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精选12篇)
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 篇1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参与度研究 摘要:数学学困生是一种普遍的学校教育现象,如何使这类学困生的学习能达到教学规定的要求,符合教育的质量标准,是涉及到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关注数学学困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是每一位老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中学数学学困生课题参与的现状入手,通过分析数学学困生的“不会学”、“不愿学”和“不独立学”的困境,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关键字: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度;数学教学
1.引言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生都主动学习数学,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应当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特别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承认和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数学素养的公民。然而在同一教学内容和方法下,势必造成学困生的出现。数学学习困难是现在中学普遍存在的不争问题,许多学生对学习数学存在着畏难情绪,同时又由于个别数学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使这些学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成为数学学困生。所谓数学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对数学提不起兴趣,进而厌学、导致学习效果低下,学习成绩不合格,未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时刻关注数学学困生,提高他们课堂参与度,让数学学困生的学习不再困是数学教师面临的艰巨任务。
2.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现状
针对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显示,数学学困生 “不会学”,其主要表现为不记笔记、不参与活动、认知策略缺乏;“不愿学”,其主要表现为上课时经常走神、不听课、甚至讲话,这样大大地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是造成学困生的主要成因;“不独立学”,其主要表现为遇到难题不能独立思考,缺乏分析的本领,思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不能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且随着年级的提高,以上现象便愈加明显。
3.学困生课堂参与的技术措施
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是有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当然他们的改变也不能一蹴而就 所以如何使数学学困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变被动为主动是教育工作中一个主要难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3.1分层教学,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教师可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信心,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区别对待,分层教学,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分层授课是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和教学日标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和终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渡,减小教学的坡度,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兴趣为动力,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一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学习过程。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处理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合理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二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B层(中等生)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C层(优等生)学生要做。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做对A层(学困生)学生则放低起点,减小坡度,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同时浅讲多练,查漏补缺,弄懂基本概念,把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为学困生当堂达标创造。
3.2趣味教学,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内在动力。《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直观演示,模拟表演,做师生互动小游戏等,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游戏是儿童酷爱的一种活动游戏引入课堂,即使数学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是比较枯燥的,不够活跃,但我们又常常发现,即使是再“闷”的学生,大部分的学困生,只要一提到玩游戏或听故事,他们就会表现出很感兴趣。大部分数学学困生记不住数学概念和公式,但对一些影视明
星却如数家珍。这说明表明,数学学不好不是智力上存在问题,而是他们对数学提不起兴趣,上课经常开小差。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最具有推动力的一种东西。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对学习的最好刺激,莫过于对新教材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生的成长的基石。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望。初中的数学教材图文并茂,并增加了趣味性,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点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挖掘深含的数学美。习题的设计也要注意趣味性,把后阶段疲劳的学困生迁移到有趣的知识上。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参与意识就变强了,这样他们就会以愉悦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学习效率大幅度提升。
3.3互动教学,提升学困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困生和其他学生平等对待、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信任赏识他们,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使他们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学困生只有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和热爱,才会不对数学学科产生厌恶,到数学学习中来.感到被人们忽视,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做好与学困生的沟通交流工作。有兴趣投入学困生通常所以他们更需要沟通,而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沟通中易于找出学困生的成因和心理因素。我们要转换传统的教师角色,变口若悬河的说教者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指导者,将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变为讨论式、活动式、探究式、发现式等几种教学模式的结合,使教学方法做到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1.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传统教学方式一般采用“你教我学,我讲你听”的被动学习模式,学生完全听老师的,这样严重束缚学生的活跃思维。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广泛地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维,协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进行探索未知领域。
2.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对于学困生来说,引导学生质疑,打开思维大门。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个人节目秀,而应该成为师生的互动平台。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帮学生解难,促进学生思考,教会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快乐中来。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多选用一些易于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法进行引导。
3.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教师的指导者角式不是简单把结论给学生,不是替代学生思考,而是创设和推动学生思考情境,引导学生提问质疑,培养问题意识,让学困生也能在课堂上会思考、敢思考、能思考,从而掌握到数学思维的过程,学会学习。想要成为合格的指导者,教师还应学会积极地旁听,倾听学
生内心所想,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同时,教师还应该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为学生主体活动展开和整合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苏洁.浅析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策略[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4(1):118-121
