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生成资源

2024-10-16

课堂生成资源(共12篇)

课堂生成资源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是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把课堂生成资源作为一个动态生成的隐性资源, 它的提出打破了固有的“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观念, 而这一观念的转变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错误”资源, 点化学生困惑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是有价值的.”捕捉课堂上的错误, 认识和辨析错误形成的原因, 寻求改正错误的方法, 是落实“过程与方法”这个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案例1】在浙教版八上“2.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教学时, 先让学生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通过各种画法的展示后得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教师提出画法必须是经过探究和论证的, 你能说明你的推理的正确性吗?由于上节课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性质的正迁移及前面画法的启发, 学生踊跃发言.

生1:如图1, 可以作△ABC的角平分线AD, 然后利用AAS判定AB, AC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生2:还可以作BC边上的高线, 也是利用AAS判定AB, AC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生3:我还有第三种方法, 作BC边上的中线.

生3发言后, 马上有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 认为作中线所对的条件是两边及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 不能用全等三角形证明, 所以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师:作中线直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确不行.但生3同学的思路给了我们证明的又一种思路, 看谁能利用这条中线来完成推理?

教室内开始沉寂, 学生们开始思索, 继而有议论声起.几分钟后生4叫了起来:我做出来了, 如图2, 过点D作DE⊥AB于点E, DF⊥AC于点F, 先利用AAS得△DEB≌△DFC, 得DE=DF, 因而可得AD平分∠EAF, 再利用AAS证明△AED≌△AFD.

生4刚说完, 刚才提出作BC边上的中线的学生3也举起了手.

生3:把中线AD延长一倍至G, 连结CG, 可得△ABD≌△GCD, 接下来再证△ADC≌△GDC即可.……

以上案例中, 教师有效地利用了通过学生3而产生的证全等时比较典型的错误, 在学生自主分析和发现问题后, 因势利导, 同时启发学生巧妙地利用中线的特殊性, 引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涌现, 这样的处理无疑是成功的.

二、捕捉“创新”资源, 激活学生思维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 现代教学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 教师要学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充分肯定他们的可取之处, 放大学生的亮点, 让所有的学生都来关注这个亮点, 保护他们的积极心态.

【案例2】在浙教版七下“用乘法公式分解因式”的第1课时“平方差公式”教学时, 我根据节前语中的情境, 编制了一个问题:用一张如图3所示的纸, 剪拼成长方形.你认为该怎么剪?你能给出数学解释吗?

生1:将小长方形剪下, 拼在右面, 得到一个更大的长方形 (如图4) .因为原图的面积是a2-b2, 而新长方形长为a+b, 宽为a-b, 所以a2-b2= (a+b) (a-b) .

生2:我先剪成两个梯形 (如图5) , 再拼成一个长方形 (如图6) , 也能得到a2-b2= (a+b) (a-b) .

师:你能从梯形的角度考虑拼成一个长方形, 同样得出公式, 有创意!

一切如教师所料, 学生的思路在教师的预设之中, 最后小结时又一次讲到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 并让学生思考, 有否其他画法, 可表示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

最后一节作业整理, 有几个学生很高兴地跑进办公室.

生3将原图拼成了平行四边形 (如图7) , 再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得答案.

生4也兴奋地说:老师, 我与第2个剪法 (图5) 相同, 只是我把它拼成了一个上底、下底分别为2b, 2a, 高为a-b的梯形, 同样可得到平方差公式.

生5:老师我有一种更简捷的方法, 不通过拼接也可以说明这个公式.因为一个梯形的面积为

12 (a+b) (a-b) , 两个梯形的面积就是 (a+b) (a-b) .

是啊, 怎么大家都想去拼一个图形呢?是教材的诱导定势, 还是教师的不当提法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实际上图5分成两个梯形面积相加, 不是更好吗?教学中不仅局限在拼长方形上, 而是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不同的拼法也能说明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这样的教学或许在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同时, 也打开了他们思考问题的新思路, 无疑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助于他们“变得更聪明”.

三、捕捉“时空”资源, 促进学生生成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丝毫激情与悬念的行程, 而是在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中,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这就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优秀的教学设计不是对课堂情况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 它要给不确定性的出现留下足够的空间———并把这些不可预测的事件作为课堂进一步展开的契机;它不是一出已经定稿的剧本, 而应该处于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动态发展之中;它展现于具体的教学过程、情境和环节之中, 却完成于教学之后!

【案例3】浙教版七下“2.5相似变换”新课内容教学完成后, 在课内练习的巡视时, 我发现有部分同学都饶有兴趣地在做当天作业本的最后一题:“如图8的“海螺”图案可以看成是由一个直角三角形经过11次相似变换, 每次变换所得的像与原图形组合得到的图案.请你应用相似变换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 并给它取一个名字.”甚至有的同桌间在交流自己的作品.我想, 既然大家这么喜欢, 不如把这个内容提上来在课堂上完成.于是学生的积极性顿时被调动起来, 在课堂上, 学生给了我一个个意外的惊喜, 充分展示了无限的想象, 拼出了许多我意料之外图案 (见图9) , 纷纷跑到实物投影仪前面抢着展示, 使学生的思维发挥得淋漓尽致, 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展示, 下课了以后, 学生还意犹未尽地对我说:“老师, 我还有很多想法没展示呢!”于是, 我又发起了一个活动, 将同学们创作的图形作品办一个班级展板, 进行评比.

本节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许多曾经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 都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 而且学生还把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延续到了课外的生活中, 充分感知数学的美和自己的智慧.我也真正体会到, 只要你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 学生便会还给你一个意外的惊喜.

四、面对“问题”资源, 注意有效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提出问题, 是由于他们在学习中产生了新旧经验间的矛盾冲突, 这反映出学生正在积极思考.但作为教师不仅要“接住学生抛来的球”, 而且要有较强的应变智慧, 不要什么问题都去生成, 还得考虑问题生成的有效性, 否则完成不了教学任务, 甚至造成背离本堂课重点的情况.

【案例4】一次公开课, 内容是浙教版七下“旋转变换”教学片段。教师创设了游乐场的情境, 当讨论到摩天轮的运动时, 起初教师 (包括听课老师) 和学生都认为是旋转变换.不料一个学生说:“老师, 我坐过摩天轮, 我坐在上面, 始终是头朝上、脚朝下.因此, 我认为我坐在上面是平移, 不是旋转.”大家一时都愣住了, 教师的应变对策是让学生小组讨论.这下热闹了, 有的同意, 认为人的方向没有变;有的反对, 理由是人在转圈;还有的认为既不是平移, 也不是旋转.直到下课, 问题都没搞清楚.

我们知道“平移变换中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 我们可以画出运动过程中任意两个位置上座舱上下部的点的连线 (如图10) , 它们平行且相等, 因此是平移.而旋转变换的基本特征是“旋转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不妨画出座舱下部的点与摩天轮旋转中心的边线, 它们的长度明显不相等, 因此不是旋转.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摩天轮在带动座舱顺时针旋转的同时, 地球的引力使得挂在吊钩上的座舱也在逆时针细微地转动, 从而使座舱与里面的人始终保持向上的方向, 并且座舱与人体的每个点都移动相同的距离.显然, 这些解释难以接受.较明智的选择是“简化问题”, 指出研究摩天轮的运动时, 可以不去考虑座舱, 或者把座舱看成一个点, 那么毫无疑义摩天轮是在旋转.

在课堂教学上, 信息无所不在, 无时不有, 丰富多彩, 要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处理完这些信息, 显然不现实, 而且这些信息本身存在着重要与次要、有用与无用之分, 这就需要我们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网中通过比较、判断、鉴别, 选择出有价值的“生成”作为教学资源.

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 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抓住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 我可能在中等人之上.”对于学生这种动态式的思维, 教师只有提供互动对话的机会, 建立平等的展台, 才能产生如此的经典.同时, 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炼, 这样才有足够的教学机智, 因势利导, 筛选信息, 灵活处理动态生成, 提高课堂应对策略的有效性.

