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的预设与生成

2024-08-07

语文课的预设与生成(共12篇)

语文课的预设与生成 篇1

一.背景描述

钟启泉在《现代教学的模式化》曾指出“动态化生成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 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 不断地调整活动, 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发展过程, 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 共同构建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动态过程。”从这个角度说, 具有“动态生成”的课堂, 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预设和实施过程中合理、科学、智慧的调控。

二.教学片段描述

《杨修之死》一文呈现的是两位智者间的较量, 叙事生动, 语言凝练, 让人回味无穷。为了能让节选部分也能真实地展现作者罗贯中“强烈谴责暴政, 热烈颂扬仁政”的写作意图, 避免学生对曹操性格断章取义的理解, 我将《杨修之死》这一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引导学生从“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的杨修之枉死, 深入剖析罗贯中笔下“古来第一奸雄”曹操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进而理解全书拥刘反曹的鲜明倾向。因此,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主线问题:“同为智者, 彼此熟知, 杨修为什么不能成为曹操的心腹, 反而成为仇敌?结合课文内容, 说说你的理解。”

生:我认为是“杨修为人恃才放旷, 数犯曹操之忌。”

师:请举例具体说明。

生:在分食塞北酥饼一事里, 杨修自作主张, 未经曹操允许, 把一合酥饼吃完了。从“竟取匙与众分食讫”一句中的“竟”可以看出杨修自作聪明, 放纵自己的行为。这恰恰是曹操不喜欢的。

生:我补充。因为曹操讨厌杨修这种自以为是的做法。文中“操虽喜笑, 而心恶之”, 正说明了杨修的聪慧遭到了曹操的嫉妒, 甚至仇恨。

师:也就是说曹操是个嫉才的人。 (我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了“嫉才”二字)

生: (马上有前排的学生大声的嘀咕) 应该是“忌讳”的“忌”吧!

师: (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具价值的疑问, 因为按照我预先的设计,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曹操的人才观, 我将在此问题后摆出同为智者刘备“三顾茅庐”的事例, 从中对比曹刘两人的性格。但是这样的预设是否合乎学生的学习需要, 事先我还没底, 得走一步看一步, 没想到这个男生的质疑一下子将面前的难题迎刃而解了。) 你为什么用“忌讳”的“忌”这个字呢?

生:因为文中说到“操虽称美, 心甚忌之”, 用的是“忌讳”的“忌”字, 这里的“忌”应该有提防、小心的意思, 而不是“嫉”的“嫉”字。

师: (看来, 学生的理解特别关注了课文的词句斟酌, 但还未能通观全局顺势迁移, 直视语句背后的主题意蕴, 这当然也是小说节选不可避免的问题。但是作为语文教师, 我不可以给学生留下先入为主、断章取义的印象。于是我需要抛砖引玉, 引导学生关注选文之外, 回归小说全貌。) 到底是曹操嫉妒杨修的才华比自己好而动杀机呢, 还是曹操提防杨修的才华对自己不利呢?请大家根据你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加以选择说明。

生:我想曹操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的才华比自己好, 就动杀机的。像曹操爱惜关羽的才华, 曾将金银珠宝及自己的赤兔宝马相赠, 足以说明曹操对有才华的人的器重。

师: (我顺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曹操爱才的诸多事例, 再加以验证) , 那么, 曹操爱才, 却还是杀掉杨修, 更为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

过了一会儿, 才有人响应。

生:我想应该是杨修没有利用的价值了吧!

师:何以见得杨修没有了利用价值?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点破‘梦中杀人’”、“告发曹丕阴谋”、“教曹植答教”、“教曹植斩门吏”四件事加以说明。

生:好象是杨修已经卷入了曹丕与曹植的太子之位的权力争夺中了吧。在“教曹植斩门吏”一事中, 书中写到“操大怒, 因此亦不喜植”, 由此看来, 曹操不会将太子之位传给曹植, 历史也是这样记载的。杨修如此聪明, 留在曹植身边, 肯定会尽力辅助, 曹操出于对政权稳固的考虑, 杨修不仅失去了使用价值, 而且还会遭来更多的麻烦的。

师:说得很好。曹操用人的标准正是利用价值的大小。可以为我所用的, 爱之慕之, 在没有能够确定此人的利用之前, 以曹操多疑的性格来说, 他必然是有所顾忌的。因此, 曹操的忌才与杨修的恃才成了一对矛盾。……

三.阐析与反思

在阅读教学中, 笔者认为有效地引领“学生—文本”趋向深入的前提是“教师—文本”阅读的广度与深度, 当然这又依赖于教师对学情的洞察和捕捉, 而对学生学情的洞察又是动态化的捕捉。笔者将根据《杨修之死》的教学片段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

1、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洞察应该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

笔者认为学情不仅包括学生先前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的储备, 这些已经是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了解和分析的, 比如教学片段里体现的教师对学生对《三国演义》故事的熟悉程度的了解, 在于平时课余就经常听见学生说要玩好网络游戏《三国群英传》, 首先就要通读《三国演义》;而且学情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还包括现实课堂中, 随着教师组织、引导教学的步步推进, 学生应景而生的学情反馈, 这是需要教师在最短的时间里分析和解决的, 笔者认为后者的学情洞察更与教师的专业技能息息相关。在《杨修之死》的教学片段里, 教师瞬时捕捉到学生对“曹操是‘忌才’还是‘嫉才’”问题的质疑这一学情, 及时调整了教学思路。

2、教师的教学预设应以阶梯状呈现, 尽可能与学生的学情相吻合。

教师教学的科学预设, 很关键的在于教师对文本研读的深度和广度, 然后才是根据学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创生, 由此看来教学预设是否也可以分成两大部分。从《杨修之死》教学片段来看, 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对罗贯中笔下的曹操形象有较为清楚准确的认识, 这依赖于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 要与历史上的曹操有所区别。然后, 就可以试着教学设计了, 先了解节选中造成杨修之死的曹操的性格, 然后了解小说原著中的曹操形象, 最后了解作者为什么塑造出只属于作者罗贯中自己的曹操形象了。要努力将教学预设呈阶梯状,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尽可能与学生的学情相吻合。

3、教师要具备预设生成点、捕捉生成点、调控生成点的策略和水平。

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预设与学生实探之间的摩擦, 以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设想为表征, 这就属于我们所说的动态化问题, 也就是所谓的生成点。目前, 动态化生成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研究已卓有成效。在需求中“生成”, 在探究中“生成”, 在对话中“生成”, 在信息交流中“生成”, 在多元解读中“生成”, 在适度拓展“生成”等策略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和研究。但是, 笔者认为动态化生成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否可以细化为预设生成点、捕捉生成点、调控生成点的策略研究, 尤其是对如何有效捕捉生成点的研究。从《杨修之死》教学片段来看, 学生在课下的大声嘀咕“曹操是忌才”这一反问, 对学生来说他是直接从课文中选取而来, 初一看, 毫无瑕疵;但是对教师而言, 他必须事先对节选部分在整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才有可能对学生质疑的价值有准确的判断, 捕捉分析之后, 在可能进行生成点的调控, 于是瞬间才会激发璀璨之美!

