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共11篇)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篇1
一、教师要做好课前备课准备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教师来说,做好备课工作是衡量一节课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高中音乐教师要用心备课,才能把握短暂的课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紧扣教材大纲,强调课程重点及难点是教师备课的首要工作。其次,教师要仔细钻研教学方法。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关键在于带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对课程的热情。因此教师要想使课程丰富多彩,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是最能够吸引住学生的。最后,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前要花时间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发掘最新的流行文化。此外教师要尝试着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情感变化。一定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学生为主,力求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来定义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引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优化教学过程
音乐教师要想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应牢牢把握两个问题。一,课堂开始吸引学生学习欲望。二,授课过程中紧抓学生思维,避免学生跑神。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长篇阔论为主,教学方法较呆板,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学生学习知识的效率不高。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只有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潜能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因此,音乐教师在每节课开始时,应当采取新颖方式引入课程重点。例如,教师在教授《广陵散》,《高山流水》等音乐作品时,可以通过讲历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们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能把握作品传达的感情。此外,时代的不断进步使学生们对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的兴趣并不高。因此,教师可变通教学方法,先从流行文化的角度吸引学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进而再引入课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宗巴郎松》时,可先播放关于西藏雪域高原的美丽景色和布达拉宫的神秘文化,这些小片段能够再现藏族景色,不用语言描述,便可帮助学生领略到民族歌曲的精髓。学生通过感悟藏族的生活习惯及信仰风俗,从而对把握藏族音乐的思想感情有很好的帮助。
高效率的课堂一定是师生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师想要真正的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必须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与学生互动。音乐教师可以采取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积极配合教师。
艺术可以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通过艺术培养自己的心性,获得美感和美好艺术享受,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新教育改革重视学生之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音乐教师也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高中音乐教材里包含的知识点还是不多,需要音乐教师利用课下时间带领学生查阅资料,进而扩大学生视野。高中音乐课一周一节,对于高中生说,小组分工合作更能加快学习效率。这样教师在下周上课的时候,就能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参与到课下学习中。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三、教师要注意课下反思总结
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前和课中的准备,课下总结反思也十分必要。教师要在每节课上完后,及时反思总结一下上节课的教学心得和体会。想想哪些教学方法在上节课中使学生热情更高一些。那些不足的地方导致学生不积极,不参与。通过反思与总结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积累教学经验。只有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才能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不仅如此,教师也应当在教学的课余时间,多关注生活,收集素材,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四、结语
音乐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教育途径,也是最容易让当代学生们所接受,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之中,东西方都有着前所未有的联系和沟通,这种文化的交流和撞击不仅仅给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加了一些新的活力,总而言之,每一个教师都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教学生涯中努力追求的目标。音乐课堂教学在新课标改革的今天,更加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高度关注。音乐的影响是巨大的,音乐教师要好好将音乐这门艺术的精髓传承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艺术气质,在繁闷的高中学习中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音乐教师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创建新型教学课堂,从而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创建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是每个教师教学生涯中追寻的最高目标。现如今的高中课堂以文化课为主,只重视应试教育,学生压力较大。因此音乐课作为一门辅助学科,长期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许多音乐课堂都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灌输性的给学生讲解,或者只是单纯的放几首音乐,敷衍了事。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是极其重要的。本文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经验浅显的分析一下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 篇2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主要依据,它不仅决定着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因而教材之于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高效性,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要把教学内容理解透彻。其次,整合教学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并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有效的落实;再次,要分析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哪个环节对学生的学习会构成挑战,并针对性地设计策略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可能遇到的困难。只有认真仔细的钻研教材,才能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才能为学生音乐学习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础,才能使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高效。
一、创设情境,激发有效学习的兴趣
儿童心理活动发展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强烈的求知欲。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的,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探索去认识这个世界。柏拉图说“好奇者,知识之门。”好奇是儿童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课堂上应十分注重情境创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多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把抽象的音乐具体化、形象化、戏剧化、自我化,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音乐、参与音乐、认识音乐、喜爱音乐、理解和表现音乐,体会音乐丰富的内涵。如在五线谱识谱教学中,为了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在地板上画上五条线代表五线谱,让学生像跳格子一样,在上面边唱边跳,这样识谱既好玩又有趣,学生易于接受,识谱能力在玩中得到了提高。快乐的情绪有助于促进认知过程——感知觉的活动,愉快时更容易通过感知觉接收外界信息。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学生充满快乐而富于兴趣进行学习时,往往能使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和长时间的稳定,观察、记忆和思维等活动也会朝着教学需要的方向积极展开,出现全身心投入的热情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各种困难的勇气。
二、正确引导,让自主学习更加高效
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独立地获取信息,习得技能,积累经验,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即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来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在主动的学习中孩子的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自主探索并非是放任自流,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由于他们的知识与经验都比较少,有时不能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因此在自主探索时不可缺少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建设性的指导下,才能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的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高效性,进而促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思维。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以帮助者、促进者的身份进行引导、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高效性。
三、關注个体差异,强化高效学习的落实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是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教学的要求。由于智力发展水平及个性特征的不同,认识主体对于同一事物理解的角度和深度必然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所建构的认知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个性化的和不尽完善的。作为音乐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学习活动时首先应该熟悉学生,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使学生不同层次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关注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眼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学习的高效性也进一步加强。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篇3
城子河区东海学校
陈立辉
怎样有效的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
音乐是艺术,而音乐教学更是艺术教学中的艺术。音乐反思性教学则是指运用教育教学的有关理论,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归纳出成败得失,为不断优化后续教学提供重要的条件。因为吸收教训,能更好地促进教学内容的选择、组合、调整;教学目标的设计、达成;教学策略的合理、优化,才能使课后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调整、改进后续教学的积极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所以每学期对自己的一次教学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音乐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反思后又应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呢?
