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方式技巧

2024-07-13

注重方式技巧(共5篇)

注重方式技巧 篇1

文本教学, 只有精心找寻文章的切入点, 巧妙切入文本, 才能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事半功倍。

一.巧妙譬喻, 事半功倍

人物通讯《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一文的教学难点在于课题解析, 理解“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与“介绍贝聿铭设计风格和建筑物”之间的联系。

一位老师在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时, 先讲述了关于钱钟书先生母鸡与鸡蛋的故事。然后提醒同学们,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人物通讯, 不仅要知道鸡蛋好吃, 还要知道那只母鸡是谁。在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他适时引导学生回到开课时提出的问题:如果说世界顶级建筑大师贝聿铭建筑设计艺术是鸡蛋的话, 那么那只母鸡是谁?学生自然轻松地知道:那只母鸡就是华夏文化。正是华夏建筑艺术的滋养, 孕育了贝聿铭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多么生动巧妙的譬喻, 省时高效, 轻松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让学生轻而易举地把握了这篇人物通讯的精髓。因而贝聿铭所展示的不仅仅是建筑的艺术, 更是华夏的文化, 是一个海外华人的赤子之心, 爱国深情。

二.斟词酌句, 一举多得

革命回忆录《老山界》一文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困难, 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苦。

常规的教法, 先让学生圈画出体现红军翻越老山界困难的语句, 然后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困难: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虽然花了不少时间, 费了好大的劲儿, 但学生并不留深刻的印象, 更谈不上有什么真切的体验和感受了。

一位老师另辟蹊径。他在板书的课题前面画了一根横线, 横线后的括号内给出了“登”“翻”“爬”三个动词, 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选择自己认为最恰当的一个动词填写在横线上, 并说说这样选择的理由。起初, 同学们觉得三个词语中的任何一个都很恰当, 因为从词语搭配的 角度看 , “登”“ 翻”“爬”这三个动词和老山界构成动宾短语, 既搭配得当, 又概括了文章的中心事件。但在认真研读了文章, 并翻阅了《现代汉语词典》之后, 不少同学发现了这三个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登”, (人) 由低处到高处 (多指步行) ; “翻”, 爬过, 越过;“爬”, 1手和脚一起着地走路。2抓着东西往上去。相比较而言, “爬”的两个相关义项都强调了手脚并用。结合文中描写老山界高峻、陡险的语句, 用“爬”比“登”“翻”更直观形象, 更突出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更何况红军战士是在粮食奇缺, 肚子饥饿, 枪声密集, 敌人追击的特定情境下, 要完成如此艰巨的爬山任务!

这一教学设计, 巧妙抓住文中“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这很陡的山爬完了”中的一个“爬”字, 精心设计了一道选词填空题, 不仅培养了学生利用工具书斟词酌句、解决问题的习惯, 而且在师生、生生、生本的对话中, 轻松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让今天和平年代的青少年也能真切地感受红军战士曾经的苦难经历, 感受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整个过程既省时高效, 又意趣盎然。

三.锁定题眼, 一箭双雕

游记散文《寻梦瘦西湖》一文, 是江苏省南通市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的指定篇目。比赛中, 我紧紧抓住文章标题中的“寻梦”二字, 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要到瘦西湖来寻梦呢?作者是如何寻梦的?为什么说瘦西湖是“梦”呢?其中第三个问题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亦是教学的难点, 理解了这个问题, 也就把握了这篇散文的精髓。

我先引导学生结合文本1-3节, 理解了作者之所以说瘦西湖是“梦”的原因。接着追问:在作者的心目中, 瘦西湖仅仅是一位外表美丽的女子么?使学生从文中发现瘦西湖还是一位气质高雅、清逸脱俗,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内涵深刻的女子, 具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神韵。

还有学生结合第9小节“船娘说, 二十四桥其实也是一种传说, 到底是指哪座桥, 至今众说纷纭, 不可得知”所透露出来的神秘色彩、杜牧的“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所描绘的那引人遐思的浪漫与诗情, 至此, 学生对之所以说瘦西湖是“梦”的两个原因“如梦女子的自然之美”、“如梦诗情的文化之美”就真正理解到位了。

因此, 锁定文章题眼, 巧妙地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解读文本, 不蔓不枝, 既突出了重点, 又突破了难点, 真可谓一箭双雕!

