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2024-11-01

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共9篇)

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篇1

浅谈在陶艺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常有人说“文化成绩不好是次品,德育不好是危险品”!这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他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探索、求知欲极强。但同时,他们又处于一个向往自由空间、叛逆心极强的年龄段,对一切束缚和说教充满反感和抗拒。因此对这一特殊年龄段学生的德育尤为重要。美术课对于学生来说是压力较小而兴趣较大的一门学科,如果将德育渗透于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中受到教育,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征,是切实可行的,比枯燥的说教更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新课程课堂教学的特点就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强调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健康发展。“在各种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要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然而,空洞的说教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针对新时期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教师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开展优化教学,在乐中施教、在教中寓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

我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团结协作精神在陶艺中的渗透

我在教学过程中不光体现一个“趣”字,还想方设法渗透一个“合”字。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临时组长,给每组划分不同的区域进行集体创作,我则拿笔在本上给每组评比打分。基础分为60分,最先完成好的小组可加20分,完成最好的小组(全体公认)则可加40分,还可以免费照相(我自己的相机拍照)。这样一来,各小组都积极为争夺40分而努力,各个投身到玩泥的“大会战”中。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玩好,还让学生学好,从中学到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无形渗透团结协作精神。

二、陶艺作品是实施德育的好教材

陶艺作品是丰富的,它所作用的范围是宽广的,作品的内容可以作用德育的内容,作品的性质可作用德育的性质,因此陶艺教育对德育各要素都起着重要作用,是实施德育的良好手段。

学生美术作品是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和想法,或许有些稚嫩、天真,但德育的培养正是从这最初的一步树立起来的。学生陶艺作品并不需要高深的技法、技巧,表现内容的创新性、可塑性,才是更为重要的内容。我们经常能从一件件陶艺作品中看到德育的闪光点。如某小组集体创作了《鱼骨》,生动地抨击了为了金钱而破坏地球环境的人,作者对水污染的人的憎恶之情,对美好环境的渴望和珍惜正是这幅作品的动人之处。老师适时地表扬并鼓励他们以后做出更多更好的陶艺作品。主题性的陶艺训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契机,如以“申奥”为主题,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集体创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陶艺课堂教学中,德育应随时、随机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开阔学生的思维,需要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后进行创作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我有过一次深刻的体会。

还记得一次上陶艺课,我定了一个与海有关的主题的陶艺作品。在制作时就很活跃的男生,我一直关注着他,他做了一所房子,里面还有一些不知道什么家具还是其它什么。在课中分享时,我正准备让他说说,有意警告他不要太活跃。他竟然先举起了手,我很是意外,就请他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他说:“我设计的是一所很漂亮当然也很大房子。”我问:“给谁住呢?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吗?”他说:“给街上那些弱智的大人们去住。”大家听了,都十分不理解。

那位学生又说:“我经常看到那些痴呆的大人们在街上乱转,没人管他们,他们没有地方住,住在马路上,应该盖所大房子给他们,让他们也能开心地生活。很重要的是里面放着一些特别的玩具,是我发明能提高智力的那种。”一个极其普通的学生,在这一刻,他的身上闪着一道耀眼的光芒,我随之为他鼓掌,全班同学都向他投以敬佩的目光。

陶艺教学是德育重要的实施途径, 陶艺教学和德育都是在思想上教育学生追求美。因此, 陶艺教学和德育是可以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陶艺教学在本学科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进行德育,要改变原有说教式的教育方法,不断探索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让陶艺课成为德育的“活的教科书”,使德育成为具有丰富材料的、吸引力的“魔方”,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的目的。

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篇2

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素质教育成了教育改革的核心,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逐步由外在的制度安排向教育、教学的内部改革延伸,课程改革成了教育改革深化的必然途径。新课改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即改变以往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新课改明确提出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列入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同时,强调把课堂教学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分析

所谓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就是要让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的同时,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因素,并通过与教学内容的自然交织引起学生内心的体验,激发学生心理结构上的变化,引导学生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升华。教学管理和教材全方位的改革,增强了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可行性。

(一)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一方面,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论以什么内容和形式组织教学,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治学态度、思想作风、言谈举止、形象仪表以及个性特点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另一方面,教师的任务不只是教学,还有责任和义务在教学中和教学活动以外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教学活动本身而言,教师要巧妙地把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进行思想教育统一于教学活动中,增强教学的教育效果,这些都是教师工作的分内事。

(二)课堂教学面广、量大、时间长

课程结构与教材在改革后,基础教育学科涵盖知识领域广,延续时间长。一般情况下,学生要接受长达12年的教育。因此,在教材的设置上各门学科都具有德育的渗透功能,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是全面的、持续而深刻的。

(三)课堂教学有切实保证

学科教学有固定的课时、相对稳定的教材、有专职教师和评价考核体系。且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学科学习上。这切实保证了各学科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

二、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所谓科学性原则,指的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一过程的科学性。第一,目标要明确。每个教师课前要制订具体的德育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第二,内容要正确。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思想观点正确无误。第三,方式要科学合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要符合教学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坚持辩证法,循循善诱,实事求是,不讲假话、空话;第四,要体现学科的特点。不同学科渗透德育的具体内容、要求和方法要有所不同,在具体实践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

(二)因地制宜原则

所谓因地制宜原则,指的是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德育渗透。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其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要采取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法进行渗透。

(三)灵活性原则

所谓灵活性原则,指的是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法。善于抓住契机,巧妙地启发学生学会理解教材的精神实质,领悟其中深刻的内涵,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升华、自我认识的完善。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德育渗透时要提高教学艺术,而不是空讲一番大道理。

(四)长期性原则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面的大力配合,某一方面的脱节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受社会教育的机会增多,受不良影响的几率增大,这就要求教师树立长期渗透德育的思想,做到长年累月,持之以恒,做到基本内容反复渗透,行为习惯反复训导。

