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安装

2024-06-27

标准安装(精选10篇)

标准安装 篇1

地铁在绝大多数城市是新兴行业,运营生产作为地铁主要业务,存在作业部门多、作业烦琐、作业人员杂等关键点,行车专业作为主要的运营服务主体,承担着重要的行车安全压力。为了确保行车过程中生产平稳有序,必要的行车标识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本文列举了行车标识的安装要求和标准,解决行车人员后顾之忧。

1 标识需求总体原则

(1)标识按照正线和基地行车场所设置。各类标识的安装要求、数量等应与运营行车管理规定保持一致。限速牌应按照信号系统中推荐速度的要求设置。停车牌应按照信号系统AM(列车自动驾驶)模式下的精度设置,应预留好停车牌位置,设计中广告牌应避让停车牌。基地股道尽头线要提前10米设置停车牌。

(2)安装数量应充分考虑各种作业的需求。需考虑每个车站的停车牌、小交路换端的停车牌,折返线停车牌、出入转换轨的一度停车牌,车站加装反向停车牌,停车牌的位置要适合司机对标。

(3)设计应对检修库内各种行车相关标识予以明确,停车列检库的限界黄线应延伸至库门处,便于司机确认库门是否开启到位。列检库每个库门上方应标明股道号码,方便司机确认停放股道是否与信号楼安排一致。

(4)各类标识牌尺寸设置合理,应便于司机瞭望,尽可能安装在线路右侧便于司机瞭望区域。

2 正线安装需求

2.1 所需标识目录

2.2 停车牌标识安装实例说明

(1)站台停车牌。根据线路实际情况,岛式站台停车牌安装在列车运行方向右侧,侧式站台停车牌安装在列车运行方向左侧。停车牌1的安装垂直于列车,多用于侧式站台,停车牌2为安装在隧道壁上的,多用于岛式站台。安装时需根据隧道壁的特点及其他因素选取合适停车牌式样。考虑司机的视角,标识需以轨道踏面为水平基准,其中心点和司机室侧门玻璃的中心点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特殊情况下除外,如地形限制)。

(2)辅助线(折返线、存车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牌。辅助线停车牌与站台停车牌的垂直安装高度一致,水平安装位置以信号系统设定的停车点为准。

3 基地安装需求

3.1 所需标识目录

3.2 库内股道编号标识安装实例

3.2.1 标识说明

根据现场情况按规范进行设计,标于股道地面。如股道有A、B端,则在两端处均需标明。

3.2.2 标识参数

内容分别为“1”“2”或“1A”“1B”等,规格为耐磨字、加1100×600×100mm框(边框为黄色、宽度为100mm,字体颜色为黄色)。

摘要:文章介绍了地铁运营行车专业相关的各类标识牌的安装标准,阐释地铁行业运营行车部门标识牌的作用和设计规范,通过规范标识牌的设计,指导运营行车人员安全行车,减少事故发生。

关键词:地铁运营,行车专业,标识安装

参考文献

[1]吴亚锦.国内地铁标志设计的共性与个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2(11).

[2]宋波,许晓慧,李杰.地铁安全与防灾通用标志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1(4).

标准安装 篇2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

施工及验收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stion and acceptance of wire pipelines with fastening connection steel conduit

CECS 120:2000

主编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电气工程委员会配电网分委员会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01年1月1日

2000 北 京

前 言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0)建标协字第15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0年第一批推荐性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是在参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结合国内近年来在使用中的实践、相关资料、试验等进行编制的。

现批准协会标准《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程》,编号为CECS 120:2000,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使用单位采用。

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电气工程委员会(北京市广安门外南滨河路33号电力建设研究所内电气工程委员会。邮编:100055)归口管理,并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

主编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电气工程委员会配电网分委员会 参编单位:北京英光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许宝颐 孔庆林 郑爱民 杨 萍 马长瀛 刘才光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00年11月10日

目 次 1 总则管材及附件 3 管路敷设 4 管路连接 5 管路接地 6 工程交接验收 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录A 管材规格表 附录B 直管接头规格表 附录C 紧定螺钉规格表

附录D 螺纹接头,爪型螺母规格表、附:条文说明总 则

1.0.1 为保证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敷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和安全运行,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电压1kV及以下无特殊规定的室内干燥场所,采用螺钉紧定连接钢导管组成电线保护管路敷设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敷设工程的施工应按已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

1.0.4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敷设中涉及相关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在敷设中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及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

1.0.6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敷设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将施工中造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处的槽、孔、洞、沟等修补完整。

1.0.7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不宜直接敷设于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内。当必须穿过时,应另设保护管或采取其它措施。

1.0.8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经过建筑物的沉降缝或伸缩缝处,应装设补偿装置。1.0.9 固定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的预埋件,应与建筑工程同步施工。

1.0.10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敷设和管内配线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管材及附件

2.0.1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的管材、连接套管及盒(箱)组成的电线管路,应采用同一金属材料制作,并应镀锌。紧定螺钉应采用高强度原材料制作。管材、连接套管及其金属附件使用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产品应附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2.0.2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的管材、连接套管、螺钉及其附件,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管材表面有明显、不脱落的产品标识; 2 金属内、外壁镀层均匀,完好,无剥落、锈蚀等现象;管材、连接套管及其金属附件内、外壁表面光洁,无毛刺、飞边、砂眼、气泡、裂纹、变形等缺陷;管材、连接套管及其金属附件,壁厚均匀,管口边缘平整、光滑; 5 连接套管的长度不小于管外径的2~3.5倍;连接套管中心凹型槽弧度均匀,位置垂直、正确,凹槽深度与钢导管管壁厚度一致; 7 紧定螺钉符合产品设计要求,螺纹整齐、光滑、配合良好,顶针尖固,旋转紧定脱落的“脖颈”尺寸准确。

2.0.3 紧定螺钉专用工具应配套、耐用,便于操作。

管路敷设

3.0.1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中间应增设拉线盒或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管路长度每超过30m,无弯曲; 2 管路长度每超过20m,有一个弯曲; 3 管路长度每超过15m,有两个弯曲; 4 管路长度每超过8m,有三个弯曲。

3.0.2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弯曲敷设时,弯曲管材弧度应均匀,焊缝处于外侧。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纹、死弯等缺陷。切断口平整、光滑。管材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

3.0.3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垂直敷设时,管内绝缘电线截面应不大于50mm2,长度每超过30m,应增设固定导线用的拉线盒。

3.0.4 套接紧定式钢导督管路明敷设时,管材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材外径的6倍。当两个接线盒间只有一个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材外径的4倍。

3.0.5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明敷设时,支架、吊架的规格,当无设计要求时,不应小于下列规定:圆钢:直径6mm。1 扁钢:30mm×3mm。

角钢:25mm×25mm×3mm。

3.0.6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水平或垂直明敷设时,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3.0.7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明敷设时,排列应整齐,固定点牢固,间距均匀,其最大间距应符合表3.0.7的规定:

3.0.8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明敷设时,固定点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150~300mm。

3.0.9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暗敷设时,宜沿最近的路线敷设,且应减少弯曲。

3.0.10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暗敷设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埋入混凝土内平面敷设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

3.0.11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埋入墙体或混凝土内时,管路与墙体或混凝土表面净距不应小于15mm。

3.0.12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暗敷设时,管路固定点应牢固,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墙及楼板内的管路,紧贴钢筋内侧与钢筋绑扎固定。直线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000mm。敷设在砖墙、砌体墙内的管路,垂直敷设剔槽宽度不宜大于管外径5mm。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000mm。连接点外侧一端200mm处,增设固定点。敷设在预制圆孔板上的管路平顺,紧贴板面。固定点间距不大于1000mm。

3.0.1

3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进入落地式箱(柜)时,排列应整齐,管口高出配电箱(柜)基础面宜为50~80mm。

3.0.14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进入盒(箱)处,应顺直,且应采用专用接头固定。

3.0.15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与其它管路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3.0.15的规定:

注:1 对蒸汽管路,当管外包隔热层后,上、下平行距离可减至200mm。当不能满足上述最小间距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管路连接

