看法不同。原因之二,在于中国的教育知识分子缺少一种批判精神。回顾我国的课程研究,在承认其进步、发展的同时,我们常常会感到课程研究中缺少了什么,这也许就是反思与批判精神,是针锋相对的理论争鸣和独树一帜的一家之言。由于缺乏批判精神,长期沉闷、压抑的学术气氛导致的是课程理论的苍白、贫乏和缺乏创新。作为教育研究者,应敢于质疑,敢于进行“话语创新”以消解权威话语的影响,敢于依据时代特点,对阻碍和滞后课程研究的不合理的东西提出批判。“就学者的身份而言,能否具有独立的批判精神,是决定其学术生命和水准的基本素质,是学者要履行的使命所要求的起码人格和道德。否则,就不能称其为学者”。[7]只有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批判、反思,课程研究才会迸发出勃勃生机。反思和批判精神是任何一个学科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虽然扎根理论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对课程研究有诸多启示,但也受到一定限制和存在不足。

(一)扎根理论非常强调理论触觉和创意思维,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所谓理论触觉指的是研究者的一种个人特质,一种能够察觉资料内涵、意义的精妙之处的能力,也就是我们透过现象挖掘其深层次内涵的能力。扎根理论中的创意主要体现在研究者有能力把所搜集到的资料经过概念化的过程予以命名;能自由联想出一些足以令人深思的问题,以及能善用比较来帮助研究有新发现。理论触觉和创意对于扎根理论研究非常重要,因为无论是选择研究题目,还是选择问题的切入点,抑或是在译码过程中把资料转化为概念、范畴乃至建立理论,都需要研究者具备高度的理论敏感性和新颖的创意。

在扎根理论倡导者看来,研究者的理论触觉和创意思维是理论建构的基础性条件。它们有助于我们在收集资料时有一定的焦点和方向,而且使课程研究者能不断从新的角度来检视研究情境及其有关资料,也能为发展理论而深入探索资料的隐晦部分。但这只是扎根理论对研究者提出的一种“应然”要求,而课程研究者的“实然状况”又是如何呢?情况恐怕不容乐观。长期以来,人们似乎有个看法,认为“教育只不过是一种职业化了的领域,不值得进行严肃的理论探讨”。[8]理论与教育无关,教育不需要深刻的理论。他们甚至认为,教育研究者“无权使用复杂的理论术语进行写作”。[9]由于教育理论的学术地位被剥夺,教育研究被视为非学术性研究,大量的非专业人员充斥其中,似乎任何人都可以从事教育学研究。扎根理论对研究者的这种高素质要求,必将直接影响到其在课程研究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二)扎根理论提倡的编码不易操作,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运用扎根理论法建构课程理论的过程中,对资料进行逐级编码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编码是一种把资料分解、概念化,然后再以一种崭新方式重新组合的过程,包括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以及核心编码。开放式编码的目的就是对所有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分类和命名。关联编码主要是发现概念类属之间的各种联系。核心编码是在关联编码的基础上,选择最为重要的或者说居于主导地位的、出现频率最高的、与其他概念类属联系最丰富的概念类属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归纳法,得出实质理论。除对资料进行编码,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来建构课程理论还需借助于资料收集、分析、比较、记录备忘、理论抽样、文献探讨等多种技巧和方法,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探究过程。在整个操作程序中,“不要以为研究程序就像机器自动运转一样会保证研究有成果。研究者应按情况,弹性地应用这些程序。其间,次序可以颠倒,每一个步骤,其实都有替代方案可用”。[10]

虽然扎根理论建构了一整套的操作程序,但在课程研究中能够真正熟练运用它的却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与其提出的时间不长有较大关系;另一方面,恐怕也与扎根理论的操作程序较为复杂,在操作上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研究者掌握、运用起来较为困难不无关系。另外,扎根理论对资料的选择和编码也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因为在观察、收集资料的瞬间,研究者已进行了筛选,不可能是完全忠实的描写,这也使得人们对扎根理论的形成过程与结果的认可仍带有较大的怀疑。

(三)扎根理论虽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但缺少前瞻性,不利于课程论的学科建设

在扎根理论者看来,只有从资料中产生的理论才具有生命力。如果理论与资料相吻合,理论便具有了实际的用途,可以用来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那么,理论是从资料,即从经验事实中归纳出来的吗?换句话说,经验事实是理论产生的惟一来源吗?对此,有学者明确指出:“如果是这样,我们首先要研究大量的经验事实,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共性对之逐步概括和进行抽象。这样产生的理论(‘普遍规律’)被承认在进一步的经验研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归纳出来的理论听起来确实不错,但它却很难说是事实的。”[11]“仅仅依靠事实和社会实践并不能建构出完美的理论。现代科学哲学研究认为,理论既可以产生于对‘真实世界’进行科学研究之前的非事实或非经验性思考过程,也可以产生于这个‘真实世界’的结构本身”。[12]也即是说,理论既可以通过对经验事实和社会实践的总结和归纳中提炼出来,也可以先于经验事实和社会实践而产生。扎根理论过于强调经验事实和社会实践,这就先天性地决定了其缺少前瞻性。

