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通用12篇)
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1
摘要:德育渗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 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 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陶冶和洗礼, 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可以针对教材,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思想;可以根据教材, 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 联系学生实际,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挖掘文本,德育渗透,龙头凤尾
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 语文是生命之声, 是文化之根。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蓝本, 是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的。而语文教学的本质, 就是在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同时, 受到思想政治、道德情操、人文素养等教育, 促进其全面发展。因此, 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是当今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我们今天的语文教材, 大多是古今中外的著名文学作品, 它们都是感情的产物, 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和内涵。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往往就是通过或抓住其中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打动学生, 震撼他们的心灵。初中新课标下所选用的教材, 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学性, 有的还带有趣味性, 这种文学语言往往本身就充满着感染力, 再由语文教师加以指导分析, 其感染力就更强。
在解读文本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内涵, 引导学生感悟、体验, 让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陶冶和洗礼, 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些说明了国外很多学者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值得我们借鉴吸收。
语文课堂是师生心灵的栖息地。作为语文教师,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 时时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渗透, 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针对教材,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思想
人之可贵, 在于有志。人之无志, 则不能有所作为。爱国主义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永恒主题。通过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是落实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通过学习《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课文, 带领学生饱览名胜古迹, 激发爱国之情;通过学习《木兰诗》、《沁园春雪》等课文, 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丰功伟绩, 了解“木兰替父从军”、“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的现实意义, 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邓稼先》等课文, 让学生了解祖国领先于世界的科学文化成就, 教育学生做建国之才;通过学习《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白杨礼赞》、《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等课文, 让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奋斗历程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引导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
二、根据教材, 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 联系学生实际,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当代不少中学生道德滑坡, 人格残缺, 情感缺乏, 心灵空虚。我们希望通过结合教材, 让学生和作者作品中的人物对话, 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从古至今, 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 常读常新, 就是因为作家的笔墨中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 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 有着非凡的感人力量, 因此, 阅读时应让学生“口咏其言, 心悟其文”。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 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文学作品之中。感受与楚地山河血肉同一、内心充盈着强烈激愤和忧郁“披发行吟于泽畔”屈原;发自肺腑地喊出“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颠沛流离忧患一生的杜甫;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一生浩气谱写动人之歌的文天祥;在异族统治、故国沉沦艰难时世中深沉地表白“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有那菊花丛中醉卧的陶渊明, 那赤壁矶上、滔滔江畔慷慨吟啸的苏东坡……所有文化星空中闪烁耀眼星辰都在这里汇聚, 他们散发出醉人的芳香, 洋溢着永恒的魅力, 是人类骄傲的资本。
因此, 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接受品德教育, 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 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 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 与作者对话交流, 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
三、着眼教材, 解读人生,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语文是一门德育与智育联系密切的学科, 每一课都应有一定的德育教学目标。
八年级下册教材《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 作者宋濂现身说法, 自述少年时得书之难, 求师之艰, 刻苦攻读, 终于有所成就。通过今昔对比, 勉励马生珍惜良时, 刻苦力学, 以期有成。作者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的当然和今天不同, 但仍很有启发。“业精于勤荒于嬉”, 宋濂尊师重道, 不畏艰苦, 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效法的。老师以此引导学生从前人刻苦好学和虚心求师的事例中获得教益, 为祖国建设的伟业而发奋学习。
进行《敬畏自然》、《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教学时, 我们可着重教育学生“珍爱自然”、“珍爱生命”、“让生命坚韧”, 结合我们身边少数人的愚蠢做法, 教育学生“生命本来就很脆弱, 哪里还经得起我们人为的践踏和蹂躏。我们要关爱生命, 要选择坚强, 要活得更精彩”。
在进行《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教学时, 我们既可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中国的脊梁;又可以树立学生顽强的自信心, 把握时机, 创造美好的未来。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九年级上册教材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的《致女儿的信》, 看看作者是怎样用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 回答了十四岁的女儿提出的“什么是爱情”这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 阐释了爱情的真谛,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1996年6月16日第一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第16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2
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我们简称“品社”,是对小学生进行系统的品德教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在“品社”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义不容辞的。那么,在《品社》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情感渗透,言传身教
德育教育的过程是塑造少年儿童心灵和人格的过程。言传身教作为道德教育的两种教育方式,在德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传授道德知识,引导少年儿童正确的行为时,还得讲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道德教育进入少年儿童的内心世界,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例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教师先要按时参加升旗仪式。要求学生语言行为美,教师要做到不打骂学生,不讽刺挖苦后进生。和学生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求他们讲究卫生,不乱扔瓜果壳皮纸屑,不乱花零用钱,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教育他们要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的耳闻目睹,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接受教育,培养良好的品德。
