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预设与课堂生成(精选12篇)
有效预设与课堂生成 篇1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要对教学活动进行多维的、开放的、动态的任务式设计。这样的预设不是侧重于教师的教,而应是为学生的学而预设。教师只有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对数学课堂生活进行充分地预设,进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一、抓住预设的重点,全面深入地解读教材
1. 立足于教材,走出教材。
教材提供的范例或情境可能很经典,但不一定适合自己所教学生。教材展示的方法仅是解决问题的其中一个策略,这个策略可能很简洁,但不能否认在学生思维深处有着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解读教材时要穷举知识的“外延”,立足于教材,并走出教材。
2. 整体把握教材,深入挖掘教材。
解读教材时,要全面了解教材知识点之间的前后链接,追本溯源,探求核心知识,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纵向延伸和横向衍生,思考学生可能生成的问题和教材知识的前后因果关系与左右联系区别,设想联结的方法与途径。
二、突破预设的难点,全面深入了解学生
教师应从学生的生理、心理以及已有知识水平诸多方面客观、准确、深入地了解学生,不仅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还要了解学生的群体特征。因为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在长期的共同学习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各自的特征。因此,教师要熟悉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并据此选择更适合自己所教学生的教学方法。
如,教学“小数乘法”时,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笔者对所带的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A班学生能自主通过多种方法算出简单的小数乘法的结果,并能结合生活中的购物问题说明算理,而B班学生则必须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讲解,才能掌握简单的小数乘法。基于这样的情况,笔者对两个班级的教学目标重新进行定位:A班自主解决课本中情景图所提供的问题,并能在班内展示算理,然后再将教材第二课时内容整合,达到准确熟练地计算小数乘法的目的;B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购物情境、涂方格等途径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算理,并能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法。
三、以学定教,让课堂实际“块移动”
板块式教学预案,在对教材和学生充分预测的基础上,将各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成若干内容板块,分布在教学各环节中,视学生课堂实际反映进行“块移动”,使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成为可能,从而为生成教学提供保证。
例如,教学“正比例的意义”,教学流程重点预设为两大板块:一是“选择材料、主体解读”的“原型体验”板块,借助三则情境图提供的具体材料让学生经历“独立解读、交流互评和推荐典型”等数学活动,积累较多的与正比例知识相关的信息和感性认识;二是“交流思维、点化引领”的“数学化生成”板块,学生立足小组间的观点交流和思维共享,借助教师适时介入的适度点拨,理解“正比例”的概念,并通过回馈材料的概念解释促进理解的深入。
四、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让教与学和谐共振
新课程呼唤学生主体地位回归。当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时,教师更应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和设计者的作用。教师应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学生的活动方式包括针对学生的问题导学、互动策略、展示方式等的内容。在预设中,教师应对每个探究点提供探究的路径或方案,让学生根据方案逐个解决问题。
比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学生的自主学习环节可以这样设计:第一步:自主阅读课本,回答问题:把圆的面积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来计算?第二步:自主阅读课本第三遍,并仿照书上的样子制作圆片、剪、拼圆片,然后完成填空题:拼成后的图形像一个()图形。如果分的份数很多很多,它拼成的图形就会越接近于()图形。第三步:再读课本,思考并完成课本填空:圆的半径是r,长方形的长是(),宽是(),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第四步:把你的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写下来,带回课堂共同解决。
有效预设与课堂生成 篇2
课堂预设是指教学预设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生长和建构,是指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如果能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将会成为课堂的精彩之举,处理不好,则反映出教师的应变能力、教学机智有所欠缺,给课堂留下缺憾。下面我就课堂中的几个有关预设与生成的小片段与大家分享:
片段一:
在讲《杠杆》这节内容时,我用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进行导课:
“如果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话音刚落,就听王煜在下面嚷嚷:“吹牛!到哪儿去找那么长的硬棒?”
“难道你没听出是‘如果’吗?”(我的语气里明显带有不满的情绪。)“那也撬不动!”王煜继续嚷嚷,但就是说不出理由。
阿基米德,那可是两千年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毛头小孩竟然也敢和他PK?为了给王煜一个下马威,我就顺势而为: “同学们,下去之后,我们大家都来想办法证明一下,阿基米德和王煜谁的观点成立。” 课后,我首先开始进行验证,没想到证明结果出人意料——阿基米德的豪言壮语虽然在理论上成立,但在实际中却不能成立。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需要一根长得难以想象的杠杆。地球的质量为6×1024千克,设阿基米德的身体质量为60kg,两者之比是1023:1。如果阿基米德所用的杠杆阻力臂长1米,,则动力臂需长1023米,这样长的杠杆长度大约等于107光年(一光年指光在一年里走过的路程,为365×24×3600×3.0×108m = 9.46×10 15米)!而银河系的直径大约只有十万光年,杠杆长度大约为银河系直径的一百倍,是无法找到的!(就算找到了,阿基米德用一辈子的时间从杠杆的始端也走不到杠杆的末端。)
第二,找不到合适的支点。宇宙间的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所以无法找到一个相对不动的支点。
第三,即使上面两个条件能够办到,阿基米德也撬不动地球。省力的机械必然费距离,按照以上第一点的假设,把地球举起1毫米,阿基米德必须在杠杆的动力臂一端,按下长约1020米长的一条弧。按照一秒钟按下一米的速度计算,需要3.17×1012年的时间。谁的寿命能有这么长呢?就算阿基米德一辈子都在按杠杆,用接近光速的速度奔跑(大约需要一万年),也不会把地球举起头发丝粗细的一段距离!
