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2024-09-23

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共9篇)

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篇1

小学英语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英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小学英语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学生的必修课。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学英语教学如何渗透德育进行一些探讨。

教材是德育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德育,就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育目的,抓住结合点,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课堂教学之中,既要遵循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又要符合英语教学的规律。在小学英语教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本国和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科技、政治、文化礼仪、习俗风貌等。要学习包括表达思维活动(同意、帮助、邀请),情感态度(喜欢、感激、同情、愿望),道德态度(抱歉、宽恕、感谢、赞成、关心),社会文化(介绍、问候、告别、就餐、看病、庆贺)等30多个语言功能项目,内容丰富。这些语言材料的学习,为课堂的德育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地渗透。例如“Good morning!”“How are you”“Hello!”“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Sorry”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在学习“When do you usually…”句型时,当学生兴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时,教师在要求同学注意听别人发言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认识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正在成为德育渗透的载体,既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又达到了融教育教学于一体的效果。这节课的故事情节是凯特和丽莎去骑自行车,后来他们又渴又饿,所以买了一个西瓜,凯特把西瓜捎在自行车把上,突然凯特从自行车上摔下来,西瓜正砸在了丽莎的头上。当录音播放到最后时,大家听到了埃米和玲玲咯咯的嘲笑声,趁势问大家:玲玲和埃米该不该取笑别人,大家立刻争先恐后的回答:“不应该。”我又问:“为什么不应该呢?”我让大家每四人一个小组开始讨论。几分钟后汇报交流,王一然同学说:“我们不应该嘲笑他,因为别人在困难的时候,嘲笑别人是不礼貌的。”张讯同学有他独到的见解,他说:“凯特不应该把那么大的西瓜放在车把上,那样不安全,他摔倒了那是必然的事情。”张俊明同学说的更加具体:“你理解错了,西瓜砸到了丽莎的头上,不是凯特的头上。是凯特把西瓜捎在车把上,如果西瓜砸在丽莎的头上,我就同意大家的意见,可现在是因为凯特的错造成丽莎的头受伤了,丽莎并没有错,我们应该同情丽莎,而不应该嘲笑她,所以那样是很不道德的。”我被他们深入的争论吸引住了,我惊奇地发现他们竟把故事情节分析的如此透彻。从他们的言辞中,我了解到他们的爱憎如此分明,讨论中不仅使学生受到了安全教育,而且还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还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透彻。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顺势教育他们平时要注意安全,更不要去笑话遇到困难或尴尬局面的人。这就是这节课的闪光点,也是教师教材要挖掘的最重要的情感教育素材。

德育过程是以课堂教学为渠道,而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其侧重点不同。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以学生学会为目的,以学习情趣为主线,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在教学的语境中、练习的活动中、模拟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如:在教学“Do you want some…?”和“How many bananas dou want?”的功能结构时,就可以设计在快餐店就餐和家里来了客人时的情景,在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时可以设计“天气预报发布会”,在学习“How much is it?”时可以布置“小商店”,在学习“What‘s wrong with you?”这个交际用语时,可以设计病人在医院看病的情景。在这些模拟的语言情景的交际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助友爱,文明礼貌等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形成,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性。

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愿望的驱使下,学生会忘却羞涩,积极向上,努力合作,去争取更高层次的成功。要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德育融会其中。学科教学中的德育,重在渗透。德育的渗透在于自然地与知识溶为一体,要善于在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做到点到为止,切忌牵强附会。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责任编辑 武之华)

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 篇2

一、精心备课, 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德育元素

新版《小学英语》中选编了大量日常用语和常用句型。这些内容与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 其中不少都含有丰富的德育元素。

为此, 教师在备课时, 要仔细分析教科书, 深挖教科书, 敏锐捕捉每篇文章中的德育元素, 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起来, 将其纳入教学目的, 有意识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引导学生在课堂语言学习中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及良好的道德习惯, 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新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You should obey the rules.” (“你应该遵守规则。”) 为例:通过对班规、家规和社会规则的教学, 在每节课的讲授过程中随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这样, 英语教学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 而是成为富含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巧妙设计, 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渗透合作的重要性

与他人合作是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在课堂问答和练习中, 教师应尽量多地采用小组合作、一对一合作、多层面探讨交流等形式, 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会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这对其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将产生良好的影响。无论是句型练习、小组竞赛还是任务型活动,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合作互助, 都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友情的熏陶。这既是学生对新知识由生疏到熟练、由学会到运用的过程, 又是学生体验关心与被关心、培养道德情感的过程。

三、坚持评价,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评价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 恰当、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能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 从而促进学生养成自我控制能力, 提高自觉性, 增强意志力, 做到知行统一。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就如同催化剂一般, 会激励学生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众所周知, 学习英语离不开背诵, 对于一些比较“懒惰”的学生来说, 日常的背诵作业成了“老大难”问题。为此, 每学期我都会设计一个充满童趣的评价表。如:今年我在评价表中设计了一幅漂满碧绿荷叶的池塘的画面,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专属的一片荷叶, 上面写着名字;在评价表的右上方是学生们熟悉的卡通形象“绿豆蛙”, 它一边挥手, 一边对大家说“Come on! (加油!) ”当学生每次成功背诵一篇课文或在测试中得到满分时, 都会从我这里得到一个可爱的“绿豆蛙”图片, 贴到属于自己的那片荷叶上。学期末, 根据荷叶上“绿豆蛙”图片的数量评出一、二、三等奖。学生们的积极性一直都很高。班里有个学生, 刚开始很少主动背课文, 自从我们使用了这张评价表, 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有一次, 他的妈妈找到我, 让我劝他不要放弃市里的文艺展演活动, 原来, 因为需要停课请假, 他怕失去得到“绿豆蛙”的机会, 因此市里的文艺展演都不想去了。我答应他一定给他补背的机会, 他这才高高兴兴地参加了演出。还有很多家长反映, 这个方法改掉了孩子不爱背诵的毛病。由于评价表就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公开展示自己的机会, 很多学生在成功地获得了奖励标志后悄悄告诉我:“老师, 我真怕自己的‘荷叶’一直空荡荡的, 别人看了一定以为我是个懒惰的孩子……”其实, 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 每个人都渴望展示自己的能力, 学生也不例外。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也是“最好的”, 教师应树立平等、关爱的教育理念, 用多把尺子来评价学生;消除人为的标签化评价, 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这才是我们的教育目的。

