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村 青春无悔(共11篇)
扎根农村 青春无悔 篇1
扎根农村 青春无悔
女,25岁,中共党员,现任主任助理一职。自2012年10月份任职以来,俯下身子,扎根基层,服务原王村群众,结合我市提出的大学生村官“六个一”主题活动,认真践行公开承诺,获得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2013年在全县应急工作中被评为“优秀应急值守员”,被镇党委政府表彰为“先进工作者”。
作为大学生村官,该同志具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先进的发展路子,综合素质极高,但也存在阅历的不足,社会经验知识缺乏等问题。在“六个一”主题活动中,该同志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在校的专业知识,帮助农民解答解决生活生产中的疑虑和难题,尽全力帮助群众増产增收,同时针对社会阅历以及农业知识的不足,虚心向村干部以及群众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服务了群众,自身成长进步极大。
围绕“六个一”主题活动,认真践行公开承诺,具体完成以下工作内容:
一、走访入户调研,谋发展
西南3公里处,辖5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520户,2360人,耕地面积5200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00元。
为了更深入细致的了解村情,该同志采取到农户、到田
间、在村头等形式,与群众拉家常,增感情、讲政策、谋发展。特别是对党员、干部、致富能手、贫困户做到必到必访,并且以民情日记的形式做以记录。在走访的过程中,对村情有所了解,群众的收入,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农闲时村里年轻的劳动力,外出打工,贴补家用,留守的以妇女、老人、儿童为主。贫困户主要是家有残疾,或者儿女发生意外,家里无劳动力,而至贫,对于贫困户,村里安排低保,保障贫困户的正常生活。
产业基本情况,该同志向村里的党员、干部、特别是致富能手请教,该村经济发展内容主要有农业产业、劳动力输出、商品销售等内容。农业产业主要有粮油作物、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所得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37%。其中粮油作物包括小麦(玉米)4100亩,还有少量的棉花和豆类;果业主要是酥梨250亩,2014年减产130亩(主要是梨树普遍老龄化,加之市场梨价太低);畜牧业主要有生猪出栏500头,羊出栏205只;设施农业主要是西瓜,共107亩(主要是外镇承包地,租种的。)2014年劳动力输出300人次,占总劳动力的19%,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60%。商品销售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农业所需的农药、化肥等。总体而言,原王村经济发展主要靠劳动力对外输出,同时发展传统种植业,小麦(玉米)占总耕地面积的78.8%,其次还有5%的酥梨,还有猪羊而撑起的畜牧养殖业。
产业存在问题,产业结构单一,而且产品附加值太低。附加值较高的酥梨产业,缺乏专业种养知识,而且价格波动太大,农民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对价位没有发言权。畜牧业,发展不成规模,太过于零散,抗风险能力低,存在资金问题,上级部门对于养殖业有政策扶持,但是对于养殖规模有要求,而实际中大部分农户都是闲散养殖,每户养殖数量不成规模,达不到县上的扶持要求,所以无法享受政策扶持。劳动力输出缺乏专业技能,只是简单机械的劳动,比如建筑工队、或者在饭店、商场等。
产业发展采取解决措施,农业产业方面增加种养殖专业知识培训,包括酥梨以及养殖(羊、猪、牛)的知识讲座,提高农户种养水平,降低种养风险。酥梨产品,每个镇成立一个合作社,该合作社的社员由每个村的一名村民组成,由该村民代表各村与收购方议价,以及规定价格波动情况下的梨价上下限,以及收购的数量,规格等。经过这种机制,建立与收购方的长期合作。养殖业,上级部门加大资金扶持,特别是对于养殖规模较大的给予政策,而对于规模较小的,不达要求的,可以以村为单位,每户闲散的养殖数量统计,在对照政策给予扶持,这样养殖户都是可以享受到政策的,对于全村乃至全县的养殖业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劳动力方面可以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力度,比如计算机、建筑工地(土、木等)、裁缝、厨师等的技能培训,提升劳动素质,提高劳
动能力。该同志在任职期间,协助成立了酥梨、手织物专业合作社,协助村民发展肉羊、生猪养殖大户4户,做好村民土地流转工作,鼓励村民发展设施农业,西瓜面积已达到160亩。
二、帮扶困难群众,惠民生
该同志包联的贫困户是原王村三组王根平,今年65岁,从小患小儿麻痹,儿子因车祸下肢瘫痪,家庭年收入1500元,该户是村里低保户,以此保障全家基本生产生活。虽然家人残疾,但是该户还种植8亩小麦(玉米),同时养猪30头,身体上的缺陷并没有让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该同志做到经常与王伟刚谈心,了解其生活生产存在的问题,通过协调镇村干部,助其解决。
同时在任职期间,积极协助村主任以及村干部做好村级各项工作,主要工作包括如下:
(一)基础设施建设
1、投资140万元,完成2至6组共5公里巷道的水泥硬化工程,解决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2、投资10万元,完成了村级阵地新建工程;
3、投资2万元,完成村活动广场建设;
4、投资5万元,完成了1公里渠道衬砌工程。
(二)、民生工程
1、民政工作,老龄补贴审核151人,低保上报27户72
人,退伍军人资格审核12人;
2、计生完成母亲工程270人,孕前检查23对,三查140人;
3、残联审核三级以上并发放补助,涉及人员50人;
4、花费1.6万元,动用铲车4余次,对村级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现已经整治出示范巷道和示范路段,并成立了村组保洁队伍;
5、完成2公里的绿化工程;
6、秸秆禁烧工作,24小时巡逻,并悬挂横幅1条,今年本村无秸秆焚烧现象;
7、平安创建工作,发放500份宣传彩页,入户宣传,使平安原王的思想深入人心。
(三)文化工作
文化站,每周三、六在阵地举行秦腔演出。今年,该村自乐班通过县级秦腔大赛的两次筛选,虽未进入决赛,不过仍获得县级评委人员的一致好评。7月份,该同志在村里开展“第十套健身球操”培训活动,并无偿帮助群众购臵健身球,通过健身锻炼,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三、协助镇上工作
在镇上,协助党政办工作,自觉履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会议记录,以及签到、点到工作,完成政府出文,以及党政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在“六个一”主题活动中,该同志得到工作历练,能力得到提高,但仍存在不足,对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的知晓率以及普及率深度不够,对村级事务处理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该同志应加强学习,提高和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为原王村的发展出力流汗,贡献的一份力量,使原王的明天更美好。
扎根农村 青春无悔 篇2
