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

2024-09-22

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通用12篇)

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 篇1

长期以来, 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掌握主动权,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学生的创造力被压制;过度重视课本知识的理性分析, 忽视情感的体验感悟, 显然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标的教学建议部分有这样的表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提出了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理念。这种理念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通过为课文内容创设具体的情境, 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的情感走向, 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 理解文章作者的精神世界, 让学生敞开心扉, 进行思想碰撞, 进行与作者深层次的精神对话,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在体验式教学中运用各种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一、情景体验策略

语文阅读中的情景体验策略, 就是根据课文内容, 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 创设相似的情景, 让学生理解作者写文章时的意境, 体验作者的情感走向, 深层次感悟文章的内涵, 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经验和文学素养, 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体验。当形象的事物存在和显现时, 与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建立起联系, 某种记忆或者情感就会被唤醒。如音乐的渲染、多媒体演示, 都可以帮助实现体验式阅读的情景创设。

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在阅读中适当引入背景音乐, 可以稳定学生的情绪, 唤起学生阅读文章, 探究作者思想的兴趣。音乐架起了学生和文章情感沟通的桥梁, 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和作者的思想碰撞, 寻求共鸣。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时, 屏幕上出现萧索的秋天画面, 可用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整堂课的背景音乐。诗作描绘了一幅萧索、衰飒的秋景图, 表达了游子漂泊的凄凉和孤独, 通过如泣如诉的二胡曲, 使学生的情感很快融入这首词中, 感悟游子的哀愁和凄凉。通过音乐的环境渲染, 学生沉浸在文章的意境中, 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人物体验策略

人物体验策略, 就是在学生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 结合文章内容, 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理解和创造性解读。人物体验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分角色表演两种形式实现体验式阅读教学, 鼓励学生和文章进行双向互动, 重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层次把握。人物体验策略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作者的情感,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分工, 把枯燥的理性分析生动化,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角色, 能很快理解角色在文章中的地位, 体验不同的情感, 实现和文章的双向互动。

在学习《威尼斯商人》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朗读。通过对文章中各个角色的亲自扮演, 学生了解了夏洛克的贪婪与残忍, 鲍西娅的聪敏和机智, 安东尼的侠义和慷慨, 格莱西的暴躁和易怒, 对人类的善与恶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学习《唐雎不辱使命》, 由教师组织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唐雎、秦王和安陵君, 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表演一出话剧。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 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 加深对人物个性特征的理解。这样, 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培养学生个性,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读写结合策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感悟到人性的真善美, 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得到提高, 思维变得开阔灵活。这些经验和进步需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如果说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大脑, 写作就是语文教学的双腿, 有了聪明头脑的指挥和健硕的双腿, 语文教学才能向前推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历的体验进行写作, 把阅读和写作统一于语文教学中, 以读促写, 以写提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加深对体验的理解, 得到情感的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 有很多文字优美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和感情的基础上, 仿写句子的结构, 注重句子的精神体现。如人教版《云南的歌会》中有这样的句子:最有意思的是云雀, 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 一面扶摇盘旋而上, 一面不住唱歌, 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写:最有意思的是白杨树, 时常用自己的枝叶和路上的行人打招呼, 一面抚摸行人的肩膀, 一面和微风细语, 向碧蓝的天空招手示意。

体验式阅读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让学生掌握课堂阅读的主动权, 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寻求创新教学方法, 拓展阅读方式, 逐步提高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 篇2

关于实践教学在组合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经验教学以美国为突破口,以情境为纽带,以思想为核心,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独特功能,并且在教学中常常能够得到双重效果。所以如何使用体验式教学唤醒学生的生活和生活经验;如何使用体验式教学唤醒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讲真话,吐痰真理;组成评价,如何鼓励和学生为主体参与唤醒学生写作激情的原则;如何使用经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找到美国,感受美国,创造美丽。【关键词】组成教学,生活经历,情感觉醒,主体参与,美学能力,培养人们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提示或灵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在特定情境下的体验式教学,由线索提供唤醒或激发智慧的作用。例如,处于问题情境的人将受到某种提醒或遇到某种事情的启发,从而可以顺利地解决问题。好,在组成 教学,如何让学生感到放松和快乐,不吐痰,身临其境或身临其境,唤醒他们的写作热情,提高他们的美学能力,让他们找到美国,感觉美国,创造美丽?nnI觉得你可以唤醒学生的生命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唤醒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讲真话,吐痰真理;唤醒学生写激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开始四个方面。首先,组成教学,唤醒学生的生活和生活体验在教学的组成中,我们必须刺激学生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采取美丽的写作画面。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写一个真正的写作感,但学生经常在自己的人周围,东西,国王,事情就像没有插头,盲目的。这就要求我们的语言老师指导学生读这本书没有书,好的生活,唤起学生的爱生活,生活的体验。从习惯挖掘宝贵的东西,感伤的真相,从平凡的地方得到珍贵的东西,发现美丽。写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叶绍涛先生说:生活就像一个春天,文章就像一条小溪,充满丰富而没有用尽,自然流畅的流畅和溅出来打破文章不是一种点缀的生活,装饰,是生活本身。换句话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就是生活。如果你能唤起学生对某种生活的记忆,他们就会激发情感体验,并产生强烈的冲动。为了探索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的源泉,让学生写出自己最深的印象,最深刻的体验,而不是一般的日常故意虚构的故事,这种写作自然是一个独特,独特,可以移动的人。nn学生有丰富的生活,有强烈的表达动机,可以写论文。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机会亲自体验生活,让学生有自己的感觉,自然写作有东西要写。例如:我在2011年组织班上观看中国人的活动仪式后,要求学生写一个观点,每个学生都写得很好。因为他们确实感动:刘伟,阿里穆,孟培杰,杨善洲他们的感动和照耀人的荣耀,让学生得到精神洗澡和洗礼。观看后,学生们不能等待记录他们的移动视图。40个孩子的每个作品也让我搬,这是2年学生写的整体水平面为最佳时间。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表达心的愿望,等待老师醒来。一旦这种愿望被唤醒,他就不会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了.nn一个好的语言老师,在关心生活的世界的学生的组成,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可以刺激生活经验的活力,使学生能真正回到世界的日常生活,帮助学生写出自己的真实生活课程。这应该是我们所有语言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理想境界。第二,写作教学,唤醒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讲真话,吐痰真实。例如:石玉军老师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0期)的爱情为真,当自动写作教学案例时,老师抓住了三八的儿子写了自己的信来源,创造了一种氛围,打开心灵,表达自己内在的感觉,以及自己积极的情绪体验传导给学生,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情感。在老师的相机表盘上,醒来你不想也使用信的方式母亲谈自己的话吗?学生渴望倾吐写作冲动的心情出来。和老师传递真理,真理也指导学习生活的表达应该基于真实的话。随后,老师建立了一个开放,充满活力的新组成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亲自发信,读信,观察母亲的反应,过程的真实记录。随后由母亲的书面评论,与孩子写一个书面的情感交流。这个写作过程中,学生的感觉更深的牵引和释放,这个牵引和释放,实际上,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显示良好的感觉和灵魂。一封诚信的信,显示了孩子的感激之情,一段温暖的评论,表达是母亲的举动。通过这个组合教学,让学生理解移动母亲的心,我们必须写东西,说实话,表达真理。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找到生活的美丽,生活的乐趣,生活的味道,笔流出生活的个性,个性语言,显示无罪,无辜,童心。这种组合教学是真的,可以移动people.nn我在一个专门的歌曲,对母亲的组成的教学类的组成,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增加积累,使学生在故事名人和母亲,着名的散文诗歌试图找出口味,认真思考研究,刺激自己的母亲 独特的爱的体验,独特的生活体验。学生认识到母亲对无私,宽容,包容的爱,他们对母爱的理解从不明白,由母亲照顾学会感谢母亲,每个学生因为他们真正写自己和母亲的独特故事,这写作是个性,触摸。第三,组成评价,鼓励学生和学生作为参与的主要原则,唤醒学生写作激情教师的热情鼓励学生的写作激情。组成评价应坚持鼓励和学生为主体的两个原则。教师不孤单一个人来评论文章,这样的变化往往是低效的。nn鼓励的原则是更积极,更多的赞美,更少的批评,不要嘲笑。在文章评论中,即使一些典型的问题不能指出,而是以真诚和诚恳的态度。好文章应该受到赞誉,并且可以在上课时阅读范文;和不好的文章不应该被责备。否则,这些学生很容易尴尬,因此失去他们对写作甚至语言的兴趣。由于缺乏写作的地方,我们必须分析通过,然后告诉学生改变方法。您不能对课程或玩笑课程发表评论。我们应该努力使学生,特别是穷学生体验到幸福的成功,使他们能够建立写作的信心,并使这种幸福和信心追求具体的行动。学生可以参与评估的组成,你可以采取分组的方法。将一类学生分成若干组,首先做几个训练,教学生如何评价组成,使每个学生对心理的评价原则。然后让学生先自我评价,写自己的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然后由小组从这组优秀的工作中,让学生们都好,为什么说好的;坏工,坏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好。在比较,让学生理解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教师指导学生不必对所有方面发表评论,但是关于这一点的讲述必须准时,彻底,分析是合理的,这样学生不仅知道它,而且知道为什么。以这种方式,学生写完毕的文章,两者及时评论,使评论的有效性写作最大化。最后,老师再次评论,总结了论文的优点和缺点,要求学生阅读优秀作品的班级,找出自己的差距,学习其他文章的亮点。老师在这个组成评价中,不再是唯一的判断,而是第三判断。因为,这篇文章已经对学生自己进行了自我评价,小组之间互相 评论两个链接,老师只是看前两个评论是公平客观的,然后提出一些意见。经过反复的训练,学生的评委可以公平客观。因为每个人都是法官,所以在评价别人的文章的同时,也是一个学习过程。这个评价过程也可以唤醒学生的写作欲望和激情。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他们找到了美国,感觉美国,创造beautynn在组成教学,只要我们坚持文字到美国,学生的美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生变成丰富的情感,具有正确的审美和崇高的审美品味的人。生活中有许多好东西,如埋在地上的黄金,只有挖掘人的奉献才能挖掘出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生活在人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去生活,挖掘美国。我们必须善于鼓励学生从美国熟悉的生活中挖掘出来,使他们能够享受美丽的美景,无辜和可爱的孩子寻找美国,到家庭的温暖品味美国,让他们深入人生体验和真实感受,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你也可以带给学生自然 给学生捕捉大自然的美丽:巍峨高岳麓山,蔚蓝波浪湘江,五颜六色的野花,让学生通过自然的感觉,得到快乐,找到美国,感受美国,美美入text.nnWriting教学和阅读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也可以巧妙地拨打,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美丽。只有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尝文章中美丽的语言片段,让他们沉浸在美国的艺术领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抓住这个链接的阅读,适当的指导,美学感觉自然会流向学生的心。此外,你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更多,阅读一些好书,你可以从美国的内容和形式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刺激审美情感,理解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和美学能力最重要的是引导灵感,让学生在想象中创造美。学生有生命的发现和感知,也激发他们开始想象的翅膀,以获得美丽的感觉。在教学的组成中,创造了很多美容活动,如写作,适应故事。如果你教我的叔叔于乐,我让学生开始想象翅膀,写一个片段,努力移动,民主,语言等描述人们显示内心世界的方式。如果菲利普夫妇在邮轮上是肥胖的财富,他们的言行将是什么?我们的家人没有避开在Le的船,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对方,徒劳,会发生什么?余乐不是贫穷,而是回家,我们等到他在帐棚里,故事会怎么发展?学生很有兴趣,大胆想象,写了很多好的剪辑。这种培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协会,想象力,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再创造能力。简而言之,使用体验式教学在教学构成中,可以唤醒学生的积累生活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的热情,让学生真正回到世界的日常生活,用自己的生活历史记录。并感谢学生的写作和每一个亮点,鼓励学生写真理,表达真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协作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变成丰富的情感,具有正确的审美和崇高的审美品味的人。