四、勤于沟通, 让家庭成为学生品德培养的第二课堂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 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 又是终身教育。家庭教育因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不一致, 那么, 学校的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

现在, 许多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财力, 加大对孩子教育的投入, 足以说明人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视。如今是一个竞争的社会, 优胜劣汰的必然性使众多家长都处于“恐慌”之中, 唯恐自己的孩子被社会所淘汰, 因此, 在课余时间, 给孩子安排了英语班, 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能取得好成绩, 而且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从而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 就在这样的盲从中忽略了对孩子的人格和品德教育, 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霸道蛮横, 一味地追求荣誉, 没有集体观念。有的家长出于溺爱, 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坐视不管;有的家长知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 于是“恨铁不成钢”, 对孩子进行更加严厉的指责, 甚至打骂……这些行为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 不愿再接受教育, 不良行为愈演愈烈。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 我每周利用家校通和家长定期联系, 让家长及时了解和关注孩子在学校的变化, 与家长共同分享孩子进步的喜悦或帮助家长了解一些在家里督促、帮助孩子的方法, 并耐心听取家长的建议和要求, 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共同促进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爱在细节, 让教育活动显现人格的光辉和魅力

教师要学会爱, 爱在细节。因为教育本身就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对待今天的学生, 教师缺少的不是“强力”和果断, 缺少的是涵养和耐心, 需要的是更多的等待和细心。“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尤其对所谓的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 更要做到“雪中送炭”, 要成为在学生遇到困难、感觉痛苦时及时给予其精神安慰的人。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让自己学会了更细致的观察。一次英语课上, 男生小广趁我不注意, 悄悄和旁边的同学说话, 我看到后没说什么, 只是让他下课后到我办公室来一趟。下课了, 他低着头走进办公室, 我搬了一把椅子让他坐下, 并让他脱掉外衣。他诧异地望着我没敢动, 我动手帮他脱掉了外衣, 又找出针线, 静静地缝着他外衣领子上三寸长的裂缝。缝好后, 我还没开口, 他就红着脸说道:“老师, 我知道自己错了, 以后再也不会了。”从那以后, 他真的再也没有在课上随意讲过话, 还逢人就“炫耀”老师帮他缝好衣服的事。

小学英语教学德育渗透点滴谈 篇3

关键词:小学 英语教学 德育 渗透 点滴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144-02

温家宝总理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但笔者认为: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德育是学好一切文化知识的基础。没有好的道德品质,即使学问再高也是国家的败类。反之,即使文化知识没有学好,若有为国为民的高尚道德,那么就是国家的骄傲、民族的自豪。虽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教育面向全体,但我们不妨想一想,如果从小学就开始努力学习知识、修身养德又何必等到书到有时方恨少呢?所以我们要从小学抓起,要从小学的起始学科抓起,在小学,英语属于启蒙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除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下面笔者从两方面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 “风正一帆悬”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学科素养。国家建设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型人才,但更需要德才兼备的有德之士,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要想在经济社会大国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教育中国的孩子做正直人、行正直事、树正直风,只有在一派比学习、比品质、比道德的积极祥和的氛围中才能铸就中国孩子的正气!

1.1 教师正

当今社会,全民崇尚知识、崇尚科学、尊师重教,所谓人人学文化、家家学教师,所以英语教师必须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注重自身仪态,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小学英语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一派正气、正直无私的行为素质影响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我特别注重以自身的行动去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习习惯、美好心灵、高尚情操、环保意识等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通过自身字迹优美端正、重难点突出的板书,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的教学语言,富于创造性、灵活性的教法感知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造成“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1.2 人品正

未来国家的发展需要有德之人,只有德高才能志远,所以教师要从细节入手,渗透德育,在备课时,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在道德因素,在每个教学环节中设定思想品德的教育目标,让这些道德因素自然有效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同学读不准音的时候,不要嘲笑对方,应互相帮助,互相鼓励。语法教学时,用心备课,精心设计,寓教于乐,寓德于乐,教代词时,就可以告诉学生“I”与“he”,“you”并列时,“I”在后,以示谦虚。“We”与“you”、“they”并列时,“we”在后,以表示礼貌。通过蒙眼闭嘴贴鼻子的活动让孩子们学习并感受美国著名的盲聋哑女作家Helen Keller的艰难生存状态中的不屈、自信精神,力争做一名为中国的发展不屈不挠、勇于拼搏的好人才。

1.3 习惯正

细节决定成败,好的习惯成就未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与学习习惯,加强学生心灵与情操的涵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等。因为小学生可塑性、模仿性强,教师可通过对自身书写英语和优美的板书等方式来教育学生正确优美的书写英语练习、作业的习惯。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诸多语言中,要时时渗透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让孩子们在鼓励的英语天空自由的学习、发展!对有进步的学生,及时表扬,让全班齐说“Good”!等,这不仅有助于被表扬的同学继续努力,还有助于激励其他同学。尤其是对于那些基础差、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来说,老师鼓励性的言语,对他的正面评价,更有利于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让孩子们既看到优秀的榜样,又能在对比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时刻保持“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自省习惯。以至于逐步努力、逐步完善,使其形成严谨的学习习惯。我对作业的布置也灵活多样,主要有口语、书面与听力三种,以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养成复习与预习并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所以摆正自己听课、写作业、谦虚学习、及时预习、按时复习的好习惯不仅会逐步提高学习的效果,也会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想小学生只要在英语学习中做正直人、行正直事定会促使学校学风一派正气的!