语文课的预设与生成 篇2

通过专业实习,我发现了在阅读教学中的诸多困惑,也是通过实习我得以反思这些困惑,并通过实践,努力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根据我调查总结出来的结果,我觉得准教师要处理好阅读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在校期间,基本功训练、理论学习与积极实践齐头并进。

1.在校期间,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认真完成三笔字、普通话、教师语言等基本技能的原始积累。为充分、全面的预设打好基础。只有夯实基本功,才能有科学、充分的预设。这样才能有精彩的课堂生成。

2.理论的学习是预设的前提。在校期间,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儿童心理学、文艺理论、写作学、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口语技能等相关课程构筑成了我们专业的脊梁。对于这些理论的学习,尽信书不无书,关键是思考这些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反复地检验自己学到的理论,努力寻找到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和走进课堂两个途径来实现,如,设计一节课的导入语时,可以先进行预设,然后在班里组织小组,和小组成员交流自己设计的导入语,请大家帮助你,提优缺点。然后自己进行反思,重新预设;还可以模拟课堂,进行试讲,根据生成的效果,进行反思,再预设这节课的导入语。通过先预设,根据生成然后反思,再预设的反复训练,这样有助于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到最佳点。大三期间,我带着班上28位同学,到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进行授课实践,每周一次,两人一组,前一周知道上课内容同组的两个人开始独立备课,然后两个人将各自的教案拿到一起进行比较,综合成一份教案。然后选一个人去上课,一个人随堂听课,课后进行反思,再重新写教案。并就自己不懂的问题请教语教老师。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28个人进步很大,在今年的实习和就业中,说课和试讲成绩都很好。

3.在校期间,通过对他人的成功经验的学习,从前辈名师身上学习预设与生成和谐之道,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与提高。那么我们该如何从名师前辈们身上学习呢?充分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的课堂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特级教师孙双金执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片段:

[ 经典片段]

孙老师在教学描写玉澜堂里开得特别旺盛的海棠花一段时, 是这样引导学生读书的: 师: 是的, 在玉澜堂里, 他们找到了春天。在这一段里, 海棠树被比作成什么? 生: 比作喷花的飞泉。

师: 你平时看到的喷泉是什么样子? 生: 我看到的喷泉喷出来的水花非常漂亮, 像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师: 在这儿, 冰心奶奶把海棠树比作喷花的飞泉, 你仿佛看到怎样的景象? 生: 我仿佛看到花开得很旺, 很茂盛。鲜花繁茂, 充满生机。师: 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 “ 那几棵大海棠树, 开满了密密层层的花, 从树枝到树梢, 不留一点空隙。” 师: 你们能不能把海棠树的繁茂和花的旺盛通过读表现出来?(学生自由练读, 体会。)师: 谁能读得更好些? “ 密密层层” “ 繁花” “ 不留一点空隙”“ 喷花的飞泉”要读出来。

(指名读, 生齐读。)师: 看到这样的春景, 冰心奶奶是怎样赞美的呢?你能读出作者当时的感情来吗?谁来赞叹一下?(指名读)师: 谁能把这两个感叹号读得更好、更美?(指名读)师: 感情非常好, 掌声—— 师: 我们一起来赞叹一下。(生齐读)师: 现在看着我这儿, 看着我的脸, 不看屏幕, 你能不能背出来呢?一起试一试。(生齐背)[ 片段赏析]

孙老师的这一教学片段层层深入, 拾级而上, 可谓精彩。他首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 2

际,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情景,从中理解冰心奶奶为什么把海棠树比作喷花的飞泉, 体会出句子内蕴的美感和张力;继而扣词、扣标点, 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读中感悟, 以读见悟;最后学生入情入境, 熟读成诵。整个过程酣畅淋漓, 水到渠成。[4]也正是孙老师尊重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课堂上,弹性预设与动态生成相结合。所提问题,没有局限于书本内容,没有固定模式,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同时,及时关注学生的生成,调整完善自己的预设,达到了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给我们奉献了一节精彩的阅读课。

通过对这样优秀课堂的深入研究、分析有利于我们的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在备课、课堂教学中的不足。通过对经典课堂的反思,有利于我们的快速成长。

在校学习期间,要备一节课,可以自己先写教案,然后再参考优秀的成功案例,完善自己的预设,再把这样的预设模拟实践或者直接走进课堂进行生成检验,课后反思总结,再把自己的教案和成功案例进行对比,通过这样一个流程,学习成为系统,将预设与生成的特点发挥到淋漓尽致,能够完美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走进课堂,重视预设,感悟生成,及时反思。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走上讲台,进行阅读教学实践,检验我们对课堂教学的“预设”。我们的课堂,产生了那么多的问题,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检验和更好地完善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

1.重视预设,要求教师深入细致地解读文本。教师解读文本时体验、感悟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生成的质量和效果。只有教师自己先“披文入情”,才能“情动而辞发”地进行预设,才能有效恰当地应对学生在课堂上五花八门的生成。对于这一点我有很深的感受,预设的精彩,对于一个新手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当你第一次走上讲台,将你在课前预设的内容演示给学生,如果效果良好,顺利上完课,这样会对你以后上课的自信心有很大的影响。实习中,我上汇报课,课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还特地准备了课件,我上的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争论的故事》,在指导老师的指点下,我根据本课的特点,设计了让学生当堂表演兄弟两人争论的场景。我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表演两遍。第一遍,不带动作、表情,让学生上台表演;第二遍,让他们带上动作、表情,再重新演绎一遍。(在指导老师的提示下)我问学生的感受,不管是表演的还是没表演的,他们都说经过两遍的表 3

演,对兄弟二人的争论有了更深的体会,更能融入到文本的情境之中了。就这样,这节汇报课上的效果还不错,我顺利的结束了自己的短暂的实习生涯。这节课启示我,预设真的很重要,如果不是我设计了当堂表演这一环节,我想不会有学生在课堂上那么精彩的,富于创造性的“生成”表演。

我们知道科学、充分的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基础,充分预设是上好一节阅读课关键。概括说来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准备:

(1)预设学生情况。对阅读教学课堂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要严格贯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我们知道,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而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对文本的感悟程度等皆不相同,再加之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了解他们的知识储备,了解他们的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并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设计有针对性的提问和相关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

(2)预设文本的情感点。文本为作者创造,其中自然也就有着作者的情感。而这蕴含在文本中的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然也能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感受到,甚至形成共鸣。因此教师在预设的时候,就要在文本的情感点上投入研究时间,对文章的“动情点”要进行细致深入地挖掘,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迸发,面对这样的情感又应如何应对。只有对于学生的情感进行充分的预设,才能取得了良好课堂教学效果。(3)预设个性解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5]所以,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感受可能会得出许多新颖的个性化观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各种解读,当然这种解读也包括那些与文本内容相左的观点。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对文章容易产生个性解读的部分进行充分预设,并对学生在课堂上即时产生的解读有一个准确的,科学的解释。

对于阅读教学课堂的预设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从哪个方面入手,我们都要遵循一个理念,那就是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要求教师要更深更细地钻研教材,要求教师眼中更要有“人”的概念,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智慧,找寻自己驾驭课堂的方法。

2.感悟生成,在生成中反思预设。

在实习过程中,我在上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18课《“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一课时,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在课文第5至12自然段的教学中,我设计了师生表演父亲与汤姆对话的情景,表演结束后,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样的爸爸吗?”学生表现得很踊跃,纷纷举起小手,有的说喜欢,有的说不喜欢,而且说不喜欢的还比较多,学生也知道应该遵守规定,但可能是课文中设置的情景让他们一时难以接受放鱼的决定吧,我一看这跟自己课前预设的不一样了,灵机一动,又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假如你们是爸爸,老师就是小汤姆,你如何说服我不违反规定,把鱼放掉呢?”于是,就出现了如下的课堂对话: 生(爸爸):汤姆,我们应该遵守规定把鱼放掉!

师(汤姆):爸爸,可是现在又没有人看见我们钓到了鲈鱼啊。

生(爸爸):是的,现在是没有人看见。可是如果人人都像我们这么想,那么谁还会遵守规定呢?我们还要不要遵守规定了呀?

师(汤姆):爸爸,我们要遵守规定,可是这么晚了,又没人看见,应该没事吧!生(爸爸):汤姆,遵守规定是不能打折扣的,只有在任何时候都严格遵守规定才能做真正的一个好孩子。师(汤姆):嗯,我懂了。

你看,就因为我变通了一下,不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不论什么时候都应该严格遵守规定的重要性,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是一举两得。上面的例子给我的启示是,当我们的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产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及时地感悟生成,变通我们的预设,在课堂上随机地,恰到好处地预设也能产生精彩的生成,这也告诉我们,在学生课堂“生成”之中,我们要更多地反思我们的预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才能上出精彩的课。

预设与生成是对立统一的,只有科学合理的预设与动态的,富于弹性的生成相得益彰时,我们的课堂才会熠熠生辉。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当我们进行阅读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应在促成学生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我们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学生的回答超出自己的预设之外的,这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事情。这个时候,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5

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能够从容指导学生。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方寸大乱,那么其他的一切教学设想都不可能得以实现了。并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将自己放在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我们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而不能居高临下,一棒子打死。

其次,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当学生在就课本内容发表观点的时候,我们也要用心的倾听,这样才能从中明确学生的观点并对之给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并在之后,进一步的明确自己的观点,与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课堂教学。