反思:我们在教育学生时经常鼓励学生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可是事实上我们自身的思想无形之中却在受权威思想的束缚,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只是在将别人的研究成果在头脑中不断进行复制,然后再不断“粘贴”给学生,那么老师和学生都成了知识的“搬运工”,缺乏质疑精神、求异精神。这样的课堂就像一潭死水,没有半点涟漪,永远不会有创新精神的诞生!事实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提出独到的见解或新鲜的问题,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给课堂增添异彩;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优于教师预先设想的方案。每当课堂上有求异精神的火花闪烁时,教师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知识的有限而避而不谈,一定要抓住这难能可贵的机会,师生之间及时进行互动。如果课堂应变措施特别得当,教学效果就会超出预先设定的目标,引起学生的共鸣。
片段二:
在讲《功》这节内容时,我计划用做功的多少来引入功的计算公式——w=Fs(功等于力乘以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于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同学们,下面老师要布置三种劳动任务——第一种,把重为50牛顿的砖从一楼搬到二楼;第二种,把重为50牛顿的砖从一楼搬到三楼;第三种,把重为80牛顿的砖从一楼搬到三楼。请问:你选择哪一种?”(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让学生明白做功有多少,而且做功的多少应该和力以及距离有关。老师期待的答案不言而喻,当然为第一种。)
没想到张青万同学的回答却让我大跌眼镜。下面就是我和他一段有趣的对话——
生:“老师,我选择第二种。”(第二种任务做功的多少介乎于第一种和第二种之间,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师:“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生:“如果我选择第一种,别人会认为我懒。如果我选择第三种,又怕别人说我笨。所以最好选择第二种。”(学生们哄堂大笑。)
这绝不是我想要的课堂效果,我无言以对,尴尬万分,课堂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反思:课堂的生成是千变万化的,教师的预设不可能完美无缺。但是,我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一门心思按照自己的预设去进行,当课堂出现意想不到的生成时,应对策略不够灵活,成为课堂处理的失败之笔。如果当时我能够很快冷静下来,采用以下方法处理:
“看来张青万同学很善于思考。请大家说一说,他明白哪一种劳动任务做功最少?哪一种最多?”(学生一定会给出满意的答案。)
紧接着又问:
“那么做功的多少都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
从而就会很顺利的过渡到做功的多少与力和距离的关系上来,这样巧妙地利用意外的生成资源处理了预设与生成不符的情况,也许会成为课堂中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片段三:
在带领九年级学生进行中考总复习时,我曾经遇到了这样一道题:
2012年6月,我国首台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进行7km级海试,“蛟龙号”采用向空气舱中注入海水实现下沉,用抛弃压载铁的办法实现上浮.“蛟龙号”下沉、上浮的原理是()
A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B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C下沉时靠减小浮力,上浮时靠减小自重 D下沉时靠增加自重,上浮时靠增大浮力
正确答案选B,大部分同学都明白其中的道理,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可是正当我准备讲下一题时,杨博宇同学却提出了新的问题:“蛟龙号要上浮,便要抛弃压载铁,压载铁是什么?如果每次都抛弃,那得需要多少铁呀?”
说实话,我根本没注意到这一点,对潜水器的了解也知之甚少。于是就诚恳地对学生说:“老师也不明白,我们还是在课后一起查阅资料吧。”
不久我就收到了学生查阅到的有关蛟龙号的详细资料—— “蛟龙号”采用常用的“深潜器无动力下潜上浮技术”。潜水器两侧配备一定数量的压载铁,重量可以根据不同深度与要求调整。在下潜过程中,压载铁使潜水器具备负浮力,按照一定速度下潜;当潜水器到达设定深度时,可抛载其中两块压载铁,使潜水器处于零浮力悬停状态,保持在这个深度上实现作业;当任务完成,再抛弃另外的压铁,使潜水器具备正浮力,按照一定的速度上浮,到达水面。至于扔掉的压载铁,并不进行回收(因为压载铁就是几块生铁,并不值钱,而回收成本又高)。
就这样,通过一道习题的讲解,师生双方获得了许多关于科技方面的知识。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达到了双收的效果。
反思:例题与习题的讲解看似枯燥无味,但如果能够跳出教材,将学生生活中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融入其中,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还体现了教学的生活性,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充分展示了教学的价值观!
有效预设与课堂生成 篇3
关键词:激发;有效;整顿;服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205-01
生成性是相对于预设性而言的。相对于课堂教学之前的预设性来说,生成性显得更加陌生,也显得让教师更加迷惘。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于在上课前专门准备那些“考试要求”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而这些内容是上课之前精心准备过的,这些内容不管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已经在教师的已有专业知识储备之中,无论在课堂上学生遇到或者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们都能得心应手地迎刃而解。而课堂中生成性的问题具有随机性、不可预测性,令教师们头疼的是它的出现不一定在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之中,所以往往因为生成性问题而出现了让教师出丑的现象。
一、真实自然,巧设疑问,激发生成,不必特意追求完美
教学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才能避免让学生圈在自己的教案下,才能估量出此时此刻的学生情况,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应用。教学应该是真实的、自然的,不必刻意追求完美。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一道题时,虽然简单但是由于学生的粗心或是其它因素也可能把题做错。一旦出现非预设现象,我们应该合理解决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是鲜活的。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成的过程,是动态存在的。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现实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教学处于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但强调生成并不否定预设。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需要预设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对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意外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课堂上才会游刃有余。所以说,课堂应成为“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
