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精选10篇)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1
武术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形式和健身方法。武术教学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教学认知系统,它具有独特的技击性和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磨练意志等特点,对强身健体,防身祛病,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耐力等素质,培养勇猛、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不仅是身体的形式活动,还讲究内存的精神、意向,以及呼吸与形体动作的密切配合,对培育人的心理美与形体美的完美结合具有一定的特殊教育作用。下面谈一谈我在武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点滴体会:
一、在武术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纵观武术的发展史,无论是在军旅还是在民间,都涌现出不少武林豪杰,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兴旺,不惜牺牲自己的高尚品质,教育和激励着后代习武者。我在武术教学中注意武术人文精神的宣传,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的楷模,建立崇拜的偶像,为他们不断输送精神养料,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动力。如: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幼年时,母亲在其背上刺字“精忠报国”,使他铭刻在心,学文习武,文武兼备。金兵进犯中原,他率军抗金,金兵闻风丧胆。后遭奸臣所害,就义前写下了气壮山河、激励人心的《满江红》,以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和人民。明代武林英雄、爱国名将戚继光用“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他不为功名誓死抗击倭寇的心声。民国期间,津门大侠霍元甲不甘忍受侵略者欺凌,挺身而出,飞上擂台,使那些帝国主义列强的拳师,不敢在中国的武坛上耀武扬威,大振了中华民族的国威。解放军中的许世友将军,屡建奇功。还有现代的李小龙、李连杰等中华武术代表人物,蜚声影坛,使中国功夫震惊了世界。由此可见,武德教育富有深刻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无疑是激励广大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
二、在武术教学中培养正确的武德
“未曾习武先修德”。开始学习武术的人,首先要端正学习目的。要明确学习武术是为了宏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而掌握本领、增长才干。否则,就没有理想和奋斗目标,学而无动力、无毅力,显然是学不到真本领的。即使学了一些本事,因为自觉前途渺茫,无所事事,也显不出自身技艺应有的价值。有些人只想学些武术,掌握一两手格斗技术,能防身自卫,不受别人欺负,无多大抱负,一旦碰到学习困难,就吃不消,打退堂鼓,半途而废。有些人甚至是想学点搏斗技术,好在人前显威,恃武伤人,或专门干些打架斗殴、扰乱社会治安的勾当,这些人不但学不好武术,还会走向人民的反面,成为社会的败类。因此,在武德修养中应提出“五不传”的要求:人品不端者不传,人无恒心者不传,不知珍重者不传,心险好斗者不传,轻浮外露者不传。
三、在武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武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据不完全统计,有129个拳种之多,有单练、对练、集体练,有套路演练、对抗实战,有竞技较量、传统养生。古人云:“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又道:“场上一分钟,场下百日功。”“练功练武,一辈子受苦。”从基本功的站桩、踢腿、翻腰开始,到组合、分段的基本技术练习,直至掌握精湛的技艺,哪一桩、哪一件不苦?武术练功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九”和“三伏”是一年中最冷和最热的日子,习武者不但要练出一个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强健体魄,还要练出坚强的意志品质。艰苦创业的精神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优秀品质,也是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的体现。“不经严冬冰霜苦,焉得梅花放春香”,这是一切创造人类文明成就者的真理。
四、抓住时机潜移默化适时性地渗透德育
在体育课上抓住某些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在进行正踢腿练习时,有个学生由于上踢过高摔了一跤,但他爬起来又继续正踢。这时可能有的学生会发笑,甚至还会嘲笑他。这时教师应停练习,对摔倒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教育其他学生向他学习这种遇到困难不退缩的精神。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对学生进行教育,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比单纯进行说教和理论上的教育要实用得多,而且学生也乐于接受,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五、通过武术课件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要充分利用高科技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如:在武术教学理论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武术的服装、器械、人物等,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武术教学中,可以适当插入声音效果,如:早操的武术操,其配乐后的效果远比不配音乐好。再如用《中国功夫》的歌词“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等来编排的动作,学员边唱边做动作会更加有力,也更加整齐,激发兴奋性,促进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发挥,烘托表演气氛和艺术感染力,使音乐的美感与动作美感得到完美统一。在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体育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也是艰巨的,不但要组织训练好学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要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渗透。因此,我们应结合学生实际,深入浅出,言传身教,切实做好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2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与行为规范,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心理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以达到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思想品德方面会呈现一些新的特点,因此,教师进行德育的方式需要不断改进。中外学校德育实践的成功经验表明:要改进和加强德育,增强德育效果,不仅仅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而且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更有其他德育手段不可代替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也在发生变化。