2 “捧一颗心来”

国家的发展需要有责任感、有爱心的一代,曾有专家通过调查分析认为现在的孩子属于“四无族”,即无力气、无关心、无责任、无感动,试想“四无族”后代怎能承担起建设国家的重任?所以笔者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渗透爱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作为热切期盼国家发展的小学英语教师,我们有责任并有义务“捧一颗心来”让每位孩子懂得去爱,要爱国家,爱家人,爱朋友、爱动物等,并从点滴入手,把爱渗透在每个教学细节。

2.1 爱国家

有国才有家,所以我不失时机的教育孩子们要爱国家。我通过对英语在世界上的作用,使用范围及历史背景介绍,分析近百年我国落后历史,使学生懂得,作为中国人,为了更好地建设祖国,从小要打好英语基础,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做出贡献。我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从而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育。例如在学到有关体育运动的内容时,我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中国跳水队员的优美动作、乒乓球队的超凡实力等等,一幕幕激动人心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样的教学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2.2 爱家人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把爱渗透在每个教学细节,让每位孩子懂得爱家人,教牛津小学英语三年级Unit3 This is my father一课,涉及单词father,mother,grandpa, grandma,sister,brother,daughter。我首先让学生组成小组,戴上代表不同家庭成员的头饰进行表演,组与组之间的成员互相用This is my...介绍家庭成员。接着我呈现单词love和句型:I love my mother/father.I love my grandma /grandpa.They love me.让学生回忆父母或祖父母都为他们付出了哪些辛苦,有的学生说出了妈妈从卖小商品到开店的艰辛、有的说出作为农民的爸爸为了学文化搞建设天天学到深夜……一个个充满爱意的句子,使全班同学都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为了把这种爱的基调推向高潮,我最后让学生选择刚才的句型,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朗诵,并配以动作。最后教师总结:家务劳动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子女就应该义不容辞地帮助父母,这样才是爸妈心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2.3 愛朋友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在教学的环境中、练习对话的活动中、模拟情景的交际中,向学生渗透德育。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和“Would you like ...”的句型时,我设计家里来了朋友时的情景。让学生学会简单的待人礼仪。模拟的语言情景交际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仅学会与他人的合作和交往,也学会关心周围的朋友,培养了他们的爱心,提高了自身的道德情操。同样在教学活动中,精心组织的教学游戏活动和练习形式,如课文中出现的“Hello!”“Good morning!”“How are you?”“Hi!”“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Goodbye!”等礼貌用语,教师设置情境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在交流中不仅练习了句型还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在讨论中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听说能力,还帮助了学习较差的同学提高了表达能力。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每学期至少两次英语小组合作比赛,如“英语故事大家讲”、“班级英语广播”、“小组口语赛”、“课本剧表演”等。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爱朋友就是爱集体,爱集体就会爱他人,爱他人就是爱社会!团结就是力量,只要同学们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何愁建设国家的巨大力量呢?

2.4 爱动物

爱动物即爱自然,爱自然即爱家园、爱家园即爱家乡,如教学dog、pig、duck、monkey、tiger、lion时,通过学动物的名称及I like句型,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意识。如用电子琴伴奏唱歌谣,让学生戴动物头饰扮演动物、模仿动物的动作等游戏来落实新句型的教学。再通过活动挂图分析、对比,使学生能对保护动物的行为表示赞赏,并能帮助不爱护动物有不文明的行为的同学改正错误,之后我们又组织同学们以“爱动物”为主题的中英结合手抄板比赛,优胜者奖励并将作品张贴班级墙报的“英语广角”栏目。以供大家学习,从而大大培养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爱护家园、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

其实德育无处不在,小学英语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中。为了国家的进步、为了孩子们的发展,我们一定要把生活中、语言中、教材教法中的德育化作雨露,深深地渗透到学生心里,使他们成为一个自信、健康、向上的少年。

参考文献

[1] 黄振远[主编].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 范蔚.人格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的培育[M].西南师范人出版社,2003.

[3] 吴长胜.英语教学如何走向成功[J].教育艺术,2004(12).

[4] 袁有社,李玲.英语课堂教学策略[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4(1).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篇4

小学语文课本是教学中师生双向交流的中介和凭借,也是蕴 “理”、含 “情”、示 “行”的特殊的论据性材料和教学载体。不难发现全套教材具体包含的道德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广泛性,不仅丰富多彩、具体生动,而且几乎凝聚了人类高尚道德情感的方方面面。其中有热爱祖国的情感;;热爱人民的情感;热爱集体的情感关系的情感;努力学习,热爱科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情感;等等。那么怎么把这些精华变成学生自己的品质呢?这就涉及到教师的价值引导与道德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语文教师就要把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处理成一幅美丽的画,一曲动听的歌,那么学生就会在欣赏中自主地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的价值。

小学语文新课程资源极其丰富。教材不再是唯一的,除插图、挂图、电教配套设施之外,报刊、网络、研讨会、博物馆、自然风光、文物古迹、家庭生活等等都是语文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创设情景,制造氛围,让学生直观感受,有身临其境之感,让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心里,激发出情感,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达到陶冶学生情操,获得思想启迪的作用。

