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2024-07-12

钢门窗安装工艺标准(精选6篇)

钢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篇1

适用范围

本分项适用于钢门窗的安装。

施工准备

技术准备

施工前应仔细熟悉施工图纸,依据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作好各方面的准备。

材料要求

钢门窗:钢门窗厂生产的合格的钢门窗,型号品种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砂:水泥32.5级以上,砂为中砂或粗砂。

玻璃、油灰:按设计要求的玻璃。

焊条:符合要求的电焊条。

进场前应先对钢门窗进行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场。运到现场的钢门窗应分类堆放,不能参差挤压,以免变形。堆放场地应干燥,并有防雨、排水措施。搬运时轻拿轻放,严禁扔摔。

主要机具

主要机具一览表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规格

说明

电钻

牧田

电焊机

BX-200

手锤

螺丝刀

活扳手

钢卷尺

水平尺

线坠

作业条件

(1)

主体结构经有关质量部门验收合格,达到安装条件。工种之间已办好交接手续。

(2)

弹好室内+50cm水平线,并按建筑平面图中所示尺寸弹好门窗中线。

(3)

检查钢筋混凝土过梁上连接固定钢门窗的预埋铁件预埋、位置是否正确,对于预埋和位置不准者,按钢门窗安装要求补装齐全。

(4)

检查埋置钢门窗铁脚的预留孔洞是否正确,门窗洞口的高、宽尺寸是否合适。未留或留的不准的孔洞应校正后踢凿好,并将其清理干净。

(5)

检查钢门窗,对由于运输、堆放不当而导致门窗框扇出现的变形、脱焊和翘曲等,应进行校正和修理。对表面处理后需要补焊的,焊后必须刷防锈漆。

(6)

对组合钢门窗,应先做试拼样板,经有关部门鉴定合格后,再大量组装。

施工工艺

工艺流程

操作工艺

(1)

划线定位

1)

图纸中门窗的安装位置、尺寸和标高,以门窗中线为准向两边量出门窗边线。如果工程为多层或高层时,以顶层门窗安装位置线为准,用线坠或经纬仪将顶层分出的门窗边线标划到各楼层相应位置。

2)

从各楼层室内+50cm水平线量出门窗的水平安装线。

3)

依据门窗的边线和水平安装线做好各楼层门窗的安装标记。

(2)

钢门窗就位

1)按图纸中要求的型号、规格及开启方向等,将所需要的钢门窗搬运到安装地点,并垫靠稳当。

2)

将钢门窗立于图纸要求的安装位置,用木楔临时固定,将其铁脚插入预留孔中,然后根据门窗边线,水平线及距外墙皮的尺寸进行支垫,并用托线板靠吊垂直。

3)

钢门窗就位时,应保证钢门窗上框距过梁要有20mm

缝隙,框左右缝宽一致,距外墙皮尺寸符合图纸要求。

(3)

钢门窗固定

1)

钢门窗就位后,校正其水平和正、侧面垂直,然后将上框铁脚与过粱预埋件焊牢,将框两侧铁脚插入预留孔内,用水把预留孔内湿润,用l:2较硬的水泥砂浆或C20

细石混凝土将其填实后抹平。终凝前不得碰动框扇。

2)

三大后取出四周木楔,用1:2水泥砂浆把框与墙之间的缝隙填实,与框同平面抹平。

3)

若为钢大门时,应将合页焊到墙中的预埋件上。要求每侧预埋件必须在同一垂直线上,两侧对应的预埋件必须在同一水平位置上。

(4)

五金配件的安装

1)

检查窗扇开启是否灵活,关闭是否严密,如有问题必须调整后再安装。

2)

在开关零件的螺孔处配置合适的螺钉,将螺钉拧紧。当拧不进去时,检查孔内是否有多余物。若有,将其剔除后再拧紧螺丝。当螺钉与螺孔位置不吻合时,可略挪动位置,重新攻丝后再安装。