二、有效开发课程资源促进有效预设与生成
动态生成本身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具学具的开发也是一种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错误也都是有效的课程资源。但这种开发和利用又依赖于原有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所以,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注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要善于利用并开发各种教材以外的文本性课程资源、非文本性课程资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的平台,从而优化预设,为生成性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及时整顿课堂“预设”,创造课堂教学的“生成”
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变化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把学生从传统的“认知体”提升到“生命体”的需要;是课堂教学体现民主、平等、宽容地需要;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需要。好的预设与生成,犹如一次美丽的邂逅,教师则是幕后策划者.
哪怕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而这些稍纵即逝、非预期性的因素往往拥有无穷的教育价值,利用好这些即时的生成性因素,将其变成新的教学的资源,那么原先可能成为病点的问题将转化成课堂教学的亮点。这就要求教师提高生成教学的驾驭能力。只有足够的意识加上良好的实践,才会具备随机处理的能力;只有及时整顿课前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才会出现更多的生成时机。如:在一堂课上,老师提问,没有人举手。却有一个平时从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举起了。老师叫他起来,他却一言不法。该教师处理方法:以后老师提问题,你会的就举右手,不会的就举左手,你举右手的时候老师就抽你起来回答。三个月后,老师找他暗暗谈话,问他第一个月举了几次右手,第二个月呢?第三个月呢?老师发现他举右手的时候增多了。该声在大学毕业后给这位老师写信说:“您教我举右手真是用心良苦,现在我才明白,您教会了我在以后的社会中大胆地举起右手。”
四、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预设与生成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预设重视和追求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生成重视和追求的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目标。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不少有价值的生成是对预设的背离、反叛、否定,还有一些则是随机的偶发的神来之笔,生成和预设无论从内容还是性质都具有反向性。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特别强调,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要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对于学生的发展,预设与生成都只是手段和措施,我们一定要从提高教学质量、立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用长远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在实践中,我们不能离开学生的发展机械地讨论在一节课中是预设多了还是生成多了的问题,有价值的生成及时影响了预设的安排,也不应该草草了事;有质量的预设也不应该为了顾及低层次的生成而患得患失。总之,我们一定要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
谈有效预设与课堂生成 篇4
一、有效的课堂预设应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来预设核心问题
高效课堂不是对课堂预设的否定, 而是对教师的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必须抛弃那些繁琐的浅层次的内容, 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来设计能统领课堂的核心问题。课堂预设与传统的备课间有着一定的区别, 预设是更高层次的备课, 体现的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当然教师需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探讨高中生在语文学习和心理发展方面的相互关系, 要把研究的视角转向高中生的内心世界, 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需要, 体现出重视个体发展的原则。正如前人所说的:“它必须从学生的生成与发展出发, 围绕着学生的知识获得、品格塑造、德性养成和价值观形成来处理知识问题和开展教学活动。”
二、有效预设需要超越文本
超越文本是指教师在预设课堂主题问题时, 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 而是要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 充分挖掘文本内涵, 拓展外延。在了解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 通过预设有效的主题问题, 来激发学生有价值的思考, 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从而实现丰富多彩而又高品质的生成。
我根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及超越文本的原则, 在不同的课堂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现在谈一些粗浅看法。
1.在名著阅读的教学活动中, 有效预设必将促使美丽的课堂生成。名著阅读教学不是要让学生做一道道冰冷的毫无生命的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活动,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阅读……这就强调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引发学生不同观点的交流。
案例:高中生本来是情窦初开的花样年龄, 爱情本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愫。既然不可回避, 就应该大大方方地面对。于是我在《复活》这部名著教学中, 大胆预设了一个课堂讨论的焦点问题:玛斯洛娃最后选择西蒙松而不选择聂赫柳多夫, 你认为是圆满的还是遗憾的?问题一出, 全班哗然, 我相信今天的预设必将有美丽的生成。我示意学生安静之后, 请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再发言。几分钟之后, 精彩的一幕出现了:
学生1:我认为玛斯洛娃最后选择西蒙松是正确的, 玛斯洛娃无助时, 她就像那漂浮在水面上的苇草, 仅仅需要援助之手, 而聂赫柳多夫却抛弃了她, 从某种程度上说, 聂赫柳多夫已经失去了对玛斯洛娃爱的权利。
学生2:我认为玛斯洛娃应该选择聂赫柳多夫, 因为玛斯洛娃又燃起了对聂赫柳多夫的爱, 相爱的人应该在一起。
学生3:我认为玛斯洛娃最后选择西蒙松是正确的, 因为毕竟有些错误是不能原谅的, 聂赫柳多夫对她犯下的错是不可原谅的。
学生4:爱谁便是谁, 纵使时空交错, 我们也无法代替别人的选择, 只是我们的爱情观不同、人生观不同。
学生5:我认为玛斯洛娃最后选择西蒙松是圆满的, 她和西蒙松是在苦难中相遇、相知、相爱的, 在苦难中建立的爱情是最坚固的。
......
