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共12篇)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篇1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集贤县第一实验学校 荣乃芬
“百年育人,德育第一”。《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小学英语教科书是一套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有的是学生熟悉的校园中发生的事,有的涉及课外活动,还有的是日常谈话内容,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道德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
一、讲文明、讲礼貌教育
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多多少少的渗透着德育因素,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如“I’m sorry.Don’t worry.Thank you.”这一些礼貌常用语在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由于这个短语在我们生活中的出现率较高,所以对于它的读音、意思教师都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而如何正确的使用,什么时候使用成了教师教学的目的。对于“Thank you”(谢谢你)这一常用的礼貌用语,在教学上,我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时刻加以提醒:如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也要说“Thank you”。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别忘了说“Thank you”。当学生接受老师奖给自己的小帖子时,我也要求学生一定要说“Thank you”。因为只有对生活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体验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在教学“I’m sorry.Don’t worry.”这对短语时,我让学生分组抽取表演情境,通过表演知道这对短语的使用场合,最后再让学生进行补充,学生兴趣很高,也对这对短语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课余观察发现,很多学生在恰当的时候会很自然地用上这对短语。
二、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教育
只有“爱使世界运转”。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更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师节,我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Happy Teacher’s Day!”(教师节愉快!);在母
亲节、父亲节则写上:“I love you, mom./ You are the best father in the world!”(我爱你,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在新年到来之时则让学生向自己好友、老师等说声“Happy new year!”„„。如此种种,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想象力,而且还促进他们形成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情感品质及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情感。使他们真正懂得因为有爱,世界才会运转。
三、理想主义教育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学习“what do you want to be?”句型时,我请学生们看了几位名人从小树立理想,并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最终实现了自己理想的故事,再让学生小组内表演向小记者讲述自己的理想,最后向学生发出号召,希望他们从小做有理想的人,为实现心中的理想努力学习。全课在学生的誓言中结束,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四、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教育
“What are you doing? Can you------?”(你在干什么?你会-----?)“I am cleaning my room.I can cook the meals;I can sweep the floor;I can clean the bedroom;I can water the flowers ”(我在收拾房间,我会做饭;我会拖地;我会整理卧室;我会浇花。)„„几人小组正在热烈的进行着讨论,大家都惟恐落后了似的完成我发给他们的一张能力调查表。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其实他们内心也渴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渴望着成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热爱劳动的观念,可谓一举三得。所以让我们将语言植入生活,将情感植入语言学习的最深层次吧,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热切。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他们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纯我本色。
总之,德育教育是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更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把德育教育渗透于英语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英语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付出更多的心血。作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只要我们有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深入钻研教材,细心挖掘教材的思想内涵,不失时机地、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我们就能完成教书育人的工作任务,圆满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篇2
关键词:小学体育,思想品德,团结合作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担负着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主要任务。体育教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工作中, 必须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寓德育于体育之中,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把握当代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品德状况, 认清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创造性地探索在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策略和技巧。
一、体育课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
1、加强自身品德修养, 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给学生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 他的品德, 他的生活, 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学生, 这点往往是察看不到的, 但还不仅如此, 可以大胆的说, 如果教师很有威信, 这个教师就在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的思想和品德修养, 还要注意自己的教风, 在教学过程中, 要衣着整洁, 仪表文雅, 举止端正, 语言亲切, 待人以诚, 彬彬有礼, 谦虚恭让, 工作态度认真负责, 语言精练, 表达准确, 并富有风趣,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能做的, 自己坚决不做。总之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止应显示出高度的榜样性, 这样, 就能使学生感到严而不畏, 敬而可亲。教师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批评, 随时检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这样, 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可以信赖的, 是值得尊重和模仿的人物。实践证明, 教师的身教作用, 能对教育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以学生为主体,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新课程标准下,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 因此, 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 就必须把学生的情意、需求调整到接受教育的平台上, 学生是第一位的, 从而帮助学生乐于接受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含有大量的德育因素, 如在中长跑的教学中, 可列举刘翔勇夺奥运会冠军为国争光的事例, 提高学生们的思想认识, 熏陶他们的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然后讲解跑步学习的意义作用、练习跑的障碍以及科学训练的方法, 让学生懂得只有经过不懈的努力, 战胜自我、战胜困难, 才能达到增强体质和培养意志品质的目的。
有的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信心, 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这一点, 并观察他们的优点, 可以让其发挥他们自身优势, 及时给予鼓励, 让他们逐步树立信心, 同时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训练, 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 使各类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可能。在教学中, 采用了距离错位的方法, 给不同层次学生以一种平等竞争的假象, 以刺激学生的练习欲望, 诱发学生的心理竞争意识, 达到练习效果。
有的学生在掌握了某一个技术动作以后, 就对它失去了新鲜感, 没有了竞争意识, 丧失了做得更好的动力。并且, 由于自控力差, 有的学生还会连续犯各种错误。但我还是会正面引导他们, 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此时, 我会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有趣的练习进行教育, 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比如通过讲述革命领袖锻炼身体的故事,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锻炼。
在体育课中可以运用游戏比赛、教学比赛、测验比赛,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学生好胜心比较强, 都希望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抓住每个教学环节, 来激发学生的斗志。例如在短跑的教学中, 由于学生间的身体差异, 在进行训练时, 可采取不同起点、不同重点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奋力争先、永争第一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感到只要努力都有成功的可能,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体育教学内容中, 有很多教学是需要同学团结协作, 共同完成的集体项目, 如接力跑和球类项目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抓住这些课程内容的特点, 要向学生强调全局的观念和集体的力量, 着重培养他们的协助精神、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在课堂教学中, 及时抓住学生出现的问题,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针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 及时给予纠正, 讲清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在教学过程中, 大力提倡和表扬、互相帮助, 团结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同学和同伴出现的失误, 提倡相互鼓励和帮助。鼓励技术好的同学要积极帮助技术差的同学, 共同进步、提高,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术的同时, 学会理解他人、关爱他人、与他人共处、合作的意识和精神。让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在脑海中形成。
二、体育学科渗透德育的意义
1、有利于竞争意识的培养
教学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竞赛、测试为学生创造大量的机会和良好的条件,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
2、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教学中通过足球、篮球等集体项目,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性格, 尤其对那些内向、孤僻、软弱的学生可以克服他们的性格弱点, 逐步形成开朗、勇敢、顽强的性格。
