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方法注重训练(共12篇)
注重方法注重训练 篇1
语文素质的提高是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中心目标。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扎扎实实地增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本文试从两个方面对阅读教学中语文素质的培养谈些粗浅的认识。
一、明确训练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反复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实践证明,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属。所以我们进行素质教育时, 更要以制订明确的、恰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为首要条件。阅读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语言文字的阅读能力,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思维训练和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地告诉我们, 阅读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语言文字理解内容, 懂得课文“写了什么”“为什么写”, 这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二是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 再认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意的规律和方法, 懂得课文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这是阅读教学的终点。因此, 要统观全篇, 以确定训练目标, 要按照新课标对年级的要求, 按作者的编写意图、本册教材的内容和课后作业提示与学生实际确定训练目标。训练目标的确立要准确、科学、鲜明、突出;确定训练目标时要注意连续性和阶段性, 按新课标要求, 系统把握好每项训练的“点”和训练的“度”, 使训练要求到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确定四项训练目标:①读的训练, 通过范读和自读, 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和篇章结构特点。②段的训练, 重点讲解第2段, 结合课后第2题理解作者如何按四季的顺序分别描述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并根据段的特点进行分层的训练指导。③句子的训练, 结合收尾两个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和课后第3题进行指导, 学习作者比喻手法的运用及用准确的词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方法。
二、注重训练方法
语文教学目标必须通过训练来实现, 每节阅读课都应以文字为主线贯穿始终。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 从广义上来讲就是“字、词、句、段, 听、说、读、写”。听、读训练旨在提升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 主要解决“怎么听、怎么读”的问题, 老师要在听读训练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吸收说、写训练所需的营养。说、写训练旨在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主要解决“怎么说、怎么写”的问题, 要在说、写训练中指导学生恰当运用听、读训练中所获取的材料和方法, 把握听、说、读、写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整体上设计训练方法, 使之有机结合, 互相渗透。
1. 训练方法要讲求科学性
训练方法、程序要符合小学生认识事物、学习语言的规律, 要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理解到运用,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因此, 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训练步骤。如在单元教学中, 讲读课文是示范篇, 担负着“揭示规律”的任务;读写例话是桥梁和纽带, 担负着指导读和写的任务。只有在讲读课文的教学中抓好重点训练项目, 总结出方法规律, 在二、三类课文的教学中才可能将以上知识巩固运用。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规律、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应将读与写有机结合, 在教学方法上采取顺序组织教学的方法。实践证明, 这种变序教学法比常规的顺序组织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效果要好得多。
2. 语言训练要和思维训练相结合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是通过内部语言活动展开的, 是智力活动的核心, 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水平。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谁想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首先应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 单纯地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可以探究在语言文字的内涵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再现语言文字的表象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体会语言文字蕴含的意境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 多方探求, 努力挖掘、训练学生的探索性思维、发展性思维、跳跃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比如《火烧云》一课, 在教学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时, 笔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生了解了火烧云的颜色、特点后, 抓住“有些说也说不出来, 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进行点拨。①仿照“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把作者“说也说不出来, 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列举出来。②作者写这句话的用意在于表现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火烧云的颜色、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而且学习了作者的描写方法。在引导学生了解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后又进行提问点拨:“天空中的火烧云是否只有作者写到的马、狗、狮子这几种形状的变化呢?谁能说说火烧云可能还有哪些形状的变化?”这样一点拨, 学生的思维显得异常活跃, 他们的想象大胆而奇特。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而且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使语言和思维得到同步发展, 语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注重方法注重训练 篇2
