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应注重生成

2024-10-27

课堂教学应注重生成(精选12篇)

课堂教学应注重生成 篇1

我们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 同样需要思考着如何呈现精彩而富有激情的课堂呢?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动态生成的教学追求真实自然, 要求我们能将动态生成的过程演绎成宝贵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教学预设, 所谓教学预设是指教师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学情分析等的预先设计。预设问题是重要一环, 课堂上的生成应该围绕问题解决, 通过积极思维所形成的对问题的理解与感悟。从而使教学相长, 让课堂精彩。

一、充分感知自然生成

课堂的有效、高质的生成缘于教师的精心预设。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 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 在预设中体现教学的匠心, 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生成性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新课程理念下未知的、随机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当为实施生成性教学去充分预设, 精心设计灵活的预案。所以, 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首先, 精心预设每一个问题。问题能给学生思维以动力, 给动态生成的课堂以生命。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的“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 由于学生对“倍”比较抽象, 怎样变抽象为具体呢?我想到了在黑板上先摆放两个圆片, 请全班同学模仿着在本子上画, 展示两个两个画的并让他们回忆刚才是怎么画的, 请用一句话说出来。生1:我画了6个。生2:我一组一组地画, 画了3组, 就是3个2, 可以说成3个2是6。生3:3个2一看就知道, 以前都学了, 能说成别的意思吗?生4:可以呀, 3个2可以说成3的2倍。这时我让学生看着黑板画出的3个2并确定可以说成3的2倍就是6。当学生初步理解了倍的概念时, 提出:8是4的几倍呢?4的几倍是8呢?等等。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并能做到应用自如。这样的结果都离不开预设的, 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预设, 就没有这种真实自然的结果。因此教师应该从平常的生活中善于发现与教学有关的素材, 精心预设, 把课堂营造成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统一的多元发展过程, 让学生乐于质疑、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让我们预设的目标在学生真实而灵动的活动中, 在学生心灵相约的过程中达成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精彩。引领学生深入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二、比对问题有效生成

作为承载数学思考活动的学习材料只有具有一定的思维空间, 才能满足多样化的探索需求。让数学探究活动变得充分而丰富, 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学习材料时要摒弃“一题一式”的模式, 要细心对比, 分层预设。例如, 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有余数除法时, 如果问题 (1) 是每3盆摆一组, 可以摆放几组?问题 (2) 是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把这些花平均摆放, 还剩几盆?两个问题对比, 我想到问题 (2) 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会通过自己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再利用同学们的不同汇报中 (23/3=7 (组) ……2 (盆) 23/4=5 (组) ……3 (盆) 23/5=4 (盆) ……3 (盆) 等等。引导学生对比、小结, 他们真的想出了很多的摆放方法。这时让他们同桌说一说自己所摆放的。在这样一个大部分同学都能自主完成的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提出另一个问题:观察算式说一说为什么23/3=7 (组) ……2 (盆) , 2盆能摆放一组吗?为什么?当学生发现3盆才够摆一组时, 也就明白了2盆少于3盆而不能再摆一组。接着让学生观察整组算式说一说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结果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说法由学生得出。这样学生在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对比下自然生成新知并解决了学习的重点与难点, 学得轻松且有效。

三、捕捉“问题”动态生成

教学中, 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是需要的, 这就更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 能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围绕教学目标, 适时合理地把课堂上的“插话”现象中有效的“问题”转化为教育资源。我们的教学都应努力地去促进更多的非预设生成, 并及时地捕捉住非预设生成的智慧火花, 让它绽放生命活力, 使课堂教学因生成而变得美丽。儿童的心里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在课堂上好动、好奇、好表现。因而, 小学生在课堂上经常会随意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了疑问, 遇到了新奇的现象以及较强的好胜心等因素都可能成为学生在课堂上“提问”的驱动力。对于这种现象, 我们能否一味去抑制, 笔者通过长期地教学实践, 最终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学生的问题能有效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在一年级的解决问题教学中, 出示:树上原来有 () 只鸟?题目一出来学生就问了:“老师我看不懂‘原来’两个字的意思。”“题目到底是什么意思?”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莫急, 证实我们要捕捉的问题。学生不停地说也正说明他们的注意力就在这道题目上, 他们有着一种期待解答的欲望。我们只要捕捉他们内心深处所要的所想的进行引导:你们猜一猜有可能是什么字呢?此时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已转移到课本的插图上。于是追问:“谁能看图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原来”两个字学生没学过, 图总会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 就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互相说一说。学生开始发自内心地交流。迸发出“正要飞走的3只原来就在树上。”“那原来不就是6+3=9吗?”由于学生的问题引来了真实的讨论、这样的讨论、交流才是学生最重要的, 也是数学课堂最需要的, 体现了学生的内心需求。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图意, 学生或许能更快算出得数, 可是能保证学生离开课堂就一定都会吗?这是一次可贵的课堂动态生成, 也是学生自我领悟的机会。

四、引导思考促进生成

关于“生成资源”不仅要捕捉到教学实践中及时生成的同时对孩子反馈的信息也要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在解答重、难点之前进行思考。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 思考, 再思考, 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现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还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 活动空间, 使他们的思维在一个广阔的空间里自由地驰骋, 从而产生动态的教学资源, 促进生成。教学二年级乘法的意义, 学生似乎明白了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但实际应用时却又是变了味。如判断:2+2+2+3=2×4…… () 这时怎样才能让他们去积极思考呢?我想到通过判断出现两种不同情况时, 派代表进行辩论说出各自的理由。生1:4个数相加当然乘4。生2:我不同意, 都是2的时候才能乘4, 其中一个加数是3, 所以不能乘4。这时我发现很多同学为了自己的判断而特别积极思考。我发现很多学生跃跃欲试, 甚至还出现了等于2×3+3的结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引导思考, 鼓励质疑, 激起向权威挑战的勇气。让他们举些例子来验证其结论的正确与否。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 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都很重要。我们尽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 结合教材, 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看一看, 找一找, 想一想等等。如教学“立体图形的认识”, 一定要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6个面, 12条棱, 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回忆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那两个相对的面是长方形的还是正方体的?这样能引导学生广开思路, 发散思维, 促进生成。