再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课堂生成的信息进行重新梳理。当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之后,就会在课堂上生成大量信息。而对于这些信息,我们又要区别对待。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所生成的独特的见解,这时教师要顺应学生思维走向。而对于那些即兴闪现出来的火花,教师应敏锐捕捉,并予以引燃,顺水推舟,给以适当的鼓励,在兼顾教学任务完成的前提下,以此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的参与起来,共同研究。还有一部分信息,是学生对于文本本身超出文学范畴的理解和认知。对于这部分信息,教师必须加以正确的指引。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生成,而忘了我们在做什么。在语文课堂上,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感受语文,体会语文。其他的超出语文范畴的生成,无论多么精彩,教师都应该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语文上来。同时,教师还要在收集处理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能够引发学生新的生成的兴奋点,让整个课堂体现整体性,连贯性。

语文课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篇3

一.精心预设是前提

长期以来,课程是教学活动之前和教学情境之外预先设定好的凝固的目标和计划,甚至连课程终端的结果也是非常精确地预设好的。教师主宰课堂,掌握课堂前进的“方向盘”,教师从课程目标到课程材料均需依照事先的预设而无任何修正的必要和可能,从而排斥了课程动态中的非预期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严重抑制了课程主体(师生双方)的创造性。于是,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一些老师发出了疑问,既然“预设”带给课堂教学如此严重的后果,那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要“预设”,完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曾听过一堂课——《草船借箭》。简单揭题后,教师问:你最喜欢读哪一段?学生一一朗读后,教师又问: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于是,学生一个个的问,老师再请别的学生一个个的来解答。学生提了许多问题,既有词语与句子方面的,也有情节方面的。就这样一直到下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多少启发和引导,只是站在讲台旁一个个的点名。整节课,教师没有系统地设计,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的主体性是体现出来了,可教师的主导性呢?我们反对周密而刻板的设计,但同时也不赞成脚踏西瓜皮式的随意和无序。

二、精彩生成是重点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语文课堂最富魅力、最富激情,“她”充满着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她”是一种无不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诗意境界。我们必须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充满着人性的展示和发展,充满着感情的交融与碰撞,这也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语文课堂应是我们共同的精神成长的乐园。

在执教《庐山的云雾》一课中,我让学生根据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利用棉絮动手制作庐山的云雾,并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制作的庐山云雾栩栩如生,在学生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时,(由于实物是立体的与平面展示的效果不尽相同)画面却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教学惊喜伴之而来,我与学生的交流随之也发生了变化。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画面上的云雾除了像课文中所描述的,还像什么呢?

生:陆家丽做的“白色的绒帽”也像一头昂首山巅的雄狮,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一个白胖胖的娃娃。

生:程立做的云雾像一根根玉带,还像一只只轻盈敏捷的蜻蜓呢!也像我们音乐书上的五线谱呢!那旁边飘的缕缕云朵,不就是一个个快乐的音符吗?

生:我看我做的“弥漫山谷的云雾”也像一艘即将启动的航船,又像一床大大的、白白的、软软的棉被。

生:看,尹雨舟做的“白色的绒帽”,有点像老师您,你瞧,那比较黑的部分不就是我们老师戴的眼镜吗?您的嘴角边还挂着微笑呢!

生:我从这边看,我觉得老师不在笑,老师正在思考着什么问题呢!是不是遇到烦心的事情了?

生:我从这边看,不像老师倒像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你看它正在啃着鲜嫩的竹笋呢!多可爱呀!

三、相辅相成是关键

然而,真实的教学情境又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当我们给学生创设了相当的自主空间,学生的潜能较为充分地发挥出来时,再精心的备课也不可能预料到学生的所有反应,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做到“一切尽在掌握”。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不能机械地照搬“预设”,而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真实、精彩地动态生成,得到适性也富有个性、创造性地发展,并使原有预设得到检验和完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做一个临场的智者,进行恰如其分的灵活引导,能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新资源,把握动态生成的新机会,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努力、智慧和艺术。

语文教学的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 篇4

一、精心预设, 富有弹性

1、吃透内容, 明确目标

教师一定要清楚地知道, 一堂生动的课,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达成一种什么目的或效果。为此, 教师必须吃透教材内容, 明确课程目标。而学生学有所得是语文课堂评价的终极目标。因此, 增强学习的目标指向性, 提高学习效率, 这是教师主导作用、引领作用的体现。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要注意课程目标下的生成教学,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生成学习内容, 而目标的确定不能有虚化的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出现“贴标签”“泛化”现象, 而“语用”的知识、技能目标反而出现缺乏或变得含糊, 学生的听说读写在课堂中表现得随意化、虚泛化。课堂效果差, 学生没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我们在确立教学目标时, 应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过程方法等目标在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去渗透, 决不能本末倒置。

2、研究学生, 精设问题

新课程实施以来, 一线教师常常困惑于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矛盾之中:课堂上让学生讨论探究, 往往完不成预定的教学计划;而按部就班地依教学计划走, 课堂又往往沉闷, 陷入“一放就乱, 一收就死”的怪圈。这必然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学过程, 研究学生, 精心处理教材, 精心设计问题。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 可谓关系到阅读教学成败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效的提问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既能抓住教材的精髓, 又能调动学生展开教学探究活动, 如一位教师在教授《登高》一诗时, 设计一探究问题:“一篇之内, 句句皆奇, 一句之中, 字字皆奇”, 请你说说“奇”在何处。这个问题紧扣了诗歌赏析的关键, 激活学生的思维, 突出了全诗的重点, 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许多语文老师一味地信赖教参, 或凭借经验, 缺乏精设问题的意识使得课堂教学平庸乏味, 或东一榔头, 西一斧头。如一位教师在讲《拿来主义》时, 从文章的结构, 到立论与驳论的关系, 到说理的特点, 到语言的特色等方方面面, 全设问题, 一堂课下来, 近十来个问题, 老师问的多, 学生答的少, 结果变成了“满堂问”, 学生似懂非懂, 被动应付。这样的课堂根本谈不上动态生成性。因为学生没有思考探究的时间与空间, 而被教师牵着走了。而另一位教师在讲授《拿来主义》时, 则只设计了一个主要问题:这篇文章说理形象生动, 请你说说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虽然问题只有一个, 但整个课堂异常活跃, 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 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中心论点, 到破立结合的写法, 到比喻论证, 到语言的形象、幽默等等全都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让学生理解了, 课堂的动态生成很丰富。

因此, 在课堂预设中, 一定要研究好问题的设计, 要常问自己, “选择什么提问”“为什么这样问”, 提出的问题是否紧扣了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 能否提高学生素养, 是否适合学生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是否有利于建设开放、动态的语文课堂。

3、过程情境, 弹性预设

教师应认真领会新课改的精神, 彻底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课堂环境。这是我们在预设过程与情境时首先要注意的。预设过程与教学情境时, 课堂教学要在注意有序性的基础上, 注意教学的无序性, 学习内容的变动性, 思维的离散性。教学设计, 本是教学生成的实施准备, 而课堂又是即时动态, 总会有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 经常会有与课前预设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意外情况发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与情境预设时, 要有弹性, 在细节上不能定得过死, 重点把握好教学主线, 把握引导、点拨的时机,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 包括其兴奋点、注意力、思维主线, 要纳入到临场应变设计之中, 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正如“教如行云流水, 当行则行, 当止则止, 运用之妙, 存乎一心”。因此在实施预设、具体教学中, 教师不能完全拘泥于预设的教案, 而我们在预设教案时, 尽可能多地考虑其弹性空间, 以有利于更科学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确保其方向性、有效性。

二、对话体验, 有效生成

1、调动学生, 加强对话

教材是基本的课程资源, 但教师不能成为教材的“传声筒”, 课文是教学的例子, 是师生对话的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 与编者对话, 与学生的个性感受对话, 与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话, 鼓励并容许有不同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存在。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表现出单向性, 封闭性, 教师认真备课、写教案, 然后按照预定的思路进行教学。这种方式, 忽视了学生是一个个有丰富个性和鲜活生命力的个体, 忽视了知识是学生根据个体经验积极主动建构生成的。因此, 教师应转变这种观念。教师只是平等对话中的首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尊重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倡导学生积极反思探索, 真正建立一种平等对话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造灵活自由的, 动态开放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求知的欲望才会激活, 课堂才会不断衍生出丰富、鲜活的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 语文课堂才会呈现生命的活力。对话体现阅读中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 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多层次的丰富内容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流。对话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强调学生要对阅读内容能作出个性的反应, 让学生主动发现文本意义, 并能建构新的意义。学生不仅是我们的教育对象, 也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对话的一方, 是课堂教学得以成功的合作伙伴。

