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精选12篇)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篇1
摘要:德育渗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 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 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陶冶和洗礼, 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可以针对教材,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思想;可以根据教材, 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 联系学生实际,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挖掘文本,德育渗透,龙头凤尾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 语文是生命之声, 是文化之根。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 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的。而语文教学的本质, 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 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教育, 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是当今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我们今天的语文教材, 大多是古今中外的著名文学作品, 它们都是感情的产物, 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和内涵。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往往就是通过或抓住其中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打动学生, 震撼他们的心灵。初中新课标下所选用的教材, 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学性, 有的还带有趣味性, 这种文学语言往往本身就充满着感染力, 再由语文教师加以指导分析, 其感染力就更强。
在解读文本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 引导学生感悟、体验, 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陶冶和洗礼, 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些说明了国外很多学者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值得我们借鉴吸收。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作为语文教师,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时时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针对教材,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思想
人之可贵, 在于有志。人之无志, 则不能有所作为。爱国主义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是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通过学习《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课文, 带领学生饱览名胜古迹, 激发爱国之情;通过学习《木兰诗》、《沁园春雪》等课文, 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 了解“木兰替父从军”、“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现实意义, 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邓稼先》等课文, 让学生了解祖国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文化成就, 教育学生做建国之才;通过学习《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白杨礼赞》、《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课文, 让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奋斗历程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引导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二、根据教材, 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 联系学生实际,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当代不少中学生道德滑坡, 人格残缺, 情感缺乏, 心灵空虚。我们希望通过结合教材, 让学生和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从古至今, 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 常读常新, 就是因为作家的笔墨中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 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 有着非凡的感人力量, 因此, 阅读时应让学生“口咏其言, 心悟其文”。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 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文学作品之中。感受与楚地山河血肉同一、内心充盈着强烈激愤和忧郁“披发行吟于泽畔”屈原;发自肺腑地喊出“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颠沛流离忧患一生的杜甫;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一生浩气谱写动人之歌的文天祥;在异族统治、故国沉沦艰难时世中深沉地表白“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有那菊花丛中醉卧的陶渊明, 那赤壁矶上、滔滔江畔慷慨吟啸的苏东坡……所有文化星空中闪烁耀眼星辰都在这里汇聚, 他们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洋溢着永恒的魅力, 是人类骄傲的资本。
因此, 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接受品德教育, 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 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 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 与作者对话交流, 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
三、着眼教材, 解读人生,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语文是一门德育与智育联系密切的学科, 每一课都应有一定的德育教学目标。
八年级下册教材《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 作者宋濂现身说法, 自述少年时得书之难, 求师之艰, 刻苦攻读, 终于有所成就。通过今昔对比, 勉励马生珍惜良时, 刻苦力学, 以期有成。作者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当然和今天不同, 但仍很有启发。“业精于勤荒于嬉”, 宋濂尊师重道, 不畏艰苦, 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效法的。老师以此引导学生从前人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为祖国建设的伟业而发奋学习。
进行《敬畏自然》、《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教学时, 我们可着重教育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让生命坚韧”, 结合我们身边少数人的愚蠢做法, 教育学生“生命本来就很脆弱, 哪里还经得起我们人为的践踏和蹂躏。我们要关爱生命, 要选择坚强, 要活得更精彩”。
在进行《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学时, 我们既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中国的脊梁;又可以树立学生顽强的自信心, 把握时机, 创造美好的未来。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九年级上册教材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的《致女儿的信》, 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 回答了十四岁的女儿提出的“什么是爱情”这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 阐释了爱情的真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1996年6月16日第一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16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篇2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中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为此,我们应该在重视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那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增强德育教育性。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的文章,教师应适时给学生以点拨,让学生从中感悟,进行思想的熏陶。身残志坚的霍金能给学生以思考与启迪; 至诚友爱的韩愈,给学生以思考与启迪。屈原的《离骚》让学生知道了高洁自守,爱国忧民,学生的德行深受其影响;李白的《蜀道难》让学生不再厌学,在任何时候都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些文章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内涵,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从中受到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感染和熏陶,从而获得品德教育。
二、教学中注重素质的提高和情感的培养,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语文课堂应注重“写作教学”,语文活动是一个由认知到实践,从实践中学会做人的教育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也就随之而提高。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要为文,先做人”,这是文道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做真人,说真话,1
写真事,抒真情。因此批改、评讲作文,我不仅着眼于写作技巧的批改和评讲,更注重通过批改和评讲作文,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人生坐标。写作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写作充实学生精神,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在教学中我根据他们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针对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让他们通过写作进一步去剖析,去了解,端正人生态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走出教材,加强阅读,多形式强化德育教育。
书,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滋润心灵。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那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的书籍,通过与大师、与名人、与哲人对话,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因此,可以借助“读书活动”为载体,内化传统美德教育。①阅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②鼓励学生读《二十六史》、《诗经》、唐诗宋词、现当代散文等,引导学生学习经典,让学生沉浸进去,从阅读中懂得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诚实守信、清正廉洁,并获得美感,产生愉悦之情,引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③挖掘本地德育教育资源,如名人、名胜等作为校本德育教材。我以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为本校德育教材,让学生了解白求恩烈士革命的一生,从而培养起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在学生的学法上加强引导,深化德育教育。
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其方法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成分,让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去感受德育魅力,明白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学法,鼓励学生从德育的角度去置疑问难,竭力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思想品德内涵和源泉,从而整合自身与文本以及作者与文本及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学习文本中所折射出的文本中的人物以及编者、作者的思想品德,从学法上去感受其德育内涵,使学生自然进入一片充满美好的德育氛围中,且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使自身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和素养自然形成。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思考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渗透 德育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183-01