课堂生成资源 篇2

[摘 要]语文课堂是动态变化的教学过程。教师需要敏锐发现并及时捕捉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从学生读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从学生问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从学生说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从学生写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关键词]课堂 动态生成 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38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会突破教师的设想,甚至会与教学思路相悖。作为教师,应敏锐地捕捉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让课堂中的意外生成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从学生读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以读为本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朱熹在《训学斋规》中提出: “……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错读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教师就可以抓住有价值的错读来做文章。

我们来看一位名师的经典教学案例。

(指名读: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向北岸驶来……)

生1:他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

师:你听得真仔细!

生2:老师,为什么兵士报告说是“船帆”,而曹操看见的是“帆船”呢?

师:是呀,你们想想看!同桌间可以讨论讨论。

生3:兵士看时一定离得很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船上的帆,而曹操看时,他看到了带帆的船,说明离得很近了。

生4:曹操站在船头迎风眺望,他向远处看,一定没看到什么,可见东吴的船还没出现;忽然兵士来报,也只是隐隐约约看到了船帆,可见东吴的船在水天相接处刚出现;可是当曹操定睛一看时,已经清楚地看到是一队帆船,可见东吴的船速太快了。

生5:老师,我接着他后面加一句:“可见东南风很急。”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精彩!补充得更棒!这可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的一个重要因素。东吴这一方很好地利用了“天时”――东南风。

生6:我认为朗读这一自然段,语速要快些。

师:很好!我们来体会一下,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

……

教者捕捉到学生朗读中的动态生成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使课堂充满了活力。

二、从学生问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课堂上多表现为喜欢问几个“为什么”。课堂中,教师应从学生的提问、质疑中去捕捉有教学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如一位教师教学《五彩池》,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进行质疑,结果学生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有个学生就问:“五彩池能不能游泳?”教师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教学价值,就围绕这个问题组织教学活动:“要确定五彩池是否能够游泳,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思考。一是看水池的大小适不适合游泳;二是看水池的深浅能不能够游泳;三是看水是不是干净,可不可以游泳;四是看水池中有没有障碍物,敢不敢去游泳。这四个方面的答案都在课文中,请自读课文,把答案找出来。”学生研读课文后找出了依据:“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三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很多水池太小、太浅,不能游泳。”“水也来自同一溪流――每个水池的水质干净,能够游泳。”“原来池底生着许多石笋――许多水池底部有障碍物,不能游泳。”学生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五彩池不能游泳。

在这一教学案例中,教师抓住了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真正体现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从学生说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新型课堂的特征之一是沟通,要让沟通深入有效,就需要让学生充分地说。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说,他们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行之于外,被他人所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也有明确的提示,第一学段“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第二学段“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三学段“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第四学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些都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要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理解等。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展示汇报中抓住最有教学价值的地方,把交流引向深处。

如教学《老牛》一课时,课堂伊始,教师设疑:为什么“我”对老牛一直不能忘怀?请大家读课文,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头牛?(学生读后进行交流)

生1:这是一头瘦骨嶙峋的牛。

生2:这是一头老了、衰弱的牛。

生3:这是一头病得很重的牛。

生4:这是一头快要死了的牛。

生5:这是一头可怜的牛。

生6:这是一头幸福的牛。

……

从学生的发言中,教师有选择地板书了“瘦、老、病、死”这四个字。学生交流结束,教师小结:“你们的感受都是对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就此进入了课前设计好的思路。这堂课准备充分,考虑周详,整堂课以读为主,以情动人,总体不错,但没利用好课堂生成资源,实为遗憾。

无独有偶,笔者听一位教师执教《穷人》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形,不同的是这位教师很好地利用了课堂生成。教师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汇报初读课文后的收获,有一个学生的汇报如下:“读了这篇课文,我的感受就是四个字――穷人不穷。”教师在这里没有按照预设的教学程序走下去,而是利用这一生成资源组织了一次有价值的探究活动:“请同学们认真研读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写穷人的穷,又是如何写穷人的不穷的?”教学活动在这一主题探究中走向了生本,走向了深处。

四、从学生写中捕捉动态生成资源

写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中常见的方式。教师要高度关注课堂中学生写的活动,并从中发现最有教学价值的资源,将教学推向深水区。

如一位教师听写“放肆、哭笑不得、失足、气极、瞄准、心惊胆战”等词,有大部分学生把“气极”错写成了“气急”。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后分析:“文章中用的是哪个词?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语?”学生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气极’指气到了极点,‘气急’指又生气又着急,这里侧重于‘气很大’,所以用‘气极’。”――这是从词语的意思方面进行的探究。“从下文中孩子的行动、甲板上人们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是因为气昏了头才会有这样危险的举动。所以,这里应该用‘气极’。”――这是结合下文进行的探究。“孩子的气不是一下子达到极点,而是一点一点推向极点的。从‘哭笑不得’可以看出孩子有点生气;从‘吓唬它,朝它大喊大叫’可以看出孩子的气更大了一点;从‘气得脸都红了’可以看出孩子非常生气;当猴子在桅杆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模样’时,孩子的气终于达到顶点,所以这里应用‘气极’。”――这是结合上文进行的探究。教师边听学生汇报,边在黑板上由小到大板书了五个“气”字。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就是发现了学生在写的活动中的错误,并将其巧妙转化成了教学资源,将课堂学习活动引向了深处。

课堂是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同一堂课,同一班学生,今天的教学和明天的教学所出现的动态生成资源是不同的,这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五彩缤纷,魅力无穷。只要我们把学生真正当成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把学生当做教学资源,以学定教,又何愁不能捕捉与利用课内动态生成资源呢?

重视课堂动态生成资源 篇3

一、差异型动态生成资源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造成个体间的智力差异。”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如何面对差异是至关重要的,是置之不理,还是尊重差异,有效利用差异,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

案例一:

甲乙两车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a千米,乙每小时行b千米,经x小时两车相遇,两地相距( )千米?

生1:答案是:ax+bx

生2:答案是:(a+b)x

师:哪种答案对呢?

大多数学生同意第一种答案,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第二种方法是对的。

师:再好好考虑一下。

生3:好像都对。(紧接着有一小部分学生响应)

师:谁来解释一下?

生4:第一种答案是甲乙的路程和,第二种答案是速度和乘时间,也是对的,因为时间相同,这种方法实际更简单。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更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正是学生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见解,才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备课时要做好预设,提前设想到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不至于面对不同的想法手足无措。

二、错误型动态生成资源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教师应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而不是打击、排斥出错学生。

案例二:

学完平行与相交,老师出示立交桥的图片,提出问题:两条公路所在的直线是什么位置关系?

大多数学生:相交。

师:确定吗?

学生有些许疑惑。

师:谁来说说相交的定义?

生: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能交叉在一起,有交点。

师:现在思考图片中两条公路是相交关系吗?

一小部分学生:不是。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不在同一平面内。

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会犯错误,合理利用课堂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结论。这显然比直接给出答案更有效果,因为学生经历了自己的思考和同伴的交流,有了思维碰撞,会有更深的认识,还能保护“犯错误”学生的积极性。

三、开放型动态生成资源

在课堂上,由于问题情境的开放性,有时候学生不愿意沿着教师的预设走,他们热衷于自己所关心的话题,有时展开激烈的讨论时,完全背离本节课要学的知识。

教学“认识负数”时,出示信息窗情境图,我说:“吐鲁番盆地素有火洲之称。”学生突然兴奋起来:

“火洲,还火焰山呢。”

“好热,好热,热死人了。”

“我最爱吃吐鲁番的大葡萄。”

……

教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兴高采烈地讨论着对“火洲”的认识。

师:同学们都知道吐鲁番很热,但你知道吐鲁番的日温差很大吗?3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在零上13°C左右,最低气温在零下3°C左右,你知道零上13°C和零下3°C是什么意思吗?怎样表示呢?

