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体验式教学

2024-05-18

初中政治体验式教学(共11篇)

初中政治体验式教学 篇1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体验活动或体验之思帮助学生获得与思想政治理性认识相关的情感体验和隐性知识经验的教学方法,具有主体亲历性、过程情境性、情感生成性等基本特征。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生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在高中政治课堂实施体验式教学,务必谱好五部曲。

一、创设情境,启动体验

创设情境是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活动的前提。为确保体验式教学顺利开展,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和情感体验,教师务必创设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情境, 让学生投入所创设的情境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释放大家的情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要做到:第一,创设教学情境要有体验的价值,能有学生主动进行思考的点,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达到学生体验的目的。第二,创设教学情境需要运用经典案例,也可大胆选用合适的新案例, 引导学生在心理上对他人的经历或某些事物产生情感,提高价值认同感。第三,创设的教学情境可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故事等增强情境的趣味性,孕育良好的课堂文化。

例如,教师在讲必修3文化生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一框题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三字经》儿歌视频,在PPT上展示《三字经》的具体内容,依据情境,让学生自发齐读,萌发浓浓的文化情,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二、设计问题,进行体验

创设情境是体验的第一步,而教师设计问题,就是学生独立思考,产生体会和感悟、进入体验的过程。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因此,问题的设计和提出至关重要, 它是关系到学生体验活动成功的重要一步。把握好设计问题的环节,有利于开启学生的心智,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增强学生的体验。教师在创设问题时,一要注意提出的问题必须与情境息息相关, 是从情境中延伸出来的;二要重视问题的设计,尽量生活化,不要太抽象,必须准确、难易适中 ,有针对性 和启发性 ;三要把握 提问的技 巧 ,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提出问题,抓住稍纵即逝的提问机会;四要注重语言的表达,问题的表述要准确、简明、精练,易于学生理解。

例如,我在讲必修4生活与哲学《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框题时,通过多媒体播放《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影片剪辑《移民第一责任人 :赵久富》并提出问题 : 问题一 : 赵久富同志是怎样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 问题二:通过赵久富同志的事迹,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该如何处理与学校、家庭、同学之间的关系。我紧扣教学内容,设计的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学生对以上问题有一定的生活体验,通过自己的思考,比较顺利地产生自己的看法,畅谈自己的观点,走入自己的体验之旅。

三、互动交流,互享体验

学生在回答教师创设的问题时, 每个学生的观点和体会一般都具有个性特征。因此,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就具有更大的意义,不仅能让学生之间达成体验共识,而且能弥补学生的不足,完善体验结果。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让学生互动和交流。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一般前后桌4人组成一组)讨论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讨论交流,思维碰撞、激发思想、形成观点,使小组内学生达成体验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加入小组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给予一定的引导和启发,巧妙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体验交流活动流于形式。另一方面,教师作为组织者,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小组的讨论意见, 在小组代表发表完各组的意见后对其加以引导和纠正,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和赞扬学生的创新观点。学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是学生合作探究体验互享的过程,是教师再认识学生的过程,也是实现平等交流、师生共学习同进步的过程。

例如,我在讲必修3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框题时提出问题:“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国梦有什么联系? ”要求学生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学生甲:“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精神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学生乙:“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现中国梦的软实力。”学生丙:“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通过互动交流、互享体验,学生感悟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愿望油然而生。

四、归纳总结,内化体验

高中政治课堂体验式教学,不仅是互动互享,更重要的目的是指导学生在体验活动中获得学习知识运用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学生体验结果的有效形成, 引导学生落实教学知识点, 内化学生产生的情感、体悟到人生的意义。在体验活动中,学生要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一定的观点和看法,但由于高中生认知能力、认识水平的差异,需要教师对零散的观点加以归纳总结,并讲解给学生。教师的归纳总结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侧重知识和情感两个方面。首先,为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教材要求,帮助学生掌握体验后的知识结晶。其次,在情感方面,教师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体悟情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心理因素的作用和情感的介入,将社会主义社会倡导的价值观、道德品质及对生活的体味、感悟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信念,并掌握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自觉地将理论知识和情感吸收、利用。

例如,我在讲必修2政治生活《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这一框题时,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互动交流,最后做出归纳总结: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中应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引导学生作为公民应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利,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基本原则,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做有文化、有素质的好公民。可见教师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的结果加以归纳总结,形成正确观点,内化对公民权利的理解,把知识落实到头脑中,帮助学生树立理性选择的意识,指导自己的政治生活。

五、运用反馈,深化体验

学生的学习体验程度如何,是否体验成功,最终需要教师进行检验和确认。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教师要以具体的教学目标指导自己的教学过程, 为做好课后的教学反思提供依据和建议。为检验体验式教学效果,教师可恰当运用课堂、课后练习或热点材料题,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达到反馈和深化的目的。

例如我在讲必修1经济生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框题时, 可以设计这样的材料题:“银海区银滩镇和兴村的王胜同志承包了村里的九亩地搞大棚蔬菜, 妻子在镇上开了一家五金店,儿子是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女儿在富丽华酒店当电脑技术员,组成了一个‘多种经济成分’和睦相处的家庭。问题:指出王胜一家存在的‘经济成分’,说明‘多种经济成分’和睦相处在一个家庭中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通过答题可以把学生的知识能力反馈给老师,同时帮助学生自我检验,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学生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从国家具体到每个家庭、每个人,增强学生对经济制度的情感认识, 明确它不仅关系到国家, 而且影响到每个家庭和每个人,让学生树立经济意识和责任意识。因此,在整个运用反馈过程中,要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学生对知识能力的再提高、人生感悟的再发展。