生成与预设相辅相成, 也与课堂的资源息息相关, 作为一名数学教学应有责任和义务去关注学生, 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用我们的不成熟经验去引导学生体验, 思考、探索数学学习的历程。让课堂因生成而绽放光彩。

课堂教学应注重生成 篇2

《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小学语文新课标》的口语交际总目标中也指出:“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教学中,“说”对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语文、提高写作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以说激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入学之前,其父母就与孩子说话、沟通、认识事物、交流感情、传递信息、表达自己的意愿、想法,其说的过程可以说是时刻体现、时刻进行,其密度之大、训练之强,有过孩子的人都深有感触。而孩子进入学校,见到老师,特别是见到严厉的老师,说话就变少了,怕与老师沟通,这就压抑了孩子爱说的天性。所以到了作文课上,你要是请一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说说观察到的事物,说说你做事的经过等,学生会从课外的欢声笑语,变成课内的哑口无言,即使说了,也只是说个大概,能说出来的也只是几名尖子生。

怎样才能在说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说的内容要生活化

首先说话要贴近生活,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说身边的事,身边的人;其次,说话可由短到长,由无序到有序;另外,教师要对学生说的话进行适当的表扬,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促使其开动脑筋,以达到教学目标。如:你今天是怎么来上学的?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人、什么事?你家这几天来客人了吗,你家大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你经常和哪个或哪几个同学一起玩,是怎么玩的?你买的这件衣真好看,你来告诉我们这件衣服哪好看?这种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就是喜欢说。

2、说的形式要多样灵活

说的形式可以是问答式,可以是看图说话,可以是情境对话,也可以是复述故事,讲故事,可以是讨论、争论、表演、游戏等。还可以将师生间的互动,学生间的交际活动穿插其间。如:你看见小刚在校园里边走边扔果皮时,你会说:“。”小芳在作业时经常不认真,你看见后会说:“。”你看见自家的小狗非常可爱,你会对他说“ ”以“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我是这样喂小鸡的”,“家乡的秋天”,“我家的枣树”“我真喜欢做„„”为题说一段话。讨论:“压岁钱怎么用?”还可用表演课本剧、游戏等方式来练习说话。

3、说的话题要有针对性

每次的说话都要有针对性,有重点。可以是针对课文中段的训练或句的训练,以“有序”为重点、以“过程”为重点,以说“清楚”为重点,以说“完整”为重点,以说“精彩”为重点。训练说话时,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特长,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欣赏和肯定。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玩游戏,我就叫他把玩的过程说一说,学生能将精彩的部分说得非常具体,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及时鼓励,表扬他说得好、说得精彩。用这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作文上来。

4、说话中体验成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效果也可反作用于学习动机。没有人愿意失败,但是可以从失败走向成功,所以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取得成功,那怕学生说得不好,也要在其中找出一些成功之处。如:一句好话,说得精练,说得流利顺畅,说得绘声绘色等。但在进行说话训练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分层次;②、难易适中,适当指导,提示;③、由易到难;④、循序渐进;⑤、持之以恒;⑥、表扬鼓励为主,以提高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二、以说练胆

俗话说:胆子是练出来的,在我所接触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见到老师就变得胆小了,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有的学生甚至不敢在班上说。如何训练学生说话的胆量?应做到:

1、找学生说话的强项,如:你是怎样捉青蛙的?你是如何钓龙虾的?你是怎样做泥枪的?你是怎样打猪草的?怎样放小鹅的?你最喜欢玩什么?比一比谁做的事多。学生在说这些事时都有强烈的表现欲,想说敢说。

2、培养学生说话的胆量,在这一训练中,教师要适当放宽课堂纪律的要求,由自由乱说,到指名独说,到上台来说,最后可以边说边做动作,可以边说边表演,还可以加少量的方言。这样经常性的训练,能形成学生活泼、开朗、乐说、敢说、想说的品质习惯。

3、鼓励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可采用电视节目《大风车》分组回答或抢答问题的方式进行,但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合作精神,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树立信心,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三、以说促思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说话练习后,当学生说话的兴趣、胆量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我如何才能将一件事、一个物、一处景,有条理的说清楚,说完整。这期间,教师要及时抓好纪律,适当提示,及时做好品析,并引导学生如何很好地说出某一事,某一物,某一景,对某一现象的看法、观点,并不断提升要求,扩展视野,开拓思维。如:说我家的枣树时,可以仿照《石榴》一课的词句段,将自己家的枣树说得生动、形象、吸引人;在学了《狐狸和乌鸦》、《荷花》、《方志敏》这些课文后,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在进行《我长大了做„„》、《看到同伴落水》《陌生人来访时„„》的说话训练时,可以让学生说自己的观点,甚至是相反的观点。这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教学法,我们教师和乐而不为呢?