3)

钢门锁的安装按说明书及施工图要求进行,安好后锁应开关灵活。

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1)

金属门窗的品种、类型、规格、性能、开启方向、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及铝合金门窗的型材壁厚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门窗的防腐处理及嵌缝、密封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金属门窗必须安装牢固,并应开关灵活、关闭严密,无倒翘。推拉门窗扇必须有防脱落措施。

(3)

金属门窗配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应牢固,位置应正确,功能应满足使用要求。

一般项目

(1)

金属门窗表面应洁净、平整、光滑、色泽一致,无锈蚀。大面应无划痕、碰伤。漆膜或保护层应连接。

(2)

铝合金门窗推拉门窗扇开关力应大于100N。

(3)

金属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填嵌饱满,并采用密封胶密封。密封胶表面应光滑、顺直、无裂纹。

(4)

金属门窗扇的橡胶密封条或毛毡密封条应安装完好,不得脱槽。

(5)

有排水孔的金属门窗,排水孔应畅通,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表7.2.4.2要求。

钢门窗安装的留缝限值、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7.2.4.2

项次

项目

保留

限值

(mm)

允许

偏差

(mm)

检验方法

门窗槽口宽度、高度

≤1500mm

2.5

用钢尺检查

>1500mm

3.5

门窗槽口对角线长度差

≤2000mm

用钢尺检查

>2000mm

门窗框的正、侧面垂直度

用1m垂直检测尺检查

门窗横框的水平度

用1m垂直检测尺检查

门窗横框标高

用钢尺检查

门窗竖向偏离中心

用钢尺检查

双层门窗内外框间距

用钢尺检查

门窗框、扇配合间距

≤2

用塞尺检查

无下框使门扇与地面间留缝

4~8

用塞尺检查

成品保护

(1)

安装完毕的钢门窗严禁安放脚手架或悬吊重物。

(2)

安装完毕的门窗洞口不能再做施工运料通道。如必须使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3)

抹灰时残留在钢门窗上的砂浆要及时清理干净。

(4)

拆架子时,注意将开启的门窗关上后,再落架子,防止撞坏门窗。

质量记录

(1)

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项目:

建筑外墙金属窗的抗风压性能、空气渗透性能和雨水渗透性能。

(2)

检查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钢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篇2

审查会由标准归口单位——全国建筑幕墙门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王洪涛主任主持, 标准管理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展磊处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审查会由科研、设计、生产、质检等单位的9名专家组成审查委员会,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泰昌高工任审查主任。

标准编制组全体编制人员参加会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木门窗委员会潘冠军主任代表编制组做了讲话, 谭宪顺副主任作为标准主要执笔人介绍了标准编制情况和主要技术内容。

与会代表在听取了编制组关于标准编制工作的介绍后, 对标准的内容进行了逐条认真细致的讨论和全面审查。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1.该标准送审文件齐全, 标准的编制符合GB/T l.1-2009的规定;

2.编制组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做了大量调研工作, 参考了国外相关标准, 广泛征求了行业意见, 在原标准的基础上, 增加了隔热型材、耐火完整性、抗爆炸冲击波、遮阳、抗静扭曲、防沙尘和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的相关规定, 为钢门窗行业的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该标准中所提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合理, 与相关标准协调, 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具有可操作性;

4.本标准的编制为我国钢门窗生产、检验和使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达到国际水平。

审查委员会一致通过了该标准送审稿的审查, 希望编制组尽快根据审查意见修改, 形成报批稿, 按有关程序上报。

本标准其他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沈阳奥文门窗有限公司、西宁海鸥彩板型材门窗有限公司、大同市明星门窗科技工业园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大学、重庆华厦门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意倍达彩钢制品有限公司、北京格雷泰科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大连金诺格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金刚防火钢型材系统有限公司、艾府杰 (上海) 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瑞士严实股份公司上海代表处、上海三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湘潭市荣翔门窗制品有限公司、江苏金秋竹集团有限公司、富新集团有限公司、群升集团有限公司、王力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星月门业有限公司、北京日上工贸有限公司、浙江群喜门业有限公司、镇江市建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浙江金凯德实业有限公司、四川今龙头实业有限公司、四川大前兴利门业有限公司、四川亨博门业有限公司、浙江金和美工贸有限公司、浙江大力工贸有限公司。