改变学习方式 注重自主探究 篇2

关键词: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 改革

一、多形式、全方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巧妙地发现问题,设计问题。有问才能探。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情境的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多角度、多渠道引发出面临一种熟悉但又不能一下找出决策的探究问题,以促使学生去思索、去探究。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在认知冲突中产生问题。

2.灵活多变的探究方式。运用范例教会学生探究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进行科学探究的步骤、方法、途径,并运用这些步骤和方法,迁移到其他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探究。让学生懂得搞科学探究并不是一件十分神秘的事,这样的过程就是在搞研究。让学生在动手做中探索,我们经常让学生通过自己亲历摸一摸、摆一摆、拆一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各种形式的感官活动,同时经过猜想、类比、分析、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活动,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把外显和动作过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把朦胧模糊的各种想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而获得真切、可信的数学知识。

3注意开放式引导及建构应用。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并非意味可抛开教师的引导,学生探究活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开放式的引导。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随着学生探究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相机进行引导。在引入阶段,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在探究阶段,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和校正思维的趋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建构阶段,设计有效练习,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在问题延伸阶段,引导学生反思和质疑,诱发学生创新思维。

二、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使学生有探究的欲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探究活动激励学生去发现和捕捉这样的问题,用敏锐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增强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探究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探究实践,体验新知的获取过程。

2.探究要有问题空间。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的。问题的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要想让学生真正的探究学习,问题设计是关键。教师要想设计出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的问题必须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去努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研究价值的,太难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在形式上,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更多地设计一些发散类问题和探索类问题。主要对事物的原因、规律、内在联系加以说明,从多角度、多方面、多领域去认识客观事物,这类问题的最根本的特点是答案不唯一。

3.要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围绕探究的问题,自己决定探究的方向,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倡导探究、发现学习的方法,并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出问题,或由教师根据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或知识的关键处自我设疑挑战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注重解题思路 提高解题技巧 篇3

一、思考解题中用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解题方法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 要用到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和解题的基本方法。因此, 我们要在课程导入和课前预习中要复习这些基础知识;在解题时认真思考题目涉及的数学基础知识;在课后复习时要反思这些基础知识。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

例如:一种商品降价10%后的售价是45元, 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多少元钱?

解:本题把商品的原价看做整体单位“1”, 降低的占原价的10%, 那么, 现价占原价的 (1-10%) , 所以原价是45÷ (1-10%) =50 (元) , 现价比原价降低的是50×10%=5 (元) 。

解题过程中应用到“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等等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还运用了分数应用题中的“量率对应”等解题技巧。学生进行反思后, 必定会加强理解, 强化解题思路, 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 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

这道例题, 在上课前预习时要进行充分的复习“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这个数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求它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等等数学基础知识。当学生在这节课能够很好地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后, 我们在课后复习时要及时记忆巩固, 进行变式练习, 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时, 就会迎刃而解。

二、一题多解

有些题目有多种答案, 或者是多种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 以利于学生运用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 达到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技巧的目的。

例如:人民广场公园有松树和柏树共480棵, 其中松树的棵树是总棵数的, 公园里的柏树有多少棵?

解法一:把总棵树可做整体单位“1”, 松树棵树占总棵树的, 那么柏树的棵树占总棵树的;所以柏树棵树是:

解法二:把总棵树看做8份, 松树棵树占总棵树的5份, 那么柏树占总棵树的 (8-5) =3份, 所以柏树的棵树是:480÷8× (8-5) =180 (棵) 。

解法三:根据题意可知, 松树棵树和柏树棵树的比是, 设柏树有x棵, 那么松树棵树是 (480-x) 棵, 得到方程式:

解得:x=180

答:公园里一共有柏树180棵。

一题多解的做法, 对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一题多解训练时, 我们的教师要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思维语言的严密性, 长期训练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缜密灵活。如果学生在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时, 会想到更多的解题方案, 这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分析判断, 学会取舍。在一个题目的多种解法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 让学生自己去判断, 哪一种方法更适合学生本人。

三、一题多变

做完一个题目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题目做适当的变形。如, “条件不变, 问题变化”“条件变化, 问题不变”“问题条件都变化”等, 让学生得到多样的、充分的、完善的练习,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修路队修一条公路, 每天修40米, 25天修完, 如果每天修50米, 多少天可以修完?

列式为:40×25÷50=20 (天)

1. 条件不变, 改变问题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 每天修40米, 25天可以修完, 如果每天修50米, 可以提前几天修完?

25-40×25÷50=5 (天)

2. 条件变化, 问题不变

修路队修一条公路, 每天修40米, 25天修完。如果每天多修10米, 多少天可以修完?

40×25÷ (40+10) =20 (天)

3. 条件、问题都变化的情况

修路队修一条长1000米的公路, 计划25天修完, 实际提前5天修完, 实际每天修多少米?

1000÷ (25-5) =50 (米)

四、思考解题方法的迁移

做完一个题目后, 引导学生发现解题发现解题方法的普遍应用, 以利于类试题目的解答, 从而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 让学生在变化中获得解题的捷径。

例如:一项工程, 甲队单独做6天完成, 乙队单独做8天完成, 两对合作几天能够全部完成?