三、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探究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1. 全面吃透教材。

教师不仅要吃透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而且要通读整套教材,了解整套教材的教学要求。特别要掌握一个学期所授教材的全部内容。教育、教学内容要有机联系,循序渐进,逐步深化。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2. 准确把握教学点。

教师根据德育大纲的要求和学科内容的特点来确定,渗透德育的要求要服从教学内容,不能搞形式主义。

3. 深入挖掘德育因素。

中小学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教师要深刻挖掘、善于联系,具体而言,要以课改实施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各学科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为此,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科自身的特点。人文科学类课程具有广泛的德育内容和很强的感染力,既有显性的特点又有隐形的特征;理科类课程是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要载体;技艺类课程(包括体育与健康、音乐与美术)强调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审美情趣;综合实践类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而且是非常有效的。

(二)把握时机,适时、适量渗透

1. 衔接自然。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决不能把各学科都上成政治课。因此,教师要努力去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但决不能丢开课本另搞一套,而应紧紧把握知识点。把德育寓于知识的教学和训练中,使学科的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让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2. 研究学生思想,

寻找最佳结合点。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是否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能否寻找到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如此才能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收到更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兴奋点、情感点、变化点,要善于捕捉时机,适时进行思想教育,还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德育渗透时对症下药。

3. 适量引入。

学科教学中引入相关事件、人物是必要的。通过史实、数据的补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达到德育的目的。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引入相关德育内容时要适度,否则,学科教学会受影响,德育效果也会不佳。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谈德育在英语学科中的渗透 篇3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作铺垫

教师要有观察的眼睛,发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寓思想教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例如,五年级教材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一文要求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品德。结合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一课,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通过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classroom的学习,教育学生从小爱护班级,爱护集体,从而爱国家。通过Meet my family 一课的学习,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孝敬老人,关爱家长,爱家感恩的情感。我们还利用教材里许多文明礼貌用语教育和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注意礼节,尊重别人,与人为善,有关爱护环境的课文类型等等,一课一课的教学,点点滴滴的渗透,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创设情境和语境,通过活动育人

教师作为现代教育者,要经常利用情景和设置情境进行教学,要跳出课本里的框框条条,从自己的身边出发,在生活中找教材、寻知识,从而活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英语知识。如教对话时,可创设情景或通过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让学生听音、模仿、跟读表演,以活动开辟交际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小学英语教学,应以活动为载体,创设情境和语境。正如我们所研究的市、县级课题——《游戏在英语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我可以采用双人、小组等比赛游戏活动方式,在小班化创设的情境和语境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合作交流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样学生不仅活学活用了知识,通过体验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在班内开展英语德育格言背诵会,英语小故事能手等活动,举行“生活中的英语”手抄报评比活动”。进而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Happy  English  you  and  me”英语活动,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大胆展示。我们在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在育人,希望在外语课堂中点点滴滴渗透。

三、搭建平台,在实践中成长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来到中国历史久远,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契机,梦想外企,出国深造,当然人各有志。小学生的理想远大,当学会dream(梦想)时,他也曾激动,心潮澎湃,诉说着自己的梦想,teacher(教师)、doctor(医生)、clerk(职员)、driver(司机)等,作为教师可以搭建各式各样的平台,让他们梦想成真。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而交际活动就是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模拟运用。在英语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各式各样的平台,做好导演。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完讲解后,再根据所讲内容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台兴致勃勃地表演,自由发挥。让同一内容出现几个趣味不同的“小品”。他们表演不同的角色,分布在不同的场合。如:在学校里、在家里、在动物园等,各种情景也不一样。当所学知识浅显易懂时,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学生换位为“小老师”,主导课堂,组织课堂,在共同参与的形式下深刻体会。采用这种模拟情景的方法,就是运用以境生情的机制来沟通认知与情感的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来促进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情境气氛的感染,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在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今后在生活中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另外,作为教师要有计划、阶段性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可以结合节日计划开展“母亲节” “教师节” “国庆节”等的专题活动,进行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发挥,秉着处处渗透“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精髓,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四、扎实学习英语文明语,提高自身内涵和修养

首先,小学英语的语句多是日常用语、文明礼貌用语、日常问候语较多,也比较容易上口。比如,Thank you! Excuse me! 等。让学生在操练中学会礼貌,学会与人相处。

其次,结合具体语境和相应的语句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如,What time is it?  It’s…的句型操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合理安排时间,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再如,Can I help you? 教育学生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以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们,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扎扎实实学习,争做文明小公民,提高自身内涵。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要兼顾传授知识与德育的渗透,在传授知识与渗透德育中自然地、不露痕迹地、有机地融于一体,要善于在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和时机,让英语生活化,亲近自然,灵活处理。教师要很好地把握课堂,掌握学情,计划周密地开展教育教学,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很好地“育人”。

谈德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 篇4

单位及姓名:南昌孺子学校 黄奕环

[关键词] 语文学科 熏陶感染 德育渗透 相辅相成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在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加强德育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使德育工作与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同步协调发展,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永恒的主题。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的渗透;素质教育要贯穿于包括语文教学活动在内的一切活动中。语文教学在学科德育渗透中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要显示出这种魅力和优势,需要教师从语文学科教学中,多方面、多角度渗透思想教育,担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有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因此,我想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 的“无痕”效果。

面对这样的现象,尤其是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的渗透,让“空白”丰富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把德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呢?