[2] 李杰.关于提高学困生课堂参与度的研究[J].英语教师.2012(5):16-20
[3] 刘丽娜.学生课堂参与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4] 赵志艳.初中数学课堂讨论的策略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3
[5] 王璐.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6] 王荣.在共性教育中体现个性教育——新课标理念下初中数学因材施教模式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0(5):125-127
[7] 杨卓.学生数学元认知体验与学习兴趣关系之浅探[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10(12):89-91
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 篇2
“学困生”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 是有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下形成的, 当然他们的改变也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如何使学困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变被动为主动是教育工作中一个主要难题, 也成为教育的一个突破点。下面我就初中数学教学中, 对于学困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谈谈看法:
一、教师要注意学习的低起点
学困生由于基础较差, 教学中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困生的起点上, 然后再进行正常教学, 在教学上的起点必须低, 整体上以加强数的计算为起点, 教学中主要用以下几种“低起点”教学法。以课本教材中的较容易的知识作为引入起点。如在教“正数与负数”、“直角三角形”、“因式分解”等内容时, 按教材内容作为他们学习重点, 再不做深入探究。
以所教学内容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起点, 从而降低了起点, 便于他们理解掌握这一知识, 如正数与负数意义的区别, 书写的区别等本质的区别为教学的起点逐步实施。
以所学内容的特殊基本原型作为教学的起点, 如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中位线定理”、“三线八角平行的性质”等教学内容中, 可以先让他们量, 对几何定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再学习, 有利于加强学困生的形象记忆和模拟应用。
以学困生已所掌握, 所了解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 通过新旧知识异同点的类比教学, 如“解不等式”与“解方程”类比, “分式”与小学学过的“分数”类比, “相似性”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教学, 使学困生在回忆以前学过熟悉内容的同时, 加强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让他们由最基础、最简单的以及模拟形象出发, 解决最本质的、最原始的题型, 消除他们对输血抽象难懂的念头, 使他们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二、对学困生问题的设置要根据他们现有的知识水平
首先, 为了调动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对于学困生的课堂问题设置要根据他们已掌握的知识,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让他们的思维也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 将他们经过分析思考能够基本解答出来, 犹如摘桃子“跳一跳, 够得着”既让他们得到又不能轻取。
其次、教师设计问题时, 应根据教学内容作多角度设计, 力求提问方法的多样化, 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角度, 问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前, 问在“似懂而非懂”之处, 问在“无疑有疑”之间, 这样的提问角度巧妙、言简意赅, 培养学困生能自主动脑, 让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收获。从而提高学困生的课堂参与, 增强学习的信心。
三、语言要形象生动, 风趣幽默, 具有激励性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 是教师使用广泛的信息载体,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的传递, 学生知识情况的反馈, 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 对于学困生的数学教学更需要具有艺术魅力。
数学尽管具有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 但其构成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存在,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把数学内容与其形象融为一体, 用形象化的语言去明释数学概念, 通过恰当生动的比喻、通俗语言、使得深奥的知识明朗化, 尽量有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 使学困生能从原以为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从而调节学困生情绪, 消除学困生胆怯、压抑心理,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要不失时机的给学困生予以肯定, 通过鼓励和赞扬使学困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学习的动机, 诱发其学习兴趣, 帮助学困生认识自我。如教师在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学困生对自己答案感到不自信时, 就马上走到他的面前, 用手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很聪明, 这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你”如果教学中遇到内容的不同叙述方式, 问题的不同解答策略, 应用的方法多样化等问题, 教师应征求学困生“你想知道它的答案吗?你能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自己想出办法, 请试一试!”使学困生感到自己不是“被冷落的人”从而增强信心, 集中注意力。同时教师也可以用严厉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学生, 这同大声的训斥相比, 这种无声的批评更容易接受, 且不影响大部分学生注意力。
四、转变教师角色, 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我们只有在宽松、民主教学氛围中学困生的思维才会得到发挥, 跟着教师一起进行思维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以宽容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在数学课堂上师生之间应建立亲和的对话平台, 沟通对话渠道, 让学生觉得教师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垄断者, 更不是教学的主宰。
学困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就妨碍思维发展, 所以对学困生思维的结果, 教师要鼓励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出计算原理, 说出概念的形成, 说出公式的推导, 说出解题的思路, 可以让他们各抒己见。教师对学困生的想法不要轻易否定, 要鼓励其完善, 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困生都学有所获, 使每一个学生都从不同的层面领会知识, 不仅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的目的, 从而使学生整体得到有效发展。
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学困生 课堂参与能力
一、引言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参与能力较差是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因此,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参与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一定要遵循教学中的激励原则,想方设法引导学困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引导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达到学困生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目的。接下来,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详细地阐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参与能力。
二、増加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机会
作为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来増加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参与机会,才能够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地兼顾到不同水平层面的小学生,保证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得到一定的课堂参与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创设适当的机会来引导小学数学学困生具备更多的参与课堂发言和课堂练习的机会。只有这样,小学数学学困生才能够更好地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来,才能够实现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数学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另外,有必要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以及优秀学生的榜样作用,来引导学困生努力学习。与此同时,对那些学困生的每次发言,教师都有必要进行适当的鼓励和赞扬,从而引导这些学困生感受到参与课堂的感受是多么的有成就感。并且,在他们回答问题不正确的时候,教师应该尽量地不要批评他们,而应该进行适当地引导和启发,促使学困生认真思考和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帮助和引导小学数学学困生更加深入地学习知识
