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课堂中的参与意识

2024-05-11

注重课堂中的参与意识(精选4篇)

注重课堂中的参与意识 篇1

主体参与与创新意识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主体参与就是在教学活动中, 始终遵循“主体性”原则, 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他们以极高的兴趣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 其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与创新意识呢?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浅谈这个问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就学校教育而言, 注重主体参与、培养创新意识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注重主体参与和培养创新意识是学好数学、学活数学的两大法宝, 更是现代数学教学的重点, 也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两者是数学教学中的孪生姐妹, 不可或缺, 相辅相成.主体参与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学生主动积极地去参与学习, 才有可能在所学基础上创新, 化课本知识为自己所掌握的技能, 而创新则是主体参与的目的和升华, 不光是数学, 所有学科知识都需要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有运用它、实践它的勇气和决心, 才能彻底掌握所学知识.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体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应融为一体, 相互渗透.

首先, 要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与创新意识就必须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 因此, 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为中心, 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教学的主体, 在课堂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这种“主体”地位.只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和谐的师生关系, 才能找到适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土壤”和“气候”.在以往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 使得学生和教师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 很难形成创新意识, 这些都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并重模式, 实现“教”向“学”的转化, 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

其次, 要处理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合作的双边活动.因此, 要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 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又集中体现在教师怎样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 将学生引入课堂, 引入到知识的海洋中去, 那么“导”是教学的关键, 只有“导”好了,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第二, 数学教师自身要具备让学生参与教育教学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这也是数学教师培养学生主体参与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得和数学能力的创新, 数学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不可忽视的.只有教师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不断提高, 才能极大地推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人将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比喻为“导演”和“演员”是很恰当的, 那么怎样当好一名“导演”, 让“演员”表演得恰如其分, 就是教师要深思的地方.值得指出的是, 在教学中要避免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只“导”不“演”, 二是有“演”无“导”.第三, 要处理好对同一知识点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之间的关系.面对形式、内容、结构、体系都与以往有较大变化的新教材, 教师能否克服定式, 尽快地熟悉与适应新教材, 怎样处理好在新技术平台下有效地使用教材是十分重要的.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习为目的的.因此, 教师对新知识的讲解应为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服务.教师在备新知识时, 不光是备知识点备怎样讲解, 还要备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只有在备好了学生的前提下去备知识, 才能备出利于学生接受的好课, 否则即使你将知识备得再透彻、讲得再精彩, 忽略了学生的现有水平, 都将无法达到好的效果.

总之, 教师要切记备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而不是教师更容易讲解, 要化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若数学教师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 对问题妙引导, 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境, 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有益的.在教学中应打破“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教学模式, 变“讲授”为“探究”, 充分暴露知识的形成过程, 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创新思维的状态中, 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 总结规律, 并在数学解题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多方位观察, 多角度思考, 广泛联想, 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活跃的灵感, 解题后让学生进行反思和引申, 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新的想象, 从而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主体参与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创新意识的提高使数学教学真正“活”起来.

注重课堂中的参与意识 篇2

当今初中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习惯于跟随老师惯性地运转,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表现在不订学习计划,课前没有预习,上课呆坐只听,不得要领,没听懂“门道”等现象。这都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意识差,被动地进行学习所造成的。然而,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从布鲁姆的“掌握教学法”,布鲁纳的“发现法”,到我国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都强调了学生参与的思想和意识。因此,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是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保障

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和对学生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代的教师不能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者,严守“师道尊严”的观念,而无法摆脱“教”为中心的思想。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加强学生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的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挑战知识权威,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加强课堂学习的参与性。

二、科学化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课堂参与意识的基础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实际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法。教法制约学法,要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就要使教学方法科学化。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在课堂上更多地采取讨论、辩论,比赛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对于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民主的教学。值得注意的是,任何课堂活动,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应细心把握,将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性。例如设置四人小组,选出其中数学成绩较好的一名为小组长,主要负责组织小组讨论,有时在完成自身练习的前提下协助老师检查同组同学的完成情况,相互矫正。而有些问题指定由组员回答,避免让尖子生垄断了整个课堂。对于练习的设计,要注意面向全体,有分层练习,让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去,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及时强化,加强指导,最后变式提高。

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就应不同。作为现代型的教师要冲破已有观念的束缚。我们的教学不能总是:先学原理,再举例总结运算步骤,也不一定是“讲清--总结--练习”的程序。因为过份强调这种教学 程式,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呆板化,长期这样学生就产生了一种很强的依赖性。可以采取“自学--讨论--总结”和“情景--活动--评价”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过程模式。也不要总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可以让学生站到第一线来,打破传统观念。例如,课前复习可让学生替代老师轮流上讲台进行,让每个同学都做一次小老师。又如:在单元复习课中,过去总是老师带着学生去复习总结,然后强化训练,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可以改变旧的模式,做一些新的尝试。

如:事先布置学生先列复习提纲,复习提纲包括以下几点问题:

1、学习本章后你有何收获?有那些主要的知识点?