2、质疑探究, 生成资源

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个体, 其思维是开放的, 他们的质疑是无法完全预设到的。当学生质疑时, 教师要静心倾听, 深入思考, 寻找价值, 有时会迎来不曾预约的精彩, 生成出课堂教学新的资源, 也可能是课堂上的亮点。

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时, 课文中有一句话:“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 这时, 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老师, 万万等于多少?”大家都笑了起来, 有一个学生说:“万万不等于亿吗?”在大家的笑声中, 提出问题的学生只好灰溜溜的坐下了。于老师觉得他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于是问“既然万万等于亿, 那为什么不说宇宙里有几千亿颗星星, 而却说宇宙里有几千万万颗星星呢?”这一问, 学生们都哑了, 过了一会,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不用亿用万万有两个好处, 第一, 用‘万万’听起来响亮, ‘亿’却听不清楚;第二, ‘万万’好像比亿多。”这时学生们又笑了, 于老师当即给予肯定, 并表扬说:“你实际上发现了汉语修辞中的一个规律, 字的重叠可以产生两个效果, 一是听得清楚, 二是强调数量多。”这时, 同学们都用钦佩的眼光看着那个学生, 而于老师却说:“大家想一想, 我们今天学到这个新的知识, 得感谢哪位同学?”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 这个学生十分高兴, 这对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 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质疑提问, 深入探讨, 鼓励学生提问, 营造这种民主的教学氛围, 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既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精神, 又能生成动态的教学资源, 从而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 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当然, 这对语文教师的修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善于捕捉, 利用这些资源, 作出科学的教学决策。

3、把握异点, 有效引导

异点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问题产生的不同的见解或看法。当今的学生都敢于表达自己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异点往往是引起观点的撞击, 生成课堂焦点, 形成思维火花迸发的场景。

有一位教师讲授《祝福》, 在解读分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时, 根据预设, 鲁四老爷理所当然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上课时, 对文中的柳妈, 学生较为一致的意见是, 她本身就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深信有关迷信, 但她不是故意吓唬祥林嫂, 可见不是凶手。这时, 一学生突然提问:“既然柳妈不是凶手, 那该怎样理解鲁四老爷就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呢?鲁四老爷是不是受害者?”执教者一愣, 随即向学生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能揣摩一下文中显示不同的时间鲁四老爷的心情与对祥林嫂的态度吗?”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 等到讨论完后, 执教者顺水推舟:“照这么说, 鲁四老爷本身也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受害者, 我们能把杀害祥林嫂的责任全部推给他吗?”

上例是成功的。而对学生的质疑, 教师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 而是在质疑中引导学生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作多元的理解, 让学生带着一种求知的热情与兴奋投身更为广阔的空间, 突破预设目标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这种不拘于已有答案, 不落窠臼的批判性思维给学生带来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激励, 这就是有意义的生成。

差异本身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 这些异点的生成正是文本解读的难点或重点疑点, 是由学生提出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 充分利用课堂的“意外”进行生成教学 (包括对学生错误问题的合理引导) 。

预设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教育论文 篇5

语文学习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成”,即学生在自己“真学”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验产生对文本、对事物的独特体验、感受和理解,有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思考,生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学、老师合作交流,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使语文课堂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张扬。那么,生成性语文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呢?

一、互动中进行适度追问

教学朱自清的《春》时,笔者结合课前预习题的检查,让学生明确这篇散文描写了春天的几幅图画。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用“找出你最欣赏的一幅画认真研读,结合文本具体句子说说你欣赏的理由”引起学生的思考。六七分钟后,学生发言交流。有的学生说:“我最欣赏春雨图:‘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里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细、多的特点。”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但有一个同学立马站起来说:“这里不仅写出了春雨的细和多,还写出了亮和长。因为花针在灯光下还会发出闪闪光亮,‘丝’又让人联想到春雨的长。”这位同学话音刚落,笔者激动地说:“你补充的相当完整,而且理由充足。同学们鼓掌!”教室里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时,笔者随即追问:“同学们,能否把后面一句‘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改为‘人家屋顶上飘着一层薄烟’?请说说你们的看法。”同学们纷纷摇头,表示不能这样改。那原因呢?笔者见同学们脸上有些为难状,就立即组织小组合作讨论。几分钟后,不少小组都举起了手。一个同学胸有成竹地站起来回答说:“‘飘’字让我感觉到雨雾很稀少,而且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吹散的感觉。”听到学生提到了“风”字,笔者笑着问:“你从哪知道有风的,能不能找出依据来?”这个学生先是一愣,然后迅速地从前面找出了答案。他说:“前面‘密密地斜织着’中的‘斜’字就是从侧面写出了风。”“回答相当棒!请继续。”笔者及时给予了表扬,那个同学接着说:“而‘全笼’则有完全笼罩的意思,写出了雨雾迷蒙的样子,让人能从整体上感受到烟雨朦胧之美。这里‘薄烟’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话音刚落,全班又响起了一阵掌声,笔者点头赞许。有了前面的师生互动和适度追问,学生已掌握了一些赏析的方法,积极性已被调动了起来。

二、质疑处释放智慧的火花

上学期在上教研组公开课时,笔者选的是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在整体感知写老师的七件事,并讨论完本文的行文思路,以及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后,笔者引导学生进入了文本的难点环节,即揣摩文章的语句,体会情感。学生们很快抓住七件事的有关情节,分析出了师生之间浓郁的真情。

不过笔者见势又抛出了一个思考角度:记叙文主要运用叙述、描写的表达方式,但有时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也会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试从课文找一找,分析一下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让学生自主学习几分钟,然后互动交流。互动交流时,同学们发言比较积极,情感体会得较为准确。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个学生站起来,提出了一个疑问:“老师排除学生之间的纠纷,我认为是很平常的事,是老师的本职工作,作者却说‘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这里的情感表达是不是有些矫情啊?”面对这位同学突如其来的质疑,教室里的氛围一下子凝固了起来,其他学生都盯着我看。笔者略微停顿了一下,微笑着表扬了这位同学:“学则须疑。这位同学敢于怀疑,值得我们学习!”该如何处理这一质疑?笔者随即把疑问抛给了学生:“请同学们结合文本的内容,看看作者是否真的矫情呢?”没过多久,有个男生打破了沉寂,他说:“我认为作者没有矫情。因为作者是一个受到同学欺侮又觉得很无助的孩子,在作者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批评了反对派们,援助了作者。可想而知,当时作者是多么感激老师。所以文中强调了‘一个孩子的眼里’,也就是说这种情感是当时一个受援助的孩子的真切感受,也是一个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形象。”这一回答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赞同。这就是质疑过程中释放的智慧火花,这就是精彩的生成性教学。

三、对比阅读间关注发现

语文课的预设与生成 篇6

一、有效而合理的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基础

教学必须先有预设,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地生成。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有了精心的预设,上课时才能水到渠成,得心应手。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程课堂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它体现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的意图,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笔者在上《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大屏幕出示紫藤萝的画面,放一首轻松音乐,同时说,同学们,当你面对大自然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赋予我们许多许多。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花草,同样的花草面对不同的人,可能会唤起不同的审美感受。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关注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有人赞美菊花的傲洁、腊梅的勇敢,然而女作家宗璞更多关注的却是紫藤萝,作者笔下的紫藤萝有炫目的美丽,有跳跃闪烁的生命。作者从这些小小的生命中发掘出许多美好的品格,并以此表达对于美好人性的追求。美丽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切题的导语,预设激发了学生学习本文的欲望,为文本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这节课通过合理而有效的预设,使教学出现了“预料之中的精彩”。

二、灵动而多变的生成是课堂预设的拓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对话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引领学生走入文本,又不能以绝对真理的拥有者自居,在对话中,每一个学生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也感受到生命成长的幸福。一篇篇文章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只有如此,才能把文本读“活”、读“透”、读“新”。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让学生和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以文会友”,去体验、去感受。

生1:“你虽然被贬,在以后的官场上很难再站起来,也就不可能为朝廷尽忠了,但是你的爱国心终究不变,那颗忠心既然无法在朝廷中燃烧,那么就用你的诗,你的词以及你的那颗心去陶冶人们吧!”