四、以说导作

注重引领生成 促进有效教学 篇3

一、注重深化预设,促进动态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与筛选有助于学生生成新的课程资源,并充分发挥教育机智,深化拓展原先的教学预设,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探究,使课堂充满灵性,成为师生知识和智慧共舞的平台。因此,要把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灵光闪现和智慧迸发的火花,转化为可生成的资源,需要教师敏锐地捕捉、放大,充分发挥组织者、指导者、激励者的作用,及时地进行引导、点拨,从而打开知识探究之门,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意料之外的精彩。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立足于拓展思维、深化认知的目的,预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这是一个正方形纸,谁能想出不同的办法,表示出正方形的二分之一?”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们跃跃欲试,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操作中思考着,用上下对折、左右对折以及沿着相对顶点的连线对折等途径,找到了4种等分的方法。此时,这一环节已基本达到教师的预设目标。不料却有学生提出:“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方法。”他通过刚才对折数次已经形成的交点又画了一条直线,果然将正方形等分为二。这是教师课前没有预料到的。这一做法富有创新的想象和拓展延伸的价值。教师及时加以肯定并继续点拨:“真是个善于动脑筋的好孩子!”“还能继续找出这样的直线进行等分吗?如何验证?”放手让学生进行观察、尝试、验证。最后有学生惊喜地发现:“通过这个交点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可以把正方形进行等分,从而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教师这一引导点拨,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开拓了创新思维,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注重整合预设,促进精彩生成

在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学方法进行预设时,教师的思维方式是分析性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直面真实的教学,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情况,来整合课前的各种预设,这时教师的思维更多地表现为整合性。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遇到的新阻碍和教学的新进展,对教学预案机智、灵活地作出整合,为高效的课堂生成铺平道路。教学“认识长方体”一课时,教师预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上课前用12根小木条做成的长方体来进行观察、探究,从而认识长方体的12条棱,明确长、宽、高。结果,不少学生用小木条或硬纸板订成的长方体并不牢固,影响了探究活动的进行。于是,教师决定先用长方体实物来完成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这一认知环节。之后,拿着学生“缺胳膊少腿”的长方体,提问:“同学们,12根小木条做成的长方体,拆掉1根,你还能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吗?如果拆掉2根、3根甚至更多根呢?试一试,看至少留下几条棱。才能确保想象出长方体的大小。”学生经历了尝试、探索、操作、想象等数学活动,最终结果是只留下三条棱,从而抽象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应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而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预设作出富有成效的调整,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三、注重改变预设,促进有效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教学应是师生向未知挺进的学习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途和美丽的风景。因此,面对意外,教师不应固守预设,而要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对待意想不到的变化,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从而收获不曾预约的精彩。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例题“7.65÷0.85”时,教师原先设计的教学流程是:从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转化的思想方法入手,为学习新知学习做好知识和方法上的铺垫,再从购买铅笔的实际问题入手探究计算方法。结果教师在前测时了解到不少学生对较为简单的小数除法已能独立进行计算。那么,原先的预设定不能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1)由浅入深地出示几道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算式,让能够独立探究的学生独立探究,并尝试自已总结计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对于不能独立探究的学生,教师请他们到黑板前与教师共同研究,从“一根铅笔5角,3元5角可以买几根”入手,通过两种解法:3.5元÷0.5元=7(根);35角÷5角=7(根),得出3.5÷0.5=35÷5。启发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这是应用了商不变的性质。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样的转化方法,自已尝试完成例题。面对预见不到的变化,教师要随时进行快速备课,改变预设,设计“分层探究计算方法”的教学环节,激发了中上等生的探究热情,点燃了智慧,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学困生的认知目标也得以顺利达成。

在生成与建构的理念下,只有以教师的教育智慧来引领课堂教学,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机智灵活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有效而精彩。

语文课堂:注重动态生成 篇4

一、预设中应预见生成方法

生成是相对于预设来说的, 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离开或跨越了原有的预设思路, 学生获得了非预期的发展。生成并非“自然生成”或“随意生成”, 而是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方法。传统的语文教学设计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怎么问, 学生如何答, 很难产生精彩的生成效果。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 关注的重点是学生的学习状态, 因此, 教学设计要为学生的活动与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有机预设才能孕育出精彩的课堂生成要素。

案例:七年级语文《伤仲永》

课堂讨论:个人的聪明才智“受之天” (天资) 还是“受于人” (后天教育) ?课堂中, 学生为解开谜底, 探求早年仲永聪明, 探寻后天仲永平庸的个中缘由, 纷纷埋头课文主动阅读;讨论时课堂气氛活跃, 真实而独特的思维火花不时迸射。这堂课之所以成功,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预设的问题辐射到了整篇文章, 有效地统领起对整篇文章的感悟, 充分地削减了许多琐碎的提问, 给课堂生成留有更多的空间。

以上案例说明, 课堂生成往往是无序并难以预见的, 生成往往超出师生的知识储备, 须查找资料、上网搜索或请教名家……笔者认为, 类似情况完全可以暂且存疑, 留待课外解决, 把课内和课外阅读有效结合起来, 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 丰富知识, 陶冶情操。类似的课堂生成才有效, 才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终极目标服务。

二、在和谐氛围中提升生成能力

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有效生成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处在一种安全感的环境里, 处在轻松愉悦的情绪氛围下, 就会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思维最活跃, 学习效果最好, 从而萌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课堂将不断出现精彩的生成, 充满生命的活力。

案例:在一次“让世界充满爱, 让生命充满爱”的作文班会上, 我从“爱”的角度给了学生一个伏笔, 然后一起观看了中国年轻的演讲家邹越教授的“让世界充满爱, 让生命充满爱”的演讲。

板块一:爱祖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板块二:爱老师——金钱可以买到很多东西, 但买不到情感, 买不到爱。教师职业需要付出太多的爱心, 这份工作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选择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谁的记忆里会没有老师呢……

板块三:爱父母——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 家是抚育我们、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地方……

邹越教授的演讲情真意切, 触及到了学生的内心深处:“年轻人, 你快捡起几颗石子吧, 这对你有好处。”“孩子们, 快多学点知识吧!”讨论中, 很多学生感触很深, 知道了生活中少了宽容, 多了索取将会多么可怕。一位同学的发言使我至今记忆犹新:“回荡在我的耳边, 是老师对我们反复的劝告, 难道我们要等到石子变成黄金的那一刻才会懊悔?”课堂生成如此精彩, 源于我们创设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里, 积极参与, 畅所欲言, 从而学有所成。

三、在灵活教学中体现生成特征

在教学中, 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 应灵活驾驭教学过程, 使课堂上的生成要素转化成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与财富。如果一味遵循教案开展教学, 则是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

中学生好奇心强, 求知欲旺盛, 先给他们以阅读的自由, 再抓住时机, 巧妙引导, 进行迁移,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在阅读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个性, 读出理解, 读出自己的韵味和思考, 力争读出文章的精彩。在阅读中,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让他们敢于提出问题, 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做到有读, 有议, 有答, 有反驳, 有争辩。

政治老师应注重教学反思 篇5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反思很重要。那么我们为什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呢?

