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生成

2024-10-08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生成(精选12篇)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生成 篇1

德育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德育课堂教学中, 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沟通和交流, 使教师充分注重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境中, 激发并运用生成性资源, 从而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它打破了传统的“灌输”教学模式, 具有动态性、不确定性、开放性的显著特征。

一、动态生成性教学在职业院校德育课堂中的重要意义

(1) 动态生成性教学能够增加德育课堂的吸引力。就德育课堂的内容而言, 书本知识的枯燥乏味是多数德育工作者的共识。随着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推陈出新, 这些现象虽然有所改观,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德育课程知识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动态生成性教学使德育课程的每一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 是不可重复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会带着期许和发现的心态去寻找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期间不断迸发的“惊喜”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

(2) 动态生成性教学能够提高德育课堂的效益。通过多次教育改革, 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经历了从以“教”为中心到以“学”为中心的转变。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们逐渐认识到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 使知识保持鲜活生动, 使之充满生命力是课堂教学的内在需求。

二、职业院校德育课堂中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的整合

德育课堂中动态生成性教学模式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在于生成性教学资源能否有效运用, 其作用能否有效发挥。按照不同标准, 动态生成性教学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类:

(1) 学生生成性资源。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 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个体的情况千差万别, 其学习能力、认知特征和价值观念会受到经验、情感、态度、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课堂教学进行当中, 学生们在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判断和评价时会出现思想碰撞, 产生重要教学资源。

(2) 教师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 教师在课堂教学进行中的各种状态和表现都会成为教学资源。具体来说, 教师生成性资源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知识能力素养;教师的知识技能、经验、智慧;教师的性格、爱好、情感、态度;教师的言谈举止、职业礼仪、服饰着装等。

(3) 个体生成性资源。个体生成性资源是指师生课堂教学活动各个环节中出现的个性化解读。例如, 学生对教学文本的个性化认识, 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个性化情感体验和经验,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创造性解释, 教师运用独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

(4) 群体生成性资源。在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有意识地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共鸣达到特殊的群体效应。随着教学活动在特定情境中的进行, 师生在互动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价值判断和知识收获。

三、职业院校德育课堂中动态生成性教学的实现途径

(1) 课前进行精心的预设, 加大教学设计弹性。职业院校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权威性, 其教学设计往往具有按部就班的特点, 因此传统的德育课给学生造成僵化、呆板的印象。在德育课堂中尝试动态生成性教学并不是说轻视教学预设, 反而是要更加注重教学预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达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之外, 还要注意不可过于生硬, 要充分考虑到师生、生生互动时出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 要留有发挥的空间, 增加教学设计的弹性。

(2) 创设情境, 引发动态生成。德育课堂上的动态生成, 需要设置一定的情境。设置的情境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惟其如此, 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就具体的德育课堂教学而言, 学生往往难以真正用德育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因此, 职业院校德育课在课堂教学中要变得易于理解, 要通俗化、生动化、生活化。德育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 引用合适素材。要设置有效情境, 引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体现德育课的时代感和实效性。德育教师可以借鉴社会热点创设教学情境, 将德育课具体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

(3) 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环境。教学心理环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认知, 影响教学目标完成的心理环境因素, 它由教师心理环境和学生心理环境共同构成。就教师心理环境而言, 教师要找准心理定位, 打破“高高在上”“师道尊严”等心理障碍, 不能以专制的思想去钳制学生, 应该对学生倾听, 应该鼓励、欣赏他们, 从而进一步实现“亲其师, 信其道”的良好效果。就学生心理环境而言, 学生要敢于挑战教师权威, 挑战书本教条权威, 敢于说出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 要敢于怀疑, 善于怀疑, 在质疑和辨析过程中, 得到更深层次的认识。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生成 篇2

“认真钻研教材,精雕细琢教学过程,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教师不懈的追求。但多年的工作经历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有差异的,师生的一个闪念,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都可以使课堂教学“横生枝节”或“倒行逆施”。在课堂教学中出现我们始料未及的“闪烁不定”的生成性问题时,我们是感到“麻烦”,还是作为一种“财富”?是让它成为空中楼阁,还是让它成为可用的、有用的教学资源,服务于教学呢?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段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的线性的过程,而应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往往课堂中的“节外生枝”才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锦上添花”。

《蜗牛》是一篇描写作者观察蜗牛爬行,改变对蜗牛态度的文章。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一课时教学一开课,我就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见过蜗牛吗?对它有什么了解?”学生们纷纷举手介绍蜗牛的一些身体构造及生活习性。一位叫小杰的小男孩站起来说:“我知道蜗牛身上的壳如果被损坏了,会自身分泌出液体进行修补的。”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一个反对的声音,“不对,不是这样的!”一个叫小刚的小男孩高高地举起了手。我请他说,他站起来反驳说:“他说的不对,蜗牛没有了壳,会慢慢地死掉的,我在关于昆虫的百科书上看到的。”小杰不服气,也争辩道:“我说的没有错,我也是在书上看到的。”两人在僵持着,全班的目光都投向了我。当时我并没有了解到关于蜗牛壳的知识,自然也不会给他们正确答案。我采用了老师们很常用的方法,实话实说:“老师也不知道蜗牛壳的奥秘,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请教电脑,请教《百科丛书》,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讨论。”全班学生都兴致勃勃地点头称好。

回家后,我上网查询了这方面的知识,发现两个孩子都没有说错,只是他们表达得不清楚。蜗牛的壳有小破损,会自身分泌粘液进行修补,而蜗牛的壳完全与身体分离,它就会因缺少水分而死。第二天上课,我先和学生一起解决蜗牛壳的问题。全班孩子都眼睛亮亮地望着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当我问到昨天谁查了资料,同意谁的观点时,全班的孩子都举起手。我请一个孩子来说他的观点,他信心满满地说:“我同意小刚的观点,蜗牛没有壳会死掉。”我请他坐下,希望听到不同的声音,可是刚才举手的绝大部分孩子都把手放下了。我问道:“为什么没人举手了?你们都同意小刚的观点吗?”只见一个女孩怯生生地站起来,充满疑惑地说:“老师,我在书上看到的是小杰所说的那样,为什么答案会不一样了?”我没有马上给予判断,笑着让大家再回忆两位同学说的话。通过仔细比较,就有孩子发现他们俩在表述上说的不同情况,一个说蜗牛的壳有破损而没有分离,一个说蜗牛的壳与身体完全分开,当然答案就不同了。这时我再问:“谁说的对啊?”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他们说的都对!”随势而导,我告诉孩子们语言表述的准确性是多么的重要,我们说话、写文章都要做到准确、清楚,听众或读者才能听得清楚,看得明白。遇到不明白的知识,我们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主动地获取信息,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一个小小的问题,我捕捉到了就成为了一节课的亮点,会为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这节课孩子们就主动地去获取了知识,学会了分析比较,明白了说话要表达清楚,相信他们会记忆深刻的。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生成 篇3

“德性”是指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人的品格,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的关键所在。学校组织德育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审美能力,锤炼意志品质,从而塑造良好“德性”。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德性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使命。

一、德育活动内容合理化——创设“德性”有效生成的源泉

1. 学会健康、安全地生活

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有位记者曾问过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回答:“我小时候老师教过的饭前要洗手,东西要放齐,要按时作息,要与小伙伴友好相处。”这位科学家出人意料地回答,直接明了地说出儿时健康、安全地生活对人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组织秋游活动以“安全+健康+环保”为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有所得,受到教育。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健康、安全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保护自然。

2. 学会愉快、积极地生活

孩子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欢乐,也有烦恼和困惑,需要帮助和指导。因此,活动内容的确定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针对儿童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给他们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和行为指导,帮助他们营造一个乐观、积极而有意义的生活。如组织跳蚤市场活动、校园快乐健身活动、暑期奥运实践营活动,让孩子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良好的情绪和心境油然而生,从而促进他们愉快、积极地生活。

3. 学会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孩子的世界是一个具有他们自己的独特兴趣和心理表现的世界。我们要从孩子身边的生活出发,通过一个个儿童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儿童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加深他们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和感受。让孩子从小学会关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如:开展“今天我值日”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生活在集体中要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组织“情系灾区、爱心相连”系列活动,培养孩子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德育活动组织精细化——架设“德性”有效生成的桥梁

