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 参与课堂

2024-06-27

关注课堂 参与课堂(精选12篇)

关注课堂 参与课堂 篇1

化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它与生活、社会非常密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 把化学拥入自己的怀抱, 去想象, 去体验, 实现“从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以下是笔者根据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想对化学课堂作的一些尝试或努力方向或设想,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升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一、创造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化学教育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将化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 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化学, 而不是机械抽象的化学理论传输。要达到这一点, 关键是在化学教学中努力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化学兴趣, 拉近化学知识和生活的距离。

例如在教二氧化碳的性质内容时, 可精心设计与生活有关的导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二氧化碳的‘小型创造者’, 那么请你深呼吸一次, 你能通过观察分析你的‘产品’, 说说二氧化碳的色、态、味吗?”这样, 每个学生都会不约而同的深呼吸并有意慢吐一口气, 学生在仔细的看, 用“心”的闻, 这一有趣的体验, 二氧化碳的主要的物理性质会被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轻松的学会。根据学校教学条件, 还可运用多媒体课件, 以生活中故事开头, 主题画面“死狗谷”故事发生在“在意大利一个奇怪的山谷, 当地人又称作“鬼谷”, 当人走进去时没有异常的感觉, 而牵条狗进去, 狗很快会窒息而死亡, ”你能解开这个谜吗?学生很自然地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不断地翻阅书本, 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了。

二、捕捉身边化学, 感受化学魅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好奇心是认知内驱力的重要因素, 是人的一种本能, 学生的求知欲是在好奇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们生活中, 处处都存在着化学, 只要我们稍稍留意, 化学无处不在。教学中适时捕捉身边化学, 利用化学的魅力, 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动的语言、语气, 贴近学生生活, 能有效地让“生活”进入课堂, 让生活情景与课堂融为一体, 引领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生活, 分析、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老师在讲授新课时, 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 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新课本中偏、难的内容虽作了一定的调整, 但抽象内容还有不少。如何从具体形象的事物入手, 巧打比方, 从而使深奥的道理变的浅显。如对科学方法做了详细的阐述时, 就是通过列举几个生动的有趣的例子来帮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

新课程的改革中实验的改革正向着生活化的方向进行。老师在课堂中尽可能的安排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如:讲酸雨的危害时, 由于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够显现的, 所以, 学生无法对酸雨对自然界的危害产生强烈的感受。用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所得到的溶液来代替酸雨, 安排酸雨危害模拟实验, 让学生观察其对金属、大理石和蔬菜叶子等物品腐蚀的情况。实验将酸雨的危害进行了有效放大, 实验中, 在学生的视觉关注下镁带、大理石被侵蚀着, 新鲜的蔬菜叶子在溶液中慢慢变黄、变黑等现象无一不使在场的学生受到了触目惊心的震撼, 经过这样一个极为成功的体验性实验, 学生很容易接受酸雨对我们生存的环境的破坏这一事实, 产生对新能源开发的迫切愿望。

三、营造生活化学, 构建平等交流的平台

营造一个宽松的交流氛围, 也就是创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课堂中重温生活、感受生活, 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 提炼生活的能力, 从而增强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学习燃烧和灭火内容时, 我就和学生聊起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火灾, 关于火灾的起因、火灾的控制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后如何灭火、如何逃生都是学生应用课本知识的好机会。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信息互相交流 (1) 选择一处公共场所调查消防设施的品种、数量以及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2) 对宾馆、住宅楼或学校进行模拟火场的救火、逃生自救的设计; (3) 对近年来所在地区或更大范围内重大火灾的成因、损失以及在现实生活中消防队员采用的具体灭火方法等自由选择一项进行讨论交流。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一种兴奋状态, 大家纷纷发表意见。甚至有的学生课后到附近的商场进行实地考察 (以前学生进商场都是为了购物, 对商场里是否有消防器材、有哪些消防器材并未关心过) , 通过实地的考察, 有了实际体验, 增强了消防意识;还有的学生利用互联网查到近期国内外发生的一些重大火灾的情况、一些常用的自救方法等。这样加深了对课本知识在理解, 也便于将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的交流, 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的内容, 我想尝试常用“每课一讲”形式, 由学生自己收集信息, 介绍同期生活中有关化学的事或事物。欢迎学生质疑, 争辩和发表独立的意见, 允许学生出错, 让学生感受化学的实际应用。教学要注意联系生活, 拓宽学生教学活动的范围, 使每堂化学课都是“生活”, 让学生在好奇心下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延伸和升华, 同时也体现了“生活———化学———社会”这新课程理念。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新课堂理念指导下, 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大胆开放地去尝试, 精心地设计,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今后的教学中, 我将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 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为出发点, 深入钻研教材, 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关注课堂 参与课堂 篇2

一、做好有效课前准备。虽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前所需要的准备是不同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关键。

1、学生层面,课前准备。

我们学校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对孩子的课前准备要求十分严格和细致,比如说这节课我要让孩子在练习本上做练习,那么这些老师会要求孩子在上课前将练习本打开,垫板放好,油笔和尺子放在本子的一边,做练习时拿过来就用。而有的老师则要求不到位,教室里会乱做一团,有的孩子在找本,有的找笔,耽误很多时间。

还有低年级方面,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周围的物体吸引,比如老师在讲第9篇课文,而孩子在看下一篇课本的图片,所以老师就要要求孩子将一些与本节课无用的东西收起来。不用课本时,让孩子把书本合上。

2、教师层面,要提前备学生,上课前一定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特别是语文课和科学课,更要提前了解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外知识,以便能够游刃有余的和学生交流。

二、合理定位教学目标,为有效教学把准方向。

1、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2、为达到这些目标我采取哪些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讲解、学生讲解)

3、采取哪些方法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4、如果孩子掌握的较好怎么办?如果孩子掌握的不好如何补救。

如果我们老师每次备课时都能把这四个问题考虑周全,我相信,你上出来的课一定是一节高效率的好课。

三、设计简洁而有效的教学环节。

有些老师上课,为了体现他教学设计的趣味性,课堂上关导入环节就接近10分种,这样直接导致教学内容完不成。其实,一节高效的课堂中,教学情境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我们现在听一些名师的课,很多老师都是一两句话过渡后直奔本节课的主题,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给孩子自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四、.不断锤炼课堂教学语言,特别是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在教学中,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师生交流的主要方式,教师的语言艺术和提问技巧对一堂课的教学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听一些青年老师的课,总给人一种感觉就是整节课一直是老师在上面大讲特讲,学生在下面就是被动的听,没有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其实这些老师也想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可问题是放手容易,收回来难。孩子总是东一头西一头的说不到点子上,没办法还的老师讲,时间长了,老师就不愿意再放了。这个问题也不

能光赖孩子,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教师提问的方式有问题,你提的问题不准确,针对性不强,孩子自然也就答不到点子上。,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也应注重锤炼自身语言的准确和精炼,特别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唯有如此,才能让教学更有效。

关注课堂细节 打造灵动课堂 篇3

一、规划环节,于无痕处见“匠心”

有效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导向,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置于教学目标的控制下,使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均有目标指向性,教学活动结束时均有目标达标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构思时,要规划每一个教学环节与细节,避免教学中由于目标模糊不清或脱离实际所带来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认识面积”时,进行了如下精彩设计。

学生通过做手势平行移动和在空中画圈运动复习旧知。接着,教师出示下面的方格图(如图1),图中有一个小红点,要求学生将这个红点向上平移10厘米(学生操作示意后,教师在图中点出平移后的小红点)。