3、有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
对于独生子女, 在教学中通过克服困难、排除障碍训练, 使他们体验到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 通过“再坚持一下”的努力, 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4、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中, 让学生在多种运动项目的参与中, 产生满足、愉快的情感, 在挫折与失败中, 敢于战胜困难, 努力拼搏, 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乐观的情感。
三、体育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应注意
1、注重教学的动态性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 学生不是静坐
在教室里听讲, 而是离开了教室到操场直接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因此使寓于其中的德育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动机、注意力、自觉积极性、纪律性等心理问题, 都非常容易显露出来, 因此, 要善于抓住“机会”, 因势利导, 进行教育渗透。语言要精炼, 措施得当讲求实效, 切忌信口开河, 胡乱联系。
2、注重角色的培养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 参加者往往根据一定的体育需要担任某种体育角色 (如裁判、体育委员等) , 并按照规定的体育规则和体育道德标准, 进行正当的体育活动。由此, 学生可以体会人们在现实社会中, 各种角色都应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义务, 进而通过体育运动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
总之,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抓住德育因素和学生的特点, 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注意深入浅出, 不懈努力, 使体育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段炳容.浅谈小学体育课的德育渗透[J].中国学校体育, 2000, (04) .
[2]史永梅.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研究[J].成功 (教育) , 2008, (10) .
[3]曲洪波.论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1) .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3
关键词:朗读;阅读;作文教学
素质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人、有益于社会的人。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德育,使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实际教学中,德育已不再是思想品德课的任务,它还应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育环节中。语文学科包含的内容很广泛,其中就有很多德育的内容,只要我们能有效地应用这些材料,积极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教学中努力探索渗透德育的方法,并践行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在朗读中渗透德育
小学语文所选的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挑细选的,文章中含有很深的情感。在教学中,我们对课文进行朗读,可以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可以更清晰地表达出深刻的情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从而实现德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第六组的课文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朗读《古诗两首》《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等文章。这些文章都是描写祖国大好山河的,语句优美,且富有感情。学生通过朗读这些文章可以更深刻地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土地广袤,资源众多,风土人情各异,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了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志向,实现了德育的目标。
二、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注意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时渗透德育。例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等文章时,我们可在给学生介绍人物及背景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以及开国领导人的鞠躬尽瘁,从而使他们受到熏陶,激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感。(2)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例如,在学习《詹天佑》《圆明园的毁灭》等文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近代中国的屈辱史,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讀书的志向,在今后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作文是学生利用语言文字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教师也应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例如,对于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错误观点或不健康思想,教师应及时加以纠正,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具有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更加积极地探索有效途径,从而使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
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论文 篇4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必须同体育教学的特点、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起来,防止只写在计划与教案中.或进行空洞的说教。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方法很多,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去努力、去研究,以便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更好,使学校体育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
1德育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现的基本形式
1.1德育在体育教学理念中的体现:健康第一,既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最基本的理念。新课程基本理念的头一条就说: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指的健康是与世界卫生组织下的健康定义是相一致的,即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是生理、心理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状态。为贯彻健康第一理念,体育教学要向学生传授必要的健康卫生知识和科学的健身锻炼方法,提高学生对自身身体的认识,坚持经常锻炼,增强终身体育意识;要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让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要制造一些适度的挫折教育,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克服一个个困难,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社会的挑战。1.2德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的体现: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内容中随处可见,例如:田径运动可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集体性的体育项目,可培养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体操、武术等项目,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勇敢、沉着、机智果断、自控能力和协调能力。各种体育游戏,如“通过敌人封锁线”、“炸碉堡”等游戏可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的情怀教育;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内容会时不时的对参加者的思想品德提出严峻的考验。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本身就是不断实现对小学生思想品德及个性的培养。1.3德育在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上的体现:体育教学一般都在体育场、馆内进行,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内容也比较广泛,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限制就难以进行教学。因此在体育课堂上,课前整队集合,体育班委向老师报告人数、队列、队形的整合、变换、队列练习,组织学生布置、收拾器材;练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保护与帮助等具有具体的要求,这些在组织的过程中都蕴含着生动的德育教育因素。对培养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和各种准则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加强其组织性和纪律性,潜移默化地养成遵纪守法的优秀品德。1.4德育教育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体现:体育教学活动经常采取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竞赛能够激励青少年学生力争上游,奋赛拼搏的竞争精神;评比能使学生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程度将影响到集体荣誉,使学生会自觉协调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励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有成就感,使他们饱尝胜利果实的.喜悦和对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有能使失败者具备战胜困难,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总结经验教训,以利再战,直至取得成功为止。1.5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暗示法。用体态暗示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法。如在指出学生的不良行为过程中,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广大学生心悦诚服。例如教学中发现某学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动作时,教师漫步走到该生跟前,递个眼神,摆摆手,以示提醒或制止,这要比终止教学,当众直呼其名批评教育效果更好。体验法。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的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激励法。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激励竞争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语言刺激、体态暗示、榜样示范等手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运用激励竞争法时,首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暂时的胜负,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更能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其次要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因为任何竞争都是有条件的,都必须在规则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将受到惩罚,从而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时机捕捉法。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心灵深处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启发诱导。例如在排球比赛中,有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应及时给该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对偶发的不良事件则指出要害.