一、德育“无痕”地寄寓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本身与德育有着密切地联系,曾经在低段年级中还有过语文与思想品德的合订教材,所以说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尽管体裁、题材、风格等不同,但一定都是达到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尤其是以文学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更显示德育的特殊优势(新课程年级的教材特多),它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着学生的感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

语文课文选取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崇高,刚正不阿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歌……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富有质朴美感性。“诗言志,言为心声”这是每一部文学作品和每一篇精美佳作传播、宣扬的方式,都凝结着作者的苦心,执着地表现着作者的人生追求,传达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凝聚着人类情感的各个方面。这种作用是直观的形象的整体的,对学生的影响深远。学生学习了这些课文,一方面感受到祖国的语言文字美,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产生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比如《看雪》一课,德育意识隐含于教学内容之中,不外显、不张扬,就是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言语对话中流露着,两者紧密得那么天衣无缝、不露痕迹。课文结尾一句老师深情地说:“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这种对话形式的描述,怎么会不激起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怎么会不唤起孩子们企盼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课文没有这样写,因为语文的最高境界就在于“感悟”,就像寓言故事一样,故事叙事简单明白,可是蕴涵的道理十分深刻,这恐怕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台湾的小朋友只见过用棉花做的雪,没见过真的雪,老师给他们讲述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的情景,看到了那浓浓的乡音,听到了那深深的乡愁,“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去看看那真的雪呢?”“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两句话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强烈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对学生真正震撼的是与这种美好的愿望相联系的情感,便促使学生经常产生类似的道德行为,这是德育寄寓教学之中的结果,而且显得是那么“无痕”,那么自然。

二、德育“无痕”地实现水到渠成

由于语文德育内容分散而又丰富,“渗透”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最有效途径,只有以读为本,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才能水到渠成,真正感悟、欣赏到文本的内在价值,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应当贯穿于语文教学过程始终,落实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首先,教师必须要有这样的“德育渗透”意识,这不是思想道德所强加的,也不是什么阶级刻意要求的,而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是放在《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的第一条,显然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德育地位与要求。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目标其实就是落实语文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是语文教学目标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此,语文学科德育目标的渗透应当是无痕的、水到渠成。

其次,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做好“德育渗透”预设,教学预设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一个骨干教师,哪怕是特级教师,他也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只不过他是用一生在备课,用心在预备,哪里需要明理,哪里需要渗透,都是一清二楚、心中有数。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的时候,也能做到“德育渗透”预设,那么,他的课堂就能做到叙事与明理相协调,知识传授与德育渗透相统一,能力培养与道德品质相一致,德育渗透将是无痕地水到渠成。根据多年的德育渗透实践,我认为可以做好几个环节的预设:

(一)在导语引入中渗透。

这是课始环节,也是启动情趣的环节,如果抓不住这个环节,整堂课将会逊色不少,德育的价值显得较大缺损。导语引入渗透方法很多,谈话法、迁移法、复习法、提问法……只要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和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细微地去体会,这样的渗透才是有价值的。(二)通过文眼透视德育。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篇课文的课题,就是全篇文章的眼睛,也是课文思想内容的聚焦.因此,抓住课题这一文眼,并揭示课题的内涵,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文道结合的目的。如在上《秋天的怀念》的时候,就可以抓住“怀念”一词,问:什么是怀念?为什么会对秋天产生怀念?经过学习,学生知道作者通过写在秋天时节,母亲对残废的“我”细心的照顾,给我生存下去的信心,我才没有感到绝望,而母亲却是临死之前做的这些,让我感动不已,怀念母亲,怀念有母亲照顾我的那个秋天。让学生感悟伟大的母爱,从而达到学生对母亲有的感恩之情。在孩子们的心灵埋下了感恩意识。

(三)剖析关键词,挖掘德育

语言方案是情感的载体,一篇文章,总是作者反复推敲的结果,字字句句隐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因此,教师在教学教学中,要努力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甚至咬文嚼字,引导学生品味,从而揣摩其中的德育内涵,领会课文的思想底蕴。

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可以问:把您的尾巴借给我行吗?可不可以把“您?”换成“你”或“喂”?让学生明白小壁虎很有礼貌。如此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意识。(四)在朗读讲解中渗透。

语文学科的重头戏是阅读教学,不论是记叙文、散文,还是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都会有明确的德育目标,而且必须要通过朗读讲解加以贯彻和落实,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一方面,教师可以以情激情,在朗读讲解中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形象分析,包括具体的情节、人物和事件,尤其是丰富的语言环境,将内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思想情感体会出来;再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借助朗读和表演,范读啊、赛读啊、感情读啊,读出不同的语调,读出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及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读出文中的内在感情,体会文中的“道”之所在,从而使学生倍受教育和感染。

(五)在拓展延伸中渗透。阅读教学是为了学习内容、感悟体验、净化心灵,同时更好地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为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因此,拓展延伸是德育渗透极其重要环节,能拓展延伸到课外读物、也能拓展延伸到生活经历、还能拓展延伸到社会实践等,只要有利于德育渗透,拓展延伸就会显得无比重要。

三、润物细无声的“无痕”策略

有人曾经用雨水渗进墙壁的说法来诠释“渗透”,这是非常形象的,也是十分恰当的,只不过待到晴天时,墙壁会有明显的痕迹。而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应当是不经意的不留痕迹,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凸显的策略是:

(一)钻研教材,寻找德育渗透点。

钻研教材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这一项工作尤为重要。上好一堂德育渗透课,最重要的应该是钻研教材、把握文本,寻找德育的渗透点,可以这么说,教师在课堂上的调控、渗透能力完全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和解读程度,因此,我们教师始终要把这个工作放在第一位,要研究教材的依凭性、前瞻性和德育渗透性。我们要钻研教材、寻找文本的德育渗透点,不能光停留在“文本说了什么”的层面上,而是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了解“文本是怎么说的”,甚至更要让学生知道“文本为什么这样说”的更高境界,这正是文本的价值趋向所在。