双基训练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目标不仅是让教师明白,更应该让学生了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清晰的意识到自己接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课堂教学目标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不难看出,这一目标设定是采取统一教学目标下的双向维度展开的。如果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优势,则需要体现出过程的科学性,其中“知识和技能”应该放在首位;原因在于教育必须符合它自身的规律,学生主动性或主体性意识的形成来源于“独立思考”,而形成独立思考能力的前提则是基础技能和基础知识,如拼音、组词、造句等。
第二,依据教材要求。
受限于低段小学生的阅读水平,绝大多数教育资源以语文教材为主。至今为止,我国小学语文教材经历了多次改革,除人教版之外,各省市地区在语文教材的编写上也体现出不同程度的“双基训练”重视程度,一方面,语文教材体现除趣味性、生动性,另一方面,小学低段语文教材具有生字词量大、阅读量大的特点,在较短的时间内不可能开展过多的课外阅读,因此,依据教材要求展开双基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适应学生特点。
注重积累,强化训练 篇3
一、以本为本,夯实基础
进入高三,大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将高三课本草草而过,将学习两年多的课本弃之不顾,盲目地跟着资料开始所谓的系统化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觉得高一高二的语文学习都是在做无用功,也觉得高考和课本无关,对资料中的知识学生感觉都很陌生,复习时很吃力,效果可想而知。我们都知道,高考出题在课外,知识点却在课内,只有将课本里的知识点学到位了,领悟透了,才能使系统化的复习实在、有效,所以在高三的复习中一定要对课本做一个全面系统的复习,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整理和积累。
1.基础知识积累。高考语文前四道题考查的是语文基础知识,老师指导复习时往往觉得大而无边,尤其是字词,只是跟着材料复习过一遍,费时费力且漏洞很多。其实资料中的知识点都是摘自课本的,但没有课本系统全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课本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让学生制作自己的复习资料,因为有本可依,有熟悉的语言环境,学生复习时兴趣浓,进度快,效率高。
2.文学常识积累。近几年高考几乎不涉及文学常识,教师往往都“势利眼”,唯高考是瞻,从而忽了这一知识点的复习,隔断了语文基础知识的链条,不利于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课本中的一些文化知识是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德育材料,能陶冶学生情操,也是学生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还是学生以后更进一步了解和文化知识的一个必要的窗口。教师应指导对课本中涉及的文学常识做一个全面的整理,强化这一知识点的记忆,使学生对高中所学的作品和作者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便于较快掌握其他知识点。
3.文言文知识积累。文言文阅读在高考中分值是20分,分量不轻,阅读材料大都在课外,但是所有知识点都在课内。在高三复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高中课本中所选古诗文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复习,重点放在重点文段的诵读和句子的疏通方面,让学生对每课中涉及的文言文知识(实词、虚词、文言文特殊句式、通假字)进行整理,然后教师加以补充,这样在学生高考模拟强化训练时就不再茫然,实实在在感觉到自己是“肚里有货”,增强了学生自信心,也提高了训练的实效性。
4.写作素材积累。综观历年高考满分作文,大都是活用课本素材的典范。有的是深刻解读一个或几个人,如四川考生《生命如风》、福建考生《风雨任平生》对苏轼的解读(苏轼的材料在课本中有很多,所以学生完全可以信手拈来)。有的是综合运用,如河南考生《渠清如许》连缀了许多课本中学生反复诵读过的宋词,活学活用,让人耳目一新。尽管高考作文千变万化,但却超不出对人生、社会的探索、拷问这个轨道,所以只要参透了课本材料,“任尔东西南北风”,你尽可“咬定青山不放松”。具体的做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对高一到高三语文课本中涉及的历史人物及精美句子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教师再加以补充,让学生对一些名人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深刻的理解,对一些名句多角度思考,从而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解决学生在作文时材料匮乏的困惑。
二、学会思考,融会贯通
南宋陈善在著名的《扪虱新话》中也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唯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其实高中语文教学总括起来就是教给学生“入”和“出”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近几年高考语文越来越注重能力的考查,尤其是思维品质,我们知道,衔接“入”和“出”的桥梁就是一个“思”,指导学生学会思考,能够对所学知识点建立多个“超链接”,使学生学会了运用“思”这个桥梁,解决“入”和“出”的问题,使“入”和“出”很好地衔接起来,学生就能够在解题时思维活跃,思路清晰,也为他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强化训练,提高能力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高三的复习更是如此,但是老师指导的仅仅是方法和技巧,而学生能力的提高必须要经过强化训练。在复习指导中教师就好比是教学生学习游泳的教练,教师的作用是讲清方法要领以后给学生做必需的示范,学生则必须经过自己的无数次的下水训练才能具备游泳能力。阅读、写作以及语言表述题尤其考查的是学生的能力,教师必须做到精讲多练,课堂中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指导学生训练,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积累经验,让学生从一次次的错误解读和表述中吸取教训。在训练中,要告诉学生敢于犯错误,不放过学生即使是很小的一点进步,及时鼓励,增强自信。针对学生反复研读材料理解的误差,及时给予纠正,教师自己要先做,体会试题的难易,以及答题思考的角度,并尽可能多找几个思考角度,全方位解读文段,训练学生的思维,并让学生树立整体阅读意识,掌握阅读和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以不变应万变。
高考复时间紧,任务重,要便于操作,要提高效率,途径、方法固然很多,但积累、领悟、训练,一步也不能缺少,惟有如此,才能全面提高语文整体素质,才能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注重方法注重训练 篇4
一、夯实双基, 全面系统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训练
目前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 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 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 所以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最后, 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数学不仅包含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同时也体现着能力和思想方法。在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 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让基础知识的重复再现溶于基本技能的训练之中, 基本技能包括:数、式的运算, 方程不等式的解法等基本运算, 基本图形的画图识图, 说理、推理等基本叙述。如:讲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后, 我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得出的四个结论有何区别和联系?再让学生做以下题目:⊙O的半径为r, OP=d, 过P点作直线交⊙O于A、B, 则PA·PB=?这道题中P点可以在圆上、圆外、圆内, 包含了相交弦定理、割线定理、切割线定理的所有情形, 其结论又说明三个定理之间的密切联系, 即可合并为一个定理——“圆幂定理”, 从而将三个结论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实质上实施了统一, 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数学学习还应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把新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数学问题予以解决的转化思想, 把未知量用字母或代数式表示并得以求解的方程思想, 以及整体代换的思想方法,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体现两个相关的量变化过程的函数思想等。在复习中,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在阅读例题中, 在听讲习题解答中, 去体会这些思想方法的妙趣之处, 并自觉地融于自己的理念和意识之中。