小学数学学困生不能够深入地学习知识,就会导致他们不能够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的逐渐下滑,变得更加不愿意学习,从而更加不愿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形成恶性循环。鉴于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和引导小学数学学困生更加深入地学习知识。
一方面,教师应该结合学困生的具体性格特征以及学习成绩,发现他们在学习方面所存在的缺失和断层,找到他们的知识薄弱点,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让学困生能够深入地掌握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另一方面,教师应该想方设法来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困生发现适合他们的实际情况的学习方法,保证学困生能够以最短的专心学习时间学会最多的知识。此外,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分层设问的方式,应该结合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的学生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保证学困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地回答问题而不是被忽视,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知识。最后,教师也应该做好对于学困生的跟踪反馈工作,教师应该在每节课后安排一定的时间,了解学困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询问学困生是否仍然存在不懂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对于他们给予充分地指导,保证他们充分地掌握所学知识。
四、引导班级学生之间进行同伴互助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的力量并不是无穷无尽的,倘若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每一个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够努力地参与到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工作中来,这一定是一股特别巨大的力量。因此,教师应该引导班级学生之间进行同伴互助。
具体来说,可以安排一名学困生与一名优等生、一名中等生结成对子,通过自愿结对与性格互补的方式,建立学习兴趣小组,确定时间、地点及学习内容,指导小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互助活动,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充分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在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给予解决,对于那些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的学生以及学习小组,可以给予一定的表扬和奖励,从而建立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每一个小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小学数学学困生就能得到有效转化。与此同时,引导班级学生之间进行同伴互助,也能够有效地应对教师不能分别指导的问题,使得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互相帮助,可以建立良好的团结互助的班风学风,并且,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锻炼优等生的能力,帮助优等生深入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带动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这是一种多赢的良好措施。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浅谈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使得小学数学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来,实现数学学习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楼黄芳. 谈课堂参与性对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促进[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03) .
[2]郭景斌. 提高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四种途径[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22) .
[3]丁丰胜. 提高数学学困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四种途径[J].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1(12) .
[4]王凯萍,郭晶. 小学阶段如何转化“学困生”[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12) .
[5]王桂忠.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参与性的策略[J]. 考试周刊. 2012(68) .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篇4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作者/黄利明
“整节课都是我自言自语,看来这节课又是在做无用功了!”有位刚上完课的数学教师遗憾地走进办公室。在一些农村初中学校,这种现象比较常见。由于数学课程比较枯燥,初中学生厌学严重,致使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因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摆在我们每个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本人认为,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指导要得法,学生学习要主动。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来自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积极思考、积极探究、积极学习。
1. 热爱学生,用爱去感化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每个学生,用爱心去教化他们。课堂中教师的一句简单的肯定话语,一个关爱和肯定的眼神,一个简单的手势,平时一个简单的谈话,都可以让学生得到激励和感化,让师生距离缩短,使学生从内心上接受这位老师,认可这位老师,使学生对该老师所教学科更感兴趣。只有学生喜欢老师,学生才能更主动地去学习这门课程。作为教师,我们要热爱学生、感化学生,让学生对自己有欣赏的眼光,我们同样也要对学生有欣赏的眼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的有效性。
2. 有效预设,创造互动,化枯燥为有趣
数学来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要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能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享受数学“成功”之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于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会感觉无味,这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花心思、下工夫,让课堂设计合理有趣,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去思考、去解决。如本人讲授《用字母代表数》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顾小时候的一个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然后让学生补充下句,学生很有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并积极举手回答。最后教师提出,那么N只青蛙的嘴、眼睛、腿和只数会有什么规律呢?学生经过探讨,最后找出了规律: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自己的观点,从而为后面探索棱柱的侧面、面、侧棱、棱和底边的.边数之间的关系作了铺垫。
3. 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对不同的学生也要不同地对待和指导。如上“解方程”时,考虑到是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步骤,说出每步的理由,为此,我给出一个典型的例题,并清晰板书,让学生在做题时有参考,解方程才不容易出错,同时还提醒学生注意的细节,比如去分母注意不能漏乘、分子是整体要用括号、去括号要注意符号的变化情况、移项要变符号等。这一课,由于针对内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效果很好。
4。教师的语言要幽默、生动,能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
幽默可使教学语言生动风趣,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直线、射线、线段”时,我让学生总结出它们各自特点的同时,并用幽默语言进行总结:直线、射线、线段三兄弟,为人处世很正直,老大直线本领大,身体两方无限长,老二射线也不错,身体一方无限长,老三线段最乖巧,只是两点中间跑。就是这样几句简单幽默的话,让学生听课兴趣大增,也还让学生知道了直线、射线、线段之间各自的特点。又如,在讲过一点有多少条直线和过两点有多少条直线时,教师在黑板上操作(钉一个钉子,木条会转动;钉两个钉子,木条不转动),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教师同样用幽默的话语加以修饰:一点晃悠悠,两点定终身。虽然语句很短,但包含上面的有关性质特点,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性质。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提炼一些幽默的话语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提倡观察发现法教学