一、把握学生心里特征,从而对课堂纪律进行调控
在低年级的音乐课堂上,前几分钟,同学们的配合还是相当不错,但是很快课堂就出现难以收拾的“热闹”。
本学期,我主要从事低年级的教学。记得在第一节音乐课的时候,因为我并没有很好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在上课后15分钟还没有进入主题,使课堂出现闹哄哄的情况,当时我只会发脾气,所以最后使得学生和教师也出现比较僵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消失,同时也影响到老师的教学质量。后来我查阅了相关书籍,知道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都是集中力时间比较短,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的前15分钟,提高课堂的效率。为此我对自己的教学安排做了相关的调整,我通常把师生问候、练声及复习前一首曲目的时间把握在前5分钟。通过简短的导入然后直奔主题,这样一来学生能很好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知识。而导入的方式也必须引起学生的兴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动画视频导入、故事导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导入都是相当感兴趣。因此说,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特征,课堂的效率已经可以提高一半。
二、用先唱歌后识谱的方法强化听觉
在音乐课上,学生们对于唱谱从来不感兴趣,反而感觉到乏味。刚开始我对这情况并没有摸着头脑,还以为是他们偷懒。
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因此先唱歌、后识谱与先识谱、后唱歌在教学目的上并不矛盾。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识谱、后唱歌,通常情况下,针对有一定识谱能力的学生,使用这种教学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却发现,其实很多学生对简谱并没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识谱后唱歌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但学生没有对该曲目起到兴趣,也把课堂前15分钟的宝贵时间也白白浪费掉。对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并让学生合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是学生对音乐有了听觉上的印象,为下一步学好歌曲做好铺垫。然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感受音乐,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唱歌,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歌谱上的难点,是学生在识谱时降低难度,让学生感觉识谱并不太难,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加深对音乐的热爱。
三、坚持为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能力 在讲音乐课时,我觉得只是我一味地在讲,根本没有留意到学生究竟明白了没有。后来经过反思,我认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必须舍弃一切单调、枯燥、令学生感到厌烦的内容和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态、轻松的气氛和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教师应当更新观念,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为此,教师如何更新观念,转变思路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提问方式,通过何种有效的途径来使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出答案。比如:音乐课本经常出现的创编歌词,这是一个很好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练习。它要求学生通过本身的歌词,再通过自己的思考,去再出别的有意思的歌词套到歌曲里面。每当学生们唱起自己编创的歌词,也显得特别兴奋。因此在音乐课上,老师应该不断创造更大的空间让学生们自主发挥,让学生互动,而最终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
四、让乐器和舞蹈走进课堂
在音乐课中我发现,每逢课上接触到乐器或者舞蹈,学生们都十分感兴趣,但却是老跟不上节奏。
乐器和舞蹈在课堂的恰当运用,是可以课堂的气氛变得最活跃。而且乐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训学生的节奏感。对于刚刚接触音乐的同学,他们会觉得学习节奏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简简单单叫他们跟着老师来拍掌,这样枯燥的学习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某些节奏性强的歌曲中,我会尝试多用乐器来辅导,先让学生跟着我用嘴和手同时打节奏,并强调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乐器示范,最后每组学生中挑选几位出来表演。通过他们的表演和我的引导,下面的学生很清晰看到台上哪位学生打的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反复地练习几遍,学生便很快把节奏和乐器配合起来。而且这样学习节奏,会使他们感到趣味性增强了,学习起来就变得简单。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学习中,我就会简单介绍该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脚位,也是按照乐器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跟着歌曲跳动起来。
论文《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篇4
本文主要就新课改形式下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出几点粗浅的见解。新形式下已不再是过去的“多讲、多练”,而是“精讲、精练”,做到这一点必须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里充分感知、理解、掌握、会用。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我们就要在师生关系、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习惯、教学评价等方面认真的思考、研究。下面就是我在这方面的一点见解。
在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开展的今天,我们对许多新的理念、做法已不再陌生。如何才能在新课改的课堂上提高效率呢?我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1、更新观念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儿童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就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追求老师对他们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是他们行为的中心动机和迫切需求。因此,对孩子的这种朴素愿望加以因势利导,构建亲密无间、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培养,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一环。怎样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呢?