如:人教教版三年级上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课本上有《清明上河图》插图,教师除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感知教育外,还可以利用网上资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适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小学语文课文,大都是精品美文。一首首诗歌,一篇篇短文,直白通畅,内涵深刻。这些文章,犹如一道道美味佳肴。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尝,去慢慢体会、感受。从而实现学生的道德内化。例如学习《海伦·凯勒》,就要学习她身残志坚,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学习《钱学森》,要让学生树立为国争光的理想;学习《祁黄羊》,可建立学生克服个人恩怨、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理智;学习《黄果树瀑布》、《美丽的南沙群岛》、《三亚落日》要感受到祖国山河之美,景色之秀丽;学习《三顾茅庐》要知道求人一定要真诚。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课文渗透了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如《落花生》这课是一篇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课文,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讨论做人的道理,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像落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再如学习《生命桥》,要学习老羚羊甘愿牺牲自己,用自己的生命为年轻羚羊架起一座生命的桥梁的一种献身精神。要让学生明白,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5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往往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据此,教师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学生给予鼓励夸奖,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赏识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摆脱失败的苦恼,从而使他们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鼓励夸奖;放大优点;赏识学生;培养自信

小学生是学生,是人,是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一切,从实际需要和发展出发,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善于放大他的优点,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也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会促使学生的更多潜能得以发挥。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本人就是德育教育的因素。教师正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教师要使德育教育真正有效,必须严于律己,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尽量完善个人素质,展示给学生健康向上的一面。在教学中处处有生动活泼的德育教材,有具体的鲜活的事例,教师完全可以用自身的言行,教育并影响学生,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比如,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做错什么时,教师不要体罚、挖苦、讽刺学生,更不要歧视成绩差的学生,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有意识的挑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待他们回答正确后,适时地对他们进行鼓励、表扬,让他们在鼓励、表扬当中获得自信,从自信中获得学习的兴趣。

一、发现并放大学生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爱迪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心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愈是自信、愈会成功,愈成功自信心越强。有研究表明自信心对人们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

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这就需要教师会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身上闪光的东西,去努力认真地调动学生地潜能,让学生感到:“我能行!”,使他的自信心在每节课中得到培养。我班有一个学生叫张聪,歌唱得好,但考试从来都是倒数第一。由于他屡遭失败,使他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为了帮助他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我首先有意识的让他在课堂上独唱中文歌曲,得到大家的喜欢;并单独教他学唱简单的英文歌曲“Hello,How are you?”,在多次练习之后,我帮他把这首歌录成磁带,拿到课堂上放给同学听,同学们都感觉像小歌星在唱歌一样,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他第一次听到了掌声一一给自己的掌声,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慢慢地,我引导他把这种喜悦迁移到英语知识的学习上,从此激发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并鼓起了学习英语的勇气。有了动力,有了自信的他乘胜而上,在英语期末测试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二、足够的鼓励夸奖,帮助学生摆脱苦恼。

课堂是我们每位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表扬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You arc clever”、“You are su-per”、“Good”、“very Good”应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之中用得最多的一些话。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我想,首先要鼓励他勇于参与,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后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再对他的成果进行夸奖。三年级一班中邹萌同学性格内向、胆小,通过课下找他交谈,鼓励他大胆举手发言,他愿意和老师说话了。在之后的一节动物单词复习课中,我暗示他勇敢举手,他似乎显得格外精神。课堂上,每当提出一个小动物名称时,我发现他跃跃欲试,却始终缺少勇气,终于有一次举手了,手才举起一半高,就被我请了起来。他脸色通红,局促不安地轻声地嘟嚷“cat”。“Very good”,我立即表扬他,同学们也给了他鼓励的掌声。第一次尝试,使他领略到取得成功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顿时信心倍增,眼睛都亮了起来,兴趣明显增强。后来他又举起手,虽然读的效果不太好,但我仍然真诚而热情地安慰他说:“没关系,重要的是你现在是一个勇士了,因为你能站起来回答问题了,继续努力,老师相信你能行的。”渐渐地,他的兴趣越来越高,英语口语能力也逐日提高。只要学生有一点儿可取的地方,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夸奖。即使他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也不能去挖苦讽刺,而是要多加鼓励,细心指明方向,帮助他从失败中走出来。

三、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应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获得除课本以外更加丰富、直观的多媒体信息,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过程始终在一种新鲜、兴奋的情绪下进行。但是,因为英语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不同,切记不可让学生觉得:老师把电脑带到课堂上,却把自己的脑袋落在家里。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若一味地强调多媒体,就不是英语课而是计算机课了。所以,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催化剂来帮助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要活化课堂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其潜力。

教师可通过问题教学法、共同参与法、讨论法、小组示范法、角色扮演法等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一个教学单元经常是用多种教学方法。德国的教育专家认为:单独使用讲授法不能超过五分钟,一般在二十分钟内必须更换教学方法,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一节英语课四十分钟,要想时刻把握住学生们听课、思维的脉搏,就必须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以保持课堂教学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开课前十分钟采用问题教学法;下课前五分钟左右,利用角色扮演法强化本堂课的知识要点;中间的教学时间,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酌情处理,灵活多变,做到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目的只有一个 :把教学阵地——课堂,营造得有声有色,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赏识学生,使他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希望老师能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多看到他的优点,鼓励自己。把学生当孩子看,就是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欣赏学生的无知、天真,亲近、爱护、关心学生,助其成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是现代教师送给学生的最好礼物。有的教师总是认为好学生就不需要表扬,不必用赏识也能取得好的成绩,其实不然,优秀的学生再加上教师的赏识,会使学生的才华得以更好的发挥。学生谢乐,各科学习优秀但性格较内向,课上不爱发言。于是,课下我经常找她谈话,表扬她的嗓音好,读英语的语音、语调是年级的表率,若是课上能多读读,一定能把大家都带动起来。几次交谈之后,我发现她课上变得积极了,而且还主动帮助周围的差生,纠正他们的语音、语调。经过一年的努力,她还参加了市区的英语口语竞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6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生活等内容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大量地存在教材之中。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科学课的优势,善于挖掘教材中固有的育人因素,巧妙地设计传道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好课内外有机结合,在“动之以情”上下功夫,善找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在“导之以行”上做文章,巧施德育的最佳渗透法,已达成科学教学的德育目的。