探究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在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让学生习得阅读的技能。体验式阅读就是让学生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对所学习的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对学生来说是一项直接的学习活动,这项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去发现阅读方面的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此外,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的培养还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和阅读的文章对话,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能够对文章有所感悟,让学生培养自身应有的价值观。另外,阅读也是为了能够培养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感知。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意义

体验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投入初中语文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法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技能,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在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阅读作为教学重点[1]。

(一)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

体验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不足,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课堂教学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被动的客体。但是在有效课堂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在学习,为此,就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更加自主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2]。

(二)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初中学习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为此,在这一阶段如果能够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体验式阅读这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文章,就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有利于人文素养的提升

体验式阅读方法的应用就是让学生自己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理解,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去感悟文章表达的内涵,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的深切,通过有效课堂体验式阅读方法的应用对学生的阅读技能进行一系列的培养,能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体验式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的受体,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有一些厌学的情绪,在学习时不愿意学习。但是有效课堂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应用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中,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去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含义,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从而也能够获得阅读的知识技能。

(二)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指导者的作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利用体验式阅读教学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在头脑中能够形成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然后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文章的内涵,从而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体验式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现在初中学校中大多都配备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好地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将学生所要阅读的文章使之更加形象化,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文章的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例如,学生学习《背影》这篇文章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有关该文章的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能够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在利用体验式阅读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学生学习一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角色进行扮演学习,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文章的含义,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角色,能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文章中的地位,体验不同的情感,实现文章和学生的双向互动[3]。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地为学生增加一些相关的知识,特别是给学生补充与文章相关的实际生活的知识,让学生增加更多的体验。

四、结语

体验式阅读在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充当指导者的角色,通过体验式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的探索相关的策略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

参考文献

[1]杨萍萍.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4).

[2]黄云霞.浅析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26).

[3]沈跃.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探索[J].成功(教育),2013(11).

浅析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篇4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

(一) 初中体验式阅读教学特点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作为学生通过和自身实践活动相结合的一种体验活动, 对阅读材料的阅读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是学习和体验的一种有机结合。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和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相比, 有着较大的区别。体验式阅读教学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起点, 并强调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能够让初中生在理解与感悟文章的同时, 积极转化为自身的思想感情, 从而提高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采用体验式方法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欣赏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分析评价能力。因此, 体验式教学模式也是提高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重视的是对初中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并鼓励初中生积极展现自身的观点、认识, 敢于质疑所阅读的文章, 以此形成富有个性化的阅读的结构。此外, 阅读教学作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其是语文教学重点, 也是语文教学难点。体验阅读教学模式高度关注了学生的个性与行为, 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1]。

二、提升初中阅读体验式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 提升教学语言的情境性

在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需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以此实现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沟通。这种教学氛围或教学情境的营造, 就需要教师按照文本内容、教学内容, 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立新场景, 让初中生能够身临其境, 进而充分调动初中生的积极性并激发初中生和文章作者的情感共鸣[2]。

体验式阅读教学情境的设计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求,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实际接受能力, 利用角色扮演、音乐渲染或是实验探究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在《丑小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安排学生做导演、编剧和演员, 对文章进行朗读, 以此调动每位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此外, 教师需要借助课堂语言, 营造良好的体验情境, 利用亲和的语言, 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不断创新语言, 运用动情的语言, 感动学生的心灵。

又如:在《背影》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的过程中, 需要饱含情感地朗读课文中父亲穿过铁路买橘子的片段, 同时还需要进行作品展示。于此, 文中父亲的形象, 会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父亲, 联想到和父亲生活的点滴。对于这类动情的篇章, 教师朗读课文时应声情并茂, 以此打动每位学生。

(二) 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性创建新情境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借助多媒体创建教学情景。这对于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活动起着较大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全方位设置文章解读情景, 结合声像和图文, 将抽象文字变成有趣的图像, 利用图像的形象性与直观性激发初中生的感官感受, 从而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到最佳的阅读情境中, 体验文章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紫藤萝瀑布》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盛开的紫藤萝动画, 让学生了解紫藤花, 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欣赏和朗读《紫藤萝瀑布》, 在美妙的音乐中, 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语文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 播放影像资料,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朗读氛围。

(三) 发挥朗读教材的作用, 增加学生阅读体验

编入初中语文教学材料的阅读文章, 多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包含了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也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而怎样让学生缩短时空差距进入课文, 感悟文章的精神世界?怎样发挥朗读教学材料的作用?这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借助文史资料对写作背景进行深入了解[3]。

例如:在《斑羚飞渡》课堂教学过程中, 学生往往会被斑羚羊的勇敢、机智、冷静、沉着的品性所震撼, 面临生死抉择时, 斑羚羊的“舍己为人”值得每位学生学习。然而在课堂上, 可能会有部分学生会发现:人类为什么如此麻木、斑羚羊会数数吗等问题。由此对作品产生质疑, 文章是否瞎编乱造而来的。为了解决学生的问题, 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课外文史资料, 以此辅助课堂教学, 让学生明白这类文章的创作目的在于借助斑羚羊的行为批判人类的愚昧无知与丑恶贪婪。借助文件资料, 了解文章的原型, 让学生把握文章整体的中心思想, 发挥朗读教学材料的作用, 以此增加学生对阅读的体验。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在我国新课改的推动下, 初中语言阅读教学模式在不断的创新, 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是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 教师利用体验式阅读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同时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因此, 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 全面提高教学语言的情境性, 积极发挥朗读教学材料的作用, 以此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文.浅析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 .