这是一道基本的工程问题。把全部工程看做整体单位“1”, 那么甲队每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乙队每天完成全部工程的, 甲乙两队合作每天全部工程的。根据

得两队合作所需要的时间是:

做完这道题后, 引导学生总结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方法, 然后做下面的题:

1. 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10小时, 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需要15小时, 现在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 问, 几小时后相遇?

结合本题, 可以把甲乙两地间的路程看做整体单位“1”, 因而得出:快车每小时行驶总路程的, 慢车每小时行驶总路程的, 两个车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每小时共行驶全路程的。根据时间=路程÷速度的公式得出两车相遇的时间为:。

2.水池有两根进水管, 单开甲管8分钟可以把空水池注满, 单开乙关12分钟可以把空水池注满。如果两个管一起开放, 几分钟将空池注满?

类似上面两个题, 我们把水池的总容积看做整体单位“1”, 类比得出两管齐开注满空池的时间为:

通过以上的联系, 可以发现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同样可以应用到一些和它相关的、相类似的数量关系的题目中去, 像相遇问题, 追击问题, 水池进水 (排水) 问题等, 让学生懂得知识的迁移, 能灵活熟练地解答类似的应用题问题。

把握技巧注重方法提高效率 篇4

关键词:分析;归纳;研究

临近高考,对于高三毕业生们来说,在知识复习上已进入了冲刺阶段,很多学生在复习思想政治过程中有这样的困惑:复习了一遍又一遍,打开书本的时候感觉很熟悉,可一合上书就很茫然;在每一次考试作答过程中,书写在卷面上都满格,甚至自我感觉良好,可得分却少得可怜;花费了很多时间在读、背诵上,收效却不显著,甚至有种越复习越模糊的感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向我们请教时,面对紧张焦虑的同学们的困惑,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很多教师可能会告诉同学们,不要死记硬背,要注重理解。那什么是理解,该怎样理解呢?从《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出版)获知,理解:懂;了解。常人都知道要“懂”、“了解”某个知识或事物,必须得运用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去接受且才能接受新的知识经验,只有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时才是真正的理解。而过去知识经验的有无或多少,对能否建立新的联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要提高学习效率,一方面要夯实基础,巩固扩大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另一方面要善于研究分析归纳认知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為此,我们可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尝试:

一、注重研究,坚持分析、归纳相结合,巩固扩大已有的知识或经验

1.加强学习,恰当运用分析的方法,全面熟练把握教材知识。要重视对教材的学习,做到细读精读教材,结合考试大纲要求,熟练掌握知识点,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全面了解教材知识框架。全面把握课本知识要遵循先总体后局部的演绎方法或先局部后总体的归纳方法。演绎方法为:如复习生活与哲学时,应明确哲学生活包括四单元,分别为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讲述哲学的基本知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世界的本源、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在熟练掌握单元标题的基础上进行展开。如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包含第十一、十二课分别为:寻觅社会的真谛、实现人生价值,他们是从历史观、价值观角度进行论述。历史观: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人民群众;价值观:价值的含义、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实现。这样从整体上把握本单元知识。我们复习生活与哲学时也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点进行演绎。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唯物辩证法: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辩证法的联系观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又如复习政治生活时,围绕四大主体:人民、国家(政府)、政党、国际社会进行演绎;人民——人民的地位、权利、义务、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政府——政府的性质、宗旨、职能、原则、依法行政等;诸如上述类推,构建了一个树形知识网络,不断扩大原有的知识,这样在解答过程中就可以顺藤摸瓜,对考题所涉及的知识信息可以逐一挖掘,对应材料要求,全面详实地回答,提高得分率。

2.坚持以本为本,在掌握课本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掌握规律。复习要以课本为依托。离开基础知识,解题能力和技巧无从谈起。在夯实教材知识基础上进行归纳。归纳就是要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这样有利于对知识的复习和掌握。如复习政治生活时,在基本掌握课本每一单元知识的基础上,用数字的方式进行归纳:“国家政权”——一个核心;“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国家与国家、国际组织的关系”——两大关系;“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宗教政策,外交政策”——三大国家政策;“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五大政治制度;“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三个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公民和国家都应坚持的三个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和法律)、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六大政治原则。

二、善于研究,把研究学科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教材新增部分、考试大纲新增部分,研究教材与时政热点密切关联部分,以提高综合能力

1.学要研究学科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提高复习效率。“学而不思则罔”。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找出学科模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考点中相似、相近或相关的知识点,构建知识板块,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如下表我们可以结合当前时政热点、焦点问题,把经济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及文化生活中关联知识进行归纳:

