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审美

2024-08-31

注重审美(共9篇)

注重审美 篇1

审美情趣来自视觉、听觉的感受,并一直贯穿到心理各个不同层次,使各种心理发生自由的相互作用,使个体产生一种自由的、愉悦的体验。初中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审美情趣形成的重要时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语文教学中的审美体验及教育是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操的最重要渠道之一,其中,“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标》),所以,语文教学的审美体验主要通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课标》)来实现。

课堂是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得法课内,得益课外”,阅读教学应创设出良好的课堂教学审美情境,酝酿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氛围,以唤起与调动学生的审美需求、审美情绪,让学生较快地进入到感性的审美体验景况。

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品味文化艺术,其中有一篇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和震撼人心的力量的赞美,也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其舞,有绚烂的视觉冲击;其鼓,有极强的听觉冲击;而其文,更有掀起狂澜的情感冲击。学习这一课,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培养学生审美体验的机会。

第一环节,观视频,从视觉上激发学生的审美愿望。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在城市的现代青少年,大都对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具体、直观、感性。那雪白的衣衫,火红的腰鼓;那腾转的身姿,飞扬的黄土;那隆隆的鼓声,震天的呐喊,以其独特、强悍、豪壮的气势攫住学生的眼球,学生的眼睛亮闪闪的,脸上写满兴奋和激动。此时再配以教师的激情导语:“安塞腰鼓诞生于黄土高原,是一种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独特而优秀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它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它可由几百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独具魅力,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健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这样,绚丽多变的画面,声情并茂的开场白,能一下抓住学生的心,引发他们的兴趣,把学生迅速地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中,让他们迅速进入角色,置身于情境之中,带着对“美”的憧憬,较快地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以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揽胜,深潜到文章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产生审美体验。

果不其然,观后我请学生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词语评价安塞腰鼓,学生群情沸腾,跃跃欲试,说出了“气势磅礴”“豪放”“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瑰丽奇伟”“气冲斗牛”“叹为观止”等词语,真切地表达出自己的审美体验。

第二环节,练朗读,从听觉上唤起学生的审美激情。学生的朗读水平需要教师的训练,需要优秀朗读的引领,更需要自己亲身的体验。在感受到强大的视觉冲击后,学生心中急切地希望尽快投入到对文本的感知中去,以获取最直接的审美体验。这篇文章运用比喻、排比使描写的对象生动具体、气势恢宏、雄浑有力;还有许多独句段,许多短句,许多短语,短促、激烈,有强烈的节奏感,传达出勃发的生命激情。文章语句铿锵,节奏像波浪一样倾泻而出,欲止不能,非常适合朗读。

当学生对课文熟悉后,师生共同商议,达成朗读共识:(1)要读出音乐美。本文以短句为主,因而节奏较快。读准节奏以后还要注意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2)要读出画面美。本文结构清晰,画面分明,1~4段是安静的腰鼓,5~12段是激昂的腰鼓,28~30段是静寂的腰鼓,朗读时要读出层次感,读出画面的更迭。(3)要读出力量美。文中不乏对安塞腰鼓的评价,“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等等,无一不是极具力量元素,要读出震天撼地的气魄来。

不仅要达成朗读共识,更要有明确细致的分工,才能营造出荡气回肠,震天撼地的朗读效果。可运用男女声齐读、轮读等方式,辅以速度、音调的变化。舒缓有致、轻重分明、气氛多变、情怀浓烈的真情朗读,使得视频中的画面在声音的塑造中再次在教室的上空幻变。安塞腰鼓,这个本来与孩子们有一段距离的陕北风俗已然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震荡着他们年轻而又充满激情的心灵。朗读再配以高原特有的唢呐曲和隆隆鼓声,这样生动的课堂环境,以强烈的感染力调动起学生的审美需求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产生了深刻的审美体验。

第三环节,悟文情,从情感上深化审美体验。审美体验的着力点应体现在审美鉴赏上,它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语境分析法、感受法等让学生品味语言,以调动学生产生审美联想,发挥审美想象,使学生进入到精神的审美体验景况,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阅读教学中美的教育,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蕴涵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安塞腰鼓》这种抒情性极浓,文字又极美的文章,情感表达却并不易现。我请学生关注本文的创作时间——1986年;联系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大事——改革开放;结合陕北当时的状况——闭塞,落后,贫瘠,提问:怎样理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有了前两个环节积淀的对文本的深入体验,学生一下有了超乎他们年龄的悟性。一部分学生解读说:鸡啼是天亮的标志,是新的一天的开始,是希望的象征;有这种安塞腰鼓所喷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带动陕北人民生命的奔腾升华,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正是希望所在。更有学生作出了这样的解读:中国的地形如一只高昂鸣啼的雄鸡,这一声鸡啼正预示着中华民族在改革的洪流中正在摆脱痛苦与困境,正在热烈追求欢乐和梦幻;这隆隆隆隆的安塞腰鼓既是生命的赞歌,更是中华民族高歌猛进开创一个崭新时代的凯歌!而“渺远”又预示着这一时刻即将到来!显然,安塞腰鼓已不仅是陕北延安精神的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这种契合文本,又充满联想和想象的解读是审美体验的最高境界。学生在对文章主旨和情感的把握中,对这篇文情兼优的散文有了更深远的体悟,“美”,在他们稚嫩又不乏成熟的心灵里刻下了永久的印记,但这又怎是一个“美”字了得?