生2:“宰相肚里能撑船。要胸怀大志,不要为被贬而忧愁,保持乐观心态,总有一天‘骥遇伯乐为朝廷出力的。”

生3:“你可真是乐观,在被贬之时,还有心情赏月,不过经你这么一写,这月亮真是太美了!你虽然遭贬,但不要灰心丧气,在文学方面好好发展,你将会名垂青史的,加油吧!”

……

学生质朴、深情的语言,让教师感受到了他们对大文豪苏轼虽被贬但仍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一颗和作者一样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放飞他们的思绪,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陶冶了情操。

可见,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它是对话者之间信息的沟通、情感的交融、思想的碰撞。教师要学会真诚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发现他们思想和语言的闪光点,及时把握精彩生成的瞬间。

三、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相对明确与语文学习过程的开放性、思维的多向性、结论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课堂可以实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预设是枝,生成是叶,相辅相成,有枝无叶不丰,有叶无枝不实。课堂因预设更充分、更饱满、更有实效;课堂因有生成更显得生动,更富激情与活力。笔者在执教《治水必躬亲》时,先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说说自己心目中的男儿大丈夫形象。生答:他是倾力反对贪官污吏的政治家实干家,他是敢于冒死骂皇帝荒淫无道的忠勇之臣,他是为腐败官场所不容的刚直不阿的坚贞之士,他是深受黎民百姓爱戴的“海青天”,他是被史家誉为“古今一真男子”的男儿大丈夫。而在明朝中后期的中国历史上确有这样一位有名的清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的主人公:海瑞。在课后又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体验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难道只有“治水”才要“躬亲”吗?这个问题引领学生由文本走向生活,笔者还特意请班上的学生干部联系自己的工作谈谈自己对“事必躬亲”的认识。他们联系自己的工作谈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做,课代表收作业,值日班长管理班级,宣传委员出版报……笔者又问:在现代社会真的要“事必躬亲”吗?学生一愣,因为这个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恰恰相反,思索了一会儿,他们有的说要事必躬亲,只有这样,才有亲身感受和体验。也有的说有些事情需要自己去做,但也有些事情不必亲力亲为。学生能辩证看问题无疑是很有思想的生成体验。这样一来,学生找到了自己情感抒发的切入点,人人有话可说,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课堂重新焕发了生机,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一语道破了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艺术的精髓。语文课堂教学呼唤充满艺术性与创造性的鲜活课堂,只有足够的意识加上良好的实践,才会具备随机处理的能力;只有及时整顿课前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才会出现更多的生成时机。只有在“预设”的池塘里,不断注入“生成”的源头活水,科学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语文课堂更有魅力。总之,只有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精彩。

语文课的预设与生成 篇7

一、课前预设为何会出现偏差?

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琐碎的,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必须预设一个清晰的教学框架, 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教师以冯友兰先生对魏晋风流的解释 (妙赏, 玄心、洞见, 深情) 贯穿教学, 用三个问题建构起了课堂框架。

作者的“妙赏在哪里”?

作者的“玄心”表现在何处, 有何“洞见”?

他的深情根植于哪里?

教师颇用心思地将三个问题对应文章的三个段落, 课堂内容完整, 教学流程清晰, 完成了预设的相关问题。但如此精心的设计却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精彩的课堂。原因何在?

从这三个问题的预设中, 我们可以发现, 教师的预设建立在《兰亭集序》与王羲之的人格之美、魏晋风流之美的制高点上, 而学生对王羲之的人格、对魏晋风流的理解显然还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对这篇千古美文的理解不深, 尤其是对魏晋风流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 所以, 这样的预设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兰亭集序》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 文字灿烂, 字字珠玑, 文章思路清晰, 作者情感变化明显, 且文笔跌宕起伏, 哲言警句甚多, 其深刻的内涵必须要结合时代背景方可作出一个准确的判断。

在预设三个大问题的前提下, 教师带领学生沿着预设的轨道深入学习, 但教学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而是课程的再创造和生成开发的过程, 学生的想法不可能总是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例如, 在“妙赏”这个教学环节中, 教师的教学预设是这样的:

暮春之初,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良辰)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美景)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 足以畅叙幽情。 (乐事)

仰观, 俯察, 游目骋怀, 极视听之娱。 (赏心)

不仅赏诸事风雅, 而且也妙在表现雅的文字, 两者相得益彰, 骈偶对仗, 又错落有致。

妙赏, 赏的是什么?妙在哪里?教师在课堂上给足了时间让学生思考, 但笔者以为, “赏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预设指向不够具体明确。

常人对“赏”的理解一般为“欣赏”。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 学生往往只从这个解释出发, 思维很容易受到限制, 所以, 几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都说王羲之“妙赏中‘赏’的是风景”。显然, 学生的回答并没有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教学预设之所以会发生偏差, 最大的原因是教师的预设基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而不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即预设没有基于学情。为了完成某个既定的教学目标, 教师通常会认真准备大量的相关资料, 正是大量资料的查阅帮助教师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 但学生对相关问题的了解其实是欠缺的。因此, 如果教师期望自己的预设能顺利开展, 则要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背景知识。如果教师对学情没有充分的把握, 预设最好是建立在文本之上, 因为文本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最重要的媒介。如《兰亭集序》中作者情感的变化, 是需要学生把握的关键, 也是教学的重点, 教师可以就此入手设计教学, 而不能为了突出预设的新颖性而导致学生无所适从。

二、预设出现偏差后, 怎么办?

真正的课堂不应该只遵循教师的课前预设轨道进行。只有预设的课堂, 是教师单方面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以完成任务的课堂, 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所以, 当课前预设出现偏差后, 教师应该依据课堂上掌握的学情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仍然以《兰亭集序》的教学为例, 教师对“赏”的预设是“赏心悦目”, 即“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有哪些内容可以让作者赏心悦目” (这正是作者“信可乐也”的具体原因) , 而学生对“赏”的理解却局限在了“欣赏 (风景) ”。此时, 教师可以直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哪些文字洋溢着‘信可乐’?”这个正是学生可以从文本中了解到的信息。

此外, 教师还要重视学生动态的学习过程。从教学的角度讲, 教师预设的是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想要获得的结果, 而生成则是在教学必须经历的活动中产生的。教师在“妙赏”这个环节的教学中, 对第二个问题“妙在哪里”的预设为:

妙, 不仅妙在诸般事物皆风雅, 而且也妙在表现雅的文字, 两者相得益彰, 骈偶对仗, 又错落有致。

这是一个富有弹性的、内涵丰富的高质量的预设。《兰亭集序》为何能成为千年美文?其文字美在哪里?笔者以为, 教师如果能够带领学生走入这个预设的问题, 一定会有精彩的见解出现。可惜的是, 该教师直接把结论告诉了学生, 忽略了过程, 使这个精彩的预设缺少了生成的机会。毋庸置疑, 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 所以必须重结论。但是, 如果不经过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 学生就难以获得结论, 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知识, 也难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叶澜教授曾提出课堂动态生成的观点:“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 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课堂教学生成”的主导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石, 通过课堂教学设计的变革, 促进教学要素组合、教学形态展现等方面的彻底改变。[1]我们应提倡动态生成的课堂, 哪怕这节课没有完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让预设与生成相统一, 需要理性对待预设与生成:一方面, 预设应为生成留出空间, 对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生成, 教师要因势利导, 使之成为课堂的闪光点;另一方面, 当课堂出现一些消极甚至是负面的内容时, 教师不能放任自流, 而应机智地采取方法, 回到预设上来。[2]这样的课堂才是既有精心预设又有精彩生成的课堂。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预设发生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预设基于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而不是基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即预设没有基于学情。当课前的预设出现偏差后, 教师应该依据课堂上掌握的学情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

关键词:预设,生成,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魏军, 姜秀琴.解读课堂的预设与生成[J].教学与管理, 2005 (2) :47-49.

