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2024-09-20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共11篇)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篇1

历史教学发挥学科德育功能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由于考评机制的原因,历史教学往往以提高考试成绩为中心,过多地注重学科的知识传授,而忽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甚至有些历史教师认为德育和历史教学关系不大,使得在重知识轻能力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初中生德育素质日益低下。在当前新课改的大潮下,许多学校和老师对学生的德育做了很多有意的尝试,但作为一线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也深刻体会到我们教育中出现很多事与愿为的结果,我们经常会感慨现在的中学生的道德素质怎么会一代不如一代,家长也经常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例如,平时生活小事中表现出来极端的以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思想;面对父母的抚养和教育不知回报,缺乏感恩的心理;在学校不参与集体活动,缺乏奉献精神;每次考试都会有很多学生作弊……在学校管理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有的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仅就如何利用历史课进行德育教育谈一些看法。

一、利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德育教育的内涵极其丰富,而爱国主义可以说是其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世界观的形成都至关重要。历史课堂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在历史教学中应及时巧妙地利用课内课外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史料或名人名言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如“五四运动”的传单,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史料,引导学生做一个胸怀祖国、心忧天下的爱国者,增强中学生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信心和使命感。

二、利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感恩心理

感恩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如今学校教育的学生许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家长过度的宠爱,有部分学生社会道德水平滑坡,不知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感激老师的教诲之恩。近几年,中学生残忍杀害亲生父母的案例不时出现,一个又一个案例不得不让人心痛和沉思,学生感恩意识的淡漠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家长和老师付出关爱后,学生如果没有知恩图报的情感,则必须加强教育。例如,利用古训“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来教育和感化学生,使其懂得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甚至感恩自己。

三、利用历史知识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

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诚信既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之本。社会越是进步,越需要诚信作为行动指南。针对当前初中生诚信道德不容乐观的状况,作为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浩如烟海的史实中寻找机会,遇到可用来作为范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情感进行点拔升华,以达到进行“诚信教育”的目的。如袁世凯出卖维新派、慈禧太后屠杀义和团、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蒋介石、王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等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范例告诉学生,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结局、人物的命运和后人的评价等方面,让学生明白“诚信”是人类社会需要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准则,假如没有了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诚信”,社会秩序也就没有了保证。那些讲诚信,负责任的人,不论其遭遇如何,最终的结果是名垂青史,被后人尊敬。相反,背信弃义的小人也许会得意一时,但他们的丑行最终会遭人唾弃。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历史上宣扬诚实守信的格言警句如“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来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

四、利用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邓小平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目前,由于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影响学生正常发展的因素大量存在,社会上各种不良现象必然对初中生产生不良影响,致使许多学生法制观念淡薄,目无法纪,青少年违法犯罪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安定的一个重要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若不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以后的社会状况不可想象。历史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有关法制方面的史料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如可以利用英国为限制国王的权力而颁布的《权利法案》,让学生体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并引导学生在学校要遵守校规校纪,在社会上要做到知法、守法,行使自己权利要以遵守法律为前提,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很多,历史课的德育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初中生时代是一个可塑性非常强的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增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也是培养其良好道德素养的关键时期。历史学科由于其学科特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爱国教育的良好途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历史教师,我们在对学生传授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必须担负起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双重任务,让我们的学生从历史的学习中吸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把他们培养成有道德、有理想、爱祖国、懂感恩、遵法纪的合格公民。

历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 篇2

一、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教材内容不同,构成课堂类型和教学方法不同

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诸因素实现的。

1.教材内容的感染 。 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如教材对林祥谦英勇就义的描写,“敌人用刀砍他,让他下令复工,他视死如归。 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工是不能复的”。 林祥谦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激发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 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

2.教学方法的再现 。 不同类型素材可通过不同教学方法解决。 直观教学,即通过教具使用,把祖国大好河山、英雄人物、 壮阔历史场面再现出来, 因而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 说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如果把地动仪、水排、筒车、长城、秦俑的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 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我们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 如果拿出实证, 将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会受到深刻的教育。 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然会油然而起。

使用直观教具可以演示历史最壮观场面, 表现英雄人物的业绩,表现优良传统。 所以教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教材。 一件教具的使用往往就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3.教师情感的熏陶 。 情感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强调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和谐关系,建立最佳的教学情景等。 教师应注意发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的丰富情感素材,对学生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师生产生共鸣。 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文中的黄海海战时,教师感情充沛地说:致远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中鱼雷,全舰250多人壮烈牺牲 。 就在即将沉没的当儿 ,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救他,可是他因全舰俱没,义不独生,摇手拒绝。 这时他所养的名叫“太远犬”的爱犬游到面前,叼住他的臂膀,不使下沉。 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浪之中。 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了深受感动,不禁泪下。 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进而产生振兴中华、富强国家的决心。