扎根理论之所以存在上述局限,在于它没有看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就课程理论而言,理论与实践并不必然地趋向一致,而是呈或疏或密、时断时续状。总起来看,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理论落后于实践,理论与实践大致同步,理论超前于实践。第一种情况意味着理论会阻碍实践的发展,必须被抛弃。第二种情况当然比较理想,但鉴于理论本身所固有的待完善性,因而也存在以偏概全的危险。第三种情况意味着存在说服受众、普及理论的要求,同时理论也面临接受实践检验的问题。如果我们完全依靠扎根理论来建构课程理论,一方面必然会导致所产生的理论缺乏前瞻性,不利于理论对实践的前瞻性指导;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课程论的学科建设。这方面,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就是一个例证。在20世纪30、40年代,教育社会学经过十几年的蓬勃发展,突然陷入低谷,甚至连其学术性都受到批判质疑。究其原因,美国社会学家安吉尔(R.C.Angell)认为主要是:“此时的教育社会学过分强调应用性,相对忽视其理论性和科学性。”[13]由此看来,我们在建构课程理论,进行课程论学科建设时,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扎根理论,而只能将其作为方法之一种。

(四)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建构出的理论,其普适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由扎根理论法建构出的理论自身是由实际经验一层层概括提升而来,所以能够合理地阐释许多具体的日常课程事件以及与之有关的教学行为。但这类课程理论往往是非宏大、非普适性的,而是特定的、适合于具体情境的,充其量是一种“中层理论”。由于以经验事实为基础,从根本上决定了经由扎根理论法所建立起的这种理论不可能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及其建设来说,抑或是对实践的长远指导而言,理论本身都应具有一定的普适性、超越性。正因为如此,理论才具有存在的价值。波普尔指出:“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我们的理论以及归根结底我们所干的一切工作,即我们的产品也都变得基本上独立于它们的制造者。我们从我们的孩子或我们的理论可能获得的知识,多于我们传授给他们的。正是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摆脱无知的困境;正是这样,我们才能对第三世界有所贡献。”[14]如此看来,理论工作者的所思所想总体上必须具有超越性,它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现实世界的经验式的描述上,而是要提出批判性的意见。事实上,如果没有已有的普适性的宏大理论,就不可能有扎根理论能够采用的各种概念的界定与言说,不可能有关于学科命题的判断与推论。

摘要:将扎根理论运用于课程研究中,有助于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保证课程理论的科学性、严谨性;有助于课程研究传统与现代的整合;有助于突破西方课程论的思维模式;有助于我国课程学派的创生。但美中不足的是,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课程研究,也存在着诸如对研究者的素质要求较高;提倡的编码不易操作,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建构的理论缺少前瞻性;建构出的理论,其普适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等缺陷。

关键词:扎根理论,课程研究

参考文献

[1][2]Charmaz,K.Grounded theory:Objectivist and construc-tivist methods.In N.K.Denzin&Y.S.Lincoln(Eds.),Handbook of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Thousand Oaks,CA:Sage,2000.509-536.

[3]吴飞.扎根理论在科学教育研究上的应用[DB/OL].http://www.zeview.net/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catid=71&id=2451&Itemid=207.

[4][德]米夏埃尔·兰德曼著.哲学人类学[M].张乐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10.

[5]叶启正.中国社会学实战:阴奉阳违的中国人[M].台北:洪业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2.

[6][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2.

[7]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08.

[8][9][美]H·A·吉鲁.后结构主义者的论争及其对于教育学的几种影响:转向理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5,(1):40.

[10]Diesing,P.Patterns of Discovery in the Social Sciences[M].Chicago:Aldine.1971.14.

[11][12][美]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4,5.

[13]马和民.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8.

扎根生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研究 篇8

一、捕捉“生活素材”,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大多抽象难懂,内容枯燥无味,尤其是在计算方面,更是让部分学生苦不堪言。为此,教师应该综合考虑教材特点、学生个人特性和对应生活场景,以此捕捉“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学习知识,在情境中掌握精华,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例如教学“乘法口算”时,可以在课前对学校周边的几家快餐店进行走访调研,经过数据分析,最终归纳总结出课堂需要的数据。上课时,向同学们提问:“学校周边的小吃店你们经常去吗?一般都喜欢吃什么啊?”由于刚过饭点,又在课上讨论小吃的问题,所以学生们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吃李先生家的牛肉面。”有的同学说:“我喜欢吃饺子。”随后向学生展示老师的调研数据:“昨天中午的一段时间,王师傅家馄饨店一共卖出32碗,每碗馄饨按平均4元计算,那么谁能算出昨天中午王师傅的收入是多少呢?”学生们纷纷动笔开始计算,写出算式,计算出得数。往往是最具体、贴近生活的事物,最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他们期待数学与生活的碰撞,期待能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解决问题,期待能在数学中看到熟悉的事物。捕捉“生活素材”,创设情境,这是教学的法宝,更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二、设置“生活背景”,深化体验

