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通用10篇)
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篇1
初中的政治教学生活化探讨论文
摘要:政治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政治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政治作为初中的课程之一,对于学生最直接的要求就是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政治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因此要对政治学科进行生活化的教学。生活化教学旨在激励学生从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建立日常生活与政治实践学习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的政治;生活化;小组合作
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各方面都已经联系在一起,而且随着国家之间联系的日益加强,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多,这三者之间关系也比较复杂。对于政治课程的学习,并不像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学习那样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进行重点学习,是从一点点的涉及开始到全方面学习的。初中阶段对政治课程的学习,侧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教会学生如何处事,形成正确的对于人生的观点。由于初中的政治教材内容中基本上都是与生活知识相关的,因此,对初中的政治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发展是有利的。
一、初中的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生活化教学,简单地来讲,就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认知,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生活化,以此让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政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课程改革中也提出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增加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生活认知,由于政治课程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因此对政治进行生活化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习活动开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是需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实践出发,因此,政治作为一门主要课程,对政治进行生活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认知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而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从学生接触最多的生活入手,使得教学生活化,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相应的能力。
二、初中的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以生活化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生活化教学体现在将政治中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课堂模式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这一模式下进行有关生活化的政治问题讨论。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教师根据一定的划分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活动。生活中的政治问题无处不在,教师要设计适合初中生特点的各种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分组完成之后,各个小组内凭借自身的能力差异分工合作。小组的讨论可以让组内成员结合各自的生活知识进行问题思考,比平时的图示讲解或者让初中生死记硬背的方式要生动得多,另外还能锻炼初中生的理解力和扩展了他们的接受力。比如,在学习“融入民族文化”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民族文化是否进行传承为论点,让学生讨论是否所有的民族文化都需要被传承以及对于外来文化我们应该秉持怎样的态度,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生活化教学
教育活动的开展,从大方向来说,就是为社会培养所需的人才,但是小方面来讲,通过教育使自己变得更好,从而更好的生活。因此,进行生活化的政治课堂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随着科技因素的发展,教育领域也受到其影响,多媒体、电脑等设备都成为教室的必备品,在教学过程中加上科技的色彩必然增添不少。在现代信息技术的烘托下,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置身其中,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点。比如,在学习“习惯对人的影响”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集中注意力,可以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观看小品《小明的一天》,从小品中让学生讨论习惯的好坏之分,以及习惯对人的影响,从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点。
(三)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世界大门的`关键钥匙,一件事情要想做成功必然有对这方面的兴趣,才能花心思在这方面。学生处于生活中,所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而且生活化的知识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将教学知识融入生活环境中,一方面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更容易理解。比如,在学习“好习惯对人的影响”时,以猜谜游戏的形式,以学生感兴趣的猜谜方式导入新课,并初步感受到习惯对人的重要影响,从而为课程的讲解做好铺垫作用。初中的政治教学担负着对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的重要职责。对初中的政治进行生活化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奠定稳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丽.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1).
[2]杨波.初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改革进程解析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8).
[3]雷颜俊.新课改下有效提高初中的政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6).
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篇2
一、实际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
1.生活同教育的关系
生活与教育这两者之间,从某种程度上讲,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而言,教育通过生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形成实际效果。目前,许多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脱离了实际生活,更倾向于直接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这就忽视了学生对这些思想政治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学习效率造成了阻碍,使得许多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真实含义,仅能似懂非懂地死记硬背。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提出给当前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带来了新契机,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力作用,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2.思想政治教育对初中生的影响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较为快速的阶段,也是其观念与素质形成的黄金时期。相对于小学而言,初中生已拥有了更加独立的思考能力与学习习惯。同时,社会上的各种事情也会对其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一定影响。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初中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外界不良诱惑与不良风气的抵抗能力,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素质与高尚的政治抱负,有效处理好众多家长与教师面临的问题。所以,将生活实际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联系起来,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实质性的引导和帮助,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辨别能力,使其拥有全面而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学
1.以实际生活情景导入教学内容
一个好的开始也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初中思想政治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这一环节。选择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导入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在学习“珍惜新起点”一课内容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新学校、新同学、新集体的话题。教师可以把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对新学校、新同学都抱有新鲜感,因此,教师开始讲课时,可以先向学生询问一些与所教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同学们,你们进入学校已有一段时间了,对这里的新生活和新朋友都有什么感受呢?有没有什么新的规划呢?”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促使他们积极发言、认真听讲。抽象的思想政治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及快速掌握所学知识。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接受知识,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率。
2.结合实际生活创造教学情景
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借助实际生活现象导入教学内容,让思想政治课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面对学生较难领悟的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理论知识。比如,在学习“学会拒绝”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列举社会上的某些诱惑事件,让学生思考:当面对这些诱惑时,需要运用什么方式拒绝。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接触社会的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上许多诱惑以及不良风气的抵抗力还比较薄弱,教师可借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还可以创设这样的生活情景:甲同学邀请乙同学到网吧打游戏,乙同学并不想去。这种情况下,乙同学该如何拒绝甲同学?初中生迷恋网吧是很常见的生活场景,通过如此创设情景,让学生懂得如何拒绝不良诱惑。这样的活动方式还能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3.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
想要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就要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广泛,信息能让学生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抱有疑惑与好奇。但初中生的辨别能力还比较弱,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教师通过平日里对学生的观察与了解,根据他们的疑惑与问题,科学合理地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以此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比如,在讲解“网络交往”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辩论赛,以“该不该与网友见面”为主题,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给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以收集多方面的素材。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就能懂得是否该见网友及其存在的风险。这种教学方式比教师直接灌输理论知识,更能让学生接受,也使得思想政治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4.将时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为了增强他们的明辨是非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对于社会上出现的暴力事件、恐怖事件,教师可以将其与教材中“生命与健康权与我同在”的内容相联系;也可以结合教材“我们维护正义”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还可以选择教材中“了解祖国,爱我中华”等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并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辨析不良行为与错误观念,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利益。时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全面认知社会。
三、结语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教师应从自身着手,树立生活化课程的教学观念,科学合理地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把思想政治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融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其成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春梅.浅谈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011(11).