审美体验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是学生主体的情感活动和学生与文本的相互作用。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激发其审美情感,实现其审美理想,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一般地说,教材的选文都是美的,阅读教学中的审美体验教育,其实质就是要充分挖掘课文本身的审美因素,把课文的内容美和形式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现实美和艺术美,以及人性的美,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奥的知识传授与动情的美感体验结合起来,发展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形成较高的审美情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挖掘并把握每篇课文中丰富的美的因素,在阅读教学中较好地对学生实施审美体验教育,达到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的目的。

中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审美教育 篇2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应试教育色彩浓、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僵化、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等问题,问题关键出在教学观念。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模糊不清,导致人文因素流失;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学生变成了语言知识的“研究员”、“解题机”;尤其忽略了美学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导致教学方法日趋僵化,学生逐渐失去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学效果。

美育的特征和作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新课改的趋势都决定了审美教育势在必行,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贯彻审美教育呢?

一、营造美,激活学生的审美心理

审美情境的创设包含丰富多彩的审美因素,可以启发想象,诱导联想,激活审美心理,建构审美心理结构。首先,要营造审美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陶冶学生审美情趣、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独特空间。陶行知说:“我们首要重艺术化的校容。”不仅校园设计要审美化,还要有校园人际关系的审美化,因此校园应该力求净化、绿化、美化、师生和谐化。其次,借助审美的教学媒介,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介,如,多媒体教学,组成声音、图像、文字的综合体,更直观地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知。还可以运用电影、音乐、绘画等拓展想象的空间,引发学生的审美心理。最后,精选审美的教学技法,意境的创设可通过语言、动作、精美片段的切入来实现,也可用优美的板书设计来营造。

二、体验美,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

教师借助教学内容、方法的形象性,创设各种审美情境,调动学生的情绪,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因此,中学语文审美化教学具有审美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和学生以教材为中介,形成互动的审美关系,师生间通过错综复杂、密集不断的信息交际,形成一种和谐的双向交流关系,使师生间的主客体地位顺利转化,因而具有互动和交流的特点。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审美教学应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叩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易健教授认为,“现代美育是一种感性的情感的生命教育”,美育通过渲泄、引导、升华感性来对人实施教育。可以说,“情感是一切审美活动的血液”,那么,怎样激活审美情感,引导学生体验美呢?首先要导入激情,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其次要朗读激情,深入课文的深层意蕴,让情感与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相感通”的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情境,诱发同步联想,激发审美情感。

三、鉴赏美,语文教学要因势利导

要激发想象、联想鉴赏美,想象力在审美心理中占有重要地位,激活情感体验美之后,通过记忆基础上的表象运动,借助想象得以超越时空取得更深广的感受内容。通过研读课文鉴赏美,研读是激发审美情感、提高学生鉴赏力的关键。可实施思路教学,带领学生深入美文的深层,不但让学生知文意,而且让学生知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在教学过程中,对文本蕴涵的美加以阐释和点拨,转化为学生能体味到的美,让学生产生评价美的能力。研读的方法宜采用讨论法,充分肯定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让学生真正以教学主体的地位参与教学。

四、创造美,语文教学要灵活多样

注重审美 篇3

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在内心都很畏惧文言文, 觉得文言文学习很枯燥, 很困难。为此, 我在学生中做了调查, 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认识还停留在学了对将来进入社会没有多大作用, 只是为了高考不得不学的阶段, 也就是说学生多半是被迫学习, 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反观老师的课堂教学, 过于注重文言知识的讲解, 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过于注重词法句法的教学, 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模式, 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受。文言文教学几乎成了单纯的理解词语翻译句子的训练过程。

针对上述教学中存在的情况, 结合《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我认为, 在文言文教学中, 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引领学生步入千古佳作的神奇美妙的境界, 遨游祖国文化深厚迷人的海洋。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让学生爱上文言文。

一、感受文言文中的音律美

文言文中的语言非常讲究对仗、平仄、押韵、排比, 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 充满了音律美。如“渔舟唱晚, 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声断衡阳之浦”“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高低冥迷, 不知西东。歌台暖响, 春光融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等等, 这些语句读起来节奏感强, 很有音乐感,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朗读, 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去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音律美, 进而主动地去理解和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

朗读指导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 要求学生能读准语音、句读, 做到字正腔圆。然后, 指导并训练学生掌握语调、语气、停顿、重音等诵读技巧, 特别是要读出文章的内在节奏, 感知文章的“气、味、声、色”。最后, 在抑扬顿挫、表情传神方面下功夫, 通过反复诵读达到文气合一的境界, 进而能获得审美愉悦。久而久之, 学生对文章便耳熟能详, 闭目可诵, 直至能和作者进行精神交流, 产生思想碰撞。

二、体会文言文中的自然美

在古代散文中, 作者很注重描绘优美的自然环境。投身于大自然, 在自然中获得心灵愉悦, 寻求精神慰藉, 排遣内心苦闷, 文人墨客乐此不疲, 进而把自然美景诉诸笔端。教材所选的文言文有很多这类作品, 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去体会文中表现出的自然美景, 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登临滕王阁, 在“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之时, 去远眺“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奇妙景象, 感受王勃“遥襟甫畅, 逸兴遄飞”的胸怀兴致;我们可以和学生远足兰亭, 置身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的会稽山, 沐浴于和畅的惠风之中, 去仰视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放纵自己的形骸;我们可以载着学生泛舟赤壁, 在月亮从东山升起后, 欣赏“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的迷蒙景象, 临风把盏, 聆听“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的箫声, 遥想昔日“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的盛况, 抒发英雄不再、物是人非的感慨。