[2]祁彦.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2 (5) .

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 篇5

3月19日,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结题会在桓台世纪中学召开,经过专家鉴定,该课题顺利结题。

会上,课题主持人淄博市初中语文教研员崔雪梅宣读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临淄皇城一中的葛晓丽老师执教了一节体验式作文课——《心中的那颗星》,有两位课题实验教师交流了研究心得。本次课题鉴定组共有五位专家,省教科所亓殿强所长任鉴定组长,成员有省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张伟忠博士、山东理工大学文学院院长韩德信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凤臣老师、市教科所魏耕祥副所长。市教研室苏明光主任参加会议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从2002年10月立项至今,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效果,全市有十六所初中、上百名语文教师参与了课题实验研究。该课题通过历时八年的研究,初步改变了学生写作灵魂缺失、无病呻吟、内容空洞、缺乏感悟等状态,解决了作文教学缺乏序列、随意性强等问题,初步构建起融主题、技能、思维三线为一体的作文教学指导体系,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作文教学模式,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课题成果《体验式作文》丛书的出版,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一套序列科学、内容充实、操作性强的作文教材。崔雪梅老师的报告从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其现实意义、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内涵和特点、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综述、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及过程、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取得的效果、存在的问题和困惑等七个方面对课题研究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反思。课题鉴定组的专家对“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课题的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成果丰硕,在山东省同领域研究中居前列,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鉴定结题。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 篇6

一、 情景体验策略

语文阅读中的情景体验策略,就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相似的情景,让学生理解作者写文章时的意境,体验作者的情感走向,深层次感悟文章的内涵,唤醒学生的内心体验。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经验和文学素养,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一定的体验。当形象的事物存在和显现时,与原有的经验和知识建立起联系,某种记忆或者情感就会被唤醒。如音乐的渲染、多媒体演示,都可以帮助实现体验式阅读的情景创设。

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在阅读中适当引入背景音乐,可以稳定学生的情绪,唤起学生阅读文章,探究作者思想的兴趣。音乐架起了学生和文章情感沟通的桥梁,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和作者的思想碰撞,寻求共鸣。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词时,屏幕上出现萧索的秋天画面,可用二胡曲《二泉映月》作为整堂课的背景音乐。诗作描绘了一幅萧索、衰飒的秋景图,表达了游子漂泊的凄凉和孤独,通过如泣如诉的二胡曲,使学生的情感很快融入这首词中,感悟游子的哀愁和凄凉。通过音乐的环境渲染,学生沉浸在文章的意境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 人物体验策略

人物体验策略,就是在学生掌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对文章进行深层次理解和创造性解读。人物体验通过分角色朗读和分角色表演两种形式实现体验式阅读教学,鼓励学生和文章进行双向互动,重视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深层次把握。人物体验策略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作者的情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分工,把枯燥的理性分析生动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角色,能很快理解角色在文章中的地位,体验不同的情感,实现和文章的双向互动。

在学习《威尼斯商人》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朗读。通过对文章中各个角色的亲自扮演,学生了解了夏洛克的贪婪与残忍,鲍西娅的聪敏和机智,安东尼的侠义和慷慨,格莱西的暴躁和易怒,对人类的善与恶就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学习《唐雎不辱使命》,由教师组织三名学生分别扮演唐雎、秦王和安陵君,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表演一出话剧。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加深对人物个性特征的理解。这样,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个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 读写结合策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感悟到人性的真善美,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变得开阔灵活。这些经验和进步需通过写作表达出来。如果说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大脑,写作就是语文教学的双腿,有了聪明头脑的指挥和健硕的双腿,语文教学才能向前推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历的体验进行写作,把阅读和写作统一于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以写提读。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能够加深对体验的理解,得到情感的升华。

在阅读教学中,有很多文字优美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深刻理解文本内容和感情的基础上,仿写句子的结构,注重句子的精神体现。如人教版《云南的歌会》中有这样的句子: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写:最有意思的是白杨树,时常用自己的枝叶和路上的行人打招呼,一面抚摸行人的肩膀,一面和微风细语,向碧蓝的天空招手示意。

体验式阅读教学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让学生掌握课堂阅读的主动权,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还存在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寻求创新教学方法,拓展阅读方式,逐步提高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阅读

阅读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内容, 其教学过程本身是动态的, 是学生、阅读文本、作者、教师等之间的对话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体验, 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由此可以看出, 阅读中对学生体验的重视, 对此, 笔者在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 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一定的手段, 强化学生进入到阅读中去, 进而自主获取一定的资源信息, 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粗略地谈一下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一、构建情境, 激发体验

阅读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其教学的目标在于让学生透过阅读能够有所感悟, 其自我的语文素养和技能有所提升等等。初中语文阅读文本的内容有些年代离学生生活有距离, 有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平常所不关注的, 进而不能够很好的融入阅读文本, 与之进行对话, 更多的是了解层面上的东西, 自我思想硬性的接受教师的讲解, 很不利于学生自我阅读的学习和发展。初中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比较容易受环境的影响, 需要教师营造一定的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感染学生去入境。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构建一定的情境, 借以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促使学生进行阅读体验。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教学内容时, 学生对于文章中的一切词语诸如“偷偷地”“钻”不能够真实地感受到, 简单的阅读体验不出春天到来的那种愉悦、欢快, 万物的生机勃勃。对此, 笔者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录制春夏秋冬校园树木的系列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出来, 营造一个氛围, 以视频再现生活, 强化学生的感触, 进而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体验, 诱使学生感悟春天的万物复苏, 神奇的自然季节变化等等, 从而更好地去探究、了解阅读文本。

二、通篇阅读, 深化体验

学生学习阅读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深入体验, 去感受作者的情感、阅读文本的内涵等, 在体验的基础之上形成自我的思想觉悟。传统的阅读教学中, 教师采取泛读、段落讲解的方式进行, 忽略了学生自我的个体体验, 进而学生不能够很好地与阅读融为一体。古语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笔者认为,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将主动权教给学生, 让学生就自己习惯的方式通篇去阅读, 站在全局去看细节问题, 去感受阅读文本中的细腻内容, 进而才能够产生正确的体验。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笔者在教学中, 鼓励学生通篇反复的去阅读, 逐渐进入阅读, 产生阅读体验。

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教学内容时, 文章中的关键内容: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 攀越栏杆。放在今天初中生的眼里, 觉得这个行为一个是没有什么不妥, 另一个觉得没有什么好奇怪或者需要感动的地方, 不能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对此, 笔者让学生通篇阅读, 整体感知之后再细细地品味这个内容, 感受父亲的爱。同时, 放飞学生的思想, 播放歌曲《父与子》的MTV, 让学生贯穿全文, 想象这个阅读文本的“父与子”的动作, 深化学生的体验, 提升学生的阅读品味, 感受阅读的情感魅力, 强化自我阅读的主动学习。

三、拓展思维, 表达体验

初中语文阅读内容涉及虽然比较广, 但是选择的素材是有限的, 都是选取相关内容的代表性阅读文本整合在一起的, 其教学应该是无限度的, 即:以教材中阅读文本为例, 发展性的引导学生学习阅读、体验阅读, 形成一定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根本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素养。新课改也倡导阅读教学应是拓展性的教学。对此, 笔者在教学中采取发展性的教学方式, 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 深入阅读, 进而产生一定的体验, 并将这种体验表达出来。

如:笔者在《皇帝的新装》教学内容时, 在学生对阅读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之上, 笔者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 鼓励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进行创新、想象等, 拓宽学生的认知结构, 进而结合自我的生活经验、社会实际情况等进行表达体验, 促使学生由阅读文本的意境转入到对意境的表达。很多学生都站在新的社会角度产生新的体验, 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 诸如:“骗子的行为在今天的社会中也很是常见, 小孩子的语言犹如当今社会的‘反贪行动’, 是一把利刃。”“骗子之所以敢行骗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人们的心理特点等等。”这样, 以拓展思维的形式, 促使学生就阅读的学习能够进入体验——产生体验——表达体验, 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感悟, 升华阅读教学。