建构主义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是说,从学生生活背景出发,从身边最贴近的地方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开始,感知具体的事物,感知形象的事物,逐渐积累,增长经验,深化体验。例如,在讲授8+5×6这类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时,可以设置这样的生活场景:假如现在在一家文具店购买所需的文具,其中一支钢笔是8元,一个笔记本是6元,那么现在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笔是多少钱?如果要买5个这样的笔记本呢?问:“这些文具一共需要多少钱?”一个学生列出了式子:8+6+6+6+6+6,另一个学生列出了不一样的式子:8+5×6。然后,大家开始讨论“8+5×6”该怎样算。有的学生说先算加法,有的说先算乘法。当学生的意见趋于一致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再随即追问“为什么先算5与6的乘积,能否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在知识运用的体验中,学生们能够轻松地理解生硬的理论和抽象的内涵,也能够在体验中深化理解、巩固知识,做到一举两得。因此,教师只要把学生带入生活背景之中,将课堂资源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深化体验,就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美好。

三、回归“生活天地”,引导应用

不论什么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并非简单地记住理论,而是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数学教学当然也不例外,要将课堂知识内化于心,再回归生活,真正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可以让学生回归生活,跟随父母一起去超市体验购物的过程,包括看商品标价、选购、付款、找零等,仔细观察手中交易的人民币。一位同学是这样描述他的经历的:“昨天去超市,妈妈给我带了100元钱,买了一个书包用了80元,我付给收银员姐姐100元,找回一张10元、一张5元和5张1元的纸币。除了认识人民币,还知道这次购物可以用计算公式来表示,即100-80=20。”由此,学生除了认识了人民币,对于“100-80”这类加减法的简便运算,竟然也有了认知。生活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各种信息知识融合而成的,此时对于学生的考验则愈显艰巨。因此,要让学生回归生活,在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中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扎根生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真正的价值所在,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结束语

正如数学巨匠康托尔(Cantor)所说:“数学的精髓在于自由。”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课堂。教师的任务就是将生硬、抽象的课堂知识变换为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数学课堂要注重扎根生活,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提升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做好铺垫。

摘要:从捕捉“生活素材”,创设情境;设置“生活背景”,深化体验;回归“生活天地”,引导应用等方面研究扎根生活培养学生数学思维。通过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让数学影响和改造生活。让数学教学扎根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化,数学思维,情境

参考文献

[1]曹一鸣.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与“数学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6(02).

扎根理论研究 篇9

一、资料范畴化

扎根理论最主要的就是概念化和范畴化两大部分, 范畴化包括开放性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性译码三个步骤。在本篇文章中概念化即对搜集到的网络评价进行整体, 部分外文评价进行翻译的过程。

1、初步范畴化。

初步范畴化的结果如表1所示, 包含了开放性译码过程和主轴译码过程。开放性译码过程完全按照所截取的324个网络评价愿意, 对其进行简单的概括, 详细反应影响游客入住体验的具体概念类别, 其类别比较复杂。在此基础上以《浙江省农家乐星级评定标准》为参照对象进行主轴译码, 先由开放性译码结果归纳出微观层面小范畴类别, 再将微观层面进行提炼形成主轴译码结果2 (宏观层面大范畴类别) 。

2、精确范畴化。

精确范畴化即为选择性译码过程, 剔除次要类别, 保留核心范畴。根据表1我们剔除所占百分比不到2%的其它范畴这一类别, 则对游客入住体验产生影响的范畴在微观上表现为16个类别, 在宏观层面上则集中表现为5大类别。将这16个类别的百分比进行转换, 得出涵盖了本次调查样本群体的99.7%, 具有很高的有效性。

二、基于范畴化结论的民宿评价模型构建与解释

1、模型构建。

在扎根理论分析的结果下, 我们得到对入住游客的住宿体验产生影响的因子在微观层面上具有15个影响因子, 宏观层面上具有5大影响因子。我们以各类别的影响因子作为构建民宿评价模型的评价指标, 以各类别因子所占的百分比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 即反应不同因子的影响程度问题, 顾客关注度问题。由于“您对入住的民宿有什么想说的话?”为一道开放式题型, 每一个样本的回答可能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影响因子, 在构建评价权重之前先将表一的百分比进行转化, 得到表2的评价权重, 该模型的解释力达到99.7%。