浅谈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育教学;生活化教学
政治教育生活化既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又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教师在从事政治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背景、环境出发,将政治教育与生活实际、实践密切联系起来,让政治教学能够为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服务,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在政治教学的目标上,应当使学生通过政治课程的学习,学会用唯物主义的思想和政治学科的思维方式思考、分析社会现象,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社会现象疑问的解答。教学不应脱离社会,政治教学更应当服务于生活实际,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让教育过程回归生活,让学生不再觉得政治课程空洞无用、枯燥乏味,让学生意识到用政治思想和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让学生通过政治课程的学习,科学构建世界观。
一、教师应当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传统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枷锁没有彻底从初中政治教学课堂上解开。思想政治课堂中理论知识过于空洞,许多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认为政治课程枯燥乏味而且生涩难懂,而且思想政治教学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首先要求教师及时改变观念,改变传统政治教学过程中“填鸭式”“强迫式”“死记硬背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首先在政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政治学习,充分挖掘学生的政治学习潜力,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其次,在政治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拓宽生活经验、勤于实践、勤于观察,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政治、关心生活、关心政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不能只做“一心只读语数外,两耳不闻政史地”的学生。再次,教师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应当树立学生知识学习和人格形成同样重要的理念。初中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文化认知固然重要,但中学生的心智处于成熟的前期,心理健康的心智发展在这一时期占据重要地位,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和理性辅导,促进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发展。
二、构建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情境
传统的政治教学常常被学生认为离生活很远,什么主义和什么生产关系都与生活无关,这是因为传统的政治教学过程只注重对学生知识认知的灌输,而忽略学生对政治内容的吸收。因此,要提高政治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真正能够从政治教学中获益,就必须在实际政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的情境。例如,最近朝鲜半岛不平静,朝鲜与美韩之间的军演与对话愈演愈烈,呈现出剑拔弩张的形势,电视台和网络上相关新闻很多。初中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收集朝鲜与美国、韩国之间的战争与相关新闻,并帮助学生思考朝鲜的政治制度以及中国抗美援朝的历史,并分析当前朝鲜的政治困境与未来走向。通过这样的课题布置,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的同时就对当前朝鲜半岛的局势有了初步了解,并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认识到政治关系在朝鲜半岛和中国关系间的重要性,也改变了学生以前看电视上有关朝鲜半岛的新闻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让学生意识到政治学习的乐趣和政治学习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政治。
三、运用生活化的政治教学方法
政治教学的方法十分重要,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兴趣,能够使政治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传统的政治教学中,对于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极大地伤害了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严格和缺乏沟通交流的教学环境不利于政治教学向生活化的方向引导。在政治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的应用素养。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设身处地置身于生活情景中,才能够充分体会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避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学纯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例如,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政治新闻和政治历史,让学生更立体地体会政治历史的真相,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政治新闻,让学生了解时政,并通过政治现象分析政治的内涵。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沟通和交流,教师引出政治话题,学生独立思考并自由讨论,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之中,从而提高政治教学的实际效果。
此外,在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路上还有许多方法可供借鉴,例如,在教学评价中改革传统的考试模式,引入一定的生活化评价;在课外实践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用政治思想思考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等。政治教学生活化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广大初中政治教育同行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家明.初中政治教学要生活化[J].现代阅读,2012(5):182-183.
[2]张广平.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浅议[J].教育科学,2011(12):100.
[3]白俊琳.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案例法策略[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09).