总之,高中政治课堂体验式教学五部曲是一个有机整体,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不可缺失其中任何一部。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将打造五部曲的升级版,让其效能得到更好的展现。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堂实施体验式教学,务必谱好五部曲:创设情境,启动体验;设计问题,进行体验;互动交流,互享体验;归纳总结,内化体验;运用反馈,深化体验。这五部曲是一个有机整体,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不可缺失其中任何一部。

关键词:高中政治,体验式教学,五部曲

高中政治课堂体验式教学的探讨 篇2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1、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的本质,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体验式教学就是创造情景模式,有效的使学生积极的参加到教学中,进行科学的实践,使学生的认知程度得到提升与发展。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直观感受、模拟操作,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了事实的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实践热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从而通过实践的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体验式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教学模式也发生了翻新的变化。在这种变革中,体验式教学推陈出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观念,在教学方式上也进行了有效的转变,不但为学生创造了有效的学习模式,还符合了教学改革的新体制和需要。体验式教学打破了学生的被动学习的局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这样就有效的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合作,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共同进步的效果,提升了学生独立性、探索性、创新性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施展,全面的提升,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实现了教学相长,推动了教育事业革新体制的稳步发展。

3、体验式教学为国家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国家):每个学生都被看做未来的强者,国家的栋梁。作为高中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阶段,政治的学习,不但有利于校正思想观念,努力的投身于学习中,还有利于学生确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体验式教学注重学习实践的过程,使学生能积极的投身于老师创设的情景模式中,使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成长,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高中生在人生的岔路口处埋设了指路牌,为国家培养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存的复合型人才。

二、开展高中政治课堂的体验式教学的方法

1、辩论赛模式:辩论赛是一种知识积累的方式,同时也是最锻炼口头表达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在体验式教学中,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而且使学生能更好的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辩驳,积累了知识,增强了能力。在课前,老师结合教学内容给予相关的辩题。例如:在进行对外贸易知识或者时代主题问题的授课中,老师可以设计相关辩题“自由贸易是否公平”“美国的介入是加快中东和平进程还是延缓中东和平进程”来进行有效的辩驳。在辩论中,学生可以围绕本方观点各抒己见。这样不但达到了知识传授的过程,而且还使学生在辩论中明白是非曲直,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反应和口语表达能力。

2、问题情景式模式:所谓问题情景式就是针对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角色的转换,例如:在书中有这样个问题,高中生小李攒足了零花钱,去一家数码专卖店买一款心仪已久的Mp4,但是,正在进行付款的时候,售货员这样对小李说:“如果不要发票,可以享受八折优惠。”小李陷入了两难。这样老师就可以假设情景,假如你是小李你会怎样选择。这样从生活中提炼教学情境来服务教育教学,使课堂理论内容与实际相结合,不但使学生能贴近生活,把所学知识运用在以后的生活中,而且针对这种现象,学生能切身的去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充分的将税法的知识传输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学生融会贯通的掌握了知识,提升了政治课的时效性。

3、师生互动模式:对于师生互动模式来说也是一种推陈出新的方法,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的拉近师生关系,而且能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师生互动模式有很多种,可以进行访谈式、小品式、演讲式等等。例如在进行生活与消费这个单元的讲解中,老师可以进行一个访谈式教学,老师转换角色,将自己定位于一名访谈记者,对下面的学生进行采访。例如:某某同学,针对我们学校食堂现如今打包的饭盒和筷子,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或者,针对现如今的房市你是如何看待的等等问题。这样使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领悟如何消费,怎样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达到学以致用,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也使得老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关于政治学科体验式教学的微探 篇3

比起传统的教学方式, 这种体验式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更加复杂, 它的成功需要多方的准备和配合,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验式教学的有效开展。

一、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一) 教师观念上的准备

教师是整个活动的实施者, 教师持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教育效果。由于体验式教学强调把学生作为学习体验的主体, 因此教师就必须要更新学生观, 打破以往的教师观, 放下高高在上的知识传输者的身段, 明确自己应当担当的角色,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去发现、去感受、去实践、去提高。

(二) 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的准备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 实施体验式教学常常要走出课本框架, 甚至走出校园深入到各种环境下去体验。这样一来, 单纯的学校环境资源就难以满足体验式教学的实施条件, 这就需要寻求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的支持。例如, 在讲到“文化生活”这个章节的内容时, 如果想要实施体验式教学, 就要带领学生深入社区去做一些与文化建设有关的访谈、调查等, 并且在完成访谈和调查等活动后, 还需要社区配合对学生进行评价, 这就需要社区的支持。因此, 在实施之前, 教师要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来寻求家庭和社区的支持, 以便为学生准备更充足的学习资源。

(三) 教学资源上的准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只需要准备好教材、教参, 设计好教案即可上台讲课, 但体验式教学则没有这么简单, 一堂体验课上下来, 教师要准备的教学材料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都要远远多于传统课堂教学, 例如, 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书籍材料;与活动主题有关的图片资料、数据资料、视频资料;相关的、好的活动实施方案, 等等。总之, 教师要想上好体验式课程, 必须要有长期的观察、积累、收集和整理各类教学资源的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广度和探究深度, 才能真正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 学生学习心理上的准备

在体验式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心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心态, 依然抱着教师讲什么就学什么的消极学习心理, 就会感到无所适从, 所取得的效果可能还不如传统课堂教学。因此, 在实施体验式教学之前,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引导和干预, 让学生慢慢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为了加强学生的适应能力, 进行必要的知识积累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体验式教学中, 很多事情都要学生亲力亲为, 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 通过课前主动的学习和积累, 也是达到体验式学习要求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实施过程中的常见策略

(一) 通过实例体验生活

政治学科看似深奥, 但事实上, 每一条理论都能在生活中寻找到原型。在体验式教学中, 教师就可以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生活, 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十分有利。例如, 我在讲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时, 就让学生与同桌换鞋穿, 然后让学生谈一谈穿别人鞋的感受。结果很多学生都反映说穿别人的鞋子不合脚、不舒服, 有些男生换了女同桌的鞋子连路都不会走, 惹来其他学生的阵阵大笑。穿鞋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例子了, 而教师却以此为契机把它延伸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上,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这一知识点的本质内涵。