2、模型解释。

Smith旅游产品由五个要素组成, 即物质实体、服务、热情友好、选择自由度和参与性, 其中物质实体处于核心地位, 其它要素按递减顺序进行排列[3]。结合该产品构建模型对以上建立的民宿评价模型各指标的权重大小进行分析与总结, 解释民宿这种旅游产品的特点和基于消费倾向的发展趋势。 (1) 物质实体依然是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评价因子权重中处于第一、第二的因子分别为地理位置和客房设施设备, 这两个因子都属于物质实体要素范畴, 印证了Smith关于旅游产品定义中物质实体是核心的观点。 (2) 服务热情友好、选择自由度与参与性处于平行互补地位。虽然“基本服务项目”指标权重的排名处于第三, 但该类别中包含了一部分的自选早餐小类别所占权重, 说明服务与自由选择度相互融合。 (3) 消费者对于民宿这一旅游产品的消费趋向于体验性消费, 寻求地方特色。“地理位置、建筑风格、装修风格、个性化服务项目”这四个类别都具有很强的地方色彩和体验价值, 在权重中所占的比例累计较高, 达0.332。[4]民宿这一旅游产品的发展必然也会以体验为主, 并且包括视觉、嗅觉、听觉、知觉等多方面的体验。

摘要:本文立足扎根理论, 以“您对入住的民宿有什么想说的”这一问题为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 选取网络评价324条, 构建民宿评价模型在宏观主要集中在5个范畴 (经营场所、服务、客房、价格、安全) , 在微观上主要集中在16个范畴。模型显示消费者对于民宿的消费更趋向于体验性消费、意向消费。

关键词:扎根理论,网络评价,民宿,体验

参考文献

[1]Smith, S.L.J.The tourism product[J].Annals ofTourism Research, 1994.

[2]匡红云.国际青年旅舍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 2010, (07) .

扎根理论研究 篇10

现今中国的酒店业发展迅速, 渐趋成熟, 酒店品牌成为越来越多旅客选择酒店时的重要参考因素。但是, 中国酒店业的品牌创建, 尤其是民营酒店的品牌创建, 普遍存在起步晚、缺乏指导以及盲目套用国外品牌创建理论进行管理等问题。

二、我国民营酒店品牌建设的现状

近年, 民营资本不断进军酒店业,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广东的东莞, 95%的酒店业投资都是来源于民营资本的参与。在我国众多民营酒店中, 最著名的成功范例有开元旅业集团, 它经过多年努力, 形成了独特的“开元模式”:即地产与酒店相辅相成。靠这种方式, 开元一度成为内地最大的民营酒店集团。

民营酒店在我国酒店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上海财经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何建民教授曾经在接受《中国饭店》访中总结了民营酒店的优缺点:“民营酒店的优点是产权清晰, 权责明确, 决策迅速, 反映灵敏, 成本控制严格, 创业热情高涨;而发展史短、多数为单体酒店、缺乏专业知识与经验, 还未建立科学、系统、可以有效复制的盈利模式是其显而易见的劣势。”

三、民营酒店品牌建设路径的研究方法初探

由于我国酒店业的起步比较晚, 酒店管理在品牌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而扎根理论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Strauss, 1987) , 具有灵活性强、准确性较高以及可控性强等优点,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 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 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 然后上升到理论, 因此, 比较适合用于我国民营酒店品牌建设的研究。

扎根理论, 是由芝加哥大学的Barney Glaser和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 Strauss两位学者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 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扎根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发现核心变量 (或核心范畴) , 这些变量就是主要用于解释在某一社会背景下, 什麽会发生某一特定的社会现象。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人员力求从现实中形成广泛而且综合的解释, 去了结待研究的现象 (Denise F.Polit, 2009) 。

扎根理论普遍被认为是一种定性的研究方法, 而陈致中与张德 (2009) 则把其发展成一种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他们把研究过程分为三大部分:探索性研究——预测试——验证性研究, 在探索性研究中, 通过扎根理论的一级和二级编码;在验证性阶段, 则运用大样本的资料收集和验证性因子分析 (CFA) , 进一步验证因子结构, 最后得出因子模型, 这种把扎根理论改进为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 拓宽了扎根理论的适用范围, 也令研究可以更全面深入。

根据上述的前人研究方法, 结合我国民营酒店品牌建设的实际状况, 本文将提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可能:

(一) 资料的选择与收集。首先, 收集了大量有关酒店品牌建设以及管理的资料, 资料主要来源可以通过: (1) 管理人员以及媒介公众进行深度访谈调研的记录; (2) 酒店的内部资料; (3) 通过网上搜索引擎搜集到的与酒店相关的新闻; (4) 专业预定网站上对于酒店的总体评分以及用户评价。