二、课外活动中的培养

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能力,更有利于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 我们曾进行如下活动:

1.开展 “学史一得 ”演讲比赛 。 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好形式。 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革命热情,产生对家乡、对祖国、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几年来在上级历史教研会的组织发动下,活动开展得很广泛,受到师生们的好评。

2.开展历史教具小制作活动 。 利用课余时间 ,组织学生描绘和制作一些简单的历史教具,不仅可以丰富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特别由于学生参与了教具的制作活动, 必然对所制教具产生的年代、背景、作用、意义等做深入了解,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 几年来历史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绘制了两百余张历史人物画像,制作了几十件模型教具,有些教具还在省市的评比中获奖。

3.利用历史文物进行德育教育 。 利用文物进行热爱祖国 、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是一个好方法。 我们曾从三个方面开展这项活动:(1)考察历史古迹。 在学校支持下,我们组织学生参观考察红山文化遗址、仙灵寺商周遗址等地,使学生看到祖国悠久历史、壮丽山川,认识到人民江山来之不易,从而更热爱祖国。 (2)进行文物收集。 几年来师生共收集了几十件文物,通过对文物的收集和考证,学生的思想受到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探析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篇3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德育为先 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83-02

一、历史教学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中华民族是重视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立德”为我国古代所谓“三不朽”之一,《左传》载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实现道德理想,其次是事业追求、建功立业,再次是有知识有思想、著书立说。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现。把“立德”摆在第一位,是因为万事从做人开始。“立德树人”也几乎是我国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德育为先,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从内心深处拥护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我在具体的教学中是这样做的,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实践成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每个步骤都让学生穿越到历史现场,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进行角色扮演,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必修一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落后的屈辱,通过对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建立新中国的艰辛,通过对文革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左倾错误的悲痛,通过对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学习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中国必须走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交往中早已融合成一个整体。教师在讲解关于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的时候要特别强调我们是多民族国家,对少数民族不管是古代的帝王还是新中国都比较重视民族问题,华夏五千年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在讲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时候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时代精神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能深刻体会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必须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时代精神。

二、历史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志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格的健全方面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历史学科就具有这一功能。从古至今,历史上有很多的历史先哲,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等等,他们之所以名留青史,就是因为他们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一些遗臭万年的历史人物,例如大汉奸汪精卫,他在国家危难时刻,不仅不挺身而出,还出卖国家的利益,这样的历史人物,只会遭后人唾弃。只有为国家、为民族利益奋斗终身才会名流史册。古今中外,历史上还有很多的人物,他们有健全的人格,勤奋好学,不畏强权,追求真理,他们也受到后人的爱戴,例如,历史上的司马迁在受到残酷的宫刑的情况下,仍不畏强权,坚持写出了《史记》,这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李时珍他用尽毕生的精力写成了《本草纲目》,孙中山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毕生都在进行民主革命……浩瀚的历史海洋中,这样的历史人物非常的多,教师一定要抓住这些素材,并进行提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建立健全人格。

三、历史教学必须着眼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的崇高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们会布置一部分动手作业例如自己手工制作地图,手绘知识树等等来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了把学生的视野从课本内引向课本外,还经常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收集跟教材有关的小故事(可以上网,可以采访外面的老爷爷老奶奶等等),课前三分钟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一些小的有争议的问题我们会让学生即兴辩论,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例如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人说它成功了,但也有人说它失败了,就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分正反两方辩论阐述自己的观点。我还经常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悟历史,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我们在讲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时候,就先请同学起来扮演孙中山演讲三民主义的内容,然后设置情境: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的农民、资产阶级、保守势力你怎样看待三民主义?理由是什么?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最后各抒己见,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总之,我们的历史课堂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余艳著.浅谈运用情感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01.