(二)课堂互动,生成德育渗透点。

课堂互动是教师教学智慧与学生学习智慧的碰撞,通过课堂互动,能够生成德育渗透点,成为文本价值的拓展和提升的引子。作为一个优秀的老师,必须要考虑课堂的互动,课堂如果没有了互动,那么学生的学习就肯定会显得枯燥、无味,教学将会陷入呆板的僵局,“三维”目标也就不能有机地结合。课堂互动与德育目标渗透,并不是不可预测,我觉得,课堂互动与生成在于教师课前对教材文本的钻研程度,在于对学生学情的掌握程度,在于对教学环节的预设程度,在于课堂上对文本价值的引导程度。课堂上,只有围绕文本的价值趋向,做到有效互动,才可以及时生成、有效生成,那么文本的价值达成就不会太远了,达成德育目标渗透就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三)明理提升,落实德育渗透点。

明理提升是指在语言文字的教学中逐渐明白道理,并内化为自己自觉的个人品德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落实和提升。例如,在教学《假如》一文时,需让学生深切领悟作者关爱他人、关爱环境之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情感线去理解作者,体会他的心情,文中四次出现“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第一次是想帮助小树渡过寒冬,第二次是想帮助小鸟不用忍饥挨饿,第三次是想帮助不幸的西西有一双好腿。这里的明理和提升必须建立在朗读的基础上才能落实,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从而内化为自己自觉的个人品德行为,养成有爱心、能帮助他人的新一代优秀个人道德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参透德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种万能固定不变的方法,但应注意把思想教育与语言文字训练结合在一起,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新时期德育的特点,应对德育的方法不断创新、总结、发展。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语文中有德育,但语文本身并不能代替德育,语文只是渗透了德育。我们语文教师感到自豪的是: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含金量”;也因为表达的艺术性,语文坚持了自身的品格,养成独立的学科性质,而不是德育的附庸。正视语文和德育的关系,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尝试臻于完善。

参考资料:

1、《全日制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陈延海《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渗透》

4、林弗尧《作品赏析与小学语文教学》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5

长岭县第四中学

潘春艳

胡锦涛同志曾在《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教育、学科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还要注意进行德育渗透。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就要我们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的思想性,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学生生活为主线,将学生品德行为规范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及国情教育、历史和文化教育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不断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知识、经验,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述个人认识。

一、历史教学中需渗透的德育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容十分丰富,它渗透在历史教材中,教师应充分发掘这些因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内容可以大致归纳如下:

1、忠心报国,勇赴国难

这一美德的行为表现是把民族和国家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如东晋时祖逖从小“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成为收复中原的代表人物;南宋的岳飞从青少年起就有“精忠报国”之志,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众口皆碑的抗金将领而名垂史册。再如戚继光组织“戚家军”英勇抗倭,并赋诗明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再如甲午海战中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林永升“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再如收复台湾的郑成功,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美德。

2、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这一美德的本质就是把“天下为公”作为崇高的理想人格。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谭嗣同喋血街市、唤醒民众;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毛泽东的“身无分文,心忧天下”;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等,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的无私精神。

3、文明礼貌,仁者爱人

我国是礼仪之邦,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又一个鲜明特性。例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文景两帝提倡节俭,减轻农民负担;雷锋关心他人,服务群众;罗盛教为抢救朝鲜落水儿童英勇牺牲,都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表现了民族的传统美德。

4、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向来以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富于创造力而著称于世。李春建赵州桥,黄道婆改进、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都是这一美德的杰出代表。

5、不畏强暴,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的鲜明标志。在历史教材中,具备这种美德的也不乏其人。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徐悲鸿公开表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决不趋炎附势;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中“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尽艰难并不断走向强盛的巨大动力。

(二)革命传统教育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教育。

(三)乡土历史教学

乡土历史是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重视和加强乡土历史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我从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乡土历史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如讲到历史名人抗联英雄赵尚志智取五常堡、东北抗日英雄杨靖宇;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的马占山;在长岭打土匪牺牲的罗永彪等等。学生听了,又新奇又自豪,感觉原来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进行乡土历史教学,可以把爱国斗争讲近了,把爱国人物讲亲了,使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对家乡现状的研究,从而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家乡与祖国联系得更真切,更紧密,培养他们为建设家乡的美好明天和实现中华的腾飞而努力奋斗的志向。

二、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一)寓德育于历史故事讲述之中

教师以丰富的感情和生动的语言讲解历史,讲述故事,在讲述历史故事中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讲《甲午战争》一课时,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讲了中日黄海大战的经过。重点讲了著名爱国将领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全体船员浴血奋战,痛击日本敌寇,最后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受到教育,学生从中认识到:邓世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民族英雄,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抗击侵略者的反抗意识,培养了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通过讨论让学生受到启发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设计一些专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有助于学生分清是非,克服认识上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有利于学生思想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例如,在讲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我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对历史缺乏全面的了解,再加上受电视电影的影响,只看到了他们的功绩,看不到他们的过失。为此,我引导学生如何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结合课文内容在班上展开大讨论。使学生既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功绩,又看到他们不断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极大的灾难。培养了学生全面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教育,既要学习历史人物好的品质和优点,又要摈弃他们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三)榜样引路,教育引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引导学生以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为榜样,来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这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大有好处的。比如在讲《伟大的友谊》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以这两位无产阶级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榜样,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围绕我们应向青少年时期的马克思和恩格思学习什么展开讨论。大家通过讨论明确了以下三点:第一、应树立崇高的理想,立志为人类谋幸福;第二、要勤奋学习,服务社会;第三、好好锻炼身体,做一个有用的人。这样既使学生学习了革命导师的崇高品质,又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通过分析比较,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例如,在讲《辛丑条约》时,引导学生将已经了解的《南京条约》、《马关

条约》与《辛丑条约》,从时间、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意义上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了解了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及腐朽的封建制度。再通过这三次条约的赔款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人民受苦受难,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这样的分析比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从分析比较中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名言品析激励法