正确的德育引导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化学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有比较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困难、脚踏实地的作风,对化学有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些都是学好化学所必须的思想品质。运用恰当的德育艺术,可以把学生学习的目的由被迫动机上升到目标动机,再上升到需要动机的高度,直至抱负动机的高度,使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成绩。在非智力因素中,化学成绩的高低与学习化学的动机成正比。在一些化学课的开头,我运用与所讲内容有关的德育资料来引入新课。例如,在讲醇类的时候,可以用将甲醇当成白酒出售致人死记亡的案例来说明甲醇的毒性,售假者的最终下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学生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应该通过勤劳致富的道理,然后再引入新课。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与行为规范教育对化学教学起着促进作用。
一、教师用自己的学识与人格,用丰富的化学知识去影响、同化学生,为学生作出榜样
我们应该意识到学生会对教师进行无意识的模仿。教师的教养、形象、语言表情、气质、性格甚至笔迹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模仿很适合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心理特点,“榜样的作用,可以使他们的缺点没有痛苦和创伤,不觉难受地消失。”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丰厚的文化涵养,能将化学知识爱憎分明地溢于言表。很难想象一个仪容不整、萎靡不振的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实验中丢三拉
四、态度随意的教师能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精神,要培养好学生的思想品德,“一要靠化学这门学科真理的力量,二要靠教师人格的力量。”每位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天职,对学施加良好的影响,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要做到。做化学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动作熟练、准确,操作严格、细致,实验仪器摆放整齐,爱护实验仪器,爱护公共财产,爱护周围的环境与卫生等等行为表现,都能给学生良好印象。当教师讲到原子结构的时候会涉及原子弹与氢弹,这些武器的发明对人类的作用,即人类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科学技术,人类和平等问题,教师可以把自己正确的世界观与道德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从中受到熏陶。在化学课堂上,当讲到物质的来源与制法的时候,教师用丰富的感情、优美的语言介绍它的历史,从新旧社会的对比中,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到国家由弱到强及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足迹。例如,我国解放前一般的工业品都不会生产,水泥、煤油、火柴等都依靠进口,水泥被称为洋灰,煤油被称为洋油。解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科学技术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如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先用人工合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等,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过程。作为化学教师教育的艺术是要善于抓住受教育者的心理矛盾,因人施教,使化学与道德之间产生的矛盾向教育者预期的目的转化,以达到教育效果。例如在化学实验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有刺激性气味甚至有毒的气体,有的学生会捂住鼻子不愿再把实验做下去或把演示实验看下去,这个时候就产生了对化学的求知与危害健康之间的矛盾,如果教师在这个时候也躲避,就会使这个矛盾变得更加尖锐。对此,教师要以行动更要用课言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仅要科学地解释当这些气体只有达到一定的浓度才会使人中毒等知识外,还要提倡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献身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以用居里夫人在明知对自己身体不利的恶劣条件下仍然努力研究,最终提取出放射性元素“镭”的故事,从下面进行疏导,使学生在接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同时接受化学实验,使原有的心理发生变化,新的道德心理形成。
二、善于用化学家的资料与故事激励学生
化学之所以发展至今天,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化学家为之不懈努力,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追求科学的精神应当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新的教材在这方面的内容与插图较多,但由于教材中这方面的内容大多以小字形式出现,考试的可能性不大,故学生不太重视,教师也往往忽略。造成一年学下来化学知识学了不少,但对化学史上一些著名的化学家一无所知,更不用说这些化学家为了发现新元素或新规律而夜以继日地工作的事迹。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挂图或讲解的形式将他们介绍给学生,或经常办些化学园地、介绍学生看几本课外书,或给予在化学学习中德育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这一切都能激发
学生的抱负感与成就感,比空洞的说教更能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克服困难时能自学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3
关键词:武术;武之精神;武术教学;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46-02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历经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多元化的价值功能,受到了当今大学生的广泛青睐。1998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前国家教委 1993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两个重要文件中,都将武术课程列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武术是一种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兼容并包”、“道德至上”、“宗族中心”。它秉承着中华民族传统,兼容着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的精华。随着世界首届武博会在京的召开,武术已经站在世界的舞台之上,我们更加有责任把武术发扬光大,利用武术教学,弘扬武之精神,使学生深入了解武术内涵,对武术产生兴趣。
