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精选12篇)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 篇1
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渴望独立和尊重,所以在对一些事物的看法上会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并且讨厌说教式的教育和督导。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因此要想对他们开展人生观、价值观等德育方面的教育,就必须考虑到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对策,否则是徒劳无功的。初 中政治课教学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既有通俗易懂的生活常识,也有抽象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政治课在教学内容方面对学生德育的培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政治课就是初中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初中政治课堂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提升自身素质,做到言传身教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也。作为初中 政治教师,一定要按照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做到教学相长,注意自身素养的提升,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地丰富自我、发展自我和挑战自我。初 中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叛逆心理比较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很难做到坦然面对、不骄不躁,往往都会夹杂着各种情绪。但是他们敬畏教师,教师的言行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举止行为。为 此,教师一定 要不断提 升自身的 涵养,做到言传身 教。在做人上 讲究诚信、友 善、和蔼可亲;在做事上讲究宽厚、公正、兢兢业业。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中,涉及理想、爱国、诚信、交 友、尊重时,学生都会感到虚假,戴着有色眼镜去学习这些内容,这是很不恰当的。言传不如身教,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如果能从学生身边的事情谈起,能结合师生实际生活来探究,比如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教师对学生的无私奉献等,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
二、剖析教材,提升德育质量
现在的初中政治教材在编写上已经非常地贴近 生活,对学生的三观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在初一年 级,教材主要是引导学生懂得在新的环境中如何与同学、老师相处,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正确地认知考试成绩,做到诚信友善;初二年级,教材主要引导学生知道如何与父母沟通交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做一个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初三年级教材涉及的知识稍微有一些宏观,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做一名社会主义好公民。这些内容都与学生的德育工作有关,只要教师能结合教材内容和学情,深度地剖析教材,找对素材,自然能使学生的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比如在教学《善于交往》时,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要强调交往是人类的需求,交往有艺术,在交往中我们都要学会尊重、宽容、友善、平等待人、不歧视别人,而这些品质恰恰也是德育教育的内容。就拿尊重来说,人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要先尊重别人,其中尊重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正反两个角度去分析问题:生活中尊重和不尊重的现象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获得别人的尊重以及如何去尊重别人?通过相关的引导和评析教育,学生自然能牢固记忆相关知识,并且能身体力行。
三、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革新德育路径
当下的教育思想 极为丰富,教学模式 也是多种 多样,学生的地位得到了突出,师生课堂角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对于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来说,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也要改变以往灌输式、讲授式的方法,不断地创新教学路径,采取学生喜闻乐见又易于接受的教学模式,比如体验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翻转课堂教学等。至于在 实际的教学中采取何种方式就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学情而酌情调整,并突出德育目标的实现,否则就是形式主义。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 让德育之 花真正地 开遍课堂。
比如在教学《遵纪守法》时,很多学生只能抽象地理解必须要遵守纪律,尊重法律,但是不能 从内心认 同。为此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体会到遵纪守法的意义。比如可以让学生参与文明劝导活动,到马路上去引导行人文明出行。很多学生在劝导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一些人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惨烈的交通事故,并且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有一个清醒的正确认知。这样的实践性教学会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从而提醒自己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初中政治课堂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只要教师能够认真地研究教材和学情,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精心构思和设计教学环节,创造性地开发德育素材,并且能身体力行,为学生做好榜样,德育工作就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摘要:政治课堂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要增强德育效果,政治教师必须做到:提升自身素质,言传身教;剖析教材,提升德育质量;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模式,革新德育路径。
关键词:德育,课堂教学,言传身教,教材,教学模式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 篇2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当代的中学生是跨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他们的道德观如何,关系到他们的本质是否能够得到全面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业的兴衰。《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师均要教书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把德育大纲的贯彻实施看成是各科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我真切地感到,因地制宜、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绝不仅仅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教育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更需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目前德育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就学生年龄特征来看,现在的学生普遍早熟;生理心理变化快,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对新鲜事物的接纳能力也比较强。这样一来,反而自控力减弱,不能规范自己的行为;过于地模仿,盲目地追求新潮;违反力事物发展规律,就容易走极端,偏离力社会道德轨迹。如:青少年吸烟率激增、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犯法。所以,孩子的德育应该从小做起,让孩子自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准则。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巨大的,思想教育工作应该同学校工作中最大量、最经常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也是化学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
二、德育教育的可能性
初中化学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爱国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安全教育、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素材,只要教师在备课、教学过程中努力挖掘,并积极从其他书报上收集相关材料,适时地插入,就可以使化学教学与思想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德育教育的内容