初中《别样的生活》政治教案 篇4
一、教学要点
1.整体感知,把握内涵。 2.细读慢品,美点赏析。
3.寻章摘句,积累运用。 4.探究拓展,迁移训练。
二、课型选择:品读课、说读课。
三、设计理念:让学生多说话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的习惯,教会学生多角度地看待事物的方法。
教学生理解课文和积累运用是基础,品味文章的情趣是重点,激发学生超越作品的感悟是难点,这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所以,此课文教学依“整体感知”、“细读慢品”、“积累运用”和“迁移训练”四大板块层层推进。且分别用“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我欣赏……因为……”、“我喜欢冬天〔秋、春〕,因为,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我感悟到了……”贯连其间,以学生造句连文的形式汲取作品人文内涵,升华作品的美点精粹,由浅入深,逐块推递,让学生自由说话,主动说话,品味情趣,领会深意,感悟人生。
这堂课将以学生为主体,紧扣精彩凝练和蕴含哲理的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充盈课堂。
教学步骤 安排
一、 导入 新课,引向话题
春夏秋冬,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季节,为什么?〔学生自由作答〕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不同,自然就会有不同的感悟,作家素素对于夏天的认识就是这样的。〔板书课题〕
二、 整体感知,把握内涵
1. 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下列词语的`音和义:
兀自 发酵 沸腾 渺小 超脱 世俗 僻静 超然
自嘲 快慰 蓦然 熟稔 真谛 头晕目眩 死不瞑目
2. 请同学们说一说夏天的天气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这样的天气里,你会看到怎样的景象,有何感受呢?〔生发言〕〔投影:炎热〕夏天炎热的特点在文中是否也有体现呢?集中体现在什么地方?〔朗读1、2段〕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段老舍《骆驼祥子》里对烈日描写的句子,比较一下在写法上与本文有什么不同呢?你更喜欢哪个语段,为什么?〔投影选段,分组朗读,学生讨论、明确:本文侧重主观感受,而《骆》文侧重客观描写〕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街上非常寂静,只有铜铁铺里发出使人焦躁的一些单调的丁丁当当。
3. 如此难挨的天气,作者素素为什么说是好天气呢?好在哪里?请大家快速阅读3至8段,找出作者的认识。〔指导学生用“观其大略”的跳读法〕
4. 请大家结合文中信息和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夏天也是好天气,好在……”〔学生作答,教师板书〕
穿裙示美
跳水嬉戏
〔炎热的〕夏天也是好天气----别样的生活 ---躁动中获得一份自省的宁静
纳凉忆旧
翻书寻趣
三、 细读慢品,美点赏析
请大家再仔细阅读课文,找出你所喜欢的、你认为写得好的词语、句子或语段,并说说它们好在哪里?要求用“我欣赏……因为……”句式说话。
四、 寻章摘句,积累运用
1. 请将你所喜欢的句子或语段当堂背诵下来,看谁背得又准又快又多。〔学生试背、赛背〕
2. 创造性活动:请大家用“我喜欢冬天〔春天、秋天〕,因为,这样的时刻……这样的时刻……”来仿写一句话,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将零散的片断整合成一段文章。〔学生造句、整合并朗诵〕
五、 探究拓展,迁移训练
人们对于夏天的印象往往是炎热、令人烦躁不安,而作家素素却从中领略到一份别样的美,让我们也从中感受到了夏日的悠闲、宁静与超脱。那么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在对事物的认识或认识方法方面,大家是否有什么感悟、体会和启发呢?请用“我感悟到了……”句式表述出来。
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篇5
摘 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政治教学以生活为基础,依托学科知识构建全新的政治教学模式,即实现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用政治经济学的知识和思维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对如何加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中政治 生活化 生活热点
一、重视教师“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更新
要实现高总政治课堂的生活化,必须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这是政治教学改革的关键步骤之一。政治教师只有正确理解生活化教学的意义,掌握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才能充分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点,最终实现生活化教学的目标。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关键是教师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深入贯彻备课和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
高中政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承担着落实生活化教学的重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将生活化因素贯穿在教学步骤的各环节中。所以,在备课前教师就要对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全面的了解,备课时就可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政治学科的知识关系,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讲授的政治理论知识产生符合预期的现实生活体验,感同身受地理解政治知识。高中政治教材中所列举的案例,可能与有些地区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经验之间存在差异,不太适合这些地区学生的学习。新课程标准要求政治教师的教学资源不局限于政治教材,适时引进教材之外的众多生活案例,将政治知识放置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定义的解释和性质的探讨。要高效落实高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需要政治教师深入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生活化元素,从现实中选取适合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实例,拓展课堂资源的广度和实际问题的深度。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只有充分理解并认识生活化教学的理念和实际意义,才能灵活地依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并以地域文化特点为向向导,积极寻找合适的生活事例作为教学资料,高效地向学生传递相应的政治理论知识。
二、注重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的生活化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经历是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基础,也是教师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历,就无法将课堂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就会认为这些理论是缥缈的、难以理解的,因为他们在生活中没有感觉到这些理论知识的存在和发挥的作用。为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现实体验,教师应布置好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使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积累感性认识。比如,教师在教授“经济生活”的“股票、债券、保险”等内容之前的几天,就布置学生周末到本地金融机构收集一些简单的股票、债券、保险知识。通过仔细观察和积极走访,学生对经济生活形成直接的感性认识。学生的走访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资源,而且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利于互动教学的进行。
要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课后延伸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对相应的政治理论有了系统了解,如果在课后对其实践运用,就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切实做到理论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比如,教师在讲解“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的概念之后,让学生到市场上调查蔬菜的时令价和反季节价格,并分析出现两种价格的原因。对于课后对水果价格的分析,学生会得出结论,夏天水果丰富,可选择项大,属于买方市场,价格便宜;冬天水果少,选择性小,属于卖方市场,价格自然就高。学生通过课后实践活动,对“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概念的认识就更深刻和具体化。
三、拓展教学内容,关注生活热点
高中政治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关注教材内容,则很容易造成教学过程单调和乏味,脱离生活实际的课堂,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政治课堂的魅力,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将政治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拉近教材理论与生活实例的关系。所以,教师应拓展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地将社会热点与教学内容结合,力求实现政治教学的生活化和时代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国际、国内经济政治的时事热点,引导学生用所学政治观点对其分析和思考,探究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这就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用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激发他们投入更大的热情学习政治理论、关注热点事件。比如,教师在讲解国家职能时,就可联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温州列车事故等抗震救灾事实,给学生解释国家的职责所在,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使学生对国家职能有更清晰和明确的了解。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应该是多彩多样的社会生活,现阶段,学生借助全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丰富,眼界越来越开阔,报纸、网络上的众多信息学生可能都有所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与学生探讨重大事件中蕴含的政治理论。同时,教师可将眼光投放到现实生活的小事上,通过选取学生身边可感的生活琐事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可以联系实际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为学生对教学资源比较熟悉,所以很容易做到有感而发,提高他们参与教学互动的积极性。
总之,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是符合当前社会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最有效方式,也是践行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最有效途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习惯,也提高他们用所学政治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高效、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篇6
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生活化建构策略