一、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作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决不讽刺、挖苦、体罚学生,而是耐心的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克服缺点,鼓励学生勇于战胜困难。另外,特别要注意不偏袒优生,冷落差生。
二、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课间可以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拉家常等,掌握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条件,了解他们的所急、所需、所做,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道德的典范,智慧的化身,行为的标准。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认真的工作态度,文明的举止,时时注意言传身教,在与学生频繁的接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样,他们不会感到老师盛气凌人,而会默默地向你看齐,很自然地模仿你的一切。当一个学生喜欢你了,他就会很主动的学习。
2、创设愉悦氛围,激发学生好奇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地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地态度,而不动情感地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惫。没有欢欣鼓舞地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地负担。”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使学生轻松愉快、情绪高昂、智力振奋地愉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地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学位置的练习时,我对学生说:“只要你能说出你的好朋友的前后或左右时谁,我就能猜出你的朋友是谁,不信的话,你们就试试。”这一番话,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兴奋的活动起来。当学生发现老师说出的答案非常正确时,他们就会跃跃欲试。这时候,我就不失时机的鼓励学生小组内研究交流。
3、用微笑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敢问”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种问题意识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
有适宜的氛围。所以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微笑可以为教师创造出良好的授课心境,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水平,同时让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对于学生萌发的各种问题,或是提出的不着边际的、奇思异想的问题,教师应予以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鼓励他们,有意识的培养他们提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基数、序数”时,我让学生看“老鹰捉小鸡”的情景图时,有个学生提出“穿花衣服的小女孩为什么不高兴呢?”我没有否定他提出的问题,只是问其他的学生为什么呢?有个学生举手回答:”她怕老鹰吃了她。”还有 一个学生提出“有一个小朋友踩着别人的脚了。”面对这些问题,我没有批评,只是给予亲切的笑容,积极的肯定。慢慢的,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看不到学生无所事事、无聊的样子。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为学生大胆提问题提供了条件。
4、引导学生“会问”
当一个年幼的人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而是作为劳动者发现了许多个“为什么”时,他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主动的去探索研究,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是从好奇“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这一现象探索研究的,我在教学“小猴子下山”这幅情景图时先将情景图编成了一个故事,然后讲给学生听,在讲的时候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问:为什么小猴子最后会挠耳朵?有的学生说:“因为它的桃子滚到河里去了。”还有一个说:“他在想为什么青蛙都跳到河里去了?”用这个故事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去探索情景图、提出问题。另外,我在教学“基数、序数”时,刚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穿花衣服的小女孩为什么不高兴?”等等。我并没有打击他们,而是鼓励他们继续提问题,接着有一名学生提出“扎小辫的小女孩排第几?”这时我及时表扬该同学提的好,又提出“老师排第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应该提些什么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题。
5、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
学生向老师提问题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有可能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学习,他也许会从此失去提问的兴趣和勇气,成为一个不善思考的人。相反,如果老师重视学生的问题,就能保护好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也能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尊重。如果展开有关问题的讨论,有时还能帮助大家找到新的思路,获得新的发现。如在做55页的练习题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两棵大树上一共有几个小叉叉?”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一问题,我没有忽略掉,先让学生说说应该怎样数?然后解答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提问题的乐趣,还巧妙的练习了学生按顺序数数的知识。另外,我还把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比较精彩的或以后要解决的问题放入他们的成长记录袋中,如在教学10时,有一个学生问我“为什么10与1、2、3、4、5、6、7、8、9这些数字不同,由两个数字组成?”这一问题,我就放入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这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6、努力寻找评价的契机,紧抓不懈
课上,每当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精彩的,我热情地激励;声音洪亮的,我不遗余力地表扬;而回答不对的,我会鼓励他认真倾听其它同学的回答,从中寻找答案;紧张的,我会说:“你的声音真好听!如果你不那么紧张,你一定会回答的最好,等会再试试看。好吗?”于是,我班的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对于作业,只要正确认真,我总是给打上娃娃脸和五角星,作业本上的得奖绿高的话,就可以参加班级的作业展览,更可以得到每个小伙伴儿的赞美。平常的小测验,如口算我都是让学生自评自查后上交。作业本上,我从来没打过一个错号,而是轻轻地一圈,这样学生感到对他的尊重,也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一举三得,科学而合理。
课堂教学上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篇5
木头凳明德小学侯志伟
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心中有学生。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了学生的“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经常考虑怎样使我们所教的内容被学生接受,使学生真正学到数学知识。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使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泛的知识。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人需求和自主权,学生在课堂里的行为问题就会屡屡发生。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篇6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 很多音乐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 曾一度让我们看到了音乐课堂教学的春天。那充满活力、充满诗意的精彩课堂成了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 几年过去了, 当我们冷静地审视现实中的音乐课堂教学, 却发现很多音乐教学仍然呈现出单调、枯燥、繁琐与压抑的状态, 学生音乐素养得不到真正有效的提高。在常态教学中, “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现状依然普遍存在着, 学生学习状态低迷, 学习兴趣渐失, 学习能力低下, 主动精神与创造力缺乏。课堂上没有了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 课堂上感觉不到学习者的愉悦。那么, 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 促进他们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感悟与体验音乐文化, 增强音乐学习的有效性, 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 对此提出几点看法:
一、巧妙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假如把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比做一曲美妙的歌曲, 那么一个巧妙的导入就如同歌曲中引人入胜的前奏。它能让学生在进入课堂后的极短时间内稳定情绪,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求知欲, 开拓他们的思维广阔性, 使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提高课堂效率。
1. 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猜谜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激趣。
如在教唱二年级歌曲《螃蟹歌》时, 我先让学生猜了一个谜语:八只脚, 抬面鼓, 两把剪刀鼓前舞, 生来横行又霸道, 嘴里常把泡沫吐。 (打一动物) 学生很快猜出是“螃蟹”, 这时, 我乘兴导入新课。猜谜导入不但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 而且也锻炼了他们思维能力。
2. 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激趣。
教唱第六册《我们的节日》一课时, 我问道:“孩子们, 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临了, 你想怎样度过这个欢快的节日呢?”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大家兴致勃勃地讨论着, 言语间充满了渴望与期待。在倾听了一些同学的发言后, 我说:同学们, 因为爱着你的爱, 所以老师快乐着你的快乐, 你们的快乐用语言, 用笑声表达了, 现在老师也要表达自己的快乐了!”在学生充满期待的眼光中, 《来吧!快乐的节日》这首欢快的歌曲开始在课室中回荡, 我们都沉浸在欢快的氛围里, 这节课学生学得特别投入。
3. 用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激趣。
在教唱三年级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时, 我在优美的旋律中翩翩起舞, 简洁柔美的动作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也随着我一起伸展肢体模仿孔雀舞的动作, 感受傣家人特有的风情, 从而导入新歌的教学。这样的导入方式,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音乐。
二、加强学习, 提高音乐教师自身素质
俗话说:“打铁需要自身硬。”“学高为师”, 给人一杯水, 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实际上, 在新课改下, 给学生一杯“水”是远远不够的, 而是要带领学生寻找流淌不息的泉眼。为此, 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知识, 使自身的音乐素质达到一定的水平, 才能驾轻就熟, 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 才会在教学中表现出语言、举止美, 形象、舞姿美, 范唱、范奏美, 艺术情感美,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从而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教师不但知识要丰富, 而且师德要高尚, 对学生要有一颗爱心。
三、优化教学语言, 达到准确简练
所谓准确, 就是用最确切、恰当的词语和句子表述概念和判断, 使之准确无误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意义 (即反映所讲授的内容) 。教学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 它离不开知识性这一原则。只有饱含知识的教学语言, 才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因此它要求教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要准确, 表达更要准确, 如果用词不当, 逻辑混乱, 讲话语法不规范, 就会造成词不达意、语无伦次, 从而影响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如“节拍”与“节奏”“山歌”与“小调”, 生活中的“快节奏”与音乐中的“节奏紧凑”等, 教师一定要表达准确, 不能相差一个字。言之无物、似是而非的语言是不受学生欢迎的。所谓简练, 就是在教学中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大容量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增强知识传授的透明度。由于教材内容繁多, 教师不能被点滴零碎的知识牵着鼻子走, 这也讲, 那也抓, 而要讲其所当讲, 讲在点子上, 紧扣教学目的, 抓点带面。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 充分发挥其作用
现在,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手段, 但使用中多媒体不能喧宾夺主, 只能起到教学技巧上的辅助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恰当添加声音、背景色、图片和文字, 使小学音乐课堂自然流畅, 课堂教学目标落实到位, 课堂效率相应提高。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能驾驭多媒体这一辅助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它、受制于它, 不要让多媒体成为教师和学生课堂表演的工具, 从而阻碍课堂效率的提高。
五、真正放手,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学生是一个学习的生命体,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内心世界和见解, 都有一种独立表现学习过程的要求。音乐教师要尊敬学生、启发学生内在的主动性, 杜绝你说我听, 你教我学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隐藏的独特性, 放手让学生表现自己的独立性。只有从这点做起才能把握现代音乐教学方式的实质, 切实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 在刚开始学唱一首歌曲时, 有些同学喜欢唱歌词, 有些同学喜欢唱曲谱, 有些同学喜欢哼唱, 教师都应充分地给予尊重, 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又如在多声部歌曲合唱、歌舞表演时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 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大大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在课堂上进行学习评价时, 有教师评价、师生评价和生生评价等多种形式, 教师应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要求学生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 这样学生既是自我学习的主体, 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 这种评价对象的主体双向化, 能促进教与学在评价的环节中得到和谐的统一。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篇7
【关键词】中学生 主体 自主 教师素养 兴趣 评价
一、转变教学方式,让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堂教学论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的真缔所在。在音乐课堂教育中,教师必须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使其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高,尊重学生意愿,通过师生之间、多向交流,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创新中去。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中学生自主能力较为薄弱,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故事环节来引导学生自主,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才能得到发展。
1、从“教”变“导”。
在传统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需要生硬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明确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中学生存在着注意力不够集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在音乐课中引导学生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学能力、技术能力。
2、走近中学生、尊重中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要想教会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只有走近学生才能了解学生,才能知道学生的需求,学生也才能“亲其师而信其道”。而只有尊重学生才能切实的关注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才能真正的接近学生。
三、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打造高效课堂。
近些年来,我们音乐课堂教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面临很严峻的挑 战。而首先面临挑战的就是我们广大中学音乐教师的基本素质。在教师的指导下,我们如何利用每周音乐课有限的课时,发挥课堂教学内容的最大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摆在我们广大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同时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又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