而后,教师要求学生将这个小红点在刚才平移过程中行走的路线画出来,最后得到一条线段(如图2)。接着,教师要求学生再将这条线段向右平移20厘米,并思考这条线段可能会移到了什么位置。事实上,这条线段的平移就像一把刷子在往右“刷”,从左到右在方格图上“刷”出了一个占8个格子的长方形(如图3)。

在直观演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也在这个方格图上来“刷”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最后,教师利用学生的原生态作品,让其观察比较,得出刚才刷出的三个长方形的面,面和面相比,有的面大,有的面小。在学生动手操作、亲历感悟后,自然揭示面积的意义。

不难发现,新课伊始,教师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平移与旋转,从一个点入手,通过平移,得到一条线,再通过线的移动,得到一个面,从一点、牵一线、构一面。同时,紧紧抓住“闪”“移”“刷”这三个动作细节来构思新课导入,尤其是“刷”的动作细节,给了学生一个面的“定格”。该情境设计以操作为载体,从形象直观的点、线、面,有序递进,使面积的引入显得自然流畅。而且,平实的课堂也凸显出了亮点和优势,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给人耳目清新之感,于无痕处见教师规划课堂环节的“匠心”。

二、舒展情节,于细微处见“功力”

在新课教学中,教师若能捕捉细节,抓住细节性的资源进行拓展舒展情节,那么,不但可以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也可以把握知识内核,进行动态建构。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单元时,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长方体包装盒的容积是11.76立方分米,爸爸用它包装一个体积是7.2立方分米的长方体玻璃器皿,能否装进去?

题目一出现,许多学生不假思索地说出能装进!也有一些学生犹豫不决地说不一定能装下,就在学生举棋不定时,教师又出示了如下两道题:

题目1: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量长28厘米,宽20厘米,容积为11.76立方分米,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的玻璃器皿,能否装进去?(课本习题)

题目2: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量长28厘米,宽20厘米,容积为11.76立方分米,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23厘米的玻璃器皿,能否装进去?为了便于研究,教师引导学生把题目的信息作了如下整理:

生:玻璃器皿1能装下。因为玻璃器皿1的体积是:25×16×18=7200(立方厘米)=7.2立方分米。7.2立方分米﹤11.76立方分米。虽然玻璃器皿1的体积小于包装盒的容积,但还不能确定一定能装进去,我又计算包装盒的高:11.76立方分米=11760立方厘米,11760÷(28×20)=21(厘米),18厘米﹤21厘米。玻璃器皿的高小于包装盒的高,所以完全能装进。

生:玻璃器皿2就不能装进去。通过计算我发现包装盒的高是21厘米,而玻璃器皿2的高是23厘米,所以不能装进去。

按照教材的要求,教学内容已算完成,但教师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进一步对这道习题的价值进行了挖掘。

师出示题目3: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量长28厘米,宽20厘米,容积为9.52立方分米,爸爸想用它包装一件长25厘米、宽16厘米、高18厘米的玻璃器皿,能否装进去?

为了便于研究,教师引导学生把题目的信息作了如下整理:

生:装不下。我是这样想的,先考虑它们的体积:25×16×18=7200(立方厘米)=7.2立方分米。7.2立方分米﹤9.52立方分米。再考虑它们的长、宽、高:9.52立方分米=9520立方厘米,9520÷(28×20)=17(厘米),17厘米<18厘米。玻璃器皿的高大于包装盒的高,所以装不进去。

师:他说得有理有据,你们大家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我不同意,我认为能装得下。因为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摆放的位置,它的长、宽、高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玻璃器皿的摆放位置发生变化,那它的宽与高就会相互转换,这样一来,玻璃器皿的长、宽、高就会都小于包装盒的长、宽、高,那么就能装下了。

生:我还发现了一个方法:把包装盒与玻璃器皿的长、宽、高分别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再一一对应比较,如果包装盒的长、宽、高都比被装物体的长、宽、高的数据大,就一定能装下,否则就装不下。

一道看似平常的数学习题,教师却没有拘泥于习题,而是认真钻研教材,在明确编者意图的基础上,能够不断舒展细节,大胆重组,二度开发,创造性地使用了习题,使习题的价值得到了最好的发挥。特别是后一种方法的介入,丰富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充分演绎了课堂的精彩,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三、打开心结,于细心处见“关怀”

教学最需的时机在哪里?在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时,在学生的学习结果初步形成时,在学生满足于当前的解法时,在学生还不会欣赏他人的方法时。倘若教师能认真面对学生的错误,珍视错误资源,并认真分析每一个错误细节,打开学生的心结,那么,在引发学生“观念冲突”、促进学生“自我反省”的同时,也在无形中传递着教师对学生的耐心与关怀。

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时,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列出了乘法算式:850×15。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同桌讨论进行尝试练习。反馈时,呈现了四种算法(如下图) :

讲评时,教师让学生先观察四个竖式,比较一下,觉得哪个是正确的。先和同桌交流。接着,针对全班学生共同认为错误的两种解法,请板演同学先自己纠正,不会的,可以邀请一位好朋友上台讲解,弄清楚了,再做一遍。

最后,集中讲评两种正确的解法。说说第三种和第四种哪种方法比较好。学生意见不一,有的说0不参加运算好,有的认为0参加运算好,虽然列竖式时烦一点,但最后不易忘记。

教师说两种方法都可以。接着,出示书上的试一试:850×20。提出计算要求:谁做得又对又好?在学生独立练习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方法的不同指名学生板演。通过比较,学生马上发现:乘数末尾有0时,0不参加运算比较好,只是竖式计算结束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乘数末尾共有几个0,在积里要添上几个0。

让学生自主探索,寻找路径,在比较中发现,在尝试中明理,充分体验探索、受阻、突破等一系列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探索算法、抽象算法。教师的高明之处是能在总结环节上关注细节,利用学生的作业资源,抓住本质和关键,适时进行引导,打开学生心结,使学生正确理解笔算乘法的方法和策略,于细心处体现了教师的“关怀”。

四、放大细节,于细小处见“风采”

课堂教学要想保持持久的温度,教师就必须将新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在新课的提升环节放大细节。同时,教师要善于捕捉、顺应学生回答中的合理成分,定格、放大学生回答中的精彩,进而由学生的一点闪光引发学生的全面闪光,由一个学生的闪光引发全体学生的闪光。如教学“求平均数”一课,一位教师进行了如下设计:

教师首先出示一道题:五(1)班有24人,平均每人植树2棵;五(2)班有26人,平均每人植树3棵,问五(1)、五(2)班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面对这一问题,学生主要有两种解法:①(24×2+26×3)÷(24+26);②(2+3)÷2。比较这两种方法,当然第一种方法是对的,但是第二种方法也有合理的成分,学生在这里运用的主要是移多补少的策略。下面是一位教师在看到学生的方法合理成分后的尝试。

“ 2表示什么?”“2表示五(1)班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换句话说五(1)班每个同学植树的棵数都可以写成2。那么3呢?”“3表示五(2)班每个同学植树的棵数,3也可以看作五(2)班26个同学每个人都植了3棵树。” 这样,就自然得到如下表格。

“同学们,现在五(1)班和五(2)班同学一个对着一个,一个帮助一个,同学们帮帮看,有什么发现?”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一帮一,结果发现问题来了:五(1)班有24个同学,而五(2)却有26个同学。那么,怎样才能让所有学生植树的棵数都变得一样多呢?