谈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4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教学的首要任务应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在教育学生做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坚持把培养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注意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撷取历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逐渐懂得做人的道理。

一、教育学生做具有良好品德的文明人

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了大量的历史人物,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就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在教学中用这些历史人物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具有良好品德的文明人。比如,历史教材中所介绍的墨子主张“节用”、典型事例,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勤劳俭朴的良好品德的极好素材。再比如,名医扁鹊周游列国,为民治病的善行;罗盛教为抢救落水儿童而英勇牺牲的壮举,就充满了对人民的关心、热爱之情。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使这些优良品德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发扬光大。

二、教育学生做爱国的中国人

首先,要教育学生了解祖国。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具体生动的史实进行国情教育,让学生既要了解中华民族在古代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要了解在近代所遭受的种种屈辱;既要知道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现在的国际地位,也要了解我们国家在前进中所面临的困难。只有让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祖国,才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其次,要教育学生树立爱国的责任感。中华民族的无数脊梁,无一不是“以天下为已任”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人,从战国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南宋陆游的“死去原知万能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到明末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有这些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和爱国遗训,都将唤起和激发青年一代的爱国责任感,使他们自觉以民族昌盛为已任。再次,教育学生具有开拓进取的实干精神,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爱国主义是一种坚定的信念,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更是一种执著的行动。近代以来,林则徐的“师夷”,康有为的“上书”,孙中山的“斗争”和毛泽东的“探索”,这些富有开拓精神的行为折射出深深的爱国之情。历史教学要大力培养学生这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三、教育学生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新人

首先,教师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近代斗争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一是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不愿中国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二是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和顽抗,不允许资本主义发展;三是中华民族资本脆弱、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也没有能力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经历一百多年的曲折实践,几代人的苦苦探索、反复寻求比较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首先,教师要结合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让学生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近代斗争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一是帝国主义列强不允许,不愿中国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二是中国封建势力的强大和顽抗,不允许资本主义发展;三是中华民族资本脆弱、民族资产阶级软弱,也没有能力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历史的重任最终落在了中国无产阶级身上,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经历一百多年的曲折实践,几代人的苦苦探索、反复寻求比较而做出的正确选择。

其次,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社会主义中国在发展。在教学中,要运用这些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青年学生,让他们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四、教育学生做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接班人

首先,要使学生坚信社会主义的胜利,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不可阻挡的。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要使学生认识到,每次社会制度的变革,都要经历一个曲折复杂的斗争过程,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虽几经风雨、几度起落,但总的说来,前进性仍占主导地位。要教育学生用历史眼光看问题,坚信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其次,历史教学还应热情讴歌革命领袖和革命前辈,对学生进行榜样示范教育。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国”为目标,他们为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具有强烈的感召力,是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典型材料。

地图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定稿] 篇5

林庆文

历史地图与抽象、枯燥的文字叙述比起来,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明确历史地图的教学功能,重视对历史地图的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多运用历史地图。

历史地图有哪些功能呢?1.有助于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从而进一步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2.有助于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例如,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意大利为什么没能持续发展,进而较早地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仔细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宗教改革后的新旧教并立》等图,就可以得出意大利资本主义未能持续发展的原因:政治方面,封建割据;经济方面,未能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思想方面,未能突破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3.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历史对象的直观感,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历史地图直观地反映了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的发展趋势,有助于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加深对历史现象的理解,等等。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历史地图的教学。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历史地图知识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图文结合、时空结合,全方位掌握历史知识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1)借助地理学科的知识,使学生明确一些重要的地理概念及所涉及的地区,以此作为学生学好历史地图知识的基础。如世界地理中的三大洋及其沿岸的重要地区和国家,对世界历史进程影响较大的国家的相对位置,世界历史中涉及的重要地区及其范围(如西欧、巴尔干半岛、北美、北非、东南亚)等。

(2)指导学生结合高三历史学习的知识系统,对涉及的地图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形成有关地图知识的体系,并融入高三主体知识体系之中,以形成立体、完整的知识结构,为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二、加强对重要历史地图知识的复习,力求做到知识落实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1)突出教材的重点知识,做到图文结合。

(2)结合有关地理知识,注重对历史教学中涉及的重点地区(如中国古代史中的有关大河流域范围,西北、东北、西南地区等边疆省份所涉及的中央政权设立的管辖机构、行政归属、名称沿革等)的相关知识的归纳和落实。

三、注重对历史地图知识间的变化、联系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对照与结合,充分挖掘其中隐含的动态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综合图文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包含文字知识丰富的单幅地图的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图中所反映的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及国际关系等相关基础知识,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历史现象的背景、影响等理解性的内容。对相关知识组合的地图,引导学生分析历史地图变化中所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如西方国家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示意图反映了不同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侵略的发展趋势,欧美各国殖民地范围变化图反映了不同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趋势,资本主义兴起后的不同时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分布地区图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产生、发展进程。等等。

四、在进行专题复习时,可以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地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