1. 精心设计活动方案

活动方案是活动的具体计划,完整的活动方案有利于活动开展和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应重视方案的撰写,要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特点设计完备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应写明德育活动具体的目标、内容、组织与辅导方式、资料的积累方法等。

2. 抓好活动组织辅导

教师应加强活动的组织,做好学生的服务,提供资源的保障,确保活动的安全。在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活动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辅导方式,要积极探索辅导方式的多样性。“小组合作”是我们常用的活动形式,在活动准备阶段,老师要分好小组,以4-6人为宜,安排角色,落实个人责任。

如跳蚤市场活动,小组成员包括组长、记录员、营业员、摊位管理员等。野炊活动,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厨师、后勤、摄影师等,且每个成员必须明确各自所担任的角色,明确任务。这样做能让学生认识到各个角色责任以及存在的意义,从中体会要想成功就得同舟共济的道理。

3. 重视活动资料积累

在德育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积累,及时发现有价值的德育素材,为德育评价提供依据。资料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电子的,然后体师生围绕活动中的“德性”因素通过学校广播站、闭路电视、悄悄话信箱等途径进行交流,使学生的“德性”在活动后再升华。

三、德育活动方式生活化——打造“德性”有效生成的温床

1. 创设生活情境

体育运动会,以往只是有体育特长学生的舞台,其他的学生除了轮到自己班的学生比赛,当一下啦啦队,两天的比赛基本上没什么事。在2007年10月的校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对活动的方式进行了创新,要求各队员在田径运动会上人人有事做。如除运动员外,有服务小天使——为运动会做些服务工作;摄影师——拍摄本班学生比赛过程中精彩镜头;宣传员——比赛前制作海报,比赛中写广播稿……

再如,在跳蚤书市活动中,我们为学生创造一个高度仿真的市场。市场里有售货员、顾客、摄影小记者、有带着红袖套的市场管理员、还有便衣警察、纠纷调解人员等等。这样,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2. 体验真实生活

德育活动中直接的、纯真的、无痕的情境就是学生个体自我生成的、感性的、具体的、现实的生活。这是不着痕迹的创设,学生主体不会觉察自己是在受教育,只是在习以为常的情境中享受真善美的浸染。

通过星级班级评比活动,引导学生每次有重点地了解一个生活角色、努力当好一个生活角色。如值日班长、寝室长、值日生等角色。开展各项生活实践技能训练,如住校生叠被子比赛、内务整理比赛,教室、寝室美化比赛,野炊活动……这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生活能力,促使道德内化。

3. 开展争章活动

德育主题活动丰富多彩。我们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就围绕主题,制定相应的争章内容。如:学校开展了“诚信伴我行”主题系列活动,内容有“微笑、感恩、合作、节约、承诺”五大行动,围绕这些内容,我们开展了“礼仪章”、“诚信章”、“家务章”、“友爱章”、“孝敬章”、“环保章”等争章活动。由此可见,德育主题活动为争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德育活动评价人本化——拓展德性有效生成的空间

1. 充实评价内容

在德育活动中,评价学生对道德认知的掌握,侧重于活动中的态度及“再认、再现能力”;学生德育活动中的能力侧重于合作能力及心理品质、创造性思维;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正确与否侧重于平时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及是否关注社会。如下表:

2. 优化评价方法

每个学生都想使自己成为好学生,要引导学生把别人好的行为当作评价自己行为的依据。我们经常发现学生中的典型事例、动人事迹,及时报道;请有突出表现的同学站在国旗下,接受同学的鼓掌激励;定期评比各类“校园之星”,在大会上表彰、橱窗里展示照片。这些身边的榜样,学生看得见,学得上,促进了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完善自己的人格。

3. 克服评价的干扰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生成 篇4

一、正确对待学生课间矛盾, 有效开展友爱教育

体育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动态过程,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会出现教师预设之外的教学问题。当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与同学发生了矛盾, 怎么办呢?是课外花时间解决, 还是在课间及时想法化解呢?本案例给了我们一个生动的答案。

案例1:

“同学们接下去就是我们的游戏时间了, 大家把刚才学到的本领一起来用一用吧。”这是一节投掷课, 我一边说着一边引出了拓展类的游戏环节, 学生兴高采烈地和我布置完场地准备开始做游戏了。

“嗖, 嗖, 嗖”, 投掷物在空中飞来飞去。

小王:“啊, 你在干什么!”

小陈:“我, 没干什么啊!”

小王:“你故意用球打我!”

小陈:“没, 没, 我不是故意的!”

……

怎么办?要批评那位粗心的小陈同学吗?不行!我连忙走到小王同学身边关心地问:“打疼了没有?”并叫小陈同学用手轻轻地给小王同学被打中的身体部位揉一揉。

“小陈, 我相信你不是故意打中别人的, 当不小心给别人添麻烦时, 应该学会说什么呢”。我对小陈说。同时, 我也对小王说:“我相信你是一个大度的人, 不会因为小事而伤了同学友情。”这时, 小陈同学马上向小王同学赔不是, 连忙说“对不起”。小王同学说:“没有关系”。

于是, 全班同学又欢乐地继续他们喜欢的体育游戏课。

【分析与思考】

课内的节外生枝事件是开展课堂德育的最佳时期, 因为德育的有效性在于灵活地融进日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中, 这样才能突显其魅力。从本案例中可见, 小王同学在体育游戏中无意间被另一同学小陈投掷的球打中了, 可小王认为是小陈故意打的。同学矛盾在课间的吵架已影响了正常的上课, 教师既可以在阻止他们争吵的行为后上课, 也可以利用这一矛盾事件开展友爱教育, 以化解同学矛盾。作为教师选择了后者, 巧妙地通过走近学生、亲近他们、与他们对话交流, 引导引发矛盾的学生学会说对不起, 并使身体部位受球打击的小王同学学会宽容。

显然, 作为教师因时因地灵活地开展课堂德育不仅巧妙地化解同学间矛盾, 更使全班同学在这一活动中接受了教育, 学会了相互宽容和珍惜彼此的友情。

反思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 很多老师说课堂德育工作很难开展, 更难以在课堂中有效开展。其实, 德育工作可以无处不在, 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双会找德育资源的“慧眼”, 只要教师心中时刻关注着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他们一定会在课堂及时抓住转瞬即逝的德育契机, 变“教学问题”为“德育资源”, 有效开展课堂德育。

二、利用课间学生意外行为, 及时开展师爱教育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在于形式, 而在于教师有效的德育行为, 当这种德育行为发自教师自觉的非编排的仪式时, 学生会更加实实在在地感到这是教师发自内心的行为, 会让学生感到师爱的温暖, 感受到爱的伟大, 使学生精神得到升华。

案例2:

这是一节远撑前滚翻的课, 我正在进行巡视指导。发现一条少先队红领巾落在操场上, 我边走边扫视队员们, 发现小倪脖子上的红领巾不见了。我捡起了红领巾悄悄地走到小倪的身边, 边指导他们动作, 递上了领巾, 并摸摸他的头, 轻声道:“领巾是红旗的一角, 作为少先队员可要好好爱护它, 继续练习吧!”小倪迅速地将领巾系带好, 我们对视了1秒, 从他的眼睛里我体会到了一丝的羞愧与感谢, 我礼貌地回以微笑并走向了其他同学。

【分析与思考】

学生的红领巾不小心掉在地上, 教师是责怪学生呢, 还是自己捡起红领巾帮学生戴上?大家知道, 学生无意识地掉了红领巾, 当老师帮他捡起红领巾并帮他戴上时, 学生的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在亲身感受教师的爱意外, 也内心责怪自我的粗心。这样润物无声的教育远胜过教师的抽象、空洞的说教。

反思我们的师爱教育, 常常拘泥于形式, 习惯于借助各类活动开展, 而忽视了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喜欢高高在上, 过分关注教师的权威, 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 有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关心也会使学生感受到温暖无比。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这一教育契机,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开展课堂德育, 使课堂真正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从教师的宽容关爱中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课堂的欢乐、教师的可爱。

三、巧对生成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宽容

宽容是对学生个人权利的尊重。宽容是一种美德, 它的力量远胜过人的空洞说教。荷兰斯宾诺沙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宽容和大度征服的, 因此, 我们的教师要认识到宽容的力量。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抓住生成问题作为教学资源, 有效开展宽容教育。

案例3:

在一堂滚翻课教学的第二阶段时, 有一个细节动作出乎我的意料。我设计了一次自我示范, 本想通过自己的示范来讲解动作特点, 但想不到在我示范完毕后学生们对我的动作进行了一番“数落”。

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学生热心建议与我自己的设计完全相反, 瞬间我不知道如何应对了。此时想到不该用教师权威来压制学生, 而是在宽容学生不尊重教师的现象中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翻滚技能。于是, 我马上进行第二次提问:“那如何能真正做出漂亮的远撑前滚翻呢?请大家帮助我一下!”