“把25号同学、26号同学多的再拿出来平均分给所有同学,也就是(3-2.5 )×2÷50,这时每个人平均分得[2.5 +(3-2.5 )×2÷50]棵树。”

“老师,这样太麻烦了,不如把所有植树的棵数都加起来,然后除以总人数。”

“那么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2+3)÷2计算呢?”

由于有上面表格的直观演示,学生很容易发现:当两部分人数一样多时,平均数加起来除以平均数的份数是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策略。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果教师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能在学生不合理的回答中敏锐捕捉到其中的合理成分,并顺应、放大这部分内容,这样不仅使全班同学同该生一道经历了一场思维的洗礼,更重要的是,引申合理成分、寻找闪光点的做法是让全体学生感受在教师的引领下不断走向成功的信心。

关注课堂细节,彰显的是课堂研究取向的变化,它带来的必然是学生更为深入、实际的思考。教师只有不断积淀自己的教育素养,才能够在课堂的寻常处,敏锐地发现教育的契机,进而酝酿出课堂上的精彩。

关注学生参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篇4

以下是对关注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激发兴趣, 掀起学生参与的热潮

被喻为“科学巨人”的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时, 由一个苹果成熟落下而引发了思考。试想一个苹果掉下来是一件怪事吗?不, 它很常见。谁也没有去注意它, 因为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它不掉下来难道飞上去吗?正是牛顿对这个我们不在意的问题有了浓厚的兴趣, 继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人们活动强有力的动机之一, 它能调动起人的生命力, 使大家热衷于自己的事业而乐此不疲。

“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课之计在于引”。良好的开端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 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望。精彩的导入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的课前导入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形象、多样、新颖、简洁, 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驱动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可以运用电教媒体、实物、挂图、范读、讲故事、游戏等手段, 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唤起学生参与的欲望, 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做到“课伊始, 趣亦生”。如, 在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雨的诉说”教学当中, 我让学生在不同时空听雨的声音, 深入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各个角落去采集雨声, 用录音机录下来, 有条件的用照相机拍出雨的图片, 在小组穿插进行活动中展示, 播放雨声的录音, 然后由录制同学描述真实情景, 并以诗画相配, 唤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感情共鸣, 激发了所有学生参与和表现的热情。再如执教《竞选州长》一课时, 我用故事导入:马克·吐温发表《竞选州长》后, 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纽约州州长霍夫曼, 霍夫曼见到这位大名鼎鼎的小说家, 便恶意攻击说:“马克·吐温, 你知道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坚固吗?什么东西最锐利吗?我告诉你, 我的防弹轿车的钢板最坚固, 我手枪里的子弹最锐利。”马克·吐温笑着回击说:“我认为世界上最坚固、最厚实的是你的脸皮, 而最锐利的是你的胡须。你的脸皮那么厚, 可你的胡须居然能够刺破它长出来, 还不锐利吗?”故事引起同学们的笑声, 我又乘兴提出:“马克·吐温语言特色就是幽默、辛辣, 你能从《竞选州长》中找出这种特点吗?”学生兴趣盎然, 学习积极性立马调动起来了, 整个课堂一片哗然, 收到前所未有效果。这正验证了孔老夫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参与的能力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语文教学过程, 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 教学模式不仅要讲授语文知识, 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发展学生的智力,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学生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口、动脑锻炼。通过读, 背诵课文, 积累语言材料;通过记, 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通过思, 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

教师给学生引路架桥, 学生学会自己走路过桥。方法上, 可让学生互问互答, 取长补短, 或改由学生问老师, 共同切磋学习。

如:北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从“文眼”入手, 学生在进行《伤仲永》的阅读教学中首先质疑: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学生参考课下注释读懂课文后回答:“伤”是“哀伤、叹息”。后又自问:王安石哀叹方仲永什么呢?反复阅读后答:一个神童因“不受之人”, 最终“泯然众人”。这样一来二去使阅读教学更有的放矢, 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达到了很好的自学目的。

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 先精心设问, 让学生“碰壁”、“遇险”;接着组织课中评议, 并适时点拨, 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读中理解, 理解再读, 品评课文的语言美、结构美、思想美, 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主动积累、运用语言。古人云:“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引而不发, 跃如也。”教师们不妨大胆尝试, 以学生为中心, 留足够时间让学生先想、多想。这样能使学生掌握很多学习语文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能力, 锻炼自己。

三、巧设环节, 树立学生参与的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这就告诉我们, 一个人体验了一次成功的喜悦, 便会激起无穷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 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这一愿望, 使他们常常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 构建高效课堂。

如在学习《秋词》一诗后, 我引导学生逐步小结出学习古诗的方法:抓字眼———解诗题;想意境———明诗意;反复读———悟诗情。此环节适合各个层次的学习, 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 且都能在课堂上利用这个机会获得成功的愉悦。

在教学实践中, 我经常依据目标设计有层次、多形式的练习题, 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举一反三, 循序迁移。如教完《中国石拱桥》一文后, 我让优生全文仿写, 中等生和后进生进行段落仿写, 结果人人都能完成当堂练习的任务, 我也能当堂评议。课后, 我还布置学生去图书室查阅有关石拱桥的资料, 学生对石拱桥有了更深入详尽的了解。又如, 让学生走上讲台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

语文老师要把握好教学设计的尺度、梯度和深度, 让课堂设计层次分明, 富有针对性, 让各个层面的同学都有思考的余地;课后拓展练习, 作业有分层, 让各个层面的同学都能找到他能做和想做的, 给他们创造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的作用是创造一种使学生能够自由会话的环境和气氛, 但是学生个体的能动性也是有差异的, 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活泼开朗, 善于表现自己;有的学生比较胆小内向, 不愿表演和发言,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参与平台, 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这样课堂才能真正地“火”起来, 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 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主动地去寻求发展、不断地完善自我。

总而言之,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语文课堂不再是封闭式的知识集中训练营, 而是学生自我参与和谐发展的阵地。学生自主参与, 合作探究式学习, 思维才能得以飞扬, 灵感才能得以激发, 自我潜能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提升, 我们的课堂才会越加变得春光灿烂, 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黄振中, 王世堪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6.6:32.

[2]雎文龙, 冯忠汉, 廖树人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11.