二、思想渗透,就地取材
就地取材就是利用现有的教科书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认识,培养爱国情操,强化道德观念。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的品社教科书的第三单元《来自社会的关爱》,讲的是学校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我们学校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他们提供了什么服务?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答案:门卫黄大爷一天要锁好几次门,医务室的于大夫半夜为生病的学生打针等等。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遵纪守法,勤奋学习,为校争光。这样,品德与社会也自然的渗透了思想感情的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行为渗透,规范动作
紧扣教材,联系实践,规范学生行为。如:在上《规则在哪里》一课时,我先设计了个小游戏,并提醒学生,游戏要有规则,否则无法进行。从而导出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规则。如:学校公共场所图书室看书,电影院看电影,交通行路等。教育学生从小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讲究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懂得各项规则可以保证我们的键康、安全,从而进行愉快地学习。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享受着规则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3
(一)、当前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一些中学历史教师对学科的德育不够自觉,往往有观摩课或教学检查时就重视,一般情况下,则停留在教案的文字中。同时由于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为尺度,学校把社会的压力转嫁给各学科老师,历史教师也只好分数挂帅,顾不上历史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与价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由于历史是德育的来源和载体,所以历史学科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把德育看作是历史教学过程中推行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加以高度重视。因为这既是社会更是时代对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提出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德育提出了如下要求1、通过历史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特别是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通过历史教学,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具有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改革开放、振兴中华的使命感。3、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初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学历史德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以上要求完全符合步入21世纪之后,我国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它也同时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并以它为指导,来实施和设计历史教学的德育渗透。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提出了“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对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德育渗透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公民;而未来的公民道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素质。这就要求中学历史教师必须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中学历史教学的德育问题。
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以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为己任,高度重视德育渗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学历史教学德育薄弱的局面。同时,历史教师也必须重视改进德育方法。
(二)长期以来,中学历史德育中存在着简单化、成人化,以单纯的缺乏饱满情感、苍白无力的说教取代了历史学科丰富多彩有血有肉的情感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研究。
青少年接受思想教育不同于接受知识教育,往往存在逆反心理。同时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自主要求强烈、自我表现欲望旺盛,乐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却不大尊重别人的意见。由于同学、师生间缺乏思想交流,许多历史教师对学生德育渗透与学生内在需求脱节,德育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不了解学生自身需要才是德育工作的根本前提。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切合实际地通过学生熟悉的人和事及生活的学校,城市的历史等来渗透教育,使学生感到亲切,易于接受。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接受德育的特点和规律加以研究。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历史知识丰富的情感因素也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德育渗透中必须以情感人。历史现象有好有坏,历史事件有美有丑,历史人物有善有恶,爱憎分明,喜怒有别,要使学生情感的波动随着德育内容发生变化,教师就要给学生喜怒哀乐的不同刺激。
历史教师只有真正加强德育的学生主体意识,并且把它贯彻到整个历史教学过程,贯穿于学生个体优良的品质形成的整个过程,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三)历史学科的内容具有明显的“过去时”和“既往性”特征,因此,必须用“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才能使德育有机渗透在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中。怎样才能用“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优化德育?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第一,与时事热点的结合。德育决不是单靠老师在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它必须同现实生活相结合。时事热点构成了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不仅公众关注,青少年也感兴趣。每当教材内容与某个时事热点有某种内在联系时,有些学生总希望能发表自己的“高论”。作为一名教师,这不正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楔机吗?例如,99年5月,“北约”用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举国上下,群情激奋。我在期末复习时讲述了“北约”成立的背景目的、“北约”东扩的过程、“北约”嚣张的原因,又让学生开展讨论,课堂教学已经演化为对“北约”罪行的声讨。这样的思想教育效果,一定会使学生铭心刻骨、终生难忘。
第二,与教材知识点的结合。学生对什么知识最感兴趣?不是考试要背的死知识,而是与他们生活有关的“活知识”。因此要以教材为依托,广乏联系学生的课外生活,并且要使“联系”成为教学过程的有机环节。例如在讲80年代“东南亚经济发展”的历史时,就必然要联系90年代后期“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现实。你要是不联系,学生就想不明白:既然是“异军突起”,怎么会有“金融危机”?因此,在讲到其发展原因时,还要指出其经济结构的脆弱性,这是其后来发生金融危机的内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更要发展本国基础工业,基础扎实了,国家经济才能稳步发展。
第三,与能力培养的结合,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历史教学目标的三大块: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应该是一种有机的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到底要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人们总是以高考的能力要求作为培养的目标。这是对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窄化”。“历史学科能力根本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以史为鉴”。“以史为鉴”的目的是什么?就是“鉴史知今”。从学习历史到认识今天,这是一种认知“迁移能力”。要在历史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转化为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果我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依托教材,联系现实,“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么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还会不生动活泼吗?历史教学的目标还会不能达到吗?