总的来说,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产物, 有着时代性和需求性的特点, 教师适时的开展体验式阅读教学, 能够从学生的自身强化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认知和了解, 有助于促使学生与阅读文本、作者等更好地融合和产生共鸣, 更有利的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 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优才教育研究院.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典型问题解决案例[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3.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篇8

一、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相关定义

首先, 调查研究表明, 在现有的阅读教学中, 体验式阅读教学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体验式阅读是相关部门为了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语文教学而研究出来的, 改变了以往过分的重视教师的需求而没有从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考虑的教学。阅读只有让学生从心底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然后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体验式阅读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 而不是传统的教学方式, 学生和老师能够通过书本联系起来, 进行深入的交流。体验式阅读是学生通过对所学习的内容感兴趣, 然后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去, 主动地思考学习的内容, 这样的学习是带有一定的情感的, 学生的理解开始不仅仅是表面的学习, 而是根据从内心深处启迪自己的大脑, 接受新的知识。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率的学习, 才能够让学生快速地掌握知识。

其次, 体验式阅读教学需要遵循几条原则, 由于不同的老师接受的教学理念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教学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 这样才能够将体验式阅读效用发挥到最大。

最后, 教师不能够抹杀学生的个性。坚持个性化的原创, 因材施教, 只有将学生的各种的观点采纳, 并结合学生的特点, 才能够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二、采用灵活有效的策略, 普及体验式阅读教学

(一) 打造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环境, 触动学生的内心体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已经渗入到课程教程中, 不论你是大城市教学还是小城市教学, 都能看到多媒体教学的身影。心理学上很早就有研究表明, 最有效的教学就是将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都挖掘出来, 这样才能够达到最后的效果。不仅仅是眼睛看耳朵听, 还需要手在动, 全身心的投入, 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内心引起共鸣。所以, 我们需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学习环境, 可以使用图标或者是音像直白地将课程内容或者是阅读内容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如身临其境, 只有这样才能够打造一个文章的幻象, 完美地将书中的内容留在脑中, 当我们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地将这些知识提取, 并发挥它应有的效用, 整合了所有的人脑的意识, 才能够将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在讲解荷塘月色的时候可以播放一些短片, 或者是播放一些演说家的音像, 这样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到荷塘的美上面去, 自然地就感觉自己和朱自清一样走到一片荷花中欣赏美景时候的情景。

(二) 教师主动地引导学生去思考, 形成师生之间的互动

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心智很不健全的时候, 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外界的干扰,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过分的呆板, 没有重视学生的需求, 导致虽然教师付出了很多, 但是效果甚微, 如果想让体验式阅读教学发挥最大的效用, 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很大的效用, 即教师主动地引导学生去学习, 让学生的思想不脱离主题, 能够一直保持着积极的状态。只有学生感觉到教师重视自己, 并和教师比较亲近的时候, 学生的学习才能够保持前进的状态, 不对自己的学业松懈, 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水平才能够提高。当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 也不畏惧和老师进行交流。只有学生和老师形成了良性的互动, 学生才能够将教师的一些独特的方法引用过来, 才能够结合自己的优点, 创造出自己的有效的学习知识的方法。只有学生的创新技能和实际的能力提高, 才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更高的发展。

(三) 灵活地设定相应的角色, 触动学生的心弦

阅读水平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够看到文章之后将自己加入大文章中去, 并深刻地理解文章中的任务情感。为了能够引起学生产生这样的共鸣, 就需要教师积极地为学生设定相应的角色, 绘声绘色地将人物的情感表达出来。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阅读教学为主, 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 设定一些角色, 让这些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阅读教学中慢慢地体会到每个角色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当学生渗入到文章去, 学生感受到的情感才是最真实和可靠的, 这种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 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 使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 只有做到了这些, 才能够使体验式阅读教学更快和有效地发展起来。比如, 当学生们通过学习能够将这样的角色扮演的行为自行地融入到日常的自学中去, 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水平。

(四) 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和时间,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带领学生进入文学作品世界, 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不能单纯依靠理性分析。一个人的想象力是需要培养的, 想象力是一种能力, 不是与生俱来, 而是后天的塑造。但是在实际的学习中, 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正在应试教育中慢慢地被扼杀, 有效的体验式教学是需要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这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造性思维, 必须包括保护和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不是一个课外活动教学, 学生不能够直接地进入教学的情境中, 再现作者当时所遭遇的情境,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些方法, 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 教师这个时候可以发挥语言的作用, 去刺激学生思考和想象, 或者有意识地留有空间让学生去想象。只有这样, 才能够让学生自身的情感与阅读的文章有了深入的接触, 才能够将文章的内容深刻地印刻在学生的脑中, 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力就越来越丰富了, 语文的学习也变得容易起来了。

(五) 安排相应的写作学习, 达到深度的学习体验

众所周知, 不论是任何考试, 写作都占有一个很大的比重, 很多家长或者是学生会问, 怎样提高语文的学习, 其实很简单, 多读多写多看, 你的语文水平自然地提高了。阅读和写作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 如果失去了其中的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将不能发挥其成效。体验式阅读教学不能够仅仅是课堂的教学, 教师将书本的知识传达给学生就可以了, 还需要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情况, 或者是教师依据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让学生去思考, 引起了内心深入的体验, 然后发现生活中的美, 自己创作, 这样的学习是深刻的。学生因为写作素材的需求, 会主动地去学习一些知识, 并有意识地将这些知识存储在自己的脑中, 只有学生将自己深处的情感表达出来, 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 这样就能够提高体验式的阅读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一种新的阅读方法, 实际上它还存在很多缺点,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 教师和学生要根据实际的需要, 将体验式阅读教学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只有结合时代特点和实际情况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教师和教师之间要经常的交流, 通过这样的方式, 体验式阅读教学就能快速地普及到学校的教学中去, 并为初中语文教学开辟一条新路, 在注重学生主体体验的基础上, 有效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 不断提升课堂效果。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能够为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下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开始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如果学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就能够为学生的心灵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众所周知, 初中时期是学生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过渡的阶段, 这个时期我们需要拥有语文相关的知识。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便是阅读教学, 如果想提高初中的语文, 就必须在阅读上面下功夫, 但是相关的调查表明, 我国现今使用的阅读教学还是不能够将学生的潜力发挥出来。本文主要向大家介绍体验式阅读教学, 并就一些相关的问题提出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语文教学,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龙卫红.浅论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 2010 (2) .

[2]邓军.体验式学习—语文新课程学习方式的转变[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5) .

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 篇9

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唤醒、增强和丰富学生的体验。

1.创设情境,唤醒体验。初中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学习都有一定的基础,也就是有不少的认知经验。这些已有的认知经验,就以不同的图式储存在头脑中,当形象的事物作为某种图式出现时,瞬间引起头脑中原有图式的复活,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立即建立起联系,随之感知也就直接产生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也就是用相似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唤醒他们内心的体验。

有位教师教学《乡愁》,课前大屏幕上以台湾海峡为背景,展示课题《乡愁》,播放佟铁鑫演唱的《乡愁》。上课伊始,在二胡曲《江河水》的背景音乐声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想家的感觉,接着深情导入 :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抒情诗《乡愁》,一起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乡愁》是一首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抒情诗,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初中学生由于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课前播放歌曲《乡愁》,将学生的情感快速融入课堂,以如泣如诉的二胡曲《江河水》作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始终在教师营造的情境中,让学生感悟作者的“愁”,这样就拉近了学生与作者与文本的距离,使他们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爱与愁,学生犹如身历其境,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安塞腰鼓》,教师首先播放安塞腰鼓表演视频,接着让学生用一个词说说短片带给自己的感受,并由此导入 :是的,安塞腰鼓带给我们的是气势磅礴、震撼人心、惊心动魄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生活在黄土高原或从未见过安塞腰鼓的学生来说,根本无法真正体验到它的磅礴气势。教师通过多媒体视频展示安塞腰鼓的表演,并且设置与课文相关的图文,使学生在视觉上体验到安塞腰鼓的气势,这样的多媒体视频展示是非常震撼的,能够迅速使他们的情感融入课文。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成功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比教材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使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激活了学生情感的状态,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也跃跃欲试了。