关注课堂细节 篇5

河南扶沟县高级中学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今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成为最响亮的口号。为此,教师们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采用课本剧表演、新闻发布会、法庭审判、辩论会、小老师登台等新颖形式,开展了翻天覆地的课堂变革。这种课堂,学生参与热情高,课堂气氛活跃,但这表面的浮华热闹之后学生究竟收获了什么?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如在2011年河南省语文优质课大赛中,有位教师执教的《动物游戏之谜》就是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教师把学生分成六组,分别代表文中的四种观点(演习说、自娱说、学习说、锻炼说)和两种新假说(生理说、发泄说),开展新闻发布会,展示科研成果。这节课竞赛热闹,学生参与积极,掌声、笑声不断,然而学生很少与文本对话,何谈品味语言、鉴赏文本?最终得分也可想而知。如此大动干戈而又收效甚微,不如从课堂细节入手,从学情出发,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改革。

一、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制定

一堂课首先应让学生明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本节课为什么而学,从而使课堂有针对性地进行。然而,常规做法是教师把事先制定好的教学目标在上课时展示出来,一闪而过。这些目标是从教师的角度制定的,诸如“举一反三,增强语言运用能力”“鉴赏品味语言韵味”“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阅读中的再创造能力”等知识、能力、情感目标,大都是教师想当然、大而无当的目标,而不是学生自己愿意实现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况且一闪而过,学生不可能清楚明了。那么学生完成这些目标的积极性将大受影响。

倒不如与学生一起制定目标,如在学习《登高》时,我不急于讲解课文,而是让学生先思考:我们要学习这首诗的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鉴赏”。我进一步引导:我们应具体鉴赏《登高》这首诗的什么?学生回答:“景物描写的特点、作用”“表达了什么情感”。我又进一步引导:除了景物描写和情感,这首诗还有什么值得我们鉴赏?学生认识到“名句赏析”。最后梳理归纳,得出学习本诗要完成的目标是:1、概括本诗描写景物的特点、作用;2、体会作者在本诗中表达的情感;

3、鉴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一千古名句。

由于这是学生自己制定(最起码感觉上是)的目标,学生对之清楚明了、印象深刻;由于这样的课堂是为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而进行的,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大大增强;由于是在学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需要学的内容,学生上课的积极主动性也大大提高。

二、切入点: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一般语文教师上课总是从第一部分、第一句开始讲起,或从事先设计好的几个问题中的第一个开始讲起,这样的课堂预设性太强,学生不得不被动的接受,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尊重,也谈不上是课堂的主角了;这样的开头,太过突兀,一时半会也难以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心灵上的共鸣。不妨先了解学情,明了学生知道什么,以此为出发点,步步设问,层层深入文本。就《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的学习而言:

我首先问学生:初读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生答:从“独怆然而泣下”看出作者的心情悲伤、低落。

我就以此为突破口,引导:作者为什么悲伤?

生:怀才不遇

师:从哪看出?

生:课下注释

师:那我们一起读读课下注释(生读)

师:课下注释中有一个信息点,幽州台是燕昭王延揽天下才俊之地,在诗中有没有所指?

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师:不见什么样的古人?不见什么样的来者?

生:像燕昭王那样的明君

师:所以此句中作者悲伤的原因是……

生:渴望明主而不得

师:那么“前”“后”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

我接着又从学生的已知点引导:作者悲伤难过还有没有其它原因?

生:可能与“念天地之悠悠”有关

师:有什么关系?(生无语)

我引导:这句写了什么?

生:天地辽阔广袤

我进一步引导:想一想我们刚学过的有没有写天地广袤的诗句?

生:“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师:作者写天地广袤之时个人是什么情感?

生:表现远大的抱负、宽广的胸襟

反衬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师:那在本诗中作者是……

生:反衬自己的渺小,人生的短暂

李海林教授在《如何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第一环节,是要让学生知道自己什么不懂,即‘将已知转化为未知’,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在学生没有注意的地方发掘精华,要在学生觉得平凡的地方发掘出深刻。”《登幽州台歌》这样的课堂,从学生出发,从学情出发,学生得到充分的尊重,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课堂,从学生的已知点出发,层层设问,让学生明了这篇课文虽表面懂了,但其中仍有未知点,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热情,自觉地跟着老师的引导思考问题;如此设计,以学生的已知点为主线,贯穿前后,使课堂紧凑精巧。学生会觉得不懂的内容懂了,觉得语文课堂有用,从而喜欢上语文。

三、答案出示:从学生口中说出

课堂是解决一个又有一个问题的过程,若遇到难点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总是习惯将答案公布,条分缕析地讲给学生听,或直接把难点答案印在学案上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也养成了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等待老师讲解的习惯。如此这般,本篇课文理解了,下一篇下下一篇呢?正像李海林教授所说的“要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让学生喜欢学语文,关键是让学生觉得语文有用”,这样的课堂结束后,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未能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有何用?学生又怎会喜欢上语文?如上文提到的《登幽州台歌》的学习,学生不知“念天地之悠悠”的情感时,我并没有给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联系刚刚学过的诗句,不断引导,最终答案从他们口中说出。又如:

我在讲王维的《终南山》时,问到:最后一句“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历来为人称道,其妙在何处?

学生无语,但我并不急于把答案说出,而是引导:“隔水问樵夫”中有没有声音?

学生立刻认识到:水声、问声、砍柴声。

我进一步引导:这些声音有何妙处?

生:动静结合,给终南山之景带来生机活力

我又引导:“欲投人处宿”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隐居。

这显然有些不合适,我也不直接否定,而是让学生联想王维的另一首诗《山居秋暝》,我问:“欲投人处宿”和“王孙自可留”一样么?

生:有点不一样,“欲投人处宿”仅是投宿,“王孙自可留”却是留居于此

师:留居于此可称隐居,投宿一夜呢?

生:不是隐居,只是不舍得走

师:那这句就表达了作者对终南山的什么情感?

生:恋恋不舍,流连忘返

其实,想知道答案很容易,难就难在如何把学生从不知道引导到知道,这也正是一个教师的功力所在。如果课堂仅仅是简单地揭晓一个又一个答案的过程,将会索然无味。其实,当学生发现自己有未知点想知

道答案时,是最投入、最积极思索之时,若能抓住这样的教学契机,领着学生的思维去“爬山”去探索,学生一定会积极主动、兴趣盎然,最终答案从他们自己口中说出,那种攻克难关的成就感和喜悦是无可替代的。同时,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关注课堂细节 成就高效课堂 篇6

一、你错过了吗

【案例1】这是教学苏科版九年级数学§6.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的情境:

师:怎样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生1:列表、描点、连线。

师:请同学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学生动手操作)

师:它是怎样的形状?

生2:有点像“U”字形。

生3:有点像“V”字形。

师:同学们比喻得很形象,都可以……

【评析】由于学生在列表过程中所取数值的特殊性、有限性,导致所描的点只是图象上的几个点,并不能全面反映图像的特征,所以学生在连线这个环节就会出现“U”字形、“V”字形等不同形状的曲线。教师只是肯定了两位学生的回答,却没有解释为什么会出现“U”字形、“V”字形,错过了解释函数图象形成的最佳机会。

【策略】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准确地画出图象,理解图象的形成,可以采取缩小自变量之间的取值单位,如原来以1个单位长取值的,可以缩小到以0.5个单位长取值;而后可以通过增加自变量的取值个数,如原来取7个自变量的值,可以增加到取13个自变量的值。画图时如果增加了这两步操作,学生最后画出的图象明显比较准确。

二、真的变简单了吗

【案例2】这是我校老师教学苏科版九年级数学§7.5解直角三角形的情境:

思考:在这五个元素中,至少需要知道几个条件才能求出其余的元素?并举例说明。(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生1:我们觉得只要知道两个就可以了,如AC=1,∠B=30°,其余元素就可以求了。

师:那我们一起来求一下,再把格式规范一下,写成“在Rt△ABC中,∠C=90°,b=1”,这样书写比较简单。

【评析】教师把“AC=1”写成“b=1”,从数学角度出发,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可是从学生理解的角度出发,却并没有那么“简洁”,学生还要通过图形去找到AC是∠B的对边,记作b,理解了这个知识后才可以去解决新的问题。

三、你这样说吗

【案例3】这是许磊老师教学苏科版八年级数学§3.4平行四边形的情境:

在学生完成基本练习后出示下面的题目,此时离课堂结束还有7分钟。

师:下面我们来看“灵活应用”: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为对角线,点E在边BC上,且AD∥BC,AE∥CD,BD平分∠ABC,图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在学生思考了3分钟后,由于是公开课,考虑到课堂的完整性,教师毅然打断学生的思路,说道:“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留到课后思考,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本课的学习内容……”

【评析】首先学生已经经过3分钟的思考,大多数学生心中基本已有了答案,这时学生迫切想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否正确,答案是否正确,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想出怎样解答,迫切想知道本题该如何解决。另外从知识角度来分析,本题是综合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义法)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的综合运用,而且要找出所有相等的线段,难度比较大,需要教师或者优秀的学生引领大家一起分析。所以不管从哪一个层次的学生考虑,都要求教师应该把本题分析完,而不是仅仅顾及课堂的完整性,不注重学生学习的完整性。

四、这样问可以吗

【案例4】这是教学苏科版九年级数学§5.2圆(1)的情境: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哪些元素?