(二) 样本的选择。样本按照三个原则进行筛选:来源的广泛性、涵盖面以及样本与样本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表1-1)

(三) 数据分析

将搜集所得的资料严格按照按照开放编码、主轴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三方面进行分析:在开放性编码阶段, 对所搜集到的文本资料以及访谈资料进行逐句编码, 即以句子作为编码的数据单位;而对于转瞬即逝的网络数据 (如网络评论) , 则采取逐词编码, 即以词语作为编码的数据单位。

在开放性编码中, 资料被分割成不同的数据单位, 而在主轴编码中, 将对这些资料进行聚类分析, 在不同的范畴之间建立起关系。研究对资料分析得出的范畴逐一进行了分析, 务求解析不同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

接着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当搜集新鲜数据不再能产生新的理论见解的时候, 也不再能揭示核心理论类属新的属性时, 就属于“饱和”。扎根理论的饱和是指“类属饱和”, 即如果搜集到资料已经可以完全解释本类属的内涵, 那么, 即使存在不同的事件可以解释已有的类属, 也会被视为饱和资料, 予以排除。

为了提高编码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在研究的过程中可加入了对编码的信度与效度检验。通常, 质性分析的信度检验都是由研究者本人作为质性分析的主评判员, 另外再安排两人或两人以上的其他人员做助理评判员, 编码的信度 (相互同意度) 就是把每一个助理评判员分析结果与主评判员进行比较确定。由于各位评判员的认知结构、个人立场、个人能力等因素的限制, 他们的编码结果不可能完全一致, 了使结果更加具可靠性, 还需必须对评判员信度 (inter-coder reliability) 进行检验。

在经过开放性编码以及主轴编码后, 扎根理论的资料分析进入到了第三阶段——选择性编码。在主轴编码阶段, 我们已经得出各个主范畴之间的关系, 而在选择性编码的阶段, 则是要开发出一个统领所有主范畴的核心范畴, 并把它与其它主范畴作出比较, 验证它们的关系, 把未开发完备的范畴补齐。

最后, 开发出民营酒店品牌建设的模型。

四、总结

本文提供我国民营酒店品牌建设研究的一种可能性。由于我国酒店业的起步比较晚, 酒店管理在品牌方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而扎根理论是从经验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 具有灵活性强、准确性较高以及可控性强等优点, 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 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 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经验, 然后上升到理论, 因此, 比较适用。

参考文献

[1]Denise F.Polit.2009.Statistics and Data Analysis for Nursing Research[M].USA:Prentice Hall, 2.

[2]David Aaker.1996.Measuring Brand Equity Across Products and Markets[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38:103-120.

[3]Kevin Keller.2009.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M].3:47-83.

[4]Mari Juntunen.2010.Corporate brand building in different stages of small business growth[J].Brand Management.18:115-133.

[5]Richard Jones.2010.Brand governance:The New Agenda in brand management[J].Journal of Brand Management.17:545-547.

[6]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品牌的定义[J].中国市场.2008 (4) :40-41.

藏式家具“扎根”北京 篇11

那充满神秘色彩的绚丽文饰和古朴造型,狂野奔放,不仅仅只是作为日常用品而存在,更是一个浓墨重彩的文化符号,这就是西藏古典家具。

自1993年在拉萨初遇藏式古典家具后,北京灵峰佳艺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明理便一见倾心,从此与藏式家具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拉萨到北京,全程约3720.3公里的路程,近二十年的孜孜不倦,演绎一条另类的“丝绸之路”。

神秘西藏

西藏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南部,北临新疆,东近青海、四川等地,南边与西边连接缅甸、印度,地域辽阔、壮观,资源丰富。受特殊地理条件和气候影响,西藏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湛蓝的天空,翱翔的雄鹰,洁白的哈达,转动的经轮,自古以来,这片神秘的土地便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前来顶礼膜拜。

藏人的生活起居围绕宗教展开,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家具中便可窥一斑。藏式家具历史源远流长,在吐蕃王朝时期的文献中就有征调木匠兴建寺庙的史实记载。藏式家具上的图案,忠实记录着宗教故事和历史传说,绚丽的彩绘家具,使这片宁静的雪域之地充满着神秘色彩和极具传奇的故事。

藏式家具造型古朴华丽,色彩狂野奔放,表面装饰多数采用金色或大面积彩绘图案和雕刻装饰图案,尤其是金属装饰使其具有一番豪华气派。勤劳的藏族人民,几千年来不断努力与摸索,致力于把本民族高超的绘画艺术和非凡的雕刻才艺应用于家具,使藏式家具凝聚了许多文化艺术成果。

拉萨奇遇

1993年,马明理正值而立之年,肩上沉重的生活担子,使他不得不外出谋生,四处游历。怀着家人的期盼和对未来的向往,马明理来到神秘而又美丽的拉萨,正好遇上虔诚的藏民们拜佛朝圣。壮阔的队伍匍匐前进,朝圣者宁静、虔诚的表情让马明理内心很受震撼。

队伍中,僧人抬着的一件色彩绚烂、纹饰丰富的藏式方桌吸引了马明理的注意。随后,他来到一户藏民家中,想细细观摩藏式家具,主人很爽快地允诺了他的这个请求。

仔细观摩后,马明理突然想到,这些精美的家具能否运往北京呢?