历史教材中有许多历史上的名人名言。这些简洁精辟的名言警句含义深刻,富有哲理。教师如能正确引导学生品字析句,不但有利于对教材的深刻理解,而且还能深化思想教育。比如在讲有关《唐太宗纳谏》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品析了李世民说魏征之死,我失去了一面镜子这段话。使学生领会这是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听取臣下的意见,所以他把忠心向他纳谏的魏征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通过品析,学生不但掌握了较全面的知识,而且从中受到了启示:做人应该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少做错事,少犯错误。

(六)情境感染、潜移默化

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文的主要内容,有目的的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和图片,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电视电影和文艺节目,来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水平。还通过其他各种渠道,充分利用美的感染力,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二万五千里长征》时,我引导学生观察了长征路线图和飞夺沪定桥的材料,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经历了一个极端艰苦的历程,这在世界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是不可战胜的。长征精神鼓

励了学生,他们好好学习,刻苦读书,树立了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坚定信念。在讲战国赵国的武灵王时,为突出他勇于改革的精神,我做了如下的描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各国纷争不断,各思其强,而此时的赵国确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在这种形势下,赵武灵王为了赵国的富强,采取了顺应形势的改革。然而他的改革却别树一帜,因为他把改革服饰装束作为当务之急。战国中期的战争已不同于春秋时代,战车已退居次要地位,骑兵已日益成为战胜攻取的决定性力量。若仍固守宽衣博带的传统服饰,就很难与强敌争胜。所以,他决意“胡服骑射以教百姓”,但保守派却“皆不欲”,强烈反对,面对巨大的阻力,武灵王没有退缩,在他的大力支持下,于是“遂胡服招骑射”,并基本达到了他既定目标。虽然最后他惨死,但是他勇于改革的精神则永垂史册。通过如此的描述,学生更容易从丰满史实中得到教育。历史是已逝的过去的,教师精彩、感染性的语言能使学生如临其境,更能使德育渗透具有震撼性。

三、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高素质的历史教师

历史老师必须是心灵美的合格的人师,它包括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是有心。就是说,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有充分的、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一种职业习惯。没有思想认识上的高度重视,就不会育教师真正的感情投入,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德育渗透。

第二是有德。历史老师必须自己首先学会做人。一句话,就是要做一个心灵美的人。只有心灵美的人师,才可能培养出,心灵美的学生。

第三是有识。历史教师的学识也相当的重要,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准备一桶水。但在课改的形势下,教师的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新形势下,历史教师的学识有何要求呢?其一是宽厚的历史专业知识,不仅要丰富,且要专精、要扎实。其二是随时注意吸收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新成果,并把历史教学很好的溶入到时代的发展之中。历史教师应是问不倒的知识库,更应是一盏富含教学策略,指引学生不断攀登知识殿堂的明灯。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6

【摘要】 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老话题,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提出,德育渗透的前提是教师要在学生中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并能把握学生成长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挖掘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成果,物理学家的小故事等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实验教学中挖掘德育素材,通过各种活动创造德育素材,让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人的教育,而不是知识的传授。

【关键词】

德育 物理教学 实践与思考

【引言】 现象一:

我是一个农村中学教师从教历程的较为典型的代表。我原始学历专业为汉语言文学,而毕业以来,我从事过小学语文、数学、音乐、体育等教学,被抽调到中学后从事过中学语文、思想品德等教学,现在任教初三物理,担任学校德育副校长一职。

感悟:

我并不是教学不好而被调换教学岗位,面对每一次调岗我都要认真地重新钻研学科特点,许多时候对课堂仅仅停留在教学上,充其量是一教书匠。2004年以来我一直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反思这些年的教学,加上我所分管的德育工作,这些年的教学阅历倒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基础教育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应摆在更重要的地位。

现象二:

暑假中谈论最多的话题是中高考,各种补习班也如雨后春笋。中国教育的现状是家长看重成绩,学校依赖成绩,教师钻研如何提高成绩,许多专家从成绩优秀的名校中分析成绩„„。高考的指挥棒依然将学科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却处与一个十分尴尬的地位,学生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等等已然叫唤得苍白无力。

感悟:

目前的中国教育,是有点畸形的,更确切地说,我们国家许多地方的教育称不上教育,仅仅是教学。而面对转型时期的中国教育,我们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该做些什么、怎么做早已考验着我们。如何将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我作为一个普通的德育工作者,一个普通的学科教师谨将自己的点滴做法与思考抛砖引玉,以其得到更多教育人的共鸣与探讨。

物理教学注重实用性、实践性、趣味性,相对来说思想性较弱,面对这样一门学科,许多物理教师更多地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如何在物理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做到教书与育人并举,应用与思想相统一,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老师们考虑的较少。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是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是真正地实行学生全面发[1]展的需要。根据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物理的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另一方面要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中大量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实现物理课程目标中的德、智目标相互渗透,和谐统一。因此,物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树立德育观念,发现更要挖掘物理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并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

德育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是摆事实、讲道理并不断训练的过程,是让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得到升华进而成为有修养、有信仰的人。所以,教师的形象、精神以及做法与认识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板书的设计、字迹的书写、言语的描述、仪表的整洁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教师在学生头脑中的地位直接决定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效果。学生对喜欢的老师敬若神明,对自己不喜欢的老师嗤之以鼻,我的说法一点也不为过。所以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崇拜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和蔼的笑容等等都可能是学生喜欢你的原因。一旦学生喜欢你了,你就成功了一半。

一、联系学生思想实际渗透德育

把握学生成长规律,避免脱离学生实际,现代学生成长在多元化社会中,在思想上不可避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一些误区,比如追星赶时髦、独生子女所共有的自私自利等等不好的思想倾向,丢失了助人为乐、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等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渗透道德品德的教育。如在教学“相互作用力”时,我引用教育家陶行之先生的一