一、“武之精神”的基本内涵
“武之精神”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精神品质。“武之精神”,最早始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一书。他提出:“武有七德,禁暴、戢兵、保大、 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精神的涵义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1]“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传统武术中始终把武术精神列为习开的先决条件,然而在长时间的武术教学中,我们却忽视了武术育人育德的功能。武术精神在武术教学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武术教学中“武之精神”的渗透
(一)武术教学的内涵与反思。
1.武术教学的内涵:对于武术教学进行研究,我们必须先理解好什么是武术教学及其武术教学的发展。武术课程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一直都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科学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武术教学内容体系在继承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汲取精华、剔除糟粕,在理论与技术方法上逐步科学化、规范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引进,体育相关基础学科知识的交融、渗透和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随着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和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武术教学的发展与提高也进入了新的阶段。[2]武术教学的定义:是指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别是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价值取向、学习态度。思维方式等等。
2.武术教学的反思:武术教学不注重理论,导致思想上的盲从,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主要以初级拳、机械和术极拳为主,教材基本上是竞技体育的缩版。
无内在攻防实质,实用性差,缺少科学性,并没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是年复一年的教着枯燥无味的几个简单的套路,并无新意,利用率低。[3]
(二)抓住弊端,重塑现代武术教学。
1.“武之精神”一个被武术教学遗忘的角落
“武之精神”作为一种德育品质,是一个教化过程。然而在现代武术教学中却被忽视。导致我们现在武术教学出现很大问题,也是一直没有被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其一,武术教学不注重理论,导致武术精神的流失。
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偏重于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不重视理论教学,影响着教学质量,也无法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所需要的方式,促进身心的健康。在武术教学中对于武术精神的忽略严重影响了武术的发展,使得我们传统武术文化逐渐走向弱势,形成一种在竞技体育文化上盲从的状态。[4]
在现代武术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教师的观念,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教师不能只是有意识的教授学生一些动作,一般的理论知识。而是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于武术精神教学能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一旦形成,便有很长的稳定性和传承性,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主干。[5]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看一些类似的爱国电影,譬如:《叶问》甄子丹饰演叶问时说的一句话很有道理:“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的力量,但是我们中国武术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我就是仁,推己及人。这是你们日本人永远都不会明白的道理,因为你们滥用武力,将武力变成暴力,去欺压别人。你们不配学我们中国武术。”这是一个真正的武术精神,民族爱国精神。学生可以在电影中潜移默化,即增长了武术知识,又学会了武术精神。
其二,教学内容过于陈旧
在武术教学中,教学内容老化已突出显现。学生在学习武术过程中缺乏兴趣。在这样的武术教学文化中,我们应该注重营造武术传统文化的氛围,将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思想等融入武术教学之中。武术是一种精神,不能忽视育人育德的内涵。[6]例如: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宣传和引导,正确认识武术的价值功能,在教学中,要求任课教师积极创新,不断探索,将教学重点转移到武术精神文化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武术的多价值功能,弘扬民族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将武术的育人功能融入课堂,办出武术课程的特色,树立学生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
2.“武之精神”与武术教学中“竞技教学相结合”
随着西方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武术受到威胁。现代的武术教学模式趋于竞技化,专业性的运动员必然受到社会、学校的大力支持,对其进行训练投资,这些社会影响也必然会影响学校武术的教学发展,“基本功-基本动作-套路”这样的武术教学模式已习以为常。[7]“武之精神”,是“兼容并包”、“道德至上”,而武术竞技应该是“以武会友、以搏励志”。只有将“武之精神”的精髓融入到武术竞技之中,全面强调武术的文化价值功能,才能使现代高校武术教学良好发展。
三、结语
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以中华民族哲学思想为指导,注重内外兼修。武术教学是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教学认知系统,它不仅是身体的形式活动,而且还讲究内存的精神、意向以及呼吸与形体动作的密切配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努力将“武之精神”融入到武术教学之中。通过教育来实现武术的传承文化,弘扬武术的民族精神,发展它的博爱特性。使中国武术文化在高校的武术教学努力下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蓝晟.有一种修养叫武功-关于中华武功的另一种诠释[J],少林与太极,2005(2).
[2]邱丕相,蔡云袭.武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
[3]邱丕相,王国志.当代武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体育学刊,2006,13(2):76-78.
[4]曲爱宁.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J].富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10(1):146-147.
[5]王岗.中国武术:一种追求过程的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7(4):22-25.