老师也没想到一个毫不起眼的“火洲”引起了学生激烈的讨论,如果老师不及时暂停就会完全脱离本节课的中心,但老师大大方方地沿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巧妙地引导学生回归正题,认识负数。

四、突发型动态生成资源

布卢姆曾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课堂突发事件是每位老师都会碰到的情景,教师应开动脑筋巧妙处理,使之成为课堂的一种资源。

案例三:

教学“平行与相交”。

师:像这种在同一平面内,能交叉在一起的直线,称为相交。

生:香蕉。

哈哈哈,哇,香蕉啊,这两条直线真好吃,顿时班里乱成一团。

师:吃饱了吗?此相交非彼香蕉也。

师板书:相交。

师:想想我们喜欢吃的水果,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记起来就简单多了吧,真是一群有想象力的孩子。

德国著名演讲专家海茵兹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能为人所接受。”面对课堂上的突发情况,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样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华师大叶澜教授在她的“新基础教育观”中,把“动态生成资源”表述为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的一种新概括。合理利用各种课堂动态生成资源,有助于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犯错误的积极性,也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生成资源 篇4

一、立足全体, 淡化孤立生成

学生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 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 因此课堂上众多的生成信息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认知水平, 当生成信息只是反映班上个别学生的思维和见解时, 我们应立足学生整体, 适当淡化孤立信息, 给绝大多数学生以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先让学生观察蝴蝶、树叶、风筝图片 (其中隐含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 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一名学生说他知道这是轴对称图形, 其他同学听后都表现出惊诧的表情, 我随即在全班作调查性地问:还有谁知道轴对称图形的?无人举手.这说明这一生成信息仅代表了一名同学的认知水平, 如果让这名同学继续说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无异于变相地成为了告诉式的讲解, 全班同学很容易沦为充当陪客的角色.这里教师就应该立足全班学生把握到整体的认知水平, 在保护这名同学积极性的同时, 把这一信息作淡化处理,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讨论图形特征, 待全班学生充分认识到这几个图形所隐含的轴对称的特征后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 有些学生甚至在我们教学之前就掌握了所学内容, 所以课堂上越位的现象比比皆是, 这时我们不能盲目地跟着“意外生成”跑, 而应冷静分析, 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后再作处理.如果生成的信息, 特别是把握和反映学生认知起点的生成信息只代表个别学生的认知水平时, 适当的淡化才是立足整体, 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的真正体现.

二、转变视角, 引申关联生成

课堂是动态生成的, 生成的信息往往在我们的意料之外, 如果我们对这些信息换个角度思考, 你会发现有些生成信息离我们的预设仅一步之遥,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引申, 把意外生成信息迅速纳入课堂教学预设的轨道,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在四年级“商不变的性质”教学中, 我先让学生写出一些商是5的除法算式, 让学生从中任选两个算式观察思考在怎样的情况下商不变.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分别得出了“增加、减少”两个商不变的规律, 就是没出现教学预设的“乘、除”的商不变的性质, 但“增加、减少”的商不变的性质与“乘、除”的商不变的性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于是我在肯定他们思维成果的同时, 鼓励他们换个角度思考, 再找一找商不变的规律.不一会儿他们就突破了加减法在头脑中占优势兴奋的定式, 总结出了“乘、除”的商不变的性质.然后让学生根据24÷8=3写出商是3的算式, 并比一比看谁写得快.引导学生对“加、减、乘、除”四个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比较, 让其体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0除外) , 商不变”的规律更具有简洁性.这样, 教师及时抓住与教学相关联的生成信息, 随机应变及时延伸, 不仅化解了生成与预设之间的矛盾, 而且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了商不变性质的本质内涵, 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深掘内涵, 扩展价值生成

鲜活的课堂资源常常是转瞬即逝的, 课堂上我们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生成信息, 就应该善于捕捉, 及时抓住其思维的切入点, 挖掘出内在的教学价值并适当地放大和扩展, 使学生的认识由具体认识上升到一般认识.例如, 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中“封闭曲线中的植树问题”时, 一位教师用“每边都摆5盆——每边都摆16盆———每边都摆106盆”的操作演示, 让学生一次次感受摆的规律和计算一周至少所需花盆数的方法, 然后用“如果摆x盆花, 那么沿正方形边长摆一周至少需要多少盆花”这一问题, 帮助学生概括计算正方形一周所需花盆数的规律, 学生有前面几次练习的启发, 很快地得出了一周所需花盆数为: (x-1) ×4.但就在课堂教学准备按预设进行下一个环节时, 一名学生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如果正方形每边只摆一盆, 那么 (x-1) ×4等于0, 这个算法不对.教师一楞之后, 及时抓住这一极具价值的发现, 让他说出具体的想法.学生边说边画地讲解了每边摆一盆, 有两种摆法, 一种只要2盆, 一种要4盆, 但都不能用 (x-1) ×4算出一周所需花盆数.教师把这一生成信息交给全班学生, 应该怎么算才会不出现这样的矛盾呢?学生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个统一的算法:每边盆数×4-角上的盆数.这一教学过程教者敏锐地抓住了与众不同的价值生成, 并扩展到全班, 让全体同学在讨论中感受和体验到新方法的完整性.学生对“在正方形边上摆花的几种情况以及计算一周所需的花盆数”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头脑中会有一个清晰的表象, 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正方形四个角都摆”这种情况的规律, 而且把特殊条件下适用的认识拓展为普遍适用的知识, 既解决了学生所想的问题, 又呵护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也给课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精彩.

四、紧扣目标, 舍弃无关生成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常常会生成一些与学习内容关系不大, 或与教学目标相去较远的信息, 这时我们不可贪多求全, 应该舍得放弃.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学生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后出示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和圆形, 让学生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判断它们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当说到平行四边形时, 有一名学生说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它是中心对称图形.面对意外生成的“中心对称图形”这一信息, 教师采取了放弃策略, 以“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轴对称图形?说说你的想法”为话题转移到预设的教学活动中去.教师的这一选择是明智的, 学生刚刚接触到轴对称图形, 对“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还没有很好的理解, 如果这时再研究中心对称, 会给学生思维造成混乱, 放弃这个看似有价值但却与本课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的生成信息, 使学生能集中精力辨析平行四边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有助于对本课学习的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课堂生成资源 篇5

[关键词] 整合资源 优化环境 生成文化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学及课程改革不断受到关注,改革固有的教学模式弊端,更新科学的学生观、价值观,创造科学、开放、和谐、多元的生本课堂文化,成为众多语文教学改革者不懈追求的目标。而语文课程资源的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并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列举的资源达21种之多,课程资源的概念在新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让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认识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创造生动有效的语文教学实践的形式,凸现语文课堂的生本文化特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整合语文课程资源,灵活巧妙运用教材,奠定厚实的课堂文化;整合艺术科、信息技术科等资

源,丰富课外学习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彩的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开放性的课堂文化;优化师生动态环境资源,创设能激发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生成和谐的课堂文化;整合社会生活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拓展多元的课堂文化。

如何理解“整合”这两个概念?所谓“整合”,是指综合、融合。整合语文课程资源使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使各要素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加强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语文课程成为源远流长的一汪清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在生活实践中获取信息、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新课改所追求的课堂,是充满生机和个性的生本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打通了课程之间、书本和世界间的界限,关注学生的独特生命体验和个性发展,拓宽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各资源间的互动,给学生以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课堂达到生本化。

一、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奠定厚实的课堂文化 新课改强调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语文课本是我们最主要的学习资源,精选了国内外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无论内容、形式都属于具有典型意义的,熔铸着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生命体验,静态的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精

彩的世界。如此丰厚的学习资源,需要巧妙地整合利用,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开发,才能发挥它的厚重的育人能量。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灵活、巧妙地运用,使之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对于那些对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素材,要注意用足、用够,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细读课本,我们发现精读课文之间、读本课文之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沟通课与课之间的联系,能事半功倍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品质——变通性。如在讲授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可与川端康成的《春》、纪伯伦的《秋》及郁达夫的另一作品《北平的四季》进行比较阅读,寻找共性,分辨差异,再回顾朱自清的《春》,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对于渗透在情景之下的深厚情感,还能进行散文阅读知识的串联,形成阅读散文的系统知识。

增强教材的板块意识,挖掘教材体现的人文精神,通过巧设问题来探讨主题,往往能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无形中落实了情感目标。如笔者在教学“必修五”“直面人生”中的“生存选择”板块时,节选了《报任安书》和《渔夫》,板块建议的教学方式为“问题探讨”,两课的主题思想内容为探讨司马迁和屈原面对生存问题截然不同的选择:

司马迁隐忍苟活,只为创作经典著作《史记》;屈原政治失意,志向难酬,以自投汨罗江保持节操。

为更好地落实探讨生死抉择这个难题,布置学生课外探究题目(分组完成,二选一):

a.查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士面对此问题的态度和选择,分类整理,书面得出探究结果,可以谈认识、抒发感情、表明志向。

b.编写课本剧并表演(假若司马迁与屈原在汨罗江边见面了,他们会说些什么)。

结果,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选择a的同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让人激情澎湃;选择b的学生,表演生动,想象丰富又合情合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材资源可以分解、也可以重组,要坚持尊重、用好、创新的基本原则,一切教学设计都要为学生着想,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之呈现厚实的课堂文化。

二、整合学科综合资源,呈现开放的课堂文化 新课改提倡跨领域学习,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整合课程资源,是各学科课程共同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就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 需要。”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语文学科与非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施。通过将不同学科整合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构成互动资源网,使语文教学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创造性地整合了艺术科、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学科资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多彩的的语文学习“乐园”,呈现出多元的课堂文化。

语文学科与美术、音乐学科之间有许多空域,有效的利用三者之间的空域,可以为各自学科起到辅助作用,促进学科之间的交融与课程间的整合。

原始艺术中,诗歌、音乐、舞蹈是三位一体地结合在一起的。诗歌都合乐,可以唱,具有音乐的节奏。在现实生活中,音乐以她扣人心弦的节奏,跌宕起伏的旋律,情理交融的歌词,时时处处的拨动听者的心弦,触动听者的灵魂。因此合理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音乐元素,能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感悟情感,塑造品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完成语文和音乐的相互渗透,以达到情感培养目标,如用音乐烘托、铺垫情感,渲染情感;通过音乐欣赏,来释放情感;甚至可以借助优秀的音乐作品来充当时尚的“例子”,作为语文课堂知识学习的素材。在教学诗歌鉴赏时,音乐往往扮

演着引路人的作用,引领学生走入诗人所描写的意境,烘托气氛,尤其是充满浓烈思想感情的感怀伤别之诗,师生情绪浓烈;在教学戏曲之时,往往与音乐课教师达成共识,将教材中互为补充的素材共享共学,如《长亭送别》、《雷雨》、《西厢记》、《牡丹亭》等;在教学修辞方法、表达技巧等专题时,优秀的流行歌曲歌词就是最好的教材,比如说周杰伦、林俊杰等众多学生追捧的歌星的作品(不一定他们作词)都非常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拟人、化典、想象等技巧,以此为素材,既吸引学生眼球,又高品质完成了教学目标,可谓一举两得。美术亦如此,不少诗歌与美文,都兼具画面感,将文字与画面整合,表达事半功倍。

加强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利用网络,丰富语文课堂的材料,增强语文课堂的生动性,来已为广大教师普遍接受和熟稔应用,就不再赘述。除此之外语文学科充分地与其他学科相整合,如科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等。只要教师善于整合,那么语文课堂将会擦出更灿烂的火花。

构建语文文化课堂,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本研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的文化品质。整合优化、生成创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校本资源,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我校坚持科技、传媒特色教育,开设了文化、科技、传媒特色校本课程,长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活动。通过整合语文课程和选修课、主题活动等实践,让学生走进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小说传奇、神话世界、外国文学、现代诗歌等经典作品,最大限度地感受语文的文化魅力,不仅能节约师生大量的时间,更有利于增强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开放性,将语文的阅读与表达将结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优化动态环境资源,生成和谐的课堂文化

学生、教师,教学方式、教学程序、课堂环境,组成了课堂教学环境,有形的、无形的,但都是动态的、发展的,可以预期却不能设定。只有整合,合理优化这些紧密相连的资源,才能使课堂灵动、活泼、个性又民主平等,生成理想的和谐课堂文化。

每一个学生都在不断地成长,并拥有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和才能,这些潜在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课堂教学不仅是要把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更要视为教学资源,是语文课堂文化的动力之源、能量之源。就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言,“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

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们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依靠学生的内驱力,发展他们的学习天性,释放学生的个体潜能。这,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着眼于把学生的个性差异当作教育资源来整合开发。笔者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因素选择学习方法,设定探究方式;也让个性各异的学生在这个生本化的课堂,进行各种观点碰撞,展现自我,个性得到张扬。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如15分钟早读课的高效应用:考虑到高二年级的课程设置和学生课外阅读的实际困难,笔者给学生重新安排了任务:轮流演讲,主题为“阅读经典,分享感悟”,要求学生个个参与,人人有事做。具体流程:学生课外阅读自选作品——演讲——其他同学质疑、点评——教师点评——学生听录音,写感受。学生在讲台上都能侃侃而谈,作品涉及古今中外,雅俗共赏,都比较真实而翔实的展示了自己的阅读成果,有些甚至泛着些许深度的思考光辉,鼓动着其他同学去阅读他推荐的作品;学生间的点评有的很犀利,有的很平和,有从主题、构思、文笔着手评价的,也有从演讲的风度、语音上挑刺或赞扬的,评价的标准也越来越高。学生们积极肯定的反思验证了此举的准确性。

语文课堂就成为一种引力巨大的学习场,学生之间智慧和知识的“广博性”相互感染,在分享同伴学习成果的同时,每个学生心里又充满了对学习的渴求和内化的强大动力。这样学生独特的个性资源,就生成独特的课堂文化,学生作为教育本体,受到高度尊重,学习的兴趣如同生命,孜孜勃发,掌握知识,培养技能,体验成功,在自由的探索中张扬个性,弘扬崇高与练达,在自由的氛围中放飞梦想。

教师优化动态环境资源就要善于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教学情境,包括物理情境和心理情境。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文本的文体特征、主旨、艺术特色等具体特点,可以通过生活问题、实物演示、画面再现、音乐渲染、语言描述等营造一种可供学生产生共鸣、积极探索的创造氛围,通过设计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感悟、思考、提炼。

相比有形的物理情境,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教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课堂上建立师生平等的民主气氛,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也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现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开放的课堂中改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改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主动去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亲身实践中体验情绪。自由开放的课堂空间使学生保持愉快而

兴奋的心境,自主明确学习目标,大胆设想,积极地通过书本认证或相互认证自己的见解,寻求达到学习目标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沂水春风》这堂不朽的语文课至今仍令我们语文老师神往:师生围坐一起,和谐、畅快、轻松在谈论理想,不落窠臼,不入俗套,曾皙说:“暮春,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夫子发表观点:“吾与点也。”何等诗意,何等惬意,这是我们课堂教学文化的极品,也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老师所追求的目标吧。

四、整合社会生活资源,拓展多元的课堂文化 课程回归生活,生活回归课程。生活中的生动场景,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材料。当社会成了学习资源时,学习场所就可以无处不在,学习活动也不局限于学习书本,举行“记者招待会”、采访活动、课本剧、讲座、电影、参观游览等活动方式等都可成为学习活动。

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认为,教育即生活。意味着课堂教学既需要关注个体的日常生活,又需要去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生活情境融入教学情境,拓展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创造多元的课堂文化。

整合社会生活资源,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语文,体验生活,积累语文课程素材;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把生活场景移入课堂,进行语文内容的情境整合,再现生活,以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更有价值知识铺平道路;在生活中实践,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内容与渠道,使学生在生活这个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陶行知先生说过:“社会即学校。”我们捕捉社会的新发展以及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巧妙地将其融入校本资源之中,使之成为活的教材,让学生既增长见识,活学活用,又飞扬创造力,培养社会责任感。如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不仅其人物成为重要的社会精神资源,可以作为青少年的学习楷模,而且每则颁奖辞概括感动事迹精准,且颇具文采,成为每位语文教师必备的最佳学习资源,常取来反复琢磨、推敲,交与学生研究学习。