[2]段话“你打我,我打你,借别人的手打自己;你骂我,我骂你,借别人的嘴骂自己”,以此来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教育学生不打人不骂人,学会与人和睦相处、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在“噪声”的教学活动中教育学生“讲自己相信的话,不能讲真话就要少讲话”、“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防止自己会成为令人厌恶的噪声来源”。又如在“响度、音调和音色”的教学中教育学生:许多著名的歌唱家,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坚持练嗓子,虽年过花甲却还能保持年轻时那优美动听的音色,勉励他们做任何事都要坚持不懈,要勇于面对困难、刻苦努力。

二、结合具体内容渗透德育。

初中物理教材中,德育素材在大部分章节中并不突出,教师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融汇在对知识点的探究过程中,并不一定非要勉强地将德育内容提到课堂教学的高度,这样,学生可能感觉很假。因此,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德育呈现重点在于渗透,即在不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将德育内容隐性地穿插于课堂教学内容与过程中,使学生在学到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1.结合物理学的发展的历程,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在教学中通过物理学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素养。从科学史发展的历程结合渗透德育。例如:在讲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伽利略的小车实验否定了二千多年来一直得到人们公认的亚里士多德说法,许多科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伽利略的思想,最后由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过程,通过这一规律得到逐步认识过程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其内容都将进到高一级的程度。让学生知道任何新生事物可能一诞生并不是完美的。一个事物,一种学说的发展往往是通过许多年、许多人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2.结合物理学的发展成果,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物理成果及对人类发展的最大贡献,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在初中物理教材中,中国人的名字很少出现,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深挖教材内外中国科学家的故事。例如,公元前6世纪《考工记》中记述了滚动摩擦、斜面运动、惯性、浮力等现象;公元前400年墨翟在《墨经》中记载并论述了力的概念、杠杆、小孔成像等问题;宋代沈括的磁偏角的发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等。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还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与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结合物理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求实执着的精神。物理教材中出现了许多物理学家的名字,但对物理学家的介绍并不是很多,许多学生可能也无暇顾及这些科学家的生平。我们可以通过兴趣小组,让学生和科学家做同样的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家的伟大。通过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让学生收集物理学家的生平,进而带动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历程。学生在增长物理知识的同时,从物理学家身上能够感受到物理学家的锲而不舍、实事求是、追求真知的精神。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等等都是很好的德育素材。让学生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同时,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的精神和意识,确立求实、求真、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知道物理学家都是经历不断努力、靠着不懈追求的信念才攀登上科学高峰而为人类作出贡献的。

4.在课堂上穿插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地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比如松花江水域污染事件;甘肃辉县的铅中毒事件;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5.通过实验进行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 [3]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强的意志等心理品质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优势。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许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过实验推理出来的,如光的反射定律、杠杆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等。在教学中要跳出课本,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传统的实验教学是教师做,学生看。我在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课本,自主设计实验,自己选取器材,不同的实验结论通过小组之间辩论、演示去发现真理。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本、权威,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认真实验,让学生努力做好一切实验,使学生积累物理现象并有正确的思考,能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品质。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养成动手实践的习惯。对部分性格内向的孩子也有助于他们与其他同学交往。

同时,实验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清楚,物理学中的许多定律、定理都是在长期艰苦的实验后总结出来的,包含着科学家多年的心血、汗水、失败和挫折,教育学生在科学面前来不得半点虚假,培养学生不仅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比如“欧姆定律”这节课,在得出欧姆定律后,抓住时机讲欧姆花费了十年的心血发现了“欧姆定律”,当时的实验条件极差,没有现成测量电流的仪器,他想了种种办法,经历了多少次失败,才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电流扭秤,当时电源电压也不稳定,经过五年他才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他的这种求新、求实、勇于自我批判的探索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惊人毅力,会使学生受到激励,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物理学的任何一次大的突破都要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物理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的知识教学上,在平时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小发明比赛,将自己家中的笤帚、拖把、晾衣架等等进行改进。进行自制实验器材比赛,讲物理小故事比赛等等,除了这些竞赛,我还开展一些物理活动课和物理主题活动,来达到对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德育教育。对物理问题的研究,要准确、严密。在教学中,可通过人造卫星发射,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物质结构的测量及超导现象研究等情况介绍,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通过大量演示实验教育学生研究物理学的过程一点也离不开实践,使学生在用实践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尊重事实、诚实的品德。通过“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的顺利升空。杨利伟、聂海胜、费俊龙等航天员,核实验成功的介绍,告诉学生这是协同合作的结果,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和相互合作的习惯。物理的产生和发展,从来就是和生产实践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的。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价物理教学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提高了物理学习的兴趣,更主要的是他们都变成了文明、守纪的好学生。

在学科教学中,德育不是主要内容,但却是重要的内容。我们是教师,我们不仅仅是授业,更重要的是传道。德育的好坏关乎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时需要循序渐进、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由浅入深,使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更需要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用丰富的德育素材、方法、技巧来浸透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德、智同发展,保证他们的茁壮成长。也许就是您的一句话、耽误您的一分钟,让孩子的一生都受用无穷。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教育成为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浅谈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7

一、课堂辩论中渗透德育

俗话说:灯不挑不亮, 理不辩不明。辩论是人们在交流和碰撞中深化思想, 发掘真理, 提高修养, 增进口才表达能力的艺术, 包含着丰富内涵, 具有教育功能的重要活动。

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居里夫人人格的美丽, 我提出如下两种观点让学生辩论:1.有人说, 居里夫人以自己的美貌和青春乃至生命为代价, 追求她的事业, 固然令人敬佩, 但她不懂得享受人生、品味生活, 这样做并不值得。对于这种观点, 我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让学生明白执着追求和献身科学的过程也就是享受人生的过程, 二者并不矛盾, 没有执着的追求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2.围绕“居里夫人把那么多的奖金捐赠出去是否明智?”这个观点, 我鼓励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有人为了出名弄虚作假、不择手段、洋相百出;有人为金钱贪污受贿、坑蒙拐骗、铤而走险等现象, 结合各种为名利所累, 最终身败名裂、一无所得的实例自由辩论, 促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淡泊名利的可贵。