周晓琳于2004-2008年在我校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习。在校学习期间, 周晓琳理想远大、积极上进、勤奋努力, 任班团支部书记, 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08年毕业之际, 周晓琳同学响应党的号召, 立志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贡献给家乡的建设事业, 积极报考重庆市大学生村官。通过笔试、面试、政审等环节层层选拔, 周晓琳被选派到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汉葭镇镇南村任党支部书记助理, 2009年担任该村党总支书记。
彭水县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山区, 来到农村, 巨大反差曾使她茫然无措, 然而, 重庆优厚的大学生村官政策让她没了后顾之忧, 更赋予了她挑战自己的勇气。刚到村里, 村“两委”干部就对她说:“小周, 好好干, 有啥子事我们给你‘扎起’!”每次村党员大会, 老党员们对她说得最多的就是:“你要好好利用你的知识, 带领我们村致富, 为村里人多增加些收入!”简单几句话, 对她寄托了极大的期望, 这也坚定了她留在村里的决心。于是, 周晓琳抓住落实“三项制度”接防、走访、定期反馈的机会, 主动走家串户, 既推销了自己, 又了解了民情。在走访时看到村民在田间地头劳作, 她便挽起袖子, 跟着他们一块干, 一把种子、一把肥料、一瓢清粪, 虽做得不好, 但却尽心尽力。村民们都翘着大拇指说:“城里妹儿不娇气, 难得!”两年来, 她走遍了全村710户, 并对重点户复访60余次。随着走访的深入, 村民对她的称呼也在悄然变化, 从开始的“小妹儿”到后来的“周助理”, 再到现在的“周书记”, 她的“官衔”越来越“大”, 但与村民的心贴得越来越紧。
镇南村幅员面积16.1平方千米, 共辖8个村民小组, 710户, 3030人, 共有58名党员。这里山高地远, 住户分散, 为宣传落实新农合、万元增收、林权改革等富民惠民政策, 周晓琳经常与村“两委”干部一道, 翻山越岭, 挨家挨户动员、登记。一整天下来, 常累得腰酸背疼、四肢无力。为融入农村基层, 她揣上民情日志本挨家挨户走访。其间她被狗吓过、被蜂蜇过, 皮肤被晒得黝黑, 也记下了厚厚一本民情日记:“杨仕顺:50年党龄的老党员, 大儿子逝世, 家境贫困, 尽快落实低保;徐守碧:丈夫去世了, 一人带两孩子, 生活艰难;向登江:身体有残疾, 想建大棚种蘑菇, 需要政府补贴……”从这些苦和累中, 城里长大的她第一次真正知道什么叫农村、什么叫基层;从这些苦和累中, 年轻的周晓琳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做农村工作, 如何与老百姓打交道。村民高成素为给患有先天严重脑疾的孙子治病, 背上沉重的债务。周晓琳第一次到她家, 高大娘对小周爱搭不理, 这让她很不解。通过了解才得知, 原来, 高大娘是想“吃低保”但没“吃”上, 对村干部有怨气。了解到她家具体情况后, 周晓琳再次上门耐心解释低保评选标准及办法, 并带去了从镇民政办为她家申请的大病困难救助表。后来, 每次去高大娘家, 她都热情地挽留小周吃饭, 还逢人便夸:“莫看周支书一个小姑娘, 心好, 人不错!”
在村里工作两年多, 周晓琳被“农村苦、农民穷”的现状深深刺痛, 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她发现, 村里有不少食用菌种植户, 但基本上都是“土把式”种植, 质量不高, 销路不畅, 收入也不高。于是, 她反复动员他们成立食用菌产业合作社, 聘请技术人员, 提高产业效能, 形成种、产、销一体化模式。三个月后, 加入合作社的农户食用菌收益由一棚1500元增加到2700元, 未入社的农户也都要求加入。
2012年初, 重庆市针对渝东南、渝东北启动实施“两翼”贫困地区“农户万元增收计划”。周晓琳的雄心, 不仅仅停留在一两个项目上。为实现农户增收致富, 周晓琳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及群众代表进行广泛调研。2010年下半年, 由她主笔起草的《对汉葭镇镇南村发展城郊型农业的思考》专题报告正式出炉, 对镇南村发展进行全新定位:大力实施“三改”工程;发展城郊型农业, 优先发展蔬菜和城郊劳务产业;建设阿依河沿线经果林, 发展休闲农家乐, 用三年时间打造“镇南生态花果长廊”。在周晓琳的主持下, 全村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1000亩蔬菜基地建设已经起步, 正在采取统一规划、小班作业的方式进行种植。镇南村仅此一项便可实现蔬菜基地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产业的调整, 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 为富民强村走好了坚实的一步。
在镇南村工作期间, 周晓琳还配合村“两委”积极争取建设项目, 组织群众参与, 先后新修村组级公路29公里, 并对环村公路实施硬化;修建完工人畜饮水水池28口、修建入户人行便道5500米。
在村子里工作, 鸡毛蒜皮没小事, “你不找事做事情也会来找你”, 镇南村居民居住地分散在公路两旁, 为了解决村里的问题, 周晓琳得上山爬坡, 走很长的路。村民为了占树林或者是占地, 常常闹到村委会, 谁也不让谁, 而镇南村的占地方式是传统的“画十字”, 以两块有“十字”的石头之间的直线距离为界, 这两块石头上“十字”必须是同样新旧。周晓琳跟着村民查看, 对比两块石头上“十字”的新旧, 尽量保持客观公正的裁决, 但是之后, 有些刁钻的村民会偷偷在相似的石头上刻下相似的“十字”, 让问题变得更难办。“清官难断家务事”, 处理村民纠纷, “不要吵架, 不要打架”, 周晓琳徘徊于问题产生和问题解决之间。
2012年, 周晓琳调任彭水县汉葭街道组织委员, 工作担子更重了, 街道工作不像在村里, 周晓琳在新的工作岗位上, 表现出了她的信心和不服输的决心, “每天想着怎么让自己的镇子强起来, 在竞争中排名靠前”。接触到新事物, 是对周晓琳的挑战, 也是她的机遇, 她说:“抓住机会不断学习, 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出现”。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 周晓琳在家庭和工作之间慢慢寻找平衡, 这个大大咧咧的村官, 时不时地会在带小孩时想起工作, 便放下孩子去工作。
她的事迹很快传遍汉葭、传遍彭水、传遍阿依河两岸。
2011年7月1日, 周晓琳成为200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之一, 受到党中央表彰, 受到胡总书记亲切接见。
扎根农村,无怨无悔的奉献 篇3
我是土生土长的陈府人,生在陈府,长在陈府,学习在陈府,毕业后,工作在陈府镇王指挥屯小学。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在2011年我母亲得了卵巢癌,前后做了两次手术,我没有请过一次假,都是让我的家人和护工照顾,只有周六周日去医院照顾.我的内心很歉疚但是我心里放不下我们班的这几十个孩子,必须来学校坚持上课。我虽然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对母亲的那份愧疚,但我要对得起我的学生,对得起这份责任。
在工作中我始终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努力钻研业务、创新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来努力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故所教学科成绩始终在县、乡统考中名列前茅。
22年在那一眼便可以望到一片碧绿和金黄的农田的地方;22年在那一眼便可以望到一片广阔和湛蓝的天空的地方;22年在那一眼便可以望到一群自由和快乐的小鸟飞翔的地方;22年,在那恰似要被人抛弃的简陋而老旧的教室里,我坚守了22年。坚守在这儿,只为了那最纯真的目光;坚守在这儿,只为了那最质朴的笑容;坚守在这儿,只为了那最真挚的爱。
转眼间,青丝变白发,从教二十二年,我仍是班里的“孩子王”,但,我仍然爱着这份事业,只为那一张张充满天真稚气的笑脸。看着孩子们的成长变化,看着他们变得懂事成熟,那是一种多么丰足的人生享受啊!