(一)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育通过化学研究的对象与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使学生逐步认识和形成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观点;在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让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的道理;在分子、原子、离子知识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层次结构,认识物质的基本性是无限可分的,但就其各个层次来说又是不可分的。这种可分与不可分,组成力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在化学科学技术上的伟大成就及对世界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是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的最好素材。如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中国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从小热爱祖国,学习勤奋。留美八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以赤诚的爱国之心回到祖国,建起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七·七”事变,天津沦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时,侯德榜态度坚决,断然拒绝,后率众入川,筹建了川厂。在他的努力下,经过多次的摸索和实验,终于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丹麦着名物理学家玻尔在二战时期被迫离开被德国占领的祖国。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把诺贝尔金质奖章溶于王水隐藏起来。后来纳粹分子窜进玻尔的住宅,而那瓶溶有奖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们的眼皮底下。战争结束后,玻尔又从溶液中还原提取出金,并重新铸成诺贝尔奖章。重新铸成的奖章显得更加灿烂夺目,因为它凝聚着玻尔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的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三)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这是涉及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世界各国已纷纷建立有权威性的国家环境保护机构,制订环境保护法律和进行庞大的治害投资。我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环境保护事业已经走向了法律化。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其中就有环保事业的重要内容。因为在众多的环境污染因素中,由化工业、化学品所造成的污染是最为严重的。在全球,臭氧层遭受破坏,温室效应使地球温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涨,这一切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在国外,如英国的烟雾事件,美国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哮喘并水俣病等,都是由于工业“三废”没有有效处理造成的。在我国,每年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量也相当大,而且有增无减。大部分城市出现酸雨,由环境污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达数千次。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化学课上向学生介绍一些化学与环境污染知识,观看环保影像资料,把环保意识渗透到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同时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对学生实施安全知识教育
在当今的学校教育中,安全教育被提到了相当重要的议事日程,我们应该随时对学生实施安全知识教育,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化学课是实验安全教育的最佳场所,例如在教学给液体物质的加热时,通过强调学生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旁人、点燃氢气前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使用浓酸浓碱时要十分小心等等,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五)意志品质与理想前途教育
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出自勤奋。通过科学家的事迹来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刻苦钻研的精神。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结果发现了许多气体合并成了许多有机物。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其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赴后继,毫不退缩。
严肃认真,敢于创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把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烧现象,彻底推翻了统治化学长达百年之久的“燃素说”。而英国化学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测量气体的密度时,发现由亚硝酸铵制得的氮气和由空气分离所得的氮气密度不同,但是仅几毫克的差别。别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们却认真地分析研究,进一步地分离测量,最后发现了稀有气体。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 篇3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过程;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247-01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渗透德育教育这一目标,是我们急需探索并解决的课题。
一、正视目前思想政治课的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首先,社会价值观念的混乱给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我国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基本上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迈进的过程。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在新与旧、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观念撞击中,人们原有的信念、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受到冲击,出现了所谓的“信仰危机”。在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放任自流的自然主义倾向,面对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的不良影响,没有进行有效的抵制,更没有理直气壮地、旗帜鲜明地强调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没有进行有说服力的评判、分析和引导。价值观念的混乱必然导致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的下滑或无所适从。
其次,社会的文化环境中不利于青少年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因素。影视片中的暴力、凶杀、情色充斥,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严重;有些作家不去宣传革命传统,描写改革开放中祖国发生的变化和出现的先进人物,以优秀的作品去鼓舞人、激励人,而是挖空心思去描写性解放、性自由;街头书摊摆放的一些书刊令有识之士不堪入目;有些图书馆、少年宫等或者倒闭,或者改换门庭,各种游艺厅、娱乐场所却大量涌现。这些现象严重地侵蚀着青少年心灵的健康。
同时,家庭教育的小环境也不容忽视。有些家长过分地注重孩子们的身体而忘记了他们整个心灵的塑造;对孩子娇惯、袒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望子成龙心切,重视智力开发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不少家长对孩子包办代替,使孩子们的自我生活能力、劳动的观念和技能技巧严重欠缺。一些家长不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而是盲目攀比,使孩子们身心负担加重,当孩子们达不到家长的某种要求时,不是耐心地引导、说服,而是进行打骂,等等。家庭教育发生了倾斜,如不予以扭转,对孩子们品德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这些不利于使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因素,必须正视。
二、榜样激情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介绍了许多经典人物和先进事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榜样,分析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挖掘他们的崇高思想品德和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见贤思齐”的目的。例如,初一年级思想政治课讲《爱国情操使人们产生对祖国强烈的责任感》这一知识点时,教学中就以钱学森为榜样,讲述以他为代表的我国老一代科技工作者为了打破50年代中期少数大国的核垄断,肩负国家的重托,怀着为祖国争光、为人们争气的雄心壮志,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1964年成功地爆炸了我过第一颗原子弹,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确爱国不仅仅是对祖国的一种情感,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三、对比激情法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些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可用激情法来对相反事物的相同点或相似事物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从而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例如,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知识时,针对现在有极少数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中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不理解的问题,我用学生所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开放20年来所取的辉煌成就这是一具体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伟大真理。通过比较,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教师要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一)以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对于教师而言,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体现人文关怀,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观察和了解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和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产生知识与价值上的共鸣,使学生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生成长中的价值上的认可或体悟,从而使学生热爱政治学科,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其次作为政治教师,不仅要在本学科的教学中关心学生,同时也应该具有一种终极关怀精神,它可以表现在教学及与学生交流的各方面,例如,它可以在道德方面表现为无条件帮助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奉献精神,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对真理的热切追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用这种精神来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二)自我完善,发挥榜样作用。