[6]王岗.中国武术:一种追求过程的文化[J].搏击.武术科学.2007,(08).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4
一、民族精神的实质内核
对于民族精神的解读,不同的学者持有着不同的观点,爱国、自强、求实、正直是大量文献中论述的核心。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也呈现着与时俱进的特点,在秉承着核心内容的同时,又富有时代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在五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这五种民族精神实质上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爱国主义渗透在民族精神的各个领域,其他四种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的延伸,相互交融、相互渗透。
二、武术与民族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灵魂,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积淀下来的最积极、最优秀的观念文化,其具有团结、鼓舞和教育本民族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力量。武术运动本身营造着一种团结奋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所以说,武术从表面上看是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实质上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变迁,是历史赋予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民族精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武术可以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武术与我国历史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中国民族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所承载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解读,爱国主义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的同时,又对其赋予了新的使命:爱国主义要求我们认清社会主义才是发展中国的硬道理,全社会成员应当发扬自信、自尊、自强的民族精神,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最高理想,贡献自己全部力量。中华武术发展至今,建立了庞大的理论体系,是全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成为中华民族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2.武术可以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
在千百年各民族的共同生活中交织和汇流着一种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就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自强不息表现为人们总是怀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和奋斗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就个人的人生价值和追求来说,自强不息表现为人们在外界入侵、遭遇艰难困苦时所表现出来的坚持正义、宁死不屈、奋发图强和为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3.武术可以体现爱好和平的精神
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所应遵循的共同价值准则。而中华武术要求习武者在练习和比赛的过程中要严以律己,与他人相处要真心诚意、宽以待人,对待他人应彬彬有礼,在历史上就是通过武术来避免将武林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使之处于一种和谐、统一的状态。武术从表面上看是进行打斗竞争,实质上蕴含着在一定规则和组织下的和谐,是一种在潜移默化中宣扬着和谐相处、和平共存的以“和”为贵的民族精神。
三、在中小学开展武术教学弘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在外显上表现的是强身健体、技击防身,而在内涵上蕴含的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激发了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由于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易于学习且行之有效的显著的特征和特点,在当今学校体育中,受到了中小学生的普遍欢迎。
1.从生理学角度讲,武术教学对中小学生的骨骼健康生长、肌肉力量、柔韧性、心肺功能都有着良好的影响。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尤其是骨骼肌的发育最为突出,在这段时期中小学生经常进行武术练习,能够使学生的骨骼受到一定的刺激,这样髓软骨的细胞会明显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为骨骼的发育提供较为充足的营养,使骨质增厚、骨骼长的更长、更坚固,从而引起骨骼结构的变化;通过武术教学使学生肌肉中的蛋白质等营养物增加,肌肉因此而变得结实、粗壮,从而表现出更强的收缩力量,同时武术锻炼可以提升中小学生的心脏机能水平,使学生的心肌纤维适当变粗,使心肌收缩更有力。
2.从心理学角度讲,武术教学对中小学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思维活动都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中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难免有时会出现自卑、胆小、消极、怕事等心理障碍。武术的练习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中小学生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需要调动视觉、听觉和本体感觉等协调活动,对武术动作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而这样的练习恰恰对中小学生的观察能力、感知能力、接受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动作的想象力、形象记忆、记忆能力都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四、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培育民族精神存在的问题
1.武术教学缺乏民族精神内容
当今武术教材存在有较大的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就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对于武术教材的编撰一直存在着传统的旧观念,很少有创新,更没有体现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民族精神,武术教材中较多的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基本套路的编写,这不能够满足中小学生对武术的需要,而且教材仅仅停留在对动作技术的掌握上,没有涉及一些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名人、名家传记,错失了培养中小学生具备民族精神的机会,同时阻碍了中华武术的推广和发展。
2.武术道德规范的缺失
武德在武术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的古训见证了武德在武术练习中的重要性。但是现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教师对武德的要求不严格,而且也没有相关的道德规范体系对中小学生加以约束,因此,中小学生没有学习武术道德规范的意识,造成民族精神的缺失。
3.武术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缺失
在武术教学中,对于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更多的需要武术教师的言传身教,从教师对武术教学的态度和言语中,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体会和培养民族精神。“亲其师,信其道。”武术教师对学生的垂范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的现象,不但对武德的精神不够重视,甚至对自己的教学也是得过且过,这就阻碍了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和形成。
五、武术教学实现与民族精神融合的主要途径
1.更新和完善武术教学内容体系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时代赋予了武术发展以新的要求,表现形式有和谐的思想观念、科学的健身方法、深入的文化研究,是其发展的主要思路和途径。对于学校体育来说,武术教学是培养民族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武术教学内容要在传统观念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完善和更新。
2.加强对中小学生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
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包括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武德是武术发展的灵魂,是武术的内在表现。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内容在保持原有精华的基础上,应与国家的社会道德规范和公民的行为准则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更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和国家重要的精神支柱———民族精神。而对于学校武术教学来说,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武德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校武术教学的开展,应立足于学生特殊的身心特点,制定一些“勇敢坚韧、自强不息”等武德要求,指导中小学生的习武、为人、处事。另外,对于与他人相处,武德也应对其有相应的要求,如宽容、守时、守信、认真等。