1.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改实施以来,政治教师面临新的挑战,遇到了不少的困惑,如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冲突中,“旧”的消亡出现阵痛,“新”的孕育与产生是否有被“旧”的习惯吞噬的危险?面对新教材,教学方法改进中如何找到恰当的载体?课堂中学生“动起来学”与课时计划的`完成发生矛盾怎么办?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与课堂常规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等等?这些困惑,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救世主”,最终只有靠政治教师自我学习和反思来帮助自己,在不断的交流、比较、碰撞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这一过程也体现了“教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的理念。

2.是政治学科特点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这就要求了教学方法上的丰富性和灵活性,而教学方法的完善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得以实现;政治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相比其他学科,更重视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变,这更需要政治教师通过不断反思,寻找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少走弯路。因此,政治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反思是最有效的途径。政治教师在不断反思、交流、碰撞中寻找新的策略,这也体现了“教师是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的理念。政治教师只有学会创造性地反思,不断学习、思考,才能与时俱进,在反思中成长。

那么政治教师应该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在这里,我想结合近些年的教学实践谈一下我的体会。

1.对教育观念的反思。政治教师在学习领会课改新理念时,应认真反思以往的教育价值观、教学观、师生观、学习观等,应全面的分析比较,哪些该发扬,哪些该改进,哪些该摈弃。通过反思,教育观念才能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2.对教学知识目标的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小品剧、开展知识竞赛、演讲等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有些活动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只是一种点缀。例如,小品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我们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应该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避免出现表演的过程中学生们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不得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我们往往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而忽略了知识目标,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每一节课的知识目标多加追问和反思。

3.对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设计是一节课能否上好的前提。反思教学设计就是教师要对自己的备课过程进行反思,即反思自己的备课过程有没有做到认真研究学生,弄清楚学生要学什么、能学什么;反思备课中有没有认真研究教材,弄清教材要讲什么;反思备课中有没有关注时政,是否将所学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反思备课中有没有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中有了问题,就应该行动。通过反思,知道了自己教学的“得与失”,就要考虑科学与先进的调整对策。那么,怎样做好调整工作呢?可以对照以上的思考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写教后记。教师课后及时把课堂上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某个环节成功与失败的感悟记录下来,为分析与反思作素材。坚持每节课后写出教学后记,供以后教学参考。时间长了,也是一笔财富。

2.观摩他人的教学或听取别人的意见。观摩各类公开课,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从而提升自己,促进发展。教学反思,需要“镜子”,别人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和反应,是最好的参照物。我们要虚心听取别的老师的意见,积极地开展课后的学生调查工作(一周一次或者一月一次),从中获取改进的办法。

3.网络论坛交流。在教师网络论坛中。老师可以消除地域屏障、学科分界、身份高低,平等地交流自己的思想、做法和困惑,是一种很好的反思交流形式。

俗话说: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风格,但是无论怎样,教师都应该具有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反思来认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正如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所说:"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践行 “实践D反思D提高D再实践D再反思D再提高……”,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和专业发展。

课堂教学应注重生成 篇6

一、抓住值得延伸的细节

案例一:有位教师在教学北师大版语文第六册《中国石》这课时,生1提出“依偎”是什么意思?

师:“依偎”是什么意思呢?谁来帮她解释一下?

生2:“依偎”就是“依靠”。

生3:“依偎”就是“靠着”(用闽南话解释)。

师:(对着学生3)说得真好。(对着学生1)理解了吗?

生1茫然地点点头。

反思:教师在教学中好像处理得机警、妥当,可是仔细回味一下,觉得似乎有些不尽人意。这班学生幸好都是本地人,都听得懂闽南话,万一有的学生听不懂闽南话,那不是等于没有理解吗?笔者在听课时,发现很多教师在指导词语教学时,都习惯让学生自己查字典理解,如同上面的案例一样,用闽南话“翻译”一下,就算了事。其实很多词语教师完全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其形象思维,就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理解词语的意蕴,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也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义,换词不但能联系旧的知识,启迪新的知识,还可以学到作者运用语言的独到之处。例如在指导理解“依偎”这个词语时,教师如果让学生试着把这个词换成“紧贴”“倚靠”,读读句子,比一比,学生很容易就能体会到“依偎”是亲热地靠着、紧挨着,体现边疆战士对祖国妈妈的热爱,而“紧贴”“倚靠”只是一般地紧挨着,缺乏感情色彩。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词语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适时教给方法,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地理解了。

二、抓住值得延迟的评价

案例二:师:学完《装满昆虫的口袋》,你有什么启发?

生1:我觉得我们要像法布尔那样喜欢昆虫。

师:噢。(脸上露出不大满意的神色)

生2:我觉得法布尔虽然喜欢昆虫,但也不能不注意安全,放鸭子时跑去河边观察昆虫,万一下大雨,自己和鸭子的生命都会受到威胁。

师:是吗?(脸神不置可否,脸色有些生气)

生2:我们应该像法布尔一样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勇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师:回答得很好,这就是我们得到的启发,大家给他鼓掌。(非常满意)

反思:解读学生的回答,不难看出这里闪耀着智慧碰撞的火花,绽放着思维灵动的光芒。但是,这些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被教师轻描淡写地化为乌有了。对这位教师来说,只有符合他预设的回答,才是有效的思路,才是教学进程顺利推进的回答。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扼杀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受到什么启发”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答案,因此教师不要轻易作出评价,就算是有唯一答案,也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思维过程。采用延迟性评价,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也给教师一个冷静思考、妥当处理意外的回旋时间。

三、抓住值得深思的意外

案例三:有位教师在教学《“这个规矩不能有”》时,设计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各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生1很大声、很生气地读彭总说的每一句话。

正当老师夸奖他有感情时,不知何处冒出一句“问号的句子跟感叹号句子读的语气怎么一样?”