任何一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思路都是不拘一格的。在整合利用校本资源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好适用、适度原则,把握好资源整合优化的尺度,以熟悉的教材和教学为主阵地,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资源创新,应用于实践,呈现生本的课堂文化,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捕捉生成资源,追求灵动课堂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生成性资源;有效发现;合理运用;积极开发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具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生成性资源以其具有的主体性、互动性、真实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等特点逐渐被人们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的技艺并不在于能预见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于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每个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课堂教学过程必然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与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善于捕捉、筛选信息,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利用生成出来有价值的资源,进行生成性教学。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应如何有效的去捕捉和运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这份“生成性资源”呢?下面就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一、关注学生,有效地发现生成性资源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具有明显的即时性,这就如摄影时的抓拍一样,稍纵即逝,因此,及时发现极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成为生成性资源的发现者呢?关键是教师心中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学生,即要围绕学生,其突破点在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体态语。比如,学生手撑着脸颊是沉思、感兴趣和注意力集中的典型姿态;若学生把一只手放在脸上,手掌拖住下颚,食指伸到面颊,其他手指放在嘴边,身体略向后移,这说明它可能对你的说法持批判的态度;学生头部倾斜、洗耳恭听一阵之后,用手抓抚下巴,这种姿态表示“让我在想想”……因此读懂学生的体态语有助于生成的发现。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例如:教学“千克的认识”这一知识。

生:老师,我看我妈买蔬菜、水果时,总是讲买了几斤,斤就是千克吗?

师:这位同学真善于开动脑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这么好的问题。因为我们所生活的区域,都习惯用“斤”作计量单位,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听到“千克”这个计量单位。其实,“千克”是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而“斤”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国人习惯使用的计量单位,同学们有谁知道“千克”与“斤”的关系吗?……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要学生“掂一掂”、“称一称”去感知1千克物体有多重,但学生还是觉得抽象。当把“千克”与他们生活中很熟悉的计量单位“斤”联系起来时,再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1千克物体大约有多少,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6个鸡蛋大约1千克,8个苹果大约1千克……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正是积极捕捉了学生的这一意外,充分利用了这一教学资源,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而且还弥补了教师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教学也因此才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

二、主动探索,积极的开发生成性资源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数学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等多维度的动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契机,及时捕捉并灵活利用课堂生成资源,进行恰当的评价和引导,有效地促使和开发课堂教学生成和学生的发展,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如:为响应全民健身的号召,我班学生准备购买乒乓球拍4付。乒乓球若干盒(不少于4盒),加强体育锻炼。班干部去附近甲乙两个体育用品店,咨询同种球拍和用球的价格,结果两家一致,即每付乒乓球拍20元,每盒乒乓球5元。但两家商店正在搞促销,甲店:每买一付球拍赠一盒乒乓球;乙店:按定价的九折优惠。班干部们犹豫了,去哪家买合算呢?

经过孩子们的思考和探讨。最终的求解达成共识。“买24盒时去两店购买的款数相同;多于24盒时,去乙店购买合算;少于24盒时,去甲店购买合算。”到现在为止,问题本来就结束了,但教师的一句话,却惊起了一片波澜:就本题的方法或结论,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或体会可以谈一谈。

甲生说:“我就是列出方程5(x-4)+80=(5x+80)90%,得到x=24,然后再带入数值验证,没有采取他们函数的方法。”

乙生说:“求出解析式后画图,也可以直观确定去哪一家商店购买。”

丙生说:“老师,您说,我们把买24盒作为是否合算的界线,是否有些奢侈呢?可能是您的题目中数据的问题,反正有点不合理。”教师不禁愕然,随即又不禁带头鼓起掌来。

当问及生活中的类似问题时,沉寂了片刻,同学们又争论起来。“买2元的黄瓜和2斤的黄瓜要看季节的价格变化,决定怎样合算。”“外出游玩,相同的单价,相同的地点,但公司之间的优惠不同,就要想一想合算的问题。”……这时,有同学发言说:“手机很多人用‘神州行卡,因为它比‘全球通便宜。”他的同桌反驳道:“那也要看看打多少电话,电话要是多就是全球通合算。”……

这种教学资源的生成,在于教师设计的一两拨千金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充分地激发,孩子们产生一定的共鸣,体验成功,更利于“问题的生成”。

生成性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存在,我们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珍惜真正的、有价值的资源,使教学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同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增强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艺术,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和魅力。

(作者单位:盐城市神州路小学

捕捉过程资源生成动态课堂 篇7

一、抓住“意外”情境,激发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信息,抓住这些“新”信息,服务于课堂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得到充实。对动态的体育教学资源,要做到充分利用、灵活处理。只要教师把握时机,利用好生成出来的有价值的资源,就能有效激活课堂教学。

在一节50米快速跑的教学课中,学生们正摩拳擦掌,斗志昂扬地参与比赛。第一轮比赛结束后,一个稚嫩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老师,我能不能横着跑?”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的哄堂大笑。转过头一看,是第一轮比赛中最后一名的小炜,他全然不顾同学们的反应,继续说:“有一次我抓螃蟹,螃蟹是横着跑的,而且跑得很快,抓了很长时间才把它抓住,螃蟹既然能横着跑,那我为什么不能横着跑呢?”又是哄堂大笑。我灵机一动说:“同学们可能觉得小炜的想法很好笑,但是老师觉得他很聪明,平时很注意观察,我们的确还能横着跑,接下去,第二轮比横着跑,我们先请小炜同学做一下示范。”大家鼓起掌来。小炜走出队伍,侧身对着跑道,像小螃蟹一样张开双手开始示范,虽然跑的动作看上去有点滑稽,但确实挺快的,其实他的动作就是篮球训练中的滑步动作,大家不由自主地模仿他的动作练习起来。第二轮比赛开始了,比赛气氛比第一轮还要激烈,想不到学生们对这种怪异的跑法还挺感兴趣,由于动作的不协调,跑的动作令人发笑,有的还跑成交叉步。这次比赛小炜得了小组冠军。我微笑着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快速跑的动作,我们还应感谢小炜,他让我们有机会学习横着跑的动作,这也是一种跑的方法,在篮球和排球比赛中需要用到。如果没有他的创新跑法,我们还学不到这种跑的方法。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要敢于创新、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此时,小炜脸上流露出的是洋洋自得的神情,学生们也投去羡慕的目光。

作为一名称职的体育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恰当地处理课堂上由创新或奇思妙想而出现的稀奇古怪的现象,这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它需要教师有耐心和爱心,不要轻易把学生的行为定格为捣乱,更不要大发脾气,应沉着、冷静、灵活、机智地对事件进行有效的调控,变不利为有利,多加鼓励,并给予必要的启发及指导。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恰如其分地把各种技能传授给每一位学生。只有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中出现的偶发教学资源,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巧妙地进行引导,才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产生了更多有创意的方法。

二、运用生成资源,拓展课堂教学

生成资源指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却在教学中产生的新的教学资源。在制定教案的时候,教师常常会从一些常规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有时也比较主观),但与现实的教学情境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儿童的思维,因为儿童的思维中有许多想法是成人所无法想象出的东西,也是教师无法预设的。

在二年级“障碍跑”活动中,要求学生用各种方法跑过、跳过、爬过、绕过若干障碍。游戏开始,教师让各组尝试做一遍游戏,然后请各组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过障碍很快,而且不犯规;有的很慢还犯规?”各组经过讨论,进一步明确游戏既要快过障碍,又不能犯规的要求。“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两个要求呢?”教师启发学生从活动中去体验,去寻找答案。接着各组在做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次各组过障碍的速度比第一次明显加快,犯规也少了。同学们在体验还发现了一些规律性的做法:“跳沟”前要加速,绕杆前要减速。尤其是一名同学与众不同的“爬过”低橡皮筋的方法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其他同学到达低橡皮筋前,都采用从头到脚依次爬过的方法,而他却把身体横过来与低橡皮筋平行,采用俯卧“横爬”方法,所以他的动作比其他人都快。教师及时肯定了大家的“发现”,有表扬了这位学生肯动脑筋、大胆创新的精神,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想想,只要不犯规,还有什么更快、更好的过障碍的方法?”学生的练习情绪更加高涨,又出现“绕杆时身体主动内倾”和用“翻滚动作过低橡皮筋”的一系列“创举”。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创设条件,提供诱发创新思维的刺激,让学生获得充分的创新体验,形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不仅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与技能,挖掘出更多的潜能,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教师只有不断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动态生成出符合学习实际的新教案,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来。