“用力蹬地”“伸臂积极远撑”“及时低头团身”学生你一言我一语。

【分析与思考】

当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时, 是用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的善意建议, 还是尊重学生, 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 改进自我问题, 与学生一起成长呢?本案例中的教师, 坦然地接受学生的批评, 因为教师也不是完美的。在教授知识与技能时, 可能重视讲解知识动作而忽视了动作本身的规范性。尽管这属于教师无意识的行为, 但教师能善于倾听学生的良好建议, 尊重学生的评价, 宽容学生的误解, 本身就树立了一个倾听和宽容他人的榜样。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5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从而在思维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凡事预则立,不予则废。课堂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同构共建,融为一体,这要求我们应当为生成去寻求灵活的预设,让预设去促进有效的生成。只有正确处理好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天空。那么怎样才能让预设与生成实现零距离而融为一体呢?

一、精心的预设是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

预设是指教师在备课或实施教学活动时,对教学过程的一种“引领”,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问题情景,设想在课堂中会引起哪些因素变化,会生成哪些新的资源。《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材、教法同时,加强对学生的研究,在关注内容组织与过程安排同时,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学习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由此可见,教学过程的预设是非常重要的,预设不充分,设想不周全,就很难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就不可能生成更多的新资源。所以,我们教师要想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那么,如何精心预设,真正提高预设的质量,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呢?我觉得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以及学习心理状态,善于与学生沟通,真正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现实状况预设教学过程。

(2)教师要深钻教材,吃透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要注重数学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和配合;

(3)精心设计有“弹性区间”的教学流程,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所以,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情境、备生活、备自己,还要备和课堂有关的一切主客观因素。教师有必要对课堂作好充分的预设,对结果要了然于胸,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如何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些问题情景,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的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到许多预约的美丽。也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才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美丽,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二、美丽的生成是课堂预设的升华。

美丽的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交流、碰撞的课堂中,现时生成的超过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或新资源。也许大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这样的经历与体会:虽然我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似乎不那么管用了,在实施中还经常出现“卡壳”现象;我们经常借鉴优秀教师的优秀教案,但是往往事与愿违,教师一个人陶醉在优秀教案所提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一般学生是“观众”,课堂成为了教案剧的演绎舞台。教学过程中,即使有所谓的师生互动,其实也是早已预知的、单向的。

布卢姆曾经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因为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不是教师可以主观决定的,也不是都能预料到的,即使我们教师预设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意外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学需要预设,但预设不是教学的全部,若预设“引领”的痕迹多了,随机生成的亮点就会少。教学的生命力与真正价值在于预设下的生成教学。它不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

因此,仅有教师的全身心投入和少数学生的参与,何谈课堂教学的“生机活力”呢?又何谈美丽的“生成”呢?因此,教师除了在“预设”时就充分考虑学生现状,从而设计适合学生的思路外,在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教学生成。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的美丽的“生成”呢?我觉得应关注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意识。

教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达成的同时,更加关注过程性的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在经历、体验与探索过程中增强数学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积极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课堂上,教师可在“尊重”与“呵护”上做文章,教师应把全部精力用在关注学生上,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用心倾听他们的或长或短、或流畅或生涩的发言;用细腻的心和敏锐的眼光去发现和发掘其实的闪光点。学生针对课本知识,充分表达各自的见解,哪怕是“异端邪说”,要在给予辩证地评价和鼓励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纠正自己的成见。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

(3)教师要善于有机渗透学法的指导。

熟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授之鱼不如授其渔”。学生有参与的兴趣与动力,如果没有参与的能力,或者说什么都说不到点子上,不仅会让学生逐步丧失参与的积极性,而且不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美丽生成。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看,我们要善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有效学习的方法,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4)教师要善于捕捉产生美丽生成的资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在具体实施教案时,课堂经常会被学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发现所打断。因为预案的设计只是我们所做的一个大致的教学流程,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会打乱教学的节奏,但也许不曾预约的精彩恰恰就会不期而至,同时学生总是在这样的不断的生成过程中得以发展。

(5)教师要凭借教学机智应对生成性问题,对教学进度与方法 手段适时地做出反应和调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高屋建领,瓢别优劣,选择恰当的问题作动态生成的“课眼”,因势利导改变原来的教学程序或内容,自然地变为动态生成;当教学生成与预设出现矛盾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给学生表达和表现的机会,保护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应变能力,培养教学机智,能迅速、灵活、高效地判断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引领学生的思维。只有让课堂教学在健康有效的轨道上发展,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课堂生成。

因此,课堂教学的“美丽生成”呼唤我们真正关注学生这个主体,从实际出发,以兴趣为本,以能力为线,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我们的课堂才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

三、正确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两者是相互依存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课堂教学中需要预设,预设应力行简约,要有较大的包容性和自由度,做到预设而不死板,但决不能紧紧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预设根据课堂的变化而变化。没有预设的生成是盲目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美丽的生成;反之,没有生成的预设又是低效的。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生成应机智把握,即兴创造,让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与理解在课堂上绽放。把预设与生成有机的结合起来是一种教学艺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的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只有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中的“预设”和“生成”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预设” “生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88-01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无论是巧妙预设,还是精彩的生成,无不折射着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智慧。那么怎样“预设”课堂,才能收获“精彩”的生成?下面从以下几个课例谈几点浅陋之见。

1 于细微处听惊雷

教学中,教师能独具慧眼、去粗取精,发现能够帮助学生迅速的走进文本核心内容,实现阅读兴趣与自主解读的枢纽问题,在文字中窥见其与文本的联系,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挖掘教材,于平凡中见伟大,这样才能“生成”出期待的精彩。

例如:莫怀戚的《散步》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渗透着浓郁温馨的亲情。表达主题—— 互敬互爱、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其中有这样几句很简单的话:“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一位优秀老师就此设计了下面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我想……;“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时母亲想……。两个空白一下子走进了文章人物“我、母亲”的内心,也让所有的学生深切的感受“我”对“母亲”的尊敬和孝顺,“母亲”慈祥对孙儿喜欢和爱护,从而展现一个幸福家庭互敬互爱的融洽气氛。当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加入文本一起朗读时,干瘪的几句话立刻丰满起来。又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结束时,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把多彩的春天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请同学们拓宽思路用所积累的成语概括图画内容?”对学生拔高要求,使得语文教学与知识迁移结合起来,学生讨论热烈,一位学生这样回答:“春……冰雪融化、水位上涨、土膏微润、万物复苏、小草报春、桃李争艳、春风拂面、莺歌燕舞、横笛悠扬、细雨空蒙、舒活筋骨、抖擞精神、万象更新、生机勃勃”,运用成语“不仅多彩而且多姿”,在引导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汉语言的魅力。