三、品味文言文中的人性美

新教材所选的文言文, 大多都能体现文中人物或作者的伟岸人格, 如:司马迁遭受腐刑, 蒙受人间大辱, 却能忍辱负重、发愤著书, 倾注毕生精力完成了史学巨著, 诠释了“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的内涵;屈原一生心系楚国, 哀叹民生艰辛, 虽才华横溢, 忠贞不渝, 却屡遭放逐, 然而始终不愿以皓皓之白蒙受世俗尘埃, 在国都即将被攻破之时, 自沉汨罗江, 以身殉国, 以死明志;文天祥身陷元营, 慷慨陈词, 被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 始终不屈, 抒写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动人篇章;苏州五义士虽然出生编伍之间, 却深明大义, 为保护群众, 挺身投案, 临刑之时, 意气昂扬, 谈笑而死, 致使当时英雄豪杰屈身墓前, 扼腕痛惜。

还有一些文章情真意切, 感人肺腑, 如:李密在《陈情表》中反复陈述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形, 恳求晋武帝能恩准自己终养祖母, 表现了对祖母不离不弃的拳拳孝心;苏东坡在《江城子》中抒写了对亡妻的朝思暮想, 然而已生死两隔, 只能在梦中相逢,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道出了对亡妻至死不渝的款款深情。

我们在教学中应引领学生深入文中, 去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 去体会人物的情感, 进而去品味文言文中蕴含的人性美,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领悟文言文中的思想美

教材所选的文言文, 可以说是经过历史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 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精华, 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美。孔子对“仁”“礼”的阐释, 孟子“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思想, 墨子“兼爱、非攻、尚贤”的主张, 庄子“安时而顺命”的生活态度,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我们可以让学生去理解并评价这些思想, 批判地接受这些思想精华, 在思辨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苏轼不哀叹自身的命运坎坷, 投身自然的旷达,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采菊东篱下”的高洁, 魏徵敢于犯颜直谏的胆魄,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执着, 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忠诚, 顾炎武“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壮志, 都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优秀素材。在教学中, 我们应充分发掘作品中的思想美, 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同时接受这些思想文化精髓的熏陶。

注重审美 篇4

关键词:欣赏教学 自主性 作品内涵 艺术魅力

面对一幅绘画作品,该如何欣赏?这是每一个人都会在心里问的一个问题。大部分教师讲授时间很多,学生学的机会很少,这样的课,不单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学得更累,更没有兴趣。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我也是常常思考着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一下自己的思考。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只有在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美术欣赏中,观赏者在观赏美术作品时,最初的感受往往是获得美感的重要基础。学生更是凭第一印象(直觉)来欣赏美术作品,学生直觉会受到个体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感受到美的成分和质量都很有限,但确实是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根据这些,课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收集与欣赏内容有关的资料,让学生有备而“赏”,从而缩短与欣赏内容的距离,产生欣赏的兴趣。上课时,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教师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再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出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如画面是以什么颜色为主?画了些什么?颜色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調?整幅画感觉是欢快的,还是伤感的?这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感觉,胜于教师的讲解。这样也改变了那种以教师唱独角戏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欣赏与绘画、工艺结合,从中领悟作品内涵

美术欣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临摹作品,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欣赏教学与工艺、绘画的教学并不是孤立的,恰恰相反,欣赏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美术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关系是互为作用的,学生有了绘画的实践,能够更好地理解与认识艺术作品,而在欣赏艺术作品之后,他们就可以将作品的精华运用到自己的制作中。俗话说:“眼高才能手高。”只有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优点和美的因素,才能有效地指导自己的美术学习活动,从中获得美的体验。例如:在教学民间绘画和工艺品欣赏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想动手做一做,这时让学生照着作品的风格、形象临摹一下。

三、情景创设,从中品味艺术魅力

优秀的艺术作品,在总体形式结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或思想,或意念,或某种意味等等精神内涵,即意蕴美。在审美直觉这种表层的心理活动刺激了欣赏者的感觉后,将不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的连锁反应,这时教师应积极配合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音乐是一切艺术门类中最为抽象的艺术,可音乐同样也是人类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因而人们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展开联想,随着音乐节奏的起伏,眼前情与景在不断地变幻,人的情感也不断地变化。假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有机地把音乐和美术结合起来,将能达到图音并茂,声色俱全的表现深刻主题的教学目的,并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创造力。如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时,紧跟上述欣赏过程,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背景、内容,让学生再仔细观察纤夫们在学生劳动下的各种不同的表情、姿态,放上一曲《黄河号子》……这时学生就开始自觉地“设身处地”,进入某种情景,而自觉地体验画面纤夫们劳动的艰辛,产生审美同情。这时的欣赏主体(学生)受到欣赏对象(纤夫)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其审美思想的启示,展开想象,调动相关的各种感觉实行通感,使自身的情感融入画面。这时学生积极认同的心理活动本身就由理性参与了欣赏活动而推向深化,从而获得艺术作品内层意蕴的领悟和随之而来的审美愉悦,审美想象。当学生进入联想境界后,教师如能和激昂的语调在音乐声中诵出俄罗斯著名诗人涅克拉索夫的诗句:“到伏尔加河去!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呻吟?这呻吟声象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拉纤夫们在痛苦的行进。”这时学生们原先模糊的,朦胧审美享受一下子就变得清晰了:那优美而辽阔的伏尔加河风景与倍受苦难的纤夫处境鲜明对比,仿佛是一曲低沉的号子在炎夏的闷热中与河水的悲吟混然震颤,学生开始随主人公一起痛苦、挣扎,逐步进入“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教师应利用一切可能,采用电化教育法、语言描述法、设置情景等“不择手段”而为之,往往事半功倍。在欣赏时,播放一曲音乐,创设一种艺术氛围,就能使学生自觉地由日常生活的自然态度转向审美态度,摆脱实用的功利观念的和外界的干扰,在浓烈的欣赏氛围中步入神与物游,洞幽发微的胜境。