例如,比较《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等图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西南内地。总的来说就是步步深入。把以上信息放到当时中国的大背景中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的商品输入一方面造成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五、在初中总复习时,可以运用中外同一时期不同方面或不同时期相同方面的地图,通过比较分析,加深对历史知识体系的理解。

如总结“康乾盛世”时,可结合《清前期疆域图》和《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等图进行比较分析。从《清前期疆域图》可以看出,康乾时期疆域广大,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从《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等图中可以看出,与康乾盛世同时的欧洲,荷兰、英国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法国大革命正在轰轰烈烈进行。这说明东西方世界之间的差距已明显拉大。

试说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功能 篇6

一、要有坚定的信念。

在思想政治课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信念,也就是使学生树立以马列主义,毛泽乐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人信念。要学生坚定信念,教师必须自己要坚定信念,唯有这样才能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发自内心地、理直气壮地进行讲解,对学生产生感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基本常识,为深信人类的美好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奠定基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贞不渝地实行正面教育,尤其是针对性地鞭挞时弊,而不能大肆渲染泛泛而论,引起学生在思想上产生混乱。要注意把握分寸,坚持原则,把学生引导到信仰马列主义、毛泽乐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

二、要有鲜明的政治观点。

政治教师要意识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宗旨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初中学生头脑简单,不会自发地产生真知,教师应先向他们旗帜鲜明地灌输科学理论知识,论点要明确,论据要确凿,论证要有力,在讲解、分析中应注重诱导,启迪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坚持某一观点,怎样了能坚持它,努力使之转化为他们的信念。如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问题的认识,应先从中国近代历史中分析得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结论;再从党领导新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出,只有党的领导,才能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的结论。教育学生树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英明的、正确的观念,进而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努力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将来致力于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

三、对教材要透彻理解。

首先,教师应不断加强理论修养,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渗透到每一个知识点中去,这样,才能保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科学的、有说服力的。其次,教师要不断研教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内部联系,将将它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编写教字提纲,进行思想教育。再次,教师在讲解各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还要帮助学生融汇贯通,形成知识体系,并且学会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为此,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内涵,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对不足或不合理之处加以补充、修正。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尽可能把知识点串连起来。如初三思政课第三课中的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和皇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人会制度,从本质上说,都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这样,教师在层层分析的基础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够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牢固地把握已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再辅以适当练习,帮助他们理解教材并消化吸收。

四、要理论联系实际。

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及学习、生活实际。要同学生进行广泛的接触,了解们们的思想状况,既能解决其思想上的模糊认识,又能在学习和生活上结予关心帮助,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从而更好地发挥政治教育功能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师要了解社会实际,并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看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7

一、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

教师是历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 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以德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光荣使命。教师的道德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

1.扎实的历史专业素养。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一定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能够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同时,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积累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知识。

2.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学生的榜样。因此, 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而且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 “以身立教”,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去感化学生, 成为学生的道德楷模。因此, 教师应该有高于常人的思想道德品质, 并将其不断渗透到教学过程当中, 从而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二、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历史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教材, 创造性地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熏陶和激励。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发挥历史人物的德育优势。通过挖掘历史人物的德育素材可以培养学生下列人格:第一, 自律修身的品质。“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一直是古人严格要求自身品行的准则。只有严格自律才能端正自己的品质, 做大事、成大业。第二, 爱国主义情感。青少年从小就应该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理想。岳飞“仰天长啸”,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三, 顽强的意志品质。新时代的中学生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中, 往往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 因此, 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对他的一生都具有重大意义。

2.发掘历史事件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告诉我们锁国、落后必将挨打;抗日战争让全世界知道中国人是顽强的、打不垮的;中国的改革开放突出体现了发展的重大意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这些事件中深受启示, 并将其中的思想、哲理传承下去。

三、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机制

多年来,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 学校和家长只关注学生的分数, 忽视了学习过程和情感等方面的评价, 完全背离历史教学的本义。只有将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综合起来, 全方位地进行评价才是最科学、最有价值的。改革历史教学评价机制刻不容缓, 做好对学生的评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尊重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 因材施教, 关心爱护每一名学生, 要让所有学生都获得公平、合理的机会去展示自己。

2.注意评价的全面性。对学生进行评价时, 要避免单一性、片面性的评价, 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性化的表现, 从多角度、综合、全面地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

3.坚持发展性原则。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应是简单的表扬或批评, 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准确的自我认识。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 同时要鼓励学生、帮助学生, 使之不断提高、进步。

4.结果与过程并重。学习结果评价的确是一种常规的评判, 但它不是唯一的、准确无误的。抛开过程, 单纯凭结果进行判断, 必定会导致评价的不准确, 甚至失误。将过程和结果综合起来分析, 可以从复杂的过程中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而这才是学生今后发展的关键因素所在。

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8

关键词:中职学生;历史教学;德育渗透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产业大军”的主要来源。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入社会,步入职业生涯。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素质、社会风貌,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此,我们对这门承载着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学科在中职教学中应作如何认识呢?