2 于惊雷中听心声

一堂课,恰当地处理和把握教学内容用留白的方式触摸语文,用巧妙的预设带领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猜出了情,品出了味,激活了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语文,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的魅力。整节课对话充分,起承转合间展示了文字、文化、意境的魅力。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公开课《蜡烛》时,充分考虑到文本、人物、学生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了巧妙的预设,课堂效果颇为精彩。本节课从“战争”两个字的篆书字开始:这两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初步了解“战争”的含义,然后介绍了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的纳粹组织的凶残,并用图片展示了那一段悲惨的历史。笔者认为这些预设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些介绍就不会有课文中故事的特定环境,老妇人玛利·育乞西掩埋烈士的故事就不会那么动人心魄、震撼人心了。教学过程中请学生挖掘老妇人,三“爬”、三“跪”、三“休息”的细节动作,讲述这位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的感人故事情节及鲜明的人物形象。同时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探究老妇人这其中一爬:“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预设了这样的内容:这时老妇人她心里想到……,她似乎听到了……,她决定做到……。让学生透过文字直达人物内心,与人物的命运连在一起;当讲到老妇人这一跪、这一吻“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又不失时机地出示一个空白,让学生们去想象。学生和文本的对话通过教师的预设得到深入进行,使得文中人物和读者交融在一起。老妇人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的高大形象让学生得以深刻的感悟。当讲到故事结束:“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又一次引导学生自己进行了思考:红军战士们在对话,他们说:……。“文章最感动人心的莫过于情”透过文字折射出的人间真情,唤醒了学生久已沉睡的人性和人情,使主旨得以体现和升华。当然这些都是需要精心预设得恰到好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 于矛盾处起波澜

课文中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大家能抓住这些矛盾点实施点拨,顿时课堂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一位名教师在教学鲁迅《风筝》一文时,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当“我”为了自己童年的无可把握的无知,而毁坏弟弟自制的风筝一事,不停地深深的自责和忏悔,决定去讨弟弟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无怪你啊。”那么,“我”的心情一定就轻松了。可弟弟却是说:“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我”的心情轻松了吗?为什么?学生通过对这一矛盾问题的深入思考认为:“我”的自责和哀伤的心情是无法摆脱的,因为自己犯下的是不可挽回之错。从而让学生明白了蕴含在文章里的多角度的主旨: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应加以保护;虐杀者变成觉悟者甘爱虐杀毫无反抗的可悲。文本的矛盾是作者巧妙构思的外显,及时准确地抓住这些矛盾点,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让课堂精彩起来。

在教学中,我们也要经常留心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如《我的叔叔于勒》中父亲对于勒叔叔回来问题的“盼望”与“躲避”;《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审判时的反复无常;《范进中举》的中举后喜极而疯等。在指导理解和朗读这些课文时,只要一个设问,就能产生“一石击破水中天”的效果。

4 于平淡处激感情

《背影》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再三嘱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这本是一句很平常的话,在教学时往往就一带而过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教学此句时,却充分地发挥了预设的作用,进行了下面的练习:“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教师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父亲”怎样的再三嘱咐,怎样甚是仔细,从人物的身体、动作、语言、心理深入的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当学生们读着加入自己想象的文字的内容时,竟然有了催人泪下的力量。这正是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努力追求的。

大凡教育大师都善于挖掘教材中看似平淡实则深刻的句子,稍加点拨,就如同待熄的炉火,立刻燃烧起来,从而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这些也正是巧妙预设带来的。在望父买橘这个细节中,“当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我的泪很快的流了下来”。学生们根据教师的提示,果然补充出不同的修改的情感形象。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探析 篇7

一、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的目的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的目的是汲取“全社会的资源”。德育要实现教育目的, 维持其生存与发展, 就必须从社会输入各种资源。这些资源不仅仅包括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等有形资源, 还包括信任、地位、声誉、社会关系网络等无形资源, 两者缺一不可。高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虽然得到了国家政策、学校投入等的大力支持, 但现实与资源稀缺性理论告诉我们, 现有的资源不可能完全满足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还需要“改变资源利用范式, 从整个社会范围去寻求资源, 建立起开放、多元、灵活的资源整合机制” ( 俞位增, 朱芝洲, 2008) , 把从体制内获取资源变为从全社会去获取资源, 树立“社会资源观”。“社会资本就是一种对行动者有利的潜藏于社会结构之中的资源”[2]。它具有二重性, 即既具有普通资源的特性, 还具有资本的增值特性, 能够创造出新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社会资本的生成, 一方面可以直接为高校德育提供所需要的信任、社会关系、物质等潜藏于社会结构之中的资源, 另一方面还能促进高校德育资源的增值, 为其汲取全社会的资源为德育服务创造条件。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在以汲取全社会资源为目的的同时, 应重点促进具有最好达高性、异质性和广泛性的嵌入性资源的获得。所谓嵌入性资源, 即与社会关系有密切联系的资源。美国学者林南认为, 社会行为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实质是一种社会关系资源, 它包含财富 ( 经济) 、权力 ( 政治) 、名声 ( 声誉) 三种类型; 而每一种类型的社会资本都具有三个特征, 即“a. 达高性: 通过社会关系获取的最好资源; b. 异质性: 主体基于其在社会关系中的位置, 可以触及到的资源幅度; c. 广泛性: 社会关系资源可触及的位置的数量”[3]。把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到高校德育社会资本领域, 达高性是指高校德育通过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获得的最好的资源, 譬如高校德育在财富上的达高性是指可以获得的最富裕捐助者的支持, 或者由于社会资本而拥有最充足的资金来源;在政治上的达高性就是指高校德育可以接触到并从中获得支持的最高级别的官员、最高层次的政府部门; 声誉上的达高性是指高校德育可以获得的最高层次能让人产生毫无保留信赖的荣誉。高校德育社会关系资源的达高性意味着它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最好的资源为其发展创造条件。异质性是基于高校德育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位置, 它可以接触到的最高与最低资源之间的幅度。高校德育在它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各种类型、各种层次、不同数量的资源的支持, 如经济上既需要国家大额拨款与社会的大额捐助, 也需要行个方便之类的简单的支持; 政治上需要高层次领导对高校德育的关注, 同时也需要学校内部其他行政部门的支持; 声誉上既需要国家高级别部门的承认与表彰, 也需要普通老百姓的口碑。高校德育所拥有的资源越是具有异质性, 意味着其发展过程中越是能得到社会各个阶层及其他方方面面的支持, 其发展亦更具有张力。而所谓广泛性, 是指高校德育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获取的资源应当多种多样, 能满足高校德育全方位发展的需要。例如, 高校德育在科研方面可以获得教育部、省教育厅等专门的支持; 在人力资源方面能获得人事部门的支持,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高校德育中; 在经济上可以既有官方也有民间的支持。社会关系资源的达高性、异质性和广泛性的特征, 为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指明了方向, 也为高校德育汲取全社会资源指明了重点。因此, 在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受到一定的时间、空间、经济、人力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 资本生成应以获得最好达高性、异质性和广泛性的嵌入性资源为重点。

二、高校德育社会资本载体的生成

作为学术界的共识, 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载体, 它在诸多方面制约和影响着社会资本作用的发挥。布迪厄认为, 社会资本作为与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并列的资本形式, 是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4]; 这种资源就其位置而言, “潜藏在或者说‘嵌入于’社会关系网络中”[5]。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则认为, “个人和组织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的特征直接决定着其所占有的社会资本的存量”[6]。可以看出, 社会资本潜藏于社会关系网络当中并为社会关系网络所制约。具体到高校德育社会资本而言, 各种德育的社会资本潜藏在社会关系网络当中, 其数量及活跃程度取决于所处社会网络关系的特征。不同行为者基于其在关系网络中位置与资本数量的不同, 会在高校德育中采取不同的策略, 扮演不同的角色, 对高校德育起着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影响。

生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 对于促进高校德育行为者之间良性互动, 充分发挥不同行为者的资源优势来实现德育目的, 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德育社会资本的载体, 社会关系网络成为德育机构与学校其他机构、教育行政机构、社会的其他组织及个人之间交换物质资源、信息资源、情感资源的平台。特别是在日益开放的社会当中, 德育不再是为高校所垄断的事情, 学生与学校外部有着密切的联系, 家庭、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都在以各种形式参与到高校德育的过程中。因此有必要协调好德育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 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 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以形成合力促进高校德育的发展。而对于何为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 现实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但“社会学家和组织理论学者认为, 最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应该是符合个人的目标和现状的那一种”[7], 也就是说, 符合学生个体德育目标和情况的社会关系网络, 即为最好的德育社会关系网络; 而对于德育的整体而言, 符合高校德育目标和现状的社会关系网络, 即为最好的网络。