一、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内化”——动之以情,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科学学科无不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因素,而这些因素是实施德育不可缺少的凭借之基。只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育人因素和独特的表现力,就能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从而达到“出虽浅而寓意深”。

1、情景创设。运用科学中的生动情节,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兴趣是科学课生活化、趣味化的体现。知之者而不如好知者,好知者而不如乐知者。小学生对新颖、奇特的的事物异常感兴趣。一个演示,一个故事,一种现象都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从不同角度进行激发。如教学《桥》一课,先可引导学生阅读李春设计建桥的故事。介绍赵州桥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积极探求新知的科学态度。在学生产生对科学研究的最佳情绪时,在组织学生进行平桥和拱桥的比较实验。这样能更有效地渗透拱桥、斜拉索桥、引桥的力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和创造的精神。如学习《一片完整的叶》时,从已知入手,教学伊始,教师就创境引课,启发学生从描述一课大树引入描述一片树叶,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探究活动。又从“悬念”入手,引导学生猜测拓印描述的叶子,让交流者思维得到拓展,让倾听者倾听意识得到培养,并相互纠正用词不当的问题,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感受树叶的美,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研究兴趣和热爱情感。

我们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还将有关法律法规等精神贯穿其 中,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空气的污染和保护》、《自我保护》等教学中,教师可自然而然的渗透法制教育和环保教育,养成学生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和自护能力。

2、借题发挥。借助教材中的插图,发挥插图的作用,利用这个“留空”处,触发学生思维活动,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如在讲解《养鱼》一文“养鱼的过程”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观察文中的插图,并指导演示,从而加深掌握饲养小金鱼的过程以及注意的事项。又如在《怎样认识岩石》一文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文中四幅插图,认识观察岩石特征的方法有看、摸、刻等。这种形象,具体、直观的情景教学,只要潜心安排,精心设计,必收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3、气氛渲染。遵循教材中的特点,进行多媒体教学。小学科学以人与环境的关系为主线,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教师教学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展现音像教材中的有关事物和情景,增强直观性,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如见其物,如临其境,潜移默化,深受教育。如《张衡和浑天仪、地动仪》一文,教师出示投影片——浑天仪、地动仪,让学生认真地观察,直观的认识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的基本构造。从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刻苦钻研科学的兴趣。

4、寓教于乐。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手段与方法。如教学《家乡的商店》一课,训练学生购买商品能力的时候,可进行角色扮演,做购买商品的表演,让学生独立自主,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又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教师可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的小品,使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中得到熏陶,感染,从中不知不觉认识保护青蛙的重要性。

二、从德育的最佳训练点“外强”——导之以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渗透不是孤立地、抽象地、静态地进行,而是应做到“内应外合”,积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延伸、拓宽到具体的学习、生活之中去,构成一个全面教育的整体,使学生在玩中收益,在玩中求知,真正做到“行虽微而旨趣远”。

1、联系相关学科。常识教学不仅本身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也有着相关的联系。教材中有些内容曾在其他学科学过,因此,教师可以把它作为一种“预习课”的手段,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迎刃而解了。如教学《动物怎样过冬》一课,学生回顾语文课文《冬眠》中学过的方法。科学课文《太阳和太阳系》与语文课中《太阳》有相似之处,教师用不着多讲,这样课堂教学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和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常识课文与语文有联系的还有:《植物怎样传播种子》与《植物妈妈有办法》,《动物的进化》与《鲸》等。

2、凭借榜样力量。科学教材为小学生提供了不少具有名族气节、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好榜样。而小学生模仿性强,仰慕名人和英雄,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榜样的示范效应,充分运用这些栩栩如生的感人形象去教育学生。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按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程序认识水、空气、金属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同时,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观念,以此教导自己的行为实践。除此之外,教学《重力》、《热气球》等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牛顿、蒙特戈菲尔等科学家的故事,做相应的科学实验,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3、运用激励机制。观察、实验是打开自然科学大门的钥匙。因此,教师要针对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强的特点,开展一些科学知识竞赛、实验操作竞赛、科技制作展评等活动,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如学了《物体的弹性》一课,了解弹性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教师可布置课外继续研究物体弹性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弹性的应用。如观察一辆自行车,仔细找一找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比一比那组找得多、快。还可让学生学完《物体能传播声音》,学做土电话;学完《压缩空气》,自制空气枪;学完《生活中的惯性现象》,寻找惯性现象等等,从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自主探究意识。

4、参加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学生消化、巩固、运用所学知识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学了《家乡的道路》 后,我们在学生初步掌握交通规则、认识交通标志的基础上,开展红领巾交通小卫士活动,利用节假日和双休日,组织学生帮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交通安全教育,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同时,组织学生调查访问、实地考察家乡道路的今昔变化,从而使学生感知家乡的道路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激发从小热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的情感。组织学生浏览本地的名胜古迹,使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热爱大自然。我们还开展了一系列环保生态小课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这种探究方法符合科学教学“以人为本”的活动性原则,改变学生光听、记、背、考的被动现象。