3.注重武术教师对学生民族精神的言传身教
“传道、授业、解惑”自古以来就是教师的神圣使命,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继往,还要开来,不仅要承前,而且还要启后。作为一名武术教师,其职责不仅是简单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而且肩负着培养和教育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对于民族精神的弘扬主要体现在:武术教师要具备无私的奉献精神、勇敢的创新精神和爱护每一个学生的博爱精神。武术教师应精心备课,乐于奉献,不断创新,认真钻研,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其次,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名人效应这一无形的资产,让学生了解武术名人的成长历程,从而引导学生找到人生的榜样和目标,激励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不畏艰难险阻、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最后,教师还可以将多媒体教学设备引入到课堂,通过观看实战比赛、观摩名人演练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武术的魅力和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中小学生练习武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设计有关民族精神情境的教学
民族精神的培育具有实践性特征,通过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深刻地体会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等民族精神。在学校,教师对中小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将学生看作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的建构者,学生对一切新事物、新知识的建构是其学习和成长的最终目的,如果将道德行为停留在认识层面没有实际的意义,而是要在实践细节中去体验和升华。对于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民族精神情境的设置,以勇敢为例,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让学生扮演成围观者、肇事者、小偷、见义勇为者等等,然后告诉学生在热闹的大街上,按照预先安排的武术动作进行身临其境的模拟体验,使中小学生将即学的武术动作积极地运用到实战中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武术的积极性,感悟学习武术的实用性,而且能够很好地培养中小学生“勇敢”的民族精神。
武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中,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传统体育项目,又是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载体。而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还存在有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更新和完善武术教学内容、加强对中小学生武德的要求、注重武术教师对民族精神的言传身教以及设计一些具体的有关民族精神的教学情境,来加强对中小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通过武术锻炼,使中小学生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学生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而且能够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的武术文化,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
摘要:本研究详细解读了民族精神的实质内涵以及武术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并通过对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的调查发现:武术教学缺乏民族精神、武德规范缺失、武术教师弘扬民族精神的责任缺失;因此要更新和完善武术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对中小学生武术道德规范的要求,注重武术教师对学生民族精神的言传身教,设计有关民族精神情境的教学,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途径使中小学武术教学与民族精神融合得更加紧密,从而促进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民族精神,中小学武术教学,融合与渗透
参考文献
[1]鲍振艳.弘扬武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从文化视角论中小学武术教育[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2]李成银.发展传统武术的思考[J].山东体育科技[J].2001(3).
[3]蔡建丰.运用武术手段对初中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培育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1.
[4]张福山,舒伟.论当代武术教育中民族精神的弘扬[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5).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5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体育三者关系相辅相成,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对教育者的人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做相关探讨。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德育 方法 实例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作用
1.1 发展学生个性品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德育,不仅要有目的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1.1.1 激发学习兴趣。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和数学表示中的美学修养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从而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如通过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与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对数学的热爱。
1.1.2 培养理性精神。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明确学习目的,激发他们刻苦顽强的精神,通过备课与讲课、作业的批改与讲评、测查命题与阅卷、课外辅导等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书写整洁、认真练习、质疑问难、有错必改;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科学作风。
1.1.3 磨练意志品质。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阿基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在数学教学中,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
1.2 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初中数学教材中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在教学中适时地、自然地利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阅读《中国最早使用负数》、《勾股定理》、《关于圆周率》等阅读教材后,学生会知道:我国自古以来在数学研究应用方面就有辉煌的成就,如祖冲之对圆周率TT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州早1000多年;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
1.3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数学中存在着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富有哲理的东西,应注意挖掘这方面的素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2.1 从教师的示范导行、言传身教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如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智育、德育巧妙结合,相得益彰,这样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上课时,讲普通话,语言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整齐,书写规范,辅导“后进生”有耐心,让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下,潜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
2.2 从课本内容挖掘德育素材,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2.2.1 从数学教材、教学方法进行德育渗透。