(二) 通过问题体验困境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常常会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 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困境, 当学生体验到困境以后, 自然而然会想办法来解决困境, 这样就会形成一种促成学生思考探究的动力, 如此一来, 主动学习的氛围就实现了。例如, 我在给学生讲完经济生活第一章“生活与消费”以后, 就计划以设置问题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在经过了一番研究后, 我决定以房价作为问题核心, 因为房价问题几乎涉及了本单元的所有知识点, 通过这样一个问题, 可以实现对本单元知识的一个全面复习和考查。在提出问题之前, 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些与房价有关的新闻材料, 然后再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当前的高房价是怎样形成的?房价过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为什么在一线城市房价的涨幅更大, 而二线城市则相对较小, 甚至一些三、四线城市出现了下跌的情况?对于高房价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以上几个问题让学生体验到了思维困境, 接下来, 要突破这个困境, 学生必然会努力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 希望通过这些知识来解决这个困境, 这样就到达了复习巩固和应用的目的了。

(三) 通过活动体验实践与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 开展活动, 让学生以活动形式来体验学习, 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共同进步也是体验式教学常采用的策略。例如, 在讲完“经济生活”后, 我曾经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小型的辩论比赛, 辩论的主题就是“金钱是天使还是魔鬼”。面对这个辩题, 学生兴趣非常浓厚, 因为这是一个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 对金钱, 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学生辩论起来素材就会很多, 学生会更有话说。而事实上, 在整个辩论过程中, 学生真的没有让我失望。为了在辩论赛中取得胜利, 参赛的学生早在比赛之前就自发地去寻找各种素材, 制定辩论计划, 而真正到了辩论的时候, 双方成员也是你一句我一句, 进行激烈而有理有据的辩论, 效果十分理想。在这场活动中, 学生既体验到了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又通过实践真正地感受到了金钱的价值和本质, 从而为学生树立科学的金钱观进行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

体验式教学相对来说还是一种比较新颖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教学模式, 但这种模式所迸发出来的优势与活力也逐渐明朗起来, 是一种值得花时间去研究和实践的教育模式。同时这也是政治学科改革的一大重要契机, 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个契机, 不断完善和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和水平。

摘要:在政治学科中, 通过实施体验式教学来开展学习活动尚属于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 并且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 这种教学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本文就以政治学科为实例, 阐述体验式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政治,体验式教学,学生中心,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苏娅.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的情境设计[J].新课程研究 (基础教育) , 2009 (04) .

[2]杨吉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05.

[3]陈苏珍.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J].教师, 2013 (33) .

浅议初一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法 篇4

浅议初一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法

谢业玲

为了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已实行了新课程改革,作为基础学科的政治,依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加快了改革的步伐,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及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中学政治教育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个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政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中学教师,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案,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随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与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我通过这几年的初一政治课教学发现,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和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这就需要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采用体验教学方法。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课程实施不仅是学生凭借书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对象化,以获得客观、精确的知识的过程,更是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接的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去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没有任何课程或教师可以规划我们每一个人的认知过程。生活是自己的,认知过程是自己的。于是,体验向自我开放,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知识经生命化,个人化而真正变成个体的“精神食粮”。只有这样,教育才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精神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才能实现其精神构建和个性形成。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式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课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要想完成体验式教学,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

1、上好“聊天课”。初一学生刚由小学升入中学,自我克制能力差,自我表现欲强,并且现在学校都采取多媒体教学,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在课堂上爱发表自己的看法,说点题外话,老师如果一味禁止,可能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堵不如疏”。为此,我就挤时间让学生尽情地聊个够。

首先,利用课余时间征集大家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我感到学生心里的烦恼很多,学生的每个问题我都仔细看,认真地思考并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生活类:怎样花零用钱?买零食吃好不好?……

学习类:如何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怎样提高学习的效率?……

交友类:好朋友欺骗你怎么办?

时政类:中国入世后你准备怎么办?

心理方面:老爱发呆怎么办?情绪不好怎么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上课时把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告诉大家,学生的热情相当高,大家踊跃发言。之后,针对具体问题再谈谈自己的看法。课堂上充满了掌声、笑声,直到下课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很多同学告诉我,这样的课应多上几次。

2、上好“实验课”。初一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如果一味地进行理论传授,不仅徒劳无益,往往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对政治课的兴趣,导致上课时没精打采。为了把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我觉得作为政治课教师也可以像生物课教师一样来上一些生动活泼的实验课。如:我也曾做过这样一个有关青蛙的实验,把一个欢蹦乱跳的青蛙,突然扔进沸腾的油锅,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这只青蛙居然奋力一跃,竟出人意料地跳出油锅,安然逃生。可把这只青蛙放到一个盛满凉水的锅中,青蛙游得逍遥自在,怡然自乐。这时,在锅下给水加热,青蛙仍没有察觉,待得青蛙感到水温升高时足以危及生命时,它试图逃出苦海时,它却再也没有了那奋力一跃的力量,只能葬身于锅底。我让学生细心观察,慢慢体会其中的道理,同学们在沉思中领会到了,人在顺境下,不能像凉水中的青蛙那样,洋洋自得,忘乎所以,而应居安思危,不断进取,这样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而在遭受挫折,身处逆境之际,应像油锅中的青蛙那样,不屈不挠,顽强拼搏,这样方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课虽结束了,可留给同学们的思索仍在。