1、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音乐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新观点、新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可谓影响深远。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功用和意义远远超出了知识传授本身。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不断的学习、研究、探索、实践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课程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强大的冲击,也真正体验到了有滋有味的职业生涯。我们在各方面要更加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2、塑造独特人格魅力。准确把握学生的性格与喜好,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有魅力。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的示范作用。朝气蓬勃的青少年儿童最富有模仿性,也最信赖他们的老师,他们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化身,高尚人格的代表,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所以,作为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养成优良的品质,言传身教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四、激发中学生兴趣
中学生大多数纪律较差,学生的音乐素质存在个别差异,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让他们在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增强学习和音乐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音乐教师探索的一个问题。本人在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认为,很多学生是非常愿意上音乐课的。原因并不是对音乐课本身感兴趣,而是因为音乐课这门学科不用考试,是一门比较轻松的科目。实际上,音乐课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音乐课是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力的最好形式。音乐课教学是关系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
1.中学生偏科心里很严重往往学生会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学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认为应该用爱心去感染学生,用技艺去吸引学生。学生很喜欢老师鼓励,夸奖的方式,这样可以利用鼓励和夸奖的形式缩短师生的距离,让学生喜欢上这位老师教的课程。
2.通过音乐自身的美去吸引学生,通过歌曲教学、音乐欣音乐的创作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喜欢音乐。在学生参与时间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在不同的时机赏识你的学生,有人说赏识是开启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把金钥匙。不管学生演唱、创作、时间的质量怎么样。教师还是要多肯定、多鼓励和多赏识,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欲望,给学生一份学习音乐的信心和力量。
3.音乐首先是生活而不是科学,让音乐充满生活,让生活充满音乐,这不仅仅是学生的愿望也是我们所有人的美好愿望。这同时也是音乐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区别所在,因此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逐渐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终身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最好体现。当然兴趣和爱好的培养不是指一般性的接触,而是通过正确的音乐教育逐步建立起对高雅、健康艺术的兴趣和爱好。莎士比亚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由此看来,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与兴趣,他们才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音乐作品上来,这样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才可以创新。
五、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利用课堂评价
在音乐教学中,要经常注意观察学生,尽量发现每位同学的优点,并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让学生独唱或独奏表演时,不要给她们提过多的要求,让她们放下包袱,排除心理障碍,只要她们参与表演就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她们在音乐课中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一点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她们树立信心,为今后的学习和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1.评价方法要多样化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一种方法用在不同学生身上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我们要在评价方法的设计上多花一些功夫,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参与状态、思维状态、学习达成状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2.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中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中学生在智力发展、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各个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评价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作为一线教师,要抛弃旧的教学思想及方法,深入学习新,认真钻研,重组教材,多从学生角度考虑安排教学,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功,让音乐课发挥出它应有的魅力!我期望通过音乐课,学生能了解一些世界音樂文化瑰宝,并培养学生勇于展现自我的信心,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培养中学生终身热爱音乐的兴趣和激情,使中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论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初中音乐课》
[2]《浅谈新课标下如何上好音乐课》
[3]《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快乐歌唱》
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篇8
一、结合教材,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创设学生愿意学习的情景,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的环境,是激发学生最好的方法。
1、导入过程,创设审美气氛。
2、学生亲身参与课文内容的表演,创设情景。比如《卖油翁》一课,我让学生上台分角色表演,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里面,会复述课文。
3、教师应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借助录音、电脑、多媒体等手段进行教学,可以突出语文教材的文章美感。
二、学生动脑、动嘴、动手的机会。学生 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来,跟着老师走。
1、设置问题交给学生,学生不断思考。让学生动脑,就要让他们积极思考。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进行引导。
2、让、学生动嘴动手,就减少了他们走私的机会,注意听讲。
3、动手,让学生做笔记,可以了更好的巩固所学知识,以便接受新的知识。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9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教师水平、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已定的情况下,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
教师能否认真备课和善于备课,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环节。
不管课程改革怎么改,钻研课标、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
如果教师本身对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没有吃透,就很难有效地引导学生。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课堂主体已由“教的主体”转变为“学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
也就是说,原来站在课堂边缘地带的学生要站到课堂的中心位置去主宰课堂。
