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2024-10-10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共10篇)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篇1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内容提要:

道德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处于改革与开放的社会中,青少年面对的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已经渗透到了孩子们的心灵,这一切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我们教育机构有必要采取措施应对这种不利态势。我们社会主义教育的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本文结合教育教学的实践谈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 德育 渗透 高中语文 学生 正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思想品德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社会风气的好坏,也将影响到国家、民族的前途,每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学校教师,具有不可推御的责任。因此,培养教育青少年,使之成为国家的栋梁,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高中语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标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要“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可见,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机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语文课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优秀作品都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剥削压迫,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思想,无私忘我献身人民的高尚情操、认识世界观点、方法等,都具有教育作用。这些作品不同程度地体现着情感熏陶的力量,能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优势,将这些作品蕴含的有价值的成分挖掘出来,与学生共同分享。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历史背景的简介,作者生平事迹的了解、课文内容的小结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良好教材。如在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时,介绍作者李白的生平事迹可以用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去领会他浪漫、豪放、潇洒的情怀,学习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岸人格。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和《纪念刘和珍君》时,可以给学生播放马丁路德当年的的演说片段和1926年“三﹒一八”惨案的电影片段资料。这些视频资料能够形象直观地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激发学生与作者共鸣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反动派的增恨和对烈士的怀念崇敬之情。

在《小狗包弟》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勇于自我解剖、敢于讲真话的精神和勇气,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学这一课应让学生我学习巴老的自我解剖的精神。《囚绿记》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陆蠡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讴歌。读他的作品,还要学他的为人。讲解《离骚》,不能不让学生知道爱国诗人屈原的高蹈出世的品质,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的生平理想,了解楚辞体的文体特点,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虽体解吾尤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有名的诗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爱国主义情感,理解屈原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学这些课文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能力的培养,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多让学生对照名人检查自己的言行。

二、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所必需的,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德育渗透的机会,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意志、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都有不同,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列出相关书目,如《老人与海》《巴黎圣母院》《艰难时世》《繁星 春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悲惨世界》等,并指导学生如何读,必要时让他们写出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作家及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和所生活的时代的特点,比如:海明威的名言:“一个人生来不是北大白的,他宁可被打到也不被打败。”如果让学生学习并落实,那将受益匪浅。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知道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探讨作品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在形成品德时受到启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可以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提高思想觉悟。因此,我们应积极倡导学生多读书,多看报,了解国内外大事,端正自己言行。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思想水平的综合体现,而且,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一再地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立意要做到思想健康、立意深刻”,也正是这个原因,在酷热的高考作文批改室内,忙碌的老师最关注的还是立意、思想,这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打分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更应当重视德育教育,因为它体现这作者的思想境界高于低。在写作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养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使他们的思想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作文教学的特殊功能,作文教学中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渗透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渗透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我经常利用片段作文和整篇作文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并做一些分类的作文,内容上基本有这些类型:诚信、坚强、乐观、细节、亲情、友情、爱国等等,形式不拘一格,批改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思维动向,以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作文批改与讲评也很是重要,这也是对学生德育渗透的一个广大天地,作文批改的形式多样,无论那样都能让学生受到应有的教育,使学生在作文中赞扬真、善、美,分辨假、恶、丑。这些年来,我在作文教学中坚持有计划地,有的放矢地对学生施行德育,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了启迪、激励、矫正、改正等作用。

四、以多种形式向学生渗透德育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外貌特征,理解性格形成的时代背景,进而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教育。《孔雀东南飞》让我们深深感到封建的思想、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摧残是无以复加的,它极大的阻碍,甚至是牢牢地捆绑着中华民族追求解放的手脚。通过表演课本剧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深刻性。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也可以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把封建卫道士别里科夫的形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加深了学生的印象,让他们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内外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途径,如举办诗文朗诵会,举行作文、演讲竞赛和辩论会,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并进行影评比赛等。这些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德育教育。

“文因道存,道以文显”,文学内容因其道德意义而存在,德育因素借助于文学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作为数千年来中华文明的载体,高中语文教科书中所选取的课文,汇集了历代名篇,是实施德育渗透的有效资源。在文言文教学当中实施德育渗透,使民族精神得到培育和弘扬,是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注重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还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育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正确把握语文与德育的关系,是教师必备的素质。特级教师于漪说:“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她要求“教之不顾此失彼,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各级教育领导部门都强调必须全面培养人。只要适当的把握好时机,利用语文课堂阵地,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能使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又能提高道德水准,成长为真正的“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

参考资料:

1、王义洲《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做法》(2001年《中国教育报》)

2、朱永新《语文教学德育渗透艺术简论》2004年

3、钟声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4、《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学生被动接受。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倡导自主、合作、创新为主要学习方式已经成为热点话题。于漪老师认为:“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可见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课改形式下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旨在探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条途径。