4.0.1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连接的紧定螺钉,应采用专用工具操作。不应敲打、切断、折断螺帽。严禁熔焊连接。

4.0.2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连接处,两侧连接的管口应平整、光滑、无毛刺、无变形。管材插入连接套管接触应紧密,且应符合下列规定:直管连接时,两管口分别插入直管接头中间,紧贴凹槽处两端,用紧定螺钉定位后,进行旋紧至螺帽脱落。弯曲连接时,弯曲管两端管口分别插入套管接头凹槽处,用紧定螺钉定位后,进行旋紧至螺帽脱落。

4.0.3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连接处,紧定螺钉应处于可视部位。

4.0.4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当管径为∮32mm及以上时,连接套管每端的紧定螺钉不应少于2个。

4.0.5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连接处,管插入连接套管前,插入部分的管端应保持清洁,连接处的缝隙应有封堵措施。

4.0.6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与盒(箱)连接时,应一孔一套,管径与盒(箱)敲落孔应吻合。管与盒(箱)的连接处,应采用爪型螺纹帽和螺纹管接头锁紧。

两根及以上管路与盒(箱)连接时,排列应整齐、间距均匀。不同管径的管材,同时插入盒(箱)时,应采取技术措施。

4.0.7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敷设完毕后,管路固定牢固,连接处符合规定,易进异物的端头应封堵。

管路接地

5.0.1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及其金属附件组成的电线管路,当管与管、管与盒(箱)连接符合本规程第四章管路连接规定时,连接处可不设置跨接接地线。管路外壳应有可靠接地。

5.0.2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与接地线不应熔焊连接。

5.0.3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不应做为电气设备接地线。

工程交接验收

6.0.1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敷设工程交接验收时,应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 1 管材及其金属附件型号、规格; 2 各种规定距离;各种支撑件及固定点; 4 允许偏差值;管路中连接点位置和连接状况;施工小造成的孔、洞、沟、槽损坏的修补情况。

6.0.2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路敷设工程交接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技术文件和资料: 1 产品合格证、材质单; 2 竣工图;

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4 各种测试记录;安装记录(含隐蔽工程记录、预检工程记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条文中指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附录A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材规格

附录B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管接件规格

附录C 紧定螺钉规格

C.0.1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紧定螺钉的规格见表C.0.1。

附录D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螺纹接头、爪型螺母规格

D.0.1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螺纹接头、爪型螺母规格见表D.0.1。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

施工及验收规程

CECSl20:2000

条文说明

目 次 1 总则管材及附件 3 管路敷设 4 管路连接 5 管路接地 6 工程交接验收 1 总 则

1.0.1 由钢导管、连接套管及其金属附件采用螺钉紧定连接技术组成的电线管路,是敷设电压lkV及以下绝缘电线专用保护管路的一种形式。管材采用优质Q235冷轧钢带,经高频焊管机组自动焊缝,壁厚为1.6mm,内、外壁均镀锌的管材。该类产品及螺钉紧定连接技术组合后形成的电线管路,经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广州电器附件检测站检测,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规定,满足(电气安装用导管特殊要求)GB/14823.1-93的规定。该产品及其施工技术是针对厚壁钢导管材在电线管路敷设中存在施工复杂状况而研制的。北京英光华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在研制、生产该类产品中,已形成JDG系列。本规程在编写中以JDG系列的型式认证书、检测报告、相关试验等内容和数值为基础。

在80年代.我国曾采用过进口管材、附件及类似的施工工艺组成的电线管路。本产品及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是吸收国外同类施工技术后的改进型。

近年来,一些地区(北京、河北、天津、青岛、河南等)在室内干燥场所的布线工程建设中已相继采用,由于管材、附件及连接技术能满足规定,且工艺操作简便,价格合理,受到使用单位认可。

为便于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敷设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有章可循,在参照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产品型式捡验结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使用单位经验和意见,制定了本规程。1.0.2 明确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对有特殊要求的插所,还应执行相应标准的规定。调研中了解到,目前该产品及其施工工艺,多数在民用建筑工程中采用。本规程规定的室内干燥场所,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不处于阴潮或潮湿状态的场所。干燥场所有可能暂时处于阴潮状态。

1.0.3 施工单位按设计进行施工,这是工程建设实施的基本要求。条文中“„„按已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是指由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可,并有资格证的设计单位。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情况的变化,对原设计需要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为保证工程设计连续性、完整性,要变更原设计应经原设计单位确认,并有设计变更通知,以满足工程建设质量。

1.0.6 电线管路在敷设过程中,对建筑物、构筑物不可避免地要出现留孔、剔沟、凿洞、刨槽等现象。管路敷设完毕应对表面所损坏的地段进行修补后方可交工,以确保建筑安装工程整体质量。

1.0.7 为避免钢导管电线管路受损影响安全,或基础发生变化对管路和连接点带来不利因素,本条文规定了管路和连接点不宜直接敷设在设备或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内。1.0.8 为避免穿过建筑物、构筑物的沉降缝和伸缩缝的电线管路受到不均匀沉降或伸缩变形的影响,造成电线管路受剪切和扭拉,需有补偿装置。

1.0.9 为加强施工管理,避免不同工种之间的交叉作业,往返施工,或损伤建筑施工面的质量,应做到相关工种之间相配合、协调,文明施工、减少浪费。

1.0.10本规程是专门针对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敷设工程施工及验收的。考虑到尚有与电线管路敷设相关的其他规定,故规定除执行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管材及附件

2.0.1 规定了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管材、连接套管及其附件采用的原材料应是同一金属材料,以使组合后形成的管路,除满足机械强度外,尚能满足电气连接要求。采用的原材料及制作后形成的管材、附件.均应符合(电气安装用导管特殊要求)GB/T14823.1.2-93的规定。螺钉应采用不低于Q235的钢材。产品出厂前应按规定进行测试,出厂时应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以便使用部门检验,保证管材及其附件的质量。

2.0.2 安装前对器材进行检查的规定,是为了有问题的及早发现,为顺利施工提供条件。本条所提出的具体内容和规定,是根据常规做法的经验总结。

2.0.3 规定采用的专用工具是紧定螺钉时必需用的工具,主要为满足连接紧定强度质量。其它工具不应使用,因为达不到紧定力度,螺帽即会折断。

管路敷设

3.0.1 为便于绝缘电线在管内穿线的顺利进行和运行中维修,防止绝缘电线在施工中受损伤,故规定本条内容。

3.0.2 为便于绝缘电线在管路弯曲处穿线方便和畅顺,且不损伤绝缘电线的绝缘层,故提出本条规定。

3.0.3 电线管路垂直敷设时,钢导管和管内绝缘电线的自重使电线管路承受较大的应力。为防止钢导管和管内缘缘电线受损伤,在一定的高度处加装拉线盒,以有利于安全运行。这是工程建设中经验的总结。

3.0.4 电线管材弯曲半径的大小,对管内穿入绝缘电线有直接影响。弯曲半径小,不利于绝缘电线穿入管内,给施工带来困难,且增大了拉力易损伤绝缘电线。本条关于弯曲半径的规定,是根据绝缘电线穿入管内的施工经验而定。

3.0.5 本条的规定,是指在设计无要求的情况下,按本规定执行。条文中的最小值,是根据钢导管管材产品的现状和多年来施工的经验提出的,以满足明管敷设顺直、牢固等质量要求。

3.0.6 为保证钢导管管路敷设后外观质量和建筑物协调,故提出本条规定。所提数值,是多年施工质量控制经验总结的数据。

3.0.7 对于明敷设的钢导管管路,为使其不发生移位,管路管端和弯曲部分的两侧应设固定点,在管路中间设中间固定支持点也是必要的。固定点间距过大时,管路或连接点受力增大,易造成管路下垂或摆动,导致套管脱落,影响敷设质量。固定点间距太小,则不经济。本条提出的数据是根据施工经验的总结。

3.0.8 管路明敷时,管端和弯头两侧需设固定点,以避免穿线时管路移位。管端、电气器具和接线盒边缘的固定点,不能用器具设备和盒(箱)来固定,以避免维修、更换器具时造成管路移位或器具设备受到附加应力。对边缘距离的规定是经验总结,同时也便于施工。