生:(学生齐声回答)弧、弦、圆心角。

师:从整体来看,圆具有哪些特性?

生:(木然)目光注视教师。

【评析】教师的问题指向性不明确,导致学生不知道从哪个方面回答。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如果不从学生的知识理解角度出发,只从教师自身的理解角度出发提出问题,那么问题就会成为无效问题。问题提得没有价值,学生无从回答,既浪费了课堂时间,又使学生没有任何收获。

一位专家曾说过:“细节,往往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准,折射着教师的教学思想。”美丽的课堂,呼唤细节来装点,高效的课堂,更应从关注细节开始,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变得更生动、更高效!

关注常态课堂重视课堂实效 篇7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在预习中动起来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 是学生自主、自求、自悟、自得的过程, 学生的语文能力要在活动中提高。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第一步。为此教师课前要做足工课, 结合将要教授的课文, 有针对性地, 有层次地布置预习作业, 如文中的生字, 生词, 作者简介, 背景资料及与课文有关的拓展资料都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自主完成。而且按照如今的大语文观, 语文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 如在教授朱自清的《春》之前, 可引导学生按书中的描写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 去体会春天, 感悟春天——从而更好地走进课文, 走进作者。而这一切的预习中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不能少了课堂上的预习检查的环节, 没有适时的检查是难以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当然, 教师也应该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 如阅读法, 查阅法, 批注法, 图解法, 置疑法, 笔记法等。

二.唤发学习激情, 留有思考余地, 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堂应以趣激情, 让学生充分享受语文。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1, 独特新颖的导入语的设计。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自然, 恰当, 精彩的导入语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让学生更好的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 走进他人。2,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恰当地利用录音, 录像, 多媒体来帮助教学, 不仅可以直观地有效地传达大量信息, 更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 有效地激发其兴趣。3, 互动式提问方式的利用:以往的教学多是教师提问学生答, 学生的地位很被动, 无法激发兴趣, 我们可以变为学生提问教师答, 或学生提问学生答,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现性, 创造性, 发散性, 又能提高其学习的兴趣。4, 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的营造:适当的满足学生的“虚荣心”, 多鼓励会提高学生思考和回答的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每一丝亲切的微笑, 每一个鼓励的眼神, 每一句温和的话语都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促进学生放开胆子, 亮开嗓子。最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留有余地, 增强其自信心, 然后再相机组织他们讨论, 让课堂成为分享彼此见解的场所, 成为交流信息的平台, 成为产生智慧火花的燧石。

三.加强学法指导, 掌握学习方法, 让学生灵起来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不仅要他们掌握知识培养情感, 增加审美情趣, 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知识是教不尽的, 唯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才可以自主学习, 可以不断地再生知识, 学生才可以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必须的。如在指导文章阅读时, 指导学生注意文题对照阅读, 注意捕捉文中关键语句, 注意情景对应阅读等, 都能有很好的效果。当然, 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运用渗透迁移的规律学习新知识, 并灵活地运用知识。

四.联系课堂内外, 注重作业布置, 让学生能力展现出来

教师在设计和布置语文作业时往往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语文即生活,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 语文的范围就有多大”, 语文作业就要将学生投入到生活的洪流之中去。我们可以沟通课堂内外, 利用好家庭社会等可利用的资源, 根据所学课文内容, 展开扩展式阅读, 让学生搞点摘录, 作点赏析, 谈点感悟, 也可以根据语文编排课本剧, 到街头观察人物表情等进行描写, 写白云, 写绿草——写写自己周围的生活。这样的作业使学生逐渐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 为写作积累素材, 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关注社会, 关注民生的情感。

关注课堂生成,促进有效课堂 篇8

科学课的教学主要有三项工作, 即课前预设、过程指导、评价。课前的精心准备有时不一定能在课中顺利实现, 一个原因就是课中往往学生会生成许多问题。这个情况在公开课中相对较少, 因为学生在公开课的场合中相对更“配合”教师, 教学也会较顺畅, 但在平常课中这种“干扰”的出现比例就较高。出现这种情况后, 一般有两种做法:一是无视学生的生成, 继续完成教学目标, 但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是照顾学生的生成, 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可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因此, 教师必须要以动态生成的观点来重新审视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中的生成因素, 随时准备接住学生抛过来的“球”, 或回应、或反击、或再击———组织、参与、引导, 使师生双方真正沉浸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 从而有效推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 创造性地驾驭课堂, 增进课堂的有效性。

一、弹性预设, 从学习目标的动态生成看有效课堂

1. 钻研教材, 改变备课理念

传统的备课, 备的是教材, 备的是教学设计, 这往往需要老师在某些方面动一番脑筋, 如导语、衔接的设计, 知识的迁移等。在采用动态生成法备课时, 对教学内容的设计, 虽然不过分细化, 但是, 对教学的过程更需要关注与思考, 如教材中哪个环节可能引发学生反应, 产生生成;哪些难点需要创设情境, 准备生成;哪个知识点可以让学生提出问题, 激发生成等。这样的设计应是“弹性设计”, 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更多的弹性空间, 同时这种预设是一种板块式的设计, 而非程序式的线性设计。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生成性教学后, 教师备课的工作量会大大增加, 因为处在信息化时代的学生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因此, 老师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经验, 才能有效应对课堂上学生的生成。

2. 了解学生, 促进课堂生成

教师的备课重心还应转移到备学生上来, 充分地了解学生是处理课堂生成的必要条件。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去了解学生。

(1) 了解学生基础, 奠定课堂生成的准基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学生每天获得的信息量在快速增长, 很多学生的知识储备是我们科学教师有时想都想不到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 能使我们的课堂更有效。如教学《稻谷的观察》一课时, 学生在想象画稻谷后, 老师提问:“想一想, 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研究稻谷?”从而引起学生深入思考。这促使每个学生迫不及待想去观察稻谷, 老师就安排了第一次观察。当同学们画了稻谷、总结出稻谷的特征后, 因为有的同学忍不住剥掉了稻谷的壳, 老师就因势利导:“我们把去掉壳的稻谷叫糙米, 想研究糙米的特征吗?”观察中生成了新的问题, 在问题的驱动下, 学生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 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 然后在教师提供的观察材料中选择材料, 进行第二次观察。这样就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并最终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发展。可见, 一个成功的预设, 为课堂的动态生成提供了滋长的“土壤”。