一、中职历史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1.素质教育的需要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作为中职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是以史实为基础的学科,自身也肩负着德育的功能,以史学来孕育德性,以此来实现历史德育和智育的统一。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熟悉和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享受民族感和自豪感,潜移默化地实现德育的功能。

2.社会发展的需要

伴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产业结构改革的继续深入,对于各类人才的紧缺已经得到愈来愈多人的关注。有效调查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职毕业生已为我国技能劳动大军的主要来源。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目前中职学生还普遍存在着缺乏自信、学习动力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不强、劳动观差等问题。学习历史,可以通过借鉴古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良好性格品质来激励自己,矫正自己,也可以透过历史来明辨是非,提高自身明事理的能力。

3.推动中职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

从中等职业教育中德育相关课程的设置我们可以知道,新形势之下的德育课程教学改革在突出教育学生思想品德的同时,还加强了职业道德方面、法律法规方面、职业生涯方面的教育,更注重将中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色表现出来。然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学生埋怨中职学校设置的德育课程,不但枯燥乏味,还会占用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时间,浪费时间。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教学应当融入各个专业的教学之中,尤其是中职历史专业的教学,在其中有着较多的德育教学素材,可以作为德育课程内容缺陷的补充,因此在中职历史实际教学中开展德育教学就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4.当前中等职业院校中学生思想状况的需要

我们都知道,中等职业院校中的学生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在品德、心理素质方面,都有着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在他们的品德方面显得特别突出。另一方面,相对来说很多中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在考试方面是失败者,在社会上需要承担更多的歧视。正是这样,中等职业院校中的教师需要开拓多元化、有效性更高的德育教育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品德,帮助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二、中职历史教学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对策

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历史教学的情况如下:一方面,很多中等职业院校中无论是学校领导层面,还是中职生自己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很多中等职业院校甚至连这门课程都没有开设;另一方面,历史教育工作者没有充分领会德育教学的目标,在教学策略方面也有待商榷,致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德育教学工作具有口号性、表面性、随意性及局限性等方面的缺点,进而将历史教学的德育作用削弱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样才可以在中职历史教育中有效地融入德育教育是现今急需做好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就怎样在中职历史教学中有效开展德育教育提几点建议。

1.加强传统教育,帮助学生塑造更好的人格

当前,很多中职生都是家中的独子,自小就备受家长的宠爱,自然而然地就会养成脆弱、自私、人性的性格,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有很大问题,常常是以自己作为处理任何事情的中心,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会以班集体、学校、社会的大局考量。在中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都会在教学中插入传统教育。例如当讲解到舜时,我就会为学生讲解虞舜“孝感动天”的小故事,然后再谈到传统美德中的“二十四孝”。向中职生讲解文帝为父亲亲自品尝汤药,董永身无分文,为了可以更好将父亲埋葬,就选择“卖身葬父”,王祥为了可以抓到鲤鱼,为父母添加营养,在冰天雪地的时候“卧冰求鲤鱼”等等小故事。当学生的兴趣提起来的时候,就引出“百善孝为先”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中职生要学会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样的德育教学,老师的观点得到认可,学生的心灵得到共鸣,学生的人格得到升华,避免了生硬冷漠地说教所引起的逆反心理。

2.消除失败阴影坚定学习信念

新学期,我们迎来一批批新生。作为中职学校,我们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也毋庸讳言的事实——选择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学习成绩和纪律性“双差”的学生。他们是应试教育中的失败者。在小学、初中,经常被忽视、被漠视的境遇已经使他们脆弱的心灵变得不求上进、心灰意冷、麻木扭曲,甚而自暴自弃,对学校的纪律约束有着本能的逆反心理。又到了一个新的学校,新环境、新老师、新同学,使他们对未来也有着新的憧憬,有着从头再来的意愿。作为老师,我们要抓住这个短暂的时机,因势利导,促其自新。