(一)注重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为指导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首先要以时代特征为方向,把握时代脉搏。因为时代性是政治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要以学生实际为依据。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认识。教师开展教学首先就得认清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与结构,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此为基础来帮助他们构筑学科知识体系。再次要以社会生活为背景。新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回归生活,以生活为背景来展开教学。
(二)注重以生活化的备课为基础
新课程的实施,从强调教师、教材,到强调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四个要素的整合。这都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树立大备课观,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备课程、备设计,又要备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教学风格。具体的讲,就是教师根据个人的教学风格,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调动自己的知识和生活储备,研究教材、消化教材,将教材处理、延伸、连通到学生生活的世界中去,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素材,结合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材由理性到生活世界的转化。积极创设各种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如小组讨论、辩论等,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丰富情感,完善人格,增强参与意识,提高政治素养。只有做到备学生、备方法、备教法、备资源、备环境,才能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达到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
(三)注重对生活化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教学,实现教材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体现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统一。
1.围绕生活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进行探究教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将生活中的事件、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创设成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的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引出政治问题,并以此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发展和真实生活经验感悟到生活中政治问题的存在,引起他们的学习需要,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激发学生认知的或是思想的冲突,引发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感悟,去辨别,去表达。让学生在体验中去感受,去理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价值取向。
2.针对热点话题,设置开放性问题,引领教学。按照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的“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利用热点话题,设置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品质、创造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同学间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学中,就“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和“宏观调控”,针对当前热点问题“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学生关注的网络热词“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辣翻天、玉米疯、苹什么、不蛋定、药你死、油他去、猪坚强„„”,设置了如下开放式问题:菜价为何涨?学生首先来到附近的菜市场,采访了卖蔬菜的摊贩。摊贩们七嘴八舌:“今年天气不好,南方和东北都遭灾了。”“现在蔬菜运输成本太高了。”“我们卖菜的也不容易啊,摊位费、水电费、卫生费都要交。”“现在人更重视健康了,吃蔬菜多了。”“我们在批发商那拿货太贵了,有人为炒作啊。”„„问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物价上涨或下跌,是正常现象。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设置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对物价上涨的原因有全面的综合辩证的观点。在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不仅能自觉运用这一课中“市场的自发性”、“宏观调控”的知识思考和回答物价上涨的原因,而且能打开思路跨课题运用教材第一课“通货膨胀”和第二课“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有的学生甚至能联系现实探究到国外“热钱”涌入及国内“游资”非法炒作等因素。更有学生提出这一不正常现象的危害,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通过开放问题的设置与引领,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创新的空间和大胆发言的平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3.融入社会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感受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按照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的“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的要求,我们在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课外探究任务,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从课堂引向社会,让学生融入社会,感受书本知识的价值。这既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也是其活力所在。关注政治课的实践性,通过实践体验,不仅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和意义,丰富知识、扩大视野、开拓思维、发挥潜能、完善自我,而且使学生思想认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培养其团结合作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4.组织课堂教学,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于情境探究、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及合作探究始终的是充满民主的教学气氛。在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差异和选择。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做到教师引导点拨与学生自主探究和谐统一,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知识得到积累,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熏陶,思维得到开发。这种民主的学习氛围,可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消除师生之间心理上和空间上的隔阂,可增加交流,促进课堂多元化交往。
5.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语言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人类社会生活在沧桑巨变中留下了许多闪烁理性智慧的美言佳句、成语故事,诸如名人名言、诗词歌赋、农谚俗话和洋溢着时代气息启人心智的当今社会流行语等,就是我们政治课用之不竭、愈用弥新的信息宝藏。教师如果把它们适时、巧妙地运用于教学中,让生活中的美言佳句走进课堂,能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理论生动化,进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如在讲授“普遍联系的观点”之前,事先我让学生收集生活谚语、诗词歌赋等。上课时,教师稍加点拨,像“水是庄稼宝,离它活不了”、“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收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等,学生们娓娓道来,就把庄稼生长与水、肥之间的客观联系直截了当地展现了出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绘出植物是运动变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又凝聚着对人生岁月变化的感慨;“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则抒发了作者致力于推陈出新的宽广胸怀,含蕴丰富,饶有启发意义。这些名篇佳作无疑引领着学生真诚地去感悟,也给“坚持发展的观点”的课堂教学增光添色不少。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创设出多样化的教学生活背景,从而模拟生活,再现生活,用学生熟悉的、有本校特色的生活素材来替换和改造教学内容,将书本知识还原为生活背景,用生活中的真实事例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活中的疑难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创造力,实现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的目的。
参考书目
1、《现代科学思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报刊、杂志
2、《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到底是什么样》 中国教育报 张圣华
3、《构建生活课堂》 福建华南实验学校 郭元祥
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篇7
初中学校政治教学开展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源于生活的课堂内容要有很多, 学生的生活化思考范围也要大很多, 在交流学习互动、师生互动的向度和频度上都趋向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 通过对具体的生活实例的总结和分析, 引导学生对生活的关注, 介绍生活常识, 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因此, 如何有效的组织这些生活中的动态因素, 使其发挥最大效能, 教师的兴趣引导必不可少。政治交流学习活动就是力求在满足学生不同的思想需要的基础上, 激发全体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这也是政治思想学习的最根本因素。思想政治学习的广泛含义就是, 基于生活形态的思想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进行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结构化、不同元素组成的模拟生活情景内通过彼此学习和帮助, 来达到对思想政治活动的内容进行掌握。
2. 基于生活思维基调开展的初中政治教学形态