小学语文是思想性很强的基础学科,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必要。小学语文教学在渗透德育方面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教师凭借小学语文教材,发挥自身优良品德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各种语文活动来进行。
一、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1.是解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发挥不够的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具有重要作用,一些小学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就整体状况来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发挥仍然不够,主要表现在:一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小学不重视对小学生的德育,不注重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二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对教材的德育内涵挖掘不深、不透、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三是有的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功底不够扎实,在思想认识上不注重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这些都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在学生德育中作用的发挥。面对这些问题,只有不断地使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注重发挥其德育功能,才能切实加以解决。
2.是完善小学德育内容、充实小学德育手段的需要。教育部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德育内容是:开展热爱学习、立志成才教育,开展孝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教育,开展做人做事基本道理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热爱劳动和爱护环境教育,开展尊重国旗、国徽,热爱祖国文化的爱祖国教育,开展社会生活基本常识和安全教育。从小学阶段德育的内容来看,教育部确定的六个方面的教育内容,是从宏观上对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规定,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需要加以细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而这些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并且更为具体化、直观化。同时,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虽然不属于小学阶段德育内容的范畴,但可以对小学生的德育起到强化作用。另外,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实现对小学生的道德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小学德育手段;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加强小学语文教育有助于充实小学德育手段。
二、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途径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的主要场所,它以教材为本,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诸如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应该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
(1)讲析理解法。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德育与智育相统一的教学方法,不能离开语文训练去进行德育,更不能让语文训练从属于德育。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且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以收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中,以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
(2)情感熏陶法。教师讲授课文应该以与课文语境相适应的情感介绍资料,模拟真实情境以制造氛围,使学生似身临其境,在创设的情境中、在强烈的氛围中投入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更深刻的体会。利用一些艺术手段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把它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能有效地达到教师所期望的情感效果。讲授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时创设的情景,就收到了良好效果———课前,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的一角,片片白花點缀其间,更显示了它的高尚与肃穆;录音机里播放着震动人们心扉的贝多芬交响乐《葬礼进行曲》,如泣如诉、低沉悲壮。教师身着灰色西装,神情悲哀而庄重。在这种气氛下,学生对周总理的哀悼之情油然而生,学生与教师的情感自然就达成了统一。
(3)榜样学习法。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起来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用好教材,借助教材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文章中的人物学习,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可以通过《我不能失信》等课文进行诚信的教育( 通过《赵州桥》等课文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
2.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例如针对小学生处于幼稚、不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织且其行为富于模仿性的特点;课外活动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其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可以通过举办革命诗歌朗诵会、名人成功故事会等形式开展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
3.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重要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并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就要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篇4
一、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
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引导学生深入挖掘隐含在教材中的
丰富的德育材料, 对其进行循序渐进、既各有侧重又一脉相承的思想影响, 这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中学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几乎全是古今中外名家的名篇名段, 文质兼美。在引领学生学习、分析、借鉴、吸收其巧妙的构思和各具特色的文章的同时, 更应引导学生关注名篇中美的思想素养和高贵的灵魂。
2. 以情动情, 以境育境, 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
情感的一个特点是感染性, 即在一定条件下, 一个人的情感可以感染别人, 使别人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 而这种情感的产生又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我在主题为“感悟亲情———献给母亲的歌”的单元实践时, 开始我声情并茂地背诵了高尔基的《妈妈》, 在我充满慈爱、温柔的话语中给学生创设感受母爱的情景。然后, 让学生诵读积累的“献给母亲的诗歌”, 经过这样精心选择和设计的良好情境,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激情, 从而激发了他们积蓄多年的感恩母爱的情感, 使他们积极参与情境创设的同时, 又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继承了传统的美好思想品德, 受益终生。
二、在无限的语文课堂外渗透德育教育
从品德的形式和发展历程来看,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并非课堂45分钟的语文学习和写作所能轻易达到的。这就要把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延伸到课外, 课内外结合, 从知情、知意、知行多方面渗透, 使其更根深蒂固地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思想本源。
1. 指导阅读书籍、报刊、杂志、收听广播, 课外书籍是学生的第二课堂。
通过正确引导, 让学生阅读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刊, 读后写一些心得体会并及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是在“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培养学生明辨是非能力的最佳途径, 这也是语文课外教学的优势。
2. 结合学校、社会活动不失时机地用事实激励学生, 并引导学生把所受触动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语文渗透德育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学写7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文词的优美。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文词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策略:
1、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学习。
2、识字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
3、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播放课件)这是谁?板书小鱼,请你们用最甜最亮的嗓子叫叫它。
2、小鱼儿在干什么呢?(小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小鱼儿玩了一整天,它说:“玩累了,要睡了。”于是,小鱼儿进入它那甜甜的梦乡。
3、学生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梦”字,谁来读读这个字,注意后鼻音。
4、齐读课题。小鱼做了一个怎样梦呢?听——课文配乐朗读。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喜欢这首儿歌吗?轻轻打开书翻到P72,先择自已喜爱的方式读儿歌,可以小声读,大声读,也可以捂着耳朵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圈出。可以想哪些办法?(问老师、请教同学、看拼音、看查字表)好,开始吧!看谁读得最过瘾!
2、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带劲,瞧,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带着微笑来到了我们身边,快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出示生字)
老师出示一幅图,根据图来猜猜是什么字?可要认真看!看图猜“落”字,用“落下来” 练习说话。看图猜“睡”字,“目”与眼睛有关。看图猜“尾巴”,“嘴”。b、加笔画的游戏
问:“力”字加两笔可变成什么字?(办、为)怎么记住它们? 猜谜:一点在外,一点在内,为啥分开,全靠有力。打一字(为)
总结:“办”与“为”两点的位置不同,书写顺序不同,让学生拿出写字本写“办”与“为”各一个。
C、看你们写得真认真,现在,我们轻松轻松,跟生字宝宝做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三、细读品悟。
1、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和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有了生字朋友的帮忙,我们就可以正确读儿歌了。这回,请你们放开喉咙读儿歌,读完数一数儿歌有几句话,把它标好。
2、汇报:共有4句话。
3、这首儿歌里,你最喜欢哪一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课件随机出示相应 1第一句:
为什么喜欢?在池塘妈妈怀里睡,感到幸福。
2第二句:
a天上的星星真的会落下来吗?(不会)那“珍珠被”是什么?(板书“珍珠被”)
b星星的倒影在池塘里,一闪一闪的,像珍珠做的被子。C说话练习,(谁)_____为(谁干什么)__________。
d谁来试试,把第二句读得像画面一样美。全班也美美地读这句。3第三句:
a、听催眠曲,问:风儿真的会唱催眠曲吗?(不会,那是风声)板书催眠曲
b、风儿一吹,水面起了什么变化?(一层一层的波浪出现)。C、小鱼的摇篮是什么?