2. 扮演角色,促进体验。体验式阅读教学注重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双向对话活动和情感交流,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更注重学生对文本意义的丰富和填充。所以,教师更应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的解读。因此,在学生掌握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本中去,利用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非常有意义而且有效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加贴近,促使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学生随着扮演角色、担当角色、体验角色,扮演“他角色”的情感体验,会顿时产生进入角色的知觉,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设身处地体验情感,更容易与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教学效率会事半功倍。

一位教师执教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这样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我想为大家读一段她写过的话,请大家打开笔记本,拿好笔,闭上眼睛,开始记录……学生听记的是课文开头的那段话 :“有时我认为,如果我们像明天就会死去那样去生活……”学生们越记越困难,但他们始终都紧闭双眼,在他们不曾经历过的“黑暗”中,感受着海伦的文字。“记”完后,老师说 :同学们刚才几分钟里经历的,是一个盲聋哑人在她从两岁到八十八岁的漫长岁月里天天、时时、分分、秒秒所必须经历的 ;同学们刚才听到并且勉力去记录的也正是这位盲聋哑人在她无声无光无语的世界里对于人生的严肃思考。

无声无光无语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而这种经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很难一下子读懂海伦·凯勒那敏感的内心世界。这节课开头的闭着眼睛听写的环节,让他们很快地理解角色在情境中的地位,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视觉的珍贵,并且进而还能将这种珍惜之情推及其他器官,甚至生命本身。带着这样的情感体验去读课文,学生们就不会再将文章简单的解读为一个盲人对于光明世界的渴望,而是做好了与作者对话,与作者一起来思考生活的准备了。

3. 激发想象,高峰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大部分的课文是学生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借助想象与联想才能感受到课文中生动的形象。初中学生在语言积累、词语理解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如果此时教师把单调的文字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直面与作者或文中主人公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使学生感觉到发自心灵深处的欣快、满足与超然的高峰体验,这种愉悦可能短暂,但却深刻。

有位教师教学《天上的街市》,这样引导学生想象 :天街是怎样的美丽?天街上有怎样珍奇的物品?请同学们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我们看谁想得美,想得奇,想得好。学生们的想象是丰富而又奇妙的 :天街上有光彩夺目的夜明珠,有用星星和月亮做成的衣服,有天使的翅膀,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有珍珠与玛瑙合成的玉石……天街上象牙雕刻的建筑富丽堂皇,各种奇花异草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各路仙人正在逍遥自在的踱步,而那轻柔的云雾就迷漫在他们的身旁……接着教师进一步让学生想象并思考 :诗中的牛郎织女与传说中有什么不一样?让学生想象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和诗歌中的牛郎织女分别过着怎样的生活。教学中,教师由学生的问题“天街上有什么?”进行巧妙引导,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表达自己奇异的想象。带着美好的想象,教师又引导学生回到文中分析诗中的牛郎和织女与传说中的为什么不一样,很自然地使学生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诗人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达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4. 读写结合,升华体验。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双翼,只有这对双翼并翔,才能使语文教学有显著成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和生活中的体验,必须通过写作表达出来才有意义。学生在阅读活动中获得体验,在生活中获得丰富的经验,认识人间的假恶丑,感悟人生的真善美,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这些体验与经验积累的越多,思维就越开阔灵活。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习得各种文章图式和写作技法。教师应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以读促写。

《信客》一课教学接近尾声,教师问学生 :通过品读文章,我们感受到了信客的劳碌辛苦,也感受到了信客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捍卫了“诚信”,假如我们要为信客写一个墓志铭,你准备写些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有了以下的精彩交流 :“任劳任怨,颠沛流离两地走 ;尽心尽责,生死祸福一人担”;“走南闯北,行千里曲折 ;忍辱负重,驮万家悲喜”;“奔波一生,历经风吹雨打 ;劳碌终年,尝尽悲欢离合”;“孑然一身,两地奔波,三餐不继,四方联系,五更起程,水陆(六)颠沛,载负着,七旬老母盼儿归的叮咛,肩挑起,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期盼,怀揣那,九里长亭望眼欲穿的相思泪,凭借着,满腔热血,十分诚信,承担起百家离愁千般情,万里关山我独行,此生无憾!”……这位教师在学完课文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迁移点,要求学生为文章续写一段评价信客的墓志铭,这是在原文基础上的再创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体验,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加深体验的深度。写作起到在学生将文本的内容吸收后,将体验升华的作用。通过续写、交流,学生对信客辛劳的一生和诚信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的感悟,对写墓志铭的形式也有了新的了解,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有效训练。

5. 扩展视野,丰富体验。由于初中学生生活的范围比较狭小,生活内容比较单一,阅读就是他们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体验生活方式。因此要使学生的体验更加丰富,就要扩展延伸课内阅读,这样可以冲破他们个人生活的局限,能接触到各样的事物,体验到各种的情感,逐渐形成多维、多层的“期待视野”。可以以课内阅读篇目为基础,向与课文有关联的篇目拓展,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对比,获得比文本更深刻,更丰富且独特的体验。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深入体验文本,还可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提升学生分析、鉴赏的能力、迁移思维的能力,同时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的创造性阅读提供广阔空间。如 :《我的叔叔于勒》和《变色龙》虽然是不同国家作家构思出的不同的故事和情景,但是他们的感情色彩和主旨是相通的。他们都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还可将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联系,或是相关作家作品的比较,这样可以大大拓展学生的期待视野,使其情感体验更丰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课外阅读是一种自愿、自觉、自主易于进行深层体验的活动方式。课内阅读是在教师引导下的精读,课外阅读则是学生可以自我选择的略读。课外阅读的材料容量庞大,而且在阅读过程中没有教师的详细分析,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学生主要以自己的感知去理解、体验文本,尤其初中学生正是处于由小学到高中的过渡时期,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也是由稚嫩走向成熟,所以各种题材,各种类型的作品可以共存,学生可以超越课本,读出自己的个性,为拓展其期待视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但如果只凭学生的爱好、兴趣进行课外阅读活动,收效是缓慢的,因此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使学生会读。

6. 多元评价,引导体验。语文学科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强调 :“评价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评价要综合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主动体验,但这不等于放任学生随意体验。由于学生所面对的文本是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而学生已有的经验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对文本的体验与反应也是多元的,这些体验难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评价,以多种方式评价。评价方式有多种 :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等。在学生对文本表达他们的体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最后教师要坚持真善美的原则进行客观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体验的主体,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体验,但此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为重要。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生活经历不同,其体验可能是单一的,或是偏激的,这时教师就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多元、丰富的体验,不能一味地对学生独特体验进行肯定,而要遵循文本的意象引领其正确体验,否则就会使学生走入误区。在教学《背影》一文时,有的学生这样理解 :“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翻越了铁路线”;“父亲形象不够洒脱”;“父亲不讲卫生,像小孩一样爬得全身是泥土”。这的确是学生独特的体验,个性的解读,可是这样的体验,让人心痛。一篇真挚、深沉,感人肺腑的作品,一位饱经忧患,半生潦倒的父亲竟被学生这样“个性化”解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深入、正确地解读文本。

体验式阅读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学生自身的体验为主,结合教师指导,注重的是学生自主性阅读实践以及学生独特的感受,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教学方法,但体验式阅读教学并不是阅读教学中唯一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也有其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篇目都适合体验式教学,如说明文、议论文、或是知识点多的文章并不适合运用体验式教学。因此,教师需要将体验式阅读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使他们优势互补,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摘要:体验式阅读教学,就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学生自身的体验为主,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交流与不断争论的动态过程,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最终使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形式。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唤醒、增强和丰富学生的体验。

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 篇10

一、阅读体验式教学的内涵与主要特征

体验是个体主动地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个事件, 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活动。它以主体实践的方式来认识内在的心理世界和外在的客观世界, 作为人的感性活动, 它既是人的全部感官共同参与的一种对生存感受的情感过程, 又是指向内心世界, 且关涉个体认识、情意、精神生活的心理活动。

阅读体验式教学则是基于语文学科的特征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教学精神而衍生出来的, 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有助于学生语文素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阅读体验式教学主要有三个特征: (1) 以生本理念为指导,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发展, 有助于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培养与发展。 (2)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教师通过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 可以引导学生先从自己的内心需要和生活经历出发, 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 调动学生的感官神经, 全身心地去感受、体验、揣摩与鉴赏。 (3) 阅读体验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在让学生获得和拓展语文知识的基础上, 扩大阅读范围, 提高阅读能力, 能够在体验中感悟、创造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获得更多关于社会、人生与世界的感悟, 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 实现个人的更好发展。