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的课堂的活动开展过程中, 老师要在课堂的知识原理讲解的过程中, 以基于生活角度的经历对知识进行深刻的阐述, 在课堂的知识传授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教学互动, 老师居于知识传授的引导位置以积极而富有兴趣的课程设计吸引学生的关注, 使学生的思维由被动形态的知识接受转变成主动状态下知识灌输,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 在课堂中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思路转变教学态度, 以幽默而富有哲理的教学语言为引导, 提高学生的关注度, 辅之以知识原理的风趣解释, 带动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 在进行生活模拟化的条件下, 要充分开展“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组成优化的教学模式搭配, 带动课堂气氛, 启发学生思维, 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 提高学生的自信, 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原理, 从而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知识的学习效率。还要十分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除了创设情景教学法, 还适时采用讲故事、演讲、小品, 竞赛、课本剧表演等方法, 激发学生们学习基于生活的政治的兴趣。在课堂上利用表演教学时, 注意兼顾各种档次的学生, 让他们人人都有机会参与, 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 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想像表演, 由优生和后进生进行组合, 由优生带动后进生, 教师做适当指导, 由于准备充分, 安排合理, 从而获得成功, 让他们充分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兴趣, 从而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 增强了他们的上进心。
3. 基于生活思维的政治教学目标的确定奠定课堂教学基调
生活化的思想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是指在学习活动开始前就应预设并明确活动结束时可能产生的结果或行为。而在生活化的思想教学的活动学习中, 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主体应该在活动开始前, 设计明确的生活学习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教学目标, 且要明确设定生活化活动在课堂中开展的合作基调。首先是要以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极积发言并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二是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 尽可能的给其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三是要培养学习兴趣以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四是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教会学习并顺利实现自主学习。五是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 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对其自主学习的表现进行激励。六是要给学生以充分地独立思考、自主参与的时空。使其有学习, 有体会, 有展示, 有思考的机会.
4. 生活化内容的结构优化突出政治学习任务的主体地位
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课堂学习任务为教学导向, 即在教学中建立问题解决模式, 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保证拥有与利用丰富的学习机会, 以真正获得学习经验。问题解决模式是多种具体教学方式的集合体, 包含着“以问题为定向、以探究为过程、以解决为目的”的共同特征。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还包括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学场域, 走向校园、走向社会、回归生活世界。通过同伴活动、社区活动等其他社会活动, 主动建构认知结构, 完善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塑造整体人格。基于生活思维的政治教学方式的重要转变就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真正使学生的以生活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
5. 构建“规划性”政治教学综合分析机制
生活化思维的政治教学“规划性”分析机制就是落实到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责任, 将教学过程进行精细化、方向化设计, 提高教学中的学习效率。为进一步构建“规划性”政治教学综合分析机制;首先, 要把课堂教学步骤进行精确划分, 保证每天的教学工作高效完成, 并且对当天的教学状况进行总结, 对错误及时纠正。
6.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对今后的工作有着其深远的影响。所以, 在学校、在政治教学活动的课堂中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以后在社会中的工作开展奠定思想基础。同时, 针对我国初中学校的政治教学中现状做了分析, 对生活化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希望以此促进, 我国初中政治教学工作得以深入开展, 教学模式得以彻底改变。
参考文献
[1]李子鹤.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改革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
[2]高洪.现代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D].昆明理工大学.2007
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篇8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有效方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传统政治教学大多数使用强迫记忆的方式进行,而在课堂教学里要想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就不能够离开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如此就需要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现代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生活化,也就是教师要从管理者、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起着帮助、引导、组织学生的作用,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肯定,以便使师生间的合作能够得到充分的加强。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完善自身的个性,要有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民主的精神以及悦目学生的情怀。
二、新课导入生活化
在政治教学中,课堂导入要联系身边的生活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开阔视野、获得知识的重要动力。学习兴趣浓厚可以使学生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知识的接收达到最佳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让学生能够自觉学习,并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中。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而新课导入生活化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课前恐惧、紧张的学习心理得以消除,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便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做足准备。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使学生可以处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里进行新课的学习。
三、生活化的教学过程
政治课堂的教学不能够仅仅依靠参考书和教科书,而要把教科书与现实生活以及学生的实际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对时事热点予以关注。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堂资源加以利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科书。例如,在讲授“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全国各地发生的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予以关注,了解哪些城市为解决这一问题出台了哪些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法律条规,从而启发学生在今后如何按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让他们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有更深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生活、面对现实,用学生身边例子来引导他们观察和感悟生活,而不是人云亦云。
四、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和各种活动中去学习,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获得直接的经验。要让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反对让学生单纯从书本上学习或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说教。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形象生动的生活情境,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加与现实生活接近,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获取生活的体验。
五、生活化的教学方式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被固定在课堂的某一角,不许乱动乱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会使学生缺乏宽松的交往空间和生活空间,同时没有适当的想象和思维空间。为了将这些问题解决掉,就需要使教学活动能够生活化,让学生模拟现实生活环境,在熟悉的环境下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使用生活里常用的生活片段来体现政治的生活化。比如,运用多媒体播放新闻,使学生能快速地了解时政,从而把握好政治的学习内涵。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让学生体验角色;或在教学过程里使用生活化的情境提问,让教学能更加贴近生活,使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掌握知识。
六、生活化的作业布置
书本上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政治作业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体验,同时综合使用各种知识来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及生活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同时也要让学生可以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和自然,并进行访问、考察、调查等活动,让他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学有所悟、学有所得,从而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面对生活、面对社会。
七、教育评价生活化
旧的教学评价体系存在诸多的问题,从评价目的上来看,对评价的评优、选拔和甄别功能过于强调,而忽视了评价的激励和帮助功能。从评价内容上看,评价偏重学科的学业成绩,而轻视综合能力;对统一标准过于强调,而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予以忽略;对结果评价过度重视,而轻视了过程评价。作为教师应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尤其是要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既要在基础教育课程上有所反映,也要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所反映,以此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教师要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打破过去以应试为中心的片面评价体系,并形成统一协调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吴常春.对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几点认识[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2(08).