3.0.9 管路暗敷时,应沿最近路线进行,并减少弯曲,以求电线管路短,既便于穿线,又节约材料、降低工程造价。

3.0.10 管路暗敷时,管的弯曲半径数值是经验数据。弯曲半径越小,穿绝缘电线时电线所受拉力越大,电线的绝缘层易被管壁磨损,不利安全运行,故本条对弯曲半径提出了要求。

3.0.11 为使钢导管管路敷设后不影响建筑的抹灰面,或因管路在墙内影响整个工程质量,本条提出了管路的保护层厚度值。

3.0.12 本条规定了固定点的间距,以使管路敷设后在连接处减小因管材自重引起的力,避免管路摆动或下垂。这是参照相关电线管路的敷设要求,井总结一些施工经验提出的。

3.0.13 本条的规定主要为了避免积水或杂物进入管内,影响安全运行。多根管路排列整齐,便于确认管路去向,且外表美观。

3.0.14 管路进入盒(箱)时应避免斜向插入,影响连接质量。施工中遇此情况时,各地采取的措施不一,煨灯叉弯是措施之一,目的是使管路插入盒{箱)内时连接牢固,且管路顺直。

3.0.15 本条的规定是根据现行国家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8-96的有关规定。4 管路连接

4.0.1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的连接方式是用螺钉紧定,它改变了以往螺纹套丝和焊接的连接方式。螺钉紧定采用专用工具是为了满足连接点处机械、电气的连接强度.用其它工具进行紧定时扭转力矩未达到连接要求,螺帽便折断,影响质量。熔焊连接易损坏钢导管。

4.0.2 本条的规定是为了保证连接质量。如管材插入套接管头内不到位(凹槽处),连接处难以形成紧密状态,影响连接质量,这是施工时应注意的。

4.0.3 对紧定螺钉的方位提出要求,主要是为了便于施工和检查。

4.0.4 套接紧定连接的电线管路,其连接点强度是很重要的。规定紧定螺钉的数量是为了满足连接点的机械、电气强度。本条是根据对连接点设置紧定螺钉的数量及其紧定强度分别进行试验的结果,并结合施工经验提出的要求。目前由于运行时间不长,尚难论证紧定螺钉的数量规定是否适度。

4.0.5 为防止潮气等渗入管路的连接缝隙内,影响管路和连接的质量,在连接前对插入连接套管的管端缝隙采取封堵措施是必要的,同时,对提高金属管路连接处的电气性能也是有利的。目前,封堵措施之一是涂电力复合脂。

电力复合脂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密封性好,井具有防潮湿、耐高温和导电等性能,使用寿命长。产品系列中有适用于配线钢导管接头的型号。

4.0.6 为了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增加工艺美观,且便于检查电线管路方面,本条提出了要求。

4.0.7 本条的规定主要为了使管路顺畅,便于穿线,不影响工程质景。在未穿线前,为防止异物或水汽进入管内,端头封堵是必要的。管路接地

本章提出的条文规定,主要是为了安全运行。

以钢导管管材采用套接紧定螺钉连接工艺组成的电线管路,根据中国电工产品认证委员会广州电器附件检测站提供的型式认可证书和检测报告中的检测数据和结论,各项性能符合(电气安装用导管特殊要求)GB/T14823.1-93和《电气安装用导管的技术要求通用要求》GB/T13381.1-92的规定,其中接触电阻值小于规定值。

鉴于该产品及其紧定螺钉连接工艺组成的电线管路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且在一些地区的建设工程中使用时连接处未另设接地跨接线,尚未出现不良情况,故本章中作了规定。

由于该连接方式组成的电线管路,运行时间不长,运行中的情况和经验,有待进一步总结。

6工程交接验收

6.0.1 套接紧定式钢导管电线管路的施工结束后,按本条规定的内容,认真进行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是必要的。本条的规定是常规做法。

标准安装 篇3

关键词:课程标准 思考 船舶建造

课 题: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船舶院校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职课程标准是规定学生在某一特定的方面,如船舶建造、钢结构产品加工等,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所提出的要求。正确地构建高职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为例,阐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高职课程标准构建的具体实践。

一、课程定位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是钢结构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钢结构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辅以相关的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的训练,能够了解国内外钢结构新工艺,研究其应用动态,掌握钢结构建造的基本理论、工艺原则、工艺装备、工艺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备从事钢结构生产设计和解决钢结构建造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钢结构建造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以及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以机械基础和钢结构识图与制图作为前导课程,与钢结构CAD/CAM课程平行,后续顶岗实习。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在课程体系起着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关键作用,不断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并加以运用和及时转化为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标准的构建

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对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深入分析认为,在钢结构企业中,钢结构的建造过程,对于高职钢结构制造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是其核心的工作任务之一,这样确立了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和核心专业课程的地位。所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是钢结构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是针对放样工、钢料工、装配工岗位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来创设任务,培养学生具有从事钢结构放样与号料、钢结构建造工艺编制、钢结构建造现场施工技术指导、钢结构建造质量检验、钢结构装配等工作的能力,从而为后继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是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岗位培养要求而开发建设的,是一门与钢结构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工学结合课程。

2.课程内容的建设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内容主要依据下列内容制定: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钢结构识图与制图课程所支撑的职业岗位及岗位具体要求以及与钢结构识图与制图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见下表。

表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序号学习情境学时教学形式备注

1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14采取理论教学加实训项目相结合的项目教学的方法。将教学内容转变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来完成

2钢结构的加工制作40采用理论教学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动展现工艺装备的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配以实训项目,使学生牢固掌握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模拟仿真系统

3钢结构的连接8钢结构实训间进行

4钢结构的安装32采用理论教学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动展现工艺装备的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配以实训项目,使学生牢固掌握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模拟仿真系统

5钢结构的涂装8采取理论教学加实训项目相结合的项目教学的方法。将教学内容转变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来完成

合计102

三、课程实施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的实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学院专任教师协同钢结构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一起开发课程内容。根据企业工作任务,确立五个项目化教学讲义的内容,一起撰写校本教材,并参与课程教学以及教学研讨活动,共同建设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

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条件,为学生加课补习课程所需的预备知识。选取企业真实产品建造的图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第三,依托学院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课程现场教学和课程单项技能实训。同时,有效利用现有船体结构模型制作室、船舶CAD/CAM室、船舶综合实训车间、公共多媒体教室和机房等,开展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

(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endprint

摘 要: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切入点。本文结合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标准建设的实际,阐述了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值得其他同类院校专业课程借鉴,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课程标准 思考 船舶建造

课 题: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船舶院校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职课程标准是规定学生在某一特定的方面,如船舶建造、钢结构产品加工等,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所提出的要求。正确地构建高职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为例,阐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高职课程标准构建的具体实践。

一、课程定位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是钢结构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钢结构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辅以相关的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的训练,能够了解国内外钢结构新工艺,研究其应用动态,掌握钢结构建造的基本理论、工艺原则、工艺装备、工艺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备从事钢结构生产设计和解决钢结构建造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钢结构建造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以及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以机械基础和钢结构识图与制图作为前导课程,与钢结构CAD/CAM课程平行,后续顶岗实习。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在课程体系起着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关键作用,不断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并加以运用和及时转化为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标准的构建

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对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深入分析认为,在钢结构企业中,钢结构的建造过程,对于高职钢结构制造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是其核心的工作任务之一,这样确立了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和核心专业课程的地位。所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是钢结构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是针对放样工、钢料工、装配工岗位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来创设任务,培养学生具有从事钢结构放样与号料、钢结构建造工艺编制、钢结构建造现场施工技术指导、钢结构建造质量检验、钢结构装配等工作的能力,从而为后继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是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岗位培养要求而开发建设的,是一门与钢结构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工学结合课程。

2.课程内容的建设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内容主要依据下列内容制定: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钢结构识图与制图课程所支撑的职业岗位及岗位具体要求以及与钢结构识图与制图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见下表。

表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序号学习情境学时教学形式备注

1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14采取理论教学加实训项目相结合的项目教学的方法。将教学内容转变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来完成

2钢结构的加工制作40采用理论教学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动展现工艺装备的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配以实训项目,使学生牢固掌握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模拟仿真系统