二、通过范例和解题教学, 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例题的教学过程实质上是运用知识的过程, 就是将获得的知识通过试验和演算以及在实际活动中去应用, 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要求。例题教学做到:一题多用、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法多解、一题多变, 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深刻性。范例教学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的例题和练习进行。要注意设计具有探索性的范例和能从中抽象一般和特殊规律的范例, 在对其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展示数学思想和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 注重变式训练,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一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思维过程, 一般地都可以把它分解为三个基本部分:问题的条件部分, 问题的解答过程, 问题的结论部分。如果把这三个部分作为作为变化的因素, 可以构成条件变式题, 结论变式题、过程变式题。在进行变式题设计时, 应主要依据教材的例题与习题。如图,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E=CF, 试说明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解:因为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D//BC
即 AE//FC
又因为AE=CF
所以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我在讲这一例题时没有就题论题, 而是进行了一题多解, 且进行了一题多变。
变形1:如图,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E、F分别是AD、BC的中点, 试说明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变形2:如图,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AF、CE分别是∠BAD和∠BCD的角平分线, 试说明四边形AFCE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要精选一些有代表性、巩固性和灵活性的习题, 从各种不同角度, 寻求不同的解 (证) 法, 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 还可改变条件进行“一题多变”和“多题一解”的训练。这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三、注重综合实践, 指导学生内化数学思想与方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的例题和练习。要注意设计具有探索性的范例和能从中抽象一般和特殊规律的范例, 在对其分析和思考的过程中展示数学思想和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系统综合各个条件, 得出正确结论, 培养其横向思维等等。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解题以后的反思优化解题过程, 总结解题经验, 提炼数学思想方法。以数学思想方法统摄教学过程, 才能使学生从本质上去理解课本中的知识, 才能真正掌握各种具体的解题方法, 才能把数学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心智素质。
例如, 在△ABC中, ∠ABC=90°, AB=4, BC=3, O是边AC上的一个动点, 以0为圆心作半圆, 与边AB相切于点D, 交线段OC于点E, 作EP⊥ED交射线AB于点P, 交射线CB于点F。 (1) 求证:△ADE∽△AEP; (2) 设OA=x, AP=y, 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 当BF=1时, 求线段AP的长。分析:此题是一道数与形、代数计算与几何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画图分析与列方程求解、勾股定理与函数、圆和三角形相结合的综合性试题。同时考查了初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和几何运动变化等数学思想。本题融入了动态几何的变和不变, 要求学生动中求静, 静中思变, 有一定难度。
注重语言训练培养思维能力 篇5
[作者] 徐克兴
[内容]
(北京四中 徐克兴)
注重语言的基础训练,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要使学生准确熟练地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必须经过反复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绝不是单纯掌握些知识概念,而全在于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日积月累。对于字词,我们要求学生,不仅一般的生字生词要掌握,常见常用字词更需要牢固掌握。课内的如此,课外的也如此。例如“森然”这个词,真是太熟悉了,但是到底什么情况下才能用呢?又如“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个成语(熟语)谁都会用,但是“雷池”是什么?不弄清楚含义,就难免误解和误用。语言的实际运用是不分课内课外的,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乃是终生之事,因此,培养学生“务求甚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课堂上进行语言基础训练是一种启发,是一种示范,也是一种引导。
下面是高三老师利用上课5分钟随堂练习的三个语言基础训练题:
1.分别用“定”或“订”填空。
(1)二人__交(2)__期开会(3)__价合理
(4)__立条约(5)__正错误(6)装__成册
2.判断正误(有歧义画“×”)。
(1)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甲按八折优惠售给乙方1000吨钢材,乙方则须用被优惠的20%来购买××公司股票。
(2)某厂93年改善管理方法,成效显著,产品合格率超过历年平均值的20%。
(3)某校开设五门选修课,高一学生踊跃报名,第一天就超过规定名额的20%。
3.解释加点词语。
(1)故国神游
(2)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唐・张祜《宫词》,写宫女哀怨)
强化阅读训练 注重专项练习 篇6
在复习中,听力训练分两个部分:一是广泛涉猎听力内容,二是进行高考适应性训练。现在,考生应进入高考适应性训练,要多听规范性强的试题。书市里的听力资料有的难度太大,与高考脱离,有的过于简单,对提高能力没帮助,这些都不利于备考。建议学生在复习听力时,以往年各省市的高考听力试题为主进行训练,因为这些试题的内容和词速都很规范。如果再要涉及其他的听力内容,最好在老师和经验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选听。
做听力题也是有技巧可循的,即先将试题给出的信息(题干和答案)过一遍,清楚题目要问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当录音响起时,再着重听题目考查的部分,如主语、宾语、谓语、转折等。
二、语言知识