3、上好“小品课”。小品是中国人最喜欢的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在初一思想政治课中偶尔上上小品课,能让同学们在开怀大笑之后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指导他们应怎样正确面对来自心理品格、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等方面的问题。如:在讲到能够承受挫折,勇于开拓进取这一单元时,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让同学们自己编写有关挫折方面的台词,并让他们推荐有表演能力的人来表演,四组展开竞赛,评出好、中、差,同学们的热情很高,个个踊跃参加,积极出谋划策,在台上能表演的同学的诙谐的表情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每组的同学不断地为本组的`同学喝彩加油,这样不仅在无形之中让同学们掌握书本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

4、上好“辩论课”。初一的学生虽然年龄小,知识还不够丰富,但他们已具备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时他们的知识、能力超乎教师的意外。为了上好辩论课,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确立辩论题,如:周光裕的行为值不值,微软公司该不该录用带有信息来的职员等,然后再确立正方和反方的同学,让同学们课后广泛收集有说服力的资料。上课时,先让正方、反方的同学集中一起发表言论,让他们各推出四位能说会道的同学上台辩论,辩论时,老师可充当主持人,也可以请政治课代表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的辩论一样,这样同学们才会认真对待。我搞过几场辩论课,同学们不仅掌握知识,拓宽了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每当下课时,我发觉同学们总是言犹未尽。

5、上好“讨论课”。问题通过争辩,就会更加明晰。让学生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就某一观点,某一现象,发表见解,做出评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有“静听”的记忆变为热烈的“辩论”。有时,以当堂课内容为中心,让学生说课本,说自己,说生活,说电视节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6、指点学生自己上课。课堂教学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学生的素质得不到提高,所以对于一些适宜学生理解的教材,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探索原因,再上讲台当小教师把它讲出来,讲前,从选题到组织材料,到讲法,精心指点,讲后认真评价,拾遗补缺,概括总结,这样的教与学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既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使学生分享到自己验证成功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7、上好综合实践课。在以上几种方法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采用综合实践课,此课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的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DD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在这样的教学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当然除此之外,在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可以采取其他一些教学方法。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观看爱国主义录像片、故事会、角色扮演等等,每个政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水平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去把握。只要我们有的放矢,总会事半功倍的。

参考书目:

《思想政治教学》 第9、10期

《理论学习材料》 20第2、3期

初中政治体验式教学 篇5

一、创新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

应试教育下的高中政治教学,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学生学习的就是教材中的内容。为了说明教材中的观点、原理,教材中也列举了一些事例。但由于教材内容编写的滞后性,高中政治教材与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生活有着较大的差距,高中生很难产生共鸣。

教学活动中,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要依据教材,但不应该囿于教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创造,让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和时代背景,更加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同时高中政治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发掘校本教材,从本地和本校的实际出发,从而有效地实现校本课程目标,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经济生活中,讲解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时,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向学生演示使用支票、信用卡、外汇的情景,或者让学生走进生活中去观察,通过学生亲身体会来掌握知识。

二、为学生“亲临”体验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采用说教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高中政治教师要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设计、构建的适合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高中政治教师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创设教学情境:一是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选择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图片、文字和音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的播放,缩短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距离感,让学生近距离感知教学内容,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二是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深入生活,亲自体验。政治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制定需要开展研究的学习课题,让学生或是调查研究,或是网上搜集整理,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了思想政治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培训,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采用体验式教学,教师要精心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学生平等对话,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开展合理的探究,积极的鼓励,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既要使自己的主导作用得到发挥,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所有这一切无疑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提高自身素质。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用自己的热情去影响学生、打动学生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情感在政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脸——论教学过程审美模式的建构》教育研究.

[2]谢安平.呼唤“体验性学习”——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思考.

初中政治体验式教学 篇6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体现了“体验”的重要性。“体验式”教学法, 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 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设备, 恰当地给学生渗透“体验”“参与”的意识, 能够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激发他们去体验、去实践。

一、创设条件, 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 使学生感受体验式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传统教学“灌输式”方法使学生接受的知识是固定的、僵化的、机械的, 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体验式教学能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及时有效地与生活密切相连, 知识变得更为生活化、具体化, 通俗易懂, 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思想政治课区别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其特有的时政性和生活性。笔者所在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制度, 很多学生都是住校生, 每天能接触到国家时政和生活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单一, 学到最多的只有课本知识, 课余生活简单枯燥。这种现象极大地影响了政治课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 为更好解决此类问题, 就需要教师积极努力为学生创设读报学习的空间, 留给同学们一定量的自由阅读的时间, 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 让学生在畅游知识海洋的同时, 感受体验式教学所带来的乐趣。

二、以研究性学习为平台,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 将课堂社会化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着重研究的一项课题, 教育部也将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必修课中, 其目的就是培养高中生能够从自身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选取有意义的课题, 自主学习, 主动探究, 在学习、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和体验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结合这一点, 教师可把体验式教学立足在学生研究性学习上面, 通过开展探究性活动,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 将传统课堂社会化, 在实践中促使学生不断成长。例如, 在讲解生产与消费这部分知识前, 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课题, 即对当前高中生的消费状况进行调查研究。让大家参与到课题的调查研究中来, 带着课题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积极探索, 认真调查, 分析不同群体的消费状况, 从而更好的理解消费的特点和方式, 同时也有利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开展丰富有效的体验式活动, 使学生从幕后走到台前,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在进行体验式教学中, 教师可经常开展一些丰富有效的体验式活动, 真正使学生从沉寂的课堂内走向丰富多彩的课堂外, 从幕后走向台前, 成为课堂的主角, 不再是课堂的配角。例如开展班级辩论赛, 以当前学到的某个知识为背景, 创设话题, 让大家去辩论。看似是一场辩论赛, 实质上是让同学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分析某个问题, 通过分析比较, 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认知, 培养学生独立判断某种现象和事物的能力, 做出理性合理的决策。再如在涉及到经济全球化内容的时候, 可为同学们举办一次模拟联合国大会, 由班级每位同学分别担任一个联合国成员国, 根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出现的突出问题, 就各自的立场发表见解, 最终达成共识。