2、你觉得本章的知识点有那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

3、你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过那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大家帮忙解决?

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或个人的形式完成以上提纲,老师进行筛选,然后在课堂上选取有针对性的学生代表们上台,运用实物投影等手段带领大家复习,提出疑惑,然后大家共同探讨,最后才由老师归纳小结。

三、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景,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有效手段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如何设置情景,灵活,巧妙,有趣地提出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关键,它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结合所要学的知识提出问题,使学生被提出的问题所吸引,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参与性,又把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相融和,教师在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诱发主动性

通过设置优化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并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如在复习函数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的教学情境:

“我”在广州购物,甲商厦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所有商品按九五折销售,而乙商厦提出的优惠方法是凡一次购满500元可领取九折贵宾卡。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究竟该到哪家商厦购物得到的优惠更多?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活势形成,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2)强化感受性

情境教学往往会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使学生如入其境,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比喻要恰当,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自觉参与学习。

例如,在探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可这样创设情景:播放《海上日出》的其中一段,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太阳从海平面浮出到海面,直至跳出海面”这一过程的画面中含有什么几何图形?请学生画出这一过程中所含平面几何图形的草图,并且思考这些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最后引出直线和圆具有三种位置关系。

3)注重应用性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正多边形的内角求法时,可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你见到过那些正多边形地砖的形状,为什么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都能铺满地面,而正五边性,正八边形不行呢?然后让同学们探求正多边形的内角求法,最后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再进行巩固提高。这样使同学们感觉数学知识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提高积极性。

4)激发兴趣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要求教师不但要吃透教材的内涵和外延,而且要把学生的年龄及认识特征与所解决的问题统一起来,教师要注意创设能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

如:在学习调查与统计时,可先创设这样一个情景:调查学生最喜欢的篮球明星,提供以下几个选项:A.姚明 B.乔丹 C. 奥尼尔 D.其他。

接着让学生选取适合的方法进行统计,进一步引出有关频数,频率的问题,整个过程学生兴趣盎然,反应热烈。

四、引导学生参与问题探索的过程,是加强学生课堂参与性的关键

现代教学观的着眼点不是关心学习者“知道了什么”,而是更多地关注学习者的“怎么样知道的?”如果学习者不能知道他是怎么样知道的,这就说明他实际上还没有学会.新课程改革也提出了要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但有的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并要求学生马上应用,甚至让学生一开始就做变式题,出现严重“消化不良”,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教师在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亲自参与这些创造性活动的过程,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1)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

传统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常常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现代教学观则要求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特点,在反复操作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这不仅可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推导过程

数学公式定理形成过程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经过观察、分析,用不完全归纳法、类比等提出猜想,而后寻求逻辑证明;二是从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教学中的每个公式、定理都是数学家辛勤研究的结晶,他们的研究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并且学生对这样的问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引导学生参与公式、定理的发现与推导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3)参与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中。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数学问题要指导学生按照著名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的解题表中的四个步骤(弄清问题---拟订计划---实现计划---回顾)来进行。例题教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教师应启发学生对一个数学问题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联想、思考、探索,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如在“a能表示什么”一节中,有一题是通过火柴棒摆正方形来研究正方形个数与火柴棒根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答案虽然一样,却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一过程既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又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虽然学生获得上述结果要花许多时间,但学生活动自由了,参与意识增强了,思维更活跃了,因此花点时间是非常必要和值得的。

注重课堂中的参与意识 篇3

关键词:参与意识 数学课堂 问题情境 小组合作

数学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不仅是学习数学结论,更要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就不能只满足于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教师讲课,完成布置的作业,考试考出好成绩,而应重视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数学学习的建构学说也认为:一切数学知识、技能、思想的获得,都必须经过学习者主体感知、消化、改造,使之适合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才能被理解与掌握。可见,学生参与意识是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前提,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成败,而学生这种意识的获得,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各种策略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树立新理念,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

首先,课堂教学中应充溢师生情感的对流。教育心理学认为,情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产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便能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因此情感是课堂教学中的润滑剂、催化剂,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与学生情感沟通,构建一种师生共进退的良好气氛。古人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以情激情,以趣激情,以动激情,以美激情,即教师不仅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体态活泼,语言风趣,而且要方法灵活,富于激情,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兴奋状态。同时教师应注意适时、适度,针对学生个性丰富的特点,灵活地使用激励性评价机制。