关键词:质疑 创新 自主

正文:胡锦涛说:“科技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要大力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在自主创新中的能动作用。”这句话极具前瞻性的话道出了国家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型人才。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更加激烈,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在创新型人才,为了学生的长期发展,我们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上。因此,教师应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应致力于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放在首位,为民族的振兴作出贡献。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条途径。

一、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要想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教师应先有创新意识,因循守旧的教师永远是扼杀学生创新思维的“别里科夫”。我们应转变传统观念,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多思考多研究,全新的教育理念,全新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学中我们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鼓励学生的个性见解,允许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以生为本地实现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有多种说法“爱情说”、“讽喻说”等,让学生去探索,鼓励新鲜见解,张扬个性,才是真正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佳径。《雷雨》中的周朴园这个人物是比较难分析的。近年来关于他性格的研究颇有进展,认为“虚伪”说是最不合理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周对鲁究竟有没有感情,这出戏的矛盾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这两个都是开放题,不求统一答案,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关键是做到有理有据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象。这样,课堂上的教师将会充满激情,学生兴趣浓厚,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创新意识随之增强,从而收到最佳效果。

二、把时间还给学生,实现他们的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落实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提议和理解。”而我们现在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如教师一言堂,教师的讲解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了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活跃,在学生没有完全把握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就让学生小组讨论某些问题等等。在这样的环节中,表面上课堂是活跃的,学生是积极的,实际上学生是被动的,无所适从的,这能使学生真正把握文章的内容,写作方法吗?因此,我们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多种方式阅读文本,理解文本,在充分把握文本的前提下,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被极大地调动出来,自我意识被唤醒,潜能被发掘,为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兴趣让创新的种子萌芽

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育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见,学生有没有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我们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进一步创新做好充分准备。如精彩的导入,挖掘教材本身意蕴魅力,教师富于情感的语言,给诗词谱曲,排课本剧,举行课堂辩论会等等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讲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就先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录音,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情境中理解词的意蕴就容易多了,于是学生带着激情深入到诗词中,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产生共鸣,有了自己的主观感受,在谈到苏轼的积极与消极思想时,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发表见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兴趣正浓。又如讲授《囚绿记》一文时,我饱含深情地朗读了几个片断,学生们被我的情绪感染着,也试着朗读,感情很投入,有的将自己的朗读录下来,反复纠正,有的自发组织学习小组,探讨朗诵技巧,通过反复品读,学生深入到了作品中很快投入到学习中,掌握了课文的重点。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创新的种子就在这里萌芽

四、想象是创新的翅膀

联想和想象是创造的重要因素,是创新的翅膀。它能使人打破一切传统观念和思维的束缚,产生创造的幻想,从而形成新的见解。有人说:“文本给读者留有不确定性的空白,在阅读活动中等待读者用想象去填充。”语文特级教师于漪也曾指出:要真正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得以拓展,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的确,有丰富的想像力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因此,我们应着意于唤起学生想象力,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探究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也让学生根据文本信息发挥想象,从声音、颜色、形体、味道等方面去感悟和解读文本。如读《故都的秋》时,我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写对象进行联想,描绘出一幅幅秋景图,并给每幅图起名,如“小院读秋”、“清晨踏秋”、“残声鸣秋”、“佳果映秋”等,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北平浓浓的秋味。如《荷塘月色》中的比喻运用得贴切生动,匠心独运,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将出水的荷叶比作是“亭亭的舞女的裙”,把荷花比作是“星星”、“珍珠”,把月光比作“流水”,突出了荷叶、荷花的风姿绰约,写出了月光的轻盈而灵动。我请学生根据画中或生活中所见,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叶荷花和月光,体会作者的高超技巧,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很多美文都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有了它,我们的课堂才更生动,学生的兴趣才更浓厚,创造意识才更强。

五.质疑是创新的途径

教育专家文兰森说过,最不完美的创新要比完美的守成伟大100倍!可见创新的重要意义。阅读中的质疑,使读者处于积极思考状态,有了积极的思考,才会有深入的发现,才会有创新的灵感产生。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往往满足于不求甚解,领会不了文章的深刻内容,把握不住文章的精妙之处。但如果从文章的思路、主旨、意图、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探究,多问几个为什么,问题就出来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精读课文,通晓全文,抓住关键语句,整体把握,由表及里,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如讲韦庄的《菩萨蛮》这首诗,反常的叙述:“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品读之后就会发现其不合常例,多问几个为什么,诗句表达的对中原战乱的担忧的主旨就水落石出了。我们应启发学生注意发现课文的规律性的问题,如:题目如何理解?写了什么,为什么?结构怎样?哪段吸引你,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这些问题都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如学习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上述问题,经过小组讨论总结后,大家交流,进一步研究观点的正确性,思辨性,从而真正把握小说主题,理解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意义。质疑是探究的前提,为下一步创新奠定了基础。