四、鼓励学生参与校本课程研发, 使学生从学习走向研究, 成为知识的研究者和传承者

初中政治体验式教学 篇7

教育的宗旨应是人性的完善、人格的完美、个体能力的提升和生命意义的充盈。真正的教育处处展示着向善的力量, 体现着对受教育者独特生命的关怀。这是古今中外贤哲名士深信笃行的原则。从古希腊的三巨头到卢梭的经验自然主义, 从孔圣人到王守仁, 他们的教育思想无不践行着这一原则, “美德即知识”, “智慧即德行”, 言传身教,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那是教育的黄金时代, 受教育者因而也获得了素朴的完整性。然而工业革命后, 随着科学技术威力的急剧释放, 对知识的追求几近狂热, 浑然一体的教育不可避免地被异化了, 知识教育与德性教育分开了。随后功利主义思想横行, 教育也越来越功利化, 重知识、轻德育是世界各国共同的经历, 教训沉痛。西方国家垮掉的一代, 价值迷失的一代, 单向度的一代都是中国的前车之鉴。没有了德性的引导, 人们丧失了生命的激情, 失去了充盈的诗性和感受力。“人越来越不能对付自己智力启动的发展过程:理性已经失去安全感, 人失去了脚下的大地”。可见, 德育必须得到重视。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 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被压迫”者的呐喊与改进高校政治理论课教法的必要性

当前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差, 教法低下是重要原因之一。走进今天我国学校教育的课堂, 很多时候仿佛置身于当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保罗·弗莱雷那本享誉世界的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之中。

教师教, 学生被教;教师无所不知, 学生一无所知;教师思考, 学生被考虑;教师讲, 学生听———温顺地听;教师制订纪律, 学生遵守纪律;教师作出选择并将选择强加于学生, 学生唯命是从;教师作出行动, 学生则幻想通过教师的行动而行动;教师选择学习内容, 学生 (没人征求其意见) 适应学习内容;教师把自己作为学生自由的对立面而建立起来的专业权威与知识权威混为一谈;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而学生只纯粹是客体。

这幅令人沮丧的画面, 反映的正是被弗莱雷形象化地称之为“banking”education, 即“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这一教法是教育功利化的副产品, 是对本真教育宗旨的严重背离。但是由于它相对经济、高效, 因而曾经大行其道, 世界各国概莫能外。面对这种情况, 许多教育家明确提出反对:除杜威、弗莱雷外, 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也主张教育应该充满生气与活力, 反对灌输知识。众多后现代理论家更是反对把人降为物, 采用压制性的手段进行教学。我国大教育家蔡元培也明确表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 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 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 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1]但是这些呐喊, 对于处于现代化中段的中国来说却收效甚微。如果说在知识日益专业化的今天, 灌输式的教学对知识教育的作用不可全盘否定, 那么在德性教育中还使用灌输式教学就实在不应该了。压制式的灌输, 最不利于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正如著名道德认知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所言:“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 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教育学生向善爱人需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学生只有在被尊重、认可、关怀的氛围中, 真正在心灵深处信服、领悟, 才能以己度人, 外化践行。而灌输式教学, 是一种“将人降为物”的“压迫性”教育, 怎么可能达此目标。而且现今的学生身处多元文化的激烈碰撞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中, 更加抗拒空泛的理论说教,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当前思政理论课实效性差, 就是学生作为“被压迫者”对灌输式教学的抗争和呐喊。所以改变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三、体验式教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契合

(一) 体验式教学理念及其特点

体验教学理念源远流长。在西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是体验式教学的端倪, 他认为教师的任务不是传播真理, 而是不断地引导学生, 让学生通过亲历、体验, 自己去发现存在于内心的真理。体验式教学理念之后借助柏拉图的“回忆说”、亚里士多德的“实践智慧”、夸美纽斯的直观教学法、卢梭的“生活实践”、杜威的“从做中学”等被贯彻和发展起来。在借鉴前人思想的基础上, 1984年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在著作《体验学习》一书中提出了“体验式教学圈”理论, 标志着体验式教学理论正式诞生。总体来看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情境和机会, 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中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在教育的目的上, 以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为宗旨, 具有极强的本体性;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学生的亲历性、情感性、自主性;在教学方法上, 注重自然性、启发性、个体性;在师生关系上, 认可“主导—主体”的新型关系, 即全部教育活动都是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完成[2]。

(二) 体验式教学契合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感、意志、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的学业有重要的影响。体验式教学理念体现了对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珍视, 契合了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从情感方面看:孔子曾说:“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乐学是最高层次的学习热情。情感具有波动性、扩散性、移情性、外显性, 它可能推动认识, 也可能妨碍认识, 甚至产生不正确的认识。大学生就智力水平而言完全能够理解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原理, 关键是要培养起对这些课程的积极情感。体验式教学具有深刻的心理学基础, 情感性是其重要的特征。从意志方面看:大学生差别最小的是智力, 差别最大的是毅力。苏轼曾说过:“古之成大事者, 不唯有超世之才, 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人的意志总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 学生必须通过直面难题、困境, 主动探究, 才能锻炼意志, 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体验式教学强调亲历性, 推崇“探究式”、“质疑式”教学, 非常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从态度方面看: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教学中所涉及的学科内容、组织方式、教师的教学水平, 授课艺术和人格魅力等都会影响大学生学习态度。经验表明, 各种课堂活动情境下呈现出的参与性、启发性和切己性强的教学内容, 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态度。体验式教学在此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

(三) 体验式教学契合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总的说来就两个, 一是德育教育, 二是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和创造力的培养。体验式教学能够很好地契合这些目标。