反思:学生因为生活经历不同、思维不同、知识积累及道德情感的差异, 就同一个问题, 学生会有不同的体验。有效的预设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而促成了多姿多彩的课堂生成。这样的课堂, 教师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 不是课堂的霸主、专制者, 而是学生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钱理群提出:中小学教育的功能、职责应该是呵护“成长之美”, 呵护学生的好奇、探索、发现的权利, 培养他们的青春精神, 把他们引入文化之门, 营造精神家园。
2.诗歌教学同样需要有效的课堂预设。一首诗歌往往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 有效的课堂预设可以引发学生的共鸣, 透过诗歌字面的意思, 学生可走进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从而超越诗歌本身, 呈现出动态多彩的课堂生成。
案例:我在教授杜甫的《旅夜抒怀》时, 考虑到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杜甫的《蜀相》《阁夜》《登岳阳楼》《登高》等作品。根据学生对杜甫的了解, 我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从“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这句诗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根据诗歌意境并联系诗人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经过几分钟的思考, 学生踊跃表达出了自己的观点。
学生1:如王国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的诗境一样, 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咆哮、奔腾的大江流淌图。然而此时的诗人, 惊涛骇浪都已随韶华逝去, 在希望和失望中几度挣扎。
学生2:孤星、阔野、皎洁的月亮、奔腾的江水, 意境波澜壮阔。此时的诗人老病缠身, 加之好友去世, 自己失去了最后的依靠, 在人间孤独漂泊。此时的他, 一个人, 只有一叶舟伴随自己行走天涯。
学生3:此时的诗人, 已经历世间百态, 看到广阔的原野、皎洁的月亮、奔腾不息的江流, 感到宇宙的伟大, 而自己却如蜉蝣一样渺小、迷茫。
......
反思:有效的预设产生了动态生成的高效课堂, 通过学生对诗歌的多元解读, 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往一望无际大海的知识原野的窗子。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设到课堂的细节, 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预设环节围绕教学目标、任务, 围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认知起点来预设课堂的主题问题, 那么生成定将如约而至。
参考文献
[1]张道琴、胡胜保.领略不曾预约的美丽——让创新之花盛开在课堂生成上[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2 (4) .
怎样处理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篇5
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以及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和合理调控,产生有价值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学生出色的、出人意料的回答,教师精当的点拨或讲解,这些资源的出现和适时运用,使课堂闪光,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充分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障。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上动态生成。然而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课堂上出现了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可以而且应该调整预设,给生成腾出空间,机智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课堂教学既要有预设又要有生成,没有生成,课堂就是封闭僵死的操练,没有预设,课堂就是胡乱无序的盲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就像布鲁姆说的:“没有预料不到的结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既动态生成,也预设成功。
一、课前精心预设教案
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预设教案的成功,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去挖掘教材,拓展教材,超越教材。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材的部分内容会出现滞后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数感。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我们知道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最基本的教学内容。因此,在预设教案时,一定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方式。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者可以根据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之间的距离,适当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把用一个实物、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表示的单位“1”与用多个物体为整体表示的单位“1”的内容相对比,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主动探究,理解单位“1”的含义,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合作、交流、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
新教材中的准备题,其内容一般是与本节课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新知境界。然而,从新的教学理念看,有时它恰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缩小了探索的空间,加之教材中的有些例题在提供答案的同时,也提供了思考过程,既约束了教师的思维,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教师要尽量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这样就能符合学生积极探索的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者课前设计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形成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二、教学过程中捕捉生成,提高课堂效率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它解放了师生和教材,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及时调整、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的成功。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动态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例如,在学生讨论、争议不休时,教者可以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既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没有精神压抑、以人为本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其次,教师要用真情感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者要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影响学生,通过对一个个问题的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产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为动态生成创造良好的必要条件。
教师生成出符合学习实际的新教案,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来。在课堂上生成的目标是着眼于其自身内在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样的目标才更具诱惑力。例如,在估算教学这样一道题时:“一班有学生238人,二班有学生158人,399个座位够吗?”,大部分学生会把238估成240,把158估成160,结果是400,得出的结论显然不够,可有个别学生会通过精算得出396,是够的,作为教师就应该灵活的评价学生的所得出的结论。以人为本是动态课堂的主要特征。教学中应让学生产生旺盛的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机会,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开放式教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教学中强调生成的动态性,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的再创造过程,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课前设计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充分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设计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处理好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的关系 预设重视和追求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生成重视和追求的是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目标。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因此,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当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精心预设+动态生成一有效课堂 篇6
关键词预设生成有效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是充满活力的生成过程。因此,在日常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课前预设和课堂的生成,就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教师对数学目标的确定,使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还关系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只有进行有效的预设和生成,才能使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活力,找到数学有效课堂的佳径。
一、充分进行预设,理智认识生成
一堂课前,我们总会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而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活动都离不开课前预设。预设时,我们要直面学生的数学现实,多从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知识、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确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我们课前调研。调研什么呢?如: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对什么更感兴趣?旧知与新知的距离有多大?需要给学生一些暗示吗?这些暗示会不会降低学生的思维强度?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作出怎样的回答?这些都是预设时教师须去全面了解的。只有在预设上多下功夫,理智地认识生成,才能更好地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
在教学《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时,创设一定的倒推情境展开新课,是大家上课的共性之处,但用怎样的素材,其作用和效果会有所不同。在课前我安排了一组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设疑层层深入。“你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小明找到植物园的出口?”老师的一个提问,将学生一下子从有趣的图形引向数学的思考。有学生说顺着参观路线一个一个找过去,还有的学生说从牡丹园倒过来往上找。“哪种方法更快捷、更有效呢?”在“顺”和“倒”的对比中,凸现出了“倒过来想”的特别功用。细想这一环节,并没有简单从“倒推”去设计“倒推”,而是将倒与顺两种思维方式放在同一情境中,比较之中有选择、有重点、有孕伏,素材的高效和精炼达到了有机统一。课前的精心预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尤其是教学生如何去用倒推的策略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使课堂生成的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深刻体验,成为学生数学知识的增长过程,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二、有效开发资源,机智筛选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实的”数学学习内容,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属于思维层面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际,在实际背景中应用数学,又要促进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重视探究应用的活动过程。这就意味着教学资源有时应该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善于利用小学生的“现实性”学习心理来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发资源,机智地筛选生成。
在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出示了一道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对吗?”全班同学分成两个阵营,有的说对,有的说不对。面对学生的不同答案,我没有马上裁决,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各推荐两名代表与同学商量后再发表意见。小小辩论会开始了。双方代表各手持一个圆形纸片,都下定决心要把对方说服。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圆平均分成两份,问道:“我是不是把这个圆分成了两份?”反方代表点头应答:“是。”正方举起其中的半个圆,问:“这份是不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反方:“是,是啊。”正方乘胜追击:“既然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不同意这种说法?”此时,只见反方代表顺手从圆形纸片上撕下一块纸片,高举着两部分,大声问:“这是两份吗?”正方连忙回答:“是。”反方接着把较小的一份举在面前,用挑战的口吻问道:“这是圆的二分之一吗?”正方的底气已经不那么足了,小声说:“不是”。反方咄咄逼人:“既然不是二分之一,为什么你要同意这种说法呢?”正方服气地点了点头,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队伍中。
由此可见,当学生生成不能统一的对立观点时,教师不是简单地做出“裁决”,而是巧用学生好胜的心理有意识地引领正反双方进入辩论的情境中去,有效地开发新的生成资源,使辩论双方个体的注意力能有效地集中在辩论的“焦点”上,这种思维指向性更能趋向于知识的内部建构,学生对知识的建构也就更加牢固。
三、适时准确评价,巧妙运用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因此,我们应打破传统的评价体系,把评价的权力还给学生,让评价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意识,促进学生自己学习和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适时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巧妙地运用生成。
还是在上《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教材中的例2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环节。题目内容是“小明原来有一些邮票,今年又收集了24张,送给小军30张后,还剩52张。小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我引导学生充分地展开,体会两种“倒推”。从教材来看,重点教学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整理条件,并从“剩下52张”入手,一步一步往回倒推:52+30=24。当学生得到第一种解法后,我继续追问还有不同解法吗?学生提出,可以从“又收集的比送给小军的少6张”来思考,得出:30-24+52。很多老师在教学时,都将第二种思路作为本题的另一种解法来看待,在学生说出解法后就放过去了。事实上,对这两种解法再从“倒推策略”的角度来比较,可以更为深刻地帮助学生理解“倒推策略”。即第一种方法,属于常规思路,按照事情发展变化的情况,一步一步往回走;而第二种思路,是先将几次变化的情况进行一下“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再进行“倒推”。所以,两种思路,是两种不同的倒推策略,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从大的思路来看,同属于“倒推”。最终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同学们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选择。
因此在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解答题目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引导学生去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然后再点评。当教师在关注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时,学生也就有了生成的空间,就有机会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数学思考,并巧妙地运用生成,最后呈现出不同的思维结果。
四、引领学生深入思考,有机促进生成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作为数学本身的学习,除了关注知识的传授,还应关注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作出的数学思考,这对我们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我请同学们计算8道除法题,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两道题进行验算。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查,并指出错误的原因,最后要求学生们根据试商的过程和计算的结果及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仔细观察与思考之后,将这8道算式分类。学生们讨论交流后的结果是多样的,有的是按商的位数来分类的,有的是按商有没有余数来分类的,有的是按商有没有0来分类的……
学生互查矫正后,我再引导学生去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然后根据试商的过程、结果及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我关注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从不同的思维角度进行数学思考,并巧妙地运用生成,最后呈现出不同的思维结果。
有效预设与课堂生成 篇7
“生成”指事物的发生、形成。“高效性生成”是作为一个整体的课堂教学新观念来解释, 其实质是在课堂上珍视教学进程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 倡导突破课堂教学的预期目标和既定计划的限制而走向动态生成, 开放的创造天地, 从而使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学生的创新人格趋向充分表现到极致。它的主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石, 变革课堂教学的设计, 进而引发教学要素组合, 教学形态展现等方面的彻底变化, 从而改造传统的课堂教学, 实现教学的优质化。
那么, 有效预设与有效生成有哪些策略呢?