教师不应当将自己当成录音机的放音键,不管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如何,一味地很有起劲地讲授下去,错把学生当成录音键,把学生放在被动的地位,将知识硬加给学生。这种填鸭式的教学,课堂效果暂时还好,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知识遗忘率很高,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不失时机地采用发现法教学,并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如讲“用字母表示数”,我让学生探索(4人一组)小火柴棒搭成小正方形,找出小火柴棒个数和小正方行个数之间变化规律时,结果发现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共汇报了四种方法,且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有一组同学说,先搭1个小火柴棒,后面一次搭3个,所以可列成1+3n。另一组同学说,第一个是4个,后面每个是3个,所以是4+3(n-1)。第三组同学说都可以看成是4个,两个正方形共用了1个,所以少一个,他们列出了4n-(n-1)。而第四组同学通过观察发现说,一个正方形水平摆的小火柴棒个数是2个始终不变,而竖的是两个正方形是3根,三个正方形是4根,所以是2n+(n+1)。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的发现能力是很强的,而且让他们自主探究会不容易忘,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所以在课堂上,对有些法则、定理的总结,教师要让学生去发现规律、总结,这有利于他们对法则的理解和应用。
三、注意提问的技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掌握好提问的技巧。
俗话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难,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不能超出学生知识范围。教师的提问随意拔高,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的提问会毫无效果可言,也将使得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他们的思维热情和信心。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有效性是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面对的一个课题,值得每位教师高度重视。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只有努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 篇5
浅议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本文从调整备课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三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作 者:蒋凯 作者单位:苏州市景范中学,江苏苏州,215000刊 名:湖南中学物理・教育前沿英文刊名:CUTTING EDGE 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33.6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 篇6
西峰区新建小学 刘浩梅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知识所要求具备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学困生的存在,困扰和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扶,唤醒学困生的进取意识,激发学困生学习数学兴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是一线数学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谈谈本人在帮助学困生提高学习数学兴趣的一些见解和做法。
1、尊重和赏识学困生,是提高其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
学生犹如一个巨大的宝库,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教师犹如一把钥匙,如果钥匙能把宝库打开,就是一把好钥匙,而学困生要想获得成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当他们获得成功时,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有了鼓励,学生才能树立起自信和自尊。
一般来说学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学困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帅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学困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的情感投身到学生心里。例如:在教学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学困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教师心中有学困生,学困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的一致性,会引起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2、对学困生采取“优先”的方法。
教师不但要爱“孔雀”,更要爱“丑小鸭”,在教学中对学困生充满厚爱,采取一系列“优先”方法,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答疑······对他们每次出色的表现,哪怕是答对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
鼓励性语言。使学困生慢慢克服自卑心理,逐渐树立自信心,融洽师生关系,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进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重教学艺术,激起学习兴趣。
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就是学习兴趣,世界知名的伟大科学家、相对论学说的创立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学习的乐趣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同学,为了弄清一个数学概念长时间埋头阅读和思考;为了解答一道数学习题而废寝忘食。这首先是因为他们对数学学习和研究感兴趣,很难想象,对数学毫无兴趣,见了数学题就头痛的人能够学好数学,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数学被称为科学的皇后,它是学习科学知识和应用科学知识必的工具。可以说,没有数学,也就不可能学好其他学科;其次必须有钻研的精神,有非学好不可的韧劲,在深入钻研的过程中,就可以 略到数学的奥妙,体会到学习数学获取成功的喜悦。长久下去,自然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激发出学好数学的高度自觉性和积极性。
(1)巧妙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数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教师授课时为避免平铺直叙地讲解令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兴趣,教学中可适当地出一些趣味数学题。在数学教学中,适当适时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老师可以以讲故事、猜谜语、游戏、脑筋急转弯的形式创设良好的情境。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虽然有些学困生有兴趣,也肯下功夫,但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却总是上不去,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数学学习方法.不会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备,不会反思调整自己的数学认知过程与方法。教师要逐渐让他们掌握数学的基本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培养他们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去学习数学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慢慢地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驱使他们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思维,不断地展示自己,优化
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能较大幅度的提高学困生的数学成绩。
(3)积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我们教师可以恰当的选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等来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帮助教师处理一些在黑板上画不好,用模型也看不清的图形,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
(4)重视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生产与科研的实际,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资源,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把握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学而有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4、对学困生采取“优先”的方法。
教师不但要爱“孔雀”,更要爱“丑小鸭”,在教学中对学困生充满厚爱,采取一系列“优先”方法,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答疑······对他们每次出色的表现,哪怕是答对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性语言。使学困生慢慢克服自卑心理,逐渐树立自信心,融洽师生关系,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进而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5、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一起努力。