三、重视亲身体验,充实课堂教学

课堂是活的,学生是活的,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智力是有差异的,学生的体验是动态的。在课堂上由于他们思维的多样变化,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碰撞,这时教师不包办代替,正如新课程中所倡导的,教师只做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师应为思维的碰撞推波助澜,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决堤而出”,主动探寻最佳锻炼方法,;有的同学“胡思乱想”竟使锻炼内容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

在进行投掷课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小器材(小皮球、小沙包、呼啦圈、接力棒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选择练习。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场地和器材,可以自由组合练习伙伴,鼓励学生创造新“玩”法,“不求人人成功,只求人人进步。”从而调动了学生主观能动性,注重了学生的发展。又如:在进行“多足行进”的游戏时,我只说明条件,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去体会、去探索最有效的合作方法,由失败到成功,去亲自体会团结合作的巨大作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往的能力。

学生每一次的思维碰撞,都象学生向新知识、新技能自主探索的冲锋号,激励着学生进一步的探索。教师只有善于鼓励学生开动头脑、努力探索,促使他们为解决练习中的疑惑、为获得成功体验而努力。

善用生成资源 构建动态课堂 篇8

关注课堂动态生成已成为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的一个显著变化, 这种变化使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得到落实, 课堂逐渐焕发生命活力。与这种可喜的变化相应的教学流行语也应运而生, 最典型的就是那句“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构建动态的课堂, 可以使师生共同参与, 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 使学生主体地位受到应有的尊重, 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过程, 可以达到甚至超越预期的教学目的。那么面对课堂中生成性的教学资源, 如何及时捕捉, 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 而不是夜空中一颗美丽的流星?以下笔者就自己的教学活动谈谈如何利用课堂的生成性资源, 机智地构建动态的语文课堂。

一、巧用学生的话, 趁热打铁

动态开放的课堂中,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老观念, 把预设封闭式课堂中“老师讲, 学生听”或“学生讲, 老师听”的单向流程, 扩展为一个多维立体的动态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阅读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 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中一些很有意思的话, 穿针引线, 挑起学生之间的互动, 最大限度的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 再从比学生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加以引申, 由此及彼, 突破预设方案, 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 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 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 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如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 出示课题后原本想让学生围绕课题展开想象, 可谁知当我出示课题, 学生齐读后, 突然有一个坐在窗口的学生说:“老师, 你看天上有白云。”我抬头往窗外一看, 蓝天白云, 面对这一“节外生枝”我先是一愣, 然后我说:“对, 这就是云房子, 大家都往窗外看一看?”同学们高兴极了。通过课堂上的即兴观察, 学生不但能说出白云在天上飘来飘去, 还能联想平时观察到的, 说出白云形状的变化, 有时像绵羊, 有时像狮子, 有时像花朵……就这样, 一个小小的观察活动给学习新课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铺垫。同样在教学《云房子》一课时, 当学到课文第三自然段“小鸟们开心极了, 它们从这幢云房子里飞出来, 又向那幢云房子飞过去。”一个学生读完这一段, 另一学生冷不防插了嘴, 说:“老师, 我有问题。”我说:“请你说出来, 好吗?”“小鸟们开心极了, 他们一定是在漂亮的云房子里唱歌, 是吗?”我微微一惊, 笑着说:“是啊, 聪明的同学, 小鸟们会唱些什么歌呢?跳什么舞呢?”这时课堂上一下子活跃起来了, 有的说唱《同一首歌》, 有的说唱《秋游》, 有的说唱《上学歌》……我高兴极了, 说:“太棒了, 喜欢唱这些歌吗?会跳这些舞吗?下次班队课就举行唱歌跳舞比赛。”接着我又让学生们朗读课文, 结果朗读效果好极了, 个个绘声绘色, 仿佛课文中那一只只可爱的小鸟在歌唱。

二、妙用学生的错, 因势利导

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于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因此就可以获得不同方面的理解。学生因知识经验积累的不足, 在面对不同情境时就会出现理解偏差。这时, 教师如果能够摆脱既定课程计划和课程目标执行人的角色, 对学生思考过程中出现的看似幼稚的问题不轻易加以否定, 及时发现教学契机, 联系具体情境, 适时进行引导点拨, 课堂所达成的目标或许会远远超出了原本所预期的。

如在教学识字课, 当我出示词语“渔船”时, 突然有一学生举手问:“老师, 我们前面学过了鱼字, 为什么不是‘鱼船’?”听了他的提问我没有立刻否定, 因为在我以往教过的学生中也有学生把“渔船”写成“鱼船”。于是, 我就借着该学生的这一错误观点, 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渔船” (“氵”和“舟”则用红粉笔标出) , 随即问到:“同学们, 认识老师用红粉笔写的这两个偏旁吗?”学生齐声答道:“一个是三点水, 一个是舟字旁。”于是, 我又故弄玄虚地说:“下面老师考考哪个小朋友最聪明, 谁能用上一句话来说说这个‘氵’和‘舟’吗?”问题一发, 孩子们立刻展开了讨论, 不一会儿, 有一学生举手回答道:“老师, 我想到了一句话, 小舟在水中行驶。”尽管语句很短, 但还是被他说到了点子上, 我顺势说:“多巧妙的一句话, 小朋友们想想看, “舟”就是船, 船要行驶可离不开水呀!所以‘渔船’的‘渔’千万不能少写‘氵’, 要不就成了无水之舟寸步难行。”借助学生的错误提问, 我巧妙地突显了偏旁‘氵’和‘舟’, 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相信学生在写到“渔船”时, 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小舟在水中行驶”、“无水之舟寸步难行”等话语。

在这堂课上, 我敏锐的发现这一动态的教学资源, 巧妙地运用学生的错误, 因势利导, 创造性的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 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 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收到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三、善用学生的问, 乘胜追思

新课程的教学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的, 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性, 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的把握和利用, 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正是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关注点, 教师如果抓住这些“问题”作为资源, 构建动态的课堂, 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 从而引发更深、更广的问题, 产生出奇不意的教学效果, 使课堂焕发出活力。

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中, 当我导读课文时, 突然有一位小朋友提出:“乌鸦因为爱听奉承话上了狐狸的当, 才被骗去了那片肉, 难道乌鸦不会想办法把肉再夺回来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就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步骤, 说:“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对呀, 我们应当好好想个办法, 乌鸦怎样才能把狐狸嘴里的肉夺回来?”于是, 全班同学情绪高涨, 大家都想说说自己想出来的好办法。“狐狸叨起肉正想钻进洞里的时候, 乌鸦应该飞下去, 狠狠地啄它的头, 狐狸疼得大叫起来, 嘴巴一张, 肉就掉在地上, 乌鸦就可以把肉叨回来了。”一位小朋友很得意自己的法子好。“我觉得啄头皮不一定管用, 狐狸的头皮很硬, 应当啄它的眼珠, 狐狸才会痛得大叫起来……”另一位小朋友改进的方法似乎更妙。“狐狸叨起肉刚想溜了, 突然, 乌鸦唱起歌来, 而且唱得很好听。狐狸觉得很奇怪, 禁不住回头来喝彩。嘴一张, 肉就掉了, 乌鸦把肉又抢回来了。”又一个小朋友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好办法。这时, 一位小朋友又站起来说:“这办法不保险, 乌鸦唱歌不会好听, 狐狸不一定会喝彩。乌鸦还不如大声喊‘不好啦, 这肉有毒, 不能吃’狐狸一听准害怕, 把肉丢了, 乌鸦就可以把肉捡回来。”

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刮起了一场真正能引起全体学生积极投入的头脑风暴。课堂中学生一旦提出有教学价值的问题, 老师如果不善于捕捉进行价值引导, 他们只是一个问题、一个信息而已, 毫无价值可言。如果在教学中, 我的处理过于简单, 把学生敢于向文本挑战的精神扼杀于摇篮中, 那么那句“难道乌鸦不会想办法把肉再夺回来吗?”将永远是不和谐的一个音符。课堂上就没有多少精彩的回答, 孩子们势必会唯唯诺诺, 人云亦云, 毫无创造性可言。可见意外问题的出现, 虽然使生成的资源带有偶然性, 但执教者只要能合理、机智地进行运用, 将会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堂生成资源 篇9