1. 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教育规律的关系。教学设计中的主观能动性, 就是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 使教学设计尽可能地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 课堂变化的应变措施大都能在预设之内。
课堂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就是能根据复杂的课堂形态, 调整教学目标, 改变教学重点, 变换教学策略和调整教学过程。不管是教学设计, 还是课堂教学, 老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 而是要受到教育规律的制约。教育规律是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首先是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也是动态生成的起点, 教学中无视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上, 只能使教学事倍功半。其次是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关注课堂生成的时候, 要发挥学科性质的基石作用, 侧重知识的生成或工具性的生成, 或把两者割裂开来的生成都是不可取的。再次是课堂教学特有的规律,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教学内容一定, 新课程追求的是有效的课堂, 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恰当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和接受学习, 而不是只有接受学习或只有探究。
2. 正确处理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在有关课堂高效性生成教学的讨论中, 一味强调课堂的生成是不可知的观点未必可取, 它可能导致对教学设计的漠视。从认识论的观点来说, 课堂生成是可知的, 因为有规律可寻。新课程的课堂动态生成, 要朝着促进素养的形成发展, 要在读书、思考、想象、体验和练习等实践中形成;新课程的课堂动态生成, 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认为课堂生成是可知的, 才会自觉地“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同时又必须承认课堂生成是不可知的, 老师不是算命先生, 无法预知课堂生成的细节。承认课堂生成的不可知, 就会有意识地培养教育智慧, 用教学机智去解决预设之外遇到的问题。
3. 正确处理理想状态与意外因素之间的关系。课堂生成的理想状态, 就是老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保证, 教学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三维目标得以落实。
意外因素指的是不在老师预设之内的课堂上发生的因素。有课堂环境的意外因素, 比如:一只小鸟或一只蝴蝶什么的飞进教室, 引起课堂的骚动。也有来自学生认识活动的意外因素, 或是明显低于多数学生认识水平的发问, 或是明显高于多数学生认识水平的质疑, 或是不明原因的学生的怪问。
预设外生成性教学的理想状态, 会因无法预约的意外而精彩。预设之外的意外因素, 我们不必都把它作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 也不必刻意追求无法预约的精彩,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策略不要因之而轻易改变。无法预约的精彩应是教育智慧的结晶, 是神来之笔, 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
4. 正确处理主体信息和多元信息之间的关系。一是文本的信息, 有主体信息也有多元信息, 表达教学主旨的信息是主体信息, 其他的文化因素是多元信息。二是课堂的信息, 围绕文本主旨解读的信息的是主体信息, 用各自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去丰富解读是多元信息。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抓住主体, 然后才是个性化的理解和体验, 学生的基本能力――概括能力将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
摘要:有了预设, 并在预设中有所生成, 这说明师生间有了较好的互动;如果在预设生成的基础上, 又有了许多非预设的生成, 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预设是需要周全的但必须是有效的, “生成”是多元的但需要掌控的, 和谐预设与生成, 让课堂生成更具有方向感, 更富有成效性。
有效预设与课堂生成 篇8
关键词:弹性预设,机智应对,引导生成,课堂教学,和谐有效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互动的极其复杂的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对课堂进行了精心的预设,有时也难免会出现诸多始料未及的意外。因此,如何灵巧应对“预设”与“生成”,营建和谐有效课堂,是摆在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精心的弹性预设,垒砌和谐有效课堂之基
新课程提倡课堂动态生成,但并不否定“教学预设”。预设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是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生成的基础,它会随着课堂的生成而有效地调整;生成则是师生在对话互动以及与教学情景的交互作用中产生的超越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是预设的最高境界,它会使我们的课更显活力,更加精彩。所以,为了使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生成更具方向性,更富成效性,就要求教师的教学预设既要精心,更要富有弹性。
首先,精心预设“教学目标”。教师只有精心预设了清晰的教学目标,才能理性地对待课堂中出现的“生成”,防止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局面。
其次,精心预设“学生”。学生的思维品质、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教师在预设中应根据这些差异,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解决每一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调出,以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生成的问题做出回应,从而提高教学资源的现实性和教学效果的实效性。
最后,精心预设“课堂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精心设计不同形式的课堂活动,给学生适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当然,强调精心预设是要求教师进行“弹性预设”,为学生的活动留出更多的空间。教师在预设时不仅要设计教学环节的大体轮廓,给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留下足够的时空,而且还应对课堂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设,并预设应对方案。可以说,课堂生成是来自教师精心的弹性预设中的生成,而精心的弹性预设则垒砌了和谐、高效的课堂之基。
二、机智地应对生成,搭建和谐有效课堂之桥
动态生成的课堂充满激情与挑战,是师生尽情展现才华的舞台,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美丽图景。因此,为了发掘学生潜在的智慧,教师必须及时把握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有效地提炼各种生成信息,机智应对课堂生成,搭建起和谐有效的课堂之桥。
例如,在执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时,当教师出示有关日本右翼教科书中的一些观点材料后,同学们个个义愤填膺,课堂气氛进入高潮。这时,一位男生问:“老师,你说日本右翼分子篡改教科书,我们会不会这样做呢?你收集的资料来自哪里?”话音一落,教室霎时沉寂,学生都在等待老师的解答,这位男生更是带着一丝狡黠的眼神看着老师。对此,教师用课本中“日本报纸报道日军在南京的杀人比赛”的资料来反驳学生的问题,然后问:“你现在还坚持自己的看法吗?”学生眼中闪过一丝倔强,说道:“当然。”这位老师说:“啊,这位同学有自己的看法。老师想对大家说,历史不容歪曲,历史不容忘记。我们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正在洗耳恭听的学生们原本期待的眼神即刻黯淡了。这样,一个精彩的生成就昙花一现,使这一课堂留下了遗憾。面对课堂意外生成,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应变:
1. 善待生成资源,借机施教,深化认识。
学生是课堂生成的主体,课堂生成的归宿点是学生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的“冒失”行为乍看起来极不协调,但教师若能以善意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尊重他们的感受,肯定他们的长处,以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安全的心理环境,让质疑和创新思维的“花絮”在课堂绽放,就可以帮助学生从质疑中引出正确的结论,使其认识更加深刻。如上述教学片断,教师可以对提问的学生说:“你这种质疑精神很值得大家学习。相信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课后你一定可以弄清自己的困惑。”这样既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又避免了强压学生接受观点之弊端。
当然,从信息传递与应对的角度讲,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教师调控师生共学的过程。因此,当学生的提问发人深省,对深入理解教材有一定价值时,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将其思维引向知识的深处。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而且还可以使他们通过辩论来修正自己的观点,并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2. 有效提炼信息,幽默风趣,留有悬念。
在教学中,学生有可能提出一些教师难以解释甚至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问题,如果教师对于生成的每一个问题都详细解答的话,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教材重点的开掘和难点的突破。因此,教师必须对各种突发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哪些信息需要通过讲解以强化正确认识?哪些问题可以在课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体现了教师有效提炼课堂生成信息的能力,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智慧。教师要自如地应对课堂生成并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应变能力,及时捕捉课堂上产生的有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并通过对生成资源进行整合,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从而促成教学的不断发展和生成。
当然,对于那些涉及面较广的问题,教师可以留有悬念,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如上述教学片断,教师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应的资料,据此出一期“日本侵华史实资料”的专题手抄报。这样做既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激发其主动探讨问题的自觉性,还保证了教学和谐有效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应对课堂生成时,教师若能以幽默的“弦外之音”释疑,效果会更好,风趣幽默的语言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斯维特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学生在领略教师幽默语言魅力的同时,能以更加活跃的思维来领悟教师的意图,从而做出合情合理的反应,并及时地修正自己的认知,使课堂充满和谐之音。
三、适时地引导生成,展现课堂的和谐有效之美
课堂生成的资源不一定都有价值,教师在对生成“呵护”的同时,也要做出合理的取舍。如果教师能选择出有价值的信息作为教学的契机,课堂将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但是面对背离教学目标的课堂生成,就一定要及时删除没有价值的信息,并对学生活动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拨正课堂教学的航向,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例如,在学习《人权的足迹》一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个情景:
师:当今“人权”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请大家说说发生在身边与人权相关的故事。
生1:近期经常听说学生自杀事件......