3钢结构的连接8钢结构实训间进行

4钢结构的安装32采用理论教学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动展现工艺装备的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配以实训项目,使学生牢固掌握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模拟仿真系统

5钢结构的涂装8采取理论教学加实训项目相结合的项目教学的方法。将教学内容转变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来完成

合计102

三、课程实施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的实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学院专任教师协同钢结构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一起开发课程内容。根据企业工作任务,确立五个项目化教学讲义的内容,一起撰写校本教材,并参与课程教学以及教学研讨活动,共同建设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

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条件,为学生加课补习课程所需的预备知识。选取企业真实产品建造的图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第三,依托学院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课程现场教学和课程单项技能实训。同时,有效利用现有船体结构模型制作室、船舶CAD/CAM室、船舶综合实训车间、公共多媒体教室和机房等,开展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

(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endprint

摘 要:高职课程标准的制定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切入点。本文结合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标准建设的实际,阐述了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值得其他同类院校专业课程借鉴,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课程标准 思考 船舶建造

课 题: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船舶院校特色品牌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职课程标准是规定学生在某一特定的方面,如船舶建造、钢结构产品加工等,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素质所提出的要求。正确地构建高职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笔者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为例,阐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高职课程标准构建的具体实践。

一、课程定位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是钢结构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钢结构制造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辅以相关的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的训练,能够了解国内外钢结构新工艺,研究其应用动态,掌握钢结构建造的基本理论、工艺原则、工艺装备、工艺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初步具备从事钢结构生产设计和解决钢结构建造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钢结构建造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以及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在课程体系的安排上,以机械基础和钢结构识图与制图作为前导课程,与钢结构CAD/CAM课程平行,后续顶岗实习。钢结构制作与安装在课程体系起着承上启下、融会贯通的关键作用,不断吸收新技术新工艺并加以运用和及时转化为满足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标准的构建

1.课程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对专业岗位工作任务的深入分析认为,在钢结构企业中,钢结构的建造过程,对于高职钢结构制造技术专业学生来说是其核心的工作任务之一,这样确立了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和核心专业课程的地位。所以钢结构制作与安装是钢结构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综合性课程。

本课程是针对放样工、钢料工、装配工岗位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来创设任务,培养学生具有从事钢结构放样与号料、钢结构建造工艺编制、钢结构建造现场施工技术指导、钢结构建造质量检验、钢结构装配等工作的能力,从而为后继课程以及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本课程是根据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岗位培养要求而开发建设的,是一门与钢结构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工学结合课程。

2.课程内容的建设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内容主要依据下列内容制定: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钢结构识图与制图课程所支撑的职业岗位及岗位具体要求以及与钢结构识图与制图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证书。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见下表。

表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

序号学习情境学时教学形式备注

1钢结构施工图的识读14采取理论教学加实训项目相结合的项目教学的方法。将教学内容转变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来完成

2钢结构的加工制作40采用理论教学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动展现工艺装备的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配以实训项目,使学生牢固掌握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模拟仿真系统

3钢结构的连接8钢结构实训间进行

4钢结构的安装32采用理论教学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动展现工艺装备的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配以实训项目,使学生牢固掌握需要建立相对应的模拟仿真系统

5钢结构的涂装8采取理论教学加实训项目相结合的项目教学的方法。将教学内容转变成若干个工作任务来完成

合计102

三、课程实施

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的实施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第一,学院专任教师协同钢结构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一起开发课程内容。根据企业工作任务,确立五个项目化教学讲义的内容,一起撰写校本教材,并参与课程教学以及教学研讨活动,共同建设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课程。

第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条件,为学生加课补习课程所需的预备知识。选取企业真实产品建造的图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第三,依托学院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课程现场教学和课程单项技能实训。同时,有效利用现有船体结构模型制作室、船舶CAD/CAM室、船舶综合实训车间、公共多媒体教室和机房等,开展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

(作者单位: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标准安装 篇4

近几年国内的铁路建设高速发展, 中国铁路在经历六次大提速后正式走向高铁时代, 原有的使用机车牵引的铁路客车被越来越多的动车组所取代。与机车相比, 动车组采用了流线形车头, 安装于列车前端的风笛由传统的外露于车顶的安装方式变化为内嵌式安装方式, 以减少运行阻力和气动噪音, 同时其前面的风笛格栅与周边的前照灯及喷漆装饰图案相匹配结合, 可获得协调的外观美工设计。但是, 风笛布置位置的改变不但导致其声压级无法满足某些现有标准的规定、增加了司机室内的噪声, 而且其周围安装方式的改变导致其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产生了消声现象 (风笛无法正常鸣响工作) 。为此, 我们对国内外的风笛相关标准加以分析比较, 并根据在国内动车组上的实际设计及应用经验对动车组风笛的布置设计及安装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 为今后国内动车组风笛标准的制定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和指导性应用建议。

1 轨道车辆风笛的作用及使用要求

风笛是安装于轨道车辆前端, 利用压缩空气产生鸣响、用于机车和动车联络和报警的装置, 一般由两个或多个喇叭组成。

风笛用来产生听觉信号, 由驾驶轨道车辆的司机控制, 不同的听觉信号通过风笛鸣示长短音的组合来表达。长声为三秒, 短声为一秒, 音响间隔为一秒。重复鸣示时, 须间隔五秒以上。

根据风笛的鸣示方式和使用要求, 动车组司机室内风笛的鸣响操控按钮/开关则可定义为采用同时激活产生混合音而无须分高低音单独控制。

2 国内外风笛标准比较

2.1 TB/T3051.2-2009标准

2.1.1 工作频率

风笛的发声频率可以由多个频率组成, 但应保持谐和。频率组合可采用以下方式:

2.1.2 声压级

风笛应具有2档声级性能。能在测点上产生不低于107d BA和94d BA~98d BA的声音。

2.1.3 工作风压

风笛的额定工作压力为0.4Mpa~1.0Mpa, 风笛应在额定风压降低10%和升高15%的条件下可靠工作。风笛的起始工作风压不应高于0.2Mpa。

2.1.4 测量条件

测量时应将风笛置于安装使用位置的相同高度, 测点位置如图1所示。

测量应在开阔的场地进行, 本底噪声应比被测风笛声级至少低10d BA。在声源或测点位置30m范围内, 不应有发射声音的物体存在或其他障碍物。

测量时应选择无雨、无雪的天气, 环境温度10℃~30℃, 相对湿度不大于95%, 最大风速小于3m/s。

风笛应备有压力为750kpa~900kpa的压缩空气装置, 可以连续供气。

2.1.5 测点位置

将风笛置于离地面4.7m处, 声级计的传声器应置于离地面1.2m处, 与风笛正前方水平中心线夹角为0°、左和右45°的延长线、距风笛30m处的三个位置上进行测量。

2.2 UIC-644标准

2.2.1 工作频率

2.2.2 声压级

风笛应能产生两种不同的音调。能在测点上产生120d BA~125d BA的声音。

当工作风压在5~9巴之间波动时, 声压级的变化不得超过8d BA。

2.2.3 工作风压

车辆提供的风压范围可为5~10巴。

2.2.4 测量条件

测量时的风速应小于3m/s。

测量时压缩空气应设置为7巴, 参考环境温度为20°C。

2.2.5 测点位置

测点位于风笛中心线上, 前方5m处, 高度与风笛安装高度一致。

2.3 TSI标准

2.3.1 工作频率

风笛应能产生两种不同的音调。频率组合可采用以下方式:

2.3.2 声压级

当车辆提供的工作风压达到5巴时, 风笛能在测点上产生不低于115d BA的声音;当车辆提供的工作风压达到9巴时, 风笛能在测点上产生不高于123d BA的声音。

2.3.3 工作风压

车辆提供的风压范围可为5~9巴。

2.3.4 测量条件

测量时, 车辆应置于空旷区域内, 测点及风笛周围半径为6.5米范围内无障碍物。

测量时, 压缩空气应设置为5巴~9巴。

2.3.5 测点位置

测点位于车辆车头前方5米处, 位于其前方轨道线路中心线上, 距离轨面高度与风笛高度相同, 如图2所示。

2.4 标准对比

TB/T3051.2、UIC644和TSI标准中分别规定了风笛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评定标准等, 但在具体数据参数定义上则并不相同, 从而对动车组用风笛设计选型和型式试验程序的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