作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4
一.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一) 德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中是德育实践的过程。
我们知道, 优秀的作品往往不仅反映写作者的语文水平, 同时也反映其思想道德水平, 正所谓“言为心声”。同样的道理, 作文也是学生语文水平最高级的反映, 学生的智力、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阅历都能得到体现。学生要想写出文质兼美, 艺术性与思想性均达到一定高度的文章, 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认知能力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例如, 一个品格不高的人, 即使将他的爱国爱民的思想渲染得如何高尚, 也很容易让人看出他的言词虚伪。这样的作品, 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审美价值。一部分学生作文中大话、假话连篇, 这是“文德”的缺失造成的。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 进行德育渗透, 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真实的道德水平和能力进行再现的过程, 就是让学生进行德育实践的过程。
(二) 道德素质与写作能力互为因果, 互相促进。
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 无可避免地反映到文章中来。近年来中考优秀作文凤毛麟角, 不能说与学生感知生活的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哲学思考能力的缺失无关。在写作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理性地看待生活、辩证地认识事物的教育, 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生活, 发掘出好的素材, 切实提高学生文章中的思想内涵, 提高写作水平。而写作能力的提高又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 二者和谐发展, 相得益彰。
(三) 作文中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学习方式及人生态度。
作文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注重“技术”性的问题, 而忽视思想的教育, 则学生易养成自私性、排他性的个人主义意识和习惯。反之, 学生则易形成积极、主动、合作、互惠的思想与意识和情感道德。
二.作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内容与方法
(一) 教师要指导学生明辨是非观察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当然是要做的, 但是要紧在乎做人。”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明辨是非的眼光观察生活, 去识别社会每个角落的真、善、美, 学会做人。例如, 在遇到有关社会生活的教学内容时,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社会进行观察。学生在深入了解和细致地观察后, 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有社会生活的变迁, 还有物是人非的转移, 生活中有阳光面, 也有阴暗面。就此, 教师要抓住时机, 让学生明白哪些是文章中值得赞颂的, 哪些是需要批判的, 经过启发教育, 学生既学会了观察生活, 又增强了在生活中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作文选材中正确地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
作文时, 材料的取舍, 会受到写作目的、写作要求以及个人思想意识的左右。所以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思维, 加以引导, 让学生爱憎分明地选材。如在指导学生写“最让你感动的事”的命题作文时, 教师可首先让学生汇报写作材料, 经过筛选, 确定用假期帮助孤寡老人大扫除这件事可以写, 因为它体现了同学助人为乐、关心老人的积极向上的精神;而同桌帮助我在考试中得高分这样的事不宜写, 原因是这个弄虚作假行为, 与我们社会价值观、道德观格格不入。
(三) 指导学生明辨事理的习作。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在学生习作中, 一定要引导学生明辨事理, 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和“理”, 发现学生习作中流露的情感思想不健康, 事理辨别不清时, 要及时给予纠正。如某生在作文中流露厌学, 消极弃世的态度, 教师就要在作文基本批阅后对学生进行个别有针对性的教育, 这也体现作文过程既是育智, 更是育德育人的过程。
(四) 用明朗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文。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5
青岛开放区第九中学
王慧
2008、浅谈历史教学中的树人策略
唐朝皇帝李世民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了解历史的昨天,才能更好的认识今天和展望未来。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培养出更具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正是今天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励学生爱自己的祖国,爱自己的民族,怎样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是每一个历史老师应探索的课题。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的:
一、以史为鉴,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学历史要做到古为今用,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人类历史丰富悠久,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很多很多。譬如:唐朝为什么影响深远,为什么外国人还把中国人叫“唐人”。世界上许多国家还有“唐人街”。当时许多国家的遣唐使和留学生到长安学习,一句话,唐朝时我国科技、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国家昌盛,从而可使学生懂得,只有发展科技、发展经济才能重振国威。1840年,英国用炮舰打开了中国大门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的封建社会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清政府政治腐败,军备废驰,财政困难而造成的。之后,帝国主义对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欺凌。从中使学生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联系现实指出美国公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的暴行,这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干涉,这是对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试想,假如我国的经济、军事、高科技等比美国还强大,美国还敢欺辱我们吗?所以要教育学生好好学习,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我国的基本国策是改革开放,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这就吸取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提出的。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结果大门被美国打开;中国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使我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中国逐步在世界上落伍了,结果门户被英国打开。后来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学习外国先进经验,重视知识,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结果使日本成了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家。我们要以历史为镜子,善于吸收借鉴其它国家和民族的经验为我所用。
二、以史为鉴,树立开放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精神