首先, 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品德培养和人格塑造。亚里士多德曾领悟到, 青年人学习道德和善的课程之所以效果不佳, 是由于“他们对生活尚无实践经验”。体验式教学立根于学生的本体性、亲历性, 强调通过情感、感悟来实现心理认同, 然后形成行为习惯, 符合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科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强调, 道德认知必须符合心理认知水平。大学生处于后习俗水平, 他们不再是单纯依靠他人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而是对善恶有了独立的判断标准。个体只有通过与环境互动才能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发展道德水平[3]。在无法快速获得直接经验的情况下, 就需要创设环境, 移情体验。

其次, 体验式教学有利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养成和创造力的培养。思政理论课的体验式教学提倡带领学生遵循“具体、历史”的考察态度, 走进历史情境, 感受历史人物面临的问题, 体会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 能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体验式教学还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创造性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体验式教育重视的情、意、态度等非认知心理因素在创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斯腾伯格的“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认为, 创造力由相互联系的三种维度组成, 其中第三种维度是人格维度, 包括对模糊性的容忍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冒险性、好奇心等。这些要素在体验式教学中均可得到锻炼和引发。

(四) 体验式教学为思政课的持续高效性提供一系列保障

首先, 体验式教学尊重道德认知规律, 契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不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而且为学生锻炼和展现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这给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持续高效性提供了方法上保障;其次, 体验式教学注重互联网、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技术的运用, 既能够快速关注理论前沿和社会热点, 又能达到化虚为实、化静为动的效果, 两者结合能够保障教学有丰富充实、带有先进性和时代感的内容, 给政治理论课的持续高效性提供了内容上的保障;第三, 体验式教学要求拥有动态多元、立体开放的评价体系。除了纸笔测验外, 还引入档案袋评价法、情境测试法等, 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道德水平、行为举止的变化。纸笔测验法中试题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评分标准亦有开放性,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进取性。这给政治理论课的持续高效性提供了切实可靠的保障。

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佳, 而立足于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的体验式教学, 凭借其本体性、亲历性、情感性、生成性和个体性等特点, 既契合了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又契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且能为其持续高效性提供一系列保障。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校,思想政治

参考文献

[1]高平叔.蔡元培教育论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7:334.

[2]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15-17.

初中英语体验式教学探讨 篇8

此外,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初中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若在教学中借助于体验活动,则有利于学生理解与运用知识。教师应创造实践与体验英语的环境和机会,让学生不是被动地用耳听、用眼看英语,而是主动地用嘴说、用手写、用脑想、用心去感悟、用身体去体验和经历英语,这无疑是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因此,探究一种能与新课程标准紧密匹配,并能充分发挥现有教材优势,集“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方式于一体的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体验式学习理论将体验式学习定义为:将体验转化为知识的学习过程。知识的习得来源于对理解的整合和对体验的转化。体验式英语教学是从体验式学习定义引申而来的,由于其研究实践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概念和教学模式。本文对此也是略作探讨。

一、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体验式学习圈”模型中关于体验获得包含两个辩证相关的模型,分别是:实际经历和体验以及抽象概念和归纳。同样,体验转化则包含观察反思以及主动实验两个环节。直观具体的体验是观察和反思的基础。学习者吸收及提取体验而来的反思,通过归纳总结成抽象的概念,而这些概念又孕育于新的活动中进行验证,从而为新一轮的体验指引方向。由此可见,体验式英语学习以学生最初的体验和具体经验为基础,通过反思观察并构建知识,获得技能,最后再由新的体验来检测所学的英语学习全过程,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学习不再是简单的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转换从而创造知识的过程。以牛津上海版8A U1“A Letter From A Penfriend”读写课第一课时为例来说明(见表1)。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学习风格

体验式学习理论研究指出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有时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必须不断选择所需要的技能来应对。例如,在体验获得的过程中,有些学生通过具体有形的体验获得信息,感知世界。这取决于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对于真实世界的融入程度。有些学生并不“随着感觉走”,而是通过象征的表象或抽象的概念——思考、分析或者系统的规划,来获取和掌握新的信息。同样的,在转化处理体验的过程中,有些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观察别人的体验,进而反思其中深意。然而,有些学生则选择直接将抽象的概念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观察类学生更喜欢带着问题去思考,而操作型学生则更喜欢从做中学。由此可见,由于每个学生的内在性格、气质的差异性,以及生活、工作阅历、教育知识背景的差异性,从而导致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不一致。1971年库伯研发了学习风格量表来检测不同的学习风格,他将学习风格分为四类,分别是:发散型学习者、同化型学习者、聚合型学习者和调节型学习者(见表2)。库伯认为,这四种类型的学习风格不存在优劣的价值判别,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而体验式教学的优势便是通过“体验—观察—归纳—检验”四个不同教学步骤,帮助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发挥所长的同时拾遗补缺,最终培养学生均衡的学习能力。因此,若将“体验式学习圈”模式运用到日常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在“体验式学习圈”教学的各个环节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与课堂活动,尽可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了解自身的风格特点,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拓宽学习渠道与方法,以便更有效地选择学习策略,弥补原有风格的不足与缺陷,以真正实现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

三、对体验式英语教学的展望

体验式英语教学在中学阶段的研究应该深深根植于课堂,在课堂这个小天地里积极探索,再延伸到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在探索过程中,第一线的英语教师是实践研究的主力军,应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充分考虑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特征,将体验式学习理论更好地运用于英语教学全过程。针对中学阶段具体研究目前不多,体验式英语教学还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研究。

1. 师生角色:如何从“导演、指挥者”转变为“裁判、协助者”

教师应该将其在传统课堂中“导演、指挥者”的角色转变为“裁判、协助者”,充分激发学生体验与感悟的热情,将被动学习的学生转变为“主角、策划者”。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作为体验的主体,通过合作学习在“做中学”和在“思考中学”。如何让学生能在教学目标的框架下有的放矢地进行体验?教师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创设各种情境与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丰富的语言知识,通过实践反思提高语言技能。