2.2.1.1 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应充分利用教材后的“小资料”、“你知道吗”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杰出成果3.1415926< Tr< 3.1415927;我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使得代数学于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产生,等等,这都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教材。
2.2.1.2 在情景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材中的情景引入(教师根据内容创设情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都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谦让、团结协作和关心他人。
2.2.1.3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数学概念很多都是从客观现实中抽象出来的,许多法则、公式、定理、公理都是按照“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或遵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规律而产生、推导、归纳、概括、推广、发展、应用的。
2.2.2 在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和数学主题活动来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了折线统计图(某地的水土流失情况统计),学生可以从题目中联系生活实际考虑到我们生活的环境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调查统计,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环保教育。
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6
一.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一) 德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中是德育实践的过程。
我们知道, 优秀的作品往往不仅反映写作者的语文水平, 同时也反映其思想道德水平, 正所谓“言为心声”。同样的道理, 作文也是学生语文水平最高级的反映, 学生的智力、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阅历都能得到体现。学生要想写出文质兼美, 艺术性与思想性均达到一定高度的文章, 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认知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 一个品格不高的人, 即使将他的爱国爱民的思想渲染得如何高尚, 也很容易让人看出他的言词虚伪。这样的作品, 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审美价值。一部分学生作文中大话、假话连篇, 这是“文德”的缺失造成的。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 进行德育渗透, 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的道德水平和能力进行再现的过程, 就是让学生进行德育实践的过程。
(二) 道德素质与写作能力互为因果, 互相促进。
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 无可避免地反映到文章中来。近年来中考优秀作文凤毛麟角, 不能说与学生感知生活的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哲学思考能力的缺失无关。在写作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理性地看待生活、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教育, 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生活, 发掘出好的素材, 切实提高学生文章中的思想内涵, 提高写作水平。而写作能力的提高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 二者和谐发展, 相得益彰。
(三) 作文中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学习方式及人生态度。
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注重“技术”性的问题, 而忽视思想的教育, 则学生易养成自私性、排他性的个人主义意识和习惯。反之, 学生则易形成积极、主动、合作、互惠的思想与意识和情感道德。
二.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与方法
(一) 教师要指导学生明辨是非观察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当然是要做的, 但是要紧在乎做人。”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明辨是非的眼光观察生活, 去识别社会每个角落的真、善、美, 学会做人。例如, 在遇到有关社会生活的教学内容时,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观察。学生在深入了解和细致地观察后, 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有社会生活的变迁, 还有物是人非的转移, 生活中有阳光面, 也有阴暗面。就此, 教师要抓住时机, 让学生明白哪些是文章中值得赞颂的, 哪些是需要批判的, 经过启发教育, 学生既学会了观察生活, 又增强了在生活中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作文选材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
作文时, 材料的取舍, 会受到写作目的、写作要求以及个人思想意识的左右。所以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思维, 加以引导, 让学生爱憎分明地选材。如在指导学生写“最让你感动的事”的命题作文时, 教师可首先让学生汇报写作材料, 经过筛选, 确定用假期帮助孤寡老人大扫除这件事可以写, 因为它体现了同学助人为乐、关心老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而同桌帮助我在考试中得高分这样的事不宜写, 原因是这个弄虚作假行为, 与我们社会价值观、道德观格格不入。
(三) 指导学生明辨事理的习作。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在学生习作中, 一定要引导学生明辨事理, 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和“理”, 发现学生习作中流露的情感思想不健康, 事理辨别不清时, 要及时给予纠正。如某生在作文中流露厌学, 消极弃世的态度, 教师就要在作文基本批阅后对学生进行个别有针对性的教育, 这也体现作文过程既是育智, 更是育德育人的过程。
(四) 用明朗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7
一、树立学生积极的、成功的自我意象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一个人的自我意象一旦形成,就非常难于改变。积极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动力。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1. 世界是物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结合教育使学生树立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物质的。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物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
2. 世界是运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而且是不断地运动着的。通过化学变化的现象及本质的认识,通过化学变化及其条件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客观事物处于相对运动中,又是不断变化的。用客观、微观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质与量相结合,使学生树立运动的思想。
3. 量变、质变,内因、外因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处于永恒变化中,而且变化是有条件的。只有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的变化。而且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结合化学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可结合化学变化的条件研究,催化剂的对比实验教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学习;还可以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比较教育,由分子结构上—下氧原子的差异,致使它们性质大不相同。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 对立、统一的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矛盾的统一体。教师应通过介绍物质的纯与不纯,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溶质溶剂的相对性,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如何防火灭火,污染与防止,开发与利用资源,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三、社会责任感教育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很多污染事件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提醒我们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优良品质教育
1. 利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有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
追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