2.4.1 风笛工作频率

TB/T3051.2标准给出了4种频率组合。对于由三种喇叭 (频率) 组成的机车风笛, 其中一种的工作频率为470Hz或494Hz, 这对声压级和声调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建议取消其中一种。

TSI也给出了4种频率组合, 但UIC644仅给出了1种频率组合。

2.4.2 风笛安装位置

TB/T3051.2测量条件中规定风笛应置于安装使用位置的相同高度, 而测点位置中却将风笛置于离地面4.7m处, 这与机车风笛安装于车顶相吻合;但动车组为了获得更好的流线形车头, 一般采用内嵌式安装方式将风笛固定在车头前端、前挡风玻璃下方前部区域, 同时在其前面配以风笛格栅。

2.4.3 测点布置位置

TB/T3051.2标准要求声级计需要分别在与风笛正前方水平中心线夹角为0°、左和右45°的延长线、距风笛30m处的三个位置上进行测量, 但调查性试验结构表明这种取值方式对于居中布置的 (机车) 风笛相对比较准确, 而对于左右分开布置的 (动车组) 风笛则会在45°的延长线上产生一定的测量偏差。

UIC644标准中只规定了声级计位于前方5m处, 但没有明确其是在风笛前方还是车辆前方, 试验表明这对最终声压级测量值将产生约5d BA的影响。

2.4.4 声压级

通过进行动车组车辆级风笛声压级对比试验, 获得的结果显示仅TSI标准中对风笛的相关规定比较适用于新一代动车组, 而TB/T3051.2和UIC644都很难满足, 主要原因是动车组所增加的风笛格栅和风笛安装位置与标准差异所导致。

3 动车组风笛的安装方式

通过动车组车辆级风笛声压级测试对比试验, 发现了动车组风笛安装方式的不同所容易导致产生的问题, 并获得了针对每一问题的解决方法。

3.1 声压级的测量值难以达到标准要求。

(1) 产生原因:主要原因是标准定义与动车组实际应用方面的差异所导致, 特别是在风笛安装高度、测点位置和声压级测量数值等方面。

(2) 解决方法:选用编写更加合理并适用于动车组的TSI标准。

3.2 风笛在鸣响时出现消音现象。

(1) 产生原因:为了让风笛所发出的声音更有规律地导向测点位置, 一般会在风笛前方增加声音导向筒, 但由于形状、频率以及风笛与导声筒的相对安装位置关系, 往往会导致风笛在鸣响时出现消音现象。

(2) 解决方法:导生筒不要设计成风笛结构的延续, 其外形及开口要尽量得大, 风笛要尽量远离导声筒开口

3.3 司机室内部噪音值超标。

(1) 产生原因:风笛远离导声筒、风笛安装位置靠近司机室内部、司机室内外隔音板效果不理想都会导致导致司机室内噪音超标。

(2) 解决方法:风笛在不产生消音情况的前提下, 其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导声筒;同时, 风笛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前、远离司机室内部;合理设计介于司机室内部和外部之间的隔音板结构, 选取合理的隔音材料。

风笛消音问题是以上问题中最不容易分析和解决的, 需要进行大量的实物实车模拟试验来排除可能导致消音的因素, 其中导声筒的形状和风笛与其之间的安装距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4 结束语

TSI标准规定了风笛的工作频率及组合、工作风压、声压级、测量条件、测量方法和评定标准等, 各项参数和指标定义比较合理, 较之TB/T3051.2和UIC644标准则更加适用于国内动车组风笛的设计与应用。通过动车组车辆级风笛声压级测试对比试验, 发现了动车组风笛安装方式的不同所容易导致产生的问题, 获得并给出了了针对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比较欧洲和国内轨道车辆用风笛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评定标准等方面的差异, 结合在国内动车组上的实际设计及应用经验, 分析研究了动车组风笛的布置设计及安装方式, 对今后国内动车组风笛标准的制订和应用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参考文献

[1]TB/T3051.2-2009.机车、动车用电笛、风笛第2部分:风笛[S].

[2]UIC644 (1980年7月1日) .国际联运用机车、动车所使用的告警装置[S].

[3]TSI HST RS (2008/232/CE) .泛欧高速铁路系统车辆子系统互通性技术条件[S].

镀锌钢管安装工艺标准 篇5

(1)根据现场进度情况在适当的时候进入安装。预先将支架固定好,根据实际尺寸,绘好草图,进行预制管道,尽可能减少在管道上上管件,焊死口。管子预先调直,安装中断时应封闭敞口,设计要求加套管的在安装过程中加好套管,根据设计和设备的要求,预留好接口,上好堵,准备下一步工序的试压工作。

(2)管道的螺纹连接

管螺纹的加工采用套丝机套成。1/2″-3/4″的管子可采用人工套丝,丝扣套完后,应清理管口,将管口保持光滑,螺纹断丝缺丝不得超过螺纹总数的10%。连接应牢固,根部无外露油麻现象,根部外露螺纹不宜多于2—3扣,螺纹外露部分防腐良好。

(3)管道的法兰连接

管道与阀门等连接处均要求采用法兰连接。法兰盘可分为平焊法兰,对焊法兰等,法兰选用成品。法兰和管子中心线垂直,管口不得突出法兰密封面。紧固法兰的螺栓使用前应刷润滑油,要对称交叉进行,分2—3次拧紧,螺杆露出长度不超过螺杆直径的1/2,螺母应在同一侧,法兰衬垫不得突进管内,法兰中间不得有斜垫和两个以上的衬垫。

(6)防腐:明设镀锌管外刷银粉两道,暗设镀锌管刷沥青两道。

(8)管道敷设安装前应将内污物清理干净,严防焊渣等垃圾落入管内,对已安装好的管道,须包扎封口。

标准安装 篇6

电梯运行安全已经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国家质监总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电梯运行量已经达到420万台, 按照中国14亿人口计算, 每300人就拥有一台电梯。由于电梯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 在出厂的时候为半成品并附带上万个零件, 电梯零件发运到工地, 最终在项目现场安装完成, 因此电梯安装工作是电梯最终交付给客户之前的关键环节。在电梯安装行业中, 安全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不可避免的, 我们需要对具体项目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与评价、风险控制和风险监控, 从而降低风险。开展电梯安装工程中的风险管理时基于以上四项内容进行实施。

2 深圳某超高层项目电梯安装工程项目概述

无脚手架电梯是目前主要电梯厂家都在积极推广的电梯优化安装工艺。顾名思义是电梯安装过程中不搭设脚手架安装, 利用卷扬机和轿厢来进行来完成井道内安装。由于有脚手架电梯安装要在电梯安装前搭好脚手架, 并在安装后拆除, 因此成本上要比无脚手架增加费用, 同时无脚手架安装整个都是利用电梯自身的设备, 因此更加经济和更加有效率。

某欧洲电梯公司无脚手架安装工艺适用范围仅限于:1) 提升高度不超过120米2) 层站不超过38层3) 梯速不超过2.5米/秒而深圳某超高层项目电梯参数为:1) 提升高度最高200米2) 层站63层3) 梯速4.0米/秒。根据公司安装指导文件要求, 无法使用无脚手架安装工艺进行安装。但该项目必须采用无脚手架工艺安装, 主要原因是:

第一项目安装工期短:根据项目建设方要求, 该项目电梯安装需于2016年5月底前完成, 如果采用常规脚手架方式安装, 很难满足工期要求;

第二该项目电梯属超高脚手架, 按照要求需经过专家组论证和验收, 增加了费用和工期。且超高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难度大, 搭设、拆除的周期长;

第三超高层住宅施工垂直运输困难, 采用无脚手架安装可有效避免必须使用施工电梯的弊端, 节省安装工时, 提高安装效率;