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这就决定了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尚道德的人,前提是教师本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政治教师更应如此。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展现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最佳的行为表现,以正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以德育人、以德树威。
五、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只有理论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地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企业、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有机结合。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 篇4
一、德育教学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人生最朦胧的阶段, 由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会产生逆反心理, 在此期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处于尚未形成的阶段。因此, 在此期间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对于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当中, 对于德育教育的渗透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因为他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方向标, 对于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起着格外重要的作用。
二、在对政治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应注意什么
1. 注重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的细节, 合理渗透德育思想
“细节决定成败”, 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当中, 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这样才可以将枯燥的政治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活跃起来。在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当中, 初中政治学科应该占有主要的位置, 因为其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细节对德育渗透要起到的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还要深挖教学素材, 找到一切对德育教育有着促进作用的资料,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做人的真谛所在。
2.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进行德育思想渗透
在教学过程当中, 我们经常说的一个问题是教师如何将教学气氛变得融洽, 使学生的听课效率能够得到提高, 进而使其教学效果达到更好。可是事实上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过程当中,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难上加难, 由于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课堂教学气氛, 所以德育渗透恰恰可以对这一弊端进行弥补。在教学过程当中,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 可是借助身边的情况以及感人事件恰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 这是调节课堂教学气氛的有利因素。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德育教育可以通过生活实际来进行渗透, 加上教学手段的应用同样可以营造教学气氛, 比如说通过模拟法庭来对生活中的案例进行相互的辩论, 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 这样也是调节课堂教学气氛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手段及方法的运用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好地调动, 在此期间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会被更好地激发出来, 德育教育也会得到顺利开展。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1. 以生为本, 体现人文关怀。
对于教师而言, 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 体现人文关怀, 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观察和了解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和需要,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产生知识与价值上的共鸣, 使学生得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生成长中的价值上的认可或体悟, 从而使学生热爱政治学科, 通过努力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其次作为政治教师, 不仅要在本学科的教学中关心学生, 同时也应该具有一种终极关怀精神, 它可以表现在教学及与学生交流的各方面, 例如, 它可以在道德方面表现为无条件帮助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的奉献精神, 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对真理的热切追求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并用这种精神来对待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2. 联系实际, 活跃德育氛围。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学有所获, 知行统一, 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设课堂情境, 增加情感投入, 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 实施情感教学。
3. 自我完善, 发挥榜样作用。
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这就决定了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尚道德的人, 前提是教师本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 政治教师更应如此。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教师要展现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最佳的行为表现, 以正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以德育人、以德树威。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如果我们每个政治教师都能抓住德育渗透的特点, 遵循德育渗透的原则, 实施恰当的德育渗透模式, 相信必定会取得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观点教育的一门课程, 在诸多德育途径中居特殊重要地位。国家非常重视中学的德育教育, 把思想政治课摆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在现实中, 一方面是学生的道德水平普遍下降, 各种道德观、价值观、荣辱观在中学生头脑中都有一定的比例, 另一方面, 中学思想政治课重成绩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没有根本的改观。因此, 中学政治教学应加强德育渗透, 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李国华.探寻“德育生活化”的有效切入点[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08, 7.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德育 篇5
邢台市柏乡县龙华学区
李巧英
在落实三维目标,提升学科德育有效性的主题下,语文学科有着“文以载道”、“文道统一” 这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也就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学科德育的责任,那如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完成语文与德育的自然融合呢?
一、文以载道,挖掘“道”,落实好三维目标
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无不闪烁着我们民族最耀眼动人、最可以世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和思想光辉。德育因素似乎信手拈来。其实不然,在实践中,我们常碰到这样两种类型的文章。一种是看上去德育因素不明显的课文,如《生物指示现象》等以介绍科学知识为目的的文章。这类文章如何凸现出其蕴含的德育因素?一种是德育因素非常丰富的文章,如何取舍?