1、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坚持开放的政策,国家才会迅速发展。相反,如果什么时期内统治者因循守旧、闭关锁国,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历史上通过改革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者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而每一次改革都带来了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大治局面的出现,无一不是政治改革的结果。在学习这一历史知识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其经济、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又充分联系统治者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对经济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2、在历史学习中培养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连绵不断,正是因为他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为依托,有深厚的物质基础。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文明的发展向世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因此,历史上,每个时期的文化既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好教材,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养成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资料。
3、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开放意识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从来不拒绝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也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海纳百川,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成就了中华文明今天的丰富多彩与灿烂辉煌。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个别时期闭关锁国外,绝大部分时期都是实行开放交流政策的。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佛教的传播、玄奘西游、鉴真东渡,这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民族要发展,就要开放交流,文化要发展,就要善于兼容并蓄,继承和交融。弘扬历史上的开放交流精神,正是未来的建设者必要的素质。
三、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素质情感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青少年“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心,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
1、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树立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教材,不空洞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在这点上,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素材: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谭嗣同的快哉赴死;等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
2、以民族先贤为楷模,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人在为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独立富强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丰富的嘉言懿行。如诸葛亮为治理国家而“鞠躬尽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这些人物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是能让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此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面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民族。如孙膑双膝被残而作《孙膑兵法》;司马迁受迫害被处宫刑后发奋著成“史家之绝唱”的《史记》;王羲之练字洗笔成墨池等。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他们所处的时代、取得的成就及其地位进行了记忆,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立志勤学是人材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自强不息,奋勇进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3、以典型的反面人物为教材,弘扬正气,反对邪恶
历史教材中,例举了许多危害一时,为后人所不齿的反面人物。如善于拍马屁,装孝心、暗藏夺权野心的安禄山;先投降女真贵族,后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的秦桧;“贪污之王”和坤;贪于权势,对内镇压太平天国、维新志士、义和团,对外一昧卖国的慈禧等等。将这些人物的丑恶言行尽量地揭露出来,使学生不仅对他们产生了憎恨感,也使学生在批判中辨明了是非,弘扬了正气。
四、生动讲述,突出历史的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
爱国主义是历史的永恒主题,也是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使历史课达到应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在讲课过程中,要叙事清楚,脉络分明,语言生动,词汇丰富,语速适中,情景交融,以情动人,并辅之以地图片和其它教具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为挖掘我们民族历史的瑰宝,深化新的历史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首先应注意树立学生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的根深植于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热爱之中。忧患意识产生于伟大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7岁的戚继光就怀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大志,他率领戚家军,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邹容19岁写成《革命军》号召四万万同胞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一个独立、民主、自由的“中华共和国”。通过以上事例,教育学生树立忧患意识,明确一种责任,肩负一种使命,树立赶超先进,振兴中华的凌云壮志!其次是用“自强不息”、“创新精神”这一民族瑰宝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励学生要有冒险精神,敢担风险,不怕失败,要持之以恒,坚持实践,而这又意味着艰苦的劳动。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用割圆术,从圆的六边形开始一直计算到12288边形和外切24576边形,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被称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把毕生的精力献给祖国的科学事业,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震惊全世界。这之间他们付出了多少汗水,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啊!教育同学们要向这些爱国的科学家学习,为祖国的强大增砖添瓦。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6