那么我是如何让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三尺讲台绽放异彩,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主要把握了三点:
一、忠于职守,以身作则
负有教育教学重任的班主任,要把一个班级领好,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做到忠于职守,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己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作为班主任,一年来不曾旷过一天工,均为全勤。每天的早操、课间操与同学们一起出操喊口号;每周值日大扫除,自己也作为班级一员参与劳动;在教室内,只要见到地上有纸屑就捡起来丢到垃圾箱内;在学习上,要求学生准备纠错本,自己也准备一个大的纠错本;要求学生答题认真规范,由此每节课都要求自己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难点一目了然,由此形成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自己的行为规范、以身作则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影响,使学生感觉师生平等。正是由于这种“忠于职守,以身作则”的教育理念,在学生面前既不严苛,又不放诞,从而让师生成为真正的朋友。
二、心灵沟通,家人关爱
我记得,当我以班主任的身份进入教室时,心里紧张不安。可这些純朴的学生们,竟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我这位新班主任,我的窘迫消除了,我的灵魂与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这就是心灵最纯真的孩子们!我一下子就爱上了他们。
作为一个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生活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倾心谈话,我在平时喜欢与学生拉家常,如:“你们在家喜欢做什么?”、“回家做那些家务活?”、“最近有进步,继续加油!”与学生交谈沟通做知心朋友,让学生感受的我发自内心朋友式的友情,家人般的关爱,从而搭起了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遇到问题,学生乐于接受我的教育、引导。真的,把爱心给了学生,学生喜欢你,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的效果当然好,学生也信服你这个班主任,班级就好管理了。
班主任是联系学校、家庭、社会的纽带。所以应该也必须成为学生的朋友。在每一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与许多学生家长打过交道,利用校信通和家长沟通,可从来没有和他们红过脸,无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给带来多大的麻烦,肚子里的气有多少,只要见到家长总是笑脸相迎,从不把气撒在家长身上,却是用商量的语气向他们解释,与他们交谈,她了解学生在家情况,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情况,商量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实现双管双教。在做班主任工作时,她从思想教育入手,以提高学习方法为核心,以纪律管理为手段,达到了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全心的付出,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慢慢地,我成了学校的骨干老师,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班主任,最爱的老师,我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岗位上我能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较好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今,我又光荣的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时时刻刻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教学、联系群众和遵纪守法等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教育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方面更加得到了学校和学生的肯定,赢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成为更加优秀的班主任,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学生们,回报家乡,回报父老乡亲,回报祖国!
三、情系教育,做精细节
“班级无小事”,班主任管理班级需要操心。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却是“管事最多的主任”,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行为 、学习、生活等样样都要班主任操心。
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在班会上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手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还播放一些遵章守纪的短片、小故事等等并在此的基础上展开了“人人争当先进”的评比活动,以加强鼓励、强化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
记得2014年,那一年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班主任工作,担任不久有个小女孩她叫陈晶引起了我的注意,长得挺白净,穿的挺邋遢,作业不按时完成,上课精神恍惚,还总是旷课,我提醒、教育了几次没有什么效果,我就私下和老师同学打听她的情况,原来她生在单亲家庭,妈妈在她小时候就失踪了,爸爸总在外地打工,家里就剩她和奶奶相依为命,我又听说她经常旷课是因为奶奶在陈府卫生院住院,她要伺候奶奶。原来孩子小小的年龄承受了太多不该承受的压力,却没有享受到该有得亲情和温暖。作为她的班主任我要给她更多的关心,因为我的孩子和她年龄相仿,我拿来孩子的几身新衣服,下课的时候亲自给她穿上最漂亮的一件,我给她扣扣子、整理衣角,轻轻地抚摸她的额头,我看她的眼睛湿润了,同学们投来羡慕的眼光,不约而同地说真漂亮,她撒娇地依偎在我的怀里哭了!课下我总是把她拉到我旁边,给她补落下的课,其实她很聪明,没过多久她学习进步了,开朗了。我成功了,因为孩子把我当成了她的亲人、朋友、知己。
22年,在这贫瘠的土地上我坚守了22年!谁能理解从二十岁开始就来到这里的我,一呆就呆了22年!谁能理解这22年的坚守是怎么样的一份责任和怎样的一份爱?又有谁能帮我们计算一下我们回家每天往返县城要比别人多走多少里路?可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不敢说我们奉献了什么,因为这比起“悬崖小学”,比起“脊背桥梁”,我们这点路途又算什么?比起陆永康日复一日的跪着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跪着前行在山间道上36年,我们这点路途又算得了什么?比起他们我们幸福很多,但我们却有着同一种品格——那就是坚守!
此刻,我真的想说一句:坚守,也是一种奉献!我真的想说一句: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最后我还想说:我长在农村、扎根农村、我将我的一生奉献给农村小学。我将努力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
扎根农村 青春无悔 篇4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跟大家交流,我感到非常的荣幸。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王丽娟,是白土镇白土一街的村官。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扎根农村,奉献青春。
时间永远过得飞快,仔细算来,我踏上村官路,已经快一年了,当初怀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带着自己的一份使命,我来到了白土,准备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一段新的美好未来。我从一个懵懂的学生变成了村里的村务通,无论是自立能力,交际能力,还是办事能力等都有了显著地提高,我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与学习,深切的体会到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给于我们各样的舞台去发挥才能,展示自我,只要我们努力工作,只要我们有“为人民服务”的决心,就一定能发挥村官在农村的作用,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的同时,打造出一个无悔的美丽青春!