板书 摇篮推
d练习朗读(读轻一些,慢一些,别把小鱼儿吵醒了。)
4第四句
a甜甜的梦,还可以说什么样的梦?(幸福,快乐,美好„„)
b创设情境,播放催眠曲:小鱼在贝壳里美美地睡着了,还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在它甜甜的梦里会梦见什么呢?请你们轻轻闭上眼睛,尽情想像你就是这条可爱的小鱼,听着这美妙的摇篮曲,睡在星光下,躺在摇篮里,你会梦见什么?
C、来,可爱的小鱼们,把你甜甜的梦说给大家听听吧!
5、刚才,每位同学都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做了这么多甜甜的梦,现在让我们甜甜地来读一读小儿歌吧!可以边读边加上自己喜爱的动作。
6、试着把儿歌背下来。
四、课后拓展。
语文教学应注重德育渗透 篇6
关键词:语文德育渗透
近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师究竟是导演、演员还是魔术师的定位问题多有争端,对语文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在追根溯源,同时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对各种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与尝试……这些争论、改革、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但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些努力只注重了教师职能的一方面--“传道授业解惑”,却忽视了教师职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育人。我国老一辈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得好,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人,“更重要的是教育人,教育后一代成长为有共产主义思想品质的人”,由此看出,徐老特别强调的是育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忽略了其中任何一方面,作为教师都是不合格的。而具体到语文教学,教师更应该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意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较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手中的课本,便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教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其精髓之处或深入分析,如疱丁之切中肯綮;或循循善诱,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其效果水到渠成,远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纵观六册语文教材,它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其中适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文章很多,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到屈原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感受到他那令人敬仰的伟大心灵和圣洁耀眼的人格光辉;而荆轲那“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歌,仍会穿越千年的时空,激荡着我们的心灵;李白那“安能催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铮铮傲骨,更令我们击节赞叹;陶渊明那超凡脱俗的高洁志趣让我们为之倾心;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鲁迅为民请命的身影,我们可以抚摸到爱国诗人闻一多那颗滚烫赤诚的赤子之心;在这里,我们还可以领略到祖国山川的壮美,感受到人间至情的永恒……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有利的条件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道德的熏陶。可以组织学生举行专题讨论会、辩论会,或演讲会、朗诵会等活动,有条件的还可以相应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瞻仰……总之,教师在思想上要给与高度重视,在形式上力求多角度多方位进行渗透,切不可将人物高尚的人格、优秀的品德等等作品的精华仅仅给以蜻蜓点水般的描述。
我们还应看到,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当前更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的校园,业已不再是一方净土,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以及自私自利的思想也无孔不入,也在伺机侵蚀着孩子们的心灵。“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如今的高中学生正处在十五六岁这个年龄段,虽然早已告别“人之初”的童年,但心理学上称这一阶段为第二次断乳期,实际上这些孩子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期,其心理判断能力还较弱,这就更需要我们为人师表者意识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在自己教好书的同时,利用师生面对面的课堂,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加强育人的工作,这样,为人师表才算合格,教出来的学生,才能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著名学者冯英子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学什么,做一篇文章,写一个报告,起草一份电报,译一篇古文,实际上这些都不是当务之急,最最重要的,却是学会怎样做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冯英子·《学语文和学做人》)冯先生的话可谓中肯而发人深思。著名特级教师于漪也说:“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是的,为人师者,力求把课教好,力求把课讲得新颖生动而且富有特色,力求在学术研究上有所建树,这本无可厚非,也是做一名优秀教师的起码要求。“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最重要的是不要顾此失彼,忘了自己肩负的育人使命。
我们在强调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同时,同样不能忽略教师的自身素质与表率作用。“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第多斯惠·《教育文选》)也就是为人师者首先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它才能堪称学生的楷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才能产生巨大的说服力,教师于举手投足之间,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不难设想,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一个庸俗猥琐的人,一个蝇营狗苟、自私自利的人若去做学生的老师,将会把学生引入什么样的方向!即使他文采飞扬,才华横溢,把课讲得天花乱坠,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因此,我们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不能离开教师自身素质这一前提的。为人师者,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
我们常说身教胜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这些话都说明了教师率先垂范的作用。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课上言听计从,课下观其行,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更应注重“身教”的作用,要用自己无声的令人敬佩的行动,去默默地影响学生,这种无声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胜过课堂上的千言万语。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这项工作漫长而艰巨,也可以说是一项“德育工程”,希望我们每个教师引起重视,并身体力行,为这项“工程”增砖添瓦,为我们的教育事业筑起一座座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美德的大厦。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篇7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如何将语文教材的“主题重现, 螺旋提升”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 进行德育渗透呢?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透视主题, 了解渗透的宽度
为了更好地把握教材,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用整体把握的视角来认识整套语文教材, 只有这样才能胸有成竹地在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 达成教育目标。为此, 我们首先以单元主题为线索看待整套教材, 以便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在了解德育渗透宽度的基础上开展教学。
注:一年级上册教材, 本文简称“一 (上) ”, 其他各册依此类推。︶
表1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所有单元“主题”汇总表。从表1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这些主题中所蕴含的鲜明的德育内容, 而且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这些主题的内涵与要求是在“螺旋式”推进、上升的。根据“主题重现”的次数, 我们发现这套教材的德育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1. 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一定比例的爱国主义内容, 并且分散在各册。它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 反映了我们祖国的伟大、可爱, 概括起来, 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 反映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的, 如《黄山奇石》《日月潭》《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长城》《桂林山水》等。 (2) 反映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 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秦兵马俑》《赵州桥》以及相关古诗等。 (3) 反映中华民族不可欺、奋勇保卫祖国的, 如《狼牙山五壮士》《小英雄雨来》《王二小》《十六年前的回忆》等。 (4) 用新、旧社会制度对比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 如《圆明园的毁灭》等。这一篇篇课文, 反映了伟大祖国美的景、美的人、美的事, 构成了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整体。教师只有从整体出发, 抓住教材之间相互补充、反复加深的内在联系, 处理好每一篇具体的课文, 才能在学生眼前展现出一幅祖国的壮丽画卷。