(一)让隐性的“道”变得具体起来
对于第一种类型的文章,通过教学组织过程来揭示其中蕴涵的德育因素。过程的揭示是学科德育的难点,也是最有价值的地方。以《生物指示现象》为例,通过学生活动、作业布置、拓展文本等途径挖掘出蕴含其中的德育因素。如收集表现生物指示现象的古诗词,在课堂上阅读交流。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感受到哪些“生物指示现象”,它们对于生活的意义。通过这样的练习、拓展来萌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寻大自然奥秘的意识和科学精神。这就将这篇课文中具体的“道” 凸现出来。
(二)让丰富的“道”变得专一起来
对于第二种类型的文章,通过字词品读、学生认知体验,挖掘出最有感染力和潜移默化效果的德育因素,让丰富的“道”变得专一起来。以《雁》为例,在作品角色身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德育因素。从雁夫妻的角度,可以看到对彼此间爱情的眷守,对自由尊严的捍卫。从呆鹅的角度,可以看到失去梦想,麻木而平庸人生。从张家男女的角度,可以看到人性的贪婪和冷酷。从村里人的角度,可以看到人类漠视弱小的自私和残忍。如何取舍? 从品味关键的字词入手,哪些细节在冲击和感动了我们呢?我们从受伤的母雁“昂着头,冲向空中那只盘旋的孤雁哀鸣着”到“她只能目送丈夫孤单地离去”;从“心里空前绝后地悲凉。眼里噙满了绝望的泪水”到“僵直的头仍冲着天空”,这些极富张显力的刻画中,最为深刻地感受到的应该是对自由、对尊严的渴望。所以,在教学中,根据文本所提供的丰富的情感线索,有的放矢,引导学生集中体验某一特定的主题,以提高特定时间段内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知人论世,品味内涵,把握适当的德育尺度
知人论世,是把握文本内涵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写作背景与作者人生状态的介绍应该到哪个尺度,德育联系的方向或深度应该如何把握?才能最有效地完成德育与学科自然融合,落实三维目标呢?
(一)防止主题拔高
以《祖父和我》为例,它节选自《呼兰河传》,单从这篇文章看,它表现了童年真好这一主题。但联系到整本作品《呼兰河传》的主题和作者的人生状态,这一主题恐怕显得过于浅显了,需不需要在知人论世中得以拔高呢?我觉得不需要。因为它的读者是预备年级的孩子,他们在阅读对话中,被激发出的认同感决定了他们所能接受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尺度。童年真好虽然相对整部作品主题来说是浅显的,但它的德育融合却是有效的。
(二)防止德育先行
对于初中学生,像《故乡》、古诗词这样主体精神色彩特别浓厚的文本,不去追溯作者的生活状态与精神状态,理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教学中,如果不注意尺度把握,往往会造成德育先行,从而偏离了德育融合的途径。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开始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以《故乡》为例,它的主题理解一向是一个难点,为此H版教材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直接在课本注释1中写出:“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了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社会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新教材的编撰者删去了这个注释。但在实践中,我们应该怎么来把握呢?一是对于这样的主题所蕴涵的情感和价值观,我们该让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二是对这样的理解深度,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达到?这应该是尺度把握、实现融合过程中,每个教师应思考的吧。
三、感悟思辩,守住底线,与时俱进融合德育因素
有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案例。我教授《“诺曼底”号遇难记》已经几次了,每次讲到船长与船一起沉入大海所体现出的品质时,越是以前的学生,越是都像书中所导向的思想一样,认为船长忠于职守,船亡人亡,应该学习这一种精神。而越是最近的学生,愈来愈多地认为在船长完成应有职守后,选择与船共亡,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是不可取的。学生思想的变化在提示我们,在守住道德精神底线的前提下,德育也要与时俱进。作为处在那个特定时期、特定职业岗位上的船长,这样做是值得人们敬佩的。这种认知上的冲突给我们提出了另一个难题:今天的德育,既不能完全撇开特定文本中的历史环境,也不能简单地用今天的价值判断来取代过去的选择。应该从两者的区别中,理解时代的变化对价值判断的影响。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 篇6
一、精心备课,有效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灌输式”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一来,很多学生都觉得政治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对政治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厌恶政治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更加制约了初中政治教学的发展。可见,初中政治教学模式优化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对初中政治教学进行改革,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教学内容,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老旧的教学理念,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在教学《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这一课时,我们就可以先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挫折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共鸣,然后让学生都讲一讲自己曾经受过的挫折,由此来做一个自然的过渡,再来进行课堂教学。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而且创设的情境是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它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得到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样的情境渲染下,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会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因此,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完全认同,渐渐失去了创新思维,这样的教学模式间接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式教学的实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当前我国的国产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外国汽车品牌仍然占据着我国汽车销售的主要市场,你们认为我国国产汽车的未来发展会如何呢?是选择坚持自主研发、自创品牌,还是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呢?针对这些问题,学生热烈讨论起来,各抒己见,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学生在不断地分析和思考,最后了解到,我们不仅要坚持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更要自主研发,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不断提高国产汽车的质量,创造更多更好的国产汽车品牌。
三、自主学习,赏识激励
李白曾经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天性,要想发挥学生的这种天性,需要教师的指引和规划。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创新,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发现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独到见解,我们不要一开始就给予否定,而是要带领学生去分析,鼓励学生敢想敢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但都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自己的价值观,也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或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工具,而应该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好朋友,和学生进行诚恳地交流,互相探讨自己的体验和观点。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在课堂中,应该多提出启发式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有些教学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学生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有所收获。例如,在教学《我与父母做朋友》这一课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个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之后,和自己的父母主动沟通,听听父母的心愿,和父母讲讲自己困惑喜悦,以此来加深和父母的情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四、掌握方法,增强能力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自主教学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合作教学法就是以挖掘学生潜能为目的,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目标,以讨论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哪些内容是值得讨论的,哪些内容是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的,在教师的心里应该有一个“度”。教师要拿捏好这个“度”,确定好合作学习的内容,让合作学习变得有意义。初中政治教学任务重、内容多,但是教学时间是很有限的。要想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必须要加快教学的步伐,尽量在一节课内教授更多的知识。但是合作学习是需要占用很多课堂时间的,所以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进行合作学习,这样的话,势必会造成学时不够,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局面。我们应该尽量选取一些值得探讨、学生有所质疑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学生接触到一个问题,发现这个问题与自己原有的认识不一致,这样的新问题就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共同解决疑问,从而对问题有个深入透彻的认识,对这一知识点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总之,优化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初中政治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此,我们广大初中政治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江万生.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改革与开放,2011(6).