参加工作来到农村,我的目标很简单,那就是成为农民朋友的服务员,政府政策的宣传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先进技术的讲解员。农村工作是琐碎,但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是大事。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定严格要求自己,踏踏实实的去工作,决不可带有因其事小而不为的想法,无论是在镇上还是在村里,我们一定要努力,从小事做起,在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一个老百姓值得信任的人。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自己文化水平高、操作能力强、信息沟通快等特点,做好农村工作的“政策理论讲解员”、“信息传递员”、“科技知识推广员”、进度督查员”、“农村建设的调研员”,利用掌握的计算机技术,借助网络传媒、远程教育等信息平台,将国家的政策深入的宣传下去,将农民的困难与意见及时地反映上来,切实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不仅要组织党员干部定时收看课件,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还定期走访种植户、养殖户,利用远教资源解决他们种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主动承担普及科技知识的职责,帮助村民及时了解市场供求信息,畅通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做好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需要知识,需要新的致富思想,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不缺少理论,所缺乏的是对知识的运用及处理农村问题的工作经验,对于这些,我们要向村干部学习,向村民学习,借助他们的工作经验,来完善自身不足。还要综合自己的知识,做好村务发展的建言者,为村子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不要害怕出错或者不被采纳,年轻的我们,有新奇的想法,一定会为村书记村主任在以后的决策中开拓出新的思路与方式!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结合我村实际,计划写出一篇关于白土一街村整体现状和五年规划目标,并将与村干部们共同商讨和修改,用我的绵薄之力,贡献出我最大的热情,早日把白土一街建设成环境优雅、人民乐足的新农村,让村子更和谐、更进步,让村民更满意、更幸福。
其实村民是最容易满足的人,虽然他们的脸被日头晒得黝黑手因干农活而变得粗糙长满老茧,但是他们拥有世上最柔软、朴实、纯真、善良、美好的心灵,就像喷涌而出的泉水一样晶莹剔透。谁要是为他们做上点事儿哪怕是一点儿,他们会给他成千上万倍的回报。要想得到他们的拥护其实很简单,只有把心全部放在这块土地上,用一颗真心多为他们考虑一些,多为他们做点实事,做点好事。他们就会露出很知足很满足的笑容。
因此,在这里我要高呼朋友们,拿出我们的热情,伸出我们的双手,用真情深化成音符,用生命践行诺言。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村官”的责任以及对“三农”工作的执著和热爱,让我们站高一点,看远一些,想深一层,踏实一步,用我们辛勤的汗水去谱写出一曲新时期的青春之歌!让我们大学生村干部团结一心,携起手来,听从责任的召唤,让使命与生命同行,让村民和我们一起飞翔!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农村加油!村官加油!让我们共同谱写一曲新的赞歌——扎根农村,奉献青春!
扎根农村 青春无悔 篇5
一、矢志不渝扎根山区,积极投身教学教改
1991年8月,蒲圻师范毕业的我,若按正常情况,完全可以安排在县城,而我却出人意料地在众多亲友及同学的一片反对声中,毅然地选择了到穷偏山区毛田镇从事教学工作,而且在边远山区一干就是24年。理由很简单:知识改变命运,我想用所学的知识,让更多的农村娃走出大山!到教育组报到那天,我主动要求到该乡最偏远的“孟城小学”任教。该校有6个年级,因为学生少,成班率不高,6个年级只有5位教师,每人包一个班还有一个班空堂,所以学校决定开设一个“复式班”,我主动请缨,承担了这个复式班二年级数学和四年级语文、数学的教学任务,并兼任这个复式班的班主任。我一边辛勤工作,一边学习探索,很快就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复式班教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使“动”“静”搭配顺序合理,过程紧凑,以此来提高课堂效率;
通过培养“小助手”,维护课堂秩序,组织同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用手势、眼神、符号等教学手段,减少不同年级间“教”与“学”的相互干扰……一年下来,这个复式班的孩子们不仅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团结意识,在期末测试时,还在全镇十多所小学近二十个教学班中获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在教学工作中,我系统地学习了农村小学课堂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大量阅览教育教学刊物,更新观念,了解信息,不断的把他人的先进经验和教法,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的学习氛围,实现个性差异互补,通过生教生、生帮生扩大交流面积。力求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
用“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取代了“一言堂、满堂灌”式的传统教学方式;
用组织讨论式、娱乐式、竞赛式的教学活动取代了单纯的交作业、改作业的评估方式,通过身边的许许多多的例子,真正让学生充满激情、愉快地学习。长年来,我立足校本教研,潜心进行教学研究,学校成立了信息技术小组,带动广大教师学习操作电脑,制作课件,收集远程教育资源。针对教学实际定期学习探讨,带动了全校教师了解前沿教育信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本领,使山区学生享受到了丰富而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差距。
当十几年校长,我始终坚持上一门主课,取得了突出成绩,所任教班在期末测试中名列我镇前列,2011年岳阳县小学教学质量检测,我教四年级语文获全县第三名,论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利于弊及改进》获省一等奖,《建构简约实效的品德常态课》在《中外教研》发表。公开课《角的分类》获县一等奖,2006年辅导刘磊《美丽的秋天》获省征文竞赛三等奖,2012年辅导许官诚《海底热世界》获岳阳市科技创新一等奖。2012至2014年获数学奥赛县优秀辅导员。
二、爱心、细心、耐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牛形村山高路险,全是崎岖小路,学生上学必须步行。家住牛形村的我五年如一日,带着同路6到7个学生一同上学一同回家,不论刮风下雨,不管泥泞路滑,从未间断过一次。年龄小的牵在手中,有时学生病了,我背着走。这个冲里的学生家长用不着为孩子上学的安全操心。到学校的路要经过几条小溪和一个水库,许老师总是提醒学生不要东张西望,怕不小心滑倒。一次天下大雨,为了不迟到,我带着学生借着晨光走路往学校赶。突然发现路面塌陷,露出一个深坑,我把伞一丢,将学生一个一个地背过去,雨水打湿了我的衣服,身体瘦小的我背“小胖子”时无力的摔倒了,我把“小胖子”用尽全力一推,学生安然无恙,自己却掉进深坑右腿骨折,将患有严重静脉曲张右腿再添新伤,到现在走路脚都留下后遗症:一拐一拐的。
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60%。由于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我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我经常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是其他老师学习的经验。“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