二、初中语文实施阅读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有效实施, 强调的是学生对语文文本内容的主动体验, 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被动解读, 这种体验是以生命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和前提的, 将文本内容与学生的主观生命意识进行有效的融合, 并逐渐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 使学生在课堂内外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创造热情, 是对学生以往经验的一种升华和超越。所以说, 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 是一种与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知识经验密不可分的教学方式, 对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和个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 主张学生从以往生活的感受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出发, 将学生的生命意识进行有效的激发, 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参与语文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 更好地领悟文章内容的现实意义和精神意蕴, 提高了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 阅读体验式教学实现了体验对象与学生个人经验的有效融合, 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体验活动中, 更好地对文本内容进行理解、感受、领悟与欣赏, 不仅加深了对以往知识的理解, 对旧知识的再发现和再深化, 也是对新知识的发掘与学习, 有助于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 最终形成与学生生命融为一体的精神力量。

再次, 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实施, 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移情、想象、神思、悟解等多种心理体验因素之间的交汇、碰撞与融合, 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时刻保持注意力, 提高在语文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让原本静态的文本内容在学生的心中被充分的激活, 净化学生的心灵,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最后, 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实施, 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内在品质, 对学生的品格进行不断的完善, 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不断提高与发展。这是因为,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 我们强调的是以文本内容为中心的共同感受, 但阅读体验式教学则直接指向学生的内心世界, 力争实现学生心灵的震撼, 引发学生在精神上的共鸣, 而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必然受其个人经历和情感态度的影响, 因此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气质与性格。

此外, 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 其积极意义不仅体现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体验与理解上, 还在于学生对于自我生命价值与意义的重构, 成为自我生命的体验者和创造者。所以说, 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实施, 不仅仅是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反思、创新与发展, 更是对学生阅读权利、解读权利的充分尊重,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阅读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实施策略

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 阅读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的设计教学环节, 一定要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际选择科学的实施策略, 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 重视阅读氛围的营造, 鼓励原初体验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次印象会让人留下深刻的记忆。”利用好这种原初体验, 对语文教学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 阅读教学主要是一种强制性的教学, 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 语文阅读的原始体验并没有得到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 这主要是受应试教学思维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不利于学生个性的表露和阅读情感的激发。随着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 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 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 加强对学生阅读学习的引导和指导, 实现教学相长。所以, 在现有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当中,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氛围的营造, 通过学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构建出一个和谐、民主、平等、愉悦的阅读氛围。同时, 在对学生的阅读体验成果进行评价时, 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原始体验, 善于发现学生在阅读中的闪光点, 保持好学生语文阅读的热情, 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念, 确立一种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文思维能力, 提高语文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最终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感和语文素养。例如, 在讲到鲁迅的《故乡》时,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全文, 获取原初体验, 由于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与故乡相关的文章, 多是表达对故乡的赞美和作者的思乡之情, 而对于鲁迅的回故乡的萧条景象和复杂心情便难以形成统一的情感体验, 这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展开讨论, 调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热情, 最后教师再结合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鲁迅的成长经历对学生的深层次阅读进行引导, 往往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 鼓励学生的多元阅读和个性化体验

汉语语言博大精深, 其人文内涵更是无穷无尽, 加上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 为初中生的语文阅读提供了广泛的素材, 而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素材的反应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化。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 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问题, 采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来解决问题,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从而实现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个性品格和个人创新力、形象力的良好发展, 引导学生进行内心的个性化体验。例如, 在《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 学生的经历和人生经验不同, 对大自然语言的理解自然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甚至有的学生对一些语言不理解, 这时教师对于学生所提出的观点, 只要是能从课文和现实中找到依据, 就应当先予以肯定, 最近再寻找更加完善的答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通过多元阅读自己或相互教育自己寻找答案, 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个性化体验, 这样不仅可以让语文阅读课堂变得更加精彩, 还可以更好的张扬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性化素质的养成。

(三) 提升问题设计水平, 引导学生进行深刻阅读

在语文课堂上, 只有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阅读的兴趣, 才能提高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文本内容进行更加深刻的体验与感悟, 以问导读无疑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 可以引发学生开展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在初中语文课堂上, 教师要尽量选择优秀的作品和历史上长久不衰的美文, 因为这些文章在每次阅读之后, 都有可能读出新意, 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加上语文教师提问问题的巧妙设计,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 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学生带着兴趣开展阅读活动。因此,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中,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偏好、学龄特征, 设计出恰当的、探究性的、令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阅读, 从而增强学生阅读体验的深刻性。例如, 在讲到李清照的《如梦令》时, 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了解诗词的字面意思, 显然很难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在这首词中, 作者一共提到了几个名词、动词、形容词?他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最终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显然,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 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 看起来, 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但当主人公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惊飞后, 却没有了下文, 不免让读者意犹未尽、耐人寻味。如此一来, 学生仿佛已经进入了主人公营造的意境当中, 实现了良好的阅读教学的效果。

(四) 加强阅读体验后写作练习的拓展

初中语文知识的学习, 需要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等素质能力的协调性发展, 尤其是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教师不应该将二者割裂开来。因此教师无论是在阅读教学环节, 还是在写作教学环节, 都应当有意识地进行二者之间的有效渗透。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实施, 本身就是在强调学生与文本、读者之间的心灵碰撞, 尤其是在学生引发情感共鸣时, 教师一定要善于抓住时机, 让学生将自己的“情绪”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此时的方式既可以是口语表达, 也可以是仿写、续写、改写、评写等形式, 学生写作的过程一方面是对文本内容的升华与再造, 另一方面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写作水平, 可谓一举多得。例如, 在学习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之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进行仿写训练, 让学生在细心体会和琢磨朱自清、老舍语言特点和写作手法的基础上, 将自己身边经历的春天和冬天进行仿写与创作;再如在学完《塞翁失马》这则寓言后,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评写或续写, 这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实现对文本内容阅读之后的深化与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在初中语文新课改背景下, 阅读体验式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课堂上的实施, 是基于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理解、顺应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内在要求, 它有助于改善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够理想的状态, 进一步确立了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真正掌握了阅读的主动权, 有助于学生逐步把握文章的主旨思想和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进而实现促进学生语文素质不断提高的教育目标。

摘要:根据最新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语文阅读教学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体验式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语文阅读教学的传统观念, 实现灌输式教学向阅读体验式教学的积极转变。对此, 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接着就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 最后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 重点就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重点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体验式教学,教学策略,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韩兴杰.试论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0, (02) .

[2]李娜.《珍珠鸟》教学实录[J].语文教学通讯, 2010 (Z2) .

[3]郑秋琼.形象体验性阅读教学之我见[J].教学研究, 2009 (04) .

[4]陈水献.古典诗歌与中学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07 (3) .

[5]单云德.体验式读与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6.

浅析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篇11

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学生在进行初中语文的学生过程当中,阅读是一项最为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初中语文首先需要掌握的一种技能方法。何为体验式阅读教学?体验指的是通过让学生自身在学习过程当中完成对文章的情感认知,是一种直接的活动。它需要学生在能够独立完成学习方面的探索、实践以及积极主动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发现获取知识。在对语文进行阅读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与文章对话,然学生有所感悟,培养学生自身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以及生活态度。当然,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前提是要保证学生自身有足够的生活认知,能够完成对文章内容描述的情景、环境的一种还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学校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的时候必须保证教学教师能够进行合适的阅读教学,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保证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教学。

一、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有何意义

为何初中语文的教学要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进行这种教学方法有什么意义?