“大声生气地读就有感情。”教师对这一“冷枪”很不满意,“我们主要看他是否有感情。”随后上来读的学生一个比一个大声,一个比一个生气,再也没有质疑和辩驳。

反思:学生“意外”的一句话,或许教师没有意识到,这是值得深思的话,有感情地朗读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本来就应该好好利用标点符号来朗读。“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的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学生仅仅大声生气地读远远不够,应该抓住问号和叹号来有感情地读,前两句反问,后一个叹句严肃地读。由于教师机械地因循于教案,未能抓住“标点符号不一样”引导学生讨论该怎么读。若能及时调整教案,既能让学生体会到彭总情绪的变化,又教给学生可用标点符号来有感情地朗读。

总之,“动态生成”要求我们从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从机械、僵化的线性教学走向开放、真实、灵活的板块式教学,从教材的忠实信徒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使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师的价值得以体现,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的新特点。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遵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澜,善于捕捉精彩真实的现场生成,以灵动的教学机智随时调整课堂教学进程,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精彩!当有一天,教师眼中真正有了学生这个“人”,真正的精彩才会在我们面前豁然洞开!

注重课堂生成,促进学生发展 篇7

传统的耐久跑教学方法, 只重视学生跑的时间和距离, 而忽视必要的心理疏导和科学的指导, 形式单一, 枯燥教法使不少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和畏惧心理。只要老师提到“耐久跑”, 学生就会毛骨悚然, 嘘声一片;回想起往届学生在耐力课上的表现:大部分学生拖拖拉拉, 有边走边聊的, 有打闹的, 有慢走的, 有插里圈的……下课后, 学生们一个个闷闷不乐地离去, 这样的现象令我不由得扪心自问:“耐久跑为什么这么难上呢?耐久跑是一项锻炼价值极高的运动, 总不能因为学生的厌恶而弃之不用吧。”

二、教学过程

上课铃响了, 八 (4) 班上课了, 我微笑着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耐久跑, 如果让你们说, 我们今天要发展耐力素质, 你们会选择哪些方法, 用哪种方法最好呢?”没人说话, 冷场了。这一点我理解, 因为大部分同学畏惧长跑。我又说:“同学们看, 我在小黑板上写了三种耐久跑练习方法, 现在用纸给贴住了, 谁能猜出来上面写的是什么方法吗?”这一招, 灵。学生开始活跃起来并提供一个个方法, 每当有学生讲出与黑板上相同的方法时, 我就揭开一张白纸。最终, 在我的提示和指导下, 三张白纸均被揭开了。我问:“哪种方法最好呢?”学生各说各的理, 争执了起来。我急中生智地说:“现在分成三组, 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练习, 好吗?”我想, 这下问题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耐久跑了吧。没想到突然又冒出一个胆怯的声音, 来自我的背后:“如果我一个都不喜欢呢?”学生们一下子静了下来, 目光齐刷刷地向我聚来, 心里一定在想:“糟了, 老师一定要发火了。”其实, 当时我真的想发火, 我的“精心设计”就被这一句话给毁了。但看到那一张略带紧张的面孔后, 我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怎样才能扭转局面呢?”我的脑子飞速地运转起来, 有了:“刚才那位同学说得好, 敢于说真话, 实话实说心中的想法, 老师敬佩你的勇敢与诚实。我们就要讲诚信, 敢做敢当。老师我只不过是你们的兄长, 没有畏惧的理由, 请那位同学到前面来, 好吗?”在那位同学往前面走的过程中, 我想:在教学的过程中,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团结一致并积极地去学习、锻炼, 又何尝不可呢?我们真要拘泥于那个“精心编排”的教案之中吗?学生冒出来的自主学习火花真就不能体现吗?当那位同学来到我面前面带歉意地说:“老师, 我并不是找茬, 其实, 我真不想利用黑板上那三种跑步的方法来增强我的耐久跑的能力, 那样跑既单调又没有激情。提高我们耐久跑能力的方法, 还有其他形式吗?”我转向大家问:“同学们, 你们说他问得好吗?”下面以热烈的掌声回答了我。我便说:“那好, 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发展心肺功能、提高耐力跑的方法有哪些?”这下, 下面的同学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有的说跳绳、踢足球、打网球, 有的说爬山、游泳……什么都有, 其中有人说出了许多以组合游戏促进耐久跑能力的练习方法。我一看, 时间过得真快, 还没跑, 时间已经过半了, 怎么办?我就说:“我们今天就来个自由选择、自由组合、自主创新的练习吧!同学们可以用老师介绍的这种方法, 也可以自由选择自主创新的方法, 来发展我们的耐久跑能力。”同学们三五成群商议着, 选择了许多不同的练习方法。争议过后, 除了绕校园跑以外, 有十几个同学以组合游戏的方法练习着。他们依次跳过长绳后, 从一边足球门跑向另一个足球门跳过皮筋, 再以同样的速度跑向另一边足球门, 而后接上长绳, 不停地来回奔跑跳跃;还有几个足球“高手”用那灵巧的双脚在足球场上来回地奔跑着, 一刻也没停息, 个个满头大汗, 兴趣盎然。我暗自算了算:这些自主练习内容不比我教案预设的距离短, 相反, 在短时间内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标达成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三、教学反思