语文课堂有效预设与机智生成 篇8

一.课堂预设与生成不良现象

其一, 为图省事, 对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环节都事先作预设。在“课堂教学预设”的时候, 也往往只借助手头的教案或学校统一发放的教学参考书, 不加改动或略作改动。由于没有很好地“吃透”课标和教材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必然导致所作的预设是肤浅笼统, 更谈不上对知识的生成了。

其二, 没能摸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技能。在这种情况下预设的问题要么难度过大频频难住学生, 要么难度太浅激发不出学生智慧, 课堂冷淡。这样课堂教学就不能循序渐进, 更达不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其三, 没有吃透自己。课堂是动态的过程, 课堂上在师生互动的激发下, 能生成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 大大扩容了文本内容。然而, 如果对课堂预设的内容不是了如指掌, 预设不到位, 关注不到“细枝末节”。

其四是, 在课堂推进过程中缺乏随学情变化而作出相应调整的教学机智。

二.课堂预设与生成原因探究

究其根源, 就是课堂教学缺乏预设与生成的意识, 死板教条, 甚至“独断专行”。教师只顾“按部就班”推进自己的课堂预设。而对课堂上学生提出的偏离预设的问题, 不是避而不谈, 就是批评责备, 甚至训斥学生:只管把老师讲解的记住就行了!好一点的做法是把问题推到课后再讨论———课后大多也是早把此事忘到九霄云外了, 不了了之。其实, 这类教师的这种专制做法, 暴露了他心灵的不自由。心灵上的不自由必然让他不敢越“教参”雷池一步, 课堂内容缺乏创新, 更不必谈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考试暴露出学生有“盲点”了, 再急忙“缝补”。浪费了最佳的教学时机且不说, 它给学生带来的其它方面的负面影响, 不可估量。

三.如何实现课堂中的效预设与机智生成

特级老师李镇西博士的语文民主化教学理念中, 就十分强调课堂预设与生成效果, 给一线教学工作者诸多启发。

在他执教的人教版《荷塘月色》一课中, 他的教案设计程序是这样的: (1) 学生自读一遍课文——— (2) 师生交流对朱自清生平的了解———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交流感受。但在课前, 就有学生询问他本专题学习重点是什么, 他想:这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的第一篇课文, 应该先引导学生把握单元学习重点, 从一开始树立单元学习的观念。基于此, 他上课先是引导学生关注单元要求:“整体感知, 揣摩语言。”让学生围绕这八个字思考、讨论, 他在讨论后总结的一段话:“同学们注意, 所谓阅读, 主要就是通过揣摩语言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涵,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说完这话以后, 发现自己说的话题已经说到通过揣摩语言进入作者心灵, 正好学生也跃跃欲试, 于是, 要求学生“把自己放进去”朗读, 然后各自谈体会。最后, 才引导大家回过头来交流各自对朱自清的了解。

这样的生成, 简直是“乾坤大挪移”, 充满课堂机智, 教案实施的程序一下子变成了这样: (1) 学生讨论单元教学要求——— (2) 学生朗读课文并谈体会——— (3) 师生交流对朱自清生平的了解。这堂课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使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般自然, 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提倡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要求得到充分体现。师生都把课堂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 教师教学有了针对性, 该讲的地方讲得更充分, 更深入浅出, 易于学生掌握, 布置学生作业也有了针对性。真正达到了教师精讲, 学生精练。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速度快, 学生掌握生成的速度也快。

灵活预设调整课堂教学内容, 注重课堂教学生成效果的教师, 心灵总是自由开放的。上海特级语文教师钱梦龙说过:“有人曾问我:‘为什么你的教学设计常常有些新意?’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很少看教参。”基于此, 节省下的时间就可以大胆地把课本外的、能激发学生上进心、激活学生心智细胞的充满浓厚现代生活气息的“活水” (李镇西推介给同学们的健康向上的文学作品) 引进课堂, 让课堂内的一方“池水”具有最强的活力。“没有现代教材, 培养现代人就是一句空话。”这值得我们每一位一线的教师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9

一.关于预设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而创设的一个有效的教学系统。这里的教学设计其实就是预设。

(一) 预设的要求

第一、依据课程标准进行预设。按照新课程的要求, 语文教师应当从三个维度进行预设, 而不能只预设知识目标;就教学进程和教学情境而言, 要有适当的预案。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存在着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 对教学的预设应具有灵活性。

第二、预设要充分。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地调控“生成”;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对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情况进行捕捉和处理, 才能驾轻就熟。新课标指引下的预设应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预设。进行这种预设时, 教师必须要充分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 学习的对象——文本。

第三、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要结构性与弹性并重。着眼于动态生成的观点, 课堂不再完全是预设“计划”的课堂。课前教师应精心设计弹性的教学方案, 课堂中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实际情况, 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

(二) 预设的内容

第一、预设学生情况。对课堂教学的预设首先要从学生入手。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 其知识经验、认知等皆不相同, 这都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预测可能发生的一些课堂变化。教师在进行预设时, 要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上花时间, 在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花精力。

第二、预设个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得出许多个性化的观点,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来应对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第三、预设文本的情感点。蕴含在文本中的作者情感, 学生自然也能在对文本的解读中感受到, 甚至形成共鸣。因此教师在预设的时候, 就要关注文本的情感点, 对文章的“动情点”要进行细致深入的挖掘, 预测学生可能会有哪些情感的迸发, 面对这样的情感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

二.关于生成

课堂教学是瞬息万变的, 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穷尽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当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 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 即使偏离预定目标, 也应跟着学生的思路走, 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

首先, 当课堂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时, 我们应该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学生的回答一定有意料之外的, 教师一定要相信自己能够应对这一切。面对学生的种种想法, 我们应在平等的立场上给予指导, 而不能居高临下, 一棒子打死。

其次, 教师要学会用心倾听。当学生在就课本内容发表观点的时候, 我们也要用心的倾听, 这样才能从中明确学生的观点并对之给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与同学们进行亲切的交流,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

再次, 教师要进行信息重组。对于在课堂上生成的大量信息, 要区别对待。对于属于学生独特见解的信息, 教师要顺应学生思维走向。而对于超出文本范畴的生成, 教师都应该用巧妙的方式将学生的视角引回到课堂上来。

三.注意事项

面对预设与生成, 教师应该审视自己的课堂教学, 做到以下几点: (一) 没有课前的计划和准备, 就丧失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但预设不能成为束缚, 课堂是瞬息万变的, 随时会产生新的信息, 成果是动态生成的。课堂不是教师表演其才华的独占舞台, 也不是众多学生作为“绿叶”衬着少数优秀学生“红花”闪耀的花坛, 每个学生都有生长的权利, 都有获得肯定和承认的需要, 课堂就是全体学生共同表演的大舞台, 是百花齐放的大花坛。

(二)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 我们还应该“提倡生成”、“期待生成”, 同时也能够“关注生成”、“驾驭生成”, 让学生问题跟着我们的课堂一起飞翔。为了更好的驾驭生成性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在教学基本功、书籍阅读量、临场的应变处理能力等诸多方面都要加强。

预设与生成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篇10

关键词:预设,生成,课堂氛围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生成观认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要努力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运行体系,实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打破预设的封闭性,能真正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不管语文教师预设时有多么严谨到位的考虑,也不可能穷尽语文课堂的可能性的生成,因为课堂教学是动态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凭借教育智慧在教学中机智生成,即在教学实践中因学情的变化,对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的适当调整,使学生顿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或方法上实现自我建构。

一、了解学情,巧妙预设,实现生成

我们的教育对象年龄特征、个性特点、知识经验和生活环境的复杂多样,决定了教学行为的生成性。因此,全面地了解学生,预设学生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是科学预设的前提。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必然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推进。因此,要尽量多的去了解学生,预测学生的学习行为。如,了解学生学习的起点在什么地方?在学习过程中对什么感兴趣?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对学生的问题怎样引导?这些都是教师在预设中要全面了解的,因为在预设上多下功夫,理智地认识生成,才能更好地解决课堂生成的问题。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之前,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我在班中进行了调查,你了解贫困地区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吗?他们得到过哪些帮助?调查结果发现学生通过电视、网络了解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学习条件非常艰苦,生活特别艰难,有很多的大学生志愿者到他们那支教,社会上的爱心人士为他们捐献学习用具、生活用品,有个孩子还提到了《非你莫属》中的老板们到凉灯村去体验生活,帮助凉灯村的村民投资致富,并且承诺资助贫困的孩子上大学……学生对于贫困地区孩子学习、生活到底“艰苦”“艰难”到什么程度,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地方,也是最想了解的。有了对学生充分的了解,我的预设更有了针对性,课前我搜集了一些关于贫苦地区孩子学习、生活的照片,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画面,一双双渴望知识的大眼睛,看的孩子们热泪盈眶,接下来的作文在描写山区小朋友生活画面时,孩子们写得非常动情,孩子们写道:“山区的小朋友,看到这些画面,我特别震惊,你们为了上学冬天早晨五点就要出发,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随时都有可能跌落山下,你们上学真不容易呀!”“你们教室里没有暖气,戴上手套肯定也很冷,怎么能写字呢?”“一张桌子上坐三、四个孩子用两本书,还有的孩子站着,没有铅笔用木棍在地方写字,没有课外书,你们是怎么学习的?”“穿着露脚趾的鞋子,衣服都烂了,没有菜吃,瘦弱的身体背着一大捆木柴,你们是怎么生活的?”“看到你们在那么难的条件下坚持学习,我非常佩服你们,而我学习条件这么优越,学习还不认真,今后我要学习你们那种遇到困难绝不退缩、勇往直前的精神,刻苦学习!”……孩子们质朴的语言,浓厚的情感,油然而生的爱意在笔尖流淌……