生2(质疑道):自杀也是侵犯人权吗?(有学生跟说:是啊,是啊……)
生1:自杀给父母朋友带来了巨大的悲痛,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有学生赞同)
生2:我的生命我做主,难道还要别人做主?(此时课堂气氛紧张对峙)
师:看来大家都很熟悉流行歌曲《我的地盘我做主》,然而对生命来讲可不是“我的地盘我做主”呦(同学们笑了,紧张对峙的气氛有些缓和),大家要理性来思考。《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民法通则》第九十八条也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所以公民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
接着,教师表达了如下意思:生1说得有道理,也有法律依据;生2说的尽管没有法律依据,但质疑的精神难能可贵,解开了一个心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今后我们应该更加热爱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人权。
这样,由于教师适时引导课堂生成,纠正了学生的偏离,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如果当时太“顺其自然”的话,不仅会导致原有的教学目标迷失,课堂失控,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耽误教学进度,使教学任务无法完成,而且还有可能产生负面的教育效应。因此,可以说正是教师适时地引导生成,才展现了和谐有效的课堂之美。
总之,让预设与生成共舞于和谐有效的课堂,既离不开教师的弹性预设,也离不开教师机智地应对和适时地引导生成。面对课堂生成,教师必须心中有学生、有目标、有策略。心中有学生,才能使学生张扬个性,培养情感;心中有目标,才能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心中有策略,才能从容面对课堂生成,彰显教师的教学机智与风采,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树英.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3]郑学德.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J].新课程 (中学) , 2010, (11) .
有效预设与课堂生成 篇9
(一) 课前的准备与预设
1.课题: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
2.教学重点、难点: (1) 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2) 探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3.教学策略: (1) 设计问题串, 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2) 采用直观、讨论、演绎、比较等方法实现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
4.教学思路: (1) 第一环节:探究细胞膜的组成成份, 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 并使学生领悟科学家的严谨推理和大胆想象; (2) 第二环节:探究细胞膜的组成成份的结合方式, 让学生体验实验技术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现象、推测结论进行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 (3) 第三环节:模型建构及修正完善,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以及对信息处理、动手、准确表达观点的能力。
(二) 课中的生成与处理
在上课的过程中, 课堂教学过程并没有完全按照原先设计的方向发展。
【片段一】材料分析并结合学具推演, 各小组学生成功的推导出细胞膜中磷脂分子的排列应为头朝外尾相对的磷脂双分子层。那么蛋白质分子又是如何分布的呢?展示科学史料, 电镜下观察到的细胞膜呈现“暗—亮—暗”三层结构。学生根据这一现象, 利用学具摆放蛋白质分子的位置。很多小组将蛋白质分子放在磷脂分子层之间。
【片段二】通过课件又显现冰冻蚀刻技术处理细胞膜的图片, 要求学生修正自己构建的模型。几乎所有的小组都把刚才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两侧的蛋白质分子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中。
【片段三】当让学生举例说明膜的流动性时 (准备了变形虫运动、质壁分离、细胞生长等课件) , 学生回答是鸡蛋的蛋黄用筷子轻轻碰时, 会有一定的变形。
这些环节的教学过程并没有按课前的预设“顺利”展开。罗伯特森的单位膜应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蛋白质应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的两侧。冰冻蚀刻技术处理细胞膜后的现象只是说明有些蛋白质是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而不是全部。学生的回答没有涉及变形虫运动等例子, 课前准备的课件还播放吗?如何纠正学生在自我探索过程中的偏差?如何处理他们那些“出人预料”的回答?这些问题处理的实质就是当前教学改革中面对的以传授知识为中心, 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中心;是重固有知识的应用, 还是重发展探索的过程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并没有用“你再思考一下?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意见吗?”等冠冕堂皇的策略性语言搪塞过去而是选择了继续探讨。
(三) 课后体会
听了专家对这堂课的点评, 笔者深刻地体会到, 在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学习的意识, 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并能应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造学”, 把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精神放在首位。为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变教案为学案。教案既要有教师的教学过程的活动、教法, 又要有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学法, 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思考、质疑、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2.把话语权交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应该把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发展上, 改变单一的灌输教学, 学会倾听学生的不同声音。课堂上教师要沉得住气, 舍得让学生说, 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即使学生课堂上发言是错的, 教师也要继续给学生陈述的机会, 以便找出出错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切莫打断式的“引导”或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要注意课堂话语权不能让几个优等生独占, 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平等的享有, 真正把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落到实处。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提倡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变换多种教学方式, 如讨论参与式、问题解决式、小组活动等。课堂中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结合, 让学生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用逻辑推理和直觉、体验等非逻辑思维来对知识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
(四) 反思与提升
课堂之所以充满活力, 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教师要勇于直面学生的非预设生成, 积极的对待, 冷静的处理。
1.重视课前备课。教师不能错误地认为, 既然课堂是生成的, 那就应该简化备课。殊不知, 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 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 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 应对备课提出更高要求。在备课中既要关注教材, 更要关注学生。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思考角度、生活体验等, 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
2.改变教学思维方式。教学思维方式是教学行为的内在根源, 教师应实现从预设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的转换。在预设性思维统领下, 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只表现为严格的按照规律进行教学, 然而这样的教学是没有创造性的, 教学井然有序但却显得呆板和沉寂。这样的课堂教学虽然也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 但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也限制了教师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所以其功能与作用是有限的, 是一种低效教学。生成性思维关注的是一次次具体的教学行为, 是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过程, 它注重学生的感受和表现, 追求教师的选择与创造。在生成性思维的领域中, 教学是依赖情景的、灵活机智的、动态生成的。
3.追求精心的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合理利用。教学活动虽可预设, 但并不是绝对由预设来决定的, 教学活动还有生成的一面。在教学过程中, 预设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组织形式等还可能发生调整或变化, 甚至被完全否定, 这正是教学活动需要重视其生成的一面。事实上, 当预设遇到生成时正是教学活动出现精彩场面的时刻, 也是真正好的教学活动的表现之一。因为教学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等特点, 决定了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的预设性。同样, 因为教师的成人性、专业性、引导性决定了教学活动容易被教师所掌控而陷入纯预设的陷阱。相反, 因为教学活动的艺术性, 创造性、智慧性等特点, 决定了教学活动具有不可避免的生成性。学生是未成年人, 并被作为教育的对象, 这就决定了教学活动中生成的困难与不易。有效的教学活动就是要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并保持一定的张力, 既不能一味地让预设性教学独霸课堂, 也不能任意地让虚假的生成浪费教师与学生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在教学活动之前认真地备课, 科学地预设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与手段、组织形式等, 又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习特点, 给学生参与、思考、表达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生成学生所需要的、所能理解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有效预设与课堂生成 篇10