[2]王兴宇.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J].学周刊C版,2012,(10).
[3]王小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尝试[J].教育艺术,2011,(02).
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篇9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高中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也越来越受重视。而生活化教学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需要以政治知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将高中政治教学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便提升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从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两个方面分析了高中政治课堂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教学理念;教学形式;道德素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中政治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性。高中政治课是一门包含智育与德育的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政治知识作为基础,以学生的求知欲为前提条件,并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高中政治课堂中,不仅能够调节课堂教学氛围,也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而这也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需要先对教学理念进行改善。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理念要实现生活化,需要根据人文主义学习观的要求,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改善,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确保学生的求知欲能够得到满足。同时,高中政治课要实现教学理念生活化,需要依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实现,而这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二、教学形式生活化
高中政治课教学是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生活体验是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质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学要想得到更好实施,需要教师利用生活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将学生由课堂学习引入到生活中,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便提升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另外,教师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政治教学有更好的体验,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这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很大帮助。
此外,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多结合一些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对政治知识进行讲解,对案例引出的政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并将抽象化的政治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提高,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政治知识。比如,在讲解“经济制度”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讲解,如金融危机等,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节内容。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从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等两个方面实施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这对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 篇10
【内容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我们的课堂回归生活。本文试图通过传统的政治课堂教育的弊端引出教学生活化处理的原则、策略及实践尝试,提出目前仍存在的问题,与各位交流讨论。【关键词】:政治课堂 生活化 发展 全面 层次 小组合作
在新的课改形势下,教育在不断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这就意味着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在于培养会在生活世界中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这意味着学校、社会与教师需要全面合作。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学校是小社会,社会是大学校”,“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正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整合所追求的结果,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所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本文试图从传统的政治教学的弊端、教学生活化的策略和实践尝试,以及目前还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稍作探讨。
一、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问题呈现与成因分析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和态势稳步地向前推进,它是我国教育教学领域一次全新的变革,它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方方面面,无疑也给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冲击和挑战。目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急需改革。
第一,注重单向的知识传授,忽视品德的养成。
当前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仍片面注重向学生“灌输”、“注入”学科的知识,而忽视对学生品德、意志等生成性品质的养成。作为一门学科,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固然是应有之义,但学生的情感、意志、道德、人格修养等等,这些却不是可以强行“灌输”和“注入”的。
这种教学模式在当前的教学中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师积极主动,往往在课堂上声情并茂、激情昂扬,讲得“天花乱坠”,沉入自我陶醉的物我两忘境界;而学生则消极被动,冷眼旁观以至于身心俱疲恹恹欲睡。之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大行其道乃是和它的简单易行的可操作性有关。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在上个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我国独特的政治环境,人们上政治课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者,都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唯恐一不留神,讲错一句话就可能上纲上线大祸临头,在这种状况下,还是照本宣科,机械照搬来的稳妥,而如此授课,课堂的沉闷乏味不难想象,实效性当然不会好。
第二,以分数论英雄,教育方式单一。
其次,我国的教育体制还是以“分数论英雄”,有些教师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了一味追求升学率,以一张试卷定高低。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是重书本,轻实践;重灌输,轻启发;重记忆,轻思考;重知识,轻技能;重接受,轻创造;重讲授,轻自学;重共性,轻个性;重结果,轻过程。它的缺陷是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把知识与能力、觉悟割裂开来,忽视过程、方法,更难谈得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师采取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当作一个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贮存式的仓库。
第三,高考指挥下,理科学生重视不够。
再次,高考指挥棒让理科学生对政治课另眼相看。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高考理科取消政治考试,可以说,这在中学政治课教学史上不啻是投放了一枚重镑炸弹。从那时至今,高中理科的政治课教学就一直处于萎顿不振的落魄境地里。随着高中分科教学的进一步提前(分科教学在全国范围愈演愈烈,已经从高二分科提前到高一第一学期就分科)高中理科政治课教学的萎靡状况有进一步加剧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整个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环境已经对于教学的实际效果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然而,只注重片面抓升学率的高中“应试教育”是不会也不能对此有任何举措的。毕竟“高考指挥棒”在显威。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教学内容一成不变,不能紧跟社会的发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政治教材的内容还是一味的沿袭,显然落后于时代,我们迫切需要对政治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2、教学案例脱离生活,与学生的距离太远。当今世界日新月异,涌现出很多新兴事物,是以前闻所未闻的,而我们的学生就是在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中成长的,如果教学过程中还在列举几十年前的事件,恐怕学生难以理解接受。教学案例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