影响德育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因素是多重的, 涉及到学校的办学位置、办学水平、办学层次、行政重视程度、生源情况、社会风气等方面。因此, 我们在构建德育社会关系网络的时候, 应当充分考虑上述的影响因素, 坚持一定的原则与策略: 首先, 德育相关主体要强化构建社会关系网络的意识。长期以来, 社会、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甚至包括很多的老师与学生都有一种观念, 就是认为高校德育就是思政课教育部门的事情, 最多和学生管理部门有一定的联系, 就所谓的“社会关系”而言, 对于德育是可有可无的。然而随着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社会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密不可分, 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对于调动各方资源投入到德育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因而德育过程中应强化社会关系网络构建的意识, 并把它作为德育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 德育过程中要构建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根据社会资本理论, 社会资本是行为者所能动员的所有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除了行为者自身所拥有的之外, 还包括与行为者存在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所拥有的、能被行为者所运用的资源总和。因此, 德育过程中所能动员的资源的数量, 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德育社会关系网络的广泛程度, “社会资源无论在量上还是质上都要超过个人资源”[8]。再次, 构建良好的核心性关系网络。所谓核心性关系网络, 就是对德育有重大影响的行政部门、人员等社会关系网络。这些部门和人员往往拥有较多、质量较高的资源或者资源支配能力, 和他们搞好关系有利于德育获取所需的发展资源。实际上, 核心性关系网络的质量如何, 从根本上决定了德育社会关系网络的质量, 因而和他们搞好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 充分调动社会关系网络中各个点对于德育的支持, 也是社会关系网络构建成功的重要策略。关系者对于高校德育的支持意愿及能被调动的程度, 与“社会行动者与社会关系者的相互间的关系的强度”有密切的相关。一般地, “强关系”与“弱关系”对比, 前者支持与帮助高校德育的意愿更强, 后者意愿则稍弱一些。强关系者一般包括主管部门、亲戚、朋友、同学、利益直接相关者, 他们的支持意愿虽然会有所差别, 但是一般都愿意在自身支配的资源范围内提供帮助; 弱关系则主要包括普通的熟人、不直接相关的组织等, 愿意为德育提供资源的意愿相对较弱。对于强弱关系, 我们除了要调动强关系的支持积极性, 对于弱关系也要积极利用与调动, “因为弱关系是传递信息的有效桥梁”[9], 关系者之间互补性较强, 对其积极利用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甚至会出现“弱关系”强力量的情形。

三、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的机制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的机制是社会信任。信任是人类社会普遍的一种现象, 但人们对它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一般认为, 信任是基于模糊的内在判断而形成的对他人的信心。人和组织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 绝大多数时候是很难获取做出判断所需的足够信息的, “信任通过超越可用的信息, 以及把行为期待一般化 ( 其中以内在有保证的安全感取代缺失的信息) 可降低社会复杂性”[10], 帮助人们做出判断, 它是人类合作互利的必需品。“信任作为社会资本的一个指标, 决定着个人或组织的社会资本的存量, 影响着个人和组织从事互惠互利集体行为的能力, 并影响着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11]。可以看出, 没有信任就没有社会关系网络, 高校德育社会资本是处在社会关系网络这一载体当中的, 社会关系网络主体间的信任程度如何, 直接影响到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的质量与数量。“社会资本是由社会或社会的一部分普遍信任所产生的一种力量”[12], 在信任缺失的情况下, 社会关系者是难以为高校德育提供资源的, 社会资本的生成是困难的, 甚至说是不可能的。当前我国社会信任缺失, 高校德育本身也面临着较严重的信任危机, 如何构建高校德育与其他关系主体信任关系, 是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所面临的的一个核心的、关键性的问题。

高校德育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赢取整个社会的信任。“信任是一种稀缺物品: 它能够自然地产生也很容易被破坏; 它能够通过坚定地采用开放而且诚实的方式而形成”[13], 高校德育要获得社会的信任, 应当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 加强对外交流, 采取合适的信任建设策略,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 要加强高校德育内部的信任建设。高校德育只有做到自我信任, 社会关系主体才可能信任你, 因而高校德育首先要做的是加强自身的信任建设, 特别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加强高校学生对于高校德育课程的信任建设。应当承认, 当前不在少数的大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存在偏颇, 以功利主义的态度评判高校德育的本身, 没有意识到德育对于其自身成长与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 因而对于德育持有不信任甚至怀疑的态度。因此, 高校德育信任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课程的信任问题。二是加强高校学生与高校德育教师之间的信任建设。现实中, 高校德育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比, 与学生的沟通与联系相对较少, 沟通不畅, 经常会出现教师抱怨学生、学生不信任教师的情况。拉近教师与学生距离,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德育提高实效、培养相互信任的重要条件。

其次, 高校德育应当主动出击, 主动构建与其他社会关系人的信任关系。长期以来, 高校德育自成体系, 与其他社会关系人甚少发生联系。面对时代的变迁, 生活德育理念的接受, 其他社会关系者更多地参与到高校德育既是一种必需, 也是一种必然。高校德育部门作为德育的主导性力量, 有责任统合社会关系人, 构建德育合力为高校德育提供服务。这就需要高校德育主动出击, 构建与其他社会关系人的信任关系。张维迎认为[14], 信任的来源可以分为基于个性特征的信任、基于制度的信任、基于信誉的信任三种类型, 当代社会基于个性特征的信任会越来越少, 更多的基于制度与信誉的信任。社会学家福山也认为, “信任可以在一个有行为规范的、诚实而合作的群体中产生, 它依赖于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群体成员的素质”[15]。因此, 在构建信任关系中, 应当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制度优势, 进一步加强高校德育的规范性建设, 为社会关系人的行为规范、合作提供一个良好的预期, 并在实践中树立起高校德育的良好信誉, 这些对于高校德育主体与社会关系人信任关系的建立有着良好的作用。另外, 高校德育主体在主动构建与社会关系人的信任中, 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人数众多的优势, 利用社会关系人与学生之间基于血缘关系、后天品德信仰等个性特征的信任, 壮大高校德育社会关系网络, 为高校德育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本。

再次, 高校德育还应当努力参与到全社会的信任建设中, 为高校德育塑造良好的大环境。当前, 我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 社会主体价值多元, 不同人的思想在发生着剧烈的碰撞, 而社会信任赖以建立的社会制度、机制和规范并不健全,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我国的社会信任状况并不乐观。高校作为社会大环境的一部分, 德育既受到其中的影响, 又参与到社会大环境的塑造当中。大环境信任缺失对于高校德育社会信任的建立有百害而无一利, 也严重影响到了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而另一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往往从理论走向教材, 从教材走向课堂, 但是没有从课堂走向社会, 对社会信任的塑造贡献甚少。高校德育应当努力改变这种状况, 借用自身较好的信誉、良好的机制, 把高校德育从学校扩展到社会, 参与到社会信任的塑造当中, 为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的生成创造良好的信任机制。

四、高校德育的结构位置对于社会资本生成的影响

高校德育在社会中的结构位置影响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的生成。所谓高校德育的“结构位置”, 即高校德育在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网络中所拥有的地位或者声望。根据林南[16]的“地位强度命题”理论, “那些有好的社会位置的人, 在获取和动员拥有好的资源的社会关系上具有优势”。与此类似, 布迪厄也认为人在“体制化网络关系”中的身份能够为其带来声望, 从而为其获取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象征资本提供保证。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生成的能力, 受到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在“体制化的网络关系”中身份的影响。一般而言, 在关系网络中拥有较好的身份、名声, 或者在社会结构中占据较好位置的高校德育, 在生成社会资本的时候更有优势。反之, 某高校德育不为高校与社会所重视, 所处的社会结构位置不好, 或者在整个体系化网络中声望不佳的, 则该高校的德育生成社会资本的能力就会较弱。因此可以看出, 高校德育要生成更多、质量更好的社会资本, 就必然需要创造条件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获取较好的社会声望。