二、细读文本,精心预设,精彩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就没有课上精彩的生成。如果课前没有对文本的深入钻研,没有储够“一桶水”,或没有足够的“自然资源”,那么课堂上即使有生成也是散乱的,盲目的,肤浅的,是一种无质量的生成。

在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在“拓展延伸,多向对话”这一环节中,我说:“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其实我们已经学完了,但是我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来你们还有很多话想说,你想对谁说,大树?小鸟?伐木人……”有的说:“伐木人,你太残忍了(愤怒),为了制造一些火柴,而去拆散一对这么要好的朋友,太可恶了!”有的说:“树啊树,我的好朋友,我跋山涉水来到你身边,你却变成了这样(哽咽),我太伤心了。”有的说:“小鸟,我的朋友,好长时间不见了,你过得怎样?虽然我们今世不能相见了,但是,这一生中有你这样的好朋友我死而无憾了,如果还有来世,让我们再做朋友(哭泣)”……有一个孩子迟疑地站了起来,说:“老师,我能不能对作者说……”我很诧异,“你想说什么?”“你为什么要写这么悲惨的结局,不能写的稍微……老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我当时一惊,没有想到这个孩子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对作者了解吗?”有些孩子发言,但不够完整。作者的简介我预设过,“同学们,让我们走近作者———新美南吉,童话家新美南吉在这个世界上仅仅生活了29年,却如一颗耀眼的彗星,在世界儿童文学的天宇中,留下了自己宝石般的光芒。他1913年出生,‘新美南吉’是哥哥的名字,可惜的是,哥哥在出生18天后就夭折了,父亲让南吉继承了哥哥的名字,是希望南吉能够延续着哥哥的生命,平安健康得活下去。南吉4岁时,年仅29岁的母亲不幸病故;8岁时,年仅30岁的叔父病故,随着亲人的相继早逝,使南吉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对自己的生命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不安感和宿命意识。他后来在日记中写道‘我的母亲和叔父、哥哥很早就夭折了,我大概也活不过30岁,’这句话不幸成真了,20岁时,南吉的身体开始不好,29岁时与世长辞。人们说,新美南吉在短暂的一生里,曾经失去过很多东西:亲生母亲、家人、青年时代的恋人、还有健康……他从幼年时代起,就一直在承受着心灵的孤独和生命的不安与忧愁。因此,他在长大后所写的作品中,讲述了很多以‘丧失’和‘离散’为主题的故事。我们从这些故事里,也不难体会到一种淡淡的伤感的调子,一种伤逝、悲苦的迷离之美。例如今天学到的《去年的树》,老师推荐给你们的《跟在后面的蝴蝶》《一张明信片》《小狐狸阿权》等故事里,都能感受到这种带有哀愁色彩的美。正是这种美,构成了这位带有悲剧色彩的英年早世的童话作家的婉约动人的文学世界。”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我是没有想到的,正是因为有了课前的预设,才让我在课堂上多一份洒脱与从容,多一份自信与深刻。

三、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助力生成

教学过程是师生对话、交往的过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纠正,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也就是“生成”。

在进行绘本《当一只獾遇到另一只獾》交流课时,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只獾遇到另一只獾,最好对对方微笑”一只獾说到,“你笑什么?是在嘲笑我吗?哼!”另一只獾恼怒地说。”当我读到这儿的时候,阳阳说:“老师,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昨天我碰见强强,对他笑了一下,他就过来骂我‘乌鸦嘴’,笑话他脸上有雀斑,说他是‘斑点狗’。我俩差点打了起来,其实我没有笑话他,只是打招呼。”这时强强快哭了。“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笑笑打个招呼会有这么大的误会呢?”“有些同学看到强强脸上有雀斑,就给他起外号。”“有些同学一看到强强的脸就捂着嘴笑。”“外班的同学看到强强很好奇,也会笑”……“那以后你们怎么做呢?”“以后不给别人起外号”……一场同学之间的小矛盾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烟消云散了,生成的力量是神奇的。

四、巧抓课堂教学生成点,呈现生成

课堂教学有一些“生长点”,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具有规定性,应当是基本确定的;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变数较大,课堂教学有一些“生长点”,把握这些“生长点”,生成的可能性很大。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大多学生围绕“向谁借”“为什么借”“借的经过、结果怎样”来提问。但有一位学生说:“‘借’要经过别人的同意,而在故事中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应是‘骗’箭,题目为什么是‘借’箭?”我及时抓住了这一稍纵即逝的“生长点”,让学生讨论是“借”好还是“骗”好?通过自学自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后,学生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智勇过人通过这个“借”字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这箭是曹操自愿射给他的,只能说明曹操的疑心病太重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探究的快乐。

五、锤炼教师教学机智,升华生成

生成是教学对话情境下师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超越性获得或发展,这种获得或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教师的智慧。而这种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按现象学教育学大师马科斯·范梅南的说法叫“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和处理偶发情况随机应变,因势利导善于捕捉和发掘教育契机的能力与素质。的确,“教学就是即兴创作”,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机智这种能力素质,否则纵然有高超的专业学识,丰富的教学经历,也难实现课堂生成。

有一位老师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已经临近尾声,丑小鸭变成了一只高贵的白天鹅,课件出示了画面,同学们尽情欢呼着白天鹅、赞美白天鹅,突然,一个男孩站起来,说:“我觉得,丑小鸭没什么可高兴的。因为它本来就是天鹅蛋孵出来的,长大了自然就是天鹅,不可能变成鸭子的。”男孩的这番话,仿佛一瓢冷水,全班同学一下子愣住了,呆呆的看着老师,面对这种突变,老师停了一下,说:“你说的没错,丑小鸭长大了肯定是只天鹅,因为它小时候就是天鹅,但是,假如丑小鸭在成长过程中没有经历那么多磨难,假如丑小鸭面对种种困难退缩了,自暴自弃了,它长大了能不能成为一只‘真正’的白天鹅?”“不能。”“那么,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才是‘真正’的白天鹅?”孩子们纷纷举手,“真正的白天鹅是不怕别人嘲笑的。”“真正的白天鹅要相信自己春天会来到的。”“真正的白天鹅要不怕困难,勇敢面对困难。”“真正的白天鹅是当别人都离开自己的时候,要学会坚持”……教师的教学机智让生成的泉水在缓缓地流淌,一点点浸润孩子幼小的心灵。

预设与生成,促语文课堂更高效 篇11

一、精心预设,促课堂瞬间更精彩

引导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这一目标同样符合语文这一学科的人文性和实用性特征。教师应当重视课堂预设这一工作,只有提前认真制订好课堂教学要达成的目标、预测到教学的预期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体验情感、提升文学素养,才能确保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中得到锻炼、展现个性。

比如,笔者在讲授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果树瀑布》一课时,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了著名景观黄果树瀑布的动态景观,瀑布倾泻而下的气势和巨大的水流声,让学生纷纷被瀑布的宏伟和壮观所深深吸引,犹如身临其境。将学生成功引入文本环境中后,笔者就要求学生开始仔细阅读文章内容,通过作者的文字描述来深入感受瀑布景观的更多特点。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这篇文章也是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之一,学生能够在文章的字字句句中获得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产生自己对瀑布雄伟壮观特点的理解。有的学生还能够从课内文本内容延伸到课外内容,即意识到瀑布存在于大自然中,除了这一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外,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好的景物,亲近大自然就能陶冶人的性情;还有学生想到我们应当保护大自然,并就保护自然环境提出了相应的倡议。