1.运用体育常规进行教育
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体育课堂常规教育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教育的过程。如,在队列、队形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观念,教师统一口令,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队伍不整齐、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思想教育,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课堂常规对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作风,都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常规的教育,能够让学生遵守纪律,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严谨的学风。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从而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一般说来,田径、球类、体操等项目,能培养学生刻苦、机智、勇敢、顽强、灵活等良好思想品质。在体操项目跳箱、跳马教学时,要侧重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在进行田径中长跑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球类运动侧重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勇敢拼搏、不畏强手的意志品质;在游戏活动中侧重培养学生诚实进取的思想品德。各种比赛无论胜负,都要注重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深入钻研吃透教材,充分发掘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结合学生特点确定德育的具体任务。结合教学内容制定相应措施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利用赏识教育的方式
教师要善于观察每个学生的课中表现,及时地抓住学生出现的各种行为,并及时进行表扬或批评。如果一个学生在跑步中不幸摔倒,但又爬起来继续跑,教师应马上表扬这种不怕痛、勇往直前的精神;体育技术一般的学生能够完成一个较难的动作,应该即时表扬。一来调动这位学生的积极性,二来能够增加其他学生学习的信心。但注意表扬次数不要太多,太多了会使表扬失去应有的价值,发挥不了激励作用。
4.教学环境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体育教学在室外常是头顶烈日,迎着大风严寒,这就是对意志品质的磨炼。由于学生各自的体能、意志不同,在艰苦的环境下难免有不适感觉及一些不正确的想法,练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要把握分寸,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遵守纪律、刻苦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学生意志品德,使学生自觉地在艰苦环境中锻炼,增强体质。
5.选择和运用好榜样表扬鼓动、批评说服教育的方法
(1)榜样教育表扬鼓动法。身边榜样对学生有很大的感染力,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坚强的意志都有很好的作用。因为越是身边实际的事件和人物,学生越能够直接接触到,教育效果最好。所以,学生能够很快地接受和认识。能调动其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每个学生积极要求上进。表扬要一视同仁,如果一个过去犯有过错的学生,现在表现好了更应该表扬,因为他会非常看重老师对他的新看法。
(2)批评说服教育法。教师对课堂上不良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批评,从而改变学生的不良倾向。上课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警告,不能任其发展。如果不能马上处理应留到课后进行解决。批评时要注意分寸,不要过多地责骂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讲评等形式来正确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在运用说服法时必须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以理服人,这样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渗透德育的关系
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应充分考虑体育课教学的特点。体育本身就是内涵极其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题材,体育教师应顺其自然地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教师可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和不同要求采取不同方法。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化和渗透,寓德育于体育中,才能认识“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
体育教学应以育人为目标,将思想品德的内容融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使学生在玩乐中增长技能的同时,心理品质也得到健康发展,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化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7
一、树立学生积极的、成功的自我意象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化学教材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爱国主义教学内容。古代化学史上,我们的祖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造纸术、火药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造纸术和火药是我国古代的重要的化学工艺,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者的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冶炼和瓷器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化学工艺,这些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一个人的自我意象一旦形成,就非常难于改变。积极的、成功的自我意象,对于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动力。
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1. 世界是物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结合教育使学生树立物质第一,意识第二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是物质的。大到日月星辰,小到分子、原子都是物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
2. 世界是运动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而且是不断地运动着的。通过化学变化的现象及本质的认识,通过化学变化及其条件研究使学生认识到客观事物处于相对运动中,又是不断变化的。用客观、微观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质与量相结合,使学生树立运动的思想。
3. 量变、质变,内因、外因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处于永恒变化中,而且变化是有条件的。只有当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的变化。而且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结合化学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可结合化学变化的条件研究,催化剂的对比实验教学,燃烧和缓慢氧化的学习;还可以结合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比较教育,由分子结构上—下氧原子的差异,致使它们性质大不相同。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4. 对立、统一的观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是矛盾的统一体。教师应通过介绍物质的纯与不纯,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溶质溶剂的相对性,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如何防火灭火,污染与防止,开发与利用资源,培养学生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