2.注重研究——研究命题特点,研究题目训练与解题方法等。①研究命题特点。高考体现国家意志,反映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高考试卷的命题一般紧密联系当前重大的时政热点问题,而教材、考试纲要、考试说明的变动正是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纵观2009、2010年我省文综试卷自主命题情况,教材新增部分、考试大纲变动部分,教材与时政热点密切关联部分一般会有所考查:如考查辩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替代品互补品与需求量,考核人民的幸福感,人民的尊严、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就业问题、海西建设、国际金融危机等重点、热点问题等,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适当关注时政材料并进行训练,对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政治敏感性有很大的帮助。②在练习中要把握解题方法与技巧,避免陷入题海战术的泥潭。常言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在复习过程中进行适量的题目训练有利于巩固学生复习的效果,但要注重研究解题步骤和技能,培养学生捕捉材料、图表信息的能力和技巧。如解答图表题,指导学生如何从题目的标题、注释等信息入手,做到触类旁通。在训练的过程中,要研究题目与课本知识点的联系,尤其对那些答错的题目要研究这些题目与课本知识相关联的因素进行分析思考,从课本上找原理,摸规律,一旦有这样的习惯就有了从课本上查找依据的能力,又强化了思维,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他能力,学习不仅有嚼劲而且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注重技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篇5

一、激发兴趣, 让学生“活”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有了兴趣, 就易于形成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 在这种欲望驱使下, 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 甚至把枯燥的学习变成快乐的享受。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要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 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小学生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 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 但也存在着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等现象。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 在教材中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教师要设计好课堂教学结构,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自觉地加入到学习中, 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 课堂才能“活”起来, 学习气氛才会轻松愉快, 学生才能在乐中求学, 学中求乐。同时还要做到变“同步”教学为“异步”教学, 形成梯状结构, 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

二、强化互动, 让学生“活”起来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所讲述的只是学生想要领悟而领悟不到的, 曾经研究而研究不出来的部分。”也就是说, 教师应讲在“点子”上, 要重在引导上, 教师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才是主人, 要巧妙地设计, 让学生有机会体验, 有东西探究, 从中萌发出创新意识。教师设计每一堂课时, 要做到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妙趣横生。除此之外, 更重要的是体验课堂内容, 观察学生的探究动向, 善于捕捉学生的思想火花,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课文《搭石》时, 很多学生在朗读课文时都带有强烈的感情。于是我灵机一动, 让学生自由选择, 自由组合, 表演其中某个镜头。果然, 学生们都全身心投入, 再现了当时感人的场景, 很多同学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抓住这个势头, 我又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搭石》中有诸多令人感动的理由, 其理由之一是____”。学生们都争先恐后, 说出了令自己感动的理由, 就连平时非常沉默内向的几个学生也激动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教师在大胆放手让学生体验的同时, 要强化互动教学, 注意引导学生多读、多练、多讨论。学生的创新意识往往都是在这种亲身体验中产生的,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三、开放课堂, 让学生“活”起来

教材只是进行语文教学活动的载体, 而不是教学活动所要掌握的目标,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 教师不能只围绕教材转, 教师要理解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打破定式, 开放语文课堂。

1.开发课程资源。利用好现有课程资源, 充分发掘潜在资源。教材只是一个样本, 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 必须拓宽学习空间, 如当小记者, 采访有关人员, 了解校园新闻, 办手抄报, 开演讲会、辩论会等, 让校园成为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同时还要努力开发地区资源, 如访问当地的名人、调查当地的风俗习惯、了解当地历史等, 既开阔了学生视野, 也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深的了解。

2.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定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打破以往沉闷僵硬的教学方式。在学习中要加强实践和综合学习, 如学习《草虫的村落》这篇美文时, 其中有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自拟一道题目并探究出最好的答案。任务开始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任务完成得很好, 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探究性也体现了出来。在课堂上, 让学生当主人, 就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学生会抓住所有机会, 去发现未知的一切。

3.创新练习设计。阅读练习要减少问答式的练习, 多一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文学素养的练习形式。阅读练习也要打破定式, 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带着好奇的心态参与其中。

四、走进生活, 让学生“活”起来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 与其他学科不一样, 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 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 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学习语文, 在生活的大舞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把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学内容需要生活化, 教师要适当地将课内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 达到活学活用的效果。在实践活动课上, 真正让学生走到大自然和社会中,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开拓视野, 扩大知识面, 吸收新信息, 发掘新潜能, 从中获得独立探索、自主总结的机会, 获得探索发现和研究思考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走出校外, 观察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了解风土人情, 这样的体验是课堂和课本所没有的, 也是不能代替的。

上一篇:广播节目中的音乐论文下一篇:《夜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