体验式阅读教学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自觉地进行语文学习,这种方法对学生自身的整体阅读能力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还能够有助于学生在创新创造以及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

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强行灌输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体验式教学方法则是相反,学生为主体中心,教师为辅,这样就避免了强行灌输的理念,让学生能够有更大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更加自学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有利于学生想象力与思维创造力的培养

初中这一阶段正是学生最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其进行适当的教学能够有利于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展。所以,在这个阶段实行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说对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创新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人文素养以及情感体验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方法是让学生直接进行文章内容的解读,提供给了学生更为直接的体验感悟机会,这样学生自身领悟的各种思想感悟才能够更加符合学生自身的体验,有利于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情感感悟的建立。

二、体验式阅读教学有何作用

体验式阅读教学利用的是什么样的方法来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呢?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更好调动学生的感官及生活经验,将感受与经验进行相融合,把一些比较抽象的或者是感性的知识点进行形象化,更容易进行学习,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完成阅读。

1.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

传统教学教育方法都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常都是被动学习,这样学生都会有些许的反抗性动作。而进行体验式阅读的教学方法能够将学习的主导地位交由学生自身,更好地突出了阅读学习的主动性。也方便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进行情感与经验的结合体验,让学生能够更快地完成阅读,从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

2.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

在进行体验式阅读教学时,教师在其中担任的身份只是一个辅助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更积极的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有了教师的辅助,学生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体验课本文章所要讲解的思想内容,也能够进行更好的师生学习交流。教师在进行教学前首先需要对课本有足够的理解,并且好要做出合理的安排组织,更好的起到辅助作用,给学生解答疑问。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当中,学生学习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只是需要完成教师布置下去的学习任务就可以了,这种教学方法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当教师不在的时候,学生就不能够进行自主阅读了。而体验式阅读则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让学生自己掌握阅读学习的技巧,从而完成阅读。

4.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教师对课本文章内容进行反复的讲解,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远远不足,这种课堂通常学习氛围很低,学生积极性不高。而体验式阅读教学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激活学生的学习思考积极性,完成更好的学习,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

现阶段多媒体教学方法在我国已经足够成熟,大部分学校都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能够适当的将文章进行形象化转化,通过声音、影像、文字来表达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这个资源。比如,可以播放一些与课本文中相关的视频影片,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内容。

2.进行角色扮演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最注重的就是体验,在学生语文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进行一些角色扮演,让学生融入到文章所描述的情节当中去,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体验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3.增加拓展知识的学习

通常文章都会涉及到一些课外读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将一些与需要讲解的内容有关的读物或者是事物带进课堂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讲解,让学生能够亲自感受到事物生活,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范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体验式阅读教学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能够很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课堂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对学生个人整体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

参考文献:

[1]许书明,邓君.体验式阅读教学的特征及其步骤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2011,626(04).

[2]张便如.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J].祖国,2013,(5):73-74.

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 篇12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 学科教学始终是重中之重, 学科教学也占据了师生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 教育的过程包括学科教学的过程, 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的过程, 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了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 也同样包含了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之下, 学科教育的过程被赋予了更为广阔的教育意义, 而感恩教育也应利用好学科教学这一“常规载体”。

在所有的学科中, 笔者认为语文学科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最多, “文以载道”在语文学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 一篇篇课文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个个真善美的世界, 里面藏着丰富的感恩素材, 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7课《背影》中的父亲, 遭遇双重灾祸, 祖母死了, 差使也交卸了, 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机, 父亲陷入了困境, 仍然强忍悲痛地宽慰儿子, 车站送别时吃力地过铁道买橘子的, 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 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巨大, 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还有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的母亲》, 作者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 写母亲, 饱含深情, 而行文又极其自然、质朴, 很好地表现了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 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的性格品质对胡适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同时, 语文教学互动、多样、开放、灵活的教学过程, 也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大量契机。因此, 在学生感恩意识日渐淡薄的今天, 语文教学理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及时地挖掘、拓展、捕捉这些感恩教育的素材, 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真正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二、选题的内涵及价值

“体验”并非教育学的固有名词, 在许多学科中, “体验”被广泛地运用着。哲学上认为:“体验是主体在观念上把自己当作客体, 是自己暂时根据各种环境、立场、观点去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 从中获得关于客体的信息。”美学上讲:“体验是读者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地感受和进入作者及作品中人物心理状态的内心活动和能力。”心理学一般把体验看成是情感的本质或主要成分之一。心理学通用的情感定义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学生对语言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 其中许多感受、理解必须要学生自己亲身去感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 情感体验可指主体在亲历中对情感的察觉和认知 (如角色扮演“高峰体验”等) , 这是一种获得相应情感和认知的活动过程。笔者认为, 语文情感体验式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地接触语言材料、自主尝试、亲历实践、感悟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引导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作品中人物的情感, 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共鸣, 使学生在难忘的体验中学到知识, 学会感恩。

三、初中语文体验式感恩教学策略

(一) 创设情境, 引发学生直觉感受

创设情境是指借音乐、画画、实物、生活场景、表演、语言以及教师的身体语言等直观化、形象化的手段, 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 使学生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 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 体验情绪, 品味意蕴, 领会神韵, 达到“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效果。

在教学中, 注重设置情境, 激发学生的直觉感受, 往往能够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七年级第一单元课文《金色花》讲的是: “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小小儿童突发奇想, 变成一朵金色花, 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第一次嬉戏, 是在母亲祷告时, 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第二将嬉戏, 是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 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第三次嬉戏, 是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 突然跳到母亲跟前, 恢复原形。“我”“失踪”一天, 却始终与母亲在一起, 对母亲非常依恋。“我”幼稚天真, 却藏着自己的秘密, 惟有他母亲不知道, 最后母亲问“到哪里去了”, “我”说“我不告诉你”, 这是得意的和善意的“说谎”, 仍流露出对母亲的爱恋。总之, “我”是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在教学这一课时,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你看到妈妈拿着很多东西上楼回家时, 你会怎么做?这个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学生自然有感而发。在学生们踊跃的发言中, 课堂气氛也显得轻松愉悦。抓住学生们的发言, 自然而然让学生们在第一时间就感受到母亲伟大的恩情。

(二) 利用媒介,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是历史和时代融合的产物, 任何形式的教学都离不开当下科技的支持和制约, 语文教学亦是如此。对于初中语文感恩类课文教学来说, 新媒体的介入为我们更好地激发和唤醒学生们的情感体验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直观的手段, 有效利用这些媒介, 切实提高感恩教学的实效性, 显然是一项极富时代意义的命题。

策略一:以理育情。感恩是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培养道德情感可以采取在具体情境中阐明道德概念和观念, 激发学生的直接情感, 并引导他们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化。如在教学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第一课时, 教师先通过课件介绍黄河、展示黄河波澜壮阔的场景, 让学生在观看课件时, 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雄壮之感。接着让学生阅读《黄河颂》写作背景:1937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残杀着我们的同胞!我们中国人的鲜血洒在黄土地上, 血流成河, 哀鸿遍野……这时候, 全国人民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1939年, 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到了黄河岸边, 感慨不已, 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大型组诗《黄河大合唱》, 共由八个乐章组成, 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学生阅读至此, 心里一种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愿望呼之欲出。然后播放歌曲《保卫黄河》, 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 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此时, 学生已经明白:如今繁荣富强的祖国, 是革命先烈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我们应当感怀先烈、感恩祖国。

又如在《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一课的教学中, 为了达到让学生感恩自然进而保护自然的目的, 我们先下载一些相关资料。两组对比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昔日的罗布泊、昔日的青海湖、昔日的月牙泉;今日的罗布泊, 今日的青海湖, 今日的月牙泉。然后出示问题:昔日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今日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是一个什么样的景象 ? 此时, 在具体、形象、生动的画面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产生了前后强烈的对比, 心灵上受到巨大的震撼之后, 就会自然地去思考其中的情感体验自然很深了。感恩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策略二:以情育情。情感具有移情性, 引起情感共鸣是培养道德情感的关键所在。文章贵乎真情, 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极具情感性的文章, 语文教师在教授这些文章时, 一定要重视感情的投入。其实, 我们不难发现在上诗歌类的课文时, 情感的投入显得就尤为重要了。例如艾青《我爱这土地》, 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导语的设计:“中华民族自诞生以来, 经受了数不清的来自自然和社会风雨。我们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不仅洒满了祖先勤劳的汗水, 也浸润了整个民族的淋漓的鲜血。因此, 对这块土地,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充满了炽热的情感。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当学生们听到老师充满激情的导语, 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另一方面, 教师还可以通过范读做好情感引领。如教师范读《我爱这土地》的结尾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教师的朗诵情感越真切, 越能使孩子们动容。

策略三:以境育情。道德情感具有情境性, 一定的道德情境能激发相应的道德情感。例如在上《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 教师不妨以此情境导入课堂:“同学们, 还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吗? ( 学生齐答:记得 ) 是啊, 那个肥胖的、年老的、蹒跚的背影已经刻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 同时, 它还让我们懂得了父爱无言的表达方式。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篇回忆父亲的好文章。有人说“好文章要有好的读者”, 我相信咱们班的同学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读者, 对不对? ( 学生精神饱满, 声音洪亮地齐答:对 ) 。那么, 这篇好文章是什么呢?它就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以朱自清的《背影》回忆旧情境, 把学生带入了对父爱的品味之中, 情感的海洋也随之泛起了涟漪。随后, 以“好文章要有好的读者, 我相信咱班同学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读者”这样一个新颖的导语, 真正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父爱无言, 《背影》中父亲的形象早已埋植在孩子们的心中, 当老师再次提到他时, 孩子们心中必然产生感恩父亲的情愫;另一方面:师赞有声, “我相信咱们班的同学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读者”一句话,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也使学生产生了对老师的感恩情愫。