不能不承认,中职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但学习不仅仅是学课本的知识,“仅仅用考试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是不公平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课本知识仅仅是一个方面。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知道,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说话、学会办事更有利于一个“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上述事实,能够减轻学生的挫折感,比如布置背诵两道简单的历史题,会背便可以出去到操场上玩耍,我就发现不到十五分钟便有学生会背,只要有一个学生高高兴兴地出去,便会刺激剩余的学生更加努力地背诵。每位同学都能够完成任务,不仅恢复了学生的自信,更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水成渊,聚沙成塔,一次次成功的累积,帮助学生恢复了自信。

3.以史促悟

中职历史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总是蕴含在对历史的分析、讨论与提炼之中。論从史出,有理有据,才能给人以信服,才会给人情感的震撼力。在中职历史学科教学中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这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渗透方式。口号式地要求,口号式地贴标签,难以收到德育渗透功效,如:同学们我要有艰苦创业的精神,然后学生就会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啦!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到启发,得到教育,领悟为人处世的道理。

4.情感投入

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具体生动的历史材料或实物,辅之以充满情感色彩的言语去影响学生,激起学生的共鸣。历史是人创造的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丑、恶的鞭挞,无不浸透人的情感。历史教师无论对历史人物,还是对历史事件,都必须公正客观、爱憎分明。这份真挚的角色情感融入教学之中,就会被学生模仿或感染学生,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只有在情感上接受,才可能在思想上认同。情感比思想领域更广阔,而思想比情感内容更深刻。教师用良好的品质和真挚的情感来感染学生,其德育渗透的效果会非常明显的。德育实际上是情感的教育,需要情感的投入。

5.结合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中学,从培养模式上分专业,从培养目标上是就业。历史学科必须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来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德育渗透应在共性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色。如:旅游专业突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市场营销专业突出诚信教育,文化艺术专业应注重民族自豪感体验等。总之,中职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要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三、结束语

综上,我们需要以陷进中职德育课程改革为契机,结合中职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与中职生思想品德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中职历史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魏其武,中学历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0.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篇9

【摘要】学校以德智体美劳为标准对学生进行生理和心理的教育。长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讲究品德教育,但是和学生群体脱离,并不符合实际,教导的思想跟不上社会时代需要的教育内容。面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大部分学生都有种懒散、挑剔的反叛心理存在。鉴于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属于不成熟阶段,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得到相应的培养,历史教师应从专业角度上出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历史德育

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既是学科特点,也是时代要求,作为历史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历史学科特点及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一、什么是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法律的教育,与德智体美劳有着重要的联动关系,对学生的成长和心理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展学生德育教育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贡献力量。同时也培养自身的责任感、道德感,做到明礼诚信、敬业乐群、积极进取。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应遵循与时俱进,继承和创新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知行一致原则;教育与管理相结合、教育与自我相结合的原则。

二、品德教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手段。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诸项任务,如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观点和规律、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

2.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以中国历史而言,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炎黄子孙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在对青少年进行品德教育,以及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中外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对青少年品德特点的研究成果表明,整个中学阶段,青少年的品德正在外部和内部的交互作用下逐步发展起来。其中少年期(初中)处在内部矛盾的状态,虽已初步具备伦理道德的特征,但又不成熟、不稳定,具有较大程度的动荡性。青年初期(高中),品德趋向成熟,进入以自律为形式、奠定道德准则、运用信念调节行为的品德成熟期[1]。因此,在初中阶段,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至关重要,中学历史教学应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三、德育渗透策略

1.注重民族自豪感的培养。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与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共同成为四大文明古国,能够及早地进入人类文明的领先地位。我们的伟大祖国有许多震惊世人的方面:万里长城的修建,大运河的南北凿通,青铜器的铸造成功,李杜诗篇的光辉闪烁,丝绸之路的外界交流沟通,四大发明的创造……所有这些伟大成就无疑都展现着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气势,这些就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所以,我们可以向学生进行伟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此引发他们强烈的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等。培养孩子们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自强、自立精神。让学生们举起爱国的伟大旗帜,树立爱国意识,对他们进行八荣八耻的教育。要通过大胆的创造和扎实的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再结合我国已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它将为经济的繁荣,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从而使学生坚信祖国一定能够强盛发达,并立志为实现祖国的腾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2.构建新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来提高德育实效。在历史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性,以创新能力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为宗旨,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努力向高中历史学科规律靠拢,大胆探索运用开放型动态教学模式来实现德育实效性,初步形成了活动体验型、情境创设型、专题研究型、辩论型、历史现象与社会现实类比反思型、小品表演型、历史题材影视品评型等历史学科创新教学的新路子,实现了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3.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和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历史课应重视进行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树立共产党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历史教师,要经常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分析历史发展的本质,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对立性与统一性观点等等,从而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联系到今天的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于它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尽管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常遇到些困难,但由于党的领导,我们深信暂时的问题一定能克服,共产主义理想一定能实现。

历史是社会发展的历程,要教育学生在社会发展中透过历史这个表面看到深层的本质,结合历史的各方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道德修养:的进取性、法律上的自觉性、政治上的客观性、心理上的成熟性,以21世纪复合型人才为标杆,促进学生小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瑞瑞.教师教育系列教材 :德育与班主任 [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1.