教师要真正地让课堂“一切为了学生”,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
因此,我认为,备课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备教材;二是备学生。
(一)备教材
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
要让学生有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想,作为教师,博览群书,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知识修养,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才是我们思维之渠,清亮如许的活水。
课前,教师要先吃透教材。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读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思想内容、知识基础和基础训练的要点,从而确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便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完成教学目标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只有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才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的重点是什么,就可以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当详则详,当略则略,主次分明;抓住课堂的难点,教学设计的形式,问题的处理方式才不会单一。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备课中除吃透教材外,还得吃透学生。
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在素质教育中,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备好的课能否为学生所接受,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备好教材的同时必须备好学生。
1、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异是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如何认识及处理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成功的课堂的关键所在。
2、其次,要把握提问艺术,给学生成功的愉悦 。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
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
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效率。
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
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
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能正确答出问题的学生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
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最后,教学方式要直观、灵活。
根据学生(特别是初中生)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不长、好动、急躁等身心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直观、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掌握知识、接受教育,特别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提供真实、生动、感人的素材,强烈地吸引学生,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好方法。
多媒体教学,带来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它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得益彰,它使学生学习兴趣大增,有利于其掌握教学内容,特别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这也就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课内精心上课
素质教育,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因而,我们应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法,减少教师的教和讲,增加学生的思和悟。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自己应心中有数,哪里该启发引导,哪里该讲解,哪里该重点强调,教师应把握好“讲”的尺度,千万不能什么都讲,什么都问,一人唱“独台戏”。
挤掉了学生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课堂教学效率就不高。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讲得太多了,学生活动太少。
教师少讲,学生多读、多思、多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课堂上,教师更大的作用是“导”,而不是“教” ,学生的“学”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要在学生如何“学”上做文章,重在让学生“悟”。
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时间“悟”。
有道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其实有好多知识不是讲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
教师讲的少,就要精讲,把握好哪些知识需要讲,哪些知识不需要讲。
课堂上教师如果滴水不漏,大讲特讲,反而会将学生引入迷魂阵里,教师应让出一些时间给学生“悟”。
但是,教师要把握好给学生“悟”的时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总体智力水平,设计好“悟”的时间,不能只提一二个问题而整节课让学生一直在“悟”,这样,教师不仅不能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也提不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像我校(长泰二中),一部分优生被别的好学校录取了,另一部分又去私立学校读,剩下的在校生,总体智力水平为中下等,在这种实际情况下,我认为:一是,要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学生只有课前预习了,才能在课堂上教师提问时不会一问三不知,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短短的一节课内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提高课堂效率。
二是,教师提的问题不能太难。
太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解答不出来的。
三是,提问的学生应有层次性。
较难的,提问优等生;不太难的,提问中等生;容易的,提问后进生。
教师不能老是提问学习好的学生,而忽略了或不重视后进生。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要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的后进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
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这些方式都让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快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四是,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悟”的时间,若是在短时间内学生“悟”不出来,教师则要不时地启发,而不能让时间白白地流逝。
若在教师的不断启发下,学生仍回答不出来,我认为,这时候,教师只好“教”了,让学生课余时间再“悟”吧,不然,是完成不了教学任务的。
这一点,教师应灵活机动把握好。
五是,要努力创设“和谐情境”、“乐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使用乐器教学提高音乐课堂效率 篇10
关键词:课堂乐器;音乐教学;有效性
随着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音乐课上怎样进行器乐教学,是当前音乐教改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国外音乐教学的情况看,奥尔夫儿童音乐教学体系中,器乐是学习音乐的重要手段,器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器乐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参与器乐体验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关键。现阶段,小学音乐课上教学所使用的乐器就是竖笛和电子琴。在器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是第一位的,并且贯穿于整个器乐教学之中。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能力,运用各种技能技巧,让他们主动地去创造各种美妙的音响效果,能增强学生的音乐情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体验情感,并转化为自己独特的音乐感受,通过具体的器乐演奏的形式表达出来。
乐器进课堂,不仅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我表现的意识,还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课堂乐器?