(2) 了解学生兴趣, 找准课堂生成的激发点。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针对不同班级的情况, 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有的班级很喜欢科学课, 喜欢在严密的科学探究实验中得出结论, 教师在设计时就可以放开一些;有的班级对科学课兴趣不大, 教师就应想办法让课堂语言丰富些、幽默些, 吸引学生的注意, 逐步培养其兴趣, 设计时就可以保守一点。

3. 广集器材, 激发生成元素

由于课程的特殊性, 科学课中有大部分时间是学生自主探究的, 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是进行探究的必要保障。如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探究实验, 则材料大同小异, 准备起来比较容易, 而生成式的科学课堂教学则倡导自主选择实验器材, 这就造成了材料准备上有难度。虽然学校按标准配足仪器, 配备了工具箱、学具袋, 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观察实验材料全部配齐, 所以让学生将身边可利用的材料带进课堂, 既解决了学校教具学具不足的问题, 又能按规范上好科学课, 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如教学《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一课“寻找淀粉的踪迹”, 课前我让学生准备验证是否含有淀粉的食物, 课堂上学生带来食物数量之多让我感到吃惊, 甚至还有叫不出名字的, 课堂上学生通过探究, 了解了这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激情, 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探究身边科学的优秀品质。

二、过程指导, 从科学探究的动态生成看有效课堂

1. 及时应对及整合各种生成信息

教师在做好预案后的实际教学中, 仍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 灵活果断地采取恰当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 确保教学过程顺畅, 知识、态度、能力与价值观在动态中生成。有时, 教师还要善于运用整合的信息解决问题, 让信息产生最大的效益。在运用经整合的信息时, 往往又会产生新的信息, 而这些新信息的运用处理, 能达到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当然, 对课堂中无用、次要的信息, 我们就需要根据知识结构进行分析整合, 舍末逐本。

2. 注重对各环节生成的总结

学习方式的转变, 最根本的是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问题让学生去发现, 结论让学生去获得, 实验让学生去操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 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 从而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的积极举措。

(1) 课前引导, 激发生成。要把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 把教的角色转为导的角色, 教师就要为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创造条件。有很多科学内容的学习, 除了课前应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外, 更应提倡让学生课前去做科学, 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时, 虽然大部分学生都认识树叶, 但是对树叶的特征却还很模糊。因此, 教师在课前一周就布置学生去树林里搜集树叶, 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和构造。有了课前的体验, 有关树叶的知识已潜伏于脑际, 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已成“有源之活水”, 由枯燥变生动, 学习者也变倾听为踊跃参与, 知识获得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生成。

(2) 课中探究, 多维生成。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获得发展的场所, 学生的做中思、做中学便由此展开。如我在教《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时, 对于使马铃薯浮在水面上的液体是盐水还是其他的液体, 学生观点不一。我就让学生按照个人的想法重新分组, 想法相同的同学归属为同组, 每组想办法证明各自的观点,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小组内学生互相讨论、集思广益, 让各自的想法更好地表现出来, 初步达成共识, 然后将自己小组的奇思妙想说出来与全体同学分享。实验设计的方法有: (1) 各小组分别把自己认为可能的溶液配好, 然后放入马铃薯进行实验; (2) 用小铁片和蜡烛把原来做实验的液体做蒸发实验, 看看结晶的物体是什么……结果各自的溶液都能使马铃薯浮在水面上。这时学生们又议论开了, 有的又想到了用新的方法来证明, 但最终大家无法确定是什么溶液……在交流中,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质疑, 以及思想和观点的交锋很好地引发了学生的自我反思。通过做中的反思探究, 动态地多维度理解, 实现思维质的飞跃。

(3) 课后延伸, 持续生成。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要求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 能主动尝试从科学的角度运用所学如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如果我们每节课的教学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主动用于生活, 将探究实践的兴趣延伸到课后, 这何尝不是我们教学的成功所在?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只要我们主动构建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把自己的心灵与学生的心灵相融, 科学课堂就一定会充满勃勃生机。

三、多元评价, 从学习的策略看有效课堂

传统的课堂评价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而教师对一些富有创意的想法、独特的看法持不愠不火的态度, 要么是不管对错, 一律肯定或否定, 要么是含糊其辞, 不予深究。《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不但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 要关注学生在科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 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展示学习的结果, 而且要展示学习的过程。教师评价时要指出学生回答中所包含的智力价值, 以及采取了何种学习方法, 教师此时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跟着学生走。

关注课堂提问 走近有效课堂 篇9

一、把课堂提问权还给学生的原因

教师的提问以及学生的回答,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也是老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以往忽视情感的做法要进一步转变,要强化老师的提问在增进学生学习经验积累和学习的情感等方面的作用,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情感需求得以满足。

(一)缺乏主体性的问题提出

课堂教学的过程实质就是在课堂上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这一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提出、谁发现的,这正是以谁为教学主体的问题。

(二)缺乏探究性的问题设计

当学生没有疑问时,教师则必须有疑问,老师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才能体现出老师的创造性,一个好的提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

(三)缺乏引导性的问题解答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问题一旦提出,老师就急于请学生回答,忽视了对学生的启发、激励和引导。这样的课堂并没有显示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有问没有启,就无法打开学生的智慧之门。

二、课堂提问还给学生的原则与方法

(一)课堂提问还给学生的原则

课堂提问是设疑到激趣,再到引思的一门综合性艺术。怎样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优化课堂提问呢?下面我们结合小学数学课堂,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注重问题的明确性

提问是为了对学生积极思维加以引导,只有提出的问题具体明确,学生思维的方向才有可能明确。如有位教师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节教学时,在引入“”,后提问:“有怎样的特点?”有的学生回答:“它们都是真分数”,有的学生回答:“它们的分子都是1”。很显然,我们可以看出,老师的这一提问不是太明确,所以这个提问并没有达到教师的意图。如果把这个问题改成:“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不相同?在计算时,能不能直接把分子和分母相加减?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问在了关键处,而且很明确,这样问有助于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

2. 注重问题的思考性

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思考性要在理解的疑难处、知识的关键处、规律的探求处、思维的转折处设问。

3. 注重问题的多向性

教学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教师的提问必须要灵活应变。

4. 关注学生的差异性

提问要让全体学生积极思考,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应注意上、中、下学生的兼顾。难度较大的题,可让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回答,促使他们探究能力及发散思维的提高;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知识掌握得一般的学生回答,使他们学习的信心得以增强。

5. 注重问题的有效性

教学中,只有教师在很短的时间里获得反馈信息,教师才能采取相应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进程,使的教学目的得以实现。所以,提问后老师应注意以下三点:(1)老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不同的回答;(2)教师不能提前对学生的回答下结论,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去思考;(3)引导学生,使学生的知识体系从不同的层次去完善。教学分数除法时,有个学生提出:“我认为分数除法,可以用分母除以分母、分子除以分子来计算。”面对学生这些有意义的发问和联想,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思考。

(二)课堂提问还给学生的方法

1. 用提问培养学生的兴趣

提问的设计不仅要以知识点的落实为依据,还要善于在解决问题中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才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在复习小数乘法的时候,先让学生想象一张白纸的厚度,然后告诉他们一张白纸只有0.083 mm,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83×2×2×2=0.664 mm,不到1 mm。如果对折50次的话,白纸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比大树还高,比教学楼还高呢?学生则争论激烈,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当教师说出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很惊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教学变得有趣,发动了学生思维之弦,引起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之情。