六.有比较,才有鉴别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对比,分析而进行的阅读。这种阅读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人物形象、结构层次、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等诸方面的理解。在比较中的研究对深入理解作品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至关重要。比较的方法有很多,内部比,如王熙凤与贾宝玉出场有何不同、横向比,如陈焕生与阿Q身上的相同点等,都能在开启学生创新思维中起到重要作用。事物的特征在与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现出来。可以大到作家整个作品风格流派的比较,如李白与杜甫;小到某篇作品遣词造句的比较,如:“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中的“泻”字与“流”字的表达效果;如增加一个情节阶段,如《项链》叙写结尾;增加一个论据,如给《咬文嚼字》一文在添加一个推敲实例;删去一个对象,如删去《纪念刘和珍》的结尾;删去一个细节,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删去墙上挂着酒葫芦的细节;删去一个事件等等。还可以改换人称,改换结构如《纪念刘和珍》结尾两段换位;改换写法如《祝福》倒叙换成顺序;改换标题等等。通过这些修改,学生认真比较改后的文章与原著的不同,体会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那么学生会很容易把握作者的情感,主题凸显出来,这利于创新,创新思维从这里产生火花。

“科学的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去探新、创造”(恩格斯)。我国的腾飞要靠人才,成为人才的关键是创新能力,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可能在科研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培养这样的人才要求我们必须“放下包袱,解放思想,开动机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以人为本,将新的教学理念注入课堂,给青年学生营造创新的适宜的环境,并通过对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个性心理和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质进行培养,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修养和踏实的科学态度,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这样,我想我们的教育必将给语文教育带勃勃生机。参考资料: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陈玉秋、广西师大出版社

2、《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万福、于建福、和平出版社、2005

3、《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初探》、浙江、马伯成、人民教育出版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篇2

一、挖掘文章的重点字词, 明确思想内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切优秀作品的语言都是简洁优美、情意深长的。课文中有些词语看似平常简单, 但用得恰到好处, 就格外传神, 这也是文章思想内容的关键所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深入剖析, 领会词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进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 在引导学生分析“松骨峰战斗”这一事例中, 我抓住“抱”、“掐”、“摁”、“衔”、“扣”等一系列词, 要求学生思考我们的志愿军战士为什么会这样做? (因为他们英勇顽强, 对敌人有着刻骨仇恨。) 通过分析, 学生由字词的表面了解到了文章的思想实质, 进而体会到了文章的思想内涵, 从而受到了感染熏陶。

二、挖掘文章的重点句子, 深化情感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还需要把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其内涵, 让学生感知课文中的形象,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如《驿路梨花》中写“梨花”的句子文中出现了三次。 (1) 开头写:“白色梨花开在枝头, 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 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此为实写, 以环境美烘托出不平凡的小屋, 写出了优美的意境。 (2) 中间写:“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 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此为虚写, 着意以自然美衬托人物美, 使自然界的梨花和人物梨花相映生辉。 (3) 文章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 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再次人花相映, 使主题得以升华。由此可见, 这“梨花”是梨树上盛开的洁白的梨花, 是哈尼小姑娘梨花, 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在教学中, 我要求学生细读课文, 找出文中有几次写到“梨花”, 并将这些语句勾画出来, 同桌间相互讨论写“梨花”的作用。学生通过活动, 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明白了课文的主题:讴歌了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 生动地表现了雷锋精神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根、开花、不断传扬的动人情景, 歌颂了人民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由此, 学生也受到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明白了人要有一颗爱心, 时时处处应助人为乐, 雷锋精神应永不忘。

三、引入情境, 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境, 指课文中所描绘的具体图景、生动画面、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所阐明的深刻含义。教学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可以运用语言描述, 也包含着图像渲染、模拟表演、绘声绘色的朗读等多种方法, 诱发学生想象, 在头脑中再现鲜活的画面, 让学生在感情上发生共鸣, 在思维上达到同步, 从而理解蕴藏在课文内容中的深远的思想意义, 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教学时, 要在学生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写的情境之中, 再抓住“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来剖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这个诗句表面看起来是写“花”、“鸟”, 实际上诗人揭示了安史之乱时期山河破碎, 人民惨遭不幸的现状, 面对大好春光、鸟语花香诗人也不觉得美了, 反而“溅泪”、“惊心”, 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正是在“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这一情境之上产生的, 这也正是本诗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情境中, 挖出文章的“真味”, 让学生能够真正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