一、借用器乐教学激发学生训练兴趣
我校的器乐教学已有十几年了,它的出现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我每次都给同学们布置一些常见的练习曲,如“闪烁的小星星”、“我的名字叫中国”、“小白菜”、“小河”等,这些小曲生活气氛浓郁,同学们吹起来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此外我还及时购进了一些小型打击乐器,如“手鼓”、“串铃”、“响板”、“沙锤”、“三角铁”、“鈸”、“撞钟”等,每次上课总利用几分钟进行节奏训练,有吹有打,使同学学习音乐的兴趣大大提高。
另外,在学唱“黄水谣”、“采茶舞曲”、“梁祝”时,我让同学们亲自将这些小曲演奏一遍,通过这种练习,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演奏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领悟。尤其当他们演奏成功获得教师的夸赞时,他们更是喜出望外,从而拥有了有一种成功感、胜利感,增强了他们学习的信心。
此外,我还带一些其他乐器进行演示,使他们在实际示范中懂得更多的器乐知识。如我在讲中国戏曲时,我向大家介绍了京胡、板胡、二胡、唢呐等乐器,并亲自演奏、演唱给他们听,让他们在具体的环境中体会什么叫“西皮”?什么叫“二黄”?各反映了剧中什么人物?什么性格?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枯燥的音乐知识。
二、借用器乐教学因材施教化难为易
过去的音乐教育注重技能训练和解决识谱能力。堂课上,老师们要用去多半的精力去解决识谱问题,在师生都筋疲力尽后才接触到音乐作品。这种教法不但没有使学生体验到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反而让学生感到音乐课枯燥无味,最终造成学生不喜欢音乐课。尤其在教五线谱时,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就让学生在五线谱上标出唱名,结果使得学生到毕业也不识五线谱,成了名副其实的“音盲”。
为了让学生喜欢音乐课,在唱歌教学中,我打破那种“节奏练习——读谱——唱词”的教学顺序,借助器乐演奏,指导学生先学唱歌曲,后学认歌谱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模仿力很强,只要多听几遍,多训练几遍,一首新歌不到十分钟就学会了。有了歌曲的旋律记忆,再学歌谱就比较顺利,歌谱中的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这些难点节奏都不攻自破。有关这些节奏的概念,我尽量讲得浅显易懂,并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来巩固这些概念。如“x。x”节奏,让学生边打“xx|”节奏,边模仿知了的叫声:三连音节奏,让学生听着他们所熟悉的“国歌”前奏部分,打2/4拍节奏,或按2/4拍指挥图示指挥:我把“xx x|”节奏变为“xxx x|xx”两小节,让学生按“咚达达|咚达|”的维族舞蹈节奏读谱,然后让学生以铅笔盒当手鼓,敲出这个节奏句,并请能歌善舞的同学到前面表演舞蹈,电视上再播放一些新疆人生活的画面,真是人人参与,各显神通。这些趣味的教法不仅降低了课堂难度,增加了趣味性,而且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同时也体验到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
三、运用课堂乐器培养学生音乐感受力
1、培养学生的音高概念,让学生“唱”起来。在课堂乐器中,口风琴是一种价廉、轻巧、简单、易学、表现力强的乐器,深得学生的喜欢。由于它具有固定音高,且不需要复杂的演奏技巧,在唱游课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吹奏单音来树立牢固的音高概念。
2、培养学生的节奏感,让学生“动”起来。利用直观形象的节奏乐器进行节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条好途径。虽然节奏乐器各有“个性”,但它们却能合群。
3、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多声部。在唱歌教学中,学生过分地练唱,易使嗓子处于疲劳状态。此时如果运用课堂乐器口风琴或其他的乐器练习吹奏或为熟悉的歌曲伴奏,既能减轻学生的声带负担,又能调节课堂气氛。
四、运用课堂乐器增进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1、运用口风琴弹奏乐曲主旋律,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耳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倾听主题旋律,通过辨别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来感受音乐内容、情绪和感情的发展,通过听辨音乐的对比和再现来判断音乐作品的结构。
2、合理运用打击乐器,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特别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强烈的求知欲,但是缺乏知识和经验。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音乐情绪及不同的音乐形象选择恰当的打击乐器,为欣赏乐曲伴奏,不仅使学生“动”了起来,更主要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音乐,加深了对音乐的理解。
总之, 课堂乐器的有效运用,给予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乐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教学效率 篇11
一、发动学生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掌握好识谱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歌曲的演唱,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蕴。然而,在以往的识谱教学中,教师采用枯燥的语言描述,学生只是在机械地听与背,教学枯燥无味,学生对识谱教学的最大的感受就是难学难记、枯燥沉闷,而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动力与兴趣,学生只会把学习当做一件繁重的任务,学习过程呆板枯燥,学习效果低下。改变识谱教学的枯燥性与无趣性,增强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识谱兴趣,让学生愉快地接受、主动地学习,这是提高识谱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音乐是灵动的艺术,本身就富有激情与活力,而小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爱跳爱唱,这本身就是学习音乐最宝贵的资源。在识谱教学中,我发动学生,与学生一起来创编歌曲,将枯燥抽象的理论性知识寓于活泼生动的歌曲中,这样的设计大大化解了识谱教学的枯燥性、抽象性与无趣性,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生理特点,符合小学生以形象事物为获取信息渠道的思维特点,激起了学生参与的激情,学生踊跃参与,整个课堂教学异常活跃,学生始终保持着愉悦的心态与强烈的求知欲,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如在学习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我教学生来唱歌曲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伸出小左手,手心朝向外;五个手指头,代表五条线;四个手指空,代表四个间;从左向右数,一二三四五;就像上楼梯,越来音越高。”这样的儿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更利于学生理解原本抽象的五线谱知识。