2. 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人教版课标教材按专题编排, 就是以人文精神为载体, 促使学生从小打好精神的底子, 全面渗透关心他人、爱护公物、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孝顺父母、诚实守信、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教育。例如, 第一、第二学段各册的专题, 均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己与他人”等主题。这样的编排把传统美德教育很自然地蕴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且充分地运用语文课程中的这些资源, 结合生动活泼的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美德的精髓。例如, 我们可以重点抓好以下专题的教学:一 (下) “我们都有好品质”、二 (上) “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二 (下) “奉献和关爱”“培养优秀的品质”、四 (上) “成长的故事”、四 (下) “以诚待人”等, 可让学生通过重复出现的主题单元的学习, 让“好品质”慢慢住进学生的心田, 实现螺旋上升的德育渗透。
另外, 很多单元都有“成语故事”和“趣味语文”的学习, 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往往都蕴藏着道理, 这也是我们进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好材料。例如, 三 (上) 第二单元的“闻鸡起舞”就蕴藏着“为了祖国, 勤奋学习”的道理;而通过五 (上) 第四单元的“水滴石穿”的学习, 可增强学生“做事有决心, 坚持到底”的情感。这些题材多样、情节感人的学习内容, 随着学生年级的提升逐年得到深化, 学生就会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
3. 渗透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教育
教材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只要联系学生实际, 就能对他们进行学习、生活和劳动习惯的教育。比如, 当谈论到体育活动时, 就要鼓励学生不怕困难,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当谈论时间时, 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又比如, 在学习《将相和》这一课谈论到“合作”的话题时, 要让学生明白, 在一个集体里, 要学会相互谅解、不斤斤计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处处以集体利益为先, 才能形成团结有力的整体, 获得更大的成功。
4. 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当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集体诉求, 环境保护教育刻不容缓。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单元主题”中也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要求。比如, 一 (下) 第三单元、二 (上) 第七单元、三 (下) 第二单元、四 (下) 第三单元和六 (上) 第四单元等, 都设置了相关主题。
由此可见, 所有这些重复出现的主题, 在教学中都可实现螺旋上升的德育渗透。教师要善于纵观整套教材, 了解不同主题单元的内容, 才能结合不同年级的教学实际, 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二、钻研主题, 把握渗透的尺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把德育渗透想得过于简单, 如果教学手段过于单调, 比如采用灌输式, 企图一蹴而就, 只会拔苗助长, 适得其反。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 结合教材内容, 把握好渗透的尺度。
1. 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德育渗透目标
利用教材重现的主题, 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 由浅入深, 从易到难, 制定相应的德育渗透目标。比如, 同样是保护环境的话题, 在一 (下) 第三单元时, 我们制定的德育渗透目标是:“引导学生读文, 通过读、悟, 体会对地球大家园的热爱, 养成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而到了二 (上) 第七单元, 我们制定的德育渗透目标可以是:“体会环境对我们的影响, 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争做环保小卫士, 知道动物是我们的朋友, 有爱鸟的意识。”总之, 通过不断调整德育渗透目标, 可以让学生在领悟人类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 从而懂得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
2. 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
现在的语文课堂上, 经常会出现学生集体性“失语”的现象。原因是我们的教学脱离了学生的需要, 脱离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 这就造成了学生说出来的话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因此, 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首席地位”,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 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 才能让德育渗透落到实处。
三、吃透主题, 解决渗透的难度
从认知心理学来看, 新输入的内容同学习得到的已有知识是相关联的, 它可以使学习者产生联想, 将新旧知识结合, 形成互为关联的知识, 强化记忆, 从而提高应用能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利用教材中不断循环提升的主题, 将前后相同主题的内容进行整合, 不断累积梳理, 分解渗透的难度。
1.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语文教材中还有一部分内容思想性不是很强, 从语言本身不易于挖掘德育因素, 对于这部分内容, 教师要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适时、适度地从内容上巧妙进行渗透。
(1) 写字教学巧渗透。写字教学离不开字形分析,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汉字结构的同时, 明白做人的道理。如学习“众”字时, 我故意把该字左下“人”字的一点写成一捺, 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一笔不对。这时, 我问他们:“为什么‘众’字左下的‘人’末笔‘捺’要改为‘点’?”有学生回答:“这样写更好看。”我肯定了他的想法, 并进行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改‘捺’为‘点’可以使右边的‘人’舒展开, 这样整个字就变得有生气了。班级就如同一个‘众’字, 只有大家做到互相团结、彼此谦让, 才能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发挥集体的力量。”
(2) 朗读教学巧渗透。小学生如果养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 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与读书产生积极的影响。当有的学生朗读声音特别大时, 我会提醒他声音不要过高, 以免影响别人;当有学生不听别人的示范朗读时, 我会提醒他做一个善于学习他人并尊重他人的孩子;当有学生读课文不通顺时, 我会提议有爱心的同学帮助他。
(3) 拼音教学巧渗透。在开展拼音教学时, 我通过创编故事的方法将德育渗透其中。如在学“b、p、m、f”这四个声母时, 我以“爸爸带我去玩”的故事进行学习迁移:“爸爸 (b) 带着我去爬山坡 (p) , 我们爬呀爬呀, 终于爬上了山坡, 看到了大佛;我正想去摸摸 (m) 大佛 (f) 时, 突然广播响了, 广播说‘爱护大佛不要摸’。”我讲故事时, 学生认真聆听, 不仅掌握了“b、p、m、f”的音和形, 也接受了一次爱护公物的教育
2. 注意挖掘教材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一些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词句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材料。例如, 在《清澈的湖水》这篇文章中有这样一个关键句:“船靠岸了, 小洁手里还是紧紧地攥着面包纸。”我先让学生表演攥面包纸的动作, 理解“攥”的含义, 再进一步提问:“小洁为什么要紧紧地攥着面包纸, 如果她把面包纸扔进湖里会怎么样?”通过启发诱导, 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重要性。
3. 在课外拓展中渗透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把学生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课外天地,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每个学期, 我都有计划地安排一些课外活动, 在活动中有目的地渗透环保教育。比如, 上完《记金华的双龙洞》《趵突泉》《观潮》等课文后, 学生已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景色, 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热爱之情。我就趁热打铁, 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景物, 让他们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 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又比如, 上完《只有一个地球》这课后, 结合本地区实际, 布置学生调查环境污染的情况。学生通过调查、走访、上网等多种方式收集材料, 查找问题症结, 研究解决对策, 最后写成调查报告, 发出“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倡议。在这种精心设计的课外拓展活动中, 学生既得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还养成了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 教学内容又很丰富, 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 及早在儿童心田播下美好思想的种子。如果采用整体视角对整套教材德育因素进行整合, 尤其是抓住语文教材“主题重现, 螺旋提升”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那么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而且还可以对他们进行思想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自然地进行德育渗透。