复习语言知识要抓两个关键:一个是考试大纲当中的语法项目表;二是2000词汇表。配合语法项目表训练时,应切忌钻怪题、难题、偏题。一些模拟考题偏题多,考生不要见题就拿来做。最有代表性的是虚拟语气,它并未列入语法项目表,因此高考命题除了考查与虚拟语气相关的情态动词以外,很少考查偏、生、难的虚拟语气试题,但平时不少模拟试题大量考查了虚拟语气的内容,这其实是一种误导。所以,考生应严格地根据考试大纲中的语法项目表来决定自己的复习范围,重点抓运用的能力。
要做好语言知识题,语感也是不容忽视的,而语感只有通过不断的听说读写训练才能获得,阅读对培养语感作用尤其大,所以每天读英语短文是不可少的复习方法。复习语言知识,做题肯定是不能少的,但不建议大量做同一种类型的题目,建议考生做有代表性的题和基础题,对这些基本的语法不要留漏洞,同时多留意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
三、短文阅读
考生复习阅读,首先要对照考纲对阅读提出的六点能力要求,检查一下自己在这六个方面中存在的缺陷。在阅读文章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题材的多样化,选文要难易适中,太容易的题对于提高能力没有太多的帮助,太难的题则是误导。一般而言,如果一篇文章中等程度的高中生能看懂一半,就说明该文章属于难易适中。如果自己没把握,可请老师帮助选择。
从目前的情况看,学生感到比较困难的,一是“理解主旨要义”,在考查这种题时,命题人往往给出了干扰信息,使得学生抓不住要点。考生阅读时必须把握好作者主要谈的是什么,对于过于空泛的说法、只偏重于文章某个部分的说法和文章中没有直接谈到的说法,都不应视为文章的主旨大意。二是“理解文中具体信息”,这应该是较为低层次的能力考查,但在实际的考试中,由于命题人对不同的信息往往采取相似的表述手法,使得学生受到干扰,不少学生容易选择与文章提法类似的,或和文中句子基本相似的选项,其实这种表述稍加推敲,就会出现破绽(如限定词改变句子意思)。三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它考查了考生的构词能力,但更多的还是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要提高这点能力,还是要多阅读。四是“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也是考生们普遍头疼的内容,考生给文章做出判断和推理应摒弃主观臆断、想当然,做这样的题,任何一个选项,都应以文章本身为依据进行推理,每个选项都应在文中查找是否有依据。
在具体复习中,考生首先要对题目有所选择,再则要持之以衡,一般而言,每天读个两三篇就可以了,时间应控制在15分钟。
四、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是学生普遍感到伤脑筋的题型,这种题型实际是考查考生对上下文中用词的理解,很多考生在做这种题目时,只注意到本句所提供的信息,所以总是觉得信息量不足,很难挑选出正确的答案。实际上正确答案从四个方面来,一是本句信息,二是文章前面部分谈到过的信息,三是文章后面即将谈到的信息,四是综合全文所得到的信息。考生觉得难,主要是忽略了后三种信息,只要综合上下文思考,那些空就能想出来。
在答题步骤的安排上,一是通读全文,对文章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二是初填,根据印象填上有把握的,对自己没把握的空再填;三是带着选择的单词或短语通读,再进行检查,从语法、逻辑关系上找错。完形填空考查的仍是阅读能力,在此类题中,语感将充分发挥其作用。
五、短文改错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短文改错考查的知识点来看,短文改错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语法知识、文段的行文逻辑,因此短文改错与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一样注重强调整体理解,从宏观上把握。
高考短文改错一般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有3个左右的小题是句子残缺或者多余,需要添加或者去掉某些成分;有6个左右的小题存在错误,需要改正。在改错试题中,冠词、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和介词等都会涉及到。相关性错误是短文改错考查的核心,考生一定要明确每个小题考查的知识点和命题者的命题意图。
六、书面表达
只要复习得法,书面表达就不难了。写正确是第一步,正确包括句型正确、语法不出大问题(具体来说包括:①五种基本句型要用正确;②时态用正确;③词类正确;④主谓一致),注意这几点就应该不会出大问题。如果想进一步得高分的话,可将句型再丰富一些,可用一些非谓语动词、从句,适当的地方还可以用倒装句、强调句,但前提是一定要有把握;在用词方面也应尽量丰富一些,不要翻来覆去总用那几个词。
在平时的训练中,第一步是训练将句子写正确,二是学会扩展句子,所谓扩展句子就是将简单句加上适当的修饰语,将其改写成结构复杂的句子,实际操作中,可给自己规定任务,每写一篇文章要用几个复合句、几处非谓语动词、几个关联词等,这样句子会写得更“漂亮”些。建议考生每周至少写一篇短文,书面表达的能力也不是一两天能培养起来的,但考生从现在坚持多读多記,进行语言材料的积累,再用这些语言材料来表达思想,这样写出的句子就会更有把握一些。
考纲将“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列入了考查要求,这也是考生们感到棘手的问题。于是在复习中,便有不少学生开始记背生词,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因为要求学生“猜”的词汇,是在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即可通过构词法、上下文文意推断出的词汇。这时如果为了高考扩大词汇量而大量背生词,会将复习的重心偏移,得不偿失。在平时的复习中,考生还是应重点掌握教学大纲上的2000个词汇及词组,对于那些平时经常听说读写的非考纲词汇,应格外留意其用法。
注重思维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篇7
数学教授夏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现在的教学过程往往是:教师只给正确的, 也是很绝妙的解答.缺少思维过程的暴露.问题的研究是从何开始的, 怎样失败, 又怎样走向成功的, 学生不得而知.我想, 教师引导学生、组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向学生交代清楚:为什么这样做, 开始是怎样想的, 它的背景是什么, 又是如何转化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 思考, 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这都是在告诉我们: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新课程教学改革也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那么,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训练,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呢?下面就粗略地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在新旧知识的迁移中, 启发学生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自己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索活动.”数学知识逻辑性是很强的, 知识衔接非常密切.在教学中, 要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利用迁移的规律, 设计有层次、有启发性的问题, 把学生的已知与未知的距离缩短, 在学生的新旧知识间架起桥梁, 降低教学的难度.比如, 在教学“圆锥的认识”这一内容时, 我先出示一支圆柱形铅笔.让学生说说它的名称和特征, 然后, 我用转笔刀削铅笔, 把它削成圆锥体状, 设问:这还是圆柱体吗?如果把它垂直切下来, 它们分别是什么几何形体呢?接着告诉学生, 这笔尖部分这样的几何图形就叫圆锥体, 简称圆锥.同学们都很善于观察, 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 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 你都想知道有关圆锥的哪些知识?你会有什么发现?……
这样的知识迁移设计, 不仅复习了圆柱的知识, 而且对认识圆锥也起到了一个极好的铺垫作用.接着让学生通过用手摸, 用眼睛去观察, 最后通过思维进行比较、再交流, 如此, 学生很快能说出圆锥与圆柱的异同点, 这就为进一步学好圆锥的知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在启发学生想象中, 训练学生的思维
为了让学生的思维灵活起来,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 并引导学生进行推理.