四、在语文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思想教育

语文教学一般分为两个课堂。传统的教学只组织校内的第一课堂教学, 不重视第二课堂教学, 甚至反对搞第二课堂教学。不可否认, 第一课堂教学是学习语文的主渠道, 但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 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 而且具有实践性、人文性。假如没有语文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 闭门读书, 语文学习就不会活起来, 德育思想教育就不能落到实处。笔者建议:把课文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渗透德育思想教育。比如, 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的学习, 先分析祥林嫂所处的那个社会环境, 封建专制制度的残忍,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 让中学生认识旧社会、旧制度的黑暗与腐朽。然后组织中学生深入家庭、街道、社会开展有一些对比性调查: (1) 当今中国的社会制度好不好呢? (2) 当今中国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好不好呢? (3) 雷锋、王杰、孔繁森与《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比一比呢?通过调查、对比、思考。学生将更加热爱我们的新中国, 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更希望我们有一个文明、和谐, 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和谐社会。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篇3

一、课前口头作文的德育渗透

我在每节语文课前,都会让学生进行三分钟的说话训练,例如口头作文训练,给定题目:《我的妈妈》、《感恩社会》……学生说完之后我都要进行点评,每次点评不但重视方法的指导,更注重捕捉德育闪光点,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再如让学生讲述成语故事。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涵了丰富的哲理,是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极佳的教材。学生讲完故事后,我并没有简单的一带而过,走过场了事,而是让其他学生评论该成语讲述的道理或对自己的启发。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思想品德的熏陶。如“闻鸡起舞”、“水滴石穿”、“自食其言”等成语教会了学生不要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做事要持之以恒、做人要重诚信等做人的道理。有时我还让学生评述一些简单的社会现象,如“小商小贩缺斤短两”、“儿子不孝将年迈的老母赶出家门”等,然后抓住这个时机,启发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看待这个世界。

二、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小学语文教材的德育渗透意图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的方式。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在利用教材进行渗透时,既要深刻挖掘教材的德育内容,又要设计好巧妙的渗透方法,使学生在接受课文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品德教育。

(一)在剖析词句中渗透德育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在描写父亲的外貌和神态这一片断中,我抓住“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父亲的双眼为什么布满血丝?衣服为什么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又说明了什么?让学生知道“父亲”当时内心十分痛苦,坚信儿子还活着,只想救出儿子,而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这样一个伟大的父亲的形象清新地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博大的父爱让同学们折服。不禁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从而深深地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二)在创设问题情境中渗透德育

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要使学生对文章真正理解,必须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产生求知的欲望,寻求正确的答案的同时,又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如我在阅读《小英雄雨来》一文时,提出如下问题:①雨来的家乡有什么特点?②雨来的家乡美吗?③为什么课文一开头要描写雨来生活的环境呢?④雨来掩护李大叔与雨来生活的环境有联系吗?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认识到课文开头用很大篇幅描写芦花村的美丽是有用意的,说明美丽的家乡、伟大的祖国培育了雨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产生了在敌人的诱骗、威胁、毒打面前不屈服的英雄行为,使学生从中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 )在分析故事情节中渗透德育

文章的思想,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流向,而这又往往通过情节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进行剖析,在理解文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从而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例如《月光曲》一课,在揭示课题之后,我以贝多芬“听到、走进、弹奏、飞奔”为线索,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理清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然后,扣住核心,层层诱导。在同学们理解贝多芬触发创作灵感和酝酿过程之后,抓住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两个因素:情和景,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分析,引导学生体会贝多芬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四)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

古语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朗诵一些声情并茂、文质兼美的课文佳作,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语言是充满感情的。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气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句、感叹句,以及设问、反问等句式,表达了赞美、感激、关切、崇敬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中朝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为了让学生体会这种感情,我让学生弄明白朝鲜人民给志愿军做了哪些事,为此而付出了什么代价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句、重点段,从多次反复的朗读中,激发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中朝人民的友谊确实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是用鲜血凝成的。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感情得到升华。而思想感情的升华,又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实现了语文能力与思想感情的共同提高,避免了人为地割裂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之间的关系,不是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就是把语文课上成枯燥的纯文字训练课。

三、课后的德育渗透

小学生的课后生活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也非常重要,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阵地指导好学生的课后生活。语文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当然,书有良莠之分,应有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提高思想觉悟。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篇4

大家都知道,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的道理。我们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德才兼备,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振兴中华的需要。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并将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现代的课程论也越来越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渗透,以增强各门类知识间的综合运用。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是传授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把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各项活动之中。学生在校的时间绝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而课堂教学也就成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下面,笔者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略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善于挖掘数学教程中内在的美,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如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就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它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表现,美的创造。如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曲线美等。在教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就向学生介绍了着名的“黄金分割”知识,从而揭示了一种审美的线段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按黄金分割构造的事物。如中外名建筑、窗帘的束带、女孩裙子的腰带等,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我还经常让学生用哲学的眼光从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感悟一些人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位伟人曾打过这样一个比喻:“一个人的实际价值好比分子,他对自己的评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让学生从这样浅显的数学知识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阐述出这样深刻的做人道理,才是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我觉得,只有善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陶冶出学生的高尚情操。