摘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呈现, 整套教材呈现出“主题重现, 螺旋提升”的特点。教师采用整体把握的视角对整套教材的德育因素进行整合, 可以突破教材体例的限制和思维定势, 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也有助于在教学中实现德育渗透。
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初探 篇8
语文教师必须结合本学科的特点, 充分发挥语文的思想性作用, 寓德育于智育之中, 因文悟道。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较之其它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越性。鉴于此, 我们作以下几点尝试:
一. 巧设导语, 渗透德育思想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喜怒哀乐, 亦人心中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 谓之有境界。”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 是改枯燥说理为激发兴趣、主动吸收的第一步。采用生动的导语, 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 学生则会产生一种情感反射, 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 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和一种情感意境, 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如我在上《济南的冬天》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法国雕刻家罗丹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来说, 不是缺少发现,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生活在自然中, 美几乎无处不在, 尤其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锦绣山河, 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不同的地点, 不同的季节, 展现出不同的姿态。今天, 我们就来领略一下祖国大自然的美景。”这种诗话情景的导入方法能唤醒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并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见, 语文这门学科是离不开情感的渗透的。我们可以用壮美的祖国山河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国地大物博, 幅员辽阔, 神奇壮丽的山川景色美不胜收, 而语文教材中描写祖国山川景色的课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 在进行此类课文的教学时, 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 更要启发学生挖掘作品中景物描写之外的更深刻的思想内容, 使学生在对祖国的锦绣山川欣赏、赞叹的同时, 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二. 介绍背景, 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教师每讲一篇课文, 都要把文章的时代背景讲述清楚, 阐明缘由, 启发学生联想文章内容而有所领悟。因此, 教师务必要在背景介绍上多用些心, 不但要教知识而且要育人, 如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文中, 我的教学设计是用半节课的时间, 通过多媒体 (自制课件) 和电影 (《火烧圆明园》剪辑) 介绍圆明园的今况和被毁时代背景:始建于1709年, 历时150年陆续建成。这一世界园林艺术的伟大杰作, 分别于1860年、1900年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的野蛮的劫掠和焚烧, 使一代名园化为废墟。通过课文内容和我的史料介绍可知其辉煌景观和收藏的奇珍异宝, 成为当时世界最精美壮观的园林, 曾被誉为“万园之园”。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为什么会被毁灭?英法联军的罪行根源是什么?中国当年被侵略者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如何看待雨果的国际人文主义精神?这些问题学生都从我的背景介绍中深刻体悟, 由此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 以及深思侵略者之所以胆敢如此为非作歹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落后、自大, 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 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创设情境, 渗透德育思想
课文中丰富的情感、高尚的情操, 总是在字里行间凝铸着, 只有把握住教材中的情感, 在此基础上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 增强感染力, 才能达到陶治学生情操和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所以,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把学生带入一定情境中, 让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 从而受到教育。
在设计《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活动课的教学时, 我在“南京大屠杀”教学环节中渗透思想教育, 当时, 学生个个翘首凝视, 注意力集中, 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情境之中, 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树立了民族精神。当我用低沉、深情的语调痛诉美帝国主义撞毁我国军用飞机, 造成飞行员王伟牺牲的罪恶行径时, 学生各个更是义愤填膺, 议论纷纷, 我趁机诱导,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 让学生上讲台谈认识, 明确“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 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作为一个中国人, 究竟该如何热爱自己的祖国, 究竟该如何立足世界之林, 正所谓“入情、入理、才能入脑”。这样做, 实则是将学生从“小语文”的环境引入“大语文”的环境, 使语文课的德育教育回归生活, 让学生无论熟悉文本、思考问题, 还是直面死亡, 或者探讨“战争与和平”这样严肃的话题时, 都应与学生的间接、直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因为“生活能使学生回到人的世界”。
四. 讲解内容, 渗透德育思想
语文课本里的每一篇课文, 就其内容而言, 都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内容。语文教学必须依据教学大纲, 利用必讲的每一篇文章, 在分析篇章结构, 阐明道理的过程中进行思想教育。人们常说,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在《芦花荡》和《亲爱的爸爸妈妈》两课中, 我通过新闻回播和网络新闻链接, 让学生了解上个世纪有关日本对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侵略, 重点提及“南京大屠杀”、“靖国神社”、“历史教科书”以及“在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日, 德国总理施罗德站在诺曼底地区卡昂市‘和平纪念馆’门前, 发表了真诚认错感言”等内容, 让学生知道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及今天一部分日本人的态度, 并体会世界人民对德国深刻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的真诚态度的宽恕和尊重。学生很快就领悟了文章内涵, 不知不觉中从思想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从朱自清的《背影》中, 我教学生体会了博大深沉的父爱;从严春友的《敬畏自然》中, 我让学生了解宇宙的神秘奥妙, 认识到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求得永远的发展;从周敦颐的《爱莲说》中, 我培养学生“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纯洁的精神;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 我要求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教师应借助课文, 挖掘德育精华, 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感悟, 理解, 思考, 让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 成为一股股精神的清泉, 濯亮学生的灵魂。
五. 分析人物, 渗透德育思想
中学语文课本里描写先进人物事迹的文章, 比比皆是。应该说, 语文课本里描写的先进人物, 都是学生的榜样。人们常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在讲课时, 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进行分析, 用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去净化学生的心灵。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涌现了无数的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如女扮男装“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的木兰;“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的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辛弃疾;“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心里装着全县人民, 而唯独没有自己”的焦裕禄……这些英雄的气概荡人心魄, 可歌可泣。在他们身上, 闪烁着最耀眼、最动人、最可以世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光辉。因此, 在分析描写这些人物的作品时, 应积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 久而久之, 使学生能真正辨别是非曲直、真善美丑,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六. 营造模式, 渗透德育思想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给学生, 更应该通过课堂这个阵地为学生展示生活的各个方面, 引导他们认识真善美、假丑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 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如讲《岳阳楼记》, 我组织进行了演讲辩论、诗文朗诵、名著赏析等语文活动, 让课堂波澜起伏, 使学生的思维有张有弛, 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 提高了学习效率, 还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使学生在大量、直接的语文实践中, 经历感受体验“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 从而一扫传统语文课上一提思想教育学生懒洋洋、慢悠悠的气氛, 让你追我赶, 力争上游的气氛取而代之, 营造出一种新形势下的创新型的课堂模式, 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中受到思想教育的熏陶感染。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篇9