比如, 我给学生一道只有条件的应用题, 要求学生从“要修筑一条100千米长公路, 某工程队第一天修筑了这条路全长的30%, 第二天修了全长的40%”这道题的三个条件中, 去想象, 看可能解决什么问题, 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经过思考后, 有的说从第一个条件和第二个条件可知工程队第一天修路的长度;有的说, 从第一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可知工程队第二天修路的长度;还有的说, 从第二个条件和第三个条件中可知两天一共修了全长的百分数是多少……
这样的训练, 是让学生在掌握条件与问题, 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从不同起点, 不同角度, 通过想象去探寻问题的多种解法, 这样就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从而达到对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在交流解题思路中, 训练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掌握解题思路.”这就是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思考和分析, 并懂得如何解题的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把思维过程用语言叙说出来.
比如, 给学生这样一道题:“文化宫里, 第一排有25个座位, 以后每排比前一排多2个, 最后一排有75个座位, 文化宫里一共有多少座位?”对于这样的题目,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会做的, 不一会儿的工夫, 他们的结果就出来了, 不过答案不唯一.他们的结果是怎样算出来的?他们又是怎样思考的?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答案?作为教者不能只关心学生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更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 让做错的学生知道哪儿出错了.而要想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 就必须让学生交流, 让他们把自己的思维过程说出来.经过交流得知:出错的原因都是计算惹的祸, 而没有出错的同学是用了简便的方法 (高斯公式) , 就不容易出错.
这个教学案例说明:在教学中, 让学生交流思考过程, 既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掌握解题的技巧,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更能逐步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四、在问题的质疑中, 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而提出新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都说明质疑能引发学生去思考.
比如, 让学生做“4.4×0.25=?”, 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运算.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4.4×0.25=4×0.25+0.4×0.25=1+0.1=1.1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用4.4×0.25=11× (0.4×0.25) =11×0.1=1.1的方法来解题;还有一个学生却是用
我发觉第三个学生的思维很有创见, 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 他把小数和分数联系起来解题.他善于从很多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 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加倍关注和爱护.由此, 在教学中, 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 又要培养他们善于质疑的品质, 这样才能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
总之, 数学是一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训练, 这样不仅能传授知识, 也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帮助他们培养思维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还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 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去分析、总结和改进, 这样, 在课程改革中, 才能探寻出更好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和途径.
注重思维训练提升解题效益 篇8
一、培养系统思维,完善认知结构
良好的系统思维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能够从已经习得的知识中获取有关原理,从而揭示规律,实现数学知识的迁移转化。
(1)借助相似块,实现知识迁移。实现新旧知识的基础前提就是寻找彼此之间的相似块,相似块越多就越容易产生具有价值的迁移。在新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新旧知识中客观存在的这些相似块中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逐渐提升学生探知的能力。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教学的新知识中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让学生从旧知识向新知识过渡的过程中更新自身的认知结构。
例如在归一应用题时,教材中的例题是:“学校花200元买了4个排球,照这样计算,买8个需要多少钱?”显然,在没有直接出示单价的情况下,学生似乎难以下手。于是,在教学这道例题时, 我为学生搭建了这样的相似块:“排球的价格是50元,买8个需要多少钱?”这样一来,学生在两条题目的比照中,在前后知识的联系中,迅速作出判断得出了先计算单价、再计算总价的情况。
(2)利用迁移规律,实现结构规整。学生数学认知结构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扩大和发展的。通常需要两种这样的方式:首先是同化,即新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完全一致,新知则作为补充再融入原有体系,扩展认知的内涵;其次是调整,即新知识与原有结构并不一致,在融入过程中需要对原有认知进行改造与整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密切关注知识结构的质态,为学生的同化或者调整铺平道路。
二、培养逆向思维,深化认知本质
逆向思维是指与传统下和习惯中思维方式完全相反的思维过程,这要求学生从正反两个侧面去观察和思考。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只意识到从正面顺向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而没有能够引领学生从相反的角度重新感受审视相关知识,造成了数学教学的资源浪费。
(1)在概念的叙述中历练逆向思维。小学数学概念的叙述包括了前提和结论两大部分,以正向叙述的方式展开。如果教学中能够在适当的教学契机中引导学生变化方向对概念进行叙述,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和理解,更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崭新的认知。
例如在“小数点移动和数值变化的规律”这个知识点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数值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知道小数数值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则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当然,教师也要切忌逆向叙述时的机械换位,从而影响命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例如“0是自然数”,则不能简单地说成“自然数是0”。
(2)在计算的实践中历练逆向思维。计算教学中,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加强逆向思维的使用,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为了让学生对公式更明白,教师对公式的逆向思考设计了以下题目:圆锥体积是12.56立方米,底面积是9.42平方米,高是多少米?在传统思维中,学生习惯于以底面积和高度求体积,而在此题中则以体积与底面积求高,这涉及到学生对“3V=sh”公式变型理解,能在培养学生思维逆向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升思维外延
发散思维是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多元扩展、多维展开的立体化且呈辐射型的思维状态。以这种思维状态思考问题,即便是单一的信息,思考者也会从不同的思路和方向进行探究,由点到面,将知识整个串联起来,形成动态的认知结构,从而拓展自己的认知思路。
例如经典题目:鸡和兔共处一笼,共有头48个,脚100只,鸡和兔共有多少只?