1.教师预设内容, 形成课堂资源

教师要利用课堂生成学习资源, 就要学会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目标预设相关学习内容。 首先, 教师要有预设学习效果的能力。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预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考虑两方面内容:第一, 设计纵向目标, 让学生将所学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认知基础, 顺应具体教材知识点, 完善认知结构的同时形成模块式的信息操作能力。 第二, 设计横向目标, 让学生结合具体信息技术能力拓展所学知识。 教师预设相关内容往往要考虑纵向目标是否实现;横向目标是否实现。 例如在教学《幻灯片链接》的过程中, 学生对幻灯片链接的操作往往是较为容易掌握的, 但是教师要明确考虑学生是否能将幻灯片的制作程序联系起来, 形成针对幻灯片操作的整体模块化的知识内化则是有一定困难的, 因此教师要布置更多课后训练项目, 让学生形成“基础→应用→提高”的结构。 这里所说的“基础”指的是使用计算机系统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应用”指的是文字处理、表格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与应用方法;“提高”指的是有关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初步知识, 将这些方面整合起来就是教师需要预设的全方面。 某些预设无法实现的内容需要教师进行课堂资源充值, 让课堂成为更多的资源空间基地, 例如上文提到的《幻灯片链接》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幻灯片的制作程序”的整体设置需要进一步完善, 要将幻灯片的相关知识整理出来, 形成丰富的课堂资源。

2.布置课堂任务, 触发课堂资源

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要采取一定的任务教学形式, 教师可以布置相关课堂任务, 以此触发课堂资源。 首先, 教师要布置大量信息技术练习任务。 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活动, 也就是实地的计算机操作活动。 可以自主选择三个层次进行练习, 自主性大大提高。 例如:教学“word”的过程中, 教师设计三方面练习题: (1) 试用Word 2007输入一篇简单文档, 并对其进行一些简单设置。 (2) 试调出Word2007中的各种工具和菜单, 记下它们的位置和名称。 (3) 利用Word 2007设置有图片、文字修缮等内容优美的文档内容, 并上传到交流平台。 这样的弹性方案设计使全体学生获得预设性发展, 因为需要触发美术资源、音乐资源等, 促进课堂现场动态生成, 将很多其他课堂资源整合进来, 使教学过程演绎得更加精彩。 其次, 布置课堂任务要利用任务活动拓展学生无穷的知识, 教学中把信息技术有关知识学习与基本技能培养与其他学科有效结合起来, 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打下扎实的基础, 带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活动机会, 培养他们的能力,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发展。

3.有效合作学习, 生成课堂资源

合作学习能生成更多的课堂资源,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 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 发挥互补互助的优势让学生在交流之中形成更多的课堂资源。 例如: 教师要求学生制作幻灯片的时候, 要让学生完成合作学习任务, 制作展现古诗的幻灯片。 通过合作学生总结出“选好古诗、理解意境、配好画面、选好音乐、合理设置、分工合作”的思路。 然后所有学生都能发挥所长, 有的学生选好了更为优美、贴合古诗意境的音乐;有的学生能够为同学提供更为理想化的古诗内容理解。 这样的学习互相促进, 学生自然获得更多的资源内容, 萌发课堂资源。 例如: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是多样的, 但结果是唯一的。 为了提高课堂实效性,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示;有的知识可以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在探究过程中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者教材提供的方法。 当然, 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中的每一个人不但要完成自己的任务, 还要和组内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帮助, 实现促进性学习目标。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学敏感, 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中各种信息, 使教学环节更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 使教学过程呈现动态生成的创生性质, 引领学生共同进入发幽探微的教学境界。

4.合理评价教学, 提升学习效率

课堂资源的生成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合理完成教学评价, 借助评价教学的开展组织更为高效的信息技术学习活动。 首先, 教师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式。 其实, 最合理的评价方式是鼓励模式, 教师要对学生上传的信息技术作品做出有效鼓励, 确保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 避免重复性语言的出现。 其次, 教师要运用不同方法, 简单测量评价。 较常用的方法包括:第一, 观察法。 观察学生的操作表现, 确保对学生的合作和操作积极性有明确了解。 第二, 测验法。 根据操作结果评定出等级。 发现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教师给予补充讲解。 第三, 量化法。 对课堂表现、测试表现等内容进行量化, 每一节课都要组织学生对作品或任务进行评价, 同时照顾不同层次的作品, 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第四, 实践方法。 对学生的表现要结合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例如:利用相关测试软件, 每隔两周对学生进行一次上机测试, 这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这样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看到自己的不足。

综上所述, 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要教师预设内容, 形成课堂资源;布置课堂任务, 触发课堂资源;有效合作学习, 生成课堂资源;合理评价教学, 提升学习效率, 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成为精彩。

摘要: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构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要求教师预设内容, 形成课堂资源;布置课堂任务, 触发课堂资源;有效合作学习, 生成课堂资源;合理评价教学, 提升学习效率, 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成为精彩。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具体信息技术课堂资源生成措施进行了全面论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资源,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赵连顺.运用生成性资源“精致”数学课堂[J].教学与管理, 2006 (19) .

[2]殷望红.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主动参与习惯的培养[J].吉林教育, 2016 (10) .

课堂生成资源 篇10

一、抓住课堂生成资源,使教学更加精彩

在通常的教学中, 教师是按教案的预设流程来安排教学步骤的。但随着教学流程的进展,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拓展, 教学步骤和环节便会发生诸多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结合特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其出现的问题采取恰当的应 对措施, 这样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比如,教学“倒数的认识”一课, 教师先出了三道乘积是1的算式 , 然后让学 生自己出 几道这样 的算式,并让他们将算式写到黑板上。之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出的算式和教师出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经过教师的循循善诱, 学生很快理解了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实践证明, 教师在教学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使学生掌握并巩固了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特点以及一个数的倒数的求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心智之花灿烂开放,个性尽情张扬。

二、搭建展示平台,促使教学资源生成

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告诉我们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自身经验基础上积极主动地构建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搭建一个学习的平台,提供思考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了新的教学内容, 再让学生把自己生成的教学内容转化成探究的问题, 学生便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 让课堂数学呈现出一种开放与生成的局面。

比如,教学“鸡兔同笼”一课,教师出示题目:现鸡兔同笼,笼子中有12个头,32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积极思考,他们有的应用列表法,有的采用画图法,还有的利用方程式,也有的用假设法。然后教师让学生讨论,这些方法之间的联系。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得出了各种方法的利弊及联系。

三、捕捉错误生成资源,生成教学亮点

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 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因此,教师要正视错误,并为学生搭建宽广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 让学生的智慧光芒喷薄而出,成为课堂的一个精彩亮点。

比如,教学“分数除法”一课,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有千克洗衣粉,30天用完,每天用去了它的几分之几? 学生出现了两种解法,一种是:,两一种是 :。哪个对哪个错呢 ?教师及时抓住学习契机,让学生进行讨论。这道题 求的是把 单位“1”平均分成30份 ,然后求每份是它的几分之几。而不是把千克平均分成30份,每份是多少千克。题目要求解答的是每份与总数的关系, 即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而不是解答每份是多少千克。如果学生计算:这样也能得出正确答案。教师针对学生第一种思路出现的问题, 及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既纠正了问题,也探究了其中的因果关系。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合作能力都得到有效培养和提高。

四、倾听学生质疑,捕捉课堂生成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学生敢于对问题质疑开始, 首先教师应从教育理念上要与新课程标准的课堂要求相结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质疑的机会,让学生学会提问,并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能让学生解决的问题,教师坚决不插手。要鼓励学生将心中所有的疑问都能展现出来, 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使生成性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比如,教学“对0和1有没有倒数的认识”一课, 教师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多角度进行分析、验证, 让学生有情绪、有兴趣、有勇气地来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能否抓住有效的课堂生成资源,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能否让生成资源为课堂教学服务,为课堂教学带来精彩,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生成资源,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关注课堂生成 妙用“错误”资源 篇11