综上在此超高层项目将首次无脚手架安装。

3 深圳某超高层项目电梯安装工程安全风险识别

为满足安装要求, 安装小组制定初步行动方案:现场勘察专家评审→方案交底→执行检查→效果评估。2016年4月培训师、安全官、安装经理、项目工程师、工地工程师和分包商班组长去深圳工地进行现场勘察, 实地测量现场井道数据, 初步评估风险。验证无脚手架工艺可行性。由培训师汇总风险评估报告, 并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电话会议讨论风险评估报告, 经过反复修改后, 形成最终风险评估报告。在30余项的风险识别中我们从中节选部分

(节选)

编号1风险类型井道勘测

风险情况描述:机房门口旁有电梯孔洞未封堵, 会导致坠落砸伤和死亡风险

原因:电梯正常设计门口

后果:孔洞未封堵容易导致物体和人员出现坠落事故

编号2风险类型井道勘测

风险情况描述:顶层层门之上有孔洞未封堵, 导致坠物砸伤施工人员及井道设备的风险

原因:标准电梯井道层门因临时安装电梯, 将该层门口作为安全空间需封堵

后果:因该层人员可以到达, 如不及时有效封堵, 物体和人员坠落事故

编号3风险类型安装过程

风险情况描述:机房安装:主机, 工字钢定位;机房起吊主机定位;机房没有封堵

原因:1) 机房没有封堵, 不能挡风挡雨;2) 起吊设备出故障

后果:1) 杂物吹入主机, 影响主机正常运行2) 主机, 工字钢生锈

风险编号4风险类型安装过程

风险情况描述:导轨安装:利用轿厢运输导轨, 并利用卷扬机起吊安装导轨

原因:1) 运载过多的导轨2) 在起吊的导轨底下工作, 或者接导轨

后果:坠落, 砸伤

编号5风险类型调试

风险情况描述:触电

原因:临电设施不合格;操作人员不专业

后果:电击、归电伤

4 深圳某超高层项目电梯安装工程安全风险分析

4.1 风险等级

由于电梯安装行业的特殊性, 使用科学而清晰的风险评价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大量的电梯安装的实践操作中来看, 使用大量的复杂的数理统计方法, 只会增加操作难度, 而降低了实用性。所以, 科学简明的风险评价方法对于快捷、有效地评价风险, 有针对地进行风险控制, 在实践中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在该项目中采用了风险矩阵图。

风险矩阵是一种将定性的结果分级与产生一定水平的风险或风险等级的可能性相结合的方式, 可应用于分析项目的潜在风险, 同时比对分析采取保护措施后的潜在风险。这种方法经常作为一种筛查工具, 用来确定哪些风险需要更加深入分析, 哪些风险需要优先处理, 以此将风险管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管理。同时可以明确哪些风险此时无需要进一步考虑。一般地, 我们将风险严重性等级分为四级, 将危害事件的可能性分为六级, 而所谓风险矩阵就是以危害事件的严重等级作为列项目, 以危害事件的可能性等级作为行项目制成二维表格

4.2 风险评价

根据以上危害严重度和可能性的定性描述后, 就可以通过风险评价矩阵得到风险程度的表示, 风险矩阵图通常给出三种分类:

1) 如果风险在红色区域, 表明风险发生的结果不可接受, 需要保护措施来阻止其发生。

2) 如果风险在黄色区域, 则要求回顾决定是否需要更进一步的保护措施, 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和社会价值。

3) 如果风险在绿色区域, 则应该采取一些合理的方法来阻止发生或尽可能降低其发生后造成的影响。

4.3 风险应对

在未采取保护措施之前见表3

针对超高层、高速梯采用无脚手架安装方式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逐项列示, 并采取改良工艺, 增加适当的防控措施, 将安全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范围内。由项目工程师、工地工程师、培训师、安全官协助, 对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全员施工方案交底, 同时对施工工艺中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重点强调。培训师、安全官抽查结果显示现场安装班组工艺符合施工方案要求, 重大风险源基本得到控制。 (节选)

编号1风险类型井道勘测

严重性:1可能性:C

保护措施:1) 利用砖按要求永久封闭, 在后续安装时砸开2) .采用撑木固定在两边的预留墙体上, 表面采用夹板用钢钉固定牢靠

严重性:1可能性:E

编号2风险类型井道勘测

严重性:1可能性:C

保护措施:1) 利用砖按要求永久封闭, 在后续安装时砸开2) 接收井道前由项目经理要求总包按上述方法封堵到位

严重性:4可能性:F

编号3风险类型安装过程

严重性:2可能性:C

保护措施:1) 机房封闭2) 在绕绳前尽量不要拆除主机外包装3) 要有带锁的机房门4) 机房孔洞完全封堵5) 在机房设备安装完毕检查合格后, 由工地监督落实甲方或者总包按要求封堵回填完毕.方可执行后续安装工序

严重性:4可能性:F

编号4风险类型安装过程

严重性:3可能性:D

保护措施:1) 根据对重添加的份量, 起吊合适的导轨根数, 建议不要超过2根2) 采用卷扬机和导轨专用起吊工具起吊导轨3) 不要在起吊的导轨下作业或者接导轨4) 顶部对重导轨和轿厢导轨视顶部导轨长度与头顶保护高度而定是否安装顶部导轨

严重性:3可能性:E

编号5风险类型调试

严重性:1可能性:A

保护措施:1) 临时用电须使用合格的二级电源箱;一个漏电开关只配备一个插座 (一机一闸) 2) 临时电缆应悬空3) 电动工具在作用前须检查其绝缘是否良好4) 电动工具在作用前须检查其绝缘是否良好5) 进行与电相关的操作必须执行断电操作;由专业电工执行

严重性:1可能性:F

保护措施之后, 见表7

经过不懈努力, 2016年5月两台样板梯验收合格并交付业主使用。满足了客户各项要求。深圳某超高层、高速梯项目采取无脚手架安装工艺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事实证明把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加以适当的预防措施, 方案是可行的。

5 结论

风险矩阵法定义清晰明确, 使用简易, 评估结果简洁易懂, 便于电梯安装风险管理工作的进行。但也确实存在确定风险可能性、后果严重过度依赖于经验, 主观性大的不足之处。

在实践中, 此次深圳某电梯安装工程的风险又呈现复杂、多样的局面, 这对项目管理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 选择最佳的风险管理工具而且要懂得相关的技术方法。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既要周密严谨而且要灵活机动, 只有这样才能在事故发生前控制风险因素避免事故的发生, 在事故发生后快速反应尽可能降低损失, 在事故恢复阶段避免出现新的紧急状况, 很快恢复到正常生产状态。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 高度超过150米的超高建筑在迅速发展。超高层建筑电梯安装由于技术难度复杂程度大大增加, 更需要对具体项目每一项进行风险评价, 从而降低风险。本文针对具体超高层项目中采用风险矩阵图在无脚手架电梯安装工程中实施风险管理的各项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电梯安装,风险管理,风险矩阵

参考文献

[1]毛玮.基于风险的西塔项目电梯安装工程安全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2]郑昆明.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电梯安装项目风险评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 2011

[3]贾联栋.高层建筑电梯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信息, 2013, (11) , :177

[4]张瑞波.如何做好电梯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工作[J].广东建材, 2009, (1) :120-~122

标准安装 篇7

1 隧道工程结构钢筋存在的主要问题

钢筋作为结构工程受力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实际工程现场, 钢筋加工、安装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 同检评标准及规范的允许偏差要求差距较大, 导致抽检合格率不高, 有的缺陷甚至是致命的, 直接影响结构使用寿命和质量安全。工程建设过程中结构物钢筋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

1) 钢筋原材料本身质量缺陷。钢筋原材料力学和化学性能以及规格达不到要求, 工程现场堆放、保管不符合要求导致钢筋生锈、裂纹、变形超标等质量缺陷, 改善这些是钢筋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基础。

2) 钢筋加工工艺不够精细。由于钢筋加工操作工人的技术素质良莠不一、责任心不强, 加工过程存在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在钢筋的下料尺寸、末端弯钩 (长度、形状、角度) 、焊接、对接、绑扎等方面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改善这些是钢筋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根本。

3) 钢筋安装工艺达不到要求。如钢筋的定位、保护层厚度控制、间距、接头的位置、预应力张拉等, 达不到规范和设计的要求, 改善这些是钢筋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重点。