长期以来, 我只把学生当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摆设, 一个等待被填充的容器。在课堂中一旦学生不愿跟着老师备课设定的思路走, 是将教案进行到底, 还是大大方方顺着学生的思路走, 是我们体育老师常遇到的问题, 也是我们每节课反思教案预设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关键所在。通过这次耐久跑的教学实例, 我明白只要我们课中把握好教学目标和教学时间, 恰当地处理好课中的“节外生枝”, 不仅可以达成预定目标, 还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课堂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课堂教学应注重生成 篇8

一、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开发成的必要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动态生成资源逐渐被认识、关注、开发与利用是必然的, 也是必要的。其一, 是课程本身的需求。“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 从发展的角度, 从变化的深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在真实的课堂中充满了许许多多未知的因素, 产生了许许多多不可预测的变化, 而妥善处理这些突发事件的过程, 就成为动态资源形成的重要原因。其二, 是课堂发展的需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 由于学生的经验、体会乃至问题都可能是临时被唤醒或产生的或者是突然迁移形成的, 这些都具有不可预见性和相当的随机性, 虽然课堂与教学不能只是帮助个别学生解决个别问题, 但是却应该借助这一契机发展或拓展出去, 使之成为逐步深入的问题。其三, 是学生发展的内在要求, 某些学生对于书本上已经存在的知识可能是缺乏兴趣、缺乏必要的感性知识、或者缺乏认识的基础的。因此在教学设计的执行过程中, 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疑难和问题。从教学必须为学生服务这一宗旨来看, 教师不应当无视学生的这些问题而应该尽量解决, 这显然也使得教师越来越关注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二、开发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途径

1. 学会倾听, 寻找教学资源

首先, 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体态语言鼓励学生发言。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外界的打扰,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发言, 而且在倾听时为了不打断学生的思路, 可以通过体态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比如, 与发言学生用眼神交流, 调整和变换与发言学生的距离, 以及解释教学内容的“辅助手势”等等, 这些都是教师倾听学生的方式。

其次,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倾听中与学生的“对话”方式, 帮助学生清晰、完整地表达。在倾听时, 教师要了解、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与情感跳动节奏, 运用善解人意的鼓励性语言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学习环境, 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 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

另外, 教师当好“倾听者”的同时, 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在与个别学生交流讨论时, 教师要设法组织吸引“面”上的其余学生一起倾听, 共同讨论使大家都参与到“对话”中来, 扩大互动参与面, 提高互动效益。

2. 挖掘学生练习价值, 珍视错误资源, 为我所用

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同种类的错误, 教师要及时捕捉并经提炼成为全班学生新的学习材料, 使它在课堂上被有效地利用。教学《商末尾有0的除法》时, 学生通过观察场景图, 列出除法算式62÷3, 我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同桌讨论进行尝试笔算的方法, 反馈时, 我发现了3种不同的算法。但我没有急于评价学生的做法是对还是错, 而是把它抛给学生合理地开发利用, 让他们去发现错在哪里, 如何改正。我将三种算法同时呈现, 再组织学生经历分小棒的过程, 借助这种直观的方式, 学生自然而然发现62根小棒分成3份, 每份是20根, 还剩2根不能再分了, 学生经过比较发现分小棒的过程只能为第二种算法提供支持。充分利用学生的作业资源, 抓住本质和关键, 适时引导, 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 引发“观念”冲突, 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实践证明, 学生通过自我订正错误, 更容易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大大降低了这类笔算除法的错误率, 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使他们感到, 数学知识也可以自己学会, 不是老师教给我们的。

3. 学会捕捉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

第一, 教师要捕捉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和知识技能掌握的信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有时候来自于学生的信息与教材学习内容有的紧密相关, 有的间接相连。总之, 教师要准确判断, 采取不同措施, 或直接引用, 或果断弃之, 更多的是巧妙点化, 使之与学习内容对接, 帮助知识技能的掌握。

第二,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捕捉能展现学生独特思维, 有利于发展学生智能的信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以及对所学知识有独特的想法。因此, 数学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并对学生创造的良好学习方法加以“放大”, 转化成新的教学资源。

课堂教学应注重生成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对话,优化对话

苏辙在《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之一》中说道:“两汉之间经各有师,师各有说,异师殊说,相攻如仇。”传统教学的对话,教师君临天下,其话语具有绝对的权力色彩。虽然在语文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和观摩课上,生本对话、师生互动、情感互动几乎成了语文界的口头禅,但静心一想,在这“热闹”的背后,似乎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因为对话的效果直接关系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学科价值的实现。走向对话,是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所在。鉴于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课堂教学对话,进一步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对话的策略,以求建立起共同参与、真诚合作、互相欣赏、互相分享的对话型师生关系。

一、我国目前课堂教学对话的弊端

1. 对话重心知识化。

教师迫于升学率的压力,限于现实的束缚,而过分重视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导致对话的重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偏重和取舍。

2. 对话结构程式化。

语文备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是一种个性化的艺术。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把说什么、问什么、有哪几个学生回答、怎样回答等问题都预先设计好了,貌似对话,实则独白。

3. 对话内容教条化。

很多教师在备课时,都是先读教材,接着看教参,然后写教案。课堂上的对话基本都是教材、教参设计好的,教师只是依案问答,也就谈不上创新、改造、生成。

4. 对话方式静态化。

很多教师预设的问题缺乏梯度和深度,仅仅是将一些常识或者文本的内容转换成问题提出,重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回答,轻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徒具对话的形式,没有思维的空间与时间,更无情感、心灵的碰撞。

二、课堂教学对话的优化策略

1. 导学探究,走入文本

导学案是初中教学中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体现了“抓住了学生,也抓住了课堂”的新理念。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切身感受到了“导学案”的较多优势。因此,教师应精心编制、合理使用好学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及与文本、与学生、与教师间的对话能力。

例如朱自清的叙事散文《背影》一文,我编制的导学案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①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

②相关背景知识:包括作者、作品或与文章内容相关的知识构建等,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③学习内容: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化解成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讨论,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思考。

④随堂练习:如文中写家中境况与描写背影有什么关系?分别说出在车站送别过程中父亲说的四句话的具体含义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⑤拓展延伸:写一篇自己和父母之间最让自己感动的一件事,在下节课堂上一起分享。

2. 先学质疑,激情入境

先学质疑是指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学文章之后,提出问题的一类教学方式,其中最核心的环节便是提问的环节。由于学生对文章的自学程度不同,往往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不能把握到文章中心思想,导致提问的无效性和片面性,也就谈不上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因此,先学质疑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寻的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

例如在学习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设计如下:

①反复朗读,在理解中提问:文章思路清晰,安排有序,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是百读不厌的佳作。因此,我让学生首先带着感情反复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如:济南阳光下小山有什么特点?小雪的小山有什么特点?试着想一想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等?