严肃认真,敢于创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而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别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2. 身教重于言教。
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是一个人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个人的心理品质,不仅制约着教师本身的行为,而且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规范操作的实验,工整的板书,准确无误地使用化学用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化学问题,都是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的好机会。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8
1、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将课本内容联系到社会, 引导学生热爱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关注社会, 品味人生, 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性, 以及热爱党、热爱国家的思想感情。
我们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 根据小说的情节内容, 我要求学生们做好充分的阅读和领会, 重点把握人物的感情、性格, 然后分小组表演课本剧。学生们把菲利普夫妇那种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尤其把菲利夫妇不认亲弟弟的那种冷漠绝情也表现出来了。同学们还评出表演最好的小组, 表演结束后, 我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像菲利普夫妇的这种行为, 是不是就资本主义社会有, 我们社会中有没有呢?如果有, 那怎么看待我们的社会呢?学生们认真地讨论了这个问题, 然后形成了一致的认识:爱慕虚荣、自私自利的人在哪个社会都存在,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 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之上的, 人与人之间是冷漠的, 这类情况在《雾都孤儿》《飘》等作品中均有反映。我们社会主义社会, 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 和睦的, 相亲相爱的, 一方有难八方援助, 社会各界举行的“献爱心”活动、“手拉手”活动、“捐资助学”活动,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还是我们国家的制度好、我们党的领导好。学生的思想觉悟提高了, 对社会上存在的某些问题也能正确看待了。
2、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将课本内容与我们的校园生活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同学、热爱集体、形成团结协作的集体观念, 培养高尚的情操。
在七年级语文教材的第一单元, 我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四人一组, 进行相互合作, 根据我们第一单元的主旨“接近文学、亲近文学”, 以此为核心内容进行手编报比赛, 每份编报必须结合我们生活实际的创作内容, 看哪一组编报主题鲜明, 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且完成质量好, 速度快。要达到老师的要求, 同学们必须精诚合作, 合理分工。看到学生们一簇簇聚集商量的情景, 我想, 学生们正以极大的热情参与活动, 何愁他们不会有集体协作精神呢?过了一天就有几个小组亮出了自己的作品, 我及时表扬了他们的精诚合作精神。同学们感觉到了集体的力量在创作中的作用, 希望下次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3、将现实生活与课本内容联系, 引导学生励志创新, 开拓进取, 激发创造潜能, 塑造高尚的人格。
学习《在斜塔上的实验》《地质之光》《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等课文前, 我让学生们查找当代有杰出贡献人物的事迹, 不限国别。学生总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资料的收集过程中。课前, 你讲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的成才之路, 我讲原子弹、导弹专家钱三强、钱学森的钻研之道, 他讲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 我请学生将这些杰出人物的成才之路与课本中人物的成功之处进行比较, 然后思考:他们怎么会成为世界名人的?学生们认真学习、分析文章, 努力从中找出答案。他们总结出了这些成功人士具有的共同特点: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志向坚定、勇于探索、刻苦钻研、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由此我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 将来要承担着建设国家的重任, 我们应该如何去励志创新、开拓进取呢?学生们纷纷以心得体会的形式交上了一份令我满意的答案。科学家们的成功经验对学生的启示非常大, 他们决心立大志, 勇攀登, 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4、将课本中的人物形象与学生
生活中的形象相联系, 进行伦理道德教育、尊师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
记得, 在讲授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星期日在家尝试负责一家人的饮食起居, 然后用一节课来让学生谈“当了一天家”的感觉, 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经过这次锻炼, 他们明白了, 平时自己不屑一顾的饮食起居问题, 做起来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容易。他们觉得劳动让自己长了不少见识, 以后一定要多帮爸爸妈妈做事, 做一个会劳动的人。
德育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9
一.格物致知:树立道德意识
中西方德育理是高中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儒学经典《大学》比较强调德育, 并且阐明怎样提高人的道德, 即要“格物致知”, “知”就是指道德意识。就是要求人们在读书与实践中求知, 而后能明辩是非、善恶。这与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在学习和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要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大学》中的“慎独”思想, 在布置作文“我心有主”时可以灵活运用, 可以阐发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心中始终有至高的道德标准”。这样对学生道德意识的提升有辅助作用。有学生在作文中有这样的感悟:我心有主可贵的是你能否坚持, 就是无论遇到任何情况, 不管是否天知、地知、我知、你知, 不管是众目睽睽, 也不管是无人察觉, 都能始终如一;我心有主, 才能真正做到“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才能真正忘却追逐蝇头小利的痛楚;才能始终把握自己做人的“度”, 坚守自己的原则, 保持自己的气节。这样就达到德育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的效果。
二.榜样力量:抒发感恩情感
美国教育家杜威将德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德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泛泛而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从徐本禹的名言切入: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愿意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这朴实而又极具感染力的话语一下子将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的人格魅力放大, 然后引导学生搜索有关徐本禹的先进事迹。当面对“生命”、“奉献”、“感恩”等话题作文时, 学生可以带着感恩的心抒发自己反哺社会的情感。
三.前景教育:营造诗意栖居
马卡连科遵循“前景教育原则”, 即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语文教师要将“诗意的栖居”的未来呈现在朝气蓬勃的学生面前。讲评作文《疏》时, 有学生这样写道:有人曾说过“我要踏遍山峰谷壑, 看英雄留下的豪情万种;我要倚立在水天的尽头, 笑看芸芸众生起起落落。”我想, 说这话的人肯定是幸福的, 因为他有如此崇高的理想。但是理想不应该太过崇高, “疏”教会我们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否则, 将牺牲身边的美好去追求那场“水中月, 镜中花”罢了, 使我们天天愁眉苦脸, 这样只会放弃更多的幸福。面对这样的词句, 教师除赞赏该学生多变的抒情方式外, 还应在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上作辨证的引导, 让学生明白追求美好的理想不应牺牲当下的幸福。告诉学生理想不是冰冷的, 是有激情的, 有情感温度的, 这就与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道德信念的形成和情感的培养有机融合”的理论契合。
四.道德两难:探讨人性光辉
柯尔伯格倡导的“道德两难法”, 即道德两难故事问题讨论法。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 可结合该理论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辩论。如2009年“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舍身救人值不值”的问题, 让学生对见义勇为行为畅所欲言, 最后得出结论: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 见义勇为仍然是善良与勇气的基本价值观, 是人性光辉的体现, 是永存的道德底线。再比如2011江苏卷现代文阅读宗璞《这是你的战争》就是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通过四年级蒋姓学生处心积虑逃避责任的丑恶灵魂, 与三年级澹台玮要求入伍的高尚的人格进行对比, 提出报效祖国与珍爱生命的道德两难矛盾, 让学生写心得:在面对生与死时, 探讨生命的价值。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写作训练, 又接受了爱国主义的精神洗礼。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10