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
“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
“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11年,我教了一个四年级,当时班里有一名叫许晓华的女孩,她上课纪律松懈,成绩很差,课下性格怪癖,与同学极不和群,而且爱与同学打架。她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及时地对她进行了一次家访,了解到晓华这种性格行成的原因原来与她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她从小就没有妈妈,与爸爸相依为命,爸爸由于家庭条件困难的原因,外出打工的时间较多,只留下这么小的孩子,独自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看到这种情况,我明白了,因为晓华缺少父母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总是刻意的去关照这个孩子,向其他同学讲她如何的聪明能干、如何的懂事孝顺,树立她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在工作之余尽量抽出时间给她补习功课,教给她如何合理利用时间;
生活上更是倾心而为,每逢家里做好吃的就让同龄的女儿请她回家一起吃饭。暑假期间,她的爸爸外出打工,我就把晓华叫到家里照顾她的生活起居,并经常送她一些合适的衣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晓华犯错的次数越来越少,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和同学相处的也越来越好。正是因为这件事,学生和家长对我更加信任和拥护。在2012年相思乡举办的“优秀教师演讲报告会”活动中,我以这件事为例,在各个学校做报告,曾让很多的学生、家长、老师为之感动。
老师们记得,近几年来,每逢周二的下午,我的电脑都会准时打开,连上网线,插上摄像头。20多个心情激动的留守儿童早早来的我的办公室,我的手机成了家长与学生热线电话,一个男孩坐在电脑前,笑逐颜开。他对着屏幕说着什么,并不时发出纯真的笑声。对许老师来说,这个叫许亚飞的学生能这样谈笑风生,那真是莫大的安慰!要知道,这个学生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曾经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对学习兴趣不大。而今,许老师让他每周与父母通过网络见面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王亚飞爱说了,爱笑了,爱学习了。这怎能不让许老师倍感欣慰!我吃得省,用得省,一件衣服都是洗了又洗,穿了又穿,但我经常掏钱给学生买文具,买饭菜。邻居的孩子卢中凤,因父母出车祸去世,年迈爷爷无力供他读书,我夫妇当“代理爸爸妈妈”,资助他从小学读到初中,从初中读到高中,现在还没有停止。
三、竭力改变学校面貌,为了山区教育的明天
2010年元旦,教育局领导说:“相思乡珠港完小校舍是危房,学生在集镇民房借读已有两年,现已征地,但矛盾丛丛,群众要求在九月份开学,你是相思人,筹建你敢去吗?”当时的我在毛田镇中心小学当校长,一般人是想方设法进城,相思乡是岳阳县最东边乡镇,比毛田镇更穷更偏,看到领导信任的目光,我毅然说:“珠港完小是我的母校,而且相思的孩子更需要教育,在矛盾丛丛的农村教育园地更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我依靠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耐心做好群众工作,自己吃住在工地上,从平整土地到高标准新建教学楼、食堂、厕所,仅仅9个月。九月份学生顺利的开学。学校改名为相思乡中心小学,我担任校长。2011年5月我校校安工程受到省教育厅、审计厅高度赞扬。为了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争取上级部门重视,2011年完成配套工程建设,学校工程开工后,为了节省开支,节假日课余时间,我带领男老师亲自做小工。拌沙浆、筛沙、挑砖,整整五个月(包括整个暑假)。后来在美化教学楼时,为省下一笔油漆工钱,我又放弃整个寒假的休息,自己动手,把校舍油漆一新。还四处求援,申请项目和资金,将必需的教学仪器、班班通全部配备到位。2012年新建综合楼。2013年我们千方百计利用家乡资源,依靠相思籍领导、老板爱心汇报家乡捐资30万元完善学校绿化工程,教学条件得到了大的提升、学习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连续几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中前八名。特色工作“读写成为快乐,书香溢满校园”受到教育局高度评价。我校终于办成规范化花园式小学,成为农村小学一颗明珠。
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贫困学生,如何号召更多有能力的爱心人士对贫困学生进行帮助?我苦苦思索着。我们以退休老领导、知名人士为顾问,以政府书记、乡长为领导,多次上门拜访。2013年我利用自己堂弟博雅集团董事长许满军回家过春节的机会,反复上门婆婆妈妈的讲山区教育的落后,贫困学子的无助,许满军感动了捐资10万元,并主动联络相思籍在外领导和老板成立“相思学子爱心基金会”,今年许宝平老板捐款150万元。我从自己微薄收入中捐出2000元,首次捐款达资金200万元。暑假首次为贫困教师、学生献爱心5万元,考上重本学子奖励5万元。
四、亏欠家人,为了学子的梦想
长期站立教学,伏案备课、批改作业,加上岁月的侵蚀,身体每况愈下。每天步行往返学校,身患多年的静脉曲张越来越严重,造成手脚经常麻木,有时候正在黑板上写字的粉笔都会不时从手中掉落,每当双腿疼痛难忍的时候,导致无法站立执教,但我不仅没有请假,硬是拿着椅子支撑着身体上课。今年,我做了静脉手术,市二医院的医生再三叮嘱,腕部再也不能用力了,建议休息两个月,不然很难短时期内康复。可是,由于相思乡教师紧缺且没有合适人替代,我硬是带病坚持上课。三年前,我的脚痛得厉害,无法长时间步行,从家里到学校的路上又没有公共汽车可以搭乘,我的妻子劝我买摩托被我拒绝了,因为牵挂学生路途来回安全。妻子说我太敬业了,对家庭不管不顾,疏于对孩子的照顾,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任;
一双儿女说爸爸太辛苦了,这样的身体除了当校长还承担语文教学任务,都感到于心不忍。但是,所有的困难,所有的痛苦,我都藏在心里。我只想着教学、孩子,不要耽搁一节课,不能误了他们任何一个人。
从事教育近三十多年来,自己的父亲病逝,母亲患脑溢血卧床一年多,我都未耽搁一节课。经熟人的牵线搭桥,相思乡中心小学于2012年5月和广州市博雅教育集团结为“手拉手”联谊学校。邀请我校去签订协议,为我校音乐教室建设投入资金八万元。而就在这时,患病数月的父亲病情加重。去吧,怕父亲有意外情况,不去吧,这是学校与博雅集团第一次开展活动,还要签订协议。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知道情况后,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对他说:“孩子,去吧,还是工作要紧啊!”我眼含热泪去了广州。身在广州的我一天3次接到父亲病危的电话,而活动的开展使我无法离开,我毅然强忍心中的悲痛,坚持把活动开展下去。父亲弥留之际,我还在广州筹集教育资金,都没有在老人离世之际赶到身边送终,我是家中的长子啊,“百善孝为先”。当我从广州回来时,父亲已病逝了,跪在父亲的灵堂前,我悲痛欲绝。默默地说:“父亲原谅我吧。”
扎根基层 砥砺青春 篇6
砥砺青春
作为一名三支一扶工作人员,被分配到火烧坪乡,我感到非常荣幸,与火烧坪乡有许多不解之缘,大学时曾在火烧坪包过白菜,这里的人民,一草一木,我都感到非常亲切,这也促使我真正的想为火烧坪人民做点实事。对于未来的工作,我有如下的思考。