给予适当的批评,能提高学生对是非的判别能力。情感感染法。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备一种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敬业精神,教师良好的言谈举止,会给学生树立起一个好的形象,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新颖独特的教法,科学合理的分组,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通过身体练习进行的。而学生的思想活动很多是产生和反映在各项身体练习中。因此,应很好地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做到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又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李旭.小学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浅谈[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11):196.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5
剑门关小学
刘德富
摘要:
教师应紧紧抓住美术教材和生活中美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在进行审美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可见,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
中小学美术教学;德育渗透;探析。
美术的德育功能体现在它能与艺术的美感融为一体。古今中外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各个时期的著名画家的作品数不胜数,这给我们的美术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教师应紧紧抓住美术教材和生活中美的形象,引导学生进入美的意境,抒发美好的情感,在进行审美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礼,寓德育于美育之中。可见,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美育具有动情性特征,可以利用其感情语言优势与德育的理性灌输说教优势,互相补充来积淀学生的道德素质。美术是一种偏于视觉艺术而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大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该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从小学会区分什么是美,什么不是美,让他们欣赏美的作品,鼓励他们画出美的作品。单纯的讲授技能技巧,和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这一新理念,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受熏陶和感染,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提高审美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人格。积极探索开放性的,多元化的自主型的个性化的现代美术教学方法,对儿童进行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教育,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欣赏《过春节》这幅作品时,我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示作品的背景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过春节时人们的神态,衣着,以及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喜悦的心情无法按捺,喜悦和富裕写在他们脸上的乐融融的场面,这样既触及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又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党的富民政策好。
美术课中展示绘画作品时,深入进行德育教育。美术绘画作品中很多涉及到中华民族历史传统美德上是小故事,近代革命史上的战斗英雄,雷锋的画等,我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充分利用时机,展示这类题材的画,并用身情并茂的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示作品的背景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为画中的故事所激励,从而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游戏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运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学生喜欢多种形式的游戏,教师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展开了生动的想象,仿佛已经置身与于充满笑声的游乐之中,这样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效果很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绘画艺术。美育具有动情性特征,教师可以利用其感情语言优势与德育的理性灌输说教优势,互相补充来积淀学生的道德素质。美术是一种偏于视觉艺术而不是客观事物简单的再现,大多数学生观赏作品时,只停留在美不美,像不像的初步审美层次上面,很难体悟到作品的意境及其在人们心灵上所起的联结思想。因此,在美术教育中,应该让学生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从小学会区分什么是美,什么不是美,让他们欣赏美的作品,鼓励他们画出美的作品。例如:2008年5.12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大家都在想怎样才能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汶川,帮助汶川的孩子,这时,我又想到了我们的孩子,怎么样才能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失去的痛苦,生与死的界限。在那天的课上,孩子们似乎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气氛,显得格外的安静,我没有说话,只是运用视频,在近30分钟的观看中,没有一个同学讲话,好多同学都留下了眼泪,结束后我布置了这节课的作业是每人画一幅画,写上一句祝福语送给灾区的孩子,那一次的作业同学们画的格外用心,没有嬉戏,没有打闹,有的只是铅笔在纸上沙沙的声音,我感动的看着我们的孩子,这一刻每一个孩子的心灵都得到了一次净化。美是无处不在的,但重视美育的过程,思想品德的传授更为可佳,它不但存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同时也溶于我们的日常和社会活动中,它使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劳动的快乐,在社会中辨析真,善,美和假,恶,丑,让学生体验到祖国山河的自然美,科学知识的深刻,严谨的美,生活丰富的美,激发学生新一代为祖国进步而奋斗的崇高精神,因而重视美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便更是不容忽视的一环。