高校德育要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 较好的社会声望, 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加强形象建设, 克服高校德育的政治脸谱形象。德育政治脸谱化既有人们误解的因素, 但也与高校德育自身存在密切的联系。实际上, 德育为政治服务本身并不是问题, 但是,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强调正面宣传与政治理论灌输, 不大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 或者对社会存在的问题选择性的失明, 容易给人以“高、大、空”的感觉, 让人忽略了高校德育的丰富内涵, 误以为高校德育就是一种政治宣传手段。因此, 要克服高校德育的这种形象, 有必要让高校德育接“地气”, 即使是关于政治理念的教育, 也要与国家的现实问题、学生的身边问题密切地联系起来, 甚至与学生的专业学习联系起来, 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学校内部, 乃至整个社会中重塑高校德育的形象, 使其获得较好的社会声望和社会地位。其次, 要争取获得体制的稳定、有力支持。当前我国党政层面对于高校德育的重视是无可置疑的, 国家层面、省市层面关于高校德育的规范性文件层出不穷。但是从文件规定到落到实处还有很大的距离, 很多地方的高校德育依然有被边缘化的迹象。因此, 高校德育部门除了争取政策层面的支持外, 还要和学校领导做好沟通, 为自身在学校结构中争取较高的社会地位, 力争在学校层面把国家的政策落到实处。再次, 高校德育还要帮助人们深入认识德育所具有的价值。位置的获得在很多时候取决于人们对它的价值判断, 因此高校德育要想在社会结构中获得好的位置, 并有较好的社会声望, 必须建立在人们对它价值的充分认识之上。高校德育应当通过各种形式, 让全社会认识到德育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重大作用。

五、结语

以社会资本生成理论指导高校德育对各方资源的利用, 不仅帮助我们充分调动与整合各方资源为高校德育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范式, 在社会学理论视域下反思高校德育社会资本的生成与利用问题, 为高校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未来, 应当进一步运用好社会资本生成这一理论工具, 深入研究高校德育的社会资本生成问题, 为高校德育提供更多的、高效的社会资本。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 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195.

[2][5][6][7][9][11]孙士杰.学校社会资本生产研究[D].西南大学, 2010:59.66.64.81.83.93.

[3][8][16][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2005:59—61.28.63.

[4][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202.

[12][15][美]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彭志华, 译.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1:30.30.

[13][英]萨利·毕培, 杰里米·克迪.信任——企业和个人成功的基础[M].周海琴, 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7.

论理解与德育意义的生成 篇8

1. 认识论上的理解

理解发生在生活的各个角落, 作为认识论上的理解, 可以把理解当成是知识学习的最有效的途径与方法。教师作为教育的传授者, 首先要有对知识的理解, 进而消化、掌握, 同时还要有对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其次就是在教育活动发生的过程中, 教师要将传授的知识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 使教育内容进入学生的视野当中, 使学生对教育文本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学生作为教育的接受者来说, 对内容掌握的程度和内容转化外显效果如何, 取决于学生对知识文本的理解程度和对文本内容接受的态度情绪是否积极有关。因此可以说, 认识论上的理解就是学习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使学习变得轻松自如, 而不会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困难的事。

2. 人际关系特征上的理解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流、学习、生活、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达到满足需要而构建起来的一种特殊关系, 它是人类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理解发生在人际关系形成的过程中, 理解能够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人只有理解他人, 才有可能去主动接受他人, 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去完善人与人之间这种关系, 达到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谐的状态。从人际关系角度出发, 理解决定着人与人之间存在的状态, 决定彼此是否可以满足对方的需求。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理解可以使双方的态度与情感的交流和相互的体验过程变得和谐与美好。因此, 只要在理解基础上的人际关系建构起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亲近, 情感就会变得细腻,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人们相处与交往和沟通就会变得更为通畅。

3. 理解是人生活中应有的品德

有人说“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 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 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 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理解他人意味着尊重他人, 理解他人意味着能够善待他人。理解能够使人和睦相处, 理解他人可以使自身的心胸变得宽广豁达, 理解使人的交往变得愉快, 理解使人的情感、动机和行为变得更加美好, “理解他人本身就是一种道德行为”。因此说, 理解在我们生活当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是谁能给予的, 作为我们每个人来说, 它是在我们生活中自然产生的一种美好的, 赋予每个人生活中应该遵守与发扬的应有的美德。

二、理解与德育意义的生成

理解发生在我们的德育当中, 作为德育的一种方法与手段, 它可以促使德育意义的生成与实现。那么首先确定何为德育意义。笔者认为, 德育意义是指在德育过程中, 给学生努力创造和开展良好教育效果的德育活动, 通过德育活动产生一定的教育效果, 达成一定的教育意义。另外, 通过德育活动使学生达到一定积极效应的同时, 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养成一种良好的品德。而要使德育意义较好地体现, 理解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理解德育, 正确处理好德育与理解的特殊关系, 使德育真正发挥教育中的正面效应和作用, 才能使我们的德育效果发挥到最大的限度, 我们所要追求的德育意义才能真正地生成。

( 一) 理解与德育意义

理解现象发生在德育过程当中, 如果德育中不注重对理解的把握, 德育意义的实现就不会被学生重视和被突出出来。忽视德育中理解的使用, 德育意义所要展现的效果就不会被轻易而广泛地显现, 德育意义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下面, 对理解与德育意义生成之间的关系分析如下:

1. 作为认识方式的理解与德育意义

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得出, 理解是一种认知方式, 它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作为高校的道德教育来说, 要想让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经过德育而达到德育意义的实现, 必须要从学生的认知意识下手。首先, 学生要理解和认识道德的实际意义, 掌握道德的基本内涵。作为教育者不仅仅要将道德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让学生从内心去理解和接受道德知识的内在含义, 真正体会和感悟道德教育的意义所在; 其次, 学生应该在理解道德和掌握道德的基础上, 用自身的行动去实践这种道德赋予的精神, 只有在理解基础上达到认知水平的提高, 才能使德育的意义真正地实现。

2. 人格品性的理解与德育意义

从道德论的角度来看, 理解是个人自身品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指路人, 必须具备理解学生的良好品德。理解学生就意味着能更好地与学生相处, 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 真正地关心和体谅学生,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空间。从实际的工作和日常的观察中可以发现, 教师与学生能够理解、体谅和关心他人, 在行动中表现得比较易于让人接受, 这样的道德教育就很容易使道德意义作用到学生的身上, 学生的品行也就会得到提高。

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做到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 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教师能够体谅和尊重学生的所思所想, 学生能够感悟到教师所付出的辛苦, 一种和谐默契的师生关系就会自然生成。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行的形成就会在自身主观努力和外在人为帮助下变得更加健康与完善, 从而使德育意义的生成更加顺利。

( 二) 理解在德育意义生成中的实用性分析

1. 理解促进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道德品质即品德, 是个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 在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特征。一般认为, 品德也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组成的。理解在人的品德形成中表现出来的作用可以分析为: 首先, 学生对道德概念理解后, 而形成的一种道德意识和观念。人们通过学习活动, 获得更多的道德知识与体验, 当这些知识被理解上升到一定程度而形成人的道德信念时, 人的道德价值就实现了其意义所在; 其次, 情感是人的内在的一种体验, 理解就是发生在每个人内部不可缺少的内在情感在外部的表现形式, 一旦获得了某种内在的理解或情感, 就会触发道德动机的产生, 这种动机在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引领下, 使人的道德品质逐渐形成。

2. 理解使人的情感得到萌发

在传统上, 我国将情感领域的学习称之为态度学习, 通过加涅和阿尔波特对态度的定义可以看出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 它可以使某些行为的出现成为可能。相反, 态度同样可以导致本应该发生的关系而事与愿违。例如, 一个对作业具有认真态度的学生, 在一般情况下, 总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各科作业。但是, 态度和行为不统一的时候, 对作业有认真态度的学生, 可能偶尔也会出现不按教师要求做作业的行为。另外, 态度的内部状态与能力有所不同, 能力决定人们是否顺利完成某项任务, 而态度则决定人们行为的选择。例如, 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或孕妇让座, 这种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 而是由态度所决定的。因为, 人在同一种条件、环境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不同态度的情感成分也不尽相同, 所以说理解可以使人具有一定的情感, 同时也由理解的投入多少而决定情感的表现有多强烈。