2. 用提问开拓学生的思路

教学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地掌握知识,开动学生思维。但是,我们的课堂教学面对的是很多的学生。这些学生,性格爱好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各自的要求也不相同。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深入把握教材、钻研教材当作上课的基础,抓住学习认识事物的心理特征和规律,以提问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用提问强化学生的认知

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都十分注重向学生讲授新概念、新知识的方法和技巧来强化学生的认知。但我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新知,而不单单是为了巩固旧知识,使新旧知识建立联系,所以,我们的提问就是要善于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获得强化新知。

摘要:<正>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的提问,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增强课堂气氛,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检查教学效果都有良好的作用。一、把课堂提问权还给学生的原因教师的提问以及学生的回答,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也是老师和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以往忽视情感的做法要进一步转变,要强化老师的提问在增进学生学习经验积累和学习的情感等方面的作用,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情感需求得以满足。(一)缺乏主体性的问题提出

参考文献

关注课堂细节 落实课堂理念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细节,设计,关注,思维能力,合作学习,兴趣,教学效果

一堂课要想获得满意的效果, 课堂上的细节必不可少, 因为它关系到这堂课的成败。只有细节关注到了, 课堂教学的效果才能有保证。

首先, 关注课堂的“主角”———学生, 我们设计教案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还要加强对课堂语境的设计。因为课堂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前导与定向功能, 是教学目标的具体预演, 决定着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与否。当然, 教学设计的活动应难度适当, 量度适宜, 坡度适中。课堂上教师应通过清晰准确的指示语, 有效的教学示范, 滚动式的语言学习, 使学生体验从不会到会的学习过程, 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同时, 要注意在教学中的多次输入, 分层输入以及难点的分解, 信息的提取和加工处理等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的互动演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能了解当堂课的学习任务并能顺利完成任务, 从中体验成就感。对于要操作的内容, 教师应设置真实的场景, 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对生活的一种真实体验, 体现出英语作为一门工具性语言学科的特点。同时注意加强科学引导, 合理设计好学习小组同学间的搭配, 选出学习水平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 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做好组内成员的分工。

案例一:

8B牛津英语unit 2 vocabulary中出现prefix and suffix的语法知识, 如果单纯的照本宣科会让学生感到乏味, 即使记住了单词, 在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的能力还是很缺乏, 笔者设计了一些教学任务, 为学生的自我探究留下较大的空间, 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来开展拓展性思维的活动。同时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语法:前缀改变词义, 后缀改变词性。在这节课结束时设计了小组比赛, 让学生来比赛谁归纳的单词多。学生通过这堂课体验了自我探究的成就感。这堂课的课后反馈效果很好,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 而且对增强语感帮助很大。

案例二:

7B牛津英语unit 3 reading中, 有很多表述方向和路线的词。教学设计时布置一个班级旅游计划, 让学生自由组成4-6人小组来完成。强烈的兴趣会促使他们从网上旅游手册中查找有关信息, 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学生接触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 他们才有兴趣去解决这些问题, 并且愿意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 合作学习有利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协作精神, 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小组成员各自得到心理的满足。

其次,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应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过程,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总是会发现部分学生在单词和语法上只是停留在老师讲过的题目上, 一旦遇到一些语境题, 这些学生就不知如何应对, 缺少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 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 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 思路开阔。满堂灌的课堂会导致很多学生没有自己的思维, 总是习惯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也谈不上思维的扩展。课堂上应多尝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体现出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敏感反应和熟悉程度。能更好的支配学生在使用所学语言时做出正确的选择

案例三:

8B unit3 online travel这一单元中有很多关于电脑及电脑软件的介绍。单纯讲解语法知识, 学生感觉索然无味, 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针对很多学生对电脑操作很熟悉的情况, 笔者设计了运用本课英语知识结合电脑游戏的互动活动———环游中国四十分钟。这样既省时又让学生一目了然。首先针对reading中教育软件的介绍。笔者结合课文内容, 尝试把课堂中的知识检测也设计为和课本同步的网上旅游的人机互动游戏, 学生通过回答课文中的问题, 完成一些小练习来周游全国, 每回答对一题, 就得一分, 如果答对一定分值的题目, 就可以浏览一处旅游景点作为奖励, 最后, 看哪一组最先到达终点。这节课的设计引起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欲望, 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看地图, 完成了本课的知识的学习, 同时, 在享受奖励————旅游景点介绍时也得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体会到祖国的美丽, 富饶。这样的设计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力, 也很好的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

针对这样的情况, 在平时的教学中, 笔者尝试采取下列措施:

一、充分利用教材, 对学生进行朗读和模仿的系列训练。

二、课后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英语活动, 提高学生捕捉, 分析, 概括和表达语言信息的能力, 提高其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述能力。

三、布置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英文读物, 加大学生的信息输入。

关注课堂细节,打造英语高效课堂 篇11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堂细节 英语教学 高效课堂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一份工作,但更是一份充满创意的工作,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使课堂充满新鲜活力和促成那个精彩课堂瞬间的生成。教师能否捕捉到这些精彩之处,很多时候取决于教师对细节的把握。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若能对课堂细节做出一定的预设,对课堂细节有一定的洞察和捕捉能力,我们的课堂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课堂教学一定会收获高效和焕发无限活力。那如何才能做到关注课堂细节,打造高效课堂呢?

一、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预设精彩的课堂细节

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和提前预设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要设定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目标。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了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所设定的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可操作性强的目标才能真正检验学生能否达到教师希望学生到达的地方。兼顾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避免一概而论才能保证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在做好充分课前准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放飞自己的想象,预设精彩的课堂细节,课前酝酿了对课堂的期待,课堂一定会精彩无限。

二、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捕捉精彩的课堂细节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英语是一门语言学习,语言学习离不开情景,离不开文化。英语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材料,设置相应的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进行An Exciting Job阅读课设计时,最后我想让学生意识到:从事火山研究工作充满了艰辛和危险,而火山研究工作者却对工作充满了热爱,希望学生发现这些人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良好品质。我设计了如下问题:What makes the writer so enthusiastic about his job? 一个学生的回答就是-He loves it.这个精彩的课堂生成,非常顺利地就达成了我的教学设计。

三、在课堂评价中激励学生,问题追问中彰显课堂细节

课堂不是一对一的辅导,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作业完成不及时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简单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作业严格要求,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在英语教学中,设置难、易、中的问题,让每一位同学都有回答的机会,学生回答完毕,不管如何,“Thank You!”、“Good”、“Wonderful”、以及So smart you are!”是经常挂在嘴边的课堂用语。既肯定和鼓励了学生,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四、关注学生习惯养成,落实课堂细节

课堂细节的落实,不只关乎教师,学生的意识和习惯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要。关注学生良好课堂习惯的养成無疑才是最重要的。严格要求学生提前备好学习中需要的物品:笔记本、讨论本、教材、不同颜色的笔。听课时目视老师,记录重点内容;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给大家提出以下课堂自律标准:用心、潜心、细心、耐心、恒心、信心。正如大家都知道的,收获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命运。时刻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也应是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并且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忽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些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太内向而不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面对这种情况,我就积极鼓励这样的同学和其同桌就话题展开讨论,然后让其同桌出示部分观点,教师应做好必要的调控,最后,用热情的语言鼓励这样的同学进行补充,效果不错。

一个班级的师生就像一支运动队,教师就是教练。教师“一头热”是很难产生高效课堂的。如果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再加上教师的适时引导点拨,我们的课堂教学想不高效都会不可能。

五、结语

细节是华美乐章的一个音符,细节是宏篇巨作的一个单词,细节是万倾波涛中的一朵浪花,这些看似行云流水、不着痕迹的细节,往往是教师智慧与灵感的呈现。作为教师,应该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时刻珍视每一颗童心,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评价具有发展性、多元性、多样性。师把握住了“细节”,便留住了一份精彩,营造了一份美丽。只有关注这些教学细节,才能使学生快乐泛舟在英语学习的海洋中,才能实现我们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美]麦克唐纳,[美]赫什曼.如何打造高效能课堂[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4.