一、教师精心预设, 构建生成基础
和谐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教师要精心预设, 为构建动态的生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首先要深入细致地解读要学习的课文。可以说, 每一篇文章在教学中都有很多生成的机会, 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对文章阅读后的反应是多元化的, 而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包括历史、社会、情感、写作手法等在内的生成因素。如果教师透彻地研究课文, 把握生成的可能, 在课堂教学中就会随机妙用, 得心应手。
例如, 在执教《人琴俱亡》时, 通过深入地研读课文, 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质疑, 我作了三个方面的预设:第一, 在课文第一段中, 子猷听不到子敬的音信就认为他已经亡了, 这是为什么?第二, 子猷在听到子敬死了的时候, 为什么没有失声痛哭?这样的表情似乎不太真实。第三, 为什么“取子敬琴弹, 弦既不调”?由于我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质疑作了精心的预设, 对动态的生成也作了充分的准备, 因此做到了随缘妙用, 得心应手。比如, 当学生提出上述第二个问题时, 我将精心剪辑合成的几部影视剧片段播放给学生观看, 使学生明白了“大悲无泪, 大悟无言, 大笑无声”的道理,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中这些文字后面所蕴含的“大悲无泪”情感的理解, 也使预设与生成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其次, 教师在预设时, 要紧密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从初中语文课本的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 每一个单元都有各自教学的重点, 在各个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要求和目标, 因此, 教师在教学每一篇课文时都要有基本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让学生学到本学习阶段所应掌握的知识。比如,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金色年华) 教学目标, 就是通过作品中所展现的可爱的童年生活, 使学生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美好, 珍惜金色年样的教学目标指导下, 教学《十三岁的际遇》时, 重点就是让学生简要地说明北大与作者的几次际遇;通过文章的内容来分析作者对北大深厚的情感;感受北大对作者深远的影响, 教学预设就可以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 有的放矢。
二、灵活调控生成, 随机变通预设
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是无法预约的, 它是一种即兴的创作, 教师在重视预设的基础地位的前提下, 还要关注生成的即时性, 再完善的教案也无法阻挡不期而至的生成。因此, 教师不要把精力完全用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中, 还要善于对学生进行观察, 了解学生的思想, 与学生之间展开有效的互动, 在教学活动中不受制于预设, 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随机妙用, 及时调整预设。
例如, 在教学《七颗钻石》时, 一个学生突然提问:“为什么在那么干旱的天气中, 只有一个小姑娘出去找水呢?”这个问题想象丰富奇特, 捕捉到课堂教学中动态化的信息。为了让这个生成变得精彩生动, 我调整了原先的预设, 即兴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请通过自己的想象改编《七颗钻石》中间部分的内容。这一作业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 各种版本的情节很快诞生了, 有的改编成一个农夫也在离小姑娘不远处找水的情节;有的改编成小姑娘只身在海边祈求龙王降雨, 以其善心感动龙王, 普降甘霖的情节……学生的想象太丰富了, 我就此引导学生将自己改编的内容与原文对照, 使学生对童话的文本特点体悟更深。
新课程特别强调教学反思的重要意义。教学反思应该从三个阶段进行, 首先, 针对预设与生成教学前的反思, 把过去的生成设置在现在的预设内容中, 使预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其次,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反思, 结合课堂实际情况对预设进行有效的完善和充实;再次, 在课后的反思, 要对教学进行总结分析, 提炼出和谐、精彩的预设与生成, 为今后的教学与改革积累宝贵的经验, 以期让预设与生成相互协作、相互促进。预设与生成作为教学的一种措施与方式, 要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 有效结合学生的发展, 引导学生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有效预设与课堂生成 篇11
【关键词】生成资源 预设 语文 利用
教学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高。现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第9课《yw》一课的三个教学片断,探讨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导入新课的学习。
一、太流于形式,提升就不多
教学片断一:
师:出示语文书34页的语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秋天到了,秋风吹起来,天气变凉了。瞧!屋子里有谁呀?他们在干什么呢?屋外的树上有什么呀?他们又在干什么呢?
生:屋子有妈妈和小孩子。
师:他们在干什么?
生:妈妈在给小男孩子穿衣服。
师:说得真好。
师:还有小朋友来说吗?
生:天气变凉了,妈妈给小朋友织了件毛衣,给小朋友穿上。
师:(手指老乌鸦给小乌鸦喂虫的图)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小乌鸦躺在乌鸦妈妈的怀里。
师:还看到了什么?
生:大乌鸦在给小乌鸦喂虫子。
师:有个小朋友就给这幅图编了首儿歌,你们想听听吗?
带着大家读语境歌。
教师利用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妈妈在给小朋友穿毛衣,屋外的树上乌鸦妈妈捉虫子给小乌鸦吃。天气变凉,其实并不是小朋友自己观察所得,而是老师在出示图的时候告诉学生。然后老师引出了语境歌,引着学生读一读,从而过渡到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在这个环节的教学的处理上,只是从形式上完成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了图,学生读了语境歌,导入了新课。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没有进行适当的评价,如在学生说了“小乌鸦躺在乌鸦妈妈的怀里。”这句很优美的句子时没有肯定学生的表达,因而也没有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都没有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学生的情感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
二、观察虽有序,痕迹太露了
教学片断二: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出示挂图)小朋友们,请你们仔细观察,屋子里有什么人呀?
生:妈妈和小朋友。
师:他们在干什么?
生:妈妈在帮小朋友穿毛衣。
生:妈妈给小朋友加了一件毛衣。
师:小朋友看看屋外,你看到了什么?手指着窗外的树,引导学生观察。
生:屋外有树。
师:用手指着从树上飘落的黄叶,说一阵风吹过,你看……
生:树叶从树上落下来了。
师:说明秋天来了,天气变冷了。你们再看看树上,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树上有大乌鸦和乌鸦。
师:大乌鸦在干什么?
生:大乌鸦捉虫子给小鸦吃。
师:是啊,无论小朋友的妈妈是还是乌鸦妈妈,都很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小朋友也要关心自己的妈妈。你们能做到吗?
生:能做到。
师:有个小朋友把图画上的内容写成了一首儿歌。小朋友,想不想听呀? 范读语境歌。
生:跟读。
这一片断中的老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先引导学生观察屋子里,再观察屋子外面。在观察屋子里和屋子外,也从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提出的问题有层次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在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后,教师从两幅图所反映出的特点,告诉孩子妈妈平时关心、爱护小朋友,小朋友也要关心妈妈。老师备课时就悟到了其中的育人价值,但教育太露痕迹了,有点说教的性质,对孩子的教育是老师强加给他的,是教育悟到以后的告知,学生没有心理上情感的游历。
三、抓住了生成,教育才无痕
教学片断三: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大家带来了一幅图,请小朋友先看看窗外,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手指着窗外的树和飘飞的黄叶。
生:我看到叶子从树上掉下来了。
师:叶子为什么会落下来?
生:因为有风吹过,树叶就落下来了。
师:秋天到了,天气变凉了,一阵风吹过,黄色的树叶从树上落下来了。
小朋看看屋外的树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老乌鸦在给乌鸦喂食物。
师:再仔细看看,老乌鸦给小乌鸦喂什么?
生:老乌鸦在给乌鸦喂虫子。
师:乌鸦妈妈生了小乌鸦后,小乌鸦还小,自己不能出去找食物吃,所以乌鸦妈妈天天都飞出去捉虫子给小乌鸦吃。小乌鸦自己会飞以后就不要妈妈喂了。当乌鸦妈妈年纪大了,飞不动了,小乌鸦就会去捉虫子给乌鸦妈妈吃,这就是“乌鸦反哺”的故事。
生:(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师:您再看看屋子里有谁和谁?
生:屋子里有妈妈和小朋友。
师:他们在干什么?
生:妈妈在给孩子穿衣服。
生:妈妈在给孩子穿一件红色的衣服。
师:说得真好,小朋友跟他说。
生:齐说这句话。
师:还有哪个小朋友来说。
生:天气变凉了,妈妈给小朋友做了一件新衣服,帮他穿上。
师:你说得真好,小朋友表扬他。
生:嘿!嘿!你真棒!