3、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堂效率有待提高。环顾四周,我们的大部分老师还是把“上课”等同与“讲课”,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完一堂课,学生已经昏昏欲睡,这种满堂灌的方法效率极低。
二、生活化的应对策略及实践尝试
生活化的政治课堂至少应该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课堂教学内容要力求体现学生生活,并能够有效指导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 二是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将政治课堂生活化有助于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深奥的教学内容通俗化,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教学内容生动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学习生活态度,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应对原则
对政治课堂进行生活化实践,首先应树立三个原则:
第一,发展性原则。这就要求我们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同时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在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要知道“授之以鱼,只借一餐,教人以渔终生受益”的道理,要研究学法,加强学法指导,要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教会学生会学习、会求知,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基础。
第二,层次性原则。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促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质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基本要求同特殊要求结合起来,把着眼全体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把班级授课同差异教学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多参与、勤动手、合作交流,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从思想上引导,方法上指导,知识上辅导,对学习有余的学生,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第三,全面性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教学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只有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得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显现出来。基于此,政治课教育教学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而采用科学的民主的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
(二)应对策略
1、开放式教学
新课程强调政治教育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活动,通过某些形式参与公共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达到思想的升华和品德的内化。要创设一定的形式和情景,让学生愉快学习,逐步了解社会,扩大人际交往,参与公共生活。但目前的政治教学基本是从理论到理论,即使教师在课堂里设置了许多模拟情景,还是不能摆脱纸上谈兵的局面。如能从纯粹的课堂教学里走出去,让学生感受到课堂里和书本上无法体验的东西,是相当有益的。因此,在不改变课堂主体的情况下把政治教学从基本封闭的状态转入较为开放的状态,无疑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做法。具体操作,可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多样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在课外活动中完善和发展。
(1)注重时事教学
许多学生平时聊天,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恐怖活动都是津津乐道,可是一旦上政治课却无精打采哈欠连天。造成这种情况是教师过于注重理论传授,忽视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来提高学生的兴趣。青少年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内外大事非常关心。因此,教师结合时事演讲、时政知识抢答赛等形式讲政治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用生动形象的比喻
中学生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些理论比较抽象,但这并不枯燥无味。如果我们在注意理论性、科学性的同时,能讲究一点趣味性,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叙述融为一体,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的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讲授中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可以起到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以少胜多的效果。如在讲“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道理,可以用“脚与鞋的关系”打比喻,即把生产力比作脚,把生产关系比作鞋。并说明人的脚随着年龄的增大,所穿的鞋也要随之而不断更换尺码,这样才能使脚健康发育。用此比喻来说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就把这一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了,取譬贴切,印象深刻。
(3)运用图片和形象的漫画
漫画,她不仅生动、形象、幽默,而且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理,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漫画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教材增加了许多插图和卡通人物,教师如再能适时用上几幅漫画都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讲授资源环境问题时,出示几张校园的或破坏资源环境的漫画都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这比抽象的说教讲授既生动又形象。运用这种方法达到了既掌握知识,又用知识理解社会现象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愿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素质教育关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政治课的特点决定了政治教学不应也不能局限于课堂,把政治教学从纯粹的课堂教学里解放出来,走向社会大课堂,是政治教学真正成功的必由之路。如果教学脱离社会现实,教学就是一纸空文;如果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大大削弱了。以课堂为主,并向课外拓展,让课外生动可感的实例来弥补相对单调平板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对政治理论和政治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如,在讲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时,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农民的人均耕地、农业机械化等,使学生从切身感受中提高认识。以课外的实践活动去验证所学的理性知识,去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道德素养。时间,充分双休日和节假日。方法,以多样性为原则,问卷、采访、调查,参观、体验、实习,动态取样、典型分析、综合排摸,无一不可。可以确定题目统一的作业,也可自选方向便宜行事。不管怎样做,都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必须注重实效,做到确确实实有利于教学而不能流于形式否则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教学。
2、情景式教学
如果说,教学设计中确定目标和内容这一环节回答的是“教什么和学什么”的话,那么,选择合理例题的教学方法这一环节解决的就是“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这一环节的设计中,最能体现创新教育的一个途径的就是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即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条件、机遇和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兴趣是构成学习心理的动力系统中的最活跃因素。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全身心参与投入,在创设新环境中,能产生碰撞,开拓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通过设疑。设疑能使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针对高一经济常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与社会保障的教学,设置这样一个情境:学生甲的爸爸在长兴化肥厂工作,每天上班8小时,月薪700元。过了一年化肥厂被私人承包了,每天常常劳动10小时以上,双休日也常得上班,而又未能及时领到工资,最终因经营不善,化肥厂倒闭,甲爸爸下岗。但由于其掌握一技之长,会修理自行车,便去街道摆设了一个自行车修理铺,恰巧此时,雉城镇争创全国卫生城,当地城管委同志与小王爸爸发生了争执……
请问:(1)这一则材料从过程上来看可分解为哪几个阶段,在不同阶段中,你是如何看待小王爸爸、化肥厂领导、城管领导三者关系的?(2)你阅读了上述材料有何启示?