一、挖掘文章的重点字词, 明确思想内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切优秀作品的语言都是简洁优美、情意深长的。课文中有些词语看似平常简单, 但用得恰到好处, 就格外传神, 这也是文章思想内容的关键所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深入剖析, 领会词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进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 在引导学生分析“松骨峰战斗”这一事例中, 我抓住“抱”、“掐”、“摁”、“衔”、“扣”等一系列词, 要求学生思考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为什么会这样做? (因为他们英勇顽强, 对敌人有着刻骨仇恨。) 通过分析, 学生由字词的表面了解到了文章的思想实质, 进而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从而受到了感染熏陶。
二、挖掘文章的重点句子, 深化情感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还需要把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其内涵, 让学生感知课文中的形象,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如《驿路梨花》中写“梨花”的句子文中出现了三次。 (1) 开头写:“白色梨花开在枝头, 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 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此为实写, 以环境美烘托出不平凡的小屋, 写出了优美的意境。 (2) 中间写:“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此为虚写, 着意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 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梨花相映生辉。 (3) 文章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再次人花相映, 使主题得以升华。由此可见, 这“梨花”是梨树上盛开的洁白的梨花, 是哈尼小姑娘梨花, 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在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细读课文, 找出文中有几次写到“梨花”, 并将这些语句勾画出来, 同桌间相互讨论写“梨花”的作用。学生通过活动, 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明白了课文的主题: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 歌颂了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由此, 学生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明白了人要有一颗爱心, 时时处处应助人为乐, 雷锋精神应永不忘。
三、引入情境, 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境, 指课文中所描绘的具体图景、生动画面、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所阐明的深刻含义。教学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可以运用语言描述, 也包含着图像渲染、模拟表演、绘声绘色的朗读等多种方法, 诱发学生想象, 在头脑中再现鲜活的画面, 让学生在感情上发生共鸣, 在思维上达到同步, 从而理解蕴藏在课文内容中的深远的思想意义, 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教学时, 要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写的情境之中, 再抓住“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来剖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这个诗句表面看起来是写“花”、“鸟”, 实际上诗人揭示了安史之乱时期山河破碎, 人民惨遭不幸的现状, 面对大好春光、鸟语花香诗人也不觉得美了, 反而“溅泪”、“惊心”, 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正是在“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这一情境之上产生的, 这也正是本诗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中, 挖出文章的“真味”, 让学生能够真正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
四、在语文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一般分为两个课堂。传统的教学只组织校内的第一课堂教学, 不重视第二课堂教学, 甚至反对搞第二课堂教学。不可否认, 第一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主渠道, 但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 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 而且具有实践性、人文性。假如没有语文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 闭门读书, 语文学习就不会活起来, 德育思想教育就不能落到实处。笔者建议:把课文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渗透德育思想教育。比如, 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的学习, 先分析祥林嫂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 封建专制制度的残忍,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让中学生认识旧社会、旧制度的黑暗与腐朽。然后组织中学生深入家庭、街道、社会开展有一些对比性调查: (1) 当今中国的社会制度好不好呢? (2) 当今中国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不好呢? (3) 雷锋、王杰、孔繁森与《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比一比呢?通过调查、对比、思考。学生将更加热爱我们的新中国, 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更希望我们有一个文明、和谐,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和谐社会。
语文教学德育渗透途径探析 篇10
由于语文教育重在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 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的教育, 两者具有不同的学科体系, 因此在语文教育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要兼顾不同的学科性质, 我采取大家都认可的方式, 就是渗透法, 循序渐进, 潜移默化,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一、在课文导语的设计中因势利导, 披情入文。
好的语文导语的设计是上好一堂成功语文课的关键, 它可以引导学生领会诗情洋溢的语言, 历经峰回路转、徜徉柳暗花明之境。教学名师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 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 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以启迪, 催人奋进。”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 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 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 歌唱家定调, 第一个音定准了, 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 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例如在上《醉翁亭记》时, 教师可以联系欧阳修身世以及宦海沉浮来导入。他“生四岁而孤, 太夫人守节自誓, 居穷自力于衣食, 以长以教, 俾至于成人”。他丧父之时家中“无一瓦之覆, 一垅之植”, 家中无钱买纸笔, 他母亲乃以芦苇的竿画在灰土上教他认字, 因此有“画荻教子”的故事。欧阳修早年曾协助范仲俺革新政治, 触动了保守派大官僚们的利益, 遭到嫉恨, 被贬滁州。这篇文章是他任滁州太守时所写的。他仕途坎坷, 有志难伸, 于是寄情于山水, 与民同乐。他虽被贬谪, 却不消沉, 而把滁州治理得政治清明, 人民生活安乐。他自号“醉翁”, 文中多次提到“醉”字, 其实“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他的志趣, 不只是在山水之间, 更是在一州人民, 他是因百姓的生活安乐而乐。他始终是清醒而自豪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明白在困难的环境中保持积极向上和乐观精神状态的重要性, 和环境做斗争, 不屈不挠, 永远抱有一颗与民同乐的心。又如对鲁迅《药》一文的导入, 教师可以联系鲁迅先生的《〈呐喊〉自序》:“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由此可见, 他不仅是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还是一个拯救灵魂的医生。20世纪初的中国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 人有了病就要吃药, 只有如此才有痊愈的希望, 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 那么什么样的药才能救中国?作为民族魂的鲁迅就是找这剂良药。我们学习鲁迅的《药》就是要学习鲁迅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的执着精神。