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篇7

新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英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对小学生加强英语文化的教育, 特别是让小学生从英语本土的文化背景中去挖掘英语中的文明文化, 这样更有助于小学生对英语深层次地把握。而英语教学教材中包含了很多英语本土国家的文明礼仪, 这样不仅能让小学生学会规范自己的言行, 培育自己的教养, 而且也有助于加强学生间的交流。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Welcome to China的教学活动时, 教师先利用互联网平台展示了一个中国小学生和一个英国小学生的视频, 同时还伴随着英语hello、hi等语句。这样的视频很快能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引发联想:这两个小朋友怎么见面, 以后会怎么样呢?教师适时地给学生讲解将要进行的英语课题就是中国小学生如何与英国小学生交流并成为好朋友。然后, 教师继续播放视频, 展示两个小学生见面以后的问候, 这样小学生就会对此充满好奇, 教师此时就可以介绍这些英语的表示方法:“This is... How do you do? That is...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 That’s all right.”等等。特别提出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 初次见面要用“How do you do?”与熟悉人之间的“How are you?”不同。以及中国人一般对别人的谢谢回答用“不用谢”, 而英语国家其实不然, 而是很欣然地接受别人的谢谢, 回答“That is all right.”表示对别人的尊重。通过Welcome to China英语教学课堂的学习, 学生对英语本土国家的文化很惊奇, 明白原来每个国家不仅语言不一样, 其文化底蕴也会有很大差别, 并不是懂得了中国的礼貌就一定能够和其他国家的朋友沟通得很好, 这就要求小学生要认真学习英语, 了解英语国家的文明礼仪, 从而更加让小学生明白了学习文化礼仪的重要性, 只有互相了解才能够打开与对方交流的隔阂, 形成不同文化交流的纽带。

二、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德育因素

小学英语教学活动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很多生活化的语句会大量涌现出来, 这里面就穿插了很多价值观、道德观方面的知识, 因此要求小学英语教师要用心备课, 把英语教学活动中涉及的德育方面的词语和话语总结和挖掘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小学生德育培育。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英语教学活动时, 会遇到很多文明用语“how are you, fine, very good”等, 这些提醒着小学生在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中要用礼貌用语对待别人, 让对方在与自己的交往过程中感觉到很温馨, 从而与对方交好。在体现互助友爱、关爱集体方面的用语有“What can I do for you?Let us help you.It ismy pleasure.”这些都告诉了小学生要主动去帮助别人, 这样别人才会帮助我们, 这个世界才会变得很美好。在学习方面有“What is that?We should do well in our homework.”这些启发了小学生要具有探索和求实精神, 只有这样, 才会学得越来越好。这些都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在备课方案上要统筹规划, 认真分析里面包含的内容并能够与社会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 从而引起小学生的兴趣, 开展英语语言情景教学, 让德育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例如, 教师把全班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 小组分配的时候一定兼顾男女学生的比例, 教师可以创建一个问路的情景教学模式, 对小组成员的进行角色分配, 里面有交通警察、小学生、过路人、游客, 教师设置的情景是旅客迷路了, 一路问这个城市里的小学生、过路人、交通警察等, 这样小学生在此情景中就会学会“Excuse me, Can you help me, turn to right, turn to left, good bye, thank you very much”等用语, 同时他们也会明白在求助于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很有礼貌地询问别人, 而且语气一定要委婉, 这样礼貌地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联系后, 也会使别人乐意帮助自己。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小学生在潜意识地形成了文明习惯, 会有意识地去实践, 最终也使小学英语课堂形成了和谐的教学氛围。

三、挖掘教材中的爱国情愫

英语教学活动不但让我们感受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彩的领域, 而且在英语教学活动背后还隐藏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Where are you from?的教学活动时, 教师借助于多媒体的教学平台, 把世界上众多国家的国旗展示在屏幕上, 让学生们去辨识, 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他们会很积极地去认识, 而后教师继续点击屏幕将国旗后面的英语单词展现出来并配上语音, 这样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读出来并记在心里。最后教师把中国的国旗以最大的面积展示出来, 询问学生其国家后, 大声地告诉学生说“This is our country, China.”然后再让学生朗读“I am a Chinese student, I am from China.”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对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然后趁机教师可以提问这个国旗的颜色, “What color is it?”然后告诉学生“There are five yellow stars on it. It is yellow and red.”接着教师又介绍了中国国旗的由来, 特别强调这个国旗包含了很多革命前辈的献血和汗水, 正是他们的付出, 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样的情景就给学生灌输了爱国情愫, 使学生从此以后更加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结语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例谈 篇8

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源于课堂 美国Thomas L. Good, Jere E. Brophy在《透视课堂》中写到:“课堂是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之人以成熟魅力、让不动动起来、让不活活起来、让不灵灵起来的生命放光彩的场所,让已动者、已活现者朝着适宜的方向展现自我的场所。课堂里有苦恼、无奈,有希望与绝望,有奋进和退缩,有欢欣与惆怅。”

用于生活 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间的相互影响,学生在这个氛围里所养成的道德习惯,它最终要投向更广阔的空间——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检验学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风尚。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

基于教材,挖掘潜在道德因素 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一大好时机,通过简单的、易于学生掌握的且贴近学生生活的日常用语,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孩子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德育。例如:“How are you?” “Good morning/afternoon!” “See you.” “I am sorry!” “Excuse me!” “May I come in?” “Thank you.”等礼貌用语。这些简单随意的话语,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进入教师办公室、遇到朋友或老师打招呼、对别人表示歉意或感谢等。英语教材中,最简单、最朴实的生活用语,在不经意间地频繁使用中,学生无意识地养成习惯,具备了良好的文明礼貌。

丰富教材,创设合理道德故事 有些单词、句子抑或是课文内容,看着并无多大的意义。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凭借机械操练,多次复现,也能比较牢固地掌握。但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无意义的记忆,它的遗忘更快。有些老师想办法赋予一定的意义,例如,编写了韵律诗歌,配上节奏让学生读得朗朗上口。如3B Unit 7 Where,里面的重点句型是“Where is the …?It’s in/on the …”相关的单词是居室的名称。有的教师编写儿歌,如:

Where, where, where’s the cake?In, in. it’s in the fridge.

Where, where, where’s the camera?On, on, it’s on the fridge.

Mum, mum, where is mum?In, in, she’s in the kitchen.

Dad, dad, where is dad?In, in, he’s in the study.