北京很有包容性,文化艺术交流频繁,这种极富特色的家具在北京应该会有伯乐。于是,他果断地做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把藏式家具带到北京。虽然兴奋中也略有不安,不过,马明理还是勇敢地走出第一步。

出人意料的是,藏式家具非常受来北京旅游的欧洲人地青睐。西藏人性格爽朗,在服饰、绘画等方面更倾向于明亮、活泼的色调,在绘制家具上,也秉承这一宗旨。同时,为了表现出厚重感,工匠们会故意把家具做旧。这种做法符合欧洲人的审美习惯,他们喜欢丰富多彩的色调和历经沧桑的宁静。

马明理抓住这个契机,在挖掘国内市场的同时,致力于欧洲市场开拓。

“扎根”北京

20年前,马明理刚开始开拓市场时,藏式家具主要是从拉萨本地运往北京,这样做路途遥远,损耗较大。

如此奔波了几年之后,考虑到诸多因素,马明理决定落户北京,本地化生产,把藏式家具文化融入北京,成为北京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的一部分。

藏式家具使用的材料是松木,在北京有很丰富的资源。但是,绘画一定要由有藏族文化艺术沉淀的画工去创作,才能充分体现出藏式家具的特色。为此,马明理历经千辛万苦才说服拉萨画工到北京绘画,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有西藏民族特色的家具,灵峰佳艺的局面才能完全打开。

马明理告诉记者,藏式家具就像一幅幅绘画艺术品,看重的是画工的技艺和表现题材。在一件作品没有完成前,无法预料到最后呈现出来的效果,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导致藏式家具精品成品率不高。但是,灵峰佳艺上下同心,致力于打造北京乃至全国最精美的藏式家具,如今,灵峰佳艺已成为北京唯一一家品种最齐全、最有藏式家具特色的古典家具企业。

马明理为人低调,虽然灵峰佳艺的大部分顾客是演艺界大明星、文艺界大师,但他本人却并不被多少人所知。这位憨厚的西北汉子的营理念很简单,进门便是客。在他眼里,没有大明星,也没有大师,也不会为了宣传刻意要求与这些人合影,正因为他善良、淳朴的品质,灵峰佳艺才能在北京有一席之地。

回想起20年前的北京藏式古典家具市场,马明理很是感慨,“当时从事藏式家具的企业很多,市场格外活跃,十分繁华,可惜两三年后,一家一家都倒闭了。”

在马明理看来,一个企业能否长久发展,领导人是关键。作为一个企业的掌舵人,胸怀要宽广,不能只看重短期利益,对未来要有清晰、明确的规划。

扎根理论研究 篇12

声景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主要是研究人耳、使用者各方面特征、声环境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1]如几位学者分别提出了声源的远近、动静、角度、数量、开敞性和持续性都会影响声音的主观评价。[2,3]还有研究揭示了受访者因素与声环境的关系、[2]其他物理因子对声舒适度的影响。[4]经过多年探索, 对城市开放广场、城市地下空间、城市居住区、医院、学校、历史街区等城市公共空间内声景进行了大量研究, [5]丰富了各类城市空间和建筑类型的声环境理论体系。

交通综合体是以交通功能为核心, 整合商业、住宿、娱乐等多种功能的城市综合体建筑。[6]它逐渐成为交通建筑中运用最广泛的形式, 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7]交通综合体声环境研究不仅重要, 而且特殊又有趣。一方面, 交通建筑以交通功能为核心, 相对其他类型建筑来说, 建筑的空间组合和交通流线设计特征明显, [8]功能、空间、材料和使用者等方面的因素使其声环境具有明显的特殊性;[9]另一方面, 交通综合体形式丰富多样、体验复杂多变, 多功能的分布与协同、大体量的划分与统一、各空间的分隔与组合、多流线的穿插与整合, 使其声环境变得丰富而有趣。

以往关于交通综合体声环境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交通和设备噪声控制、候车 (机) 厅音质设计、声环境主观评价等方面, 以涉及部分影响因素的调研测试、统计分析和模拟为主, 尚未形成完整的交通建筑声环境感知理论。因此, 本文旨在探索关于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规律, 分析其核心影响因素, 探讨其相互关系。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扎根理论是一种强调研究过程和理论生成的质性研究方法。其最初应用在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 近年来在建筑学科的应用逐渐增多。[10]其扎根于事实, 适合探索尚未形成成熟理论的问题,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理论的形成都是一个“自然涌现”的过程。[11]本研究根植于系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寻找反映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现象的核心概念, 然后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建构交通综合体声理论。主要包括“产生问题”“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理论建构”四个阶段, 基本程序如图1所示。