3. 理解使教育中的人际道德成为可能

从传播学角度看理解与人际关系, 人际传播和理解都具有交流性和双向性的特点, 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条件。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交流信息, 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是个体认识自我, 完善自我的过程。由于当代大学生的个性较强和为人处世方面经验的欠缺而表现出来的高智商、低情商的特点,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要产生误解和不理解的情况,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把握几方面的内容。首先, 要遵守公平的原则, 在没有高低贵贱的基础上, 以朋友的身份建立和谐的交往环境和氛围; 其次, 要遵守关怀原则, 它是实现公平原则的价值基础, 同时也是践行公平原则的基本保证; 再次, 要有对被关怀者的态度、情感、动机、权益方面的关注; 最后, 要遵守尊重对方的原则。总的说来, 理解能够使人的认知平衡、情感和谐和行为统一, 因而使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达到平衡状态, 从而促进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得以正常形成, 理解促进人际道德的形成也就成为可能。

三、结束语

总之, 德育过程中时刻都与理解发生着各种关系, 要想真正使德育意义发挥最大效果, 就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理解基础上的德育模式, 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真诚的交往、沟通、理解的环境, 才能实现其精神的建构, 才能使学生的品质得到提高, 德育意义才能实现。

摘要:“理解”发生在人类日常生活当中, 理解看起来非常普通, 但“离开了理解, 人生顿时成为一片思想的荒原, 没有任何的人生意义会在这片荒原上生长起来”。人在世界中, 理解世界, 理解自我, 这就是人生意义的彰显。人的生活离不开理解, 只有在理解基础上的生活, 才丰富多彩、充满活力。那么德育自然也就与理解发生着关系, 德育的过程需要理解, 德育的方法需要理解,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样需要理解。因此, 正确认识“理解”与德育发展过程中的关系, 将对德育意义的生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理解,德育,德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

[2]熊川武, 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3]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4]甘绍平.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2.

[5]靳玉乐, 张家军.论理解型师生关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 2004, (4) .

[6]金生鈜.论公民道德教育[J].职教通讯, 2002, (3) .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生成 篇9

一、精心预设

我们提倡课堂生成, 但并不是不需要预设, 预设与生成不是一对矛盾体, 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只有建立在充分预设基础之上的生成才是有效的生成。因此, 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重视预设环节。

1. 整体把握教学内容。

整个教学活动要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 并不断扩展, 这样才能取得成功。因此, 在进行课堂预设时, 我们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 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尤其是语文学科, 有着丰富的内容与广泛的外延, 这就需要我们在备课时既要以教材为中心, 同时又要向外延伸, 整合多种教学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2. 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 是教学的服务对象与最终归宿。有效的预设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 符合学生的学情, 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认知活动是一个由已知到未知的渐进过程。教学目标只有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使学生基于自身基础, 经过思考真正地理解知识。另一方面,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是一种积极活跃的非智力因素,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才能激起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能动性。

二、人文关怀

学生是教学的中心与主体, 是课堂生成重要的教学资源。突出人文关怀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人文关怀, 不仅表现在学生对文章内在情感的感悟, 更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上。学生不是成人的附属品, 不是被动的学习体, 而是与教师一样, 是平等的学习主体, 是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只有关心、尊重、热爱学生, 才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 使学生处于亢奋状态。这样, 学生才能产生更多独特的意见与见解, 才能出乎教师的意料, 从而使这些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成为课堂生成的重要资源与契机。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突显人文关怀, 关心学生, 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 当学生发表不同见解时, 不急于打断学生, 而是耐心倾听, 让学生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当学生出现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举动时, 不要武断地斥责, 而是要学会引导, 用温柔的批评来教化学生, 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个性化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读是语文的灵魂, 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而在以往的教学中, 教师用自己的讲解与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 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是局限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新形势下, 我们要加强个性化阅读, 要允许与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不同于教材与教参的见解。我们还要加以引导, 使这些偶发事件成为学生思维与认知的新起点, 从而成就课堂生成的精彩。

四、质疑问难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让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不难, 难的是学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学生问题意识淡薄这一直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没有学生提问的课堂就如同一潭死水, 只是按部就班进行, 只是课堂预设的简单复制。因此, 我们不能满足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预定思路来解决问题, 而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提出问题, 展现学生思维的全过程。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 可以使学生突破固有思维的限制, 冲破传统教学的束缚, 将思维与学习置于更为宽广的平台与空间, 闪现智慧与创新的火花。这也是最重要的生成资源, 能够促进生成更多的精彩。如在学习《山中访友》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根据预习来对题目提出问题。这样, 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 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有价值的问题由学生提出来更能引起全体学生的关注, 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 远比教师提问学生解答更有效。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生成 篇10

一、抓住动态矛盾生成, 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合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因此, 针对多边、复杂的动态教学过程, 要化解课堂中生成的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有效开展生成性教学。

案例1:

在音乐教学“我怎样长大”时,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表演活动。

突然, 从教室的后面传来了一个很高的声音:“我不演了!”

一脸的不服和委屈显露在脸上, 然后组里的几个其他声音也陆陆续续地冒了出来:“不要他了!”“我们少一个人没关系。”“没他更精彩。”大家的愤慨声越来越大, 其他小组被这不和谐的声音吸引了, 大家都关注起来。

有一个学生跑到我的面前, 说了一句:“老师, 我们小组想去掉一个人, 可以吗?”

当时, 同学们的眼睛都落在了我身上, 空气一下子凝结了, 大家都等待着我的回应。我想, 只有2个答案, 一个答案就是“可以”, 那个学生一定会感到很失落, 另一个答案“不可以”。小组里的学生一定会像倒豆子一样, 将这个学生的“不良行径”一一在全班面前倒出来。

但是, 我转念一想, 不能简单地回答他。我笑了一笑, 想缓和一下大家的情绪。

我扫视了全班同学, 不紧不慢地说了句:“大家觉得呢?作为他的同学, 大家是怎样看的呢?”

这时, 我们的学生开始发表意见。

“既然是小组表演, 组里的人都不可以少。”

“大家要团结合作, 有商量, 才能演好节目。”

“……”

我看到这个小组的伙伴们都低下了头, 觉得自己都有一些过错和极端。

既然大家的观点都是正面的、积极的, 我想我的目的达到了, 这远远比我自己给一个标准答案要来得有价值得多。

【分析与思考】

对于课堂中动态出现的意外矛盾事件, 我想, 教师一定要镇定, 不要受学生情绪的影响而加入自己的主观情绪, 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正面引导为主, 循循善诱。在这里, 针对不同的情况, 我们不一定都要由老师来充当“包公”, 其实, 我们大多数的学生也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教师利用巧妙的提问, 引导同伴之间互相启发、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形成团结合作的温馨学习氛围, 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

二、以反问纠正学生意外错误信息, 有效开展课堂德育

当预设和课堂生成发生错位时, 教师不能机械地按教案走, 而要机智应对, 以灵活的教学策略化解问题, 引导学生。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 教师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 应宽容学生的错误, 抓住这一教育契机, 有效引导, 纠正学生思想的偏差, 达到更高的学习境界, 融德育于课堂之中。

常言道:童言无忌。小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与社会主流文化相背离的话常常令教师惊讶, 但却是德育的良好契机。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讲问题往往比较直观和冲动。在这个时候, 单靠训斥或灌输教育还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为此, 教师首先要冷静, 不能急躁简单处理, 也不能置之不理, 保有良好的心态, 以一颗宽容的心面对他们, 抓住这个教育资源, 做好适时的引导, 让学生在温和的对话中渐渐转化, 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开展课堂德育。

三、在检讨教师自身失误中树立求真的科学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预设有时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教学问题。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在某教学环节失误, 往往会引起学生的议论, 引起课堂失控, 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为此, 教师要冷静面对, 以此为契机, 开展自我批评, 提升生成性教学的德育价值。

案例2:

在异地教学“采茶舞曲”时, 教师随音乐在做示范采茶动作。

生1:“老师把”茶叶“倒到头上了, 哈哈!” 边喊边挥舞着双手。

生2:“今天的茶叶算白采了!”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

生3:“茶叶洗头咯!”学生为此笑嘻嘻着。

原来, 我随着音乐的节拍先用斗笠装采摘的茶叶, 后接了一个动作, 又将斗笠戴在了头上, 由于学生都非常专注地看着我的示范动作, 这下, 我无意间示范失误了。

当时我被学生的一片哄闹所淹没, 一下子觉得自己挺没面子, 心里有一点点恼怒, 还有一点点自责。我该直接沉下脸表达我的不爽, 显示我的师威呢?还是置之不理, 继续教学?或者向学生道歉, 加以引导?在近30秒的嘈杂中, 我思考了一下, 最后, 决定抓住这个教育时机, 进行一次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

于是, 我随同学们一起笑了笑, 说:“大家的观察非常认真和细致, 老师真是忙中出错了!真对不起啊, 在设计动作的时候忽略了细节, 让大家看笑话啦!看来, 老师也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谢谢大家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提醒, 提醒我以后做任何事情都要更细心哦!”