钢桁架拱桥吊杆安装及监控工艺 篇3

关键词:钢桁桥拱桥;吊杆安装;安装过程监控

中图分类号:U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8-0096-02

1 工程概况

秦皇岛市大汤河景观桥为中承式钢桁架拱桥,桥梁跨径35+80+35=150m,中间拱为中承式,两侧拱圈为上承式飞燕形式,拱圈由上弦拱肋和下弦拱肋两部分组成,之间采用焊接工字钢连接形成平面桁架,与两拱圈连接部分采用节点板栓接,横桥向两片拱肋之间采用横撑连接。中跨下承式部分吊杆采用两种形式,除6号吊杆采用外径30mm的钢拉杆外,其余均采用OVM.GJ15-3CR型钢绞线整束挤压拉索。

2 吊杆安装工艺流程

吊(索)杆安装需与桥面系配合施工,工艺流程如下:0#吊索【横梁定位(位置、高程)→挂索→吊杆下端连接→复测标高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吊杆调整】→1#吊索【横梁定位(位置、高程)→挂索→吊杆下端连接→复测标高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吊杆调整】→0-1#间纵梁焊接→(顺序安装吊索、横梁、纵梁)→桥面系焊接→全桥标高复测→全桥调索→吊杆锁定。

吊杆简图如图1所示。

3 吊(索)杆安装

将吊索水平运至桥面起吊位置,用升降车将组装好的吊索竖直吊起,将上叉耳螺孔对准拱桥的拱肋板孔,用柱销锁紧;将下叉耳的螺孔对准桥面肋板孔,用柱销锁紧(以此类推分别安装其余吊杆)。根据高程进一步调整调节套筒,使桥面完全达到设计高程后锁紧螺母。

安装注意事项如下:

(1)加强监测工作,利用监测数据分析施工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办法。

(2)吊杆索在运输过程中不能有损坏,尤其是HDPE外防护层。

(3)吊杆索安装前要检查牵引设备、吊具、支承架、牵引绳等机具是否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各连接处要安全可靠。

(4)采用对称调索,记录要全面无误。

(5)调索顺序和桥面标高要符合设计和监测要求。

4 吊索索力调整

吊索(杆)力的大小与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桥梁成桥时的线性、各结构的内部应力分布以及使用中的荷载效应,最终对桥梁的美观、安全以及使用寿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4.1 吊杆力调整

吊杆力调整的目的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4.1.1 使得桥梁的吊杆力与理论值相符,达到均匀的程度并达到设计要求。

4.1.2 桥梁线性平顺,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4.1.3 结构内力(桁架拱及主梁应力)分布均匀,在调整吊杆力过程中保证桁架拱及主梁的内力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4.2 吊杆力调整步骤及方法

4.2.1 吊杆力的初步测量。吊杆力采用频率式吊杆力动测仪进行测量。

4.2.2 理论计算。采用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MIDAS CIVIL进行理论计算,得到正常施工的理论吊杆力。再在模型中输入初测吊杆力,经过调整,在模型中使得吊杆力达到正常施工的理论吊杆力。

4.2.3 第一次调整吊杆力。吊杆力采用压力传感器及频率式吊杆力动测仪进行测量。压力传感器用于吊杆张拉阶段对张拉吊杆的吊杆力进行测定,同时对吊杆力动测仪的动测系数进行标定。频率式吊杆力动测仪用于各调整阶段已调整的吊杆进行吊杆力测定。拟定按照从两边对称向跨中的顺序对吊杆力进行依次的调整。目的是使得吊杆力初步接近设计要求,并得到准确的吊杆力实际值,对吊杆力动测仪完成系数标定。