我们教师应用心去体验作品的内涵,引导学生正确地去认识作品,把握创作者的思想意图,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

注重审美 篇5

一、充分发挥“读”的作用,以读为本

审美对形象性的特点决定于人们的审美活动不是用逻辑思维,不是靠抽象思维的判断、推理进行,而是用形象思维,从对美的高扬的直接感受开始,进而把握美、领悟美。正如帕克所说: “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作为审美对象,语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集萃的仓库,就其中包含极高审美价值的单篇而言,又往往是思想美、形象美、意境美、结构美、语言美的和谐统一体。因而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重视读的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美的景、美的人、美的物、美的情。

语言文字是作品、作者思想感情的载体,是蕴含美的物质外壳。语文教师通过生动、富有魅力的范读、朗读,可以诱发作品中的美感。与绘画、音乐相比,语言文字确实有其独特的优势。绘画能表现色彩,但不能描绘声音,音乐能表现音响,但不能表现色彩,可语言文字既能绘声又能绘色,还能绘形。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读书方法。只有放声读,读得正确流畅,沉浸其中,才能读出文章的味道来,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进入美的境界,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洗涤。于漪先生说: “较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学重分析、轻积累,有的文章甚至分析的碎尸万段,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的错误。”诵读的提倡,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教师不能忽视课外阅读这一领域。假如局限于课本这块小天地,学生见识毕竟有限,很难完成审美素质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自古至今有成就、有影响的文化名人都是“读”出来的,叶圣陶先生说: “他们有个不二法门,就是熟读名文,读着读着,自己顿悟。”于漪先生也说: “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了中华文化的精粹。”读优秀的文章作品,特别是读经典名著,最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一生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培养他们的文化气质。

二、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知美、发现美,提高美的鉴赏力

课堂中如果语文教师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诸种感觉,学生就能把丰富多彩的美传递到大脑,从无声的文字跳动出有声、有色、有形的美的图景,让学生通文之“理”,明作者、作品之“情”,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境界,与此同时,让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对美的形象进行新的挖掘,增添新的意境,从而感知美、发现美。

例如,学习《三月桃花水》,调动听觉去感知泉水冷冷淙淙的清朗之声,泉水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态,想象到泉水的流淌如岁月流逝,感受到像生命在运动,学生们心中便会不由自主地涌起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习《朱德和母亲》,在学生诵读朱德每天上山排水的情景描写文字后,试着让学生把它想象成电影特写镜头,从中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深刻感悟。如学习老舍的《麻雀》,读到“它被人毁了,可是还想依靠人,多么可怜! ”时,必须发挥想象力,体会作者对于被毁坏和凌辱弱小者的同情,感悟到一些发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学生感觉敏锐,想象力丰富,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想象力,让学生在想象中把文章所描绘的声、光、色、态等在头脑中呈现出来,把单调的文字变为生动形象的画面,变为立体可感的美的形象,学生在感受美、发现美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美的鉴赏力得以提高。

除了艺术作品,大自然也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最好教材。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经常游览和远足,观察社会自然之美,并由景生情,由情生悟,感悟生活的节律,领略生活的意义。

三、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完美的人格

朱自清说: “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境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正因为这样,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人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例如,在讲解古代诗文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作品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情绪推动下创作作品的,以及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心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容易和作品表现的情感沟通,产生共鸣。也就是说,只有知人论世,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作品深刻而广泛的文化内涵。如教学《牛郎织女》,只有了解了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之后,我们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是作者基于生活而做的人生幻想,反映了他对人间疾苦的关心,表现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我们应该充分肯定。

“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它不仅揭示生活本来面目,也能说明生活并给予人的情感和思想以方向。”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师的责任应是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把作者给予的情感化为自己的情感,然后经过渗透沉淀,形成高雅的情趣、丰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我曾向学生提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对杨二嫂我们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很多学生认为应持讽刺、否定、厌恶的态度。这说明大部分同学没有真正钻入课文,于是我让学生想一下杨二嫂性格发生变化的原因。最后大家认识到杨二嫂令人厌恶的市侩性格是受旧社会的压迫扭曲的结果,也有令人同情的一面。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这需要教师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除了大量表现人的优美情趣、高雅情操的作品外,还有一部分比较冷峻的以再现生活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也能够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到有益的熏陶。无论是《凡卡》中的“我”对人与人隔膜的忧思,还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贫富不均,也无论是《穷人》底层小人物的挣扎,还是《粜米》中农民悲惨命运的纪实,作品在烛照现实丑恶的同时,表现出作者悲悯的情怀,博大的胸襟,寄托着作者对丑恶现实的憎恶和对人物的真挚同情。语文教学中如果注意到这种审美情感的培养,那么会让学生更自觉地追求美好理想,得到精神滋养和人格陶冶。

摘要: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途径很多,语文教育是主渠道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

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篇6

一、在课堂教学中,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感知力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具象思维的特性, 这才能产生美感。审美感知力是审美主体全部审美过程的第一步, 而现在的教育中应试教育比重较大, 审美教育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注意, 使得学生对美的欣赏不能完全理解, 只能分辨好看和不好看之说, 没有审美的感知力, 只有审美疲劳, 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作品的意义所在。所以, 在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时, 大家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 “听这样的课真是一种艺术享受”。名师的课在使学生获得知识, 受到教育的同时, 又有了较高的艺术性。在这样的课上, 知识的传授, 能力的培养, 情感的陶冶, 意志的培养, 个性的发展相互交融, 不断地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世间美好的东西之所以成为主观的某种思想作品, 是将审美对象放在某种社会背景、个人情感中去感知、去理解, 这样美术作品才有生命力。审美感知力不是生活感知力, 它的形成不是单纯地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而是以具体审美对象为出发点, 由单一到画面丰富的过程, 因此审美感知力的培养不能离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在艺术欣赏课的教学中, 可以利用电教设备, 根据课本内容, 在媒体上进行设计, 通过荧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从而使学生获得美感, 产生创作的欲望。学生通过观察和欣赏, 了解了内容, 使学生进一步得到美的享受, 审美能力得到了充分升华。