但在实际教学中,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要么对学生批评一通,要么让该生立即坐下,好让课堂顺着自己预先的设计顺利地进行下去,有的教师甚至对学生进行指责、辱骂。这种过于简单、粗暴的处理,不仅不利于学生“知其错、改其过”,准确及时地获取新知识,还常常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

对教师而言,当你在不加任何思考地否定学生的错误时,往往就失去了从反馈中获取学生学习信息的一种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如果这一资源能够充分地被加以利用,巧妙地加以引导,可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特征和认知能力,从而改进教学方式,并以此为“跳板”,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

一、让“错误”焕发新的生命

学生的“错误”往往是由于对知识的一知半解或对概念模糊不清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能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就可以变学生的“错误”为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力也得到发展。

(一)组织学生辩析,提高学生能力

墨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际,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说错了有关知识点时,教师如能及时、恰当、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辩析,既可以使学生在辩析的过程中,明白道理,增长知识,又能使学生在辩析的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推理能力,而且能使学生勇敢自信,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所有这一切,都是传统教学所无法实现的。

例如:在教了“分数的意义”之后让学生举例时,一学生说:“爸爸把一个苹果分给了我和弟弟,我得到了1/2个苹果。”对学生出现的这一“错误”,我没有直接给予评判,而是适时地组织班上的学生进行辩析:由思考后认为对的和认为错的各方派出代表进行辩论、分析。当一方代表无法进行辩论时,由该方另请一名代表继续进行辩论,直至有一方心服口服地接受对方的观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辩论小结。这样的过程,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真正得到了理解与巩固,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优良的思想作风与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指导学生实践,渗透数学思想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新教材实现的课程目标已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数学新教材提倡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合作讨论来体验数学再发现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把对数学知识的“静态”的观点转化成“动态”的教育观。简言之,就是要把数学知识的着眼点由“数学知识”扩展到“数学活动”的全过程。而“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应该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天性,在学生发生“错误”时,组织他们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对自己的“错误”加以验证,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从小就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思想的熏陶。

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有一学生在预习后但对知识一知半解的前提下,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这时,我利用课前准备的教具(不同形状的、大小不等的圆锥和圆柱形容器)让他们到讲桌上进行灌水试验,让他们通过具体的实践验证,发现“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的说法是错误的,只有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这一说法才是正确的。这一过程学生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并且在潜移默化中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培养学生情感,主动参与学习

新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让学生带着积极的学习情感,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基于这一政策导向,教师应该设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让他们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因此,当学生说错时,教师首先应该肯定学生能积极动脑,以维护其积极的学习情感。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采用自主的方式主动地投入到看书学习的过程之中,这样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之中,从书中明确了真理,获取了知识,并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有学生说“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教师可以在肯定其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看书,让他们通过看书明确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由于是学生要通过看书验证自己所说是否正确,故从情感上来说,学生比较有兴趣,看书时也就特别认真,学习效率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合理进行转化,激发学习热情

当然,学生的错误并不是都能在课堂中加以利用,有的是要在课后研究解决的;有的是以后要学习的内容,需要若干时间以后才能解决的;有的是“胡搅蛮缠”,要加以回避的。凡是属于这一些内容的,教师应该进行合理的转化,可以要求学生课余加以讨论与研究,或者告诉学生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到了高一级学校,自然会明白的;对“题外的错误”,应该让学生明确这不是本节课研究的内容。千万不能采用简单的方法处理,从而挫伤学生的自尊,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他们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

“动态生成”促进课堂资源的丰富 篇12

《广玉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以色彩的纯洁、气味的淡雅、质感的丰富赢得了学生的喜爱。这篇课文我已教了两三次了,每次教学时,我总希望寻着一个突破口,或指导朗读,或练习说话,或练习写作,让学生有所收获,可每次教学完总觉得还缺少点人文性。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都极强的学科,教师若仅以本为本地进行教学,则不利于学生发展。如果开发利用与课文有关的文本资源,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则不但能激发学生观察世界、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而且能激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

案例一

在一次教学总结全文时,我深情并茂地对学生说:“桂花香飘万里,牡丹雍容华贵,出淤泥而不染,广玉兰高大挺拔、花朵洁净高雅,一些城市还把它定为市花呢!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市的市花呢?”

学生经过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

生1:老师,我知道天津的市花是月季,重庆的市花是川茶。

生2:(争先恐后地)长沙的市花是杜鹃,济南的市花是荷花,我们常州的市花也是月季。

师:你们说得真好,今天老师的收获很大。

生3:(他跃跃欲试,于是我走到他跟前摸着他的头请他说)银……银川的市花是玫瑰。

师:瞧, 你的知识也很丰富呀!

生4:老师, 溧阳的市花是桂花。

生5:(饶有兴趣地)老师,溧阳有市花,我们埭头是不是可以评选“镇花”呢?

师: (一阵诧异后) 多好的创意呀!你准备推荐谁呢?

生6:老师, 我认为菊花最合适不过了。

师:(欣喜地)这个建议不错,能说一说你将菊花推荐为“镇花”的理由吗?

生7: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它为多年生草植物,喜凉爽、较耐寒,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生8:(抢着说)老师我推荐迎春花,因为迎春花被誉为“初春使者”,它花小色黄,形似小喇叭,一簇簇密缀在碧绿的枝条上。迎春花的风格在于迎来明媚春光而不自炫耀。

师:大家都想说,那就拿起笔把它写下来。如果我是镇长,你准备向我推荐哪种花?看谁的理由最充分。

(学生拿起笔,兴趣盎然地写起来……过了一会儿,我请大家交流)

生9:敬爱的镇长:我向您推荐栀子花,栀子花叶色四季常绿,芳香素雅,绿叶白花,格外清丽可爱,我认为栀子花是个好的选择。

生10:(迫不及待地)敬爱的镇长:我向您推荐广玉兰,因为广玉兰纯洁、幽香,象征着埭头人纯洁、善良的心灵。还有,广玉兰的叶子终年不败,将它种植在埭头乡镇,不仅能美化环境,而且能表现出埭头人的“生生不息”。

师:推荐广玉兰为“镇花”,这个建议的确不错,镇长我有点心动,谁还有更好的推荐呢?

生11:(心急地)老师,广玉兰的花朵洁净高雅,不就像我们埭头人高雅的情趣吗?广玉兰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它身穿一身墨绿色的西装(叶的颜色),里面衬着一件白色的衬衫(花瓣的颜色),还打着一根铁锈色的领带(树枝),魅力实足。如果将广玉兰作为“镇花”,它的生生不息及圆茎上孕育的新生命的种子,还象征了埭头的明天充满了希望!“镇花”非它莫属!

……

师:原来广玉兰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将它定为“镇花”这真是一个很棒的提议!镇长我支持大家!

案例二

回归整体,创作志情。

师:广玉兰的确很美,那淡淡的幽香,纯洁高雅的花瓣,生生不息的花朵,终年不败的绿叶,都显示出它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再次看到广玉兰时,你想怎样来赞美它呢?

生:广玉兰啊广玉兰,你那生机勃勃的精神感动了我们。

生:广玉兰,你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值得赞扬。

生:广玉兰,你虽然没有玫瑰的芳香,但我喜欢你。

……

师:是的,作者在文中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师: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向我们介绍了广玉兰的幽香、纯洁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

(生齐读)

二、反思

新的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带有学生独特个性的既包括学习方式又有独到领悟的精彩的“生成”。在案例一中,学生“出乎意料”地提出了一个破坏老师教学计划的有价值的生成性的问题,我及时改变了原先的教学步骤,站在学生发展的制高点对其动态生成进行着智慧选择和高超把握,让课堂流溢出了生命动感。学生在开放、愉悦的氛围中发挥学习天性,在说写结合的学习活动中大胆而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争先恐后地从课文中、插图上找依据,通过积极思考来充分说明理由。这样,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文,进一步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从课本出发,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关注、对生活的关注。比较起来案例二的结尾太过平淡,没有什么新意。

上一篇:加强献血者档案管理论文下一篇:水稻病害的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