二、结合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教师要紧密结合应用题的教学,通过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解决,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问题结构,处理数据资料,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抽象推理,建立数量关系,合理推理求解,检验校正结果”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将来在急剧变化和剧烈竞争中的适应能力。通过结合数学计算的正确性、解决方法的简洁性、图形结构的和谐性等特点,来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同时,应结合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节约原料、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数学问题,帮助学生从小养成勤劳简朴、勤俭节约、快捷高效的行为习惯,为他们将来能成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优良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篇5

初中物理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是从价值观和情感态度、方法和过程、技能和知识等方面所描述的,这是一种“三维”的教学目标。其中,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就属于德育的范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然的,也是能够实施的。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中,认为物理这门自然学科,就是为学生讲解方法、技能与知识,物理和德育不存在任何的联系。而事实表明,探究物理时所需要的科学意识、物理学生自身具备的唯物辩证观点以及漫长的物理学发展史等,为学生渗透德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有效地体现出物理教学的重大作用,不断地挖掘物理教学当中的德育素材,借助物理学独特的德育功能与丰富的德育资源,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渗透,不可以忽视道德教育而仅仅注重知识教育,教师应当在开发学生智力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德育的共同发展,切实实现物理“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统一,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课外的练习设计中渗透德育

教师不可以仅仅在物理教学课堂上渗透德育,需要跟课外的学习有效地统一起来。教师需要选择一些学生广泛关注、具有新鲜感与时代特征、感染力较强和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当作切入点进行渗透,循序渐进,在作业、习题和例题当中编入具备说服力的事实,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渗透德育。比如,教师在讲解完能量转化的有关内容之后,可设计包含如下内容的练习:“我国载人航天飞船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进步,都少不了勇于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而恰恰是这种伟大的精神,使我国的飞天梦得以实现。那么,请问“神舟八号”无人飞船在升空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教师借助这些学生所广泛注意的,并且具有较强感染力和意义重大的事件来设计练习,就能够有效地将德育渗透在学生的练习当中,从而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且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勇于进取、艰苦学习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使学生树立为国家服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6

人文学院 13汉语国际教育杨洁2013064125 摘要:德育,作为教育的灵魂,统摄并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关系到青少年的未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语文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因为它不仅仅是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重要工具,如何利用语文教学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德育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教育于语文训练中,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而语文教学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笔者从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浅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字:语文教学、德育教育、教材、教学课程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学校教育是德育的主战场,学科教学是落实德育的重要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德育渗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它的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还要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树立远大理想教育、精神文明教育、道德情操感染。因此,语文德育教育是语文教学固有的属性,是它的本质任务和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一、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素材。

钻研教材,深入备课,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语文教材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豁达开朗、大爱无疆,心灵崇高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词等。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富有质朴美感。教材中所体现的浓浓人文气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真善美的思想。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用好语文教材。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切忌空泛、枯燥地说教,人为地拨高。教师要避免在教学中走极端:既不能光讲授语文知识,也不能只强调思想教育。教师要深入备课,在教学中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理,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效果。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教会学生如何克服人生中遇到的困难;《背影》这篇散文,就教育学生要理解父母、关爱父母。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诗歌,诸如《望岳》、《三峡》等,也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敬畏自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至于说明文,如《苏州园林》,看似平淡无奇,但稍加琢磨就能发现其中也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应象独具慧眼的伯乐,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从课文的题目、人物、事件、文眼、意境、中心以及背景材料中挖掘出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德育素材,为创设课文情境打好基础。

二、灵活驾驭,在课堂教学中大力实施德育。

1、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有明确的主题思想,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精品。但教材中的德育意图却深深地潜藏在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都不采取直接表达方式。因此,欣赏文章时,应该由文入情,观于目,动于心。教学中,抓住字、词、句,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地语言文字训练,借助扎实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在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中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容易对学生产生共鸣,能深深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教师要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段落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

2、语文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深化德育教育。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坚持正面启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如教学《学会合作》这一课时,除了课文中合作的例子,我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例子,如学校里进行的各项集体评比活动、广播操比赛、拔河比赛等,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体会合作的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3、在作文教学中,抓住契机,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作文是学生接触体验生活,创造性地提炼生活、美化生活,融自己的情感于一体的自主创造的思维过程。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创造性劳动,体现了学生的自我个性和内在真实的感受。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与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全面地观察社会、更深刻地认识社会,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抨击现实中的假恶丑,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念,有机渗透道德教育。如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快结束了,学生一定有很多话想对老师说,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给自己的任课老师写一封信。习作时,启发学生回顾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诲,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典型的场景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眷念和感激之情。