4.2.4 第二次调整。由于已采集到准确的吊杆力实际值,在经过模型理论计算后,对超出规范要求的吊杆逐一进行最终调整,使得达到设计要求,且保证吊杆力的均匀。完成此次的吊杆力调整工作。

5 过程中的监控措施

5.1 吊杆力的监控

吊杆力采用压力传感器及频率式吊杆力动测仪进行测量。压力传感器用于吊杆力张拉阶段对张拉吊杆的吊杆力测定,同时对吊杆力动测仪的动测系数进行标定。频率式吊杆力动测仪用于对各施工阶段已形成的吊杆进行吊杆力测定。

频率式吊杆力动测仪由加速度传感器、频率采集仪和便携式计算机组成。其原理是首先通过环境随机振动法测定斜拉吊杆的振动频率,然后按修正的振弦计算公式计算斜拉吊杆的拉力。

用环境随机振动法测定吊杆的振动频率。采用专用夹具将加速度计固定在吊杆上,以测定吊杆的横向振动。测量时不必对被测吊杆进行人为激振,加速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被测吊杆的随机振动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激励放大器放大后送到FFT信号分析仪中进行频谱分析,得到被测吊杆的横向振动频率,最后由嵌入式中央微处理器综合运算得到实吊杆力。

对于某一根确定的吊杆,式(2)右边的w、l、g都是已知的,如果能确定fn,并确定相应的n,便可求得吊杆

力T。

测试工况:每根吊杆每次调整到位后对两侧相邻3对吊杆进行测试。

5.2 主梁线性的监控

在每根吊杆所在处横截面的桥面上布设3个测点,分别位于桥梁中线及各距离中线2.5m处,在第一次张拉前对其进行测量,并在吊杆调整过程中实施即时监控。全桥13对吊杆,故共布设39个测点。

5.3 结构应力的监控

选取主梁最不利截面即跨中与中跨1/4截面处,共3个截面。应变计分别布设于此3个截面纵梁的上下缘及横梁的上下缘处。在吊杆调整过程中,及时对应力进行测量,保证横梁及纵梁的应力不发生突变,保证桥梁吊杆调整过程中的结构安全。

5.4 拱脚水平位移的监控

按本桥的结构特点,桥面发生扭曲时对刚性节点影响最大,而本桥刚性最大节点位于4个梁拱的拱脚部位,故在吊杆力调整施工过程中,在此4个部位设置位移计(或千分表)观测其水平向变化以控制施工。

6 结语

吊杆(索)施工完成后对全桥进行了静力荷载试验,通过测量桥梁结构在静力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确定桥梁结构在试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受力状况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并通过现场加载试验以及对试验观测数据和试验现象的综合分析,对桥梁结构做出了总体评价,为工程验收提供了技术依据。

作者简介:栗丰(1976—),男,河北秦皇岛人,秦皇岛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技术。

钢门窗安装工艺标准 篇4

我国自2002年1月1日起相继出台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和13项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在新版系列规范中删除了原规范中关于“施工工艺和技术”的有关内容,施工工艺标准被定位为企业内控的标准,为了顺应我国施工技术标准改革的发展趋势,公司成立了公司企业标准编审小组,由公司科技教育处统一策划组织,由公司及第一至第六分公司、其它专业分公司共同参与编写了公司企业施工工艺标准。

本次编写的系列标准是施工企业应用最为普通的常规施工工艺标准。其编制依据为:

1、新版《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各专业质量验收规范;

2、原各专业施工及验收规范或施工手册中符合现行规范要求(即能达到《统一标准》规范体系质量验收标准)的施工工艺;

3、成熟的企业施工工艺;