【分析与思考】

正所谓人无完人, 教师也一样。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失误的时候, 教师不可以摆出“师道尊严”, 为自己强行辩解, 更不可以漠视自己的失误。这样做虽然能一时怔住学生, 但是一定会给学生留下阴影, 教师对学生和自己的要求不一样, 对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培养极为不利。但是, 教师如能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误, 真诚地向学生表示抱歉, 一定会得到学生的理解, 也会受到更多的敬佩。教师坦然地承认自我的失误, 其本质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彰显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摘要:音乐是以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演唱的情感美来表现其独特的魅力、净化人的心灵、美化人的行为。因此, 音乐教学在德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课堂中意外事件的动态生成, 为课堂德育提供了身边鲜活的德育资源, 我们应及时地开展课堂德育, 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充满生气和活力。

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篇11

一、动态生成的标准

我们所追求的生成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首先要对自己的课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优质课生成的标准应是“民主、激情、创新”与“课堂教学是‘度的艺术”;其次,教师对教学要充满激情,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激情的产物”;再次,创新是一个不朽的名词,任何事物没有了创新,就没有了生命。一堂没有任何新意的课,怎么打动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中来。创新是课堂教学的生命,是保持课堂教学活力的源泉。

二、充分的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课堂教学的预设,是设计一个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合理的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符合课程标准、针对性强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时间安排。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设计好教师如何突破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掌握这个知识,如何落实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三、正确对待课堂生成资源

顺应课堂生成进行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进展,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在师生和生生合作、对话、碰撞中,出现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呈现出动态的、生机勃勃的特点。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是正面的,顺应教学发展的。当生成偏离预设时 ,教师必须毫无疑问的、有效而巧妙的把生成引到不偏离整体教学目标的路线上来。

真正精彩的生成,应当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四、坚持教学反思

坚持教学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专业化水平和教师的元认知技能。教师在上完课后,多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多问几个为什么必将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在反思中,可以总结自己在本堂课中有哪些方面做的好,好在哪?为什么做的好?还有哪些方面做的不够,为什么没有做好?今后该怎么样改进自己的教学?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生成 篇12

一、意外资源——因势利导,别有洞天

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带着自己的理解参与到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中去的。因此,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师课前预设不一致的意外教学事件。面对这些意外教学事件,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让生物课堂别有洞天。

[ 案例扫描]《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学片段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课。为了说明“基因与DNA的关系”教师说:“同学们,有很多人认为,人和动物的身体之所以有胖瘦之分,这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据科学研究表明,老鼠体内的HMGIC基因与肥胖有着直接的关系,科学家们做过这样的实验,他们给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及没有HMGIC基因缺陷的对照鼠吃同样多的高脂肪食物。经过一段时间后,没有HMGIC基因缺陷的对照鼠变得十分肥胖,而具有HMGIC基因缺陷的实验鼠的体重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这时,后排的一位长得比较胖的女同学说:“大家都说吃了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肥胖。在实验中,实验鼠和对照鼠都吃了高脂肪食物,所不同的是实验鼠有HMGIC基因缺陷。为什么具有基因缺陷的实验鼠吃了高脂肪食物却不会影响它的体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实验现象呢?”

教师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这位学生的发言显然偏离了教师原来的教学预设,但学生提的这个问题又是他们感到困惑不解的话题,也是他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课堂上,教师稍作犹豫以后对这位学生的质疑表示肯定,并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针对这个问题开展讨论,最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经过这样的过程,同学们得出结论:“在实验中,因为对照鼠带有HMGIC基因,实验鼠缺少HMGIC基因,也就是对照鼠具有遗传肥胖的基因,实验鼠没有这一种基因。所以两只老鼠吃了同样高脂肪的食物一只变得肥胖,而一只却没有。这个实验说明了基因有着特定遗传。”

[ 案例分析]以上案例中,那位女同学的问题出乎教师原有的教学预设,是一种意外的教学资源。课堂上,教师正是因为对这一意外教学资源进行因势利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呈现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收到了意外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别有洞天。可见,当课堂上出现意外事件时,教师不能进行否定,也不能进行回避,而应该勇敢面对,因势利导,使之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二、错误资源——借题发挥,峰回路转

学生的学习能够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是教师最想达到的。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经常会出现与教师的教学预设不一致的“错误答案”。其实,“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真实学习状况的体现,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不知所措,而应该以此借题发挥,让课堂教学峰回路转。

[ 案例扫描]《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分析》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教学《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分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巩固“肤链中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以及空间结构的任何一种变化都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变化”这一知识点,教师提问:“同学们,如果用1.2.3分别来代表三个不同类的氨基酸,那么这三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可能会形成多少种三肽?”学生经过思考,都认为是6种,正当教师准备对这一答案进行肯定时,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老师,应该是3种。因为这三种氨基酸虽然有六种排列方式,但是,其中对应的两种是一样的。例如,1—2—3和3—2—1应该是属于同一种三肽,所以应该是3种。”此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对这一观点进行分析,课堂上,有的学生说:“肽链一端的末端氨基酸总是至少留有一个氨基,而另一端的末端氨基酸总是至少留有一个梭基。因此,1—2—3和3—2—1是两种不同的三肽。”对原来那位学生的观点进行了反驳。这样,就形成了两种观点,教师又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达成了对氨基酸脱水缩合更全面深刻的理解,让课堂峰回路转,呈现精彩。

[ 案例分析]以上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是存在差异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同一学习内容会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有时甚至会出现理解上的错误,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变数”。案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错误”没有乱了阵脚,而是进行借题发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使同学们统一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让课堂呈现了预设以外的精彩。可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的弹性设计尤为重要,这样才能给学生的学习留下思考的空间与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命活力得到彰显。

三、开放资源——有效拓展,引导提升

新课程特别强调课堂教学的开放,在开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开放的同时会给学生的思维呈现开放性,让课堂充满生成性。在开放的课堂教学中,会经常出现开放的教学资源,面对开放性的教学资源,教师要进行有效拓展,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提升。

[ 案例扫描]《免疫调节》教学片段

一位教师在教学《免疫调节》一课时,因为“疫苗”不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所以教师在预设中对于这一内容让学生通过看书自学的方式进行。学生经过三分钟的看书自学以后,教师提问:什么是疫苗?正是因为学生自学的方式及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所以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性答案十分丰富。有的同学说:疫苗是由微生物及其主要成分组成的,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的同学说:疫苗是抗体,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有的同学说:疫苗不一定是抗体,也可能是抗原,因为疫苗可以通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提高免疫力;有的学生说:疫苗也可能不是抗原,例如,有一些微生物产生的青霉素等抗生素就符合疫苗的定义,此类抗生素属于抗原吗……

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此时,下课的铃声就要响了,于是教师抓住这一时机继续追问:同学们的自觉成果很丰富,出乎了老师的意料。对于疫苗,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机体的免疫力是什么?第二,疫苗为什么能够使机体产生免疫力?抗原与过敏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一节课就要下课了,这一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请同学们在课后继续去研究这一些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解决这一些问题。

[ 案例分析]在以上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彰显。案例中,教师原本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去学习“疫苗”这一知识点,预设的时间大约在六分钟左右,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学生开放性的学习成果,但是上课的时间已经到了,此时教师及时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提升,让他们课后继续研究,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上一篇:快乐实验下一篇: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