面对这样的题目,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题,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可以假设全部是鸡,找出脚的差数,从而求出兔的只数;可以假设全部是兔,在找出脚的差数, 从而明确鸡的只数。在此基础上,甚至还有另外两种解法。面对这样古老而富经典性的置换问题,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能够懂得这道题目的解法,让学生能够解决此中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对这道题目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而通过发散性思维的比照,学生在不同的解题思路经历了完全不同的思维体验,思维能力则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总之,解题能力是衡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准,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系统思维、逆向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等多重维度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历练的平台,才能真正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摘要:解题能力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解题过程同样也是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夯实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策略和平台。因此,教师要在解题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系统思维,完善认知结构;培养逆向思维,深化认知本质;培养发散思维,提升思维外延,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解题效益。
注重朗读训练,培养语文素养 篇9
一、范读有助于学生语言的发展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育改革由“知识”向“能力”、“育才”向“育人”转变,多媒体教学走进了课堂,语文朗读录像带、录音带也充斥了课堂教学,朗读录音带代替了教师的原声,学生变成了“听带”的观众,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读”似乎从此销声匿迹了。我认为这样做有失偏颇,语文朗读千万不能丢。老师的范读不能丢,范读指老师给学生做的示范朗读,它是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中的朗读带所不能代替的。黑格尔曾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一般情况下,学生都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精彩的、饱含感情的范读,可以感染学生的情绪。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比如读课文《画杨桃》中父亲叮嘱的那句话,以及老师说的那几句话。如果我们先让学生读,一般来说,学生很难把长辈对晚辈说话的那种语气读出来。接下来,我们就要读,读完后问学生:“老师和你们谁读得好,好在那里?”学生都会毫不犹豫地说:“老师读得好。”接着问:“那你们应该怎么改正过来?”这样,学生通过对比,就能悟出这篇文章的朗读要点。
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人都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展现和被别人欣赏的心理,学生也不例外。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让几个或者几组学生读相同一段课文,或者在课堂上举行朗读比赛,然后彼此之间指出对方的优点与不足,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心理,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长处。学生在这种互相激励的气氛中,不仅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朗读的水平会提高得特别快。
比较方式在教学中运用的要义在于:不能忽视学生的主导地位,但也不能忽略老师的指导作用。所以,教师对学生难以把握感情的课文,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加以指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学生能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爱美的情操。
三、激发学生想象和联想的兴趣
波德莱尔说:“没有想象力,一切功能无论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在语文教学中,我很重视语感的培养,每阅读一段文字都要求学生想一想,你眼前出现了一种怎样的情境。激发学生想象,提高学习兴趣,培养想象力和发散思维,使他们在想象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厚的课文。在教学时,我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他们认识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我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收到了“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注重素质作文的写作训练 篇10
结合学生在写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加上在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林林总总的困惑, 笔者认为, 大力推广素质作文, 无论是改变语文老师的写作指导思想, 还是让学生彻底认识写作对自身素质提高的重要性上均有非凡的意义。实施素质作文教育不仅能更大程度地解决学生写作时抓耳挠腮的窘迫现象, 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其写作的主观能动性, 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与提升学生素质双赢的良好局面。
那么, 如何实施素质作文呢?首先要遵循规律, 也就是语文老师要研究把握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其次, 因时制宜, 要求语文老师结合本学段作文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实施不同要求的作文训练。但不论在哪一个学段, 作文教学的目标都要立足于提高学生素质这个根本上, 教学方法也要有利于培养写作能力。具体地说, 素质作文的实施,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根据学生生活和写作实际情况, 有目的地开展作文训练
对学生作文进行指导, 应该先行调查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 然后根据调查结果, 按照学段的共性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只要写作内容切近学生的生活, 那么他们就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否则势必挫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实这方面的考虑也不必过于复杂, 今年我们语文组在制订上学期作文训练计划的时候就提出一个总的规定, 每次训练的要求或者是提示中都必须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为背景命题, 这就避免了写假事, 乱抒情现象的出现。