运用有节奏感的韵律诗,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和运用句型。也有的老师把这些句子编成儿歌后配上学生熟悉的歌曲旋律进行吟唱。较之单纯的操练,这些方法的识记程度要深一些,但是对学生的长时间记忆是效果不强的。那如何赋予这些单词、句型意义呢?如何把英语学习和道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呢?就这一单元的主题,笔者做了以下尝试:设定故事的主题为“帮助”。

活动一:帮助老师。春暖花开,大家旅游去,发现老师未带旅游包,帮老师回家去找。通过寻找包的位置,认识各房间名称,了解句型Where的基本用法。活动二:帮助课文中的人物——苏海、苏洋。依次了解双胞胎在寻找什么物品,再帮助找出所在的位置。活动三:帮助柯南破案。明确失物(将单词补充完整,按规律组合新单词,明确寻找的物品);方位锁定(马赛克效果,猜测物品所在的位置,操练句型);破解密码(将打乱的句子排成正确的顺序,答案即为密码,顺利进入房间拿到物品)。

超越教材,提炼真切道德理念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如5B Unit 3 Hobbies,爱好是学生喜欢的话题。现在学生时下流行的爱好,很受社会风气影响。孩子的爱好偏成人化,多是看电视、听歌、上网、聊天、打游戏、逛街等。而书上的grow flowers、collect stamps、make clothes等爱好,在逐渐远去,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德育中的教师和学生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首先,教师要形成自然、适度、得体的教态。好的教态能让学生感到既真挚、谦虚,又严肃、亲切。教师亲切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一经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共鸣。师生的情感交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启迪学生智慧和开发学生潜能。

学生要形成正确的行为举止和判断能力。上课不专心、作业拖拉、课余时间追逐打闹……这样的学生行为,势必会让周边同学感到不满,甚至会有意志力更差的学生也加入到这一队伍,使其逐渐庞大。学生要明辨是非,主动与这些行为说“No”;更要充分肯定同学的良好举止,让班级风气良好发展。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教师必须先要自己有德,成为“以德育人”的楷模。教师更要善用慧眼、巧耍“花招”,充分开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素材,对学生“细水长流”地实施德育渗透。让德育渗透在每一节英语课堂教学中,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信息知识和更好的道德理念。

小学英语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范文 篇9

(转载)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主阵地在于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适宜、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本文将围绕适宜、适时、适度这三个方面,对小学英语德育渗透的教学方法进行阐述。

一、适宜渗透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小学英语教材的课文内容自然渗透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教材中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能否充分获得利用,主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挖掘教材潜在的德育因素,通过融合、渗透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寓德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之中。

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其教学内容一般比较浅显,多与学生的生活接近。教学中我努力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行自然的渗透,例如,在牛津3A中“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How are you?”“Hello!/ Hi!” “Nice to meet you!”“Thank you!”“Sorry.”等礼貌用语,是学生学习英语最初接触的内容。我就利用学生初学英语时的兴趣,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让学生懂得、明白:早上遇见同学和老师要学会说“ Good morning”;向别人道歉时要学会说 “Sorry”;得到了别人的帮助时要学会说“Thank you”。在牛津5B中学习“What do you usually do after school?”“ What does he/she usually do in the evening”等句型时,当学生们兴致勃勃地用新的句型谈论自己的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时,我要求同学注意听别人发言,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认识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从而懂得珍惜时间。

这时知识的讲授、学生的交际练习,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德育渗透的载体,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从而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二、适时渗透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依靠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任何形式的硬灌、勉强,都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有可能产生消极效应,使学生产生反感。因此空洞、牵强的说教是必须要杜绝的。课堂上,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找准机会,适时地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自然渗透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意识。

我在教学歌曲Father and Mother时,发现学生唱得感情丰富,唱得非常投入,便即时让学生说说句子love。学生对此反应积极,争先恐后地说“I love my mother.I love my teacher.Grandpa and grandma love me.I love China·····”,一个个充满爱意的句子,使全班都沉浸在爱的海洋里。为了把这种爱的基调推向高潮,我最后让学生选择刚才的句型,按照歌曲“Father and Mother”的旋律进行哼唱。再如教学night一词,当学生说到Good night,我立刻引导学生复习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并让学生将这三个句型,结合生活进行表演。即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这时歌曲的教唱、单词的教学适合时宜的对学生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我相信,只要像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一个层次。

三、适度渗透

小学英语的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要学习的内容来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以获得“即学即用”的技能。它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然而,每一节英语课给学生布置一个难度适当的任务,并在任务设计中巧妙地和德育渗透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操练、巩固、连贯和提高,使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加强,又使他们受到良好思想的熏陶,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交流、习惯得到培养、道德品质受到影响,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

在学习牛津教6A第五单元时(主题:What’s your favourite festival?)。其主要内容是学习Spring Festival, Mid-Autumn Festival, Dragon Boat Festival等节日。我设计了任务“演讲比赛,谈谈我最喜欢的节日。”通过比赛,让孩子增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节日向孩子提问,如:“春节到了,我们除了穿新衣服,得红包等以外,还可以做些什么?” 引导孩子说:“我们可以给爷爷、奶奶拜年;给老师拜年,问好;可以自己动手包饺子给父母吃;可以帮妈妈干家务;可以通过E-mail向长辈、朋友祝福”等等,培养孩子尊老爱幼、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美德。教师还可问他们“红包怎样使用更合适?”教育孩子要把“红包”用来买学具,买书,剩余的钱应该存起来,为以后做打算,而不能随意挥霍,甚至胡乱攀比。

这时的任务教学,既符合六年级学生英语水平的程度,难度适当;同时,学生们在完成任务时,良好的思想意识也在逐步建立,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因素,巧妙设计的教学,适宜、适时、适度的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在身心方面也有所进步,使学生真正全面发展。

为了顺利实施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走在前列,笔者认为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可从以下途径展开:

自修与进修、培训相结合 边教边学,在职进修。自学是在职教师获取新知识、了解新信息、掌握新的教学动态、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以求终身、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英语教师应经常订阅各种英语读物.如:《英语世界》、《21世纪报》、《英语学习》等,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和知识面;多阅读各种英语教学理论书籍,提高个人的教学理论水平;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讲座,观摩英语教学录像、影碟,并利用电脑网络和远程教育手段,训练自己的听说能力。要进一步钻研英语专业知识,提高自身应用语言的能力;要系统学习语言学、语言心理学、语言教育学等理论,了解学生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要不断加强教学法理论的研究和学习,了解各种教学流派的特点、方法,并有机地运用到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应结合所在学校实际,勇于探索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取长补短、注重学科间的交流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比如教研室或学科组进行的专题经验交流,撰写教研论文及鼓励教师总结教学经验,著书立说等等,提高教师外语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各校、各地区间互相交流活动、学校之间互派教师,可请水平高的教师到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或地区讲优质课、示范课。经常与同行一道交流教改经验,探讨处理教学中典型问题和学生个别问题的方法,与同行既分担难题,又分享成功;亦可通过学科组、备课小组会的形式,共同设计具体章节或单元的教案,然后创造性地加以实施。教师应利用听学术报告、讲座,参加教育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及时了解本学科及相关领域最新的发展势态,掌握学科前沿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明晰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所在学科教学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跟上时代的列车,永不落伍。

敢于展示自我、勇于课改实践 英语教研组应经常性、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讲课、技能比赛,比如英语“优质课大比武”活动。一方面为自己赢得挑战自我、展示才华的舞台,同时也为同行们提供借鉴、研讨的机会。学校要通过检查教案、教学反思、观摩课堂教学等多种途径,考核教师的教学实绩。教师本人也应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作出客观、科学的评价。通过学校、自我的评估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要主动承担教改课题,参与课改实践,探索新形势下教育、教学的新路子,寻找适合时代特征和学生个性发展的新途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英语素质教育要由具有良好素质的英语教师去具体实施。作为“新标准”执行者的英语教师,一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率先注重自我专业能力的发展,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以顺应新时代教育新形势的要

转化学困生工作总结

2007年01月05日 星期五 下午 09:56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特别是要关心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本学期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不但了解了每个学困生的特点,而且认真的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且制定了“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一学期以来,在我的努力下,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更好的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尊重学困生,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尊重比爱给为重要,只有尊重他们,才能让学困生感到师生的平等,才能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本学期我所教班级是高中一年级,知识难度增大了,任务量也增加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一时间有点儿吃不消了.在加上自费来学生很多,他们本来就有一段的差距.自然的学困生数量就会增加的.这是个摆在教师眼前的事实.也是班主任教师工作的重点.我们班有个叫吴留立男同学,学习特别的差,转来之前两科成绩加起来不到20分.再加上家庭环境好,有抽烟和上网的坏毛病,对于他的教育就是一个难上加难.了解情况后,我没有放弃他,更没有歧视他.反而不断的给他鼓励.不但对他的过去表示理解,并且帮助他树立信心,为实现他的转化奠定思想的基础.在我的努力下,他的变化特别的大.学习的热情很高,目标也比以前明确了.不但能认真听讲,而且能主动的完成作业,月考的成绩也上来了.当然,让他一下子就赶上来,甚至超过别人是不现实的事.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心态放正,要有耐心,和信心.相信学生是可以造就的.二,改进方法,指导学法,提高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启发引导他们自悟,尝试成功, 感受乐趣,给他们注入学活知识的灵丹妙药,从而充分发挥脑力功能.我在教学中是这样的做的: 1,联系实际,讲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课时注意增强趣味性,重视课堂练习的教学.2,为学生创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我班李壮同学成绩比较不错,但是偏科现象严重,除英语外各科都不错,我根据这一状况,把他安排在几个英语不错、但是理科成绩稍微弱点的同学周围,他们起到互补的作用,成绩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本次月考李壮同学考了全班第六名进步有10个名次。

3,在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困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加强辅导.平时布置作业,考查区别对待.我班学生梁志浩,耳朵有些障碍,戴着助听器还不能听到,我首先从学生入手,合理安排座位,把他安排在第一排,讲台正前方,然后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专门辅导!虽然开始有些麻烦,但是他慢慢入门了,学习积极性上来了,自己知道主动去学习了,成绩提高不少!

总之,通过我的努力,我们班的学困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些粗糙,还有待改进.我坚信只要为师者能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教学得法,自己不丧失信心,相信学困生会是可以转化过来的.我也会继续的努力,争取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小学英语教学反思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这也是 英语 学习、英语 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的根源所在。

小学生模仿力、记忆力、可塑性强,具有许多成年人甚至中学生不具备的优越条件,小学开设 英 语 可以发挥他们学习语言的潜力。小学开设英语课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开阔眼界,扩展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国际意识。

从事第一线 英语 教学的我,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总结以下几点反思:

反思

一、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而不是 “ 玩 ” 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但不能靠唱歌游戏去学习,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多学习语言规则,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很难收到高效。只模仿不培养学习能力,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

反思

二、英语应用能力需要相应的词汇。

“ 不学习语言规则、不掌握相当数量的词汇,英语应用能力就是空中楼阁 ”。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的经验,尽快解决英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现状。目前在小学的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词汇,而只要求学生能根据提示或图片说出该单词,其本质无非是要学生们死记硬背,鹦鹉学舌。由于小学生们没有相应的读音规则训练,不熟悉词汇的拼写规则,单词的音、形、意三者不能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因而导致了单词记忆的困难,并成了小学生学英语的瓶颈。

反思

三、小学 英语 教师应有发展意识

上一篇:职院校园文化建设下一篇:主持人大赛活动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