二、在课堂教学中,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想象力是理想的翅膀, 有创造性的艺术大师都非常重视想象力, 也重视美术创作中的想象力。面对美术作品, 美会自然而然地展现在欣赏着面前。因此, 创作就是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 在艺术中发现艺术。南宋山水画家王徽在其《叙画》中说:“望秋云, 神飞扬, 临春风, 思浩荡。”高尔基也曾说过:“想象在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 但它主要是用形象的思维, 即艺术的思维。”现今在美术课堂上, 往往是教师对美术作品的分析、讲授, 教师成了美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的讲授无非是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在传统教学中, 缺少创新, 也没有想象的空间, 学生在欣赏绘画时只能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因此, 应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想象、创作, 让自己的绘画能力提高, 使自己的想象意蕴表现在画中, 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现实生活的美是原生态的, 是自身的美所在, 而美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美进行观察、体验、思考、想象、创作的结果。作品中的美, 具有超越现实生活的永恒性、统一性与普遍性、广泛的传播性、导向性与感染力以及高于生活的独创性等特性。事实上, 这些特征使美术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一项不朽的事业。

三、在课堂教学中,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力

审美情感力, 就是要使学生在美的对象直接观赏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在不同的美学范畴中丰富学生的审美情趣。如:一幅好的山水花鸟画, 不但能使人悦目, 而且会给人以认知的满足, 使人更好地认识自然的美, 领悟美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要表达的淳真的思想感情, 并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教育。人们在欣赏齐白石的作品时, 除了欣赏那些花鸟鱼虾的神情和动态 (自然美) , 更欣赏画家在作品中所倾注的对生活强烈的爱和淳朴的思想感情 (艺术家的个性美) 。

欣赏美术作品, 可以触发学生内心美好的审美情感, 激发对人类社会中美好事物与正义事业的热爱, 对进步的向往, 对真理的追求。就像我们从德拉克洛瓦的《自由神领导人民》,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等类似作品中所感受的那样。米勒的作品可以使我们了解法国19世纪农村的生活情景和农民的命运, 从《拾穗》《播种》《牧羊女》《扶锄的农民》等作品中, 我们了解了法国农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进而认识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总之, 美术教育不应是狭义的理解范畴。艺术家将美好的审美情感融入美术作品, 使艺术作品更富有价值。

四、在课堂教学中,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

在课堂教学中, 要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就一定要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去了解。作品只是时代背景下的一部分, 要理解作品就必须理解画家的时代和构成作品的文化背景, 才能理解他的作品。如《沉睡的维纳斯》是意大利威尼斯画派乔尔·乔内最负盛名的油画杰作, 象征着冲破中世纪黑暗的“神明”, 标志着世俗人性的复归和人文主义的胜利。在作品中, 我们看到的是一位妙龄女子躺卧在林边的草地上, 在她的周围是具有诗一般意境的意大利普通乡村的自然背景, 蘑菇状的树冠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浓重, 一座小山岗上耸立着城堡和农舍, 平静而庄严, 在远处的地平线上出现一带形的蔚蓝色湖水, 夕阳将天空染映成金黄色, 翻腾的云冉冉上升。比例完美的人体, 呈现出玛瑙石的透明感, 显得格外高尚, 纯洁而优雅。可以这样说, 乔尔·乔内的这幅《沉睡的维纳斯》集中地体现了时代背景下人们内心的真实渴望和当时艺术的成就。通过这样完整地了解作者与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 就不难理解作品了, 从而在欣赏作品时有了自己的审美理解能力了。

在欣赏绘画时, 除了眼睛感受理解之外, 还需要学生联想、记忆、想象和个人生活经历、生理心理体验能力等。在艺术门类中, 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绘画那样, 在描绘人物的外貌、形态、神情、动作以及刻画的自然景物、生活场景、对象的细节方面能具有独特的表现力, 可以直接用眼睛感受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了。美学既不等于艺术学, 也不等于社会学。审美不等于艺术, 艺术被纳入到审美学中, 它是一种纯粹而特殊的审美客体, 是人类审美过程的追求目标, 也是审美活动的积极效应, 更是艺术教育的灵魂。所以, 在审美美学的视野中, 艺术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定性和审美特征。

注重审美 篇7

一、注重美感的熏陶是培养幼师审美能力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曾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幼师生不仅是美的创造者, 而且是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者。因此培养幼师审美能力的前提条件就是注重美感的熏陶。

1. 注重美感的熏陶, 首要目标是让学生认识美、领会美的实质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一方面, 我在手工教学中致力于挖掘手工材料的特性及教学内容所潜藏的内在美, 结合学生已有的审美观进行教学。如羊与狼、农夫与蛇、白雪公主等故事所蕴涵的真、善、美已成常识, 齐白石的《虾》、罗丹的《思想者》等美术作品中的美, 学生也能欣赏。教师可以将手工材料的特性结合相关故事进行挖掘与熏陶, 使学生迅速确立主题, 找到创作灵感。