二、通过分析人物形象, 挖掘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身
上包含的思想意义, 学生受到熏陶, 思想受到洗礼, 提升精神境界。
当学习到小说、戏剧、影视文学后, 他们在头脑中回旋的、挥之不去的应该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像屈原、贾宝玉、吴荪甫、阿Q、董存瑞、梁生宝……这些形象归根到底来自现实生活, 或者说是对生活的艺术概括。作家从现实生活出发, 对自己塑造的人物倾注了全部心力, 人物形象是作者审美认识的结晶, 他总是要通过他的人物告诉读者什么。例如郭沫若在《雷电颂》中塑造的屈原形象, 表现了他作为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 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 他热爱祖国和人民, 衷心希望祖国强大起来。屈原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 是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的灵魂。他具有高尚的政治理想, 为了祖国的强大而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在他身上倾注了中华民族悠久而伟大的历史精神, 显示了我们伟大民族的无穷力量。学生在学习本文时, 被主人翁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感染, 达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屈原是有深刻现实原型基础的艺术形象, 而有些人物侧重于表现作家的审美理想, 是对现实生活的天才创造, 表现了作家的憧憬和追求。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贾宝玉是作者依据现实生活的创造。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表现了强烈的对民主和自由思想的追求。贾宝玉蔑视世俗, 卓然独立, 他不愿顺从封建家长的意志, 抗拒他们强加给自己的枷锁。这反映了他对封建礼教、道德和秩序的反抗, 是十足的封建大家庭叛逆者。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分析学习, 民主平等的思想会渗透到学生的人格中, 学生在新时代能够保持独立的姿态, 不因循守旧, 不断推动历史前进。
三、从意象和意境入手, 分析言志言情的诗词、散文等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教育内容。
我国自古就有诗教的传统, “不学诗, 无以言”,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好的诗词, 都是感情强烈、想象丰富、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意境优美的, 在陶冶性灵、净化情感、磨砺节操、启迪思想上, 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例如讲授柳永的《雨霖铃》词, 教师可以重点分析词中出现的意象:寒蝉、长亭、兰舟、暮蔼、酒、杨柳、月等。这些意象紧紧围绕“伤离别”这个主题, 构成了凄美的审美意境, 渲染了词人的离愁别绪。这里我只拟分析杨柳的意象, 杨柳, 是我国文学史上被反复歌咏的对象,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被视为咏柳之祖, 汉代以来, 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 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折柳寄托离情的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 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 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 如“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李白有《灞陵行送别》、《忆秦娥》, 王之涣《送别》都用了杨柳这一意象。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折杨柳赠别一是因为“柳”、“留”谐音, 古人在送别之时, 往往折柳相赠, 有挽留的意思。二是因为柳树易生速长, 用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 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 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 又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这样的分析可以把学生带入“发思古之幽情”的境界, 从而认识到我国文化底蕴的绵长悠久, 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在对意象、意境的分析时,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生动直观的优点, 声像文结合, 让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图式, 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情景交融的画面。纵贯古今, 横跨中外, 加快艺术信息传达的速度, 加大艺术信息的传输含量, 创造一个崭新的审美时空。从文学的审美特征出发, 在教学中, 学生应反复吟诵, 在感情上受到感染, 融入美的艺术氛围中, 加强对诗词感情美、音乐美的体会, 激发读诗的兴趣, 培养追求真善美的内在驱动力。
总之, 语文教材中充满着德育的内容, 这也和我国传统的“文道合一”或“文以载道”观念相协调。优秀的课文是思想性和文学性的完美结合, 从作品中可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 可以受到高尚精神的激励, 可以看到时代的辉煌。通过语文的教学, 学生既能提高语言文化知识, 又能培养高尚的理想和情操, 达到语文知识教学和德育渗透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梁其贵.语文德育论.大象出版社, 2006年09月版.
中职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篇11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随着社会上用人选人机制的改变,社会对各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这为职业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希望。然而就业市场中越来越大的竞争性和淘汰率不断升高的现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现代社会注重个人的发展,现代人才需要德才兼备。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但由于长期以来,学校往往偏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形成的教育,导致了学生在就业面试时屡屡碰壁。我们要认真反思,亡羊补牢,结合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将德育融入教学活动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才会真正接轨。
语文是中等专业学校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同样肩负着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责任,新课程改革也将德育教育的渗透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教学中的“文道合一”原则,使其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笔者在中职学校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现结合具体的教学谈谈对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家,爱民族,是对于每个人最起码的要求和责任,更是学校的重要任务。《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里这样提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语文学科蕴涵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中职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描写祖国锦绣河山的文章,如《荷塘月色》那“荷花月夜”之美景;《南州六月荔枝丹》那“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色;《画里阴晴》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令人心旷神怡,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很高。我在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同时,还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景观,土特产品进行对比鉴赏,启发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山河之壮丽、用自豪的口吻描绘家乡之美。通过反复阅读品味,学生的爱国情感日益增强,学生内心深处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此外,还可以通过学习我国在航天事业上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飞向太空的航程》一文,“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民族发展进步的自豪感,我以本文的学习为契机,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国际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并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引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现代中职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被爷爷奶奶和父母亲浓浓的爱包裹着,有的家长对孩子甚至还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滋生着个性强、突出自我和娇纵任性等缺点,尤以自我为中心表现特别严重,往往认为长辈们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很少有人真切体验到父母深切的爱子之情。因此,学校要加强亲情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感恩的教育。中职语文教材中有关这方面的文章有很多。如老舍先生的《母亲》和莫言的《卖白菜》,分别用纵向贯通和截取横断面的不同方法,刻画了两位不同时代的母亲可亲可敬的形象,字里行间浸透了浓浓的亲情。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母亲平日对儿女点点滴滴的关爱片段,然后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与作者一道,去感受母亲的爱——平凡、伟大、崇高,教育学生要珍惜这种爱,发奋学习,以实际行动报答自己的母亲。