[2]张莉.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5).
[3]王晓明.初中政治教学中合作式学习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1(9).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加强德育渗透 篇7
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进行德育思想渗透
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让学生拥有充分表达思想和见解的机会, 启发他们自觉去探讨人生和社会的真谛, 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是使学生学好的前提, 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从疑问开始, 常有疑问, 才常有思考, 常有创新。因此、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情绪情感、求知需要、毅力恒心、自信心甚至性格, 或多或少受到学习方式方法的影响, 这是在一定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培养、形成的。而好奇心、求知动机、进取性格、丰富的情感、创新的意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较高的自信心等, 都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因素, 是学会学习,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 “大处着眼, 小处入手”“润物细无声”, 并持之以恒。讲究方法:采用激励法, 如目标激励、兴趣激励、竞争激励和荣誉激励等;采用识别法和排除法, 如感情障碍、情绪障碍、思维障碍、语言表达障碍、文化与环境的消极影响等的识别与排除;采用调节法等, 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
二、自我完善, 发挥榜样作用
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这就决定了教师的道德修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学生培养成有高尚道德的人, 前提是教师本身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 政治教师更应如此。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教师要展现积极的精神状态和最佳的行为表现, 以正面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 以德育人、以德树威。
三、知识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 加强德育渗透
知识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教给学生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具体知识, 利用知识的力量哺育青少年成长, 切实把教书育人统一起来。而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 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时, 应注意多举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较近、又使学生喜欢的事例, 使学生受到熏陶。比如在政治教学中教育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我们要充分挖掘初中政治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内容, 可列举些不懂法造成犯罪的事例, 也列举些不守法而造成终身遗憾的事例, 来说明学法守法的重要性。在学生初步理解所学要领和原理的基础上, 引导他们联系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 畅所欲言, 开展积极讨论。然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比较, 达到统一思想认识的目的, 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政治觉悟, 把所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现实结合起来, 要把教材中的某些章节有意识地择选出来, 走出课堂去教学, 这样书本的许多知识通过实地考查, 都可以变成直观教材, 这既能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社会, 在现实中学到知识, 也能达到净化心灵, 培养劳动观念,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又缩短了理论和实际的距离, 达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四、加强实践活动教学, 强化德育教育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样的学生只能读死书, 死读书, 是读书的机器, 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我们要培养的学生, 是将来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各种人才。“实践活动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 在动态的教程中, 接受教育, 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 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 要充分利用社会生活, 唤起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这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机会, 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增强社会责任感。每个星期一升旗时, 在国旗下讲话等, 让学生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感悟人生的真谛, 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
比如每年清明节学校可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等爱国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和学习, 让学生与劳动模范和优秀的共产党员进行面对面的交谈, 了解他们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通过这些实际活动, 学生的德育水平提高了不少, 参加活动后, 在写作中可以看到学生在活动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比如吃苦耐劳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 并在学习和生活中明显感觉他们的目标明确了不少。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德育教育 篇8
一、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一个班级如果没有凝聚力, 就成了一盘散沙。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 每个学生都是家庭的一员, 每个人都有为家庭作出贡献的义务。老师可以制订“班级是我家, 我爱我家”的班级口号, 号召大家为班级增光添彩。同时配合学校组织每周评出纪律、卫生等优秀集体, 公开表彰, 颁发流动红旗, 以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为班级制订职业目标, 共同追求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使学生的职业理想切合实际。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只有思想端正了, 职业目标与为人处事才能跟进。要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让他们懂得, 在我们的社会, 人人都是服务对象, 人人又都是为他人服务的。开展“我为人人”活动, 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意识, 如班级卫生日、各种义工活动, 到福利院、养老院为需要帮助的人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开展活动的同时进行思想、德育教育。同时让学生懂得理想必须与社会现实相结合, 必须与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只有这样, 经过努力, 才能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三、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让学生对德育课感兴趣, 他们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 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幽默的语言, 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 培养学生乐观、豁达、健康的心理。在教学中, 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 这样才能拉近师生关系, 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才会有和谐的课堂;有了和谐的课堂, 才能顺利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
四、转变教育思想
教师要转变过去那种学生道德教育只依赖思想政治课的片面认识。注重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德育因素, 拓宽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面, 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做文明学生, 树文明形象”活动, 要求着重抓文明礼貌用语及仪容仪表, 在全校范围内张贴文明用语口号。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积极引导宣传, 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在校内可以举办书画比赛, 爱国歌曲大赛, 体育竞赛等。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进行道德教育, 在各种活动中加强学生爱集体、爱国的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五、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树立坚强意志