课堂上的自由辩论发言, 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 又调动了师生双方的主动性,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了学生求索真理的精神, 在无形中渗透了思想教育, 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二、写作中渗透德育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 是认识的再现, 是感知的流露。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是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而后有所撰做。”既然作文和做人相一致, 那么写作和育人也是统一的。所以,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 应该利用作文这种形式,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 用作文这块阵地, 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首先, 联系实际, 以作文为桥梁, 沟通情感,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起初, 大多学生写起作文, 往往觉得无话可说, 无事可写, 即使勉强写出来, 也多是平淡无味。于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生活实际写起, 比如夸一夸、写一写班里的同学, 彼此发现对方的闪光点, 让他们更乐观向上, 阳光自信。或者以《好想对你说》为题目, 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赶走压抑, 放飞心情。还可以与学生交流对看电视、写作业、考试和玩游戏等日常活动的看法并整理成文……这些都可以拉近大家之间的距离, 触发学生独特感受, 使其健康成长。

其次, 紧扣教材, 以作文为媒介, 活学活用, 把握教育契机。就拿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来说, 教材在编排上, 每个单元设有一个文化主题, 而通过作文练笔的形式正好能够加深对文化主题的认识, 加强对学生情感思想上的教育。比如,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模仿写一首小诗或写写与小动物交往的经历, 从而帮助他们体验如何与动物和谐相处, 如何让心儿与大自然真诚的对话并享受自然;也可以在学生体会时间的匆匆、生命的坚强和美好的基础上, 抒写自己对生命、对生活的感悟;在教材中那些杰出人物和英雄人物事迹及精神的熏陶下, 指导学生写出读后感, 使其学会在生活中培养道德品质、践行道德规范、学会处世、学会做人……

在作文的过程中育人, 在育人的过程中作文。这就是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三、换位思考中渗透德育

人们看待事物, 处理问题, 习惯于用主观、单一的思路进行思考。如果进行换位思考往往可以让我们了解别人的心理, 感受他人的情绪, 更能够让我们深入认识他人的品质, 欣赏对方的优点, 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 去体验当时的处境, 感悟人物品质。在对《将相和》的教学中, 我就提出让学生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蔺相如, 你愿意忍气吞声地避让廉颇吗?当学生说不愿意的时候, 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找出蔺相如避让廉颇的原因, 从而使学生很容易体会到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而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的精神品质。同样, 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 我运用换位思考的方式, 引导学生去设身处地的想象体会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痛苦和纹丝不动表现, 以及战友的担心, 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感受到邱少云意志的坚强和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品质。以此为契机, 我又引导学生结合班级生活实际换位思考, 培养学生树立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加强纪律性, 学会宽容与团结, 对形成一个和谐积极的班风和学生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浅谈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篇8

关键词: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爱国热情

一、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在近代数学史上,我国杰出的自学成才的数学巨匠华罗庚和勇摘数学皇冠上明珠“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还有用计算机证明理论使数学电子化成为现实被国家授予科技特等奖的中科院院士吴文俊教授……这些卓越的数学家用他们的成就在世界数学史上写下了灿烂的篇章,像一颗颗璀璨的明星,闪烁在科学界的星河中,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经常对学生进行这种启发教育,既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又能激励学生为建设祖国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刻苦学好数学。

通过课本上大量现有的或我们自行编拟的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题目,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荣辱观的教育。如,在方程、函数等知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本上看到或自行编拟一些诸如:希望工程捐款问题、环境污染整治问题、噪音影响问题、植树造林扼制沙漠化问题等题目,这些都能让学生受到启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

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数学具有严谨性的特点。数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对叙述结论要精炼、准确,对结论的推理论证,要步步有根据,处处合逻辑的要求,这样能够培养学生言必有据,坚持真理,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解题的探求,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习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遇到难题时要有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去探求解法,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在繁琐中找问题、找规律的习惯,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刻苦钻研的毅力。

三、利用数学应用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密切配合社会形势、市场经济变化态势,及时增加渗透生活、生产常识、金融投资常识、市场竞争常识等,引导学生处处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数学内容本身就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这是数学学科的一大特点。

1.世界是物质的观点。中学数学的一些概念,如有理数、无理数等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的;各种数量关系和推导出来的公式。

2.对立统一的观点。中学数学中充满神奇的对立统一,如正数与负数、开方与乘方、加与减、已知与未知等,都是对立统一的,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对立统一和矛盾转化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既能达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目的,又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3.量變到质变的观点。中学教学中有许多体现物体运动变化观点的内容。

4.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数学是研究客观事实的空间形成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内容,必然反映这个关系。

(作者单位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大通七中)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9

学校工作中德育和智育二者是密不可分、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时刻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中心。语文教学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他们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从而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是语文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文道统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语文教学通常指的是关于自己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祖国语言负载着自己祖国和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承传着自己祖国绵延不惜的文化,具有深刻的底蕴。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审美情趣的教育。我把语文教学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多角度思考。在备教材的同时,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或知识点或训练点)都尽可能的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

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一、充分利用教材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本身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它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1、通过介绍背景进行德育渗透。

高中课本中有很多文章适应此方法教学。如我在讲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时。重点介绍了本课所写的事件(即背景)。发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活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闭书店、暗杀左翼作家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左联”五烈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一九三一年被枪杀于上海龙华。鲁迅先生在烈士遇害两周年写下了这篇纪念性的文章。通过背景介绍让学生懂得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热血换来的,我们有何理由不认真学习、不珍惜今天的生活呢?使学生懂得了今后该如何做人,如何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工作上,为建设我们的国家而努力。我让学生写一篇感想。很多同学都能认识到自己今后应怎样学习,珍惜今天的大好时光,灵魂上得到了一次洗礼。