经常召开家长座谈会或者电话联系家长,有条件地也可进行家访。多与家长沟通,做做家长的思想工作。农村大多数家长思想有些愚昧,还存有一定的消极思想。通过家校联系,不仅可以更新家长的育子观念,还可以教会他们的育子方法。这样可收到异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学困的心理很脆弱,我们应从关心爱护、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做起,坚持对他们施以爱心,用更多的关爱去感染他们,感化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灵的碰撞和沟通,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变乐学。转变数学学困生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 篇7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呢?笔者认为,农村一线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课前准备:教师“增负”,为学生“减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要有准确的预见力和判断力,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而要达到这些能力,除了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前给自己“增负”,即吃透教材,优化教学设计。
在“吃透教材”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某一课时的数学内容“吃透”,还要充分认识它在单元内容和整册内容甚至整套教材中的作用与地位。不仅要对课时内容“吃透”,还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整套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者意图,用好教材。如“统计与概率”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对此块内容有所编排,但每册编排又都各有侧重点。在教学时,教师要将通册此块内容吃透,准确理解和把握整套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者意图,对每次教学的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在教学时会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又都抓不准”的错误。
二、课堂实践:充分发挥课堂艺术
1.别吝啬你的微笑。教师的良好情感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映,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善于营造良好的情感交流的氛围,这是前提条件。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学会转移不良情绪,微笑出现在你的脸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的渠道,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和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能有效地消除心理障碍,开创积极思考、创新思维、敢于举手发言的局面。
2.优化课堂问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问题设计是否合理,是决定学生课堂参与度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课堂上的问题设计讲究严谨,提问要讲究艺术。教师若是满堂问,实质上与满堂灌相比,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致的,都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如果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用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领着学生朝同一方向迈进,学生就没有了自己,没有自己的方向。因此,必须对课堂提问的内涵有一个新的认识,新课程下课堂提问应更注重帮助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素养,那种多样化的、自主式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就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例如:在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学生做到这样一组题:
4×9+9= 6×9+9=
5×9= 7×9=
对二年级学生而言,只要求算出结果,那显然要求太低,但是要让他们说出每组算式间的联系就勉为其难了。于是我就在学生算完后提问:“谁能模仿这两组题自己编一组?”这一问,为学生提供了克服困难的机会,把学生推到了探索、发现的前沿。最终,他们经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取得了成功。
3.鼓励积极举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举手发言,能很大程度上调动孩子参与的热情。比如定期奖励班级里发言积极的孩子。看到班里举手不多时,我会说一句:“这个问题有不少思考的角度,有难的,有简单的,先举手的同学,选择余地大,后举手的同学就不怕被别人说去了?”这时,总会有多一些孩子举手。我还尝试过一种有点偏激的做法,要求:“在思考的起立”,孩子们为表“清白”往往全体起立。“发言的先坐下。”为了先坐下,于是发言者甚众。当然这个方法非到万不得已还是少用为妙。
三、课后为落后的学生开小灶,促进全员参与课堂
班级里总有部分学困生是需要关注的,但是往往因为能力的差异,他们实在无法贡献自己的思维成果。我的做法是,多给一点帮扶,一点潜在的帮助和提示,让他们“先走”。利用下课的谈话,事先有意无意地讲一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上,让是提前学习,甚至就直接和孩子一起学习,并将正确的思路透露给他们。因为有了基础,就有了信心,上课时,他们发现自己竟然走在了前面。一种我也能为大家的思考提供帮助的惊喜感,让他们兴奋地举起手,在众人奇怪的眼神里,在老师佯装不知情的大力表扬中,这些孩子找到的是自信,是参与的快乐。慢慢地喜欢上这种感觉,也慢慢地喜欢上思考和发言。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更大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每位一线数学教师都要在课前、课中、课后下足功夫,探索出更多的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途径。
摘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新课程标准下对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出来的。本文试图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实践,课后工作这三个方面来说明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度 篇8
关键词:主体;发挥;提高;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392-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学习的“建构学说”也认为:一切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学习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与掌握。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要真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结论的同时,更好的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就不能只满足于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听课,考出好分数,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提高课堂参与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但现实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却差强人意,表现在没有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课上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讲,课上了然,课下茫然……。这样的“低效课堂”,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成为学生智力发展的阻力,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为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现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
一、创设和谐课堂,营造参与氛围
心理学家指出:人情绪低落时,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那种“板着面孔”的课堂,学生也许能掌握知识技能,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因此要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就必须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以及探索性的活动等,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达到思有源、思有序、思有获、思有创的目的。例如:教学“三角形的分类”,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师(呈现一个大部分被挡住只露出一个角的三角形):“你能猜出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三角形吗?”生1:“锐角三角形,因为我看到了一个锐角。”生2:“钝角三角形,我看到了锐角,另外两个可能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学生争执不休,兴趣颇浓,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
二、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会思考,思考才有成效。课堂上,教师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能让学生领略到那种悠悠心会的乐趣、过关斩将的兴奋、茅塞顿开的激动、登堂入室的欣喜,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例如,教学《毫米的认识》,先让学生用直尺量课桌、书本、橡皮等物体的长度,当学生量到橡皮的长度是3厘米多一点时,产生了认知上的冲突,感受到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仅仅用厘米作单位不行。马上有学生问:“老师,还有没有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有,它就是毫米”“那么1毫米有多长呢?它与厘米有什么关系?”“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吗?”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无不显现出学生对认识毫米的参与愿望。