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任务,它同素质教育中的其它形式的教育存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关系,提高审美教育会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到主动的达到心灵的境界是转化,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美的感知能力,可以达到培养学生个性,创造力的目的。作为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甚至可以说是苛刻,他们不仅要从教师那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很注意模仿教师的言行。而这种无声的学习有时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用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学生是重要的,但有时也被人忽视。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我在教学中,每节课都注意自己的外表和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语言“少,精,美”,动作规范,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对学生既尊重信任,又严格要求。这样做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无形中也调动了学生的上进心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形成了尊师爱生的良好师生关系。反之,只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注意自己的形象,要求学生怎样怎样,而自己却马马虎虎就会给学生一个错误的导向,效果肯定不会很好。所以,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在中小学德育管理中,可以引出两点启示。第一,知道一个学生的品德特性,常可预知在什么情况下,他将怎样行动。教师把握一个学生的品德特性,就可以使德育工作做的更加出色主动。第二,在学生品德成熟前,特别是小学和初中阶段的道德教育,主要应从每个学生经常地,稳固的表现出来个性特点入手,进行深入细致的工作,以培养他们的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稳定倾向性。
德育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渗透 篇6
在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之际,人们往往只看到它带来的快捷方便、资源无限,而忽视了信息技术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如何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和信息伦理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培养学生自觉守法的意识,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要让学生懂得: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的研制和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要加强对软件著作权的保护。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鼓励学生自觉使用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
3、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末来的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日益紧密,竞争与合作同在。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与人协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比如,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
4、鼓励学生从小树立做跨世纪人才的志向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篇7
一、课前把握教材,找准德育渗透点
一篇篇文章,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丑、恶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性、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山河、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宣泄。这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教书育人的有利条件。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语文老师要充分把握好语文学科的优越性,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不能空泛、枯燥地说教,又不能人为拔高,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并不等同于政治课程中的思想教育。要寓教于情,寓教于理,做到有的放矢。有了精细、充实的准备,我们才能设计出贴合学生实际的教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有目的的德育渗透。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爱如茉莉》一课,讲述了妈妈生病住院,爸爸去医院照顾的小事,赞美了父母之间如茉莉一般平淡无奇却洁白纯洁的爱。作为教材,《爱如茉莉》原文的“爱情”主旨被解构,重构起来的是一种大爱,其实用价值重新被定位:让孩子懂得:一句叮咛、一个抚摸……这些细微的点点滴滴就是爱,爱就在我们身边,感受被爱,懂得去爱,生命的历程才会一路“幽香缕缕”。这样的爱,不是现在某些电视剧中那些泛滥的、低俗的、肤浅的“爱”;这样的爱,是一种美,能让人情感得以升华的“爱”,也是高年级学生中所缺失的“洁白纯洁”。
二、课内创造条件,生成德育渗透点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而高年级学生虽然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如果在教学中“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地进行空间说教,就会使小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小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在审题、介绍时代背景中渗透
课题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我们每授一课,必定紧扣课文题目,引导审题,使学生从题目入手,先初步感知,获得轮廓印象。介绍时代背景,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二者都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其中涉及相当广泛的民族文化,而《史记》本身就是一本具有文学性和史学性的文章。因此讲《史记》,让学生了解《史记》在中国历史学上的重要地位很有必要。文章中,主人公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关于汉代及课文的背景,也可以让学生有所了解。最近美国在反思其民族的狭隘性,崇尚暴力,贪图享乐,而中华民族之所以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没有断层的民族,其自有民族精神的优越性,所以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司马迁不顾个人荣辱,献身于事业的精神,正是民族精神中,能够“忍辱负重”,个人讲究内修的最高境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历史上伟大的人物,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精神世界。
(二)在朗读、讲解课文时渗透
新课标指出:“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内容,并适时地讲解,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情感,使他们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在大海中永生》,这是一篇情感浓烈的课文。文章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语言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同志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讴歌了伟人的不朽功绩和高尚情怀,表达了人民对伟人的敬仰与深深思念之情。由于邓小平逝世时,学生都还小,对当时的情景知之甚少,对邓小平的生平了解得很肤浅。如何让学生透过文本语言,感悟其崇高与伟大,让情感与文章意境相融合,达到“人”与“文”的情感相通是本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基于这点,我紧抓“情感”这根主线,以读代讲,让学生读中悟情,读中体验,读中学习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受到人文感染与熏陶。
三、课后丰富活动,落实德育渗透点