2、深入发掘课文中蕴含的思想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思想教育不能变成附加的成分,而应从具体内容实际出发,挖掘课文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教育。如我在教巴金先生的《灯》时,怎样才能挖掘它本身具有的思想性呢?我先简略的给学生讲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国民党的卖国投降主义造成大半个中国的沦亡,无数人惨死在日寇的铁蹄之下,黑暗笼罩着大地。抗战能否胜利?中国有无前途?作者通过描写黑暗中的灯光,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进一步揭示出这种希望的存在是由于人民之间的团结和帮助。只要充满信心,重新点燃心中的灯,就一定会不断向前,夺取胜利。让学生明确,我们的祖国处在危难中,只要心中有灯,就会取得胜利。那么我们现在呢?无论在学习上、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只要我们不灰心、不后退,看到前面的希望之灯,就会勇往直前,获得成功。点燃我们心中的希望之灯那就是我们自己的信心。

3、通过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语文教学是要让学生感到做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荣耀,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如在讲邓小平的《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一文时,通过选择重点语言设疑、解疑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豪感。文中提到“如果中国在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如果„„如果„„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设疑“从这句话中看到了什么?”解疑:从中感到我们的领导人具有超人的魄力、胆识和才能,表明了收回香港的决心,向民众的承诺。我们为有这样的领导人感到自豪。还有一句“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设疑:“这句话含义是什么?”解疑:表明今天的中国政府决不是晚清政府,领导人决不是李鸿章。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中国决不是软弱可欺的。从设疑解疑中,学生会为自己生长在强大的国度下感到自豪,我们的国家是强大的,不容侵犯的。我们是东方巨龙,更加热爱祖国,并为她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4、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感,认识到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古文《烛之武退秦师》讲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故事。郑国被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授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壮士不遇,英雄末路是中国士人对虚掷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愁哀和感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他在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他也曾怨恨过,发发牢骚,诉诉委屈。但在国难当头时,烛之武不顾个人得失,以国家为重,毅然去见秦伯。从中我们会得到什么启示呢?让学生明确:在祖国的利益面前,任何个人恩怨都不值得一提,要把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是为人之本。

二、及时点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日记、周记、杂记本身是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积累写作素材而提倡的,但在实践中,我发现这是一个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的阵地。在这阵地上,我经常会发现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他们有的对问题过于偏激,有的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会以偏盖全,甚至有的观点就是错误的。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宗旨是发现后及时改正。单独谈话或在班上说,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学习。通过相互学习、相互评论,对正确的观点给予肯定。有的写上自己的看法及建议等。收到较好的效果。我记忆最深的是曾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房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马在外面拉车,驴子在屋里拉磨。后来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去取经。17年后,马功德圆满回来了,成了名马,而驴子还是在拉它的磨。”故事讲完后,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我给学生留了一篇日记,谈感想。同学们感想丰富:有的认为马成功了是因为它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奔着这一目标前进,最后取得了成功。而驴子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围着磨盘打转。说明人要有远大的目标,放开眼界,才能获胜。马是伟大的。有人认为,马和驴子同样伟大,只是分工不同罢了,都在为社会做贡献。这样的文章,在班上给予肯定、表扬。这样正确的人生观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来。

三、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鉴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把语文教学看成是美育教育。翻开语文教材,美的事物随处可见,而且形态万千,异彩纷呈,令人赏心悦目,利用美学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中美归纳起来有:先进的思想美,高尚的品德美,真挚的人情美,活泼的语言美,瑰丽的自然美,严谨的结构美,高雅的文字美。可以说语文教材中美俯拾即是---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如在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形体美和词语的结构美。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古诗词的音韵美和内容的意境美。在记叙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风光的景物美或英雄人物的心灵美。在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修辞美和行文美。总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要加强朗读,增强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激发想象,锻炼学生洞察美的能力。评价人物,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利用某些相关知识点做适当的思想性引导,进行教育。

如在教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邹忌能从日常生活琐事中想到国家,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我把邹忌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当今一些领导作对比。他们只听得进奉承,听不了逆耳之词,被表面现象迷惑,偏听偏信,以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让学生明确任何人都要广泛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看问题不能只看现象,要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才能不断进步。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廉颇和蔺相如对待对方的态度是不同的:一个是百般刁难,一个是一再忍让。当廉颇知道蔺相如的用意时,感到惭愧,负荆请罪。引导学生应以宽大为怀,知错改错。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观念。那就是应如何正确认识我们现代社会中的竞争与精诚合作,自信与见贤思齐,进取与功利,团结和真诚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中的各种现象,树立自我追求的优秀人格品质,不断完善自己。

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坚强的意志是行动的强大动力,是承受挫折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同意志的坚强程度成正比。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校,学生基础较差,再加上有些学生的意志薄弱,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最典型就是一些差生“抄作业”现象严重。越禁止越抄,对自己缺乏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我用一篇人人皆知的文章《愚公移山》对学生进行教育。愚公一个年近九旬的老翁,面对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没有退缩,带领儿孙挖山不止。直至帝感神惧,搬走两座大山。愚公造福子孙的远大理想得以实现。我提问:“我们与九旬老人比较,你们的一两道题与两座大山比较哪个更难?”明确:只要有坚强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就能战胜困难,成为强者,就能拥有辉煌的人生,对学生有很大触动。“抄作业”现象减少,变“不许抄为我不抄”。

人生难免有挫折,如何看待挫折,丘吉尔有句名言:“人们偶尔在摔倒的时候也能碰到真理,可是大部分人却在他们爬起来的时候就匆匆走开了,好象什么也没发生过。”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告诉学生如何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走向成功的彼岸。

六、言教与身教结合。

作为一名教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说一套做一套,就会失信。因此,我在教学中严格按照师德规范的要求去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严谨治学,积极工作,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通过自己的言教身教,学生好的思想品德自然形成了。

上一篇:交通运输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下一篇:电气焊工培训考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