如何把工作做好,我觉得首先应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的指导工作。我在大学学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其中有一门课叫农村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服务,其根本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农村地区出现的社会问题,增进整个农村的社会福利、促进农村的社会进步,这与我从事的工作不谋而合,其中社会个案工作和小群体研究技术、社会统计和及社会调查等方法对我今后的工作也会有帮助,我应该做得是因地制宜,将所学的知识更好的服务大众。当然,大学学的知识覆盖范围毕竟有限,我应该不断地学习,定期参加培训,利用休息的时间学习党的政策,纲领性文件,提升我的理论水平,通过学习,了解工作重点,通过学习,更加坚定工作信心。
其次,我应该端正自己的心态,我早已不是那个在象牙塔生活的大学生了,我需要尽快的适应环境,适应工作。我也明白,基层工作很辛苦,有时候还会加班,经常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时候做得不好的话还可能挨领导的批评,这个时候我要及时调
整自己的心态,如果是工作没有做好,我要虚心的请教领导同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还要端正的心态是事无巨细,事事必用心去做,虽然只有两年的服役期,但是我不能得过且过,要真正的扎根基层,真正的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最后,我应该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会说,会写,处理日常公务的能力。有时可能会下乡,主持个会议、讲个话什么的,这时我要敢讲会讲。我的性格还算比较外向,但是主持会议的经历比较少,希望通过不断的锻炼,两年后我能独当一面。还有一个就是写的能力,我感觉现在作为基层干部最欠缺就是这方面的能力。农村基层干部一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强,但叫他把处理的事情写下来,并且进行总结提炼,这就为难了。我在这方面确实也欠缺,开始时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请教,争取提高自己的文字组织能力。
扎根农村 青春无悔 篇7
近日, 由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家电下乡全国名城巡展”在安徽省六安市拉开帷幕, 海尔、美的、索伊、美菱、西门子等众多家电品牌厂商参加了巡展。
近年来, 国内的大品牌通过家电下乡活动, 着力开拓三、四级市场。海尔销售代表告诉记者, “此次巡展展示的海尔洗衣机, 全部是针对农村市场设计的‘专供’产品。”同时, 外资品牌也逐渐发现农村市场潜力巨大。西门子一位销售负责人说, “目前, 西门子在三、四级市场最重要的工作是品牌培育。”
原本就以三、四级市场为“主战场”的中小家电企业, 虽然面临一定挑战, 但仍有优势。索伊电器销售总公司副总经理刘学龙说, “我们的优势就是很多消费者都知道, 不少家庭已经在用, 口碑效应比较强。”据了解, 在两天的巡展中, 美菱、索伊等品牌仅冰箱产品销售量均超过了三百台。
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朱军表示,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 农村市场必将成为未来家电行业的主要增长点。”
记者在展会上看到, 虽然不是空调热销的季节, 但展会上众多家电品牌还是摆出了各自的空调产品。美的空调的销售代表告诉记者:“今年美的家电下乡空调比去年卖得好。”
当前农村家电消费呈现热点品类转换, 产品结构升级的新特点。数据显示, 今年3月份, 空调下乡产品实现销售额36.8亿元, 同比增长398%, 相当于2010年空调下乡销售额的20%。农村市场继彩电、冰箱、洗衣机三大品类快速普及后, 开始出现空调、电脑等品类热销的现象。
在国家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后, 农村家电产品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
在展会现场, 记者遇见了来自六安市霍山县的魏明利老大爷。魏大爷为即将结婚的儿子买了海尔平板电视、三开门索伊冰箱和荣事达全自动波轮洗衣机。三件电器一共花了9893元, 享受家电下乡优惠和巡展让利共节省了1640元。
霍山县方志电器负责人姜方志告诉记者, “现在农民生活好了, 买显像管电视的人少了, 去年互联网平板电视卖得多, 今年已经有人主动问起3D电视。”
家电下乡政策的实施对广大农村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追求物美价廉的同时, 农村消费者更希望享受到便捷的售后服务。比如产品出现问题, 打个电话就有专业人员能上门维修。
因此, 家电企业相继推出各类特色服务。美菱去年推出了“家电下乡冰箱10年免费保修”活动;索伊电器在此次巡展上更是给出“精铜管十年内漏包赔付, 换新机并赔偿现金1000元”的承诺。
另外, 家电企业进一步完善农村家电市场服务网络。以洗衣机为例, 海尔洗衣机已经在全国建立了2200个县级以上的售后网点, 售后覆盖率达到100%, 还准备在全国建立60000个村级服务站。
索伊电器副总经理刘勇表示, 索伊电器销量的大幅提升与营销服务网络的不断扩大密不可分。
目前, 索伊产品已拥有1800多家县级销售网点, 2700多家服务网点。开通多条免费服务热线, 提供24小时免费咨询服务。
扎根农村 带头致富 篇8
2012年,刘永清得知本村经营果园的胡知详和养鸡大户邓五庆正为种养技术和产品销路发愁时,一边与县农业、林业和畜牧水产等科局取得联系,一边帮他们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使他们遇到的困难及时得到解决。为了使本村种养户得到技术、资金等各方面的保障,刘永清又联合种养户组建了一个专业合作社,实现资源共享,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
洋塘乡是烟花爆竹生产的重点乡镇,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给森林防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刘永清在着力做好森林防火宣传的同时,指导村民修筑森林防火隔离带。尤其是在森林火灾特防期间,他每天与村干部或林管站的工作人员一同上山巡逻。2013年清明节期间,刘永清与森林防火队员巡逻到长洲村与大泉村交界的虎形窝时,发现一处枯草地因烧纸钱而燃烧起来,火势借着风力向不远处的生态公益林蔓延。就在这紧急时刻,刘永清一边与防火队员提着工具向火头奔去,一边电话报告乡政府办公室请求支援。在奔跑中,他的鞋被山间的竹节刺穿,脚底被划开了一道约20毫米长的口子,顿时鲜血直流。为了及时控制火势,他经过简单处理后,忍住剧痛与队员和前来支援的群众一同战斗,终于使这片生态公益林转危为安。
2013年,刘永清根据村里的潜在优势,牵头筹集20余万元资金,在洋塘乡长洲村流转4公顷山林,一口池塘,建起了永兴县满园生态种养基地,发展以锦绣黄桃、葡萄、板栗等为主的经济果木林,并在山林中开展放养土鸡、土猪等高效生态养殖业。到目前为止,他牵头创办的满园生态种养基地已建成生活办公房屋和牲畜栏舍各4栋,占地600平方米;铺设灌溉饮用水水管1000米;种植优质黄桃2.3公顷;放养土鸡4000羽,池塘养鱼2000尾。同时他还带动其他村民种植黄桃6.7公顷,冰糖橙、脐橙3.3公顷,油茶33.3公顷,生态林53.3公顷,规模化养鸡1万余羽,为当地群众创收150余万元。
2015年,刘永清又从郴州引进资金200万元,在洋塘乡大泉村流转山林20公顷,建设集餐饮、观光、游玩于一体的梅花鹿和黑山羊特色放养牧场,项目建设正在热火进行当中。
扎根东塍,奉献青春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扎根东塍,奉献青春》。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2008年来到东塍这片土地上,成为其中的一份子,时间飞速,转眼间,已经有三年多了,在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的正确指引下,我始终牢记教诲,努力转变角色,积极参与农村的各项工作,尽己所能,做好本职工作。农村条件比较艰苦,经济水平低下,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年轻人,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挥洒青春,建功立业。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认为必须做好以下三点:
一是坚定信念,坚忍不拔,下定决心克服困难
年龄不大,阅历太浅,经验不足,想取得群众的信任不简单,工作也不好开展。我从小在城市生活,农村的工作经历欠缺。因此在新的环境下不够大胆,手脚还不能完全放开。重重困难摆在面前,我选择面对,选择坚持。三年里,我坚持走访农户,熟悉村情民情,与群众打成一片,及时了解他们的困难,尽己所能的帮助他们。今后不管有多苦,有多累,有多难,我要坚持为我村的发展尽一份力,为东塍的发展奉献自己的青春。
二是端正态度,踏实肯干,做好本职工作
利用业余时间重点学习党在农村的法规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农村工作方法和乡村文化等,同时还要把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用于农村的工作实践中。因地制宜,以提高农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抱着学习提高的态度,协助村“两委”带领村民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等,多为村里和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干出优异成绩,向组织和群众交上满意的答卷。
三是砥砺精神,磨练意志,积极向上勤思考
雪里梅花霜里菊,炉中宝剑火中钢。这些日子,吃了以前不曾有的苦,但这点苦在我看来已经不算什么。吃尽百姓苦,方知百姓难。我坚信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这点苦一定会成为我最宝贵的财富。我要勇往直前,再接再励。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有这么一句话:“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渴望燃烧起来。”燃烧起来,让生命之光燃烧起来!信心永在,激情不止!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今天我来到了农村的土地上,我满怀的是对农村的信心,是对村官之路的不悔。
既然选择了村官,走进了希望的田野,就应该有所作为。农民是善良的,更是勤劳的。农村就是我们的工作单位、农民就是我们的服务群体、农业就是我们的事业。踏上了“村官”的岗位,我们也就成了一名农民,只有有了这些务实的定位,我们才能消除浮躁心理,踏实的工作,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做出自己的成绩。芸芸众生中,我只是沧海一粟。在浩瀚的人生智慧和知识的海洋中,我感觉自己像个无知者。但我不会因渺小而妄自菲薄,不因无知而自矮三分。在追逐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征程中,我时刻不敢放松自己。希望我和我的同仁们都能以青春的昂扬,以年少的锐气,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建功立业!
最后,我相信在场的所有大学生村官们心里都有这样一个誓言: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心系农村,服务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砥砺成才,奉献社会!
扎根山区,无怨无悔 篇10
—汝城县2017年“善待你所在的单位(学校)”参评征文
1990年7月,我从郴州师范毕业,分配到汝城县的偏远山区任教。从那时到今天,27年过去了,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毕业的学生送走一届又一届,我还依然坚守在这里。教学楼前的树都已长到三层楼高了,而我也早已两鬓斑白。
我不会忘记90年刚到中心校的情景——这是一所新建的学校,只不过它实在太“新”,“新”到学校除了二栋房子,什么都没有,校园里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一到下雨天,师生们深一脚浅一脚全是泥,教室里就踩满了泥脚印。校园里只有一个简易的花坛,还是老师们自己动手搭建的。在学校进门左手边的草坪中,有一块刨尽草的空地,上面立着一只陈旧的木制篮球架,天晴的时候,老师和学生可以在这里练习投篮。至于那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就更别提了。学校只有一部旧的油印机,蜡纸要自己刻,平时考试的试卷就是老师们自己刻蜡纸油印的。经常会有印的不清,学生无法辨认的情形。学校还有一台旧风琴,是给音乐老师上课用的。平时上课,老师们基本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
我是一个容易安于现状的人,没有失望,没有抱怨,就投入到工作中去,担任了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和小学五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教书生涯,那一年我19岁。
幸运地是当时的中心校L校长是一个很有事业心和责任心的人,他带领全校师生自己动手建设校园,每个周末,我们都没有休息,学生回家了,老师们就去附近的小河里挖河沙和河卵石,奋战二个月,校园里终于有了一条石子铺成的路了。下雨天,师生们再也不用担心泥浆乱溅了。利用周末,我们还到附近的山上挖树苗,自己动手绿化校园,在师生的努力下,校园里有了绿化带,有了桃树、李树、桂花树,有了竹丛,有了各色花。最后,我们甚至有了一个竹制的校门。这多少像一所学校了。
从中心校到初中,再从初中到如今的九年一贯制学校,27年来,这所僻远的学校也几经变化,可喜的是学校越变越美,条件越变越优,教育质量越来越佳,群众口碑越来越好。
27年来,我与这所学校同呼吸共命运。我见证了这所学校的发展,而这所学校也见证了我的成熟。在这里,我从一个初登讲坛的青涩青年,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从一名经验缺乏的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有一定经验的学校管理者。我要感谢学校,这里艰苦的条件磨砺了我坚强的品质,这里淳朴的民风坚定了我献身教育的信念,这里可亲可敬的同仁帮助我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平,这里勤奋上进的学生实现了我展翅翱翔的梦想。可以说,27年来,我随着学校一起成长,尽管步履蹒跚,但脚步日渐坚实,身影日渐挺拨。
27年来,身边许多同事都调到县城工作了,而从这里毕业的学生也飞向了全国各地。有时候,我问自己,羡慕别人吗?自己的坚守有意义吗?说实话,我自己也说不上有什么意义。因为自己不是那种举足轻重的人物,更不会有什么扭转乾坤的作用。就像千万万农民耕耘在脚下这片土地一样,我习惯了在这里的生活,习惯了这里的校园,习惯了这里的家长,习惯了这里的孩子,习惯了这里的空气。我知道自己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烦恼,也有“高堂明镜悲白发”伤感,但,27年来我从不后悔。
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天地宽 篇11
据2013年5月20日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统计,截至2012年底止,全国有6.7万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4246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511人担任村委会主任。目前有23万名大学生村官分布在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村,加上流转出岗的部分,总规模达到36万人。农村基层的“地气”结合“村官”们的努力,使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方法、市场信息、盈利模式、资金等逐渐开始流向农村。
目前,又有许多有志于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即将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有的刚从学校出来,年轻且无工作经验,他们的工作之路将何去何从?如何做才能起到表率作用?如何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呢?