[2]卢闯.论德育教育的泛主体及其特征 [J].山西教育,2010(ii):40―41.

让高中历史教学成为德育的载体 篇10

段吉群(贵州省息烽县第一中学)

摘 要: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高中历史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只要我们去认真挖掘、提炼,把它渗透于教学过程,就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化。实践证明,高中历史教材里蕴藏了丰富的德育资源,让它成为德育的载体。本文旨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德育载体

一、通过政治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曾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各个领域都有着辉煌的成就。现行的高中历史教材中,有必修和选修教材。其中的名人典故,俯首皆是,这些都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沉溺于酒色,伍子胥因为爱国,以死相谏,今天苏州城里的伍子胥庙就是最好的证明;战国末年,楚国的屈原,虽受小人排挤,但在国破家亡之际,并未苟且偷生,毅然跳进了汨罗江,从此,中国就多了一个端午节;南宋的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清代的谭嗣同诠释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甲午中日战争的邓世昌,弹尽粮绝,壮烈殉国;抗日战争的杨靖宇,威武不屈,死而后已。翻开政治事件的画卷,可歌可泣的事迹无不激励着后人。历史上的一颗颗璀璨的明星,像一页页灿烂的篇章,闪烁在历史的长河里,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经常对学生进行这种励志教育,既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鼓舞学生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二、通过经济政策,强化学生的审美创新

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就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感染学生,以真情实感打动学生,使他们积极地去行动,而赋予创新精神的美的形象,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磨练他们的创新意志。

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创新热情是创造的动力,它一旦与创新意识结合,就会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从而掌握创造者的整个身心,发挥强大的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也必须从审美教育入手,美感就是人在创造性劳动中感到各种本质力量发挥作用的乐趣。美感是一种力量,是一种追求。它推动人去创造,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创新意志的创造者自觉地确定创造目标,克服创造活动中的困难以实现创造目标的心理品质。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滩出于岸,水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创造必然会遇到挫折,有时还会遭到别人的嘲笑和挑剔,这就需要创新者的勇气和胆魄,需要创新者的坚定信念意志。任何一个人,如果缺乏勇气和胆魄,怕权威、怕困难、怕失败,那么,他的首创精神和想象力就会受到束缚,挫折潜能最终也会丧失殆尽。历史教材中,从手持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不畏权贵坚持“神灭论”的范缜,到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而矢志不渝,终成《史记》的史马迁„„这些鲜明的、具体的美的形象,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勇气,坚定学生创新信念,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有极大益处。它能点燃人们心中的创新的火炬,开启人们无穷无尽的智慧。

通过美的事物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使人们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审美教育的特点就是以美感人,并激励人们去行动。高中历史教材是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创新的因素。要不断挖掘、引导、创设情景,让学生不断创新,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添砖加瓦。

三、通过科教文艺,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德育教育的素材。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灿烂的文化。如汉魏的文苑、南北朝的书画与雕刻、唐诗宋词元曲及明清的小说与剧本,还有历代著名之建筑与各种美术工艺品;各时代伟大的人物及其事迹,无不蕴含着伟大和崇高。史之所存,美之所在,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宝库,其中富有奉献精神的人和事,充分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因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科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其他的创造者,之所以能长期进行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他们体会到创造的本质是奉献。我国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割圆术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七位,比西方的数学家要早一千多年,世界天文学机构将月球背面的山名命为“祖冲之”谷地,由于他的奉献,赢得了国际上对他的敬仰;李时珍为了祖国的医学事业而尝遍百草;邓稼先为“两弹”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孔丘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孟轲把儒学发扬光大;李白站立于浪漫主义诗歌的高峰;杜甫成为现实主义诗歌的绝唱;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力透纸背;徐悲鸿的《八骏图》入木三分。许多大家出身贫寒,身处逆境,但他们从小刻苦学习,勇于进取,顽强拼搏、追求真理。这些事例告诉学生:要想取得成绩,必须刻苦耐劳;要想大有作为,必须乐于奉献。