另一方面, 我在手工教学中致力于让学生懂得, 创造一件真正完美的作品还必须遵循美术的形式、美的规律。造型时要恰当运用形状、颜色、位置、大小、多少、粗细、方向、动静、材质等各种造型要素, 使之产生强烈的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条理与反复等形式美感。

2. 注重美感的熏陶, 还要注重细节美

细节决定成败, 因为一件完美的手工作品不仅要注重整体美, 还要注重细节美。如剪纸作品在构思立意、造型设色上都很完美, 既有内在美感, 又不乏形式美感, 若剪刻的线条不整齐, 装裱时画面弄脏, 能完美吗?因此, 在手工教学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做工精细、结构扎实、重心稳定、画面整洁等细节。

3. 注重美感的熏陶, 还应注重过程美, 关注学生的美感体验

过程决定结果, 手工教学过程是从审美到创造美的过程, 其教学目的就是要陶冶学生情操, 关注学生的美感体验。因此,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敢于尝试, 再要求学生做到有条理、有步骤, 能灵活运用多种方法, 因材施教。

二、彰显个性是培养幼师审美能力的关键

美的形象都是具有个体性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个体性是美感的最根本的特征”。如小说《水浒》中的一百零八位好汉、雕塑中的五百罗汉、秦始皇的兵马俑、绘画中的百鸟图百马图等等都是重视对形象个性特征的刻画。艺术贵在创新, 但不同个性的人欣赏同一形象, 就会产生不同的美感差异, 不同美感差异的人创造的作品就能体现个体性、创新性。

手工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学生的美感差异, 让其尽情彰显个性, 以培养其审美能力, 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比如学习泥工创作时, 设定的题目为《和谐》, 我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阅历经验、情绪情感等来审美, 再鼓励他们运用多种制作技巧大胆创作。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们创作的作品丰富多彩, 风格各异。全班四十五人, 就有四十五件风格独特的作品, 彰显出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三、在幼师手工教学中如何注重美感, 彰显个性

1. 创设美感情境, 激活审美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审美教学应以美感人, 以情动人, 用情感撞开学生的心扉。要激活审美情感, 就应创设美感情境。美感情境的创设应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1) 创设美感的教学空间。美感的教学空间是手工教学培养审美情感的场所, 布置要有特别的装饰性、审美性。要让学生从欣赏自己的作品开始, 培养审美能力和制作、设计以及布置学习环境的能力。

(2) 借助美感的教学媒介。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形象是美感的本质特征, 离不开色彩、线条、形体、声音等诸多因素”。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相结合的原则下, 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及需求, 合理设计、利用课件, 使多媒体教学真正为手工教学过程锦上添花。

(3) 精选美感的教学方法。幼儿课堂无单一课堂, 幼师课堂也应精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营造美感的教学情境。

(4) 选择美感的教学内容。爱美之心人人皆有, 选择教学内容要从趣味性强、学生感知熟悉的、简明又易于制作的内容入手, 如折纸、剪纸、泥塑、拼贴画、草编、毛线绣、中国结等民间手工艺美术。利用这些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手工艺术进行教学,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丰富了学习内容, 满足了不同个性学生的审美需求和创作热情, 又能彰显学生的个性。

2. 紧密结合学科特性, 因材施艺彰显个性

在教学中可把手工教学与各学科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如地理学要求了解地形地貌知识, 可在泥工中进行地形地貌图制作;联系数学、几何体教学, 可利用纸板进行多面体几何模型制作……通过紧密结合的学科特性进行手工制作活动, 既培养了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创造的精神, 又加强了综合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3. 灵活多样, 创造美

学生的审美思维得到启发, 构思才得以驰骋。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创造美是审美教育的归宿, 是最高阶段。手工教学不仅培养学生会审美, 还要灵活多样地创造美。

(1) 在手工课堂中创造美。第一, 注重示范与讲解相结合。教师课前要熟悉教材, 熟练掌握制作技巧, 讲解清楚有条理, 语言优美;演示动作干脆利索, 造型规范、生动, 审美性强。

第二, 注重个人与小组相结合, 因材施教。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手工创作, 对不善于动手、智力较低的学生较难, 可鼓励合作创作, 提高兴趣, 培养合作能力。

第三, 注重启发与探究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不能按图索骥。

(2) 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美。美离不开生活, 多引导学生做美的创造者。如穿衣打扮、布置寝室、美化教室等等, 都可以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如学剪纸造型时, 剪喜字、窗花送给亲戚朋友;如学习拼贴画, 利用美丽的卡纸装饰寝室、美化家园, 使日常生活更加美丽。

(3) 在课外活动中创造美。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它起着补充课内教学不足, 增强整体教学效果的作用。应广泛开展课外活动, 培养创美能力。

第一, 积极开展手工课外兴趣小组。小组成员来自不同年级, 活动的形式与内容比课堂教学丰富, 更有审美性, 教师指导与学生互教互学相结合, 形成互相交流、共同促进的局面。

第二, 定期举办课题性手工习作展览和大型主题展, 如五四、元旦等美展, 组织学生布展、作品选拔、观摩学习, 树立审美、创美的个性化意识。

第三, 装扮节庆日时, 力求美感。如在国庆节、教师节开展以歌颂祖国、热爱教师为主题的剪纸、刺绣、纸版画、雕刻等形式的比赛活动, 烘托节日气氛。这些活动不仅活跃了学生学习手工的气氛, 又联系实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学生们不仅得到了美的熏陶, 提高了审美、创美的能力, 还潜移默化地得到了思想教育。

总之, 注重美感的熏陶是培养幼师审美能力的前提条件, 彰显个性是培养幼师审美能力的关键。因此幼师手工教学应多纬度的关注美感, 多方面地彰显学生个性, 灵活多样地熏陶学生, 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罗筠筠.审美应用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 (6) .