4、经过时间考验的公司的QC成果。是根据新版施工验收规范量身定做的标准,符合国家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对现场施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时性。

本标准为木门窗刷清色油漆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现批准为企业标准,编号Q/GXSJ3806-2003,自2004年1月1日起实施。

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12月

批准人:文小钢

审定人:何贵文

编审人:李友胜

梁佐琼

吴传红

周诚苏风刘连兴张汉柳邓黎莉王勇军虞庆军吕滨2

木门窗刷清色油漆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木门窗表面涂刷清色油漆工程。

2.材料要求

2.1 油漆主料:光油、清油、铅油、清漆、漆片等。其品种、质量和颜色必须符合设计和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应附有产品出厂合格证和使用证明书。油漆应无起皮、变稠、变粘、沉淀、结块现象,清漆与稀释剂应不分层不浑浊。

2.2填充料:石膏、大白、地板黄、红土子、黑烟子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3稀释剂:汽油、煤油、醇酸稀料、松香水、酒精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规定的标准。

3.施工机具

3.1 主要工具:圆盘打磨机、油刷、排笔、铲刀、腻子刀、钢刮板、牛角刮刀、调料刀、油灰刀、刮刀、砂纸、不干粘结纸条、尖镘、滤漆筛和提桶等。

4.作业条件

4.1施工环境应当清洁干净,作业面通风良好,在抹灰工程、地面工程、木装饰工程和水电安装完工后进行油漆工程。

04.2 施工环境的温度不宜低于10C,相对湿度不宜大于60%,木门

窗表面含水率不宜大于12%。

4.3在室外或室内高于3.6m处作业时,应事先搭好脚手架,以便于操作为准。

4.4大面积正式施工前,应事先做样板,经有关部门检查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可组织班组操作者进行大面积施工。

5.操作工艺

5.1 工艺流程:

木基层处理→润色油粉操底油→刮油腻子→刷一遍清漆→修拼色→补腻子打磨→刷二遍清漆→水砂打磨→刷三遍清漆→水砂打磨→刷四遍清漆。

5.1.1木基层处理:木门窗表面应清除钉子,并用刮刀清除木门窗表面的灰尘、油污、斑迹等,除去松动节疤及脂囊。裂缝和凹陷处用腻子填补,然后用1号砂纸顺木纹打磨木门窗表面木刺、毛边,磨好倒楞,使木门窗表面平整、清洁、无污迹。

5.1.2 润色油粉操底油:用棉纱蘸色油粉返复涂于木材表面,擦进木材鬃眼内,然后用麻布或棉纱擦净,应注意墙面及五金不得沾染油粉。待油粉干后,用1号砂纸顺木纹轻轻打磨,先磨线角、裁口,后磨四口平面,直到光滑为止。注意保护棱角,不要将鬃眼内油粉磨掉,磨完后用潮布将粉末擦净。

5.1.3 刮油腻子:用腻子刀或牛角板将腻子刮入钉孔、裂缝、鬃眼内。刮抹时要横抹竖起,如遇接缝或节疤较大时,应用铲刀、牛角板将腻子挤入缝隙内,然后抹平,刮光不留松散腻子。待腻子干透后,用1号砂纸顺木纹轻轻打磨,先磨线角、裁口,后磨四口平面,直到光滑为止。磨完后用潮布将粉末擦净。

5.1.4刷第一遍清漆:应从外向内、从左向右、从上至下进行涂刷,清漆粘性大,用旧刷子少蘸油,涂刷均匀,无刷痕。

刷木窗时,先刷好框子上部后再刷亮子,待亮子全部刷完后,用风钩钩住,再刷窗扇;如为双扇窗,应先刷左扇后刷右扇;三扇窗应最后刷中间扇;纱窗扇先刷外面后刷里面。

刷木门时,先刷亮子后刷门框、门扇背面,刷完后用小木楔子将门扇固定,然后刷门扇正面。全部刷好后检查是否有漏刷,小五金沾染的油漆要及时擦净。

5.1.5修拼色:木材刷油后的颜色不一致或腻子颜色差距明显时,可用漆片溶液加颜料调色,用毛笔沾色进行修饰。要求在1米距离内看不见修色的痕迹为准。此法适用于浅色修深。如深色修为浅色,可加钛白粉降色。如修拼色面积大,用排笔蘸色涂刷。动作要熟练,顺木纹一刷到头,不可停顿,无接头痕迹,效果较好。