首先, 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德育渗透
数学学科的本身特点就体现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
第一, 数学是具有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在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 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重要思想方法的确立与发展, 重大理论的创立等, 无不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发展、运动与变化.在教学中, 教师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 教给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方法,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意识, 认识数学的价值, 认识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 而人生有限, 必须善待人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 数学科学的各种概念、定理间的联系、发展变化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点, 利用中学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发展规律,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例如, 在平面几何教学中, 完成了基础知识传授、学法指导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对一些特殊图形, 如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等几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比较, 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概念间的联系奇妙无穷.同时对这些图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进行比较, 认识这些定理的发展变化规律, 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三, 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模棱两可, 数学中不存在伪科学, 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让人们认识到不能迷信一些虚幻的东西, 应该尊重科学, 相信事实.数学让人坚持原则, 忠于真理.因此, 数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爱, 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第四, 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结构方法、数学模型方法、拓广方法等, 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整体性、创造性、深刻性.久而久之, 养成从全局出发, 抓住事物的本质, 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习惯.同时, 数学的思维方式, 教育人们理智地思考问题, 三思而后行.
第五, 数学学科, 不但拥有真理, 而且蕴含着美的教育, 包括数学发现中的美学感悟.如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 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 数学命题与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 数学中的奇异性等.在数学教学中, 学生获得数学的审美能力, 既有利于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也有助于提高创造能力, 数学美是激发求知欲、形成内驱力的源泉.
其次, 利用数学的应用实践性进行渗透
数学在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 能被直接应用的现成数学理论知识很少, 真正起作用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出来的数学意识, 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 教师要结合适当的实际问题, 发展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例如教师通过结合教学内容, 把反映祖国建设成就、家乡变化的数据和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事例编成相应的习题, 或者要求学生对数学历史的教学及统计材料进行收集, 以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教育.在函数应用题中通过设计人口、土地和住房的增长率问题, 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国情教育和人口教育.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 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 市场经济变化态势, 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 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再次, 利用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进行渗透
现行新课程版数学教材中, 教材富含了大量科学家的数学研究成果, 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如祖氏公理的发现早于世界其他国家一千一百多年;祖冲之对圆周率π值的计算、负数的使用、方程组的解法都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这些古代的科学成就令世人瞩目;现代的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 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 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 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课堂中, 数学教师用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对学生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 而且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同时, 数学史还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 展示着数学家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精神.数学每前进一步, 都充满艰难险阻, 需要数学家们的胆识、勇气和毅力, 甚至甘冒生命的代价而百折不回.如希帕萨斯因发现无理数而葬身大海, 阿基米德因醉心数学而被乱兵所杀.通过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毅力.同时, 让学生从了解数学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和里程碑事件中, 懂得数学落后与科技落后紧密相连, 落后就会挨打, 就会丧权辱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增强责任感.
最后, 学科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树立德育为首, 育人为本的理念.德育内容几乎在各学科的教材里都有所体现, 各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应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每一位教师只有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 才能自觉做到教学育人, 切实履行授业传道、教书育人的职责.
二要坚持有机、有度、有效的原则.既不能只注意学科知识内容的传授, 而忽视德育的渗透, 从而使学科渗透法成为一句空话, 也不能过分进行德育的渗透, 丢掉学科知识内容的传授, 造成教学计划无法完成的局面.
三要选择科学有效的渗透方式.在“润”字上下功夫, 像春风化雨那样点滴入土, 把好的道德的种子播入学生的心田, 使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情感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全面得以发展.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推荐阅读:
传统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08-30
药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05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20
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04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25
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8-22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6-09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9-24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06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