教师精心的课堂预设可以确保课堂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课堂的完整性,也能够给教师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使课堂节奏得到更好的控制,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课堂预设中的课外拓展部分能够让师生在交流中不断产生思维碰撞,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动态生成,促活动设计更完善

课堂预设是教师进行课堂设计的关键一步,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表现为善学善思的学生对教师讲解以及文本内容的质疑或独特想法的提出。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其独特想法中的价值,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将其灵活转化为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得更为特别的情感体验。

比如,笔者在讲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夹竹桃》一课时,在预设的课堂拓展时间进行了这样的课堂活动:“同学们,在学完《夹竹桃》这一课后,想必大家对夹竹桃这一植物有了更好的认识。那么,如果现在你正身处于一片夹竹桃林子中,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呢?能否试着将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呢?”在笔者的适当引导下,很多学生都相当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有的同学写道:“……一阵微风吹过,整片夹竹桃林碧波阵阵,小鸟穿梭在花和叶间,像是在捉迷藏……”还有的学生写道:“周末,我来到了一片夹竹桃林,夹竹桃开出的花朵就像是天空中的白云朵朵,各不相同,争相开放……”这样的课堂设计,不仅能使教师更出色地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学生不经意间提出的问题往往会成为课堂中最精彩的部分,只要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就能使学生拥有不同寻常的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是必不可少的,灵活化的课堂活动设计也同样重要。但这样的“精彩瞬间”往往只是学生的一个念头闪过,不易察觉,教师只有在认真聆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及时抓住这样的精彩瞬间,才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升华对文本的认识,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实现预设的课堂目标。

三、两者并重,促课堂构建更深刻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语文课堂应当“以生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真正享受精彩的语文课堂。而做到这些要求的前提是教师需鼓励学生仔细深入地研读文本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聆听学生的独特想法,以此生成课堂的精彩瞬间,以灵活化的课堂活动来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

比如,笔者在讲授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钱学森》一课时,曾引导学生探究钱学森在回国途中遭遇了哪些重重困难,笔者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钱学森在回国途中所遭遇的重重困难都有什么呢?请大家仔细阅读文本,找出能够体现钱学森回国之难的词句,并想一想文章为什么不直接描写钱学森对祖国的卓越贡献,而是要先写回国之难呢?”接着,笔者继续鼓励学生进一步地思考和质疑,有的学生提出:“既然钱学森对美国来讲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那么美国为什么还要用威逼利诱等不正当的手段对待这样的人才呢?”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便鼓励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最后经过多个学生的发言,大家一致认为:“美国不愿其回国的原因是认为以钱学森的才智,他完全可以振兴中国的科学事业,所以为了限制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美国官方才出此下策。这一点足以体现钱学森在科学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从侧面体现出了钱学森不顾名利、一心为国奉献的伟大精神。”

教师在进行课堂预设时,应首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对以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根据课堂中出现的精彩瞬间灵活调整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确保学生在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和张扬个性的语文课堂上,能扎实掌握基础的文学知识,促进思维的拓展,提高语文素养。

总的来说,课堂预设以及灵活化课堂活动的生成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步骤。完备的课堂预设能够确保教师在课堂上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充分挖掘课堂的精彩瞬间。一味追求完成教学目标而没有动态化活动的课堂无疑是死板而枯燥的。因此,教师既要注重课堂预设的创新,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产生思维和智慧的碰撞,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语文课的预设与生成 篇12

一、做好预设工作

预设就是在方向上掌控, 让学生知道如何理解文本。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善于引领学生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 超越教材, 跳出文本, 拓展更多的课外资源, 阅读“生活”这本无字书。这样才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地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从而感悟文本的真正内涵。

例如,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时,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课文, 吃透教材课文。此篇幅短小精悍, 语言简洁, 意境隽美, 所蕴涵的道理非常深刻。课文原本是一首歌曲, 教师在教学中初步的设计应该是通过歌曲的欣赏让学生进入学习场景, 学生在学习歌词基础上, 也可以了解乐谱。但学生对歌词所描述的以前的人们的生活了解较少, 如果不加以引导, 学生难以理解旧中国的疾苦, 所以教师不能依赖单纯的讲解。教师在预设时就应该挖掘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形成新旧中国生活的对比, 让学生在教学中感悟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产生对祖国的感激之情。这样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生成中, 不宜偏离预设, 让学生的思维、思路、情感沿着预设的方向前行。

二、促进有效生成

预设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而生成是教学出现的“意外”, 生成是教学的真实过程。说是“意外”, 也是合理发现的教学过程和细节, 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认真引导, 优化生成, 促进有效生成, 规避无效的生成。

例如, 《别饿坏了那匹马》这一课讲的是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的故事, 残疾青年为了成全文中主人公“我”因喜欢书而买不起书的愿望, 残疾青年的美丽谎言尊重了主人公“我”, 包含了深切的关爱。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 感悟“别饿坏了那匹马”中对“我”的尊重。看下面一些教学片断:

师:主人公“我”对那位残疾青年感激不尽的事情是什么?

学生通读全文, 将锻炼相关的重点阅读能力, 教师预设的是:残疾青年满足了我渴望看书的欲望。

生1:主人公喜欢看书, 又买不起书, 残疾青年让“我”免费看书。

生2:残疾青年让“我”将马草卖给他, 这样可以换取看书。

师: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 轮椅上的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就卖给我, 别耽误时间饿坏了那匹马, 行吗?”“没问题。”我巴不得有这样的好事。残疾青年真的有马吗?他为什么这么做?

生:为了能看“我”看书, 是一个交换条件。

师:残疾青年说谎话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说是善意的谎言?

生:是为了尊重“我”, 不让我觉得免费看书, 而是为了让“我”心安理得地去读书、去学习。所以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这样的引导能促进学生情感, 能更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心情, 这样的生成更有效。

三、把握课堂生成

课堂教学每时每刻都在生成, 大多数生成是预设的结果, 但课堂每时每刻都存在没有预设的生成, 这也被叫作意外。作为教师, 如何处理意外, 是憎恨、愤怒, 还是看着一次难得机会, 我们对待意外生成的态度, 决定了结果。正如叶澜教授说的“课堂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 我们处理好这些意外的生成, 将让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例如, 在教学《谈礼貌》这一课时, 文章通过三个故事来阐述懂得礼貌待人的好处, 教育人们要懂得礼貌待人, 懂得人与人的交往礼貌, 养成礼貌待人的习惯。在教学第一个故事时, 教师首先课件出示句子:他在马上吼道:“呔, 老头儿!爷问你, 小校场往哪去?”这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品味其中的词语, 如“吼, 呔, 老头儿, 爷”, 这其中就突出的是牛皋的态度粗暴、出言不逊及无礼貌的行为。这是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有这样的行为。这时一个学生说了他自己的观点:“对有礼貌的人, 才有礼貌;对无礼貌的人, 也不必有礼貌。”这是一个课堂的意外, 很多教师无从入手, 都怕处理不好适得其反, 为此很多教师都是采取回避的态度, 漠视这样的突发意外生成。但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 学生的困惑还在那里, 教师如果这时恰当地处理, 可以让教学变得更有趣。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是这样做的:“礼貌不仅是对人的态度, 更体现了自身的素质, 不礼貌的人准会受到限制或者不好的结果, 而我们不可能狗咬了我们一口, 我们也要狗一口吧 (这时学生笑了) 。礼貌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和素质, 同学们指导以后我们怎么做了吧!”

这样的处理, 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困惑, 而且也让学生更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 而且从德育情感上教育了学生, 让学生树立了整个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样的课堂能不精彩, 能不有效吗?

总之, 课堂预设与生成是小学语文教学统一的过程, 是动态的过程,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精心预设、有效调控、灵活处理,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摘要:在教学中, 教师总是在预设与生成中完成教学的, 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包括备课、准备材料等都可以看成教学的预设, 而课堂是随机变化的, 出现的一切状况都是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问题, 能让课堂呈现别样的精彩, 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预设,生成

参考文献

[1]万小玲.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28) .

上一篇:伺服进给下一篇:校园网安全体系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