老师应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引导他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教师在德育过程中, 要加强锻炼学生意志的教育, 在实际学习、生活中, 锻炼学生改变做事怕苦、怕累的思想, 及时发现并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要用实际案例教育学生遇事时不急不躁, 学会用理智控制情绪, 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德育教师要帮助学生处理好学校、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 其中包括与同学之间的交往, 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 引导学生自己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六、在实践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光靠课堂上说教是没有明显效果的, 只有通过实践, 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 才能使学生领会道德标准的意义, 教师应对学生予以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使学生更多、更好地观察了解社会各个方面, 使学生把对道德的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我校多次组织专题报告, 请交通部门的交警到学校做交通安全教育报告, 并以实例教育学生安全的重要性, 又请派出所的民警到校做法制教育的报告, 讲述打架斗殴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 以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使全体学生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 在实践中受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和熏陶。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 篇9
一、融德育于生动的教学内容中
政治教学要讲究通俗性,所谓通俗,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以此为根据来处理教材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而不是强制灌输,死记硬背。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的初中学生。如果单纯讲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困惑不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历史故事、当前的国情、新闻时事、英雄模范的事迹等典型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借助形象生动活泼的事例,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对知识易于接受,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正确认识社会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融德育于多媒体教学中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多媒体技术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齐上阵,让他们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不断将间接经验内化为直接经验和表象,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晦涩的内容形象化,很容易实现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进一步强化书本中的德育因素,使之具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能更好地激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情波澜,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例如:我在讲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时,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我首先展示了苏州园林、都江堰、敦煌莫高窟、皮影戏、瓷器等我国优秀文化成果,在欣赏这些图片的时候,同学们非常感兴趣,传来一阵阵惊叹声。不用我多说,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已经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一种认同感,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凭借多媒体学生已经深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三、融德育于教师的爱心中
作为一门德育教育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实现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对每一位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对教材课标的理解和有效的备课及对社会的认识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始终以真诚、爱心去关心、爱护学生,走进学生内心世界,才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意见。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感因素,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出发点,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支撑点,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落脚点,突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教育教学的全程优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地过程中完成良好达到心理成长,形成健康的人格,培养起优良的思想品德。
四、融德育于社会实践中
课堂教育的效果在课外得以表现,课外教育是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因此我们一方面要通过课堂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实践环节,在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教育、锻炼,使他们具有走进社会、面对挑战、规划人生的真实本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作为政治课而言,开展研究性学习(如撰写政治小论文、调查报告等)是一种比较可行和有效的实践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和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家乡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来培养和锻炼学生观察社会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挖掘“乡土”典型,关注乡情乡貌,既加深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热爱家乡、忧国忧民等思想品质。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学生之间乐于分享、勇于参与、寻求共赢,能使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发展,以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融德育于教师形象中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应具备崇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道德个性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品德修养、道德行为、人格力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为此教师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言传身教,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坚定的信念、意志,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状态去影响学生。一个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政治教师应当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立场,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这将会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 篇10
一、精心备课, 有效教学
在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 教师往往会采用“灌输式”教学, 即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讲什么, 学生听什么,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一来, 很多学生都觉得政治学习过程是枯燥乏味的, 所以对政治学习提不起兴趣, 甚至厌恶政治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更加制约了初中政治教学的发展。可见, 初中政治教学模式优化迫在眉睫。我们必须对初中政治教学进行改革,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结合教学内容, 探索出适合学生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老旧的教学理念, 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 在教学《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这一课时, 我们就可以先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挫折的故事, 引发学生的共鸣, 然后让学生都讲一讲自己曾经受过的挫折, 由此来做一个自然的过渡, 再来进行课堂教学。