理论必须结合实际,才能真正起到德育教育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对课内知识的拓展延伸,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乐趣,无论是课本剧表演,还是阅读课外书籍,抑或是社会实践,只要有利于德育教育,就可以借鉴使用。
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伊索寓言》一课,三个生动的寓言故事,告诉了学生三个道理。“知道”并不等同于“会做”,我引导学生分小组自行组织编排这三个寓言,在活动过程中,一是体会寓意之深,二是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从而真正落实了德育教育。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指出:作为教师,其责任不仅在于教学,更在于育人。《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关于做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坚持文道合一,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当努力的方向。
一、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在师生交流中渗透道德教育
(一)巧编故事,在拼音教学中渗透德育
小学生因为见识较少的缘故,对于文字及逻辑思维不够敏感,而直观的形象思维反而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因此,可以通过编故事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引发其良好情感,是拼音教学中常常运用的方式。例如在教“ɑ o e”这三个韵母时,我便通过故事《小燕子回家》来引入: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她见到了自己的伙伴,有小姑娘、白鹅和大公鸡。小姑娘正在为明天歌咏比赛作准备,她张大嘴巴“ɑ ɑ ɑ”练声练得很认真。而大公鸡看到了自己的伙伴小燕子,也高兴得欢呼起来“ooo”,腼腆的大白鹅不好意思弯下了长长的脖子,嘀咕着“eee”。通过一个美丽的故事,小学生们不仅迅速掌握了“ɑ o e”的音和形,也使稚嫩的心灵得到了洗礼。
(二)观察辨形,在识写教学中渗透德育
认字是小学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环节,学生将在六年的小学义务教育中认识至少2500个汉字,是一项繁重的任务。我们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将识字与做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有趣的字形分析中理解字的含义,也借此明白做人的道理。
例如我在教“林”这个字的时候,有意识地将其左边的一点拉长,然后问学生我写的字同书本上的字有什么不同之处,哪一种更好看。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很快发现书上的“林”字左下“木”的末笔是点而非捺,并且都表示书上的写法更好看一些。于是我接着提问学生:请思考并解释书本上这种写法的道理。过了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回答道:那样使字更美观。我一方面肯定,又加以引导:中国古代讲究谦让,左边的“木”末笔改捺为点可以使右边的“木”伸展开,这样“林”字就显得有生氣多了。学生经过了这样的思考过程,不仅很快掌握了“林”的正确写法,还从中接受了道德教育,知道自己作为集体中的一员,不能事事以自我为中心,否则会影响团结,更损害到集体的利益。
二、巧妙设置阅读教学,在品读课文中感受道德的力量
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教育人的课文,其中大都渗透着先人们高贵的品质。这些蕴含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文,我们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依据教材内容适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爱国教育、思想教育等,使他们从小就能明白做人的道理,为其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不是根据德育知识和的德育能力的进展序列来组织教学体系的。道德教育只能依据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序列的认知结构,再根据具体教学中德育因素的特点随机进行。因为这个原因,教师便可以灵活地采取各种教学方式了。例如《妈妈的爱》这篇诗歌,其中有五个生活片段,前三个片段分别是妈妈在大热天给孩子扇扇子,下雨天给孩子送伞以及孩子病了抱着孩子去医院这些生活细节,表现了妈妈在生活上给予孩子的无私的爱。而后面两节则通过对我思想成长的关怀和帮助上体现妈妈的爱,同时也寄托了孩子对妈妈的爱。这首诗充满感情、文笔优美,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反复品味文本;通过多形式的朗诵,读出自己的风格,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最后再要求学生仿写诗歌,题材便是母亲和我。通过写的过程,不仅锻炼了作文能力,更是将对母亲的爱引入自己心中,加深体会。所以,引导学生走进现实,用心体验,就会使其沉浸于语文浓厚的情感意境中。
三、善用教材内容和作者,通过讲解完成爱国主义教育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意识形态。”,在当下,这句话绝对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表现,而是高尚的爱国主义,国家统一,帮助的不只是自己的民众,更使得别的国家也因此爱惜和平。所以,可以说,爱国主义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题。在上课前,应当首先抓住作者简介,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例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补充说明他弃医从文的经历及原因,学生借此知道了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为了改造久已沦陷的国民性,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又如《詹天佑》一文,普及学生关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受到帝国主义的嘲讽,詹天佑在全国人民的期待中克服重重困难,不畏艰险修建了第一条由我国工程师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大大增长了国人的志气。而詹天佑之所以成功修建京张铁路,为的就是拥有过人的本领以及一腔爱国之情。将其延伸,我总结道:一个人拥有本领并不伟大,只有将这本领用于帮助他人、造福社会、报效国家上面,才算有所价值。
另外,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历史人物,他们身上流淌着炽热的血液,满腔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这些都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不计小怨,一心为国的蔺相如和勇于改过、精忠报国的廉颇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同学之间一旦有了一些小矛盾,就会想到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高尚友谊,便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自己也培养起了良好的道德素养。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并指导生活。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能够让学生不管是从理论还是到实践都能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因此,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应注重内外结合,潜移默化,把情感和价值观渗透于教学体系里,提高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促进其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篇9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略论