1. 产生问题

带着对交通综合体声研究的兴趣, 我们对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的情境进行了观察式调研, 同时与其中不同主体进行互动。围绕这一模糊的主题, 随机选取15位访谈对象进行了0.5~1 h的开放式访谈。以“您对交通综合体的声环境印象如何?”等笼统的问题切入, 引导受访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本阶段的调研和访谈发现, 使用者对交通综合体声环境的感知虽然可以限制在某一空间进行探讨, 但以使用者为主体视角的声环境感知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过程性的、经历性的、整合性的, 体现在不同空间的声环境感知相互影响, 并且与个人因素、环境因素、时间经历等多方面相互交织、彼此关联。所以, 本研究的问题明确为:探讨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的核心因素和基本模式。

2. 数据收集

扎根理论的抽样方式为理论性抽样, 通过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概念、范畴或理论, 来指导下一步研究的抽样和资料的采集。[12]数据收集阶段共分两次抽样进行。

第一次抽样, 以产生问题阶段得到的“是否经常出行”这一理论特征进行理论抽样, 进行了15次0.5~1 h的非结构访谈, 其中8人为经常出行的高校师生, 3人为经常出差的职场商政人士, 2人为不常出行的高校学生, 2人为不常出行的村镇居民。访谈以日常生活会话的方式进行, 强调个人想法的自然流露。这一阶段积累了一定的数据, 明确了两个理论特征:一是人们对声环境感知不够清晰, 而且相对被动, 为下一阶段选取访谈对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二是人们对声环境感知既有对某一环节的局部印象, 又有全程累积的整体印象, 这为下一阶段的访谈提供了方向。

第二次抽样, 选取有建筑声学知识背景的访谈对象, 围绕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整体感知进行了15次0.5~2 h的半结构访谈。访谈使用开放性问题, 以谈心的方式鼓励访谈对象说出自己真正的想法。访谈内容依照对象的不同而各有侧重, 主要包括综合经历、综合感受、整体印象、特殊细节、影响因素、作用模式、改善机制等, 但不限于以上内容。本次抽样问题相对明确, 内容相对集中, 获得了丰富的数据。

3. 数据采集和整理方式

访谈地点均选在能够使受访者放松交谈的环境中进行, 全程录音。访谈结束后, 及时整理资料, 做研究笔记, 深入理解数据并激发理论思考, 笔记本身也是重要的研究数据来源。

及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 以所确定的相关概念和范畴, 作为“理论抽样”的依据, 选取下一位具有“理论特征”及能为本研究提供密集、丰富信息的受访者展开深入访谈, 直到不再有新的概念或范畴产生, 即理论饱和为止。

三、数据处理

在完成初步的数据收集后, 及时通过实质性编码进行交通综合体声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对交通综合体声感知中实质性事件所发现的模式做概念上的总结, 通过不断比较促成更多的范畴、特征的形成及对数据的概念化。这是构建理论的关键和基础环节, 包括开放性编码、轴心编码、选择性编码3个步骤。

1.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指对数据进行逐行编码并逐层概念化和抽象化, 通过不断比较, 把数据及抽象出的概念打破、揉碎并重新综合。如表1所示, 将“明明知道自己的车几点开”“天津火车站广播挺烦人的”“首都机场里面太大了, 没听到广播”等访谈数据, 通过前后文本语义分析, 给现象贴上a1到a3的标签。然后从这些标签抽象出概念“aa1广播干扰”。这一概念与其他数据片段处理中归纳的“aa2广播信息”具有相同的属性, 再将这些概念继续归纳, 得出范畴“A1广播效果”。

再如, 将“候车室有小孩哭觉得吵”“拉杆箱、小孩哭闹、微信语音, 这些是人的声音”等访谈数据, 贴上a95到a99的标签, 并进一步抽象, 赋予概念“aa15人的行为声”。这一概念与其他数据片段处理中归纳的aa16到aa18等概念都具有相同的属性, 再将这些概念继续归纳, 得出范畴“A2声源类型”。

2. 轴心编码

在开放性编码过程中发现, “A1广播效果”“A2声源类型”等范畴都与“空间声环境”这一编码有明显的联系, 这个概念反复出现, 并能够解释大部分研究对象的行为模式。所以将其确定为核心范畴“AA3空间声环境”。本研究运用“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或互动→结果”[13]这一经典逻辑模型进行轴心编码, 在众多范畴之间建立联系。最后涌现出“AA1行为策略”“AA2空间类型”“AA3空间声环境”“AA4其他客观环境因素”“AA5个体差异”“AA6时间经历”“AA7主观感受与需求”这7个核心范畴。表2以AA1为例展示编码过程。