三、社会责任感教育
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很多污染事件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水俣病事件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提醒我们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优良品质教育
1. 利用化学史进行优良品质的教育。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有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
追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毫不退缩。
严肃认真,敢于创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而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别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2. 身教重于言教。
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是一个人优良品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个人的心理品质,不仅制约着教师本身的行为,而且影响着学生。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规范操作的实验,工整的板书,准确无误地使用化学用语,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化学问题,都是对学生进行品质教育的好机会。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8
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写道:“没有人, 一切创造只是荒芜, 徒然, 没有终极目的。”自然的最高目的是文化的人。中国文化灿烂古老, 博大精深, 语文教师作为祖国文化的传承者, 根本责任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文化素养和有文化气质的人。怎样履行这一神圣职责呢?笔者认为:其一, 语文教师自身要积淀一定的人文底蕴。《学记》说:“能博喻, 然后能为师;能为师, 然后能为长;能为长, 然后能为君。”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若能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 自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二,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言教学。而语言本身是人的一种特性, 因而语言具有鲜明的人文属性。没有语言, 就没有人文。“不知言, 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的感受、涵咏、领悟、运用为基本内容, 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灵动, 品味语言的气韵, 提高学生学习语言与运用语言的能力。其三, 语文教学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情感, 就没有语文教学。从阅读学讲, 文章本是情铸成, 字字句句吐衷肠。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从写作学讲, 作文是情感宣泄的一种方式, 情到深处文自工。语文教学应把人文关怀, 情感熏陶放在重要位置。
美学是真正的人学。语文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审美活动过程。从审美客体讲, 现行教材中包涵了众多审美因素, 如小说中的主题、形象, 散文中的画面、结构, 诗歌中的意境、意象, 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 还有文章的构思美、立意美、结构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等, 这些都具有丰富的审美意义。从教学审美主体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审美心理活动, 如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审美想象、审美情绪以及审美灵感等。从课堂美的创造主体讲, 教师授课讲究教学艺术, 即教学活动具有可欣赏性、创造性和个性, 这本身就属于教学的审美范畴。因此可以说, 语文教学就是在审美。
语文教学伴随着丰富浓郁的情感活是审美情感。只有当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了美感, 才会真正引起其心灵的共鸣。审美是一种情感体验, 也是一种价值判断。用审美精神关照语文教学旨在把语文教学当作一个审美的整体加以感受, 用审美的精神分析语文教学的各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揭示语文教学与美的联系, 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培养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 让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进而提升语文学习的人文品位,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正是我们期待的语文教学的高层次境界。教材文质兼美的作品, 即是一块块的情感天地, 教师可以通过富有情感的教学, 激发培养学生真挚情感, 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技能, 而且能更深刻地感受文章蕴含的真、善、美, 得到思想品德熏陶, 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
语文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教师既是教学的主人, 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只有当这个“主体”的研究意识真正形成了, 教学才可能得到真正的改观。传统语文教学的最大弊端, 就在于大一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 导致了语文教师专业自主权力的缺失, 造成教学的依赖性过强。语文教师拥有研究精神就要把“研究”作为解放自己的武器。加强教学的全程研究, 形成自己的教学系统。语文教师成为研究者意味着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 照搬专家、学者的方法, 而是在实践中开展行动研究。有了研究精神, 就能够走自己的路,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就能够在学生面前树立真实“自我”的形象, 做一名语文教学的主人。
德育在作文教学中的渗透 篇9
一.格物致知:树立道德意识
中西方德育理是高中作文教学的理论依据。儒学经典《大学》比较强调德育, 并且阐明怎样提高人的道德, 即要“格物致知”, “知”就是指道德意识。就是要求人们在读书与实践中求知, 而后能明辩是非、善恶。这与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阶段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在学习和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要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大学》中的“慎独”思想, 在布置作文“我心有主”时可以灵活运用, 可以阐发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做到心中始终有至高的道德标准”。这样对学生道德意识的提升有辅助作用。有学生在作文中有这样的感悟:我心有主可贵的是你能否坚持, 就是无论遇到任何情况, 不管是否天知、地知、我知、你知, 不管是众目睽睽, 也不管是无人察觉, 都能始终如一;我心有主, 才能真正做到“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才能真正忘却追逐蝇头小利的痛楚;才能始终把握自己做人的“度”, 坚守自己的原则, 保持自己的气节。这样就达到德育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的效果。
二.榜样力量:抒发感恩情感