三、实施活动交流,培养参与意识
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通过学生主体发挥来衡量,离开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失去意义。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自由充分地讨论,让每个学生先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再通过交流相互启发、讨论、学习,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在理解、认识问题的缺陷,让学生在亲历探索、获取新知识,并在自我监控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发展为独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参与意识。
四、注重因材施教,增强参与信心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实施差异教育。一位学者说:“我们感谢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欢快而流畅;我们更要感谢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使我们的教育过程变得异彩纷呈。”因此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心优生,忽略差生,要擅于运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理,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不同的问题、作业,制订不同的目标,力争给每位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特别是学困生,有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提高全体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改变评价方式,提升参与热情
俗话说:“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教育专家说:多一份尊重,学生就会在评价中找回一份自信;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一点激励,学生就会多一股学习的动力。由此可见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充满生命力。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激励评价,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还要要评出自信。例如:“这想法与众不同,请大家给予掌声鼓励”“这组同学讨论得很好,希望大家像他们学习。”这样的评价,就能有效的提升学生参与热情。
六、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参与能力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掌握推理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技能和学习策略,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心理效率,从而促进学习。教学是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其中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教必得法,学才有路,学才有效,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只会一招一式,不能举一反三。所以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知识,还要教学生如何“学”,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定的方法。例如:学生学会一个内容后,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小结,相互交流,并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反思和调整,总结出个人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的参与能力和参与度。
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 篇9
当新一轮的改革的春风吹到了每一所学校,同人们更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中学历史教学焕发了从未有的生机,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教学局面形成了。这里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还有新的教学实践探索,更有新的教学设计„„。但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做到了让我们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积极思考呢?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做 到: 1.改变课堂教学程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造动机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 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 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的 见解(观点、结论)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 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 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思维的策源地。
2.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
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 自己的探索之误。无错无以自悟和更新,这些思维的“黑匣子”,正是撞开创造大门的金钥匙。教师要善于以 “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的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认清错源,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发学生的自悟,启动他们的创造潜能。如果学生的创意思维超过了教师,教师更应虚怀 若谷、积极鼓励,协助学生的思维成果日趋成熟。3.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向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文物考古、模型制造、古画摹仿等,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我 指导学生制作“张衡地动仪”的模型时,只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原理、外形,学生从自选材料、模具制造到演 示,都显示出他们的创意水平。此外,我还让学生制作殷墟龟甲、兽骨模型;临摹《清明上河图》、《步辇图 》、《蒙娜丽莎》等;如此等等多种形式 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多功能思维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促进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4.给学生一个被认可的平台
历史是一门科学性、综合性、人文性很高的学课,学生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时常会迸发出一个问题,一个想法、一个疑问,有的是我们教师可以预料到的,也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的。有的确是超出我所能回答的范围。如果我们不能给学生一个说法,会极大刺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认可平台的构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具体做法是:小组记分制。当学生能够提出一些有意的问题,或者是解决了一个问题,或者是回答了一些问题,我就给他所在的小组记上10分,以示认可;当遇到我也无法解答的问题时,我也会给这个学生加上10分,以示赞赏并且一方面承认自己不足,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建议。更重要的是认可学生的质疑的学习品质。实践表明:这种记分制的认可平台的建立满足了学生的成功行为需要时时得到认可的心理需求。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和固化,给学生带来了的愉快的学习心情,在教学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说:“我们喜欢这种记分制的学习方式”。
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 篇10
邕宁区百济中学
李少宁
学困生时刻围绕着农村初级学校的教学,从本人十几年来的体会感到,学困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社会的、有智力的、非智力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学困生都是后天形成的。下面本人就对后天形成的学困生问题浅谈自己的看法。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再现概念。对于公式、定理,学困生不看课本,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
二是自学能力差,不能找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回答教材中叙述的问题,说不清楚掌握了哪些,同时也提不出问题,不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题,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读书被动,无自觉性。
三是课堂缺少解题的积极性。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漠不关心。解题过程没有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四是对教师布置的练习、作业 ,不复习,不愿弄清所学的内容,马虎应付,遇难不究,抄袭了事,不能说明解题的依据,不能说出这些作业是哪些知识点的运用,不想寻根问底。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 ,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