2 隧道工程结构钢筋加工、安装施工标准化的主要措施

2.1 钢筋加工工艺标准化

1) 钢筋的加工在钢筋加工场地进行。钢筋表面应洁净, 不得有油污污染, 有明显锈迹须进行除锈处理。钢筋除锈采用电动除锈机、喷砂和人工钢丝或砂轮等方法;

2) 钢筋调直设备有卷扬机拉直设备、数控钢筋调直机以及导轮和蛇形管调直装备。一级钢筋采用调直机调直, 不可采用拉伸调直。钢筋的切断一般要求使用切断设备, 常用的有CQ40型钢筋切断机、手动液压切断器;

3) 钢筋弯曲成形是钢筋加工中的一道主要工序, 弯曲机应用计算机数控设备。钢筋加工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

4) 钢筋的连接有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等。钢筋焊接方法根据钢筋不同种类和规格, 采用电阻电焊、闪光对焊、电弧焊等方法。电弧焊要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形式和焊接位置, 选择焊条、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 焊接时应及时清渣, 焊缝表面应光滑, 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 弧坑应填满。机械连接加工、套筒、螺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钢筋绑扎的位置、数量、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要求。直径在 Φ25以上的钢筋应采用机械连接, 要求墩粗钢筋端头用砂轮切平, 钢筋头套上塑料保护套。钢筋机械连接应由专业队伍加工, 套筒应有出厂合格证, 螺纹的有效长度应满足要求。明确施工、监理队伍钢筋施工质量的责任人, 加大自检、抽检频率, 提高钢筋连接 (焊接、机械连接) 的施工质量。

5) 预埋钢筋须由专业厂家加工, 楔形钢板须根据计算并由专业厂家加工, 施工时注意安装方向的准确性。

2.2 钢筋安装工艺标准化

1) 钢筋安装须采用钢筋定位架, 不可直接进行安装。

2) 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同强度水泥预制块, 保护层厚度按图纸要求设置, 每平米垫块不得少于4个。

3) 钢筋安装过程中注意预埋件的预留与定位, 定位钢筋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到位。

4) 重点抓好钢筋数控加工和钢筋模具绑扎技术的推广应用, 确保钢筋加工、绑扎、定位、安装精度, 保证砼保护层厚度;抓好隧道工程二衬钢筋施工工艺控制, 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5) 抓好验证试验、标准试验、工艺试验、抽样试验和验收试验, 抓好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构 (配) 件质量的自检和抽检, 保证所规定的检测项目齐全、自检抽检频率足够、试验数据真实可靠。对隧道施工现场钢筋安装等施工现场推行配备远程监控系统。

3 钢筋数控加工设备应用效果实例分析

3.1 施工占地面积的对比

按每天 (8~10h) 加工60t钢筋的需求配比对比, 采用钢筋数控弯曲机自动化生产施工占地面积较传统加工略大。但建设钢筋集中加工场, 改变以往钢筋加工全线遍地铺开, 多处征用临时用地的局面, 通过优化选址, 可选择山地、废弃或闲置的厂矿用地等, 节约宝贵的耕地资源, 同时减少电力线路架设等前期费用。

3.2 需求工人对比

按每天加工60t钢筋的需求对比, 采用钢筋数控弯曲机自动化生产需要的熟练工人是传统加工的1/5。

3.3 工效的对比

传统加工:2人每天 (8~10h) , 一台小型简易弯曲机为1组最多加工7~8t钢筋。自动化生产:1~2人每天 (8~10h) , 一套钢筋数控弯曲机可加工钢筋25~30t。钢筋数控弯曲机自动化生产工效是传统加工的4倍以上。

3.4 能耗的对比

按每天加工60t钢筋的需求对比, 钢筋数控弯曲机自动化生产能耗是传统加工的约五分之一。

3.5 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对比

钢筋加工精度直接决定了绑扎时的工作效果, 尤其在一些短小的弯曲钢筋绑扎时此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 如果钢筋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 那么将会出现绑扎时无法将钢筋放入模具, 而严重影响绑扎工作, 降低钢筋定位精度, 从而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采用数控弯曲机加工比传统加工可有效提高钢筋保护层合格率约20%。

3.6 其他方面对比

采用数控钢筋弯曲机在材料损耗方面较传统加工可节约10%以上, 且钢筋加工场只需一两个技术人员, 即可实现全线钢筋加工的统一管理, 按需配送, 堵塞管理漏洞, 降低管理成本、挖潜增效, 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实行工厂化生产, 改变以往风吹、日晒、雨淋的环境, 使施工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得到改善。

4 结语

通过全面推行隧道工程结构钢筋加工安装施工标准化管理, “使标准成为习惯, 使习惯符合标准, 使结果达到标准”, 进一步加强交通建设管理。主要成效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砼质量通病治理成效显著, 通过推行标准化管理, 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规范施工行为, 结构工程的安全及耐久性得到明显提高。

二是施工工艺改进明显, 施工质量提高显著。砼外观质量改善明显,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钢筋间距的合格率显著提高, 避免露筋等质量缺陷的发生。通过抽样调查, 实施隧道工程结构钢筋加工、安装工艺施工标准化后, 可有效提高钢筋项目检查合格率约20%, 效果非常明显。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50086—200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 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 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3.

标准安装 篇8

电梯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综合设备, 电梯产品具有零碎、分散, 与安装电梯的建筑物紧密相关等特点。电梯的安装工作实质上是电梯的总装配, 而且这种总装配工作大多在远离制造厂的使用现场进行, 这就使电梯安装工作比一般机电设备的安装工作更重要、更复杂。因此, 电梯的安装精度直接关系到后期的运行质量, 同时还会加快磨损某些重要部件, 使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电梯安装周期长, 涉及部件众多, 各个阶段及部位的安装精度也不尽相同, 对后期的运行质量的影响也不同, 其中曳引、导向、制动系统的安装对运行质量的影响最为直接。

二、各个系统部件安装精度对运行质量的影响

1、导轨与导靴。

电梯轿厢在井道中上下运行的过程, 就是轿厢依靠导靴在导轨上滑动 (或滚动) 的过程, 两者之间配合直接影响到轿内乘客的感受。导轨安装不好可使电梯产生水平振动, 其十分重要的原因是轿厢导轨接头的间隙和导轨安装的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导轨的垂直度和两导轨的平行度, 误差范围过大能够导致电梯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或抖动, 以及在个别位置轿厢会左右晃动。导轨的工作接头应打磨修光, 接头处理不好, 轿厢运行到接头处会有台阶感。导靴松紧度对电梯的平稳度也有很大影响, 导靴太紧, 电梯起动时轿厢会出现台阶感, 导靴太松运行中轿厢会有晃动感。

2、曳引机制动器。

一般情况, 出厂前曳引机抱闸制动力矩根据载荷已调整好, 现场无需重新调整, 但个别现场在曳引机安装或其它原因导致制动系统精度减低。对于毂式制动器, 如松闸时不能同步离开, 没有调整至最佳状态, 则电梯在起动的瞬间有台阶感, 虽然不影响使用, 但总是给乘坐者以不舒适的感觉。闸瓦与制动轮间间隙过小, 运行时摩擦制动闸瓦, 造成电梯运行时不平稳, 曳引机有异响, 曳引机温升过大, 降低制动器的寿命。

3、曳引轮、导向轮。

曳引轮、导向轮自身应该垂直, 保证电梯运行时, 钢丝绳进出轮槽顺畅, 钢丝绳与轮槽边缘无咬合。否则将造成轮槽、钢丝绳的异常磨损, 降低曳引轮、导向轮及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而更换以上部件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曳引轮、导向轮两者之间水平位置应保持一致, 曳引轮中心对导向轮中心应平行, 且位置偏差小于规定值, 否则, 不但能引起轮槽及钢丝绳异常磨损, 而且对曳引轮、导向轮轴承产生影响, 造成运行异响。