[2]郭青春.美学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5 (8) .

[3]张武升.教育创新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12) .

注重审美 篇8

一启动音乐思维, 进入音乐作品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 音乐听觉是人类独特的感官能力, 音乐思维的过程就是以音乐材料为载体的情绪体验。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要注意启动学生的音乐思维, 了解构成音乐作品的要素。

音乐作品的要素即是音乐的表现手段, 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曲式、和声等, 对音乐要素的感知、体验、理解是音乐欣赏的“出入证”。音乐作品的欣赏通常可以分为三个立体层次:音响外层、情感层、思想境界层。人们在欣赏音乐时由于受欣赏趣味或鉴赏方法的局限, 往往只是满足于浅层次的音乐享受, 即音响外层的欣赏, 而对于作品的情感层与思想境界层的体验往往不能深入。所以, 从某种程度来说, 这种欣赏并没有经历真正的审美体验。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审美过程, 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音乐教师应该在欣赏课中, 有意引领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基本要素;然后是对音乐作品主题、乐章乃至整个作品的体验, 逐步引领学生进入作品深层次的思想境界层, 在渐进的音乐欣赏教学中实现由外而内的审美体验。

当然, 音乐知识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拿体验音乐的主题为例, 了解音乐主题及其发展形式, 如主题发展的重复与变化重复、变奏、主题的展开 (模进、展演、倒影) 等手法, 是实现学生对主题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

二抓住音乐特征, 理解音乐审美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是以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作品的美的存在为前提, 以音乐感知、情感体验与审美评价为基本环节的意识活动。理解欣赏教学中的审美, 必须抓住音乐的艺术特征。由于音乐是以声音物质材料为基础构成的, 通过旋律、和声、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等要素的各种变化来塑造音乐形象, 反映社会生活。音乐艺术具有听觉性、时间性、抒情性、不确定性等特征, 通过声音的连续性和情感运动之间的内在协调, 使人得到美感享受。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快慢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给人以律动的感觉。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通过时间的持续性和变动性, 实现乐音的运动。这种乐音运动是最能激发和表现情感的, 所以音乐又是长于抒情的艺术, 有抒情性特征。它通过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的综合, 直接传达作曲家的生活感受, 以引起听众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但是音乐所表述的情感, 不像语言文字那样明确, 它只能在音乐传达的同时, 不断地对旋律进行审美处理, 或突出加强或减弱凝练某些音乐要素, 在情感运动方式中又融入了理性内容, 从而造成音乐形象内涵的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理解音乐所表达出来的各种各样、微妙复杂的情感, 需要不断培养学生敏锐的音乐听觉, 加强学生对音乐美的感知力、理解力。

三掌握审美方式, 实现审美体验

音乐作品的美不仅体现于多样化的音响形式, 而且包括了其中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实现审美体验的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既要领会音响形式的美, 更要了解作品中丰富的内容, 对音乐作品要有较全面的、深刻的认识, 掌握音乐审美的心理方式。音乐审美的心理方式主要有两种:纯音乐式和综合体验式。前者是以幻想力为主的认识过程, 通常会表现出直觉性的特点;后者则表现为, 审美主体要调动全部的心理因素来参与音乐审美活动。在这种音乐审美心理方式中, 除了有感性和理智心理, 而且还包括注意、兴趣、联想、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 不仅可以领会音乐的音响结构的美, 而且还能知晓音乐中的非音乐性的内容。

当然, 不同的审美主体对于相同的审美对象来说, 也会存在着审美的共同性和差异性问题。共同性表现在共同的生理、心理需求及审美情趣;而差异性则表现在心理结构和审美能力的差异上。这里所说的心理结构, 泛指人在审美过程中由客体引起的从感官到理性认识的整个心理活动, 是审美主体的直觉力、知觉力、联觉力等综合运用的整体结构。教师的职责在于利用同构的主体与客体具有无限伸缩性和可塑性的审美效应,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审美与音乐创作的过程, 培养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从而提高主体审美能力。

四从演唱中获得美的感受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在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曲, 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 进入歌曲的意境, 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进入歌唱的最佳状态, 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 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 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 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 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 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 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歌唱中去, 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

如笔者在教唱歌曲《郊游》时, 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 他们就学会了, 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出歌中小朋友郊游时的激动心情。唱起歌来就很呆板, 没有表情。对此, 笔者启发学生:“学校每年在春天到来时都要组织同学们去郊游, 能说一下自己郊游时的心情吗?”这一问, 同学们可来情绪了, 纷纷举手回答。接着笔者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 现在要去郊游了, 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大自然中去, 当老师宣布出发时, 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这下,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 他们说着、笑着, 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中。笔者再说:“同学们, 现在老师就带大家去郊游, 你们想到哪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桑树林、泉水湾。”“好!咱们先去桑树林看看吧!老师来当向导。”于是音乐一起, 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 那表情好像自己真的要去郊游。他们有的高兴地甩起双臂原地踏步, 有的同桌间兴奋地握起小手互相笑着对望, 那眼睛活像在说话, 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手, 还有部分同学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五从音乐欣赏中得到美的感受

乐曲欣赏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 获取美的音乐享受, 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音乐以其音响的魅力, 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音乐旋律的起伏变化、抑扬顿挫, 迂回曲折中, 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紧与松的对比组合中无不蕴含着美的因素。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 从而唤起人们感情的波澜。它以其音响本身的美, 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 陶冶他们的情操。