②知识整合,在同类中思考:引导学生对比朱自清的《春》进行思考,如:两篇文章在语句修辞手法上有什么相似点?同是借景抒情,有什么异同?来引导学生思维,帮助他们把握课文。

③开拓思路,在想象中探求:结合本文内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如:画面再现法、鉴赏品评法、合作探究法,做到授之以渔。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上从不同角度来分析、交流讨讨,从而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 有效引导,整体感知

对话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自学阅读课文,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助等教学情境,一步一步达到求知解惑的教学目的。尤其是对于文学性较强的课文和古诗词,应该用相当的时间来分析诗歌的意境,让学生获得整体感知体验,帮助学生领略其中不同的韵味和丰富的哲理,从而提高多重对话能力。

例如高尔基《海燕》一文,教师可以介绍作者及课文的写作背景,然后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并整体感知课文,才能真正体会“海燕”的艺术形象。再例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帮助学生展开联想想象,逐步在想象的画面中理解到诗词所散发出来的内涵,学习作者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总之,对话教学是双向、共振的。我们教育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发出真实声音的过程,只有这样的对话,才能起到交流的效应,达到沟通的效果,否则现场再热闹,那也只是表演。

参考文献

[1]刘延金,林莎.关于课堂教学对话的几点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21-23

[2]钟一娜.课堂教学对话实效性攻略[J].教学月刊,2011,11: 34-36

语文课堂应注重情境教学 篇10

所谓“情境”, 即情感意境。不管散文、小说还是诗歌, 都有其写作背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那么作家在表述中也必然渗透着这些情境。课堂教学中若能运用情境教学去引导、去诠释、去挖掘, 对于提高学生的领悟力、欣赏力、思维联想及创造力, 甚至德育教育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那么, 如何进行情境教学呢?

首先, 应精心设计导语。

好的导语是一堂课成功的前提, 它提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精心设计的、有情境的导语, 可以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 渲染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尔基曾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发生了兴趣, 学习热情必然高涨, 学习效率必然显著, 新课的导入更为重要。因此,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我们可采取引古诗、讲故事、设悬念, 多媒体展示画面等方法,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之出现良好的听课情绪, 进入最佳的心理状态。

例如, 我在讲鲁迅的《风筝》时, 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大屏幕上展示一群孩子在田野里放风筝的画面, 同时配以歌曲《三月三》: “又是一年三月三, 风筝飞满天, 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叫醒村里的小伙伴一同到村边, 怀抱画着小鸟的风筝人人笑开颜……”这时引导学生: “伴着优美的旋律, 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充满欢乐的童年。大家说, 你们爱放风筝吗?家长支持吗?鲁迅小时候作为兄长, 就不允许小弟做这项游戏,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散文《风筝》。”这样, 借用多媒体导入, 融形、声、情、景于一炉,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助于形象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 有情境的导语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

又如, 在讲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时, 为渲染课堂文学氛围, 我采用吟诵古诗的方式导入: “同学们, 还记得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吗?‘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这是对我国古代失败的英雄项羽的千古绝唱, 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一篇礼赞当代英国几位失败英雄的文章, 让我们一同走入茨威格的《伟大的悲剧》, 一起去感受英雄的伟大品质和人格魅力。”由于诗句简单, 学生们都饶有兴趣地高声吟诵起来, 认识到古今中外都有失败的英雄, 同时也对即将学习的文章有了一个感性认识, 那就是“从失败中见人格、见精神”。

其次, 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注重情境教学。

针对文章中的重点段、重点语句, 在作重点赏析的同时, 运用情境教学, 不但能使问题深入浅出,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同类联想和相关联想,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提高他们的欣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要做到有情境, 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构造情境, 也可用诗情画意的图画配合语言, 可以调动多媒体的声、色、形, 更可以让学生创编课本剧当堂表演, 学生本身就是入情入境的一景。

我在讲《奔落的雪原》时, 听了学生的美词佳句欣赏后, 我也积极参与其中, 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学生们共享, 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我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创设情境: “老师最喜欢的句子是‘啊, 奔跑而又崩落了, 崩落了还继续奔跑着的雪原’这句话, 我联想到了我们国画中的大写意:泼墨不多, 凝练传神;联想到了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联想到了唐代诗人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同学们, 你联想到了什么?请放飞你的想象 (这时多媒体再播放‘尼亚加拉大瀑布’壮观奔腾的画面创设氛围, 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们纷纷举手, 有的联想到了黄河、有的联想到了长江、有的联想到了草原, 并能够用诗句表达出来。所以, 这个情境的设计训练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第三, 总结全文时, 用带有情境的语言或展示有情境的画面, 让学生对全文有整体上的认识, 或深化主题、或进行品德教育, 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 双方均能轻松地结束教与学。

语文课堂教学应注重什么 篇11

一、注重课前预习

语文课内容广泛,仅靠老师在有限的45分钟教是学不好的。有个名人说过,语文是学出来的,不是教出来的。课前预习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自学一部分内容,把简单的比较容易的内容做完,复杂的比较困难的内容留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共同解决,共同分享。语文预习的方法是采用三步法:一是读课文;二是查写生字词;三是自提问题。