卫生洁具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篇5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和公共建筑卫生洁具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

2.1.1卫生洁具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产品合格证。卫生洁具外观应老规距、造型周正,表面光滑、美观、无裂纹,边缘平滑,色调一致。

2.1.2卫生洁具零件规格应标准,质量应可靠,外表光滑,电镀均匀,螺纹清晰,锁母松紧适度,无砂眼、裂纹等缺陷。

2.1.3卫生洁具的水箱应采用节水型。

2.1.4其它材料:镀锌管件、皮钱截止阀、八字阀门、水嘴、丝扣返水弯、排水口、镀锌燕尾螺栓、螺母、胶皮板、铜丝、油灰、铅皮、螺丝、焊锡、熟盐酸、铅油、麻丝、石棉绳、白水泥、白灰膏等均应符合材料标准要求。

2.2主要机具:

2.2.1机具:套丝机、砂轮机、砂轮锯、手电钻、冲击钻。

2.2.2工具:管钳、手锯、铁、布剪子、活扳手、自制死扳手、叉扳手、手锤、手铲、錾子、克丝钳、方锉、圆锉、螺丝刀、烙铁等。

2.2.3其它:水平尺、划规、线坠、小线、盒尺等。

2.3作业条件:

2.3.1所有与卫生洁具连接的管道压力、闭水试验已完毕,并已办好隐预检手续。

2.3.2浴盆的稳装应待土建做完防水层及保护层后配合土建施工进行。

基础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工艺标准 篇6

(QB-CNCEC

JO10502-2004)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现浇根底定型组合钢模板安装与撤除工程。

施工准备

2.1

原材料要求

模板:

定型组合钢模板、定型钢角模、阴阳角模、连接角模。钢模板及配件应严格检查,不合格的不得使用。经修理后的模板也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

2.1.2

连接件:

U

形卡、L

形插销、扣件、3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等。

2.1.3

支承件:

柱箍、钢管支撑、木材等。

2.1.4

隔离剂:

普通隔离剂,不宜用废机油。

2.2

主要工机具

2.2.1

机具设备:

园锯、打眼电钻、压刨

2.2.2

主要工具

斧子、手锯、扳手、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撬棍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模板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型式和特点及现场施工条件,对模板进行设计,确定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排列尺寸。模板数量应在模板设计时按流水段划分,进行综合研究,确定模板的合理配制数量。

2.3.2

混凝土垫层外表平整,清扫干净,标高检查合格。四周有足够的支模空间。

2.3.3

校核轴线,放出模板边线和标高。

2.3.4

根底钢筋、预埋管件已安装,隐蔽工程已验收。

2.3.5

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4

作业人员

2.4.1

主要作业人员:模板工、壮工。

经过专业平安和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模板撤除

模板预检

模板支撑加固

组装模板

确定组装模板方案

3.2

操作工艺

3.2.1

独立根底模板安装

在基坑垫层上弹出根底中线,组装侧模,在侧板内外表弹出中线,再将各阶的4块侧板组拼成方框,并校正尺寸及角部方正。安装时,先把下阶模板放在基坑底,两者中线互相对准,用水平尺校正其标高;在模板周围钉上木桩,用平撑与斜撑支撑顶牢;然后把上台阶模板放在下阶模板上,两者中线互相对准,并用平撑与斜撑支撑钉牢。