又如在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一文时,通过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品味母亲形象,追忆母亲照顾残疾的“我”,幫助“我”树立生活的信心等生活细节的描写,让学生尝试去体会作者对母亲那种浓浓的思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教会学生用心去体会天下父母的一番苦心。随之课后拓展延伸至学生自身:在生活中你们感受到了母亲的爱了吗?有没有体会到在生活中父母对自己默默的爱,在成长过程中对你无怨无悔的帮助?学生纷纷发言,在列举了父爱母爱的种种事实后感慨:世间最纯洁的便是母爱,是妈妈的宽容涵盖了我们的幼稚和无知,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报答自己的父母亲!通过对这类课文的学习和教师的悉心引导,学生慢慢就懂得了感恩,自然也就会善待自己的父母了。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可谓弥足珍贵。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父母的精心照顾使学生从小养尊处优,这些学生自私、霸道,心理极其不成熟,逻辑思维辨别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表示为孤独、不合群,不善于与同学相处,容易沉迷于网络之中,视生命为儿戏。近年来,中职学生打架斗殴、吸毒、轻生事件屡屡发生,令人痛心疾首。针对这些不良现象,教师上课时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渗透生命意识教育。在讲授《善良》一文时,我通过对善良与凶恶的对比分析,特别强调善良的力量与作用,说明善良的人永远不会丧失信心,同时针对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对善良的不同认识,启发学生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帮助学生解开心头的郁结,更坚信善良,坚守善良。在学习《廉蔺蔺相如列传》时,引导学生欣赏蔺相如的宽容大度,让学生懂得宽容是交友的基础,宽容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品质,宽容待人往往能化敌为友的道理。在学习《人生的境界》一文时,深入浅出地与学生分析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启发学生深入思索人生的意义,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关爱他人,珍惜生命。
四、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等特点,教育、鼓舞、鞭策学生、陶冶学生性情品格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语文教师的行为要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具有感染力。中职语文课本中有德育功用的文章比比皆是。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富有质朴美感。“诗言志,言为心声”这是每一部文学作品和每一篇精美佳作表达作者情感的方式,都凝结着作者的苦心,凝聚着人类情感的各个方面。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教师只要细心挖掘德育工作和语文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学生在学校便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在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得到潜移默化教育。如学习《师说》,渗透谦虚上进教育;学习《《致橡树》,渗透树立正确爱情观教育;学习《离太阳最近的树》,渗透环保教育,再结合课外“保护水资源”实践活动,启发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学习《科学是美丽的》,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思想。此外,通过诵读古典诗文,使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在快乐创造中学习语文,更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信心,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潜移默化,使学生在学校能时时处处受到传统美德精神的熏陶,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2]腾娟.关于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索.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语文教学要注重德育渗透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时刻关心学生高尚思想和优良品德的培养以及良好习惯的形成。这不仅会使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及蕴含的思想情感能轻松地理解和领悟, 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 而且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下面从以下三点浅谈相关的做法及体会: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最重要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这一教育, 使爱国主义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并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难点, 突出教学的重点, 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的《回自己的祖国去》一文时, 我就采取了直奔中心的方式, 让学生找出中心句“回去, 回自己的祖国去!”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 找出哪些言行、神态描写可以表现出华罗庚爱国。有的学生说, 当时中国刚刚解放, 国内局势还很不稳定, 他毅然回国, 报效祖国的动力就是强烈的爱国热情, 是这种感情在支配他的情志。也有的学生认为, 文中美国朋友的劝阻, 以及美国给他的优厚待遇都无法吸引他继续留下, 他要把毕生所学献给祖国, 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证明他爱国。同学们也纷纷表示, 要努力学好一身本领和少年周恩来一样, 为中华崛起、腾飞而读书, 长大后成为国之栋梁。
此时课堂气氛已高涨, 同学们充满激情地各抒己见, 语言文字的训练与德育已完全融为一体, 他们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情感领悟得比较深入和透彻, 同时也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渗透德育, 可谓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
当前, 我国的各类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人类的生存受到环境恶化的威胁。因此, 我们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认定“环保要从娃娃抓起”。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这一教育, 学生会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自觉环保重任在肩。
例如, 北师大版第九册语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被编在了“家园的呼唤”这一章就很有针对性。在学习本文后我就组织了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活动课。课上他们讨论, 那些水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再生资源, 可以长期为人类作贡献。为什么它们再生的速度和数量却赶不上人类使用的节奏, 生态会失衡?有的学生便解释这与人类的滥用资源、浪费资破坏自然有关。于是我们相约走出教室, 走进家庭和社会。展开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 认识什么是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了保护花草树木、保护动物、水体的告示牌, 把它们挂在广场、河畔、路边……在班级和家庭里, 掀起了保护环境的热潮。这样进行语文活动不仅使学生理解了文章内涵, 而且扩展了外延, 即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 有使他们有了环保意识, 学做有担当的时代主人翁。
三.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热爱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会使这一教育具体、想象, 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如在教学《凡卡》一文后, 让生讨论小凡卡是怎样的一个人。同学们的观点如下:有爱心、有童心、有孝心, 但命运悲惨的一个孩子。有同学问, 为什么无辜的凡卡处境如此可怜?我抓住这一契机就反问了一句:如果凡卡来到我们现实生活中会怎样?有的学生说我会让他和自己的爷爷团聚, 劝告爷爷不要再将他送出去。让他享受亲人的关爱, 亲情的温暖。有的同学说, 不让他再受折磨, 让他到我们学校来读书, 学本领。于是, 我语气沉重地变声说:“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曾接触过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词中所唱的的美好心境吧!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 而小凡卡却生活在沙俄统治最黑暗的时期。在那样的社会中, 穷苦人民食不果腹, 流离失所。最后, 同学们写了《给小凡卡的一封信》。他们用真心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凡卡命运的同情和关爱, 描绘了自己生活中的幸福感及对社会主义的热爱, 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这是语文教育与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交融, 效果非凡。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07-19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10-10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6-09
在语文教学中要渗透德育08-02
德育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渗透探析11-08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08-31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8-30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07-21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论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