1.课文要精读深读

语文课本上所选的课文都是经典之作,粗略地读是无法读出韵味,无法读出深意来的。大部分学生在预习读课文的时候,都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读课文读什么?一读标题知内容,二读作者知风格,三读全文知全貌,四读课后练习知重难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看标题就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爸爸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死了,《观舞记》是写跳舞的,《安塞腰鼓》是写打腰鼓的。人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每个作者有自己的风格,李白的诗汪洋恣肆,杜甫的诗抑郁顿挫,陶渊明的诗平淡自然。读完全文就知道文章的详细内容,一般文章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其实也是为了写人,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2.查写生字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4学段指出:初中生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500个,其中3 000个左右会写。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固然重要,但初中阶段的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它是小学阶段的延续和再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认真对待课文注释里面的生字词,认真对待课后要求的“读一读,写一写”。只有这样,初中3年才能积累够3 500字的任务。

字词的积累非常重要,他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前提,教学中不能忽视。;例如,一位王同学写的高考作文,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骈体文形式,运用古文字词写作。他作文中的好多字阅卷老师认不得,也读不懂,翻译不了,后来只好找古文专家了。专家、老师专访了王同学,王同学表示,自己平时就对古文比较感兴趣,先后自购了《史记》和《尚书》,曾经把《资治通鉴》翻烂,此前在多次考试中还尝试写过武侠小说、文言文小故事等。从王同学的写作经历看,他确实读了不少古典名著,认识了很多古字,积累了很多古词,才能写出如此高深的骈体古文来。

3.自提问题

学生在预习时要有问题意识,除了将自己读不懂的问题画下来外,还要提出几个具有挑战性和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来,共同解决。学生在预习时提什么问题呢?本文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是怎样写的?学生提问题不要多,只要抓住这3个问题就行。这3个问题包含了3个方面的内容:主题,情感,写法。这3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基本上就读懂了。

二、注重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就是从思想内容方面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把握,比如是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通过这个内容要表現什么观点,什么思想,什么感情。

1.理清思路

读者在读文章时先明确作者的写作思路,作者先写什么,接下来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有条不紊,层次井然。

2.把握中心

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和文章的主旨段。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主旨段是文章的最后几段,找到几句表明主题突出中心表达感情的句子,突出主题的句子一般是议论句,表达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句。

三、注重写作特色

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有两个:一是学生接受新思想净化自己灵魂,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二是学习和借鉴好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来提高写作水平。

学习运用课文中的修辞,增添自己文章的文采。要想使文章有文采,就必须运用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可以把抽象深奥的事物和道理变得具体浅显,亲切真实,富有文学性、形象性。

学习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增强文章感染力,避免平铺直叙和俗套晦涩。文章的表现手法很多,如先抑后扬、直抒胸臆、对比映衬、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用好了可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趣味性,使人读了兴趣盎然,余味无穷。

初中语文课堂应注重阅读教学 篇12

以学生为主体方面, 即要求学生能够从预习的环节开始入手就能够对教材文本做一个整体的把握, 能够在预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针对教师所发的导学案上的内容把握有关的重点、难点, 从朗读课文开始, 采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方式, 能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能够自己通过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式对文本中出现的生字生词有一个较好的处理。进一步来讲,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还应该对文本的主题思想、文章结构、写法特点, 还有语言运用等方面有一个较为准确的理解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能够对作者的思想提出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这样才是真正地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围绕这个主体来组织课堂教学过程。

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具体是指教师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能够宏观调控学生的思路走向, 把握课堂的整体教学氛围, 能针对学生在具体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出现的偏离主题的做法能够给以合理的调整, 并提出正确思考方向, 进而帮助学生能够从教师的指导与自我的合作中探究出新的知识认知。

二、转变观念, 摒弃传统阅读教法学法, 促进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教法中, 教师通常是自己先深入钻研好教材, 然后带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讲给学生, 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自己没有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而当前的教法改革中, 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实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和教师在课前共同查到的有关资料, 能够对文本出现的作者情况、背景情况有一定的把握之后, 进而考虑作者写这篇文章想流露怎样的思想, 在记叙材料的过程中, 作者又是怎样把这种思想很好地融入对材料的记叙之中的。在与作者一步步的对话之中,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 自然提升了自己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素养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到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 就是要学生不但能够准确把握作者当时的思想与写作特点, 而且能够联系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 对文本的理念能够与时俱进地提出符合时代特征的解读, 以鲁迅的作品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分量为例, 《论雷峰塔的倒掉》《坟》等文章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过非常积极的作用, 但拿到当前的课堂上, 学生对《拿来主义》等理念就不一定能准确把握, 但这并不表示鲁迅的作品在今天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准确把握作者写作当时思想的情况下, 创造性地联系当前现实, 能够提出其在当前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存在的积极意义, 能够对文本进行辨证式解读, 有了这样的思想, 才能把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加以掌握, 对学生一些不恰当的思想及时加以指正, 不能一味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赞扬和肯定。

四、注重诵读

阅读一篇千字左右的文章, 默读所能记下的内容大概只有五分之一, 而朗读一遍则会对二分之一的内容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是因为相对默读来说朗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默读所用器官只有大脑和眼睛, 且所视信息只有一次输入大脑的机会, 而朗读过程则要调动脑、眼、口、耳这几个主要器官, 所视信息将有两次输入大脑 (看到和听到) 和一次输出大脑 (读出) 的机会, 把学习、检查和复习融合在一起, 效果肯定要好。尽管朗读的速度比默读慢, 但良好的记忆效果足以抵消这点差距。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一生坚持朗读、背书, 到八十岁时, 他仍能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所以说, 长期坚持朗读能使记忆更迅速、更牢固。

五、指导学生学会制订阅读计划

上一篇:疯癫与文明下一篇:园林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