此次由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农民日报社等部门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大学生村官论坛,就以“实干与成长,合作与发展”为主题给大学生村官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
首先,大学生村官要关注民生,着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其实,群众关心的问题不外乎两类:一类可谓是“小事”,什么邻里、家庭纠纷等,有时只消村干部一两句话就能解决。另一类就是关系到群众整体利益的“大事”。当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大学生村官要积极地为百姓出谋划策。当是“小事”的时候,协调双方相互沟通,公平、公正地处理解决;当是“大事”的时候,大学生村官要积极参与,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能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而且能使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其次,积极为农村的发展出谋划策。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它虽拥有豐富的资源,但农民的文化程度局限了他们对这些资源的开发程度,农民的小农经济耕种意识限制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许多致富项目农民不敢做,只有靠他人带动引导。大学生村官就此肩负着这种带动的责任,利用自身的文化知识,要勇于创业,把农民带动起来。
那么,我们来看看身边一些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是怎么做的?他们又是如何用青春之躯托起村官梦想?
运用知识,开创农民致富路
2011年7月毕业的胡玉兴于同年9月被选聘为大学生村官,现任江西省九江县城门乡金桥村党支部委员。九江县城门乡地处丘陵地带,地薄山多,老百姓多出去打工。金桥村是城门乡比较落后的行政村。如今,这里已成为大学生村官胡玉兴创办的“城门乡引领村民增产创收示范苗木基地”。
胡玉兴在金桥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的时候,平时协助村党支书处理各类矛盾纠纷,起草各种文件。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在网络和县志上查找信息,发现城门乡的地形和气候属于赣北平原丘陵交错地形,比较适合发展成苗木种植培育基地。他把自己的想法汇报给村支书,村支书也比较认同他的这个想法,同时对他说:“如今土地都分到户了,要取得老百姓的信任还需要做很多工作,老百姓缺乏技术,最怕投入了三本却没有销路,一切都打水漂。”有了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胡玉兴利用节假日,到苗木种植发达地区,学习苗木种植技术,又在村支书的带领下,走家串户,给老百姓讲种植树苗的好处。老百姓听了很动心,但是没有信心,不敢投入资金。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胡玉兴的心里酝酿起来,他决定带头种植苗木。由于荒地荒山是农户所有,所以必须跟每家每户签订承包合同,得做大量的工作。通过多方努力,胡玉兴筹集了50万元,在金桥村承包了13.33公顷(200余亩)荒山荒地办起了苗木示范基地。
目前,胡玉兴的苗木示范基地种有紫薇、红枫、樱花等经济苗木140余种,昔日的荒山如今已成一片新绿。苗木基地迅速发展扩大,每天有三四十个工人劳作,这些工人都是当地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他们主要从事苗木基地的日常管理工作。如今,有些村民已经学会了苗木的基本种植和选种技术,更有些外出打工的村民纷纷回家在自家的荒地里种上了苗木,走上了致富路。(中共九江县委宣传部 李银凤)
利用大学生创业平台,积极取得各地支持
李浩,山东省滕州市的一名大学生村官。2009年,大学毕业不久的李浩被选聘为滕州市级索镇前韩村村主任助理。通过调研,李浩决定创办一家制作鲁班锁等系列旅游纪念品的木艺企业。为筹措启动资金,李浩通过镇里大学生村官创业服务平台,申请了10万元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当地政府和多个部门为他的项目开辟了绿色通道。就这样,2010年9月13日,李浩注册成立了滕州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成为了枣庄市首个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项目。小舞台上唱出精彩,他的企业成为了样板厂。目前,公司固定资产已达到300余万元,年销售收入280余万元,吸纳带动100余名村民就业,人均年收入1万余元。公司也被确立为滕州市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实践基地、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齐鲁晚报》 侯志龙)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绽放“花样年华”
文化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灵魂。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既要“富之”更要“教之”,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江苏省新沂市大学生村官进村任职伊始,纷纷走上“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为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使用效益,他们进一步健全了书屋开放、图书借阅等制度,积极组织村民阅览书报。新店镇窑连村支部副书记、大学生村官赵彬衡以“农家书屋”为舞台,组织村民开展读书征文、诗歌朗诵等活动,少年儿童忙着读“故事”、青年人细心习“文学”、老年人钟情修“养生”,读书学习在全村蔚然成风。合沟镇陈娜、赵向东等5名大学生村官,联合组建了一支科技服务队,巡回村组将“农家书屋”的科技书籍送到村民手中。(江苏省新沂市委组织部 郝其琪)
【扎根农村 青春无悔】推荐阅读:
扎根基层风险农村08-23
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要过五关05-12
申论:扎根基层沃土 绽放绚丽青春10-20
扎根群众05-27
扎根“土壤”07-06
扎根课堂07-28
扎根理论10-05
扎根理论方法07-13
扎根边疆教育心得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