美国教育家杜威将德育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德育不能脱离社会实际泛泛而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从徐本禹的名言切入: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愿意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这朴实而又极具感染力的话语一下子将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的人格魅力放大, 然后引导学生搜索有关徐本禹的先进事迹。当面对“生命”、“奉献”、“感恩”等话题作文时, 学生可以带着感恩的心抒发自己反哺社会的情感。
三.前景教育:营造诗意栖居
马卡连科遵循“前景教育原则”, 即经常在集体和集体成员面前呈现美好的“明天的快乐”的前景。语文教师要将“诗意的栖居”的未来呈现在朝气蓬勃的学生面前。讲评作文《疏》时, 有学生这样写道:有人曾说过“我要踏遍山峰谷壑, 看英雄留下的豪情万种;我要倚立在水天的尽头, 笑看芸芸众生起起落落。”我想, 说这话的人肯定是幸福的, 因为他有如此崇高的理想。但是理想不应该太过崇高, “疏”教会我们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否则, 将牺牲身边的美好去追求那场“水中月, 镜中花”罢了, 使我们天天愁眉苦脸, 这样只会放弃更多的幸福。面对这样的词句, 教师除赞赏该学生多变的抒情方式外, 还应在如何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上作辨证的引导, 让学生明白追求美好的理想不应牺牲当下的幸福。告诉学生理想不是冰冷的, 是有激情的, 有情感温度的, 这就与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道德信念的形成和情感的培养有机融合”的理论契合。
四.道德两难:探讨人性光辉
柯尔伯格倡导的“道德两难法”, 即道德两难故事问题讨论法。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 可结合该理论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课堂辩论。如2009年“长江大学三名大学生舍身救人值不值”的问题, 让学生对见义勇为行为畅所欲言, 最后得出结论:在市场经济下的今天, 见义勇为仍然是善良与勇气的基本价值观, 是人性光辉的体现, 是永存的道德底线。再比如2011江苏卷现代文阅读宗璞《这是你的战争》就是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通过四年级蒋姓学生处心积虑逃避责任的丑恶灵魂, 与三年级澹台玮要求入伍的高尚的人格进行对比, 提出报效祖国与珍爱生命的道德两难矛盾, 让学生写心得:在面对生与死时, 探讨生命的价值。这样学生既进行了写作训练, 又接受了爱国主义的精神洗礼。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10
一、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以德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光荣使命。教师的道德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1.扎实的历史专业素养。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能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同时,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积累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知识。
2.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学生的榜样。因此, 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 “以身立教”,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去感化学生, 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因此, 教师应该有高于常人的思想道德品质, 并将其不断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 从而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二、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历史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教材, 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和激励。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发挥历史人物的德育优势。通过挖掘历史人物的德育素材可以培养学生下列人格:第一, 自律修身的品质。“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一直是古人严格要求自身品行的准则。只有严格自律才能端正自己的品质, 做大事、成大业。第二, 爱国主义情感。青少年从小就应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岳飞“仰天长啸”,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 顽强的意志品质。新时代的中学生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中, 往往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 因此,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对他的一生都具有重大意义。
2.发掘历史事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告诉我们锁国、落后必将挨打;抗日战争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人是顽强的、打不垮的;中国的改革开放突出体现了发展的重大意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这些事件中深受启示, 并将其中的思想、哲理传承下去。
三、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机制
多年来,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 学校和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分数, 忽视了学习过程和情感等方面的评价, 完全背离历史教学的本义。只有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综合起来, 全方位地进行评价才是最科学、最有价值的。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机制刻不容缓, 做好对学生的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 因材施教, 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 要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公平、合理的机会去展示自己。
2.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要避免单一性、片面性的评价, 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化的表现, 从多角度、综合、全面地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
3.坚持发展性原则。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应是简单的表扬或批评, 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准确的自我认识。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 同时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 使之不断提高、进步。
4.结果与过程并重。学习结果评价的确是一种常规的评判, 但它不是唯一的、准确无误的。抛开过程, 单纯凭结果进行判断, 必定会导致评价的不准确, 甚至失误。将过程和结果综合起来分析, 可以从复杂的过程中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而这才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11
〔中图分类号〕 G633.96〔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63—01
一、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内容
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