二、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唱歌兴趣
唱歌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会唱几首歌,而是要让学生能够将歌曲所表达的感情、所塑造的形象准确理解与表达,能够真正地走进歌曲所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只让学生机械模仿的教唱方式,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向学生传递歌曲所表现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歌曲的感情基调,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用心去唱歌,而不只是简单的模仿。因此,在学习一首新歌前,我总是深入挖掘歌曲内容,将之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相联系,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与场景来解说歌曲内在的情感与意境,以此来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得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理解歌曲,使学生发现歌曲的生活美、意境美,读懂歌曲的艺术形象,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歌唱中来。如在学习《蜗牛与黄鹂鸟》时,我并不只是简单地领唱,而是运用图片加语言描述,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再现歌曲所描绘的景象,在此基础上再教唱,更能激起学生唱歌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鉴赏能力
欣赏音乐作品既需要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需要欣赏者能够运用自己的生活阅历去感受、去体验。而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且生活经历少,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就必须要改变以语言描绘为主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运用使得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多媒体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可以活泼的画面、动听的音乐、感人的故事、生动的情节等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进行学习,图文声像效果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唤起学生的直接或间接记忆,使学生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画面来丰富音乐形象,使学生身临其境,与音乐作品融于一体。这样更利于诱发学生欣赏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组织学生表演,提升学习兴趣
音乐是有声的艺术,舞蹈是无声的艺术,二者是紧密相连的统一体。音乐可以更好地诠释舞蹈,舞蹈也能更好地表现音乐。音乐的学习离不开舞蹈。同时,小学生活泼好动,表演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之一。在教学中,我总是为学生的自我表演留足空间,引导与启发学生来为音乐配相应的动作,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记忆歌词,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教师编排动作。
教师可以编排适合小学生表演、符合小学生认知,同时又可以很好地表现作品的整套动作,然后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练习,载歌载舞。整个课堂一片欢腾,充满着学生的笑脸、优美的动作与动听的声音,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2. 学生即兴表演。
小学生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与表现方式,教师在讲解完作品的相关信息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伴着音乐进行即兴表演。我们往往会被学生漂亮的动作、优美的造型、独创的新意所打动,会忍不住为学生喝彩,教室里随时都会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全体学生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表演中来,从而将教学推向高潮。
五、带领学生制乐器,提高学习兴趣
演奏乐器并不是简单的器官体操,而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内容。乐器进课堂是现代社会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乐器进课堂的理念,有些学校已将口琴、电子琴、手风琴等乐器引进了课堂,但绝大部分学校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许多教师与学生只能望“器”兴叹。打击乐器的演奏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识谱能力与审美能力,同时又能给学生以愉悦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受实际条件限制,学生人手一件根本就达不到,这会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我带领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自制乐器,如用装入沙子的易拉罐作沙捶,用铁丝将瓶盖儿连在一起作串铃,用两个盒子对击作小镲,用笔敲击罐作小鼓等等。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身边的所有物品都可以“为我所用”,成为我们的乐器。实践证明,这样更能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更能激起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激情,使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课,使音乐课成为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
【如何提高音乐课堂效率】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效率09-01
如何提高课堂的效率09-08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效率论文07-03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08-14
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07-04
学习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心得体会07-03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06-09
论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07-29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09-12
如何提高教师工作效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