4、课外延伸,德育延续。

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四、言传身教,通过教师自身榜样作用

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篇7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有位教师上初中语文《背影》一课时,首先动情地讲了自己的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教师感觉时机成熟后,水到渠成地进入新课教学。此时无声胜有声,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学生的心底。如果说思想教育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审美教育主要是“动之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创设情景,激发情感,是涵养道德的好途径。

教师要运用一切教学手段,营造氛围,展示境界,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用美来熏陶学生,激发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使德育融化于他们的心灵,达到塑造人格的目的。

二、捕捉形象,培养情操

在分析写人的课文时,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例如,《我的母亲》和《卖白菜》分别用纵向贯通和截取横断面的不同方法,刻画了两位不同时代的母亲可亲可敬的形象,字里行间浸透了浓浓的亲情。《好雪片片》通过一个卖奖券的流浪老人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具有“人的好本质”的弱势群体中的一员,让人感受温暖。《狂欢节的最后一天》通过狂欢节的所见所闻,刻画了平凡而又善良的母亲与绅士的形象,描写生动传神。

教师捕捉好光辉形象,就会使学生心灵受到洗礼,情感产生共鸣,思想得到升华,从而达到了用生动感人的美好人物形象去净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三、“披文入情”,追求境界

一个人要完善人生,离不开对人性美的感悟、发现和追求。人性之美或美在境界,或美在善良,或美在爱的付出,或美在对爱的感恩。《合欢树》中作者通过追忆母亲以及对合欢树由来的叙述,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扬。《善良》中作者通过对善良与凶恶的比较分析,热情讴歌了善良的伟大力量,表达了对善良的坚定信念。《人生的境界》从哲学的角度阐述了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启发我们深入思索人生的意义,不断提升人生的境界。《父亲的手提包》节选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受奖演说。作者以父亲的手提包为线索,讲述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感悟及自己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过程,表达了对父亲深沉的怀念。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哲学道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理解作者的观点,思考人生的意义,明白平常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

四、剖析词句,升华认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教会他们剖析和品味词句,挖掘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融入人文精神,让学生领悟其中真挚、高尚的东西,从而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

品味文章的语言,既可以抓住文章的重要词语、关键的句子和具体段落进行揣摩,也可以从文章的整体语言风格以及文体的特点入手加以分析。小说是通过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环境的描写来概括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必须用丰富、生动的词汇恰到好处地描写不同的人物、不同的事件,使诸多人物的音容笑貌、性格特点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读者的面前。不同小说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广阔的现实生活。《哦,香雪》中,作者用清新优美的语言,生动地描写刻画了一个乡村女孩面对代表现代文明的火车的种种表现,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项链》通过独具匠心的构思、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读起来引人入胜,回味无穷。《荷花淀》的作者以散文化的手法、个性化的语言和精当的细节描述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颂歌。《一碗清汤荞麦面》语言质朴自然,娓娓道来,讲述了“一家人共享一碗面”的故事,表现出母子三人在逆境中坚韧奋发的精神以及人世间互相理解的温情。

总之,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科特点,因“文”明“道”,因“道”悟“文”,抓住文本,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渗透德育,发挥好课堂教学阵地,使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

注释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篇8

【关键词】初中阶段 语文教学 德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76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经验的一种途径,我国开展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的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初中是学生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初中学生本身自制力比较差,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也不足,因此也是学生容易产生错误行为的阶段,有些学生甚至因为一时失足而造成了终生遗憾,所以在初中阶段进行德育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自古以来就有“文以载道”的说法,而今天的课程标准也给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一个明确的任务,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不仅注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还要渗透德育。

一、紧密结合教材进行德育渗透

我国语文教学所选用的教材都是通过精挑细选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能展现中国大好河山和优秀历史文化的经典篇目,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一)介绍作者,发挥榜样作用

自古以来鉴赏文章都遵循“知人论世”的原则,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讲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大致的人生经历。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身体和思想开始发育的阶段,比较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对是非对错的鉴别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可以乘此机会教导学生哪些行为是提倡的,哪些行为是坚决不能去做的。尤其是中国的许多文人作者都有着非常高尚的情操,如鲁迅先生为拯救国民三次更改志愿等,语文教师就应该利用好类似的事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把自己的志向与国家联系起来。此外,在学习《有的人》时,教师更是要强调是非对错,避免学生形成自私自利的风气。

(二)讲解课文,发挥熏陶作用

欣赏美好河山,增强民族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感受祖国美好的河山,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所介绍的景致图片,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应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文章,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教师应该发掘语言的表现力,带领学生体会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发挥课文的感染力,通过讲解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般,真正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美好和伟大,从而增强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使中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