其次,在课堂上要创设开放的人文环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给学生一个思维发展的空间,不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学生设计出的办法、方案,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都应予以肯定,即使是一些看似错误的回答,也可能蕴含着创新的火花。因此,对于敢大胆想,又超出了你设计范围的学生应在给予肯定鼓励,同时恰当引导,不要简单斥之为“你错了”“怎么想的”。例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解方程x2-2x=3,大部分学生都知先移项,再因式分解很容易得到答案,在巡视时发现一个学生却是这样解:x(x-2)=3×1或x(x-2)=(-3)×(-1),由第一个式子解得x=3,由第二个式子得到x=-1,这样也得到方程的两个正确的解,大家都知道不移项就因式分解是因式分解解方程之大忌,于是笔者让这位同学到前面板演,同学们讨论这种解法,尽管说不出解法正确的理由,但都认为答案是正确的,笔者也表扬了他的创造发现,同时提出问题:是不是一般的方程也都能用这种解法?这时学生特别活跃,举出了很多的方程不能用此法来解,因此让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了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课后还要求有兴趣的同学去探讨:具有怎样特点的方程才能用这种方法解?得到了不少好结论,更重要的是,那位没认真听讲的同学参与热情被激发起来了。

第三要尊重每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教学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力争提供给人人表现的机会,不要总是只抽举手(或成绩好)的学生发言,而对那些不举手(或存在犹豫心)的学生却不问津,长久如此,课堂气氛会因失去依托而变得冷清,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就不高了。因此应给与每一个学生恰当的关注,让他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让他知道教师时时关注着他的进步,聆听着他的脚步声。

二、创设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问题情境

问题构成了一切科学活动的实际出发点,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对问题的设置是否合情、合理、科学,是否有适于学生进入主动参与的情境。认识心理学认为:学生要获取某种知识,就要把知识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领略学科知识的真谛。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学科知识的原型,寻找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的事例,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充分发挥问题的独特诱导力,往往能使学生不自觉地融入问题情境,首先成为一个无意识的参与者,但在一次次的识别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尝试错误的过程中,必须要调动各方面的智力参与,逐渐发展成为独立思考的学习者,并在自我监控和反思的过程中,渐次发展为独立自主的思考者和学习者,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主从事数学学习的意识。

总之,通过教师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并使问题得到解决,能让学生领略到那种悠悠心会的乐趣、过关斩将的兴奋,茅塞顿开的激动、登堂入室的欣喜,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

三、课堂中鼓励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个体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创造能满足多样化学习需要的环境,学生才可能人人参与,然而教学要求却要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集体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常常因没有能掌握某个知识点而不能参与课堂。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则可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能发挥群体智慧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互帮互学、相互启发,相互提高。

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另外,除了师生讨论外,学生之间的多向交往,允許生生互动,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沟通,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数学的氛围,学生更易主动参与其中。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帮助学生改变那种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的状况,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到豁然开朗,从而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增强参与热情,并逐渐学会如何与他人切磋、研讨,提高学习效率。

注重课堂中的参与意识 篇4

一、脑的积极参与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学生往往多满足于“知其然”而少追究“知其所以然”。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发挥学生丰富想象的同时, 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引导他们勤于分析, 善于思考, 敏于联想, 拓宽他们的思路。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促进思维的情境, 吸引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学习境地,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快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学习状态。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这节内容时, 开始上课我就告诉学生:“同学们, 今天学校领导给我们布置了一个任务。”此刻同学们都用期待的眼光望着我。我接着说:“学校领导要我们帮助计算篮球场的面积, 你们能完成这个任务吗?”这时, 有些同学在下面小声议论:“我们怎么计算呢?”我抓住这个机会, 导入新授知识的内容, 并对同学们说:“希望同学们认真思考, 努力研讨, 将学校领导交给的任务圆满完成。”这节课, 学生带着要解决计算篮球场面积的任务, 学得非常有劲, 思维非常活跃, 效果很好。

二、手的勤于参与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发展。”这是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话。他的见解, 充分地说明了人的手脑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 动手做一遍, 胜过读记十遍, 这是常人都明白的道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 我们要让学生亲自去做。这样, 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规定的任务, 同时也使他们感到不枯燥无味, 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 我在课前先让学生准备剪刀、长方形纸, 让同学动手将长方形纸剪成平行四边形, 再把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对折剪下。问学生:平行四边形沿对角线对折剪下, 得到两个什么图形?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怎样?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再回过头来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的?底×高, 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只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即底×高/2就是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通过动手剪、拼的方式, 学生既明白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又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了新知, 真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口的参与

口是主要的语言交流媒介, 语言是通过口来传递的。语言是思维的补充, 也是思维的结果, 二者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精心设计题型, 给学生创设讨论的机会, 使他们自由探索和热烈议论, 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路, 从而解决疑难。我在教学“比、分数、除法”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时,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回报的发言如下:

生1: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 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比号相当于分数线。

生2: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 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比好相当于除号。

生3:比只表示两种量的关系, 除法表示一种运算, 分数表示一个数。

……

上一篇:经济学下一篇:适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