3. 选择性编码

在“自然涌现”了前文所述的每一个核心范畴之后, 重新筛选那些可以和核心范畴产生重要关联的数据进行编码。这些核心范畴变成了进一步数据收集和理论性抽样的指南。通过反复比较数据和笔记, 并不断重复从理论性抽样到选择性编码的步骤。前文中的7个核心范畴经过选择性编码后均达到饱和。

四、理论建构

1. 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核心因素

达到饱和的7个核心范畴, 将关于交通综合体声感知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起来, 所有数据、现象、概念, 最终都归属到这些核心范畴中, 它们就是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核心因素。这7个核心因素既各有内涵, 又联系紧密。下面以每个因素为主视角分别进行阐释。

(1) 行为策略。人们首先是带有目的性地进入交通综合体, 如乘车、接站等。为了实现这些目的需要完成购票、检票、穿行、等候等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会涉及各个空间, 如室外广场、售票厅、检票口、通道空间、电梯空间、候车厅、候机厅等;也会涉及时间经历, 即在某一空间停留多久。不同个体在这一期间会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不同的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来决定下一步的行动策略, 比如去哪儿、做些什么、待多久。

(2) 空间类型。交通综合体是以各类空间为基本载体, 使用者的行为和经历都可以具体到某一空间。每个空间都具有自身的声环境和其他客观环境因素, 不同空间的多重因素中可能会有部分共性, 使得各个空间可以基于各种因素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空间的转换, 会导致某些因素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化。

(3) 空间声环境。包括空间的声源、声场、传播等内容。某一空间的声源可能随时变化, 声传播也可能随着人员移动而改变, 所以声场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 使用者的主观感受也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而累积。

(4) 其他客观环境因素。包括空间环境、物理环境等内容, 如空间尺度、空间形式、装饰装修、热湿环境、光环境等。这些因素往往交织在一起, 与声环境协同作用, 产生综合感受, 它对于主观感受的作用也随时间呈现累积性。

(5) 个体差异。个体的差异体现在社会特征、行为特征、心理特征等方面。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环境因素和刺激具有不同的感受和应激反馈, 从而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

(6) 主观感受与需求。不同个体特征的使用者, 其主观感受可分为舒适区域、不舒适区域、超出生理承受极限三个区域, 同时体现在即时性感受、累积性感受两方面。交通综合体各类环境因素的即时性感受往往不会超出使用者生理承受极限, 但持续的不舒适感受会不断累积, 不断接近甚至超出生理承受极限。

(7) 时间经历。不同的行为策略会决定在各个空间中经历的时间, 在这期间, 各类环境因素协同作用, 对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主观感受和需求, 并且这些作用会随着时间持续累积, 不断变化。

2. 交交通通综综合合体体声声环环境境感感知知理理论论

理论建构阶段, 对前文实质编码得到的7个核心范畴进行理论编码, 确定因果、并列、递进等关系。根据前文各自内涵的阐释, 7个因素中的6个可以进行客观、主观类型的划分, 而“时间经历”因素是联结全部因素的核心, 将6个主、客观因素整合在一起。交通综合体声感知模型总体形态呈现为一种循环往复的结构, 行为从进入交通综合体时开始, 到离开时结束。每一个空间的经历就是一个单元, 或一次循环。期间主观感受不断累积, 个体需求不断变化, 不断改变行为策略, 继而选择特定空间, 决定经历的时间。

所以, 交通综合体声境感知理论就是:不同个体在其行为策略所选择的各个空间中, 经历了不同声环境和其他客观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 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主观感受的总体累积。

最后通过文献回顾, 将初步构建的理论与已有的文献进行不断比较, 以发现和改进已有概念、范畴及理论的不足, 直到理论达到饱和。

五、结论

本文通过对访谈资料和研究笔记等数据进行的实质性编码, 得到了交通综合体声环境感知的7个核心因素, 分别是“行为策略”“空间类型”“空间声环境”“其他客观环境因素”“个体差异”“时间经历”“主观感受与需求”。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并列、递进等基本关系, 所有因素可以围绕“时间经历”进行整合, 形成一条贯通始终的声环境序列。不同的行为策略、空间组合、时间经历会产生不同的声环境序列。

交通综合体空间虽然丰富多样, 但不同空间的各类客观因素的协同作用效果可能相近, 因此, 可以基于交通综合体在建筑设计意义上的空间分类, 按照3类客观因素对空间进行“交通综合体声空间”再分类。同类“交通综合体声空间”的客观因素是类似的, 对于个体的影响也是相近的。

上一篇:问题与形势下一篇:递延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