2. 教学内容:如何将“硬生生”的教材变成“活灵活现”的教案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将硬生生的教材,通过文本再构,变成活灵活现的教案。教师可以通过凸显语言的功能性,让学生不仅在直接体验中学习,如用英语写通知,用英语购物等,同时也能让学生在间接体验中学习,如通过阅读了解邀请函的格式,通过听学会如何礼貌表达拒绝等。只有教学文本“活”了,体验式教学的实践才具有可操作性。此外,体验式英语教学注重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要求教师将课程标准、课程计划融入教学内容,不仅注重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方面的提高,同时关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为内涵的英语综合素养的培养,更有效地将这些隐性知识与能力纳入教学评价中。

3. 教学方式:如何有效运用库伯模型中的各个环节

初中政治体验式教学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教学实践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因此,探索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能够体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原则的教学方法,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是一种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教学方法。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体验式教学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形成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有效地创设情境,引导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经历并启动全部心智去感受、关注、参与、领悟、移情,通过体验与内省,实现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过程。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体验式教学具有以下3个特点。

一是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知识结构、能力、素养、阅历、性格都不同,传统教学中无视这种差异性,教学内容、方式统一化,因而教学效果欠佳。体验式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通过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独特的情境,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个性、发挥能力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学中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形成独特的人格,而不是“千人一面”。

二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中被动接受的一方,是知识的单向接收“容器”,没有任何主动性,无法实现师生双向交流。体验式教学则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中心,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等进行感悟、体验、交流、自省,在师生的互动交流、共同参与下实现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提升。

三是注重学生的亲历性。亲历即亲身经历,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实践层面的亲身经历,是指通过参与实践,亲身经历某一事件;心理层面的亲身感受,是指在经历“做”的过程中,获得主体的情感体验———生情、动情、移情、反思、领悟和总结。传统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灌输,是知识的单向流动,难以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认知,更难以外化为行动。而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参与实践、亲历亲为、自我探索、自我认知、自我体悟、自我反省,最终实现自我提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1.体验式教学能够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在体验式教学中,师生之间是互动关系,平等交往、真诚对话、相互理解,共同分享已有的经验,体验新的经验和情感的形成,一起获得对教学内容的感悟,既促进学生的进步,也使教师不断反思、成长,拓宽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改进教学方法,实现师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体验式教学能够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都采用大班教学,人数较多,教学方法仍以灌输为主,导致学生参与度低,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体验式教学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通过相关教学情境的设定,采取分组教学、师生互动等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学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3.体验式教学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矛盾、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等,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1.营造开放、体验的课堂氛围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以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教师转变观念,积极营造开放、体验的课堂氛围。一是教师在教学中主动与学生沟通,并积极对学生进行指导。当前的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具有很强的个性,并且思想活跃、开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积极与学生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引导他们参与教学,并通过教学考核方式改革,建立一种合理的激励方式。二是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灌输教育观念,主动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实际,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如创设问题情境、形象情境、故事情境、音乐情境等,帮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展现个性,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尊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丰富教学形式,开展体验教学活动

要想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在参与中引导学生体验、成长。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形式进行体验式教学实践。

情景感悟法。这种教学方法强调通过创设一定的情景将教学内容呈现,使学生融入其中,共同体验、感悟,形成最真实的感受。情景感悟法通常通过角色扮演、教学游戏、播放教学影视等方式体现。一是角色扮演。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切合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形式直观、生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二是通过影视展现情景、感染学生。影视艺术因其艺术性,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适当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教育视频,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主题研究法。这种教学方法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一定的主题,由学生结合主题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写出主题论文或调研报告。这种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主动研究得出相关结论,验证教学内容,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写作能力、分析能力等。

参与实践法。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我们一方面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日常公益活动;另一方面与宣传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协作,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一是组织学生参加日常公益活动,如开展大学生支教活动、义务献血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奉献爱心,体验奉献的乐趣和价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利用寒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社会实践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合作,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对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指导,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上的体验式教学实践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联系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应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总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体验式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能够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能动性,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我教育,实现师生教学相长,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晶, 刘海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 2011, (1) .

[2]崔红丽.充分开展体验式教学、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3) .

[3]郝文斌.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教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5) .

初中政治体验式教学 篇10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中政治;教学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及其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实施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不是简单信息量的积累,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索和发现,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由于每个学生已有经验的独特性及个体情感的特殊性,每个学生对事物意义的建构将是不同的。因此,体验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也就至关重要。所谓体验式教学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具体场景或氛围、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机能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

体验式教学的核心是“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在具体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学生特点、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联系亲身经历的情景,从而还原教学内容背景,增强学生的形象性认识,充分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及学习积极性,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此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强调,在高中政治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体验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另外,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获得多少知识,还在于经由教学而彰显和扩展人的生命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也利于展示学生的潜能和特长,并加以引导和鼓励,从而培养出具有独创能力的人才。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的应用策略

1.创设情景,引入体验

教学活动是在一定教学情景中发生的,恰当的教学情景是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前提,教师需要根据学习目标、贴近学生已具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来提供情景材料。因此,我们要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中的“信用工具”时,笔者精心设计问题情景:首先用多媒体展示银行卡、校园“金龙卡”、电话卡、公交卡等广义上的信用卡,激发学生思考“你使用过哪一种信用卡?信用卡的使用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和现金支付有什么区别?”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激起疑惑,产生探究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这种问题情景是情景创设的一种方式,通过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和表达想法的机会,以便能够相互比较与借鉴。

2.合作探究,分享体验

有了体验之后,更重要的是体验者与其他体验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而实践感受是学生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的重要过程。笔者通过课堂上的探究活动课,让学生主动分享体验,感受真实。