二、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情境, 而且创设的情境是有一定情绪色彩的, 它能够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得到学生的情感共鸣。在这样的情境渲染下, 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会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体会和认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因此, 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是十分重要的。长期以来, 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 习惯了被动地接受知识, 他们对于教师所讲的内容完全认同, 渐渐失去了创新思维, 这样的教学模式间接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情境式教学的实施, 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 鼓励学生创新, 提出自己的见解, 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 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 在教学《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一课时, 我们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当前我国的国产汽车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外国汽车品牌仍然占据着我国汽车销售的主要市场, 你们认为我国国产汽车的未来发展会如何呢?是选择坚持自主研发、自创品牌, 还是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呢?针对这些问题, 学生热烈讨论起来, 各抒己见,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比这两种不同的观点, 学生在不断地分析和思考, 最后了解到, 我们不仅要坚持对外开放, 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更要自主研发, 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 不断提高国产汽车的质量, 创造更多更好的国产汽车品牌。
三、自主学习, 赏识激励
李白曾经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天性, 要想发挥学生的这种天性, 需要教师的指引和规划。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创新, 为他们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让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重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找出每个学生的优点, 同时, 还要提高学生的认识发现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独到见解, 我们不要一开始就给予否定, 而是要带领学生去分析, 鼓励学生敢想敢做,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但都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 教师不能一味地灌输自己的价值观, 也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旁观者或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工具, 而应该把自己当成学生的好朋友, 和学生进行诚恳地交流, 互相探讨自己的体验和观点。作为教师, 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而不是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在课堂中, 应该多提出启发式的问题, 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使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积极投入到课堂中来。有些教学内容, 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 学生在自我实践的过程中, 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 并有所收获。例如, 在教学《我与父母做朋友》这一课时, 我们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个课后实践作业, 让学生回家之后, 和自己的父母主动沟通, 听听父母的心愿, 和父母讲讲自己困惑喜悦, 以此来加深和父母的情感, 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四、掌握方法, 增强能力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 如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自主教学法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比如, 小组合作教学法就是以挖掘学生潜能为目的,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目标, 以讨论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 哪些内容是值得讨论的, 哪些内容是不需要进行合作学习的, 在教师的心里应该有一个“度”。教师要拿捏好这个“度”, 确定好合作学习的内容, 让合作学习变得有意义。初中政治教学任务重、内容多, 但是教学时间是很有限的。要想在规定的教学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就必须要加快教学的步伐, 尽量在一节课内教授更多的知识。但是合作学习是需要占用很多课堂时间的, 所以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拿来进行合作学习, 这样的话, 势必会造成学时不够, 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的局面。我们应该尽量选取一些值得探讨、学生有所质疑的问题, 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学生接触到一个问题, 发现这个问题与自己原有的认识不一致, 这样的新问题就需要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共同解决疑问, 从而对问题有个深入透彻的认识, 对这一知识点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
总之, 优化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提升教学质量, 是新课标的要求, 也是初中政治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此, 我们广大初中政治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改革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手段,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江万生.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改革与开放, 2011 (6) .
[2]张莉.自主学习能力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 (下) , 2013 (5) .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 篇11
关键词:增强 思想政治课 德育 功能
如何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课的实效性,增强其德育功能,是摆在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此,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在教学内容上引导人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思想政治课我们讲究通俗性教育,所谓的通俗性,主要是强调教学要为学生所能接受,学以所得,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盲目强制灌输,强调死记硬背。其次,我们要了解授课对象。我们教学的对象是知识较少、阅历较浅,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尚未形成的初中学生。面对这样的受众主体,如果教学中一味地强调抽象的概念、原理,这必然会导致让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对所学困惑不解。第三,我们要结合学生特点,优化教材。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历史故事、當前的国情、新闻时事、英雄模范的事迹等典型事例,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进而使其做到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二、在教学方法上启发人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让思想政治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德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上好思想政治课,笔者从对以下几种方法作了尝试,且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以活跃的课堂讨论激发人
讨论法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着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能力。讨论的范围可大可小,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适当安排,讨论教学法要注重以下几点。一是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要有吸引力,要贴切学生生活,贴近实际。如初二年级在讲授四项基本原则时可以讨论“为什么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身边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好还是不好?”,“改革开放对中国利多还是弊多?”等等,让学生能够从自己的身边着手去思考这些问题。二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启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踊跃发表见解。教师的引导要注意让学生讨论不偏离主题,讨论的内容逐渐深入,达到让学生启发思维,提高道德修养,深受教育的良好效果。三是教师在讨论后要善于总结,提炼,帮助学生接受教育。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很难对一个问题形成系统的认识,此时教师就要注意总结、概括讨论的成果,对学生片面的和错误的观点要及时纠正,并予以说明,使学生从思想上切实得到提升,切实领会课本内容,并将其外化于现实生活。
2.以生动活泼的教法吸引人