策略四:以形育情。榜样的作用对于正能量的传递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课本里不乏有着形象光辉的母亲、意志坚强的革命家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科学家等, 他们的形象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鉴于此, 教师在介绍人物形象时, 既可以从大处着手, 也可以从小处着眼。例如我们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一文时, 我们可以对安妮沙利文老师的悉心教导出示一幅幅幻灯片, 如教导海伦“杯子”和“水”的幻灯片可重复展示。这样, 老师高大的形象就会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们必将由“知恩”进而转化为“感恩”。

(三) 自主体验, 引发情感共鸣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 直觉的情绪体验是由于某种情境感知而引起的。当人们进入某一种特定的情境时, 便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与之相伴随的情感,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 教师结合教材“以境激情”, 学生便能触景生情。针对这类课文, 教师就得千方百计使教材走进学生生活。

1. 回忆体验。在教学中, 唤起学生以往经历的情感体验, 进行分析, 得以升华, 能自发地促使道德意识的形成。如我们在教学朱自清的文章《背影》, 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的实际生活, 谈谈同学们自己的父亲。从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细节, 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父亲为自己所做的平凡琐事。但是时代毕竟前进了, 爱的表达方式可以更丰富些, 除了必要的联想, 可以让学生回去做几件事:a. 回家对父亲说:“爸爸, 我爱你。”实在说不出, 写在纸上。b. 做一件让父亲感动的事, c. 重写《我的父亲》, 让父亲写评语。这样的联想及参与, 让学生更深地了解父亲, 对课文中父亲的背影所包含的父子深情也更容易产生共鸣。

2. 换位体验。换位体验, 就是让学生根据学习内容, 将自己放到别人位置上想象体验其感情。这样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情感上都会有很大的飞跃, 可以收到将心比心的效果。如我们在教学《秋天的怀恋》这篇文章时, 引导学生体验如果你是妈妈, 当你得了不治之症, 还要时时刻刻担心孩子的一举一动。你原本应有的生活享受, 现在为了孩子全都放弃了。你为了鼓励孩子, 千方百计想让孩子去看北海的菊花, 就算被孩子拒绝多次也不放弃。孩子因病脾气变得喜怒无常、变得暴躁, 可你不是责怪孩子, 而是默默地为孩子做着你能做的一切, 直至不能做的那一天。如此换位体验情感,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 母爱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 母亲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 甚至生命。人是有情感的动物, 学生经历了换位体验, 必将产生感恩之情并为感恩付诸行动。

3. 比较体验。比较体验, 即是让学生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 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比较。通过比较, 体验出的情感会更加真切、真实。如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时, 首先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先让同学们尽情地畅谈自己儿童时节富有童真童趣的快乐生活, 再细读课文后, 谈谈自己的经历与鲁迅先生的童年有什么相同之处, 有什么不同之处, 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在此关键处插入一教学环节:“同学们想不想听老师的童年生活经历呀?”学生的热情高涨。这样, 就达到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使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

(四) 联系实际, 升华学生情感

感恩意识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的过程, 其中知是基础, 行是关键, 但在实际行动中却存在着知行脱节的情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 教师在教学或教育过程中只注重应该做什么, 但缺少如何才能做到的具体行动指导。因此, 很多学生在实践中想这么做, 却受方法、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困扰, 最后都未能实现感恩的初衷。为此, 教师对积极情感加以强化, 对实践中出现的困扰、消极的不良情绪加以疏导, 使他们心情舒畅, 坚持正确的道德情感, 并能进一步升华学生的感恩情感。

如我们在教学诗歌《乡愁》《游子吟》之类的感恩文章, 教师事先在ppt上展示近年来出现的伟大母爱的真实事迹:

故事一:一定要记住我

在5·12地震中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为救自己在襁褓中的孩子, 用她那纤弱的身躯抵挡那垮塌下来的房子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双膝跪着, 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 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 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 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 看上去有些诡异。而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那只有3、4个月大的孩子, 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 他毫发未伤, 抱出来的时候, 他还安静地睡着, 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而在包着他的被子中发现了部手机, 在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故事二:至死相拥

正在吃饭的母亲, 在地震袭来的瞬间, 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一旁的女儿, 连手中的筷子都没来得及丢掉。无情的地震夺走了母女俩的生命, 但当消防官兵把她们从废墟中刨出来时, 她们僵硬的身体依旧保持着紧紧相拥的姿势, 在死亡的最后一刻, 母亲依旧保护着她的女儿……这是“8·30”攀枝花地震中, 发生在凉山州会理县黎溪镇新桥村的真实一幕, 这一幕被定格成照片。

故事三:孩子, 用我的生命来接住你

2011年7月, 在杭州, 在滨江, 就在我们闻涛社区, 生死瞬间, 一个平凡的女人创造了一个爱的奇迹—在邻居家2岁的女孩妞妞身体悬空即将从10楼坠落的瞬间, 她甩掉脚上的高跟鞋, 跑到更靠近孩子垂直位置的楼下, 伸出双臂, 稳稳站立。啪!孩子幸运地落到她的左臂膀上, 她的手臂瞬间担负了300多公斤的重量, 是一个人手臂能担负的6倍多!她以左手尺骨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的代价, 为妞妞的生命带来了希望。她叫吴菊萍, 她的身影像一尊美丽的女神雕像, 在阳光下熠熠发亮。人们称她为“中国最美妈妈”。

学生们在看了这些来自生活中感人的母爱真实故事后, 感恩情怀进一步升华。教师这时再开始讲授新课, 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课外拓展, 报恩导行

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 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课后延伸是初中语文情感体验式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语文情感体验式的课堂教学, 大部分学生情有所动, 心有所感, 已初步形成感恩意识。但是, 感恩意识最终要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 才能形成一种稳定的优秀品质。为此, 我们应该努力优化语文情感体验式教学的课外延伸, 尝试以语文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感动中报恩, 强化孩子们的感恩意识。语文情感体验式教学的课外延伸活动的基本方式有: (1) 感恩语文家庭作业; (2) 感恩主题征文; (3) 感恩主题小报; (4) 感恩故事会; (5) 感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四、结语

在实施语文体验式感恩教学的过程中, 笔者深切体会到感恩教育资源的缺乏。目前, 学校感恩教育资源零散, 大都是老师的劳动和智慧为主, 以教师的德育资源为主要力量。刚开始, 通过体验式感恩教学带来的学校教育的变化, 引起部分家长的怀疑, 甚至怀疑感恩教育会影响正常的知识传授和孩子的成长。到后来, 家长们大都能了解感恩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认识到感恩教育是从小在孩子的心里种下“美”的种子 , 让孩子懂得如何去感恩、报恩甚至是施恩, 从而使孩子的心灵更美、更健康。应该说, 作为感恩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初中语文情感体验式教学具有其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实施语文情感体验式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做法已经得到了许多同行的认同, 而且对周围学校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初中语文情感体验式教学正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张名片, 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品牌效应。我们将把它做得更好更细, 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而努力, 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奠基。

另外, 笔者在研究中还发现感恩教育从属于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难以通过单一的学科教学实现其基本目标。笔者认为, 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 仅仅靠语文学科是不够的。我们知道, 当今时代的教育活动, 倡导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实现, 这就意味着不仅语文学科, 其他的很多学科都赋予了德育教育的使命, 也都蕴含了许多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 从而能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形成合力。这是值得我们以后继续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摘要:笔者再次聚焦新课程改革, 聚焦语文学科教学, 发现语文学科互动、多样、开放、灵活的教学过程, 为感恩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大量契机。笔者认为, 在学生感恩意识日渐淡薄的今天, 语文学科教学理应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及时地挖掘、拓展、捕捉这些感恩教育的素材, 实施情感体验式教学, 让学生内心深处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以情促学, 从而真正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关键词:感恩,以情促学,体验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汪潮.语文学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

[2]倪静川.语文视野中的感恩教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3.

[3]秦训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解读[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0) .

[4]吕达, 顾振彪, 等.语文八年级 (下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5]王呈祥.奠基中国——教师的爱与责任[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6 (5) .

[6]叶圣陶.语文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 2007.

[7] (美) 理查德·I·阿兰兹.学会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反馈放大电路下一篇:校园安全建设