4、曳引钢丝绳受力不均匀。

钢丝绳张紧不均匀, 有几根很松, 另几根受力绷紧, 会使电梯运行时钢丝绳受力不均匀, 在某一时刻内形成异常抖动, 形成节径差。受力较大的曳引轮绳槽必然磨损加快, 带动轿厢抖动。节径差又引发绳间相对滑移, 是不能调节的, 对运行中的振动和噪音的影响更大。另曳引钢丝绳受力不均匀还能大幅减短导向轮或返绳轮的轴承寿命。

三、各个系统部件安装标准及检测方法

1、导轨与导靴。

导轨:

(1) 导轨顶面及侧面的垂直度

(1) 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应≤1.2mm。 (2) 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应≤2.0mm。

检验方法:用磁力线坠沿导轨侧面和顶面测量, 对每5m铅垂线分段连续测量, 每段测量不少于三次, 取测量偏差最大一段的偏差绝对值。

(2) 两列导轨顶面间的距离RG偏差:

(1) 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为0~+2mm; (2) 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为0~+3mm。

检验方法:用卷尺测量导轨支架处和导轨接头处的导轨顶距。

(3) 导轨接头尺寸偏差:

(1) 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 且局部缝隙轿厢侧≤0.5mm, 对重侧≤1.0mm。 (2) 导轨接头处台阶轿厢侧≤0.05mm, 对重侧≤0.15mm。 (3) 若超差应修平, 修光长度为150mm以上。

检验方法:接头处缝隙测量:用塞尺测量导轨工作面接头处缝隙。接头处台阶测量:用平直尺靠在台阶凸出段, 塞尺测量平直尺与台阶凹入段缝隙。卷尺测量修光长度。

滑动导靴:

(1) 导靴与导轨顶及两侧间隙为0~0.5mm。

检验方法:导靴与导轨顶和侧面间距用塞尺测量。

2、曳引轮、导向轮

(1) 曳引轮、导向轮对铅垂线的偏差:

(1) 曳引轮铅垂线空载工况下 (倾斜与电机侧) ≤2mm

检验方法:用磁力线坠沿曳引轮边缘垂下, 用塞尺测量线坠垂线与轮之间的间隙。

3、制动器

(1) 制动器安装标准:

(1) 开闸时其四角处间隙均匀0.3~0.4mm。

检验方法:在机房紧急电动运行, 使电梯开至顶层端站, 对重压缩在缓冲器上。继续紧急电动上行使抱闸打开 (将检修速度设置为0) , 此时用分别用0.3mm、0.4mm塞尺置于联轴器与抱闸皮之间, 沿联轴器旋转方向滑动测量四角处间隙均匀保证在0.3~0.4mm之间。 (保证0.3mm塞尺能够划过抱闸间隙, 0.4mm不能够划过抱闸间隙) 。

4、曳引钢丝绳:

(1) 各钢丝绳的平均张力不大于5%。

检验方法:将轿厢停在井道的三分之二高度处, 用150N弹簧秤水平方向分别拉对重的各根曳引钢丝绳, 使各钢丝绳产生相同的位移, 记下所需的不同拉力。算出各力的算术平均值, 各拉力与该平均值比较, 得出误差。若超差, 则调整绳头螺母, 并使电梯上、下运行5-6次, 再按上述方法检测绳的拉力, 直到符合要求。

四、结语

电梯的安装直接关系到整梯运行质量及使用寿命, 在业内一直流传着三分制造、七分安装的说法。全面合理的安装标准及检测方法, 是安装质量控制的基础和手段,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梯平稳安全快速地运行。

摘要:论述了曳引、导向、制动系统的安装对运行质量的影响, 列举了常用的检验标准及检验方法。

关键词:电梯,安装,运行质量,检验

参考文献

[1]谢腾飞、彭海、肖璇:《超高速电梯横向振动控制策略的探讨》, 《中国电梯》, 2011, (19) :24-25。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10060-2011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标准安装 篇9

NFPA 13R《低层住宅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安装标准》由美国住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委员会起草, 作为美国国家标准实施。标准作为住宅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标准, 其重点关注低层住宅建筑, 并以降低多户合住类住宅因火灾造成的伤亡损失为目标。NFPA 13R与NFPA13的最大区别在于, NFPA 13R规定存在可燃物的隐蔽空间, 诸如住宅阁楼等区域可以不安装喷淋系统进行保护。标准作出这一规定是因为这些区域的火灾和伤亡人数都非常少。

标准安装 篇10

关键词:课程标准,一体化,教学实施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用性强而且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相关理实一体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是一门主要讲述电子元器件结构与应用的课程。是电气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所有本专业学生大一学年都要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有开课班级多,授课教师多的特点,为了整个年级的学生掌握内容有一个系统科学的标准,需要修订一个课程标准。针对我院电气类各专业学生的具体情况,利用现有实训室实验设备,下面以一个任务:集成计数器安装与调试为例,就其课程标准内容的建立做一阐述。

本课程既是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一门必修的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同时还是中级维修电工理论与技能考核的一门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仪器仪表的使用、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选型、电子电路的安装、调试等岗位能力,为今后从事职业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课程融岗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教学,使学生会仪器仪表的使用,会分析电子电路原理,会将原理图改画成接线图,会电子元器件测试;根据图纸,能进行电路的安装、调试与故障排查;利用手册、资料能够查阅元器件参数,能够选型与计算;能制定任务实施方案,逐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团结协作,安全文明操作,遵守操作规程;遵循安装工艺要求;具有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为今后职业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授课,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进行,教师在讲授元器件的结构与原理的同时展示元器件的实物,讲授应用的同时安排小实训项目实现元器件的功能。这样学生可以直观的认识课程涉及到的元器件,学会利用其涉及电路,拓展知识。

1 集成计数器安装与调试

学时:6学时。

1.1 课前准备

1.1.1 实践准备

元器件:集成芯片CT74LS160、CT74LS16、多功能接线板、七段数码管、万用表、连接导线、电子技术训练装置。

1.1.2 理论准备

任务分析:(1)学会CT74LS160、CT74LS161芯片的使用;(2)能够用CT74LS160、CT74LS161芯片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3)具备计数器设计能力;(4)能够借助集成手册查阅其它集成计数器芯片引脚及功能;(5)能够正确完成CT74LS160、CT74LS161集成计数器组成8、24进制计数器接线与调试;(6)具有故障分析、排查能力;(7)具有安全操作意识。

1.2 课程实施

(1)集成芯片CT74LS160、CT74LS161认识,组成N进制计数器设计方法计数器是常用的数字电路元件,种类很多,有二进制计数器和十进制计数器;同步计数器和异步计数器;加法计数器和减法计数器等等。它不但能用于计数,还可以用于分频、延时等场合。(2)集成同步十进制计数器CT74LS160(162);逻辑功能示意图和管脚图介绍;对照CT74LS160(162)功能表详细介绍其逻辑功能;通过书中实例介绍任意进制计数器设计方法,明确设计步骤。(3)对照CT74LS160(162),完成CT74LS161(163)的学习任务,完成上述任务要求1、2、3、4。

用CT74LS160设计一个8、24进制计数器;画出设计图,完成接线与调试讲述N进制计数器的装接,已CT74LS160构成29进制计数器为例:

1.3 技能训练

(1)能够用所学的设计方法,设计8、24进制计数器并画出芯片接线图。(2)正确辨别CT74LS160芯片的管脚,明确各管脚的功能,会查阅手册。(3)做出任务实施及分工情况记录。(4)按照设计图纸,完成接线、查线与调试任务,并记录所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5)做出总结分析报告。

1.4 任务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

1.5 教材及参考资料

(1)《电子技术简明教程》,付植桐主编,电力出版社;(2)《二极管手册》、《三极管手册》、《集成手册》、《电子工艺》等;(3)电子课件、电子教案;

(4)视频教学资源http://www.btzyjsxy.cn/SuperCourse/Electric03/。

1.6 教学方法

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的有效教学方法,结合讲授、演示、多媒体课件、讨论、实际操作等方法进行教学。

1.7 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由平时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的,其中,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平时过程考核成绩包含考勤情况(10分)、应用能力考核(20分)、口试成绩(10分)、平时提问成绩(10分)。

2 结语

上一篇:关注课堂 参与课堂下一篇:老年肩关节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