小学阶段是学生德育的启蒙阶段,在小学各门学科教学中都渗透着德育教学。教育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小学美术教学,由于它与丰富的直观形象直接关联,因而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认知关系、行为关系而使该学科的德育渗透更为广泛、具体。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应注意的原则
首先,美术课不是思想品德课,它有自身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决不可喧宾夺主。美术课不是政治课、品德课,不是靠理论说教和标语口号式的教育,而是靠视觉艺术形象或通过艺术审美活动感染、熏陶,使学生等到启迪,领悟道理,受到教育。只能是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渗透这种教育,使美术教学与德育有机结合,不能生搬硬套。教师应握准德育切入的位置、内容和时间的长短。
其次,德育渗透要联系儿童实际情况。小学美术教学一定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生活实践及其对真、善、美的朴素的认识基础,联系身边发生的各种现象,将德育渗透巧妙地融合在统一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生城乡环境区别大,因此在不同区域的美术课上渗透德育应该视学生的具体生活环境而定,不要一概而论,否则会得不偿失。而且还要将学生的心理状况、生活实践、及其其它因素统一联系起来考虑,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学生正确的德育观。
再次,教师应该做到身正为范。小学生的许多行为受教师影响特别大,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受到的各种品质、言行、意志的培养,都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儿童而言是学习的一个窗口,必然引发他们十分的关注。教师要特别注重自我教育与提高自己的修养,建树良好的榜样形象。因此教师还要从各方面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加强自己。在做法上要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要认识到美术技能的学习,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并不是它的终极追求。
二、小学美术课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方法
(一)在美术欣赏中渗透德育意识
美术教材每册首课都是欣赏课,因此,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教材中配置许多优秀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包孕古今中外精华。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审美和道德评价,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艺术,热爱和平幸福的美好生活。如教学《好朋友》这一课,教师可在谈话中,引导学生互相谈谈好朋友或同学之间发生的各种好人好事,并要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绘画的兴趣,进一步掌握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也使学生懂得了要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友谊,从而培养他们自信、谦逊、善良的品格。
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反映儿童题材和动物、花卉题材的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中感受人类对和平、友谊、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如《骆驼》、《大红花》等,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联想,或采用某种形式强烈的表达了这些愿望和追求,也反映了画家们对生活的深刻的观察和体验,了解艺术家对艺术不懈的追求精神,懂得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珍惜人类文化遗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争取世界和平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再如名作《开国大典》表现了开国庆典的盛况,银幕中天安门城楼上的大红圆柱与国家首长形成了平行的铅直式构图,将主要形象展示给观众;远处成视平线的游行人群,更加衬托出稳定,沉着和庄严隆重的场面。此时此刻人们都在静静地聆听毛主席庄严的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震撼世界的声响,仿佛看到了在豪壮的国歌乐曲声中徐徐升起的五星红旗,天安门广场上是一片欢娱,跳跃的海洋。通过观察学生脸上的表情,可以懂得她们与银幕上人物的心情是一样激动。这就是鲜明突出的主题思想与完美统一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所产生的感染力。
(二)在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在绘画前总是要仔细观察事物,这时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德育教育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当然,这里的观察包括对事物的体验、欣赏等。
以写生课教学中对自然形态的观察为例。写生课时引导学生到大天然中去观察,如:《天然界的图形》,通过观察天然界的云形、树皮纹、石纹、水波纹以及蝴蝶膀上的花纹,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天然美;《天然界中的线与美术作品中的线》,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天然界中各种美丽的线,领略大天然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爱大天然、爱家乡的山山水水,家乡的变化,使学生热爱党的富民政策;《风来了》,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会自然中的一种形态特征,它本身的注脚是科学的,但不同的观察心理(心境和心态)会产生不同的对生活的感受。
在美术技能训练中,自觉地渗透德育。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纯技法训练课上,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有时搞一次集体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美术实践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实践中渗透德育,使美术课教学具有育人功能。如为了配合校德育处组织的热爱解放军的主题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或一件小制作送给可敬可爱的人,既深化了主题活动,又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热爱解放军叔叔的思想感情,从而激起学生对解放军的崇敬和向往之情,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卫祖国的信念。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10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个概念之中——道德。” 赫尔巴特还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教育,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各学科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每一门学科的老师都有责任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书”与“育人”同等重要,忽视其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教师的失职。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每一学科的老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外,更重要的还要在教学中实施育人的目的。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呢?