我国是一个体育大国,历年来体育健儿在各级各类各项比赛中,顽强拼搏,为国争光,赢得了很多荣誉。教师可以结合有关实例,开展教育,介绍我国体育健儿的杰出事迹,颂扬他们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为国争光的精神。或通过图片、录像等直观的方式展示他们的奋斗历程,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为祖国建设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增强为祖国的未来自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社会责任感。
因人施教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针对不同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提高学生的成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观摩电教片,让学生明确目标,并对身体素质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们充满信心,再经过教学中的亲身体验,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团队精神。
“力量来自集体,荣誉属于团体”,体育项目中很多项目需要相互间的紧密合作,默契配合才能取得佳绩。通过集体项目比赛增强了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维护集体利益的荣誉感,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个人的努力或懈怠会直接影响到集体的成败,而集体的成败又与每位成员的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息息相关。
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强化课堂管理、课堂纪律,进行纪律观念教育。体育课中的严格要求,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组织纪律和思想品质的要求。强化课堂管理、课堂纪律,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教学组织,而且对培养他们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等优良品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实现德育与体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
困难训练法。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困难环节,促使学生作出努力,突破难点,提高思想素质。例如,适当增加器材的高度、远度、重量和数量,相当于提高动作的次数、难度和质量标准。改变动作的节奏、幅度和重心,增加动作的障碍、阻力和对抗因素等,在教师的激励下,学生面对困难,顽强拼搏,从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规范指导法。用制度和规则制约、指导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意识。例如,体育课的课堂纪律、规章制度,教师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生必须自觉接受,努力做好。游戏和教学比赛的规则,任何人都要执行,不得犯规。这样就能发挥制度和规则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评比竞赛法。通过检查评比和竞赛,考评学生在体育课中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表现。其内容包括组织纪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遵守游戏竞赛规则、爱护公物、互相帮助等。由于青少年所特有的要求进步,好胜心强,所以凡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评比竞赛,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组织评比竞赛的条件要明确具体,要使学生明确目的,端正态度,评比要充分发扬民主。
表扬鼓励法。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表示赞许,作出好评,树立正气,鼓励学生奋发向上,调动学生积极性。表扬要一视同仁,谁做得好,就表扬谁,对过去有过错误的学生更要发现他们的优点,实事求是地进行表扬。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12
渗透有点, 润物无声
在德育渗透中, 教师要找好切入点,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这里的“育人点”就是在课堂上学科教学与德育的最佳“融合点”。这里的“融合点”就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点”。
学生是教学工作的主体, 学习的主人, 教育的对象,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 找准“渗透点”, 让德育直“渗”人心。德育的“渗透点”, 或附着于课题中, 或附着于课文的重点词、句、段中, 但均属虽“隐性”却又“明显”的“渗透点”。只要教师用心钻研教材, 是不难发现的。有时这些点融于知识之中, 是彻头彻尾的“隐”而不见, 教师要“潜心”地钻研教材, 才能探寻到这些渗透点。
渗透有时, 事半功倍
“渗透点”是客观存在的。教师有了德育“渗透”意识并以此为指向, 成功地挖掘到“渗透点”还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研究“渗透点”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安排教学过程, 在教学进程中随机渗透。只有抓住渗透的最佳时期,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德育要动情, 要晓理。这就是说渗透的方法、形式, 都应利于创造最佳的渗透氛围, 即学生认知与接受渗透的最佳心路。不能因为渗透而“冲击”教学;也不能只顾及教学, 对德育敷衍了事, 或“时过境迁”才“勉强”渗透。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产生1+1小于2的负效应。教师的教学本领、艺术在于如何依据“文路” (教材) 顺应“学路” (学生) 设计“教路” (教学) , 匠心独运地创设出“点” (渗透点) , “时” (渗透时机) 的最佳结合时机, 产生1+1大于2的正效应。可见, 把握好渗透的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渗透效果, 只有精心设计教学, 充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堂德育渗透,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渗透有度, 恰到好处
在课堂德育的“渗透点”与最佳“渗透时机”的结合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做到知识教学与德育两不误, 还要恰到好处地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 而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更具有特殊性。因为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 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 效果不佳;而过“度”则又会改变学科性质, 变成了道德说教课。这就要求教学中不偏向任何一方, 而应抑扬有节, 调度有方。教师要把握好渗透“尺度”, 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
【教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推荐阅读:
德育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08-25
浅谈德育教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06-18
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渗透08-30
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17
药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05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20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25
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8-22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6-09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