五是不重视考试,缺乏竞争意识。抱着我反正不会做的态度参加考试。不愿认真复习、马虎应付,考场上 “临时发挥 ”。总之,在他们的身上缺乏独立性、自信心、目标性,久而久之,先是厌恶,而后放弃,为了应付考试,只得背着沉重的包袱,硬着头皮去学,死读死记不求甚解,或干脆放弃不学,自暴自弃。因此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大面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教学时,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像物理、化学一样,教师通过直观性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概念、性质。例如:在讲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时,我们可以通过几组不同长度的三条铁丝,通过学生自己动手,问哪几组铁丝可以组成三角形,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条铁丝之间有何关系? 从而引导出上述性质。因此,加强直 观教学可以吸引学困生的注意力。教师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生动、有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教师还应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取得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第三,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第四,启发式教学辅导,培养学习兴趣。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 ,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还应该对学困生不仅要关心爱护和耐心细致地辅导,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再次,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师要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培养他们的信心,让他们尝到甜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以学好的。在考试前应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对学困生知识的薄弱点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可使有些学困生经过努力也有得较高分的机会,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改变他们头脑中在学习上总是比别人差一等的印象。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争取,努力向上,达到转化学困生目的。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意采用上述方法对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帮助极大,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 极大的帮助。
古人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河无以成江河。”学习也是一样的。学困生之所以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他们这边失一点数学概念,那边丢一个定理、公式,从而越来越跟不上 ,越来越厌烦学习,也就越来越差。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学生,那么教师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的。
参考文献:
[1] 张锦德.《初谈初中数学教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 [2] 毛霞琴.《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策略》.科学探究2007年第7期
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 篇11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特点,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是前期比较基础的,后期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因此要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把新知识的难度适当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学过的知识或者相似的知识,培养学生想解决问题的兴趣。教师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不要让学生觉得这个内容是完全陌生的,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到似曾相似。要让学生比较新旧知识,在比较的过程中找到相同点和不同点,形成知识的正迁移,最后通过相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一年级讲了两步计算的口算和一步计算的竖式,二年级讲两步计算的竖式时,学生由于有了已有的知识,知道加减混合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以及列竖式的注意点,因此学生能很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很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的课堂氛围,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要尊重和认可学生。如果教师总是以权威者的身份自居,站在“高高”的讲台上,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会变得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生怕说错话。学生们总是想着朝教师要得到的答案方向思考,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疲惫。教师应该走到学生中去,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在我的数学课堂中,我会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同意他们自由交流和发言。虽然这样的数学课堂看起来比较乱,但我会在适当的时间停止学生的言论。学生们是在开放的课堂交流合作,他们的思维不断发展。当有学生回答错误时,我一般不会批评他们,多会用鼓励的话语,让他们多多思考,这样学生也不会担心回答错误而被批评。在这种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和嘴巴都得到了解放,各种器官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很乐意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
三、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生只有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才会积极参与,我们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进行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采用多种的形式,创设一定的情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以玩游戏、猜谜语、放动画故事、设置悬念、结合生活实际等引入新课。如,教学5的分与合时,我们可以通过“两只猴子分桃”的故事引入;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通过“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的故事引入。学生喜欢听故事,自然会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
2.小学数学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多采用直观教具和学具,教具的操作能让他们投入到学习中。如,教学“平行四边形”时,课堂上,我让学生用两把一模一样的三角尺拼平行四边形,在拼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知识更深刻,直观教具让学生大大参与到课堂中来。
3.采用比赛等形式进行练习。口算课和练习课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通过比赛学生有了要超过的目标,做题目的速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同时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手段,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不要机械重复,不要让学生感到腻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 恰到好處的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乐于参与其中,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发展。如,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要多采用鼓励方法,在他们身上找到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赞扬,促使他们积极举手,喜爱学习,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教学中,要针对各种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从实际出发,让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有题可做。如,在教学“比”的应用题时,我出示了这样三个题目:1.笑笑有25朵花,红红有13朵花,笑笑比红红多多少朵?2.笑笑有25朵花,红红有13朵花,笑笑送给红红多少朵两人同样多?3.笑笑和红红有一些花,笑笑送给红红12朵后两人同样多,原来笑笑比红红多多少朵?在练习时,我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独立做第1题,中上水平的学生做完1题后,再独立做第2、3题,最后仔细讲解2、3题,半扶半放让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能够理解2、3题。这样,不会打击学习程度中下等的学生,而且可以增强中上水平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分层练习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而且在课后的练习中也要采用这样的方法。有能力、学习好的学生留一些难题,学习困难的学生留一些较简单的习题。