师:乌鸦妈妈和小朋友的妈妈都关心自己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读一首儿歌夸夸他们吧!
课前预设课堂生成有效教学 篇12
笔者作为学校教学督导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结果发现,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存在种种现实冲突:一方面,教师因预设不够而导致课堂无效生成。师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远离文本,任意生成,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无法掩盖本质上的随意性和低效性。另一方面,教师因预设过度而导致生成不足。部分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预设目标的达成,忽视了启发引导、情感的培养和教学目标的更新,表面上条理清晰、秩序井然,但学生很难获得情感体验和思维的生成。针对目前中职学校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现实矛盾,笔者采用以下策略加以化解。
1 充分预设,确保生成
生成性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对教材、学生、教学环境的了解和把握。这既是课前预设的重点,也是课堂动态生成的起点。尽管目前中职学校专业教材多次改版,但仍与中职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岗位需求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距,未能充分体现最新教学理念。并且,各中职学校普遍存在专业教师专业能力较低,缺少专业岗位实践经验问题。为了凸显中职教育教学特色、充分预设,教师应做到:(1)深入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情感态度,把握学生发展现状和可能性;(2)准确掌握各职业岗位对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要求,遵循“实用、够用、能用”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重组,及时引入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确保课堂有效生成。
生成性教学要注重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得到发展,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3]。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教师常过分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以职业价值观为核心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求职竞争、入职发展和晋职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要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不仅要求教师关注专业知识传授及专业技能训练,更要善于开发课堂中生成的动态三维目标,把学生情感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相关教学内容和特定教学情境中,真正实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2 弹性预设,动态生成
弹性预设是基于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任务有清晰、理性的思考。因为教学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决定了教学过程的可变性。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在文化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课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实际教学活动与教师预设存在反差。这就要求教师加大课前教学设计的力度,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并事先设计相应教学安排,形成弹性的教学方案,使课前预设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
动态生成是对教学过程预设性、计划性的重要修正和补充。目前,中职课堂普遍存在一种现象是:教师过度关注教学的计划性、预设性,忠实地实施课前教学设计,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预定计划或方案的简单再现,使课堂教学成了教案的精致翻版,而对动态的教学过程缺乏足够的重视。真实的课堂不可能完全按课前预设推进,在教学活动中常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困难和干扰,教师必须凭借自身经验,对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事先预设,生成与真实课堂情境相匹配的教学流程,动态实施教学方案,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3 有效互动,促进生成
生成性教学取决于学生与教师的有效互动。有效互动的关键是有效提问。有效提问要求做到:(1)问题具有开放性。在中职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封闭式问题约占提问总数的80%。封闭式问题增加了学生答对的机会,表面上看学生活跃,课堂热闹,但却忽略了学生的独立思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2)问题具有层次性。问题情境的设计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可以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相互联系的简单问题,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过程中克服困难,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3)问题具有实践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真实情境相结合时,才能促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因此,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中职教育更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工作情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
有效互动要求把握“等待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应留给学生4~5秒的时间思考其提出的问题, 这段时间是学生处理问题、形成答案的最佳时间。很显然,目前大部分教师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一般只有1~2秒钟,当学生答题遇阻或非教师本人所期望的答案时,教师要么迫不及待地自己回答,要么把问题转给能快速作答的“好学生”。教师的这种做法无疑在暗示学生:如果你不知道正确答案,最好保持沉默。这在无形中打击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其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效互动要求教师善待学生的错误。学生的错误是不可或缺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但绝大多数教师的行动告诉学生:回答正确的学生将得到高度评价,回答错误的学生将受到批评。少数教师甚至把“提问”当作惩罚学生的手段,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往往以冷漠的表情令其坐下,而不让其陈述理由,或问他一个更难的问题;对于干扰课堂秩序的学生,问他一个不可能回答正确的问题。这些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给予正面的答复,学生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关于正确与否的反馈。久而久之,学生不敢随意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也无从获得课堂上真实的信息,很多问题在课堂上没有暴露,但会影响课堂的有效生成。
4 教学机智,催化生成
教学文化是教学机智最坚实的沃土。华东师范大学崔允郭教授提出“课堂教学底线”的三维度:有效学习、课堂文化、教学技艺[4]。教学文化是课堂文化的核心,是教师行为的源泉,它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进程的把握。但部分教师仍固守传统价值观,把课堂当作“制度化场所”,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正襟危坐、举手发言、迟到喊“报告”、不能质疑等,学生稍有“越轨行为”,就被视为“异端”,轻则被训斥、罚站,重则被赶出教室、汇报家长、写“保证书”等。而生成性教学则需要教师营造一个“对话、开放、建构、快乐”的课堂氛围,形成一种“自由与平等、理解与倾听、信任与尊重、开放与分享”的课堂教学文化。该文化是教师教学机智的沃土,是生成性教学的基石。针对目前的中职学校,教学机智更需要教师克服自身不足,理解及尊重学生的经历、体验。而所谓的“差生”往往是缺乏情感体验的学生,此类学生更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通过特定的教学情境进行激发以有效生成情感体验。
生成性教学需要教师的示范效应。有部分教师课堂上对学生非常严厉,不许学生犯错,但自己犯错后却不敢正视。其实,教师课堂犯错在所难免,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将自身错误资源转化为生成性教学。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敢于直面错误,然后通过集体查错、思错、纠错,充分挖掘错误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为此,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相互理解。
生成性教学关注教学的附加价值。教学附加价值主要是指偶发教学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发展价值[5]。但部分教师未能关注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教学价值,把偶发事件当作“干扰”或“噪音”,阻碍教学进程,因而总是想方设法避免这种偶发事件的出现。对待违纪学生,有的教师视而不见,有的教师则兴师问罪,错过了把偶然因素转化为有利教学的时机。其实,在中职课堂中,偶发教学事件是教学过程的常态和必然。面对稍纵即逝的相对无序、杂乱的信息,教师必须运用教学机智迅速作出判断,及时捕捉其中的教育价值。而如何充分利用偶发事件来提升教学附加价值,需要教师的教学机智。这种机智源于教师对自身经验的总结及反思,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发展的过程。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2个有机部分,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创造性发挥。充分发挥预设和生成的作用,实现两者的最佳结合和发展,是课堂教学理念新的追求,是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吴玲, 郭孝文.有效教学:让课堂生成与课前预设互动互生[J].中国教育学刊, 2007, (11) :52~54.
[2]罗祖兵.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理念及其实践诉求[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8) :47~53.
[3]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教育评论, 2006, (6) :46~48.
[4]沈毅, 崔允郭.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有效预设与课堂生成】推荐阅读:
课堂预设与生成09-23
预设生成有效性的教学方式例谈的论文07-02
反思课堂的预设与生成06-15
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读后感10-01
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论文08-23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08-16
目标预设与生成05-21
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论文07-20
预设与生成的对话10-05
教学的预设与生成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