对于杯形独立根底模板,在上阶模板安装好并校正标高之后,将杯芯模板的轿杠搁置在上阶模板上,对准中线,加设木档予以固定。

3.2.2

条形根底模板安装

先在基槽底弹出根底边线,再把侧模板对准边线垂直竖立,用水平尺校正侧板顶面水平后,再用平撑与斜撑支撑钉牢。如根底较长,应先安装根底两端的端模板,校正后,再侧板上口拉通线,依照通线再安装侧板。

3.2.3

将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办理预检。

3.2.4

根底模板撤除

操作人员站在已撤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

3.2.4.2

用钩子将模板钩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模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

3.2.4.3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3.2.4.4

拆模时严禁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

质量标准

4.1

主控工程

模板安装主控工程

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

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模板撤除主控工程

底模及其支架撤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

底模撤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到达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4.1.2.2

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撤除;底模支架的撤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撤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1.2.3

后浇带模板的撤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

一般工程

4.2.1

模板安装一般工程:

模板安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阻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对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装饰混凝土工程,应使用能到达设计效果的模板。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2.1.2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4.2.1.3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根底,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mm)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

插筋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10,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10,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尺寸

+10,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检验方法:钢尺检查。

4.2.1.4

现浇根底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检查数量: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和独立根底,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间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板可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于3面。

现浇根底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允许偏差(mm)

轴线位置

钢尺检查

底模上外表标高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根底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4,-5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5m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大于5m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相邻两板外表上下差

钢尺检查

外表平整度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4.2.2

模板撤除

侧模撤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外表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模板撤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撤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3

质量记录

4.3.1

检验批检验记录

分项工程检验记录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模板上口不直,宽度不准

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支模时,垂直度要准确;模板上口采用木支撑加固,控制带形根底上口宽度,并通长拉线,保证上口平直。

5.2

底部上模板支撑不牢

隔一定间距,将上段模下口支撑在钢筋支架上;也可用临时木撑,以使侧模高度保持一致,发现混凝土由上段模板下翻上来,应在混凝土初凝轻轻铲平至模板下口,使模板下口不至于卡牢。

5.3

杯口模板位移

杯形根底支模应首先找准中心线位置,用水平仪测定标高,然后依线支设模板;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把木带,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抬把木带与下段混凝土面隔开少许间距,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5.4

混凝土浇捣时芯模上浮、拆模时芯模起不出

杯芯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外表涂隔离剂,底部应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浇灌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衡下料及振捣,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撤除杯芯模板,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及混凝土凝固情况来掌握,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撬棍拨动,较大的芯模,可用倒链将杯芯模板稍加松动后再徐徐拔出。

成品保护

6.0.1

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6.0.2

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外表和楞角。

6.0.3

拆下的钢模板,如发现模板不平时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理。

6.0.4

钢模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分规格堆放,及时补涂刷防锈剂。

职业健康平安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危险源

控制措施

现场施工

物体打击

实现封闭施工,无关人员不允许进入

树立警示标志,拉隔离线

佩戴平安帽,系好帽带

机械设备操作

机械伤害

电锯应安装防护装置

切割打磨戴防护眼镜

施工用电

触电

实行三级配电两极漏电开关保护

三相五线制配电

冬季施工取暖

火灾

配置现场灭器〔勿配1211〕,指定专人管理;

对每位施工人员进行三懂三会的教育

明确办理动火证程序

确认周围有否易燃物,采取隔离措施

支撑撤除

钉子伤人

拆下的支撑、木档,要随即拔掉上面的钉子,并堆放整齐,防止朝天钉伤人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活动

环境因素

控制措施

现场施工

施工废料、要集中、分类堆放。

现场施工

现场剩余材料

要及时回收,以备他用。

电锯操作

噪声

夜间停止作业

机械维修时

油污及废弃物

机械维修要有防滴漏油措施,废弃物按有机物、无机物分别集中处理。

上一篇:科知识竞赛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下一篇:小贷公司风险经理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