二、形式多样化, 不枯燥单调
作文训练指导课上, 应力求形式多样化, 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体裁、题材的要求进行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过的形式有课堂训练与课余训练相结合, 全篇训练与片段练习相结合, 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训练与学生自命题训练相结合等等。除了写作形式的多样化, 还可以在课堂形式上多样化, 比如开展作文活动课,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进社会, 走进大自然, 这样既摆脱了枯燥乏味, 又能让学生捕捉到随时迸发出的写作灵感。当然, 形式的多样化还有常见的一体多练、一事多练等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不论进行哪一种形式的训练都要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面对这些缤纷多样的写作形式, 学生可能会有畏难情绪, 这一点我也遇到过。不过我特别注意学生们观察生活能力的培养, 一段时间后, 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乐趣, 写作激情就会高涨。比如, 为了写好亲情类文章, 我要求学生回家采访长辈, 还布置观察父母的手, 给父母洗一次脚, 替父母做一件事情等等, 趁热打铁, 返校后立即开展相应的小作文写作训练。事实证明, 大多数学生的亲情作文立即摆脱了假、大、空的不良现象。
三、贯彻赏识教育, 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激发潜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点在作文教学中我是百试不爽。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 写作时神经中枢系统就能形成兴奋中心, 这个兴奋中心犹如一座城市中心的立交桥, 它将围绕一个中心发散出很多条分支, 此时的写作思维活动最积极、最高效, 此刻写作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因此, 在每一次作文中, 教师一定要用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 并发挥自己巧舌如簧的能力, 给学生以最大的鼓励。学生在自己的优点得到充分认可后, 容易产生兴奋, 因为他品尝到了自己劳动成果的甜美滋味。长此以往, 学生就会自然地产生对作文的兴趣。在这一方面, 我在作文课上就是这样坚持的。每次的作文评讲课上, 我都要同学们找出自己文章中最大的亮点与全班同学共享, 可以是审题、选材、整体构思, 也可以是字词句段的处理, 对于好的, 往往是展示刚一结束, 就会响起热烈的掌声。对于老师而言, 这种教学方式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 展示者的成果被大家充分认可, 写作兴趣大增, 其他学生聆听了别人的精彩处理, 自然会去模仿, 同样也能出彩。
四、立足教材, 注重引导借鉴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路, 遵路识斯真。”在实际生活中, 每一位学生的轨迹都不会完全重合, 能把自己的生活根据要求有取舍地融入到写作中, 这是一种素质。另一方面, 融入进作文中的那些观感如何最有效的为作文的中心意旨服务, 这是一种能力, 这种素质怎样提高, 这种能力怎样培育, 恐怕是广大语文老师最发愁的。实际上我们有可以借鉴和模仿优秀范本, 那就是语文课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可谓是范文中的范文、精华里的精华, 通过对课文全方位赏析, 同学们可以从文体特点、内容取舍、谋篇布局、和语言锤炼等方面体会作者是如何选用生活中的素材的, 从而借鉴课文中的方法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逐项突破。如此训练, 假以时日, 学生的作文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 是学习的最初形式。”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的, 每篇课文都有其独到之处。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 逐步培养写作兴趣, 使之循序渐进地提高写作能力。学习《荷塘月色》, 模仿文中运用通感描写景物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在学习鲁迅先生《阿长与山海经》后, 我要求学生模仿文章欲扬先抑的写法来了一次题为“我身边的阿长”的写作练习。同时, 还提醒同学们注意怎样从生活中选择对写作有利的素材, 无论是抑或扬都要突出人物的特性。模仿可以由浅到深, 由字词句到篇章, 先求形近, 到神通, 再到创新。
总之, 在写作中, 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系列训练, 真正做到让写作来源于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当我们的写作训练能够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至诚至善至美”程度之时, 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素质作文。而学生则能从生活中领悟到写作的真谛, 相信他们的个人素质也已经得到了提升。
摘要:素质作文, 简而言之就是要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素质。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系列训练, 真正做到让写作来源于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
作文训练应注重心理引导 篇11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使学生有想写好作文的冲动
我们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这些文章既有激情的诗歌,清丽的散文,又有准确的说明文,严谨的议论文,它们都折射出了作者的审美感受。当老师分析《安塞腰鼓》精彩文段时,学生必会为击打安塞腰鼓的激情所感动;当老师讲述《藤野先生》的故事时,学生必会为至纯至深的师生情所感动;当老师深情朗诵《天上的街市》时,学生必会为那优美的意境所陶醉……学生的心是真诚的,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向往课文中的美好,爱上了课文中的美好。卢梭说过:“一个人的心灵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从内心深处讲,学生不仅欣赏美,更希望成为其中美好的一员。也许有人会说学生这种心理只是不切实际的浪漫,但是我们要说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学生爱上作文的力量源泉。一次,老师声情并茂朗读了朱自清的《春》后,前面坐着的几位同学发出赞叹:“哇!”虽然他们不善表达对《春》美的感受,但他们已理解认识到了春的清新、活力,并为之感叹。当时老师就问了学生,“让你们来写秋,好吗?”许多同学微笑回答:“我能写得那么好就好了!”学生话中虽表意写不好,但内心已流露出想写好文章的潜意识冲动。
二.启发鼓励学生,使他们相信自己有写好作文的能力
一些学生怕写作文,其实他们并不是不想写,只是由于自卑怕自己没有写好作文的能力。学生学了好文章,总认为别人是大作家,而自己是中学生,怎么能比呢。学中文的人都知道,创作来源于生活,老师应经常鼓励学生:大作家也是写自己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你们身边也有许多熟悉的美好事物,只要找出来,你们也能写出来。一次在讲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之前,老师提问学生:冬天来临时有什么情景?学生七嘴八舌说开了:寒冷、刮风、下雪、雪景漂亮、渴望温暖、富有诗意……学生说完后,老师再让学生看课文,等学生看完课文后,老师再问:大作家写的冬天情景跟你们说的冬天情景是否一样?学生都说“差不多”,“大同小异”,这时老师乘机鼓励:“英雄所见略同,看来大作家所见与中学生所见相差不远,其实你们也具备有成为大作家的潜力,只要善于观察,敢动手去写,你们也可以成为大作家,起码成为班里的小作家。”学生大笑,笑中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写好作文的鼓励,以及对他们具有写作能力的承认,从而树立起了写好作文的信心。注意,老师的启发、鼓励必须贯穿作文训练的始终。老师做好了这点,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的内在含义。