我让大家争论各抒己见,使大部分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然后将学生作出的各种解答方案让全班同学评议、争辩,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一些学生看到了教材中叙述的内容与自己的看法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脸上充满成功的笑容。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是要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一些创新机遇;二是要根据所授的课题安排刺激思考的情境,提出引起思考的问题,适当地暴露、产生、激化学生认知结构上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
3、案例式教学
教学生活化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不尽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使师生开阔视野,从社会生活中吸取综合的多方面知识,从而获得思想和精神力量。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都要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要联系生活实际,使书本知识活起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案例教学是一种准实践的教学方式。
如何使教学生活化得以实现呢?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生活—教学—生活”的循环。“从生活到教学”,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景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课堂尽量成为学生学习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从教学到生活”则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操作流程如下图)
例如,我在讲解商品这一概念时,如果按照书本上的解释,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它的含义。我又举了一个生活化的例子,假如你到自留地里摘了一篮子番茄,如果是留着自己吃,这仍是番茄,如果是拿到街上去卖,那么这篮子番茄就叫商品。政治课堂通过引进一些生活化的素材,会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并不是那么深不可测的,也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时时感觉到政治内容就在学生身边。
本人认为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对教学生活化的实现和贯彻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中学思想政治课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而要能更有效地实施案例讨论法,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分析、讨论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案例分析讨论前,教师应提出具体要求,认真写好发言提纲。讨论中,可以分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要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注意引导他们围绕中心问题并联系实际进行讨论,要努力做到全员参加,机会均等,避免冷落的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积极开展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的争论,发扬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又不固执己见的学风。讨论结束后,教师应进行小结,也可提出一些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和研究。
比如,我在讲到高一经济学里劳动合同制度时,首先给学生介绍了我国原来实施的固定工制度,请学生比较这两种制度的优劣。之后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反映非常热烈,组内进行了激烈的辩论,最后每组由代表发言,有些提出来的角度,我确实都没有想到过,我觉得这就达到了互动、交流。使教和学真正融合在一起。而且学生真正动脑思考了,对得出的结论印象特别深刻。
4、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走进课堂,它的时代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广大政治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捕捉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来充实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鼠标轻点,天下知识皆汇于咫尺荧屏,内容丰富而详实,教师“如虎添翼”,学生“如鱼得水”不仅能够强调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也为教学的综合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例如:
在讲授高一“国家宏观调控”一框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我从互连网上搜集了有关资料,并制作了1995年到2005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和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变化情况的动画及网页,不仅形象直观的反映了我国在治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如果能坚持细水长流地让学生有选择地看报、看杂志、看电视、正确使用网络,不光学生的政治知识面大为拓宽,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也会大大提高,非政治方面的综合素质也能大大提高。可以说,利益是全方位的。
(三)实践尝试及效果反馈
我所工作的单位长兴华盛虹溪中学,是一所普通高中,我教授的班级中包括实验班、重点班和普通班,学生之间的差距比较大。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理解力、自觉性等各方面都大不一样。面对工作上的难度,作为政治教师必须注重从教学改革入手,从学生个体素质发展需要出发,从各方面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教师也必须学会凭借自己的教学智慧,利用各种方法,才能使政治课的教学任务得到较好的完成。学生们才因为能在轻松愉快中掌握枯燥的政治学科知识,进而愿意听你的课。
一开始,我只是照本宣科,把书本的知识体系化,教授给学生,从理论到理论,非常的枯燥,同样的课上过几个班后,连我自己都厌烦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几乎只有老师一个人的声音,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在新课程改革的促动下,我开始进行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尝试。一开始只是在某一个班进行,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列举事例,而且是学生能够看到或者听到的,比如讲到企业,我就用长兴的三狮集团或者长兴电厂为例,讲到乡镇企业的污染,就举华能电瓶厂的事例,学生一听到自己熟悉的案例,都兴趣十足,迫不及待要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明显活跃。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这个班的整体实力比其他几个班好了很多。有了良好的开端,我就放心地把这些推广到其他几个班级。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尝试,我明显感觉到了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增加了。课堂的气氛也相当活跃,上课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的参与性非常强。原来班级后排的几个学生一上课就犯困,现在都坐得端端正正的听课,参与讨论。前不久,我在授课的几个班做了一次“民意调查”,调查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上的政治课竟很受学生欢迎。我感到只要我们这些施教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教学,是一定能够把政治课上得有声有色,使政治课焕发出她应有的魅力,从而实现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真正目标。
三、存在的困惑
新课程改革正进行的如火如荼,教育生活化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笔者在进行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尝试的过程中尚存在几点困惑:
1、学生的思维发展了,表现欲强了,但学习不扎实,跳跃性大。在学生个性得到发展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夯实双基教学。随着课改的深入,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全面发展,在获得知识、增加技能的同时,思维活跃了,学习兴趣浓了,学习信心增加了,情感态度、健康个性、创造精神、实践能力、道德情操、人生价值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是目前教育体制还是以考试成绩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所以在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还是要保证其基础知识的掌握。
2、教学过于追求手段现代化
多媒体汁算机辅助教学,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而现在的观摩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观念不先进。有的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不过是把课本搬到了屏幕上,只是起到了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忘记了听老师讲课。学生一味接受直观刺激,懒得自己思考,如何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呢?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要用在点子上,不能为用而用,要从实效出发,恰到好处地运用。
3、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化倾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流于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制约了师生交流互动。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中的不同思想进行优化整合,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合作学习时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合作时间:忽视对学生合作技能的训练与培养;合作学习次数过多,泛滥使用。这样做很有可能使学生养成学生浮躁的学习心境,形成低效率的学习习惯。
4、如何缩小由于新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而造成的教师之间的差异?如何加强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人格、专业才能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是学生的教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教育应向学生生活世界回归,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幸福的人。升华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为教师的发展而学,为学生的发展而教。面对新课改,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新教师”。
【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推荐阅读:
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07-12
生活化教学下初中政治05-23
初中政治的创新教学06-08
初中政治课的创新教学05-31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德育08-04
初中政治课的教学方法05-16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探索10-07
当前初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23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的运用08-25
初中政治兴趣教学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