一、创设情境,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不同的环境会造就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环境决定着人们情感的主流。情境教育有着强烈的感化作用,将对学生品德的形成产生
显著的效果。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实物资料、投影、录音等手段,创造感情激荡,妙趣横生的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让他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产生情感体验,促进道德情感的形成。
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来渗透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团结协作是现代社会每个人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在课堂问答和操练中,教师应尽量多采用group work、pair work、discussion等形式,给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学会与别人合作。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有一定的影响。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可使抽象的道德观念直观化。我在教Numbers 11-15时,设计了一个情景,让学生来画树、画山、画草„„黑板布置成一个forest。“forest”里有鸟、有动物的家等等。有一天,小花狗生病在家,好朋友们都来看望它,然后逐一呈现动物图片:cat来了,来了几只?“How many cats can you see?”学会数词11。紧接着出示手里拿着12个气球的pig,提着一篮装满13个苹果的monkey,以及鼻子上卷着14个香蕉的elephant和胖胖的15只国宝panda。然后请学生表演这个故事。在这一系列的情境活动中,一幅充满关爱、温馨的画面一次次展示在了学生的眼前。学生们不仅兴趣盎然地学会了数词11-15,而且还感受到了友谊的美,大自然的美,从而在心底自然涌现出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关心身边的每个人等一系列情
感,对德育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效的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
如我在教冀教版第二册The Magic Stone时,讲的是一个小男孩有一块石头并用它做出了美味的汤。我有意引导石头真有魔力吗?美味的汤是怎么做成的?学生在看图听录音讨论的过程中,终于悟出如果每个人都将自己拥有的付出一点,世界就会充满爱。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伸出温暖的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许多德育教育素材。只要我们英语教师深挖掘,选择合适的渗透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枯燥的说教。学生就能心情舒畅地接受一点一滴的德育思想渗透,那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就达到了。
三、抓住德育渗透的机会
在英语教学中,德育要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渗透。课堂上,我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如我在教冀教版第一册Happy birthday一课时,及时地询问近期学生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用歌曲为他祝贺生日快乐,发现学生唱得感情丰富,唱得
非常投入,这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又掌握了较难的句子。学生对此反应积极,争先恐后地说出一个个充满友爱的句子Happy birthday.This gift is for you.使全班围坐在一起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为了把这种爱的基调推向高潮,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新年又快到了,我最后让学生按照歌曲“Happy birthday”的旋律唱起了“Happy New Year”。又如我在教冀教版第二册Lesson6 Can I Help You?一课时,学生通过看图画和对故事的表演,a farmer a cow a horse a pig a duck a mouse齐心协力,终于把兔子救出来。这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有朋友,有帮助,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对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也会有一定的理解。
四、运用榜样力量进行德育渗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进行德育,言传不如身教,老师首先要做学生的好榜样。小学生天性爱模仿,可塑性强,而英语属于语言学科,模仿性比其他学科更强,英语口形、语音乃至单词、句子,学生都要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品格、人格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更要以自己良好的言行举止去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切。”教师必须用文明的语言、文明的行为,养成对学生使用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使学生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都是一致的,使言教身教合一,德育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比如冀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的礼貌用语:Hello!How are you? 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在课堂上学生学会之后,为了让他
们学以致用,我有意识的在课间主动用英语跟学生打招呼,过了不久学生们就习惯互相用英语打招呼了。而且也懂得要主动跟别人打招呼,非常懂礼貌。教师也可以通过字迹优美、重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有创造性、灵活性的教学方法,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除了老师的榜样作用,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榜样,树立典型大力表扬。
试析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篇11
关键词:小学音乐;德育;渗透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作用。然而,在目前普遍存在对音乐教育偏重于审美功能而忽视其德育功能的现象。鉴于此,笔者深入探讨音乐的德育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概念界定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及价值观念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情操与价值观念的教育。德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灵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去寻找实现德育的途径。音乐学科对德育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其他学科,这两者是学校育人和培养高尚道德的有效途径。
1.课前备课充分,倾注德育心血
充分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对教师而言,充分备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在小学这个学习阶段,音乐教师一定充分要树立德育理念,以教材为指导,以课堂为主阵地,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保证每节音乐课都存在德育的注重点。例如,在备课时,要注重把词、曲作家的高贵品质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与内涵进行有机统一,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了解作品的历史文化,从而更有益于读懂这些音乐家的人生,更有利于对作品的理解。这不但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
2.挖掘潜在因素,进行品德教育
新课标指出要不断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让学生更能产生爱国情怀,使他们能够和谐相处,团结互助,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努力去挖掘教材存在的其他潜在的德育因素。因此,音乐教师用的教材都明显地存在思想教育。例如,《国歌》就是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最好的教育题材。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对歌词的意义、时代的背景等采用赋有激情的语言进行描述,以此来感染学生,激起学生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3.妙用有趣游戏,营造德育氛围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运用合适的游戏,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可以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体现,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能够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最终促进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例如,通过捉迷藏游戏,不仅使学生能够快乐的游戏,而且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毅的性格及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品质。
4.巧借实践活动,健全学生人格
音乐实践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能使学生的生活更丰富,集体主义感更强,而且对于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有很大的提高作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懂得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提升纪律组织性及上进心,记住集体荣誉高于一切的理念。另外,还能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文化的滋养,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通过大合唱活动,可以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与坚强毅力的养成达到最大化,从而促进人际交往,激发学习欲望,使他们能够在其他方面也奋发向上,帮助他们突破自我,促进人格完善,达到优秀行列。
5.创新评价机制,渗透德育理念
为了达到充分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及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的目的,教师需提高评价机制的创新性,以此来不管推进小学音乐评价制度改革,在评价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眼光和审美能力为目的,从而让音乐评价成为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踏雪寻梅”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选取一位组长,让学生集合小组的力量分配好每人负责的版块,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在各组进行学习汇报时,教师可通过小组互评的方式对各组的表现评价,并以此作为评优标准,在此过程中引导各组以公平、理性的态度进行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养成严谨、谦虚、公正等良好的人格品质。
以上便是我在音乐教学对德育教育的几点体会,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关注学科教学的同时,必须要充分重视德育,要充分挖掘德育的价值,利用其价值来促进音乐教学的发展。音乐教师要始终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进行备课,深入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内容,借助游戏及合适的实践活动进行德育,并通过创新性的评价将德育的内容寓于整个音乐教学之中,充分发挥音乐的教育作用,切实提高音乐的育人质量与效率。由此可见,音乐教学与德育的巧妙结合是一种突破,是教育的创新,我们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研究与创新,使德育渗透到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而不是孤立地进行德育,从而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形成优良的品格,成为祖国优秀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秋茂.浅谈小学音乐课的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
[2]应丽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4).