(三)品味课文内涵,传承民族精神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中也产生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学习大量的古代诗词、古代寓言故事、文言文等,而这些经过历史长河地淘沥而流传下来的名篇佳作中蕴含的思想也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寓言故事历经千年仍然向我们揭示出深刻的真理,《论语》更是古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即使是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仍然是现代人为人处事的“教科书”。因此,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教材传承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二、利用写作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方式,也是表情达意最好的方式。写作不仅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进行德育的有利工具。鲁迅曾说:“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需要进步的思想与崇高的人格。”教师可以利用写作的这个特点布置给学生既可以扩展思维,又与思想道德教育有关的作业,比如让学生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并写观后感,让学生在假期参加爱国实践或者游览战役纪念馆、红色遗址等等后写下体会,在开学以后再在课堂上交流。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工作一定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联系社会实际进行对学生的德育渗透。在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不能只钻研教材而不出象牙塔,也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热点。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很多人因为道德观念淡薄、品行不端而对社会和他人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一定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对学生采取正面引导、说服教育的策略,用一些先进人物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提高中學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他们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教师为人师表,更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身为教师要起到良好的模范作用。

四、抓住平时的小机会进行德育渗透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内容广泛、思想丰富的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恰好语文学科的教学也是琐碎而细致的,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不是要占用语文课堂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像日常积累语文知识一样。因此,教师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小机会,用言简意赅而又发人深省的话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正确的思想,学会正确的价值观,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如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篇9

常言道:“百年育人,德育为先”,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在与社会、与人的广泛联系和接触过程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观念对其工作态度及完成工作的质量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更是重中之重。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存在于德育课堂上,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具有最重要作用”。因此,以学科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无论是在哪些学科的教学中,其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我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那么,究竟如何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渗透原则 1.紧密性 教师依据教材在施教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是至关重要的。以电子商务专业中《网络营销》课为例,基于网络安全、交易安全等知识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网络交易更需要诚信,才能增加网络消费者的信任度,才能使自己的网上营销更有市场。2.实效性

在渗透过程中,发掘的信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乐于接受,我们还以网上交易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进行实验,当学生作为一个消费者在网上消费的时候,最不希望的就是遭遇网上欺骗,反过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作为网络经营者最需要的就是诚信,通过这样的实际模拟、换位思考,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这种方式的诚信教育。

二、渗透方法 1.教学手段的创新

其实,教材当中还有许多内容遵循着学科当中渗透德育的原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挖掘运用并渗透到教学当中。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恰当运用各种传统的、现代化的教育媒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好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材料提供者、鼓励者、参与者、评价者。按照教学的自身规律,认真进行课程改革,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美好心灵和丰富知识的一代新人。在《电子商务师资格教训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模拟公司”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通过这种教学改革实验,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学生的工作态度、服务意识、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方面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2.教材教法的研讨

要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就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开展教材教法的研讨,有利于教师充分挖掘寓于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形成教学特色,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职业学校的专业课和技能课是学生普遍欢迎的学科,如能抓住这块阵地,进行德育教学,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些课程在教学中的德育与专门的德育课程有着重大区别。它的重点是专业和技能的教学,教师必须在课程上按照教学计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不允许教师在此之外占用太多的时间单独讲德育理论。它必须是结合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我校一年级的《基础会计》学科教学中,通常以“道德:最基本的会计原理”为开场白,增加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使学生们一开始学习会计就接触职业道德,感受到浓重的道德氛围。

三、以渗透德育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尝试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育人环节,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需要吸收的“精神复合营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来提供,因为课堂教学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的内容。所以,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具有最基础、最丰富的特征,它伴随着学生在校阶段的始终,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贴近现实生活,把握职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课,几经调整、修改,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已基本固定为《经济政治》《人生观》《法律常识》和《职业道德教育》,比较符合中专生的实际情况,职业学校的学生面临就业,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这对学生将来选择工作岗位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许多学校的德育课课程改革中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项重要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知识层次等条件选择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内容。比如,电子商务类的学生在《经济政治》学科的教学中可适当增加有关商品、货币、价值规律、资本的周转等方面的内容,在《职业道德》中应侧重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

2.改进教学方法,突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初中级人才的。与普通中学生相比,其培养的学生中大多数将进入单位直接就业,因此,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在进行带有普遍意义的中学生基本思想政治观点、基本道德、基础文明行为教育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同时,应着重突出其道德品质教育的职业特色,为今后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基础。为此,我们在思想道德教育中要着重于以下几方面品质的培养。(1)为他人服务,乐于奉献精神的培养 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每一份职业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但不同的分工往往会影响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人们的生活环境,因此,人们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向往自己感兴趣的岗位,寻求能够施展自己才华的职业,是无可非议,甚至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职业的选择,既是个人对社会的选择,也是社会对个人的选择。

(2)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在不同的岗位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如果他们违法乱纪、营私舞弊,将直接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损失,甚至是重大损失。因此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品质的培养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要对学生讲明“一时利”与“一世利”的关系,“大利”与“小利”、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3)与人协作,团结互助品质的培养