三.从基础做起,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满足感
赞可夫说,“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学生爱美,更想成为美中的一员,表现在作文上,他们非常希望通过努力写出好作文来得到人们的肯定,从而获得满足感,中国的一句俗语“文章是自己的好”讲的也是这个道理,学生的这种心理应该得到鼓励。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上获得美好的心理感受,老师不要一味要求学生写难而好的的作文,特别是那些基础差的学生,指导作文一定要从基础做起,起步要低,为以后写好作文打下基础,比如可让学生模仿课文文段,写写短文章,相信在老师的认真指导下,许多学生都能做得很好,加上老师的表扬、鼓励,学生一定会进一步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同时,学生也获得了写作上的满足感、成就感,学生这种心灵的快乐必将推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作文,爱上作文。
四.彻底消除学生害怕作文心理,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如果将学生与作文比作一对情侣的话,他们之间的爱会怎样呢?我们不妨了解一下著名作家卜迦丘对爱的看法,“真正的爱情能够鼓舞人,唤醒他内心沉睡着的力量和潜藏着的才能。”学生爱上作文,摆脱了作文带来的阴影,他们必会主动丰富知识,主动观察思考,为写好每一篇作文而竭尽全力。随着知识的累积,思考分析能力的增强,学生写作的能力将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作文水平自然也就逐步提高。教师这时的主要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的写作彻底走上正轨,教师应鼓励学生有坚持创新的精神,并且可以逐步布置一些有一定深度的作文题目让学生写作,推动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并形成自己的风格。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才会真正达到较高水平,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老师所教的这些学生中还真会出现作家呢。
学生的作文训练当然并不像上面这些内容写的这么简单,它是牵涉到环境熏陶,教师水平,学生个性修养,各科知识基础等等方面的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只是针对学生面对作文时的心理角度进行了简要分析,这就是引导学生爱作文,学生爱作文才会写好作文。让我们记住:爱是勇敢自信的源泉,勇敢自信是展示才华的基础,展示才华是人生快乐的追求。
句式训练要注重发展学生思维 篇12
一、低年段句式训练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人教版一、二年级的语文教材中, 有大量句式训练内容, 足见该训练在低年段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实际教学中, 教师在利用教材进行句式训练时, 存在着注重语义完整、语法规范, 忽视在训练中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 学生所写句子虽然通顺、规范, 却过于刻板, 缺少灵气。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两个:一是教材的局限。教材中的句式训练也侧重在规范、正确的要求上。事实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生见闻的不断增长, 这样的要求远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二是教师的局限。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局限于教材, 教学视野相对封闭, 对教材之外的世界关注不够, 对教材之外的充满灵气的优秀作品、灵动表达关注不够。另一方面是基于应试, 只追求简单、正确, 在训练时忽略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二、如何在句式训练中发展学生思维
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认为:“写作从本质上说就是写思维, 即用语言文字表现作者的思维活动和结果。”所写句子的优劣与个人思维品质的高低直接相关。因此, 小学低年段句式训练的重点与难点应该是如何在句式训练中发展学生思维, 使学生思维品质得到提升。
1.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 拓展思维广度。
例如人教版低年段教材中有这样一项句式训练内容:
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李老师正忙着改作业呢!
_____正____呢!
许多学生在补充这个句子时, 主语往往受例句影响, 从人物方面去思考, 大多是妈妈、爸爸、老师等。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从人、事、物、时间、地点等不同角度去思考, 学生补充的句子内容就会更丰富。这样的训练, 是教给学生思维的方式, 可以有效拓展其思维的广度。
2. 启发学生换个角度观察事物, 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造比喻句时缺乏创新, 这与学生观察事物的角度是有关联的。如果教师能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感知事物, 学生不但造出的句子会大不相同, 而且创造性思维也将得到发展。
如, 一位教师训练学生说比喻句, 学生1 说道:“太阳像火球。”教师启发学生:“不同时候的太阳都像火球吗?”学生2回答:“冬天的早晨, 太阳像个鸡蛋黄, 一点也不热。”学生3则回答:“阴天时, 太阳像个调皮的孩子, 就是不露面。”
同样是关于太阳, 学生观察、感知的角度不同, 造出的句子便有了新意。
3.强化学生的“泛灵心理”, 培养创造性思维。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幼儿期的孩子, 普遍存在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 即这个时期的孩子把所有的事物都视为有生命和有意象的东西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这种心理, 他们写出的句子将更富有童趣、个性与创造性, 有利于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如, 学习了一年级课文《菜园里》以后, 学生仿写出“丝瓜绿绿细又长”的句子。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拟人化地表述:丝瓜在干什么呢?学生又写出了“丝瓜架上看热闹”“丝瓜藤上荡秋千”。强化“泛灵心理”后, 学生写出的句子更生动、有趣。
4.化简为繁, 培养形象思维。
学生所写句子常常只有主干, 表达不具体。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句子的中心词进行具体描述, 将词语还原成一幅幅具体画面, 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在句式训练中得到发展。
如, 一位教师教学《从现在开始》, 让学生用“神气极了”写句子。一名学生很快造出句子:“猫头鹰的样子神气极了!”教师问:“什么样子可称得上神气呢?”于是该生对中心词“神气”进行形象、具体描述, 补充道:“猫头鹰眼睛睁得圆圆的, 胸脯挺得高高的, 神气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