作者简介:马黎,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实验小学,职称:小学音乐二级教师。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12
一、精心备课, 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德育元素
新版《小学英语》中选编了大量日常用语和常用句型。这些内容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其中不少都含有丰富的德育元素。
为此, 教师在备课时, 要仔细分析教科书, 深挖教科书, 敏锐捕捉每篇文章中的德育元素, 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 将其纳入教学目的, 有意识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在课堂语言学习中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及良好的道德习惯, 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新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You should obey the rules.” (“你应该遵守规则。”) 为例:通过对班规、家规和社会规则的教学, 在每节课的讲授过程中随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这样, 英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 而是成为富含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巧妙设计, 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渗透合作的重要性
与他人合作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在课堂问答和练习中, 教师应尽量多地采用小组合作、一对一合作、多层面探讨交流等形式, 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会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这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良好的影响。无论是句型练习、小组竞赛还是任务型活动,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互助, 都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友情的熏陶。这既是学生对新知识由生疏到熟练、由学会到运用的过程, 又是学生体验关心与被关心、培养道德情感的过程。
三、坚持评价,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评价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恰当、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 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自我控制能力, 提高自觉性, 增强意志力, 做到知行统一。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就如同催化剂一般, 会激励学生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众所周知, 学习英语离不开背诵, 对于一些比较“懒惰”的学生来说, 日常的背诵作业成了“老大难”问题。为此, 每学期我都会设计一个充满童趣的评价表。如:今年我在评价表中设计了一幅漂满碧绿荷叶的池塘的画面,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专属的一片荷叶, 上面写着名字;在评价表的右上方是学生们熟悉的卡通形象“绿豆蛙”, 它一边挥手, 一边对大家说“Come on! (加油!) ”当学生每次成功背诵一篇课文或在测试中得到满分时, 都会从我这里得到一个可爱的“绿豆蛙”图片, 贴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荷叶上。学期末, 根据荷叶上“绿豆蛙”图片的数量评出一、二、三等奖。学生们的积极性一直都很高。班里有个学生, 刚开始很少主动背课文, 自从我们使用了这张评价表, 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一次, 他的妈妈找到我, 让我劝他不要放弃市里的文艺展演活动, 原来, 因为需要停课请假, 他怕失去得到“绿豆蛙”的机会, 因此市里的文艺展演都不想去了。我答应他一定给他补背的机会, 他这才高高兴兴地参加了演出。还有很多家长反映, 这个方法改掉了孩子不爱背诵的毛病。由于评价表就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公开展示自己的机会, 很多学生在成功地获得了奖励标志后悄悄告诉我:“老师, 我真怕自己的‘荷叶’一直空荡荡的, 别人看了一定以为我是个懒惰的孩子……”其实,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每个人都渴望展示自己的能力, 学生也不例外。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也是“最好的”, 教师应树立平等、关爱的教育理念, 用多把尺子来评价学生;消除人为的标签化评价, 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这才是我们的教育目的。
四、勤于沟通, 让家庭成为学生品德培养的第二课堂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 又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不一致, 那么, 学校的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
现在, 许多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 加大对孩子教育的投入, 足以说明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如今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优胜劣汰的必然性使众多家长都处于“恐慌”之中, 唯恐自己的孩子被社会所淘汰, 因此, 在课余时间, 给孩子安排了英语班,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能取得好成绩, 而且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从而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 就在这样的盲从中忽略了对孩子的人格和品德教育, 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霸道蛮横, 一味地追求荣誉, 没有集体观念。有的家长出于溺爱,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管;有的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 于是“恨铁不成钢”, 对孩子进行更加严厉的指责, 甚至打骂……这些行为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不愿再接受教育, 不良行为愈演愈烈。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 我每周利用家校通和家长定期联系, 让家长及时了解和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变化, 与家长共同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或帮助家长了解一些在家里督促、帮助孩子的方法, 并耐心听取家长的建议和要求, 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共同促进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爱在细节, 让教育活动显现人格的光辉和魅力
教师要学会爱, 爱在细节。因为教育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对待今天的学生, 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 缺少的是涵养和耐心, 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 更要做到“雪中送炭”, 要成为在学生遇到困难、感觉痛苦时及时给予其精神安慰的人。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让自己学会了更细致的观察。一次英语课上, 男生小广趁我不注意, 悄悄和旁边的同学说话, 我看到后没说什么, 只是让他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下课了, 他低着头走进办公室, 我搬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下, 并让他脱掉外衣。他诧异地望着我没敢动, 我动手帮他脱掉了外衣, 又找出针线, 静静地缝着他外衣领子上三寸长的裂缝。缝好后, 我还没开口, 他就红着脸说道:“老师, 我知道自己错了, 以后再也不会了。”从那以后, 他真的再也没有在课上随意讲过话, 还逢人就“炫耀”老师帮他缝好衣服的事。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推荐阅读:
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11-16
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论文08-09
德育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10-04
浅谈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08-22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07-17
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12-16
德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11-30
德育在教学工作中的渗透案例 数学12-04
德育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