每一个就业的人都要同职业团体内部人员之间、同行之间及其他行业的人员发生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学生,在今后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协作越来越重要,任何人靠自己的单打独斗终将一事无成,甚至无法生存。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团结协作,并不排斥公平竞争。但竞争不能建立在贬低他人、损害他人的基础上。(4)勇于竞争,创新意识的培养

竞争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就业者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接受社会对自身的智慧、能力和劳动成果的检验,接受优胜劣汰的考验。我们要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己的勇气,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克服闭锁心理,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竞争意识还要培养学生不怕承担风险、不怕遭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培养跌倒了能再爬起来的勇气。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敢于创造,做他人没有做过的事,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善于开创新局面。

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篇10

山头店乡祝冯中心小学

祝伟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就如春风细雨,包含在字词的赏析中,在文章的感悟中,包含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慢慢地、温暖地进入学生的心灵,与无形中感染、熏陶着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可见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从这里可以知道语文教学一定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把德育贯穿到教学过程中。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利用各种途径采用“渗透”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得以潜移默化,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熏陶感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只要充分利用教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在讲述重点词句、关键语段中渗透德育

对教材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关键语段,教学中要扎实抓住,带领学生细心品读体味,在分析语言文字时,有意识渗透课文本身具有的思想内容,将课文内在思想性得以透彻阐明,使学生自然而然受到启迪,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受到人情美、人性美、道德美、精神美的熏陶,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课文中重点句子可以体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教学时,必须深入引导,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教育。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文中引用的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难点,引导理解时,先让学生找出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是在什么情况下讲的?然后抓住这个句子的重点词语“可爱”、“破碎”,同时联系全文,说说“可爱”、“破碎”各表现在哪里?为什么要强调“同时”体会地球的“可爱”可从遥望地球所见到的景色和自然资源去考虑,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可以“不加节制”,“随意破坏”去思考,“同时”就是强调地球的重要性,既有可爱的一面又有破碎的一面。指导学生完课文后,让他们畅谈: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的言行去 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真正成为全社会共识。那么,我们的唯一家园------地球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又如:教学《桃花心木》时,课文中句子:“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棵独立自主的心”这句含义深刻的话,可采用边读边思考,比如“不确定”,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从而激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从中受到了人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去接受考验和磨练。

二、在联系实际时渗透德育

教学中还可以把课文中的德育因素作合理的延伸,联系学生实际渗透德育,以可以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高晓松笔下《慈母情深》,学生都会被文章中深沉的母爱所打动,然而,细心品味,那位伟大的母亲在身处困境时的坚强又是多么令我们钦佩,年少无知的“我”对母爱的不理解又怎能不引发我们深思呢?指导学生学习《慈母情深》,就要教他们学会坚强地面对困难,学会尊重爱、回报爱。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绝不能简单带过,而是要细致地将它们融化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在发掘教材内容时渗透德育

德育所包含的内容极其丰富,就教材而言,每篇课文都可以纳入德育的范围,课课都有渗透的必要。现行的教材中许多文章的德育内涵都非常丰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辨证统一,这就是说语文课的思想教育必须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进行,而要做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的和谐统一,完美结合,关键是教者在自己受到教育基础上,善于诱发深之内含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设计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做到引而步发,启发学生思考。如:教学《开国大典》时,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表达时,让学生思考。题目是《开国大典》,为什么对大典前群众写得特别详细。学生带着问题精读思考,领会作者对旧中国农民深受地主、资本家和帝国主义三座大山的重压,永远不能摆脱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无情揭露了旧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是由三座大山压迫的结果。这样,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进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以文悟道。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好,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让课文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像霏霏的细雨,不知不觉地洒落在学生那幼小的心田里,启到润物 无声的教育作用。不仅如此,当他们跨社会,这颗种子便会长成参天大树,这朵美丽多姿,经过沃土培育的花朵便会结出丰硕之果。孔子的《论语十则》主要谈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特别是学习态度方面的,择善而从,不耻下问,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等的论述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风,端正学习态度是大有好处的。

四、在语文课堂中巧设问题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得好,有启发性能引起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激起学习的主动性,深化学生的认识。所以教师在讲授课文的同时,巧妙地设计问题抓住课文中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因素进行启发、引导、提问就可以起到深化学生对课文认识的作用。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当学生学到邱少云被熊熊烈火包围这一段时,思绪会如海水一样翻滚的。这时候抓紧时机,巧妙地设计问题:“邱少云为什么一动也不动?他怎么能做到一动也不动的?假如他动了后果会怎么样?”等。面对此问题,便对问题的答案产生兴趣,这样就要积极地开动脑筋。从而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到邱少云是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为了战友的生命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才会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并英勇献身的。评析:巧妙地设计问题能揭示蕴含在课文深层次德育因素的内涵。

上一篇:以防万一的词语接龙介绍下一篇:政府采购合同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