关注课堂 参与课堂 篇12

一、萌动音乐兴趣—课前组织中的语言与声势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 一节课开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多样性的模式进行导入, 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把班级组织得规范有序且美丽动感呢?在这里, 我们可以设置节奏模仿、节奏回声、节奏变变变等游戏活动, 把生动有趣的语言对白配上简单的动作进行练习, 对于这种即兴变化的练习, 学生兴趣盎然, 热情高涨, 非常积极主动地投入音乐活动中, 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1. 组织问候拍拍拍

当我们给陌生的学生上课或者在一年级新学期的音乐起始课上, 可以运用一些节奏问候语进行对白变化, 在单纯的固定节奏作为整序拍手后, 发出“小手 ︳在哪里 ︳随我一起变变变 ︳”的指令, 看到学生模仿节奏且结合语言回应后, 教师再将节奏和语言随之再进行变化, 学生会情不自禁被吸引且加入不断的创新中。这时, 学生注意力非常迅速集中到老师身上,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节奏感、节拍感, 又培养了他们的专注力和应变力。

2. 名字接龙变变变

在一年级新学期的开始, 可以尝试跟学生玩玩“说名字”的游戏。老师开头说出一个学生的名字, 被叫到的同学就搜索下一个同学的名字, 名字一个一个地变, 节奏也随之改变。

其他年级的同学可以跟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来玩“音乐家名字”的游戏, 可以是贝多芬、肖邦、莫扎特, 也可以是现在的流行歌手周杰伦、那英、汪峰等, 还可以结合本地的风景名胜, 如:石室岩、凤凰山、九鲤湖等。在这种宽松、自由的环境中, 利用语言与声势的自然结合, 不但贴近了学生的生活, 稳定节拍感, 养成了聆听音乐的习惯, 也锻炼了他们的听觉反应能力, 培养了他们迅速思考的习惯, 课堂效果甚为突出。

二、丰富歌曲表现—歌唱教学中的节奏练习与声势

在歌唱教学中, 加上声势动作训练可以使部分复杂的节奏及声部训练简单化, 使枯燥无味的技能训练趣味化, 丰富了歌曲的表现。

1. 固定节奏型的声势伴奏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在低年级教学中, 要先预设固定节奏型的训练, 通过均匀的律动、有规律的节拍练习, 刺激学生体验节拍的稳定, 为培养节奏感打下基础。可以从新课教学的歌曲中提取出节奏型, 从简单的基础音型开始练习, 结合声势动作, 进行口读、手拍, 也可以脚踏固定拍等, 通过系列的巩固节拍与节奏相结合的练习, 提高学生分离节奏、识别节奏的能力。

例如, 在湘版教材一年级上册《其多列》的教学中,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 对音乐感知的基础程度较浅, 在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听音乐找出四二拍节奏型, 第一遍加入最简单的拍手动作, 运用最简单的节奏型X X ︳ X X为歌曲伴奏。第二遍复听时节奏型不变, 变拍手的动作为拍腿的声势动作进行伴奏。在学生掌握好节奏音型后, 运用以下声势方法边引导学生边朗读歌词边伴奏。

(左, 左手拍左腿;右, 右手拍右腿;拍, 双手拍击)

通过不同声势动作的参与, 学生在每一遍的演唱过程中都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

2. 变化节奏型的声势伴奏

对于歌曲中较为复杂的节奏音型, 通过声势动作的参与, 多种感官的参与协调, 在玩、说、唱、动的过程中感知节奏, 认识不同音符组合而形成的节奏类型, 理解节奏中不同时值音符的组合, 体验节奏与音乐之间的关系, 细致地区分和学习所要教学的知识点, 掌握音乐技能。

例1:在湘版教材一年级上册《打掌掌》一课中, 这是一首变拍子的童谣, 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转换是难点。为使学生轻松地完成二、三拍子的转换, 加入声势动作, 用拍手与踏脚的律动来突破难点, 在读童谣的同时加入拍手掌、拍手腕的声势律动 (强拍拍手掌, 弱拍拍手腕) 参与表现。从手的动作参与过渡到脚的动作参与 (强拍跺脚, 弱拍点手心) , 最后手脚参与游戏, 从多方面让学生体验。也可以同桌互玩、小组合作, 学生不仅正确掌握了节拍的时值, 也使游戏更加生动、活泼, 具有趣味性。

例2:在四年级教材《西风的话》一课中, 课前预设的节奏互动可以截取歌曲中的节奏音型进行变化训练, 如:

(四分音符的ta可以拍手表示也可口读节奏, ti用脚踏步表示也可抖动丝巾表示, 二分音符的ta飘起丝巾表示)

通过两条不同节奏型的对比, 加入声势进行模仿、接龙练习, 在掌握节奏后加上歌曲的旋律, 不但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也让学生在审美中, 自然地学习知识, 掌握技能, 层层推进, 寓教于乐, 并获得一定的创新体验, 初享成功的乐趣。

三、加深情感体验—欣赏教学中的声势参与

通过声势活动来参与体验聆听的欣赏乐曲, 首先要选择有主题音乐的结构乐句及节奏型, 通过声势的参与, 加深学生对所欣赏作品的理解, 加强对所欣赏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欣赏时, 对情绪鲜明的乐段, 边听边和着符合音乐情绪和主题风格的部分, 用身体来感受表现该作品, 能不断激发学生参与聆听音乐作品的兴趣, 并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如在五年级上册教材《匈牙利舞曲 (第五号) 》中, 初听时引导学生对整首乐曲进行完整聆听并感受乐曲的情绪, 再次聆听时引导学生找出乐段的对比部分, 并分析其旋律的特点。欣赏第一主题音乐时, 可以用简单的手臂动作或者通过身体的摇晃摆动来表达作品自由豁达而又饱满的情绪。欣赏第二主题教学中, 出现了重音记号, 切分节奏等较复杂的节奏型, 加入适当的声势动作可以引导学生准确掌握旋律的变化, 当速度变化较快时, 用点手心的方式随音乐节拍点手, 当音乐缓慢时可以用手腕带动手臂挥动来表示, 当音乐停止时, 合上双掌表示。完整欣赏后, 师引导学生总结音乐变化, 并出示伴奏图谱, 或者画出乐曲的旋律线再次聆听。通过声势参与欣赏教学, 分析乐曲的节奏、速度、旋律等特点, 对帮助学生记忆旋律、体验情绪、丰富情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奥尔夫强调以人的自然性为出发点, 发掘人体内的音乐性。他说:“要以身体奏乐, 并把音乐移置于躯体之中。”在多年的课堂教学中, 这些声势的多方位参与, 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 不但有效落实了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 也丰富了我的音乐课堂, 促进了学生即兴发挥创造力的萌发, 让音乐课堂真正具有音乐性, 愉悦身心、学习艺术, 两者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杜磊.小学音乐教学的50个经典案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3.

上一篇:教学统计下一篇:标准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