高中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不仅仅是以上几个方面,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与各个教学环节和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老师多做有心人,用好这一德育载体,适时引导,就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高中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落到实处。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篇11

关键词:历史;德育教育;爱国主义;认真学习;传统美德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就如何进行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浅谈几点看法。

一、德育教育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础

爱国之情,常人很难体会到只有亲身体验才可能有所感悟,但要经历爱国大事,对学生来说几乎很少,所以要让学生真切体会到什么叫爱国,如何去爱国。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只有了解深切,才能从心中涌起爱心。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给后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诸如屈原自沉汩江罗,以身殉国;岳飞“精忠报国”,屈死风波亭;林则徐为击败英侵略军,积极仿造西方战舰,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鸦片战争中七旬老将陈化成血染吴淞口,维新运动中,谭嗣同誓为变法献身第一人,抗日战争时期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血洒疆土,只为争回民族的尊严,国家的主权。而在我们身边,为了救学生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给她的学生上了人生最美的一课。南海守礁二十年,化成礁石一块,无怨无悔的南海卫士李文波。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一条路,二十年,为乡村父老带去健康安宁,周月起、艾华这对残疾乡村医生夫妇大爱无痕。航母出海了,战机飞天了,却悄然离开了的罗阳同志用生命托起战机,笑傲长空。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事迹,足可告诉人们忠心报国,威武不屈,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追求完美的民族精神。

通过这些事例,分析英雄事迹的动机,同时讲述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这些英雄能毫不犹豫为国捐躯。告诉学生只有爱国的人,才爱自己的生命,他们牺牲生命就是为了保卫国家,这是一种崇高的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人所应具备的品质,像汉朝的苏武,青年时出使,白发时才回归,南宋文天祥与元朝统治者斗争“留取丹心照汗青”,共产主义者李大钊为了“青春中华之创造”大义凛然牺牲在张作霖的屠刀下,诗人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粮,这一系列事迹莫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再一方面,通过一些反面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讲“中法战争”讲到老将冯子材奋勇杀敌,而李鸿章却不准出战,中国在战场上取胜时,清政府却“与缔和约”,以“求法人不必再战”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新约》,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的局面。同学们愤怒地说“真该死”“真丢人”,于是我趁势引导,告诉学生,现在我们国家所面临的困难仍很多,像美、日在钓鱼岛挑衅,要达到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目的,我们作为一名学生,爱国应从哪里做起?

二、爱国应从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开始

中国古代文明,名传千古,流芳于世。中国有许多为造福人类而努力拼搏的人才,孟子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凡是有作为的人都会遇到大困难,必先磨炼自己,所以要培养那种不怕吃苦,奋发向上的精神,像李时珍为撰写医学名著《本草纲目》,历时二十七年,走遍大江南北,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匠”。张衡,博学多才,刻苦钻研,对工作精益求精,终于制出了地动仪,司马迁用十九年的功夫写成了史学名著《史记》,水稻专家袁隆平,潜心钻研近十年,终于在1974年研制成籼型水稻,属世界首次,女科学家林巧稚一生独身,投身医学事业,成为医学界楷模。通过这些实例,告诉学生要想成就大业,就要有民族,为国家,为事业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奋发努力的精神。历史教学中将这些光辉典范介绍给学生,势必激发起为祖国繁荣而努力的热情。使学生不断树立想为国家,为民族利益献身的精神。

三、要教育学生尊敬师长,遵守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做一个对社会有利的人

李大钊曾说:“疼爱自己的老人这是人之常情。”朱总司令,抗战时期工作繁忙,生活艰苦,但仍节省一部分钱寄给母亲,他母亲病逝后悲痛地说:“我用什么方法报答母亲的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他把爱母亲爱人民联系在一起,这种尊老爱幼的传统是社会文明的风范,就这个方面,在教学中举了一些不珍爱父母之爱的例子,如,乱花钱,不学习,打游戏机,有的在读书期间犯了不可饶恕的罪,伤透了父母的心,这样的人怎能成为社会的栋梁呢?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许多同学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是对父母的伤害,也是对社会秩序的破坏,就此能逐步改正,这就达到了教育目的。总之,德育工作者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策略。“树人之要,丢弃在先,德育之要养成在先。”历史教学中贯穿这几要素,主要是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接受改革开放,热爱自己的集体最直接的行为,就是刻苦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上一篇:各种个人担保书的下一篇:江西省委农村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