课堂综合探究活动课是以课堂作为基本活动场所的活动形式,它包括演讲、竞赛、辩论、表演、观看影视录像等。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中“兼顾效率与公平”这一内容时,笔者抛出教学中的辩题: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还是“注重效率,也要注重公平”。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真实体验,通过查找资料,展开激烈辩论。有的学生说,我们村原来很穷,现在家家都有洋房,不少人家都购买了小汽车,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得益于我们村重视发展村级经济,极大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所以效率很重要。还有学生说,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要求我们要优先发展生产力,所以效率是第一位的。也有学生通过查找基尼系数反驳,现在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度超过了警戒线,长此下去会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这和社会主义的本质格格不入,也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经过唇枪舌剑,学生观点渐趋一致,认为效率和公平都很重要,既要注重效率又要注重公平,两手一起抓。在上述辩论中,学生分享了彼此的想法和生活的经验,提高了对“效率与公平”问题的认识。

3.對话交流,深入体验

不同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有深浅之分、宽窄之别,有时甚至还存在对错之差。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及时点拨和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对话交流,从而超越自我的体验与认识,促使自己的体验更趋多元、完善、深刻。例如,在学习了《经济生活》的储蓄、股票、保险、债券等多种投资方式之后,笔者结合股票比较热,国家不断降息的时政背景,分析讨论张老师的投资理财情景案例(重股票和基金,轻储蓄和保险)的利弊,并且让学生学着制订适合自己家庭的理财方案。有不少学生在完成自己家庭理财方案的同时,还提出不少独到的看法和建议:投资理财要树立储蓄、债券、股票、保险、房地产、收藏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资理念;要学会对投资风险和回报进行评估,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收益,减小投资风险;还有人提出要投资实业,自主创业。此外,还建议在中、小学开设金融理财方面的讲座或课程等。类似的探究课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政治课的实用性。有效的对话有助于真正实现教学沟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有助于实现过去的“灌输—被动接受”到“体验—自觉接受”的转变。

4.应用实践,升华体验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实现自我领悟,形成自己的行动方式。因此,教师要利用好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课,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寻找资料办展览壁报等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思考、去顿悟、去感受知识。例如,在进行“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所在的村委会或者居委会进行调查,了解你所在的村委会或者居委会是如何进行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的,并且鼓励学生采用不同方式,尝试参与民主管理活动。在这一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学生将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这样通过学生自身的亲身体验,可以让他们从生活走向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重视创设学生与自然、社会、地区、文化接触的机会,对于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体验式教学高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课堂变得越来越开放、越来越自主,但放手不等于放纵,缺乏了教师的有效引导、不加任何限制地让学生自己体验是一种“放任的引导”,体验式教学的高效开展对教师智慧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应该以真实生活作为活动的主要课程资源,更加智慧地引导,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实现自我体验和自我发展;教师应当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教师应当灵活机智地应对教学突发事件,掌握整体教学秩序和价值取向。

高中政治学习需要体验,教师尝试使用体验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往能力,同时将道德内化为学生个人的思想和素质,以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成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 篇11

一、情景体验策略

语文阅读中的情景体验策略, 就是根据课文内容, 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创设相似的情景, 让学生理解作者写文章时的意境, 体验作者的情感走向, 深层次感悟文章的内涵, 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经验和文学素养, 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体验。当形象的事物存在和显现时, 与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建立起联系, 某种记忆或者情感就会被唤醒。如音乐的渲染、多媒体演示, 都可以帮助实现体验式阅读的情景创设。

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在阅读中适当引入背景音乐, 可以稳定学生的情绪, 唤起学生阅读文章, 探究作者思想的兴趣。音乐架起了学生和文章情感沟通的桥梁, 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和作者的思想碰撞, 寻求共鸣。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时, 屏幕上出现萧索的秋天画面, 可用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整堂课的背景音乐。诗作描绘了一幅萧索、衰飒的秋景图, 表达了游子漂泊的凄凉和孤独, 通过如泣如诉的二胡曲, 使学生的情感很快融入这首词中, 感悟游子的哀愁和凄凉。通过音乐的环境渲染, 学生沉浸在文章的意境中, 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人物体验策略

人物体验策略, 就是在学生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 结合文章内容, 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理解和创造性解读。人物体验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分角色表演两种形式实现体验式阅读教学, 鼓励学生和文章进行双向互动, 重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层次把握。人物体验策略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作者的情感,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分工, 把枯燥的理性分析生动化,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角色, 能很快理解角色在文章中的地位, 体验不同的情感, 实现和文章的双向互动。

在学习《威尼斯商人》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朗读。通过对文章中各个角色的亲自扮演, 学生了解了夏洛克的贪婪与残忍, 鲍西娅的聪敏和机智, 安东尼的侠义和慷慨, 格莱西的暴躁和易怒, 对人类的善与恶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学习《唐雎不辱使命》, 由教师组织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唐雎、秦王和安陵君, 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表演一出话剧。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 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 加深对人物个性特征的理解。这样,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培养学生个性,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读写结合策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感悟到人性的真善美, 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得到提高, 思维变得开阔灵活。这些经验和进步需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如果说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大脑, 写作就是语文教学的双腿, 有了聪明头脑的指挥和健硕的双腿, 语文教学才能向前推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历的体验进行写作, 把阅读和写作统一于语文教学中, 以读促写, 以写提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加深对体验的理解, 得到情感的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 有很多文字优美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和感情的基础上, 仿写句子的结构, 注重句子的精神体现。如人教版《云南的歌会》中有这样的句子:最有意思的是云雀, 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 一面扶摇盘旋而上, 一面不住唱歌, 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写:最有意思的是白杨树, 时常用自己的枝叶和路上的行人打招呼, 一面抚摸行人的肩膀, 一面和微风细语, 向碧蓝的天空招手示意。

上一篇:报纸策划下一篇:热泵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