五、设置有效的认知冲突,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学生有了疑惑才会主动去思考,这样他们才会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来。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如,讲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三角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形状时,我先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同桌交流思考有几种折法?然后提问怎样在正方形中去掉一个三角形,在图中画一画,最后提问剩下的图形是什么图形。通过这样设计,层层深入,不断设置认知冲突,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总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形成知识的正迁移;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亦师亦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要创设适当的情景,生动有趣,让课堂不再枯燥乏味;要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进步;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 篇12
一、信任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 使学生在上课一开始就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我还充分认识到学以致用的道理, 因此教学中我经常引领学生感悟数学在生活的用途, 让他们明确学好数学就能真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使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元角分”一节时, 我不但引导学生认识元角分, 还让他们自己试试买一个本、一个文具盒、一个书包等可以拿几个一元、几个五元、几个一角、几个五角等钱去买。在此基础上, 我再创设超市的生活情景, 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拿一百元可以买到什么东西等。学生在这样的实践运用中, 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二) 留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巧设情境和问题, 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 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让学生自己找到并发现、纠正错误。比如, 我在讲“倒数的认识”这一节时, 如果课堂上单纯地出示倒数的定义, 然后再进行大量的练习。虽然学生对倒数知识掌握了, 但学生却未必有多大兴趣。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 我采取了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 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引入课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后出示自学提纲, 让学生根据提示自学课本内容, 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机会, 然后将自学所得在小组内交流, 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再现知识发生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
上课前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学习基础, 预设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各种情况, 允许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做法、解法。如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 我顺水推舟, 按照学生的思路却收到了意外的效果。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商不变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 并由学生自己举例说明。然后学生小组活动验证猜想。先让学生说出个人的猜想, 再四人小组分工合作举例验证。通过交流, 使学生看到各种角度 (除法与比, 分数与比) 、各种方式 (同乘, 同除) 的验证情况。在学生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后,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的化简方法。小结化简整数比的方法后, 我便问学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除整数比需要化简外, 还会遇到哪些比需要化简?学生讨论后, 得出还有分数比、小数比需要化简。这时有个学生又突然想到了整数、分数、小数的混合比需要化简。于是, 学生的探究兴趣更浓了, 我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把每种可能的情况都罗列出来, 然后以小组形式再次进行探究, 最后学生的讨论结果让我大吃一惊, 他们得出了每种比的化简方法, 有的组还有好几种方法, 而且在练习巩固中, 由于是自己的理论所得, 学生们对于每种比的化简方法都能熟练掌握。
(四)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个性差异毕竟存在, 所以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上不封顶, 下要保底”。在教学中, 我针对各种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课前小研究”。课堂一开始, 我便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研究的成果, 提出自己存在的疑问, 求得本组同学的帮助。然后各小组在班上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 介绍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做法, 提出本组的疑问, 求得同学和教师的帮助。这样的真研究、真质疑、真互动, 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 激发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愿望, 实现了全员的主动参与, 真正学习。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由于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逻辑思维活动的展开, 因此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动脑、动手、动口参与学习活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 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主动参与条件, 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 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 我在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整理和复习”一课时, 课始, 我以一道和本课内容相关的智力题引入教学, 很快就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学生努力思考而没有答案的情况下, 我提示了课题, 使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达到了最高点, 大大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二) 给学生充分合作学习的时间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 新的教学理念冲击着我们的课堂,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思想, 使我们不得不退出“主角”地位, 努力当好“配角”, 在教学“分数乘法的意义整理和复习”一课时, 我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和自主交流的时间,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 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学生在合作中交流, 在合作中提高, 在合作中解决困惑, 在碰撞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与同伴沟通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以体现。
(三)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确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适时对数学的定理和命题进行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的变式, 才能暴露问题的本质特征, 揭示不同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使一题多用, 多题重组, 带给人以新鲜感, 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促使其产生主动参与的动力, 保持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如何提高初中学困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研究】推荐阅读: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10-24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6-09
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07-16
浅议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05-19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时效性12-21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能力08-10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10-04
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07-04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时效性之我见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