趣味性是指在教学中为使受教育者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动机,教师运用的为其喜闻乐见,可知可感的基本德育手段,更能够符合初中学生思想实际的迫切需要。要让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提高,还在于使政治理论能够在实践中予以体现,使学生切身感受其中原理的价值。这必然要求教师要注重教法改革,教法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课堂教学。现今教学设备都比较便利,思想政治课可以通过多媒体、实地参观、社会调研等多种活动进行,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既能够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每一个原理产生的背景和意义,更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也使学生深深体会到“学与不学,大不相同”,进而使思想政治课产生无穷的美丽,使其德育功能尽情发挥。
三、在实践活动中培育人
思想道德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1、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社会实践可用“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方法。“请进来”就是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邀请社会上的有关人士来校做专题讲座,然后在课堂中再进行讨论,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专题调查是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疑惑的问题,走进社会,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细致地考察社会现象,详细地分析综合资料,以达到正确认识社会的目的,学生可以调查内容很广泛:如市场经济、乡镇企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口和环境等。通过社会调查,学生获得大量丰富的社会实际知识,能够加强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与学校的日常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学校日常思想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即都是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看待,要求思想政治课突破课堂教育和局限性,与学校其他教育紧密配合,积极探索特点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德育的最基本要求是:“按照五爱要求,严格遵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可结合学校《守则》和《规范》的教育,开展《守则》和《规范》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又如,针对学校里少数学生比学生比阔气、比享乐、经吃穿,认为“艰苦朴素已经过时”和打电子游戏机等现象,对这种现象,也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和学校日常思想教育有机结合,可联系政治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开展诸如“电子游戏机的危害”、“谈谈艰苦奋斗、珍惜父母成果”等进行社会调研,让学生在活动中教育自己。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 篇12
一、深度挖掘教材, 培养学生正确的德育观
政治课有明确的价值取向的德育教育的目标, 在教学中达到相应的目标就是初中政治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初中的政治学课本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是进行德育教育的很好凭借。 在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 理解课本中德育教育的内容, 并把这些内容传达给学生, 通过教材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比如, 在进行法制课程时, 让学生在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明白法律的重要意义, 并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法律的深入学习, 让学生树立起知法懂法用法的意识, 形成遵守法律法规的观念。 又如, 教学民族精神的内容时, 可以激发学生的正能量,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弘扬民族凝聚力, 宣传优秀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政治理想, 并在实践中践行。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政治课的知识可能很难进行充分理解, 有些德育教育的内容在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明白它的深刻含义, 因此,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采取高科技手段渗透德育教育内容。 将多媒体融入教学是符合现阶段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趋势的。 多媒体及时出现并在教学领域进行运用是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 并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起到很积极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 让学生更加直观感受到政治学要讲授的内容, 要渗透的德育教育。 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分寸, 不能喧宾夺主。 过多使用多媒体和在不当的时机使用多媒体也许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比如, 在进行民族精神的学习时, 我们就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 我们可以选择能够体现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实例进行视频播放。 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认识的同时, 视频中的人物也可以成为学生心中各个优秀品质的榜样, 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向他们学习。 直观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德育熏陶, 提高自身素质, 形成更好的人格。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在现阶段, 学生反映思想政治教学缺乏乐趣的主要原因是在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权不够, 学生只能是被动参与学习, 而不能主动学习。 所以, 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提高学生参与度。 我们可以从归还教学的主动权给学生开始, 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政治学内容的思考和总结, 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政治学知识。 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更多参与到思想政治学习中, 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而在自己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德育教育的内容就已经同时被学生理解和吸收了。 要加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应引导, 让学生对政治知识中的德育内容清楚认识。
比如, 在一次教学政治教学中, 我提前让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预习, 并且让学生查找体现相关价值的资料, 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师:“昨天布置的任务大家完成了吗?
全班同学:“完成了。”
师:“那么就请同学进行分享一下吧。 ”
A同学:“我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一条就是敬业, 我知道敬业模范罗阳的故事。 我给大家分享。 罗阳是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号的项目研发的总负责人, 并在行任务时, 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 经抢救无效, 不幸殉职。 他的一生是航空报国的一生, 他将自己30多年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奉献在祖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上, 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用身躯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
师:“的确, 罗阳的故事很感人, 他用他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们。 那么, A同学你在了解了罗阳的故事之后有什么感想呢? ”
A同学:“等我长大以后也要向罗阳一样成为一个敬业的人。 ”
这样经过同学们自己查找资料, 自己在课下学习的模式,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这样进行的教育将很有效果, 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正确的思想价值观的影响, 政治德育教育教学中, 甚至是学生生活中的表现。 在这样的模式之下, 教师只要加以引导, 就能取得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四、结语
学校教育, 德育为首位。 但在教学教育实践中, 德育说起来首要, 做起来不要的情况普遍存在。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主导作用, 利用好课堂主阵地, 课外活动主渠道, 才能突出中学政治教学的主题, 弹奏好中学政治课教学的主旋律———德育渗透。 我们应遵循思想政治课的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积极捕捉政治教学中的德育因素, 不断强化德育渗透功能, 使政治教学既向学生传授知识, 又成功地渗透德育内容, 达到政治教学与思想品德水乳交融的境界, 使学生有双重收获。
参考文献
[1]高建文.基于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探究[J].学周刊, 2016 (10) .
[2]赵亚丽.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培训, 2016 (02) .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推荐阅读:
初中政治兴趣教学10-20
搞好初中政治教学05-20
期末教学总结初中政治07-04
初中政治体验式教学05-18
初中政治的创新教学06-08
初中政治教学优化研究06-08
初中政治教学导入方式07-23
初中政治创新教学策略08-12
初中政治课堂快乐教学10-03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