例如, 大提琴独奏乐曲《天鹅》, 形象地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情景。那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 而钢琴玲珑剔透的伴奏又似清澈明丽, 波光摇曳的湖面。塑造了天鹅湖面漫游的优美形象, 富有诗一般的意境。当学生们聆听着轻柔优美的音乐史, 仿佛身临其境, 美不胜收。

另一曲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人们刻画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 使乐曲显得格外优美宁静。把月落前, 江面恬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细致入微。加上不同的乐器, 不同的景色、不同的配器、不同的表现手法, 将那山河秀美, 碧波月影, 层层涟漪的湖光山色演绎得惟妙惟肖、令人凝神屏息, 浮想联翩, 仿佛把你带入这美丽的春江去畅想、去遨游。此时此刻, 乐曲的魅力与学生的心灵在碰撞、在交融, 获得了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 与此同时, 教师要见机而行, 指导学生在今后欣赏音乐作品中, 要多听、多想, 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去体会乐曲所表现的音响美、音色美、配器美、和谐美、意境美, 以美怡心。

六结束语

注重审美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审美能力;培养

审美教育是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观点感受,形成审美特质。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此基础上进行审美再创造,让学生在情感的推动下去感悟作品的真情,并进行客观的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因文施教,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审美活动更需要兴趣。审美兴趣是审美活动一种积极的推动力,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设计精彩的导语,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他们心灵的震动。导语可以是奇峰突起,也可以是巧譬设喻,或故生疑云等,目的是创造氛围,便于感情的交流。如讲授《斑羚飞渡》一文时,用故事开头,讲述在遇到险境时,老斑羚为了种族的延续,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生命之歌,用集体主义情怀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趣味。

其次,捕捉时机推进教学高潮。教师在创设情境中,一方面可以“先声夺人”,又可以“曲径通幽”,甚至可以“柳暗花明”般地展开教学进度,层层剥笋,让学生进入诗情画意的情境中,达到审美的共鸣,得到一种强烈的美感体验。

二、引导学生发挥审美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一定要明确,可以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通过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探索美、理解美,真正了解美的本质。教师应当调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作者及作品的情感,重要的是读出自己美的感受。实践证明,通过长期“入境探美”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美的想象力。例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了解到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春景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作者用自己的深情向我们描绘了绚丽多姿的春天,并表达了对春天的赞颂。初一学生未必能真正感受到这些美丽的春景图,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所设立的意境当中,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仔细地探索春的意境,从作者的描绘中理解到春的美,认识到春的美,得到美的陶冶,获得丰富的美感,进而培养出学生审美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包括字、词、句等,使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和审美赏析。赏析课文的意境,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和心灵净化,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朱自清散文名篇《背影》表达的是人间最质朴的情感。教师介绍完《背影》的创作背景,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跟作者的情感进行交流,唤起他们的想象力,并通过欣赏电视散文《背影》,引起学生的共鸣,使他们能真切体验到“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在晶莹的泪光中……”等文字所散发出来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父爱的深沉,进而联想、感悟到亲情的可贵。学生审美想象力的培养,需要借助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文章,让他们对美产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层次。

三、利用网络展现美的意境,实施学生美育感染

现代语文教学侧重把语言文化中美的东西展现给学生,对学生实施美育感染,但仅凭借文本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是不能对学生产生美的强烈刺激的,不会让学生受到美的感受的。因为从美学的观点来看待祖国文字,它并不是枯燥的字、词、句的构建,而是有血有肉的、寓意深刻的、饱含情意的、形体优美的一幅幅画卷。可我们的学生往往支离破碎地看待祖国的语言文学,把它看作无生命的墨迹,久而久之也就变得对语文学习枯燥无味。倘若我们能有效借助网络资源“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优势,引导学生把文字变活,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便是栩栩如生的文化生命,用它去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就会获得语言文化的情感教育、美的感染。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网络文化平台及其资源能有效拓展中华语言文字的形象空间,美化文字的内容意境,发展学生的文字想象力,使学生在优美文字的熏陶、感染、启迪下,获得审美能力的培养。如教宋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首先,我就下载了邓丽君演唱的这首歌(以这首词而谱曲),再剪辑了图库中与词有关的意境图片,连缀起来自制了FLASH课件。学生的心是向往美的,在优美的旋律中,恬美的歌声和一幅幅画面的熏陶下,学生体会到了这首词所表达的悲欢离合,也感受到了这首绝唱的美丽之处。那是景美、人美、情更美的有效结合,不用老师讲析,其美的意境也能让学生陶醉,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

四、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表达美、创造美

创造美是美育的目的所在,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借以表达强烈感情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激发他们进一步创造美的热情。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说写训练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就文学作品欣赏的主观能动性的自由发挥而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品评之后进行仿写,会有很高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地去创作佳句、创造美。有一道仿写题是请学生根据例句仿写一组句子——“种子如果害怕被埋没,就永远不能发芽。”学生随即创作了许多精妙的句子。如“蜡烛如果害怕焚身,就永远不能发光”“航船如果害怕触礁,就永远不能远航”……一个个饱含哲理的语句,显示了学生的智慧和创造美的能力。而我们也正是期望通过这些仿写题的训练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审美教学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智力的开拓、健全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的效应是不可低估的。语文课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极强的美育渗透意识,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发掘每篇课文不同的美的闪光点;充分利用各种美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审美教育,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注重审美】推荐阅读:

注重方法注重训练08-17

三注重07-21

注重05-15

五注重05-16

注重考核05-29

六注重06-25

注重整体06-29

注重实验07-02

注重思考07-06

注重感受07-10

上一篇:体会认识下一篇:巨灾补偿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